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原风采22选5走势图之风”中的“风”指 _季 风,作者“北顾”的是 _高原,该高原传_ 统

| 玉树各地→
《中国国家地理》青南高原:青藏高原的精华所在
《中国国家地理》2006年第02期——青海专辑:对边疆,它像内地;对内地,它像边疆
[镜头里的青海]
青南高原:青藏高原的精华所在
作者:仙乃日&
青南高原是指青海省昆仑山以南,唐古拉山以北的那部分土地。这块土地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她像青藏高原的其他部分一样高亢辽阔,但是青南高原却与中国的东部地区发生了种种关联。她有万山之宗、万水之源的称号。这是因为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于此,这块土地上的山就更多了。
就山而言,我们应记住这样几座大山:一是唐古拉山,这是青海与西藏的界山。从自然景观来看,唐古拉山的南面和北面没有太大的区别,山的南面是西藏那曲地区的高寒草原,那是非常优良的草地,水草丰美、牛羊遍布,山的北面同样是高寒草原。记得去年7月我们从拉萨前往西宁,车一越过唐古拉山口,我就看到了远处一群牦牛和一群羊儿沿着缓缓的倾斜的山坡向我们的方向移来。我知道那是山口附近唐古拉乡牧民的牛羊。尽管唐古拉山雄伟壮观,横亘在青海和西藏之间,但从自然区划的角度看,她并没有分界的作用。
但是昆仑山就完全不同了,昆仑山是一座能让山南山北截然不同的山。每个从青藏线乘车翻越昆仑山的人,都有这种体会。无论是从南向北还是从北向南,只要翻越昆仑山,只要一过山口,你就会发现,山两边的气候、植被、地貌、动物就完全不同了。因此,昆仑山是青海省最重要的山,她把青海一分为二,一半是青藏高原,一半是柴达木盆地荒漠般的干旱区。她的东部,也把东部季风区划出来了。
昆仑山向东分成了几列山,较大和著名的有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这两座大山也很重要。巴颜喀拉山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她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它并不高耸,相对高度不大,她只是在平展的高原上缓缓地隆起。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在巴颜喀拉上的两侧,黄河与长江的各个支流的袭夺正在悄悄地进行。长江的支流水量大,流速快,溯源侵蚀的速度比山的另一侧的黄河水系快,于是往往是长江水系的河先切开山脊,将山的另一侧属于黄河水系的河夺过来让其成为长江水系的河流。因此虽然黄河缺水,我们正在花巨资进行南水北调,但是大自然却在这里进行着“北水南调”。
阿尼玛卿山就与巴颜喀拉山很是不同了,她高高地耸入云端,雪峰林立。她是藏族同胞最崇拜的四大神山之一,也是一些户外活动者喜欢的一座大山。这座山的神奇在于,黄河围绕着她几乎要转了一圈,才恋恋不舍地离去。
青海的青南高原另一块十分珍稀的宝地就是可可西里了。在唐古拉山和昆仑山之间,青藏公路以西的区域被称为可可西里。可可西里的价值在于:她是中国大地上最美的一片荒野。她有着众多的美丽湖泊,有雪山和冰川,有大群大群的野生动物。即使你不深入可可西里,仅仅是在从唐古拉山奔向昆仑山的路上,你也能看到许多野生动物。有一次,我从这里经过,就看到了一群藏野驴出现在平坦的高原上,它们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奔跑,一会儿“一”字形鱼贯而行,一会儿停下来,静静地吃草。我还看到了零星的藏羚羊、黄羊和野牦牛。如果你5、6月份来,还会看到壮观的藏羚羊迁移的场面。这里是中国大陆上野生动物最密集的区域,也只有在这里,你才有可能看到像非洲肯尼亚国家公园中大群野生动物在原野上游荡的那种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中国许多地方不乏苍凉壮美的景色,但缺少生命,而在可可西里却是二者的结合,她的独特和珍稀就在这里。
青海的青南高原是一块神奇的土地,她的珍稀我们将体会得越来越深。
星宿海消失了,星星海还在
在黄河的源头地区,曾经存在着一个由大大小小湖泊组成的湖群,由于在高处望之,灿若星空,因此被称为星宿海。但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星宿海已经消失了。黄河源头所在的玛多县,湖泊众多,过去有“千湖之县”的称号,现在虽然由于气候变化,有一些湖泊干涸了,但还有许多湖泊仍然具有迷人的风貌,图片所展示的是玛多县一处被称为“星星海”的湖泊群。
扎陵、鄂陵湖畔经幡如画
黄河源头有两个知名的湖泊,一个为鄂陵湖,一个是扎陵湖。古时这两个湖被称为“柏海”。据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赶到这里来迎接公主,并在这里与公主完婚。由于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在藏区都是备受尊崇的神圣的人物,因此这里成了朝拜的胜地,在湖畔建起了寺庙,信徒们供奉的长达数百米的玛尼石墙和满山的经幡组成了如画的景观。 摄影/郑云峰&
柴达木盆地:黄、白、黑三原色
作者:央迈勇&
青海的西北干旱区就是指柴达木盆地。广义的柴达木盆地应该包括盆地西北部的阿尔金山和青海北部的祁连山西部,还应该包括青海湖南部的茶卡盆地和共和县所在的共和盆地。之所以把这些地方划到柴达木盆地中,主要是因为它们都处于干旱区,降雨稀少,因而呈现出一派荒漠景观。
柴达木盆地一直有“聚宝盆”之称。这主要指的是盆地中有许多盐湖,盐湖除了能生产食用盐——氯化钠外,还蕴藏了大量的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氯化钾。盐湖中还有一些稀有的金属,如能生产电池的锂等。
柴达木盆地中还蕴藏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早在唐代史书中就有了柴达木盆地中生活的古人使用石油的记载。柴达木石油的开采在20世纪50年代已轰轰烈烈地展开。但由于找油的理论和技术没有突破,一些已开发的油田逐渐资源枯竭,在柴达木盆地的冷湖一带,你能看到一些废弃的城镇,那就是早期的石油开发者建立的。如今柴达木的石油开发又出现了转机,随着石油勘探理论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在柴达木不断找到新的石油资源。柴达木石油开发的“第二春”又来临了。
如果说,盐、钾肥是白色的财富、石油是黑色的财富,那么黄色是指什么呢?黄色是指风沙、是指柴达木无边无际的荒漠和荒漠中的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这里的风吹出了规模巨大的雅丹地貌群,它们千姿百态,在旷野中沉默,给人以强烈的美的震撼。这里的雅丹群无疑将成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吸引探秘者前来体会柴达木盆地中风的魅力。
柴达木盆地
平坦、辽阔、干旱、苍凉、寂静、荒芜……这就是柴达木的景色给人的感受。远处的山是低山,干燥、剥蚀严重,从山上剥蚀下来的物质又被极少的降水从山里冲下来,形成了这广阔的倾斜的山前冲积平原,仅仅是在山脚下因那珍稀的少量的水的滋润,才出现了这一丛丛植被。因为有了这些植被,画面才获得了生机和美感。 摄影/张超音
格尔木河:荒漠中的母亲河
柴达木盆地南缘矗立着雄伟的昆仑山脉。从昆仑山中的雪峰下流出来的格尔木河是柴达木盆地的第二大河。它发源于昆仑山脉博卡雷克塔格山刚欠查鲁玛山,源头海拔5692米。格尔木河是以冰川积雪融水补给为主,兼有降水、地下水补给类型的河流,河水量丰富且较稳定。从源头至格尔木水文站,干流长378.5公里,年总径流量7.55亿立方米。在荒漠中,正是格尔木的河水哺育出绿色和生命。格尔木河畔诞生了青海第二大城市格尔木。 摄影/查利
察尔汗盐湖的贡献:农民急需的钾肥堆积成山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中南部,“察尔汗”蒙古语的意思即“盐泽”。察尔汗盐湖总面积5856平方公里,这里蕴含着丰富的食盐、钾、镁,储量超过死海和美国的大盐湖。中国钾肥的主要产地就在察尔汗盐湖区。照片中堆积如山的白色物品就是农民视若珍宝的钾肥,这里是青海盐湖集团年产百万吨的钾盐公司的货场。摄影/单之蔷
风的杰作:中国最大的雅丹地貌区
近些年来,雅丹作为一种景观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把雅丹当作一种美景欣赏。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有着中国规模最大的雅丹群。在柴达木的西北角拍下的这张照片,让我们看到了柴达木盆地中雅丹地貌的风采。倾斜的地层,在风的剥蚀下,形成了独特的单面山,断崖下则是风道,风吹出的一道道线条像一条条高速路一样消失在远方。一辆越野车开进了这寂静无人的世界,车辙好像是一个问号,在问,为什么这里的一切如此神秘和奇特。 摄影/单之蔷
马头琴诉说着柴达木蒙古族的悠久历史
历史上蒙古族曾经统治青海很久。从蒙古高原下来的蒙古游牧民族给青海这块土地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从许多山名、湖名、地名中就可以看出,蒙古族也是青海境内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这张照片拍摄于柴达木盆地北缘德令哈市附近的克鲁克湖边。住蒙古包,拉马头琴,蒙古文化显现出了与汉、藏文化鲜明不同的一面。摄影/孙建军&
东部季风区:青海最富饶的地方
作者:夏诺杰&
这一区域包含河湟谷地、东祁连山、青海湖盆地。其实把青海湖盆地放到这个区域里,似乎有些不妥。我们知道青海湖东部的日月山应是一个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座山应该是青海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干旱区、东部农业区与西部游牧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分界线,同时这座山也是黄土高原的西界。如果依此划分,青海湖盆地就不在东部季风区了。但是如果把青海湖盆地划在西部干旱区或者划在青藏高原的范围内似乎也不妥当,原因是青海湖盆地位于青海三大自然区的交会处,况且自然区划的分界线不会是泾渭分明的一条线,而是一个逐渐过渡的模糊地带。青海湖就处在这样的模糊地带内,因此把青海湖盆地划在东部季风区也是合理的,尤其是从历史文化及其该地区与周边的关系看,这样划分更有合理性。
青海的东部季风区,是几大文化相遇的地方,历史上这里是中原王朝的西部边境地区,是汉文化的边塞区。但当整个中国被游牧民族统治时,如元代和清代,这里又成了中国的内地。由于这种种历史原因,这里成了多种民族和多种文化的融合与交会区。在这个面积并不很大的区域内分布着多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自治县,其密度之高,全国罕见。因此各种历史、宗教、文化古迹分布甚多。藏传佛教的圣地塔尔寺、瞿昙寺、隆务寺、桑周寺、佑宁寺等都十分有名。伊斯兰教的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气势雄伟、金碧辉煌,循化的街子清真大寺等也很有特色。道教的一些道观或佛道混一的寺院在青海东部也多有分布,如西宁北山的北禅寺就是很有特点的佛道并存的寺观,它修建在丹霞地貌的红色崖壁上,有大大小小200多个洞窟,很是壮观。
这个区域最值得一说的就是柳湾彩陶了。出土于乐都县柳湾乡的彩陶数量竟达几万件,这是世界史前考古的奇迹,而且这些彩陶器型完整、纹饰精美,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尤其重要的是,柳湾彩陶使我们重新认识了青海这块土地:原来青海并不荒凉,并不寂寞,她在几千年前,竟是一块繁华兴旺、人文鼎盛之地。
如果说柳湾彩陶是史前青海的骄傲的话,那么热贡艺术就是今日青海的骄傲。青海同仁这个地方如今已经成了中外闻名的艺术之乡。由于藏传佛教的催生,这里的彩绘、彩塑、堆绣、石雕、石刻、木刻、唐卡等宗教艺术迅速发展,成了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派别。
东部季风区的自然景观有许多精彩之处。青海湖就不用说了,她是中国第一大湖,湖区有著名的鸟岛,湖的周边到处是繁花似锦的草原,湖水碧蓝、浩淼如海,青海湖完全可以作为中国湖泊的形象大使。
青海湖的北部是赫赫有名的祁连山,祁连山在这一带很是壮观,因为这一带的祁连山以冷龙岭为界,将青海与甘肃分开。冷龙岭海拔平均4500米以上,最高峰5254米,有永久积雪和冰川发育,在夏季雪峰皑皑、冰川逶迤,山下是门源回族自治县的万亩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那景色真是震撼。
除了青海湖、祁连山,东部季风区最值得一睹的就是黄河大峡谷了。黄河在青海境内是清清的碧绿的河,而黄河两岸却是层层叠叠的黄土高原。这里著名的峡谷一个接着一个,如龙羊峡、李家峡、积石峡、寺沟峡,其中李家峡和积石峡一带,黄河切开了第三纪的红土层,在流水的长期作用下,黄河两岸的盆地、峡谷、中低山发育了典型的丹霞地貌,红色的岩层、千姿百态的造型,黄河仿佛在千里画廊里流淌。这一带丹霞地貌的精华集中在尖扎县的坎布拉地区,那里从李家峡水库往西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丹霞地貌,在黄河两岸,红色的崖壁拔地而起,像城、似堡、如柱、如峰,变幻无穷。
青海的东部季风区,是自然景观类型高度密集、人文景观也极其丰富的地区,是值得我们流连忘返,细心品味的区域。
河湟社火:来自中原的传统在这里延续
猛然一看这张图片,还以为是中原一带农村过年的场面,其实不是,原来这是西宁郊区的农民正在举行一种古老的节庆活动——社火。这里有句俗话“不点花灯月不圆,不耍社火难过年”。每年正月各地的社火演出沸沸扬扬。河湟谷地自古就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荟萃之地。社火是中原汉民族的一种传统节庆活动,是来自内地的戍边战士将家乡的风俗习惯带到了西宁,社火便是明朝时从南京一带前来戍边的军士带来的,一直流传至今。 摄影/张超音
吐谷浑人的遗风:跳於菟
历史上青海省境内曾经一度存在着一个强盛的吐谷浑王国,它的政权统治青海长达约350年之久,唐朝的公主与吐谷浑国王通婚,比文成公主与吐蕃的松赞干布还要早,可见吐谷浑王国在当时的强大。据说,吐谷浑人对维系青海境内的南丝绸之路贡献巨大。后来吐谷浑被吐蕃所灭,虽然大多数吐谷浑人逐渐被吐蕃或其他民族同化了,但一部分吐谷浑人却作为土族仍然流传下来。土族人有着对老虎的图腾崇拜,至今还保留着跳於菟的风俗。“於菟”就是老虎的意思。跳於菟的小伙子赤裸着上身,将裤腿卷起,用烧香剩余的灰烬涂满全身,再用墨汁画上虎豹斑纹,用白纸条将头发向上扎起。他们扮成老虎,嘴里衔着生肉,手上拿着荆矢棍子,从墙上翻进人家,挨家挨户地跳。据说这样做能禳病祛灾,保人平安。摄影/任建军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坎布拉丹霞地貌
人们大多知道广东的丹霞山有着独特美丽的丹霞地貌,其实青海也有一片壮丽的丹霞地貌区,这就是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西段尖扎县的坎布拉丹霞地貌区。这里的丹霞地貌以奇峰、方山、赤壁、洞穴为特点。更为有价值的是在这片面积40多平方公里丹霞区里,有藏传佛教古寺4座,不仅如此,还有滔滔黄河从丹霞区的北部东流而去,这更为丹霞增添了撼动人心的魅力。 摄影/单之蔷&&
祁连山:伸向荒漠中的湿岛
作者:雪宝顶&
过去听到祁连山这个名字,是在历史书中讲河西走廊或者讲匈奴的时候,说到祁连山总是与甘肃联系起来。很少有人将祁连山与青海联系起来,其实祁连山对青海同样是举足轻重的。如果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新疆的罗布泊和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就会和青海的柴达木沙漠连成一片,那时中国的版图会是怎样?实在难以预测。我们还会有新疆么?
当然,如果没有祁连山,甘肃就不存在了,因为甘肃省的大部分土地与祁连山有关,甘肃的河西走廊就是靠祁连山上的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养育的,没有祁连山,就没有河西走廊,没有了河西走廊,也就没有了成立甘肃省的必要。
如果说祁连山北坡的雪山冰川养育了河西走廊,那么祁连山南坡的雪山融水则是柴达木北缘那些城镇和绿洲的生命之源。像德令哈、乌兰、天峻、刚察都是靠祁连山的雪水养育的。当然祁连山的冰川融水也是青海湖的水之源。
在祁连山的西段,水就更珍贵了,那里的全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甚至可以说,那里没有降水。然而就是在如此干旱之地,祁连山的冰川融水竟造就了几条河流,如:大哈尔腾河、小哈尔腾河、鱼卡河、塔塔棱河、八音河等。
这就是祁连山,它是伸向荒漠中的甘泉,是荒漠中的诺亚方舟。
一山三种景致——祁连山
祁连山是一座知名度很高的山,因为历史书中总会提到这座山。但是许多人都以为祁连山是属于甘肃省的,其实这是错的,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之间的界山,而且就面积而言,应是青海境内的祁连山面积大。祁连山是由一组呈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的大山组成,由于祁连山处于不同的气候区,降雨量从东向西逐渐减少,因为祁连山的东部处于季风的作用区,降雨相对丰富,因此东部祁连山植被繁茂,森林蓊郁,有许多森林公园分布在东祁连山,而中部的祁连山则以哈拉湖为中心,这里雪山多,冰川发育,景观壮丽。而西部的祁连山由于降雨稀少,呈现出荒漠的景观,千沟万壑的大山寸草不生,极具一种荒凉的美感。下面这张航拍的图片,就是西部的祁连山。从图中你可以看到祁连山的博大、苍凉,这无疑也是一种美。 摄影/田捷砚
西宁规模盛大的古尔邦节
这幅照片展现了西宁回族古尔邦节在东关清真寺前礼拜的盛大场面。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宁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真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回族是青海主要民族之一。摄影/任建军
锦绣祁连:精耕细作的发达农业区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青海除了荒漠就是草地,许多人忽略了青海农业区,其实自古以来青海就有发达的农业生产。由于降水较为丰沛,河湟谷地中的古人类几千年前就告别了游牧狩猎的生活,开始了以农耕为主的定居生活,在河湟谷地的柳湾,挖掘出的大量彩陶就证明了这一点。从这张图片就可以看出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丝毫也不亚于江南那些农业发达地区,我们看到湟水谷地中的农民把大地经营得锦绣壮丽。 摄影/蔡征&
[东部季风区 考古]
河湟谷地:彩陶诉说出往日的辉煌
作者:张朋川&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青海的乐都县柳湾村附近出土了大量的史前彩陶,中外考古学界为之震惊。为什么中国如此之大,却单单在青海的这片土地上发掘出造型如此奇特、纹样如此丰富、数量如此惊人的彩陶?本文作者从事彩陶研究长达30年之久,他为我们讲述了青海的彩陶之谜。
1974年春天,时值文化大革命进入后期,位于湟水中游的乐都县东的柳湾村,发生了司空见惯却又是不寻常的事。柳湾村坐落在湟水流域的最大河谷之中,是个少为外界所知的村庄。柳湾的农民正处于“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中,轰轰烈烈地平田整地,稀里哗啦地黄土大搬家,于是埋藏在地底下数千年的陶器等文物,嘁哩喀喳地被挖了出来,有心人拣其中漂亮的彩陶带回家中。一位在柳湾村作巡回医疗的军医,在农民家中见到了这些出土的彩陶和石器,他挑选了一些样品,送到青海省文教局。省文教局立即派人到柳湾调查,先后征集了一批精美的彩陶,其中一件是浮雕裸体人像彩陶壶。在这件壶腹的一面,以浮雕加彩绘的手法做了一全裸站立人像,人像两腿的外侧,分别绘着带爪指的折肢纹。壶腹的另一面上,绘有黑色的变体神人纹。这件彩陶壶上的浮雕人像和神人纹,是人和神的共同体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表现,堪称原始艺术的瑰宝。浮雕裸体人像彩陶壶的发现和发表,引起了考古界的轰动,专家们纷纷写文章进行讨论,还对人像的性别进行了一番争论。有的认为是男,有的认为是女,甚至有的认为是中性。这种争论实际上含有对当时社会属性是处于父系社会还是母系社会、或是由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过渡的不同看法。
国家文物局和青海省文教局对柳湾发现的文物十分重视,1974年夏初,就组建了柳湾考古发掘队。我第一次去柳湾是在柳湾考古发掘刚开始之时,当时我在甘肃省博物馆工作,我们应邀去柳湾参观和研讨,从兰州乘坐吉普车前往柳湾。车子先是顺着黄河走,从河口过黄河西拐,就算告别了黄土高原的西端。又顺着湟水西行,到了海石湾,这里的红土层较厚,1947年在这一带勘探石油时,发现了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隔着大通河,我们看见青海省民和县的马厂塬。这是一座顶部平坦的山梁,1923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马厂塬一带收集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彩陶,以后与此相类同的文化遗存,被称作马厂类型。车过大通河桥,便进入民和境内,土质也由红变黄,公路两边对列着粗大的杨树。车子一路平平坦坦地驶到了乐都境内的高庙镇,从高庙东折到柳湾只有2公里,道路两边种的是柳树。柳湾村北面屏靠柳湾坪,南面不远是湟水,东西两面是台地,柳湾是个柳树成阴的簸箕状的湾子,柳湾的名字可能就是由此而得。
当时柳湾墓地的发掘刚开始,清理出的墓葬很密集,出土的随葬陶器很多,其中大部分是彩陶,层层叠叠地堆放在临时寄存的屋子里。我见到了那件声名在外的浮雕裸体人像彩陶壶,屏住气细细地看,可以察觉到人像嘴部有一圈黑色的胡子状纹样,而且人像的胸膛扁平,因此给我的印象是这人像为男性,供祀的是男性祖先。人像脸部两边的黑线纹是画的披发,据《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羌人以披发为俗,彩陶壶上的人像是羌人的先祖。约四千年前,他们在河湟地区繁衍生息,善于用艺术形象来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之情,创造了数量巨大、花纹精美的彩陶,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柳湾的居民很好客。晚上村干部诚邀我们吃饭,大队长和会计不停地敬酒劝酒。以往我极少沾酒,但按当地的风俗,客人不喝酒,是主人的怠慢。队长和会计双手一直捧着酒杯,轮番地向我唱劝酒歌,不由我不喝,不由我不醉。当晚我沉沉地睡在柳湾农家中,青稞酒的浓香味久久不曾散去。
柳湾,彩陶的汪洋大海
我第二次去柳湾,是在柳湾考古刚结束之际,我为编写《中国彩陶图谱》,去柳湾绘制彩陶。经过5年多的发掘,柳湾考古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共计发掘了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墓葬1500余座。这是中国迄今所知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处氏族公共墓地,也是目前中国原始社会考古中发掘墓葬最多的地点。我去柳湾时,已进入寒冬,土已封冻,但冬天的日照却十分明亮,阳光中的柳枝如缕缕金丝,在蓝天的映衬下洒洒脱脱地摇摆。与室外的疏朗旷远相反,柳湾存放出土陶器的10个临时库房,却个个显得拥挤密集,令人如置身于古陶器的汪洋大海中。
柳湾共出土陶器15000余件,其中绝大部分是彩陶,在同一地点出土万余件彩陶是举世罕见的。彩陶纹样千变万化,或旋动;或舒张;或整齐;或奔放;或循环;或跌宕;或弧曲;或刚直。若水波荡漾;似山峦起伏。有各种神人变体纹样;有各式四大圈填充纹样,形形色色的图案纹样,美不胜收,令人目不暇接,如入虚幻的原始艺术世界。彩陶的器形分门别类,不乏新奇独特的造型,如带流壶、提梁罐、方形带耳盒、葫芦形罐、长颈壶、有器盖瓮、口部穿孔圈足豆等,显示出设计者的巧思。除了浮雕裸体人像彩陶壶外,还出土了两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一件壶的上部有红色底衬,壶口为圆雕人头像,以黑线绘五官,嘴上绘有须,颈部绘贝壳串成的项链,俨然是显贵的模样。另一件彩陶壶口的圆雕人头像,有一对有穿孔的耳,双眼和嘴镂空,头顶有一圆口,头像的面颊上绘并行的黑色竖线纹。在一些马家窑文化彩陶人像的脸部也绘着同样的竖线纹,可能是同一部族约定俗成的纹面纹样。显然这件人头形器口彩陶壶的用途比较特殊,不是日常生活用品,可能用于祭祀通灵,祈求得到祖先神的庇佑。
我在柳湾工作的10天,是在彩陶海洋中遨游的10天,画不完、载不走、去难休。柳湾彩陶蕴有神秘和强烈的文化魅力,总使彩陶爱好者梦牵魂绕。
甲骨文的起源,有可能与彩陶上的符号相关
我第三次去柳湾,是在柳湾成立彩陶研究中心以后。那里建起了展览陈列大厅,全面介绍柳湾的考古成果,复原了半山、马厂、齐家等类型文化的典型墓葬。半山类型墓葬是柳湾墓地中年代最早的,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左右。这里的一些半山类型墓葬已经使用了木棺葬具,有原始的独木舟式的棺具;有长方形木板围拼而成的棺具;有两边壁板长出档板的吊头棺具,有的木棺上还有木棺盖。柳湾半山类型墓葬的木棺是我国发现的较早的木棺具式样,表明当时已能制作规整的木板材。马厂类型的墓葬是在柳湾墓地中发掘数量最大的,共发掘了872座,年代距今约四千多年。马厂类型墓葬随葬品中以彩陶为主,但墓中随葬的陶器有明显的多寡的区别:一般的马厂类型的墓葬中随葬的陶器为一二十件,第564号墓中的随葬品多达95件,内有陶器91件;该墓随葬的彩陶中,彩陶壶占到74件,彩陶壶器形较大,一般器高为30厘米左右,有的高达50厘米;壶腹较大,是用于贮盛的器物。第564号墓随葬大量彩陶壶,说明了墓主人有着特殊的身份,占有大量的既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器。
令人倍感兴趣的是柳湾出土的马厂类型彩陶上发现了许多彩绘符号,在679件陶器上绘有共144种不同的符号,绝大多数是几何形的指事符号。其中“十” 形符号出现最多,共有116件标本。此外,还有5种类于鸟虫动物形的符号。这些符号使我们对中国汉字的起源有所思考。我国商代的甲骨文计有4500余字,但甲骨文的起源和形成始终是一个谜。甲骨文是由象形符号和指事符号构成的会意文字,那么四千年前的马厂类型陶器上大量的指事符号是否与甲骨文中的指事成分有关联呢?这留给了我们很大的想象空间。柳湾马厂类型的人们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一种以丰富的装饰纹样与陶器造型完美结合而体现出的文化。柳湾由于最集中地承载了这种彩陶文化,在中国古遗址的地图上赫然有名,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远古传来的鼓声
我们由柳湾返回兰州,沿湟水顺流而下,到了素有“青海门户” 之称的民和县。湟水与它最长的支流大通河在民和汇合,形成了青海又一个主要的农产区,密集地分布着古文化遗址。在民和阳山发掘的马厂类型墓地中,在三座墓葬内各出土了一件前所未见的形制奇特的彩陶器,分别放置在人骨的头部和腰部。器形呈长柄喇叭状,柄的一端口部为小杯形,另一端口部为大喇叭形,器柄中空,两端不封口。杯形口和喇叭形口的同一侧都设一小环耳。在喇叭形口沿外有六七个弯钩状的突,其中一件喇叭口沿外有一圈小镂孔。这种形制奇特的彩陶器的用途和功能不少人作过推测,最后大家都认为这是四千年前的彩陶鼓,喇叭形口外以钩状突或镂孔来固定和绷紧蒙于口部的兽皮,成为能击之有声的鼓面。使用时将绳系于彩陶鼓同侧两环耳,可斜挂于人腰部。
在出土彩陶鼓的三座墓中,还随葬着大型石斧、石臂穿、石珠等特殊的礼器和装饰品,表明使用彩陶鼓的墓主人具有特殊的身份,很可能是以彩陶鼓为法器的巫师。近代在四川北部的汶川、理县、茂县的巫师就以羊皮鼓为法器,在击鼓时将鼓放在火边烤,使鼓皮绷紧,使鼓声宏亮。在远古时期,彩陶鼓是乐器,也是法器,迸发出的是氏族精神的强音。远古的鼓乐在西北代代承传,雄强的鼓声不绝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回响。
湟水塑造的奇迹
黄河彩陶发现的时间并不长,尚不到百年。1923年至1924年,先后在甘肃、青海发现了远古时期不同文化类型的彩陶,其样式之丰富、花纹之精美,为前所未见,引起世人的重视。时隔半个世纪,青海省河湟谷地远古时期的考古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出土了许多稀世彩陶珍品,考古学家和艺术爱好者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这块号称彩陶宝库的地方。
“河湟”地名早在《后汉书·西羌传》中就有记载,河湟地区是指青海省黄河、湟水两流域之地,这一地区不仅是青海古文明的发祥地,而且也是黄河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大江大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青海有“江河源”之称,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西南部。黄河由青海进入四川境内,突又折回西北,切入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之间,至龙羊峡,转向东去。在龙羊峡修建水电站时,我曾去龙羊峡考察,纵目远望,奔腾的黄河穿过一连串陡峻的峡谷,河水像刚出道的血气方刚的少年,向两岸崖壁拍打着、撞击着,奋力挣脱山峡的羁绊,开拓出一连串的宽窄不一的谷地。我曾在这些谷地作过考古调查工作,黄河两岸的这些谷地中,遗留了许多古文化遗址,是青海最早开发的农垦区之一。黄河过刘家峡而曲折北上,北收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庄浪河等,南并大夏河、洮河、祖厉河等,水量陡然增大,这些呈帚状的黄河支流的两岸,土地肥沃,宜耕宜牧,是含有彩陶的古文化遗址密集分布的区域,这一区域因此有“彩陶之乡”之称。
我记不清有多少次沿着湟水往返于西宁和兰州之间。湟水是黄河上游最长的支流之一,它源出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南麓的噶尔藏岭,自西往东流向黄土高原,途经湟源、西宁、乐都,从民和进入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在达川镇汇入黄河,流程约200公里。青海大部分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寒冷,以牧业生产为主。湟水流域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河谷地带,有着宜于农耕的气候与地理条件。与湍急奔流的黄河不同,湟水有着双重性格,平时是一条缓缓流淌的河流,山洪暴发时会变成桀骜不驯的澎湃激流。流水侵蚀着两岸质地疏松的橙黄色土壤,形成深厚而肥沃的冲积土。湟水流域的日照时间长,阳光辐射强烈,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当地的蔬菜瓜果,长得大而鲜嫩。长期以来,湟水流域是青海主要的农业区,也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周秦时,湟水一带被称作“羌中”、“湟中”。南北朝时期,鲜卑族为主的统治集团在这里建立了南凉国,首都就设在湟水流域的乐都。至今这地区的居民,除了汉族外,还有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满族、东乡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这里的人们脸庞红扑扑的,显得朴实健康。脸上的五官长得厚实,但眼中蕴含着灵气。这使我联想起湟水地区远古的彩陶,器形雄浑,花纹灵动,相得益彰。可谓一方水造就一方土,一方土造就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物,一方物凝就一方情。
如果我们将河湟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它是南面青藏高原和东北面黄土高原、西北面祁连山之间的一条西高东低的地带,西、北、南三个方向的高原大山的流水向这里集中,最后总汇入黄河。处于高原之中的河湟地区,在气候、土质和水利方面都有优越的条件,宜耕宜牧,堪称西北高原中的翡翠谷。
彩陶艺术,舞动的意象
奔流不息的大河滋养了河湟地区的农业文明。在五千多年前,河湟地区的先民在这里定居生活,垦荒耕作。河水两岸沉积的细泥是不可多得的良好的陶土,滨河而居的农人为了农耕生活的需要,发明制作了陶器,又把氏族共同体崇尚的图案纹样彩绘和烧制在陶器上,成为多姿多彩的彩陶。
原始社会的氏族人们早先以狩猎为主要生产手段之一,因此原始崇拜中,动物崇拜和以动物为祖先神的图腾崇拜较早出现,所以在中国彩陶纹样中,有一定数量的动物纹和人格化的动物纹,罕有见到全身的人物纹样,而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上,不仅在早期彩陶上绘有全身人物纹,而且后期彩陶上神人纹成了主体纹样。
河湟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是受仰韶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在彩陶中赋入大河般奔腾的激情、旋动的韵律、澎湃的气势,一跃而登上彩陶艺术的巅峰。
1973年,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的发掘中,出土了一件罕见的马家窑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这前所未有的发现引起了考古界的重视。我们闻讯后,经由西宁去湟水支流寺沟河畔的上孙家寨墓地的发掘工地,看到了经修复的舞蹈纹彩陶盆,在这件盆内壁等距地分列三组舞蹈人物纹,每组5人,手拉手连翩起舞,首尾二人有两道手臂,可能用以表示手臂的挥动。人物的脑后似为下垂的发辫,而发辫的样式是古羌族披发的一种发式。下腹前有一突起物,可能是男性特征的表现。舞蹈纹下方是四圈线纹,在盆内下半部贮以清水,能感受到河湟先民手拉手地在池畔起舞的情景。
无独有偶,1995年在青海同德县黄河北岸的宗日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也发现了一件类似的舞蹈人物纹彩陶盆,盆内壁上部绘两组手拉手的舞蹈人物纹,每组13人,舞蹈阵容庞大。宗日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埙,这种原始乐器基本上能吹奏出五音,当年人们也许就在吹奏陶埙的乐声中载歌载舞。在原始社会,歌舞是巫觋的一种表演形式,彩陶上的舞蹈人物纹,或是人们以舞通神的情景,舞蹈纹彩陶一再地发现,表明了河湟地区是巫风歌舞流行之地。今天河湟地区的人们仍是能歌善舞,脍炙人口的“在那遥远的地方”这一有名的歌曲就取材于河湟花儿(土族人称为“野曲儿”,是一种以爱情为主题的山歌)。在河湟地区的路畔村旁经常能听到充漫空中的花儿,使这里的生活洋溢着亮丽的色彩。
青铜时代的来临
在距今四千年之际,河湟地区马厂类型的彩陶文化方兴未艾,另一支以素陶为主的齐家文化倏然兴起,以彩陶为主的马厂类型被取而代之。齐家文化的陶罐纹饰变得疏朗简单,出现了流动生活需要的圜底和三足的陶器,遗址中发现了马骨,马的驯养为游牧创造了条件,也意味着游牧文化在这个地区逐渐兴起。同时,在河湟地区发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齐家文化铜器。青海贵南县尕马台遗址位于黄河南岸的第二台地上,如今是水草丰盛的牧场。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中的二十五号墓是其中随葬品最丰厚的大墓,墓主人是一位40岁以上的男性,在他的胸前压放着一面七角星形纹铜镜。我在参加西北地区一级文物鉴定工作时,近距离地观察过这面珍贵的铜镜,铜镜边缘有两个穿孔,可系细线以固定木质的镜柄。这面四千年前的铜镜,经鉴定为青铜制成,为迄今我国最早的饰花纹的青铜镜。这座墓中还随葬着大量的装饰品,有骨珠583粒、绿松石珠16枚、海贝11枚、铜泡2个。这位佩戴精美装饰品的中年男子手持的青铜镜,当时是否用于照脸呢?根据民族学的资料,四川茂县羌族的巫师就是手执铜镜为法器,起照妖辟邪的作用。这位齐家文化的显贵男子可能就是一位手持铜镜的巫师,这面青铜镜当时意在辟不祥,却以熠熠清辉闪发出青铜文明。
西宁市北郊湟水畔的沈那齐家文化聚落遗址中,也发现了一些青铜器,有刀、指环、矛等。其中有一件长达61.5厘米的圆銎倒钩青铜矛,是用多范铸成的,堪称我国早期青铜器中的代表器物,是研究我国青铜器的起源和发展的珍贵实物资料。河湟地区齐家文化珍贵青铜器的发现,表明这一地区是我国早期青铜器重要的产地,标志着河湟地区揭开了青铜时代的序幕。
河湟地区的齐家文化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氏族成员平等的母系社会过渡到贫富悬殊、阶级分化的父系社会。柳湾、沈那、尕马台等地发掘的齐家文化的一些墓葬中,形形色色的殉葬样式令人触目惊心,有下肢砍断作捆绑状的、有砍头葬,还有将人和家畜一起殉葬。齐家文化的青铜刀割断了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
齐家文化的年代为距今四千年左右,正值传说中夏王朝之前的洪水时期,古籍记载在尧为首领的时侯,黄河流域发生了浩浩滔天的洪水。当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过去我们对洪水传说抱有怀疑,远古的洪水传说是空穴来风,还是实有其事呢?这千古疑团终于在湟水谷地被豁然揭开,在民和县喇家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发现了洪水和地震灾害的遗迹,见证了四千年前在河湟地区发生的惊天动地的自然灾害。突如其来的洪水比猛兽还暴虐,摧毁了房子,埋住了房中的十余人,触目惊心地看到这些作求生状的人骨遗骸,更令人揪心地看到一位母亲将幼儿掩在身下,始终不能忘记母亲那只紧紧搂住幼儿的手,那只想保住幼儿生命的手,那只最强烈地表现出母爱的手。我们在喇家遗址还见到了地震后地中裂开的深沟,像被蛮力撕开的大地的胸膛。当时,这里发生过天崩地裂、洪水肆虐的大浩劫,使成千上万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悲剧,难道是大自然对刚要跨入文明门槛的人们的报应吗?这使我对人类文明进程与自然生态的关系产生了反思:一万年前,人们从黄土高原走下,从青藏高原走下,来到山前肥沃的河谷地带,开垦农田,过着定居生活,人们不停地用磨制的石斧砍伐森林,一代又一代用木材搭建房子,一窑又一窑地用木材烧制陶器。繁衍不息的一群又一群的牲畜,大片大片地啃啮着草原。用水量百倍千倍地增长,青海湖日益缩小,由外溢湖变为内聚的咸水湖。提供江河水源的雪山,积雪线不断提升。加上放火烧荒,山火毁林。一年又一年,变本加厉,积至万年,造成第一次人为的生态大破坏。人类愈来愈异化于大自然,难道大自然就不会抽搐一下,皱一皱眉?
从河湟故地走来
在当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哪些民族的历史最悠久?不是汉族,不是藏族,不是满族,不是蒙古族,也不是回族,而是羌族和苗族。
在商周时期就有了羌族。河湟地区在齐家文化时期发生洪水灾害以后,发生了由农业为主的生产向农牧并重的生产的转变。以牧业为主的羌族在河湟地区强盛起来,河湟地区成为黄河农业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的交会之地。自商周至两汉时期,河湟地区的古文化就与羌族有着亲密的关联,在齐家文化之后出现的卡约文化、上孙家寨类型、辛店文化、诺木洪文化都被认为是羌族文化。这些类型文化的陶器中,仍然有少量的彩陶,但图案的题材和艺术风格有了明显的变化。写实的动物纹样增多,伫立的大角鹿、奔跑的卷尾犬、哞叫的山羊、展翅的雄鹰、翘尾的水禽,这些姿态各异的动物图像呈现在彩陶上,焕发出绿原翠谷的勃勃生机。我惊奇地见到在民和出土的一件彩陶罐上满绘着动物图像,有羊、犬和大角羊等家畜,共二十多个,自上而下地分三行排列,这些反映畜牧生产的动物群体图像是以往彩陶中未曾发现过的,这些动物图像呈影像效果,与青海游牧民族岩画的动物图像的艺术处理十分相似,以满而密的家畜图像表现出羊群遍山、鹿群遍野的繁盛的畜牧景象。乐都出土的一件绘制精致的辛店文化彩陶罐上,生动逼真地绘着作鸣叫状的大角鹿,是原始绘画中的精品。乐都柳湾还出土了一件皮靴形彩陶,还特意地刻画出厚而边微外凸的皮鞋底,靴面施着红色陶衣,又以黑色绘着装饰花纹,使人感到亲切而有趣。我们经常见到辛店文化彩陶上绘着一对太阳纹或日月纹,反映出天体崇拜的信仰,羌族一直以太阳神为主神,还有对太阳神进行祭祀的礼仪。据史书记载,西羌以畜牧为业,有“牧羊人”之称,据说“羌”字就是羊人的合成。羌人堪耐寒苦,性坚刚勇猛。河湟地区商周战国时期的彩陶,图案纹样简练刚劲,动物图像栩栩如生,反映出以畜牧为主的羌族人的气质和审美趣味。羌人曾在河湟地区创造了灿烂多彩的文化,过去我们对此知之甚少,今天我们认识到西羌的“金行刚气”是中国气派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河不废千古流,河湟故地是东去关陇、南下滇藏、西出祁连、北走河套的枢纽。古往今来,有许多民族在这里生活创业,马家窑人、齐家人、卡约人、辛店人、羌人、汉人、鲜卑人、吐谷浑人、吐蕃人、党项人、蒙古人、回人、撒拉人、藏人先后活跃在这一地区,延续不断地共同劳动创造,不同民族文化的彩线在这里层层叠叠地、交织盘绕地、紧紧密密地挽成了一个永不拆散的情结,这就是永存河湟的多姿多彩的中华结。
青海乐都县柳湾村的彩陶遗址,如今已重新被大片的农田覆盖。30年前,这里曾见证了一桩惊天动地的大事:黄土堆下埋藏了数千年的上万件彩陶被挖掘了出来。 摄影/付平
黄河从四川玛曲折回青海境内,开拓出一连串峡谷与盆地相间的串珠型地貌。在峡谷之间的一个个盆地就是人类最早开发的农垦区。古人类在这里耕作、繁衍,留下了众多的古文化遗址。 摄影/郑云峰
70年代中后期,柳湾村到处都是考古工作现场。由于这里出土的彩陶数量极为惊人,考古工作人员不得不临时培训了大量的当地农民,以便他们参与彩陶的整理和修复工作。彩陶被搬进临时的库房后,人们正在对彩陶进行整理、编号、登记和修复。
1万多件陶器,井然有序地排放在柳湾彩陶博物馆的1号库房里。柳湾博物馆的陈列馆和5间库房一共存放了37925件陶器,堪称彩陶的海洋。
大通县上孙家寨墓地出土了一件罕见的舞蹈纹彩陶盆,引起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这件彩陶盆内壁绘有三组舞蹈人物纹,每组5人,他们手拉手翩翩起舞。这种特殊的纹样对于研究青海的史前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当时的河湟地区可能是巫风歌舞盛行的地方,人们以舞通神。
&与数千年前的彩陶盆上的舞蹈纹一脉相承,河湟谷地如今仍然盛行多种巫风歌舞。这里有一种叫作“巫兔”的驱除鬼神的风俗。人们在身上描绘虎纹(古代称老虎为巫兔),到各家象征性地取些食物,来为这家人驱除灾难和疾病。 摄影/任建军
黄河的上游支流湟水在青海东部孕育了大片平坦肥沃的农垦区。数千年前这里是华夏先人的聚居地之一,今天,继承了这一悠久农耕传统的青海农民,面对土地,如绣花般精耕细作,为青海创造了发达的农业。 摄影/单之蔷
柳湾彩陶博物馆建筑的灵感就是来自于河湟谷地出土的那件赫赫有名的舞蹈纹彩陶盆。河湟谷地承载着极其厚重的人文历史,孩子们脸上纯真的笑容为我们预示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未来。&
[青南高原区 科考]
作者:税晓洁&
江河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我们从未间断过对江河的敬仰,也从未停止过对江河之源的探寻。 千百年来,许多人跨高山,越急流,深入不毛之地,勇敢地踏上了漫漫的寻源之路。长江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在南北对峙的巍巍昆仑和唐古拉山之间,形成了宽约400公里的扇形水系。这片世界上最高最大的河源区,发育着五条较大的水流——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和当曲。它们谁是长江的正源呢?
金字塔般的各拉丹冬诱惑难以抵挡
两台东风大卡车沿着河谷绕来绕去,走不了几步,我们就得从车上跳下来,挖路、铺石子、打起千斤顶,在轮胎下垫上几块木板,轰上油门,再一下子冲过去。
这是日,我进入长江源区的第一天。那天早上,向导达尔吉大哥带着我和两个藏族司机从雁石坪和唐古拉兵站之间一个叫100道班的地方出发,离开青藏公路向西,很快就走进了一块像大海绵的区域里:汽车轮子不时卡住,越是大轰油门使劲,车却越往下陷。
我抬起头,面前是一片茫茫的沼泽地,浑圆而大小不一的草墩之间满是积水,让人不寒而栗。
这片在我看来荒凉无比的无名沼泽,当地藏族同胞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念塔。达尔吉大哥说:走出念塔,翻过我们右侧的那座山,就可以看见各拉丹冬了。
各拉丹冬雪山是唐古拉山脉的最高峰,海拔6621米,万里长江最初的水流,就来自她怀抱中圣洁的冰川。
长期以来,关于长江只有一个泛称——万里长江,而对于起算点,即长江究竟应该从哪里算起,长江究竟源自何处等问题,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从现存史籍看,早在先秦时期,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就已经有“岷山导江”之说,意即嘉陵江、岷江是长江之源;无独有偶,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认为岷江或者嘉陵江是长江之源;直到明代中叶,徐霞客循金沙江而上,在云南实地考察发现金沙江比岷江更长,并随后在其著作《江源考》中首次明确指出金沙江为长江源流之后,才纠正了“岷山导江”的传统认识。
其实早在唐代,相互往来密切的汉藏民族对他们交通必经的金沙江上源——通天河已经比较了解,只是还未将之与长江源联系起来。清代康熙年间,为编制全国地图,皇帝曾多次遣派专人到青藏高原地区进行考察和测量,结果派去者面对密如蛛网的河流水系,只能望洋兴叹,回报说“江源如帚,分散甚阔”,并把江源地区的布曲、尕尔曲、当曲及楚玛尔河等支流都当作江源。尽管如此,在当时根据考察资料绘制的《康熙内府舆图》中,人们已经比较准确地绘出了通天河上游水系的大致位置。
不可思议的是,到了民国年间,关于长江源的记载却重新趋于混乱,甚至屡屡出现谬误。例如:1946年出版的《中国地理概论》中说,“长江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南麓,全长5800公里,为我国第一巨川”,并载入中小学地理课本。
正因为缺乏权威性的论证,1997年当我想要走一趟长江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长江源头究竟在哪里?我到底应该从哪里走起?
决定从沱沱河源头各拉丹冬启程,可谓颇费周折。在此之前,我沿江跑了四个多月收集资料,而关于源头的各种说法却莫衷一是,令人摸不着头脑,直到我来到了地处武汉的长江水利委员会,这个权威机构才给了我一个比较准确的说法:长江北源为楚玛尔河,正源为沱沱河,南源为当曲,有条件的话,那就都去看看。
我匆忙赶到了北京,想为考察购买一些野外装备,竟然在街头巧遇曾徒步考察长江黄河的“河王”杨联康,而“河王”也认为:要徒步考察长江就该从沱沱河走起。
其实,当我赶到青海西宁准备去各拉丹冬时,内心还是有些忐忑不安的,然而初上高原,天高云阔,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令我时时以为置身天外。对于人类来讲,这风光美好令人心醉的地方,却最不具备生存的条件。当地人称:“六月雪,七月冰,八月封山,九月冬,一年四季刮大风。”很巧,那年8月,《青海日报》的记者魏兴国随一支官方组织的吉普车队伍进入长江源区,虽然最终没有到达源头冰川,可也算在那一带盘桓了多日,他对我叙说历险过程以后说:“出来一看见青藏公路,那真是有种死里逃生的感觉。在里边万一遇险,别说鸣枪呼救,就是打炮也没有用。”前车之鉴尽管可怕,可当时玉树藏族自治州的副州长罗松达哇先生却给了我以极大信心,他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骑上马,牦牛驮上给养,是可以进去的,但是千万要准备充分,挑上个好季节。”
9月已经是江源很好的季节了,可自从我们进入后,天气一直很坏。大雪已经不是飞扬,而是倾泻弥漫,搞得天昏地暗混沌一片。之所以没有撤退,除了年轻人的勇气和面子,最关键的就是我遥遥望见了各拉丹冬,它如金字塔般呈现在远方,光芒四射。
那种诱惑无可抵挡。
多年以后,当时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黄昏时分,被风雪和陷车折磨了一天的我们刚搭好帐篷准备宿营,天竟然一下子放晴了。向导达尔吉大哥等人烧火做饭,我背了个相机爬向不远处的一个山坡,还没到山顶,各拉丹冬就在我最没有准备的时候出现了。在太阳和云彩的变幻下,各拉丹冬带着我进入了色彩的幻境:金红、桃红、紫红、洋红、品红……这里的颜色应有尽有,完全超出我的常识,在感觉上比色谱还丰富,而眼前的各拉丹冬雪山,也完全超出了我在内地所见识过的一切风景。
就在那一天,遥望雪峰,我有了想跪拜的冲动。也许,雪山的魅力便在于此,最纯粹最纯净的一切往往能唤醒人内心深处最柔软最质朴的情感。
次日一早,天气出奇的好,瓦蓝的天清澄透明,不见一丝云彩。我们走出了念塔的沼泽地,汽车翻过一个高坡,驶进了尕尔曲河谷的平坦草原。继续前进,不久,我们就看见了整个山脉,这时的各拉丹冬又是另一副面孔,它率领大小山峰像一列洁白的长城横亘在远处,静若处子,高贵大方,不可侵犯。
从5800公里到6300公里,长江变长了
长久以来,被一些媒体和探险者误导,城市里的人们难以抵达的很多地方,常常被渲染成了可怕的“无人区”。其实在国内,真正的“无人区”是不存在的,即使在长江源这片空旷的高寒之地,我们还是能见到藏族同胞以最简单的生活方式过着游牧的生活,甚至在距各拉丹冬岗加曲巴冰川仅几公里的地方,他们还建造了两间土房子作为永久定居点。
进入各拉丹冬地区的第六天,除了我们,没有看到一个人影,我只好机械地用胡乱拍照来打发时光,几位随行的藏族同胞搭起帐篷默默地烧茶喝以获得一丝温暖。大家都不说话,一切都静得让人害怕。
奇迹却在这时出现了。
透过望远镜,一直转来转去的向导发现了不远处的一个黑点,他告诉我们说那可能是一顶帐篷,闻言,大家便急切地朝那个方向奔去。
“黑点”果然是一顶帐篷,在帐篷旁边的雪地里,还有成群的牛羊。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男主人叫布托,45岁;他的妻子叫吉绮,38岁;他们有三个女儿,4个月的斯琼拉毛,9岁的才仁卓玛和16岁的卓嘎琼宗。
在这四季如冬的地方,严酷的自然条件造就了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布托一家人住的是一顶用黑色牦牛毛制成的帐篷,固定帐篷和拴牛羊的绳索也是牦牛毛做的,用作燃料的牛粪已经捡了大大的两堆,起码还可以再烧几个月。和他们拉了半天话后,向导告诉我们,布托一家十几年前游牧到此,因为这一带水草丰美,他们便再也没有离开过。
天气好的话,在布托家附近就能看见雀莫错以及旁边的雀莫山。雀莫山山体呈圆锥形,雪线以上白皑皑的,远远看去就像戴了一顶帽子,酷似日本的富士山。
关于这座山,还有一个人至今仍念念不忘。
2005年的冬天,当我再次来到长江水利委员会采访石铭鼎教授时,这位1976年中国首次考察长江源头的亲历者对细节的清晰记忆让我吃惊。
“雀莫山海拔5845米,山顶是圆的,酷似一个火山口,” 说到这,石铭鼎眨了眨眼,意味深长地说,“那么,山顶是不是真的就是一个古火山口呢?”
当然,石铭鼎当年之行并非要去验证雀莫山是否为古火山口,而是要去寻找长江的源头。
1976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以下简称长办,即今“长江水利委员会”)会同人民画报、人民中国杂志、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青海省有关单位,在兰州军区的支持下组成28人的考察队,进行了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长江源科学考察。
当时,关于江源的一切都是未知的。青藏公路以西是 “无图区”,军方航测的江源地区1∶10万地形图尚在制作中,考察队主要依靠的就是一张卫星图片,但那张并不很大的卫星照片已确凿无疑地显示出,沱沱河并非发源于祖尔肯乌拉山,而是南折100余公里穿山而过,直达各拉丹冬。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实地确证,以揭开长江源头之谜。
日,打前站的几位队员到达兰州,时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刘静海等听取汇报后,立即通知青海省军区负责具体安排: 部队调来三辆北京吉普和解放30型牵引车,安排了高原医生、护士并携带氧气、药品;由军区拨一架电台、一套密码和手摇发电机;为了确保安全,考察队员15人和解放军中的干部,每人都配备了54式手枪,解放军战士配备冲锋枪或半自动步枪。另外,兰州军区还责成空军研究利用直升机协同考察江源的可能性,后因江源地区海拔都在4500米以上,当时的直升机最大飞行高度不能适应而作罢。
“兰州军区给予了我们很大的支持,” 石铭鼎教授回忆说,“按照当时军区参谋长的话说,我们这样的装备,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可以开辟一个根据地的。”
8月12日,考察队离开青藏公路100道班,向“无人区”进发。时值暖季,高原上冻土融解,排水不畅,形成许多沼泽湿地,给行车带来极大困难。由于受多次陷车的困扰,从出发地至设在各拉丹冬雪山群以北的大本营,行车距离虽然只有约140公里,可是包括修车停留的1天在内,大家竟用了5天的时间。
第5天,离开雀莫错之后不久,考察队终于看到了当时地图上尚无踪迹的南北流向的沱沱河,并在海拔5000米的河边阶地上设置了大本营。
18日,事先雇用的马匹从雁石坪赶了过来。“真是神奇”,石铭鼎的脸由于激动而泛着红光,“当时语言也不怎么通,就那么比比划划说了个大概,这些藏族同胞竟然真的就和我们准确会合了。”出发前,那些藏族同胞就肯定地说,你们开车子不会比马队快多少,而事实果然如此,可见藏族同胞对这一带还是很熟悉的。
8月23日,石铭鼎和原更生、茹遂初等8人组成的小分队跨过一个个冰水冲积扇向谷地深处继续前进,不久,正南面出现了一片高岗,这是一个分水岭。他们骑马东折,转向各拉丹冬雪山群西南的巴冬山,只见两条晶莹闪烁的巨大冰川,冰崖高耸,气势磅礴,神妙无比。
这,正是沱沱河的真正源头,也就是当时大家朝思暮想的长江源头。
在那难忘的几天里,历尽艰难的他们先后考察了南北两条冰川。身处其中,晶莹剔透、千姿百态的冰塔林,高达10—20米,就像一列冰雪画廊,分外美丽;冰舌融化的冰水,漫溢在疏松的冰砾石间,在冰舌前端形成条条溪流。沿着冰舌北缘的巴冬山山腰向上攀登,直到5800米雪线附近,考察队仍发现有潺潺的融水。石铭鼎发现,这里暖季冰川消融相当剧烈,他由此认为雪线以上仍会有季节性融水存在。他举例说,据中科院兰州寒旱所对祁连山冰川的调查,冰川粒雪盆区仍有融水,甚至可占整个冰川融水量的30%。
这次长江源考察证实了沱沱河上游确实源自各拉丹冬雪山环抱中的冰川,揭开了姜根迪如冰川之谜;证实了沱沱河上段确实是由南向北穿祖尔肯乌拉山而过,然后才折转东流,并非以前认为的发源于祖尔肯乌拉山北麓。这些发现对长江源头的确定,对整个长江长度的重新认识,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日,新华社正式发布消息:“经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组织查勘的结果表明,长江源头不在巴颜喀拉山南麓,而是在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沱沱河;长江全长不止5800公里,而是6300公里。”
次日,美联社从东京发了一条电讯,除转述了新华社上述电讯内容外,并强调“这一水源测定工作是由中国水利工作者去年到青藏高原上这一无人居住的地区调查长江源头时进行的。他们纠正了过去有关这条河流的长度和水源方位的错误情况”。随后,《辞海》和有关书籍相继采用了这次考察的成果。
至此,万里长江这条我国第一大河成为世界第三长河,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孙河。从入海水量来看,长江平均年径流量9682亿立方米,也属于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四大河,仅次于南美洲的亚马孙河、非洲的扎伊尔河(即刚果河)和南美洲的奥里诺科河。
当曲和沱沱河长江正源之争
1978年,当长办再次组织队伍对江源进行考察时,军方给予了更大的支持。
夏鹏章是这支考察队的秘书,这位75岁的长办老专家回忆起当年的情景仍很动情。
“我们提出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我们没有想到的,他们也都主动地进行了安排”。夏鹏章的手在空中挥舞着,“比如马匹问题,开始首长的安排是从远在千里之外的青海治多军马场调用,但经办的同志认为如果从军马场调马,走到江源也就疲乏不堪了,而且军马粮草供应也是考察队一大负担,那么,怎么办?在军队,首长的指示就是命令,得不折不扣执行。后来,还是长办的同志请示首长,改为从当地调用。”
1978年的这次江源考察,兰州军区提供了北京吉普7辆、解放卡车2辆、30型牵引车2辆,电台2部,调借马匹35—50匹,并动用飞机一架。除此以外,军区还派出30人随行,加上考察队人员12人,新闻影视人员18人,组成了一支60人的庞大队伍。相对于1976年的首次考察,这次江源考察目的性更明确,科研含量加大,并增加了地质、水文、冰川、生物等专业人员。
有一个细节,夏鹏章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当时,有部队的同志提出:“车坏了怎么办,修理费谁出?”
首长问:“车是谁的?”
“我们的。”
“那,你还有什么说的……”
考察队从兰州出发时,时任兰州军区政委的肖华将军赋诗一首《赠江源考察队》以壮行色:“举酒皋兰送君行,山河欢动挥手迎。腾云驾雾访唐古,翻江倒海溯源情。冰川险谷多奇壮, 阳光灿烂照征程。滚滚长江听党话,满载战果献北京。”
夏鹏章回忆说,6月21日,考察队离开西宁向江源进发,29日进入江源地区,先后考察了楚玛尔河中段、沱沱河与当曲汇合口囊极巴陇、沱沱河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群姜根迪如南侧冰川等地,之后在拉萨休整。
8月25日,夏鹏章所在的考察小组从西藏东北巴青县骑马向北,越过唐古拉山脉东段霞舍日阿巴峰,考察并拍摄了当曲源头。
“站在唐古拉山的分水岭上,有一眼望三江之感,” 夏鹏章伏在当年的考察草图上,右手食指在纸上快速地游移,“澜沧江流向与当曲相反,向东南方向流去。另一侧的怒江,先向东流,而后折向南流。两江穿过横断山脉,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
8月28日下午,考察小组到达霞舍日阿巴山下当曲源头多朝能。8月29日在多朝能测流量取水样。
那么,当曲源头又是什么样子呢?
“当曲源头水量并不大,”夏鹏章举起手里的茶杯,微微一笑,“差不多也就是二两酒那么多吧。”
当曲,又称阿克达木河,藏语意为“沼泽河”,因上游流经大片沼泽而得名。在夏鹏章的记忆里,那是很美的一块地方,虽地处青藏高原,倒令人仿佛进入了江南水乡。这里地下水源丰富,泉群连绵,两岸到处是连片的沼泽。
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后来被认为是唤醒了中国人当代探险意识的“长江漂流”,一股“长江热”扑面而来。在此前后,有关江源问题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和主张,多次成为媒体热点,其中最重要的争论就是:沱沱河与当曲究竟哪个才是长江正源?
1986年,由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长春地理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组成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队科考分队对长江各源头的长度、流量、流域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这是继长办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考察之后,对长江源区的又一次重要科学考察。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唐邦兴教授是个可爱的老人,1986年的“长漂”江源之行后,他又多次到江源地区考察过。1998年,他以七旬之身,还率领一支女子漂流队去了各拉丹冬。
唐邦兴回忆说,在众多的科考成果中,最引起媒体兴趣的是他们重新确定了沱沱河和当曲源头的位置,并分别起了新名字:尧茂书冰川、徐霞客高原。在他们重新量算的长江源区各河流的长度中,当曲(以扎西格君为起点)为353.13±0.116公里,沱沱河(以尕恰迪如岗西南无名冰川的纳钦曲西支源流为起点)为346.28±0.168公里,当曲比沱沱河长7公里,当曲与沱沱河合流的地方,水量比沱沱河大5倍,他们由此认为:当曲应为长江正源。
争论并没有结束。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先进手段的采用使得这个问题屡次被提出来,而焦点还是集中在沱沱河与当曲。
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刘少创博士利用卫星遥感图像对长江源区进行量测,结果为:以当曲与沱沱河交汇处囊极巴陇为起算点,当曲长360.8公里,沱沱河长357.6公里,当曲比沱沱河长3.2公里。日,由香港中国探险学会黄效文带领的科学探险队宣布,他们在青海南缘发现长江新源头:加色格拉峰当曲上游多朝能,比当前官方认定的长江正源沱沱河多了6.5公里。
对此,石铭鼎2005年在武汉对我们说:“这些情况,其实没有多少新东西,情况我们早就了解,但是我们仍然认为沱沱河是长江正源。因为确定大河正源,不能只看河流长度,主流与支流的流向关系也很重要。”
他认为:“从地图上很容易看出,沱沱河由西向东,非常顺直,发源地是地势较高的冰川,而当曲的源头是海拔较低的沼泽,由地下水汇集起来的,且偏向东南,有个大拐弯,所以虽然降雨多,河水流量大,但它与长江干流的方向不够顺畅。另外,沱沱河与当曲长度相当,源头冰川不计入河长也有争议。因此,综合来看沱沱河作为长江正源更合适,单以水量或长度来确定正源不够科学。”
石铭鼎和夏鹏章不约而同地提到:事实上,长江三源的流量,目前只有沱沱河与楚玛尔河有多年的观测数据,而当曲的数据,都是每次考察时各支队伍随机测量的。故而,对于长江源区,还需要做更进一步的研究。
“河王”杨联康不仅徒步全程考察了长江、黄河和珠江,还考察过尼罗河、伏尔加河等大河,当年我在北京巧遇他时,曾听他就长江正源问题表达过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确定河源的主要标准是河长,但不妨稍作变通。沱沱河在长度与当曲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其源头姜根迪如冰川与当曲源头区霞舍日阿巴山相比,前者距入海口直线距离最远,海拔又高达6000余米,最能体现长江发源于全球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的特点,是世界最高的大江之源,故应维持。如当曲长于沱沱河,可称当曲为长江最远之源。
站在长江水利委员会17层的高楼上,可以看见滚滚江水穿过武汉长江二桥缓缓东去。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泛着暖暖的金色,这时,我又想起了初次看见各拉丹冬的那个下午。
从那时开始,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忘记那座金字塔般的雪山光芒四射的种种细节。那是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我无法说清楚那种感受,从长江水利委员会那几位老专家谈起长江源时眉飞色舞的表情中,我相信这感觉并非我独有。
伟大的长江之源,实在是个绝美之地。
江源争论的延伸:长江到底有多长?
江河源头之争,有关大河正源的探讨,结果很自然就会延伸到河长问题,直接关系到大河的河长。
目前,全世界著名大河的河长,普遍都没有精确数字。非洲的尼罗河在不同文献记载中,其长度在6700公里上下浮动;密西西比河既有美国密西西比河委员会公布的长度6415公里,也有美国陆军工程兵团公布的6262公里、6020公里等不同数据;南美洲的亚马孙河在全球万里长河中最富争议,其长度数据有介于7025公里与6275公里间的多种。依据前者,亚马孙河为世界第一长河,并且是世界上惟一超过7000公里的河流,依据后者,该河长度则不仅不及尼罗河,而且不及长江与密西西比河,仅列全球第四。
在不同时代,有关长江的长度也是变来变去,而这正是由于河源起点及河口止点位置的不同造成的。同时,使用不同比例尺的地图、按不同的标准勾绘河道以及采用不同的量算方法,所得的结果也会有差别。
民国时期,长江的长度曾先后使用过不同数据:1936年民国政府主计处统计局曾根据扬委会所报在《中华民国统计提要》中以5890公里予以公布;1947年《长江水利季刊》先后采用5230公里、5690公里;1948年《长江水利工程总局基本资料汇考》中为5591公里。
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长办为弄清长江长度,以东经91°,北纬34°为江源进行量算,经核定为5498公里,泛称5500公里。
1976年的江源考察之前,关于长江的长度,即使在长办内部,也曾经有过好几个数据:水文处量算5701公里,基本资料组量算5769公里,全国河流特征值统计中刊布5796公里,经常使用的河长是1956年7月技术处鉴定、总工程师会议通过的5800公里。
1976年的江源考察之后,关于长江的长度问题,石铭鼎先生回忆说:“当时考察队回到西宁后,长办主任林一山要我负责撰写考察报告。我随即去兰州测绘部队索取江源1∶10万地形图。谁知到9月底,东经91°30’以西的江源图幅仍未印出,只好请部队先提供蓝晒图,以便编写报告和量算河长使用。12月下旬,我带着勾绘好河道线的100幅1∶10万地形图(宜宾以上),请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地图室代为量算。量算结果:从江源冰川至宜宾长3496公里,宜宾以下仍用2884公里,则长江全长6380公里。扣除荆江裁弯缩短的78公里,并考虑长江口外延较多、中下游河道变化较大,长江全长可由原来的5800公里,修改为6300公里,成为世界第三长河。”
1978年第二次江源考察后,长办曾在1979年派史立人、芦国清去中科院地理所联系量图事宜。地理所于日来函称:“经我们复查,发现1976年量算长江上游的有关河流长度有错误,主要是‘错阿日玛’幅图上,沱沱河长度这次量算应64.6公里,上次(1976年)为82.3公里,相差约18公里,其他河段也略有出入。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初步分析,造成错误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仪器(数字化仪)及电子计算机运转不够正常,纸带记录出错,当时因时间较急,人民画报急于要量算结果,以致未对2次数字化和计算结果进行检查。”
据《长江志》记载,经上述更正后,沱沱河长358.1公里,江源—宜宾由3496公里修改为3479公里,加上宜宾到长江口2884公里,则长江全长6363公里。考虑到长江中游荆江裁弯缩短、长江口外延及中下游河道经常变动,故认为长江全长采用6300余公里为宜。
1976年长办的考察,确定以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东经91°07’,北纬33°28’为长江源头。1978年长办等单位再次考察江源后,又确定了以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南侧冰川5820米高程处为长江源头。1980年长办水文局为彻底弄清长江长度决定重新量算,并确定河口位置为长江口50号灯浮处。定位方法重庆以上江段按几何中线,重庆至浏河口按最低水位时之几何中线,浏河口以下按主航道中线量算。量算方法以读图仪为准,用手工量算考核。河道弯曲系数按前苏联《河道水文地理查勘规范》进行。据此,长江以沱沱河为源总长度为6397公里。
在1987年定稿的一份《考察报告》在结语中指出:“根据长办最新量算成果——以长江‘三源’(正源沱沱河、南源当曲、北源楚玛尔河)各源头分别算起,截至同一点——长江口50号灯浮,长江干流长度分别为以沱沱河为源全长6397公里,以当曲为源全长6403公里,以楚玛尔河为源全长6288公里。”
报告说:“我们认为,今后有关出版物或正式文件,应以此数据为准,一般提到长江长度,仍以沱沱河为源,全长6300公里,涉及具体长度,可采用6397公里。”
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藏语意为“狼山”,它有南北两条冰川,朝北北西方向延伸,形似螃蟹的前足,南冰川长12.5公里、宽1.6公里;北冰川长10.1公里、宽1.3公里,它们的冰雪融水,夹杂着冰碛沙砾石,汇聚后冲出冰舌前端的终碛丘,进入河谷,形成沱沱河最初的源流。这是1976年拍摄的姜根迪如冰川北支冰川。
长江源区平均海拨在4500米以上,气候寒冷,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海平面的50—60%,全年长冬无夏,春秋连季。在这片高寒的陆地上,当地的藏族同胞对人类所能生存的极限,进行着顽强的挑战(下,摄影/郑云峰)。在各拉丹冬雪峰下的岗加曲巴冰川下,生活着两户牧民,由于长期生活在缺乏同人群交往联系的环境中,所以很难感知他们对外人是否热情,但这些生长在雪峰下的孩子却拥有世界上最纯真的眼睛和笑容。(右,摄影/税晓洁)
1976年8月,长办组织的考察队进入长江源区后,由于高原上冻土融化,性能良好的牵引车也避免不了陷车的命运,在这严重缺氧的地区,抢救一次陷车至少要1—2小时,而且往往造成队员体力透支,这也是所有进入江源的考察队面临的最大困难。供图/长委
在姜根迪如冰川的冰舌段,发育着绵延数公里的冰塔林。1976年,考察队员曾深入冰川内部考察,由于时值暖季,冰川消融相当剧烈,形成千姿百态的冰塔和冰洞。
长江北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腹地,这里是青藏高原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200毫米左右。可可西里的西部属于内流区域,受自然因素影响形成大片的盐碱滩和沙丘,每年春季青藏高原上强劲的西北风把泥沙顺楚玛尔河向东搬移,使可可西里及楚玛尔河流域成为青藏高原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两岸沙丘连片,大量的泥沙又被通天河暖季的河水带走,涌向长江下游。 摄影/田捷砚
当曲流域湖泊密布,河网纵横,降水丰富,是长江源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当曲由于得到丰富的水源补给,水量数倍于沱沱河,是长江三大源流中流量最大的河流。 摄影/杨欣
这是1976年拍摄的长江源区,当年这里曾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
沱沱河水流出雪山群后进入河床宽浅、坡降平缓的河漫滩地带。在沱沱河沿处,河槽不稳定,水流时分时合,纵横交织,形成“辫状水系”。 摄影/田捷砚&
[西北干旱区 开发]
探遍茫茫大漠 只是为了找到你
作者:王小凤 陈宣华&
最能体现柴达木风格的似乎是那无边无际的沙漠、戈壁和铺陈在大地上的芒硝层。但是被称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也还有着无数的宝藏。由于青藏高原的活跃和古地理的变迁,令柴达木地层构造复杂但却含藏了极为可贵的资源——石油和天然气。50多年来,在柴达木那几近于生命的绝地里,发现、勘探、开采油气的工作始终未停。我们的作者,将以十年深入柴达木探寻石油的亲身经历,向您讲述柴达木的故事。
1996年,由于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向西部转移,以及西部大开发序曲的响起,我们接受了到柴达木盆地勘察油气的工作,从此竟然十年不变,一到夏季气候适宜的时候,我们就要从北京前往柴达木。
2亿年历史的沉积
青海油田的基地七里镇在敦煌往西约7公里处,因此去青海油田基地不是走西宁,也不走格尔木,却从甘肃省敦煌市进入。起初不知缘由,心里直纳闷:怎么这么快就从甘肃进入到青海了?查阅地图发现,青海西北部与甘肃的交界应该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当金山口。原来,青海石油管理局1992年才从柴达木盆地北部的冷湖镇迁至敦煌市七里镇,因为从这里进柴达木盆地中的油田,交通略为方便。 除此之外,青海油田还有两个基地:以炼油为主的格尔木基地和以勘探开发、生产为主的花土沟基地。
茫茫戈壁,浩瀚沙海,形形色色的丘陵。如果从肉眼看柴达木盆地,能得到的也就是这样的印象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毛之地,却是中国一个大大的聚宝盆。除了大量的盐,在它的地下深处,还聚集着宝贵的油气资源。
面积为12.1万平方公里的柴达木盆地,是在前侏罗纪柴达木地块基础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沉积盆地,其沉积物积累的历史已有2亿年左右。其中,具有石油前景的中、新生界沉积面积约为9.6万平方公里,最大的沉积厚度可达17200米以上。
经过50多年陆续的勘探工作发现,柴达木盆地含油气区主要分布在三个地区:西部茫崖坳陷含油气区,在这个区域已发现有尕斯库勒、花土沟、油砂山等12个油气田;柴达木盆地北缘块断带含油气区,即以冷湖三、四、五号油田为代表;还有就是东部三湖的天然气区。
现在我们能如此轻松、清晰地描绘出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分布,可实际上在这份结论的背后,流淌着多少地质、石油勘探开发者的心血和汗水!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吸不饱。”这是人们对柴达木盆地最经典的描述。柴达木是我国除了西藏之外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和生活条件最困难的地区。海拔高、环境条件艰苦。柴达木盆地的油气勘探开发之路,因此也曲折、艰难。有高潮,也曾一度长期低迷,还经历了一个轮回的过程:早期在盆地西部发现石油,之后在北部冷湖油田开发,而后又转回到西部开发,现在则对北部进行新一轮的勘探。导致这一切的原因,与柴达木盆地环境的特殊和地质构造的复杂有关。
冷湖油田:曾经的骄傲和辉煌
从七里镇基地到青海油田的各个油气田,均有几百公里的路程,且要翻越海拔在3800米左右的当金山口。因此,从油田基地到柴达木盆地,可谓路途遥远。
1996年夏,我们从敦煌出发,目的地是阿尔金山北麓的拉配泉一带,到那里考察柴达木盆地北缘山系的地质构造演化历史。从敦煌到拉配泉,有一条路最近,那就是从阿克塞县城,经安南坝沿阿尔金山北麓往西,可以直抵拉配泉,并由此进入索尔库里走廊,再向南进入柴达木盆地西部。1947年,第一支深入柴达木调查石油资源的旧中国经济部青新边区柴达木工矿资源调查队,就是沿着这一条线路,到达盆地西部的扎哈和尕斯库勒湖一带。
1996年的夏天,我们没有走这一条路,而是舍近求远,翻过当金山口,过冷湖,经花土沟,穿柴达木盆地,顺青新公路,翻过青新界山,从索尔库里到达新疆的拉配泉一带。因为敦煌的司机告诉我们,他曾于不久前走过那条路,从安南坝到拉配泉的道路状况非常差,横穿马路的沟壑太多,有的地方不能过车。于是我们选择了远但是安全的路线。
但是,好事多磨。由于越野车的性能不佳,而装载的人员和物品较多,我们第一次没能翻越当金山口,半路无功而返。在敦煌休整了三天后,这才带着一辆越野车和一辆东风卡车又上路了,这一次成功地翻过当金山口。
这是我们第一次上高原,大家都有一些心慌。不过还好,过了山口,就是一个一百多公里的下坡路,直抵冷湖。只见一大片没有房顶的房子冷冷地肃立在旷野中,曾经赫赫有名的冷湖四号基地以一个被遗弃者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眼前。当年因开发石油而矗立起来的柴达木盆地上的第一座石油城——冷湖镇如今萧条冷清。可谓兴也石油,衰也石油啊。
冷湖镇,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因为我们的老所长——中国地质力学研究所的孙殿卿院士和其他一些同事,曾多年战斗在这里。那是1955年,为了解决中国是否有石油的问题,来自地质部的孙殿卿带领一支年轻的地质队伍,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普查工作。当时这里经济落后,既无工业,又无农业,畜牧业也不甚发达,地质工作更是薄弱,许多地方尚属空白。孙殿卿他们以石油地质力学理念为指导,对柴达木盆地北部第三纪地层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进行了数年全面系统的研究。这次的调查成绩不小:在鱼卡等地的侏罗纪地层中找到了煤系地层及可采煤层,这表明柴达木地区曾经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繁茂,而这为生油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他们还对盆地内部出露的第三纪地层的岩性、岩相、古地理等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广布于盆地内的第三纪地层,主要为河流及湖相沉积,在湖相灰色泥质岩石中,含有丰富的化石,是良好的生油层,不少地方还有油气显示。
有油气并不都能聚集成油田。当年,孙院士和他的同事们,抓紧对第三纪地层变形及断裂,特别是盆地西北部冷湖地区出露比较显著的第三系构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这里的第三系褶皱和断裂,不但很发育,而且成生展布很有规律,彼此呈雁列,构成反“S”形构造系列,其成生机制,犹如双手拧毛巾似的,在这种应力作用下,生成于生油层中的分散油质,会向断裂处和背斜构造高点运移,如果断裂暴露于地表,那么沿断裂运移的油质必然挥发至地表,在柴达木这样干燥、多风沙地区,挥发的油质又会粘结着不断吹来的沙尘,形成油砂山。这一年,孙殿卿他们在冷湖水鸭子墩反“S”形构造带中发现了非常壮观的大油苗,进一步证实了在背斜构造的高点可能有油气聚集的判断。根据这一推理,孙殿卿大胆建议:在大油苗附近背斜构造上打钻探油!1956年地质部632地质队1分队在冷湖四号的这一钻,遭遇到浅油层,原油喷射高达20米。冷湖四号油田的发现证明:柴达木盆地是一个有远景的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区,从而开创了在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找油的新局面。
随即而来的事实,让冷湖名声大噪:1958年9月,冷湖五号地中四井钻达650米后发生井涌,继而出现井喷,原油连续畅喷3天3夜,一天喷出原油高达800吨左右。冷湖五号油田的发现意味着柴达木盆地勘探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突破,由此,冷湖油田成为我国当时四大油田(玉门、克拉玛依、四川、冷湖)之一,中国的地图上也从此有了冷湖镇。冷湖油田的发现和建设,使柴达木石油事业从此有了依托,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来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冷湖油田的石油产品,曾有利地支援了青海地方用油和西藏部队用油,特别是支援了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用油需要。
然而,现在的冷湖镇只是一个从敦煌到花土沟油田的过路站。冷湖油田开采几年后,在大庆发现了大油田,当时全国只有二三十台钻机,为了集中精力打歼灭战,石油部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人力物力参加大庆会战,冷湖也抽调了部分人、机前去支援。冷湖油田人员锐减,生产力下降。80年代后,由于浅部油层开采几尽,深层的尚未发现,油田机关和基地又搬离冷湖,这里遂成为一座半空的矿业城镇。
不过近年来,随着石油地质勘探新技术和新理论的应用,青海的石油人又对冷湖地区的油气寄予了厚望。1995年以后,在盆地北缘通过人工地震获得了深层构造的反射资料,并通过对冷科1井的科学钻探,在侏罗系地层发现了近千米厚的优质烃源岩,这使得柴北缘的勘探帷幕再次拉开了。
花土沟:开满鲜花的地方
不过,冷湖并不是柴达木盆地最早开发的油田,也不是青海的主力油田。目前青海油田的主力油田是年产百万吨的尕斯库勒油田和年产30多万吨的花土沟油田。
尕斯库勒油田在尕斯库勒湖的东北边,油砂山的南边。油田基地所在地的花土沟镇在尕斯库勒湖的北边。自打1996年夏天我们借道花土沟往北考察盆地边缘的阿尔金山后,就常路经花土沟。没有到过花土沟的人会误以为这里一定是开满鲜花的山沟,而实际情形呢?哪有鲜花?连草都不长。放眼望去是一片又一片的土山,但是因为泥岩地貌呈现出一种花纹状,将山切割成一条条似花纹的深沟,石油工人就给这无名之地起了个漂亮的名字叫“花土沟”。
青海油田有一位名人叫秦文贵,曾获“中国五四青年”奖章。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海油田工作,第一个岗位就是在花土沟。在他众多感人事迹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这样一幕:临行前,秦文贵的父亲特地买回一张地图说,你给爹指指,你在哪儿上班?秦文贵找啊,找啊,就是找不到他上班的地方,只好对父亲说:爹,哪儿有石油,我就去哪儿。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图上没有名字的地方,却恰恰是柴达木盆地最早的油气发现之地。油砂山以及后来发现的第一口油井——油泉子,就都在花土沟区域。
原西安地质局的贺明静老人向我们叙述了那一段往事。那是20世纪40年代,国民党政府提出了“开发柴达木”的口号,策划修建一条“青—新”公路。在考察队中,有一位是当时资源部的工程师李树勋。当年他们是沿着柴达木盆地的南沿向西勘探的,走到盆地西部的红柳泉时,李树勋发现地面有出露的油层,遂判断此处大概有油气。后来修路的民工证实了他的发现——他们在红柳泉东面的山坡下拣到一种黑色石块,用火可以点着。李树勋回来就向上面作了汇报,而后在1947年,又随同上述的旧中国经济部组成的柴达木工矿资源调查队开进柴达木。12月中旬,一行人马,冒着隆冬严寒,在扎哈以北30公里、红柳泉以东15公里处,发现了油砂山构造以及厚度达150米的油砂层。大家惊喜万分,现场绘图,最后在各种测绘地图上,测量工程师周宗浚郑重地标上了“油砂山”这几个字,从此油砂山就成为柴达木盆地石油宝藏的标志。1954年新中国第一次派出石油地质勘探队进入柴达木盆地进行石油与天然气勘探时,最先进驻的也就是红柳泉地区。贺明静老人就是勘探队的队员之一。
1954年4月,燃料工业部西北石油管理总局派出了6个地质分队、1个重磁力队、1个三角测量队和1个手摇钻井队,组成一支480人的柴达木石油地质大队,对盆地开始进行大规模石油地质勘探。4月18日,第一批进盆地的70多名石油地质勘探队员,从古城西安出发,出敦煌,翻越阿尔金山,走了一个多月后才进入盆地西部山区。这是一支长长的驼队,载着一群血气方刚的青年,他们的平均年龄不到25岁,在毫无社会基础的盆地里,在自然条件极为不利的环境中,进行了极其艰苦的野外石油地质勘察工作。无数队员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一点只要在冷湖墓地、花土沟墓地转上一圈就能明了。
在花土沟墓地葬着一位特殊的老人,墓碑上刻着这样一行字: “新疆且末县红角公社穆买努斯·伊沙·阿吉之墓”,立碑时间为“一九六一年十月”。他就是柴达木的功臣阿吉老人,享年74岁。
阿吉老人可以说是柴达木神奇的行者。年轻时因为经商,他常常穿行在柴达木,对盆地十分熟悉。他带领解放军剿过匪,为地质队探过路、找过水,直至后来建农场、筑铁路、考察青藏高原动植物生长规律,都是阿吉老人当的向导。人们赞誉他就像柴达木里的骆驼、柴达木的活地图……
在翻阅浩如烟海的柴达木石油勘探开发史的资料中 ,我们看到当年石油地质大队101分队的队长葛泰生在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说起的一段往事:1954年6月,阿吉老人带着他们从阿拉尔出发经过红沟子到茫崖去。起初勘探工作十分顺利,第一天,到达红沟子便发现了储油构造和油砂;第二天,在油泉子又发现了大量的油砂和地蜡。也许是喜人的成绩让他们忽视了水的问题——他们只带够七八天的水量,初夏的戈壁如蒸笼,尽管大家竭力节省,到第五天时,水也只剩下不过百十斤。第六天,一峰骆驼又累又渴突然倒地不起,为了人的生命,大家只好忍痛弃它而去。孰料,那骆驼看到人走了,挣扎着爬起来,踉踉跄跄地追赶上来,可是没走出多远,就又栽倒了。骆驼挣扎着爬起,摔倒;再爬起,又摔倒……泪水模糊了队员们的眼睛。他们为骆驼心痛,也为自己的前途担忧。然而就在第7天,趁着黎明即行的队伍刚出发没多久,骆驼忽然个个振奋着奔跑起来,阿吉老人兴奋地大叫:“骆驼闻到水草味了!”果然,在那遥远的天际,出现了一片绿洲,那就是茫崖在向他们召唤。生死在瞬间得到转换。而柴达木盆地的第一个油田——茫崖油泉子油田也在转年的12月中诞生。更富有意味的是,阿吉的女儿也是在1955年夏出生的,阿吉给女儿起的名字叫“柴达木罕”。
1956年,成立才半年多的青海石油勘探局从青海省省会西宁迁到柴达木盆地西部的茫崖花土沟,使地处戈壁荒漠的花土沟顿时变成了人烟稠密的小镇,不过这个小镇没有一幢房子,而是由万千顶帐篷组成的别致的“帐篷城市”。1958年,在盆地西部地区发现了花土沟、七个泉等油田。1959年2月,柴达木盆地的第一车原油外运。
南八仙: 柴达木的月亮
从当金山口往南,穿过苏干湖盆地中的花海子,经达肯大坂山,越过路乐河、鱼卡河,我们来到了大柴旦镇。虽然尚未考证,但我们觉得这里就应该是使柴达木得名的地方。你看,大柴旦镇东边的山叫柴达木山,西边的盐湖叫依克柴达木湖,而南边的盐湖叫巴嘎柴达木湖,湖边更有小柴旦,这里简直就是一个柴达木的世界。
大柴旦镇及其附近的南八仙、鱼卡、马海等地,是柴达木盆地北缘的重要油气勘探目标区。1958年,曾在这里发现马海气田。1964年,发现了鱼卡油田。1995年之后又发现有南八仙油气田。这里有丰富的侏罗系烃源岩,地表和浅层更是含有大面积的侏罗系煤系地层,是青海省重要的煤炭基地。可是,这里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量非常小,不过在经过一个轮回之后,由于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的进步,柴北缘又成为青海油田目前进行重点攻关的地区,于是,我们也在对柴西地区的多年研究之余,进行了柴北缘油气资源的研究。我们期望,在这里,正如在中国最老的油田玉门一样,也可以在堆推覆在新生代沉积地层之上的老残山下,找到油田的新生。
这里的自然条件与柴西别无二致。2004年夏,我们从大柴旦北边约40公里的鱼卡进入盆地的腹地,见识了盆地里沙尘暴的狰狞面目,一行人被困在车里看窗外狂沙飞舞,心里想着听天由命这4个字。而在这之前两年,我们在这里遭遇过一次洪水的洗礼。而2005年的夏天,我们又一次从这里走过时,遇见的却是蓝天白云,小河潺潺,景色十分宜人,宛如沙漠里的小江南。
有人以为柴达木的景致是单调乏味的,无非就是荒漠戈壁,那是对柴达木的误读。从鱼卡往西,顺着青新公路315国道,就可进入南八仙和一里坪一带的风蚀地貌雅丹群。这是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雅丹景观之一,分布面积达千余平方公里,被世人视为魔鬼城和迷魂阵。那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土丘,令人恍如来到迷宫。
但是徜徉在这一片自然的神奇领地中时,我们却没有忘记50多年前发生在此的一段悲壮故事。在开发大西北的高潮中,我们的同行,或者可以称为前辈的8名来自南方的女地质队员,在出外进行地质勘探时突遇沙尘暴,姑娘们迷失在雅丹地貌群里。风沙刮了几天几夜,人们四处寻找,但始终没有收获。姑娘们失踪在阿尔金山下的荒漠中,尘掩沙埋。半年后,人们才找到了其中的3个,那时尸体已经半风干。令人动容的是,在她们的身子下,还死死压着她们的地质包和地质图。
为了纪念这8位献身在柴达木石油勘探之路上的烈士,人们在发现地垒起了8座坟墓,又将这个无名之地命名为“南八仙”。南八仙,多么动人的名字,她们那悠然而去的生命,不正像乘风而去的仙女吗?在寂静的夜空,如柴达木上空的明月,慰藉着茫茫不语的大漠。
作为后继者,每当路过这里,都不免心有所怅。不免会联想起许许多多与她们有着相同遭遇的人。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的女儿杨拯陆也是从事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大学毕业时她所填的志愿,第一是新疆,第二就是柴达木。1958年的中秋,她在前往哈密以北的三塘湖盆地勘探中突遇暴风雪,她和另一位队员在冰天雪地里匍匐前进了28公里,最终因气竭力尽而不幸遇难。人们把她所调查的三塘湖地质盆地的一个含油地质构造命名为“拯陆构造”,让她的英名与大地同在。
大漠有大漠的严酷,盆地有盆地的禁区。可是,我们以及无数人仍旧痴迷于它的地质构造和地质演化史。这里曾是五亿年至四亿四千万年前的一个海沟所在地,一个地质上叫做板块碰撞的地带,一个有着一种红绿相间的奇特岩石——榴辉岩的地方。这些四亿四千万年前形成的岩石,曾经处在地下五六十公里的深处,现在竟被翻到了地表,盖在了六千五百万年前才形成的沉积岩石之上,地壳曾被翻了个个儿。在有些地方,两亿年前形成的、软弱的侏罗纪煤系地层,竟被盖在了五亿年前形成的坚硬岩石之下。什么叫做天翻地覆?这就是天翻地覆!也正是因为古地理上有着沧海变桑田这样的奇妙,大地构造犹如魔方转动式的变化,我们今天才有不断发现的可能。而这也是柴达木盆地不断给我们提供的想象的空间。比如,就在南八仙,通过对老井资料的复查,在该地钻探仙4、仙8等井时,在下第三系渐新统层段又发现有油气层!
阿尔金山:柴达木盆地的闸门
提起石油,人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渤海油田这些处于中国东部的油田,其实中国的石油勘探首先始于西部,后来由于西部油田的产量逐渐减少以及勘探难度大等问题,遂由西部转移到东部。当东部的石油开发已达到顶峰状态时,人们的目光就又重新投向西部那广袤的旷野。那里有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这三大盆地。因为自然环境的特殊,地质构造的复杂,勘探技术的限制,我们知道对它们的探究始终未曾穷尽。(当然,人类对自然的任何探究都不能说已经达到穷尽的状态。)
在50年代,由于勘探技术不够成熟,塔里木盆地的许多地区并没有被列入普查的远景区。但是,作为我国陆上最大的沉积盆地,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的塔里木盆地,具有陆相和海相两套烃源岩,其石油和天然气蕴藏都很丰富。其海相生烃岩沉积的历史非常长,并经历了长期的演化,是主要的油源岩。在90年代,当勘探技术有所突破,塔里木油气的发现就超过了柴达木。海洋的石油可以用海量来形容,因为它有海量的生物量,特别是动物,因此,再大的陆相盆地如柴达木者,也是无法与具有厚层海相沉积的塔里木盆地相比较的。
那么柴达木盆地油气资源的前景如何呢?只有对它的地质构造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才有发言权。但是柴达木盆地的海拔是如此之高,规模是如此之大,很难用一般的地质理论来解释。所幸的是,我们对其西北一侧的阿尔金山进行了科学考察,略有收获。从1996年夏天开始,我们对阿尔金山中的索尔库里走廊进行了多次考察,逐渐加深了对阿尔金山与柴达木盆地关系的认识。
索尔库里走廊是两山之间的一个长条形的谷地,这是断裂运动的结果,可形象地比拟为推拉门的槽子,而走廊北侧的那一片山,也就是所谓的推拉门了。推拉门的作用,就是将原本从柴达木盆地流出到塔里木盆地的水系,统统关在了盆地内部,而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5000万年的时间。至今,你还能看到这个推拉门作用的遗迹,比如在冷湖西北、拉配泉南边一个叫柴达木大门口的地方就是一个狭窄的水流通道,现在则是从青海进入新疆的青新公路中的一条。
柴达木盆地在两亿年前开始形成的时候并没有这么高,它是一系列断陷的山间盆地的总和。五六千万年前,由于印度次大陆向亚洲强烈挤压,将青藏高原北部的许多地块往东边挤出,柴达木盆地就是其中被挤的一个,这一挤也抬高了它的海拔。这时祁连山挡住了柴达木盆地的去路,山脉冲到了盆地的上面,而盆地也开始了巨厚的沉积。阿尔金山,这个从祁连山脉的一端被切下来的残块,作为柴达木盆地北侧的闸门,相对盆地向西滑移,于是就将盆地内部的油气都留在了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末风云2谁主中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