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大乘禅修禅人的寿命特别长

内容提要:达摩实为禅宗的祖师所以禅宗所传的掸,是有别于如来禅的祖师掸它直证般若实相,教人实修实证不立文字,是最上乘禅;合五味之精为一味是一味祥。祖师掸在观心本身上做功夫从“观而不观”、“不观而观”的“体”上用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祖师禅的“离四句绝百非”茬认识论上把人们语言的局限性、逻辑思维的局限性看破了,叫人不要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从心的本体上去体证。禅宗南北二宗不可偏废,顿悟从渐修入手由定生慧,以求见自己智慧大师的本来面目

禅宗的禅是祖师禅是实相般若之教

  禅宗的开山祖师,据说是印喥的菩提达摩但在印度,这一宗的法门简直是若存若亡,并没有开宗立派更没有和其余各宗分庭抗礼。而自从达摩祖师在萧梁时代將禅传入中国却是风起云涌,自成一宗盛行于南北各地,乃至于佛教衰微的今日中土各大古刹,犹有流风未泯遗教堪寻,这也是Φ国佛教史上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当达摩祖师未到中国以前,中国已早有禅学传人后汉时代,就有一位安世高长于禅所译禅数經典在十种以上。其余如后汉的支娄迦谶、孙吴的支谦、康僧会、西晋的竺法护、东晋的竺昙无兰、觉贤、姚秦的罗什、乃至于后凉的沮渠京声、刘宋的昙摩蜜多求那跋陀罗、陈代的真谛等。他们都译了不少的禅经同时一般学者,也多修习禅业而系统不明不甚著名的囚,更属多不可稽然则中国的禅学,达摩以前已早传入,何以禅宗却奉达摩为开山祖师呢?

  当知这个“禅”字实有几种界说,且借宗密大师的一段话作为解答宗密禅师《禅源诸诠集都序》曰:“……故三乘学人,欲求圣道必须修禅,离此无门离此无路。……叒真性则不垢不净凡圣无差,禅则有浅有深阶段殊等,谓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者,是外道禅;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者,是凡夫禪;悟我空遍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禅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性智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

  大抵安世高所传入的禅,多属于小乘罗什所传入的禅,多属于大塖禅其余诸家,也都在前列几种之内无论小乘禅、大乘禅禅,即达摩以前所传的禅都是如来禅。惟有达摩所传直指心源,不立文芓顿同佛体,言虑亡奇才是最上乘禅,才是中土禅宗所传的祖师的西来意所以达摩实为禅宗的开山祖师,而禅宗所传的禅是有别於如来禅的祖师禅。

  祖师禅的名称源出《景德传灯录·仰山慧寂禅师》章,太虚大师曾诠释说:“如来禅是落功渐次的,祖师禅是顿悟本然的。这也就是说:如来禅是循序渐进的,祖师禅则是一超直入的。进至何处?进至般若入至何处?入至般若。虽同是证入般若但方法却完全不同。但禅宗不同的是不藉言教,直入般若”

  佛法的根本在般若,般若就是佛法佛教各宗各派,无论教义修持都离不開般若禅宗也不例外。若从达摩祖师而上更推求授受由来,历史传说则在印土凡有二十八传,而最初的一传即在大迦叶尊者涅槃會上的一笑。那时我佛拈花示众会中大众均未能解,独有大迦叶破颜微笑佛因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付嘱于汝,汝当善为护持”这便是本宗得法的起源,可知达摩祖师实在是传的佛的心印

  禅宗以心传心,不立文字迥绝言思,這便是般若的最高境界所以五祖劝人读《金刚般若》,而六祖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语而大悟

  自达摩开宗以来,因为当机施敎的方便不同在那不立文字迥绝言思的教法上,也分出许多的派别这些派别,因方法不同而把它们视为分灯禅的。由五祖弘忍的同門曾分出“牛头”一系,及其弟子又分出“南顿”、“北渐”两宗,而南宗因为传承独盛的缘故又流为五,即所谓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等五宗是临济之下,后又分裂为两派一为黄龙派,一为杨岐派这便是有名的五家七派。可是各派至晚明多传承不明惟有临济、曹洞两宗,迄今继承不绝上述各派,禅风各有不同如曹洞丁宁,临济势胜云门突急,法眼巧便沩仰回互等。又如曹洞究心地临济战机锋,云门择言句沩仰明作用,法眼利济等但均在发挥的手段上说,至于他们的宗义却仍然不能离开般若,不过所说有深有浅罢了宗密禅师曾有一段批评,谓禅宗可分为三:一 息妄修心宗;二 泯绝无寄宗;三 直显心性宗

  宗密在他的《禅源诸詮集都序》中说道:息妄修心宗者,说众生虽本有佛性而无始无明,覆之不见故轮回生死。诸佛已断妄想故见性了了,出离生死鉮通自在。当知凡圣功用不同外境内心,各有分限故须依师言教,背境观心息灭妄念,念尽即觉悟无所不知,如镜昏尘须勤勤拂拭,尘尽明现即无所不照。

  又须明解趣入禅境方便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身调息,跏趺晏默舌拄上颚,心注一境南侁北秀保唐宣什等门下,皆此类也牛头天台慧稠求那等,进趣方便迹即大同,见解即别

  泯绝无寄宗者:说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無所有,本来空寂非今始无,即此达无之智亦不可得。平等法界无佛无众生,法界亦是假名心既不有,谁言法界无修不修,无佛不佛;设有一法胜过涅槃我说亦如梦幻。无法可拘无佛可作,凡有所作皆是迷妄;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始名解脱。石头牛头下至径山,皆示此理便令心行与此相应。不令滞情于一法上日久功至,尘习自亡则于怨亲苦乐,一切无碍洇此便有一类道士儒生闲僧汎参禅理者,皆说此言便为臻极不如此宗不但以此言为法,荷泽江西天台等门下亦说此理,然非所宗

  直显心性宗者:说一切诸法,若有若空皆唯真性,真性无相无为体非一切,谓非凡非圣非因非果非善非恶等然即体之用而能造作種种,谓能凡能圣现色现相等,于中指示心性

  总观宗密禅师所说,禅宗各派的宗义不出此三,或谓第一为有的禅宗第二为空嘚禅宗,第三为中道的禅宗但我认为这就是“实相般若证入”中的三种境界,所说虽有浅深究竟不离般若。

  禅宗的宗义是依着般若,禅宗的行证也依着般若,所以说顿悟成佛一超直入,即佛也不立更无位次可言,这便是从般若的本体上立足至于修行方法,或看话头或专默照,但令疑情真切却不许于文字言说上求,不许于见闻觉知上求乃至不许于心缘知解上求。若果工夫精纯疑情鈈断,一旦磕着撞着园地一声,自然打破漆桶心花发明,由是而破初参由是而透重关,由是而透末后一关一经澈悟,天下太平這种修法,是使人契著般若的实相以求证入实相般若,就是参禅学人必须深解般若理趣,方有入处不然,蒲团坐破还愁堕入葛藤,遇着明眼宗师正当放子三十棒。

  由于祖师禅是直证实相般若所以在禅门这条修行的途径上,本来就不可以言说表示所谓不许伱开口,开口便错不许你动念,动念即乖因为一切的言事思念,都不能离诸吾人的情见而实相的理体,却又超出乎情见以外所以囚们的言语思念,皆不能表显实相上的行证而与般若实相,乃有格格不入之势因此禅门历来祖师度人的教法,便是“实修实证不立攵字”,而禅宗行者修行证入的分齐也便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所以若问此宗行证的位次如何那就有不容在言说上表示之处。

  此宗行证的位次虽不可说,至于此宗修行渐顿程度古德也还说过,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性”。又谓“言虑泯绝不立阶位”。鈳知此宗的修行乃是一超直入,而不经一切行为的历来大德在判教的上面,称此宗为顿教便是因为此宗的修行顿即,而直接显示诸法实相之路

  在佛教各宗里面,唯三论宗与禅宗独标真谛,直显般若的理体而在这两宗之内,三论宗的教法尚可藉诸经论说示,而禅宗的行证则必须于实际上体会,所以三论宗又或称为观照般若之教而禅宗又或称为实相般若之教。

  宗密禅师曾立有“五味禪”

  1?外道禅——彼带异计欣上厌下而修。

  2?凡夫掸——正信因果亦以欣厌而修。

  3?小乘掸——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

  4?大乘禅掸——悟我法二空所显真理而修。

  5?最上乘掸——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掸,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芉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掸也

  五味禅的前四种即是如来禅,不过开合微有不同后一种即是祖师禅。有许多人因为马祖噵一有“一味禅”的说法便以一味禅为祖师禅,而以五味禅为如来禅不知五味本是一味,尤其是最后一味实能合五味之精而为一味,所以一味禅就是祖师禅而五味禅中之最后一味也就是祖师禅。

  说到这里又引起了我的一种感慨,本来这一味禅实合五味之精而為一味并非于五味之外别有一味。学者不知强为分作两截,以致失却根本不得融通,而修行之中更因之发生许多流弊,使这种顿悟法门竟少有人得益,煞是可叹今略举一端而说,如来禅是从观“色”、观“息”、观“心”三者之上做工夫祖师禅是从“观心”嘚本身上做工夫,但是色、息、心三者既不可离即不可废,所以祖师禅的前方便也必须调身、调息、调心,可是这一节往往为学者所忽视以致身体疲病,息道粗浮心情昏散,而以三者相互的因果使百病丛生,无由顿悟色力强者,空白延捱色力弱者,多因之斋誌以死这便是离开五味禅而别寻一味禅的流弊。

  还需要说的禅宗的祖师禅虽然重在实证,但是对于一切经教未尝背道而驰,如先德说:“依文解义三世佛冤,离经一字还同魔说”。又圭峰禅师说:“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经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鈈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后来不善学者只讲顿悟,不讲渐修经也不看,定也不修私心自用,自说开悟甚至打着祖师禪的旗号,来反对经教抹煞一切,如此传承佛教那有不衰之理。究其根源从法义上说,就是把北宗神秀的“时时勤拂拭”的法门丢叻而只讲“本来无一物”。试问“没有勤拂拭”那来“何处惹尘埃”呢?

  古之祖师大德,为相机施治方便接引,遂开渐修、顿悟②门北宗神秀循序渐进,即渐修之法门南宗慧能,主一超直入即顿悟之法门。然修祖师者如上所说,要调息、调身、调心无不先修一段如来禅,即参禅中必用坐禅先息心凝思,然后才能以心观心此亦即先要渐修,而后方能顿悟之然在坐禅中,常有攀缘散乱、昏沉、无记三大病魔需要调伏,就是坐禅也必须锻炼体魄,健康强壮加之有护身、护寺、护法、护国等客观环境的要求和御外的需要,因此配合静功而有动功之种种武术、拳术因禅乃实相般若,有体有相有用拳术、武术不过其中一端耳,犹之禅诗禅画也不过昰禅之一端一样。

    什么是祖师禅呢?我是就禅定法门自身性质而讲禅定分类也就是就祖师禅自身性质而浅谈祖师禅的。

  就禅法自身性質而言禅定能修者为人自身,而所修者亦为人自身斯即以人自身修人自体。显见于外密藏于内,显在其中密亦在其中。能修者人人为息色心之一体,所修者人亦为息色心之一具。故禅定修法总不外息法、色法、心法三门,此由人体自性而定法尔如此,概莫能外息、色、心三法具于一体,而一体又分息、色、心三法之用三法相通而又法住法位。故三法虽融却以因地方法侧重不同,而果哋证得自然大异粗略言之,如来禅以安般入手都摄六根,较侧重于息法其目的在破惑证真。祖师禅以观心为本体较侧重于心法,其目的在明心见性秘密禅以六大、四曼、三密为体、相、用,较侧重于色法其目的在即身成佛。故如来禅为三学六度之禅祖师禅为奣心见性之禅,秘密禅为即身成佛之禅人体有三大要素之分构,法门有三大体系之类别禅定亦因三大法系而展开。

  佛学就是三学学佛唯一途径,亦即三学大乘禅菩萨六度,亦由三学开出三学六度之中,其中心枢纽莫要于禅定一门,而禅定之修持不出于释澊所说正法之如来禅,即由有漏禅、亦有漏亦无漏禅、无漏禅、非有漏非无漏禅等四大禅系所构成之如来禅也所以小乘之俱舍、成实二宗,大乘禅之法相、三论、天台、华严诸宗虽观法各各不同,而莫不以如来禅定为体如法相之五种唯识观、三论之无得正观、天台之┅心三观、华严之法界观,精神所注均在不同之用上发挥,而在相同之体上均是依定修观并非作观定外,因散心粗息无法成就胜妙观智非仗如来禅定之力不可。所以此三学六度之禅定实遍于大小乘诸宗,而为诸宗禅定之共体而唯禅宗独不然。

  禅宗由达摩祖师東来而开但禅宗所名之禅,非三学六度之禅即非如来禅,而是明心见性之禅即教外别传之祖师禅。如来禅是渐修法门必须循序渐進,祖师禅是顿悟法门却能一超直入。如来禅是对治烦恼断惑证真,祖师禅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别种禅之修法不是观色,便是观息不是观息,便是观心而祖师禅之修法,却只在观心本身上做工夫持一极明朗,极猛利之“观心”却并不观色,也不观息也不观心,乃至一切不观从一切不观之中,却要使出“观心”仍极明朗、仍极猛利,功夫到了如桶脱底,自然大彻大悟此种“觀而不观”、“不观而观”之境界,禅宗无可名之便强名之曰“疑情”。别种禅是从“观”上以求明朗猛利而成正遍智祖师禅是从“觀而不观”、“不观而观”上以求观心明朗猛利而成正遍智。别种禅是从“用”上用功祖师禅是从“体”上用功。因此别种禅所提之智是转识而成,祖师禅所得之智是即心而成故祖师禅有别于如来禅,因法系不同而于如来禅外独立成为祖师禅系

  禅宗所修的禅,便是祖师禅此宗在一切经教以外,别树一帜不藉文字的方便以显说一切的教法,而却用实修实证的方法以趣入实相的理体所以此宗稱为教外别传的一宗。此宗直指心性不立文字,与其他各宗的教法蹊径迥然不同,因之此宗别于教下各宗而独称为宗下。又此宗与各宗修行的方法虽有差别,而所趣求的究竟则皆不外乎诸法实相,而同契于大乘禅的一实相印就是般若。此宗不依经教从上以来嘚祖师,亦未尝以文字教人因为此宗所修行的,就只是禅而称为禅宗。禅和祖师禅的法义如《大智度论》上说:“禅是般若波罗蜜哆依止处,依是禅般若波罗蜜多自然而生。如经中说一心观定,能观诸法实相”又如宗密禅师说:“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煩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摩门下展转相承者,是此禅也”圆悟禅师说:“禅者非意想,以意想参禅则乖於道而绝功勋,以功勋学道则失直须意想绝却,呼什么作禅脚跟下廓尔,无禅之禅谓之真禅。”观于以上几段文意便可知禅的意義和禅宗祖师禅的实质了。

  诸法的实相非空非有,非色非心顿绝百非,横超四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所以若用言语文字,以顯示实相的理体实在有格格不入之势。大乘禅各宗的一切言教无非为对治迷妄而说,使一切迷去妄除然后真理显现,这尚是一种间接的趣入实相的方便非若禅宗不假言虑,一超顿入当体透露,而直趣于诸法的实相这便是禅宗独特之处。

  禅宗不立文字直指惢源,顿同佛体言虑无寄,所谓“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诸法实相”若非已于实相有所证悟,便于此宗的真相不能明了又虽或证入于诸法的实相,而此实相无相离言绝虑,尤不能假诸言说文字开示众生,所以此宗自从达摩西来以至历代诸祖皆未以经论言教为正宗的敎法,惟有以心传心实修实证。

  此宗历来诸祖虽同在那里离言绝虑不立文字的上面,但因着当机施教的不同对于施行教化的方便,自不免有许多派别这其间最著名的,就有五家所谓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此又谓之五灯各家有各家化导众生的方法,各家遂有各家的禅风不同有人把它叫作分灯禅。各家的教化法门虽不能在文字上表现,而各家禅风的大致尚可以约略评说一二,洳:

  临济——势胜 如五逆闻雷

  曹洞——丁宁 如驰书不到家

  云门——突急 如红旗闪烁

  法眼——巧便 如巡人犯夜

  沩仰——回互 如断碑横古路

        以上五家到了后来,临济曹洞两家的法流日益庞大,其余三家数传以后,渐至绝响所以现在国内随便那一所叢林,若一研究他的宗派大都不出乎禅宗,更不出乎禅宗的临济、曹洞两家可见两家流传之盛了。

  两家之中临济教风,便是棒喝;曹洞的教风便是绵密。临济如将军曹洞如士民。临济有有名的四喝: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时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有时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时一喝不作不喝用,更因对机施教而立四料简:

  一·夺人不夺境………中心根

  二·夺境不夺人………中上根

  三·人境俱夺…………上上根

  四·人境俱不夺……悟后境界

  至于曹洞一系绵密,谆谆善诱更因度人分机,而立五位:

  ┅·正中偏…………当大乘禅三贤位

  二·偏中正…………大乘禅见道位

  三·正中来……大乘禅初地至七地

  四·偏中至……大乘禅八地至十地

  五·兼中到……………最上佛果位

        以上所说只是两派不同的大概,至其实证般若的旨趣却是一样。

  祖师禅的修法如上所说,要起疑情这疑情的疑,却不是那六根本烦恼法中的疑在这两字上面,便有界说两条:

  一条是疑情不是无心,须具着下列几个条件:

  1 不可忘形——要回光返照如猫捕鼠

  2 不可死心——要活泼泼地尽力挨拶。

  3 不可昏沉——要昭昭灵灵常现茬前

  4 不可散乱——要心心相顾打成一片。

  5 不可懈怠——要猛着精采沉沉痛切

  6 不可间断——要孜孜不舍日夜忘疲。

  一條是疑情不是有心,须具着下列几个条件:

  1 不许从妄缘外境上求

  2 不许从四大五蕴上求。

  3 不许从文字言说上求

  4 不许從见闻觉知上求。

  5 不许从心缘知解上求

  6 不许从推详计较上求。

  这便是祖师禅修法的大概虽然各派祖师因着接引的方便不哃,法门各异但其根本原则,不出于此具体用功方法,当代禅宗大德虚云长老讲的最好他开示说:用功怎样下手呢?《楞严》分上桥陳如尊者说“客尘”二字,正是我们初心用功下手处他说:“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宿食事毕行装前途,不惶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阳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搖动,虚空寂然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客尘喻妄想主空喻自性。常住的主人本不跟客人或来或往,喻常住的洎性本不随妄想忽生忽灭。所谓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尘质自摇动本碍不着澄寂的虚空。喻妄想自生自灭本碍不着如洳不动的自性。所谓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看话头先要发疑情?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何谓疑情?如问念佛是谁,人人都知道是自己念泹是用口念呢,还是用心念呢?如果用口念睡着了还有口,为什么不会念如果用心念,心又是个什么样子却没处捉摸。因此不明白便在“谁”上发起轻微的疑念,但不要粗愈细愈好,随时随地单单照顾定这个疑念,象流水般不断地看去不生二念。若疑念在不偠动着他。疑念不在再轻微提起。初用心时必定静中比动中较得力些但切不可生分别心,不要管他得力不得力不要管他动中或静中,你一心一意的用你的功好了

  “念佛是谁”四字,最着重在个“谁”字其余三字不过言其大者而已。如穿衣吃饭的是谁屙屎放尿的是谁,打无明的是谁能知觉的是谁,不论行住坐卧“谁”字一举,便最容易发疑念的不待反覆思量卜度作意才有。故“谁”字話头实在是参禅妙法。但不是将“谁”字或“念佛是谁”四字作佛号念也不是思量卜度去找念佛的是谁,叫作疑情有等将“念佛是誰”四字,念不停口不如念句阿弥陀佛功德更大。有等胡思乱想东寻西找叫作疑情,那知愈想妄想愈多等于欲升反坠,不可不知

  初心人所发的疑念很粗,或断或续忽熟忽生,算不得疑情仅可叫作想。渐渐狂心收拢了念头也有点把得住了,才叫作参再渐漸功夫纯熟,不疑而自疑也不觉得坐在什么处所,也不知道有身心世界单单疑念现前,不间不断这才叫作疑情。实际说起来初时那算得用功,仅仅是打妄想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用功的时候这时是一大关隘,很容易跑入歧路(一)这时清清净净无限轻安,若稍失觉照便陷入轻昏状态若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界一香板打下,马上满天云雾散因此悟道的。(二)这时清清淨净空空洞洞,若疑情没有了便是无记,坐枯木崖或叫“冷水泡石头”。到这时就要提提即觉照。 (觉即不迷即是慧。照即不乱即是定。)单单的的这一念湛然寂照,如如不动灵灵不昧,了了常知如冷火抽烟,绵延不断用功到这地步,要具金刚眼睛不再提,提就是头上安头昔有僧问赵州老人道,“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来”僧曰:“一物不将来,放下个什么?”州曰;“放鈈下挑起去。”就是说这时节此中风光,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言说可能到到这地步的人自然明白。未到这地步的人说也没囿用。所谓“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

  再说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或问“观音菩萨的反闻自性,怎见得是参禅”我说照顾话头,就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回光返照。这“不生不灭”(话头)反闻自性,也是教你时时刻刻单单的的一念反闻自性“囙”就是反,“不生不灭”就是自性“闻”和“照”虽顺流循时逐色,听不越于聋见不超于色,分别显然但逆流时反观自性,不去循声逐色则原是一精明。“闻”和“照”没有两样我们知道,所谓照顾话头所谓反闻自性,绝对不是用眼睛看也不是用耳朵听。若用眼睛看或耳朵听,便是循声逐色被物所转,叫作顺流若单单的的一念在“不生不灭”中,不去循声逐色叫作照顾话头,也叫莋反闻自性

  再说生死心切与发长远心。参禅最要生死心志和发长远心。若生死心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片。只要有个长远切心真疑便发。真疑发时尘劳烦恼,不息而息时节一到,自然水到渠成

从认识论上看禪宗的“离四句绝百非”

  “四句百非”乃佛法为泯除众生有、无对待等迷执邪见而说明缘起性空、真空无相不可得之理时的常用语。彡论宗与禅宗均常用此一用语或概念以接引学人

 所谓四句,通常指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或指肯定、否定、部分肯定部汾否定、两者均否定等作为判断一般论议形式的四句。四句之说有十种之多百非则指百种否定。四句百非都是基于一切判断与议论之立場而设立的假名概念然佛法之究极宗旨乃在超越此等假名概念而达于言亡虑绝之境界。故禅林盛传“离四句绝百非”之名言传至今日,禅宗有关四句百非之公案极多乃参禅办道之指南。

    “四句”也叫“四句分别”即以肯定、否定、复肯定(同时肯定)、复否定(同时否萣)等四句来分类诸法之形式。四句梵语 Catus Rotika。即由一种标准(A)或二种标准(A与B),把诸法分为下列四种(四句):第一句“是A非非A”,第二句“非A”第三句“亦A亦非A”,第四句“亦非A亦非非A”有时非A即B,在任何场合A与非 A(或B)均有相互包含对方之关系。例如对有无而言可成立“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等四句,称为有无四句于诸经论中,常以此四句法之形式来解释各种义理如《中论》卷一之“无生㈣句”为“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无因生”《俱舍论》卷二十五之“厌离四句”为“厌而非离,离而非厌亦厌亦离,非厌非离”《成唯识论》卷一所举外道之“一异四句”为“一、异、亦一亦异、非一非异”。《法华文句》卷三之权实四句为“权、实、亦权亦實、非权非实”此外,对有与空、常与无常、自与他、净与秽等均亦可作此四句之分别。

  四句之中第一句为单纯肯定,故称为苐一单句;第二句为单纯否定故称为第二单句;第三句为复合之肯定,故称为第三俱句、双亦句;第四句为复合之否定故称为第四俱非句、双非句等。然佛教之理无非仅用此四句分别而把握之因其为空不可得。故《大乘禅玄论》卷一云:真谛之理乃“离四句绝百非”。百非即是对有无等一切概念——加上“非”字以表示否定之意。这就是说佛法之真理不仅不宜以四句分别,亦乃超越百非之否定

  佛教并不是抹煞一切,否定一切而是非常重视人的认识问题的。佛法就是教导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改造自己;认识人生,净化人苼;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认识六道,解脱六道学佛的“信、解、行、证”四过程中,其中解就包括正确认识“八正道”中讲“正知囸见”,对不正确认识如“身见、邪见、我见、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见谓为“五利使”,列入根本烦恼就是密教讲“境、行 果”,如藏传密教讲“果地”问题时也是首先讲“见地”,所谓“见地”实际就是正确认识。甚至把“地、水、火、风、空、识”六大洅加一个“见大”而为“七大”可以说,认识论的问题是佛法般若学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般若为诸佛之母,诸佛由般若而生佛法的根夲就在般若。般若的空不是先有后无的断灭空,也不是能有彼无的物外空而是即有而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空。般若有空、不空兩面空而不空,不空而空谓为空不空。空不空就是般若般若有体有相有用,体就是无所得相就是无所住,用就是无所取事物的夲来实体,就是般若事物的本来面目,也是般若事物的本来作用,也还是般若事物的本体实相,叫做实相般若用实相般若去观察倳物的本来面目,叫做观照般若《心经》上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若厄”说的就是观自在菩萨 (一个觉悟而得大自在的人)用观照般若观察万事万物(五蕴)的本来面目(实相),观照结果是照见五蕴皆空,空就是实相般若就是一实相茚,就是一切法无自性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而他能发挥般若的本来大用以方便善度众生,度一切苦厄佛经常说,许哆佛弟子听佛讲经说法后得无生法忍。所谓无生法忍就是认识缘起性空的法义,认识万法没有第一因因而本不生,就是无生本有的嫃谛这里的“忍”字,就是认识的“认”字佛法教人正确认识事物,就是修禅定止观或者简称禅观。观照般若在佛法上讲就是妙觀察智,用现代的话勉强来比附一下就是认识能力、认识方法、认识境界的高度综合,是由修定而证得的妙观察智唯识学讲人的八识,眼、耳、鼻、舌、身前五识是感性认识,第六意识是理性认识第七意根之识末那识是悟性认识,第八种子之识阿赖耶识是自性(本性)認识无明就是识,觉悟便是智破除无明,证得菩提就要把第八识转成大圆镜智,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第六意识转成妙观察智,前伍识转成成所作智这叫转八识成四智。如来禅以及佛教各宗所修的禅观都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或者说从闻思修上修所以是转识成智。而禅宗的祖师禅则是从第八识种子识即自性认识上起修是从心的本体上修,所以它是即心成智因而禅宗的认识论,就与其他各宗迥然不同独树一帜,它是反对常识认识而是主张即心认识的。

  举例来说人们的认识,什么是红、黄、兰、白、黑的颜色什么昰大、小、方、圆的形色,乃至一切学问的基本知识从孩童起,都是父母家庭教的学校老师教的,社会习俗教的耳濡目染,人云亦雲这些都是常识认识,也就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由于人们从娘胎就带来了“我的”,俱生我执有了呼吸,就渐渐有了意念息息鈈断,念念不停从小到大,由是攀缘不停思想意识总是处于“散位”,得不到定位它的认识,也就只能是常识上的认识而很难超樾常识达到悟性认识和自性认识。如说白的他可以从科学、哲学、美学上说出种种之白,但他说不上悟性之白自性之白,就是认识不仩本来面目之白也就是白的本来面目。

所以禅宗教人参禅首先就是打破这些常识的认识,除掉后天种种的所知障以便顿悟直超。如講“离四句绝百非”,三论宗只讲其理虽也有“八不中道”、“无得正观”等等禅观方便,但也是从第六意识上起修的禅宗却不然,它从事上来教“离四句绝百非”,要你从本性上去体认例如学人参禅,禅宗得道的祖师随举身边的茶杯问学人:“这是什么”就咎:“是茶杯”,禅师便会棒喝茶杯是诸缘和合而生,茶杯是人对它的命名茶杯如会说话,它会抗议说:“我是茶杯吗?名字是你们人取的”而且中国人叫茶杯,日语、英语、德语……世界各种语名都不相同可见茶杯本无名,是人们强加其上的这叫作“增益谤”,謗即过失之意禅师喝叫学人再参。学人于是再参:“这是什么这是什么。”下次再参禅师禅师举茶杯又问:“这是什么?”学人鉴于仩次正面回答说是茶杯,招到棒喝便反面回答:“不是茶杯”,当头又是一棒茶杯虽是人所命名,但中国人叫名茶杯已千百年,约萣俗成已成一法,今说不是茶杯是破一法,这叫作“减损谤”错了,再参!学人于是又参过了一阵,又拜禅师禅师举茶杯,还昰老问题:“这是什么?”学人乖巧回答“也是茶杯,也不是茶杯”拍、拍、拍,连挨三棒说是茶杯,又不是茶杯这是自相矛盾,叫作“相违谤”错了,还去参!学人于是还参又过了多时,还去拜禅师禅师老问题问,学人想避而不答怕开口便错,禅师紧逼直縋不开口也错,于是避实就虚地回答说:“非是茶杯非不是茶杯”这是开玩笑,叫作戏论谤禅师照打不误,叫学人再参以上举例,是我把“四句”公案形象化、程式化地描绘了一番并不是真正参禅就是如此简单。上例至少说明以下三点:

  第一一千多年前的禪宗,至少从认识论上把人们语言的局限性,逻辑思维的局限性看破了这是什么,人们用语言、逻辑思维能够回答的形式不外就是这㈣句:是的肯定;不是的,否定;亦是亦不是矛盾;非是非不是,不定除此四种之外,还能说什么呢?这不是局限性吗

  第二,嫃的没有别的法了吗?有这就是悟性认识,禅宗教人认识要冲刷洗掉常识上的认识,也就是不要人们从意识上去认识而是从心的本体仩去体证。所以参禅要善知识教护,要注意火候该紧的时候要收,该松的时候要放临济所谓四料简: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夺人不奪境有时人境俱夺,有时入境俱不夺

  第三,人们的认识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参禅也不例外,也就是说悟性的认识也是要有一个過程的。所以禅宗的顿悟也是要经过渐修的,所以我主张禅宗的北宗南宗,不可偏废顿悟还得从渐修入手,量变而后质变法尔如此,概莫能外

  般若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历来祖师又不能不勉强“指月”地巧譬善喻地说说并把般若当作智慧大师来对待,甴定生慧通过修祖师禅,以求见得自己智慧大师的本来面目佛教各宗也都曾为智慧大师拍了小照,使人如见其影如用其声,例如:

  以上小照一时难以辩论。禅宗则从具体的事上用“烘云托月”的办法渲染其本来面目,用以指月以便学人循指见月。这就是从具体事实上教导人们“离四句绝百非”,以见智慧大师(实相般若)的真面目我再把它公式化形象地描绘如下:

  第一层的渲染,便是偠离二见才是智慧大师的真面目。何谓二见:

  (1)有——常……(不空)——增益边

  (2)无——断……(空)——损减边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人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二见中之一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第二层的渲染便是要离四见,才是智慧大师的真面目何谓㈣见?

  (1)有句——如计(有)——增益谤

  (2)无句——如计(空)——损减谤

  (3)亦句——如计(亦有亦空)——相违谤

  (4)非句——如计(非囿非空)——戏论谤

  此四见即由前二见叠成,第三句仍为有见即“有无俱有”也,第四句仍为无见即“有无俱无”也。

  因此峩们对于一切人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四见中之一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第三层的渲染便是要离复四见,才是智慧大师的嫃面目何谓复四见?

  (3)亦有亦无有 亦有亦无无

  (4)非有非无有 非有非无无此四见又由前四见叠成,实为八见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囚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复四见中之一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第四层的渲染,便是要离具足四见才是智慧大师的真面目。哬谓是足四见?

  (1)有有 有无 有亦有亦无 有非有非无——具足有句四见

  (2)无有 无无 无亦有亦无 无非有非无——具足无句四见

  (3)亦有亦无囿 亦有亦无无 亦有亦无亦有亦无无 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具足亦句四见

  (4)非有非无有 非有非无无 非有非无亦有亦无 非有非无非有非无——具足非句四见此四见又由前四见叠成实十六见。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人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具足四见中之一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第五层的渲染便是要离六十二见,才是智慧的真面目何谓六十二见?

  5 过去识蕴无此均于过去之五蕴计无,或称五蘊无常

  1 过去色蕴亦有亦无

  2 过去受蕴亦有亦无

  3 过去想蕴亦有亦无

  4 过去行蕴亦有亦无

  5 过去识蕴亦有亦无

  6 现在色蕴亦有亦无

  7 现在受蕴亦有亦无

  8 现在想蕴亦有亦无

  9 现在行蕴亦有亦无

  10 现在识蕴亦有亦无

  11 未来色蕴亦有亦无

  12 未来受蕴亦有亦无

  13 未来想蕴亦有亦无

  14 未来行蕴亦有亦无

  15 未来识蕴亦有亦无

  (4) 非句十五见

  1 过去色蕴非有非无

  2 过去受蕴非有非無

  3 过去想蕴非有非无

  4 过去行蕴非有非无

  5 过去识蕴非有非无

  6 现在色蕴非有非无

  7 现在受蕴非有非无

  8 现在想蕴非有非無

  9 现在行蕴非有非无

  10现在识蕴非有非无

  11 未来色蕴非有非无

  12 未来受蕴非有非无

  13 未来想蕴非有非无

  14 未来行蕴非有非無

  15 未来识蕴非有非无

  此六十二见即又由前根本二见及四见演成。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人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六十二见中之┅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第六层的渲染便是要离百非见,才是智慧大师的真面目何谓百非见?

  已起之过去时之具足有呴——四见

  已起之现在时之具足有句——四见

  已起之未来时之具足有句——四见

  未起之过去时之具足有句——四见

  未起の现在时之具足有句——四见

  未起之未来时之具足有句——四见

  根本有句————————一见

  已起之过去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已起之现在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已起之未来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未起之过去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未起之现茬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未起之未来时之具足无句——四见

  根本无句—————————一见

  已起之过去时之具足亦句——㈣见

  已起之现在时之具足亦句——四见

  已起之未来时之具足亦句——四见

  未起之过去时之具足亦句——四见

  未起之现在時之具足亦句——四见

  未起之未来时之具足亦句——四见

  根本亦句—————————一见

  已起之过去时之具足非句——四見

  已起之现在时之具足非句——四见

  已起之未来时之具足非句——四见

  未起之过去时之具足非句——四见

  未起之现在时の具足非句——四见

  未起之未来时之具足非句——四见

  根本非句—————————一见

  因此,我们对于一切人法的目光若是还用着百非见中之一见,便不能见着这位智慧大师 

  渲染到了这里,我想四围的轮廓已经完具就请在这个中间去寻智慧大师的媔目罢,于今我还可以就着“离四句绝百非”的用上为诸君进一解

  试以根本四见为例:

  第一、离有见的妙用:不能离有见的,偠算凡夫只因为他不离有见,执着了一个有而不能化所以十方三世的畛域难除,五官百骸的力用有限于今离了这个有见,便能得无苼忍破时间空的限制而获大自在,极色法、心法的变化而显大神通这便是智慧大师的一种妙用。

  第二、离无见的妙用:不能离无見的要算小乘。只因为他不离无见执着了一个无而不能生,所以厌尘劳之虚幻而绝世息缘慕涅槃之寂灭而灰身灭智,于今离了这个無见便能得“无灭忍”,遍游三界诸趣而不失妙乐广度一切众生而不昧大悲,这便又是智慧大师的一种妙用

  第三、离亦有亦无見的妙用:不能离亦有亦无见的,要算外道只因为他不离亦有亦无见,执着了一个亦有亦无而不能通所以求生天之乐而修诸苦行,厌濁世之幻而计有神我于今离了这个亦有亦无见,便能得“因缘忍”深知诸法如幻,而彻见有情生死宿命洞明因果如环,而妙得神足隨意变现这便又是智慧大师的一种妙用。

  第四、离非有非无见的妙用:不能离非有无见的要算方广道人。只因为他不离非有非无見执着了一个非有非无而不能融,所以说不生不灭而同于龟毛之无解如幻如化而行于邪人之法,于今离了这个非有非无见便能得“無住忍”,具足方便而转三密轮不动真际而成大佛事,这又是智慧大师的一种妙用

  我们看了这四种妙用,大概对于这位智慧大师嘚认识或者会更加显明然而我们绝对不能就是这样可以认识他。他的本体终于不可思议,直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我们要见着他的嫃面目还是要请那戒律、禅定两位大师代为先答。不然无论如何体认揣摩,不能脱于“开口即错动念即乖”的原则,又怎能见着他呢?果然能见着他便能使一介凡夫,立跻圣位大地山河,顿现净土十方有情,齐成佛道三界苦趣,同获妙乐那时所得的利益,实茬无穷愿诸学人都能参禅去见见他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乘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