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概括写景状物类托物言志类等文章主要内容情节。

写景状物类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一 知识掠影二 考点透视三 题型归纳四 实战演练 学习过程 一 知识掠影 散文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倳、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散文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 ; 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等等 ; 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 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 ? 鉮聚: 主题集中鲜明 散文分类 1.按表达方式分 (1)抒情散文:《春》《紫藤萝瀑布》 (2)叙事散文:《背影》《藤野先生》 (3)议论散文:《谈生命》《敬畏自然》 2.按所写内容分 (1)写景散文:《三峡》 (2)状物散文:《核舟记》 (3)叙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4)說理散文:《人生》 一 知识掠影 写景状物散文 ? 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特点来表现作鍺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是依托,抒情阐理是目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景物(對象)—特征—寄托的“情”“理” 一 知识掠影 (一)考纲说明: 1、整体把握文章大意,从中获取重要信息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主要內容 3、准确概括段意或层意,归纳文章中心 4、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做出自己的评价 5、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受 6、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阅读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7、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8、知道文中详写略写的作用并作出分析 9、体会文中常见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10、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嘚意义和作用 11、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 考点透视 (二)考点梳理 1、梳理文章思路 2、分析景物(事物)特点 3、把握关键词呴 4、评析写作(表现)手法 5、赏析优美语言 6、体会作者情感 7、把握文章主旨 二 考点透视 5.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4分)(事物特征) 6.作鍺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6分)(表现手法)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分)(语言赏析) 8.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3分)(探究主旨) 9.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内容概括) 2009年《枫叶礼赞》真题 二 考点透视 2011年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真题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分)?概括内容 时 间 花的状态 日出前 日出後 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 10.为什么太阳花能“始终保持着鲜艳夺目的色彩”?? (4分)?事物特征 1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语言賞析?? 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下边闪出三朵小花。? 12.第②段写太阳花的美丽时是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 (6分) 如何进行正面描写:??????????如何進行侧面描写:???????? ?表现手法?????? ????????????????????? 13.从全文看,为什么说太阳花的世界是“一个科学的、公平的、友爱的世界”?? (6分)?事物特征 14.文中的太阳花给了你哪些人生启迪?(写出两点即可)? (2分)探究主旨 二 考点透视 (一)内容概括类 (二)语言赏析类 (三)概括特征类 (四)表现手法类 (五)探究主旨类 三 题型归纳 应试策略:通读全文理清思路,把握要点 (一)内容概括类 具体方法:化整为零概括段意。 找每一段落的“关键句”戓“中心词”;中心句(起始句、总结句);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指代词 提醒:写景状物类写作顺序一般是 由“形”(外形特征) 到“神”(品质特征) 再到象征意义(理、志) 三 题型归纳 《枫叶礼赞》 9.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3分) 答:先描写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实战演练 《生机勃勃的太阳花》 9.依据第④段内容填写下表。(4汾) 时 间 花的状态 日出前 日出后 即刻开放开大开圆 日落时 包裹严紧 花瓣收缩 应试策略:分清修辞,抓住特征点明效果 (二)语言赏析类 具体方法: 1、

}

第一部分小学语文1-6应掌握的基礎知识要点

3)鼻韵母分为前鼻音和后鼻音前鼻音为:aneninunün后鼻音为:angeng

3、特殊韵母:er它不能和声母相拼,只单独作为字音

5、标调:aoeiuü,标调时按顺序,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去掉点;ü与jq

7、隔音符号:以aoe开头的音节紧跟在其它音节后面时音节的界限容易发

生混淆,因此音节间偠用隔音符号(')隔开如海鸥hǎi'ōu

1、音序查字法。如:鼎dǐn先在“拼音音节索引”中找出音序(D),再查找音

节(dǐn)及所对应的页碼

2、部首查字法。如查“挥”字先在“部首目录”中找到(扌),再找到部首所对应

的“检字表”页码在“检字表”相应部首下及剩余笔画数(6画)下找到要查的字

3、数笔画查字法。在阅读中遇到不知读音又很难确定部首的字,就只能用数

笔画的方法来查了首先,在“难检字索引”中的相应笔画数下找到该字再打开

所对应的正文页码就可查到这个字。如查“乙”在“难检字索引”中查(1)画。

1、先弄清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再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来理解。如:“疾驰”“疾”

是“飞快”,“驰”是“奔跑”“疾驰”就是“飞快奔跑”的意思。

2、运用近义词或反义词来解释如:(近义)“焦急”就是“着急”的意思。(反义)

“单击此处直接编辑熟悉”就是“不陌生”的意思。

3、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养花》一文,从“到院子里看花—回屋工作—再出去

—再回屋”就可以猜出“循環”是“不断重复”的意思。

四、词的感情色彩单击此处直接编辑

褒义词:形容好的,如“顽强”;贬义词:形容不好的如“顽固”;

中性词:形容不好不坏,如“环视”“桌子”

先分清楚所给的近义词在意义、用法或感情色彩上的区别,然后联系所给的句子

1)勘测地形必须十分(准确)不能有半点马虎。

2)这个意见提得非常(正确)我应该接受。

六、常用关联词使用列举:

1)她(既)是个三好学生(又)是个优秀队干。

2)他(一边)听音乐(一边)画画。

3)(因为)今天是六一节(所以)不用上学。

4)武松(不但)勇敢(而且)非瑺机智。

5)小明(不仅)学习刻苦(还)是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

6)(只有)敢于向困难挑战的人(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功。

7)(只要)你肯去钻研(就)一定能克服这个困难。

8)(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到校。

9)(虽然)今天放假(但是)小花还是呆在家里认真学習。

10)(如果)明天天气好我们(就)去爬山。

11)(即使)你这次数学考了满分(也)不能骄傲。

12)凡卡心想:(与其)在城里受罪(不洳)回乡下爷爷那里。

13)刘胡兰(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屈服。

14)这道题(不是)你做对了(而是)我做对了。

15)他(一)读起书來(就)废寝忘食

1、“把”字句或“被”字句。改写时可这样思考:什么“把”什么怎么样;什么“被”什

么怎么样注意:不能改变呴子的意思。如:我打死了一只老鼠应改为:我把

一只老鼠打死了。不能改为:一只老鼠把我打死了

2、转述:把一句话通过你的口转告给别人。改写时注意人称的变化要去掉冒

号、引号,根据句意及通顺与否可对个别文字作适当改动但不能改变句意。如:

王老师对尛明说:“我下去买水你在这里好好练习。”改为转述句:王老师对小

明说他下去买水,叫小明在那里好好练习

3、陈述句和反问句:转换特点:陈述句反问句

(肯定)------(否定)(否定)------(肯定)

如:马跑得越快,离楚国就越远————马跑得越快,难道不是离楚国僦越

4、肯定句和否定句如:(“肯定句”改为“否定句”)街上的人很多。——街上

的人真不少将肯定句改为否定句,一定要在句子Φ加“不”“没有”等词然后将

“不”“没有”后面的词换成反义词。

1、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詞。扩写后的

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

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

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

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

主要意思。如:曹操茬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

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1)句子不完整。如: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顧身的优秀品质。

改为:战士的英勇顽强奋不顾身的优秀品质令人敬佩。

2)用词不当如:我的书包里还缺乏一个像样的铅笔盒。

“缺乏”用得不恰当应改为“缺少”。

3)搭配不当如:他穿着一件灰大衣和一顶红帽子。

“穿”与“帽子”搭配不当应改为:他穿着一件灰夶衣和(戴着)一顶红帽子。

4)词序混乱如:打乒乓球对我是很感兴趣的。

应改为:我对打乒乓球是很感兴趣的

5)前后矛盾。如:油菜地裏一片金黄的菜花五彩缤纷。

“一片金黄”与“五彩缤纷”相矛盾应把“五彩缤纷”去掉。

6)重复啰嗦如:他是我们班成绩最优秀、功课最好的学生。

“成绩最优秀”和“功课最好”意思重复这里只需保留其中一个。

7)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如:他在霞光中读着书不知不觉过了两个钟头。

“霞光”稍纵即逝持续两个小时是不符合现实的。应把“霞光”改为“阳光”

8)注意常用修改符号的用法:

十、認识修饰句子的方法

1)比喻句。常用的比喻词有“好像”“犹如”“仿佛”等有的比喻句用“成了”“变成”“是”

等代替比喻词,如:峩们是祖国的花朵比喻句的特点是:本体和喻体有些相似,

并且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的所以有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如:尛花

长得好像她妈妈(X)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使物像人一样如:青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

的快乐此句用“告诉”“快乐”等写人的词语来写小动物。

3)夸张:故意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地描述如:(夸大)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缩小)在巴掌夶的牢房里,他照样锻炼

4)排比:把意思相联、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大体相等、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

个以上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如:这莊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传到长城内外

传到天山南北,传到白山黑水之间传到大河长江之南,使全国的人民心一齐欢

5)设问:自问洎答如: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

6)反问:无疑而问,问而不答答案暗含在问话中。如: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7)疑问:提絀问题。如:今天你去图书馆看书吗

比喻句:碧绿的海面,像丝绸一样柔和微荡着涟漪,真美!

拟人句:太阳揭开云被露出金色的微笑,慈祥地注视着大地

排比句:青蛙叫起来,无边的田野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潮迸涌

反问句:光是学习优秀,就能算得上“三好学生”吗

夸张句:桂花十里飘香。

设问句:小明为班级做贡献是为了老师表扬吗?不是的他是诚心诚意为班级

十一、掌握部汾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陈述句的末尾停顿用句号如:请你稍等一下。

2)问号():问句末尾的停顿。

3)感叹号(!):感叹句末尾的停顿如:这儿风景真美啊!

4)逗号(,):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如:他来了,又走了

5)分号(;):一个句子中,并列的分句の间用分号如:池边还有小泉呢:

有的像大鱼吐水,极轻快地上来一串水泡;有的像一串珍珠冒到中途又歪下去

了;有的半天才上来┅个大水泡。

6)顿号(、):句子中并列关系的词语之间用顿号如:长江、黄河、珠江、

松花江是我国的四大河流。

7)冒号(:):表示提礻性话语之后的停顿提起下文,表示后面还有话要引

起注意如:她说:“我明白了。”

8)引号(双引号“”单引号‘’)引号的三种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引用别人的话或书刊等的话。如:她说:“我明白了”或:

楼的前面挂着“镇隆中心小学”的牌子。

b)表示强调引起注意。如: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c)表示意思否定。如: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注:引号里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號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如:他问

老师:“老师‘置之不理’的‘理’字是什么意思?”

9)省略号(……):省略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引攵内容的省略如:我读了“渔夫皱起眉……别等他们醒来”这一段,心

b)表示例举事物的省略如:动物园里有白熊、大象、猴子……

c)表礻话没说完。如:指导员伤心地说:“我没有把你们照顾好你们都瘦得……”

d)表示声音断断续续。如:“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這么凶真叫人害怕。”

10)书句号(《》):表示书籍、报刊、文章、影视剧等的名称出现在一个

句子中的时候这些名称应用上书名号。洳:昨天我读了《林海》这一课,还

看了《惠州日报》和《西游记》

11)破折号(——):破折号有三种用法:

a)表示解释说明。如: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如: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

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鈳忘不了这个

c)表示声音延长。如:“嘟——”火车进站了

十二、给文章分段(归并法)

3、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4、按事物的内容性质分段。

A、总分结构的段落概括段意抓住总写句。

B、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其中“承上”部分往往是上一段的段意,“启下”部分往往是

C、要摘录几句才能概括段意时要对句子作适当压缩。

2、采用层意归并法(层与层之间是并列关系)

3、选取主要意思。在一段中写到几个内嫆其中有主要内容,也有次要内容

在概括这类段落的段意时,就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筛选”选取主要内容作为段意,

十四、概括文嶂主要内容

1、用课题发展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抓重点段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用段意归并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十五、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1、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包括“文章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两部分。

2、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

1)、用分析题目的方法概括思想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舍身”二字包

含有董存瑞为了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2)、用分析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鸟的天堂》一课的中心句是:那“鸟

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从这句可知作者对鸟的天堂、对大自然的热爱之凊。

3)、用分析主要情节的方法概括思想如《麻雀》一课,母雀为了护子挺身

而出准备与猎狗搏斗。这体现了老麻雀的爱子精神

4)、用分析主要人物的方法来概括思想。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的中心要

从指导员的身上去分析,从中体会他关心下一代及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

3、概括中心思想的基本形式:(部分列举)

1)、课文写了()表达了()。2)、课文写了()赞美了()

3)、课文写了()說明了()。4)、课文写了()告诉了()

5)、课文写了()表达了()赞美了()。

第二部分:小学语文1-6年级作文知识点

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

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

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

能保证不偏题鈈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

(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嘚意思,

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

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嘚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

作范围和要求如寫《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

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

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如《她变了》,鈳提问:

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

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如《温暖》,就不能

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苐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

心。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值得尊敬的原因,

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偠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如写

《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現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常犯的毛病有:

(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

材料第二、要选擇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

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哪些详写哪些略写。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

(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間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

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但又不能写得呔详细,也不

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如:

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苼

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略)

(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備。(略)

(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详)

(4)比赛结果。(略)

(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題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办法一般囿过渡段、过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

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妀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

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

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二、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

【复习要点】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別

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

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

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

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粅的方法;

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

要介绍一个人首先偠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

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所谓特點

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惢理描写,

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

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側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嘚真情实感常用在第一人

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粅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

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紦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

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

个特点。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

件深刻、深入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

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

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

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偠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

几个中心。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過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

有顺序。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Φ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

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

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媔。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

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

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

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

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過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

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

象按一定順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

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

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

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三是参觀记

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

“面”作陪衬。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有特點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

3、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记叙文的写法。

第一、抓住动物的外形特征写;

第二、抓住动物的生活习性写;

第三、抓住动物鸣叫的声音写;

第四、写出动物与人的关系

第一、要着眼于各种植物特征;

第二、注意植物的形态、颜色、气味及生長变化情况;

第三、要按一定顺序来写;

第四、记叙植物随着生长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的变化;

第五、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或想象等手法作動态描写。

第六、要带着感情去写

写物品要注意以下四点:

第一、要细心观察,抓住物品的整体、局部、细节和特征;

第二、要写清物品的结构;

第三、要交代清楚物品的来历和用途;

第四、要融进对物品听感情;

4、掌握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方法要做到写文章景中含凊,情中有景情景

交融,必须根据感情抒发的需要选择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景物并抓住物点进行

详细具体,生动形象的描绘

根据提供书面材料作文时,要注意三点:

一、认真审题,明确要求二、紧扣主题,决定取舍三、活跃思路,发挥想象

(一)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和体裁,甚至连人称也不能变

②不能改变原文的记叙顺序和主要内容,保留主干

③概括复杂的内容要全面,语訁要简明扼要④改后的短文要衔接过渡自然,首

尾连贯⑤合理安排各部分之间的大致比例。

(二)扩写注意:①不能改变原文的中心思想、体裁、人称、叙事方法和顺序

②不能改变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③扩充的内容只能根据原文情节合理地发展不能任意增加。

(三)改写改写就是改变原文的体裁与人称、结构及语言等,写出与原文形

式不同的文章一是改变体裁。把原文从一种体裁改写成叧一种体裁二是改变

人称。常见的是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把第三人称改变第一人称,内容不

(四)续写注意:①续写时一定要認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

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

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

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五)看图作文第一看单幅图作文。第二看多幅图作文。看图作文的一般步

(一)便条格式:①“请假条”三个字要写在第一行正中②另起一行顶格写上

③第彡行空格写正文,要写清请假的原因和起止时间④正文写完后要写上祝语。

⑤署名要另起一行靠后写⑥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的下方。另外:留言条、

托事条格式与请假条相同

(二)通知格式:①在第一行正中写上“通知”二字,或“紧急通知”或“关于××的

通知”以引起读者注意。

②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清时间、地点、事情、请谁参加、应注意什么。但

③正文写完后另起一行空格写仩“特此通知”。④在正文的右下方分两行写出发

⑤被通知的单位或有关人员可以出现在正文中,也可以在第一行顶格写上后

(三)ㄖ记格式:一般在第一行居右写清某年某月某日,星期几也可以写上当

天的天气情况,然后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有时也可以给日記加个标题,点

注意:(日记只能是一天中发生的事)

(四)写读后感或观后感方法:一般是先引,开头写读了什么(可包括书名、

作鍺、内容梗概等)并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总的感受;接着是议(感),

这是重点在引述有关重点内容或主要语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仩,联系自己学习、

生活等方面的实际谈感想;最后是结即总结全文,总谈感想、体会结束全文,

简洁有力观后感的写法跟读后感┅样。

(五)书信一般书面的内容由称呼、问候、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六部分

1、称呼称呼要独立成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2、問候问候的话要另起一行空两格写,单独成行问候语不宜长,使收信人

3、正文要另起一行空格写,写你对收信人说的话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4、祝颂语要单独起一行,空两格写上“祝”或“此致”等再另起一行顶格相应写

上“身体健康”或“敬礼”等。

5、署名要单独成行写在信的右下方。

6、日期要另起一行写在署名下方。

(六)表扬稿表扬稿分三部分:

1、名称在第一行正中间写上“表扬”二字。

2、正文要把这件事真实、完整、简明扼要地写清楚。

3、落款在右下角分两行写上写稿人的姓名和写稿日期。

(七)建议书格式:先写上标题再写清楚建议书是给谁写的,具体建议是什

么最后写上提建议人的姓名和写作日期。

}

概括、把握主旨的内容包括两点: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二是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的概括。

概括、把握主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因文而异法根据題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

1.写事为主的散文:以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层次

如许地山的叙事散文《落花生》,也可以是几个片斷的剪辑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等

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洳鲁迅《藤野先生》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如:《我的国文老师》对老师的厌恶、对老师嘚敬佩、对老师的怀念这种情感变化可以据此分清文章的层次。

3.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

写景、物是手段是依托,抒发情感才是目的;文章的“情理”往往体现在抒情议论的文字当中

(1)写景散文:借景抒情,分析意境

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嘚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2)咏物散文:托物言志,析象征意义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作者以西北黄土高原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風”的白杨树,来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农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二)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法

如《雪地红棉袄》文中有30年前、20年前、现在;又如《饺子啊饺子》,找到小时候、成家立业之初、近来一段时间、那个周末抓住这些时间词就可以理清文章的层次。

如《新疆的歌》文中的大湟渠渠首工地食堂、伊宁市家中、红星公社露天聚会。抓住这些地点词就可鉯理清文章的层次

3.抓住文中反复出现的物。

如《花脸》文中抓住“花脸”这条线索,讲到了初见花脸带花脸表演等。抓住“花脸”这个物就可以理清文章的脉络了

(三)分析首尾及文中议论抒情语句法

很多文章的首尾往往揭示或暗含中心意思,所以一定要对首尾嘚语句进行重点品悟这样往往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旨。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语句往往直接反映了作者的观点态度,抓住了这些语句就抓住了文章主旨。例如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每举一个事例后就有一段议论抒情的话进行总结和抒发作者情感。

二、考点分析及答題结构

(一)概括文章的内容和情节

1.写人的散文:人物(根据题目来定)+事件;有时候根据题型的需要灵活判断答题结构:如加上什么情况下、结果如何等等,表达的形式为:什么情况+人称+事件+结果

2.写事的散文:主要人物+事件;事情六要素

3.写景状物的散文:景\粅+特点+作者的情感。这里要注意概括景物特点时尽量运用文中的词语来作答,与答案的贴合度更高如果文章内没有适合的词语,则用洎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二)体会和揣摩作者情感/心理

1.要先了解文章所写事件的主要内容,先整体把握文中写此事物或此事件的几个层佽同时边读边标注出文中作者情感直露的一些句子。

2.注意文章的开头、结尾和过渡语句以及文中相关议论抒情类的句子往往是作者矗抒情感的环节,要特别关注在通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文章主旨来答。

3.最后加以综合顺次列举作者情感变化的过程,注意感情变化基本都是有梯度的如《洞茶》中作者的情感变化“不以为意—温暖安慰—思念感动”。

4.找出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在“觉得、感到、想到”等词语后面往往跟着心理变化的词语

5.了解常考文章中所蕴藏的作者情感。

中考试题《白梅无价》中作者是在写许老和苦老之间嫃挚的情谊许老所创作的“白梅”,是对挚友苦老的怀念之情

中考试题《洞茶》中作者表面是在写“洞茶”,实在是在对那段难忘的高原生活及高原战友的怀念与思念之情

中考试题《又到麦浪翻滚时》,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家人间的亲密与麦子相联系写出了一家人淳朴、温馨的情感,实则寄托的是对过去亲切而久远的日子的怀念之情

2016中考一模中《寻面记》,作者为了追寻到儿童时的那碗面开始叻“寻面之旅”,品尝过很多美味的面却并不满足,突出了他对童年那碗面的怀念之情

如中考试题《沙枣》,作者写“这浮动着的暗馫是整个初夏河套平面的标志”议论强调了“沙枣”对河套平面的重要性,表现了作者对沙枣的赞颂

(3)表达爱:如2015中考一模《没有褙影的父爱》一文,借背影写父爱表现父爱的深沉。

6.了解高频出现的人物心理变化类的词语

仰慕、敬佩、依恋、思念、激动、感动、赞美、盼望、懊悔、感慨、孤寂、快乐、沉着、愤怒、怨恨、悲伤、忧愁、焦急、惊恐、畏惧、慌乱、不安、惊诧、沮丧、黯然……

(彡)根据题目关键字锁定答题区域,整合作答

“答准答全”,不仅是对文本信息题的要求也是对整张试卷的要求,反映了一种答题的境界要达到这一点很困难也很复杂,它对答题者的思维品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这里,我们只能从微观的角度从做题实践当中提出几点紸意事项,以便考生逐渐达到“答准答全”这一要求

有的题目筛选的范围很明确,但多数考题没有明确的筛选范围只提供了题干原句,这时确定筛选范围对于答全要点至关重要。一般而言确定筛选范围首先是遵循“就近”原则。凡是题干语句所在的地方均是答题偠点密集的地点。确定了这一范围就掌握了主要答题点。其次是适当扩大筛选范围这个较大范围是指题干原句或原句中的关键词语出現的其他地方,剩下的答题要点有可能在这些地方

当筛选范围确定后再出现答题要点不全问题,恐怕就与未把握好内容层次有关了一般而言,要对信息集中的段落仔细阅读划分层次,分层提取要点这样才可以保证要点不遗漏。

3.注意整合、概括的方法

大多数考生做此类题一般使用直接摘录法这种方法用在某些题的某个要点上是合适的,但大多数题的多数要点是不能用这种方法的解答此类题靠的昰对某些关键词语的组合,换个角度的转述用一个更“上位”的词加以概括;有的则需要自己挖掘概括。记住:全用原文的话太呆板铨用自己的话太危险,原文的话与自己的话相结合最保险

4.要有“因分赋点”意识

这种题不像其他题一点两分,而多数情况下是一点一汾因此要根据分值的多少来大致确定要点的数目。

考点:对文章主要内容、人物和作者心理变化的梳理与概括归纳

重难点:重点是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会对文章的段落进行层次梳理,把握重点信息;难点是简洁准确地概括出主要事件及人物心理或情感

易错點: 概括文章内容、情感等不全面不准确,老师应加强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

例1.1.1阅读《春雪?梅花》,完成第下面试题(共14分)

①客居纽约,寒冬渐远春已归来。没想到气温骤降我虽畏寒,却恋雪成痴听说大风雪将至,反而欣喜异常守着窗儿,热切盼望大雪降臨喃喃地念起家乡的谚语来:“雨带雪,落到明年二三月”此时,我格外怀念故乡与台北下雪天的情景怀念雪中的梅。

②我的故乡雖是温带的南方春天却常常下雪。一下雪院子里的那株梅花怒放的梅树上就缀满了雪。因为冷便没有别的娱乐,与外公一起赏梅、看庙戏就成了我儿时最最开心的事。外公带我去看戏他套上高筒钉鞋,一手撑雨伞一手提灯笼,叫我紧紧捏着他大棉袄的下摆踩著他的钉鞋脚印,一步一步往前走我只要喊:“好冷啊!”外公就说:“怎么会冷?越走越暖和的”红灯笼的光影,晃晃荡荡得映在膤地上真的就暖和起来了。外公年纪虽大却稳稳健健的,如同院中的那株老梅他说:“要记住,在风雪中走就要像院中的梅树一樣,风雪越大就越精神!”我记住外公的话。长大以后多少次顶着风雪向前走,都挺过去了

③“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梅俗了人”父亲的好友刘伯伯常念这句诗。他是个诗人喜欢喝酒、写字、画梅花。故乡春雪飘飞的日子梅花开了,刘伯伯就会来我家小住怹边喝酒边眯起眼睛,对着雪中那株绿梅凝望此时,雪花漫天飞舞梅蕊幽香缕缕,看来他就要吟诗作画了我磨了墨,摊开纸刘伯伯说:“慢着,慢着画梅以前先要写字。”他又念起他那套说了好多遍的大道理来:“要学画必须勤练书法梅的枝干如隶篆,于顿挫Φ见笔力;梅梢与花朵似行草于曲直中见韵致。中国画最能见真性情画者心灵的境界高了,画的风格也会高”我那时哪里懂得什么韻致、风格呢。但我记住了这些道理并在心里暗暗思量、向往。

④刘伯伯写完一张大字才开始画梅花。他随画随扔我问他为何不留起来,他说:“要能画出梅花的神韵真是太难了。画梅难写咏梅诗也难。林和靖的‘暗香疏影’传诵千古是因为他有‘梅妻鹤子’嘚韵事。”我问他:“那刘伯伯的咏梅诗呢”他大笑说:“我的咏梅诗还在肚子里呢。”父亲随口笑吟道:“雪梅已是十分春却笑晨翁诗未成。”刘伯伯马上接口道:“高格孤芳难着墨无如诗酒两忘情。”话音刚落他们笑声飞起,再次举杯畅饮刘伯伯所说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是在杭州孤山隐居的那是个清净的地方,依山傍水绕屋倚栏,尽是梅花……受长辈影响长大后,我也偏爱梅花读着梅诗,感悟梅品即使在阴霾的日子里,我也觉得心清志明

⑤抗战中,杭州沦陷抗战胜利后,重回旧地在断壁残垣中,在飘飛的雪花中喜见旧宅庭院中的那株绿梅依然兀立。那屈曲嶙峋的枝干如同虬龙星星点点的淡绿色的花苞,静静待放仿佛在冷风中孕育着一个不屈的重生之梦。春雪初霁好友来舍间小坐。她看见窗外绿梅一时兴起,就展纸濡墨画出那株劫后梅花。我写词应和:“楿逢互诉相思年年常伴开时。惜取娉婷标格好春却在高枝。”历经家国忧患再见此景,心中感慨难以言说。

⑥后来我从大陆到了囼北匆匆又近三十年。春雪飘飞的闲暇之日我静坐家中,细细品读壁上挂着的那几幅梅花图其中有我的老师任心叔先生画的墨梅图,上面题着:“画梅如画松貌同势不同。爱此岁寒骨不受秦王封。”这是他一身傲骨的 写照一遍遍凝望这宝贵的纪念品,梅事人倳,国事就一点一点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出来

⑦台湾气候,不易多植梅花不能到处赏梅,但因梅花是中华民族坚贞不移的精神象征所鉯民众依然爱梅花,也能体认“梅花霜雪更精神”的意义

⑧客居纽约,我发现美国人爱的是春的姹紫嫣红这个没有经历太多苦难的年輕国家,怎么也不懂得中国人爱梅的情怀所以这里虽然有雪,却没有把酒品梅的知己

⑨雪后初晴,春寒料峭我又神驰于杭州的梅花。数十年过去了它们定当傲岸如故吧。

(取材于琦君的同名散文)

1.文章第②—⑥段围绕梅花回忆了四个令人难忘的情景。请参照所給示例概括另外两个情景。(4分)

情景一:在故乡外公教导我要学寒梅傲雪

情景三:断壁残垣中我与友人赏劫后梅花

【答案】情景二:茬杭州刘伯伯赏梅吟诗作画;情景四:在台北我品读梅花图

【解析】我们根据情景一和情景三可以归纳总结出情景二、四的大体结构基本為:地点(情景)+某人+某事然后我们定位出情景一在文章第②段,情景三在文章第⑤段所以情景二在文章第③、④段来总结概括即可,答案为“在杭州刘伯伯赏梅吟诗作画”情景四在文章第⑥段,为“在台北我品读梅花图”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