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是垃圾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中国人不是“黄种人”
近日,中国古代史专家、北大教授罗新在《上海书评》发文《我们不是“黄种人”》,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中国人、或者说东亚人到底是不是“黄种人”,这在国际主流学界早已不成为问题。然而在中国的大众领域,仅仅提出这个问题就如一声惊雷。
事实究竟如何呢?
中国人是怎么成为“黄种人”的
古代西方旅行家对中国人的描述是“白皮肤的民族”
抛开中国人的整体肤色先不论,只要回想一下我们的生活经验,至少就得承认:有一些中国人的皮肤很白,而南方中国人里面有一些皮肤较黑。
事实上,古代西方旅行家在描述中国人时,有“白皮肤的民族”的说法,也有将中国人的肤色记录为暗白色、橄榄色的等等,而很少见到有“黄皮肤”的描述。现在一些西方游客到了中国后,首先吃惊的就是这里哪有黄皮肤的人呢?一个德国论坛的帖子这样写道:“我才去过中国。我很失望,因为没人是黄色的;-) 不,说些正经话,有些人的肤色甚至相当白。女人们拿着阳伞走在路上。很多人像南欧人一样是中褐色。”
实际上,在被称为“白种人”的欧洲人里面,只有北欧人的肤色整体较白,其它欧洲人的肤色并没有和中国人迥然有别,甚至往往比中国人的肤色更深。
因此,当我们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并认为自己是“黄皮肤”的时候,肯定不是出于纯粹的事实判断,而一定是受到了什么干扰。
中国人成为“黄种人”,是欧洲崛起的一个结果
近代以来,欧洲在世界的版图中脱颖而出,这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都造成了影响。对于人文科学来说,要探究欧洲为什么能崛起,“欧洲的人种更优”就成了一个解释;对于自然科学来说,欧洲的优秀表现左右了科学家们本该客观的眼睛,他们在划分人种时有意无意的将更好地词汇给了欧洲人。
于是,在十八世纪,把人类分为“红白黄黑”的人种学在欧洲诞生了。白色在欧洲有纯洁高贵等美好寓意,而黑色相反,所以欧洲人被划为白种人,非洲人被划为黑种人,而被认为文明程度介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东亚人,被分配了“黄种人”――黄色带有忧郁、贪婪、病态等寓意。
中国人接受“黄种人”,却是出于阴差阳错
按说,“黄种人”是欧洲人对中国人的蔑称,为什么中国人要欣然接受呢?原来,中国文化中黄色不仅没有低贱的寓意,反而是高贵的象征。古时只有皇家才能享用黄色,中国人自诩为炎黄子孙,中华文明被认为由黄河孕育。所以中国人接受“黄种人”并无阻碍,而文化中并不标榜黄色的日本人接受“黄种人”的过程就颇为曲折。不过这还只是一方面。真正让中国人强化“黄种人”意识的,是中西对立。
近代以来,中西对立就是中国人面对的一大主题。“黄种人”成为凝聚中国人并且与西方较劲的概念工具。这种较劲实际上源于中国人作为近代以来事实上的“边缘”群体,在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西方人时的不甘。
一个最好的说明例子是,那首彰显中国人“黄种人”符号的《龙的传人》,开头就是“遥远的东方”。为什么身在东方的人写歌词要写“遥远的东方”呢?这种逻辑上的矛盾,实际上透露了“黄种人”产生于“欧洲中心主义”,又被“欧洲中心主义”强化的“秘密”。
选秀节目《龙的传人》16强选手。他们是“黄皮肤”?
究竟该如何定义中国人的肤色和人种
以肤色来划分人种很荒唐
现代基因科学的发展,已经能让我们清楚的解释为什么北欧人整体看起来比中国人白,而部分非洲人整体看起来比中国人黑。这一切要从人类的起源和发展说起。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是近年来国际学界最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一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现是去年才公布的,就在今年仍然有新发现被不断抛出。这一切都要拜基因科学所赐。以基因科学为工具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之后,传统的测量头盖骨、追溯语言文化等手段一下着成了“落后生产力”。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盖棺定论,但也足以把我们多年来接受的相关教育扫进历史垃圾堆了。
在至少20万年前,现代人类在东非起源,直到不早于7万年前,他们才走出非洲,最后遍布世界,成为地球“主宰”。我们都是这些人的后代(也可能混入了极少量其它古人类的基因,但今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倾向于否定这种可能)。而起初被认为是中国人祖先的“北京猿人”,实际上在最近的一次冰河期灭绝了。
各种“人”其实基本都灭绝了,最后从东非分化出的一支人群统治了世界。来源:《科学》65卷2期
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分成不同的队伍,到达了不同的地方,繁衍生息。中学生物课本告诉我们,在繁衍的过程中,人的基因会发生突变。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基因绝大部分来自于自己的父母,但也有极个别是突变形成的属于这个孩子特有的基因。当这个突变的基因适合当地环境时,通过自然选择,它就更容易被遗传下去。现在假设某人的基因突变,让他肤色为白,而他所处的是高纬度阳光较弱地区,在这种环境下白皮肤的人不容易得软骨病,更容易生存,所以白皮肤基因就更容易遗传下去,久而久之,这个地区的人皮肤普遍较白。
但是高纬度阳光较弱的地区不只有一块两块,可能相隔很远的两个地方都适合白皮肤的人生存,所以我们便要把这两个地方的人划为一个种族吗?
更复杂的是,不同地区的人会互相通婚,使得基因传递。所以北欧这样整体上白皮肤人多的地区,也不乏肤色较深的人;而中国人虽然整体上肤色暗一些,但皮肤白皙的也大有人在。如果要按肤色划分种族,难道要把这些肤色“特别”一些的全部剔除出本种族?
甚至“人种”的概念也似是而非
有人会说,“黄种人”不只是指肤色,它实际是对中国人体貌特征的总称。但是这个说法依旧不能成立。
根据基因分析,第一批走出非洲的现代人类,到达过中国和日本,但是他们在中国似乎没有发展下来,却在日本繁衍生息,创造了所谓“绳纹文化”,成为日本人的先祖(由此可知,日本人起源于“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东渡日本”是无稽之谈)。而现在的中国人实际主要是第二批走出非洲人类的后代(从这个意义上论“源远流长”的话,日本人还更胜一筹)。
如果第一批到达日本的人和第一批到达中国的人都从此封闭,自我繁衍,那么各自族群的基因突变就会积累,两个族群逐渐分化,经过久远的年代后,两个族群的整体差异就会很大,成为两个“人种”。
然而通婚是分化之敌,事实又是各族群不断在通婚融合,今天的日本人有一多半父系已经不是绳纹人(Jomonese)。而且几万年在自然界不过是“一瞬”,这点时间能创造出的“不同”有限。
所以世界上各族群之间的分化,并不足以创造出不同的“人种”。正如从美国归来主持东亚人类起源发展研究工作的金力教授所言,“欧洲人和亚洲人有一个短暂时期的分隔,在这段时期,双方得到了足够的变异使他们可以彼此区分开来。但我们谈到的仅仅是一些只影响很少基因的差异。假如我们从整体观点看人类,我想种族之说是不对的,毕竟人和人之间太相似了”。而以基因研究人类起源发展的权威专家史蒂夫?奥尔森说得更直白:“影响肤色和面貌的基因差异其实只牵涉到数百个核苷酸,但一个人体内DNA中却有百千亿计的核苷酸。人类社会却围绕着这些微不足道的遗传差异建立起复杂的特权和管控制度”。
“X种人”论对当今中国社会的危害
它会滋生和助长中国社会的歧视
如果在世界范围内划分人种是可以成立的,那么遵照相同的逻辑,在一国之内不也能划分出诸多“亚人种”吗?甚至在中国的汉族内部,不也能分门别类吗?毕竟把一个汉族潮汕人和一个汉族东北人放在一起,我们还是很容易分辨出谁是谁的。
事实上,这种分门别类已经被一些人运用。什么“北京人”、“外地人”、“河南人”、“新疆人”……,在指代地域的时候,有时也被附带了分门别类的意思,进而通过分门别类又附加种种歧视。
就在去年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论中,一种将“纯种北京人”与“外地B”对立的论调,就企图以“人种”的差别为权利的不平等做掩饰。
类似于这样的歧视并非个案,近年流传的“艾滋针谣言”,实际就是对中国某些地域人群歧视的结果。
它也会隔绝中国和主流文明的融合
每当中国足球败北时,总有人会说“中国人不适合踢足球”。而“中国人不适合……”的句式一直很流行。这样的句式遍布体育、政治、医学等等领域。
以医学领域为例,据说“中国人与欧美人人种不一样”,所以一些医学的先进理念“不适合中国人”,而中国人的一些传统做法是绝对不能丢的。
反过来,欧美的“阴谋”却是很“适合”中国人。据说SARS和转基因食品就是美国人发明的生物武器,这种生物武器就是专门针对中国人的。
夏威夷“混血”最多,这里盛产美女。图为有七国血统的环球小姐
(注:本专题全部科学依据来自经过国际主流科学界同行评议的结论)
正如罗新教授所言,黄色人种、蒙古人种这样的观念与词语,在今天的西方主流媒体上基本销声匿迹了,这不仅是出于所谓“政治正确”,其实主要是出于“知识正确”。而在中国,别说媒体界,在学界“人种论”都还远未被淘汰呢。
你认为自己是“黄种人”吗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好的。我们会关注。 /玫瑰&||& (@ywang019) 河南金基租车之殇,又一庞氏骗局大手笔,受害家庭将近1万,维权几次,没有说法,复杂的很,求助无门。
:两次说的都是针对奥巴马医保法案的判决,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两次投票他客观上都帮了奥巴马的大忙。司法能动主义的危害你可以看罗伯茨意见书原文,
里面提到了Lochner案造成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罗伯茨希望“极度审慎”地解释宪法,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wanghsn) (@ywang019) (@zxc242635zxc) “就在同性婚姻判决前几天,罗伯茨还第二次充当了保守派阵营的‘叛徒’”,那他第一次当“叛徒”是什么情形?“罗伯茨大法官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同样曾经造成了危害”,司法能动主义曾经造成了什么危害?
中国的航班延误,是“官僚主义害死人”
6个月以上母乳没营养、很多女性母乳少都是错误的观念
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今日话题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印作品库
留澳学生亲历:“你们中国人都是垃圾,快点滚出悉尼!”
发布日期:
澳大利亚种族歧视在危险抬头。编者按8月24日,有澳大利亚华文媒体爆料称,纽卡斯尔大学一名印度裔讲师在课堂上公开称台湾、香港为“国家”,遭中国留学生集体抗议后仍拒绝改口。在报道此事时,《澳大利亚人报》采访的一名学者竟指责学生们煽动“民族主义情绪”,称学校不能容忍这种对教学人员的“霸凌”,应维护学术自由。澳大利亚大学校园最近跟“中国”有关的事情好像有点多,墨尔本大学、莫纳士大学出现“禁止中国学生进入”的海报,悉尼大学发现“杀掉中国人”字眼的涂鸦。而在澳媒体上,有关“中国间谍渗透”“华商干扰澳外交政策”的声音也不时出现,让人感受到一种“异样”氛围。在澳大利亚究竟发生了什么?环环(ID:huanqiu-com)特约记者韩静仪是悉尼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她讲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切身体会和观察。“一定是真的,他们肯定都是间谍”2015年10月的一个寒冷清晨,堪培拉的天空还只是蒙蒙亮。一组澳大利亚反间谍人员手持电筒,悄声潜入一所空无一人的公寓。他们的目标是本地赫赫有名的华裔女性严雪瑞(Sheri Yan),她的丈夫曾是一名能接触机密信息的澳官员。澳安全情报组织(ASIO)怀疑严雪瑞长期为外国从事间谍活动
不允许编辑作品内容 非专有使用 无转授权
授权价格:
作品认证详情
其他版权作品
发布时间: 03:08:01
发布时间: 03:06:06
发布时间: 03:06:05
发布时间: 02:44:03
发布时间: 02:42:01
作品数量194136
版权印活动专区
版权印推荐作品
本作品系本权利人的原创作品,本权利人对本作品享有完整的著作权,任何个人或单位未经许可不得进行任何使用。使用者可以通过版权印平台获取授权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本作品进行转载使用或素材使用。使用者必须按照授权说明中规定的使用方式使用作品。未获取授权或未按照规定的使用方式使用作品的,都属于侵权行为,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Ta的最新译文
最新社会译文
您还没有登录!
评论过百赞有奖励哦!拒绝访问 | www.incnjp.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incnjp.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1f62a9c-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在绝地求生中,为什么不光老外,就连中国人都在骂中国人傻逼。? - 知乎59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7分享邀请回答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51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