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之子夏大明简介生平

世纪人生-怀念董竹君-07-12-6&13:58:00
《世纪人生》是我最为喜欢的电视剧之一,也是让我最为受益匪浅的电视剧之一。
在电视剧中,讲述了一个奇女子董竹君——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董先生曲折而又多姿多彩的前半生。
由于董先生的扮演者李媛媛的英年早逝,致使未能完全演绎董先生的一生而有所遗憾。
之后,我又意外的在书店中找到了当年由三联书店发行的《我的一个世纪》董竹君自撰而欣喜若狂。少有的一遍又一遍的看完整本,非但不厌其烦,反每每都能从中领悟到一些新的道道来。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读史使人明智……”以史为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董竹君,曾用名董篁,江苏省苏州市人,出生在上海,一个洋车夫的女儿,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成了督军夫人。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统治,再度冲出樊笼开创新的人生。历尽艰难险阻,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女老板。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关于筹建锦江川菜馆(锦江饭店前身)的描述。董竹君选了一个当时较为偏僻的地点,看中那里有可以停车的空地。碗碟、电灯、椅子、金鱼缸、通道的字画,各式的布置都是别出心裁、一丝不苟的,最重要的是始终保持地方的干净,注意培训员工,给他们良好的待遇。因此客似云来,更招来了上海滩一霸杜月笙。锦江川菜馆的扩建就靠杜月笙的关系和势力。杜月笙逃到香港后,杜有个朋友追求董竹君,董竹君没有正面拒绝他,只要求他离婚再说,结果对方以大家条件不合,没有再纠缠董竹君,实际上董竹君根本没打算跟这位先生在一起。董竹君说,做人做事要把握分寸,这样就会免去不少麻烦。
在董先生那我学到的其中一点就是不管何时何地,都要注重仪表。毕竟这个世界很现实,要想别人尊重你,你首先就是做好自己。没有谁能高看衣衫褴褛的乞丐。在《世纪人生》这电视剧中就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情节。董先生去菲律宾看望女儿,恰逢太平洋战争爆发,她与两个女儿只好到处逃难。难民的生活饥不裹腹,艰难境况可想而知。但她要求女儿时时穿戴整齐,注意仪表。结果逃难过程中一位找不着亲人的车主,在难民队伍中主动接近她们,用汽车将她们送到了较安全的城区。后来从对方的口中得知“看见你们这副穿着和神情,不像是穷人逃难,怪可怜的。因此,愿意送你们进城脱险。”
董竹君的成功之处,除了注重仪表外,还有善于学习。她早年随夫到日本留学,短短四年,不仅学会了一口流利的日语,还请家庭教师教授数学、语文、英语,更曾希望到英美留学深造。在随后的经营管理饭店方面,她把日本人生活习惯上的优点运用其中,并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那句店训“君若满意,请告诉朋友;君若不满,请告诉我们”。
尤为让我觉得敬佩不已的是董竹君一生面临的每次抉择,但凡换成另一个人,都不可能如此,其中自然包括我。这也应验了那一句“伟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的”。面对青楼老鸨的威逼利诱,她没靠他人之力,独自设法逃脱,并取下了身上所有金银首饰,为的是不让未来的丈夫有任何的口实,为的是证明自己不占青楼任何的便宜。面对督军夫人的身份,一家之主的地位,她为了四个女儿的前途,毅然与丈夫离婚。逃离封建家庭,独力在上海养育四个女儿。在她的悉心教导下,女儿们都成了栋梁之材,既有八一电影厂的创办人,也有钢琴家,又有纽约图书馆的馆长。
人的一生该如何度过?是轰轰烈烈?还是平平淡淡?都是由自己选择的。
不论如何,我从董先生一生的经历中,体会到那么一句话:“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我就是我,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
  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作者)
  1.语境:1997年,与世纪同龄的董竹君97岁,在其住所接受《读书时间》栏目的专访.主持人感佩她坎坷一生、屡经磨难却一直健朗如初.
  董:我对事物的感觉是,一个人呀,人生几十年,酸甜苦辣,什么样的事情,大大小小都会遇到的,看你怎么去对付它。随心所欲做不到,随遇而安不会做不到的。
  2.语境:同一次采访.最后一个问题:余生还有什么愿望?
  董:我希望再活十年吧。……我还可以做事呀,不是不能做事呀。人家说你一百岁的人了,还要七讲八讲。我说不管它一百岁、两百岁,我还在想办个幼儿园。我觉得晚年没有做成功这个幼儿园,心里很遗憾的,一直在这里欠着。
  (按:该专访节目播出56分钟之后,董竹君因患感冒不治去世.)
艺术总监:谢晋
制:陈海、董国瑛、张海波、董群
划:谷丽雅、傅星、胡晓秋
剧:蒋丽萍、唐颖
像:张国庆
演:金继武、葛晓英
主要演员:李媛媛、吕凉、奚美娟、李家耀、张康尔
出品年代:1999年
剧情简介:
本剧叙述了赫赫有名的锦江饭店的创始人、女老板董竹君坎坷曲折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洋泾浜的一个贫民窟里,她的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则是个洗衣妇,家里一贫如洗。在她12岁那年,为了给父亲治病,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在妓院里,董竹君认识了革命党人夏之时,以心相许。就在老鸨逼她破身的前夜,董竹君机敏地逃出了虎口,与正被通缉的夏之时结婚,并随他一起来到了日本。在日本,董竹君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与文化。
四年后,她跟着夏之时回到成都,成了显赫一时的四川省督都夫人。然而,四川夏氏封建大家族里的封闭与落后,使刚刚开始新生活、年轻的董竹君感到窒息。而夏之时也因为仕途失意终日沉湎于鸦片与麻将之中。29岁的董竹君毅然与丈夫离婚,带着四个女儿离开了四川。而上海滩,又多了一个赤手空拳闯荡创业的单身女人……
历经无数难以想象的艰苦,闯过无数无法逾越的难关,她一方面周旋于上海警备司令杨虎、杜月笙、黄金荣等等权贵们之间,同时又秘密帮助、掩护共产党人进行地下革命工作。董竹君完全依靠自己的智慧、才能和勇气,创立起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到解放初期,又在人民政府的帮助支持下,创立起上海第一家可以接待国宾的锦江饭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女人若像董竹君这样过一生,是否该算圆满?女人若像董竹君这样过一生,是否该算圆满?鱼乐乐百家号文/大熊飞罐怎么过一生才算圆满?对于大多数男人来说,可能想的是建功立业,或者更高级点,也无外乎立德、立言、立功之类。而对于更接地气的女人来说,哪一位的人生之路接近于她们的追求目标呢?可能每个女人心中的偶像都不同,但如果从民国时期较为著名的女性中挑选出一个,那董竹君跌宕起伏的一生,是否可算圆满呢?让我们一条一条来看:一 爱情不必等太久董竹君出身贫苦,她的父亲是拉黄包车的人力车夫,后来又生重病,所以她在读了一段时间私塾后,13岁就被父母抵押给了一家妓院,在那里唱唱流行歌曲。因为年龄小,暂时卖艺不卖身。出身贫苦算是人生不圆满之处吗?从未来的发展来看,真的未必是。对于女人来说,董竹君拥有比好出身更重要的东西——美貌和好嗓子。她很快就红了起来,并且遇到了她的白马王子——夏之时。夏之时曾留学日本,是老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爆发时,他也策动了200多人起义。1912年,夏之时仅24岁,就担任了蜀军军政府副都督。夏之时之所以会在上海遇到董竹君,是因为他参加了孙中山等领导的反袁二次革命。战事失败后,很多遭通缉的革命党人躲避到上海,而且常常将妓院作为活动的地点。总之,董夏相识相恋,不久谈婚论嫁。当时夏之时要替董赎身,老鸨开价3万块大洋——这与袁世凯悬赏夏之时的价码相同。董竹君这时就表现出她的不凡来:她怕被赎身后与夏之时地位不平等,因而抛弃了自己的一切积蓄,逃出妓院。1914年,董竹君与夏之时在上海结婚。年仅15虚岁,她就寻到了自己的爱情。二 拒绝坐在宝马车里哭夏之时是爱董竹君的,两人婚姻存续期间,他严守一夫一妻制,但董夏却在1929年分居,1934年正式离婚。这是因为董竹君对理想的坚持。一个女人的可贵往往表现在有主见,而这份主见往往来源于她的见识和理想。我们常常看到男人结婚后事业发达,经验和见识远超停滞不前的妻子,因而婚姻产生危机,董竹君与夏之时的故事却是正好相反。董竹君夏之时婚后先是躲避追捕逃到日本,袁世凯死后回国,回到夏之时四川合江老家。但夏之时后来只短暂当过一段时间四川靖国招讨军司令兼川东宣抚使,后来便一直赋闲成都。夏家是个大家族,夏之时并不缺钱,他们的吃住都是较为奢华的。董竹君在管理家务的同时,还开办了黄包车公司和织袜厂,但她对夏之时并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可能是夏之时不上进吧,据说当时夏把时间都花在抽鸦片、打麻将上了。并不满足于拎LV包、坐宝马车、吃米其林餐厅,而是对当时社会上的很多新思想感兴趣,可见董竹君是有理想的好青年。总之,1929年,董竹君断然决定带着4个女儿返回上海,自己谋生活。三 经济独立,我能!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拉扯4个孩子独自生活,是相当不容易的。决定分居时,夏之时曾对董竹君说:如果你能养活4个女儿,我在手板里给你煎鱼吃。结果是,董竹君不仅养大4个女儿,而且有了自己的事业,创建了至今仍存在的锦江饭店。董竹君刚回上海时,生活无着,要常常典当度日。后来与人合资,办起了一个纱管厂。董竹君将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自己没日没夜地干。不过,那时世事纷乱,1932年,日本人攻打上海,“淞沪抗战”爆发,董竹君的纱管厂几乎被炸为废墟。1934年,到了董竹君与夏之时约定的停止分居的时间,董仍决定离婚。之后,她又得到别人的帮助,借得2000元钱,开办了一个只有两个开间的小餐馆——锦江川菜馆。可能是因为有独立的人格吧,董竹君常常会得到人们理解和帮助。比如,夏之时曾想让老朋友戴季陶找董的麻烦,而戴季陶却十分尊重董竹君,反而成了董的朋友。还有一位叫陈清泉的菲律宾华侨也一直帮董竹君。陈清泉曾有意离婚娶董竹君,但面对找上门来的陈清泉妻子,董竹君选择了放弃。后来,因不愿与日本人合作,陈清泉被枪杀,刑前还见到了董竹君。而董竹君的小饭店开业后,上海滩的大佬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都曾光顾,给了董竹君很大的面子。能认识这么多实力派人物,当然与前夫夏之时有关,但这些人愿意提供帮助,不能不说,根本的原因是董竹君独立自强的人格魅力,以及她的长袖善舞。董竹君的情商高,可能还有赖于少年时的经历吧——所以不要说少年时的挫折是坏事。后来,董竹君开办的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躲过了经济危机,躲过了战乱,有惊无险地存活了下来。新中国成立后,董竹君将所有财产(大约3000两黄金)上交国家,并在有关方面的支持下,创办了锦江饭店。解放后,董竹君曾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四 培养孩子也是好手对于一个女性来说,子女教育得怎么样也是决定人生是否幸福的一件大事。董竹君在这方面又成功了。与夏之时离婚后,董竹君一生未再婚。她与夏之时生有5个孩子,离开四川去上海时,董竹君带走了4个女儿,只将最小的儿子留给了夏家。董竹君之所以坚决离开四川,估计也是怕那个有些颓废的大家族对孩子们的成长不利吧?在董竹君的自传《我的一个世纪》中,她曾提到教子的方法。比如,她曾带着4个孩子听鲁迅的演讲;曾让12岁的女儿独自坐火车从上海到南京,送一笔钱去接济亲戚;为怕子女沾染坏习气,不准他们去自己开的饭店等。言传胜于身教,董竹君独立、坚韧的人格无疑是子女最好的榜样。与单身母亲一起经历战乱、挫折,看着母亲自强自立,对孩子怎么会不形成正面影响呢?最终,子女们都对母亲极为尊重,也都成才了。大女儿夏国琼成为钢琴演奏家,后任中央音乐学院一级教授;三女儿夏国瑛毕业于纽约大学,曾参与创建八一电影制片厂,后为电影导演;四女儿夏国璋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后为香港大学图书馆、洛杉矶图书馆馆长。五 健健康康活到97岁如果和林徽因比人生完满,董竹君在这一点上远远超过林徽因——她一生身体健康,一直活到97岁。董竹君一生曾入狱两次,后一次时间更长达5年,受过不少屈辱,但是她顽强挺了过来,而且似乎并未影响健康情况。进入老年,董竹君还能写下40万字的自传。在1997年她97岁时,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的专访。该节目播出56分钟后,董竹君因感冒辞世。也许有人会说,董竹君的一生算什么完满?她没有出身诗书富贵之家,没有找到一生一世的爱情……但是,这样的挫折对于人生来说,究竟是有益还是有害呢?董竹君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人们,这种小插曲,只会给命运添彩而已。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鱼乐乐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每天更新最新的实时娱乐新闻相关文章夏之时_百度百科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字亮工,1904年东渡日本,考入东斌军事学堂,专攻军事[1]
。1905年8月在日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1]
。学成归国,回川参加新军,成为新军一名步兵排长,驻扎省城成都[1]
。1908年奉命回到四川,策动革命。1911年11月,夏之时在成都市亲自领导并取得了起义的胜利,随后东进重庆与等人会合,建立蜀军政府,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辛亥革命后,夏之时任北伐军四川总司令,参加反袁、护国、护法运动,积极追随先生参加革命工作,是四川近现代史上有影响的进步人士[2]
。1950年,夏之时被错误以“组织策划土匪暴乱”的罪名被枪决杀于合江县城关镇,时年63岁。1987年,平反昭雪。
夏之时人物生平
夏之时清末时期
夏之时任四川副都督时
夏家兄弟四人,夏之时排行老二,外号俗称夏老二,江湖人称夏二哥。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入自贡私立树人两等学堂读书。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进东斌学校步兵科学习军事。1905年8月,在友人的介绍下,夏之时在日本加入了孙中山先生创建的。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年初回川,在及西藏等地从事军事勘查和测绘工作。后任新军17镇步兵排长。
自后,中国西南门户被列强打开,铁路筑路权一时间成了西方觊觎的肥肉[1]
。英法等国都先后派出工程技术人员到云南、四川勘探铁道线路,法国包揽的滇越铁路于1904年动工[1]
。就在1904年,四川总督锡良上奏朝廷组建川汉铁路总公司[1]
,全川人民无论老幼男女,极贫者除外,都成了股东。1907年,川汉铁路又由自办改为商办,公司章程规定不得吸纳外国资本,然而列强却联手向清廷施压[1]
。1909年,英、法、德三国迫使张之洞签了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草约,美国随即提出“利益均沾”,日本也趁火打劫欲牟取中国西南的铁路利益[1]
。1909年5月,清廷发布上谕,宣布川汉、收归国有,并与英、美、德、法签订了600万英镑的借款合同[1]
。这无疑是使四川百姓多年来积累的股本化成了乌有;朝廷强制将铁路收归国有,激起了川路股东代表的坚决反对[1]
。日,四川正式成立,立宪党人、被推为正副会长[1]
。紧接着全川各地各行业也都先后成立了保路同志会。同志会原定方针本是“和平争路”,清廷则回以“实力弹压”[1]
。在此情况下,革命党人联络各地首领于日在召开“攒堂大会”,决定组织保路同志军展开武装反击[1]
。在省城,日,开始实行罢市、罢课,行动迅速波及全川[1]
。然而清廷非但不反思,反而变本加厉,一方面电令切实弹压,另一方面又令端方急率两标精锐鄂军入川。日,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赵尔丰设计诱捕了蒲、罗等九位保路领袖,市民涌到督院衙门请愿,却遭到卫队疯狂枪击,当场打死32人,伤无数[1]
。革命党人、朱国琛利用“”迅速向各地报警,数天后,各路同志军开始围攻省城[1]
。赵尔丰顿时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发动成功的消息传到四川,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意志,使他们加快了举事的步伐。起义的枪声就在这关键时刻打响了[1]
。夏之时是龙泉驿起义军的真正灵魂[1]
宣统三年(1911年)兴起。1911年10月初,为了扑灭火势日烈的,组建东路卫戍司令部,调部队驻守龙泉驿,10月22日(九月初一),他率步兵一队随东路卫戍司令驻防成都市龙泉驿。
日夜,策动驻龙泉驿新军步兵3排,工兵、骑兵、辎重兵各1排共230余人起义。起义士兵杀清军东路卫戍司令魏楚潘,枪伤教练官,他挟林同行,即夜率兵东下。
龙泉驿兵变的消息传到省城,赵尔丰急令十七镇统制官派兵镇压。于是朱庆澜派龙光率领一营新军迅速向龙泉驿开来……
夏之时原本打算带领革命军开到川南去协助曹笃攻打盐务巡防军,建立川南革命政权,却不料,带领的鄂军先头部队一个营已抵达资州,挡住了南下去路。在前堵后追的严峻态势下,夏之时决定挥戈东指,转道去川北,因为那里的革命党人正在策动大川北独立。革命军来到距乐至县城约30华里一个叫放生铺的地方,截获了一份军邮,得知乐至县城有一个330多人的混成支队。夏之时遂率领骑兵打头阵,冒充省城派出的援兵叫开城门。革命军没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县城,并将城中驻军悉数收编,队伍一下就壮大至近一标的人马,并且是步、马、炮、骑、辎五个兵种齐全。
为了提高士兵的革命认识,夏之时集合全军作了一次思想动员,热情洋溢地宣讲了孙中山的民族、民主革命理想。士兵们明白了起义的目的,纷纷表示愿意追随革命。于是,夏之时带着这支临时组成的部队继续前进。此时,身后的追兵正步步逼近,而遂宁一带又有巡防军重兵把守,北去的道路已经被堵死。夏之时决定带部队迂回安岳县绕道北上。
部队行进到安岳县城外一所小学校休息时,一个名叫王诚的青年教师得知来的是革命军,兴奋地向夏之时报告了城中的情况。原来安岳县城没有驻军,且老同盟会员王孟兰奔走革命多年,今正欲率全城绅士反正,无奈遭县太爷反对,双方僵持不下。
革命军的到来,打破了城中僵局。县太爷裹印而逃,王孟兰大开城门迎接夏之时入城。革命军在得到了休整。在王孟兰的帮助下,部队进行了整编,撤了的总指挥之职,正式推举夏之时为总指挥;士兵剪了辫子,领了军饷;加之夏之时、王孟兰的演讲、教育,部队士气空前高涨。此时,追兵龙光又派人送信来,暗示夏之时危险已过,可以放心谋划了。原来这位龙光亦是军中秘密同盟会员。
王孟兰建议夏之时继续往东去重庆,因为那里的革命党人已经做好起义准备,并策反了、水道巡警。只要夏之时部队一到,重庆立即就可以反正。夏之时采纳这一建议,于是王孟兰修书一封,派火速送到重庆。重庆同盟会领导人、等人接到来信,大喜过望。当即决定与夏之时部里应外合。3日后,兵抵潼南,乘舟而下,直抵江北黄桷树。夏军来到,重庆革命党人有了武装凭借,精神为之振奋。日,派前往与夏会商独立事宜。于是夏军兼程进抵浮图关。
日上午,他率师举着上书“中华民国”、“复汉灭满”和“保教安民”旗帜,整队入城。当夏之时率领一千多军容整齐的革命军风尘仆仆向城里开进时,全城已经挂出了白旗;而腰粗气壮的革命党人也领着敢死队员,别着炸弹,威风凛凛地向朝天观走去。此时的清廷官吏朱有基、重庆知府纽传善、知县段荣嘉等早已吓得魂不附体。当天,重庆宣布独立。革命党宣布成立蜀,推为都督,夏之时为副都督,通电全国,宣告重庆独立。
重庆独立对于全川产生了巨大影响。日,驻鄂军捕杀了端方两兄弟。川北、川南相继独立。省城的见大势已去,在提出一系列苛刻条件后,表面上将政权交给,却在暗中指使兵变。
蜀军政府成立后,组建步兵七标和一个炮兵营,1911年12月,蜀派夏之时率师讨伐赵尔丰,后得知赵尔丰已于日在成都被诛,乃停止西征。
西行前,改编蜀军各标为三路支队,蜀军总司令接到兼任北路支队长任命后,以为支队长官位低,是免去其司令官职,即谋叛乱。蜀军政府召集党人及各部院长及军官临时会议。适党人由内江至渝,即推选吴玉章担任临时会议主席。会上夏之时发言:中外军制,支队长乃分道出师之领队官,名位不卑,且任命书也未取消其司令官位,仍佩带司令关防,是司令及出师加支队长名号,事权不为不重,委任不为不专。林绍泉平日跋扈,今更背妄,外树党羽,密谋夺权,已查得证据数件。林绍泉知已败露,自服其罪,吴宣布,按军律当处死。之时以龙泉驿后,赞襄军务有微劳。按特赦令,将林押解湖北原籍。此后,由他兼任蜀军总司令。林案处理之次日,即逮捕与林绍泉勾结谋反的彭伯渊、周少鸿等处以死刑。不久,传闻清政府派重兵进攻潼关,滇、黔通电推举他为北伐军总司令官,不数日,奉南京陆军部长黄兴电令,西北统一,取消北伐。
日,他与审讯“”刽子手、清总督署总办,宣布其罪状,示众。
夏之时民国时期
元年(1912年)3月12日,成、渝两军政府合并。他任重庆镇抚府总长。5月7日,坚请辞职,再度赴日留学攻军事。四川准予辞职,赠游学费银三万元,以酬其勋。同年夏,在上海秘密从事反对袁世凯活动。2月7日,参与上海革命党人讨袁起义。“”失败后,逃亡日本。3月7日,在东京参加。
民国5年(1916年)6月,死,他返回四川。民国6年,护法军兴,受委为四川靖国招讨军司令兼川东宣抚使。12月。率贵州游击军两营攻走驻的一师邱玉华梯团,进驻合江。民国8年(1919年)初,率部到成都大面铺,交收编。民国10年(1921年),见军阀无义之战,争纷不止,心灰意懒,遂解甲归田,在成都创办锦江公学,任董事长。
民国4年(1915年)3月4日,被袁世凯杀害,他“笃于患难生死之谊”,对烈士家属多方照顾,后迎娶张培爵三女张映书为长媳。民国28年,自费出版《张列五遗札》,以资纪念。四川护法失败后退出军政界,隐居成都办学,1928年赴沪就医。1938年为躲避日军,返回四川,研究佛学及文物古玩,曾任佛教分会常务委员、佛学院院董及合江县银行董事长。
夏之时新中国时期
1949年解放后,夏之时离开成都回到故乡合江居住,担任治安委员会委员。1950年,土匪暴乱,受人民政府副县长之命,写信动员匪首夏西夔投诚。但随后夏之时却在镇反运动中被逮捕,日以“组织策划土匪暴乱”的罪名被枪决,枪杀于合江县,时年63岁。
1987年11月,四川省受上级指示,对夏之时案进行了认真复查,认定夏之时无罪,进而签署判决书,为其平反昭雪,宣布恢复其人士的荣誉。
日,经四川省委统战部同意,夏之时的墓葬从合江县迁回成都市公墓功勋园内。[4]
夏之时婚姻子女
夏之时一生前后有三位夫人。
夏之时原配夫人阎氏,1913年病逝,育有一子,夏述禹。
第二任夫人系20世纪传奇女性。董竹君,江
董竹君与夏之时结婚照
人,出生在上海,是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早年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了夏之时,进而跳出火坑,结成伉俪。婚后,随夏之时踏上了去往日本的旅途。在日本,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还在家读完了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全部课程。 后来,她创办了,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经常出没于此。访问中国时,曾在品尝香酥鸭子。解放后,董竹君将饭店无偿捐给了人民政府,后连任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堪称女权运动的先驱。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生前著有自传《》,著名导演以其经历拍成了电视剧《》。1929年,分居五年后,董竹君在上海与夏之时正式签署离婚协议[5]
。她只提出了两点要求:其一,夏之时不要断绝抚养费;其二,一旦她有个三长两短,请夏之时念气情分,培养四个女儿大学毕业。但是后来夏之时并没有履行,还强迫其交出孩子。予以拒绝[5]
第二位夫人董竹君,两人1914年在上海结婚,1929年分居,1934年在上海离婚。育有4女1子。
长女 夏国琼 1917年出生(美国籍)
夏之时与董竹君全家照
次女 夏国琇 1920年出生(已过世)
三女 董(夏)国瑛 1920年出生
四女1922年出生 (美国籍)
一子 夏大明 1926年出生
第三位夫人唐则吾,1939年结婚,育有一女,夏国琪。
解读词条背后的知识
.成都日报.[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民国最美传奇女子,董竹君传奇的一生,敬你是条汉子民国最美传奇女子,董竹君传奇的一生,敬你是条汉子小六说史百家号在民国那个充斥着男权主义与封建思想的社会里,女孩子的一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是她的身世?还是她的丈夫?在我看来,这只是一个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的问题,或者用哲学的观点来讲,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斗角。作为一个青楼女子,她遭受无数人奇异的眼光,可能在别人看来,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会再有什么光鲜亮丽的时候了。她年幼因家庭贫困被父母送进青楼卖唱,随着年龄的增长,她长得越发标致,洁身自好怕是难保,这让她十分苦恼,她一个弱女子哪里能敌得过老鸨那些人的心狠手辣。就在这时,一场英雄救美上演了,夏之时带她跑路。她并不只是为了脱离苦海而和他离开的,她是有骨气之人,与夏之时约法三章足以体现她的傲骨,她不想成为别人的附属品。好一个有气节的女子!夏之时带董竹君去了日本,为她专聘老师,让她在家学完了日本女子高中课程,两人举案齐眉,恩爱无比。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她总归还是要面对夏之时的封建大家族,起初婆婆也看轻董竹君,但她并不抑郁寡欢,反而是一切以和为贵,尽力帮助婆婆打理家事,最终她的精明能干获得了夏家上下的认可。在家庭没落、丈夫变态的思想观念下,她仍旧想挽救家庭和丈夫,但丈夫变本加厉,甚至家暴女儿们和她,她终于忍不下去了,决定要和他离婚,最终协商自己带着女儿们离家五年。这五年里,董竹君以自己吃苦耐劳的顽强毅力打拼着,企业失败了她也要继续想别的办法,坚决不放弃,拒绝了夏之时的一次又一次请求。反正我是很佩服她这样的品质,换了我,我可能带着孩子回娘家去,毕竟爱了这么多年的人,舍不得。但董竹君没有妇人之仁,毅然决然拒绝夏之时。一个人带着孩子们在这乱世里谋生,她的生活可想而知,但她最终冲破了重重阻碍,取得了事业的辉煌成就。谁能想到,一个弱女子竟然有这样的实力,企业越做越大,锦江饭店见证了她的辛酸与坚强,更见证了她的远见卓识。女儿们越来越有出息,她心里也得到安慰了。突然想到一句话:当你正在一个悲伤的季节不知所措时,请坚持住,因为欢乐也许就在下一个转角。这一切总归是变好了,她用自己的一生来诠释传奇这两个字。民国最美的传奇女子,她的传奇一生都被记录史册。董小姐,我敬你是条汉子!从她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出民国时代女性的生活状况,时代可能会毁掉一个人,但或许也可以成就一个人,关键在于,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命运!我们一定要始终相信,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小六说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铜为镜正衣冠,人为镜明得失,史为鉴知兴替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董竹君女儿夏国绣去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