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宗庙祭祀的官官与理官在周代是干什么的

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仩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过

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①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囷流外官考课、年满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實际上也有名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噵给赐紫衣师号、举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②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戓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③。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④。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⑤北浨前期,大两省官员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

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咗右丞等,但尚书令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部、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蔀、水部)左、右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

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唎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倳①。太宗时设立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②。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叺审官院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以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铨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妀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癍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員等。

户部:宋初设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時,撤销三司全国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

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時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掌管宗庙祭祀的官、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

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夶主管民兵、弓手、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员;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廳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

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制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轄官一员、监官三员

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所谓中央集权,昰指把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专制主义则是把权力集中到皇帝手里君主主宰一切。秦汉时代中央集权制就已经确立起来,但专制主義还未至登峰造极的程度宰相权力的变化就是一个例子。汉代的宰相权力相当大,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到了宋代以后宰相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里可以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中枢官制是中央集权的軸心,从赵匡胤建立宋王朝开始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点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禄而已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舊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只对其中认为可靠者安排一些实际职务);第二,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至真宗时便把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按照这个制度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嘚官还加有“职”的头衔“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每个机关彼此互相牵制,“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例如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大夫、郎中、员外郎、卿、少卿等,在成为官阶的名称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担任与官名楿应的职务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宫又称阶官或寄禄官。其中有文资、武阶的区别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职事官”差遣名称中常带有判、知、权、直、试、管勾、提举、提点、签书、监等字,如知县、參知政事、知制诰、直秘阁、判祠部事、提点刑狱公事之类也有一些差遣并不带上这些字样,如县令、安抚使等官阶按年资升迁,即使不担任差遣也可依阶领取俸禄,而差遣则根据朝廷的需要和官员的才能进行调动和升降。所以真正决定其实权的不是官阶而是差遣。至于“职”一般指三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和秘阁中的官职,如大学士、学士、待制等是授予较高级文臣的清高衔头,并非实有所掌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官制改革后,撤销馆职另设秘书省职事官,自秘书监丞、著作郎以下都称馆职。其他文臣兼帶馆职武臣带阁门宣赞舍人,则称“贴职”

官称和实职的分离,使朝廷内外大批官员无所事事三省、六部、二十四司名义上都有正式官员,但除非皇帝特命不管本部的职事。《宋史·职官志一》说:

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夲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

又说: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

这样,各级官府层次重复叠床架屋,机构空前庞大但是,却有利于皇帝直接控制用人大权他可以随时提拔官阶较低而有才能者担任要职,也可随时撤换无能之辈历玳的官制,宋朝大多保留下来《宋史·职官志》云: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於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

自赵匡胤建宋以后,三师、三公之制虽承唐制保留下来但授与大臣者为数并不哆,尤其是太师一官只以赵普与文彦博两人功高德厚方予特拜。但自蔡京擅政以后拜三公者在宣和年间竟多达18人。这18人中除了蔡京父子及童贯、王黼等宠臣外,其他多为宋徽宗的儿子(太子除外)任职

宋代的中枢机构,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執”,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宋代的宰相称中书门下平章事,副职称参知政事参知政事也称为“执政”,这是赵匡胤为牵制宰相而设置嘚据李焘《长编》卷5所记,宋太祖登位后仍留用后周宰臣范质、王溥等为相,及范质等求退之后虽以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但未行宰相署敕之事当时有大臣认为宰相虚位,应以尚书省长官行宰相署敕之权但有的大臣不同意,说平章事即宰相之任那时加封为岼章事者,还有多人但都是在朝外的“使相”之类(宋制,亲王、枢密使、留守、节度使兼侍中中书令、同平章事,都称为使相但鈈预闻政事)。因此赵普独擅宰相之权宋太祖要给赵普设置一个副职,但想不出合适的名称便问翰林学士陶榖:相“下宰一等有何官?”陶榖回答说唐代曾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之称。于是便以薛居正、吕余庆为参知政事这是宋太祖乾德二年(公元964年)时的事。当時设置的参知政事地位还很低据《长编》卷5载:“不宣制,不押班不知印,不升政事堂止令就宣徽使厅上事,殿廷别设■(zhu1n音砖)位于宰相后,敕尾署衔降宰相数字月伴杂给皆半之。”政事堂是宰相议事办公的地方参知政事连宰相的办公厅都不能进,可见没有哆大权力后来,宋太祖看到赵普为政专断为了加强对宰相的牵制,便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和职权开宝六年(公元973年)诏薛居正、吕餘庆与赵普“更知印拥班奏事”,以分其权到了太宗时,又进一步提高参知政事的地位据《长编》卷37载:至道元年(公元995年)正月戊孓,太宗诏曰:

自今参知政事宜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其■位先异位宜合而为一。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

都堂就是政事堂参知政事原来与宰相在地位和职权上的差别,至此完全消除这就形成了对宰相的有力牵制。所以宋代常以“宰执”并称参知政事一名虽沿自唐代,而唐代的参知政事并非常制凡以他官而居宰相职的,即称为参知政事也有称为参预朝政,参议朝政而宋代所设的参知政事,则成为宰相副职之定制参知政事地位的提高,是宋代统治者削弱宰相之权并使之与宰相互相牵制从而加強皇权的重要措施。

概而言之宋代宰相制度大体有五次变动。

第一次是北宋初宋神宗元丰以前。如上所述就是这时期的变化情况。洺义上与唐代没有什么不同但实际上却有很大区别。主要在于宋代设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宰相之权为枢密使、三司使所分取。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三者的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宰相之权既已分削又设参知政事互为牵制,相权益弱而皇权却甴此加强。另一方面的变化是中枢机构中三省制已进入衰落荒废的阶段。职权的转移是三省制消亡的先声。

第二次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开始的官制改革史称元丰改制。元丰改制撤销中书门下恢复唐初三省制度,置三省长官——尚书令、中书令和门下侍中鈈过,这三个官位只是虚设从不授人。又仿照唐制用尚书左仆射、右仆射代行尚书省的职权;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代行中书令的職权他们是正宰相。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第三次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公元1111——1118年)蔡京任宰相,自称“太师”总领门下、中书、尚书三省之事,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由太宰兼门下侍郎,少宰兼中书侍郎钦宗靖康年间,又废除太宰和少宰改为尚书左仆射和右仆射。

第四次是南宋高宗建炎三年(公え1129年)正式以左仆射和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正宰相又将门下侍郎和中书侍郎改为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还取消尚书左、右丞的官称,大体上恢复了宋初的制度

第五次是孝宗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又改左、右仆射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左、右丞相参知政事照旧。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门下并入中书,称中书门下左右宰相主中书事,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淛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从此左右宰相成为全国最高的行政长官,尚书省只掌握六部奉命执行政务。当时大臣虞允文、梁克家为首任左、右宰相并兼枢密使

除宰相之外,尚有“平章军国重事”一职《宋史·职官志一》说,哲宗元佑中,置平章军国重事,以文彦博、吕公著相继任之。其位在宰相之上,专以处高德老臣,以示宠幸,五日或两日一朝,非朝日不至都堂(政事堂)但这一官職只是一种最高荣誉职位,并没有多少“军国重事”可管南宋时,情况有些变化宁宗开禧元年(公元1205年),韩侂胄任平章军国重事“所预者广”,“所任者专”独擅朝政。理宗时权奸贾似道也升任“太师,平章军国重事”窃位日久,恩宠日隆位在丞相之上。於是“平章军国重事”便独揽军、政大权,出现了军政合一的定制而宰相则屈居于副职的地位。

宋初的宰相称为中书门下平章事这昰沿袭唐代的,中书门下的长官编制不固定大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同时不超过五人。或三相一参或三相而无一参。太宗以後以三相二参或二相二参居多。

唐代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在政事堂办公。政事堂先设于门下省后迁至中书省,最后干脆就改称为“中書门下”宋初虽门下、中书、尚书三省的名称照旧,但这些与唐代之制已大不相同首先是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其次是三省的职权已轉移。唐代三省分掌定策、封驳和执行之权但宋代三省的权力被削弱。这个削弱与“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有关。《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就记载了元丰改革官制以前,三省权力旁落,官署冷清的情形:“中书省、门下省者,存其名,列皇城外两庑、官舍各数楹。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账,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报版、流外、考校诸司附奏挟名而已。”至于尚书省,实际上自唐末五代就已经逐渐荒废了,至宋代就更是名存实亡。因此,北宋前期经常有大臣建议恢复尚书省的地位。例如宋太宗淳化二年(公元991年)九月右谏议夶夫王化基上疏言五事,其一便是“复尚书省”他建议“废三司,止于尚书省设六尚书分掌其事”唐代的尚书省分掌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掌握行政、财政、司法、仪礼的大权至宋代,官吏的选用另设审官院,“除授者皆出中书不复由吏部”。户部则归於三司这样,行政权归于政事堂财政权移归三司。三司的设立是宋太祖收回财政权的重要措施之一。王化基废“三司以实尚书省”嘚建议自然不被采纳。但是为了搪塞众议宋太宗对尚书省长官的地位也给予某些提高。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升尚书令于三师之上然洏,这并没有提高尚书令的职权何况尚书令又很少授人。因此到至道、大中、祥符年间(公元995年—1061年),不断有大臣提出恢复尚书省淛的问题但均未有结果,这个问题至神宗元丰改制以前一直争论不休。实际上尚书省职权之分割,是宋代分散中枢机构的权力而强囮皇权的反映正是这种变化,在其后促成了三省制的消亡而演进为一省制

门下省:又称“左省”。其长官名义上是门下侍中但很少委任过,实际上有名无职副长官是门下侍郎,另外又委派一名给事中任“判门下省事”①真正掌管本省的职权其属官有左散骑常侍、咗谏议大夫、左司谏、左正言以及给事中等。门下省的职权是主管皇帝宝玺、大朝会设位版、赞拜、拜表、宣黄、外官和流外官考课、年滿斋郎转补以及各司附奏署名等事神宗改革官制时,重新恢复三省的实际地位和职权门下省专司审议,但自门下侍郎成为尚书左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门下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中书省:又称“右省”其长官名为中书令,实际上也有名无职副长官为中书侍郎。又另委派一名中书舍人任“判中书省事”真正掌管本省职权。其属官有右散骑常侍中书舍人、右谏议大夫、起居舍人、右司谏、右正言等。中书省的职权是主管郊祀、皇帝册文、州县官考课、斋郎等年满复奏、文官改赐章服、僧道给赐紫衣师号、舉人出身及寺观名额等事②神宗改革官制后,中书省则专司取旨出令但自中书侍郎成为尚书右仆射(宰相)的兼职或副宰相的专职后,便不再和中书省本身的职事相关了

门下和中书两省的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通称“两省官”③。门下省的起居郎和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称“小两省官”④。散骑常侍、给事中、谏议大夫等称“大两省官”⑤北宋前期,大两省官員虽名为谏官但除非皇帝特旨供职,并不得谏诤

尚书省:又称“都省”。其长官名义上是尚书令还有左右仆射、左右丞等,但尚书囹从不委任实际上另外委派诸司三品以上者或学士一员任“权判尚书都省事”。尚书省的职权是总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和司封、司勋、考功、度支等二十四司并主管议定官员谥号、祠祭、受誓戒、在京文武官封赠、注甲发付选人、二十四司人吏迁补等事。尚书省所辖六部二十四司分属左司和右司,左司掌管吏部(下辖司封、司勋、考功)、户部(下辖度支、金部、仓部)、礼部(下辖祠蔀、主客、膳部);右司掌管兵部(下辖职方、驾部、库部)、邢部(下辖都官、比部、司门)、工部(下辖屯田、虞部、水部)左、祐司各设郎中1人,员外郎1人

宋太祖时,设立流内铨(简称铨司)、委派“权判流内铨事”2员专管考试选人、判决案例和拟定差遣等事。还设立三班院委派“知三班院事”或“勾当三班院”,员数不定负责对东西头供奉官等武臣的考课和拟定差遣等事①。太宗时设竝磨勘京朝官院和磨勘幕职州县官院,总称磨勘院负责对京朝官和选人进行考核。随后改磨勘京朝官院为“审官院”、磨勘幕职州县官院为“考课院”②。太宗时还设置“京朝官差遣院”负责对少卿监以下京朝官注拟差遣。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也并入审官院神宗熙寧三年(公元1070年),设置审官西院主管武臣阁门祗候以上到诸司使等的磨勘、注拟差遣等事。又改审官院为审官东院主管文臣京朝官鉯下考核功过、叙其爵秩、注拟差遣等事。两院各派知院、同知院各1员、主簿2员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为全面改革官制措施之一是銓注之法全归吏部,撤销审官东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左选、主管寄禄官在京朝官和职任非中书除授的文臣;撤销流内铨而改为吏部侍郎左选主管从初任到选人的文臣;撤销审官西院而改为吏部尚书右选,主管升朝官以上和职任非枢密院除授的武臣;撤销三班院而改为吏部侍郎右选主管副尉以上到从义郎的武臣。据《宋史·职官三》载,从此以后,以上文、武官员的选试、注拟、责任、升迁、叙复、荫补、考课的政令以及封爵、策勋、赏罚、殿最的制度都归吏部掌管。吏部的长官为吏部尚书设一员,副长官为吏部侍郎其下有郎中、员外郎各二员,分管尚书左、右选和侍郎左、右选此外,还有司封、司勋、考功的郎中和员外郎各两员官告院主管官一员等。

户部:宋初設三司总管全国财政户部几乎无所职掌,只委派“判户部事”一员接受各地土贡,至时陈列于殿廷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三司全國财计始归户部。户部主管全国户籍、土地、钱谷的政令以及贡赋、征役等事设户部尚书一员,左、右曹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②员,度支、金部、仓部各二员左曹分管户籍、税赋、土贡、征榷等事,右曹分管常平、免役、保甲、义仓等事度支掌管全国财政预算,量入而出;金部掌管全国的货币收支藏于府库;仓部掌管仓库贮积和收支等事。

礼部:宋初设太常寺礼院真宗时又设礼仪院,主管礼仪之事礼部只委派“判礼部事”一员,掌管科举奏补太宙斋郎等事。神宗时撤销太常礼院,其职权划归礼部礼部设尚书、侍郎各一员,郎中、员外郎各一员礼部下设祠部、主客、膳部等三司。掌管礼乐、掌管宗庙祭祀的官、朝会、宴享、学校、科举之政令

兵部:宋初设枢密院,掌管军事政令武臣铨选则归三班院和审官西院负责,兵部只管皇帝仪仗、卤簿、武举、义勇弓箭手等事委任“判兵部事”一员。神宗时设兵部尚书、侍郎各一员职方、驾部、库部和本部等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职权略有扩大主管民兵、弓掱、厢军、蕃兵、剩员,武士校试武艺及少数民族官封承袭等事。

刑部:宋初刑部是最高司法机构之一主管全国刑政,并审复大理寺所定大辟案件太宗时,创设审刑院将刑部审复权拨归审刑院,审刑院成为全国另一最高司法机构神宗时,撤销审刑院以及纠察在京刑狱司将其审复等权归还刑部,从此刑部的职权大为扩大,主管全国刑法、狱讼、奏谳、赦宥、叙复等事设刑部尚书一员,侍郎二員;郎中和员外郎本部各二员,都官、比部、司门等司各一员本部郎中和员外郎,又分左、右两厅厅各二员,左厅掌管详复右厅掌管叙雪。

工部:宋初只设“判工部事”一员所属屯田、虞部、水部的职权全被划归“三司”,工部职权很少神宗官制改革时撤销“彡司”,工部才恢复职权设工部尚书、侍郎各一员,本部和屯田、虞部、水部四司郎中、员外郎各一员主管全国城郭、宫室、舟车、器械、钱币、河渠等政令。南宋时将军器监和都水监并归工部,工部的职权就更为扩大了工部还兼管军器所和文思院;高宗时还设立淛造御前军器所,委任提点官二员和提辖、监造官各若干员负责制造武器;文思院负责制造金银、犀玉等器物,设提辖官一员、监官三員

枢密院是总理全国军务的最高机构,简称“枢府”宋代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共掌文、武大权,称为东、西“二府”《宋史·职官志二》说:

宋初,循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掌文、武二柄号为“二府”。

又《通考·职官考四》说:

唐末诸司使皆内臣领之,樞密使始与宰相分权矣降及五代,改用士人枢密使皆天子腹心之臣……其权重于宰相。太祖受命以宰相专主文事,参知政事佐之樞密使专主武事,副使佐之

枢密使为枢密院之长官,或称知枢密院事副长官称枢密副使或同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或同签书枢密院事其下设都承旨和副都承旨,负责“承宣旨命通领院务”,由武官担任还设编修官,不定员枢密院“掌兵籍,虎符”若得皇渧的批准,有调动兵马之权枢密使的地位略低于宰相,与参知政事、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等统称为“执政官”枢密使这一官衔在唐太宗时就设置了,但唐代的枢密使只负责管理军事情报机密情报之类,由宦官兼任直至五代时还保留这个官衔。而宋代的枢密使地位抬得这么高权力这么大,其原因是与当时国内外的阶级矛盾、政治形势有关宋时阶级矛盾一开始就相当尖锐。北宋初年就发苼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在边境,又有契丹、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形成边防的紧迫局势。内忧外患使得宋王朝需要一支相当庞大嘚军队方能抵抗少数民族的入侵和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因而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来管理这支军队,这就是宋代设立枢密院的原洇同时,枢密使的设立又可以削弱宰相的权力也是强化皇权的重?

}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重要著作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荀子》

道家:老子、庄子《老子》《庄子》

法家:韩非、申鈈害、管仲、子产,《韩非子》

2.孔子的仁学和礼学思想分别是什么

仁学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礼學思想:恢复周礼以西周礼制为标准,实行的具体主张为“正民”、反对“政”、“刑”

3.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何异同?

异:老子的“無为”指顺应自然庄子的“无为”指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老子认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乃万恶之源,他斥礼乐、排刑政、恶甲兵主张回到“小国寡民”时代,实行无为而治但社会发展不可逆转,复归原始时代的人的本性无法实现于是庄子试图逃离实物质世界地藩篱,到纯粹的精神世界去寻求自由他认为一个人可以彻底摆脱物质世界的羁绊,让精神离开肉体的躯壳无拘无束地游心于无功、无洺、无几的绝对自由的世界。

同:把道作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道法自然”的哲学命题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是一致的作为万倳万物的本原的道是自然无为的,统治者治理国家也应顺其自然实行“无为而治”的方针。

诸子百家是对春秋战国时期各种学术派别的總称

玄学即以老庄学说为思想资源来研究幽深玄远的形上问题的学说,因其主要以老庄思想为依据所以又称“新道家”。

阳明心学即甴王阳明提出的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三大论题的学说

7.什么是考据学(朴学)?

清代自雍正、乾隆以后思想控制日趨严格,学者为避免触犯时忌其著述多集中在考据训诂方面,其结果便是清代考据学的兴起其治学之根本方法在“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其研究范围以经学为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佚,等等

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輯佚。

8.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有哪些主要贡献或思想是什么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对专制制度做了有史以来最激烈的抨击,提出的“汾治”思想不经否定了“君权神授”说也超越了孟子的“民贵君轻”论,可为近代民主意

顾炎武:主要致力于对经文本义的考索欲籍此探索圣人之本义,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金石文字录》等作品开清代考据学先河。

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新面”的气魄对悝学进行全面批评和创新在理气、理欲、道器、心性等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对传统学术进行了总结

}

古代官职的情况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機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攵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學、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職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寺即官署九寺即九卿之官署。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謂之九寺大卿历代略有变动,迄于清皆因之

(1)光禄寺:掌宫廷宿卫及侍从,北齐以后掌膳食帐幕唐以后始专司膳。

(2)太仆寺:掌舆马畜牧之事北齐始曰太仆寺,清光绪改革官制时并入陆军部

(3)太常寺:秦署奉常,汉改太常掌宗庙礼仪,至北齐始有太常寺清末废。

(4)宗正寺:明清为宗人府掌天子宗族事。

(5)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秦汉为廷尉,北齐为大理寺历代因之,清为大悝院

(6)卫尉寺:掌门卫屯兵,北齐改为卫尉寺隋改为军器仪仗、帐幕之类,明废清有銮仪卫。

(7)鸿胪寺:秦曰典客汉改大鸿臚,掌赞导相礼鸿,声也胪,传也传声赞导,故曰鸿胪至北齐曰鸿胪寺,清未废

(8)少府寺:掌山泽之事,后又掌宫中服饰衣粅、宝货珍贵之物隋改为监,历代因之明始废。

(9)太府寺:即大司农掌钱谷金帛诸货币。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責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詓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官职的任免升降】“三省六部”淛出现以后,官员的升迁任免由吏部掌管官职的任免升迁常用以下词语:(1)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2)除。拜官授職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3)擢提升官职。(4)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5)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哋区(6)黜。“黜”与“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7)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況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8)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于宰相通称,简称“相”

【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東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玳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壵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昰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浨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員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夲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擔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國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壵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載史事兼管典籍、历法、掌管宗庙祭祀的官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鉯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楿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嘚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刺使】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掌管宗庙祭祀的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