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扬古韵,经典党润童心心的意思是什么?

品味经典润泽童心古诗文比赛程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品味经典润泽童心古诗文比赛程序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9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诵读经典 润泽童心
[摘要]4月24日下午,金桥学校举行了全校层面的经典诵读比赛,整个校园里处处飘荡着书香。 全校三十四个班精心选取了诵读内容,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孩子们个个都是精神抖擞,信心百倍,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悠扬的背景音乐,动作优美的舞姿,让人感到心情格外愉...
& & 4月24日下午,金桥学校举行了全校层面的经典诵读比赛,整个里处处飘荡着书香。
全校三十四个班精心选取了诵读内容,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练习。孩子们个个都是精神抖擞,信心百倍,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悠扬的背景,动作优美的舞姿,让人感到心情格外愉悦。《少年中国说》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孩子们洋溢在心中的爱国情怀,《毛主席诗词》让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主席那博大的胸襟,《笠翁对韵》《唐诗宋词》让我们沉浸在诗词和谐的韵律和丰富的想象之中,《弟子规》《三字经》让我们看到国学经典的永久魅力,低年级孩子们的儿歌吟诵传递出童真、童趣&&
坚持诵读经典,传承传统,让书香滋养童年,让经典润泽童心,让阅读成为当下让人变得高贵的最廉价的一种方式,我们金桥师生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
《诵读经典 润泽童心》由网-豫都网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zhengzhou.yuduxx.com/jinshui/162532.html,谢谢合作!
[责任编辑:网站编辑]
大家都在看
豫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未经豫都网(以下简称本网)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国学经典润泽童心
价格:¥37.50 &&
10709人阅读
137123人阅读
让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
让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
国学经典教育日益深入人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我们看到很多国学爱好者创办学堂开展国学教育。“只有接受国学经典教育,才能让我们后代将自己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传统文化丰厚土壤,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著名学者张舜徽七岁的时候,父亲就让他学习《文字蒙求》、《说文解字》等国学经典,后来恩师父亲过世,亲戚把张舜徽接到北京继续学习国学经典,在耳濡目染和大量的阅读学习中,他最终成为了举足轻重的学界泰斗。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看到国学经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些经典的滋养,也许就没有他的成就。无独有偶,梁启超家庭教育的成功,国学经典同样功不可没。梁启超孩子众多,他为了教育好孩子,请了很有国学底蕴的老师到他们家教孩子上课。长期的国学经典教育,让他的孩子都有很好的文化底子,最终在各自的发展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一门出了三院士,至今学界还绝无仅有。这两个实例告诉我们国学经典教育的价值与意义。张舜徽先生告诫人们:“要背诵长篇古文,背诵名篇可以“养气”,感受汉语的气势和气韵,可以自如地驾驭汉语,可以写一手漂亮的好文章。”古语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当你在孩子的心田中种上了一片玫瑰花,他们的世界是精彩美丽的,他们浑身能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因此只有让孩子从小浸润在国学经典的芬芳里,日熏月陶,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学习不同的国学内容,他们的人生才能得到更多的滋养,学习的潜能才会不断的被发掘,最终在自己的学习领域有所建树。为了祖国的腾飞,让我们高举国学经典教育的大旗,将此项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让国学经典如春风化雨润泽童心,让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提升。
第1章 什么是国学经典
1.现代小学课堂里的国学经典教学
&正&国学走进课堂,可是小学生适合读哪些经典之作呢?国学经典课程如何来教呢?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难题。下面,就这一课程如何开展教学谈一些实践后的体会做法。一、确定适合的经典阅读内容要想使小学生能充分品味到国学经典的饕餮套餐,必须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和语言学习特...&&&
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3年第12期
作者:钱爱萍
2.康有为国学研究之研究——以人物为视域
早在梁启超、章炳麟之前,康有为就开始了国学研究,人物研究在其国学研究中占据基础性的地位。康有为的人物研究围绕着立孔教为国教的宗旨展开,热衷于以孔教为标准,对包括先秦诸子在内的众多人物的身份归属和传承谱系予以梳理。康有为的人物研究受制于他的国学理念,服务于救亡图存的政治斗争;既...&&&
来源:《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第02期
作者:魏义霞
3.梁启超国学建构的独特意蕴和多重价值
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梁启超的国学研究硕果累累,所涉及的领域之广更是令人惊叹。这些成果都是在其国学理念的引领下完成的,对于具体成果而言,梁启超的国学理念更为重要,也更有价值。&&&
来源:《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06期
作者:魏义霞
4.“国学”的本义探赜
当前我国对&国学&的定义很多,关于&国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也不一。有学者把&国学&定义为一国的学术、有的学者把&国学&界定为&中国古典学&、有的学者把&国学&等同于&儒学&、有的学者把&国学&等同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的学者把&国学&等同于&四书五经之学&、有的学者把&国学&等同于&‘经、史、子...&&&
来源:《兰州学刊》
2016年第02期
作者:史少博
5.何为中国的“国学”
本文回答了:何为国?何为学?何为中国的国学?这就是以从爻号演变而来的汉字符号把握天地人变化规律的学问。爻号、由爻号演变的文字、释卦爻的周易,都是中国国学的根源。由周易而来的道家、儒家以及由印度传入的佛教,都是中国传统的国学内容。国学就是要继续研究人与天、人与人、人与己关系的学...&&&
来源:《嘉应学院学报》
2005年第05期
作者:丘立才
6.试论近代中国之“国学”研究
本文对近代研究“国学”的40 多部专著进行考察,分别从“产生缘由”“定义”“分类”“研究方法”“内涵”五个方面予以分疏,指出所谓“国学”,只是在近代中西文化融汇中,应运而生的怪物,如钱穆言:“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笔者认为,“国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成为历史,今天...&&&
来源:《学术研究》
1999年第08期
作者:钟少华
7.国学辨义
(《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梁卷,页120)其将“国学”与“外学”与“新学”相对应,这和将国学与西学并立相应,是同一机杼。今天探讨国学问题,首先须要别择区分厘清国学的这一品格,即把现代国学的取义和古代的“国学”一名,严格地毫不含混地区分开来。否则便一部...&&&
来源:《文汇报》
作者:刘梦溪
8.一个国学院和一个时代的温度——三智道商国学院五年启示...
彭治国;王璟
&正&本刊独家专访历史性刊发国学泰斗汤一介先生临终遗言&简约,简洁!&&真,善,美!&日晚上,人们尚未从中秋节的团圆喜庆中回过神来,一则震惊国学界、震惊海内外的噩耗,毫无征兆地传来了——20点56分,北京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中心主任、中国文化书院创院院长、三...&&&
来源:《优品》
2014年第10期
作者:彭治国;王璟
第2章 国学经典教育现状
1.小学国学教材编写发展现状及分析
早在2006年的两会前夕,一些有文化责任的全国政协委员就在考虑关于大学里国学教材的编写话题。国学教材编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时,中小学的国学教材问题还没有提到议事日程。考查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小学国学教材&,我们发现台湾的较为系统,且一直存在的国学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的习惯。但就大...&&&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2014年第03期
作者:毕研花
2.儿童诵经:其实我们都有病
&正&丫头就读的小学,离家很近,但我很少有机会去接她,因为下班太晚。屈指可数的几次,总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她所在的学校门口有块&国学经典教育基地&的牌子,从一年级起,人手一本&经典诵读&的书,&&&
来源:《湖南教育(中)》
2012年第01期
作者:柳理
3.国学热之我见
&正&&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20世纪初,80年代曾有过&寻根&热,近几年来国学热浪再次掀起。然而关于国学的定义,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观点认为国&&&
来源:《新学术》
2008年第03期
作者:阮航
4.让国学经典走下殿堂,走进百姓
由中国文联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系列咏诵”活动,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解读和展现中华经典的精髓神韵,让国学经典走下殿堂,走出教室,走进普通百姓中间,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为贯彻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把这一活动办得更好,近日...&&&
来源:《中国艺术报》
5.国学院:风雨十年
黄朴民说:“国学教育要与文史哲融会贯通,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去研读经典。为此,学院鼓励教师在中西结合、古今融汇的基础上,开办经典读书班。”目前,人大国学院已开设了5个读书班,涵盖史料编年考证、文字训诂等多个方面。国学院教师陈壁生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高毅哲
6.凡训蒙,须讲究
陈慧娟;晋浩天
“这些过于深奥的经典往往内容艰深,用字冷僻,读起来有佶屈聱牙之感。对此,孩子们无法保持持续诵读的热情,反而破坏了他们对于经典的兴趣,导致在真正需要经典时选择远离经典。”袁济喜认为,推广国学教育,培训老师是当务之急。“事实上,...&&&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慧娟;晋浩天
7.国学30年:从凋敝禁锢走向开放复兴
袁济喜;尹帆淼
比如用完全商业的行为来解读经典,利用明星作为经典的代言人,这是和经典相悖的。古人说,“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否则就是南辕北辙,走得越快,离目标越远。记者: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推动社...&&&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袁济喜;尹帆淼
8.把国学当“鸡汤”,会腻的
陈俊珺;鲍语芊
傅佩荣:我们所熟悉的国学经典,是经过千锤百炼传承下来,但它并不是固化的、僵硬的。在每一个时代,它都需要人们结合当下的特点,取精用弘,推陈出新。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你刚才所说的“信息爆炸”。网络这么发达,人人好像都在忙着获取信息和...&&&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陈俊珺;鲍语芊
第3章 国学经典教育的意义
1.让国学伴随孩子们健康成长
&正&近年来,诵读经典,践行国学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旋律。此举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家长们的充分认同。实践表明,用经典润泽孩子们的心灵比单调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校园里,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了,文明语言,鞠躬问候取...&&&
来源:《吉林教育》
2013年第Z2期
作者:朱烽
2.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浅谈国学经典教育之“用”
国学经典教育的功用是无形的,不是直接带来什么功利的,因此可以称之为&无用之用&。正因为如此它与素质教育的本质是一致的,是&改良土壤&的工作,所以是&大用&。它不仅能够帮助孩子掌握传统语言文字,更能够形成文化上的认同、情感的皈依,进而把自己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
来源:《少年儿童研究》
2010年第18期
作者:徐梓
3.诵读国学经典
丰富文化内涵
&正&中华文化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智慧、思想的综合体现,也是生生不息的炎黄子孙的文化血脉和根源。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诵读国学经典已经成为一项备受关注、意义重大的教学内容。一、诵读国学经典,积累古文知识国学经典的语言形式是文言文,文言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
来源:《语文天地》
2014年第33期
作者:王贤俊
4.论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判断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遗传密码,应怀着敬畏和谦卑之心去理解和接受。对国学经典的理解要确立一个有限性尺度,国学经典的教育价值具有超越性的文化追求。&&&
来源:《教育评论》
2013年第03期
作者:杨坤道
5.诵读国学
&正&《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国学经典作品承载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伦理观念、审美理想和生存智慧,既包含丰富的知识,又具有深厚的内涵,更富于审美的情趣。阅读国学经典,无论对文化学习还是心灵熏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这些经典作品毕竟离孩子...&&&
来源:《基础教育论坛》
2015年第36期
作者:马舒
6.在感悟国学经典中提升语文素养
&正&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先贤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其中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孩子受用一生的文化资产。在课程多样化的今天,融国学经典于语文教学,借国学经典来提升能力,已经成为彰显语文学科特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尝试,也是让语文教学实践&文&起来的一种策略。&&&
来源:《教育》
2015年第36期
7.国学教育的重要使命
张铁道;朱传世
课程模式上以&文选式&为主,知识教学范式上以&讲授&、&背诵&等为主要特征,这是国学教育长期以来的基本事实。国学教育改革应该以培养中华民族美德和行为特征为教育目标,以系列价值观与行为主题为课程结构,以&感知—内化—行为化&为教学过程,以&知、行、意&统合发展为教学目标,以学生价值观养成...&&&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2013年第03期
作者:张铁道;朱传世
8.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国人在国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这对学生的身心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从国学经典教育概念入手,对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学教育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四点作用。&&&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第21期
作者:魏晓辉
第4章 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素养
1.以国学经典促进师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
&正&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延续、生生不息的根本所在,是华夏儿女涵养性情、提升文化底蕴的不竭源泉,是和谐社会不断进步的内在动力。国学经典是数千年国学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传承和经典。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人们又重新开始对国学经典教育的关注,在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将...&&&
来源:《启迪与智慧(教育)》
2013年第09期
作者:张勤峰
2.体验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
李英辉;董波林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先祖们智慧的积淀,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从国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精神力量,帮助青少年&正德&、&修身&、&启智&、&雅行&,对于提高青少年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效。《弟子规》作为继《三字经》之后的又一篇儒学经典,其特殊的教育价值对青...&&&
来源:《成功(教育)》
2012年第05期
作者:李英辉;董波林
3.诵读国学经典,培养学生素养
&正&学生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品格的建设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思想品德课的开展对于学生素养的提升有着关键的作用。现阶段,由于受到课程安排的限制,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小学教师要尝试进行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进而借助国学经典的诵读来...&&&
来源:《科普童话》
2015年第33期
作者:黄健锋
4.回顾国学经典,提升人文素养——国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国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提升人文修养,增加文化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要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利用&经典&培养&精英&,为培养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必要的战略储备。&&&
来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年第06期
作者:顾晓燕
5.沐浴国学经典
提升人文素养——甘肃省陇西一中开展国学...
&正&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一、沐浴国学经典,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任重道远当今社会充满了物质诱惑,人心浮动,精神空虚,致使...&&&
来源:《中学语文》
2016年第12期
作者:陈浩
第5章 学校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浅析当下国学教育的发展
随着&国学热&的兴起,国学教育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于国学与国学教育的内涵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多方面的原因促成了国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在实施国学教育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亟待相应的教育建议和措施,促进国学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鸡西大学学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窦士娜
2.小学国学教育策略
&正&近年来,诵读经典,践行国学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渠道。这是教育发展&线谱&中的一个特殊音符,也是目前学校教育的迫切需要。此举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家长们的充分认同。实践表明,用经典润泽孩子们的心灵比单调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我们学校自从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以来,广大师生的精神面貌...&&&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
2014年第04期
作者:贺金红
3.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
在中小学如何开展国学教育?这是当前进行国学教育实验需要认真思考和处理的重大问题。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需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国学?对国学概念的形成和沿革予以概述。第二,国学包含哪些内容?中国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卷帙浩繁,对其中的经、史、子、集的重要经典,一一进行简介和评说...&&&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2013年第03期
作者:黄济
4.中小学国学教育不止于经典诵读
谭诤;余必健
虽然中小学国学教育&是&与&非&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但是国学教育在许许多多的中小学校以校本课程的形式实施着。中小学国学教育从内容、方法、结果、价值取向和评价等方面均不止于经典诵读。&诵、忆、悟、行&既是中小学国学教育的方法体系,又是中小学国学教育的目标要求,也是中小学国学教育的...&&&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年第08期
作者:谭诤;余必健
5.学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目标与策略
&正&国学经典教育即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形式开展环境资源建设和教育教学活动,让青少年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如何将国学经典教育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机统一,实施学校校本发展战略,创造学校教育特色,值得我...&&&
来源:《新课程(教研版)》
2010年第04期
作者:季红兵
6.小学阶段国学教育及其研究的现状、问题与成因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根源和灵魂。国学教育是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培养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地开展国学教育活动,开发国学校本课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对小学国学教育现状、小学国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以及小学国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行了探讨。明确了小学国学...&&&
来源:《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13年第04期
作者:田立君
7.现阶段小学国学教育问题举隅及对策分析——以河北省小学...
马琳萍;王秋雯
小学国学教育近几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不足:学校和上级主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政策和财力支持,缺乏对小学语文老师的国学教育培训,国学教育程序混乱,与课堂教学严重脱节。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去加以解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23期
作者:马琳萍;王秋雯
第6章 家庭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如何参与孩子的国学教育
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后,一些中小学将国学列为校本课程,而教材的修改也在进行当中。据了解,目前中小学普遍使用的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版本的语文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文言文篇目的数量。负责主编北京市义务...&&&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陈若葵
2.从“举案齐眉”到“言传身教”:在国学经典里寻找家庭教...
&正&当前的教导语言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孩子的需求.国学经典是营造儒雅教育环境的重要途径,对增加德育功能、提升家庭教育功效有着重要作用.在小学阶段利用国学经典来教育学生,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语言是贴近心灵的语言,是中华民族在劳作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是最贴近心灵...&&&
来源:《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5年第11期
作者:林苒
3.“孟母”之困谁来解
民间国学教育纷纷出现,就证明正规教育体制还不能让家长满意,“要么将国学教育纳入正规教育的范畴,要么专门为民间国学教育机构量身定制专门的规定。”袁爱玲也认为,既然“孟母堂”这一新兴事物出现了,就不能用老的行政手段简单取缔...&&&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贺林平
4.试述国学经典与家庭教育相融合
宋咪咪;王小丁
国学经典聚集上千年中国文化的精髓,其包含内容十分广泛。如在家庭教育中能渗透国学经典教育,意味着对学生的未来人生成长有着相当深远的影响,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于国学的兴趣,同时会让他们的行为习惯、道德品性等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就国学经典教育和家庭教育两者之间融合进行探讨...&&&
来源:《文学教育(上)》
2016年第06期
作者:宋咪咪;王小丁
5.国学文化在家庭德育中的运用与实践
国学学习正在回归,回归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在回归家庭。本文的重点是讨论国学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的实施方法和心得体会。&&&
来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第10期
作者:黄虹
6.家长对3-5岁儿童学习国学经典的态度调查——以成都市为...
韩玉阳;郑莹
近年来大众媒体对国学的持续关注,使得&国学热&不断升温,幼儿国学教育尤其引人注目。与中小学生相比,3-5岁的儿童年龄偏小,认知能力有限,因此家长在幼儿国学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基于家长对3-5岁儿童学习经典的态度调查,结合相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相关理论分析现阶段幼儿国学教育的现状和...&&&
来源:《好家长》
2016年第21期
作者:韩玉阳;郑莹
7.让家庭成为儿童经典教育的摇篮
李艾青;王立花
近年来,儿童国学教育和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关注,但是人们忽略了如何将二者结合起来以更好地促进儿童发展。本文从教育的本质问题出发,结合现今的社会状况,分析了什么样的教育是儿童最根本、最好的教育,从经典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从儿童发展看经典教育的必要性两个方面论述...&&&
来源:《考试周刊》
2015年第23期
作者:李艾青;王立花
第7章 社会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
1.图书馆深入开展国学教育的策略与保障
孙晓丽;阳广元
立足大学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探讨了大学图书馆通过充分利用文献资源、拓宽资源结构、提供参考咨询和主动服务等途径,深层次开展国学教育的具体策略与方法。以此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让学生感悟华夏民族厚重的传统文化,掌握、驾驭、传播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焕发出更强大、...&&&
来源:《四川戏剧》
2013年第07期
作者:孙晓丽;阳广元
2.少儿馆开展国学传播的文化价值及创新路径研究
由兴波;宋艳
少儿馆开展国学传播活动具有较大优势和重要文化价值,是传承文明的使命,可促进少年儿童心灵健康,扩大少儿馆工作范围,同时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对社会文化体系建设起到重要作用。少儿馆积极探索传播新路径,在开拓本体传播路径、探求合作传播路径方面,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实现国...&&&
来源:《图书馆学研究》
2011年第10期
作者:由兴波;宋艳
3.书院化的国学教育:问题与改革路径
当今,利用古代书院之地、之名、之精神开展国学教育的机构和学校越来越多,呈现出一种国学教育书院化的倾向。但滥用书院之名开展国学教育在宗旨、方式和机制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为此,社会上的国学书院要克服功利思想,更加规范化,充分发挥&书院是国学教育的形式,国学是书院教育的内容&的结构功能...&&&
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14年第05期
作者:田建荣
4.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促进国学教育大众化
该文从国学教育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教育的社会意义及其独特优势;分析了现阶段公共图书馆国学教育的现状;针对现状重点探讨公共图书馆如何依赖环境、资源、文献优势,开展各种国学主题活动,依靠互联网技术持,引进国学教育人才,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职...&&&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第12期
作者:刘学英
5.对少儿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国学教育的思考
少儿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义务,是未成年人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儿图书馆在少儿国学教育中具有其它教育机构难以替代的特殊作用,它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国学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不仅传承着中华民族奋斗的历史,而且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国学精华被世界誉为中华美德.当前少年儿童迫切需要...&&&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3期
作者:张竞元
6.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研究与推广探析
图书馆国学传承的使命就是让国学博大精深的内涵渗透于读者的精神世界中。开展国学研究和传承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馆藏图书、优雅的阅读环境,更有浓郁的文化氛围,理当成为国学研究的最佳场所。论文对南京图书馆如何开展国学传承教育和国学研究进行...&&&
来源:《新世纪图书馆》
2013年第05期
作者:李宏巧
7.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
传承国学经典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图书馆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应结合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开展国学研究和传承工作,积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普及和应用,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
来源:《人文天下》
2015年第07期
作者:李凤兰
8.让国学之花在孩子们的心灵里绽放——公共图书馆开展国学...
公共图书馆承担着社会教育的义务,在完善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的同时增加开展国学教育的内容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本文作者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中作了积极的实践探索,并获益良多。&&&
来源:《图书馆杂志》
2011年第04期
作者:林碧英
第8章 国学经典教材研发情况
1.国学热带火国学教材
全国创新委国学产业研究院主任张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套“中小学国学启蒙教材”包括小学教材12本,初中教材6本,由北京各大高校的专业老师主编;教材的开发属于国家“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课题,另外还设有一些配套活动,如组织全国的...&&&
来源:《中国图书商报》
作者:王晨
2.拓展文本内容,用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小学语文国学教...
小学《语文》和《国学》启蒙教材,编入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经典内容。语文教师应该善于拓展《语文》经典,用好传统文化启蒙教材《国学》,丰富国学教育内容,努力实现国学教育目标,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开发儿童的语文心智,传承和发扬民族优良传统精神。&&&
来源:《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5年第11期
作者:许芳
3.小学国学教材编写发展趋势研究
结合之前我们对我国大陆现有国学教材的归纳、解读和分析,我们发现,基于目前文化背景下的小学教育特色,以及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我们把目前小学国学教材编写的发展趋势总结为四条。即:小学国学教材终将走向多角度、多体系,小学国学教材应介绍更为广泛的国学经典,小学国学教材终将更贴...&&&
来源:《淄博师专学报》
2014年第04期
作者:李志红
4.中小学国学教材出版、引进及编写现状综述
以2001年以来在大陆出版或引进的,在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阶段使用的国学教材为基础,回顾了新世纪时期国学教材编写与研究所取得的成就。从国学教材的类型、内容、理论研究等几方面,指出现有国学教材的不足在于编写草率、重复率高、缺乏创新。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改进、完善、新编国学教材,提出了...&&&
来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年第01期
作者:张甲子
5.台湾国学教材的演变及启示
台湾国学教材的演变经历四个阶段:1966年以前国学教材的初起时期;1967——2002年国学教材的鼎盛时期;2002年——2008年国学教材的没落时期;2008年至今国学教材的挽救时期。建议大陆从这几个方面来循序渐进地推行国学教育:教材的编写与使用;师资的培训与交流;目标的检测与评估。&&&
来源:《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07期
作者:林采凤
6.小学国学经典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研究
&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的精髓,它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道德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签。随着&国学热&的不断升温,国学经典课程在全国中小学校也纷纷开设,&国学教育&也随之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新宠,因此开发一套系统的校本教材迫在眉睫,一年来,经过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共同努力,国学经典...&&&
来源:《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4年第20期
作者:王坚
7.一部认真扎实推广国学经典的书
这些经典作品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而夏海也不是单纯从语文的层面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这就需要作者自身有更广博的知识准备。针对经典的不同内涵,夏海的品读角度也会有所侧重,有的是学哲学,有的是看历史,有的则是欣赏文学意蕴。...&&&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者:贺绍俊
8.国学教材嫁接动漫或成时尚
在基础教材研发方面,目前已完成传统文化教育12册学前教育教材、17册中小学实验读本、12册海外汉文化教材(英文版)共41册教材研发和正式发行工作。其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国学实验读本》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其提出的传统文化在中小学阶...&&&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者:章红雨
价格:¥37.5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分享本书到朋友圈
名称:国学经典润泽童心
价格:¥37.5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党润童心演讲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