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 下联相得益彰造句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乐山 凉山 泸州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79 / 103 页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退一万步说,即使有人演双簧,也得讲究韵律,因为对联本身就得讲究韵律,而且这次主办方也说了,必须韵律严格,你真是听不进去啊?
何况,我们已经严肃申明,没有演什么双簧,希望你不要自欺欺人了啊?好不好啊?
“(1)上下联文字形式对称,上下联寓意表述吻合,上下联平仄韵律一致。
  (2)上下文的内容要互相照应,紧密联系,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下联需与上联句法一致、节奏相应、平仄相调。”
人贵有自知之明嘛。
Loading...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人杰盛肆翔华总是春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人文声远唐韵流芳我复来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方圆艺绝乔木留香久盛名
作者&&杨振林
广东省清远市新城银泉路文化大楼 邮编511518
QQ & &邮箱
身份证100010
杨振林 , 男,1963年11月生于湖北,现任广东省清远市艺术研究室主任。已出版诗集《水焚》、《杨振林抒情短诗选》、个人作词的音乐CD专辑《清远的歌声》,1997年获“重建广东飞霞山全国征联”第一名,作品被刻于飞霞山主门楼。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清远诗社副社长。
给大家推荐一个查平仄的去处http://www.zhgc.com/pz/pz.asp
对联平仄一般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掌握,即一个句子中,第二、四、六位和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当与出句相反。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新繁帆远,蜀邑商潮此更掀。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街衢韵古,蜀邑商都客自来。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新繁墟古,盛肆滥觞客倍崇。
说明:墟指墟市。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新繁镇古,盛肆雕梁燕肯栖。
作者:张绍斌& &
地址:江西省新建县长凌镇解放路198号2071-08信箱邮编:330100
张老师您好!征联要求只能对三个且要附创意说明哟:)
张教师,征联要求只能是对三个哟:)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镇富&&盛肆商街人尽迷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景丽&&食品金街此最香
联系电话: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镇富&&盛肆商街人尽迷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景丽&&食品金街此最香
联系电话: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新繁街迥,盛肆雕梁燕肯栖。
东湖园秀李相开凿古韵存
王智忠 710302 陕西户县余下8-9-341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新繁城美费氏风流永相传(王双增)
简析:上联言水言史,唐相遗德如青白江水源远流长;下联咏城咏文,费氏文采如新繁古城风华永茂。水因德更长,城因文更美。文史相辅,川西碧玉,地灵人杰,相得益彰。
通联:(363511)福建省诏安县秀篆中学王双增收
手机:13489609921
QQ:331760463
清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东湖园秀李相开凿古韵存
&&王智忠 710302 陕西户县余下8-9-341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川西玉美生态流馨容自娇
出句: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对句:迩遐客至古镇商街情最深
戴绍湘,湖南省衡山县沙泉乡桂花村10组
清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东湖园秀李相留迹古韵存
卫公就李相吧?在和存意思相近吧?--这要合掌,对联大忌。&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繁都艺绝草木成珍业自兴。注:1。“繁都艺绝”新繁的古传的家具、泡菜和棕编工艺是世间一绝。2.“草木”词典指木本和草本植物,这里专指蔬菜、木材和棕榈。3.“草木成珍”把蔬菜、木材和棕做成泡菜、家具和棕编的珍品。4.“业自兴”艺绝出珍品,产业自然长兴不衰,永立于不败之地。5。“艺绝”也可改用“艺好”,“艺好”气势不如“艺绝”,但可少点误意。可酌用。
绝——古入声字,应为仄,但用在这里是可以的。&
绝字不宜,虽有绝妙之意,也有断绝之意。&
到目前为止,前四字对得好的太少了。颜色不对上,我认为是一种形式缺陷。但要对上,也不是容易的事。
《新华字典》第10版(商务印书馆)399页,“青”——1、颜色。(1)绿色:绿草。(2)蓝色:蓝天。2。绿色的东西(多指绿苗、叶的庄稼、花草等)........&
白云之子啊,你真喜欢不懂装懂,如果“青”“绿”是一个颜色,古人写“青山绿水”作什么?再对画画也是外行,查查书吧,看看青绿是不是一个色。不然,古人的“青绿山水画”是用一种以喽。你得多学点知识。&
还有一个难题,“青白”代表清清白白之喻意哟&
有人去对绿啊什么的,是不对的,因为“青”本身就是绿色嘛&
我觉得还是理解为江名——青白江吧。如果生搬硬套去对颜色,恐怕难上加难啊,当然,还有青——白自对哈。&
出题上联: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尤在
应征下联:酱醋坛盛巴蜀故地永好居
对联解析:1.&&上下联平仄完全相对,从词性来说,下联与上联也基本相同(“酱、醋”有时也可泛指颜色)。2.&&上联“青白”出自七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白”为七色之合),而下联“酱醋”则来源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前者为大雅,后者却是大俗,两者相对,正意味着再美好的色彩也是建立在生活俗事的基础上的。3.&&作为百姓的生活必需品,泡菜自然是包含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酱醋”中(因为它们都是装在坛中发酵出来的,具有相当大的共同点。特别在四川农家,都用泡菜坛做酱,所以酱醋坛就是指泡菜坛)。而此处用“酱醋”不但代表了泡菜,还隐蔽地表明了四川泡菜“酸”且“辣”的特点。所以“酱醋坛盛”即表示了四川(新繁)泡菜的盛行(意即家家户户都少不了泡菜坛子)。4.
从狭义理解,“巴蜀故地”指代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新繁镇,而从广义理解则是泛指了整个四川。5.
“永好居”不但指明了新繁的宜居,也附带表明了其地优质的家居产业。同时,与前面的“酱醋坛盛”相呼应,一方面指百姓靠泡菜即可容易过活,另一方面指有了泡菜百姓的生活就能有滋有味。
因此整个下联的大意即是:新繁泡菜盛行于世,作为一个古镇,这真是一个宜居的地方。 7.
上联中的“长”和下联中的“盛”都是多音字,如将其分别念作“zhang”和“cheng”,则上下联之意可另解为:青白江水滋养了繁湖,以至其今天景色依然;泡菜文化浸霪了新繁这方土地,所以在此间生活有滋有味。 8.
上联主题是“水”(“水”、“泽”皆是此意);下联中心为“土”(酱、醋以至泡菜皆算是土特产,而“坛”、“地”更是直接与土相关)。所以若为此联加一横批的话,用“一方水土”应该也算恰当。
QQ:E-mail:.cn
‘巴蜀故地永好居’----这也扯远了点儿,与主办方的要求不一致哈。&
不雅,境界也低了点儿,呵呵&
那既然“古已存”了,还要今天的人们去做什么呢?今人又如何超越前人呢?
难道上联说的东东古代就不存在?既然上联说的东东古代就存在了,那下联为何还要重复古代就存在的东东啊?
可以说你的审题,就在古代的人和事中打转转,呵呵。
我觉得,应该在今天的人和事中去找答案,主办方不是都说了嘛“下联立意需新、特、高,体现新繁“家具之都泡菜之乡”的产业特色和“西蜀文化名镇生态田园新城”的区域形象,充分反映新繁独特的人文历史或发展现状,凸显新繁的独特魅力。”
&&嘿嘿,这什么道理嘛,“古已存”的事今天可能做得更好嘛,印刷术是不是古已存了?现在不是发明了激光印刷术?严格说,您也是对联常识没有过关,格律没有入门(很多常用字分不出古四声,能说入门格律了吗?)&&发表于
-----------------------------------------
哈哈哈,难道“古已存”的东东,今天一定要再强调它古已存了吗?
不是不可以说古已存,是不是应该说“今更好”这个意思 呢?
你没有弄清楚我要表达的意思嘛。
出句:青白水長,衛公遺澤今猶在
对句:膏腴圩旺,西蜀玉珠福未央& &&&
对句:膏腴城瑞,西蜀明珠福未央
对句:膏腴城旺,西蜀碧珠福未央&&
注一:《华阳国志》记载:“蜀川人称郫、繁为膏腴”。
注二: 新繁镇自古就有“川西碧玉”之美誉
& && && && && && && && && && && && && && && && && && & 电邮:
迷宗拳 发表于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繁都艺绝草木成珍业自兴。注:1。“繁都艺绝”新繁的古传的家具、泡菜和棕编工艺是 ...
绝的用法有20多种,要看语境位,不能脱离语境谈意义。绝在这里作形容词用,是独有的或无人所及。比如说某人招式好,招绝了,艺绝就是这个意思。联语要求精练,欣赏要点文化底蕴,否则会尽出洋相。呵呵。
那要看什么样的人评,这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不能一概而论。
我觉得吧,容易产生不雅联想的字词,最好就不用,省事。&
青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蜀川风厚&&望帝明心古不欺
蜀川风厚&&君子怀柔古亦然
安徽省铜陵市总工会&&施荣策
说德厚还行,说风厚?&
清白水长卫公遗泽今犹在
锦官城美杜圣赋诗现亦存
橙黄花丽姜帅屯田现更妍
山西省太原市迎新街东方社区17楼27号&&李金明&&电话:
79 / 103 页
&&当前版块已开启挖坟预警模式,日之前所发贴将无法回复!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社区网络传媒有限公司版权所有|相得益彰--《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2015年01期
【摘要】: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古往今来,人类在认识和利用土地资源的实践中,深悟其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土为粮之母。守护土地,就是守护自己的生命线。中国拥有着广大的疆域和繁多的土壤类型,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青、红、白、黑、黄五种色彩,交相辉映,相融相生。而在这片土地上的中华民族,缔造了五千多年繁衍兴盛的历史,成就了源远流长的土地文化。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27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对联规则】【股票预测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95贴子:
【对联规则】收藏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流传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根据使用的目的和场所的不同,对联分为寿联、挽联、婚联、装饰联、行业联等等,民间使用最多的则是春联-春节时张贴的对联,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贴春联就像吃饺子一样,已成我国春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
对联看起来简单,但要写出一副好的对联是很不容易的,许多古时流传下来的经典对联,都是作者千锤百炼的结晶。基本规则: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句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句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总之,作对联要音韵和谐。语言精炼,合于规律,而又有一定的内容。文字不相对,平仄不协调或把标语口号式的句子分写两行,全不能算是对联。   对上面的介绍的内容,我们可以归结为“四讲”,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对文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是指五、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乃律诗之大忌,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许多独特的联格,所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没有对仗就没有对联。对联创作必须在对仗上下功夫。律诗对仗限于两句之间,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允许重复。骈文对仗扩大到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允许同位虚字相重。对联对仗的严格要求不亚于律诗,而且将长联同边自对的形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1. 同类词相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是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副对联,非常工整。同类词相对是对仗的基本原则。该联“真”,“假”,“有”,“无”,都是高度抽象的哲学名词。“作”,“为”是词意相近动词。“时”和“处”在语法上是副词, 在字面上“时”又可理解为“时间”,“处”又可理解为“空间”。 “亦”,“还”在字面上是词意相近的副词,在语法上可视为省略了动词“是”。但必须了解其中还有句内自对自重,“真”对“假”,“有”对“无”是反对,而且都重用一次,这才是此联的精华所在。在谈到对仗时,人们常常作语法分析,以便说明“词性相同”或语法结构”相同。但是过分强调语法分析,有时也会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王力在谈诗词格律说,“语法结构相同的句子(即同句型的句子)相为对仗,这是正格。但是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诗词的对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只要求字面相对,而不要求句型相同。”(《诗词格律》第127页)这对于楹联的对仗也是正确的。楹联是观赏性很强的艺术,所以有时只要求字面相对,即同类词相对,特别要求虚字对虚字,实字对实字。有些同类词可供选择的范围较小,如数字,人名,地名,书名,动物名,植物名等等,不要轻易超出范围。特别要指出,只要自对工整,互对不必要求词性相同。2 .忌合掌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此联为旧时商店通用春联。平仄合律,对仗工整,而且与爆竹声中“恭喜发财”的气氛相协调,很受商界欢迎。但深一步研究就会发现,“通四海“,”达三江“是一个意思,有”合掌“之嫌。七言联一共才14字,其中6个字只能当3个字用,岂不可惜。对联是文章中最精练的文体,决不允许浪费笔墨。为了以较少的文字提供较多的信息,必须避免上下两联说同一意思。例如,在新春联中用”震乾坤“对”惊世界“,”报家音“对”传吉语“,”发祥光”对“腾瑞气“虽可强调喜庆或强盛气氛,仍不免有”合掌“之嫌。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黄星岩随园偶成云:山如屏立当窗见 / 路似蛇旋隔竹看。厉樊榭咏崇先寺云:花明正要微阴衬 / 路转多从隔竹看。二人不谋而合。然黄不如厉者,以如字与似字犯重。竹垞为放翁摘出百余句,后人常以为戒。“(《随园诗话》卷五,二二)这段话说明在诗中对仗要避免同义词相对,用”似“对”如“,虽字形字音不同,但字义相同 ,亦不可取。这似乎有点苛求,连大诗人也难免的事,我辈怎能不犯?但应该看到,要避免合掌,就要从避免同义词相对做起。3.反对为优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这是梁章钜因编辑《沧浪亭志》而获得的集句联,上联系欧阳修句,下联系苏舜钦句,皆沧浪亭本事。此联用了反义词“有”对“无”,“皆有情”对“本无价”,含义是,清风明月到处都有,但对俗人来说,有钱也买不到;近水遥山本为无情之物,但在诗人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对比强烈。说“近水遥山”对“清风明月”工整,是指句中自对工整,即“遥山”对“近水”,“明月”对“清风”十分工整,而且“近水”与“遥山”是反对,更有情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又说“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言对者,双比空辞者也。 事对者,并举人验者也。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正对者,事异义同者也。”(《文心雕龙》卷七丽辞第三十五)。“反对者,理殊趣合者也”是说:虽义理不同,而旨趣相合。也就是相反相成,殊途同归。这是对仗的精义。春联“十年宦比梅花冷 / 一夜春随爆竹来”(《名联谈趣》289条),上联的冷淡,反衬出下联的热闹,也是“反对为优”的好例子。4. 句中自对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风风雨雨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西湖花神庙旧联(《楹联丛话》卷六),由四言六言两句合成。红对翠,燕对莺,雨对风,朝对暮,都是句中叠字自对,而且全联用叠字。由此可见,只要句中自对都是 工对,全联一定是工对。5.同边自对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
这是阮元题杭州府贡院联,由三个四言句加一领字(正 / 看)组成。贡院是考举人的场所。上联讲考试的季节很美,考试时文思潮涌,下笔千言,个个都有中举的希望。“桂”和“槐”隐含“折桂”和“槐厅”之意,即读书,应试,做官。下联讲考试的地方很美,考完后不管成绩如何,应该放松一下,去西湖赏月,钱塘观潮。用诗一般的语言给考生做政治思想工作,实在高明。此联“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都是同边自对,有极大的艺术魅力。6. 相重相对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此联挂在清代钱湘灵室中,为三峰释硕揆所书。梁章钜称:“《柳南随笔》载:钱湘灵陆灿晚年居虞山,老屋三楹,适当石梅之下,松阴岚翠,如眉临目。先生兀坐其中,拥书万卷,咿唔不辍。过其门者往往驻足觇伺,流连不去,先生咿唔自若也。室中榜一联”如上(《楹联丛话》卷一)。钱陆灿,常熟人,字湘灵,号圆沙,顺治举人。好藏书,教授常州、金陵间,从游甚众。康熙中徐乾学等为耆年会,陆灿年八十四,齿尊名高,会中人皆兄事之。有《调运斋集》。此联应作于清初,从语气看,不像自撰。十言联中重了七字,亦少见。说明顺治康熙年间的楹联仍允许同位相重,现在不会有人再做这种楹联了。对联的基本规律是“重”与“对”,由“相重相对”发展为“自重自对”。7. 自重自对佛言不可说不可说子曰如之何如之何
这是明荆州太守袁箨庵(于令)罢官后,流寓金陵,落魄不得意时所写的门联。《金刚般若波罗密经》有“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论语?卫灵公》有“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未如之何也已矣。”此联用语,出自经典,但已经改写,故不是集句。妙在庄重中有调侃,不言中有牢骚。上下联各有三字重复一次,可以加强语气 。自重自对远比相重相对高明,自然成为楹联的发展方向。 对联与其他文体的区别之一是:对联表面上无题,实际上有题。对联是张贴、悬挂、书写、铭刻在实体上的,成为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的组成部分,因此题目不言而喻。《红楼梦》第五回讲,宝玉倦怠,欲睡中觉。当下秦可卿引一簇人来至上房内间,宝玉看见有一副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及看了这两句,纵然室宇精美,铺陈华丽,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后来大家来至秦氏卧房。刚至房中,便有一股细细的甜香,宝玉此时便觉眼饧骨软,连说:“好香!”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嫩寒锁梦因春冷 / 芳气袭人是酒香”。这两副对联烘托出两种室内环境,两种个人风格。
对联文意必须切题,也就是说要切人、切物、切时、切景。梁章钜在评论对联时,常常用把切题作为优劣标准之一。例1 非孙夫人不可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
这是徐文长题孙夫人祠联(《楹联丛话》卷六)。据陈寿《三国志》称:“先主(刘备)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曹操)战于赤壁,大破之。。。。。。琦(刘表长子刘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可见孙权将其妹嫁给刘备是巩固孙刘联盟的需要。此联充分揭示出孙夫人感情上两难的处境。字面上没有孙夫人三个字,但字字都表达了孙夫人的感情,非常感人。例2 只有武则天合适六宫粉黛无颜色万国衣冠拜冕旒
这是武后庙集句联(《楹联丛话》卷十二)。上联用白居易《ず薷琛分小盎赝芬恍∏倜纳 埙煳扪丈 保 肝湓蛱炜 枷裱罟箦 谎 贸琛铝 猛跷 逗图稚崛嗽绯 竺鞴 鳌分小熬盘煦雁炭 睿 蚬 鹿诎菝骒?, 指武则天后来当了女皇。慈禧太后 “垂帘听政”还算不了皇帝。所以,这副对联在中国历史上只有送给武则天最合适。例3 虎丘花神庙不同于西湖花神庙一百八记钟声,唤起万家春梦二十四番风信,吹香七里山塘
这是苏州虎丘花神庙联。虎丘山在苏州西北七里,寒山寺在苏州西十里枫桥。一百八记钟声来自寒山寺。虎丘附近多花农。故云吹香七里山塘。梁章钜评曰:“却移作西湖之花神庙联不得”。例4 既写花神又写月老廿四风吹开红萼,悟蜂媒蝶使,总是因缘,香国无边花有主一百年系定赤绳,愿浓李夭桃,都成眷属,情天不老月常圆
这是魏滋伯题西湖花神月老祠联。上联写花神,下联写月老。梁章钜评曰:“丽语柔词,与题相称”(《楹联三话》卷上)。例5 弹冠相庆,还是不寒而栗相逢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
清朝董邦达在北京理发店中写了这副对联,某亲王大为赞赏,从此他的书画闻名京师(《楹联续话》卷四)。这副对联好在既隐喻理发,又隐喻当官。梁沈约《郊居赋》有“或辞禄而反耕,或弹冠而来仕”。 弹冠客就是当官者。宋陆游《秋晚登城北门》有“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 搔首是无可奈何之状。理了发,当官有望,万事如意,弹冠相庆。同样是一副理发店对联,却使当官者不寒而栗。又:磨厉以须问天下头颅有几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此联相传为石达开所作,这家理发店在广西贵县,是太平军起义前的联络站。石达开写这副对联目的就是要引起豪杰之士的注意(《古今联话》第32 页)。
上面分三个层次谈楹联作法。平仄是结构层、对仗是文字层,文意是思想层。其实三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先讲平仄,再讲对仗,最后讲文意。撰联时刚好相反,首先要立意,跟据内容确定形式,选择相应的最佳结构,然后按照调平仄拟定出句,再按照出句考虑对句。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对仗可反复调整,甚至可以推倒重来,重新选择最佳结构,直到满意为止。
对联写作规则收藏人:遗韵斋对联与古诗是密不可分的,律诗就都含有两副对联,有些绝句诗,也是由对联构成的,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杜甫)和“湖上萧萧疏雨过,山头霭霭暮云横。坡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南溪题竹》/苏轼),就是两个典型的例子。这说明对联与古诗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古诗有格律,对联也应有格律,只是对联的格律不如古诗的格律那样普及,知道的人较少而已。什么是对联的格律呢?要说清这问题,我们先从古诗说起。一、古诗的格律二、1.五绝诗《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现在我们把这首诗的平仄律列出来: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这四句平仄规则,就是五绝诗的格律。2.七绝诗江村即事司空图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同样,我们将其平仄律列出: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四句平仄规则,就是七绝诗的格律。五律诗和七律诗也有一定格律,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对联的格律上面,我们介绍了五绝诗和七绝诗的格律各一种,对联的格律是否和古诗一样呢?回答是既不相同但有相关之处。我们知道,古诗是五字句或七字句,每首诗句法整齐;而对联是长短句,有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甚至多达十馀字一句,这就决定了对联的格律不可能像古诗那样有整齐的格律,此其一。另外,绝句诗只有四句(律诗八句),而对联的句数不限,有每边一句联、二句联、三句联、四句联……甚至有多达几十句的联,这也是对联格律与古诗格律不一致的另一原因,此其二。那么,对联格律如何确定呢?方法是:把对联上比(也叫上联)的每句话的最后一个字(叫句脚)的平仄标出来,再把它们按先后次序集中,就得出对联的格律了。现举两副对联例说如下:1.清李鹤章挽曾国藩联经纶翊泰运中兴,华夷仰异人,顶祝同钦__________,论立品在汉唐宋明而上;恩义荷师门独厚,埙篪陶大冶,心香永奉,愿祀公于濂洛关闽之间。上联句脚为平平平仄(下联反是)。2.清谭仕伯挽姊夫熊照临联先姊伤永诀五年,小女称未亡六年,生死两堪怜,荒野空闺劳我念;问疾前中秋二日,归窆后重阳三日,去来均莫释,丹桂黄花谅此心。上联句脚亦为平平平仄(下联反是)。不同类型的对联有不同的格律。从字义来说,“格”指格式,“律”指声律(包括对仗)。考虑到本书只讲对联句脚平仄格式,故下面将格律改称格式,含义更为准确。对联格式,实质就是古人创作对联的规则或方法,本书行将介绍一系列的属联规则,同时分别采用大量对联来加以印证和例说,累十上百不厌其多,目的是用对联说话。对联多,证明该规则遵循者众,是常用规则,这比用华丽的词藻进行空洞的说理顶用。另一方面,对联多,为广大读者提供丰富的对联资料,这也是有益的。本书在论述每种规则时,采用的联例多为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名家作品,至于当代广大联人的作品,也是择优而用。如果有失,那只能怪我的鉴别能力差,但大多是合格的。都是按规则选录,“对号入座”,因此,书名《对联写作规则》,也还不浮夸。这里有一点要说明,书中所选对联没有严格按照时代先后顺序排列。这是缘于我从各种书籍中收集对联时随录随取的缘故,请读者谅解。【感谢“一仄多平”对联规则一、联法钩沉
我在进行对联格式研究过程中,曾对结构相似的对联,作过一些比较分析,想从中得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下面七副对联的归纳,就是当时积存的资料。1.每边一句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唐僖宗敕封“义门陈氏”联上联句脚为“仄”,下联反是。2.每边二句联五百年逃墨归儒,跨开元之顶上;十二峰送青排闼,自天宝以飞来。——宋朱熹题福建漳州芝山书院联上联句脚为“平仄”,下联反是。3.每边三句联万山风雨锁龙牙,被樵子留连,识破一盘棋局;千古水云迷洞口,问渔郎消息,放开几片桃花。——明郭都贤题湖南桃江松风书院联上联句脚为“平平仄”,下联反是。4.每边四句联感恩知己两兼之,拟今春重谒门庭,谁料一纸音书,竟成绝笔;尽忠补过皆已矣,惜平生双修儒佛,但计卅年宦绩,也合生天。——清林则徐挽总督张师诚联上联句脚为“平平平仄”,下联反是。5.每边五句联史笔秉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墓门凄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载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清彭玉麟题杭州岳墓联上联句脚为“平平平平仄”,下联反是。6.每边六句联与我公别几许时,忽警电飞来,忍不携二十年刎颈交,同赴泉台,漫引将去楚孤臣,箫声呜咽;近至尊刚卅馀日,被群阴构死,甘永抛二百兆为奴种,长埋地狱,只留下扶桑三杰,剑气摩空。——清唐才常挽谭嗣同联上联句脚为“平平平平平仄”,下联反是。7.每边七句联老来丧偶最难禁,为君啸复为君歌,粤岭路迢遥,相劝斫地王郎,珍重此磊落奇才,莫将儿女情怀,空洒泪兮八千馀里;话到封侯从未悔,有其夫必有其妇,燕山云黯淡,寄语伤神奉倩,濡染这淋漓大笔,为把英雄巾帼,力表章于五十三年。——清胡林翼挽陈兰陔夫人上联句脚为“平平平平平平仄”,下联反是。这七副联有四大特点:一、上联句数按自然质数递增;二、以一句联为基石,每增加一句,即在其仄声句脚上增加一个平声句脚;三、七副对联的句脚平仄呈系列状;四、上联仅有一个仄声句脚。为了寻找理论依据,我在广读古人联籍的基础上,在清末民初湘人吴恭亨先生所著的《对联话》中找到了源头。该书卷七中载有吴氏曾向其业师朱恂叔先生请教作联法的一段问答,弥足珍贵,现转录如下:忆余垂髫时请业于朱恂叔先生,研究作联法。问:“句法多少有定乎?”曰:“无定,昌黎言之,高下长短皆宜,即为联界示色身也。”又问:“数句层累而下,一如作诗之平仄相间否?”曰:“非也,一联即长至十句,出幅前九句落脚平声,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此其别也。”落脚即句脚。按照朱恂叔答吴恭亨第二问的话意,这种每边长达十句的长联,如把上比各句的句脚平仄集中起来,即得: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下比反是)这一平仄式,就是人们创作十句式长联的格式之一,而且它还包括前面我们归纳得出的系列格式(阐述见下),因此,我们把它命名为朱恂叔规则。又由于它的上联仅末句的句脚为仄声,其他各句句脚都是平声,所以又有“一仄多平格”之称(简称一仄格)。二、内涵挖掘1.对联“仄起平落”规则,是古今联人撰联时的共同准绳,但见诸对联史话者,除《对联话》外,尚未曾有。朱氏明确指出:“(上联)后一句落脚仄声,对幅反是。”这一记载,就是“仄起平落”的唯一记载。当然,对联尚有平起仄落的,吾不敢徇吴氏一人之说而妄加雌黄。2.朱氏规则首先提出对联句脚规则,为对联格式化奠定了基础,这是创举,可有人说“朱氏规则并非对联句脚的基本平仄格式”。朱恂叔是提出对联句脚规则的第一人(由于浅薄,我尚未发现第二人),他的“落脚规则”不算对联句脚基本平仄格式,真是咄咄怪事。3.朱氏规则不仅是长联的规则,而且是短联、中短联、中长联的规则。我们可将朱氏规则的上联句脚作如此类推:十句联九平一仄,九句联八平一仄,七句联六平一仄……二句联一平一仄,一句联自然仅有一仄声句脚了。现开列如下:一句联:仄;二句联:平仄;三句联:平平仄;四句联:平平平仄;五句联:平平平平仄;六句联:平平平平平仄;七句联:平平平平平平仄;八句联:平平平平平平平仄……这一系列的平仄格式,与前面我们用比较法得出的结果完全相同,说明朱氏规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4.上面的系列格式,大都是主流格式,它符合明以前和明以后出现的对联的格式,因此,它可以说是古今联人属联的规矩准绳,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三、古联立则一仄多平格规则是以前人的对联为基础总结而成的,在唐朝,对联多为一句联,每边两句的联不多,而北宋时这种二句式的对联则不鲜见,如:苏轼赠舞姬媚儿联:舞袖翩跹,影摇千尺龙蛇动;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寇准题湛江楞严寺联湖水苍茫,客到路从花外问;岩山寂寞,僧归门向月中敲。此两副二句式联,上联的句脚为“平仄”。一仄多平趋势,已初见端睨。更可喜的是,欧阳修题岳阳楼联,上联句脚平仄已为“平平仄”,联曰:我每一醉岳阳,见眼底风波,无时不作;人皆欲吞云梦,问胸中块垒,何日能消。一仄多平格格式已非常明显。递及元朝,对联停滞不前。到了明朝,由于朱元璋提倡对联,对联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此时的平平仄格三句联比比皆是,如郭都贤题益阳裴公亭联:代裴公称一日主人,风月河山,与此老平分千古;坐石上问三生旧约,宰官仙佛,想他年定许重来。还有杨升庵题昆明西山华亭寺联: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柱杖僧归苍茫外;群山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明初已出现平平平仄格四句联,如罗贯中所编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中,就有这样一副长联: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这副联已是典型的一仄多平格的中长联,上联各句句脚为:平平平仄,可见此种对联模式当时已基本定型。递及清朝,由于楹联已臻全盛时期,一仄格四句联不胜枚举,现仍举两副为例:清李庆元题嘉禾青云观联:流水碧无情,谁人悟彻源头,领略这明月清风,尘海回波登岸去;空山青有意,何处凿开岩洞,点染些落霞芳草,武陵归棹问津来。清方恕庵挽祝芳圃联:攀谈望大地澄清,好检点匣剑囊琴,待游到处名山,善病安仁豪气在;同谱感旧交零落,又莫返云装烟甲,愁听几声邻笛,迟来向秀负心多。这两副联上联各句句脚均为平平平仄。在清代,出现时间最早(1790年)也最典型的一仄格长联当属纪昀祝乾隆帝八十大寿联了: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方向化八风和,庆圣寿八旬逢八月;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世同堂五福备,正昌期五十有五年。这副对联上比各句句脚虽也是“平平平仄”,但它开清代一仄格长联的先河,是值得特别注意的。从此以后,一仄格长联句数愈来愈多,如慈禧挽李鸿章的联就是例证:昔时仗策东征,拔九州豪杰英雄,同建盖世奇功,真不愧当代名儒,中兴良佐;此日骑鲸西去,遇先帝蓬山仙岛,若问熙朝景象,依旧是大清一统,天子万年。此联上联各句句脚已多达四个平声字,整个句脚为平平平平仄。还有比这更长的一仄格长联,如清左__________辉春太守挽罗某联:何事到天涯,不为国不为民,不为身家,十六载幕冷莲花,剩四海空囊,东道本来君有主;暮年犹客死,岂无孙岂无子,岂无朋友,三千里途长楚水,痛一棺古寺,西风摇落我招魂。此联上联各句句脚为“平平平平平仄”,这说明一仄多平格对联在朱恂叔未提出规则以前,早已定型,早已是客观存在了。在这种情况下,朱恂叔先生以宋、明联为基石,再结合清代楹联的流行现状,总结提出朱氏规则,就是毫不奇怪的了。我崇敬朱吴两位前贤。朱恂叔先生承先启后,首先提出这一对联规则,垂范后世。吴恭亨先生把这一对联规则记录流传下来,俾今日有文献供人学习、研究,其功亦不可没矣。
四、一仄格一句联(A)规则上比句脚为“仄”(下比反是)。它符合下面汇集的41副对联的格式。因之,此规则属此类一句式联的规则。1.清王夫之题湘西草堂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2.徐氏女题岳飞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3.清秦涧泉题岳王坟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4.清胡林翼题岳阳楼联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昔人心。5.明李东阳题岳阳楼吴楚乾坤天下句;江湖廊庙古人情。6.明徐渭题安徽灵泽夫人祠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7.明朱元璋赠陶安联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8.宋陆游题书房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9.明徐霞客题梅花堂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10.清袁枚自题联读书已过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11.清阮元赠魏成宪两袖清风廉太守;二分明月古扬州。12.清林则徐赠香海上人右军帖许怀仁集;兴嗣文宜智永书。13.黄兴赠蔡锷寄字远从千里外;论交深在十年前。14.佚名祁阳县地名巧对狗迹崖边无狗迹;龙潜荡里有龙潜。15.清某游学者赠先尊祖奉子鹤联一樽聊北海;只字可南金。16.民国傅龄安赠柳亚子联青兕前身辛弃疾;红牙再世柳屯田。17.宋苏子容挽韩绛联三登庆历三人第;四入熙宁四辅中。18.后蜀王瑶题御花园百花潭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见楼台。19.元赵孟题扬州迎月楼春风阆苑三千客;明月扬州第一楼。20.朱元璋题阉猪户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21.佚名无情对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22.乾隆七十自寿联七旬天子古六帝;五代孙曾予一人。23.潮州双忠祠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24.朱熹题广信某酒店联泉飞白石堪为酒;灶伴青山不买柴。25.宋丁逢题白鹿洞鹿走旧随云底去;鹤翻时带雨飞来。26.昔人题周瑜墓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27.清佚名赠张延登司空(见《池北偶谈》)门多将相文中子;身系安危郭令公。28.清张文敏题岳阳楼西吞吴楚千江水;东抱潇湘万里山。29.清何绍基题杜甫草堂
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30.清陈大纲题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31.清张照题岳阳楼南极潇湘千里月;北通巫峡万重山。32.清徐小毂题岳阳楼国中大泽推云梦;天下名楼是岳阳。33.清纪昀挽刘统勋岱色苍茫众山小;天容惨淡大星沉。34.清吴鼒挽李调元百年囊尽扬州死;万里魂归蜀道难。35.清光绪帝挽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魂。36.清严复挽吴汝纶平生风义兼师友;天下英雄独使君。37.民国张謇挽宋教仁何人忍贼来君叔;举世谁为鲁仲连。38.孙中山挽蔡锷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39.小凤仙挽蔡锷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40.于右任挽张子善名垂宇宙生无忝;气壮山河笔有神。41.刘伯承挽叶挺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早开晚收跌跌涨涨~低买高卖赔赔赚赚~横批:易师股票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喻两种事物相得益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