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周曰那里有豫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义演?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豫剧义演进广州&数千在穗河南老乡免费看大戏
日19:22&&来源:
人民网广州12月14日电(记者张海燕 通讯员高翠霞) “在1000公里之外的广州竟然能听到家乡的戏,我可高兴了!”河南漯河南闫三毛豫剧团义演活动日前在广州落幕,近五千名来自广州社会各界的人士观看了演出。
演出现场,一票难求,座无虚席。《包青天》、《太君辞朝》,一出出精彩的豫剧表演迎来阵阵掌声、喝彩声。广州市部分高校、部队和河南商会的领导以及各界群众应邀到现场观看,零距离感受到了豫剧文化的魅力。演出结束后,观众依依不舍,纷纷与演员合影留念,期盼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表演。
说起这次义演的起因,活动发起人闫三毛说:“在我们河南,感谢人的最隆重的方式就是请人看大戏。我小时候身患重病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关爱,现在有能力了我愿意以这种义演的形式为河南老乡们做点事儿。”此外,闫三毛还表示将于12月17-18日为骨科患者义诊。
演出期间,闫三毛豫剧团的演员和广东粤剧届的名家还就豫粤戏曲文化的发展进行了深入交流。
(责编:杨杰利、张海燕)
创新,让千年商都更具国际范
从1957年春季创办以来,广交会已连续举办60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到会客商最多的综合性国际贸易展会。广交会让广州这座“千年商都” 更具国际范。
创业板:调速不减势 创新更提质
 四成以上公司拥有国家火炬计划项目,七成以上为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八成以上拥有核心专利技术,高新技术公司占比超过九成,日启动以来,7年时间,创业板打造了围绕创新配置资源的市场化引擎。  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景亮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蜂庄的姑爷》、《老子·儿子·弦子》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⑥6(朱华)      ●评点      豫剧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由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相互融合,再到艺术家多种风格的形成,正好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河南戏剧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能够在它成熟后的百年之内覆盖全省城镇山乡,流布全国16个省区,拥有其他剧种在数量上无法相比的从业人员和观众。这主要得力于它那自然质朴的风格、生活化乡土化的特点、鲜明强烈的节奏对应了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今天,豫剧虽然仍被众多民众喜爱,但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问题:观众人数减少,剧团生存困难;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队伍青黄不接,文化和艺术素质与时代需要差距太大;对豫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上的把握,继承和改革都比较盲目;虽有《梨园春》和其他业余演出显示的热闹氛围,但缺乏真正受观众欢迎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作品。河南戏剧界应尽快加强队伍培养,加强对豫剧的研究,努力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这一河南人引为骄傲的地方戏剧种继续保持旺盛生机。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豫剧史话(一)·黄河风歌  央视国际 日 09:47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因其音乐伴奏用枣木梆子打拍而得名,是全国最大的地方戏剧种之一。”       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厚重、富饶的土地, 孕育出璀璨夺目的华夏文明,这一文明是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方式,蘸着血汗铸就的农耕文明史诗。这一史诗中充满了灵性、深邃的情节和传说,伏羲在这里结网,神农在这里种谷,仓颉在这里造字,夏禹在这里治水……我们的祖先在中原这片土地上顽强地生息,繁衍。       劳动之余和丰收之后的人民,凭着才气和智慧,创造出极富闲情逸致的民间娱乐方式。这些民间舞蹈,显现出中原人爽朗、朴实、厚重的性情,它们演出时带有麦浪翻滚的香味,有打夯号子铿锵有力的吼声,还有白杨树挺拔的姿态,它们为生活更多地涂上了一道道油彩,为中原大地一日三餐的人们,平添了一道精神大餐,让人们陶醉其中、乐此不疲!       这些民间舞蹈,都直接或间接地被豫剧所吸收,增强了戏曲人物表演程式的歌舞化特征。       经过文物部门鉴定,这些骨笛已在漯河市舞阳县的黄土地下沉睡了八千年。八千年前,河南先民就已经具有了较高的音乐水平。 它的制造,比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2000年。       《吕氏春秋》记载:“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葛天氏是更为远古的部族首领,其民风:不言而自信,不化而自行。活动地就在今日的河南长葛市,人们正是希望葛天氏那种古朴自然、热情奔放的生活状态长存,才把这里叫做长葛。       在豫剧的音乐唱腔里,蕴藏着远古骨笛的遗韵和回响,在豫剧演员的身段动作中,包含着先民葛天氏那豪放的舞姿!       少林武术,曾经是少林僧家、俗家弟子修身养性、强身健体、惩恶扬善的一种技能。历史源远流长、蕴含中华血脉的武术,后来被写意性地吸收进豫剧中。豫剧传统戏武打中的场面、做打功法及绝活儿等表演,都留有少林武术的影子。这些都提高了豫剧的观赏性,增强了戏剧的节奏感。       位于中原大地的洛阳、开封、安阳、许昌等历史文化古都,曾发生过许多扣人心弦、耐人寻味的宫廷斗争、官场故事和不同人的情感生活,诸如三国戏、水浒戏、包公戏、杨家将戏、岳家将戏等,经过文人的渲染和改编,流传下来,并成为豫剧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那么,豫剧的源头在哪里?它为何成为几百年来亿万观众爱恨交加,甚至浸入人们血脉的魅力艺术,让我们一同去追寻和感受它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水土不仅滋润着生灵,浸润着血脉,更塑造着地域性格和大众艺术。秦腔产生于陕西、山西、甘肃一带的高原,面对黄土高坡、莽原大山,人们备感压抑,人生多有苦难的感受,人与环境的对抗多于和谐。因此,秦腔悲壮,以哭喊为主调,具有高原的风格。豫剧产生于地势平坦、沃野千里的中原大地,由于中原历代多兵灾,于是养成人们雄阔尚武的心理。豫剧豪放,以呐喊为主调,具有平原的特色。       既然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长的戏曲,去探寻豫剧的前身,自然也就接触到了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普通百姓。       刘景亮: 1934年,张履谦对开封相国寺的各种娱乐形式进行了广泛调查,他在《相国寺民众娱乐调查》一书中,记述了一种豫剧形成的观点:豫剧,即河南梆子,是由唱“三截棍“演变而来。唱三截棍,是旧社会演唱者沿街乞讨的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演唱者腋下夹一长棍,两手拿两根短棍,以短棍作板,长棍做过场,边敲棍边演唱。       同“三节棍”类似的是“莲花落”。“莲花落”是一种曲艺形式,不同的是,它用竹板打节拍,每段常以“莲花落、落莲花”一类的句子做衬腔成尾声。       “三节棍”和“莲花落”,最为贴近解放前中原农民的情感和命运,与农民的心理具有契合性。从行腔特点上分析,它们同豫剧有明显的亲缘关系。后来,“三截棍“由沿街演唱,变为“座唱“,也就是“唱板凳头“,又叫“地摊戏“。       随着时间的流逝,“唱板凳头“又与罗戏和卷戏同台演出。人们叫它“三下汤”,意思是罗戏、卷戏、梆子戏一锅煮,你方唱罢我登场,分外热闹,这在情感上符合中原农民那种喜爱热闹、渴望热烈的人生本性。     单独的卷戏演出现在在河南已难觅踪影,它冬眠在历史的某个暗室里,没有了色彩,也没有了声响,有的只是剥落的名声和记忆。只剩下罗戏和豫剧,还在物换星移的舞台上,上演着各自的剧目。然而,同生命力旺盛的豫剧相比,罗戏要黯淡得多。罗戏演出偶尔还可以看到,驻马店市有一个罗卷戏业余剧团,通过演出的罗戏,还不时勾起人们对于罗戏独特、久远而温暖的眷恋之情。 当然,今天的罗戏演出与以前的演出面貌已有很大的不同。       在清代初年,罗戏是非常红火的剧种,一个乡村演出罗戏,许多村子的观众争相前来观看。豫剧在与罗戏同台演出的时候,吸收了罗戏的剧目、音乐、表演样式,同时,豫剧还吸收了俗曲小令、弋阳腔、卷戏、昆曲等戏曲的艺术元素,迅速发展起来。农民演,农民看,农民艺人加工提炼,这样就促进了豫剧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戏曲一旦扎根百姓心中,她的艺术生命就会被大众的心血滋养,被一双双看不见的手呵护。       豫剧在深层文化心理上与普通民众情投意合,其表现形态与延续人类生命的土地和家园一脉相承。豫剧从它诞生之日起,始终活跃于乡村草台和庙台。正是基于豫剧对乡村草台的依赖性关系,人们又称豫剧为“草台子戏”,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盛大节日及婚丧嫁娶时广泛采用的一种大众娱乐方式。       这一剧种的出现,为日常生活注入了非凡的灵气。其演出内容大多表现忠奸善恶、邻里家事和儿女恋情,她所传达的“情”,为农民大众内心的情;她所崇尚的“义”,为兴邦兴业之义,它和着民众的呼吸和心跳的节奏,而成为一门综合表演艺术。       乡间草台的开放式结构,促使豫剧必须用粗犷、夸张、开阔的肢体语言和唱腔,来表现人物的特定情感,加上伴奏中二弦、高音三弦和尖子号的交织与轰鸣,营造出一种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的气势。豫剧所演人物均由百姓心目中的模式铸造而来,用平民的眼光,透视芸芸众生;用百姓的口吻,道出世间善恶。无论帝王将相、宫妃闺秀,都带有几分泥土气、乡村气,自然也免不了粗俗气。       豫剧,是一个承载了人们喜怒哀乐、苦辣酸甜的场,几百年来,民众生活中的情绪可以在这个场中得到寄托和宣泄,演员和观众同时沉醉在这个场内,从而找到了精神的家园。演出带给人以生存的意义,因此,豫剧表演大师常香玉曾说“戏比天大”。       在清代末年,豫剧已经占据了河南省的整个中心地域,东到商丘,南到驻马店,西到义马,北到滑县。豫剧成了河南民众第一文化娱乐形式,其演出队伍和演出规模已成兴旺之势。这是人们存放了近百年的戏单,它记忆着豫剧初显灵光的一幕。清未民初,河南梆子在开封的演出已趋于成熟,《重修明皇宫碑》中记载的大量演员、班社,都是演唱河南梆子的。       朱仙镇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名镇,它曾经是清朝乾隆年间两个培养豫剧人才的地方之一,即“蒋门”所在地。现在,它虽因河道的干涸而逐渐衰落,可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依然可以看到,朱仙镇戏曲对人们生活的巨大影响
  豫剧史话(二)·变革历程  在童年,一个人除了父母起的名字,往往还有别名,它形象地体现了这个人的个性。       豫剧诞生之后,除了叫“河南梆子”,还有“河南呕”、“靠山吼”的别名。随着时间的流逝,别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豫剧早期的个性色彩,却依旧保留在这些名字中。       豫剧早期的演唱,常常在尾音翻高8度,发出“呕”声,所以,豫剧又叫“河南呕”。豫剧的“呕”声,我们今天已经听不到了。不过在其它梆子声腔的戏剧中还保留着。例如怀梆和宛梆中的“呕”声,至今仍为本剧种的观众所喜爱。       豫西山区,豫剧多在山势较平的地方搭台演出,当地称为“靠山吼”。大山做后台,艺人仰天一吼,震人心魄,烦恼、忧愁一扫而光。原来的豫西调也有“呕”声,但是豫剧的“呕”声到民国初期就不再受欢迎了,豫东演员桑殿杰率先把豫剧的“呕”声革除了。       桑建修:桑殿杰是我父亲,出生于鹿邑县一个书香门第,他天生爱戏, 专门离家到商丘白庙集科班学习旦角。 后来我也到那里学习旦角。当时,班主常常安排我与父亲对戏,观众称我父亲是“老白菜心”,称我为“小白菜心”。父亲文化水平较高,经常修改、创作剧本。革除豫剧的“呕”声,是父亲对豫剧的一大贡献。       本来女性扮演女性角色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豫剧诞生之初的艺术天空,却是由清一色的男演员开辟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导致整个清代豫剧中的女性角色,只能由男演员来扮演。       谭静波:在清朝末年,女性不能公开露面,唱戏的被看作是下九流。女演员登台,是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想的传播而发生的。当时,女性有了更多与男性平等地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于是,一些思想开放的人士,开始大力主张女性登台。       此后,顾锡轩又让五个义女顾爱荣、顾秀清、顾秀梅、顾秀华、顾秀兰登台。当地流传有“顾家戏,顾家厢,还有顾家六姑娘”的说法。       对恩师和大师姐几十年的缅怀,使这位老人感慨万千,就在向我们讲述了这段往事后,第二天上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女演员的表演多姿多彩,吐字清晰悦耳,韵味悠长,很快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十几年后,马双枝、王润枝、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一大批女演员相继登台,使得以阳刚著称的豫剧,增添了不尽的妩媚。       采访马金凤:当时女演员登台演戏阻力很大。马双枝是我的老师。她是开封曲兴集胡毛寨村人,8岁就跟着继父学唱坠子。17岁才改唱豫剧,仅学习14天就在相国寺永安舞台挂牌演出,在《花打朝》中扮演七奶奶,“吃席”这一场戏,她从生活素材中提炼表演动作,把吃鱼演的夸张传神,惟妙惟肖。观众还为此编了一个歇后语:“马老双吃鱼——得手”。我后来演出此剧,从老师那里受到很大启发。       谭静波:原来是以“红脸”挑大梁,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一个剧团的主要人物称为“唱红脸的”。随着女演员的日益增多,“红脸挑梁”慢慢让位于旦角挑梁,人们常说“吃包子吃馅,看戏看旦”。剧团的剧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是以忠奸戏、公案戏、征战戏为主,逐渐变成以生活戏、情感戏、家庭戏为主。女演员登台的变革,使豫剧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也产生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     豫剧打开了一扇门,接纳了女性。尽管这使得豫剧表演团体的角色体制发生了转变,但是豫剧的豪放品格,却一直延续下来。       演员由男角向女角转变,是豫剧变革的前奏。随后,在时代的紧锣密鼓声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推进豫剧的改革。       刘景亮:豫剧除了自发的改革,还有整个社会明确倡导的改革。这种改革规模较大。一般来说,这样的艺术改革都是发生在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重大变化的时期。在二十世纪,豫剧的这种改革就发生过三次。       伴随着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开封于1918年和1919年分别成立了“新声社”和“青年学会”,出版了《心声杂志》及《青年》半月刊,提倡“新文化”、“新道德”。这些运动的蓬勃开展,酿成了豫剧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       1914年,豫剧义成班进入羊市街普庆茶园演出,由此拉开了豫剧发展史上,演出舞台由乡村草台向城市剧院扩展的序幕。紧接着,众多班社争相涌入城市戏院演出。1922年,豫梆韩小丹戏班由洛阳来郑州长发戏院演出,女演员王金枝主演《日月图》,观众争相观看,竟将戏院挤塌。       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 豫剧走进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从乡村草台到城市戏院的变更,是豫剧文化环境的变更,一时间,交流对象及交流空间都变了。       由于豫剧面对的大都是农民,在表现人物时,常常采用农民家长处理家务事的方式,把帝王将相农民化,早期,某些豫剧中的演唱,就超过了限度,变得相当粗俗。       豫剧进入城市,崭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使她开始与原来的粗俗成份脱离,逐渐向戏曲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靠拢。       韩德英:1927年,在冯玉祥主持豫政期间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第二年,又颁发了一系列规定。包括豫剧在内的所有戏曲演员,都要在训练班接受培训,结业后才能演出。训练班中,有专人审查剧目,做出能否上演的决定。这次改革,有一批知识分子加入了豫剧队伍,如樊粹庭、王镇南、张介陶、蒋文质等。他们为豫剧的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樊粹庭,河南省遂平县人。出生于1905年,14岁就学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来这个学校改为中州大学。樊粹庭就读于该校期间,经常出入剧院,拜会著名戏剧演员。他还是学校国剧队队长,曾多次在学校粉墨登场,演出《失空斩》、《捉放曹》等剧目。       1934年底,樊粹庭邀请陈素真、赵义庭、黄儒秀、张子林等,在开封正式成立了豫剧史上第一个正规剧团——豫声剧院。抗战爆发后,改名为“狮吼剧团”,表示对敌斗争的意志。     
  豫剧史话(二)·变革历程    樊粹庭与陈素真合作创作了一批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剧目, 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后来,这些剧目被统称为“樊戏”。樊粹庭说,我的观众就是推车的、担担的、箍漏锅的、卖蒜的,这形象地说明了樊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直到今天,樊戏剧目仍然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漯河市豫剧团整理改编演出的樊戏剧目《麻风女》,是该团的常演剧目,参加映山红艺术节的演出,观众一片喝彩。       戏曲作家、导演、戏剧活动家王镇南,也是这次豫剧改革的引领者。1937年,他将《西厢记》改编为六部,豫剧界称之为“六部西厢”。此次改编,既保留了原作的精华,又根据豫剧的特点对原作进行了创新。在此剧中,主演常香玉把豫西调与祥符调有机结合,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红娘的形象,使此剧常演不衰。特别是《递简》、《拷红》,经过不断修改,至今为观众喜闻乐见,被不少豫剧演员所继承。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场豫剧改革没能继续下去。兵荒马乱的岁月,不少剧院毁于炮火,大量豫剧班社解体。但是,在解放区却建立了一些剧团、剧社,开展了一些戏曲改革活动。华北版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按语指出:“中原梆剧改革已经开始进行,并获得初步成绩。”这预示着豫剧改革的新时代就要到来。       新中国的诞生,使豫剧散发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彩!       韩德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下达文件,确立组织机构,进行了包括“改人、改制和改戏”的三改运动。改人就是要改变戏曲艺人的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制就是要废除旧戏班中的一切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制度。改戏是三改的落脚点,要使所有的演出剧目具有健康的思想,优美的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此次戏剧改革是豫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戏剧改革。       实施戏曲改革后不久,豫剧的面貌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河南省人民剧团改编演出的《白蛇传》,在郑州连演了48场。这个剧目一直是许多豫剧团的保留剧目,它芬芳的艺术气息,长久地回荡在大众的心田。       关朋:三改时期对剧目的改革十分注意思想性的传达。这既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豫剧本身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前,豫剧很不景气,有一次,一个剧团在郑州演出,仅卖票7张,只得停演。一些剧团为了吸引观众,努力在表现形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在机关布景上绞尽脑汁。那时在《青衣女侠》、《荒江女侠》、《白蛇传》等剧目中,常常根据机关布景的结构情节、设计人物,在舞台上制造腾云驾雾、波浪行舟、活龙吐水、二蛇相搏等奇幻场面。但是,这一切仍改变不了戏曲的困境。所以,三改时期注重思想性,强调表现民主思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传统的优秀道德是正确的       传统的豫剧剧目《香囊记》,是一个表现悲欢离合的情节戏,其主题并不明确。在三改中改编的《香囊记》突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重点塑造周凤莲的形象,情节也围绕周凤莲转,增加了“议亲”、“坐轿”“探病”、“见公婆”等情节。人物、主题、情节融为一体,好听又好看,颇受欢迎。       通过“三改”,豫剧的艺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许多班社得以恢复,这与党和政府对豫剧艺术的呵护和关怀是分不开的。       1951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发起用义演支援“
”的活动,将豫剧艺术家的爱国热忱推向高潮。自日起,她亲率香玉剧社成员,利用半年时间,共演出156场,收入全部捐献国家,圆满完成捐献战斗机的义举,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受到中国人民
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西北文联的嘉奖。       常香玉、赵义庭主演的《破洪州》,经毛主席亲笔写信推荐给周恩来总理进中南海演出,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一个艺人一出戏,让共和国的领袖惦念并安排演出是极其罕见的,这也是一种艺术的荣誉,这说明,这项艺术与祖国、与人民血脉紧紧相连。       豫剧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发生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 。这时,改革的春风为神州大地带来了布满阳光的绿色生机。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获得了应有的解放。社会心理和民众的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开放。“三改”之后,以崭新面目出现的一大批剧目,大大扩大了豫剧的影响,豫剧队伍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1956年底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豫剧获一、二等奖的演员就有74名,获一、二等演出奖的剧目有12个。       在思想的禁锢取消之后,人们对戏曲的需求突然极大限度膨胀起来。只要一听说演戏,观众就会蜂拥而至。对观众这种心理的巨大变化缺乏应变准备,致使豫剧由峰顶跌入低谷。一时间城市剧院“门庭冷落车马稀”。尽管豫剧在全国各大剧种中的上座率仍然名列前茅。然而,戏曲危机的寒风,仍然使群众基础深厚的豫剧感到了生存的艰难。       八十年代改革,是由整个戏曲陷于困境的局面决定的。此次改革,政府只在剧团体制方面以文件的方式提出参考意见,而对艺术本身的直接干预较少,改革者自身比较宽松自由,打破传统的探索也日益增多。1985年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的《牡丹的传说》,不论编剧、还是表演和音乐,都离传统的豫剧形式较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豫剧改革,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为了适应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心理,豫剧创作者努力强化戏剧节奏,争取使豫剧和时代合拍。郑州市豫剧团演出的《春秋出个姜小白》,表现齐桓公姜小白重用三次谋杀他的管仲,情节大起大落,曲折跌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这次改革,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这一时期创作的豫剧《包青天》中的包拯的性格塑造,就更加符合人物身份,情感传达也更为准确细腻。       由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欣赏戏曲的时候就更加讲究舞台的观赏性。豫剧舞台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改进,大胆使用一些现代科技的手段和现代物质材料美化舞台。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司文郎》,周口地区豫剧团演出的《西湖公主》,堪称典范。       豫剧在这场改革中,特别注意借鉴其他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王清芬演出的《大祭桩》,借用了一些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演出的《风流才子》,在整体风格上就吸收了南方戏曲的抒情委婉风格。       加强心理刻画,也是这场豫剧改革的一个课题。这一时期的豫剧创作,尽量简略事件过程,大量刻画人物心理。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的《金沙滩》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与时代同步的改革,使豫剧的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曲危机的存在,尽管豫剧界的有识之士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豫剧仍然未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有理由相信, 紧随时代步伐、聆听人民呼声的豫剧奇葩,必将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彩。     
  豫剧史话(三)·流派纷呈  一个剧种的繁荣兴旺,离不开具有深厚艺术功力、卓越创造才能、在观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艺术家的贡献。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早期豫剧艺术家的创造已经作为艺术手段、剧种神韵被继承下来。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法亲眼看到他们那天才的表演和聆听他们优美的唱段,但是,我们从昔日珍贵的资料里,依然可以领略各流派掌门人的绰约风采和他们的辉煌业绩。       说到当代豫剧艺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流派纷呈,群星灿烂!       专家周虹:清代末年,豫剧有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地域流派。她们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艺术背景下产生了融合,这是一大进步。在流派的相互融合中,一些具有艺术天才的演员努力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成为广大观众关注的豫剧明星,而一旦这位明星的艺术风格被众多豫剧演唱者追随、模仿,便形成为一个豫剧流派。豫剧流派的区分,更多的是群众意志,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科学界定。有时会把具有独特风格、较高威望,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模仿群体的艺术家也称为一个流派。有的艺术家风格极为独特,很难学习,就不大容易形成流派。       解放前,豫剧并没有形成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豫剧的繁荣发展,演员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多,一些豫剧明星的演唱风格为众多演员模仿,就有了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这些流派和具有成熟风格的艺术家们,以特有的独创性唱腔和塑造的光辉艺术形象,使豫剧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此,豫剧进入到一个百花争艳、众声合鸣的季节。       专家荆桦:人们在谈论豫剧流派的时候,总是首先说到“常、陈、崔、马、阎”,指的就是“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       在豫剧史上,常香玉这个名字恒久地散发着的艺术芬芳。她是一位卓越的表演家和演唱家,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是对豫剧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代宗师。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9岁学戏,开始学唱豫西调,曾拜豫西的豫剧名家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初学花旦、小生、武生,后来专习旦角,并以韵味醇厚、声腔优美而著名。成名后,又学了 “豫东调”、“祥符调”和“沙河调”,并吸收曲剧、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的音乐语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演出的《花木兰》可以说是誉满全国,《红娘》、《断桥》、《大祭桩》广受豫剧观众的喜爱,不少常派弟子亦因演出这些剧目成名或获奖。       专家朱超伦:常派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声腔上,也表现在她的所有演出剧目和塑造的艺术形象上。其唱腔更具特色,朴实、新颖、自然、独特,既激昂慷慨又细腻委婉,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感和节奏感。       与常派艺术相比,陈素真所创立的陈派好像缺乏阶段性的轰动效应,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豫剧界,陈素真却一直享有“豫剧皇后”,“豫剧梅兰芳”的美誉,她是一位唱腔和表演均达到一种极至的豫剧大师。       专家石磊:她演出的大量樊粹庭先生创作的剧目,如《麻风女》、《洗涤血》、《义烈火》等,她演出的《三上轿》、《宇宙锋》、《春秋配》、《洛阳桥》等影响深远,至今被一些陈派弟子和陈派爱好者保留演出,广为传唱。       石磊:陈素真在唱腔上宗祥符调,但又不拘泥于祥符调。30年代她就吸收了一些豫西调的音乐素材丰富充实祥符调的音乐唱腔。她的唱腔雅致、俏丽、清新,有意蕴、耐品味。陈派艺术在表演方面对豫剧的贡献尤为突出。陈素真精心学习研究了做功戏、武打戏,她身段动作优美规范,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水袖功夫堪称一绝。     豫剧崔派艺术的创始者崔兰田,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有“豫剧兰花”、“豫剧程派”之称。在豫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她11岁就进入周海水的太乙班学戏,宗豫西调,演过须生,小生,擅长老旦,精于青衣,是豫剧唱腔艺术中委婉、含蓄、凄美风格的典型代表。       专家耿玉卿:她演出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豫剧界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兰田的唱腔低沉委婉,细腻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擅长于塑造悲剧形象,是崔派艺术的突出特点,也是崔兰田对豫剧艺术的最突出的贡献。       热闹红火、激昂慷慨的豫剧,是以演出正剧、喜剧为优势的。但自从有了崔派艺术,使豫剧在演出悲剧方面亦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种愁肠百结、悲悯情深的曲调,寄托了无数人的爱恨情仇。       专家范立方:崔兰田的唱腔间区跳度大,对比鲜明,节奏强烈,具有感染力,又让人回味无穷;归韵多入鼻腔和胸腔,显得内在、凄婉、深沉;多以下滑间、和上下二度回区倚间作为唱腔结尾,能够准确强烈的表现人物凄婉缠绵、悲哀痛苦的情感情绪。       听到这高亢、嘹远的嗓音,看到这千军竞发的场面,国人很少有不知道这出戏的,这就是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观众把马金凤的演唱艺术称之为豫剧“马派”。在《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中,豫剧艺术家马金凤塑造了一个既是贤妻良母、又是英勇威武的元帅穆桂英形象。这个形象在戏曲行当上称为“帅旦”。而帅旦这个行当也是马金凤的创造,她融青衣、刀马旦、武生的行当为一体,刚柔相济,威武豪迈。       耿玉卿: 除了《穆桂英挂帅》,大家都知道“一挂两花”是马派的代表作。“一挂”当然是《穆桂英挂帅》,“两 花”指的是《花打朝》和《对花枪》。这些剧目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马金凤被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誉为“洛阳牡丹”。 从这一美誉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马派艺术的喜爱,也可以看出马派艺术雍容华贵、典雅靓丽的艺术特色。1953年,马金凤在上海演出时,曾受到梅兰芳先生的悉心指点,根据梅先生的意见,马金凤对《穆桂英挂帅》做了认真的修改。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京剧的神韵。       耿玉卿:马金凤的唱腔属于豫东调。在豫剧演唱中独树一帜。音质圆润纯净,清脆悦耳,吐字清晰真切,干净利落,行腔自然松弛,舒展娴熟。以小嗓为主,多在中间区运行。旋律很少做大的跳跃,很少甩腔,字多腔少,节奏平称。很符合河南人干脆、利落、爽朗的性格特点。这是马派唱腔为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马金凤今年82岁了,她是“五大名旦”中惟一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家,对自己豫剧事业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使她依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活力。       方可杰:豫剧一向以粗犷豪放、大气磅礴为其突出特征。但是任何粗犷的艺术都有其细腻的一面。这样才能刚柔相济,符合艺术的辩证法。豫剧艺术家阎立品创立的豫剧“阎派”艺术,突出地表现了一种细腻委婉的风格。“阎派”在闺门旦这一行当上做出了卓越贡献。阎立品在《游龟山》、《碧玉簪》、《西厢记》等剧中塑造的胡凤莲、李秀英、崔莺莺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特别是经她修改和演出的《秦雪梅吊孝》至今盛演不衰,不仅是阎派弟子的保留剧目,还是在演员比赛、戏剧晚会中常常看到的演出节目。1954年,梅兰芳大师破例收阎立品为徒。在梅先生的点化下,阎立品的艺术更增强了典雅品格和都市气息。阎派艺术的含蓄委婉、典雅细腻,正是不少豫剧剧目中所欠缺的。一种粗犷豪放的艺术,只有融入这种含蓄细腻的艺术成份,才更有助于她的发展和进步,达到和
  豫剧史话(三)·流派纷呈  和谐完美的至境。       方可杰:阎立品扮演的闺门旦常常是举目半转轮,出语半张唇,抬袖半掩面,举步半提裙。表演质朴,不失俊雅,表演妩媚,不失端庄。特别注意在“内在情感”上下功夫,常常是“为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她在《蝴蝶杯·藏舟》中的表演,堪为细腻、委婉的楷模。为众多弟子所继承。     豫剧的“五大名旦”及众多风格流派,都是豫剧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六、七十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大流派唱腔深入观众心中,飘荡在中原大地,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景,更是戏曲艺术不朽的乐章。       豫剧观众把五大名旦称之为豫剧的五大流派。很多人认为,桑振君是与五大名旦齐名的豫剧艺术家,桑振君长期从事豫剧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弟子,有不少追随者,应该称之为“桑派”。       桑振君6岁跟随母亲学习演唱河南坠子,9岁学唱豫剧。坠子的板式比较单纯,在演唱时特别重视嘴皮工夫。她的坠子功底实际上对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她的唱腔属于祥符调,口齿伶俐,字乖音巧,她所创造的偷、闪、滑、抢和离调唱法被认为是豫剧演唱技巧的一绝。其演唱的《对绣鞋》、《桃花庵 》、《秦雪梅观文》等剧目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豫剧光彩夺目的历史进程中,旦角所呈现的艺术魅力显著而弥远,与此同时,男生角的唱腔在观众心目中也树起了猎猎大旗。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创立的豫剧唐派艺术,是一个艺术特色非常突出的派别。很多豫剧观众都能从那独特的二本腔中听出“唐派”的韵味儿来。       在20世纪30年代,唐喜成学艺于长葛的万乐剧社,先后在许昌、开封、郑州、襄县等地演出。他属于融合了祥符调和沙河调的一位豫剧艺术家,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三哭殿》、《辕门斩子》、《南阳关》等 。       唐喜成虽然是二本腔演唱,但不同于旦角的“假嗓”。没有脂粉气,充分表现了阳刚之美,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南阳关》中扮演伍云召,根据人物性格需要,其唱腔呈现出激越悲凉的味道。在《三哭殿》中,他扮演李世民,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情有理,苦口婆心,要像一位家长一样处理难以摆平的家务事。其唱腔刚柔相济,洒脱飘逸。多年来,唐派艺术在观众中非常流行。不管在专业演员中,还是在戏迷群体中,人们可以随时听到豫剧唐派高亢明亮的唱腔。       刘忠河是成长在豫东地区的表演艺术家,其唱腔以本嗓为基础,行腔酣畅,自成一派,深为农民群众欢迎。       在80年代中期,有一出独具特色的豫剧剧目,让千百万观众为之倾倒,许多人在茶余饭后谈论剧中情节,交往中常常引用剧中词汇,该剧还成为人们看待官场与民间事理的尺度,这就是《七品芝麻官》,剧中县官艺术形象的扮演者是牛得草,牛得草扩大了豫剧丑角艺术在全国的影响。       牛得草自幼以乞讨为生,10岁学习豫剧,勤奋好学,功力深厚,曾受京剧名丑萧长华指教,其表演丑而不俗,唱腔风格独特,注重体验人物,唱念做舞俱佳。演出的剧目《卷席筒》、《做文章》、《仨愿意》等,在观众中深有影响。20世纪50年代他的表演艺术饮誉中原。在他主演的《七品芝麻官》搬上银幕之后,更是受到国内外观众的欢迎。国外观众把他称之为“东方卓别林”。       在豫剧丑角中,任宏恩的艺术表演也独树一帜,他的表演诙谐本色,贴近生活,为豫剧丑角行当艺术增添了新的表现形式。       在豫剧艺术的田园里,净行的表演艺术也堪称一绝,该行当运用本嗓和气泡音发声,其道白与唱腔深厚豪迈,有气吞山河之势,其风格源自中原人粗犷、耿直的性格。       夏相林:李斯忠先生是豫剧净行的代表人物。他主演的“黑头戏”《下陈州》、《跪韩铺》、《包龙图坐监》、《司马茅告状》等剧目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他的嗓音宽厚洪亮,唱功深厚,人送绰号“八里嗡”,意思是,他的唱腔能够传送八里之遥。       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众多享有较高威望的演员,彰显了豫剧最鲜亮的艺术风格。当然,这一时期,有成就的艺术家枚不胜举。本片只能是选取不同行当的代表,把他们最主要的成就和艺术特点作以粗线条的勾画。     时代进入20世纪80年代,豫剧的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一时期,豫剧为了适应审美心理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观众,不断推陈出新,因而,也不断有耀眼的艺术新星出现在豫剧舞台上。       20世纪80年代,随着香港金马影业公司与河南省合拍的豫剧艺术片《包青天》在全国放映,豫剧演员张宝英的名字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在剧中扮演秦香莲的张宝英,拜师崔兰田,继承了崔派艺术,唱腔深沉细腻,表演含蓄大方。       王希玲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演员。以其婉转流畅的唱腔和潇洒的做派,在《胭脂》、《陆逊拜师》、《春秋出个姜小白》等剧中塑造了典型的小生艺术形象,被人称为“风流才子”。       这时期,王青芬也是一个具有创造精神的豫剧演员。       谭静波:王清芬扮演的白素贞、林黛玉、黄桂英等古代和现代的人物形象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在唱腔上,她学习科学发声,吸收民歌唱法;在表演上,她刻苦学习程式,同时又把民间舞、芭蕾舞、踢踏舞等舞蹈语汇融入戏曲表演。表演中,使用的大滑步、跪蹉步、抛盖头、转扇子等动作大大增强了艺术表现力,有的堪称绝活。她曾以《大祭桩》、《抬花轿》的精彩表演饮誉北京舞台。获得了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梅花香自苦寒来”,荣获第七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的演员虎美玲,继承常派艺术并融汇各家之长,以委婉曼妙、清越高远的演唱特点和含蓄隽永、俊逸高雅的表演风格,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石磊:虎美玲扮相娴雅,嗓音甜美明亮。主攻闺门旦,兼演青衣、刀马旦。先后塑造了花木兰、穆桂英、黄桂英、周凤莲、秦香莲、李铁梅、海霞、武则天等艺术形象。她的演唱风格俊逸高雅,在豫剧界独树一帜。       在众多豫剧演员中,谷秀容的艺术经历具有传奇色彩。戏曲大师张庚称她“表演惟妙惟肖、歌声穿云烈石”。       在当今的豫剧队伍中,一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他们充满朝气,充满活力,成为当今豫剧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也将成为豫剧第三代艺术家。首届“香玉杯”得主汪荃珍,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演员。她主演的《香囊记》参加了香港举办的地方戏曲展览演出。主演的现代戏《香魂女》获中国艺术节大奖。汪荃珍是中国戏剧梅花奖的获得者,由于她参加过一些电视剧的拍摄,具有很强的体验角色的能力。她唱腔俏丽动听,身段规范优美,把握人物性格准确,是一个艺术功底深厚的演员。       戏剧家协会主席王洪应:改革开放以来,豫剧虽然与其它戏曲剧种一样比较困难,但是,豫剧界的有识之士仍在拼搏、奋进,并致力于豫剧的改革和创新。在豫剧队伍中,一批青年演员表现出了可贵 的创造精神和敬业精神,已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1990年,豫剧演员李金枝在现代戏《风流女人》中扮演主角,赴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演出,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化部“文华表演奖”。她还在传统戏《燕燕》、《泪洒相思地》等剧中塑造了生动感人的燕燕、王怜娟等人物形象。       在新时期排
  豫剧史话(四)·时代佳作    纵观中国戏曲的历史,豫剧以其卓越的艺术表现力,奠定了全国四大剧种之一的历史地位,即使在今天,在戏曲艺术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豫剧仍然能够一枝独秀。一个重要原因是,她能够坚持以编演现代戏为主,在艺术创作中始终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并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产生出具有轰动效应的剧目,成为时代生活的见证和沧桑变迁的缩影。       专家韩德英:说起现代戏,有些人可能以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出现的戏剧样式。其实,现代戏的出现已经有一个世纪的历史了。上个世纪初,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先后爆发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1911年10月,京剧戏班长庆班就在开封上演了改良文明新戏《黑籍冤魂》。1913年河南新剧团京剧演员于振庭在丰乐园演出《花子拾金》,脱离剧中人物的时代背景,编唱新词,痛陈时弊,宣传反帝爱国、民族团结,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纷纷向舞台投掷银元、铜元表示大力支持。这说明,不论是观众还是演员,在国难当头、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时刻,大家都希望戏曲艺术能够喊出自己最真实、最强烈的心声。随后,戏曲界一些有编剧能力的人也开始了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       1911年,改写中国历史的辛亥革命爆发后,全国各主要剧种都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反映现实生活的剧目。就豫剧来说,开封上演了《李元庆抗粮》,伊川上演了《中国魂》、安阳上演了《圆明园大火》、太康上演了《孙总理北上》等一些反映现代生活的剧目,这一星星之火一时间在豫剧舞台上形成了燎原之势。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唤起民众驱除日本帝国主义的斗志,豫剧舞台上出现了更多的现代戏剧目,如《谁是救星》、《打清丰》、《火烧赵家楼》。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也同王镇南先生合作,演出了《打土地》。       常香玉:日寇侵略,每一个人都有一腔义愤。这时,王镇南先生编了一个剧本,叫《打土地》。戏中的一个主要人物是一个疯女,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军杀死了她的丈夫和儿子,她因此神经失常,与公婆从东北逃到关内,夜间住在一个土地庙中,把“土地仙”错听为日军将领“土肥原”,一怒之下,打坏了神像,边打边骂,控诉日军的侵略罪行,最后碰死于庙门。公婆也气愤而死。这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王镇南先生担任导演,我来扮演剧中的疯女。当时的演出阵容很强大,由赵锡铭先生扮演公公,李门搭扮演婆婆。在开封醒豫舞台首演。观众对这个戏的反映非常强烈。演了20多场之后,又参加了“保卫大河南宣传周游艺会”的演出。       从宫廷转入民间,戏曲在挣脱了枷锁后产生了质的飞跃,也使戏曲表现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戏曲从反映帝王将相为主,转为反映时代的变革和人民大众的生活,使其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表现舞台,它的胸怀也由此博大起来!       经受200多年风雨的豫剧,从历史深处一路走来一路歌。它在发扬传统剧目和新编古装剧目艺术光芒的同时,还不断对现代生活进行提炼、挖掘,创作并演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风格的现代戏,使得豫剧在艺术领域不断绽放新的光彩。一个现代戏的艺术探索阶段,正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到来。豫剧在凸现自己的本色,也在迎接属于自己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现代戏,只是戏曲现代戏的雏形。因为他们大都是采用传统戏的表演程式、音乐唱腔,有的还采用传统戏的服装化妆。常香玉演出的《打土地》也仍然是传统戏中青衣的装扮、唱腔和身段,这还不能说是严格意义上的现代戏。       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演的《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剧目也仍然没有解决现代戏的表演、音乐唱腔问题。大量地把歌剧的音乐照搬过来。演员唱歌剧,高兴了,就来段豫剧。音乐唱腔很不统一。一些民间剧团也存在着完全按照传统戏演出现代戏的情况。甚至以演帝王将相的服装、化妆、表演程式表现国民党、共产党的领导人。刘伯承出场,帅旗帅盔,唱的是:“一杆大旗竖在空,上写刘伯承调领兵“。让观众感到很不舒服。创造豫剧现代戏自己的音乐唱腔、表演形式显得十分紧迫。这项任务历史地落在了一些新文艺工作者的肩上。       1952年成立的河南省歌剧团,在现代戏音乐唱腔创作设计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所谓歌剧团,当时的宗旨就是以地方戏曲为基础发展河南新歌剧。实际上承担了创作演出豫剧现代戏的任务。       这个歌剧团也就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的前身。他们成立后不久演出的《新条件》、《罗汉钱》已经具备了豫剧现代戏的艺术形态。1953年演出的《小二黑结婚》在表现现代生活、现代题材戏曲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剧中主要人物小芹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1956年3月,河南省豫剧院成立,为豫剧现代戏的发展已经做出突出贡献的河南省歌剧团并入该院。以其原班人马为主体成为河南省豫剧院三团。长期以来,豫剧三团坚持上演现代戏。在全国成为上演现代戏的“红旗团”。提起豫剧三团,人们自然就会想起著名现代戏《朝阳沟》。       《朝阳沟》创作演出于1958年。《朝阳沟》的创作过程,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许欣(豫剧三团原团长):当时的文化局长冯纪汉到杨兰春家找到他,希望他一个礼拜内创作一出现代戏。1958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干什么事情都讲高速度。冯纪汉局长要杨兰春一个礼拜创作一出戏已经是非常保守的要求了。就这,杨兰春也没有答应。但是,冯局长没等杨兰春回答,给他撂下一盒香烟就走了。杨兰春嘴里不答应,但对领导交给的任务从来不含糊。杨兰春有丰富的生活积累,种过地,要过饭,做过学徒,当过和尚,演过戏,参过军,扛过机枪,当过干部,还到中央戏剧学院学习过戏剧创作和导演。他调动自己的生活素材,边排演,边写剧本,有的唱词,就记在纸烟盒上。上演时,剧名还没有确定。多亏杨兰春,从写剧本到演出,还真的只用了一个礼拜!       《朝阳沟》是我国现代戏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在一出戏中能够塑造出那么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剧中银环、栓保、银环妈、栓保娘、栓保爹、二大娘等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生动感人。这些艺术形象,即便是在优秀传统剧目中亦不多见。       戏剧是现实生活艺术化、形象化、概括化的写照,每一部优秀的剧目,都是与之相对应的时代最强音的抒发。       专家王基笑:《朝阳沟》的音乐唱腔既有传统神韵,又有新的音乐语汇,令人百听不厌,至今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一部《朝阳沟》,有以它命名的商店,有以它命名的商品,还有以它命名的旅游区,这是一个耐人寻味、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       二十世纪中叶,是豫剧现代戏的成熟时期,也是豫剧现代戏的丰收季节。豫剧三团演出的《刘胡兰》、《冬去春来》,商丘豫剧团演出的《社长的女儿》,许昌豫剧团演出的《人欢马叫》等,都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人们惊奇地发现,周围活生生的生活和人物并没有随着时间流失,而是被移植进了现代戏中。豫剧现代戏为人们增添了一份可供咀嚼的记忆,多了一份人生的参考,多了一些生活的色彩!有的剧目现在虽然已不在舞台上出现,但是,它的一些精彩唱段仍然在群众中传唱。这一时期,豫剧现代戏的兴旺,不仅表现在创作演出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也表现在现代戏演员队伍日益壮大,他们具有较
  豫剧史话(四)·时代佳作      三团副团长李仲党:三团的音乐设计,有一个强有力的创作集体,特别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王基笑、鲁本修、姜宏轩、梁思辉、马鸣昆等都是非常知名的专家。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豫剧现代戏创作很注意人物性格的塑造。《朝阳沟》是一个典范,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明的河南农民形象。《李双双》的编剧以李双双这个人物贯穿全剧,没有生动的性格塑造,就很难采用这样的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是戏曲艺术表达思想、传播感情的基本手段。豫剧现代戏注重人物塑造,注重对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是它在艺术上取得成功的筹码。豫剧现代戏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赋予它的艺术特点。       这一时期的豫剧现代戏创作,还是具有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那是一个充满憧憬与理想的时代,整个社会心理,都具有浪漫色彩,广大观众的欣赏心理同样具有很强的理想成分。       《刘胡兰》的作者与导演杨兰春是一个十分重视听取观众反映的艺术家。有一次,解放军战士看这出戏时,有位战士竟然说“刘胡兰生的伟大,死的渺小“。作者听到战士的反映大吃一惊,细查原因,原来是演员表演刘胡兰牺牲时,平平常常地走向铡刀口,躺下就义,这是一种很简单地处理方法,索然寡味。听了战士的意见,作者就将其改为:匪军杀气腾腾地掀起铡刀刘胡兰在激昂雄壮的音乐声中,昂首挺胸走向铡刀,一脚把掀起的铡刀踩下、甩发,刽子手猛地一惊,向后退了几步。刘胡兰大义凛然地唱:“任凭你千方百计都用尽,也难动我半毫分!“这样一改,每次演出,观众总是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次,在北京演出《刘胡兰》,演出结束时,有人不小心碰到了画有红旗的天幕,天幕摇动,造成了红旗翻卷的效果,气势雄伟,引起台下观众雷鸣般的掌声。 从此,就形成了此剧固定的结尾处理模式。二十世纪中叶,豫剧现代戏所表现出的理想色彩,从根本上说是观众的心理需求。       豫剧现代戏在20世纪中叶,已经完全形成了有别于传统戏曲样式的戏曲新种类。但是,这一时期豫剧现代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功利意识过强,剧目出现严重的概念化、雷同化,缺乏以情感人的艺术力量。在作品的内容方面,过分强调反映阶级斗争,人物形象难以丰满起来。1971年底,随着方城县自编的《泅渡之前》的演出,豫剧现代戏才重新有了自创剧目。       现代豫剧的创作,面对的是稍纵即逝的缤纷夺目的生活,捕捉、提炼起来的难度较大,不但存在是否有勇气面对现实的问题,还存在是否能够艺术化地处理现实素材的棘手难题。     没有创作思想的自由,就不可能创作出生动感人的豫剧现代戏作品。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豫剧现代戏创作也走进了阳光明媚的春天。       豫剧三团演出的《倔公公偏遇犟媳妇》是改革开放之后,河南省出现较早、影响较大的一出戏。       牛冠力:这出戏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家庭的两代人在思想观念上的冲突。老公公要维护原有的家庭秩序,儿媳妇偏偏要打破旧秩序,互不相让,以至于分家,最后老公公离家出走。       该剧矛盾冲突尖锐,时代气息浓郁,人物性格鲜明,不少戏剧场面热烈红火。1983年在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年会上首演,获优秀奖。两年时间内演出400场,并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电影片。       《朝阳沟内传》是河南省豫剧三团1982年初上演的一出现代戏,获得了文化部1982年优秀剧本奖。曾创下在郑州连演近百场的纪录。       许欣:杨兰春到洛阳去的时候,遇见了一个上山下乡的女青年。这位女青年在农村安家落户,已经有了孩子。她坚持在农村生活,尝尽了酸甜苦辣。杨兰春听了她的叙述,感慨万千,夜不能寐,写出了一段唱词。但这位女青年的形象一直在眼前挥之不去,使杨兰春浮想联翩, 想起了他创作的《朝阳沟》中的那些人物,渐渐地他把这位女青年的形象与银环的形象连在了一起,以那段唱词为核心,写出了《朝阳沟内传》。       无论是从社会效益还是从票房价值来判断,改革开放初期,最具有时代印记,最能够折射时代光彩和广泛影响的豫剧现代戏,当数《倒霉大叔的婚事》。有评论指出《倒霉大叔的婚事》是继《朝阳沟》之后,豫剧现代史上又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著名剧作家齐飞厚积薄发,以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巨大变化为背景,以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功底,创作出了常有福、魏淑兰、候圈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该剧幽默而又生活化的语言、亲切浓郁的乡土气息,倾倒了亿万观众。《人民日报》曾在头版发表了《一出乡间戏、倾倒万人心》的消息。该剧还创造了连演三千场久盛不衰的历史性记录。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红果红了》,也是新时期的一部力作,这出戏由邓州市豫剧团首演,后来,剧本经过加工修改,由三团再演,获得观众好评。该剧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面貌的变化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展现了新一代农民的情感世界和爱情生活,以及他们拼搏进取的时代精神。在舞台表现上注重了形式美,此剧获得中国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香魂女》,都是新时期河南豫剧现代戏创作的重大收获。这个剧目赢得了中国艺术节大奖。在创作过程中,打破了以一个剧团为单位选拔演员的方式,公开在全省范围招聘演员,竞争上岗。剧目创作注重了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情感刻画得十分鲜明,音乐唱腔精雕细刻,既有传统韵味,又有时代气息。       新时期以来河南豫剧现代戏还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类型,就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的纪实性戏剧。这类剧目发展到今天,基本上都是着重表现多个时期的英模人物。开封市豫剧团演出的《焦裕禄》、驻马店市豫剧团演出的《抢来的警官》、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的《村官李天成》的艺术特色都比较突出。这些剧目,有的曾到中南海演出,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肯定,有的被确立为文化部精品工程剧目。       豫剧现代戏在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由产生到发展,再到成熟,以致蔚为大观,走过了一段又一段不平凡的历程,它折射了几个时代的变迁,其独特的艺术品质,确立了在全国戏剧艺术领域的不争地位。她凭着生动的人物形象、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时代精神,感染着观众和我们这个世界。   
  豫剧史话(五)·面向未来  央视国际 日 17:13      追溯历史,豫剧是依靠人民的哺育和自身变革不断发展壮大的剧种。展望未来,它也必将继续保持其人民性的品质,坚持改革创新,在新时代的曙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山东人闯关东,但未能把吕剧带到东北,川剧也不出川。可河南人走到哪里,哪里的大地上就留有豫剧的芬芳。黄河文明圈内的人群及社会,是养育豫剧的广袤厚土。       中华人共和国和国成立之前,豫剧曾经随着逃避战乱的河南民众向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发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豫剧在艺术上更加成熟,迅速向周边省份和边远省份发展。河北、山东、湖北、江苏、安徽、西藏、黑龙江、台湾等16个省区都建立了豫剧表演团体。据前几年的统计,全国有豫剧专业表演团体130多个。还有难以统计清楚的业余豫剧表演团体,据说有3000多个。由此可见,豫剧在全国各地都受到欢迎。       豫剧是中原的,又是中国的,可它还以酣畅淋漓、粗犷毫放的风格一洗欧洲人耳目。       改革开放之后,豫剧面临的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豫剧需要借助艺术的自我调节来适应这一环境。在调整过程中,豫剧与其它剧种一样,一度陷于困境之中。在党和政府文艺政策的指引下,豫剧面向人民大众,改革创新,在困境中出人出戏,硕果累累。       文化厅或文化厅艺术处负责人:河南戏剧大赛从1985年开始,至今已经举办了9届。推出了一些剧目和演员。如《西湖公主》、《儿大不由爹》、《红果红了》、《老子儿子弦子》、《程婴救孤》、《斩诰命》、《春秋出个姜小白》、《新版白蛇传》等都是戏剧大家赛推出的。除了戏剧大赛 ,我们和一些热心于戏剧活动的团体,组织其它戏曲的比赛活动,如豫剧十大名旦选拔赛,豫剧丑角大赛,青年演员演唱比赛等。这些都给演员的成长提供了机会。       戏剧大赛是对戏剧创作的有力促进,利用比赛,引进竞争机制,调动了无数文艺工作者戏剧创作的积极性。每次大赛,艺术工作者互相学习,互相观摩,大赛成了广泛的艺术交流活动。每一次戏剧大赛还是一次具有声势的戏剧评论活动,大家直抒胸臆,评说剧目,从而引导戏剧创作的方向。       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剧团体制开始向多样化发展,国营戏曲团体仍然大量存在,同时出现了私人办团、企业办团等不同体制的豫剧表演团体。由于适应了社会发展和大众的审美需求,一些私营剧团和企业剧团开始掀起他们的红盖头。       企业与戏曲联姻、往往也是出于一种文化的情结,是对于豫剧的一份敬重。       在时代的大潮中,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出现越来越多醒目的浪花。观众的欣赏趣味和戏剧的艺术创作,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豫剧的演出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广场演出、自娱自乐演出、戏曲茶座演出、电视广播传播等形式都比较活跃。这说明,民众的现实生活离不开豫剧的滋养和抚慰。     广场式的戏曲演出,具有民间性,民俗性。没有严格规范,比较松散,随便出入,兼有其它活动,如贸易活动,游艺活动等等。剧场非常热闹。在这里,中国民间的戏曲的多种功能性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满足凑热闹、会亲友的心理,满足参与某种活动仪式的“共享”心理等等。       这些心理的满足,能够给人以美的心灵享受。儿童们在这样的剧场中随便出入,有时也停下来看一看舞台上的演出。久而久之,使他们从小形成了戏曲审美习惯。       在城市正规剧院的演出,给观众提供一个净心欣赏的理想环境。但是,它的许多规范,把一切不利于纯粹审美的成分都净化掉了,所以,广场式演出是不应忽视的一种戏曲演出样式。       不同规模的自娱自乐形式的豫剧演出,在河南各地都有。演出者纯粹是出于对豫剧艺术的钟爱。他们不仅把豫剧作为一种欣赏对象,而且成为了自身生活甚至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豫剧兴起一种戏曲茶座式演出,这种演出形式实际上是明清时代茶楼、酒楼的演出样式的翻版。今天的戏曲茶座的演出,有的接近正规剧院的演出,买票进场,座位规整,有小型舞台。       西安距郑州900多公里,其地理位置似乎已超出豫的范畴,可豫剧在这里依然红火醉人。       在落后于时代潮流的尴尬处境中,传统的豫剧艺术与现代媒体联姻,成为突破自身局限性的又一艺术追求,这很快成为豫剧与观众交流的主要方式。此后,豫剧艺术的天空中出现了新的灵光。传统艺术与现代最优秀的文化形式融合了。       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是豫剧与现代媒体结合走进大众精神生活的成功范例。该栏目扩大了豫剧的影响,拉动了消费,培养了大批豫剧观众。豫剧通过电视的传播“飞入”寻常百姓家,栖落在更多观众的情感枝头。       电影电视家协会秘书长张志功:去年,我们举办了一次让“《梨园春》锦上添花征文比赛”,活动。比赛正值非典时期,比赛的宣传力度很小,就是这样,仍然收到论文千篇左右,不管是赞美,还是批评,他们都是希望《梨园春》长兴久旺。一位小姑娘在文章中说,她在看《梨园春》时看到了常香玉奶奶,她想把那一期的《梨园春》录下来,可惜机器出了故障,她急得哭了起来。夜里,她一直睡不着,在她睡着后,她梦见自己到了《梨园春》,那是一个很高很高的大楼,她也看到了《梨园春》的主持人,主持人允许她录下这期节目,她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童政:河南电视台之所以开办《梨园春》这个栏目,就是看到了戏曲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很多人看不到戏曲与民众之间那种割舍不开的关系,很多电视节目拒绝戏曲。老百姓整天看电视,却满足不了对戏曲的欣赏需求。我们以一种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把老百姓需要的传统艺术送到千家万户。而且对戏曲进行了适合电视传播的处理,例如观众参与、比赛手段等等,一下子就赢得了观众,不少市台,乃至县台纷纷效仿,办了许多类似的栏目。可以说中华民族在,戏曲就在,中原人在,豫剧就在。《梨园春》或与其类似的电视栏目就会办下去,就会有观众。     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生长于大陆的人们到了台湾,他们也把豫剧的种子和对于豫剧的情怀带上了这个美丽的岛屿。2002年,当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把豫剧送给这些思乡的人们的时候,这里的人哭了,又笑了。     
  为了使豫剧尽快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豫剧界的有识之士以建设精神文明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努力探索,大胆实践,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谭静波:豫剧界在积极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首先表现在剧目生产方面注意适应当今观众注重观赏和娱乐追求,舞台比较美,比较好看。       有的剧团注重采取多种演出形式,剧目生产也趋于多样化。小皇后豫剧团既能适应城市现代化的剧场演出,又能适应茶座演出。在剧目生产上有适应知识分子观众的《美女涅盘记》,有适应比较保守的观众的《五凤岭》,还有适应老年观众的定向剧目《花喜鹊》等。       文化厅艺术处处长冯双喜:有些剧团在多渠道筹资方面,在产品推广,拓宽市场方面努力探索,初步收到一些成效。例如省豫剧一团,利用与企业联姻、互利互惠的方法多方筹集资金,加强产品推广拓宽市场方面有了良好的开端。他们还实行适合市场规律的管理,提高了剧目生产能力。       豫剧是优秀的民族艺术,继承与呵护她,是今天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禹州市在继承和创新豫剧艺术方面,有了一定的突破。2003年该团演出的《青山情》参加全国映山红艺术节,受到好评,获得演出优秀奖,剧本一等奖。       豫剧团体在今天必须有市场意识,就是说,排演一出戏,要考虑观众的需要,有没有市场,市场有多大,市场在哪里等等。要考虑支出和收入,有无利润。       偃师豫剧团团长王艺红:我们也是从教训中清醒的,有一年我们拍了一出戏。号称“五个一”,投入一百万,请的是一级编剧、一级导演、一级音乐设计、一级舞美设计。目标是省戏剧大赛大奖。结果,大奖没拿到,参加了大赛也偃旗息鼓,无法进行营业演出。从这一失败中我们得到教训,剧团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有市场意识,观众意识。       有人说剧团的编剧、导演是戏的根基,那么著名演员,往往就是剧团的旗帜,只要这面旗帜在艺术的天空中飘扬,剧团的生命力就会变得顽强。多出戏,出好戏,用好的产品改善剧团生存状况,是目前豫剧团体的方向。     省豫剧三团副团长张平:我们注意到豫西观众与豫东观众的艺术趣味是有不同的地方的。豫西观众比豫东观众更喜爱悲剧。但是,我们就想填补一下这方面缺空,生产一些悲剧。创作了《程婴救孤》、《窦娥冤》等。我们心目中始终装着观众。这个剧目在改编、排练过程中,一直考虑着市场问题。因此,既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又在观众中受到了欢迎。       戏曲演出市场在一定的时期,也需要人为的引导和培育。现在,戏曲在城市剧场的演出比较困难有多种原因。艺术形式多样,竞争激烈。戏曲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今的中青年对戏曲的知识积累是很贫乏的,缺乏欣赏这种独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       人民剧院经理李虎吉(主要内容):对此,戏曲界应该有个清醒的认识,对民众普及戏曲知识,培养他们的欣赏兴趣。这在事实上也就是对戏曲市场的培育。在发达地区,对在城市剧场演出的团体给予优厚的补贴,就是一种培育市场的方法。前些年,人民剧院采取了一些培育市场的手法,如利用戏迷把剧场搞红火起来,给他们优惠戏票,组织他们举办戏曲活动。搞得热热闹闹。人民剧院的戏曲演出场次也迅速增加。       凝固的黄土地和流淌的黄河水,塑造出中华民族的灵魂,从中也孕育了极富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的豫剧。豫剧从农耕文明的土壤中崩溅出它慷慨有力的音符,在坚韧平和的中原人心中开花,既而盛载着真善美的艺术芬芳传遍神州大地。       历史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人类迎来了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时代生活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社会模式,对豫剧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置身豫剧事业的艺术家们,只有不断汲取生活的营养,提升艺术的品位,放大心中的梦想,才能挺立潮头,水击千里、让豫剧这颗艺术明珠,永远绽放夺目的光芒。       豫剧披挂着几百年的历史星云,承载着无数代人的欢歌与悲愁,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还将散发出时代的青春气息,依然无数人依然仰慕她的美丽与灿烂。   
  剧种豫剧简介  戏曲剧种之一。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因早期演员用本嗓演唱,起腔与收腔时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在豫西山区演出多依山平土为台,当地称为“靠山吼”。    豫剧在声腔上属梆子腔系,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县志》记载,当时本地梆子戏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称为“梆罗卷”。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都曾办过科班。后在开封一带的,形成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 豫东调;流入洛阳的一支,发展为豫西调;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1927年后,出现了女演员王润枝、马双枝、陈素真、常香玉等,她们先后在开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坠子、大鼓、京剧的一些唱腔、剧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镇南等为陈素真、常香玉等编写了一批新戏,使豫剧的舞台艺术发生了显著变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调的基础上,吸收豫东调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卓然成家。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1949年以后,河南豫剧院三团,以演现代戏为主,创作了许多新戏新腔,并培养出一批以演现代戏见长的演员,如高洁、魏云、柳兰芳、马琳、王善朴等。    豫剧一向以唱功见长,唱腔流畅,节奏鲜明,近几年来演员多以真声演唱,所以一般都能做到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易于为观众听清。加之表演细腻,真切感人,文辞通俗易解,故一跃而成为梆子腔系中最吸引观众的剧种。如今,豫剧除遍及本省外,又传播到邻近各省及甘肃、青海、天津、吉林、江苏、新疆、西藏等省、市、自治区,并在各地组成了不少专业剧团。     豫剧唱腔结构为板式变化体。主要板式有5类:①慢板类,包括慢板、金钩挂、连环扣等;③二八板类,包括二八、慢二八、花脸二八、快二八、紧二八、紧打慢唱等;③流水板类,包括流水、慢流水、快流水、流水联板等;④飞板类,包括飞板、滚白等;⑤其他板类,包括狗嘶咬、呱哒嘴、垛子、大小栽板等。伴奏乐器,过去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组成场面之说,现在主要伴奏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月琴、皮嗡、笛子、唢呐、琵琶及鼓板、梆子、大锣、二锣、手钹等。伴奏所用的曲牌共300余种。豫剧的音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文场柔和舒畅,武场炽烈劲切,艺术风格豪迈激越。     豫剧的脚色行当分:四生;四旦;四花脸。据1956年统计,传统剧目有647个。1949年以来,整理、改编的传统戏有《红娘》、《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创作改编的现代戏有《朝阳沟》、《刘胡兰》、《李双双》、《人欢马叫》等。其中《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唐知县审诰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莲》(《包青天》)、《朝阳沟》、《人欢马叫》等均摄制成影片。      
  豫剧五大名旦一常香玉       常香玉 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张福仙学戏,后拜翟彦身、周海水为师,兼学花旦、小生、武生诸行当,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后因病不能再演武戏,乃更加潜心钻研青衣、花旦之表演艺术。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     1938年西向长安,在陕甘演出,名声大振,得“豫剧皇后”之誉。1948年在西安创办香玉剧校,致力于培养青年演员,后改建为香玉剧社。1951年为支援“
”,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各地义演半年。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团社号”战斗机一架,受到中国人民
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等部门嘉奖。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以《花木兰》一剧获荣誉奖。同年赴维也纳出席世界和平大会,并访问苏联、匈牙利等国。1953年率团赴朝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慰问演出半年;1954年又到天山南北为边防战士和新疆各兄弟民族慰问演出4个月。特别在对越自卫反击战的1979年,常香玉的歌喉响彻了广西边防。1987年12月,她自筹资金22万元设立“香玉杯艺术奖”以奖掖河南地方戏曲的优秀人才。常香玉从艺70多年来,在艺术上一直表现着炽热的追求。其唱腔舒展奔放,变化自如,达到了很高的美学境界和艺术造诣;表演上刚健清新,细腻洒脱,已形成了众所公认的“常派”风格。代表作《花木兰》早在1956年已拍摄成戏曲影片。常演剧目还有《拷红》、《断桥》、《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和现代戏《红灯记》等。1956年曾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20世纪80年代初期又担任河南省戏曲学校校长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省文化厅顾问等。是戏曲界公认的豫剧大师。
  豫剧五大名旦一陈素真   陈素真 (年)原名王若瑜。陕西省富平县人。8岁拜著名豫剧艺人孙延德为师,并随继父陈玉亭习艺,攻青衣,兼及其它旦行。10岁在开封相国寺同乐舞台露演,很快显示出她坚毅刚烈、刻苦不辍的性格。13岁在杞县一带相继主演了“四大征”等剧目。1934年重新回到开封,其优雅、脱俗的气质很快引起了广大观众的注目。出于对改革、提高豫剧表演艺术的共识,1935年初开始了与樊粹庭先生的合作,仅1年余即在新创建的豫声剧院连续上演了由樊粹庭编写的《凌云志》、《义烈风》、《柳绿云》、《三拂袖》、《霄壤恨》、《女贞花》、《涤耻血》等7部大型新编古代戏和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叶含嫣》(即《洛阳桥》),并在唱腔、表演、化妆、服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在社会舆论中获得“梆子大王”、“豫剧皇后”和“河南梅兰芳”等美称。1936年春,应上海百代公司之约灌制了《三上轿》等10张唱片。不久因嗓子不适,遂致力于“做功戏”的求索。1937年随樊粹庭去北京等地观摩学习京剧艺术,得名家指点,技艺更加精进。抗日战争爆发,与樊粹庭合办狮吼剧团。几经周折后,于1940年秋率团赴西安演出。1942年10月脱离狮吼到洛阳搭班,但不久即行隐居,直到1948年才又在开封和平剧院复出。以后曾辗转于郑州、汉口、西安、宝鸡、徐州等地。1953年在兰州创建“素真剧团”,任团长。1956年加入河北省豫剧团,领衔主演。1958年去邯郸戏校任教。1961年调天津市豫剧团。十年“文革”饱经磨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被安排到天津艺术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生前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并曾担任过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省政协常委等职。1991年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以《情系舞台》为书名出版了她的回忆录。    
  豫剧五大名旦一崔兰田   崔兰田 1926年出生于山东曹县。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戏曲教育家,“崔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贫寒。5岁随父母逃荒至郑州,11岁入太乙班学艺,师从周海水、贾锁。初攻须生,后改旦角,为“十八兰”中的佼佼者。1942年出科后,应邀入洛阳楚公民班为头牌主演,与“狗尾巴”、“地牤牛”、“狗头”、“崔照”等豫西名艺人同台演出,后拜豫西名旦张庆官为师,进一步深造。1944年赴西安,先后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领衔主演,活动于西安、宝鸡、灵宝、陕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帮助下,得与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获、名须生曹子道等联袂演出《桃花庵》、《贩马记》、《蝴蝶杯》、《卖苗朗》等剧。在西北剧坛享有盛誉,成为与陈素真、常香玉齐名的豫剧明星。1949年自组兰光剧社,1951年回河南任安阳市人民豫剧团团长。1956年任安阳市豫剧团团长。同年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获演员一等奖。1957年拜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白云生为师。1959年任安阳市豫剧院院长,先后收张宝英、郭惠兰等为徒。同年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获优秀演员奖。1963年兼任安阳市戏校校长。1965年曾参加中南区现代戏会演。1980年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调演。她所主演的《秦香莲》、《桃花庵》、《卖苗朗》、《三上轿》被称为“崔派”四大悲剧。其唱腔以下五音为体,兼用上五音,同时融会秦腔、曲剧、河北梆子、京昆等姊妹剧种的音调,唱腔旋律丰富多彩,发音长于鼻腔共鸣,音域宽广,行家总结为“气不暴,声不抢,字不逼,音不撞,形不露”;行腔朴实,较少使用花腔,表演形“静”而实动。多演端庄贤淑善良坚贞而又命运悲惨的妇女形象。为豫西流派的杰出代表,豫剧“五大名旦”之一。
  豫剧五大名旦一马金凤   马金凤 1922年出生在山东曹县。“豫剧功勋杯”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她6岁跟父亲崔合利学唱河北梆子。1930年乞讨到河南开封拜豫剧名演员马双枝为师,改唱豫剧。9岁时曾被卖入开封卢殿元戏班,更名为卢金凤。被赎出后随继父姓,改名为马金凤。1939年到密县太乙新班演戏,曾向燕长庚、翟彦身学唱豫西调。1950年在安徽省界首成立中原豫剧团 ,后转为河南省商丘专区人民豫剧团。1954年并入商丘专区实验豫剧一团(现洛阳市豫剧团前身)。马金凤表演细腻、洒脱、生动、逼真,唱腔高亢、明快,嗓音清脆、明亮,吐字清晰,喷口爽利,行腔稳健,韵味醇厚。以小嗓为主,大小嗓结合运用。经70年的舞台实践和不断革新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帅旦”艺术风格。其代表作有《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等。这三出戏全部拍成了电影。剧中主要唱段,以及《杨八姐游春》、《十二寡妇征西》等剧中的唱段多次灌制唱片和录制盒式磁带发行。并曾多次进北京和中南海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被当代誉为“洛阳牡丹”,并享誉海内外,公认是20世纪舞台生命最长的豫剧表演艺术家之一。曾多次荣获戏曲会(调)赛演员一等奖。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现仍担任洛阳市豫剧团团长,属老一代中惟一跨世纪的豫剧名家,至今仍精力充沛地活跃在剧坛艺苑和一些大型演出活动中。
  豫剧五大名旦一阎立品   阎立品 (年)河南封丘仝蔡寨村人。为豫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豫剧“五大名旦”之一。其父阎彩云是豫剧著名男旦。她10岁入开封义成班,拜祥符调名演员杨金玉为师,并问教于宗师周青山(艺名“杂面肉包”)。12岁开始挂牌演戏,初露锋芒。其后又在太康四街班、许昌“一道辙”、许昌二油梆、界首民众舞台等处搭班,很快蜚声剧坛。她坚持学戏先学德,一生不演低级下流戏,格守“不贪钱”,“不怕手枪,正直作人”的准则,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着高洁的品格。  抗日战争时期,她削去辫子,剃成光头,女扮男装,流落到偏远的农村,宁肯忍饥受饿,艰苦度日,也绝不给日寇和汉奸演戏。开封、许昌等地的民众教育馆、救济会、商会等团体,赠给她“品端艺精”、“立身不使白玉玷,品高当与青云齐”等许多匾额、条幅。从此,她的名字便由来的阎桂荣改为阎立品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开封戏剧舞台。1948年应邀赴蚌埠大众舞台演出。1954年1月,京剧大师梅兰芳在看了阎立品的演出后,称赞她是“地方戏中很少有的闺门旦”,并主动提出收她为学生。她的唱腔清柔甜润,韵味无穷,艺术上遵循“细想、细唱、细做、细心琢磨、细致入微”的准则,寓情于声,以情动人,独树一帜地形成了为人称道的“阎派”唱腔艺术。其名剧《秦雪梅》在中原大地影响极大,家喻户晓。她主演的《盘夫索夫》、《游龟山》等剧,也已拍成电视、录像或灌制成唱片、磁带发行全国。她一生培养了许多豫剧人才,其“阎派”传人已在省内外各演出团体挑起大梁。生前曾任河南剧协副主席等职。
  河南戏曲名家 之牛得草  牛得草 (年)原名牛俊国。河南省开封市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1947年在开封和平剧社任演员,1954年调入原水利部黄委会所属黄河豫剧团,1958年随团转入鹤壁市。历任鹤壁市豫剧团副团长、团长等职。生前还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剧协理事、鹤壁市剧协主席。他10岁学戏,拜师李小顺,专攻文丑。后又问艺于高兴旺、李同宾及京剧名丑萧长华等。在博采旁收、广取众长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成流派,“官丑”尤称一绝。他技艺精湛,唱、念、做、舞俱佳,既讲究程式规范,又力求贴近生活;洒脱雅致,寓庄于谐;既有大家风范,又有乡土气息。其代表剧目有《卷席筒》、《做文章》、《张古董借妻》、《三不愿意》、《拾女婿》等;后期主要演出《唐知县审诰命》(即《七品芝麻官》)。由他执笔整理并主演的《唐知县审诰命》1979年晋京演出,曾获文化部颁发的剧本整理一等奖和演出一等奖。该剧拍摄为电影后,又荣获第四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最佳故事奖”。
  虎美玲  国家一级演员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全国人大代表 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中国剧协会员 郑州市人大常委会常委 河南省文联文员 河南省剧协常务理事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 郑州市豫剧院院长     十二岁从艺,师从豫剧大师常香玉、优秀常派艺术传人。主攻青衣、闺门旦,兼擅花旦、刀马,并能反串小生,戏路宽广。其代表剧目中既有常派精典如《花木兰》、《大祭桩》、《破洪洲》、《断桥》等,又有自创剧目和移植、传统剧目如新版《白蛇传》、《粉黛冤家》、《义烈女》、《宝莲灯》、《奇妙姻缘》、《五女拜寿》、《抬花轿》及现代戏《刑警四姐》、《红灯记》等。其声腔明亮圆润、表演端庄大方、雍容华贵。在多年的继承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1988年在全国首届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上以当场亮分最高分的成绩荣获最佳演员第一名,《天津日报》等媒体将其赞誉为“今日中国之豫剧皇后“。1991年赴京参加“亚洲传统戏剧国际研讨会“,在国际剧场向各国戏剧专家展演了《大祭桩》精彩表演。、1998年赴日本、香港、澳门、台湾等地演出,受到当地各界热烈欢迎和高度赞扬。香港大公报誉她为“美不胜收的白娘子“。199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马万祺观看她演出的《花木兰》后亲笔题词:“挺秀中原虎美玲,艺高何待倚丹青,歌声婉绕梁三日,服务人群誉自馨。“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1998年观看她的《折子戏专场》后亲笔题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00年应新加坡华乐团邀请赴新进行艺术交流,首开河南豫剧与国外大型交响乐团联合演出的先河。    虎美玲为艺务精,为人务实。时刻不忘人民、祖国和党的培育之恩,她不仅把戏送到农村、部队、到全国各大油田,而且多次率团为抗震救灾、搞洪救灾捐资义演。她除了为贫困农村出资建“虎美玲希望书库“,还以不同的方式收养贫困地区的孤儿和贫困孩子,并着手把他们培养成对祖国有用的人才。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桃李无言,树下成溪“,在虎派艺术魅力的感召下,全国豫剧界的众多青年新秀,纷纷前来投师学艺,如耿荣、杨红霞、马红艳、连德志(河南);刘翠芳(山东)、熊小玲(新疆)……,在虎美玲的精心栽培下,通过她们个人的努力,均已成为当地剧团的“台柱“和艺术骨干。她还亲自创建“虎美玲艺术教育英雄模范基地“,为培养豫剧艺术的新生力量,继续付出辛勤的汗水……
  王二顺(豫西调名家)  王二顺 (年) 河南省登封县郜城镇人。原籍河南偃师。幼年随五叔学吹琐呐,拉胡琴。12岁进登封大金店王金林科班学戏。15岁以演出《挂画》而崭露头角。1945年参加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队六支队,1946年编入新四军三旅宣传队。1947年转入地方,搭密县太乙班从艺,1950年冬进洛阳五月剧社,后转入洛阳市豫剧团任主演。并于马元凤结婚。(关于马元凤另文介绍)。  王二顺主攻武生,兼演须生、花脸,文武兼备,人称:“五把叉”。先后师承豫西戏篓子李留住,名小生徐双槐,名须生张同庆,花脸韩小丹等。功底坚实,技艺娴熟,功架稳健,有“变脸”、“出彩”、“倒踢椅子”等特技。其唱腔承豫西派本嗓“下五音”行腔,刚柔相济,独树一帜。所饰《杨金花夺印》中的寇准,《打金枝》中的唐王,《长板坡》中的赵云,《下燕京》中的赵匡胤,《投衙》中的田云山及现代戏《向阳商店》中的经理等,其主要唱段均灌制成唱片或被电台录音。曾获中南区戏曲会演演员二等奖。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会演演员一等奖,井于年两次晋京演出。
  河南戏曲名家  常玉香:河南省豫剧一团,看过的【拷红】、【花木兰】、【蝴蝶杯---投衙】、【人欢马叫】,听过的【破红州】、【打祭梉】、【五世请缨】、【梁山佰与祝英台】、【杜十娘】、【朝阳沟】等。    陈素真:看过的【宇宙峰】、【梵王宫—摔大鞭子】、【拾雨镯】,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    阎立品: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秦雪梅】、【盘夫索夫】,听过的【姐妹告状】、【碧玉簪】、【桃花庵】、【蝴蝶杯】、【西厢记】、【三上关】等。    马金风:洛阳市豫剧一团,看过的【穆桂英挂帅】、【花打朝】、【对花枪】、【神都女皇】、【情系小浪底】、【杨八姐游春】,听过的【贩马记】、【窦娥冤】、【红嫂】、【蝴蝶杯】、【三上关】等    崔兰田:安阳市豫剧团,看过的【桃花庵】、【对花枪】,听过的【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二度梅】、【陈三两】。    桑振君:新乡市豫剧团,东风豫剧团,听过的【白莲花下凡】、【姐妹告状】、【打金枝】、【桃花庵】等。    唐喜成: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三哭殿】、【狱卒平冤】、【血溅乌纱】、【南阳关】、【卧心尝胆】,听过的【辕门斩子】等。    唐玉成:听过的【跑坡】,听过他弟子的戏有【铡太师】、【铡西宫】、【刘庸下南京】、【访刘青】、【刘庸回北京】、【借头】等。    李斯忠:河南省豫剧二团,看过的【打銮驾】、【包龙图坐监】,听过的【铡美案】、【司马茅告状】、【老包跪嫂】等。    张新芳: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陈三两】、【金钗记】,听过的【秦香莲】、【孟姜女】等    谢禄:河南省曲剧团,听过的【老包告状】、【秦香莲】、【打銮驾】等    马骐:洛阳曲剧团,看过的【寇准背薛】,听过的【血溅碧玉书】、【九龄救主】等    张晓风:新乡市曲剧团,听过的【泪洒想思地】、【花厅会】、【无明草】、【千里送京娘】、【陈三两】、【卧虎令】等    王秀玲:河南省曲剧团,看过的【庞酒壶坐轿】、【掩护】、【风雪配】、【豫剧--拾雨镯】,听过的【红楼梦】、【千里送京娘】、【秦香莲】等    李金波:河南省曲剧团,男旦,曲剧创始人之一,听过的【红楼梦】、【丁郎认父】。       关灵风:开封豫剧团,陈派,听过的【痲疯女传奇】、【三上轿】、【春秋配】、【汉江女】、【霄蘘恨】、【刘云记】、【五台会誓】等。    吴碧波:河南省豫剧二团,陈派,看过的【三哭殿】、【七品芝麻官】、【血溅乌纱】、【抬花轿】、【卧心尝胆】、【宙峰宇】,听过的【辕门斩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豫剧名家名段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