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关于努尔哈赤的电视剧诗词

客户端下载
发送验证码
未注册的用户手机验证后自动登录
30天内免登录
社交账号登录
绑定手机号
发送验证码
40句沧桑诗词,句句悲凉,字字戳心
人生于世,伴随着快乐、喜悦和相聚,也伴随着悲伤、痛苦和分离,当友人远去,当时间流逝,在岁月中,诗人们感悟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他们用笔写下此时的心情,俱是悲凉,字字戳心!我亦飘零久,十年来,深恩负尽,死生师友。——顾贞观《金缕曲二首》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刘过《唐多令》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曹雪芹《葬花吟》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纳兰性德《浣溪沙》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侠义的丧失,诗词的沦落
我的图书馆
侠义的丧失,诗词的沦落
&一&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不是金庸,更不是还珠楼主,而是清代的石玉昆。他写的叫《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这本书包含了武侠的一切要素,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等等武功技击他有,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这些江湖勾当他有,就连机关埋伏如八卦连环堡等等种种名目他还有。这样划时代的书要放在今天,诺贝尔文学奖绝对是十拿九稳的,但鲁迅却对他嗤之以鼻,不满的主要是书里腐朽的味道。他说:'满洲入关,中国渐被压服了,连有'侠气'的人,也不敢再起盗心,不敢指斥奸臣,不能直接为天子效力,于是跟一个好官员或钦差大臣,给他保镖,替他捕盗。。。他还说:他们虽在钦差之下,究居平民之上,对一方面固然必须听命,对别方面还是大可逞雄,安全之度增多了,奴性也跟着加足。'&&& 一句话:那些英雄,表面上是侠客,实质上却是奴才。&&& &&& 二&&& 翻开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第45回钻天鼠卢方初见包拯,对身边的展昭说道:'卢方乃人命要犯,如何这样见得相爷?卢方岂是不知规矩的么?'于是自上刑具,而'众人无不点头称羡'。&&& 再看第48回写五鼠面见宋仁宗,这些英雄好汉见到皇帝,都'心中乱跳'、'匍匐在地'、'觳觫战栗',所谓的'江湖自由身'与权力一遭遇,立刻显出十足的奴性。'钻天鼠'、'翻江鼠'被皇帝改成'盘桅鼠'、'混江鼠'这样驯化式的名字,他们也都欣然接受。看清楚了吧,这些侠客一个个看似侠骨肝肠,但在官人面前却个个自称'罪民',以向权力规则屈服为荣。细想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家里广有田产,实乃地产豪绅,而五鼠则是陷空岛渔霸,展大侠本身就是官僚地主,不过黑白两道通吃而已。&&& &&& 三&&& 这也不能怪他们,因为明清两朝,压根就不是侠义的时代。&&& 比如在明朝的传教士利玛窦在写给罗马的信中,他就说到:很难把中国的男子看作可以作战打仗的人。无论是他们的外貌气质,还是他们内心的情感流露,他们看起来全像是温柔的女子。要是你对他们尊敬礼让,他们便会比你更加谦和。'最让这位老兄感觉好笑的是,上流社会人打架:彼此争斗时表现出来的,也只是妇道人家的愠怒,相互殴斗时揪头发。他们很少残杀,他们甚至连想都没有想过这种争斗的方式。这不仅是由于他们没有什么真正的男子阳刚之气,主要是,他们大多数人连小刀之类的兵器都没有。刀子去哪了呢?远在在宋代,文官升官很容易,武官晋升却非常缓慢。除了给武将戴上无形的枷锁,赵匡胤还破天荒地给武器也加上了锁链。禁止武器的法令后来发展到了可笑的程度:连民间祭祀、社戏时所用的仪仗刀枪也被禁止。&&&&& 四春秋战国君子是人人佩剑的。那时侠人义士救危扶困,振人不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知恩必报,赴火蹈刃;受人之托,一诺千金。赵氏孤儿、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王,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演绎了那时男人们的壮烈与决绝,告诉后代什么叫轻生重义、生死相许。不止侠客,当时的贵族个个也下马能文上马能武,不论男女,皆以高大健硕为美。《诗经》中言庄姜之美,必先言'硕人其颀';写鲁庄公之美,必说他'猗嗟昌兮'。那个时代美男子的标志是大个子、卷头发、浓胡须,最好还带点狐臭味儿。《陈风·泽陂》中说,'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连今天说着吴侬软语的吴越地区,在先秦时代也是一片气质刚劲的土地。《淮南子·主术训》篇说:“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而在《南京大屠杀资料集》中,一个日本军人回忆,成千上万的中国士兵默然地经过如山的同伴尸群,走向死亡,而毫不反抗。那个日本人百思不得其解,是中国人太容易驯服,或是对死亡悟得太透?五&&& 这些侠客追求的人格之间的独立与平等。豫让刺杀赵襄子的故事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豫让为了给智伯报仇去刺杀赵襄子,设法混进赵府,他用自残的方式,吞炭漆身,化装易形,吃尽了苦头。而豫让在被抓住之后,审讯者对豫让说,你当年也曾为范家、中行家效力,这两家都被智伯灭了,你不为他们报仇反倒为智伯卖命,为什么今天智伯被人灭了你就这样死心塌地为他报仇?豫让回答说,当年范家、中行家随随便便看待我,我也这样对待他们;智伯待我像对待国士,我自然要用国士的行事方式来报答他。我不是你们任何一个人的附属品,我就是我自己,我没有给你们报仇的义务,给不给你们报仇全在乎我自己。&& &&六&&& 这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是战国时代侠文化中最可贵的部分。他们行侠仗义,不是为利,甚至不是为名,而是为了心中的一股豪气。&&& 对于豫让来说,他追求的是等级社会里平民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对于贵族。既然我不是你们的附属品,那么我们之间的交往就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这种精神不仅体现在下层的侠士身上,同样表现在士子身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大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不迷信权威,也没有思想禁区,以君王的师友自居,将自己所学之'道'凌驾于权势之上,合则留,不合则去。而这一点 ,以儒家最为突出。孔子周游列国,只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而孟子较孔子,性格外向,感情丰富,行事张扬。他自负到公然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他与国君交谈是,毫无奴颜媚态:'说大人,则藐之,勿视之巍巍然。'胸有浩然之气的他,居然敢说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样的话,在后世君王看来真是大逆不道。&&& 七儒学向来要求人们忠君孝亲,然而明清皇帝却认为:一个大臣如果过于注重自身修养,也会妨碍他们不打折扣地为皇帝服务。作为臣子,不但身体要属于君主,心灵也应属于君主,不应有任何自己的独立意志、个人尊严。雍正皇帝在其《朋党论》说,'要根除朋党之源,那么全国上下必须统一思想。要统一思想,那么一切是与非的标准都必须唯我是从','你们各位大臣如果将朕之所好者好之,所恶者恶之,是非画一,则不敢结党矣'。乾隆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奸臣”固然并非国家幸事,“名臣”的出现其实也不是什么好事。国家只需要唯命是从办事敏捷的奴才。他说:“乾纲在上,不致朝廷有名臣、奸臣,亦社稷之福耳。”&&&& 八即使是提倡个性的诗词,也未逃出劫难。唐宋时代,中国人在思想上不再有原创力,但是文学艺术方面的创造力却突然勃发。唐诗展示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生命力,精神蓬勃、气象光辉,其风格或高昂明朗,或雄浑壮大,或具“清水出芙蓉”的自然之美。宋词则为中国人表达情感的细腻化、生活化开辟了新天地,其清新婉约更胜唐诗一筹。李泽厚说:“只要中国人还说汉语,只要中国人还用方块字在进行写作,那么唐诗宋词的魅力是永恒的。”明清500年,所谓诗人们的才性、阅历、学识均大幅崩塌,他们以拾前人余慧为荣,不敢越藩篱一步,写了大量模仿杜甫或者黄庭坚的诗。500年的诗坛,没有激情和冲动,没有真性情,甚至没有真表情--除了纳兰性德外,中国居然再没产生一个有影响的诗人。但纳兰性德家族——纳兰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父亲是纳兰明珠。而其曾祖父,则是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人家本就皇亲国戚,根红苗正,玩的就是这个范儿。&& 九宋代以前的中国人,可以说是伟大的民族。他们创造着,体验着,发现着,说自己想说,想自己所想,生机勃勃,生趣盎然。中国人的性格历史,如同我们的黄河,先秦是上游,清澈见底;汉唐是中游,虽泥沙俱下,毕竟有波涛汹涌之雄大气象;明清是下游,已经常断流、奄奄一息了。于是他们只是前人的影子。他们不但失去了创造力,也失去了感受力。他们画地为牢,处处模仿着过去,重复着过去。书法家以重复前人为最高标准,诗人以写得像唐或者像宋而沾沾自喜。遇到花朝或者月夕,或者其他任何人生情境,他们都已经形成固定的解释方式、感受方式和表达方式。中国只剩下一个外壳,没有了灵魂;社会如同一潭死水,散发出一种腐败气味。想想就悲哀。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古代最牛状元,多次怒批皇帝,死前留下一首不人不知的诗古代最牛状元,多次怒批皇帝,死前留下一首不人不知的诗那样的历史挺有趣百家号科举制子隋朝创立以来,就成为了众多贫寒子弟鲤鱼跃龙门最佳跳板,读书人都渴望状元头衔,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国一共产生了600位状元,但能让人们记得的状元一定是十分具有特点的。明朝时就出了这样一位状元,此人名叫杨慎,是当时明朝三大才子之一,是名副其实的神童。他二十岁那年进京赶考,本来稳是状元的他,却因为一场大火将试卷烧毁了而作废了。不过这并没影响到杨慎,三年后他再次参加科举,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状元。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仕途生涯。但是杨慎为官十分正直,清廉。因此得罪了不少同僚,甚至经常批判皇帝,搞得皇帝对他也不爽。当年明武宗不理朝政,喜欢到处玩耍,没有大臣敢阻止,只有杨慎连上奏折痛批皇帝。等到嘉靖皇帝即位时,就提出追尊父亲为皇帝的做法。对此杨慎是十分不满,便与皇帝争辩,最后甚至跪在皇宫前表示不满。这下彻底激怒了嘉靖,下令把杨慎打入监狱,实以杖行。嘉靖在位期间曾六次大赦天下,却唯独没有放过杨慎,可见其对杨慎的痛恨。嘉靖三十八年,杨慎病逝,但却留一下了一首为世人皆知的诗词。这首诗便是《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那样的历史挺有趣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历史发生的各种趣闻趣事,讲解历史专业知识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当前位置: >>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晚明危机与时人诗篇 论文摘要 本论文探讨的主题, 是明朝末期时局的动荡所产生的忧难灾患等现实存在对于当时的诗 这一上层建筑中的文体产生的内容和精神上的影响、渗透,以及由此导致的变化和进步,并 兼延论及当时的诗坛、 诗风的转变。 鉴于所掌握的材料和自身能力, 本论文拟以时间为轴线, 渐次推进, 选取一定样本进行诠解论述。 并尽力以时代作为背景讨论这些影响与变化之间的 流变与规律。 明朝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朝代,从洪武到崇祯,凡二百六十余年,计算南明的话,则有近 三百年。 在这三百年中, 产生了众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在光芒璀璨的明代文学的湖光山色中, 明诗是一条浪涛涌动的明亮深流。 从忧国忧民,感怀际遇这个角度上讲,尽管明朝三百年的历史上一直不乏关注国家危 难和民生疾苦的诗人和作品,远如刘基高适,晚近有杨继盛。但是明代诗坛后期的主流依旧 是“诗必盛唐” ,坚持对宋诗风格的排斥,强调对唐诗进行刻板模仿,崇尚极端的形式主义。 但是一无具体的大漠长河可以依托, 二无真实的社会存在可供取材, 使得当时的诗文徒具形 1 式而缺少情感风骨, “弃目前之景,胃弥恰 ,这一定议近代已有公论。 晚明的战乱烽烟使得明代诗人群体首次集体面对切入体肤的家国危难。所谓“国家不 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2在国家的危难,民众的忧患别离面前,自明初自“三杨”起 便过分笼罩诗坛的形式主义首次在主流上注入了或多或少的真实的患难情感。 诗文情感的充 盈,诗坛风气的转变,不仅使得诗在精神和气骨上发生复兴,并能带动这一时期在诗的理论 探讨,诗的形式结构上取得重大的突破,乃至延泽清诗的复兴。 碍于学识与篇幅所限,本论文权作抛砖,仅从明末时人诗篇着手,粗浅的梳理时局对 诗文内容与风格诗坛风气的渗透,以及这种变化在时间线上与局势的联动,以史观文,以文 证史。讨论研究时人诗作与时代的若干有机联系及影响和演变。关键词;晚明;诗;时人;精神,内容1 2袁宏道《雪涛阁集序》 。 赵翼《题遗山诗》 。 1 目录一、说明与定义............................................................................................................................... 3 二、晚明危机概况........................................................................................................................... 4 三、危机的开局............................................................................................................................... 5 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 .............................................................................................................. 5 2、万历年间诗两首 .................................................................................................................. 5 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 .............................................................................................................. 6 4、天启年间诗两首 .................................................................................................................. 7 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 ................................................................................................... 8 1、崇祯朝局势概述 .................................................................................................................. 8 2、边事寥落 .............................................................................................................................. 9 2、中原烽火 ............................................................................................................................ 10 3、社会危机 ............................................................................................................................ 11 4、补余 .................................................................................................................................... 12 五、山崩地裂――明朝的灭亡与南明诗 ..................................................................................... 13 1、1644,风雨激荡甲申年 .................................................................................................... 13 2、南晖余照――南明政权诗 ................................................................................................ 14 2、民间诗人 ............................................................................................................................ 15 3、遗民余绪 ............................................................................................................................ 16 六、题材与内容............................................................................................................................. 19 七、时代特色与特征总结............................................................................................................. 19 八、终章结语................................................................................................................................. 22 参考文献......................................................................................................................................... 24 致谢 ................................................................................................................................................ 252 一、说明与定义1、本论文所述及时人诗篇,系感遇危局而做的沙场局势、个人际遇与民众苦难的诗作。 与这种背景无关的同时代诗作不在本文论述范围。 2、本文的着力点是明末相关的诗篇。诗限定于格律诗。碍于篇幅和能力所限所限,对 同时期的词作等其它文体不予着眼。 3、同时本文的定位是明末,包括延续的南明一系列政权,本文将南明视为明末这一定 语的一部分, 南明的相关人士与事件将在本文做同等论述。 同时将农民军政权也循例视为明 朝的一部分。对于与后金\清政权牵连的人或事物,将以明朝\南明作为线索加以论述。 4、所论之诗为时人所做之诗,后人对当时历史事件所做的诗文不做论述。 5、碍于能力与材料和其他客观原因所限,论文的排次以时间为轴递进。由于论文会以 历史事件来编年从前往后论述, 这使得会出现较晚创作的诗出现在更早创作的诗的前面的现 象。会在分析时特别注明。 6、由于论文论述以时间线为主,而且跨度较大。在标注时间上,使用公元制作为标准, 旁注年号。为求简便明了,只使用明朝年号,包括南明。不使用清朝等其他年号。 7、基本每个时代以事件为范畴会撷选一到三首诗。基本结构包括诗,创作时间(不能 明确的,根据考证的描述时间范围划定创作时期)作者简介,诗文鉴析与论述。 8、诗歌的文学水平是选论的一个根据,但不是基本依据。本论文讨论的诗,应当与当 时的局势,社会思潮和社会事件密切关联。能够反映社会思潮,诗坛风气,国家局势等。3 二、晚明危机概况本文将晚明危机(亦即论文的写作背景)的时间节点界定在万历后期至南明灭亡,起点 为 1618(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宣告“七大恨”反明到 1662(永历十六年)永历帝被吴 三桂缢杀。 1、军事危机 早在明朝中期,赖以维持的卫所制已经无法维持。到万历后期,连募兵也难以维持战斗 力。兵将离心,上下解体;军饷欠发,兵多虚报;器械不修,情报外泻,隐患重重。在历次 战斗中有经验的老兵或是阵亡或是失散,变为敌军或是流民,新建军队战斗力愈来愈差,军 阀化明显。 2、政治危机 神宗久闭深宫, 对文官集团采取了一种极端的不合作态度。 从万历二十年到四十八年驾 崩,创下了长达 28 年不上朝堂的记录。官僚的缺额不予批补,万历帝驾崩的时候,整个官 僚组织也已残破不堪,在职的尚书仅剩三位,刑、工、礼三部及南京六部皆缺。官僚组织风 气败坏,结党营私,虚浮于事,实际能力低下。 晚明的众多皇帝均信任宦官。宦官的专权与擅为,也极大地搅乱了政治秩序。 在文官内部的党争则是蔚为大观。到后期党争业已明面化,各派党同伐异,各谋私利, 形成不正常的政治氛围。在政治基层,则是异常严重的贪污腐化贪赃枉法之情景常见。政治 上的危机使得明朝在面临危机时应对乏力。甚至损害国家利益谋取私利。 3、经济危机 社会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城市出现畸形的繁荣,农村却持续贫困化。土地兼并非常严 重,尤以最早发生战乱的辽东为甚。多达百万的宗室,不事生产,生活奢侈,给社会带来沉 重的负担。财政系统的不合理,造成税收偏低,税负不公平,农民负担沉重。财政不足,给 前线带来很大的压力,是造成战斗失败和官兵叛逃的重要原因。尤以崇祯晚期,采纳了“改 因粮为均输”的政策,极大的丧失了人心。 4、社会危机 传统的社会价值观开始崩坏,利己主义横行,人惟思财货而已。基层政权呈现半瘫痪状 态,土豪劣绅横行。在灾害严重的地区,早在万历朝不能得到救济的民众就开始转化为流贼 与寇匪。城市经济发达,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包括海商在内的工商业阶层的势力扩大, 但是上层又缺乏因势利导的能力,故而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在万历后期,江南各地资本主义 萌芽发达的地区多次发生反矿监,反税监的市民斗争。4 三、危机的开局1、万历晚期危局略述万历四十三年, 镇守辽东的的李成梁以九十三岁高龄去世。 一年后辽东边墙外的努尔 哈赤号后金国汗,建元天命。至 1619(万历四十六年)年四月十三日,努儿哈赤以“七大 恨”告天,正式与明朝决裂。三月内相继攻陷抚顺清河。 1620(万历四十七)年二月明朝九万大军兵出边墙,围攻后金汗庭赫图阿拉。之后双 方爆发萨尔浒战役,明军被各个击破,88550 余名出阵官兵损失 46000 余人,随征的朝鲜军 全军投降。全国震动,首辅方从哲的上书称“自有辽东警报以来,大小臣工无不骇愕,而民 间尤甚。加以山海关,又有虏报,人心愈益恐怖,讹言四起,各思奔窜。官吏士民以及商贾, 向寓京师者率多,携家避难而去,且迩来四方饥民就食来京者,不知几千万” 。明朝自此在 对外战争上转攻为守,屡战屡败。 战后,经过方从哲等人会推,楚党人士,东林在言路的死敌之一,曾任辽东巡按的熊廷 弼出任辽东经略,局势逐步稳定。2、万历年间诗两首《辽事杂诗-其三》 【】陈子龙 二月辽阳大出师,无边云鸟尽东驰。乌鸢暗集三军幕,风雨惊传两将旗。 长白峰高尘漠漠,浑河水落草离离。国殇毅魄今何在?十载招魂竟不知。 陈子龙()明末官员、文学家。初名介,字卧子。南直隶松江华亭(今上海 松江)人。崇祯十年进士。南京沦亡后起兵抗清。事败被捕,投水殉国。他是明末重要作家, 诗歌成就较高,诗风悲壮苍凉,典雅华丽;或合二一体。擅长七律、七言歌行、七绝,被公 认为“明诗殿军” 。 辽事杂诗是一组八首诗,风格统一,上下协调。依据其第七首1考证,该组诗约略作于 1936 到 1939 年。是描写辽东对后金满清政权战事的系列作品,按照时间线依序排列。本诗 描写的是萨尔浒战役。 事实上作者写作此诗的时候, 相去最少有十六七年了。 最后一句十载招魂句, 不用 “廿” 字,第一大概是因为不足数,第二当是为了协律。 值得注意的是,本论文中所有诗都作于背景事件的同时期,唯独本诗不是。萨尔浒战役 爆发于 1920 年,此诗写作的时间离事件约有十六到十九年。表面看时间相去不远,但中间 历经三帝, 而明朝的局势也从表面的盛世迅速跌落到危机重重。 所以本诗与后面作于万历天 启时代的诗文相比,内容和气度都迥然不同。其时中原民军与贼寇并起,清兵三度入塞,明 军无力遏止。万历时期的表面繁华既已不再,社会危机重重, “诗必盛唐”的主张便毫无可 能继续维持下去。当时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诗坛巨擘已经开始主张复兴宋诗2。本诗具有深厚 的时代与风潮的烙印。1 2见本论文第四章第 2 节。 关于这些可以参见论文岳永《钱谦益倡宋诗学思想初探》 ,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 年 04 期。 5 本诗首要的特点,是兼有明显的宋诗与唐诗风格。气象宏大沉郁,形式工整对仗,但是 反过来又强调叙事。诗文没有用典故,是用宋诗风格所做的调和。 本诗的叙事削弱了诗的文采,但是增厚了诗的底蕴。对家国危难的描写,强烈的叙事性 能够增强对受众的感染力。辅以议论性的文字,意象的少量使用,在明末局势中具有很强的 务实作用,做到了现实与文采的调和。 《马跑泉》 【约 1616 后】王象春 将军战马就悬崖,石底空闻吼怒雷。 四铁一敲冰雪涌,始知赤兔本龙媒。 王象春( 年),字季木,号虞求,别号明湖居士。明代济南府新城(今山东桓 台)人。神宗万历三十八年(1610 年)中进士,位居榜眼。后受“阉党”迫害,名列东林。兄 王象晋即是后来清代著名王士祯的祖父。 本诗撷自王象春《齐音》1。1616 (万历四十四年)春,王象春移家济南,购得李攀龙在 大明湖百花洲畔的故居白雪楼,筑造问山亭,读书赋诗其中。 《齐音》中的作品当散作于此 时之后。 《齐音》在咏景诗以及对诗的笺注中直抒胸臆,意存讽喻,对当时的弊政和人民的 疾苦作了真实反映。 诗人正是以悲天悯人的心情, 用入木三分的眼光, 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 在这方面,就《黑虎泉》和《马跑泉》 (见下一节)二诗进行评论。 2 该诗是对关外战事不利而作, 歌咏的对象是宋金战争之时的济南守将关胜(史实人物) 。 从《齐音》来看,王是较早脱离主流诗坛的人。当时诗人已经挂冠归隐济南,无官一身轻, 发达的明代民间生活给了诗人无数的思想灵泉。 本论文选用的两首诗, 一为万历一为天启所 做,均没有采用固定套路,亦无风格所言,迥异于当时文人所做之诗。诗的内容取材于住地 济南诸多名胜和民间传说与口碑,用语鲜活有生气,诙谐而不打油。作者脱离了官场文牍, 所做之诗既没有文人士子的矫作, 取材于民间而又没有民间诗文的粗俗与不合格律, 虽然文 辞并不出色,却也值得咏叹。 最主要的,作者在诗中无所言忌,没有避重就轻,对现实的批判酣畅淋漓。第一首诗通 过对本地抗金将领坐骑的歌颂, 明里赞叹关胜, 暗里直陈对明廷政治腐朽, 边事溃败的不满, 诗文取材于生活,简洁易懂,不拘格式,不套典故,感情丰沛,批判现实,正是本论文要论 述的明末诗所发生的典型转变。3、天启年间时局略述熊廷弼性格过于刚直,遭致枢轴党争的殃及。熹宗初立,虽然熊对稳定辽东局势贡献甚 大,仍以袁应泰代熊廷弼。在 1621(天启元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辽东重镇沈阳、辽东 首府辽阳相继失陷,袁应泰畏罪自杀,辽河以东全部沦为后金所有。去职后,熊改任辽东经 略。巡抚一职改由王化贞署理。王化贞一介文官,精于医理却毫不知兵。期待使用战斗力和1又名《济南百咏》 。诗集共收录诗作 107 首,分别咏颂了济南的山水泉湖、名胜古迹、节令风俗、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社会现象诸方面。均为七言绝句。诗后附有笺注,或说明本事,或作辨证,以抒发诗中不 尽之意。2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卷 15《金人立刘豫》条记载,南宋{宗建炎二年(公元 1128 年) ,春正月,以刘豫知济南府。金人南侵,十二月庚申,金人攻济南府,利诱刘豫投降。怕死又无耻的刘不顾全城百姓的 反对,杀死了坚持抵抗的 “济南骁将关胜” 投降了金人。 (此事又见于 《宋史? 刘豫传》 和 《金史? 刘豫传》 ) 。 6 士气都很低下的军队同后金政权进行大型决战。1622(天启二年)年广宁之战,后金攻击西 平堡,王化贞轻率出动出动大军赴战,在沙岭全部败殁。复有败将哗变倒戈,惊惶之下,轻 弃广宁,抛弃关外全部土地,退至山海关内。后金一路急进,仅仅在宁远城下遭遇挫败,是 为“宁远大捷” 。熊廷弼在朝内遭到众多奏议,以“失陷广宁罪”遭处死弃市,传首九边。 王化贞也于崇祯年间议死。 天启二年。孙承宗以帝师的身份督军辽左。是时孙业已近六十。广宁已成废墟,明朝在 山海关外仅存宁远, 锦州两大军事基地, 隔三岔河与后金对峙。 天启年间战事基本比较稳定, 明朝始终据守着关宁锦三大要点。 虽然中间发生数场战争, 但没有产生以往一溃千里的局面。4、天启年间诗两首《黑虎泉》 【约 1621 后】王象春 泰山之下妇人哭,泉吼犹能啸风。 何故焚香祭猛虎,生祠几处在城中。 【笺注】城东有黑虎泉,俗传是水神,遂有庙祀。泉势冲突,妇女饮之辄瘿。余思:虎,猛 物害人,何以祀?盖泰山哭妇致感孔子。 “猛于虎”者,已处处得生祠,况黑公水神岂独 遗耶?余当瓣香作礼,祈其少戢搏噬,恕我残黎! 生祠是天启年间的独有的现象。朱由校即位后,权阉魏忠贤大权独揽,各处地方官为了 谄媚,争相为魏忠贤建立生祠(过往祠堂只能为逝者而建) 。连小小的济南城就有数处。 这首诗也是王象春《齐音》所选出,选题泼辣,大胆直白。当时魏忠贤如日中天,视士 子言官如寇仇,作东林点将录,均从政坛罢去,杨涟左光斗等人系狱而死。作者与东林结交 并不深广,但也没有喑声曲附。在诗中痛陈民间的疾苦(妇人哭,祭猛虎) ,朝政的黑暗(官 员巴结魏忠贤为之建祠)直陈魏是苛政猛虎,提现了诗人的铮铮铁骨。 王象春脱离官身较早, 在明代主流文坛与政坛密切相连的情形下, 王因而得到一个摆脱 这两重桎梏的因缘。归隐后作者能够遍历民间,从人民和现实中吸收营养。在《齐音》中, 作者所作之诗言之有物,辞无虚凿,不用典故,不袭套路,文风朴实,直面现实进行批判。 在《齐音》所做的时代,文坛尚且升平,自前后七子,西昆唐风的主流风气浸洗,多数人文 风浮华僵硬,讲求形式缺少情感。王象春的转变,无疑具有先导作用。比之于后来者不同的 是,王起码在《齐音》中的转变是过于激烈的,作者与民间密切结合,所做之诗基本彻底抛 却了典故和套辞的使用,用语稍偏俚俗,略显矫枉过正。 《中右所不寐》 【】孙承宗 满城铃柝夜如何,檐马西风搅梦多。 白发萧萧人不寐,半规新月照沙河。 孙承宗(1563 年―1638 年) ,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今河北)人。明末军 事家,文学家,政治家。曾为明熹宗老师。后代王在晋为蓟辽督师,统筹关外防务。崇祯十 一年,清军大举入塞,已辞官回乡孙承宗领家人守卫高阳,全部战死。生前官至兵部尚书、 太傅等。著有诗集《高阳集》 。 中右所是辽西三岔河边的一座小城, 广宁之战后成为防御后金进攻的前哨汛地。 本诗当 做于蓟辽督师任上。 孙承宗身为帝师,仕途坦荡。人生的顺利,帝师的特殊身份,以及作诗的时代(天启 早期后金已经到扩张极限,且忙于镇压占领区反抗和蒙古交战,关外局势比较稳定)所限,7 本诗的格局,所用意象无一不是从唐诗中因袭而来,具备明代后期流行的“诗必盛唐”这一 标杆主张的深刻风貌。略去标题和作者与年代,基本不能将本诗与唐代边塞诗区别开来。推 究其原因,孙承宗其时已近六旬,白发苍苍,其壮年恰是在后七子的的巨大影响下度过的, 作者的作诗习惯业已为当时的诗坛潮流所决定。 但是本诗仍是一首优秀的作品。尽管因袭套路,但是作者当时的处境却与唐代边塞诗 人出奇的吻合,从而不像一般明诗一样是对唐诗风貌的僵硬模仿。更况且作者身为帝师,具 备扎实的文化修养, 而且是一个气节崇高的人 (作者本可致仕颐养, 却主动选择了身临前线。 十余年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清军,已逾期古稀的孙承宗仍然带领全家仍然登城剧战,满门殉 国) ,尽管全诗因袭唐诗的形式,但是作者借助自己的功底和真情实感巧妙地将局势,风物, 忧思融进诗文里面,做到了形式与叙事和情感表达的有效结合。 本诗是一个典型的例证,表现出在明末危局的早期,诗坛如何对旧有的形式和风物意 象加以坚守, 同时又在局势的客观存在的决定下, 将客观的社会现实与情感在不破坏旧有外 在表现的情况下,溶合进既有的架构之中的。表现了在局势转变的早期,上层建筑思想形式 变化的滞后性,以及时人在内在机理上对时代所做的妥协适应。四、帝国的毁灭――崇祯时期诗1、崇祯朝局势概述崇祯接手的是一个沉珂在身的王朝。早在登基之前,即有魏忠贤谋夺。之后面临的又是 一个烂摊子, 辽东除宁锦一隅全境沦陷, 面对关外满族铁骑屡战屡败。 内地民军与土寇遍起。 战争的破坏,镇压所需的征伐,造成一个死循环。严重的水患灾害更是形成骆驼背上最后一 根稻草。自崇祯元年(1628 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崇祯七年,家 住河南的前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朝廷: “盖数年来,臣乡无岁不苦荒,无月不苦兵,无日不 苦挽输。庚午(崇祯三年)旱;辛未旱;壬申大旱。野无青草,十室九空。??村无吠犬, 尚敲催征之门;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似闻 鬼哭。欲使穷民之不化为盗,不可得也” 。旱灾又引起蝗灾,使得灾情更加扩大。河南于崇 祯十年、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皆有蝗旱, “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 。 十四年,左懋第督催漕运,道中驰疏言: “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 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 ”保定巡抚徐标被召入京时说: “臣自江淮来数千里,见城陷处固荡然一空,即有完城,亦仅余四壁城隍,物力已尽,蹂躏 无余,蓬蒿满路,鸡犬无音,未遇一耕者,成何世界!”1 盗匪与流民并起,各地民变不断爆发。为剿流寇,明思宗努力镇压,但是两线作战功亏 一篑。征发三饷又导致底层民心尽丧。 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 明朝常年在山海关外维持一支庞大的军队与后金\清作战。 军队又缺乏机动和野战能力。后金\清军数度绕过山海关侵入内地,掠取了大量人口和财富, 严重破坏了内地的社会。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 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明朝末年就在和战两 难之间,走入灭亡之途。 加上明思宗求治心切,生性多疑,刚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屡铸大错:前期铲除专权宦1以上两节引自樊树志.《晚明史》P13。 8 官, 后期又重用宦官。 随着局势的日益严峻, 明思宗的滥杀也日趋严重, 总督中被诛者七人, 巡抚被戮者十一人。十七年中更换内阁首辅近五十人。 崇祯十五年(1642 年) ,松山、锦州失守,洪承畴降清。崇祯十七年(1644 年)明王朝 面临没顶之灾,明思宗召见阁臣时悲叹道: “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吾待士亦不薄, 今日至此,群臣何无一人相从?” 此时,农民军起义已经十多年了,从北京向南,南京向北,纵横数千里之间。至 1642 年,李自成张献忠相继建立了正规政权,大量歼灭收编明军。明朝业已无可用之财,可战之 兵,山河残破,终于在 1644 年灭亡。2、边事寥落《赠秦良玉无题诗其一其二》 【1630】朱由检 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剪成,桃花马上请长缨; 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朱由检() ,明朝第十六位也是最后一位皇帝。1627 年-1644 年在位,年号崇 祯。朱由检勤于政事,生活节俭。但明朝局势积重难返,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关外后金政权 虎视眈眈。1644 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至此明朝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1630 年,崇祯三年,当时第一次入塞的清军已经退回辽东,但依旧占据北京东部遵化 永平四城。明末著名的女将,四川土司女将军秦良玉慷慨率兵赴京勤王。其时秦良玉之兄长 秦邦屏已于 1621 年(天启元年)的沈阳之战的浑河岸畔血战殉国。秦良玉在此战中奋勇克 敌,将清军逐走。战后崇祯在故宫平台帐前召见秦良玉,作成此诗。 明朝的皇帝所受的教育并不是朝向一个文学家或者传统士子的, 这使得他们诗学熏陶不 足,且皇帝的身份也使他们自外于诗坛之外。固然使得这些诗文有如“大将南征胆气豪,腰 横秋水雁翎刀”1直白明快如口语者。但是另外一种好处就是他们不必过于拘泥于形式与主 流主张,只要和辙押韵,符合基本体例,则可以自由发挥。当然这种自由依旧在某种程度上 受到皇帝这一沉重身份的拘束。 本诗显然也是受到时事的深刻浸染。全诗夹叙夹议,没有使用一处典故(除却阵图这样一个 微弱的用典) ,也没有刻意。但是感情真切,表达真切沉郁。末了一句“世间多少奇男子, 谁肯沙场万里行。 ”直接以反问的语气收尾,可谓振聋发聩。 诗的形式因应晚明以来局势动荡的情形, 同当时的忧怀诗篇一样, 强化了叙事性和议论 性。两首诗前两句均是叙事,后两句均是议论。不用典故,也没有雕琢言辞,表达了对局势 危难的担忧,同时直接赞扬了女将军秦良玉的忠肝义胆。 晚明诗文对局势的适应,一如本诗所显示,加强了对现实的直接描写,和对现实的直接 批判。形式上则删繁就简,不再雕琢文辞,滥用典故,避免了这种对形式上的刻意讲求对诗 文务实性和批判性的遮盖。 但是这样一来某种程度上弱化了诗本身的文采, 设若没有忧国忧 民的真情实感的注入,则显然会堕入“再上层楼,再上层楼”这样的境地。所以晚明的优秀1明世宗《送毛伯温》 9 诗篇在洗去讲求形式的脂粉, 加强对现实的抒写和批判的同时, 无不注重对诗文真实情感的 倾注。诗文神采上的忧思,内容上对时局的贴合,形式上的创新与不拘一格,表达的真切与 赤诚,行文上的洗练简干,正是明末诗篇演变的主要线索。 《辽事杂诗―其七》 【】陈子龙1 卢龙雄塞倚天开,十载三逢胡骑来。碛里角声摇日月,回中烽色动楼台。 陵园白露年年满,城郭青挂拱А9驳腊参H伍踪蓿唇袼浅鋈翰拧 本组诗一共八首, 完整的叙述了明末在辽东局势的前因后果与局势发展。 鉴于本论文的 篇幅,仅能节录两首加以评论。 后金已先后于 1629 年(崇祯二年) 、1634 年(崇祯七年) 、1636 年(崇祯九年)三次绕 过山海关的重兵集团,侵入内地掠夺人口与财富。诗人《辽事杂诗》之一的“十载三逢胡骑 来”即指此国难。由此也可以确定本组诗的写作时间。 明朝灭亡前夕,时局动荡已久。本诗正是明末诗篇在风格演变上逐渐成熟的代表作。全 诗记叙准确,意象丰富,议论和表达都能与修辞相贴切,风格沉抑深远。既不是这一世代早 期对传统僵硬风格的袭用,抑或平铺直叙的叙事论述或者直接表达感情。 整首诗中既借用了唐诗的词句与意象,也借用了宋诗的婉凉氛围;全诗既有场景概况, 也有事实经过叙述, 时间点准确, 借由意象进行的情感表达准确丰赡, 议论和发问踏实有力, 内在和外在完整结合,首尾相顾,表现严谨。由于是整体性的论述,所以使得整体境像略虚 化,作者并未僵硬的摈弃唐风复古的主张,巧妙地将唐诗风骨与灾难景象加以糅合,增强了 作品的感染力。2、中原烽火《过穆陵关》2【1636】卢象升 介马临戎壁垒新,连天烽火叹无民。挥戈欲洗山河色,仗策思援饥溺人。 安奠苍生千古事,埽除逋寇八年尘。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 卢象升() ,字建斗,号九台。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人,天启年间进士,明 末著名将领、民族英雄。崇祯二年清兵犯境,卢象升起兵勤王,人称“天雄军” 。崇祯六年 起,参与镇压农民军。先后击败张献忠、高迎祥、李自成农民军。崇祯十一年任兵部尚书, 力主抗清。崇祯十二年象升率部在巨鹿被清军包围,血战殉国。 乾隆六十年(1795 年)刻本《麻城县志》卷之三《关隘》 (第五五页)中记载: “穆陵 关《唐志》作木陵,在麻城西北八十里木陵山上(旧志) ” 。 “为扑灭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 明朝廷于崇祯八年五月任命卢象升为右副都御史, 巡抚 湖广,不久又提拨他为兵部侍郎,派督办湖广兼山西、陕西军务。崇祯九年正月,卢‘大会 诸侯于凤阳’ ,在给崇祯皇帝的上书中说: ‘请饷未敷,兵将从贼而为寇,是八年来所请之兵 皆贼党,所用之饷皆盗粮也。 ’这里的‘八年’与诗中的‘八年’刚好吻合,由此基本可以 判定,这首诗作于崇祯九年(1636) 。作者时年时年三十六岁。 ”3 其时卢象升在湖广一带与高迎祥、李自成起义军作战,作者并非专业诗人,故本诗文1 2 3作者简介见第三章第 2 节。 载于湖北省《麻城县志》乾隆六十年(1795 年)刻本第三九三页。 此两节出自屈苇滨《古人诗文中的穆陵关》 ,载于麻城文史网。 10 采并非十分出色。但诗文对现实的贴合与作者的伟大人格却依旧使得本诗辉光闪耀。 本诗秉持明末以来务实风气对诗的影响,全诗以叙述和议论的方式写成,结尾以传统 文章的卒章显志的方式呈现作者精忠报国, 淡泊明志的品格。 作者性格的规整性格对诗的影 响比较大,全诗合辙押韵,列次齐整,全文体例中规中矩,是一首担忧国事、哀叹民生的历 史战地诗,全面的反映了明末内地战火的实景,军队的整束,民众的灾难,国事的担忧,对 民生的哀叹,作者对民众苦难的同情,恢复社会秩序的热望。它既是对明朝末年风起云涌战 乱事实的历史记载,这种全面的反映正是叙事体的长处。叙述的同时进行议论,显示作者当 时内心思想的真实表白,体现出作者的忠贞品格,标明作者的观点和心志。 文学评论一般是从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两个方面来评价的,而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 评论要结合作者与具体现实来设置参数。 卢象升身为前线文官, 戎马之余难有精力去在作诗 上过度考究,探索崭新体例或是反复推敲,但依然可以窥得作者对时代风潮的适应。首先是 全诗没有使用典故, 避免了铺陈修辞对现实描写和意愿表达的扭曲。 其次意象的使用也很简 洁明了,能够清晰的表达作者的概念。全诗与同时期的诗作一样,在叙述的同时进行评议, 这是适应时局所做的改变。 结合具体的情境,卢象升是著名的忠臣名将二者一体的古代英雄。尽管全诗并无激烈 或恢弘言辞, 但作者凭着对山河和民众的无限悯恤, 如实的记述社会现实, 表达自己的志向, 在略显平静的言辞下面隐含着深深的情义。而这种深刻参与社会现实所培养出的内在情感, 是明代后期诗坛所不具备的。3、社会危机《邻翁叹》 【?】孙传庭 邻翁有三男,长男差膂力。仲也绝怯弱,季尤可矜恻。一身都废弃,所存惟视息。 忽惊辽事非,缮发四国。纷纷闾左儿,不能安稼穑。长以力见选,执殳将军侧。 王师二十万,军容亦既饰。岂知不惯战,闻鼓皆变色。长男遂死之,全军尽奔北。 司马复征兵,仓皇请严敕。长令畏谴诃,何敢迟顷刻。又佥仲男往,且称百夫特。 邻翁前致语,哀鸣声唧唧。长男且战亡,仲弱岂办贼。长令亦信然,材勇不可得。 强驱出关去,偷泻我钥恕T僬礁床焕乱尕喜狻K韭砑瓢彩鞯髑冶敦健 邻翁顾季男,恐亦不能匿。出门官使至,复以威令逼。邻翁惨不言,苍天曷有极。 孙传庭() ,字伯雅,代州镇武卫(今山西代县)人。生于万历二十一年, 卒于崇祯十六年。万历四十七年(公元 1619 年)进士。明末镇压农民军与流寇的重要将领。 崇祯十五年总督陕西。时疫流行,朝廷催战,孙草率出战死于陕西潼关。孙的败殁,标志明 王朝最后一支机动力量的丧失。明朝在农民军和关外清军的打击之下,旋踵即灭。 本诗引自《白谷集》 ,由于本书为后人编集而成,没有附注,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但从 孙的履历和时代背景, 可以考校本诗所述为崇祯之事。 本诗也是论文里全文摘录的最长的一 首叙事诗。孙与洪承畴、卢象升一样,都是传统文人出身。在明末的动荡局势中因知兵事而 仓促投笔,拥甲勤王。但与降清的洪和死于抗清的卢不同,孙的孙的主要战斗都是在镇压农 民军,他最后也死于同李自成的战斗中。 本诗以五言作之, 是一首乐府体的长篇叙事诗。 而且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到大家耳熟能详 的著名乐府诗《木兰诗》的影子。诗文在格式上选用五言具有很多优点,第一在与五言比较 排斥典故,用语更为直白明快,适用于对事情的展开叙述。其次本文可以看到很深的《木兰 诗》的影子,采用一样的格式可以便利写作与诗文的传播。再次五言更适宜用来表达情感,11 格式简短,从而只能将情感直接抒写,也便于受众领会。一如“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1短短二十字,所爆发出的情感小宇宙是异常惊人的。而不必像 七言等格式往往将情感通过意象来表达,削弱了情感传达的直接性。 在深重的危局面前,为了更好的适应现实存在的需要,除了加强对现实的观察与抒写, 情感的渗透与表达之外, 在外在形式上的回归与革新是另一条成功的路径, 除了复兴传统的 五言七律诗史等,更有晚期的吴梅村独树一帜,发展出叙事评论抒情合为一体的梅村体。孙 传庭的这首诗,有效的借助了传统的乐府体例,不仅减低了创作的难度,而且很好地对时事 进行了叙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情感,行文紧凑,内容丰赡,是一首成功的作品。 其次在诗中还要看到作者作为政客与将领借助诗歌对自己政治观点的传达。 根据顾诚先 生《明末农民战争史》所述,孙一直是反对明廷的盲目扩军和对下层民众过度征调以及同清 军两线作战的政策,为此不惜抗命而被下狱。其在诗中描写了难以同清军作战取胜,拉丁对 人民生活的破坏和灾难,征调赋税对人民的滋扰,寓政论于诗文之中。4、补余《夏夜独坐》 【?】孙传庭 独坐南窗月,悠然欲二更。空庭疏雨歇,小苑淡烟横。 湖海怜多病,乾坤苦用兵。旁皇清不寐,倚剑看偾2。 本文取自于《白谷集》 ,作者简介见上节。 本诗无注解,也没有找到其它考证,具体年份不能详定,但结合作者履历可以确定崇祯 一朝作于作者镇压民变的生涯中。全诗细节清晰,但是没有使用具指意象。 本诗的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前后两部分的转折。单独看前半部分,是一首从内容,格 式,风貌,遣词上都与旧时体例毫无二致的诗。独坐,窗,月,深夜,庭苑,雨,淡烟,这 些词汇都是沿袭已久的诗词意象, 意在表明一种怡然自得的场景与心境。 而且作者还刻意将 这些意象抽象化,没有具体指明地点,背景,前后因果。 但是下半部分骤然转折, 前两句直写灾患和战争对人民的灾难, 后半句写作者对此是一 种愁苦的心态,辗转难眠。倚剑两字标明作者统兵文臣的身份。 本诗作于崇祯时期, 作者将旧的体例与现实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通过两者的巨大反 差来衬托出灾患和战争对人民和个人带来的苦难和煎熬。并用倒叙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心 志,抒写在乱世中身不由己的彷徨与愁苦。希望能够四海升平,享受和平。 本诗表明在明末诗中的另一种发展创新, 即将因应时局的内容与情感与旧的体例下成熟 的意象放在一起进行并列, 将具象与抽象在同一时空中进行碰撞, 通过两者的相对落差加强 对受众的感情冲击和意图传达。1 2杨继盛《绝命诗》 。 《尔雅?释天》 : “彗星为偾埂 ” 郭璞 注: “亦谓之孛,言其形孛,孛似扫彗。 ” 12 五、山崩地裂――明朝的灭亡与南明诗1、1644,风雨激荡甲申年公元 1644 年,在中国干支纪年中为甲申年。这一年的历史上充满了风云突变、波涛叠 起的重大事件,阶级搏斗和民族征战都达到高潮,又搅合在一起,在中华大地上演出了一幕 幕可歌可泣、惊心动魄的场面。拿纪年来说,在明朝是崇祯十七年,清朝是顺治元年,大顺 政权是永昌元年。三种纪年代表着三个互相敌对的政权,从此开始了逐鹿中原的斗争。1 1644 年一月(崇祯十七年) ,李自成自山西根据地东征,沿途发布文告,气概迈然。明 朝地方饱经战乱与经济凋敝,在十多年后的苦难之后终于无力维持对明朝政权的忠诚与认 同。沿途望风披靡,大顺军的进攻近似于鲜花战争中的德军进军。除了在宁武关遭遇到比较 激烈的抵抗外,进军沿路明军纷纷投向农民军。北方各处几乎是传檄而定。 甲申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的大顺军轻松攻取北京,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身死,历史 意义上的明朝覆亡。仅有倪元璐十数人自杀赴节。山海关外的明朝军队在平西伯吴三桂、辽 东巡抚黎玉田的带领下撤入关内, 并且同山海关总兵高第一道投降了大顺政权。 形成了大顺 政权同清政权隔关相峙的局面。 由于没能意识到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之间的快速转变,大顺政权依旧维持着不征赋税, 依靠追赃助饷来维持运转的政策。没能得到原明朝士绅阶级的支持。不久吴三桂叛变,重夺 山海关投降清军。关外的满清势力抓住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倾巢而出。两军大战于山海 关,兵力上处于劣势的大顺军落败。李自成退回北京,在武英殿草草举行了登基仪式,随即 放弃北京。 在明末的动荡局势中, 李自成于一片大好形势中在接近峰顶的最后数步失足跌下, 未能开创一个新的纪元。令人扼腕叹息。 北京被大顺攻陷后,经历了最初的混乱,在留都南京拥立了弘光政权。可这一政权本就 是党争的早产儿,新立的南明政权也缺乏可靠的武装力量。江北四镇彼此倾轧,被小朝廷倚 为干城的左良玉军纪败坏,不听号令,被时人讥为“兵不如匪” 。 清军南下后李自成、张献忠、史可法相继牺牲在抗清战斗中。大西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 带领下于西南地带在与南明合作,维持了永历一朝数十年。 郑氏海商集团长久活动于东南 沿海,亦官亦商。郑芝龙投降清朝后,郑成功继续率兵抵抗,并在日后收复台湾。还有一系 列诸如鲁王监国, 绍武等短命小政权。 还有一个在战略上并不太重要然后依旧可以在诗篇中 占据相当幅面的势力,那就是各路起义者。 1661 年(永历十五年) ,在云南无法立足的永历帝避入缅甸。迫于尾随而来的吴三桂的 压力,缅方将永历帝交出,于 1662 年与家眷一起被绞杀于昆明。 作为政权象征的皇帝的死亡也标志着这段历史的正式终结。 虽然此刻还存在着夔东十三 家,但是也很快被进剿荡涤。而身处台湾的郑氏,在郑成功死后日益沉沦。尽管依旧奉有明 朝名号,但实际已经是清代史中的一个割据政权问题了。 南明政治极其腐败,民族矛盾空前尖锐激烈。这时的许多作家,参加了反对腐败政治和 抗击清兵入侵的斗争。尤其在江南,涌现了以陈子龙、夏完淳为代表的一批爱国诗人。他们 在讴歌祖国的山水时铸入了痛悼国破家亡、 感伤时乱的思想内容, 使得这个时期诗作的爱国 激情和民族英雄气概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深沉。1顾诚《南明史》开篇文辞。 13 2、南晖余照――南明政权诗《燕子矶口占》 【1645】史可法 来家不面母,咫尺犹千里。 矶头洒清泪,滴滴沉江底。 史可法(1601 年 2 月 4 日-1645 年 5 月 20 日) ,字宪之,祥符人,祖籍直隶大兴县。明 末抗清将领、民族英雄。早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早期镇守辽东抚宁,抗击清军入关。后 转平各地叛乱。 北京城被攻陷后, 史可法拥立明福王, 成为南明重臣。 继续与清军作战。 1645 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史可法城破身死。 当时作者出按淮北部署对清防务,盘踞武昌的左良玉同醉心于党争的东林派别相勾结, 以“清君侧”为名领兵向南京进军,执掌弘光政权的马士英不顾民族危难将作者从淮北调回 阻击左军。这首诗是作者回到南京燕子矶江头时所作。 本诗是明诗中的名篇。全诗五言四句二十字,极其精短,却意象深远。口占是一种因时 而发的感慨,往往作者当时的感情异常激烈丰沛, 北京丢失,崇祯自杀,明朝覆亡,清兵入关。这一系列巨大的事件给全国都带来深远的 影响。对于传统的官僚和文人来讲,作为法统负载体的皇帝的意外死亡和首都的丢失,不啻 于大厦倾覆,晴天霹雳。长期以来明朝深重的危机已经带给他们沉重的压力,在这一重大的 事件打击下,很多事情便再也无法维持。尽管自危局开始一直在进行转变和革新,但是旧的 体例和很多其他东西并没有完全放弃。 现在传统的信仰支柱既然已经崩塌, 很多人继而完全 转化或是另辟蹊径来通过诗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在本诗中,作者完全抛却了体例的拘束,全诗率性毫无造作,表现了极强的创新性。用 非常简明的词句借由意象表现出了沉坳的感情和破碎的时局。 这种大道无形的表现, 首先在 于作者思想上的成熟,能够任意的遣驱意象;其次,在于作者抛去了体例,用口占的简短形 式充分的表达了情感;再次,作者没有在有限的文字内通过推敲文字来实现表达,而是通过 细微的意象对比,展现了无限深远的情感世界和场景。 诗本是负载情感和其他社会存在的客体。而明诗一以贯之的一个缺陷就是过度强调形 式主义,讲求文辞、典章、对仗、铺陈,而忽视作为诗的根本灵魂的真情实感。而本诗则是 对这种逆流的一种彻底颠覆。全诗表述异常简略,对外在形式几乎完全抛弃,寥寥数字勾勒 出概略与意向,将情感近乎无保留的暴露出来,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本诗正是在危机转变的时刻,通过对情感的无保留的倾注,和对形式通过扬弃的方式 进行创新,所获得的诗篇名章。 《西湖杂感――二十首选六》 【?】钱谦益 板荡凄凉忍再闻?烟峦如赭水如焚。白沙堤下唐时草,鄂国坟边宋代云。 树上黄鹂今作友,枝头杜宇昔为君。昆明劫后钟声在,依恋湖山报夕曛。 钱谦益()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明 末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人。明史称“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E” 。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一甲三名进士,东林党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弘光政权立,钱 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再辞官,再度投身于抗清之中。14 这首诗写于钱谦益人生的最后阶段。之前钱谦益历经金榜探花,入朝登阁,罢斥闲居, 弘光入相,投降清军,辞官抗清等一系列沉潜起伏。作者本是迄至晚年,诗人亲身体验了国 破家亡的局面,诗风愈发沉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诗文才华,完成了自己在人生最后阶 段的才华进阶。钱谦益作为当时的诗坛巨擘,本身具备极高的诗学修养,故而本诗能够做到 集合大成,全诗既有叙事,也有意象,兼有宋唐之风。 无论体例等外在形式如何, 作者之所以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独占鳌头, 不仅仅是深厚的 才学修养 (作者本身就是极为知名的藏书家) 。 然而同时代与作者分庭抗礼之人并不在少数。 能够在中超逸而出, 既是作者在时代风潮面前对诗的钻研和改造, 也是作者对自己品格的不 断调整,在人格上逐渐完善,也是历遇风潮的人生经验的积累。 时代对人的影响不仅仅是人主动去依附贴合, 更主要是时代风潮对人的决定性。 不同的 环境境遇造就了不同的人,相对而言,钱谦益和吴梅村显然远胜于龚鼎孳,这是因为三方境 遇的不同。吴梅村的经历显见是最为丰富曲折的,故而在诗的深度上能够独遣一旅,开创了 梅村体。而处境优裕的龚鼎孳的作品则缺少这种深度,往往都是些往来酬答之作。钱谦益的 作品则是才华与人生经历等完整贴切,与自身才华共同作用的结果。 但仅仅看到客观对人的决定作用, 则毫无疑问是一种错误的机械决定论。 本诗文中可以 看到对岳飞的歌咏,以及对永历帝( “昆明劫” )的追思。在清朝统治下,这种文字毫无疑问 是非常大胆的。 这种充满气节的文字才是赋予巧妙构思的文字和体例架构灵魂的法杖。 或许 有些人会有异议,但作者坚定认为,气节实际上是真情实意这种私人修养外在化,依照社会 规范和共识所形成的条理化的真情。即便卑劣如阮大钺,其所被人称颂的剧作如《燕子笺》 根本上还在于其中所描写的真情实意与体例设置上的用心贴切。 事实上, 迄今为止被人们口 耳相颂的诗作,毫无疑问首要一个在于情真意切,感情真挚,表达富丽。 钱谦益之所以被时人目为风潮魁首, 毫无疑问首要与这种真情实意相系。 外加作者的经 历丰富,博闻强识,基础强韧。其诗文的情真意切,叙事严谨,体例明畅,典故切恰,这些 都在本诗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与作者的身世和家国危难合而为一,铸就了诗人的诗名,引 领了当时诗坛的一代潮流风气。2、民间诗人《别云间》 【1647】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 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 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 事败, 明永历元年六月在家乡被捕, 遗母与妻, 就义于南京, 年仅十七岁。著有《南冠草》 、 《续幸存录》 《别云间》等。 此诗是诗人被清兵逮捕诀别故乡时所作,是明诗中的名篇。全诗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 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抒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抒写飘零抗清,承笔喟叹故土沦丧、山河破碎 之悲愤慨叹,转笔又发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表示视死如归的决心。 全诗既表达了作者抱着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的决心, 又流露出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无限的依恋和15 深切的感叹。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 沉郁顿挫的风格,老到圆熟的手法,成语典故信手拈来,化入无痕,无一丝童稚气,竟 是自十七岁少年, 这是家学渊源训育和斗争实践磨练相结合的必然结果。 全诗意脉流注贯通, 语词率真豪壮,虽作者无意求工,但他高度的爱国热忱构成其诗作的内在生命,造成了文品 和人品的完美结合。 体例上取用了五言来直率表达,偏重叙事,弱化意象,除了常用指代之外,没有使用需 要特别说明的典故。这些都是为了适应时局和表达进行的选择与改变。诗体平仄相合,没有 使用特别激烈的词语, 然而内中蕴含的悲痛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这是作者已知自己必然的 壮烈结局, 在准备平静迎接之余将这些内在的悲痛全力灌注进诗文, 将自身情感和身世遭遇 通过寥寥数笔精炼的结合,卒章显志,行文自在沉稳,精气严谨,故而成此美作。 《无题》 【?】周同谷 松山战骨未全枯,再建功名佩虎符。 终是风沙人易老,白头南渡又南都。 周同谷名翰西, 号鹤J, 江苏常熟人早年为诸生, 补博士弟子员。 后来进入史可法幕僚, 明亡,流寓昆山。有《同谷集》 、 《霜猿集》等。本诗撷自于《霜猿集》 。所讽刺的对象是在 攻伐中原的著名贰臣洪承畴。 崇祯末期,洪承畴督师关外,在松山战败被俘。崇祯以为洪一定会宁死不屈殉国,赐祭 十三坛。 正当祭到第九坛的时候, 得到洪降清的确切消息, 只好作罢。 之后洪跟随清军入关, 为异族屠戮同胞异常卖力,这种表里比兴的行为遭致当时文化阶层的极大鄙弃。 本诗意义简洁明快。采用了讽刺诗的形式。讽刺诗也并非创新体例,早在诗这一文体诞 生之时便有讽刺诗的出现。但长期以来讽刺诗往往流于市井,用语偏于白话乃至土俗。明代 多有讽刺性诗歌,但多见于元曲小令的形式出现。本诗的格律规整,全诗以平易的词句来叙 述表达,表面上看是一首很普通的纪事诗,故意不指出洪已经叛变,为敌军效劳的事实。这 首诗的创新在于它不用常规的直言讽刺模式, 避免俚俗和满清政权的迫害, 而是用正常的话 语来同文章中不尽言的现实来实现辛辣的对比。是对传统体例的活用。3、遗民余绪遗民诗无论就精神内涵、 情感气韵还是艺术水准来说都是良莠不齐, 其中的上品足以在 文学史上留名,但更多的是泛泛之作。就遗民诗人对诗歌的理解以及自我身份定位而言,他 们跟逝去的“胜朝”诗坛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讨论明末诗,不得不看一看究竟最后是怎样 发展的。鉴于本论文讨论的主题,所以特别将遗民诗人与遗民诗单列一目稍微加以讨论。 《无题――其三、其六》 【?】肃乐 其三 啸呼山泽与谁徒,短发萧萧愧曼胡。锦里湖光风雾惨,帝城月色管弦枯。 铜驼荆棘先悲汝,蟋蟀平章不门奴。坐使腥风污草木,忍看龙剑匣中渝。 其六 未忍烟波丝钓徒,独携一剑宝风胡。马嵬道上春云暗,凝碧池边秋草枯。 七日申胥能复楚,三年文种乞为奴。英雄定有阴符策,不信梦梦天意渝。 肃乐,字希声,浙之鄞县人。崇祯丁丑进士。余无考。16 这两首诗源自于叶六奇之《明季北略》 。可以推知作于清军占领之下。 这两首诗对典故的使用近乎泛滥,语气也十分激烈。但是整体格调并不是特别高。其 三中作者连贾似道都予以称颂,固然有希望团结抗战之义,也说明作者因仇恨导致的偏狭。 “与谁徒” 、 “独携” 又说明作者本身实际没有相应力量。 最后只能寄托于 “坐使腥风污草木” “阴符策” “天意” ,希望上天能够天诛满清,或者降仙襄助,天下大乱实现自己推翻满清的 想法。完全把自己的意愿寄托在天意上,没有对现实的描写或者对民众反抗活动的参与,只 是堆叠典故,用笔尖发泄自己的不满,造成诗篇格调不高。 此类诗篇在遗民诗中多见于一般儒生文人。眼界的偏狭,实际能力的不足,思维的僵 化。造成这些人在面临明清易代的变局时,除了自杀殉节,就是用笔墨排遣自己的忧愤,但 是往往有没有出彩文字。 本诗代表的是明末诗篇中固步自封,没有进步的一种。无论从文才上,还是形式上, 还是思想和技巧上,这首诗都是不足称道的。但既然本论文是探求明末诗的全貌,而非仅仅 剔抉其中的精品,则对于虽然资质平庸的作品,倘若占据相当的份额,也有探讨的必要。本 诗正是明末诗中具备典型意义的守旧模式。 在形式上依旧固守传统的格式, 为掩盖在技巧上 的拙劣,大量铺陈典故和押韵,语气冲杀。但是作者的仇恨始终是一种被推翻的官僚阶级的 狭隘的仇恨,作者是崇祯中期的进士,本质上还是一个地主文人和官僚,未能将自己与民族 和民众的命运牵挂在一起,满纸仇恨,气场却依旧狭隘。 明末遗民多有其人,这些人的诗作正是晚明以来传统固化诗风的继承。在时代的激荡 面前,仅仅是从表面的题材上进行适应,既不愿意去尝试新的体例;也不愿意去参与时代的 搏击,获取新的素材;面对危局,也只是进行浅层的表达,不能分析和理解这些表象背后的 规律,造成感情只是一种浮厉之气,却难没有更深沉的感情写入诗篇。这些人的作品,自然 最后只能被掩埋在故纸堆里。 《落花诗――其一》 【1673】归庄 江南春老叹红稀,树底残英高下飞。燕蹴莺衔何太急!溷多茵少竟安归? 阑干晓露芳条冷,池馆斜阳绿荫肥。静掩蓬门独惆怅,从他芳草自菲菲。 归庄() ,字尔礼,又字玄恭,号恒轩。自己称“生平胸怀极旷,志气极锐, 意兴极豪” 。 ,江苏昆山人,归有光曾孙。 归庄作为著名的遗民诗人,曾参加抗清起义,后削发为僧,于逃禅中肆志于山花诗酒, 更与所谓“贰臣”的钱谦益、吴伟业相交,甚至与清廷官员多有往来,对清廷的统治转为和 缓的态度。虽不入仕,但表示一种默认的接受。其态度的转变在遗民中具有典型意义。1 本诗没有设置典故,词句也不难理解。诗眼在首尾两句“江南春老叹红稀,从他芳草自 菲菲。 ”诗篇的创作背景是作者晚年,其时满清的统治已经逐渐稳固,在社会结构和秩序上, 满清也从外来的征服者身份向着统治者的角色转变。 社会生产开始恢复, 逐渐摆脱了自明末 以来的混乱与下降。 “江南春老叹红稀” ,逝去的明朝依旧让我们感叹不已,但是时光无法回 返,清朝已经迈入正轨, “从他芳草自菲菲” ,虽然不能背叛自己的价值观,但是要尊重客观 事实,要看到社会的客观进步。这首诗中,体现了作者豁达于时代的观点。 本诗在形式上显然是顺应明末以来的宋诗化的主张, 具有明显的宋诗风貌。 全诗不设典 故,用词典雅而不削刻,内容叙述细腻生活化,用具象蕴含着真实的情感,但是由于加入了 相当的禅意和思索,全诗并不琐碎。整首诗思想成熟,表达流畅。 此时明末危局可以宣告已经结束,战事基本结束,社会生活开始恢复,战乱的记忆也1可以参看刘红娟论文《归庄: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 06 期。 17 开始淡化。 在清朝逐渐步入正轨的统治面前, 对于遗民来讲唯一把他们羁绊在明末危局意象 中的主要因素是传统忠贞观念和程朱理学对于文人气节的要求所导致的对异族统治的拒斥。 在不少人还停留在诸如宿乐之辈对清朝统治的那种抽象的刻骨仇视之时, 作者于风云激荡中 看出了历史的未来趋势。能够以苍生为执念,承认清朝的统治对于明末乱世的进步性。 归庄本人早年曾经参与抗清起义,晚年逃禅,虽然在诗中表示对清朝统治的接受,但 也没有出任官职等,大节完璧。这时的他能够坦然看待世间事物,比之于气节上亏负一节的 钱谦益吴梅村等人,归庄更完整的继承诗自晚明以来的变革与发展。在本诗中,作者依照明 末清初以来的诗论主张,仿借宋诗体例,巧妙安插意象,贴合现实,借由咏花表达了自己高 超的视界。全诗规制严整,意象丰富,情感丰满,表达充分贴切,是一首完美之作。 《读秦纪》 【1680】陈恭尹 谤声易弥怨难除,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呼孺子,人间犹有未烧书。 陈恭尹(), 字元孝, 号独漉子晚号罗浮布衣, 广东顺德人。 与屈大均少而同学, 长而同志。二人同为岭南三大家。1646 年清军陷广州,父陈邦彦抗清殉国,陈恭尹独存。 之后辗转抗清事业,终身未仕。 本诗写作之时南明业已灭亡十八年,即便依据本论文的时间线,也不能算作明诗,而是 毫无疑问的清诗。选评此诗,意在说明明末诗歌的精神与思想内容的有序流传。尽管天下奠 定,时光流转,作者对战争和异族带来的灾难依旧心忿难平,直言异族统治的残暴,专制高 压对文化的摧残。全诗仅用一习见典故,但激越的感情溢于言表,宛如清夜闻雷。但是本诗 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这首诗中所表示的愤怒, 赋予这首诗名篇价值的, 毫无疑问是作者在更 高层面上的价值传达与表示。 陈恭尹一生治学,同顾炎武等人皆有交游。本诗依旧以忧愤为主题,但是又在同时代的 诗中脱颖而出。 诗是作者读书有感, 作者本身具有丰富的人生经历, 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之后辗转抗清事业, 在挽救民族危难的奋斗中锤炼了自己对社会的凝感。 包括作者在内的以 顾炎武王夫之一脉的遗民, 结成了一个相对松散但又有很强趋势性的群聚, 他们通过互相交 流著作,在游历中彼此接触,或者有意识的进行会聚,以及共同参与抗清斗争的经历和对史 籍典章的深入挖掘,其视角和思想已经跳脱了遗民中常见的愤怒,痛悔,逃避等当代情感, 除了奋力治学,以“经世致用”为标杆著述写作之外,这一批遗民中的先知者还在游历与斗 争中逐渐展开对宏观层面上对家国命运,历史进步的思考。 本诗首先在体例上已经远离明诗风范, 这当然是必然的, 作诗的时间与前一阶段业已疏 远。此时历经时间的濯洗和诗坛的自觉增益,清诗自己的规范正在形成中。本诗最大的闪光 点在于它的思想价值。诗名《读秦纪》 ,却非一般诗文所常见的借古喻今,对当下清代统治 者展开单一的批判,并不像一般遗民一样简单的主张“反清复明” ,而是对自秦代以来整个 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传统中国君主专制制度展开批判。 对君主专制对思想和文化自由的摧残展 开最有力的抨击,同时喻示专制统治必然会被更进步的形式取代。 作者在诗文中从历史层面上对整个社会展开的批判, 代表着明清易代之际诗坛在思想上 最为先进和光辉的一种思潮。18 六、题材与内容1、时局 整个明末诗歌的历史,也是一整幅危局的全景图。从战争角度来讲,自辽东战事起, 到李自成攻克北京明朝灭亡, 到吴三桂兴兵入缅, 索杀永历。 整场剧目以鼓角始, 以烽烟终。 中间大大小小凡万千战,作诗之人或为枢辅指点阵图,或为戎衣浴血奋战,或亲眼目睹战火 的破坏,甚至分属两军,列垒对战。军事题材的诗歌,或与战火相关的内容是明末诗词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除了战争,再有就是战争、天灾、以及社会黑暗现实所带来流离失所,疫病流行,饿 殍遍地,这种困窘的时局自然也会在诗中加以反映。 2、言志 “诗言志,歌永言” 。是个并不是用来简单的记叙事情的过程的。即便被称为诗史的杜 少陵, 其作品中仍然是大量的抒写胸怀的主观性文字。 中国古诗的特性使得它不主要是叙述 的工具。 即便是在标准的叙事诗中, 也往往夹杂着大量的对自己愿望的摹写和对未来的期待。 希望能够一战歼敌, 克敌制胜。 或是政治清明, 人民安居乐业。 或者是更高一层的天下太平, 功成身退,这些抒怀在诗中都有所体现。 3、托身 明末的危殆局势,使得人往往面临各种灾难和悲痛,以及无能为力的事项。在这种客 观情势面前, 人们往往把身不由己的情绪朝向诗歌排遣。 治国修身齐天下既是儒家传统文化 下的价值追求,也是儒家理想中的生活。然而现实的烽烟战火,百姓死难,乃至于有些地方 化为人家地狱一般的惨景, 这都是异常惨痛的局面。 不少诗人一方面为解决这些为难前后奔 走,献言建策,撰文批评:另一方面又感到极大的精神压力,故而将诗作为一种压力宣泄的 管道。为佐此论,本文特节录有孙传庭《夏日闲坐》一诗。 4、谏刺 明末的危局是各种矛盾的总爆发,在时势的发展中,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弊病。诗歌 在传统上就有作为讽刺时弊的有力武器的作用, 或是通过对弊政的客观描写, 或者通过反讽 的方式对叛国投敌者给予讽刺,或是通过长篇叙事的方式对政局或者兵事提出自己的见解, 诗的内容的多样化无疑为这些社会话语的陈述提供了坚实的路径。七、时代特色与特征总结有明一代,绝大多数时间里诗这种文体一直在形式主义的沉沦中挣扎,在此略作总结。 即便早期的刘基等,迫于对文人的杀伐,也是略为逃避现实, “隽旨名篇,自在流出” ,一开 始就踏上了模仿的歧途。从三杨的台阁体,乃至更小众的西昆体,表面看来雍容华贵,实际 内容极为贫乏,演化为粉饰太平,阿谀奉上的缺乏美学意义的泛滥文牍。茶陵派和前七子推 崇汉魏盛唐,这些人同时也是清流,一开始诞生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模拟复古之风迅速僵硬 化,后七子首领李攀龙更是将复古理论推向极端“视古修辞,宁失诸理”1,甚至强行剥抄1李攀龙《送王元美序》 。 19 古人文字,拾人牙慧, “剽窃成风,万口一响”1。之后徐渭、汤显祖、李贽带动风气的转变, 但后人片面强调彻底消除复古, 公安派流于俚俗, 诗意浅露; 竟陵派又过于唯心, 诗境狭小。 迄至明末,即本论文叙事时间段的开始。 从中我们可以窥得明诗的几大弊病。第一就是过于讲求形式主义,舍本逐末。第二在 于题材的偏狭,反映现实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不如唐宋,不能深刻认识生活,郁于阶级、环 境,和当时官僚―知识分子共同体的一般价值观,都使得他们眼界狭窄,把自己禁锢在政治 结社和小流派中,与民间文化和民众彼此隔绝,继而带动第三点,也就是诗中真情实感的缺 乏。第四就是因为注重形式与模仿带来的滥用典故与雕琢辞藻。 明末局势的风云变幻, 带来巨大的阶级流动, 如蓟辽督师袁崇焕原不过为兵部职方司主 事这样一个下级文官;卢象升孙传庭洪承畴都不过是普通地方文官。频繁的差遣、游历,大 量的新鲜信息的涌入以及自身的颠沛流离、身经苦难,使得诗人群体同人民的接触增加,对 国家的苦难开始排上心头。为了面对新的局势,原本四平八稳的诗坛及诗风开始转变。 具体到本论文所注意和论述到的, 一是真情实感的注入; 二是对生活和国事的真实体验; 三是对新形式的探索, 包括加强了诗的叙事性等 (但在本论文中限于篇幅和主题仅约略指出 形式的变化,至于具体不做探讨) ,抒发上的别具一格,强调诗的表达作用。 (明末诗在危难时局的影响下的涅是一个很宏大的命题。 尽管在之前的阅读中以及为 写作论文而做的资料搜集中都可以感受到这种强烈的时代惊雷与春潮涌动,但是碍于时间、 精力和篇幅的阻碍,本论文对这一转变的把握仍然是非常肤浅的。从材料上讲,搜集和阅读 的诗篇数目都很有限,相关论著也没有全面阅读,论文仅仅对若干首诗进行了选评;从论文 本身来讲,材料不充实,对这些体例也没有深入挖掘,仅仅对一些表征进行了发现归纳。在 答辩结束后,会继续在这一方向上进行努力。也希望这篇论文能给他人带来些微的启发。 ) 1、危局牵动的强烈感情色彩 明代的文坛整体是压抑的,八股文作为社会的价值标杆,严重窒息了人的创造性。从 三杨,到西昆,再到前后七子主张的“诗必盛唐”的形式主义造成诗坛上的泥古不化,一味 摹仿。环境既然已经变化,却还耽留在过去,很多诗章就显得造作僵硬。城市经济的发达与 进身之阶(非进士不得任官)的封闭,也相对隔离了文化阶层对民间营养的汲取。 明末的动荡局势,使得统治阶级和文化阶层的许多人开始与现实和民众有了更多的接 触。在天地旋转,山河变色,鼓角相闻,沙场征战中,人的情感被大幅度放大。所谓“家国 不幸诗家幸” ,在诗篇的套路中,有了更多的情感流动。 这种情感不是文人传统中的那种封闭式的情感,而是对亲眼目睹或者感受到家国灾难 带来的强烈感情冲击的回音。明末的灾难是异常深重的,每次辽东战败,丧师辄以数万计。 水旱灾害, 一次即可以造成数十万灾民。 这些伤残的军人, 食不果腹的灾民, 往往形成流民, 遍及全国,所到之处自然能够给人带来触目惊心的感受。 在这种时局之下,人的感情被极大地激发,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诗自然也反映了这种 感情上的极度扩张。 2、对现实的反映与参与 这一特色出自于两点。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对于信息的高度需求导致了信息的快速 传播系统的建立,包括邸报,塘报,驿站,还有商业系统都能快速传递信息。往往千里之外 发生的事情,不日即可抵达。而接受者对这些信息的反映,包括诗篇在内,又能通过聚会, 传抄,书信,刊刻快速传播出去。很多诗篇体现了巨大的时效性,从而在这些诗篇中出现了 一种影子, 即类似于现在新闻评论的效果。 这种因时而做的诗往往还会在关系密切的人之间1袁宏道《叙姜陆二公同适稿》 。 20 往来酬唱,层叠累积,反复激荡,从而形成影响舆论的力量。 第二点就是明代的党争与议政之风兴盛。对时事的议论,往往会单独或附带的以诗歌 的形式出现。既然是政论性的,作者往往也快速的发表并促进这些诗文的传播。本身很多诗 文作者就是官僚, 甚至往往与正在发生的事情密切相关。 这种有意识的散发自身观点更为明 显,作者往往会夹杂自己的主观论点或是自己的朋党利益,于引经据典中争功诿过。 这种出现在明末诗坛上的奇葩虽然有些人从研究政治或是历史的视角加以观察,但是 似乎还没有具体的专门研究。如果有人感兴趣,倒也可以算是一个饶具趣味的小径。 3、旧格局的因袭 晚明诗篇卷帙浩繁, 存量巨大。 既有江左三大家岭南三大家这种正大博雅沉雄瑰丽的作 品,也不乏品格低乏,邯郸学步之作。略去没有价值的诗篇不论。星光璀璨的诗篇终究不能 占据全部的版面。 那些武将边臣在戎马战阵之余仓促之作, 府门小吏目睹流离失散写就的诗 篇,虽然碍于作者文笔与时光粗疏而做不到字字珠玑,往往只能因袭套路,或者流于白话, 滥用典故的。这种诗虽然对战争有所反映,但是诗风僵硬。这一风格的是受到明代僵硬的科 举与案牍文风导致的。 事实上阅览同时期的战争文书档案文件即可看到, 大量的文牍习语诸 如“宵衣旰食” 、 “卷甲而趋” 。 但是这些零距离作品自有其存史的价值。更况且这种亲身经历写出的作品,自有其真 情所在。 对这种套路型的作品, 自然要结合大势与作者的境遇来赏鉴。 精心考订作品的背景, 拼嵌当时的社会图景。这也是本论文写作的初衷之一。 4、强烈的道德诉求 明朝盛行程朱理学,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儒冠阶层将气节列为自己的基本价值标 杆。体验在行文上,便是大量的尽忠,虏寇,乱贼等名词以及对忠臣义士连篇累牍的歌颂。 面对乱世危局, 这些人除了揭竿从军抵抗农民军和清军外。 “无事袖手谈心性 临危一死报君 王” ,在沦陷后还有很多人选择自杀殉节。像夏完淳的父亲就是在兵败返家后投水自尽的。 尽管晚明利己主义横行,但很少有人敢于悖逆官定意识形态将这些想法登堂入室。狂 谬如龚鼎孳, 也不过是香艳之词略多。 作为江左三大家中气节评价最差的一位 (时人讥为 “惟 明朝罪人,流贼御史” ) ,龚大量的送别、怀人、赠答诗中, “失路”这一意象被广泛使用, 凡表现内心忏悔、自责、沧桑、羞愧的种种复杂感情,他俱以此意象概之。 如作于康熙四年的《老友阎古古重逢都下感赋》 城南萧寺忆连床,佛火村鸡五更霜。 顾我浮踪惟涕泪,当时沙道久苍凉。 壮夫失路非无策,老伴逢春各有乡。 安得更呼韩赵辈,短裘浊酒话行藏。 阎古古即阎尔梅,乃是龚之旧友, (也恰是我的江苏徐州先贤)明亡后,阎因抗清被 逮捕。历经多年将阎营救出狱,故惭喜交并,欲其他友人如韩圣秋、赵友沂等共来叙重逢之 乐,此诗将龚面对老友时的喜悦、羞愧、表现得细微入神。面对老友、故人,龚鼎孳不掩饰 对自己“失路”的内疚、自责与惭愧。 而在另外投清的两大家中,钱谦益和吴梅村也都为自己的一时失节痛悔不堪。 “误尽 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 。 这种对礼教化的忠贞的崇拜甚至延伸到了清朝统治者身上。到乾隆年间,不仅为袁崇 焕,史可法翻案致祭,对钱谦益洪承畴大加鞑伐,列入《贰臣传》之中。 钱谦益身后百余年(乾隆四十一年,公元 1776 年),清乾隆帝亲自点名,查禁钱谦益的 著作,说: “我朝开创之初,创大一统之规模,不得不加之录用,以靖人心而明顺逆,今事21 后平情而论,若而人者(指钱谦益之流),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 辄复畏死幸生,t颜降附,岂得谓之完人?”更特别指斥: “降附后潜肆诋毁之钱谦益辈, 尤反侧佥邪,更不足比于人类矣。 ”钱谦益的《初学集》 、 《有学集》 、 《投笔集》遭毁版,甚 至凡有钱的序文或列名校勘之书,统在禁止之列。 5、主观诉求与现实逃避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在历史缓缓转动的车轮面前,作为个人总有 一种无力感。虽然事在人为,但是在整体糜烂的局面之下,个别人的努力也是大厦将倾,独 木难支。人总是期待事情向好的局面发展。尤其是身处后方的文人,虽然能够及时接到关于 时事的各类消息, 但这种消息本身往往是扭曲粉饰的, 再加上自己缺乏相关知识去透彻了解。 往往在诗文中写就的是比较乐观盲目的观点。期待将士用命,一战定鼎。或者是一项施政措 施能够产生非常良好的效果,能够快速扭转局面。 随着时局的危殆,情势愈发危急。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人群往往产生了极为失望的感情, 既然通过诗文来实现对现实的逃避。 一种是表现为在诗文中堆砌典故, 在笔尖重现强汉盛唐, 意图抚慰自己的心灵。一种是凭空想象,或者根据荒诞的流言等,对所谓的义士进行夸大的 描写,冀望通过笔尖的诅咒来消灭敌人。 这种主观也反映了明代一朝八股取士这样一种主流价值评价的破败,培养出来的多有 空谈义理而不务实。 明末的动荡局势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这种禁锢, 从而促进了清代务实风气 的产生。 6、形式上的创新和探索 这个不是论文关注的论题,但因有所牵连,故而加以提及。明末诗的形式探索,既有 沿用旧有意象,来表达新的想法与概念。也有采用五言乐府的格式,以强化叙事性来更好地 表达战争和灾难的破坏1。更有对之前的体例加以局部改造,混合新旧体例来进行创作。到 了明朝覆亡,南明诗在体例上更加不拘一格,形成新的趋势。不仅出现大量的讽刺诗,还产 生了新的流派和文体,比如“梅村体” 。八、终章结语21、振兴诗风 有明一代,诗这一文体往往形式重于实质,剔刻形式,讲究铺陈,但是缺少真情实感和 对社会现实的反应。明末的危难,固然于国于民而言是极大的灾难,乃至于有“神州陆沉” , “亡天下”的嗟叹。但时局的危难,也使得士人阶层能够将目光集体转向社会现实,家国忧 难, 一洗贯穿整个明代的过度讲求形式而缺乏真情实感的风气, 使得整个诗坛风气犹如暴风1前七子曾经复兴过乐府体,但是随着后七子片面强调“宗法盛唐” ,这一复兴迅速的凋灭了。直到明末, 再度大量出现。2由于明末局势当中农民起义是所有历史事件的主轴,本人在本篇论文的写作当中曾经试图对农民军本位的诗进行论述(包括农民军成员所做诗歌,或者同情支持农民军,客观反映农民军斗争的诗)但很遗憾的落 空了,所搜集到的诗要么明显是后人伪托所做,要么材质平庸,不堪论述。这是我搜集资料不力所致。在 未来的时光里,设若我将来倘有一些闲暇,应当可以认真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对这个论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尽管时光流转,但农民起义本身仍是正面意义的事情,如何利用新的研究工具与全面的视角来诠解,当是 一个有趣的路径。 22 骤雨之后,空气为之一新。并且直接传承到清代诗坛,奠定了清代诗坛的朴实风气。 2、革故鼎新 诗坛风气的振兴,反过来倒推整个诗在形式上的复兴与变革新增。璧如不仅有犹如“三 吏” 、 “三别” 之类的旧形式 “诗史” 的复兴, 更有吴梅村在此基础上创制出了诸如 《圆圆曲》 、 《哭金陵》等具备新的体例的诗史文体。 晚明诗歌在形式上的创新是一个宏大的话题,早在时人当中,就有大量的理论探讨著 作,可谓汗牛充栋。对晚明诗歌在体例和理论上的创新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构成相当的 定论。本论文由于并非讨论体例,所以无法对此论题在此进行研究。但相信这仍然将会是一 个明诗研究领域值得探究的话题。 3、牵动清诗的复兴 明清相继,明末诗歌在风气上的荡涤,形式的创新,理论的积淀,自然为有清一代的 诗人相继承。这种继承毫无疑问是非常紧密的,甚至很多清代诗人是前明诗人的后代。人们 也常常将明清诗放在一起讨论。 但纵观明清两代, 清代诗坛毫无疑问取得了比明代要出色地 多的成果,在风气和形式上也超越其上。在这其中,晚明的局势对诗坛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关 键的一点,这也是本论文写作论述的核心观点。局势的危难带来诗的转变与更上一层楼,尽 管危难对社会带来的痛苦是不容否认的。23 参考文献1、杜贵晨.《明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胡乔木等.《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3、[清]朱彝尊.《明诗综》[M]. 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 4、郭春鹰.孙丕任.《中国古代军事诗歌精选》[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 5、[清]陈济生.《天启崇祯两朝遗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8. 6、[清]王夫之.周柳燕(校点) 《明诗评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8、孙静庵.《明遗民录》[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9、[清]钱谦益.《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2008. 11、[清]卓尔堪.《明遗民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3、顾诚.《南明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14、赵园.《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5、孟森.《明清史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6、樊树志.《晚明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4 致谢1、吴Z薇,柏林自由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博士候选人。 感谢Z薇师姐在百忙之中拨冗指教,在全文谋篇与行文措辞上的精心改定。 2、温皓月,吉林大学古籍所 2013 届硕士研究生。 感谢亲爱的妹妹提供的数据与相关文献下载。 3、褚青霞,南京艺术学院,2012 届书法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感谢老同学对全篇文章的审阅与文字校对。25
山人与晚明社会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山人与...唐初王勃有“赠李十四”诗,其一曰: “野客思茅宇...“有山人之实,而无其名”亦仅适合于卢在山之时...是晚明时期十分出色的女诗人,在 当时以沈宜修为中心...尤其是五 言律师艺术特色鲜明,这与吴江地区女性意识...的诗篇,如: 《感秋》 : “月向天中小,人惊秋...晚明的时代特征 明朝中叶以后, 明朝人的生活发生了...时属扬州府,较 之苏松杭常诸地, 犹有不及, 然...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叶向高则从国家层面提出危机的原因说...“廊庙文学” 、 “经世文章”的“小摆设” ,明确现代小品与古人小 品的区别...这些诗闲适清雅, 是典型的 “小品诗” 。 6.词体 晚明人有时亦把词视作...的言谈轶事,展 现了晚明士人独有的精神气质和审美...现实存在的社会危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些人,对理学...“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 恭,两而揆之,宁为...华师大版第3册第24课《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word教案 - 第六单元 明朝的兴亡与清前期的强盛 第 24 课 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一、内外交困的晚明政局 1...《山人陈继儒研究》文献综述陈清清 12 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前言晚明...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陈继儒的为人、生 活方式及他的诗歌、小品创作特色等几个...山人现象与中晚明文学的娱乐化 - 内容摘要: 摘要: 本文立足于中晚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努尔哈赤的老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