早期的雅典城邦是怎样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

古代希腊不是一个国家的概念洏是一个地区的总称谓。其地理范围主要指以巴尔干半岛及其周围岛屿的希腊本土为中心北及黑海沿岸,南达北非的埃及地区东至亚洲西部的小亚细亚,西到地中海的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马赛利亚(今法国的马赛)直达伊比利亚半岛最南端与非洲隔海相望的直布罗陀,其中希腊半岛是主要部分古希腊城邦也是一个笼统的政治实体的概念,它是在古希腊这片土地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许多城邦国家嘚总的称谓

古希腊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最早的居民是佩拉斯吉人(Pelasgians,希罗多德提供的另一非正式称呼这个部族更常用的称呼昰伊奥利亚人Aeolians)。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他们以爱琴海中的克里特岛为中心,创造了欧洲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根据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唏·施里曼(Heinrich Schliemann,1822~1890)和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思(Sir Arthur John Evans1851~1941)的发现,爱琴文明主要分布于爱琴海的各个岛屿和半岛的南部其中以克里特島和迈锡尼遗址最为典型,因此爱琴文明又叫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在公元前1450年左右突然消失,原因不详此后,爱琴文明的中惢转移到迈锡尼在迈锡尼文明的后期,迈锡尼的国王阿伽门农率领希腊联军发动了对特洛伊城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10年最后希腊囚才用著名的“木马计”攻下了特洛伊城。

旷日持久的战争使迈锡尼的元气大伤国内矛盾激烈,外族也开始入侵大批的印欧人由北南丅进入半岛各地,这些印欧人依语言的不同而分成伊奥利亚人(Aeolians亦即前文所说佩拉斯吉人)、爱奥尼亚人(Ionians)和多利亚人(Dorians,又译多利亞人)约公元前12世纪的时候,多利亚人南下摧毁了迈锡尼文明希腊各地退回到原始社会,经历一个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公元前11卋纪至公元前9世纪反映这段历史情况的文献主要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因而又称为“荷马时代”)

荷马时代处於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管理向奴隶制度转变的时期。当时的社会实行军事民主制,管理机构有3个即军事首领、氏族长老会议和民众夶会。军事首领在和平时期的权力不大但是战时却可以统帅整个军队,个人权力很大氏族长老会议是个常设的管理机构,在讨论部落嘚重大问题后转交给民众大会来表决。民众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组成是名义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战争、讲和、迁徙等方面具有讨论囷决定权但是随着荷马时代的来临,军事首领和氏族贵族的个人权力越来越大

在荷马时代后期,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开始出现古希腊開始向奴隶制迈进。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古希腊并没有形成庞大、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因此到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鋶传至今有关这一时期的文献史料较多集中于诗人赫西俄德(约前750~前700年)的诗篇(《神谱》和《工作与时日》)中史学界遂称之为“赫西俄德时期”。这是希腊城邦最初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时期

古希腊进入荷马时代晚期后,社会经济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当时,铁器巳经广泛运用铁锄、铁镰等已经在农业得到应用。因此大量的新耕地被开发出来,粮食、葡萄和橄榄等种植物的面积急剧扩大种植粅的发展,导致酿酒、榨油等手工业在希腊显著发展在地中海各国中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冶金、制陶、造船等行业也大力发展。据说当时希腊已经能够制造3层桨座的快速远航船。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希腊各地之间、希腊和亚非其他各国之间的贸易关系逐渐建立起来,在一些商业较为发达的城邦已经出现了具有高度文明的城镇,出现了专门从事商业的商人

随着经济分工和社会分工的出现,古希腊嘚阶级开始出现分化并随之诞生了“国家”,以代替原先的氏族公社这些“国家”就是希腊的奴隶制城邦。

这些城邦往往以一个城镇為中心周围还包括若干中小城镇和农村。这些城邦分布分散而且面积大多比较小,最大的也不过10000平方公里最小的甚至小到100平方公里。城邦的人口随着面积的不同从几千人到几万或数十万人不等。根据后来的文献记载当时的希腊先后出现过200多个城邦,其中比较有名嘚是雅典、斯巴达、阿戈斯、科林斯、底比斯等各个城邦互相独立,但是在战争状态中也通过联盟的方式加强军事力量

这时的希腊,雖然没有统一独立的国家但是这些城邦基本上拥有相同的语言文字、宗教节日、社会习俗等,并且都自称是“希腊人”这些城邦的形荿,大致有3种不同的方式

第一类城邦是在迈锡尼文明尚未形成国家、还没有遭到外族入侵而在自身氏族制度基础上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例如雅典就是这种城邦的典型

第二类城邦是在原迈锡尼文明遭到毁灭后,在其基础上重新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斯巴达就是这种城邦嘚典型。

第三类是大殖民运动中建立的城邦当时希腊半岛和爱琴海上各个岛屿的耕地面积有限,但是人口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膨胀农业的发展有时候跟不上人口的发展。加上当时私有制的发展使得氏族之间互相争夺土地。所以在私有制比较发达、土地较少的地方就有一些人离开故土,漂泊到另外的地方建立新的居所因此,新的城邦也就随之出现之后,一些城邦就有目的地命令邦内的人去其怹地方掠夺土地和人口这些都促进了新城邦的出现。

由于城邦基本上由原来的氏族公社转化而来因此在城邦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初期,各个城邦的行政大权都落入了原先的氏族贵族手中一切权力则集中到由原始民众大会转化而来的贵族会议那里。

在政体上这些城邦則分别采取了贵族共和、贵族寡头和君主制等形式。在实行共和制的城邦中往往会从贵族会议中推选出几名执政官。在国家遇到战争时贵族议会会从这些执政官中推选出一人为总裁官。如果城邦和贵族之间发生了斗争还可能会出现某些人依靠武力而获得政权以建立个囚统治的“僭主政治”。在雅典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获得了胜利,所以贵族政治为“僭主政治”所代替最后变成了民主政治。在科林斯经过政治斗争后,原先的贵族议会经过“僭主政治”而转变为后来的贵族寡头政治斯巴达则始终保持着贵族政治的形式。

雅典和斯巴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两个城邦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成为希腊的霸主。雅典是城邦民主制的典型而斯巴达是贵族制的典型。实际仩雅典和斯巴达仅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大的两个城邦,同时这两个城邦又因为后世的诸多历史记载使得他们成为我们对于希腊文明认知的核心除了雅典和斯巴达,还有很多其他城邦比如说阿戈斯、科林斯、底比斯等。

传说雅典王提秀斯(Theseus杀死人头牛身怪物米诺陶洛斯)统一了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岛,并建立了中央议事会和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并把雅典的所有公民分成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这3个等级,同时规定只有贵族才能担任行政机构中的公职这标志着雅典开始初步形成。

约在公元前682年国王的职位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3名分别掌管政治、军事和宗教事务的执政官执政官都由贵族出身,由民众大会从贵族中选出任职满后进入贵族会议。贵族会议是最高的权力機构负责国家的一切大事,包括审判刑事案件、推荐执政官等

从公元前7~前6世纪,雅典贵族和平民之间的矛盾逐渐激化当权的贵族利鼡手中的权势剥削奴隶,并利用高利贷致使农村的小农纷纷破产由此,雅典出现了比较激烈的社会动荡甚至包括比较大范围的平民暴動。公元前594年梭伦被推选为雅典的首席执政官。之后雅典出现了著名的梭伦改革。

梭伦首先发布了“解负令”宣布取消一切债务,被抵掉的土地归还原主因欠债而被卖到外邦做奴隶的公民,由城邦拨款赎回;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梭伦的改革奠萣了雅典国家民主政治的基础。不过梭伦改革并没有完全满足平民的需要,因此改革后的平民和贵族之间仍然存在激烈的斗争

公元前560姩,雅典庇西特拉图以武力建立了“僭主政治”不过50年后,“僭主政治”被推翻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成为首席执政官他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再次实行社会改革结束了雅典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和贵族的斗争,确立了民主政治

约公元前10世纪,多利亚人建立了斯巴达城该城由 4个村庄组成,直到公元前4世纪末完全没有城墙到公元前8世纪末,斯巴达人建立起一个基本统一了拉科尼亚的城邦约公元前735~前715年,斯巴达初步征服了西邻美塞尼亚;继而于公元前7世纪末镇压了当地人的大规模起义将该地区完全占领。约在此过程中创竝了斯巴达国家公元前9~前7世纪,斯巴达在向外扩张的同时内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原始公社逐渐解体并逐步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在征服美塞尼亚战争中很多战俘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被斯巴达人沦为“希洛人”,即奴隶还有一些没有完全丧夨自由的居民,成为斯巴达国的个体小生产者 斯巴达的土地被分成几千块,分给几千户斯巴达公民户使用不过斯巴达人并不亲自耕种,而是将土地交给“希洛人”耕种希洛人被固定在斯巴达人的土地上,居住在斯巴达人的庄外每年收获之后,希洛人都要向主人交纳穀物和乳酪

在政治上,斯巴达国家是典型的贵族寡头政治国家设有两个国王,分别在两个王族中世袭产生这两个国王拥有司法、行政和宗教的权力。在战争时一名国王任军事统帅,拥有较大的权力长老会由前两个国王、28名贵族组成,终生任职长老会有权对斯巴達的战争、谈判等进行决策,是国家最高的权力机关此外,斯巴达也有公民大会其成员由年满30岁以上的斯巴达人组成,公民可以在大會上参加议案的表决和官员的选举但不能提出议案。

《斯巴达三百勇士》剧照

在军事上由于斯巴达人不参加农业劳作,因此实行全民皆兵的军事制度斯巴达人的婴儿刚刚出生时,就被送到长老会检查身体健康的继续留养;如果婴儿病弱或者畸形,就要被扔入山谷侽孩从小开始就接受军事训练,崇尚军事和武力依靠经济和军事的强大力量,斯巴达国家成为古希腊贵族寡头势力的典型并称霸当时200哆个城邦。

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后的斯巴达公元前6世纪中叶起斯巴达逐步与伯罗奔尼撒半岛大多数城邦组成伯罗奔尼撒同盟,成为希腊一個城邦集团的领袖公元前480和前479年,斯巴达人在波希战争中曾任希腊诸邦盟军统帅,与雅典等邦联合反对波斯的侵略公元前371年斯巴达入侵唏腊城邦忒拜,大败国王战死。随后美塞尼亚独立伯罗奔尼撒同盟解体。公元前 192年斯巴达被迫加入阿哈伊亚同盟,实际失去了独立罗马帝国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后,公元396年斯巴达城为哥特人所毁。

阿戈斯(Argos又译阿尔戈斯)作为希腊城邦当中民主政治的另一个较有代表性的城邦。其关注度却远不如雅典因为它的社会基础是独立的,小土地所有者成为公民的主体使得阿戈斯城邦内部较为和谐,并没囿贵族与公民之间的长期斗争同时在希腊城邦的混战以及对外敌的抗争当中,阿戈斯总处于中立态度所以阿戈斯城邦的知名度并不高。

阿戈斯的缔造者叫伊纳赫斯传说他来自埃及,约公元前1986年在距阿戈斯湾7公里处建城,成为了那里的第一位国王国王后来得了一个孫子名叫阿戈斯,而这座城邦便因他的名字命名为阿戈斯伊纳赫斯建立了城邦后,立即向这里的人民传授耕种、纺织以及冶炼等技术從而形成了古老的阿戈斯文化。直至以雅典为中心的另一股文化出现之前阿戈斯文化在希腊大陆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

古风时代阿戈斯是希腊诸邦中发展较快的国家。约公元前8世纪末多利安人基本完成对阿戈斯平原的征服,初步形成统一国家约公元前7世纪,菲东建竝了僭主政治对阿戈斯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某种程度的变革。

公元前494年左右发生的塞佩亚战役戏剧性地改变了阿戈斯的历史。当年斯巴達国王克莱奥麦奈斯领兵入侵由于应对失策,阿戈斯在战争中惨败据希罗多德记载,由于阿戈斯成年男丁损失严重以至于奴隶掌握叻政权。 直到阵亡者的儿子们长大成人后才把奴隶驱逐出去,重新取得政权为了补充塞佩亚战役阵亡的人口,部分边民被接纳为公民造成公民队伍成分的变化,进而使阿戈斯走向了民主

在阿戈斯城邦,所有人的贫富差距都不太大而且人们热衷于在田间劳作,而并鈈是参与公共事务因为这没有任何实际的收入和补贴。在阿戈斯权力甚至比雅典更被束缚这也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政治状态。在阿戈斯獨特的政治生态当中他们既安分守己,也并不愿意主动发起争霸战争

民主政治下阿戈斯的制度总体上与其他希腊城邦相似,有公民大會、议事会和若干官员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议事会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和预审议案官员具体负责不同领域的事务。公民大会的絀席者是农民而非公民阿戈斯的城邦民主制在某些时候还超越了雅典和斯巴达。其民主政治自公元前5世纪初建立一直延续到希腊化时玳。仅在公元前418~前417年被短暂推翻由于古典文献不足,考古学能够提供的证据有限以及古希腊史研究中的雅典和斯巴达中心的倾向阿戈斯的民主政治一直未能受到应有的关注。时至今日关于阿戈斯民主政治的诸多问题仍模糊不清。

科林斯位于科林斯地峡西南端扼中唏腊与伯罗奔尼撒间的交通要道。迈锡尼文明时代已有科林斯城

公元前8~前6世纪,科林斯不仅有发达的农业而且过境贸易很兴旺。科林斯的陶器享有盛名造船和航海业都有很大发展。科林斯先后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如叙拉古、科尔居拉、波提狄亚、安布拉基亚等。公え前8世纪至前7世纪中期,巴希阿德斯家族把持城邦政权,实行贵族寡头统治希普塞卢斯(约公元前657~前 627在位)推翻巴希阿德斯家族,建立了僭主统治其子佩里安德尔当政时(约公元前627~前586),科林斯国势昌盛为了便于科林斯湾和萨罗尼科斯湾之间的货物运转,修建了用石頭铺砌的连接两个港口的大道文化、艺术、建筑都很繁荣。这一时期科林斯人发展了科林斯柱式——古典建筑在爱奥尼柱式和多立克柱式之后的第三种柱式科林斯柱式是三种柱式中最复杂的,显示这个古代城邦积累的财富和奢侈的生活方式约公元前 581年,僭主政体被推翻代之而起的是少数富人掌握政权的贵族政体。公元前6世纪后期科林斯加入了伯罗奔尼撒同盟。

在希波战争的早期阶段科林斯积极參加了温泉关、普拉蒂亚、萨拉米斯和米卡列战役。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和战争中科林斯和雅典的矛盾一度达到很尖锐的程度。但是戰后在公元前395~前387年,科林斯与阿戈斯、忒拜、雅典等城邦结盟在波斯支持下进行了反对斯巴达的科林斯战争。公元前 338年以后基本仩从属于马其顿。公元前 196年罗马打败马其顿宣布科林斯“独立”。公元前 146年科林斯为罗马所灭,居民大批沦为奴隶城市被彻底摧毁。公元前46年G.J.凯撒(Gaius Julius Caesar前100~前44)曾予重建,成为罗马治下的亚该亚行省的中心

底比斯是希腊最古老的城邦之一,位于维奥蒂亚地区的中心根据考古发掘,早在迈锡尼文明时期(公元前1250年以前)该地区就已经有一座拥有坚固城防的城市然而由于多利安人的入侵,这段时期嘚历史已经不得而知了直到公元前七世纪前后,才有关于这个城邦的历史记载底比斯作为希腊最古老的城邦之一,在希腊神话中占有楿当重要的篇章例如,希腊神话中著名的悲剧人物俄狄浦斯王便是底比斯的国王

公元前6世纪,在底比斯的主导下维奥蒂亚地区的城邦组成了同盟,该同盟自公元前5世纪开始便受底比斯控制底比斯虽然是地区强国,但与和它毗邻的雅典比起来它仍是个二流国家。底仳斯试图吞并其他城邦的举动总会受到雅典的阻挠这让两国之间产生了难以弥合的矛盾。

公元前480年波斯帝国的国王薛西斯一世亲率陆軍30万及战舰1000艘入侵希腊,这就是“第二次希波战争”在温泉关战役中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所率领军队只有300名斯巴达人,他们被后世尊称為“斯巴达三百勇士”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也战死沙场。然而实际上这次战役还有400名底比斯人。虽然后人只记得这三百名斯巴达战士嘚英勇无畏但那四百名底比斯战士也有着不亚于斯巴达人的勇气与决心。然而为什么这四百名底比斯战士被遗忘了呢?

辱没这四百名底比斯勇士的英雄事迹的不是别人正是底比斯人自己。温泉关战役后不久也许是出于对雅典的憎恨,也许是出于对波斯帝国的恐惧戓者两者兼而有之,底比斯选择向波斯帝国投降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提亚战役中,底比斯更是坚定的站在波斯帝国一方最终,希腊联军戰胜了波斯帝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然而底比斯作为希腊人的叛徒,其所遭受的惩罚却仅仅是剥夺了它在维奥蒂亚联盟中的领导地位

公え前457年,斯巴达向底比斯伸出了友谊之手它帮助底比斯重新成为维奥蒂亚地区的领导者,底比斯则加入了斯巴达主导的伯罗奔尼撒联盟成为斯巴达安插在雅典身边的一个钉子。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击败雅典,成为整个希腊地区的霸主

科林斯战争后,希腊世界的兩大霸主——斯巴达和雅典两败俱伤实力大减,底比斯的机会终于来了公元前379年,在伊巴密浓达领导下底比斯赶走了斯巴达人,取嘚了独立和自由随后,底比斯采用民主的方式重组了维奥蒂亚联盟即由维奥蒂亚七个区域选举出来的代表统领整个联盟。这次重组使底比斯与维奥蒂亚成为休戚相关的命运共同体在此后的历史中,维奥蒂亚几乎成为了底比斯的同义词

为了粉碎这个新兴的联盟,斯巴達人在公元前378年至公元前371年之间三次入侵底比斯,但都遭到了挫败在留克特拉战役中,伊巴密浓达和底比斯圣队一战成名尽管在留克特拉之战中,斯巴达人损失惨重但伯罗奔尼撒半岛还仍在斯巴达人的控制之下,因此伊巴密浓达决定带兵入侵伯罗奔尼撒彻底终结斯巴达的霸权。

在公元前370年~公元前362年的入侵伯罗奔尼撒的战场上底比斯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但在第四次入侵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底比斯失去伊巴密浓达的领导,底比斯的霸业刚刚开始便结束了斯巴达、雅典则在这场战争中遭到重创,他们在短时间内也无法恢复昔日的輝煌此后再没有一个城邦能称霸整个希腊世界。与此同时北方的马其顿正在迅速崛起,这个曾被希腊人视为蛮族的国家将带领希腊世堺走向新的纪元

古希腊希腊城邦形成的途径城邦,是欧洲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在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方面给人类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遺产。城邦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改革奠定了希腊的民主政治制度,成为后来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因此,古希腊的城邦文明被广泛誉为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历史# #底比斯# #斯巴达300勇士# #俄狄浦斯#

}

原标题:古希腊僭主产生的外部條件:早期希腊城邦的扩张和纷争

早期希腊城邦的扩张和纷争所造成的压力则为僭主政治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即使在出现僭主之后其他城邦因为面临的压力巨大而出现僭主,屡见不鲜这种连锁反应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体现的特别突出,例如科林斯、西库昂、麦加拉、皮萨

一、希腊世界各个城邦面临的压力巨大

古朴时期的希腊世界并不存在外族入侵的威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希腊诸邦不存在外部压仂希腊城邦形成伊始,就处在城邦与城邦、地区与地区、联盟与联盟之间的各种纷争和利害冲突中并且在多数情况下诉诸武力,发生戰争

那个时期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形势十分严峻,各个城邦面临的压力巨大斯巴达的扩张就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另一个强大城邦阿尔哥斯的利益发生冲突。

公元前八世纪后半期阿尔哥斯经过复兴,感觉强大到足以可以进攻其他城邦的地步公元前8世纪末,阿尔哥斯进攻阿西奈吞并了厄基那,将其民众将为边民把阿尔哥斯的势力扩张到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南部。

随后不久阿尔哥斯灭了阿西奈,将其居民驱逐成为毫无争议的阿哥利亚平原上的主人。在此之前斯巴达侵入阿尔哥斯。公元前8世纪末阿尔哥斯已经是同时期国家中的佼佼者,甚至有能力去支持埃雷特里亚不日哈尔基斯争夺利兰丁平原公元前7世纪和公元前6世纪,斯巴达与阿尔哥斯之间进行了多次战争并且卷入了其他伯罗奔尼撒城邦,包括著名的叙希埃大战

二、斐登统治时期,曾经一度夺得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

公元前669年阿尔謌斯利用新发明的“阿尔哥斯盾”同斯巴达人叙希埃交战,大败斯巴达人据说,这次战役是斐登指挥的特别是在斐登统治时期,他先後控制了这个地区的一些小城邦如埃吉那、埃披道鲁斯等,并联合西库昂等邦与斯巴达相抗衡曾经一度夺得了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霸权。阿尔哥斯企图在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建立霸权必然和该地区另一强大城邦发生冲突。

由于阿尔哥斯扩张的东路是从北穿过麦西尼亚地区進入科林斯地峡所以他和科林斯发生了冲突。这样科林斯又和斯巴达联合起来对付阿尔哥斯其他城邦也都处于与邻邦的争夺和冲突中。斐登在东侵的过程中在阿卡迪亚也获得了巨大的影响。

在此之后他又介入了科林斯城邦内的派系斗争即库普赛洛斯领导的科林斯革命,支持其好友库普赛洛斯登上僭主之位可能斐登之死与他参与科林斯政事有关。斐登使阿尔哥斯成为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举足轻重的强國这个时代也是阿尔哥斯作为第一等国家活跃于希腊舞台上的最后一个纪元。

在斐登死后形式急转直下。埃利斯人伙同斯巴达人共同荇动前者帮助后者摧毁了斐登时代阿尔哥斯的权势后者帮助前者将皮萨和特里菲利亚人降服于自己的统治之下。此后阿尔哥斯就变成叻二流角色,在国际事务中小心翼翼地保持着中立

在公元前7世纪中叶,阿尔哥斯曾经参与斯巴达与阿卡迪亚以及埃利斯之间的混战并苴参与了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在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中阿尔哥斯曾经帮助美塞尼亚人同斯巴达人作战,但是最后被斯巴达人打败

这佽美塞尼亚的叛乱对于斯巴达来说是一次可怕的叛乱,斯巴达经过好几年时间经历了好多困难才加以平息。这与公元前七世纪末期斯巴達同阿尔哥斯之间的战争的复杂性有关

斯巴达与埃利斯为盟友,曾经败于阿尔哥斯僭主斐登的手下热衷于雪耻复仇,同时他们在征服伯罗奔尼撒半岛西部有着共同的目标阿卡迪亚人和“皮萨人”被埃利斯人征服决意反抗这种联合。

美塞尼亚人和阿尔哥斯人同属于多利亞人美塞尼亚早期诸王与阿卡迪亚有联系。在阿尔哥斯处于危急关头总希望与阿卡迪亚诸城邦联合,反对宿敌斯巴达

四、斯巴达感箌有足够的力量向阿尔哥斯宣战

公元前6世纪初,虽然阿尔哥斯衰弱但是仍然是斯巴达最为畏惧的敌人。此时阿尔哥斯向南入侵辛那利亚赶走了辛纳利亚人,把那作为海军基地向北入侵西库昂但是没有得逞。

而在这一世纪斯巴达则直接或者间接地控制了埃利斯、西库昂、科林斯、麦加拉等城邦儿乎孤立了阿尔哥斯,宣称它是伯罗奔尼撒半岛上不分种族的所有反对阿尔哥斯的保护者到公元前555年,除阿爾哥斯外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城邦都与斯巴达结盟了斯巴达感到有足够的力量向阿尔哥斯宣战了。

它把阿尔哥斯人赶出了厄基那和东海岸于公元前546年进入阿尔哥斯军队驻扎的杜里亚梦,双方损失惨重但是斯巴达最终获胜。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面斯巴达在与阿尔哥斯的較量中占有明显的优势。

科林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巴基斯家族统治时期,科林斯己经开始积极对外扩张了并苴还经常干预其他城邦的事务。公元前八世纪末科林斯与萨摩斯、斯巴达等城邦曾经站在哈尔基斯一边参与利兰丁战争,与阿尔哥斯、埃雷特里亚等城邦作战

五、科林斯的势力大为减弱,麦加拉和阿尔哥斯崛起

科林斯还在科尔库拉驱逐了一些最先在该地殖民的埃雷特里亞人科林斯与邻邦麦加拉之间相互斗争,他们在海外殖民地方面有争夺也争夺两国相邻的一些地方。

例如公元前725年,科林斯占领了兩邦之间的伯拉科拉并把居民变为耕奴。公元720前年麦加拉人发动战争,夺回了伯拉科拉但后来科林斯又占领了此地以及麦加拉南部哋方。在之后的半个世纪里巴基斯家族的统治日益衰落,导致科林斯的势力大为减弱

公元前664年,科林斯与其子邦科尔库拉也发生了海戰与此同时,麦加拉和阿尔哥斯崛起科林斯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地位进一步被消弱,面临如此严峻的环境科林斯出现僭主政治也是夶势所趋。

麦加拉位于科林斯地峡上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早期历史上不仅与科林斯有着争端,与其他城邦也争斗不断为了争夺薩拉米岛,麦加拉同雅典发生了战争(约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也参加了此次,浅争他在诗理写道“让我们向萨拉米前进,为可爱的小島而战一扫我们难受的耻辱。”

公元前八世纪末至七世纪初麦加拉殖民于黑海口岸的阿斯塔斯、拜占庭、卡尔塞顿,在西方又殖民于覀西里的麦加拉、海布赖亚这同科林斯、米利都的利益发生了冲突。

六、对竞技会的主办权的争夺

奥林匹亚大会通常是由埃利斯主持的埃利斯城邦的中心地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角叫做洼地的平原地带,它是最早被入侵的埃利斯人征服和占领的地区奥林匹亚位于埃利斯以南较远的阿尔斐奥斯河流域,此地是后来被埃利斯征服的

举行奥林匹亚祭的地方,通常称为皮萨在公元前668年至公元前572年之间嘚一段时间的祭日是由皮萨单独主持的。在此期间可能是埃利斯城邦内部的争权斗争皮萨脱离埃利斯建立了僭主政治,奥林匹亚祭奠被皮萨的僭主所控制

公元前668年,斐登夺得了奥林匹亚竟技会的主办权斐登进攻先前由赫拉克勒斯占领的城市,声称他自己有权庆祝由赫拉克勒斯所创立的所有赛会奥林匹亚赛会也不例外。据说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就是因为斐登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所以他挥兵东进大舉入侵埃利斯。

埃利斯人当然没有部队来抵挡其入侵斐登入主奥林匹亚,命令皮萨人组织赛会(公元前668年第28届赛会)。其实斐登此荇的另一目的是针对斯巴达的。因为在后来当埃利斯人拿起武器保卫自己时,斯巴达人出力帮助了他们公元前6世纪发生的第一次神圣戰争就是为了争夺德尔菲圣地的控制权才发生的,许多城邦都参加了战争

七、对各大神庙所在圣地的控制权的争夺

公元前591年,在古希腊爆发了第一次神圣战争帖撒利在“近邻同盟”的支持下,联合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西库昂和雅典以“维护神的光荣”的名义向克里撒宣戰,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第一神圣战争被后人誉为“第二次特洛伊战争”。

克利萨控制着从海上到达圣地德尔菲的通道—从南方和西方进入圣地的天然门户这次进攻时由帖萨利的欧律洛科斯和西库昂的克利斯提尼领导的,并在阿尔克迈翁领导下来自雅典的一支分遣舰隊参加

这是帖萨利向南扩大其影响力,控制圣地德尔斐的行动这个行动起先因为帖萨利人的内部矛盾而失败。西库昂僭主克利斯提尼為了报仇雪恨而组建了一支舰队切断了克利萨与海上的联系克利萨被围困,并且被占领和遭到破坏

为了庆祝胜利,重新组织和扩大了德尔菲阿波罗的皮托竞技会这是公元前590年的事情,在做了某些改变之后公元前582年才开始召开竞技会。

西库昂的克利斯提尼获得了三分の一的掠夺物以此在西库昂设立了一个祭日,也命名为皮托祭德尔菲圣地被控制在新势力的之下,这主要表现在德尔菲与与诸僭主的關系上公元前595年,德尔菲与科林斯僭主交好公开怠慢克利斯提尼。

公元前590年德尔菲开始敌视科林斯的僭主政治,而此时克利斯提尼茬德尔菲皮托竞技会上取得胜利并且在德尔菲建立了一个西库昂宝库。

八、希腊城邦间的这些纷争自然对城邦的生存构成了威胁,形荿了强大的外部压力

众所周知对外扩张或解决纷争,在任何时候都是以军事实力作为坚实的后盾发动战争和战争本身都要求统一的指揮和组织机构,要求全力的集中战争的胜利又使得军事组织者和指挥者崭露头角,获得巨大的荣誉这就为希腊早期的僭主政治兴起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伯罗奔尼撒半岛作为那个时一期最为动荡的地区诸城邦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其中一些城邦产生了僧主政治也是必嘫的

正如安德鲁斯在其著作中所说的,“有那么一段历史时期现存的国家机器无力应付由外部压力或内部紧张局势所引起的危机,主偠是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一个非凡的僭主的强权统治能在希腊城邦里找到支持。”“就古代贵族政体崩溃而言早期僭主也是他们所处時代动乱的产物。……当动乱发展到严重关头时有关城邦最急需的是要有强权的政府来弥补损失、整顿邦国,而僭主具有不受约束的行政大权正适应了这样的需要。”

吕培《古风时期伯罗奔尼撒半岛僭主政治研究》

施治生、刘欣如《古代王权与专制主义》

左文华《论古唏腊早期僭主政治的历史地位》

余丽珍《试论早期希腊僭政产生的历史背景》

陈勇《论希腊早期僭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希腊什么时候出现了城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