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几天不拉臭臭,攒肚or便秘和攒肚

您的位置:&&&&四天没大便!宝宝到底是便秘还是攒肚?
四天没大便!宝宝到底是便秘还是攒肚?
日 08:44阅读次数:2139
面对宝宝三四天不便便,有的妈妈说是“攒肚”,不要紧;有的妈妈则认为是便秘,要看医生。新妈妈此时该怎么办?来听听妈妈、医生、育儿嫂的解释吧!
妈妈提问:我的宝宝是在吗?
宝宝3个月,一直喂养,最近次数少了,有时两天一次,有时三天一次,但没见宝宝有什么不舒服的表现,大便的质地也都比较软,颜色也正常,这就是传说中的攒肚吗?但这次已经5天没拉了,我应该怎么办?
@最美夕阳:宝宝没有不舒服,就再等等
我家宝宝当初就有过这种情况。居然5天没大便,还放很臭的屁,我当时急的上网到处搜索,发现还有10天不拉便便的宝宝,于是决定再观察一晚,结果第5天的晚上拉了,大便看起来也不干,宝宝也没有不舒服。所以我建议你别担心,再观察一下吧。
@萌宝妈:3天不拉去医院吧,可能是便秘
我也听老人说过,宝宝小时候会有吃得多却连续几天不拉大便的情况,这是攒肚。有一次,我家宝宝两天没有大便,但总是,带他去看医生,发现宝宝没啥精神头、爱哭、小肚子发硬,被医生告知这根本就是便秘。所以不能只看时间,还得结合宝宝的其他情况,去看看医生比较靠谱。
别把便秘当攒肚
中国港澳国际医务诊所儿科专家
西医没有这种说法
民间所说的攒肚是指小宝宝比以前日常的规律少了很多,比如里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大便可能4~6次,出了满月后次数会逐渐减少,随着宝宝逐渐长大,消化能力越来越强,有时2~3天,甚至更多天才有一次大便。另外,4~6个月刚添加的宝宝,也会容易出现这种情况。其实在西医中根本没有
“攒肚”这个说法。
提醒妈妈,别把便秘当攒肚
如果宝宝处于纯母乳喂养阶段,只要宝宝没有任何不舒服的表现,且便便拉起来不费劲,2~3天一次就是正常现象,不用担心,也不用处理。如果超过3天才便便一次,或拉起来特别费劲甚至带血,宝宝哭闹不舒服,就是不正常的,需要引起重视,带宝宝去看医生,由医生来判断宝宝需要怎样的帮助。如果是添加辅食阶段,宝宝很容易出现便秘,这时候妈妈应该警惕,超过3天不拉大便,就别在家等着了,有可能是宝宝的肠胃对添加的新食物不适应,应该及时去看医生。
妈妈可以在家帮助宝宝做的护理
如果刚从母乳换成,要逐渐过渡,给宝宝多喝水软化大便;如果是刚添加辅食,宝宝大便一旦出现不规律,建议暂停或减量新加的辅食,可以给宝宝吃一些蔬帮助排便。如果通过多喝水、调整辅食结构等方法没有效果,大便经常超过3天一次,排便时比较费劲或带血,建议带宝宝看医生。
警惕藏在“攒肚”中的病情
北京大诚中医主治医师
中医儿科专家
宝宝没有不舒服,大便性状正常就没事
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满月以后以往每日规律的大便会出现异常,可能3~4天才大便一次。在中医看来,如果宝宝表现没有异常痛苦,宝宝的腹部柔软没有硬感,排出来的大便性状跟原来差不多,妈妈就不必惊慌。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宝宝生长迅速,消化功能也有所提高,母乳喂养相对容易消化吸收,到体内的精微物质容易被宝宝自身吸收,没有过多的残渣堆积,不足以刺激肠道形成大便。
排便异常没有改善,当心有其他病情
如果发现宝宝哭闹厉害,而且腹部摸起来有硬感,建议带宝宝去医院就诊。我家宝宝2个月以后也出现过排便时间延长的情况,而且一直持续了2个月,我们带宝宝去检查,医生建议查源,很多便秘的宝宝是因为过敏因素导致排便异常,这都需要医生来做专业的检查和判断。另外,宝宝长期排便异常还有巨结肠的可能,有必要的话,医生还会建议做消化道的造影来确诊,当然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如果宝宝排便异常两三月都没有改善,建议带宝宝去看医生,及早查找原因。
妈妈可以在家做的护理
如果宝宝只是排便时间延长,没有其他异常,妈妈们先在家观察一下,同时帮他做按摩,通过清大肠来帮助宝宝排便。做法是:食指的侧面,由指根方向滑推至指尖方向,也是每次50下,一天两次即可。
促进宝宝排便的经验分享
武淑珍 46岁
从事及育儿嫂工作11年
带过将近100个孩子
攒肚很常见
有一半宝宝会出现这期情况
我做了11年的育儿嫂,差不多带了100个宝宝了,他们80%以上都是母乳喂养的,有一半会出现攒肚的现象。我遇攒肚时间最长的宝宝曾经达到了7天,但大便也并不干,非常正常。出现攒肚的有两个时间点居多:一是大约在宝宝在满42天左右,另一个是到了半岁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居多。
我的护理经验
对于刚满月的小宝宝来说,需要注意在两顿奶给他喝一点温水;对于添加辅食期间的宝宝,就要注意观察,辅食的选择是不是不易消化,添加是否过量、过快了,要先暂停一下,等宝宝确认没有任何不适,没有过敏情况,再继续添加。另外,还会通过给宝宝按摩和做被动操来促进宝宝排便:
1.先让宝宝仰卧,抓住宝宝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两侧轮流来做。这样做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2.妈妈掌心对准宝宝的肚脐眼处,顺时针摩动,宝宝皮肤比较敏感,注意手法轻柔,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下,注意按摩要和喂奶后时间间隔半个小时以上。宝宝连续5天没拉大便,是便秘OR攒肚?
案例分析:
3个半月的小豆子,已经连续5天没有拉便便。妈妈可着急了,天天吃这么多东西,不拉出来怎么行,是不是便秘了?但她能吃能睡,完全没有任何不适反应呀!
直到第6天早晨,小豆子终于拉出了黄色的软便,妈妈放心了,只是很疑惑,宝宝没有便秘呀,那是什么情况呢?
各位麻麻,你们知道小豆子是什么情况吗?
我想很多宝宝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这确实不是便秘,而是宝宝在攒肚子呢。
什么是攒肚(子)?
攒肚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简单来说,就是宝宝虽然随着月龄增长,吃的多了,但是因为消化好,所以没剩下什么食物残渣,就先攒在宝宝肚子里面,要积累到一定量才会排出来。
宝宝攒肚正常吗?
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妈妈们不需要过分担心。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
宝宝攒肚了怎么办?
◆定时把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刺激肛门排便
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宝宝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
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分清攒肚和便秘
有些宝妈错把攒肚,误认为是便秘,给孩子用了开塞露,甚至说要带孩子去灌肠,让孩子白受罪了。一定要分清两者的区别!
◆发生时间
便秘:任何时候都可能会发生
攒肚:一般发生在2-6个月
◆宝宝的精神状况
便秘:睡眠不安、心情烦躁、有明显哭闹
攒肚:睡眠、饮食等一切都正常
◆便便形状
便秘:便便干硬、排便费劲,有时甚至憋红脸
攒肚:便便次数少,2-3天,甚至一周不排便,便便黄色稀糊状
很多妈妈看到宝宝好几天不便便,内心就会非常焦虑担心, 实际上,攒肚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阶段,这个过程不会给宝宝带来任何不舒服的感觉,所以妈妈不必紧张宝宝会因此“受罪”,一切按正常的喂养即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许多宝宝都有过几天不排便的经历,通常遇到这种问题宝妈们都会急着想办法促进宝宝排便。其实,宝宝不排便有可能是便秘,也有可能在攒肚,宝妈要先学会分辨这两种状况再进行处理。
分清攒肚与便秘
●造成原因不同
宝宝满月前后至6个月,由于消化能力提高,对母乳能够充分的消化、吸收。这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所以排便的次数会逐渐减少。
宝宝出现攒肚说明宝妈的母乳质量比较好,营养均衡,同时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所以宝宝的肠道不需要充分的蠕动来刺激排便,这样才导致了宝宝攒肚的现象。
我们常说宝宝加辅食以后攒肚,排便少了,一天只有一次或者两天一次,这是正常的,因为宝宝的胃肠消化功能比原来加强了很多,摄入的食物可以更好的被身体吸收。
通常与饮食中纤维素不足和肠内正常菌群数量不够有关。吃配方粉的宝宝更容易出现便秘,原因可能有几方面:
1、配方粉的消化吸收负担远远高过母乳;
2、调制配方粉过程经常出现粉过多现象,因为很多家长总怕粉少会影响营养摄入;
3、配方粉喂养过程中,仍在补充钙;
4、喂养和养育过程过于干净,影响正常肠道菌群建立。
●大便形态不同
黄色软便,无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排便过程无痛苦表现。
宝宝腹胀,爱放屁。大便硬结、干燥,排便过程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摸摸宝宝肚子还会发现有些硬硬的。
宝宝攒肚怎么办?
如果宝宝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且没有腹胀、爱放屁、很臭的现象,而且大便并不干燥。那宝妈就不必过于着急,宝宝应该是在攒肚。其实不用额外处理,实在心急可以这样:
做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一下,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也可以让宝宝仰卧,抓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做10次,然后单腿分别屈伸10次。这样可以帮助宝宝肠蠕动。最好的方式是让宝宝多趴着,不但练习大动作,还能促进肠胃蠕动。
宝宝便秘怎么办?
宝妈们首先要明确的是,每个孩子有着自己的胃肠状况和排便规律。只要进食正常、生长正常、生活规律、排便过程不费劲,就不要过于关注排便的间隔时间。
如果排便间隔长,总有便意但很难排出且腹胀、哭闹明显应请教医生,排除是否因肛门、结肠发育等原因所致。多数情况下排便间隔长都是生理现象。
由于便秘,干结的大便会导致肛门损伤,引起排便时带血。解决便秘是关键。服用纤维素,比如乳果糖等。如果同时服用益生菌,效果会更明显。
头两天,需要使用开塞露,排空结肠中已干燥的大便。便秘解决后,鼓励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青菜等,维持正常排便。
平时要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青菜,西梅泥等。青菜是提供纤维素很好的途径,青菜不要煮的过熟,否则效果有限。
当然也可服药源性纤维素制剂(乳果糖口服液等),纤维素被肠道细菌败解产生水分可软化粪便。
注意,若生活中过于干净且频繁用消毒剂,不利于甚至破坏肠道菌群,也会出现便秘。责编:路痴的鹿痴
相关文章Related
推荐内容Commend
精彩图集Album
本类近期热点ViewRank
版权所有 Copyright
谷子孕婴网 晋ICP备号客服QQ: 服务热线: 管理员邮箱:本站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 Powered by Xcms 2.0.0 Beta , Theme Designed by LuciferXu宝宝不拉臭臭,还要区分到底是便秘还是攒肚?下面各位妈妈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宝宝攒肚和便秘的相关知识,请对号入座哦。
什么是攒肚
攒肚一般在宝宝两三个月的时候出现,实际上它是指宝宝大便规律的改变。一般在两三个月时,一些宝宝的排便规律会由原来的一天2~6次改变为两三天一次,甚至于7天一次。而在这期间,宝宝进食、睡眠正常,无明显哭闹,体重增长也正常,大便形态也是正常的稀糊状。
攒肚一般会持续到宝宝开始添加辅食阶段从两三个月开始,一直到添加辅食(4~6个月),宝宝都会维持这个排便规律。添加辅食以后,宝宝的便便又会多起来,由原来的几天一次,变成一天一次或者一天两次。
出现攒肚子的婴儿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有的宝宝满月以后开始攒肚子,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
攒肚需要特别处理吗?
攒肚期间,父母不必给予"宝宝"特别护理很多父母看着宝宝好几天不便便,内心会非常焦虑。实际上"攒肚"是宝宝生长发育的正常阶段,这个过程不会给宝宝带来不舒服的感觉,所以父母不必担心宝宝会因此而"受罪"。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当宝宝出现攒肚的情况,就表示母乳的喂养量刚好或者是略有不足的情况,所以应及时将宝宝便便次数调整到理想状态(一般在一天1~2次),以保证宝宝在婴儿期快速新陈代谢的需求。
如何区分攒肚与便秘
1、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因此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2、精神状态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现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3、发生时间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在哪个阶段都可能发生;
到底该如何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爸妈可以采取以下4种措施:
1、培养孩子定时大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宝宝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宝宝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可以让宝宝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宝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宝宝仰卧,抓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可能是因为母乳不足,可以及时给宝宝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地改善大便的状况。
TIPS:对小婴儿便秘不要用泻药(用药可能导致腹泻不止)。当宝宝粪便聚积过多时,可用肥皂头塞入肛门来刺激排便;或用开塞露注入肛门,靠其中甘油的润滑作用帮助排便。但这些机械的方法不可常用,掌握不好会造成肛门损伤。满月宝宝几天不大便,月嫂科学辨别是攒肚还是便秘
面对宝宝三四天不便便,时间长的七八天才拉一次,有的妈妈说是“攒肚”,不要紧;有的妈妈则认为是便秘,非常焦虑,不知该怎么办。
攒肚与便秘 如何区分 ?
便便的形状
攒肚:宝宝只是便便的次数减少,但便便的性状依然是稀糊状,宝宝排便时不费劲;
便秘:宝宝的便便比较干、硬,所以排便时会比较费劲,有时候能把脸憋红。
攒肚:宝宝的精神状态、食量、睡眠、体重、身高等一切都如常;
便秘:宝宝可能还会出现睡眠不稳、便便时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攒肚:只发生在宝宝2~6个月;
便秘:任何阶段都可能发生。
随着宝宝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而导致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便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攒肚。这是宝宝在满月后的一种常见现象。
常见于2-6个月的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宝精神状态好,排便时也无痛苦的表现,大便为黄色软便,不干不硬,无硬结。
家长提问:
我家宝宝35天了,以前都是一天拉7、8回,现在是一天1回,有时候2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有三四天了。这是孩子便秘了吗?需要吃些什么药吗?
这个现象就是以上我们讲到的,宝宝攒肚的现象,并非便秘。说明宝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所以宝宝排便的次数也会有所减少。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如果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宝妈不用过于着急。但有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婴幼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有大便干燥,隔时较久大便较硬,且宝宝排便时脸憋得通红,排出困难、费力等症状。
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经过调理可痊愈。其原因基本上就是:喂养方式(饮食不足、饮食质量和数量)、胃肠道消化吸收能力、肠道平滑肌的发育和推动力肠道功能失常所引起的。
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
家长提问:
我家宝宝八个月了,之前腹泻,后来喂了点思密达之后就好了,可是从那之后15天宝宝都没有大便,后来去医院,医生说是便秘了,让用点开塞露。现在是用开塞露大便正常,不用开塞露就不会大便,而且拉出来的屎是金黄粘稠的那种,屁也很多。我喂了蜂蜜水也没什么用,邻居说这是小孩攒肚,是孩子要长胖了,不用管。这到底是攒肚还是便秘啊?我该怎么办啊?
这是小儿便秘的现象,并非攒肚!其原因可能是由进食量少、没有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宝宝肠胃不适、受到了惊吓或是突然改变了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建议及时调整宝宝饮食,吃一些促进消化的高纤维食物,比如菜泥、水果泥等。多喂孩子喝些水,给到足够的水份,但是一岁前的宝宝是不能够喝蜂蜜水的,这一点一定要记牢!(因为蜂蜜易受肉毒杆菌污染,易引起宝宝过敏,重者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如果宝宝存在攒肚或大便干结等便秘的现象,月嫂、育儿嫂可以试试以下几种方法帮宝宝通便便:
通过调节饮食改善
不管是攒肚还是便秘,最安全的方法就是通过调节饮食来缓解,一般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可以吃饱的情况下不会发生便秘。人工喂养的宝宝比较容易便秘,若宝宝的固体食物都是大鱼大肉,而蔬菜、水果类很少的话,也会因为蛋白质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而导致便秘。这个时候就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而且根据宝宝的月龄合理地添加蔬菜、新鲜水果等辅食,避免宝宝便秘的发生。
坚持每天为宝宝按摩腹部
(1)首先让宝宝仰卧,先帮助宝宝做单腿屈伸运动,就是把宝宝的腿伸直然后再屈起来,共10次,两侧轮流来做,然后再做双腿屈伸10次。像这样:
这样做会促进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宝宝吃完奶后一小时进行,否则容易溢奶。
(2)月嫂将掌心搓热,将宝宝的腹部衣服撩起来,掌心对准宝宝的肚脐眼处,顺时针轻轻按摩,因为宝宝的皮肤比较敏感,所以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手法轻柔,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50下,注意按摩要和喂奶后时间间隔半个小时以上。
增加宝宝奶量
如果宝宝出现大便减少,身高体重增加不是很理想,有可能是因为母乳不足导致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及时给宝宝增加一些配方奶。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便秘和攒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