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昌海洋馆地铁几上海11号线 吉昌东路

南昌地铁1、2号线路延伸 3号线今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组图)_网易新闻
南昌地铁1、2号线路延伸 3号线今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第二期建设规划线路图第二期建设规划共包含地铁3号线、4号线一期、2号线东延伸和西延伸、1号线东延伸5个项目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王玉磊
  报道:5月14日,中国江西网记者从南昌轨道交通集团获悉,南昌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正式获得批复,这也标志着南市自此正式从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全面迈入线网建设阶段。据了解,第二期建设规划共包含地铁3号线、4号线一期、2号线东延伸和西延伸、1号线东延伸5个项目,线路总长82.3km,总投资610.9亿元。
  据悉,此次批复的规划包括两线三段,两线指地铁三号线从莲塘站到京东大道站;四号线从望城到高新区艾溪湖东,三段是指地铁二号线的南延线,新城区的九龙湖段;整个二号线的东延段,从辛家庵到昌南片区;三段是一号线东延段到瑶湖,总长82.3公里,投资610个亿左右。
  据南昌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介绍,南昌地铁一号线建成通车后是单线运行,但在2021年第二轮规划完成以后,南昌的轨道交通将从线运行变成了网运行,形成一个轨道交通网。同时,到2021年南昌轨道交通网建成以后,南昌公交出行比例将达到60% ,而地铁出行比例将为25% ,为缓解整个南昌交通起到一个极大的作用,做到让市民出行不难。
  目前,南昌西客站及昌北机场因客流、周边环境、经济发展、城市整体框架等原因,不满足评审条件,遂未列入本次批复的规划中。但将根据南昌城市的发展和规划做进一步研究,
  按批复规划,南昌地铁三号线将于2015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四号线建设期在2016年至2021年。据了解,到2021年南昌市将建成第二期建设规划的所有线路,形成运营里程达134.9km、车站总数为109座的轨道交通基本线网。届时,南昌市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将大大提升,极大地缓解南昌市交通出行能力。
  截至目前,1号线24个车站主体结构已全部完成,48公里隧道于2014年底实现了全线洞通,62公里轨道铺设全部完成并实现了全线“电通”,机电系统安装调试工作正全面展开;2号线21个车站已经全线开工建设,已完成9个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和3个盾构区间的贯通。
  作者:王玉磊
  (来源:中国江西网)
本文来源:大江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天津极昌海洋馆美人鱼表演_在线播放_最新视频高清在线观看_爱酷网(ikoo8.com)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JavaScript !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JavaScript !友情提示&&&全部频道网站地图天津极昌海洋馆美人鱼表演0播放源:发布时间:分类:拍客选择打赏方式: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多少您随意~提示:打赏的是网站站长,跟视频或文章内容无关!猜你喜欢播放:4.79万播放:1.51万播放:8.99千播放:6.39千播放:6.21千播放:5.14千播放:4.89千播放:3.18千播放:2.63千播放:2.41千播放:2.37千播放:2.28千播放:1.97千播放:1.96千播放:1.64千播放:1.56千播放:1.54千播放:1.34千播放:1.22千播放:1.04千&&&&景昌极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景昌极摄于1929年景昌极(),即景幼南,著名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 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和哲学研究。初名奕昭,后改名昌极,字幼南。1903年生于江苏泰州。
  1919年9月,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文史地部学习,与王庸、缪凤林、张其昀、陈训慈、周光倬、范希曾、张廷休、方培智、胡焕庸、徐震堮、夏崇璞(蕴文)、何惟科、钱堃新、陆鸿图、刘文翩、王玉章、王勤堉(鞠侯)等是同学,为史学大师柳诒徵先生门下高足,天资卓绝,经柳诒徵多年精心培植,文史哲俱为精通。曾与柳氏合办《史地学报》和《文哲学报》,1922年毕业。 1923年1月,与缪凤林一起考入南京支那内学院,师从欧阳竟无研究唯识学。同年8月毕业,9月经吴宓推荐,被聘为沈阳东北大学哲学系讲师,开讲唯识学;后升为教授,同时兼任历史系教授。1925年东南大学爆发,柳诒徵愤而出走东北大学,与先他而至的缪凤林和景昌极等人会合。1928年9月返回家乡。1929年1月应聘成都大学,兼任哲学、历史两系教授。1931年9月,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36年9月,任杭州浙江大学教授,1937年9月返回故里。  1939年9月,任泰州时敏中学校长。1940年12月辞职。1945年9月,任南京临时大学先修班教师。1946年9月,任武汉大学教授。1947年9月,任安庆安徽大学教授。1949年9月,任江苏省立泰州中学教师。1956年被评为一级教师、省优秀教师。1961年9月,任扬州师范学院教师。1965年因病退休。日逝世,终年79岁。
  景先生兼通哲学、文学、逻辑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著译丰富。著有《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人生哲学序论》、《名理新探》等。译有《柏拉图对话集选篇》(与郭斌龢合译)、《温楷斯德(温彻斯特)文学评论之原理》(与钱堃新合译)等。
  他是学衡派的主将,自《学衡》创刊起,就抱以极大的热情,撰述不辍,《学衡》的作者中,他与缪凤林二人撰稿最多。他在文学上的观点与学衡派相同,都主张“将道德上的善置于文学标准的首位”。他曾说:“以文章美恶论,本无所用其疑与信,惟以善之于人,较美尤要,则有时吾人不得不以疑信道德制度之标准,从而疑之信之。盖美者一人一时之善,善者多人多时之美,多人多时者,自较一人一时者尤为要耳。”在翻译柏拉图的《申辩》后,先生说:“默察国人心理,缺乏想像崇拜物质者,必不喜柏拉图。他日喜柏拉图者,又将为神思恍惚、放诞不羁之徒,是可忧也夫!”对柏拉图思想的实质作出评判。  在中国佛教近代史上,景先生对佛教理论的研究颇深,尤其致力于对法相唯识学的科学转化与诠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篇章。景先生本来研究西方哲学,治学严谨又善于思维,每对一个问题,必多深思。在他所出版的《哲学论文集》中曾这样称述自己:“我於道德,主明辨而笃行;於科学主博学审问而慎思;於一切不根经验,无稗实际之神学与玄学,主探绩索隐,正名析辞,务使其水落石出,而一无遁形。”正因为这种严谨的态度,使他对唯识三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28年在《学衡》上发表《见相别种辨》,引起了佛学界的争论。  在《见相别种辨》这篇论著中,景先生取安慧之说,主张见、相二分同种,诘难见、相别种说,谓别种说非护法、玄奘本意,虽然见之于《成唯识论述记》,应是窥基传述过甚所致。其观点与同学缪凤林和武昌佛学院教授唐大圆的观点截然不同。两位学者在《学衡》,连续好多期发表各自的文章,进行学术争鸣。景先生的观点还引起了时任中国佛教会会长、被誉为“中国佛教救星”的太虚大师的重视,他专门给景先生书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么几句话:“君等乍游佛之门,能执利器(名相分别),以防御邪见,固所乐闻。若将深入堂奥,则当舍干戈而客趣入之,未应持械以冲墙倒壁为事也。否则,增自之惑,益人之迷,而害无利,何敢多言。”而景先生在《哲学论文集》中就佛学中什么该保存、什么该放弃说过这么一句话:“佛法中有铜墙铁壁,虽撞而不倒者,六度万行、苦空无我、唯心唯识诸要义是。亦有土墙柴壁,将不撞而自倒者,三身六道、四大部洲、三十三天诸旧说是。”可见二人对佛学的发展有不同看法。在佛学方面,他还著有《因与果》、《唯识今释补义》、《印度密教考》、《印度思想史论》等。
概况  在佛学思想的影响下,景先生在传译研究西方哲学时,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一些独特的观点和成就。其著作《哲学论文集》、《哲学新论》、《名理新探》等,都是不偏离人情物理、论证严密、内容充实、文笔典雅、富于创见的佳作。这几本书中,景先生以佛学(尤其是法相唯识学)为主要的参照系,对中、西、印三方的哲学做了全面的评述。佛学在他眼里,只是一个“参照系”,不是绝对的真理,或完全不能批评的“圣言量”或“圣教量”。《哲学论文集》  他在《哲学论文集》上册中说:“我今所倡,不曰儒术,不曰佛法,而曰克己利他之道德;不曰国故,不曰西学,而曰文理密察,能见其大之学问;不曰东方文化、西方文化,而曰以道德为本,以学问为用之文化。不立宗派,以其学为宗,不问所属,以其行为判。此之谓一切学问道德之科学化。”这种眼光,已经不是欧阳竟无那种“佛法非宗教非哲学”的讲法所能包括的了。《哲学新论》  由“哲学总论”、“知识哲学”、“宇宙哲学”、“人生哲学”和“历史哲学”五个部分组成,书前有缪凤林的“缪序”和景先生的“自序”。据“自序”说,这本书原是出自景先生在成都大学哲学系和历史系任教三年间编的讲义。《哲学新论》一书,就是在《知识哲学初稿》、《宇宙哲学初稿》、《人生哲学初稿》、《历史哲学初稿》等“初稿”的基础上加工完成的。景先生在《哲学新论》的“自序”中说,此书“所根据者,唯是举世公认之经验的事实与推理的法则,而非一家一派之说。亦欲以天下之公言,成吾一家之言尔,岂遑崽崽多所顾忌?”以这种治学的精神,他在书中对西洋康德、海格尔(即黑格尔)、新唯心论、新实在论、马克斯派(即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现象学,乃至中国的宋明理学,以及支那内学院多年来积极整理讲习的印度法相唯识学,多有驳斥修正。其中虽有幼稚简单以及误解误释的地方,但书中贯彻的那种“所根据者,唯是举世公认之经验的事实与推理的法则”的精神,却是一种真正的哲学精神。《名理新探》  景先生于哲学方法一门,特重经验,而反对成立形而上学的本体:“吾们只就经验说明经验,一切问题,足可解决。更无待于一个莫名其妙,毫无意义的本体。”(《哲学新论·宇宙哲学》)。对中国哲学,他批评说:“吾国文学最发达,故一般学者,多喜以文学的方法治哲学,哲学之受害实深。尝谓中国哲学为格言式,对联式的哲学,琐碎凌乱,含混笼统,是其大敝。观于各家之语录,庙堂之对联,当知吾言之不谬也。”(《哲学新论·哲学总论》)。欲药斯弊,舍逻辑哲学的讲求莫由。  于是,景先生写了他的《名理新探》。这本书写于抗战期间,几易其稿。《名理新探·初稿序》:“三十二年秋,余蛰居里庐,偶应旧日内学院同学光孝寺住持苇宗上人之请,为诸学僧开讲名理,以补因明之不足。耻于依傍门户敷陈旧义,因发奋自编讲义,为推陈出新,光大斯学之计。极深研几,朝夕以思,积一年之功,而初稿以成。其内容较之坊间通行课本,自东西洋稗贩而来者,损益过半。知我罪我,以俟来者。不幸斯稿着手之初,方值内院欧阳大师示寂于川。将成之际,复值光孝苇宗上人作古于泰。师友凋零,心伤曷极!谨识卷端,聊资回向。”  又《名理新探·修正稿序》:“此抗战八年中作也。抗战前余任教中大、浙大,尝数度沉浸于所谓数理逻辑中。既而觉其苛察缴绕,与斗围棋碰七巧板相类,徒为高等玩具而已。不惟于一般青年思想无所裨益,即于少数积学之士亦有浪费脑力得不偿失之憾。自揣生平用力之勤莫如深思,而得力之多端在正名。过去论理学率详于推论而略于正名,不揣其本而齐其末,坐令基本科目,徒为具文,深可惋惜。遂有志于以正名为主,以日常推论为辅,留意语文习惯,摆脱前人窠臼,从事于新论理学书之编纂。课务羁牵,蹉跎未就。暑假归来,七七变起,流离琐尾,不遑宁居。二十八年夏,里人推长时敏中学,旋迁东乡梁邰庄复课。目睹诸生思路之淆,文理之滞,蹙然有感。得闲辄为敷陈国语文法,间及论理常识。渐觉二者有辅车相依之势,须合一炉而融治之。三十年春泰城沦陷,余辞职家居,侘傺日甚。时取往日思绪而重理之,聊以自遣。自三十二年秋正式着笔,一年而初稿告成,又一年而修正粗毕。而最后胜利同时到来,令人欢欣鼓舞不能自已。回忆此数年来,坎坷百端。苛捐杂役日迫于门,而五更梦回念兹在兹。日就月将以底于成。庶几于战后新中国之心理建设上贡其一得之愚,幸甚幸甚。”书中提出了他的逻辑哲学和文法哲学;对经验和逻辑的强调,背后是很大程度上受到护法一系法相唯识学唯立“现量”和“比量”,不立“圣教量”的思想影响的。
  景先生算得上是真正的哲学家。他的哲学作品,在表述上是清晰的,在逻辑上是力求严密的,在根据上是立于而又不囿于普通人的经验和科学原理的。他的这种哲学精神虽然主要是得自西方的哲学,可是佛学里的法相唯识学,也是他认为在这方面与西方哲学有相通之处并值得我们后人珍惜、引申和发扬的。
  景先生还与“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有一段故事。1921年,北洋军阀政府曾把装入麻袋的部分大内档案卖给了造纸厂,幸被有识之士及时抢救下来。这就是档案史上有名的“八千麻袋大内档案事件”。当时,国学大师王国维曾在《清华周刊》撰文,把八千麻袋清宫档案、安阳殷墟甲骨文、西域木简和敦煌汉唐写经并称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四大发现”。  之后,八千麻袋中的大部分档案收藏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还有部分存于辽宁省档案馆和我国台北。而泰州市博物馆也保存了八千麻袋中的档案750多件,这要归功于景先生。年迈的他讲述了大内档案的来历。  景先生的姻亲苏恩培先生是姜堰白米人,民国初年,曾在北京一外交部官员家中坐馆授课。1924年的一天,苏恩培在街上散步时,见一废品收购者推着一小车,车上竟有不少档案。苏恩培遂买下这些档案。回家整理之后,方知是大内档案。  此后,苏恩培把这批档案当成古董收藏。他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上谕抛残同废纸,老苏搜集重公文”。  几年后,苏恩培离京返家,这批档案一直带在身边。得知苏恩培有“宝物”后,景先生便成了他家的常客。两人常常共同赏玩,谈古论今。  由于儿子远在英国,1948年,苏恩培临终前,把这批档案送给了景先生。  1958年春,泰州筹建博物馆。市里召开大会,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将自己的文物、图书资料捐献给国家。时任副市长的王石琴跟景先生是亲戚,主动上门动员。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景先生担心档案留在家里不安全。而且,当时,他被打成右派,也一心想立功。当年7月,景先生亲自把这批档案送到泰州博物馆。捐赠前,他曾挑出几份档案留在身边作纪念,十年动乱中,他又偷偷烧毁了。  这批档案都是明清档案,是研究明清史的重要资料。景先生对保存和保护这批珍贵的历史档案作出了极大努力。
  1 莱布尼兹单子论译序[翻译]/国风/第4卷1期(1934年1月)  2 孔子的真面目/国风/第1卷3期(1932年9月)  3 道德与社会革命/国风/第1卷7期(1932年11月)  4 悼亡杂记/国风/第2卷2期(1933年1月)  5 单子论/国风/第2卷6期(1933年3月)  6 说四维/国风/第8卷3期(1936年3月)  7 新理智运动刍议/国风/第8卷4期(1936年4月)  8 述佛法中之四纪答/国风/第8卷4期(1936年4月)  9 新理智运动刍议(下)/国风/第8卷5期(1936年5月)  10 印度密教考/国风/第8卷5期(1936年5月)  11 缺少灵魂的现前教育/国风/第8卷6期(1936年6月)  12 新理智与旧理想/国风/第8卷6期  13 理智与热忱/国风/第8卷7期(1936年7月)  14 许思园著人性与人之使命/图书评论(南京)/第1卷12期(1933年8月)  16 苏格拉底自辨文/学衡(上海)/第3期(1922年)  17 柏拉图语录之二.克利陀篇Crito[翻译]/学衡/第5期(1922年)  18 中国心理学大纲/学衡/第8期(1922年)  19 柏拉图语录之三.斐都篇[翻译]/学衡/第10.20期(年)  20 广乐利主义/学衡/第13期(1923年)  21 唯识志疑一.见相别种辨/学衡/第18期(1923年6月)  22 唯识志疑二.唯识今释补义/学衡/第25期(1924年1月)  23 佛法浅释导言/学衡/第29期(1924年5期)  24 消遣问题(礼乐教育之真谛)/学衡/第31期(1924年7月)  25 相别种未释之疑/学衡/第33期(1924年9月)  26 评郭任远人类的行为/学衡/第35期(1924年11月)  27 佛法浅释之一.评进化论(生命及道德之真谛/学衡/第38期(1925年)  28 信与疑(真伪善恶美丑之关系)/学衡/第47期(1925年11月)  29 佛法浅释之一.苦与乐/学衡/第54期(1926年6月)  30 实践与玄谈/学衡/第57期(1926年9月)  31 词:鹧鸪天.再寄碧柳西安围城等三首/学衡/第57期(1926年9月)  32 修改学制刍议/教育新潮(安庆)/1947年第2期  33 惠施公孙龙名理阐微/学原(南京)/第2卷5期(1948年9月)  34 因与果(神学玄学科学之异趣)/学衡/第58期(1926年10月)  35 论心与论事/学衡/第62期(1928年3月)  36 文学与玄学序论第一节真善美与存在,第二节一与多/学衡/第63期(1928年5月)  37 性与命(自然与自由)/学衡/第67期(1929年)  38 人生哲学序论/学衡/第69期(1929年)  39 知识哲学/学衡/第75期(1931年)  40 悼亡杂记/学衡/第78期(1932年)  41 玄怪新犀(哲学新著)/中国评论(南京)/第1期(1947年7月)  42 中国文章之菁华与压卷作/中国评论/第3-4期(月)  43 哲学的大贱卖与新估价/中国评论/第5期(1947年11月)  44 民主质疑/中国评论/第6期(1948年1月)  45 道德与社会革命/中国评论/第8期(1948年2月)  46 兵役刍议/中国评论/第9期(1948年3月)  47 名理新探自序/武汉日报/日10版  48 中国语文法新探要略/武汉日报/日9版  49 宗教詹语/文艺丛刊(南京)/第1卷1期(1933年)
景昌极,江苏泰县人。民国十一年,担任东南大学教授,即从欧阳竟无居士研究唯识学。十五年,又任东北大学教授,开讲唯识学,以代替认识论。景氏本来是研究哲学的,因为他治学谨严,善于思惟,每对一问题,必多深思,弗得弗措。他治学的态度,又极慎审,他说:「我於道德,主明辨而篶行;于科学主博学审问而慎思;於一切不根经验,无裨实际之神学与玄学,主探迹索隐,正名析辞,务使其水落石出,而一无遁形。」(注十五)   由于他崇真务实的态度,所以他(一)不迷信古人,(二)不依傍西哲,(三)不掇拾考据代思想,(四)不玄秘艰深文浅陋……(五)正名析辞,(六)去华崇实,息邪止诐,无害於世道人心(景氏语)。  因他这种谨严的态度,使他对唯识三论,发生浓厚的兴趣。他对佛学著论虽不多,由于他善于思惟分析名辨,曾着了一篇「见相别种辨」,可谓一鸣惊人,曾引起佛学界争论。  他认为唯识学,自陈那、护法、亲光成立自证缘见以后,千余年来,虽无异议,但实际上则不然,于是他主张古说,尊重安慧。他说:「唯识二派,一今一古,护法安慧,争议纷纭。窃思二师,义实一贯,相反相成,如彼空有。玄奘大师,妙善取舍,折衷决择,不落偏颇。基测诸师,衍护法义,矫枉过正,遂尔支离,古师立言,非不善巧。千百年来,坐此不申,忘其粗浅,率尔陈疑,遮几有道,因而正之。」(注十六)   由于他主张古师同种说,而对基测主张别种说,遂引起见相别种争议。先有缪凤林著「唯识今释」(见学衡第十九期),后有唐大圆作「见相别种释」(见学衡第三十三期),对他见相同种提出质难。当然啊呀!他亦不甘示弱,又作「唯识今释补义」,对缪凤林之「唯识今释」,提出广泛责疑:(一)
识与内心脑筋非异趣义。
交徧法界义。
能见能闻者不在根身以内,而与所见所闻者,融合无间义。
建立种子义。
色法非只二缘义。
物之自体可译物如义。
一切法皆有觉性义。
巴克烈存在即觉知及唯我论义。
西方原则公例之学,非与佛法背驰,而无常苦空非佛法之特色义。
见相同种义。
三法同时义(注十七)。
  他对「唯识今释补义」,引经据典,正名析辞,虽极精彩,并多创见,只是使唯识学趣於支离破碎而已。同时,他对唐大圆居士作「相见别种释疑」,乃以「独影唯从见」,信「自证分与见分同种」之说,作广泛阐述,他说:「唐君一本基师主张,以见相同异,成立别种之说。然基师固非主张见相别种者,独影境之见分相分,其为同种,亦基师所极承认。充唐君之说,必若圆测之一切别种而后可.将置『奘基独影唯从见』之说於何地?且一念之中而有能念所念二种,一痴心所之中,而有能痴所痴二种……恐唐君亦未必能自信。念痴睡眠痛痒等,概莫不尔。推而至于一见一闻,又安能自外?夫独影境者,无质之影,有如空华,性境者有质之影,有如水月,虽一无质,而一以天上月为质,而其影无异。岂谓空华离见无别种子,而水月离见独有种子乎?(水中月实不以天上月为质,此处天上月喻本质尘,读者善取其义)。是故苟不承认独影境见相同种则已,苟加承认,则於性境亦无别因可说别种。即此独影境同种之承认,足以推翻唐君全部之说而有余,以唐君未释疑一。 唐君一本基师主张,以能所用异,成立别种之说。然基师固非主张能所皆别种者。自证分能缘见分,见分为自证所缘,此能缘所缘之为同种,则基测诸师所共同承认者,是唐君纵舍窥基而取圆测,亦无以圆自教相违之说,即此自证与见同种之承认,足以推翻唐君全部之说而有余,此唐君未释之疑
又一。」(注十八)   缪、唐二君,一是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居士门人,一是武昌佛学院教授,从太虚大师游,都是当时唯识学著名的学者,至于唯识学见相同种别种的问题,乃是旧案,并非新知。互相争论,徒使斯学支离,而无裨益于世道人心。太虚大师乃告景昌极书云:「君等乍游佛之门,能执利器(名相分别),以防御邪见,固所乐闻。若将深入堂奥,则当舍干戈而容趣入之,未应持械以冲墙倒壁为事也。否则,增自之惑,益人之迷,而害无利,何敢多言。」(注十九) 由此论争,始告息矣! 第六节 张仲仁与佛学思想显示页码 关闭页码 回目录 张仲仁,字纯一,又号一麔,湖北汉阳人,久居苏州,又以吴县为故里。其与袁世凯,私交甚厚。辛亥起义,张氏在苏省巡抚程德全幕中,参与促劝袁氏起义,拥謢革命。张季直代苏抚程德全草拟上疏稿,其亦参与其中,并致书袁世凯,促其起义,拥护共和。其至袁氏书曰: 「宫太保钧鉴:武汉事起仅匝月而大局糜烂不可思议,麔以现在未能从
公又近发胃病,呕吐床褥,不能奋飞,每私忧窃叹。此次之变,吾华人若再不速定方针,恐将陷于万刼不复之地位。苟有人焉,牺牲一身以免此滔天之祸,其功德岂在禹稷之下。但求其资望地位为全国
人所注目,举足轻重,可以转危为安者,则
公之外,无人当之。犹记戊申十一月间送
公于长新店时,此情此景犹在目前。此次出山即大功告成,其能如湘乡合肥之晏然无事乎?故为公个人地位言之,已无可安稳之势。而就中国大势言之,殆哉岌岌乎!大可以灭种亡国,小可瓜分豆割,旬日以来,各省为自保疆土起见,群龙旡首争为酋长,人民惕息,不得安枕。 公诚以救民水火为心,请电传各省设临时政府於鄂洛之郊,各遣代表议决要政,以麾下各镇节制之师,召集其将领而宣誓,以谁为华盛顿者,当兵听其命焉!捐弃从前种种小嫌,以上复尧舜之治,此麔所披肝沥胆欲陈於我
公之前者也。吴县杨君廷栋属有是志,因麔病不能偕往,力疾作书以介于
左右乞进而见之,麔虽断胆决腹亦所甘矣!书不尽言,敬请为
国自重,属吏张一麔叩上,九月廿二日伏枕。」(注二十)   张氏与袁世凯私交甚厚,于此可知。张氏虽未直接参加革命行列,但反满之志,溢于言表,其效力革命之功,实不可灭。袁世凯之所以赞成共和,张季直、程德全、张一麔诸人,从旁以方论鼓励,亦复为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张氏有功於国家社会,实不可忽焉。  民国成立,袁世凯继任总统后,张氏即与袁氏合作。他在民国七年跋「秋夜草疏图中」,曾有「统一政府成立之余,始往京师,自壬子正月后,随项城者四年有余,中华民国三、四两年,大势略定P.622
  ,盖无日不在惊风骇浪中也。筹安事起,余力争不见信,及项城觉悟,取消盖已无及……项城亦因是化古,吾侪昔日所想望者,俱为刍狗……民国七年一月,张一麔识於京师寓斋。」(注二十一)   袁世凯死后,张氏即潜究佛学,不谈政治。民国八年,太虚大师於北京讲经,张氏即与庄蕴宽共同倡议,前往听讲,隐居吴门故里。民国十四年,于苏州北塔寺,请太虚大师讲仁王经、楞伽经等,历经三月。张氏原信基督教,自此改信佛教,倾仰太虚大师。并以佛法折服基督教,故有「基督教即是小部之佛教,故知佛教即是真基督教之骨髓,」以及「不研究佛教,决不能了解真基督教之奥妙,以其法门远不及佛教圆满,其条理远不及佛教邃深。」(见其答某女士书)  张氏对基督教了解之深,决非一般洋教徒所可企及,亦非执佛教以排斥基督教者可拟。他在答某女士书中,对基督教与佛教,孔孟诸子,曾作反复的申述,今特引叙述於次,使其意益加明显。  一、东方人欲研究基督教,当先知其事:(一)当日犹太文化,远不及中国,更远不及印度。(二)耶稣之教,在二千年前之犹太说,非在今日之中国说,故不适于中国。(三)耶稣对文化甚低人说法,大抵多为权说,不便实说……非精通老庄佛典,莫名其妙。(四)耶稣真正教义,因当时人不能领受,实未畅所欲言。考四福音所记,均不知耶稣之真,其中多荒谬驳杂。(五)基督之教,虽属世法,亦具出世法,乃西洋传教者,绝不知其为出世法,一味沉沦於世法,害道不浅。(六)全世界中人以下者,居大多数,如农工商兵各界,不能精研佛法,以传基督教最宜……(七)当知远西只有物质文化,实在陋劣。今西人来吾国传教者,毫无宗教真学识,又不通中国文化,故所传者,绝非真基督教,纯是沿讹谬传之洋
  教。(八)以今传教西人之程度,直合往非洲传,不宜来中国……(九)西人固不知宗教根本要义,沿彼野蛮陋俗,来我国传教者有两大罪恶:(1)不敬拜祖宗父母,要人背恩忘本,尽变禽兽。(2)妄称耶稣为神,蔑视东方一切佛菩萨圣贤为人,消灭此土真正文化。(十)吾国人未闻佛教真义,辄以游惰僧侣当佛教,谓有害社会。又误以西人慈善事业,如学堂医院等,谓有益社会,而东方极可贵的文化,无人过问。」(注二十二)   张氏不特指出西洋传教者,不解老庄佛教文化精义,视中国为文化落后地区,如同非洲。并且不解耶稣真义,以讹传讹,实为基督教之罪人,深为引忧。因此,欲改造基督教义,甚至欲为耶稣伸寃云。  二、欲改造基督教义,以彰直基督教。并举出十四例於后:   (一)当知耶稣实因欧美人根机未熟,难闻佛老等精深之道,特乘愿降生于犹太,预备为西洋。  (二)耶稣之教,如彼得、保罗等之宣传,确是行菩萨道。  (三)耶稣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心,无异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  (四)当知耶稣之心,与释、老、孔、墨,并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心,无二无别。  (五)上帝即众生之心,无内无外,平等不二,即知人人都是上帝,只被肉体埋没耳。  (六)当知人人自性中,具有真耶稣基督。  (七)当知人人自心,本来圣灵充满,不待外来。  (八)当知真基督教,即是一极小部份之佛教,故佛教即是真基督教的骨髓……  (九)当知圣灵与魔鬼,名异实同。人心悟而为上帝,名圣灵,迷而非上帝时,即名魔鬼。  (十)耶稣之心量广廓无私,吾人能以真道救人,虽反对耶稣,耶稣仍极欢喜。若不能以真道救人,反假冒耶稣招牌营业,虽称赞耶稣,无异重订耶稣於十字架。  (十一)不精研佛教,决不能了解真基督教之奥妙。  (十二)耶稣应机说法,天国仍假设之化城,实非究竟乐土。  (十三)教会沉溺我爱,纵有功德,断不能出欲界六天,可危甚矣!  (十四)中国为宗教最完全之国,既为中国人,欲在中国求道或传道,则易、书、诗、礼中精微哲理……皆远驾乎耶稣之上。墨子兼爱苦行,尤似耶稣前身……必一一研究之,然后在中国传道,不致贻基督羞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海洋馆地铁几号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