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国学研修计划是向生活妥协吗

&如何选择在生活中“妥协”?
如何选择在生活中“妥协”?
日09时46分来源:
妥协就是通过双方让步而对彼此的冲突做出调节。这意味着妥协的双方都有某些合理的要求,都有某些价值观可提供给对方。而这还意味着双方在某些基本原则上达成一致,以此作为他们之间交易的基础。
然而,如今当人们说起“妥协”的时候,他们指的却不是双方的合理让步或交易,而恰恰是背叛了他们的原则,向毫无依据的非理性要求做出单方面的屈服。
提出“生活难道不需要妥协?”这个问题的人,往往未能区分基本原则和某些具体的、特殊的希望。
接受低于自己期望值的工作不是“妥协”;雇主聘用雇员来完成某项工作,雇员在完成这项工作的方式上接受雇主命令不是“妥协”;因为吃掉蛋糕而未能保存蛋糕也不是“妥协”。
诚实的含义并不是指忠实于自己的主观奇想,而是指忠实于理性原则。“妥协”(在无原则的意义上采用该词)不是破坏人的舒适,而是破坏人的信念。
“妥协”的含义并不是指一个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而是指一个人做自己明知罪恶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喜欢音乐而陪伴自己的配偶去听音乐就不是“妥协”;为了社会一致性,为了那些虚伪的宗教仪式,或者为了对粗野的姻亲表现的慷慨大方,而屈服于配偶那些非理性的要求,这才是“妥协”。为一个与自己观点不同的雇主工作不是“妥协”,假装与他观点相同才是。
当出版商建议作者修改其手稿,而作者也看得出这一建议具有合理性,那么接受建议就不是“妥协”;违背自己的判断力和标准,为了取悦出版商或者“公众”而做出这种修改,这才是“妥协”。
在所有的这些情况下,人们为做出所谓的“妥协”而寻找的借口是:“妥协”只是暂时的,他们都将在未来的某个不确定的日期,重新表现自己的诚实。
但是,为了纠正配偶的非合理性要求,就不能屈服于对方非理性,并鼓励这种非理性的发展。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获胜,就不能屈服于对方的非理性,并鼓励这种非理性的发展。为了让自己的观点获胜,就不能帮助传播自己的对立观点。
“当一个人功成名就之后”,要把文学杰作献给已经争取到的追随者,他不能写垃圾文字。如果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发现很难保持对自己信念的忠诚,那么一连串的背叛——这有助于说服自己受制于没有勇气攻击的邪恶力量——就不会让他在以后更容易保持忠诚,却会让他安全不可能保持忠诚。
在道德原则上不能有丝毫的妥协。“在食物与毒药之间的任何妥协,都只会让死亡获胜。在善与恶之间的任何妥协,都只会让邪恶获胜。”(《地球的颤栗》)
下一次你想问“生活难道不需要妥协?”的时候,把那个问题转变成实际的含义:“生活难道不需要让真与善屈服于假与恶吗?”答案是:那种妥协恰好是生活所禁止的——如果一个人希望有所成就,而不是获得一段逐步走向自我毁灭的痛苦岁月。
文|摘自安·兰德《自私的德性》
编辑|LEONA
配图|来自堆糖,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33堂金刚经修心课』音频版 现已上线
在焦躁不安社会状态中,如何做回自己?
如何保持一颗不骄不躁的内心?
听『三十三堂金刚经修心课』,
给自己一堂课的时间......
随时随地,不经意间,皆在修行。
详情可长按 海报二维码
点击 “阅读原文”了解国学与领导智慧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日可待。经济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文化的复兴,这是一个大潮流、大趋势。中华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持续了十几年的“国学热”。“国学”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之初,在近百年中一直命运坎坷,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其价值才重新被认识,并在21世纪初,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按照当前文化界的通行观点,“国学”泛指中国传统文化,一切传统文化形式都包括在内,其范围要大于通常所讲的学术文化。它包罗万象,涵盖了中华五千年文明。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就提出了一个富有时代气息的命题,叫做“阐旧邦以辅新命”。所谓“旧邦”,指的是古老的中国和传统文化,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学”内涵基本一致;所谓“新命”,指的就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化事业。这个命题,立足于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新旧整合、中西会通,以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即使我们今天看来,也毫不过时,而是当前“国学热”最好的注脚。
学习国学,不是为了文化的复古,而是为了民族的复兴。我们的国学内容博大丰富,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的一笔丰厚文化遗产。在国学里,我们一方面可以在里边寻找到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到为人处世、从政做官的至理大道。这后一点对从事实际领导工作的同志尤为重要。对于祖先留下的精神资源,我们如果不去认真发掘,学以致用,就如同捧着金碗讨饭吃;如果把国学智慧弃之不顾,却去寻找脱离中国文化环境的领导技能,就如同孟子所说的“犹缘木而求鱼也”。
可喜的是,我们的领导干部看到了国学的巨大价值,自觉参与到了“国学热”的潮流中了。据《半月谈》杂志报道,2010年,中组部在部分国家部委中试行干部培训制度改革,让司局级领导干部自主选择包括北大、清华等高校在内的数所院校和由这些院校提供的专题讲座,完成40学时~60学时的培训。这次“自主选学”的结果似乎有些出人在意料:报名人数居前三位的讲座来自北大,分别是“周易智慧”、“道家思想与老庄智慧”、“佛教禅宗与人生”;清华大学8个入选讲座中7个分别是:国学概论、道家智慧、儒家文化、古代修身智慧、传统音乐、《大学》《中庸》和国史概要;中央党校准备的36个讲座中,仅有“《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达到规定的人数标准。在达到规定人数的42个讲座中,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占了45%。
可见,面对21实际第二个十年出现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问题,身处社会转型前沿的领导干部渴望从传统文化总汲取精神营养,从国学中得到管理社会的经验或启迪。这无疑是一种更加开放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冯友兰先生“阐旧邦以辅新命”命题的具体实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针对领导干部的工作实际,从历代典籍中发掘出一些具有借鉴价值的思想,编写了这本《国学与领导智慧》,满足领导给你从国学中汲取领导方略的需求。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撷取了古圣先贤们关于领导者修身、从政的经典论述,把它们翻译成通俗易懂现代白话文。每一节一个主题,每个主题下是若干条经典论述。我们还选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对这些论述的内涵进行解读,以言议事,以事解义,为读者学习了解国学中领导智慧的精华服务。
本书选择的经典论述,出自24古代典籍,其中14种是先秦典籍,其余是秦汉以后历代的典籍。在先秦典籍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论语》、《孟子》、《老子》等典籍,也有像《鹖冠子》这样“冷僻”典籍。在秦汉以后的典籍中,既有《资治通鉴》、《贞观政要》这样流传甚广的典籍,也有《反经》、《止学》这样的谋略学著作,还有范仲淹这样的名臣的文集。当然,相比较浩瀚的国学典籍来说,这些书也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但是,我们是精挑细选,在“弱水三千”中,选择对领导干部的实际工作最有帮助的“一瓢饮”,这也是本书的主要目标所在。
回首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一直把阴阳协调、刚柔并济作为理想目标,用我们今天的话讲,就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世界的和谐。这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何其一致!虽然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他们的理想没有实现。但是到了今天,他们当年的对于和谐的思考与追求,还是可以给我们以启迪。21世纪的中国,已经进入了伟大复兴的快车道,一个全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在构建过程中。我们今天学习他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修养和能力,“阐旧邦以辅新命”,无疑是一种明智而且实用的选择,也是我们编写本书的目标所在。
当然,由于编者水平所限,本书的编写又是一种全新的探索,书中可能会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读者能够不吝赐教,我们在这里谨表谢意。
2010年11月
  德行是做人为官的根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第二》
【意译】孔子说:“如果能够依靠道德来治理国家,那(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呆在固定的地方,而群星都环绕在他的周围。”
◎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孟子·公孙丑下》
【意译】天下有三样东西被认为最尊贵:一个是爵位,一个是寿命,一个是道德。在朝廷中,首要的是爵位;在乡里中,首要的是高寿;在辅佐君子统领百姓方面,首要的是道德。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齐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事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学》
【意译】古时候,想要在天下发扬光明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国家,先要安定自己的家族;要安定家族,要先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先要认识明确;明确认识在于穷究物理。从天子到平民,人人都要把修养自身品性作为根本。一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败坏,却要他整治家族、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
德行,是说一个人的品德、操行。品德有高卑之分,操行有正邪之别。生活中,德行通常被作为评判、衡量一个人品行好坏的标准。老百姓中间有句骂人的话叫“瞧你那德行!”,意思就是说那个人的品行不好,做人处事有些“缺德”。
德行是做人的根本。做事先做人,为人先立德。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修身、崇尚道德的民族。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幻,“忠、信、孝、悌、礼、义、廉、耻”这些传统道德准则都亘古不衰,更被多少古圣先贤当做了传家之宝,他们把德行看得比生命还要宝贵。故有先贤说:德为至宝,一生受用不尽;心作良田,百世耕耘有余。
德行也是人生的最大财富。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靠德行。《世说新语·贤媛》有云,“百行以德为首。”大凡成功的人,都是的新高尚的人。德善之人利人助人,亦得人利人助。德恶之人损人害人,最后必得人损人害。也正如孟子所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衅之。”英国伟大的作家莎士比亚说:“道德是远胜于富贵的资产,它可以使一个凡人成为不朽的神明。”
德行还是一种幸福。它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使人自省、自尊、自爱,树立正确的义务、荣誉、正义和幸福观。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坦荡、本真、善良、厚道、不虚伪、不矫情、不阴险、不奸诈,心中充满道德,就会拥有不凡的力量和气质,会让人敬佩、崇仰。他就是季羡林评价张中行时所谓的“至人,超人,逸人”,他就是个忘我的人,纯粹的人,最幸福的人。
做人要有德行,为官亦然。常言说,好人不见得是好官,而好官必须是好人。伏尔泰也曾经说过,“造就政治家的,绝不是超凡出众的洞察力,而是他们的人格。”
人格德性是最重要的,能力则总是相对而言的。人格的力量,是最可靠的事业资本。被称为“伟大的解放者”的美国前总统林肯说:“坚守人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力量。”在他去世后,美国陆军部长史丹顿说:“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对于反对他的人林肯总是会说:“不用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大概也会如此做。”一句简单的话语,折射出的是他的宽宥和自持,当然这只是林肯所以享誉世界的伟大人格中的一部分。
为官者的德行,在中国被称作官德。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对为政者的德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诗·小雅·南山有台》有这样的话:“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意思很明白,就是当官的要做老百姓的父母,要爱民如子,德音不止。
古人云:“做人可以一生不仕,为官不能一日无德。”官德大如天。无数的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官德好坏始终与政权安乱、国运兴衰、百姓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官德好,政权安,国运旺,百姓幸福;官德坏,政权乱,国消亡,百姓遭殃。奴隶社会时的文武之治(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成康之治(西周初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封建社会时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西汉晚期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东汉的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南朝刘宋的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时期);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文帝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高宗时期)、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明前期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弘治中兴(明中期明孝宗时期);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纵观历史上的每一个治世无不与当政者的德治相关。就拿“贞观之治”来说,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这最为后人称颂的二十三年里,“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之于道路焉。”之所以有这样的太平盛世,不能不说是由于唐太宗注重“德行”所带来的结果。他不仅注重自己的“德行”修养,还告诫自己的子弟们,“人之立身所贵者惟在德行。”做为一个人最可贵的是他的品德、操行,而不是荣华富贵。他还于贞观七年指示魏徵将历代帝王子弟因骄奢淫逸而导致国败身亡的历史教训汇编成《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一书,来教育、警示他们。
相反的,从先秦时期的战国时期到20世纪40年代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两千多年间,乱世就占去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其中的每一次起义暴动、政权更替,都和当政者的昏聩荒淫,甚至人格扭曲不无关系。历史上昏庸的皇帝不少,但昏庸的出奇的人要数晋惠帝司马衷了。有一年闹灾荒,老百姓没饭吃,到处都有饿死的人。有人把情况报告给他,但他却对报告人说:“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这样的人当政,不亡国就不正常了。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人们常把他与秦二世胡亥相提并论。其实,在他登上皇位之初的一段时间里,文治武功,还颇有一些建树,曾经让天下读书人魂牵梦绕,影响了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就是他开创的。总的来说,当时政治也算清明,国家相对安定,老百姓的日子也还过得去。可到了后期,他开始变了--骄奢淫逸、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最终既亡了国,也断送了卿卿性命。也许他自己到死还没有明白其中的缘由,真是可悲可叹!
为政以德的行为准则在于“公正”。 所谓“大德之行,天下为公”,“民不患寡,而患不均,人不患贫,而患不公。”为官从政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为百姓作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尊道贵德,在于气正。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严于律己、防微杜渐,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声色所迷,才能体察民意、集中民智,做到“以人为本”,真正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于为人民谋福祉上来。像胡长清、成克杰、李乘龙、李真等腐败分子,从党的领导干部堕落为人民的罪人,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守住做人的德行,私欲极度膨胀,政治上蜕化变质,生活上奢侈糜烂,才最终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积玉堆金官又崇,祸来倏忽变成空。五年荣贵今何在?不异南柯一梦中。”唐朝“卒徒”出身的宿州太守陈蟠的这首诗不正是他们人生结局的形象写照吗。再看近年来出现的“三鹿奶”、“地沟油”、“毒疫苗”、“假文凭”以及“豆腐渣工程”之类的事件,虽然有制度上的一些原因,而最根本的首先是一个始作俑者的道德问题。
领导干部的德行不仅是个人行为,其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一举一动都有导向作用,在党内和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影响力和辐射力。《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荀子》中说,“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官德隆,民德昌,国家兴;官德毁,民德降,国家衰。因此,***同志反复强调:选用干部必须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只有品德过硬的领导干部,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信服与支持。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好官”--焦裕禄、郑培民、沈浩、王伯祥、宋鱼水等等,他们正是用自己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诠释了共产党员人的政治品格和道德风貌,用自己高尚的品德感染和鼓励了群众。总之一句话,领导干部只有自己品德高尚,以身作则,才能有效地兴教化,敦民风,达到以德化民的效果。
为官者要守住德行,需要坚持四慎。慎微,即防微杜渐,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否则“千里之堤”将“溃于蚁穴”;慎初,就是要谨防“第一次”,把好第一关。第一道“防线”被冲破了,往往会“兵败如山倒”;慎独,就是要自律,自觉做到不放纵、不越轨、不做见不得人的事;慎欲,就是不为功名利禄所迷醉,不搞横攀竖比,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当然,“德行”修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正如周总理对自己要求的那样,“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把“修德”作为一生的必修课。
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能以普通人的良心自责,以党员的良心自律,以公仆的良心自警,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革命气节,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全社会的道德楷模,那将是民族之幸,国家之幸。
别太把功名当回事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赞。贪巧之功,天不佑也。--《止学·誉卷五》
【意译】名望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明智的人不会自我赞扬。贪婪和巧取所得的功名,上天不会保佑他。
前不久笔者看到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深秋季节,花草凋零、秋风萧瑟,大雁们都纷纷排着队南飞了。一只小蝙蝠倒挂在崖壁的岩缝中嘤嘤啜泣,哭得好伤心。住在离她不远的崖壁上的老鹰听见了,循着哭声飞过来,问她:“你怎么啦?是谁欺负你了吗?”
“不是。眼看就要到冬天了,我既没有像你们那样的羽毛御寒,也不能像大雁他们那样可以飞到南方去过冬,到时候可怎么办啊?还不得给冻死啊!想到这些,我就……”
老鹰看了看浑身光溜溜的蝙蝠,再想想朔风呼啸的寒冬,很是同情小蝙蝠的境遇,心里也暗暗为她着急,很想帮她一把。他眨巴了几下圆眼睛,有了主意:让所有的鸟儿都捐出自己的一根羽毛给小蝙蝠的话,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老鹰的号令一下,小蝙蝠于是就有了一身五彩斑斓的羽毛。当她扇动着自己的一双翅膀在大家面前飞舞时,鸟儿们都几乎惊呆了:太漂亮了!小蝙蝠在大家的一片啧啧赞誉声中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
此后,小蝙蝠自认为自己是天底下最美丽的鸟儿,根本不屑搭理其他的鸟儿们,就连曾经好心给她出主意,帮助过她的好邻居老鹰都不放在眼里了。老鹰倒没太在意,可时间一长,别的鸟儿都一肚子怨气,纷纷来找老鹰告状。
老鹰于是找到小蝙蝠,对她说:“听说你自从有了这身羽毛,变得骄横自得,看不起周围的其他鸟儿了?”
小蝙蝠一听,脖子一拧,脑袋一仰,挥挥翅膀振振有词地说:“还说我看不起他们了,本来嘛,您瞧,我难道不是最漂亮的鸟儿吗?”
老鹰一听,也来了气。“既然你不愿意与别人为伍,那你就把身上的羽毛还给大家吧!”还没等小蝙蝠反应过来,鸟儿们都扑向她,把原本属于自己的羽毛叼走了。转眼之间再看小蝙蝠,又变成赤条条的光身子了。从此,她再也没有脸面见大家了,所以白天就躲进了崖洞里,只有晚上才飞出来找些吃的。
小蝙蝠的结局有点惨,既失去了藉以御寒的羽毛,又丢掉了弥足珍贵的友情。但这样的结果又能怪得了谁呢?怪只怪她太过看重别人给她的那份荣耀,以致于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追求,丢弃了最为宝贵的东西。
由此,笔者联想到了人世间的功名。
《三国演义》中,东吴大都督周瑜在群英会上即兴高歌道:“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这不只是周瑜一个人的抱负,而是无数英雄豪杰的共同情怀。功名是什么?功名就是指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获得较为优胜的社会地位、领导地位,是为了获得一般人难以获得的一种荣誉,获得一般人得不到的称赞和奖赏。所以,有了功名,就可能升官,就可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就有较高的威信,就会有较大的影响力。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人都在盼望成名,把成名作为人生的重要目标。
《史记》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成名就。他每次出巡时,旌旗招展、鼓乐喧天、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无比荣耀。有一次,当他的出巡队伍行经楚地时,有个青年被如此的风光深深地吸引和强烈地震憾了,他羡慕万分,禁不住说了一句:我可以取而代之。这个青年就是后来的西楚霸王项羽。
其实,追逐功名本无可厚非。从功名的追求中也可以反映出一个人远大的志向。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时代,一个人要想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就需要建功扬名。有了功名,才能登上更大的舞台,让自己发挥出更大的社会效应,从而对国家,对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正如拿破仑所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没有大志向就成就不了大事业。当然,如果说这只是一些人杰雄才的对功名的注解,那么,退一步讲,对于一个普通人而言,追求功名,也是一种比较积极的人生态度。因为功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让自己活得有意义、有尊严,套句国人常挂在嘴上的话就是“让自己有面子”。能够扬名立世、光宗耀祖,总比那些一辈子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强吧。甚至还可以再退一步讲,对于任何一个自然人来讲,都有一些正常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倾向”,而最能满足这种心理需求的,莫过于“功名”二字。这种功名的目标可以极大地激发生命的活力和潜能。
但是,一个人如果把功名看得太重,把它当成了自己生命的全部和人生的终极追求的话,那就不值得称道了。那样的话,他可能会为了功名而不择手段,舍弃自己的原则、立场,甚至人格、尊严,而成为人民的罪人;也可能会因为功名的光环而自鸣得意、狂妄自大,或者躺在功名薄上睡大觉,不思进取、萎靡懈怠,到头来被历史抛弃。
  宋代的大政治家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伤仲永》。文中的中永是个神童,5岁就能出口成章,且文采出众。一时间名闻乡邻。本来这个孩子好好培养一下,没准就是一个国家栋梁,会名留青史。而他的父亲却把儿子的一时之名当成了摇钱树,整天拉着他到处表演讨赏。结局可想而知,一世英才就此湮没于凡尘。再看《儒林外史》中的那个范进,一生对功名孜孜以求,屡试不中,好不容易在他头发白了的时候才中了个举人。没曾想,得了功名,他却乐极而疯。童星陨落、范进疯狂,症结在哪里?很明显,就是他们太过看重了功名,是“功名”的心魔害了他们!
还是那句话,追求功名没有错,但不要把功名当成“事业”,让功名左右了自己的人生航向,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念,蒙蔽了睿智的双眼,拖累了前进的脚步。一句话,就是要“淡泊”功名。
三国时候的诸葛亮在《诫子书》对他的儿子谆谆教导:“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而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他之所以能够协助刘氏父子创下西蜀伟业,并为后人铭念至今,除了他的旷世奇才之外,与这“淡泊”二字也不无关系吧。先秦时的大哲学家庄子虽然生活非常贫困,但当楚国的大臣来请他去做官时他却不肯去。是“淡泊”功名成就了庄子,使他能够感悟到人生中许许多多真正的道理。
“淡泊”是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人格修养,也是对功名的一种理性认知。中国科学界“两弹一星”巨星钱学森在科研上建树颇多,心态则愈近淡泊。对于官职,他说“如果不是工作需要,最好什么都不要当。”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时,他是院长,什么都要管,火箭动力要管,附属幼儿园也要管,最后主动向聂荣臻提出当副院长,专管科研。钱老一生做人有四条原则:不题词;不为人写序;不出席应景活动;不接受媒体采访。还有一次,那是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的一位富商想在“中华养生文化庄园”内为钱学森立功德碑和塑半身像。当时的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和政委戴学江把他的意思转致钱老。钱老说,立功德碑和塑半身像,只能为已去世的人才相宜,还活着的人怎能最后定其功德?又怎能塑像?再者,立功德碑和塑像的对象,在国防科学技术(领域)应是钱三强、邓稼先等人。言下之意是,他自己还不够格。其高贵品行实在令人可敬可叹。
淡泊功名,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是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的最高境界。只有忘却功利的诱惑、虚名的困扰,才能无私奉献、执政为民;才能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有少数领导干部,却为功名所困,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做着言不由衷的事;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搞“形象工程”,报喜不报忧。结果是丢掉了党性,脱离了本位,忘了执政之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仅误了国害了党殃了民,同时也害了自己。也有某些年轻干部工作三年不晋升、优秀没评上,就垂头丧气,产生悲观情绪,甚至消极怠工。
我们说,领导干部要政绩求晋级没错,但取得政绩赢得荣誉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只能算是党和人民对我们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对于此,我们在感到欣慰的同时,更应该将其当做今后工作的动力和鞭策。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让人民更满意。那样,人民会把你的功名永远铭记在心,历史会把你的功名永恒镌刻在册!
独善其身守住自己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易经》
【意译】有才德的君子始终是白天勤奋努力,夜晚戒惧反省,虽然处境艰难,但终究没有灾难。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
【意译】小人独处的时候,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当他见到君子时躲躲闪闪,掩盖自己的恶行,显露自己的善行。其实,在别人眼里,你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样做有什么用呢?所以,君子在独处的时候一定要谨慎自己的行为。
古人修身讲究“慎独”。“慎独”就是指人们在个人独自居处的时候,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我约束,即自律。
《后汉书·杨震传》中有一个“暮夜拘金”的故事。说东汉时华阴县人杨震从“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在他赴任途中经过昌邑,时任昌邑县令的王密曾受到过杨震的举荐。所以当他听说恩人来到了自己的地界后,就想趁机表示一下自己的谢意。为了避免白天人多眼杂,招来闲言,就趁着夜色,带了一些金银来到杨震下榻的驿所。
杨震见王密来拜访,很是高兴。等到王密拿出金银来,他一下子沉下了脸。王密素来知道杨震的清廉,连忙解释说,这只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一点心意,并没有其他意思。杨震还是不收。王密指了指窗外,又劝他说,现在是晚上,不会有人知道这件事的。杨震一听,生气了,他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没办法,只好带着东西回去了。而从此之后,他也对杨震愈加敬重了。
《后汉书》中还有一个“羊续悬鱼”的故事,说的是东汉时,宦官、外戚专权,官场贿赂成风,腐败日盛,天下混乱,民不聊生。当时的南阳太守羊续,他为政清廉,为人正直,非常憎恶贪污腐败,奢侈铺张的官场作风。作为地方长官,他下决心要以自己的清俭来抵制浮华的社会风气。他平时吃着粗茶淡饭,穿着破旧衣服,出门乘坐着一辆破旧马车,过着十分清苦节俭的生活。
当时有个叫焦俭的府丞,为人也算正派,与羊续的关系很好。他看羊续的生活太清苦,实在有些不忍心,想帮帮他,可又深知羊续的秉性。后来他听说羊续爱吃鱼,就买一条当地有名的特产--白河鲤鱼给他送来。怕羊续拒收,再三解释说这只是朋友之间的一种交往,绝对没有其他意思。羊续见焦俭这么说,怕不收驳了朋友的面子,显得见外,于是就把那条鱼留了下来。
然而焦俭走后,他并没有把那条鱼吃掉,而是将它用绳穿起来挂在了室外,直到晒成了鱼干也没有碰它。第二年,白河鲤鱼收获的季节,焦俭又提了一条来送给羊续。羊续把他带到院子里,指着去年他送的那条已经晒成干的白河鲤鱼给他看。焦俭明白了羊续的意思,只好摇摇头叹着气把鱼提走了。
明代郭允礼的《官箴》中有这样一句话:“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羊续正是恪守了这一从政道德,廉洁耿直,严以律己,为百姓所钦服,名垂青史。
一个人,为民为官,白天黑夜,有人无人,都能严以律己,不贪不占,拒礼拒贿,其人品之高尚,其道德之规范,其“慎独”的精神实在令人可敬可佩。
《礼记·中庸》中有句话叫:“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克己善身的君子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不能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越是在“独处”的时候,越是要关注自己,坚守为人做事的原则。
在南开大学有一个流传甚广的“镜鉴”,是由著名教育家、南开体系创建人张伯苓订立的。就是在学校的每个重要通道的墙壁上都挂着一面大镜子,镜子上面写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暴 勿傲 勿怠。颜色:宜和 宜静 宜庄。”学校旨在让每个同学都要以此为则,拥有整洁合适、积极向上的仪容仪表以及平和、宽仁的处世态度,注意修身养性,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曾经在南开就读过的周恩来就是以此作为自己一生待人处事的镜子。
日,周总理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在他身上,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
建国后,周总理居住在***的西花厅,依旧过着俭朴的生活。西花厅年久失修,有些破旧。但他始终不许装修与翻新房屋及庭院。有一次,身边工作人员乘总理出国访问的机会,为了保护与加固建筑物,他们抢时间只搞了点简单的内装修,更换了窗帘、洗脸池与浴缸。周总理回来后见了十分生气,将他们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事后,他语重心长地对身边人员说:“我身为总理,带一个好头,影响一大片;带一个坏头,也影响一大片。所以,我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你们花那么多钱,把我的房子搞得那么好,群众怎么看?一旦大家都学着修起房子来,在群众中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自此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提及装修房屋之事了。
正是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铸就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
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如果心怀侥幸,放松自律,那些一个个落身下马、身陷囹圄,成为人民罪人、遗臭历史的人的下场就是最好的警示。
对一个执政党的领导干部来说,明辨是非的基础上,以党和国家、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以“八荣八耻”为准绳,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腐败现象的诱惑,不为物累,不为名惑,不为利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自觉地维护领导和领导机关的形象,努力为社会多作贡献,为人民多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实现社会价值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公仆,老百姓真心爱戴和拥护的官。
宠辱不惊真英雄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竟。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意译】世上的人们都赞誉他,他不会因此越发努力,世上的人们都非难他,他也不会因此而更加沮丧。他清楚地划定自身与物外的区别,辨别荣誉与耻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呀!
生活中,我们常能看到一些人,得志得利时,飞扬跋扈;失志失意时,沮丧落魄。我们都知道,人生在世,生活中有毁有誉,有荣有辱,有褒有贬,这是人生的寻常机遇,不足为奇。所以要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努力做到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宠辱不惊。荣辱不惊是一门生活艺术,也是一种处世哲学。
唐太宗时期,有个负责运粮的官员一时疏忽,导致运粮的船只沉没了。到年终考核时,考功员外郎卢承庆奉命给下级官员评定等级。评定等级事关每位官员的仕途升迁,所以大家都非常紧张。因为运粮船沉没一事,卢承庆给那位运粮官评了个“中下级”,那位运粮官没有流露出半点不高兴的神情。后来,卢承庆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又将运粮官的级别改成了“中中级”,运粮官也没有流露出半点高兴的神情。卢承庆赞扬他“宠辱不惊,实在难得”。据说,卢承庆自己也是一个宠辱不惊的人。他最初当过考工员外郎,后来当过尚书左丞,最后还当了兵部侍郎。由于进谏得罪了皇上,被贬为简州司马。在这宦海沉浮中,卢承庆始终如一、尽心尽职。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明代陈眉公《幽窗小记》中的这副名联,可谓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在世,能视宠辱如草芥,不萦怀,不沉溺;能视官位如浮云,不怨艾,不迷恋,就可得一种人生大情怀。大丈夫能屈能伸,荣不得意,失不伤怀,才是人生对待名誉和地位应持的正确态度。
北京大学原老校长马寅初,因其“新人口论”蒙冤获罪,遭到专横无理的批判,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的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丁一声。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顷刻之间,人们的赞辞颂语骤然变成愤怒的狂涛,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的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的信息之桥。
宠也自然,辱也自在,何等心胸、气度!
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 保持平和的心境,不汲汲于功名、不惜惜于富贵,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遇事想得开,放得下,才能活的轻松,过的自在。平常心是一种人生的美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做作,不虚饰,洒脱适宜,襟怀豁然,平常心不仅给与你一双潇洒和洞穿世界的眼睛,同时也使你拥有一个坦然的充实的人生。平常心是一种经历挫折和失败,不断奋斗努力,才能历炼出的人生境界。
拥有了一颗平常心,就拥有了一种豁达,一种超然。古人云:君子坦荡荡。是真英雄自洒脱,是真名士自风流。为君子者,无妨宠亦坦然,辱亦淡然,豁达大度,一笑置之。得人信宠时勿轻狂,莫忘“贺者在门,吊者在闾”;受人侮辱时忌激愤,犹记“吊者在门,贺者在闾”。如此清醒应对,便不难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思想境界。陶渊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着,尽得风流。
人生就像一段旅程,如果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沿途景色各异的风光,去面对光怪陆离的诱惑,就不会受欲望的蛊惑,就不会挂念万物,患得患失。积极的心态是幸福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是心灵在广阔天空里翱翔的雄鹰。消极的心态是生活落没的源泉,是生命的慢性杀手,会让自己永远受制于自我设置的阴影里。选择了积极的心态,就等于选择了光明,选择了希望;选择消极的心态,就等于人生在步入失败的沼泽。只有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任凭风吹浪打,波澜不惊,扫除一切私心杂念,而专心朝着自己生活目标迈进。
  苏东坡一日觉得自己禅修大进,得意洋洋写了一首诗:“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派人送给江对岸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这诗的意思就不详细解释了,大意吹嘘自己定力过人,讥、毁、苦、乐等情绪影响不了自己。佛印在诗作后跟帖只有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到回复后,气坏了,渡江指责佛印言辞粗鲁,佛印不认。苏东坡出示证据,你看,这上面“放屁”两字墨迹未干。佛印笑嘻嘻地说:“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呢?” 苏东坡闻言惭愧不已,自认修为不够。
对荣辱得失的淡泊不争,是一种屡经历练后淡泊但更加坚定的人生沉淀,是一种升华,一种洗练,一种清澈而纯朴、诗意而浪漫的人生境界。正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说:“势力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厉坦险而益固。”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宠辱不惊就是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和荣辱,不沽名钓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工作,职务有高低之分,却没有贵贱之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名利观,“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在对待职位变化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对待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上要有豁达的气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顺利时不失沉稳和谦逊,受挫时保持坚忍和执著。升迁固然值得高兴,但也不必大喜,把新岗位当成新起点,努力干出新业绩;平调或降职固然让人失落,但也不必悲观,把它当作是一个查找不足、迎头赶上的机会,坚信“如果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有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努力做到宠辱不惊,才可能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为民作主,全心全意为民谋利;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自己;才能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忠实守信人人敬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
【意译】一个人只要说话忠实守信,行为厚道有礼,虽到蛮貊之国,也能感化人,无往而不可行。反过来说,假使“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别说到外国,就是在家乡也行不通。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意译】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它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讲的是秦末汉初,楚王项羽手下有一个叫季布的大将,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而且特别是讲信义。凡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去办,所以在当时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在楚汉争霸中,季布勇猛善战,几次将刘邦杀得大败。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得天下,当上了皇帝。他每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窝火。于是下令辑拿季布,要雪洗耻辱。
当时刘邦手下有个姓周的人一直很仰慕季布的为人,他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将季布秘密地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藏身。朱家主人也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不仅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还派人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帮季布向刘邦讲情。夏侯婴从小与刘邦一起长大,后来又跟随刘邦转战征杀,为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刘邦对他非常信任。有他讲情,刘邦不但赦免了季布,并且还封他为郎中,做了河东太守。
当时有人说季布造化大,得到了贵人相助。其实,应该说是“信义”二字救了他。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信用就能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信用也是立业之本,守信用就能获得信誉,赢得商机。
16世纪末的一个冬天,一个荷兰商人,有一次带着船员们驾着自己的航船从遥远的俄国为荷兰的商户运送货物。在规程途中,航船在俄国附近的一座岛屿边被一大片浮冰卡住,无法行驶。尽管他们作了很多努力,但始终没能摆脱困境。他们只有等待春暖冰融时再开船返航了。
他们被困的地方处在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那里的冬季漫长而严酷。他们不断遭受着冰冷刺骨的狂风和漫天的暴风雪的侵袭。他们拆掉船上的甲板生火取暖,靠从小岛上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就这样,他们在苦熬中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时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岛上已经没有任何猎物来给他们充饥了,他们就以冰当食。到他们重新起锚开船时,有几名船员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而船上为国内商户托运的几千袋小麦,却颗粒未少。
当他们把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商户手中时,他们的做法震动了整个欧洲,也为整个荷兰带来了众口皆碑的商业信誉,使得该国逐渐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很快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用也是立国之本,守信用就能获得人心,赢得拥护。
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头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给,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两黄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赏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由此,商鞅确立了自己的诚信,使变法得以推行,并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伟业。
近年来,社会对“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什么“诚信建设”、“诚信工程”、“诚信服务”、“诚信政府”等等,随处可以听到。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促进改革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是保持稳定不可轻视的基础因素,是寻求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更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领导干部作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历来在社会诸多领域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代表着官方的一种道德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加强领导干部诚信建设,重塑领导干部诚信形象,铸造领导干部的健康人格,对于从严治党,科学执政,营造社会整体诚信环境,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业无诚信不旺,家无诚信不和,民无诚信不立,官无诚信不忠,世无诚信不宁,国无诚信不稳。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执政者只有取信于民,民众才会接受其理想教化,服从其指挥领导,才能团结一心,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诚信这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底线一旦崩溃,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现实中,有个别领导干部对理想信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满口大话、空话和假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者为了显示政绩,弄虚作假,捏造数字,报喜不报忧,假政绩、假数字屡禁不止;等等。群众的信心、信仰、信任、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诚信。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失去诚信,会直接导致群众信心不足、信仰迷茫、信任丧失、信赖殆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民主意识的逐步普及和不断增强,民不可欺、无信不立的规则更加真切地成为执政之基、为官之本。因此,坚持诚信执政,加强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已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知足常乐活出滋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
【意译】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可爱?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贮藏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样才能够保持长久。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四十六章》
【意译】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保持一种知足心理,才是永远的满足。
有一个民间故事: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是啊,“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幸福快乐与贫富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是来自于人的自足心态。
从前,城里住着一位大财主,他拥有十多间店铺,乡下有几百亩出租的田地,又有百多头牛羊,还有十多艘捕渔船,这财主家大业大,可以说得上是腰缠万贯。在他隔壁有一间小木屋,住户的主人是以理发为生,名字叫阿欢。财主平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阔院,睡的是宽床高枕,盖的是罗帐锦被,但财主整天为家族的产业入息不理想、赚钱太少而烦恼和唉声叹气、寝食不安。而隔壁住的阿欢,他三十出头仍没有妻儿,每天只能赚到“几个银钱”,但也够日常的生活费用和小小开支,生活虽然过得清淡一点,但天天无忧无虑十分潇洒,每晚饭后便在小木屋里躺着唱小曲,然后一觉到天亮,又愉快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人认为,“知足”就是对生活无所要求,毫无欲望,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它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却不苟同。“知足”绝不是对生活无欲无求,也不是盲目的乐观,更不是苟且不求进步,而是怎样对待你手中所拥有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永远不知满足。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当然,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意识,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对进取目标的理性判断和设定。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总在考虑自己并未得到的东西,而忽略已经拥有的东西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达到欲望的满足。不知足导致人们往往会用不正当的手段,不正常的途径,或是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要求来达到自己欲望的短暂满足,而由此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焉能“常乐”?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下联: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横批:知足常乐。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人想要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就像普希金童话中的那个老太婆,当了女皇后还想做教皇,要天下所有的国王都臣服于她的魔杖之下;就像神话中的年轻人,获得了黄灿灿的金子,却还要那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只能一无所有。正是那颗永不知足的心才演绎出同样残酷的恶果,才刻意追求物质上的丰盈,才一再抱怨自己的命运如何悲惨,那种欲望就会像喝海水一样,总是越喝越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永远也满足不了。因为满足了一种欲望,同时就有十种欲望受到压制,又有百种欲望随之产生……太多的追求,只能让自己活得太累,太多的牵涉和羁绊只会让自己日渐憔悴。好高骛远,食幕虚荣,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得到的只是无尽的遗憾和怨恨。
想想饥寒苦,温饱就是福;想想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想想离乱苦,平安就是福;想想牢狱苦,守法就是福。其实,知足常乐,就是一种心态,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小说《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是一种豁达的处事态度,是一种幽幽释然的人生境界。
当然,知足,不是要睡在成绩簿上睡大觉,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矫揉造作,狂放不羁。知足,更不是怯懦、退缩、心虚或甘于平庸。不要忘记清朝末期,列强瓜分中国的耻辱,是什么导致中国留下历史上不可洗刷的一页?在西方国家改革创新,富民强国的同时,我们的老祖宗却实行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知足”政策,做着大清帝国千秋万载永传后世的美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足?如此知足岂能常乐?
《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已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弄得心力交瘁,不知生活的乐趣。
知足常乐是一种境界和修养,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不仅在生命科学方面能给人以身心健康的“筹码”,而且更在社会科学等方面对抑制一个人私欲膨胀,将其引向冷静务实的生活路轨上抵住腐败、抗住诱惑。
  周恩来总理曾告诫领导干部要过好生活关时强调:“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要知足常乐。”***同志也多次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常思贪欲之害”、“知足常乐”、“过好生活关”。对于贪欲,清代张英说得很形象:“嗜欲之心,如堤之东水,其溃甚易,一溃则不可复收也”。看安徽皖能集团原董事长张绍仓,年薪过百万,仍生贪念,终因贪污受贿近千万元,成为阶下囚;原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因受贿罪、非法利用职权罪获刑18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原市长徐国元因涉嫌违法违纪,被罢免市长职务。还有李真、胡常清、黄怀忠等等,无不因贪得无厌,把党和人民给的权力变成了为个人捞取不义之财的工具,结果多行不义、翻船落马、害己害家。
作为领导干部,要有效克制不适当的欲望,关键要有一个清心寡欲的心境。心清则欲淡,心浊则欲强。寡欲则安。只有清心寡欲,才不会心浮气躁,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才不会拉关系、跑门子、找靠山,才可能在五光十色的社会之中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在物欲横流的喧嚣之中保持一种清静之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领导干部具备了清心寡欲的心境,才能不为世俗所缚,不为情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
是非面前谨小慎微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揜,罪大而不可解。”--《周易·系辞下》
【意译】善行不积累,不足以成就名声,罪恶不积累,不足以伤害生命。小人认为小小的善行没有益处而不去做,认为小小的罪过不会带来伤害而不加以克服,所以恶行积累到无法掩盖的时候,罪责就会达到无法解脱的地步了。
1485年,英国国内发生了一场战争。因为这场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国王查理三世亲自率领军队应战。在战斗开始之前,国王让马夫将自己最喜爱的那匹战马牵来作战。马夫立即找来了铁匠,吩咐他快点给马掌钉上马蹄铁。
铁匠熟练地钉好了三个马掌,可是,钉到第四个时,发现缺了一个钉子,铁匠说少一个钉子铁掌肯定不会牢固的。于是马夫赶紧将这个情况报告给了国王。那时,战斗马上就要开始了,于是国王来不及在意这第四个马蹄铁上的一个小钉子了。便命令马夫将战马牵过来,自己匆匆上了马,两脚一蹬奔向战场了。
在战场上,国王骑着他最喜爱的战马领着他的士兵冲锋陷阵,奋勇杀敌。双方正激烈交战的时候,突然,一只马蹄铁脱落了,战马一下子仰身跌翻在地,查理三世被重重地摔在了地上。他还没来得及抓住缰绳,那匹马受了惊吓,就迅速地跳起来逃走了。那些在前线杀敌的士兵们一见国王倒下,便自顾自地纷纷逃命去了,整个军队在一瞬间变成了一盘散沙,混乱不堪。士兵们的士气一时间也土崩瓦解了,敌人见机立刻发动反攻,并轻而易举地俘获了国王。
此时,国王才意识到那颗铁钉的重要性,他在被俘虏的那一刻悔恨地大喊:“钉子,马蹄钉,我的国家就倾覆在一颗马蹄钉上!”但是,一切已经晚了。战役已经结束了,查理三世因为忽视了一颗钉子而丢掉了自己的王国。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波斯沃斯战役。后来,不知是谁编了一首民谣,内容是这样的:“失了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国王;损了一位国王,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景时有发生。俗话说:“大江大海都过来了,却在小河沟里翻了船。”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被强大的对手打败,而是败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让我们疲倦的不是绵延不尽的高山,而是我们鞋子里的一粒砂石。”
在平凡的生命里,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细节,也能见微知著,看出一个人的品性和修养。
相传元世祖忽必烈雄霸天下后,为求治国良策,广招贤才。一天,有一个名叫胡石塘的学士前来应聘。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天文地理乱熟于胸,经国方略纵横捭阖--实在是个难得的人才。可他有个小毛病,就是粗心大意、不重衣表。因此在拜见元世祖时,帽子戴歪了也没有发现。
忽必烈看了一眼他戴歪的帽子,心里便有些反感,于是问道:“你有什么才能啊?”胡石塘赶紧回答道:“陛下,我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说着正要展示自己的雄才大略时,却被忽必烈的哈哈大笑声打断了。
忽必烈笑着对他说:“一个人连自己头上的帽子都戴不平,还能平天下吗?”
胡石塘听了,下意识地扶了扶自己的帽子,红着脸离开了。
也许胡学士的确是个栋梁之材。只为一顶戴歪的帽子,而毁了自己的前程。
日,一辆四轮马车驶进北京大学的校门,徐徐穿过校园内的马路。这时,早有两排工友恭恭敬敬地站在两侧,向蔡元培,这位刚刚被任命为北大校长的传奇人物鞠躬致敬。新校长缓缓地走下马车,摘下他的礼帽,向这些杂工们鞠躬回礼。在场的许多人都惊呆了:作为一所等级森严的官办大学的享受着内阁大臣待遇的北大校长竟然能向卑微的工友行礼。这在当时的北大乃至中国都是罕见的现象。然而,就是他的这一行为,这个小小的细节,成为北大官气的一个反拨,也成为北大学子们如何做人的一面旗帜。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其深刻哲理就在于,细微处修炼,小事中陶冶,才能聚沙成塔,也才能防患于未然。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洞不堵,大洞吃苦”、“针尖大的窟窿能透斗大的风”、“宴无好宴,筷子头上有陷阱”之类的话,人们大多知道,但真正拿着当回事并加以注意防范的却为数不多。许许多多的领导干部腐败都是从一条烟、一瓶酒、一顿饭的“小事”上开始的,正是那一条烟,熏出了利欲熏心的贪婪;正是那一瓶酒,喝出了纸醉金迷的奢靡;正是那一顿饭,吃出来饱食终日的腐朽。慢慢地,就是那一个个“小节”使许多领导干部积羽沉舟,逐渐沦为金钱、美色的奴隶,毁掉自己的一生。
一个农民的儿子在省城做了大官。某日还乡探望阔别多年的父老乡亲,在亲朋好友的一片赞扬声中,其老父却严肃地指出儿子工作中的某些失误。
儿子不服气地说:“不错,我为官多年,工作中确实存在某些缺点和错误,但是比起优点和成绩来,这不过是十个指头的一个罢了。”
老父亲默默地拿起一条锁链,命儿子拴住一条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锁链逃走了。儿子捡起锁链,发现一个扣子锈坏了。
“看到了吧,”父亲语重心长地说,“这条锁链共有一百个扣环,其中九十九个都完好,只有一个被锈坏了,结果连一条狗也拴不住!”儿子惭愧地低下了头。
在工作上如若谨小慎微,易被说成胆子不够大、步子不够快、方法不够活,但是在思想作风特别是预防腐败上如能做到“谨小慎微”,应是非常必要。明朝有个叫王廷相的兵部尚书,雨后坐轿外出,发现一个穿新鞋的轿夫走路小心翼翼,但一不小心还是踩到水里,弄脏鞋面。于是,这个轿夫便不再顾惜新鞋,再遇泥水,就满不在乎地踩来踩去。如不能谨其“小”,慎其“微”,就会从小到大,从微到多,腐化变质。
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杨业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领导干部,他们身上突出的一点,就是“谨小慎微”,从细微处入手。如郑培民同志,他无论是工作调动、搬家还是儿子升学,女儿出嫁等,从不张扬,坚持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让自己有半点腐败的念头。他经常警示自己:“对待身外之物要铁石心肠。”
廉洁自律上的谨小慎微,是真正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传统。红军初创时期,***为了发展壮大红军队伍,密切保持军队同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提出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就明确规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贪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这并非小题大做,对于预防腐败,至今意义深远。
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太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要有所怕,有所敬畏,谨慎一点总是好的。如果不该吃的吃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要的要了,最终导致思想防线崩溃,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时刻高标准严要求,长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份之想,常守为官之道,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拒“小意思”于千里之外,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决不能拿“小意思”不当回事。“小意思”后面有可能隐藏着“大陷阱”,一旦掉进陷阱就无法自拔,待到东窗事发之时悔之晚矣。
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意译】能够认识他人叫智慧,能够认识自己叫高明。战胜别人是有力,战胜自己是强大。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老子·七十三章》
【意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高尚;不知道却自以为知道,这是缺点。只有把缺点当缺点的人,才会没有缺点。圣人所以没有缺点,就是因为他把缺点当做缺点。
以镜为监可以自省,自省之道无他,永远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是任何人成长与进步之原动力。
在日本历史上,有过两位伟大的剑手,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柳生年少时,曾由于荒嬉,不肯接受父亲的教导专心习剑,被父亲逐出了家门。受了刺激的柳生于是发誓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剑手。他独自跑去找当时最有名气的宫本武藏,请求拜师学艺。柳生热切地问道:“假如我努力学习,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流的剑手?”
武藏说:“你的全部余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切地说:“只要你肯教我,我愿意下任何苦功,甚至当你的仆人。这样需要多久的时间?”
“这样,也许需要10年。”宫本武藏说。柳生更着急了:“哎呀!家父年事已高,我要在他生前就能看见我成为一流的剑手。10年太久了,如果我加倍努力学习需要多久?”
“嗯,那也许要30年。”武藏缓缓地说道。柳生急得快哭出来了,说:“如果我不惜任何苦功,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
“哦,那可能要70年。”武藏说:“或许这辈子再也没有希望成为剑手了。”
柳生疑惑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呀?为什么我愈努力,成为第一流的剑手的时间就愈长呢?”
“你的眼睛全都盯着第一流的剑手,哪里还有眼睛看你自己呢?”武藏平和地说,“第一流剑手的先决条件,就是永远保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柳生听了,满脸通红,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我们都在马不停蹄地奔波,唯恐落后于人,很少有人审视自己,也很少有人停下来反思一番。一个人也好,一个民族也好,反思永远是总结经验、接受教训、走向成功的前提。
  谢觉哉、吴玉章两位老共产党人勇于自省的感人故事,委实让我们后人为之敬佩。日,谢老60岁生日,他谢绝一切亲朋好友祝寿,关起门来反躬自省。他认为,行年60,应该设法弥补59年来的缺点。“假如我以前更加努力些,特别是入党以后,我的成就也许要更大些。”吴玉章老人既是我们我们党的学界泰斗,也是严格自省的楷模。他81岁生日时,还一丝不苟地为自己写下一篇《自省座右铭》:“年过八一,寡过未解,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
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人贵自知,过高的估计自己就会目空一切,过低的贬低自己,就会妄自菲薄。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许多人只有一只眼睛。别人都不理解。他解释说:“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有个好心的老太太发现马路边上一堵高墙要倒塌,于是就不停地提醒过路人注意。但三天过去了,那堵墙仍然没有倒。她有些好奇,就去墙根下查看,这时墙却突然倒了,老太太被砖石掩没而气绝身亡。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剧便因此而生。
我们总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很少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在盯着别人。如果能留一只眼睛不断审视自己,那么,从别人的眼睛里一定会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唐朝白居易,既是位了不起的诗人,又是位了不起的清官。他在杭州任刺史期间,除了饮水吃菜非得向当地购买以外,从不索取任何名贵物品。想不到他离任回家以后,竟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于是写下这样一首类似“自我检讨”的诗篇: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原来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来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感到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要是每个游人都去带回两片可爱的石子,那么,天竺山还成什么样子,这不就破坏了大自然之美吗?这种损失,抵得上贪污千金,不象个为官清白的人所做的。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说,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 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认识自我是生命的一大课题,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吕氏春秋》中,有一句话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细细品味:“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要胜任工作的职位,精彩人生的舞台,就必须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做人为官的最高智慧,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哲学家卢梭说:“认识你自己比一切巨著更重要,更深奥。”尼采说:“认识了自己才能成就怎样的自己。”只有不断认识自我,反复审视自我,才能了解个体自己,才能回答“我是谁?我为了谁?”,才能看清自己的座标,掌控人生的航陀。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的建设,强调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中,“自省”对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常以党纪法纪为镜、看清自己廉洁自律硬不硬,以群众疾苦为镜、看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不牢,以同级领导为镜、看自己的政绩高不高,以下属干部为镜、看自己的作风实不实,从而真实认识自我,真正为群众想,为百姓思,为人民忙。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古之圣贤者,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清)黄宗羲
【意译】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会变得睿智,不学习会变得愚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重学习,则会兴旺发达,轻学习,就会动荡衰退。古时候的圣贤之人、强盛治世,没有不经过学习得来的。
人非生而知之,所以要学而知之,这是古人给我们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活动,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从小就热爱学习,酷爱读书。1912年,他退出湖南全省高等中学以后,就一心一意地到湖南图书馆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活。
那段时间,他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忙忙地来到湖南图书馆,有时他来得太早,馆里还关着大门,他就站在门外等着,每天一开门,***是第一个进馆看书的人。他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争分夺秒地看,一刻也不肯休息。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常常饿着肚子不吃饭,有时口袋里有钱,就到街上买几个烧饼充饥。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他日复一日,从未不间断过一天。在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除了活动活动双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
后来他在回忆那段自学生涯时说: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象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莱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1918年10月,***来到北京,当上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他在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但还是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很多介绍各种新学说的报章杂志和书籍,获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新知识。
全国解放后,***同志来到北京,虽然工作十分繁忙,还是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据不完全统计,进城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仅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主席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
***同志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生。是读书学习成就了他的事业,铸就了他的伟大。
有一个故事对学习的意义和知识的价值做了一个生动的阐释:
有天晚上,茫茫的草原上的一群牧民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他们虔诚地等待着来自上天的忠告和指引。
神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愧悔。”
神离开后,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与愤怒。他们期待的是伟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们足以因此创造财富、赢得健康或达到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毕竟是神的话,不能不听。因此,他们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自己的鞍袋里。
第二天,他们带着那些沉重的、没什么用处的鹅卵石赶了一天路。当夜晚来临,开始扎营时,他们发现鞍袋里的那些鹅卵石都变成了一颗颗钻石。他们既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而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多捡一些鹅卵石。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要学的东西更多,况且,你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知识半衰期”。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30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5至7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充电”,学习应该作为一生的主要内容。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坚持不懈。“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化,才能避免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学习也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注重学习、善于学习,也是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观、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说:“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说:“忙于事务,放松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是学习使我们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学习使我们党逐步加深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的必然要求。共产党人历来都把读书学习作为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得失,起到“鉴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学习研读古典文学名著,能够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研读古代哲学著作,能够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通过学习研读古代伦理经典,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学习是党员干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要前提。历史经验证明,学习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事关一个政党的兴衰。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知进退是种大智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
【意译】执求不止而想事事满足,倒不如罢手。锤砺不止而使之尖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没人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傲,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道。
有人说,为官之道,除却人品,亦是智慧。老子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政者事业成功了,名誉得到了,就此退去,合乎自然规律,也是一种为官的大智慧。
历史上,看清时势,成功功成身退的人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被后代人称为“商圣”的范蠡了。范蠡出身贫贱,但是胸怀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识。当时,南方的吴国和越国争霸,在槜李之战中,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他在夫椒与越国决战,越王勾践大败,带领仅剩的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范蠡毛遂自荐,来到越国,与勾践献议和之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被勾践赏识,拜为上卿。然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做了吴王夫差三年的奴隶。
三年之后,范蠡、勾践归国。范蠡先与勾践的另一个谋臣文种制定了兴越灭吴的战术,把越国美女西施献给夫差,让他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之后,范蠡又辅佐勾践制定了富国强兵的策略,恢复经济,发展军队。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打败吴国,使夫差兵败身亡,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
就在举国欢庆的时候,范蠡悄悄向勾践“递了辞呈”,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他辗转来到齐国,带领儿子和与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范蠡经商很成功,几年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作为一个富商,范蠡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深受相邻的敬重,于是被齐国人举荐,做了齐国的相国。再次走向政坛,范蠡却感叹:我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百姓,做官做到了相国,治家积累了千万家产,已经达到了极点,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三年之后,范蠡再次辞官,散尽家财,又一次来到山东定陶西北。
在定陶这个“天下之中”非常适于经商的地方,范蠡根据时节、气候、风俗民情治理产业,不久之后又成了一个“富豪”,人们称呼他为“陶朱公”。后人称赞范蠡:忠诚能保国,智慧能保全自己,经商能够致富,天下闻名,是一个不凡之人。
范蠡的智慧之处在于每当达到顶点,后退一步,以退为进,再次前进。与范蠡一样,同为勾践臣子的文种,也是兴越灭吴的最重要功臣。只是,文种不知进退之间的关系,学不会范蠡的洒脱,下场也不如文种那么好。
勾践在吴国为奴的期间,文种主持国政,实行爱民之道,并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讨伐吴国的九条策略。在打败吴国的事情上,文种也立下了赫赫功劳。范蠡隐退时曾经给文种写过一封信,信中说:“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范蠡的意思是吴国已经灭掉,是谋臣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文种得到范蠡的书信后,没有隐退,选择了假装生病不上朝以保身。但是正如范蠡所料,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谋反,多疑的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宝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六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最终,文种被逼自杀。
实现了抱负,不贪恋权位,急流勇退。面对进退流转,清醒地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这就是进退的智慧,也是范蠡和文种两人留给人们的经验与教训。后世以此为戒者的人很多,但面对高官厚禄诱惑的时候,真正做到功成身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秦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张良绝对令人敬仰钦佩。
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秦始皇统一六国灭掉了韩国之后,他国破家亡。为了恢复韩国,他收买刺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行刺失败后,张良成了通缉犯,他隐姓埋名,后来得到高人指点,潜心研读《太公兵法》,学习谋略。秦末农民起义,张良跟随了刘邦。攻打咸阳时,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张良献计刘邦,助刘邦抢占先机,灭掉了秦朝;鸿门宴上,张良设计让刘邦溜走,转危为安;鸿门宴后,项羽恃强凌弱,自封为西楚霸王,张良建议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昌”,成功挥师东进……
经过三年的“楚汉战争”,大汉王朝终于建立。刘邦登上帝位后,总结汉之所以的天下,关键是任用了萧何、韩信和张良“三杰”,他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论功行赏,刘邦封张良为“万户侯”,却被张良拒绝。张良曾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位列侯,此布艺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表明自己深知进退之理,希望功成身退。后来,他脱离了政界,学习道家的修身之道,有人说他得道成了仙,当然只是无稽之谈。
作为一个人,不能长期在名利、权势中角逐,要懂得进退得失,知足知止,宠辱不惊。像张良这样,轻功名利禄,功成身退保全名节,是中国古代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操守,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力图完美的人生境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深谙这一道理,在即将卸任之际,她坦然告诉媒体自己即将退休,称自己的退休叫“裸退”,无论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并表示“希望完全把我忘记”。退休后的吴仪,心思用在了自己的爱好,研究中医药上。
回顾吴仪的人生旅程,从炼油车间的技术员,到炼油厂的副总工程师、副厂长;从北京市副市长,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从国务委员,到国务院副总理,再到兼任卫生部部长,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总指挥……在每一个节点上,她都精力充沛,准备随时上阵,不管面临的是何种挑战,多次被冠以“铁娘子”、“时代女性”、“拼命三郎”等称号。她以杰出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并在69岁的高龄,选择告别政坛,华丽转身,留给人们的是深长的意味。她的淡然、洒脱与从容,也让人们对她的尊敬愈显强烈,国内外的人士都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谦让一下海阔天空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止学·释怨卷八》
【意译】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德行。小人有怨必报,这样只能自我毁灭。讲和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要考虑的。
生活在大千世界,各种摩擦,矛盾时有发生。若发生争执后,两个人都不愿吃亏,无理辩三分,争强好胜,结果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成了一对冤家,。还有一些人习惯看高不看地,对于学问比我渊博的人,我尊重他;对于官位比我高的人,我巴结他;对于钱财比我富足的人,我溜须他。而对于条件比自己差、不如自己的人,就不予理会,甚至瞧不起人家。其实对于这些事情,完全在于自己的心态,心胸宽广、豁达开朗的人看到的便永远是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一面,而心胸狭窄的人,只能面对消极落寞、忧郁阴霾。若能用包容的心态看世事,凡事退一步,迎接到的将是海阔天空。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但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事件中,蔺相如冒着生命危险,保全了赵国的尊严,使赵国摆脱了被动的局面。立了这个大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置比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到处跟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还说如果碰见了他,必定要当面污辱他。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了廉颇,为了避免碰见,就早早地躲开了。
这样时间一久,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对蔺相如说:“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倒这样惧怕他,您这样胆小懦弱,连我们都感到羞耻。”
蔺相如摇摇头,他问众人:“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可怕?”众人回答说:“廉将军当然没有秦王可怕!”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廷上当众责骂他。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地对付秦国。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避着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啊!”
蔺相如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听后恍然大悟,既感动又惭愧,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礼仪,光着脊梁,背着荆杖,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他跪在蔺相如的门前说:“我是个没有见识而又气量狭小的粗人,没想到您能宽恕我,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把他扶起来。从此“将相和”,两人成了好朋友,更加相互理解尊重。
在蔺相如和廉颇的同心协力下,秦国在之后的10年内,没敢发兵攻打赵国。试想一下,若当时蔺相如与廉颇互不相让,那后果又会怎样呢?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私仇,做到了后退一步,造就了一个海阔天空,取得了一个完美结果。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志者不在一时一事。体谅待人,放弃钻“牛角尖”,用宽阔的胸襟勇敢地作出一时之退让,不仅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而且能让关系更和谐。
唐朝时有个叫子弘的大臣,好学博闻,为人忠厚,而且性情宽宏大量。皇帝非常器重他,时常给予特一些特殊的礼遇,但子弘依然车服卑俭,忠厚谦让。
子弘的弟弟叫子丑,人如其名,子丑为人凶悍,经常酗酒闹事。有一次子丑喝醉了酒,就将子弘出行用的马给射杀了。子弘从外面回来后,他的妻子迎上前来对他说道:“小叔酒醉后耍酒疯,将马射死了。”
子弘听了,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家人将马弄去卖了。子弘的妻子对子丑杀马很不满意,就又和丈夫说这件事。子弘说道:“我已经很清楚了。”好像对弟弟杀死自己的马很无所谓似的,他脸色温和,拿起书卷又继续读书。
妻子见丈夫如此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也不再提子弘杀马之事,而弟弟也因此收敛了不少。此后,子弘家门内一片和气,没有任何人说闲话。因为子弘谦虚退让,他不但家庭也十分和睦,在官场上的交际也很好。
人生在世,有时候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蔺相如和子弘一样有如此宽大的胸襟,并能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而这些人的一生,收获的往往是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羽扇纶巾、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个诸葛亮,他比周瑜更为有才华,更有谋略。当两人相遇时,周瑜开始嫉妒诸葛亮,并陷在嫉妒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终于,周瑜发出了发出了“既生诸,何生亮”的悲叹,吐血而亡,结束了他本该辉煌的一生。
造成周瑜悲剧的最大根源,就是不能退一步。如能退一步着想,正确认识自己,从对诸葛亮的泥沼中走出来,或许周瑜就能迎来他的海阔天空了,他的一生也不会如此结束。
与周瑜同命运的还有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林黛玉与贾宝玉本来两小无猜,柔情蜜意。猝不及防地,薛宝钗出现了,打破了二人关系的和谐。林黛玉认为薛宝钗圆润、隐忍,讨人欢心,相比之下,自己冷傲、任性,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她的认识里,自己虽然清高,但不讨人喜欢,终究是比不上薛宝钗的。就像周瑜陷入对诸葛亮嫉妒的泥沼之中一样,林黛玉也陷进了对薛宝钗的嫉妒泥沼之中。在听到宝玉大婚之后,黛玉便彻底伤透了心,并一睡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学馆装修效果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