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一段词 江山吟,花千骨重生桃花林重生,谁人留恋嫔这样的,一定要一韵到底

当前位置: >>
鉴赏诗歌的形象分解训练
鉴赏诗歌的形象分解训练[理论知识]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了解诗歌形象的分类。 学习诗歌形象鉴赏方法,培养理解与分析能力,知识运用与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 归纳与概括能力。 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 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 体。古典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部分: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 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在诗歌中也称意象,就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 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 每一个人物是一个形象, 每一个场面是一个形象, 每一个自然风景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 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体生活环境的描写是一个形象,作品中人 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环境相互联系所构成的完整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而对于古典诗歌 而言,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形象。1 [人物形象]1.主人公形象。主人公形象是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 的思妇形象。马致远《天净沙?秋 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柳永的《雨霖铃》, 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 葛亮。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 英雄的周瑜。2.诗人的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 诗中的“代言人”。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几种形象类型: 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 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③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 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对田园的喜爱。 又如王维的 《山居秋暝》 , 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 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 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⑤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两位诗人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⑥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提问形式――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主人公(诗人)形象? ――诗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是怎样的? ――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试分析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4.答题步骤第一步:要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诗人的形象特点,即用一句话“盖帽”。(这一步 也可能放在最后作为总括。) 第二步:结合全诗中的文句进行分析,注意要围绕“诗人形象”这个中心来写,如果诗 歌运用到了一些艺术手法,也可以概括所使用的描写手法。 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情感。(这一步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有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是不需要这一步的) 答案构成: 分析形象=总括+具体分析+情感。 或: 分析形象=具体分析+情感+总括。5.方法总结把握诗中人物形象三关注: 一关注:联系诗人际遇和所处时代。 二关注:抓住诗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三关注:注意诗中意象意境的衬托作用。2 [分解训练]===== 主人公形象分解训练 ===== 00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俞紫芝钓鱼船上谢三郎。双鬓已苍苍。蓑衣未必清贵,不肯换金章 。 ② ③ 静鸣榔 。自来好个,渔父家风,一片潇湘 。 ◇◆ 词中的“谢三郎”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简要概括。(5分)【参考答案】 谢三郎是一个隐者形象。(2分)他白发苍苍,蓑衣垂钓;(1分)气节清高,不愿出仕;(1分)寄情 潇湘碧水,自得其乐,闲适自在。(1分)①汀草畔,浦花旁。【注】①金章:此处指高官的服装。②鸣榔:即鸣O,犹扣舷而歌。③潇湘:清深的湘水。00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破阵子?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词的下阕写人物, 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 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6分)【参考答案】 是一个活泼天真、纯洁无瑕的少女形象。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刻画青年女子形象――声音:巧笑; 表情和动作:逢迎、笑从双脸生;心理:疑怪昨宵春梦好。00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茶瓶儿?李元膺去年相逢深院宇,海棠下、曾歌《金缕》 。歌罢花如雨。翠罗衫上,点点红无数。 ② 今岁重寻携手处,空物是人非春暮。回首青门 路。乱红飞絮,相逐东风去。【注】①《金缕》即《金缕衣》,是一首曲调柔媚的歌曲。②青门:古长安城门名。①◇◆ 这首词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参考答案】 上片勾勒了一个娴静妩媚而善歌的女性形象(2分)。春深时节,海棠花下,女子轻歌慢吟,曲调柔美, 歌罢落红点点,点缀在翠衣上(2分)。春景的美丽烘托了女子的美好(1分)。(补充说明:形象特点答 “善歌”1分,娴静、妩媚、沉静、娴雅、柔美、静美等意思相近的词均可得1分)00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酬严司空荆南 见寄?武元衡金貂再入三公府,玉帐连封万户侯。帘卷青山巫峡晓,烟开碧树渚宫②秋。刘琨坐啸风 清塞,谢x题诗月满楼③。白雪调高歌不得,美人南国翠蛾愁。【注】①荆南:地名,包括今湖北江陵、秭归、宜昌等地。②渚宫:本指楚国的宫名,代指江陵等南 方地区。③刘琨,谢x:分别是西晋、南齐著名的文学家。①◇◆ 简要概括严司空的形象。(5分)【参考答案】 功名显赫(2分);文才出众(2分);悠优雅淡冲虚等(1分)00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 和聂仪部明妃曲?李攀龙天山雪后北风寒,抱得琵琶马上弹。曲罢不知青海月,徘徊犹作汉宫看。[注]聂仪部是作者的好友,他曾有一首《明妃曲》见赠,作者以此诗唱和酬答。明妃,即王昭君,晋 时因避司马昭讳,改称王明君,亦称明妃。◇◆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昭君形象?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整首诗塑造出一个身行万里,心怀故土,愁怨深长的悲情女性形象。(2分)整首诗把王昭君置于一个 假想的塞外之境,一、二句以漫无边际的背景来衬托其远离故土的无限哀伤,三、四句写王昭君在弹完曲 调的那一瞬间,竟把眼前高悬的“青海月”误作“汉宫月”,因而遐想故乡,留连难去,其中“徘徊” 一 词极言其对故乡的魂牵梦绕,一往情深。(3分)00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哭李远?卢尚书昨日舟还浙水湄 ,今朝丹 欲何为。才收北浦一竿钓,未了西斋半局棋。洛下已传平 ③ ④ 子赋 ,临川争写谢公诗。不堪旧里经行处,风木萧萧邻笛悲 。【注】①湄,指岸边。②丹恚zhào),旧时出丧时为棺柩引路的旗子,俗称招魂幡。③指张衡的《西 京赋》④魏晋时,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嵇、吕后被司马昭杀害,过嵇旧居山阳,听邻人笛声,怀亡友 感旧音而叹,向秀作《思旧赋》。① ②◇◆ 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①友人李远是一位淡泊功名,志趣高雅,才高于世,文名远播的雅士形象。②“一钓竿”“半局棋” 以生活细节刻画了友人性情散淡,闲适悠然的优雅生活情趣。③“平子赋”“谢公诗”以张衡、谢灵运比 况,盛赞友人的文才显世,文名远播天下。亦包含了淡泊功名,寄情山水的拔俗志趣。00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月夜江行?权德舆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 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 诗歌的首联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6分)【参考答案】 诗人塑造了一位悲伤满面、夜不能寐、内心凄凉的行旅者形象。他忧思重重,满腹愁肠。却又不知如 何排遣内心的苦闷,只是机械地用手敲着船舷,以外在的动作显露内心的痛苦。夜深了,繁露打湿了他的 衣襟,他感到了深深的凉意,但却依然痛苦地伫立在船头。00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遣悲怀①?元稹谢公 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 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 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注】①元稹的原配夫人韦氏病逝后,元稹写了不少悼亡诗,此为其中一首。②谢公:指东晋宰相谢 安,最宠爱他的侄女谢道韫。③黔娄:战国时齐国的一位贫士。② ③◇◆ 本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妻子形象?请结合颔联、颈联分析。(5分)【参考答案】 诗人笔下的妻子是一位能关心体贴丈夫、安于贫苦的贤淑的女性形象(2分)。颔联借写妻子为自己翻箱 寻衣、卖钗沽酒,表现妻子对自己的关心体贴;颈联借写妻子甘于以野菜充饥、以槐树落叶为柴,表现其 安于贫苦的美好品德(3分)。009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然后回答问题。河传[秋雨]阎选4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 诗人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女子形象?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西风稍急喧【参考答案】 诗人描绘了一个满身哀怨,粉脸垂泪的空闺女子形象(2分)。与丈夫的分离使得美丽的女子在秋雨的 触动下,满生悲凉;西风吹打窗前竹枝,女子思念的泪水在粉嫩的脸上悬挂;以“雁归”为约的期限又过, 丈夫违期,女子无止境地独守空闺。(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0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狂夫①?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q 娟娟净,雨`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 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①本诗作于杜甫客居成都之时。②q:竹子。②◇◆ 请简要分析“狂夫“的形象。(5分)【参考答案】 诗中先写“风含翠q”、“雨`红蕖”的赏心悦目之景,后点“凄凉”、“恒饥”、“欲”死的可悲 可叹之事,二者由“狂夫”这一形象统一起来。可见狂夫是一个以宁折不弯的坚韧、“疏放”倔强的人生 态度面对生活的打击,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老而弥坚的志士形象。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何当 ① 学禅观 ,依止古先生?【注】 禅观:即禅理、禅道。◇◆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本诗塑造了一个性喜清静、追求清闲、具有闲情雅致的人物形象。 (2分)诗人虽居城市,但门无马迹、 蝉声满宅,表明其性喜清净,心远自偏;(2分)休官不任,无忧伤之感,反觉梦都清闲;虽染病但不废吟 咏,更显其志趣高雅。(2分)0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吴潜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鹊绊游丝坠,蜂拈 落蕊空。秋千庭陇小帘拢,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 结合词句,分析该词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参考答案】 诗歌描写了一个天真、可爱的惜春女子的形象。暮春时节,她禁受不住寂寞小院的沉闷,独立桥头用 一枝杨柳来捕捉春光,在对春光的挽留中,表现出无限的柔情,然而,她的痴情并没有留住春色,她只好 退回到小院中,品尝雨中春空的滋味了。01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寄彭民望①?李东阳斫地哀歌兴未阑,归来长铗尚须弹 。秋风布褐衣犹短,夜雨江湖梦亦寒。木叶下时惊 ③ 岁晚,人情阅尽见交难。长安旅食淹留地,惭愧先生苜蓿 盘。【注】①彭民望:湖南攸县人,景泰间举人,曾任顺天通判,后失意归。②“斫地”句语出杜甫诗句: “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 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弹长铗”,语出《战国策?齐策四》:冯谖 为孟尝君食客。左右贱之,他倚柱弹剑,歌曰:“长铗(长剑) 归来乎,食无鱼。”③苜蓿:牧草,其嫩芽 5② 可食。◇◆请简析本诗塑造的彭民望的形象。(6分)【参考答案】 是一个才华出众却不得重用、生活贫寒的失意文人形象。①才能出众而不得志。首联用王郎和冯谖的 典故写彭的才华出众而志愿难酬。②生活清苦。颔联借秋风夜雨营造凄冷氛围,暗示其凄凉处境。0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癸酉春社]王炎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 燕双飞。 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 花不语,笑人痴。【注】①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到癸酉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②春社,祭 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戊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 本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本词塑造了孤寂惆怅的年迈的抒情主人公形象。(2分)春社时节,大好的春光与热烈的庆典挑逗起词 人踏青的闲情,可是年迈体衰迫使他不得不在家蛰居,但逢春社,又不甘寂寞,唯有借助野蔬山肴与村酿 来排遣惆怅情绪。(3分)015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 月明人倚楼。 ◇◆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思?(5分)【参考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表达了少妇思念 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6 [分解训练]===== 诗人(词人)形象分解训练 ===== 00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生查子[独游西岩①]?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 谁怜汝?岁晚太寒生 ,劝我溪边住。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② ③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 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5分)【参考答案】 本词刻画了孤独失意、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忧愁苦闷)、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2分,答出任意两 点即可)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 《离骚》,表现出屈原一般忧国忧民的情怀;高耸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 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分析3分;共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以上给3分)00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浣溪沙?朱敦儒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注]朱敦儒(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箨:竹笋的壳皮。◇◆ 从“日长独自倚阑干”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5 分)【参考答案】 诗歌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诗人形象。(2分)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 渐长,一个人寂寞的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2分)诗人遭遇离乱,故国已 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1分)00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谢池春?陆游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 误。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 度。 ◇◆ 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结合诗句简析。(6分)【参考答案】 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豪迈(或拥有豪情壮志)(1分),而今失落苦闷沉痛(1 分)的爱国词人形象(1分)。“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写出词人军旅生涯中表现出的振奋人心的英勇 与豪气(1分);“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愿望落空,作者被迫隐居家乡,泛舟镜湖等地,以自我解 闷消遣(1分)。“望秦关何处”写出了词人对祖国河山长久无法收复的沉痛的爱国之情(1分)。(形象 分析3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7 ◇◆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5分)【参考答案】 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2分),从这些 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1分),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忘我的诗人形象。( 2分)005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大风渡江四首(选一)?王士祯凿翠流丹杳霭间,银涛雪浪急潺2挤呷绶赡瘢钥唇鹆炅桨渡健 ◇◆ 试分析诗中表现出的诗人形象。(5分)【参考答案】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悠闲从容、乐观洒脱的诗人形象。(2分)前两句描写诗人所见到的两岸 的壮丽风光和惊险江面, 风景如画。 后两句写诗人冒着大风大浪渡江, 于飞舟之中静观两岸美景, 一个 “卧” 字,写尽诗人安闲自在、乐观从容之态。(3分)006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陈著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a。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 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 金滟滟,玉团团。 ◇◆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5分)【参考答案】 词中刻画了一个豁达乐观、闲适待雨赏月的饮酒翁形象。(1分)上片写中秋之日,残雨淅沥,又小又 多,词人饮酒乐甚,不为风雨所拘,表现了他的豁达乐观;(2分)下片写上天故意阻拦圆月,词人闲适等 待,黄昏时分,雨过天晴,圆月出山,表现了作者的闲适和喜悦。(2分)007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行香子?许古秋入鸣皋,爽气飘萧。挂衣冠、初脱尘劳。窗间岩岫,看尽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晓 山高。 细数闲来,几处村醪。醉模糊、信手挥毫。等闲陶写,问甚风骚。乐因循,能潦 倒,也消摇。【注】①醪:láo。浊酒。 ②消摇:逍遥。◇◆ 根据下阕内容,简要概括词人的形象特征。(6分)【参考答案】 潇洒闲适、率真自然、淡泊名利、自得其乐的词人形象。00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李白昨夜谁为吴会吟,风生万壑振空林。龙惊不敢水中卧,猿啸时闻岩下音。我宿黄山碧溪 月,听之却罢松间琴。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 失。 ◇◆ 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中的诗人形象。(5分)【参考答案】 诗人夜宿黄山,明月下,在碧溪畔的松林间抚琴;寻访隐者,提盘沽酒,霜栗当饭;闻歌忘愁、杯酒 释怀。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志趣高雅、豁达超脱的诗人形象。8 00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沧浪亭怀贯之?苏舜钦沧浪独步亦无 ,聊上危台四望中。秋色入林红黯淡,日光穿竹翠玲珑。酒徒飘落 风前燕,诗社凋零霜后桐。君又暂来还径往,醉吟谁复伴衰翁。【注】(cóng):欢乐;乐趣。【注】◇◆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2分)诗人在园中独步觉得无聊,这是因为友人离去产生了 一种若有所失的空虚之感。继而登高四望,则属于寻觅怅望,自我排遣。(3分)0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溪上作二首(其二)?陆游佝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忧非一 事,书生无地效故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注】①筇:竹杖。②《东山》《七月》是《诗经》中的两篇诗名。前者是讲周公东征后归途思乡的 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后者是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本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概括。(6分)【参考答案】 塑造了一位身处暮年,(1分)为国事担忧而又无处施展忠心,(1分)又不甘心虚度光阴的白发老翁形象。 (1分)0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又呈吴郎?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 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注】大历二年(767),杜甫把原来居住的草堂借给了吴郎。草堂前有几株枣树,西邻的一个寡妇常 来打枣充饥,杜甫从不干涉。吴郎来了后立即插上篱笆,不让她打枣。杜甫听说后,就写了这首诗劝说吴 郎。已诉:妇人曾经向杜甫诉说。◇◆ 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5分)【参考答案】 一个心系黎民、忧时伤世的诗人形象。眼见百姓因官府的横征暴敛已经贫到骨,杜甫想到造成人民贫 困的战乱仍未停息,不禁泪如雨下,打湿了手巾。从对百姓的同情联想到世事的艰难,从身边琐事联想到 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这是杜甫伟大人格的表现。0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采桑子?欧阳修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 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上片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刻画出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对比。十年前的“月白风清”与如今的“忧患凋零”形成鲜明对比。刻画出一个老病羸弱,饱经忧患, 晚景凄凉,内心充满幽愤的词人形象。(手法2分,分析2分,形象2分,共6分)0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9 鹧鸪天?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一程烟草一程愁。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缃裙多忆敞轺裘。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注]①缃:浅黄色。②官河:运河。◇◆ 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上阕描写了一个因长期漂泊、思念家乡而满怀愁绪的词人形象。帽檐积满了尘土说明其漂泊之久,古 塞幽远说明其离家之遥;/烟草苍茫,旅程无尽,每走一程,愁绪就增添一分。/大雁飞过,却没有捎来期 盼的家信,思乡之情无以告慰;/孤宿客馆,彻夜难眠,满楼月色更勾起浓重的思乡之情。(5分;其中总 述3分,加点的关键词或其近义词各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10 [景物形象]1.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 抒情诗中的景和物, 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现 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如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 桑林、大漠古城之类,它们往往不是纯自然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 艺术形象,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诗人通过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意境。意境的范围 比较大, 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 意象只是构成这个建筑的一些砖石。 如马致远 《天净沙? 秋 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景物都是诗歌的意象, 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2.提问形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物? ――这首诗是怎样描写景物的? ――这首诗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什么画面?是如何展示的?3.答题步骤第一步:描写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第三步: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答案构成: 描图景(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点氛围(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析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4.意境分析三注意:一注意: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 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 美。 二注意: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 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静 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 的特点和情绪基调。 三注意:分析情感要具体。诗歌情感分析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 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11 [分解训练]===== 景物形象分解训练 ===== 00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夜坐①?文天祥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 四壁诗。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 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天祥和张世杰 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蛩 qióng,蟋蟀。②◇◆ 诗人夜坐,见到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诗人夜坐见到的是一幅肃杀凄凉的景象:烟笼枫叶,雨打蓼花,成群的大雁寄宿于江边,凄切的蝉鸣 回响在四壁。(3分)烘托了作者沉郁悲壮的感情。(2分)(意思对即可。)00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早梅桥?李绅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杨柳未黄莺结舌,委素飘香照新月。桥边一树伤离 别,游荡行人莫攀折。不竞江南艳阳节,任落东风伴春雪。 ◇◆ 诗歌开头四句给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结合诗句具体分析。(5分)【参考答案】 诗歌前四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早梅报春图。(1分)开头两句好似民谣,写桥边的梅花早早地开 满枝头;虽然隆冬严寒尚未褪尽,那满枝的梅花却已迎着料峭的东风,在紫色的花萼上绽开了她那玉珠般 的花蕾;(2分)“春未彻”言冬寒犹存,暖气乍露,点出“早”字;“玉珠裂”犹状梅花蓓蕾初放,点出 一“春”字。00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 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并联系全诗分析其作用。(5分)【参考答案】 描写了南行途中所见到的春江美景: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极目四望,枫树成林。诗人描 写这美妙迷人春景是为了反衬自己衰老多病时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乐景衬衷情,倍增其哀。(意 对即可)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雨夜读书[宋]陆游一灯如萤雨潺潺,老夫读书蓬户间。但与古人对生面,那恨镜里凋朱颜。功名本来我辈 ① ② 事,人自蹭蹬 天何悭?君看病骥瘦露骨,不思仗下 思天山。【注】①蹭蹬:比喻失意潦倒。②仗下:借指朝堂。◇◆ 首联描写出一幅怎样的图画?请简要说明。(5分)【参考答案】 写出一幅幽静的“雨夜读书”图。(2分)深夜,帘雨声淅沥。帘内一灯如豆。陋室灯下,衰老的诗人12 正沉浸在古书里。(3分)00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鹿虔金锁重门荒苑静,绮窗愁对秋空。翠华 一去寂无踪,玉楼歌吹,声断已随风。烟月不 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藕花相向野塘中,暗伤亡国,清露泣香红。【注】① 鹿虔(yǐ):五代时后蜀大臣,花间词人。国亡不仕,词多感慨之音。② 翠华:皇帝仪仗 所用的旗子。这里代指皇帝车驾。②◇◆ 词的上片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参考答案】 词的上片借助秋空荒苑,重门静锁,人去无踪,歌吹声断景象(3分),描绘了一幅萧条、凄清、冷落 的画面(2分)。00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绥州作①?韦庄雕阴 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明妃去日花 ③ ④ 应笑,蔡琰 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 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皇长子扶苏墓。 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③蔡琰:字文姬,三国时人。④单于:曲调名。②◇◆ 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说明。(6分)【参考答案】 尾联描绘了一幅秋日晚景图:(1分)无边的暮烟在升腾,凄清的曲子在暮烟中回响,扶苏城上弯月如 钩。(2分)整个画面凄凉空茫,既表现了作者离开家乡的孤独和不知道何时才能摆脱羁留处境的苦闷,也传 达了对前途的担忧。(3分)00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 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 诗的颔联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分)【参考答案】 颔联描绘了一幅意境开阔、空旷辽远,景象苍茫、明净的暮秋景色图。(1分)深秋时节,远远近近无 数的山脉,落叶飘零,万木萧疏,天空显得特别高远广阔;朗朗明月笼罩着清澈的江水,江水映着月光, 如同一道白练,皎洁明净。(2分)(意合即可)00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魏野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数声塞角高还 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 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 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态描写。13 00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甘州遍?(五代)毛文锡秋风紧,平碛雁行低。阵云齐。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青冢北, ① 黑山西。沙飞聚散无定,往往路人迷。铁衣冷,战马血沾蹄,破蕃奚 。凤皇诏下,步步蹑 ② 丹梯 。[注]①蕃奚:多指西北方少数民族。奚:古代少数民族之一,匈奴别种。②丹梯:又称“丹墀”,古 代宫殿前石阶以红色涂饰,故称“丹梯”。◇◆ 上阕描写了怎样的画面?渲染了怎么样的气氛?(5分)【参考答案】 描写了秋风肃杀,沙雁低飞,云层重叠,号角声四起,战鼓隆隆(写足三个意象,得1分)的苍凉悲壮 的临战场面。(1分)渲染了战地紧张、战事一触即发的气氛。(或者烘托了临战时的紧张气氛)(1分)010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塞路初晴?雍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带雨痕。新水乱侵青草路,残烟犹傍绿杨村。胡人羊马休南 牧,汉将旌旗在北门。行子喜闻无战伐,闲看游骑猎秋原。[注]①行子:出行的人◇◆ 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边塞风景?(5分)【参考答案】 诗歌在颔联中用了拟人的手法。 (1分)描绘了雨后黄昏时, 积水在青草丰茂的路上自由地向低洼处流淌, 袅袅的炊烟还盘旋在被绿杨簇拥的村庄上(2分),展示了一幅雨后塞外草原明丽的景象。(2分)0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山村?戴复古①山崦②谁家绿树中,短墙半露石榴红。萧然门巷无人到,三两孙随白发翁。万竹梢头云 气生,西风吹雨又吹晴。题诗未了下山去,一路吟声杂水声。注:①戴复古,南宋诗人。②山崦,山的西面。◇◆ 诗的前三联分别描绘了三幅山村风情画。 这些画面各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如何 描绘的?(6分)【参考答案】 ①绿树红花图,充满盎然生机。绿树和红花相互映衬,色彩鲜明。②祖孙相随图,怡然温馨,其乐融 融;抓住生活中的典型细节。③烟云缭绕图,烘托了山村的幽静恬淡;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云聚 云散风起云开的景象。0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送苏庭绰之泉州]刘铭①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②折枝远,冻酒愁肠。【注】①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 被迫归隐。②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词中“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5分)【参考答案】 ①“落落芦花”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 14 心生感叹。②借景抒情,寓亡国之痛于冷落之景中,营造出一种萧瑟荒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的满心凄冷 与感伤。013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村居[宋]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渔村夕照[明]沈明臣洲前洲后尽垂杨,村尾村头满夕阳。换酒醉眠高晒网,远山修竹正苍苍。 ◇◆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参考答案】 张诗描绘了一幅淡雅祥和的秋日村居图(2分);沈诗描述了渔村街巷幽静安宁的景象。(2分)两位 诗人 都对眼前的情景充满喜爱,诗句中表现了诗人的羡慕和留恋之情。(2分)0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神子[初至休宁冬夜作①]葛胜仲昏昏雪意惨云容,猎霜风,岁将穷。流落天涯,憔悴一衰翁。清夜小窗围兽火②,倾酒 绿,借颜红。 官梅疏艳小壶中,暗香浓,玉玲珑。对景忽惊,身在大江东。上国③故人 谁念我,晴嶂远,暮云重。【注】①此词是词人刚被贬官休宁(今安徽休宁县)时所作。②兽火:指有兽头装饰的火盆。③上国: 京城。◇◆ 本词开篇三句勾勒出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在全词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 开篇三句描写了严冬风雪图(1分):岁末夜晚,雪意昏昏,云容惨淡,霜风猎猎,寒冷凄清,昏暗寂 寥。(2分)以景开篇,为抒情主人公勾勒出了一个严冬凄清寂寥的环境,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2分)0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湖口送友人?李频中流欲暮见湘烟,岸苇无穷接楚田。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风波尽日依山 转,星汉通霄向水悬。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 首联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此画面描写在诗中有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 首联描写诗人在湖口送别友人所见的一幅莽苍深远空旷的湘江暮色图(1分)。这幅画面既点出了送别 的时间和地点(2分),烘托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落寞气氛(或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2分)。016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秋色?黄庚凭高望不及,望断动愁情。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马上 ① 人回首,戎戎 暗客程。【注】①草木或乌云浓密貌。◇◆ 结合全诗,简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5分)【参考答案】 诗人将秋日登高所见的落日衔山,西风肃杀;似火丹枫映衬下的孤零野驿,浸骨寒彻的白水环绕的寂 静江城;路径昏暗,疲倦的征夫游子寻找着投宿的旅店等景象捕捉下来,描绘出一幅凄清萧瑟的秋景图。15 01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清平乐?晏殊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 下片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6分)【参考答案】 这是一幅日暮登楼独望图。(1分) 红日偏西,绿水流淌,独上西楼,孤影眺望,远山却遮住视线,不 见相思之人的方向。天地开阔,人更显得孤单。(2分) 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表现手法。(1分) 象 征了两情相对而遥相隔阻,惆怅难言。末两句以景结情,用“绿波”“东流”象征别离的惆怅和感情的悠 长。以抒情之笔写景,点出相思之情,颇具情韵。(2分)0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惜琼花?张先汀O白,苕水碧。每逢花驻乐,随处欢席。别时携手看春色。萤火而今,飞破秋夕。 汴河流,如带窄。任身轻似叶,何计归得?断云孤鹜青山极。楼上徘徊,无尽相忆。 ◇◆ 词的开头以“汀O白,苕水碧”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描绘出了一幅明丽的画面:汀上O花盛开,洁白似雪;苕溪青波涟涟,水色如碧。019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白门感旧?汪中秋来无处不销魂,箧里春衫半有痕。到眼云山随处好,伤心耆旧几人存。扁舟夜雨时闻 笛,落叶西风独掩门。十载江湖生白发,华年如水不堪论。 ◇◆ 诗歌第三联“扁舟夜雨时闻笛,落叶西风独掩门”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5 分)【参考答案】 这首诗第三联描绘了一幅凄清孤寂的图画。(1分)夜雨凄凄,扁舟寂寥,笛声如泣如诉,令人断肠; 江湖客老,在萧萧西风中看黄叶飘零,叹息声里孤独掩门。 (2分)诗歌融情于景,突出了诗人的伤感孤寂。 (2分)0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溪上作二首(其二)?陆游佝偻溪头白发翁,暮年心事一枝筇。山衔落日青横野,鸦起平沙黑蔽空。天下可忧非一 事,书生无地效故忠。《东山》《七月》犹关念,未忍沉浮酒盏中。【注】①筇:竹杖。②《东山》《七月》是《诗经》中的两篇诗名。前者是讲周公东征后归途思乡的 情绪以及胜利返回的喜悦,后者是写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的劳作活动。◇◆ 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5分)【参考答案】 日落西山,野旷横呈,鸦起平沙,蔽空而至。(3分)颔联描绘了一幅黄昏萧索图。(2分)02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下方山注【南朝?梁】何逊寒鸟树间响,落星川际浮。繁霜白晓岸,苦雾黑晨流。鳞鳞逆去水,弥弥急还舟。望乡16 行复立,瞻途近更修。谁能百里地,萦绕千端愁?【注】方山:六朝时渡口。◇◆ 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了“寒鸟”、“落星”、“繁霜”、“苦雾”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抑郁凄清(伤 感)的画面。(2分)秋冬时节的早晨,鸟儿在树枝间发出悲切的叫声。稀疏零落的星星映照在河中,随波 浮动。浓霜弥漫,使早晨的河岸变得发白;浓重的雾气笼罩着江水,使河流变得黑沉沉。(2分)烘托出诗 人凄凉沉重的心情。(1分)02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醉中感怀?陆游早岁君王记姓名,只今憔悴客边城。青衫犹是t行①旧,白发新从剑外生。古戍旌旗秋 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壮心未许全消尽,醉听檀槽②出塞声。注:①t行:喻指朝官的行列。②檀槽:指乐器。◇◆ “古戍旌旗秋惨淡,高城刁斗夜分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它在诗中起到 了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 画面:描写了一幅旌旗飘荡、秋风惨淡、刁斗声声的边塞军营画面。 作用:①衬托了诗人壮志难酬的凄凉形象。②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一、二联叙事,第四联抒情, 叙事和抒情通过这一句贯穿起来。023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小重山?宋征舆①春流半绕凤凰台②。十年花月夜,泛金杯。玉箫呜咽画船开。清风起,移棹上秦淮。 客梦五更回。清砧迎塞雁,渡江来。景阳宫井③断苍苔。无人处,秋雨落宫槐。[注]①宋征舆,明末诸生(秀才),明亡后先后考中清朝进士,仕清。②凤凰台,在南京秦淮河附近 的凤凰山上。③“景阳宫井”又名胭脂井,故址在南京。隋兵攻占南京,陈后主入井避难,后被活捉。◇◆ 这首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它和下阕有什么关联?(5分)【参考答案】 ①词的上阕描绘了南京秦淮河畔绮丽浓艳的夜游图景。春色醉人,泛舟河上,繁花似锦,饮酒作乐, 吟风弄月,玉箫相伴,一片温柔富丽。②它为下阕写景阳宫井的冷落荒凉进行了铺垫,暗示着国运的衰亡 的原因之一是统治者贪恋享乐。02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岗晚步?李弥逊①饭饱东岗晚杖藜,石梁横渡绿秧畦。深行径险从牛后,小立台高出鸟栖。 问舍谁人村远近,唤船别浦水东西。自怜头白江山里,回首中原正鼓鼙。[注]①李弥逊是南宋初年主张抗金、反对议和的一位重要人物,因反对秦桧向金人求和,被罢黜归田, 隐居连江西山。◇◆ 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和人物构成的?请 简要概括。(5分)【参考答案】 第一问:这首诗围绕“晚步”,描绘了一幅清新淡雅、别具田园情调的画面。(2分) 第二问:画面构成:石梁秧畦、谷深道狭、栖鸟归林、行人问路、渡者唤船等。(3分)02517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菩萨蛮?王安石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注】①此词作于王安石所推新法遭到废除,落职出京卜居金陵半山时。梢梢新月偃,午醉◇◆ 王安石的 《菩萨蛮》 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如何表现画面的?请结合词句分析。 (5分)【参考答案】 王词中描绘了一幅春季山中的清隽秀丽(1分)、幽静、静谧(1分)的画面。数间茅屋靠近水边,诗 人窄衫短帽站在垂杨里。一夕春风,吹开万紫千红,风光正似去年。酒醒梦回,陪伴诗人的只有月色,黄 鹂的叫声最能牵动情感。(1分)02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渔家傲①?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③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①本词写于王安石晚年罢相隐居金陵以后。②朝鸡:上早朝时的鸡鸣声。③邯郸道:据唐代沈 既济《枕中记》所叙,唐代有卢姓书生在邯郸道上曾做“建功树名,出将入相”的黄粱幻梦。◇◆ 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怎样的隐居图景?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作者描绘了一幅柔美清新、幽深静谧的春日隐居图。(2分)“平岸小桥”、“柔蓝一水”,更添烂漫 花草,可见景物之秀美、柔美;“平岸小桥”被“千嶂”环抱,“茅屋数间”被林木掩映,可见隐居环境 之深窈静谧;“尘不到”、“春风扫”,可见风物之清新怡人。(3分)(评分指南:形象意境题。答题要 点为:秀美、幽深、清新,能准确概括图景特点,得2分;能结合诗句赏析到位,得3分)02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忆少年[别历下]晁补之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 尽成陈迹。刘郎鬓如此,况桃花颜色。[注]①官柳,官道上的柳。②罨画,色彩鲜明的画。绀,红青色。③刘郎,刘禹锡《戏赠看花诸君子》 诗:“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在词中起什么作用?(5分)【参考答案】 “罨画园林溪绀碧”一句描绘了历下城园林溪水如画般美好春景图。(3分)在词中借如画的风景表达 了词人在离别之时对历下之城留恋的心情。(2分)02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得张正字诗①[宋]陈与义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岁暮塔孤立,风生鸦乱飞。此时 张正字,书札到郊扉。【注】①此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冬,诗人因对朝廷竭力“主和”心生失望,引疾辞要职,闲 居江州。◇◆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颈联运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孤寂悲凉的画面。(2分)时到岁末,闲居江州的 诗人眼前看到的是寺塔孤立、风生鸦飞的景象,一静一动,互相映衬,“风声”“鸦飞”更显示了环境的18 荒凉,(2分)也烘托出诗人隐退闲居的孤寂之感。(1分)0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柯子?吴潜池水凝新碧,栏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鹊绊游丝坠,蜂拈 落蕊空。秋千庭陇小帘拢,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 上阕前两句和下阕描绘了三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6分)【参考答案】 ①池水凝碧、花老残红的暮春景象。②鹊飞落游丝,蜂触花蕊落的衰残画面。③庭院中,春雨蒙蒙, 秋千闲置,人立帘拢的凄迷景象。(每点2分)03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重送①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注】①重送,诗人之前已写过一首同题材的五言律诗。刘、裴曾一起被召回长安又同遭贬谪。◇◆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日暮江边送别的凄清伤感的画面。日落时分,江边送客,被贬的友人已乘舟远 行,诗人独立江边,只闻猿猴悲啼,唯见江水茫茫。 (3分)表现出诗人送别友人时悲戚又无奈的思想情感。 (2分)(意思对即可)19 [事物形象]1.事物形象就是物象, 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 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咏物诗”,即 托“物”言志诗。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 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提问方式――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请结合诗歌分析这首诗中事物形象有何特征。 ――诗人塑造事物形象的意义是什么?3.答题步骤第一步: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 第二步: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特征)和环境特点。着重挖掘物象 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如下面“示例”中野菊的“在野” “幽色” “妙香”, 就和诗人内心的高洁是契合的。 第三步: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运用象征或托物言志的手法, 体现作者的某种节操或情感, 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此步骤视具体情况而定)4.答案构成:诗中塑造了×××形象,×××(联系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抒写了×××之情 (概括形象的意义)。20 [分解训练]===== 事物形象分解训练 ===== 00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 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5分)【参考答案】 甘菊花因为移植的时间晚了,没能赶上在重阳佳节绽放,即使开得绚烂多姿也无人欣赏,枝叶繁茂却 要遭受风霜侵袭。诗歌塑造了生不逢时、不被欣赏、无所依靠、饱受风霜的甘菊花形象。00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寒菊[宋]郑思肖①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注】①郑思肖,南宋末年爱国诗人,宋亡后隐居吴下,终身不仕,这首诗写于南宋灭亡之后。◇◆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寒菊”形象?主要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6分)【参考答案】 塑造了傲立不群(孤傲高洁),坚贞不屈的菊花形象。从“不并百花”“独立疏篱”中可看出不随时 俗、孤高傲世。从“枝头抱香死,北风不落” 中突出其在肃杀的北风中,枯守枝头,抱香而死的不屈坚贞。 (3分)运用了托物言志(或象征、拟人)的表现手法。借菊花的独立疏篱、抱香不凋,抒写了自己不惧强 暴、忠于大宋的情怀。(3分)00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浪淘沙(题陈汝朝白鹭①画卷)张炎②玉立水云乡,尔我相忘。披离寒羽庇风霜。不趁白鸥③游海上,静看鱼忙。 应笑我凄凉,客路何长!犹将孤影侣斜阳。花底g行④无认处,却对秋塘。【注】①白鹭,有版本作“百鹭”。②张炎,南宋诗人,宋亡以后,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 拓而终。③白鸥,常用以喻隐士。④g(yuān)行,比喻官员上朝的行列。◇◆ 诗中的白鹭具有怎样的特点?诗人塑造这个形象的用意何在?(5分)【参考答案】 ①诗中的白鹭孤单落寞。(1分)它玉立清波,不愿与白鸥为伴,不能与鱼儿为伍,只有惨淡的斜阳陪 伴它寂寞的孤影。(2分)②诗人以白鹭自况,(1分)来表达自己既不愿隐逸、又无法施展政治抱负的无 奈落寞之情。(2分)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霜天晓角?梅[宋]萧泰来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 清绝,影也别。 知心惟有 月。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注】①赖是:亏得是,好在。②角,军中乐器。古曲有《梅花落》,曲调哀愁。③别,与众不同, 别有情趣。④元,原本。◇◆ 作者描绘了怎样的梅花形象?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刻画了梅花坚贞、高洁、超凡脱俗的形象。(2分)这词的上片写梅花受尽寒冬折磨,不畏霜雪,不怕21 角声之哀怨,凛然开放,表现出梅花的铁骨铮铮,坚贞不屈。②下片写梅花清洁得一尘不染,只与一轮朦 胧素月为伴,不愿与凡卉争胜,极力地勾勒出了梅花清白、清高、超凡脱俗的个性。(3分)005阅读下面下面诗词,然后回答问题。蝴蝶儿【五代】张泌蝴蝶儿,晚春时。阿娇 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 。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 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① ②咏蝴蝶【北宋】谢逸桃红李白一番新,对舞花前亦可人。才遇东来又西去,片时游遍满园春。【注】①阿娇:汉武帝陈皇后小名阿娇,此处借指少女。②伊:第三人称代词,词中指蝴蝶。◇◆ 两个作品都刻画了“蝴蝶”的形象,两个形象有何不同?(6分)【参考答案】 张诗的蝴蝶,是概括的形象,强调了其“双双对对飞”的特点;(1分)同时作者又赋予它人的情感, 看到因怀春而伤心的少女,以致双翼下垂。(2分)谢诗中的蝴蝶更加具体生动。(1分)它在桃李花前飞 舞,忽东忽西,自由自在,活泼灵动,赏遍满园春色,欢快愉悦。(2分)00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念奴娇[梅]辛弃疾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笑杀东君 虚占断,多少朱朱白白。雪里温柔,水 ② ③ 边明秀,不借春工力。骨清春嫩,迥然天与奇绝。 常记宝h 寒轻,琐窗 人睡起,玉纤 轻摘。漂泊天涯空瘦损,犹有当年标格。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不如归去,阆 ④ 苑 有个人忆。【注】①东君:司春之神。②h:禁苑。③琐窗:为雕刻或绘有连环形花纹之窗。④阆苑:传说中在 昆仑山之巅,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在诗词中常用来泛指神仙居住的地方。①◇◆ 词的上片是如何描写梅花的?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参考答案】 ①拟人。(1分)上片“笑杀”“温柔”“借”等词语运用拟人化手法写梅花笑傲百花之神,其神姿天 真自然、温柔清秀,却不借助任何力量。(2分) ②对比、衬托。(1分)将春神统领下的娇艳绚丽、千般媚俗的百花和清秀不俗、骨气奇绝的梅花作对 比,衬托梅花。词人通过描写突出了梅的迥异百花、超凡脱俗的神韵。(2分) (手法回答出一种即可。如从色彩等角度作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007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梅花九首(其一)?高启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寒依疏影萧萧 竹,春掩残香漠漠苔。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注】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作有咏梅的诗歌。本诗写出了梅花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内容回答。(6分)【参考答案】 首联讲梅花本应开在瑶台,不知为何却开在江南,揭开了其超凡脱俗的特点;(2分)颔联把梅比喻成 高士美人,揭示了其孤傲高洁的特点;(2分)颈联用疏影残香揭示了其淡泊自爱的特点。(2分)00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菊?李商隐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 ② 金鹦鹉 ,升君白玉堂。22①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 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①色美:花心淡紫、花瓣嫩黄,色彩鲜明而和谐;②味香:它有罗含宅中菊的香味;③品高:将菊花 的色、香与陶潜、罗含等有德行的人联系起来,赋予其高贵的品格。(每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00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昭君怨[梅花]郑域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 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词的上片“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一句写出了梅花怎样的特点?(5分)【参考答案】 开的早,傲雪,洁白,芳香。(一点1分,3点共5分) 【试题分析】首二句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 么,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 梅而腊梅自在。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如“道是花来 ――春未;道是雪来――香异”,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0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客舍对梅?陆游野迥林寒一水傍,密如 疏蕊正商量。半霜半雪相仍 白,无蝶无蜂自在香。月过晓窗移 影瘦,风传残角引声长。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注]①如:与,和。②相仍:仍旧。① ②前两联主要描写了梅花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5分)【参考答案】 洁白;早。 “一树寒梅白玉条”的意思是:有一树梅花凌寒早开,枝条洁白如玉。寒冬刚过,百花未开,在冰雪 尚未消融之际,为世界带来生机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写出了梅花的特点:洁白(颜色),早(时间), “寒”字点明早梅开放时间之早。不畏严寒,生机勃勃,素雅芳香,坚贞高洁,安闲自在。01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咏笼莺① (清)纳兰性德何处金衣客,栖栖翠幕中。有心惊晓梦,无计啭春风。漫逐梁间燕,谁巢井上桐。空将 云路翼,缄恨在雕笼。[注]①莺:黄莺,别名金衣公子。◇◆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思?(5分)【参考答案】 1.第三联运用反衬的手法,或“衬托”、“对比”,用燕子和鸾鸟自由自在生活反衬笼子中的黄莺鸟 别束缚的痛苦;第二联、第四联是对黄莺的内心世界的描写,黄莺想用叫声将睡梦中的主人叫醒,以此传 达被囚禁的痛苦,第四联传达出黄莺无法在春风中自由欢唱的失落和无奈;全诗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 予黄莺人的心理,使描写生动形象。 2.“空”字意为“白白地”(1分。要点“白白地”),生动地写出了黄莺虽然长着一双可以直冲云霄的 翅膀(1分。要点“长翅膀”),却被囚禁笼中,不能展翅高飞(1分。要点“不能展翅高飞”),表达了作者 渴望自由而不得的无奈和痛苦(1分。要点“无奈”或“痛苦”)。23 鉴赏诗歌的语言分解训练[考纲解读]考纲要求能够鉴赏古典诗歌的语言。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既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 内容,也是一个主要的鉴赏方法。说它是一个重要内容,是因为高考就这方面本身会直接设 置试题,而且诗句综合鉴赏也要涉及语言鉴赏。说它是一个重要方法,更是因为通过鉴赏语 言能够帮助我们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诗歌形象和意境! 高考要求的语言鉴赏主要着眼于一 个“懂”字,即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作用,并能体会语言美,作一定程度的评 述,着重阐述如何理解诗歌的语言并作一定程度的评析。【附录】常见的古诗语言风格。 清新自然。如: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一句一景,有动景,有静景,有近景,有远景,色彩绚丽,境界开 阔,语言清新生动。 质朴无华。如陶渊明A诗,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 得真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碜,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体现了诗人的 真功夫。 华美绚丽。如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简洁明快。如白居易A诗,大多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 一语破的。 委婉含蓄。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词人惜花,为花悲喜,为花醒醉,为花憎风恨雨, 实际是含蓄地表达了青春韶光短暂、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 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通俗易懂。例如白居易的诗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 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 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 平易近人。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 知处。”全篇毫无难解之处。 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 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 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 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 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靓 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给人一种清新美。 形象生动。 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 如苏轼的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 气势雄伟,境界开阔。 绚丽飘逸。说到绚丽飘逸,最典型的诗人当数李白。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 绮丽、变幻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例如他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 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 其他用来鉴赏古诗语言风格的常用语言还有: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 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 明白如话 朴实无华 华美绚丽 明白 晓畅 笔调婉约24 古代诗歌鉴赏炼字炼词型◇◆ 设问方式梳理:――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某联最有表现力的字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诗中的“诗眼”或“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某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词好不好?为什么?◇◆答题步骤第一步:明观点:你认为哪个字(词)好。(直接鉴赏某字的此步省略) 第二步:释字义,点手法:解释该字(词)的准确含义,并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 描述景象。点出运用的手法。 第三步:说作用:点出该字词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方法总结及运用示范锤炼字词解题三步走: 第一步:关注词语的含义。这里的含义包括词语本身的意思和在诗句中的语境义。从字 词含义的角度体会妙处。 第二步:关注词语的手法。字词的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拟物、双关、通感、夸张等修 辞,也包括使动、形容词作动词等文言活用现象。 第三步:关注词语的作用。说作用时要从内容(突出描述对象的??特点)、情感(表 达??情感)、结构(照应??、承上启下、线索等)三方面谈,尽量全面。表达效果主要 是生动形象、含蓄蕴藉、增强诗歌韵味或趣味等。分析炼字型【考向探究】 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 是“炼”过在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一般说来,炼字 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 形容词和虚词。 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 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赏析时定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品味,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鉴赏遣词用语】 ①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 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 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 的特有风情。 ②动词: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 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 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 因为名词在诗句中往往只是一个被陈 述的对象,它本身没有表述性,而能给作主语的名词以生动的形态的,主要就是常常充当谓 语的动词,这样,具象动词的提炼,就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炼字的主要内容,离开了炼动词, 炼字艺术就会黯然失色。 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 巧用动词可以使诗歌意象化静为 动,形象生动。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如“羌笛何须 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 心。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 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 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③形容词:诗歌是社会生活的主观化的表现,少不了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 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这种任务,相当一部分是由形容 词来承担的。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 感情。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25 如触其物,如历其境。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 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我国古典诗词中炼形容词,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一种是形容 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形容词的活用特别是活用作动词。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 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 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 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动情地 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④词性改变的活用词: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 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 何逊“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王维“日色冷青松”,王昌龄“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 户”,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周邦 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我们的古人惯于活用词语,形容词,名词,都可作动词,且一 作就作的鲜活生动,呼之欲出。就如“雨肥梅子”一句,又经了几场雨呢?那该是从“小雨 纤纤风细细”,到“拂堤杨柳醉春烟”,到“一枝红杏出墙来”,再到“花褪残红青杏小”, 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写出了动态,写出了形态,想那梅子从青青小小的羞涩,到黄黄肥肥 的圆甜,那黄中晕红的丰润,怎不叫人垂涎!以上各句中的“暗”、 “冷”、 “淡”、 “绿”、 “红”、“绿”、“老”、“肥”,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 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 ⑤副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 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盛唐诗人善于运用虚字,王勃《滕王阁序》中 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去掉“与”、“共”二字就会大为减色。又 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 怨》),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 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 生发出伤感, 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 “忽” 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 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⑥特殊词 数量词:经过精心选择提炼的数量词,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前村深雪里, 昨夜数枝开”,郑谷曾把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因此而 拜郑谷为“一字师”。又如:元代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张桔轩有诗云“半篙流水 夜来雨,一树早梅何处春”,元遗山认为既指明了“一树”,就不能又说表疑问的“何处”, 同时,一树梅花也绝非早梅,于是他就把“一树”改为“几点”,“几点”本身并没有什么 奇特之处,但用在这里描绘逐水而流的梅花,却符合生活的真实,也使全诗气机流畅,韵味 平添。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 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飞花” “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 叠词: 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 甫《登高》),“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 (王安石《元日》)。 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 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 高》杜甫) 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 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 “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 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词用。但是作用只 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可抓住以下几 点:a.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如:“两个黄鹂 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 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b.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 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红与绿道出了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 c.抓住单一色彩26 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如:“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分析诗眼型【考向探究】 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表 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角度。 ★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 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 常见的提问形式 ――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某词统领全诗的理由是什么? ――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解题技巧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解释诗眼句的意思。 解释时用描写描述的方式, 不能用直译的手法; 因为诗眼是诗中最精炼传神, 最能巧妙表达主旨的词语。 要找到并理解诗眼就必须结合 全诗的意境和主旨来考虑,结合句法的分析。 答题步骤 第一步: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第二步:结合诗歌具体内容,例举全诗围绕该字写了哪些内容; 第三步:分析该词在突出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该字在表达主 旨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语言风格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 解答分析:这种题型要求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 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 答题步骤: 第一步:叙――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第二步:析――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第三步:评――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7 [分解训练]===== 炼字题(直接提问型)分解训练 ===== 00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别杜审言①?宋之问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 ,维舟吊屈平。可 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注:①公元698年,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②孙楚,西晋文学家,名重一时, 但“多所凌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始参镇东军事。②◇◆ 这首诗首联中的“嗟”字内涵丰富,含有多重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嗟”为“嗟叹”之意,一叹惜别离,因同知己离别而惆怅;二为故人被贬、宦海沉浮而感伤;三是 抒发因病不能亲自送别友人的遗憾之情。四是在愤懑不平友人遭遇中寄托抚慰与希望。 (答出一种情感给2 分,两种情感给四分,三种情感给5分)00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卜算子[春情]秦湛春透水波明, 寒峭花枝瘦。 极目烟中百尺楼, 人在楼中否?四和 袅金凫, 双陆 思纤手。 拟倩东风浣此情,情更浓于酒。注:①四和:香名,亦称四和香。②双陆:古代一种博戏的名称。① ②◇◆ 赏析词的上片“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中“透”“瘦”二字的表达效果。(5 分)【参考答案】 “透”,充足之意,点明春光明媚的季节特点,紧扣词题,表现对春天降临的欣喜之情。(2分) “瘦”,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了早春花枝凌寒挺立、含苞待放的倩姿。瘦弱花枝亦恋人幻影,词人触 景生情,兴起对伊人的相思之情。(3分)00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早春寄王汉阳?李白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碧水浩浩云茫 茫,美人不来空断肠。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访”字的妙处。(5分)【参考答案】 “访”,走访,问讯。(1分)运用拟人手法,将寒梅拟人化,(2分)生动地表达了诗人走出房舍, 到梅树下去向寒梅探问春天归否的迫切心情。(2分)00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居东村作①?王庭避地东村深几许?青山窟里起炊烟。敢嫌茅屋绝低小,净扫土床堪醉眠。鸟不住啼天更 静,花多晚发地应偏。遥看翠竹娟娟好,犹隔西泉数亩田。【注】①作者原注:“山中有西泉寺故基。”◇◆ 首联的“深”字概括了东村怎样的环境特点?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5分)【参考答案】 “深”字概括出了东村幽僻、清静的环境特点。首联下句“窟”字,写出了东村地处青山深处,远离 市镇,极其幽僻。颈联以“鸟不住啼”反衬东村的幽静;以“花多晚发”写地之偏僻。全诗处处体现出一 种幽闲的意境。(2分,意思对即可)28 00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咏云?李邕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散作五般色,凝为一段愁。影虽沉涧底,形在天际游。风动 必飞去,不应长此留。【注】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善辞章。为人耿介磊落,不畏权贵,屡遭贬谪。◇◆ 请简要赏析首联中的“惊”“孤”二字。 (5分)【参考答案】 “惊”,用拟人手法,借彩云惊觉美好将逝的心理,传神流露暮年来临的不甘与无奈; “孤”,移情于景,山之孤,正是诗人流寓江湖不被赏识的孤独心情的形象表达。00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夜长?张籍秋天如水夜未央,天汉东西月色光。愁人不寐畏枕席,暗虫唧唧绕我傍。荒城为村无更 声,起看北斗天未明。白露满田风袅袅,千声万声i鸟鸣。 ◇◆ “愁人不寐畏枕席”中的“畏”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 (5 分)【参考答案】 一个“畏”字,表现了诗人愁苦无奈的复杂心理。 (2分)诗人既想让自己能够睡去以摆脱眼前的愁苦, 又因寂寞孤苦而辗转难眠。(3分)00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绥州作①?韦庄雕阴 无树水南流,雉堞连云古帝州。带雨晚驼鸣远戍,望乡孤客倚高楼。明妃去日花 ③ ④ 应笑,蔡琰 归时鬓已秋。一曲单于 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注]①本诗是韦庄年轻时外出求学因羁留绥州时所作。绥州城亦称扶苏城,最高处即秦皇长子扶苏墓。 ②雕阴:绥州城南门正面之山即雕阴山。③蔡琰:字文姬,三国时人。④单于:曲调名。②◇◆ 颈联中“笑”和“秋”二字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 以赏析。(5分)【参考答案】 “笑”指欢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明妃出塞路经绥州,连路边的花儿都露出笑脸; “秋”,指秋霜,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写蔡琰归汉路过绥州时鬓已秋霜。(3分) “笑”和“秋”写出了作者深层的感叹:我也是带着希冀与笑意来绥州的,归去时大概不会也两鬓秋 霜吧。(2分)00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大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 ① 燕然 上,惟留汉将功。【注】①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 刻石纪功而还。◇◆ 诗歌颈联中的“横”和“接”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析其妙处。(5 分)【参考答案】 一个“横”字,表明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勾勒出飞 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中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 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29 暗示魏大此行任务艰巨。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00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野水孤舟?梁栋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主人空有济川 心,坐见门前水日深。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沉。【注】梁栋,咸淳四年进士。迁宝应簿,调钱塘仁和尉。宋亡,归杭州闲处守道。此诗大约作于南宋 灭亡之前。◇◆ 颈联中的“空”和“坐见”用得极为传神,请结合诗句赏析。(6分)【参考答案】 “空”在此为“徒然,白白地”之意;“坐见”,即坐视,无可奈何之意。(2分)诗人虽然想乘舟渡 河,无奈门前流水,水势有增无减,渡水的打算便成了泡影。(1分)南宋末年,国势飘摇,每况愈下,诗 人即使有恢复中原,振兴国家的宏伟抱负,也完全没有施展的可能。在黑暗面前诗人深感自己的无能为力, “空”和“坐见”,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悲愤和无可奈何。(3分)0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 潮。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 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②◇◆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5分)【参考答案】 “雪”隐喻了白发(1分),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 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 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沉(2分)。011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过信州?商克恭二千里地佳山水,无数海棠官道旁。风进落红搀马过,春风更比路人忙。[注]信州:在今江西信江上游的上饶市。搀:扶持。此处引申为“牵”的意思。◇◆ 简析第四句中“忙”的妙处。(6分)【参考答案】 一个“忙”字将春风、路人并写,这既是赞美春风,同时也是描述诗人自己,暗写出诗人对信州春景 应接不暇之状。春风“忙”在一路装点出“二千里地佳山水”,还要为路人选花,扶马。而诗人也“忙”。 “忙”在一路上左顾右盼,流连美景。一个“忙”宇写得新鲜俏皮,耐人寻昧。012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洞庭酒楼?邝露①落日洞庭霞,霞边卖酒家。晚虹桥外市,秋水月中槎。江白鱼吹浪,滩黄雁踏沙。相将 ② 楚渔父,招手入芦花 。【注】①诗人曾在南明朝廷任职,此时流亡在外。清兵已渡江,洞庭湖此时已落入清人之手。②据《吴 越春秋》载,伍子胥遭难离楚奔吴,遇一好心的楚国渔父搭救,渡其过江;他潜身芦苇中,渔父送食物来, 向苇中招手,呼他为“芦中人”。◇◆ 请简析第三联上下两句中“白”和“黄”这两个字的精妙之处。(6分)【参考答案】 一个“白”字,显现出满湖银鳞闪烁,一个“黄”字,突出湖滩飞集的雁群之多。(2分)“白、黄” 二字不仅使画面色彩更加醒目,也更符合远眺观景时的心理程序。(2分)本是碧色的湖面,现在因为“鱼30 吹浪”却显得“白”;本是白色的滩沙,现在因为“雁踏沙”却显出“黄”。(1分)这就真实地反映出观 景者的猎奇心理和独特感受。(1分)01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最爱东山晴后雪?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6分)【参考答案】 “软”字以触觉写视觉(1分),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2分); “涌” 字运用比拟手法 (1分) , 形象地描绘出夕阳红光映照之下, 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2分) 。0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宿业师山房待丁公不至?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 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 请赏析颔联中“生”“满”两字的妙处。(5分)【参考答案】 “生”即生发,阵阵凉意从松林、月光中生出,弥漫整个山林,化静为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夜色的 清冷。(2分)“满”即充满,清风鸣泉交相呼应,萦绕耳际,以动衬静,精妙地写出了山中的幽静。(2分)01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月夜江行?权德舆扣舷不能寐,浩露清衣襟。弥伤孤舟夜,远结万里心。幽兴惜瑶草,素怀寄鸣琴。三奏 月初上,寂寥寒江深。 ◇◆ 诗人炼字匠心独运,准确传神。试分析“寂寥寒江深”一句中“深”字的独特内 涵。(5分)【参考答案】 “深”字用得十分精当。既写出了寒江寂寥得“深”的实景,也传达出了旅人寂寥得“深”的实情。 既有写景之妙,又有传情之神。寒江月夜,孤寂凄清,诗人原想借弹琴排遣苦闷的,无奈苦闷尚未消除, 又见到了冉冉升起的明月。又添了一层行役情思。原已悲苦的旅人,其苦情更深一层,这位孤独无偶的行 旅者伫立寒江船头的身影更清晰更长久地存留在读者的视野中。016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忆王孙[赠别]商]①西风红叶下江潮,忍看浮名一笔消。强把愁情付浊醪 ,读《离骚》,拍遍栏杆是寂寥。【注】①作者作此词时,因受小人构陷,被贬出京。②浊醪:浊酒。②◇◆ “西风红叶下江潮”一句中的“下”字很有韵味,请赏析。(5分)【参考答案】 下”字在这里有“飘下”和“流下”两重意思。红叶随西风飘落于江潮之上,而随着江潮的起伏,红 叶又会随流起伏,最后随流而下。一个“下”字将红叶的不能自主,任他物摆布之态描摹得非常生动,也 暗隐喻了作者身不由己,被贬出京的人生 经历。017阅读下面这首元诗,然后回答问题。睡燕?谢宗可补巢衔罢落花泥,困顿东风倦翼低。金屋昼长随蝶化,雕梁春尽怕莺啼。魂飞汉殿人应 老,梦入乌衣路转迷。却怪卷帘人唤醒,小桥深巷夕阳西。31 ◇◆ “睡”作为全诗的诗眼,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作简要分析。(5分)【参考答案】 首联写睡因和睡态:燕子因衔泥补巢疲累,因此低垂下翅膀入睡。(1分)颔联、颈联写睡梦:燕子学 庄周梦蝶,梦魂轻飚,来到汉宫探访与它同名的赵飞燕,又飞进了历经沧桑的乌衣巷,却迷失了当年熟识 的来回路。(2分)尾联写睡醒:燕子被惊醒后嗔怪于卷帘人,而此时夕阳西下、小桥深巷的场景却还在似 梦非梦中。(2分)(意思对即可)01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 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曾于唐玄宗天宝末年中进士,旋即安史之乱爆发, 未能为官,后重新应试,但屡试不第。受举荐为官,但因政治斗争受到牵连,终身不得重用。◇◆ “却望千门草色闲”一句中的“闲”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赏析。(5分)【参考答案】 “闲”,意为悠闲、自在。(2分)运用拟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写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1分)反衬 了诗人内心的愁苦。(1分)019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上方寺松?归庄上方寺下有孤松,旧锡嘉名曰卧龙。幽谷难施霖雨泽,名材空具蜿蜓容。婆娑绿荫听流 水,跨踞苍柯见远峰。僻壤谅无巡幸事,知君能免大夫封。【注】归庄:明末清初书画家、文学家。清兵南下,参加抗清斗争,后来回乡隐居。②大夫封:《史 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二十八年,嬴政封禅泰山遇雨,避雨于一棵松树下。此树因护驾有功,被封为 “五大夫”爵位。◇◆ 诗的颔联中“难”“空”二字颇具表现力,请简要赏析。(5分)【参考答案】 孤松生于幽谷之中,欲得甘露却非常困难,“难”写出其生长环境的恶劣;孤松虽有卧龙的佳名,但 生长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有蜿蜒的非凡仪态也是徒然;“空”字写出了孤松生不逢时也不逢地。诗人通 过写“难”“空”之感,感叹孤松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才能无处施展的不平之气。020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同友人游青溪?王永彬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煎茶小憩清凉 界,问柏能知魏晋年。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 请赏析第二联“撑”、“拥”二字的妙处。(5分)【参考答案】 云不是固体之物,能把峭壁“撑”起来,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云雾之浓和峭壁之陡。诗人再用一“拥” 字写出了瀑布水珠四溅,众多浪花环绕四周的美景。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诗人对青溪壮丽景色的喜爱。021阅读下面这首明诗,然后回答问题。白雁?顾文昱①万里西风吹羽仪 ,独传霜翰 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锦瑟夜调冰 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注】①明代嘉定(今属上海)人,曾随军北征。②羽仪:行军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③霜翰: 翰,本指鸟羽,此处指白雁。相传白雁每逢秋深则南飞,白雁至则霜降,故谓之霜信,亦称霜翰。② ③◇◆ 颔联的“迷”“点”两字非常精妙,请作简要赏析。(5分)32 【参考答案】 “速”字传神地描绘出芦花倒映水中,摇曳不定,和水中的月亮交溶幻化的动态情景;“点”字巧妙 地写出皎洁的月光在幽静江面上跳跃闪动的情态,扑朔迷离,令人心醉。02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塞上闻笛?张祜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塞云燕雁稀。 ◇◆ 这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3分)【参考答案】 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桃花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