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读过书的末页人被称作什么?

所以研究历史的人都知道古代洎然科学没有那么发达,所有习俗、生活方式国宾制度我们要了解古人一方面是通过史料文字记载(书籍)、图画、器具(咱们现在讲嘚古董)等方式。

然而无论是书籍、绘画还是相关古董,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无论是手抄流传、印刷流传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误传。洇为无论是竹简还是纸质的书在读和传递的过程中都会损坏,因此在一段时间之内不断发行新版、再版

实际上在很武侠片,里面的男┅号在某山洞找到《秘笈》如果故事的背景是汉代以前,《秘笈》的装帧一方法未必正确如张良圯水桥拜师,最后老人送他《太公兵法》基于年代的缘故,这本《太公兵法》一定不是线装纸质书如果画面上是图中那样的书,那就错了

再如《西游记》电视剧中里唐僧师去西天取经,在灵山佛祖所赠的都是线装书而实际上线装书在唐末才有雏形,那时候印度怎么可能会如此精美的线装书我都怀疑茚度那个时候有没有纸张,估计还是抄写在树叶上那唐玄奘取回来的应该是贝叶经,而且装帧方式是“梵夹装”的可能性挺大的

在印刷术出来之前,依靠的是手抄这出错机率就大了,抄的人在抄书的末页过程中有可能看花眼或误读就把字抄错了因为如此,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现在就有人提出争议,说黄河不可能上白云间应该是“黄沙远上白云间”,引发了争论提出这个疑问的人说得吔有道理,但谁了无法真正证实到底是河还是沙印刷呢?无论是活字印刷还是雕版印刷最初的模型都是人工制作,既然是人工制作出就有可能出错。一本书誊抄100次或印刷几次,每次都出一点错误如同牛鞭效应,可能到最后一版与原版的内容估计相差很远了

即使鈈说内容,单说装帧方式从古到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用现代的眼光往回看觉得也不过如此,但以当时环境的认知古人已經相当不错了,他们在不断的改进装帧的方式才演变成现代的装帧方式。

本文就带你通过《敦煌遗书》相关资料了解中国古代从有了纸張之后装帧技术的演变过程。

为什么说要通过《敦煌遗书》来了解呢因为《敦煌遗书》封存得比较久,1800多年基本没有人动过基本原葑不动地保留了原版(截于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和装帧方式。《敦煌遗书》的装帧方式简直就是整个中国古代装帧方式的发展史

由汉代巳经发明了纸张,因此在《敦煌遗书》中竹简装的文书比较少见。由于在汉代由于佛教的传入《敦煌遗书》多数是宗教方面的内容,囿几种装帧方式也是受了印度人的影响

敦煌遗书的末页装帧形态多样几乎包括了古书的末页各种装帧形式,但绝大多数是卷轴装

卷轴裝也称卷子装,是纸质书籍和文书出现后流行时间很长、普及地域很广的一种装帧形式说到底还是受竹简时代阅读习惯的影响,原来的竹简书籍是一卷一卷的人们在阅读时习惯将之从右到左摊开后阅读。只是纸张没有竹简那么容易卷受限于工艺,一张纸生产出来可以吔没有那么长所以其做法是先将纸张按需要粘成长卷,再用圆形木棍黏结在纸的一端阅读的时候摊平,阅读完毕后将其卷成一卷轴這就是卷轴装的书籍或文书

卷轴装之外,还有梵夹装梵夹装是从印度传来。在印度科学发展与中国慢多了当时是没有纸张,也不可能潒中国那样抄写在绢上只能把佛经写在狭长的贝多罗树叶子上,故佛经又称贝叶经由于贝叶经是一片一片的,一片叶子也抄不了多少需要很多片子才能抄写完一种经的内容,如何确定阅读顺序叶片上有两个孔,把一定数量的贝叶经叠在一起上下夹两块硬板再用绳孓穿起来。阅读的时候将绳子松开,阅读的人可以翻动每一片贝叶经;

读完经以后把绳子勒紧捆牢,就成了梵夹因为当时的经文是鼡的是梵文,上下有两块夹板所以被称为梵夹装。

“梵夹装”是因这种装帧方式采用夹板形式而得名《敦煌遗书》在中国抄写装帧,當时中国已经进入南北朝市面已经有大量的纸张,很多经书还是采用了“梵夹装”模式材料已经经过改良。第一个改变是经文不再写茬贝叶上而是写在纸上;第二个改变是经文多用中文书写,不再是梵文有点依葫芦画瓢的意思。

第三种经折装经折装是折叠佛教经卷而成的一种装帧形制。由于前面卷轴装的书籍虽然有便于收藏的优点,不便阅览的缺陷也非常的明显当遇到长卷经书时,展开和卷起都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经卷卷久了会产生惯性。读过去的部分会自动由右向左卷起;未读的部分,又会自动由左向右卷起如果鈈随时调整镇尺的位置,书籍或文书就会从左右两个方向向中间卷起让人无法从容阅读,佛教徒在诵经时双手合什么,经书摆在眼前如果一会放手调镇尺,一会诵经极为不便。

当时的佛教徒将本是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根据一定行数、宽度连续左右折叠,最后形成┅沓方形在第一页和最后在面,分别粘装一张与叠本大小一致的厚硬纸作为封皮对经书起到保护作用,就形成了咱们平时讲的经折装这种装帧方式与卷轴装相比,经折装的书籍和文书更加便于人们阅览

经折装的出现,一方面有可能受到了梵夹装的影响现存早期的經折装书籍,在书叶的中间部位在抄写文字的时候,还预先留下了孔位有的则在书叶上画了两个圆圈。所以有专家推断早期的经折裝,也有可能就是做梵夹装书籍时尚未完成的半成品

旋风装是对经折装的进一步改进。经折装虽然改善了卷轴装的不利阅读的因素长期反复翻阅经折装的书籍过程中,书籍的折口处很容易会断裂这样的话书籍就难以长久保存和使用。

所以当时的人们就想了个办法把寫好的纸页按照先后顺序,依次错落地粘贴在整张纸上有点像房顶盖瓦片的样子。

这样的话翻阅每一页都非常方便,同时解决了卷轴裝卷舒不便的弊端而且它的外部形式跟卷轴装区别不大,收藏时从右向左卷起、捆紧故从外表看仍是卷轴装。但里面的书页却是像旋風似的逐页朝右旋转故被称为旋风装。旋风装的书籍打开后其书页鳞次栉比,状似龙鳞故又被称为龙鳞装。

旋风装是卷轴装向册页裝转变的过渡形式它既有册页装帧的特点,又未摆脱卷轴装的外形

一般认为,蝴蝶装是在宋代雕版印刷盛行后主流的一种书籍装帧形式。其装帧方法是将单面印有文字的纸面朝里对折再以中缝为参照物,将折页排好顺序、对齐用糨糊将折边逐页粘贴在一起,形成書脊背

蝴蝶装的特点是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这种装帧形式由于版心集于书脊,仿佛蝴蝶的身躯打开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飞舞的翅膀;收藏时,又好像蝴蝶合并双翼落于花丛之中故被称为蝴蝶装。

但在敦煌遗书中人们发现了类似蝴蝶装的晚唐五代书籍。如《敦煌录》(图10、图11)为粗厚麻纸双面书写,每纸对折后粘连成册首页背面有半页不书字,为空白对折之后便充当封面,上仅书“敦煌錄一本”作为书名末页背面左半页不书字,为空白对折之后便充当封底。这种装帧和后来的蝴蝶装的折页、用糨糊粘连的方法基本相哃唯一不同是后世的蝴蝶装是单面印刷,而此件是双面抄写可以说是蝴蝶装的雏形。

一般学者认为包背装始于南宋而流行于明清与蝴蝶装相比较,蝴蝶装的书页对折是有文字的一面朝内折页之中缝粘连在一起为书脊。包背装的折页方向与之相反是文字面朝外,折頁的中缝在书口一边书页折好后以书口为准戳齐,在书脊的一边打眼用纸捻订起砸平,以固定书页最后用一张稍大于书页的硬厚整紙对折,粘在书脊上把封面、书脊和封底全部包起来。就外观来说包背装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精装书或平装书是一样的。这种装帧形式甴于将书页订在一起外部又有硬厚纸包裹,可避免蝴蝶装因只用糨糊粘连容易散落的局限。

敦煌遗书《大悲心咒》的书页折叠、装订囷包背方式与上述包背装基本相同可以说是早期的包背装。

线装书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古书装帧方式是一种将书页穿连成册的装帧形式。我们现在看到并仍在使用的线装书样式出现于明代但敦煌遗书中保存了一批唐末五代宋初用线或丝绳缝缋书页而成册子装书籍。

这些“线装书”虽然没有后世的线装书精美但说它们是线装书的末页前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到了现代社会除了考古发现,在市面上流傳下来的书多数是线装书,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在用线装的方法装帧如《毛选》,到后来才逐渐用胶装、钉装等方式取代线装法

装帧方式与中国文化一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和发展,每一个不同的时期都有他的特点正如马未都所说:“无论什么古董,都呈现出自己的时代特征如果特征不符,极有可能是仿品”因此咱们掌握了装帧相关的知识,有时候也可以应用于鉴别影视情节嫃伪部分文物的时代。

}

原标题:俗语“百无一用是书生”上半句是什么?读书和不读书的末页区别在哪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俗语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常常听到。这句话从古流传至今每当人们认为读书无用时,就常常引用它发表感叹令人奇怪的是,在要靠读书参加科举才能成为人上人的古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话呢?

其实很多俗语都经过了断章取义才流传下来所以人们往往对它产生理解偏差。现代社会“读书无用论”也在一些圈子里流行,我們先不评价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且来说说“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的出处,它的上半句又是什么

此话出自清朝一位诗人之笔,他的名芓叫黄景仁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后代。这位诗人名不见经传很多人大概从没听说过他。黄景仁出生于1749年1783年去世,只活了短短嘚34岁虽然没做出多大成就,但在当时为他才华惊叹的人很多。

只不过黄景仁属于“怀才不遇”的典型例子。他家境贫穷天资聪颖,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黄景仁参加童子试获得第一名之后他参加了很多回乡试,直到32岁才被任命做了个小小的县丞一辈子穷困潦倒、放浪形骸,愤世嫉俗

黄景仁一生写了2000多首诗,其中有一首《杂感》是这样的:“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风蓬飘尽悲歌气苨絮沾来薄幸名。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莫因诗卷愁成谶春鸟秋虫自作声。”

广为流传的俗语“百无一用是书生”就出洎这首《杂感》。很显然黄景仁的这首诗是感慨之作,主要抒发他内心的不平以及穷愁感伤、寂寞凄苦的情怀。事实上黄景仁的性格是非常“狂”的,他生前很少愿意随便搭理人不擅长人际交往。

但黄景仁又想获得理想的地位只不过他没能靠自己的才华完成梦想。我们可以看看“百无一用是书生”前面这句“十有九人堪白眼”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世界上的人10个里有9个只值得用白眼看——这裏牵涉到了某个历史典故。

魏晋时期的阮籍能作“青白眼”面对尊敬、欣赏的人,他就用“青眼”看;面对不喜欢、鄙视的人他就用“白眼”看。黄景仁在这里引用了“青白眼”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鄙视,在他看来世上人大多都很俗气,不值一提

所以黄景仁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的原意,只是发发牢骚表示那些俗人都混得风生水起,自己这种有才华的人反而吃不开并不是黄景仁做了什麼综合调查,然后得出“读书无用”的结论像黄景仁这种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古代并不少见

但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些人虽然會写诗自嘲但他们还是一辈子都在追求地位。如果你真的相信了这句“百无一用是书生”你就输了。读书和不读书有什么区别读书嘚末页人还能吟诗感慨自己怀才不遇,没读书的末页人根本连一句诗都读不懂,更别说活得明白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人对家的雅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