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限掌声送给社会人人回答)

(限女生)有没有被别人问道过你想要个什么样的男朋友?都是怎么回答的?!...
全部答案(共4个回答)
多人间不能男女混住,如果你是女生,那么你会被分配到一个都是女生的多人间,如果是男生,就会被分配到一个都是男生的多人间。情侣和夫妻住多人间也是会被分开的。
答: 半年多时间吧,了解了为人和生活习惯的时候吧。
答: 见不到对方,会一心念着。。。
答: 孩子不愿去找心理咨询师,你找心理咨询师,通过你来高速孩子,也许比咨询师调整孩子更有效。可能是孩子问题是你们的亲子问题呢。
答: 喜欢他,就主动的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呀,你告诉他你喜欢便不是说你是个很坏的女孩或怎么样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的想要的东西,告诉他,这样你可能会舒服一点,...
目前我们的生活水平必竟非同以往.吃得好休息得好,能量消耗慢,食欲比较旺盛,活动又少,不知不觉脂肪堆积开始胖啦。                                                                                         减肥诀窍:一.注意调整生活习惯,二。科学合理饮食结构,三。坚持不懈适量运动。
   具体说来:不要暴饮暴食。宜细嚼慢咽。忌辛辣油腻,清淡为好。多喝水,多吃脆平果青香焦,芹菜,冬瓜,黄瓜,罗卜,番茄,既助减肥,又益养颜,两全其美!
有减肥史或顽固型症状则需经药物治疗.
如有其他问题,请发电子邮件:jiaoaozihao53@ .或新浪QQ: 1
要有经营场所,办理工商登记(办理卫生许可),如果觉得有必要还要到税务局买定额发票,不过奶茶店一般人家消费是不会要发票的巴,要买设备,要联系供应商备一些原料,就好啦,没啥难的,不过要赚钱的话就得选好开店地段。
办理手续的程序(申领个体执照):
1、前往工商所申请办理
2、根据工商所通知(申请办理当场就会给你个小纸条)前往办理名称预核
3、拿到名称预核通知书,办理卫生许可证(前往所在地卫生监督所办理)
4、拿着名称预核通知书和卫生许可证前往工商所核发营业执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企业(在工商局的登记注册类型为"110"的企业)和当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含)的非国有工业企业。
由于这个年龄的宝宝好玩好动,而且特别喜欢玩水,经常会把衣服搞湿搞脏。所以不少父母顾虑重重,认为宝宝年龄还小,只不过是喜欢玩水而已,不会学会自己洗手。
其实,宝宝对父母教他洗手是很感兴趣的。只要方法得当,宝宝也能很快学会自己洗手、洗脸。训练时,父母要一边和宝宝玩肥皂泡,一边教洗手的动作,同时也应教宝宝如何开或关水龙头,如何用手巾擦手等。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宝宝就学会自己洗手甚至洗脸了。
6个月以下婴儿的胃容量相对较小,如果额外补充水分,很可能就影响到喝奶量,进而减少其他养分的摄取。因此,只要宝宝没有患上水分容易流失的疾病,一般不建议给宝宝补水。
未添加辅食的宝宝
一般来说,只要宝宝的进食状况正常,就不需要再额外补充水分,除非在天气非常炎热、室内没有空调的情况下,才可以补充少量开水。
添加辅食的宝宝
就6个月之后的婴儿来说,多半已经开始接触奶水之外的其他辅食,水分摄取的来源更加丰富。因此,可以在宝宝进食后或两餐之间补充少量开水,这样能够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也有益于牙齿健康。
包皮是男性阴茎前端的皮肤呈双层折叠覆盖于龟头及尿道外口,相当于给龟头带了一顶“帽子”。包皮是人类进化的残留器官,有一定的理由和作用。李龙介绍,出生的婴儿,龟头的皮肤尚没有角化,非常娇嫩,就像眼睛一样,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特别是因为龟头表面有丰富的神经末梢,接触到周围的物体或受到摩擦时会产生强烈的刺激感觉,令婴儿感到不舒服,这样包皮相当于给龟头穿了一层衣服,对龟头起到保护作用。
包皮的保护作用如果发挥过度,就会起到不利的副作用。李龙表示,包皮与阴茎头粘连,包皮口狭窄,包皮不能下翻,尿道口和阴茎头不能露出,在医学上称之为包茎;包皮虽然能下翻露出龟头,但是一直保持婴儿状态,覆盖龟头和尿道外口,就称包皮过长。不论是包茎还是包皮过长,对人体都有一定副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隐睾是男孩较常见的生殖器官发育异常,如果不及时发现,延误治疗会影响生育,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胎儿出生后,睾丸自腹膜后腰部下降,于7—9个月时降入阴囊,出生时未下降者亦多在出生后短期内降入阴囊。睾丸下降不全,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胎儿期将睾丸向下牵引的索状引带异常或缺损,睾丸便不能自腰部下降到阴囊;二是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致使睾丸对促进性腺激素反应不敏感,失去激素对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三是母体的下丘脑产生的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使脑下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它们作用于胎儿睾丸的Legdig细胞产生睾丸酮,胎儿生长过程中,如果母体缺乏足量的促性腺激素,亦可影响胎儿睾丸下降的动力作用。
健康的孩子很少有这儿虚那儿虚的问题。因为孩子处于发育发展的阶段,整个内脏机能虽然不成熟,但是不等于机能虚弱。相对他个体来讲,他的机能应该是不断的旺盛的发展。
除非我们不合理的养育伤害了他的脾胃功能。比如说他只能承受二两的食物,你一顿给他塞半斤,他的消化道脾胃都不能承受,它很疲劳、很衰竭。其实老百姓说的所谓上火无非是消化功能的紊乱,紊乱的原因还是吃得不合适,一般都是吃多了。这样的话,不光是晚上,白天也一样,孩子要多少给多少,不要就别吃。
可能有一些孩子不控制,他多吃一口少吃一口都没有关系。这就需要家长更仔细的观察。有的妈妈是给孩子喂食,孩子就张嘴,你要观察他吃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如果孩子出现一些满足感,比如说吃东西开始很专心、很积极、很热情,吃着吃着这种热情降低了,这种积极的主动性也降低了,这个咀嚼的速度也放慢了,好像对吃的兴趣不浓了,这个时候就可以不吃,孩子生病的机会就少了。
是flex+fms么?用Camera.setQuality()这个方法可以符合你的拒绝,详细信息你查阅下Camera文档信息吧。至于别的技术做视频聊天,就不怎么确切了,我要用过flex + fms
成都高新区代理记账是指企业将本公司的会计核算工作全部委托给专业记账公司完成,本企业一般只设出纳岗位,负责日常收支业务和财产保管等工作。简介“一人公司”实例 成都高新区注册一人有限公司代理记账需实质意义上的“一人公司”在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较为普遍,因为美国许多州的公司法律规定董事必须拥有一定数额的公司股份,即资格股,所以许多公司的股份的绝大部分比例由一个股东拥有,另外极小比例的股份由公司董事拥有。
在成都锦江区注册新公司办理营业执照需要准备什么?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登记应提交的文件、证件:(1)《企业设立登记申请书》(内含《企业设立登记申请表》、《单位投l资者(单位股东、发起人)名录》、《自然人股东(发起人)、个人独资企业投l资人、合伙企业合伙人名录》、《投l资者注册资本(注册资金、出资额)缴付情况》、《法定代表人登记表》、《董事会成员、经理、监事任职证明》、《企业住所证明》等表格);(3)法定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报告;
成都高新区公司办理企业年报审计报告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二步,判断和运用重要性水平,主要是将被审计单位未调整不符事项汇总表与会计报表层次或账户余额层次的重要性水平进行比较,据以确定未调整不符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影响程度。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差异之后,一般应与被审计单位沟通,建议其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调整那些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必须考虑改变审计意见和在审计报告中如何反映的问题。4 聘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情况。5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工资(含各种津贴、补贴等)、奖金分配情况,以及公司职员平均工资水平。
成都锦江区注册企业管理公司是怎么样的呢?
3、公司资质要求
一些特殊行业的公司注册是需要获得有关部门的许可才可以设立的,就注册公司新规定,饮食业可以先领取营业执照再办理相关可证书,但是一些行业依然要先办理许可可以领取营业执照。成都锦江区注册企业管理公司的详细流程如下:一、核名
企业名称查询
字号5-10个
行业类别 / 经营范围
注册资本 (四川开头的需要500万+)
股东身份证 原件及复印件/ 持股比例例:成都/四川(区域)+易本账(字号)+创业服务(行业名)+有限公司(类型)。
正在加载...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相关问答:123456789101112131415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把人作为完整的人来研究,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人和社会人局限:()
A.传统学派
B.人际关系学派
C.人力资源学派
D.现代学派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物质回报
B.内部回报
C.精神回报
D.外部回报2
A.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B.第一印象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效应
D.评论4A.“人群关系”管理方式
B.责任制管理方式
C.“应变”管理方式
D.“自我实现"管理方式5
A.个别化奖励
B.弹性工作制
C.员工持股计划
D.进行人与工作的匹配当前位置:管理学题库>
问题:  &#xe6
[单选] 把人作为完整的人来研究,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人和社会人局限:()
A . 传统学派B . 人际关系学派C . 人力资源学派D . 现代学派
尊重每个个体与群体的特征,把其变成组织力量的潜在源泉,这一做法体现了:() 管理沟通。
管理差异能力。
管理变革能力。
控制预算。
在实际摄像拍摄时,()也会影响所拍摄图像的质量。 高速拍摄。
长时间拍摄。
照度过大。
不属于古典条件反射理论描述的现象是:() 被针扎了一下后退缩。
眼中有异物而眨眼。
被开水烫而大声喊叫。
青少年的追星行为。
摄像中,拍大场面时,要先布(),后布主体光。 装饰光。
完成某项特定行动而给个人带来的满足感是指:() A.物质回报B.内部回报C.精神回报D.外部回报。
把人作为完整的人来研究,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经济人和社会人局限:()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人的社会化漫谈
我的图书馆
人的社会化漫谈
一、本能与教养——社会化的意义“狼孩”的生活经历已在某程度上对这些问题作了解答。1.从“狼孩”谈起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博物馆里,有一座奇特的青铜像:一只母狼张嘴露牙,警惕地注视着前方,腹下有两个婴儿,正含着母狼的乳头吮奶。这座青铜像所反映的,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传说,在一座城邦的王位争夺中遭到生命危险的一对孪生婴儿,由于一只母狼的哺育幸免于死。在母狼的抚育下,他们成了两个“狼孩”。及到长大成人,他们发动了一场复仇的激烈战争,杀死了仇敌,并替外公夺回了王位。传说当然不等于历史事实,但在现实生活中,倒也确实发生过母狼育婴的奇事。本世纪20年代,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米德纳波尔小城附近,就曾发现了一对由母狼抚育的女孩,大的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她们被送到孤儿院,大的取名卡玛拉,小的取名阿玛拉。刚被发现时,她们的行动和狼差不多,用四肢行走,白天躲起来,晚上则起来乱走,眼睛发亮;吃东西不用手,而是放在地上用牙齿撕咬;不会说话,叫起来声音如狼,不穿衣服,把人家给她穿的衣服撕烂,不让人给她洗澡,也不喜欢与人接近,谁接近她,她就抓、咬,或作兽叫。阿玛拉被收养了11个月后就死了,年已七八岁的卡玛拉,智力水平只相当于.. 6个月的婴儿。人们花了很大的力气训练,两年后才能直立,到.. 13岁才能独立行走,但快跑时,还要用四肢。直到.. 17岁那年死去时,还没学会说完整的话,这时的心理状态只相当于两岁小孩。可见,她们虽然具有人的躯体和生理结构,却完全没有人的知识、技能、心理、习性和情感。世界上还发现由其他动物如熊、羊、豹、猴等抚养长大的人类幼童——“熊孩”、“羊孩”、“豹孩”、“猴孩”等,他们的心理发育情况,他们的知识、技能、习性和情感等,都与“狼孩”大致相似,而与同龄的人类幼童则相差甚远。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两种在特殊环境中生存下来的人类儿童:一类是被人遗弃或迷入荒原和森林,靠自己的力量独自一人生存下来的年龄稍微大一点的野生儿。1799年,有三个猎人曾在法国南部阿威龙县的森林里发现并捕获了一个年约十一二岁的野孩子,这个野孩子被捕获后不久又逃回森林。几个月后又被捕获,他的行为十分凶猛,总想逃走。第二年他被送到巴黎,收养在国立聋哑学校。这个野生儿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如同白痴。经过专家鉴定,他的白痴并非天生的。经过六年的训练和教育,这个野孩子的智力才有所恢复,达到.. 6岁儿童的水平,直到.. 40岁死亡时,其智力仍然停留在这一水平上。另一类是被丧失了人性的人关起来,在与人类社会隔离的恶劣环境勉强生存下来的孩子。这一类虽然与前面两种所谓纯粹的野生儿不同,但是他们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在“隔离环境”中生活而被野生化了,因此,也可以把他们看成是野生儿。在这种野生儿中,最著名的是巴登大公国的王子卡斯巴·豪瑟尔。他生于.. 1812年.. 4月.. 30日,出生后不久即被争夺王位的宫廷阴谋家把他同普通的婴儿进行了调换,然后被当做人质扣押了起来。开始,他一直由一个性格忧郁的女人抚养,三四岁以后就被关入了地牢,直到 17岁以后,他继承王位已经不可能了,因而失去了人质的意义时才被释放出来。美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格赛尔,曾经对以上三种野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的生活习性、行为方式的形成和确立,是不可能脱离社会的。一旦脱离了社会,就只会养成动物或类似动物的习性,而不会形成人性。即使原来曾经生活在社会中,而后来却与世隔绝,也会丧失正常人的智力、技能、习惯、性格、情感,要恢复人性、恢复正常人所具有的这一切,就必须回到人类社会中来,得到比正常人更多、更加特殊的教育和训练。说到人性,有人自然要问:人性是什么?它与动物性有何区别?关于人性,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早在几千年以前的古希腊人认为,人性就是人的自然属性,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人的本性或人性,可能比西方哲学家谈得还要多,有些人把人不同于兽的特征以及人先天具有“自然道德”观念,说成是人性,如“性恶说”、“性善说”,还有一些人把与生俱来的一切生理机能叫做人性。马克思主义同样十分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性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一种高级动物,当然会存在与动物相类似的一种自然本能。饥而思食,渴而思饮,身体发育成熟时就有性的要求,这都可称为人类的本能,同样也是动物的本能。人的自然属性虽然与动物相类似,但不能理解成和动物完全相同。动物的自然属性完全是一种固有的、机械的、自发的本能,而人是通过有意识地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来满足自身的生活需要的。拿“食”来说,人与动物均具有这种天性,但人吃饭与动物完全不一样,吃什么饭?是水饺、米饭,还是热狗、三明治;用什么吃饭?用匙、筷子,还是用刀叉,或用手抓,这要受到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再进一步问,吃饭的途径是什么?是靠劳动,还是靠剥削,这就更与人的自然属性毫无联系了。人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身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产物,有人类特有的社会属性。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满足自身需要的劳动活动;人类活动均具有一定的自觉性、意识性;人类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和其它社会关系,这些关系都受特定行为规范的束缚等等,这些因素相互联系就构成了人的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性中更重要更本质的一方面。人的行为、活动、思想、情感无一不是社会的产物,一旦脱离了社会,脱离了社会联系,也就丧失了人性,丧失了人的一切能力。从“狼孩”的心理发展状况和生活习性特点看,“狼孩”不通人性,所通的更多的是动物性,虽然动物也可能具有某种群体习性,例如,大雁列队而行,蚂蚁结群而动等,但它们没有思维活动,其生存活动没有自觉的目的性,它们的行为只是属于一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生物本能,就像植物也有能被动地适应自然环境的生命运动一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狼孩”简直不能被称为社会意义上的“人”。当然,这样说决不是意味着人的社会属性同人的自然属性毫无联系,相反,它们是有机的结合、统一于人身上。自然属性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没有人的大脑、四肢、五官等生理机能的运转,人的任何活动都是难以进行的。人的自然属性是生而有之的,先天就有的,那么人的社会属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唯一的答案只能是:从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与发展。人的自然属性是生而有之的,先天就有的,那么人的社会属性是从哪里来的呢?唯一的答案只能是:从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与发展。把人分为“自然人”和“社会人”,这只是科学研究中高度抽象的结果,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人从出生之日起,就与社会建立了这样那样的联系,就开始接受社会的影响,当婴儿能够识别母亲的脸庞,露出第一个微笑时,他已经在进行某种社会交往,即具有某种程度的社会属性了,纯粹的“自然人”是没有的。当然,也有个别的例外。埃及古代有个皇帝,他为了想知道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先天就有还是后天形成的,叫人把两个婴儿藏于地下室内,只给食物,不准和人接触,结果这两个婴儿长到十二三岁时,不会说话,只会怪叫。我国明朝,朱棣夺取建文帝的皇位成为明成祖后,迁都北京,把建文帝的小儿子朱文圭带到北京关起来,单独隔离。朱文圭从 2岁到 55岁,过的都是的孤独生活,成为“出见牛马亦不能识”的白痴。还有前面提到的各种“野生儿”,没有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和生活习惯。他们的习性和周围的动物毫无二样,这都是没有经过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实现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结果。由此可见,人总是社会的人,不实现社会化,就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社会化的作用,不仅仅是把作为生物个体的婴儿变成社会人的基本途径,对于社会来说,它也是人类保存、巩固、传播前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前人创造的成果的主要途径,动物的本能是靠生物规律一成不变地一代一代往下传。某一动物经过训练可能学会某一本领。例如,猴子能够模仿人类的动作,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社会上玩猴子的流浪汉,他们所训练出来的猴子,表演的各种花样,就很令人忍俊不禁。热带地区,有些果园的看守人,长年在一间木屋子里过着单独的生活,因为百无聊赖,常常抽烟消遣,猴子在户外看惯了,当看守人外出巡视果园的时候,就从窗户溜进房子,学着划火柴点烟,吸起烟来,久而久之,上了烟瘾,以后烟瘾发作时,溜进屋子来,伸“手”向看守人要烟的事情,也发生过。还有些猴子模仿人的动作,学会戴眼镜、摘果、骑马、牧羊等等。再比如黑猩猩,这是世界上公认为四种猿类(大猩猩、猩猩、黑猩猩、长臂猿)中最聪明的,有人把它的幼儿抓来和人类的幼儿一同养育,观察它们的行动,居然把它们训练到也可以披餐巾、穿衣服、持刀叉、上厕所、卧睡床。也还有一些黑猩猩被训练到能够骑单车以至摩托车,加入了马戏班,成为“演员”。还有一些黑猩猩,被某些人家驯养,居然能够开锁、关闭电视机等。然而,无论猴子还是猩猩怎样聪明,一般只限于模仿,更重要的是他们不能把其本领传播到它的同类中去,人则不同,人不仅可以模仿,还可以创造,而且可以把创造的成果传授给新生的一代,使之更加完善。社会化即是这种传递社会文化的直接途径。经过这个过程,人类的经验、技能、智慧得以保留和遗传下来,不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化本身,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造,而且可以把创造的成果传授给新生的一代,使之更加完善。社会化即是这种传递社会文化的直接途径。经过这个过程,人类的经验、技能、智慧得以保留和遗传下来,不因个体的死亡而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化本身,对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也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聪明是天生的吗英国有一位科学家叫高尔顿,1819年,他写了一本《遗传天赋》的书,他认为天才是遗传的,他声称调查了.. 997位名人,其中父子兄弟亦为名人的共有.. 332人,占三分之一强,而普通人中,只有一个人才配得上高尔顿所称的名人的标准。我国民间也有这样的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养嵬会钻洞,父母不聪明,子女一定笨。”说法尽管有不同,但都是把子女的好坏,全部归咎于先天遗传的影响。先天遗传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呢?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生物有机体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着祖先的许多生物特征。遗传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构成、形态、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尤其是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大脑的特征等等。这些遗传的生物特征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祖先通过一定的机制,传留给个体的,但也有一些特征并不是遗传而来,却早在出生之前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就已决定了。例如某些疾病或药物的影响,使胎儿的感官、神经系统以及大脑的机构受到某种损伤,那就不属于遗传素质,但都是与生俱来的特征。遗传素质是人的社会化的物质前提,没有这样先天的素质,人的心理、智力、行为就不能正常发展或受到严重影响。生来没有大脑的“无脑畸形儿”,不能产生心理活动;生来眼瞎的儿童,没有视觉能力,先天耳聋的孩子,没有听觉能力;色盲难成画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胎儿的大脑受到损伤,他出生后的智力水平也就会大大落后于正常儿童。严重的只有一些吃、喝、尿等本能活动,或者只有一些最原始的感觉,如饥饿、疼痛等。这就说明,先天的遗传素质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内部条件,它为个体发展成一个社会的人提供了可能性。“狼孩”虽然从小生活在动物的环境中,当他回到人类社会的最后几年,能够恢复人的一些感情、心理和行为,能说几句话,能穿、脱衣服,能用碗匙吃饭,而动物即使从出生就生活在人的社会中,不管人对它施行怎样的训练,不管环境与教育条件如何地优越,尽管它们也可以掌握某些人类的行为,但到头来,动物还是动物。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狼孩毕竟是人类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而动物自身所具备的遗传素质,根本不同于人类。一般情况下,对于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儿童来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仅仅提供了一个物质前提,并不决定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客观事实证明,千百万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水平各不相同,但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过程却极其相似。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尽管他们的大脑结构和机能无重大区别,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很不一样,智力水平、活动能力、志趣爱好、性格特点等各有差别,甚至是极大的差异。对一些“天才人物”的研究也表明,虽然他们智力优异,成绩卓绝,但他们的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过程和一般人并无重大区别。像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解剖他的大脑,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他的大脑的重量、结构和一般人没多少差异。的大脑的重量、结构和一般人没多少差异。也有人主张,人的大脑是决定是否成才的标志,脑袋大的人就聪明,反之就愚笨。这种看法也是不科学的,拿人和动物比,大象脑的绝对重量远远超过人类,但大象的智力远不及人。百灵鸟脑的相对重量(脑重与体重之比)也超过人类,智力也远不及人。从人与人之间的比较看,对一些具有高度聪明才智的人调查说明,他们的大脑既有很大的,也有很小的,还有和常人近似的。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脑量达到二千多毫升,比一般人的脑量要大得多,但法国作家法朗士的脑量却只有一千毫升,比一般人的脑量要小得多,几乎只有屠格涅夫的一半,但法朗士在文学上的贡献很难讲比屠格涅夫小。相反,迟钝者,也有脑袋大的,有一种畸形儿,脑袋很小,身体很小,但并不聪明。可见,脑量大小,并不影响人的聪明才智的发展。从人类发展史看,脑量决定论也是站不住脚的。从四五万年前的智人到现代人,脑量几乎没有变化,但是智力却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的任何一个人如果生活在早期智人群中,他无疑就是天才。智人只能制造细石器,制造骨针,这在当时就是了不起的“尖端技术”了。而现代人却能制造每秒运算一二亿次的电子计算机,还能使卫星飞绕长空,飞船抵达月球..这些辉煌的成就,是智人连想也没有想过的。遗传禀赋论、大脑决定论,都是不科学的。实际上,无论从思维的器官大脑的发育看,还是从知识的来源看,都是后天社会生活实践的结果,是学习的产物。从儿童的发育看,婴儿生下来的时候,体重只不过几斤重,脑量只不过三四百毫升。成年人的脑量是一千三四百毫升。很明显,人的主要的脑量都是后天发育长大的,新生儿的脑量不仅很小,脑的结构也很简单,是出生以后才逐渐复杂起来的。据生理科学研究,新生儿的脑电波十分平坦,没有什么波峰波谷,脑的沟回没有全部形成,灰质和白质没有明显区别,大脑的神经细胞上没有髓鞘,并且分支极少;成年人的脑有复杂的沟回,有发达的大脑皮层,所有这些,都是后天的产物。人的感觉器官也是后天才发达起来的,婴儿刚生下来的时候,没有一个不是闭目塞听的。婴儿起初看不见东西,也听不见声音。后来接受光的刺激多了,才逐渐能看清东西;耳朵接受声波的刺激多了,才听得见声音。正如鲁迅所说的:“天才儿童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的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也说过:“在儿童离开母胎,打开生活的门户之际,是没有任何观念的。只有在需要(首先是饥饿的需要)的推动下,才学会了运用自己的器官,获得了各种观念,他周围的对象是真正的老师。”知识、才能,都是后天学习、实践的结果,狼孩出生时虽具有正常人一样的大脑和感官,但由于没有人类的社会实践,智力却远远不及正常人。如果说兽孩们还有一些从动物父母那里学来的本领的话,那些与世隔绝的人则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了。19世纪国外有一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地牢里。有人每天给他送水送饭,但从来没有人露过面,从来没有人与他说过话,王子的血统不可谓不高贵,但是.. 17岁获释的时候,他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不认识父母,也不知道穿衣戴帽。由于缺乏社会环境的实践,王子成了白痴。果说兽孩们还有一些从动物父母那里学来的本领的话,那些与世隔绝的人则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了。19世纪国外有一个王子,幼年时被人绑架,囚禁在一间地牢里。有人每天给他送水送饭,但从来没有人露过面,从来没有人与他说过话,王子的血统不可谓不高贵,但是.. 17岁获释的时候,他既不会说话,也不会走路,不认识父母,也不知道穿衣戴帽。由于缺乏社会环境的实践,王子成了白痴。动物的能力一经获得,就改变基因,遗传给后代;而人类的后代不能从父母的技能中获得自己的技能。不学习,连作为人类特征的劳动也不会,同样的道理,恶人的儿子并不一定是恶人,伟人的后代初生时只是一个凡人,学者的儿女同样要从零学起。人要成为一个受社会欢迎的成员,成为一个合格而有智慧、有才能的人,虽然健康的正常的遗传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还需投入到社会环境中去,接受教育和锻炼。强调人的知识、行为、才能来自学习和实践,并不否认同样环境条件下,人的才能、知识所具有的差别,一树之果,有酸有甜,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有的表现在脑的素质方面,有的表现在感官方面。例如,刚生下来的婴儿,有的爱哭、有的安静、有的大喊大叫、有的低声细气,这些都是神经系统类型差异的表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人记忆力特别强,有的人理解能力特别强,有的人对声音特别敏感,有的人对颜色特别敏感等,这些遗传素质上的差别,为后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物质基础,某些遗传素质所集中的某些特点,为某些能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那些“早熟”或智力早期表现的小画家、小音乐家、小速算家等有没有遗传素质因素呢?这完全是可能有的。具有较好遗传素质的人,一旦学习条件具备,他的进步当然就快些,其能力就会在早期得到突出的表现。不过,遗传素质较好的人只是具备了接受知识的较大的可能性,他能否拥有知识、展现才能,并为社会所接纳,还要取决于后天的努力,没有后天的努力,遗传素质再好,也无济于事,毫无用处。相反遗传素质差一些的,只要努力实践,勤奋学习,也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东汉名将马援,小时候并不怎么样。有一次他见到朱勃,两个人都是少年。朱勃仅.. 12岁,却能口诵《诗》、《书》,“辞言娴雅”,学识渊博,马援见了很惭愧。他哥哥告慰他说,朱勃是小器,速成,你是大器,晚成。马援并不自暴自弃,他奋发努力,后来成了很有作为的人。牛顿出生的时候是个奄奄一息的病婴,体重才三磅,身体素质是很差的,稍大后也看不出有什么惊人的智慧,可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震惊世界的物理学家。遗传在人的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人的先天遗传条件是差不多的,这些遗传上正常的人,将成为怎样的一名社会成员,还要取决于他成长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付出的努力。因此,既不能否定遗传的因素,也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3.“孟母三迁”的启迪中国古代思想家孟柯,小时候曾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孟轲小时候家境贫寒,读不起书,母亲带他到处奔波,临时讨个居住处,靠纺织维持生活。贫寒,读不起书,母亲带他到处奔波,临时讨个居住处,靠纺织维持生活。新邻居是个屠宰户,天长日久,小孟轲又喜欢玩猪蹄、羊角,学猪叫羊抵,而且成了嗜好,声称“长大了要当个屠宰手”。孟母看见了,感到住在这里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没有好处,便再一次迁居。这回搬到一个学堂附近居住,孟轲很快又对读书产生了兴趣,向学校里的学生学习“揖让进退”的文明礼貌,孟母看了非常高兴,说:“这里才真是教子成材的好地方。”于是便定居下来。日夜纺织,供儿子上学读书。小孟轲读儒家经典,学孔子操行,终于成了千古有名的学者。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它告诉我们,环绕在人周围的环境具有一种影响人的力量。客观环境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包罗万象,大自然里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空气、森林等都是人的外部客观环境,这种天然存在的外部客观环境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作为人来说,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生活条件,如语言、文化、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劳动等,这种社会生活条件乃是人特有的,而且由于有了这种社会生活条件,使整个天然存在的自然界也获得了社会意义(如改造了的河流、改良了的土壤、砍伐了的森林等)。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他的智力、心理、行为才能得到正常发展;如果离开了人所特有的社会生活条件,处于某种动物生活环境中,那只能发展到动物那样的水平,永远达不到人的智力水平,产生不了人的情感。狼孩的事例已作了最好的说明。不仅是狼孩,就是一些年幼出众、天资聪慧的人,如果离开良好的环境条件,缺乏及时的教育和培养,智力同样也要衰减。北宋时,江西省金溪县有个神童叫方仲永,从小天资过人,5岁能诗,而且是“指物作诗立就”,周围的人都很惊奇,在乡下很出名。这说明他的素质是很好的,但是他的父亲为了赚钱,成天带他到四乡表演,让他作诗卖钱,不给他学习深造的机会,素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才能增长很慢。等到十二三岁时,其诗已很平淡。到 20岁左右时,已经再也听不到他的名字了,“泯然众人矣”,小时候是佼佼者,不学习,不实践,大了也未必佳。王安石曾作《伤仲永》,以诫后人。物质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的发展决定于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良好的教育,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材料证明这一点。同卵双生子女遗传因素相同,如果放在不同环境下抚养,接受不同的教育,却获得了截然不同的心理面貌;异卵双生子女,遗传因素不太相同,只不过是同时出生的兄弟姐妹,如果在同一环境中抚养,接受相同的教育,可能获得类似的智力和性格。即使是同卵双生子女,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由于家庭成员对他们的不同态度,也可能造成不同的性格特征。一位心理学家曾对两个同卵双生的女大学生进行了四年的观察。这对姐妹外貌非常相似,从小一起长大,又一起在同一所小学、中学和大学读书,但在性格上却有相当明显的差别。原来,还在她们幼年的时候,家长就作出过一个决定,两人中认定一个是姐姐,另一个是妹妹,责成姐姐照管妹妹,并对妹妹的行为负责。这就使姐姐较早地形成了独立、主动、爱交际、果断等性格特征,而妹妹养成了追随姐姐、听从姐姐意见的习惯。两位同卵双生姐妹遗传条件比较接近,差异主要是环境从姐姐意见的习惯。两位同卵双生姐妹遗传条件比较接近,差异主要是环境那么,对人的社会化来说,哪些环境可以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呢?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需要一个较长时期,在此期间,他要学习社会最基本的知识、技能,掌握社会的各种必要的规范,以此指导自己的行动,而社会也会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千方百计地对个人施加影响,使其符合社会的需要。因此,影响个体社会化的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的影响(政治、经济、风俗、传统等)、家庭的影响(父母条件及其教育方式)、社会地位的影响(阶级、阶层、身份)、学校的影响(教师、班级。教材等)、居住条件的影响(城市、农村、街道等)以及工作单位和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等等。它们常常作为统一的整体对生活在某一社会中的个体发生强烈的作用。从文化环境看,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国外有一百多种。我国古代,文化就是文治和教化,而现代一般是指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其中包括价值观、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人总是某一社会的成员,因此也总在创造并享有着某种独特的文化。文化使个人了解前人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和其它交流方式,使他知道应如何构成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文化使个人与一些人建立起这样那样的联系,又阻碍他与另一些人建立联系,文化还向个人传授价值标准,使他知道如何分辨好坏善恶,知道对人对已应持什么态度,这一切都决定了文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在不同社会的文化中,有些内容带有普遍性,如许多社会都有音乐、舞蹈、游戏、求婚和结婚仪式、丧葬仪式、宗教、迷信、合作以及相似的道德规范(如毋偷盗、毋奸淫等),但是每一社会的文化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对人的社会化、对不同民族成员的共同人格和社会行为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社会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都研究过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及相应的育儿方式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米德,观察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发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因素的不同影响,而同一个文化圈内生活着的人们都具有共同的行为方式和人格倾向。例如,住在山地的人,传统上一向和平相处,男女老幼很少差别,因此,该地居民人与人之间很合作,性格温和,对人亲切;住在河岸的土人,由于传统上好斗、残酷,不论男女,其性格极为相似,因而当地居民也是相互攻击、不合作,占有欲望很强;住在湖边的土人正处于母系社会,男女性别分化得很明确,女性支配男性,握有经济大权,男子在家带领孩子,有自卑感,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腼腆。我国社会心理学工作者张世富调查了云南少数民族克木人与基诺族的某些人格特征。克木人与基诺族在解放前都处在原始社会末期,解放后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文化与习俗以及生产力的低下仍保留许多原始社会的特点,表现在当地的居民私有观念淡薄,没有偷盗,居民家里是不锁门的,每年收割完毕,粮食就放在地头的棚里,随取随用,没人看守。他们热爱劳动,学习刻苦,诚实不欺。父母不打孩子,青少年在一起不打架骂人,尊重老人及长者,他们没有盗窃犯、抢劫犯和杀人犯,相互之间借贷不要利息,村舍之间,从来都是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往往整个寨子去帮助,表现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村舍之间,从来都是和睦相处。一家有难,往往整个寨子去帮助,表现出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在影响人的社会化诸因素中,社会文化往往是作为宏观社会环境对人发生作用的,它对人的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与人有直接联系的家庭、学校、同伴群体、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居住社区等来实现。家庭是儿童生活成长的基地,是个人进行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行为方式,是儿童社会化的直接模式,正像人们所说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在现代社会中,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架桥梁,毫无疑问,属于学校。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社会成员系统传授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生活技能、科学知识的制度化机构。当儿童进入学龄期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化因素。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人的社会化具有重要影响的诸因素中,同龄群体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在儿童升入中学以后,同龄群体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当世界进入到高科技发展的时代,一个极为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呈现在人们面前,这便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等五花八门的传播工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二课堂”,它们或教人以善,或教人以恶,其作用可与家庭、学校相匹敌。总之,除了先天遗传的素质因素之外,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另一类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人生存于其间的整个社会环境。美国电视剧《莱里的遭遇》中,描写了一个私生子的生活情景,莱里因为没有出生证,就在他父亲工作的精神病所里渡过了童年和少年。虽然莱里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和正常人一样,但由于他没有正常的社会化环境和机构,没有正常人那样的社会生活,因此他没有生活目标,没有普通的生活手段,不懂得行为规范,甚至他的举止近似精神病人。这表明,仅有社会化的那些先天的可能性条件,缺乏社会化的外在环境,正常的社会化同样是不可能的,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显得更为重要。在环境,正常的社会化同样是不可能的,在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环境显得更为重要。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传说,说的是唐朝画家吴道子小时候的事。吴道子从小并不聪明,他喜欢画画,但是画不好,一次画不好,两次画不好,三次还是画不好,最后连他自己也灰心丧气了,认为他自己不是那块儿材料,永远也画不出什么名堂了。这一天,他怀着苦闷的心情,没精打采地出门游玩散心。他来到一座庙里,进了大殿,看见有两个妇女正在烙馍。年老的坐在大殿东头做馍,年轻的坐在大殿西头烧鏊子。只见年老的把面团用小擀杖擀成了薄馍,随手又用小擀杖一挑,那馍就像长了眼睛一样,从东头飞到西头,正好落在年轻妇女前的鏊子上。年轻妇女一面烧火,一面用竹片翻。馍熟了,她也像年老的妇女一样,随手一挑,那馍就飞起来,一丝不差地落在大殿中间的一块木板上,叠得整整齐齐,吴道子看呆了。吴道子看了一会儿,就走近那年老的妇女身边,问道:“你看也不看,馍就会一丝不差地飞落在西头的鏊子上,这么难的事,你是怎么学会的?”那年老的妇女看了他一眼,说:“这没有什么诀窍,也不过是天天烙,月月烙,专心致志,功夫练得久一点,熟一点罢了。”她说完,又忙着烙馍去了。吴道子一听,恍然大悟。从那以后,他勤学苦练,见山画山,见水画水,见人摹人,见树绘树。天长日久,他终于成了誉满全国的大画家,被人们称为“画圣”,他画的画也在人们的传说里成了“神画”。丰厚的收获,离不开辛勤的耕耘,那位烙馍妇女的一席话使吴道子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都要下苦功。正常的遗传素质,优良的社会环境是一个人从一无所知的婴儿成长为懂得社会知识、规范,能够扮演社会角色不可缺少的条件,然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要为社会所欢迎,并为社会、为人类作出贡献,仅仅有这些条件,还是不够的。辩证法的一条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人的影响必须通过人自身能动性的发挥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有人说,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可以在这上面画出最新最美的图画;也有人说,家长、教师就像雕塑家,可以把儿童捏成雕成有智慧、品德好的一代新人。这些譬喻虽有一些道理,但不完全确切,因为每一个人都是有生命的自我发展着的人,他不是像一张白纸那样只能消极地被人画,也不是像一块大理石那样只能消极地被人雕刻。人从诞生起,就是对世界的积极探索者,他对外界的影响能作出各种反应,外界各种教育力量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才能奏效。所以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即人的能动性。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勤奋努力等都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它们构成了社会化过程中的主观因素。试想,一个人在其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认知的兴趣,求知欲不浓,根本不想学习,不愿参加社会活动,他又能学到多少东西?更不用说,他能做出多少成绩了。在能动性这个范畴中,个人的勤奋努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凡成大功、立大业和在社会各方面有卓越或较高成就的人,对所学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中外古今,没有例外。立大业和在社会各方面有卓越或较高成就的人,对所学都有“锲而不舍”的精神,都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中外古今,没有例外。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兰亭地方“临池学书”,把池水都染成了黑色。一次,他儿子王献之问他写字的秘诀,他指着家里十八口大水缸说:“学字的秘诀,就在这十八口缸里。你把这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自然就能够知道了。”王献之真的把十八口缸里的水都写完了,因而也就成了我国古代书法家之一。说到天才,恐怕创始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本人可算公认的天才了。然而,即使马克思的天才,也是和他的勤奋分不开的。为了写《资本论》,马克思在英国图书馆翻阅和摘录的资料有一千五百多种。他常年累月总坐在图书馆一排第二号座位上,以至在他脚下的地板上磨出了两个明显的脚印。马克思在家里思考问题时,常常习惯在房间内来回走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在门窗之间的地毯上竟踩出了一行清晰的浅沟,仿佛一条羊肠小道,穿过茫茫草地,通向真理的宝库。我国人民一向把诸葛亮看作是智慧的化身、天才的代表。可是他自己却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许多人都说鲁迅有天才,可是他直言不讳地回答:“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由此可以想见,世界上一切有成就的伟人,其实都是勤奋劳动的人。勤奋造就天才,天才出于勤奋。中国有句古语,叫“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汇涓滴无以成江河”,也是用来比喻勤则成事,惰则败业的。在社会化过程中,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但是天赋本身并不等于实际本领和才能,它只是为发展才能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除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外,还要取决于个人是否勤奋努力。有了这个条件,愚笨的人终能攀上科学的巅峰;离开这个条件,最好的天赋恐怕也到不了知识的彼岸,甚至成为不适应社会生活的废人。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上小学时,因成绩不好而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拿到了修业证明,数学也是通过补考才及格的。他觉悟到:既然自己资质不强,就应该多用点时间来学习。此后,别人学一小时,他就学两小时。这样他坚持不懈地苦学苦练,终于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别人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数学题目,他往往只要一个钟头就解出来了。爱因斯坦小的时候,人们都说他很迟钝,可正是他创立了相对论。李时珍曾经三次考举人落榜,但他后来成了医学大师。世界上有许多禀赋平凡的人,创造了超群出众的成绩,这其中的奥秘之一就在于他们比一般人更勤奋,更努力。有的人认为,许多名家大师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就,即使不是得天独厚,也是因为他们有好运气。世界上果真有“运气”吗?在唯物主义者看来,运气,不过就是一种机会,或者叫机遇。可是“机遇”又是怎样产生的呢?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金获得者查理·民科尔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爱迪生也曾说,发明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就告诉我们,机遇的出现是以勤奋为前提的。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金获得者查理·民科尔说过:“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他的人。”爱迪生也曾说,发明靠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这就告诉我们,机遇的出现是以勤奋为前提的。汉斯罗教授发现,达尔文在植物研究上颇有才学,于是通过自己的影响极力地推荐他随“贝格尔号”考察。达尔文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登高山,进老林,不避艰险,广泛收集资料,系统研究分析,结果脱颖而出,成为著名的植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如果达尔文没有这次机遇,也许只是一个庸常的牧师,终生也难有作为。然而,达尔文所以能够在这次航海中取得辉煌成就,更主要的,还是决定于他本人在科学上的才华和进取精神,他的儿子在谈到达尔文时写道:他懂得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对机遇所提供的每一个意外事件或观测现象都予以注意,并且对那些在他看来大有希望的问题去进行研究。我国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本是布衣平民,在乱世之秋躬耕南阳,具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因受到了刘备的知遇之恩,才出山辅佐刘备,叱咤风云地大干了一番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诸葛亮的才智被人称颂,甚至被当作智慧的化身。虽然一些文艺作品或戏剧中的诸葛亮都抹上了“神”的光彩,其实,他并非是“生而知之”的神人,他的才能正是他勤于学习,注重实践的结果。他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广学成才”要求自己,就是在隐居之时,也经常和朋友们一起,谈古论今,切磋学问。由于他具有渊博的学识、出色的才干,当机会到来时,他就如虎添翼。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发展才智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如同自然界并非只有催绿绽红的春天而没有漫天飞雪的隆冬一样,人生之路并非只有坦途,坎坷、困难常常向人袭来,它会使弱者屈服、沉沦、倒下;也能使强者奋起、搏斗、勇进。只有勤奋勇敢的人,才有可能攀向成功的梯子。路,就在自己的脚下。二、成为社会的人——社会化的内容每个人都面对着自己的人生并力求使之富有意义,但是,只有正确认识社会人的标准,才谈得上正确对待人生;只有懂得了社会人的价值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和怎样实现它,才会开始真正有意义的生活。1.她为什么想跳楼在北京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里,一天傍晚,辅导员来到学生宿舍看望新同学。突然,从一个女生宿舍里传出哭喊声,辅导员急忙进去,只见一个女同学正在哭叫:“我不在北京念书了,让我回家去,要不然我就跳楼..”辅导员连忙安慰她,并询问原因,才知道她还不满.. 17岁,从未离开过父母。上中学时,家长对她实行的是“大包大揽”政策,衣食住行样样照顾得无微不至,连手绢都替她洗。家长对她的要求只有一个,就是念好书,考个好大学。她果然不孚众望,以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考进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母亲特地送她到北京报到。繁杂的入学手续使她眼花缭乱;交照片、交录取通知书、转团关系、办粮油关系、转户口..多亏妈妈协助她一一办完手续,又送她到宿舍,为她铺好床,然后,妈妈就乘火车回去了,剩下她孤零零地坐在床边,看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听着同学们天南海北的口音,她不知所措。她想温暖的家,想妈妈,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她终于号啕大哭起来。辅导员和同学们多方劝解她,鼓励她努力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环境。系领导将她母亲又请回北京,陪她小住了一个阶段。她在多方帮助之下,心中平静多了。知书、转团关系、办粮油关系、转户口..多亏妈妈协助她一一办完手续,又送她到宿舍,为她铺好床,然后,妈妈就乘火车回去了,剩下她孤零零地坐在床边,看着周围一张张陌生的脸,听着同学们天南海北的口音,她不知所措。她想温暖的家,想妈妈,泪水不由自主地涌出,她终于号啕大哭起来。辅导员和同学们多方劝解她,鼓励她努力学会独立生活的本领,尽快适应大学的新环境。系领导将她母亲又请回北京,陪她小住了一个阶段。她在多方帮助之下,心中平静多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阶级、民族,个人有不同的社会化内容和要求。雅典人自幼受到艺术与民主空气的熏陶,而古斯巴达人的孩子从小受到严酷的训练与折磨;爱斯基摩人的孩子从父辈那里学到了在严寒中生存的手段;黑非洲的孩子却习得了抵抗酷暑的本领;我国古代礼教宣扬男女授受不亲;而中世纪末期很多国家的青年必须学会交际舞。然而,不论有何差别,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人都不能缺少的,它构成了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生活在社会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必须有衣、食、住、行的本领,这是人们后天首先要接受的东西。初生的婴儿对于生活知识一无所知,随着年龄的增长,成年人逐步教导他衣、食、住、行的知识,逐步向他表演种种生活方式,比如,怎样吃饭、怎样穿衣、怎样走路等等。吃饭、穿衣、走路既是为满足个人生理需要的生活活动,也是与一定的文化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生活的基本知识。吃饭不是文化,但怎样吃饭、吃什么样的饭就是一种文化形式。中国人用筷子吃饭,吃水饺和馒头,这是中国人的特殊文化形式。美国人用刀叉吃饭、吃热狗、三明治,这是美国文化的表现。同样的道理,穿衣不是文化,但穿什么样的衣服,怎样穿法,就是各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成年人在教给儿童这些基本生活知识时,是连同一定的文化模式传授给儿童的,是用一定的文化模式在塑造一个人。一个人没有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是不能独立生活的,但仅有生活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而未掌握谋生的手段,同样也不能自立于社会,因此,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正常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还要学会参加劳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人在儿童时期是在成年人的指导、扶助下开始学习谋生手段与劳动技能的,如帮助父母做简单的家务劳动。长大以后,就必须学会专门性的劳动技能或职业技能,如种庄稼、开机器、驾驶汽车、做买卖、教书、开展科学研究等等。劳动生活是社会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只有独立参与社会劳动的人,才具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才具有社会成员的资格。一个人如果不接受上一代的经验、知识、技能,不会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不会进行产品的交换和消费,那么,他也就成为蒙昧时代的原始人了。经验、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不仅可以使人脱离蒙昧、野蛮状态,而且可以使他进行社会交往,发展社会关系,从而在社会中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聪明的有才智的人,一个社会的同类。不同的生产方式、不同的社会文化制度,对人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形式、方法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个人学习劳动知识和技能大多在家庭里进行,往往是子承父业,铁匠的儿子学打铁、木匠的儿子学木工,经济条件和其它原因限制了个人只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习谋生的技能,因此家庭教育对劳动能力训练起着主要的作用。经济条件和其它原因限制了个人只能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学习谋生的技能,因此家庭教育对劳动能力训练起着主要的作用。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个人不仅要有知识、有技能、有创造财富的能力,而且要具有社会主义的劳动态度和劳动精神,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自觉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多做贡献。这种劳动觉悟,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制度,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对孩子百般娇惯,就成了目前社会相当普遍的问题。因为是独生,所以能得到父母充分的爱,爱得过了头,就变成了溺爱。一些父母怕独苗难养,给孩子创设了尽可能优裕的生活条件,事事顺着孩子,什么事也不让孩子做,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有的孩子快上学了,连洗脸还要大人代劳,自己不会系裤带,岂不料这种过分宠爱的结果却把孩子培养成家庭中的小霸王,这样的孩子由于缺乏处世和自理的能力,长大了走到社会上,也难以独立工作和生活。实际上,在家庭里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这和增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孩子的智力一样重要。一个弱不禁风、好逸恶劳的少爷小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成为社会所欢迎的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人。不少父母或许认为:“孩子现在还小,长大了独立生活能力自然会有的。”殊不知,幼儿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此时,成人怎样教育他,给他以什么样的外界刺激,在他一生中将留下深刻的痕迹,发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儿童进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历史上许多伟人、名人在进行家庭教育时,特别注意对子女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培养,为后人留下美谈。这里记叙一段毛泽东主席送子上劳动大学的故事。1946年初,毛泽东同志的儿子毛岸英从莫斯科回到了延安。毛泽东同志从 1927年秋收起义时离家,那时岸英还只有 5岁。后来,杨开慧同志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8岁的岸英也被带入监狱。杨开慧烈士牺牲后 20多天,敌人才将折磨得骨瘦如柴的毛岸英释放出狱。后来,毛岸英兄弟又曾在上海街头流浪。直到 1936年,上海地下党组织才找到毛岸英兄弟,设法把他们送到苏联学习。毛泽东同志在 1941年 1月写给毛岸英兄弟的信中,对他们的长进表示欢喜,鼓励他们进取的志气。并且建议他们:“趁着年纪尚轻,多学自然科学知识,少谈些政治。政治是要谈的,但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倒置过来,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为辅。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显然,毛泽东同志的意思并不是要毛岸英做个不问政治的人,而是要他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且掌握建设祖国的本领。毛泽东同志不希望孩子有依赖父母的思想。他对岸英兄弟说:“你们有你们的前程,或好或坏,决定于你们自己及你们的直接环境,我不想来干涉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你们,我的意见,只当作建议,由你们自己考虑决定。”毛泽东同志建议岸英带上小米、菜种和行李,到模范村吴家枣园去学习劳动。并且嘱咐他:“到乡下去,要和农民一起住、一起吃、一起劳动。”毛岸英高高兴兴地到吴家枣园去上“劳动大学”,住在农民家里,学会了许多农活。回延安的时候,毛泽东同志高兴地说,白胖子变成黑胖子了。他看了岸英结满老茧的双手,又说,你学习的成绩不错嘛!不过,今后还得继续锻炼。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毛岸英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不愧是毛泽东同志的好儿子,也不愧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子。2.红绿灯的启示在熙熙攘攘的马路上,汽车、自行车、人流按着红绿灯的指挥有秩序地行驶着、流动着,倘若一辆汽车走到十字路口恰巧遇到红灯,而司机仍旧驾驶汽车飞快地行进,不顾后果地闯红灯,就可能与两边过往的车辆、行人发生碰撞,造成意料不到的交通事故。在这里,如不按红绿灯的规则行驶,不仅影响着交通秩序,也直接影响着人的生命。大千世界,林林总总,在五彩斑斓的生活长河里,人们都能井然有序地生活、工作,很少脱离生活的轨迹,也很少发生互相“撞车”的事故,使时代的列车永远向前奔驰,这是什么力量呢?——红绿灯。但这里的红绿灯不是指马路上的交通信号,而是比红绿灯范围大得多的社会规范。社会规范是什么东西呢?让我们先从一些具体的事例谈起。自古以来,人们把穿在自己身上的遮蔽身体和御寒的物称衣服,穿在上身的称上衣,穿在下身的称裤子。人们将主食和大部分蔬菜煮熟食用,而水果生食。一个地方的车辆或一律靠大路右侧行驶,或一律靠大路的左侧行驶。以握手为友好、礼貌的表示,把友好交往、亲密的人称为朋友。以英勇保卫民族、保卫祖国为光荣,以贪生怕死为耻辱。现代社会的家庭都是一夫一妻。以暴力侵害他人要受到惩罚。起床、睡觉、吃饭、上班、看电影等都具有时间性。在我国,工人、教师、医师等以工资的形式获取劳动报酬。年满15岁的人才能参加共青团..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如此相似的共同行为,比比皆是,这便是由于受某种因素的支配,而这种因素就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之中,支配和制约着人们的社会活动与社会关系、维持社会共同体存在的规则、标准,即所谓的社会规范。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是指不用圆规和曲尺这两种工具,就不能使方形和圆形符合标准。后来,人们专用这句话来比喻对人的严格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个人的任何行为都必须遵守一种标准,受一种约束,否则,什么事也办不成。社会规范就是人们行为办事的规矩,如学校规定教师上课时学生要起立致敬,这就是规矩。见朋友要招呼,用什么方式打招呼,对于每天都见面的朋友怎样打招呼,对于很久没见面的朋友应当怎样打招呼都有规定,若不按这套规矩行为,就要破坏朋友关系,失去作为一个朋友的地位。如学校规定教师上课时学生要起立致敬,这就是规矩。见朋友要招呼,用什么方式打招呼,对于每天都见面的朋友怎样打招呼,对于很久没见面的朋友应当怎样打招呼都有规定,若不按这套规矩行为,就要破坏朋友关系,失去作为一个朋友的地位。一个人要想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要想在社会中生存和工作得更好,就必须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而这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够获得。可以说一个婴儿呱呱堕地来到世上,社会规范的教化便开始了。最初,他从妈妈喂奶的表情上,如高兴、生气、发怒等,接受妈妈的行为规则;长到稍大一点儿,他开始模仿父母的行为,并从爷爷、奶奶、叔叔、姑姑等亲属关系中接受家风、家教一类的行为规范,辨认出远近亲疏的伦理关系;再长大一点儿,他在与邻里、村落、社区的孩子玩耍及其它社会活动中,从长者、乡亲等次属关系中学习到许多风俗、习惯、伦理、道德以及乡规民约,礼教制度。这些社会规范教会他懂得什么是能够做的,什么是不能够做的,有时候违背了,他的屁股上还要挨一巴掌。自然,他长大以后,还要接受许多社会规范教育、训练,直到他的行为合乎礼仪,合乎社会规范需要的时候,才能正常地生活在人类群体之中,才能真正具有社会成员的资格。社会规范往往以两种形态呈现在个人面前,一种形态是模式,他人的行为、动作、方式、语言等。例如,用碗盛饭,客人来访给客人让座、敬茶;八点钟到学校上课;各人拿自己的物品;过春节穿新衣服;汽车靠右边行驶等。在儿童时期,个人接触的多是这种形态的规范。另一种形态是观念、他人行为及各种形式的灌输,使之形成了一些规范观念,应该怎样,不该怎样;这对,那不对,非好即坏。例如,对人要讲礼貌;应该尊敬老人;偷窃是犯法的;打架骂人是不对的;劳动是光荣的。随着个人的成长,人们越来越多地以观念、概念来接受社会规范了。当种种形式的社会规范成为个人观念的一部分,内在化为自己的习惯性行为并作为约制自己行为的规则时,社会规范便是被个人接受了。当一种社会规范被成功地内在化了的时候,一个人即使在没有别人在场的时候,也会遵守它。然而,内在化决不是在每个人那里都会出现的,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依然大量的存在。上海《文汇报》曾刊登了一篇文章,总题目是《和解新风息事端》。写的是上海造船厂两名青工乘 83路公共汽车,当售票员和蔼可亲地招呼他们买票时,两位青年将钱夹在鞋帮里,把脚跷到售票员的面前。乘客见此情景都十分气愤,同时也担心青年人血气方刚,会爆发一场冲突,可是售票员并没有发火,而是心平气和面带微笑将钱接过来,把票递到青年手中,眼看一触即发的矛盾却化干戈为玉帛了。两位青年羞愧异常,低下了头。从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时代所提倡的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不是一朝一夕被所有人接受并把它当成行动的准则的。售票员和两位青工的不同行为就可反映出来。乘车买票是国家规定,两位青工如此戏弄售票员是违反道德规范的。售票员以理让人、以理服人,用微笑对待这种戏谑,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显示了优良的道德修养和情操。任何社会的社会化,除去传授规矩、准则、禁律以外,还要给社会新成员提供一种价值观和生活目标,以鼓励和引导他们去完成社会期待的事业。不论何种社会,都会以种种价值观、荣誉感去鼓励不同性别、年龄、阶层的人们去习得某种本领,承担某种职业或职称。自古以来,人生价值观和生活目标多种多样,对此,可以做三种概括:一是为个人求名利、求权力、求享乐的人生目标。所谓“生者计利,死者留名”、“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均盖于此。清朝乾隆皇帝的宠臣和珅,一生追求高官显位,贪婪地聚敛财富。致使家有万金,富比皇室。一次,他陪乾隆巡视江南,看到运河上舟楫往来,熙攘一片的景象后,乾隆便问左右:“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和珅顺口答道:“无非名利二字。”在他看来,人的一生一世操劳奔波,全为“名利”二字。唐德宗时的宰相卢杞,也是个重名好利之徒,人称“名利奴”。在他未入阁拜相之际,口袋里常常装着想要求访的三百多个高官显贵的名片,天天琢磨如何叩开富贵门,找到做官的途径。他把这种名缰利索套在自己脖子上的行径,曾引起了许多正直人的嘲讽。二是只求温饱的人生目标。四五十年代所谓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五只老母鸡,几个小把戏”,就是“平生无大志,但求足温饱”小生产者的人生哲学。这种人生目标的特征是目光狭窄,要求不高,容易满足。三是为大众谋幸福的人生目标。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具有这种崇高的人生目标,由于他们对人生意义的正确理解,就能够转化为一种比常人更为持久和巨大的前进动力。我国明代著名的医药家李时珍,用了整整 30年的时间,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写出了医药巨典《本草纲目》,这正是由于他有着为民驱除病害的崇高价值目标的结果。他 30年如一日,不辞艰难辛苦,目标始终如一,不为权势所动摇,不为名利所诱感,宁愿出没深山老林,四处奔波,也不愿当御医,身居宫院享受荣华富贵。我们同时代的大学生英雄张华,虽然只活了 23个春秋,但他却“一心只为大家,胸中火山若朝霞,依然献身而去,不负青春年华。”为了抢救落入沼气池老农的生命,毫不犹豫挺身而出,他把自己和祖国、人民、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张华的人生价值是充实的、高尚的,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深刻的。马克思曾经在他的博士论文中留下了一段精彩的语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他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3.儿子·乘客·学生小明是一个.. 12岁的小学生。一天,他吃过早饭,背上书包,要去上学,妈妈叮嘱他:“儿子,放学后,早点回家。”当小明乘车前往学校时,他又成为一名乘客,上车后,他马上掏出钱,说:“阿姨,买一张票。”当他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正巧碰上他的老师,小明马上举起右手行礼,并问候:“王老师,你早!”短短的时间里,同一个小明,既是儿子,又是乘客,还是学生,在这里,儿子、乘客、学生就表现了不同的角色。人的社会化过程无论多么复杂,最后都由人的社会角色的承担来体现。那么,什么是社会角色呢?角色这个概念来源于戏剧,一般是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及其行为模式,也就是说,演戏的人在装戴上面具以后所扮演的那个人所说的话,所作的行为。在一些学者看来,人类社会好比是一个天然舞台,人类社会上种种活动,就如是一种社会剧。每个人都在这个剧中,占据一种或数种地位,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有的是学生、有的是老师,有的但任厂长,有的担任医生,他们各有其地位,各尽其责任。这许许多多的角色,在串演一场场社会活剧,于是一些学者就把舞台上的“角色”这个概念运用到社会科学中,把社会规定的用于表现社会地位的行为模式称为“社会角色”。在戏剧里,角色是独立于个人而存在的,它有两层含意,一层是:不管是哪一个演员,只要他担当某一个特定角色,他便要扮演这个角色的行为和姿态,按着这个角色规定行事。如在《江姐》这部戏中,扮演江姐的演员在塑造“江姐”这一形象时,必须按照江姐这位英勇共产党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行动。再一层是:扮演某一角色的演员会消失,但这个角色一直存在。即使这个演员不存在了,将来的演员还是可以扮演的。我国解放后上海的话剧《江姐》,江姐扮演者一共换了四茬。社会角色也包含这样的意思。例如,教师和学生是两种社会地位,两种社会地位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诸如教课、辅导、给学生考试评分,这是一个教师的角色。谁当教师,谁就要按这套模式行事。听课、做作业、接受教师辅导,这是做一个学生的行为模式,谁当学生,谁就要按这套模式行事。我们还看到,在一个学校里,这班学生毕业出去了,那班新生又进来了,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一批又一批,然而,不管谁来当学生,他都要尽学生的本份,要按学生的行为模式行为。戏剧舞台的角色与社会舞台的角色也并不完全一样。在戏剧舞台上,演员和角色之间可以实际上毫不相干,一个演员可以时而扮演贵妇人,时而扮演****,时而扮演教师,时而扮演工人,而演员仍旧是她自己。可是在“社会舞台”上,却不能这样做。他所扮演的角色必须符合他自己的地位,符合这个地位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要求。我国古代的行为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前边提到的君臣父子就是指的地位,后边提到的君臣父子就是指的角色,如果二者不相一致,就叫做“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要受到社会的谴责。尽管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在担任各种不同的角色,但是并不是对每个角色都能担任得好的。一个人担任某单位领导职务的时候,是个好领导,工作负责,对人和气,讲民主,但是在家里却可能是个“暴君”,要妻子侍候,经常打骂孩子,他担任这两种角色的表现是极不协调的。这种现象常常称之为“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有不同的情况,一个人承担的角色甚多,角色之间在行为规范的要求上不可能一致,由此产生角色冲突,这叫“角色间冲突”。某单位一个产科大夫,正在家中招待一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作为接待客人的主人,正要举杯的时候,突然来人要他出诊接生。在这种情况下,要出诊,就要丢掉老朋友,会使老朋友感到冷淡;不出诊,产妇可能会因难产而出现危险。这时大夫和老朋友两个角色同时向他发出要求。但他不能分身,同时满足双方的要求,这便发生角色间冲突。社会生活中这种角色间的冲突现象是经常发生的,一个法官的儿子触犯刑律,作为法官他必须维护法律的尊严,包括自己作为法官的尊严,承认儿子是有罪的,是应该受惩处的;但作为父亲,有责任保护儿子的生命和名誉,包括自己的名誉,不希望儿子是有罪的,这时,在法官和父亲这两个角色面前,他的角色行为就有所矛盾和冲突了。角色冲突,还有一种情况,叫做“角色内冲突”,它是角色本身的各种规范要求不协调而引起的矛盾和冲突。小明和张杰是一对好朋友,小明对张杰要真诚相待,尽力帮助,也要珍惜和保护与张杰之间的友情,如果张杰做错了事,而且还根本不能认识错误的时候,小明不批评张杰,对张杰就不是真诚相待,小明批评了张杰,就可能会伤害与张杰的感情。这就是作为朋友角色的各种规范要求在某种情况下引起的矛盾冲突。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经常面临某种抉择和选择:做还是不做、接受还是拒绝、坚持还是妥协..不管最后的结果如何,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一番思想斗争。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性必然反映到角色行为中去,因此角色冲突在社会生活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不仅一般人经常产生角色冲突,英雄人物和先进分子也有他们的“角色冲突”,而且其冲突的激烈程度,远非常人所可比拟。据报载:张海迪在上海结束了一天的参观、报告和座谈之后,“她疲劳极了..心跳每分钟高达 100多次,呼吸突破 30次(正常人每分钟20次内)..我们发现,与半小时前在座谈会上又说又笑的情景相比,海迪判若两人。我们这些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暗暗抹泪..在上海期间,我们不止一次地听海迪说过:‘我是完全靠精神支撑着的!’‘我和大家一样,生活中有很多烦恼,除了疾病带来的,还有来自社会的。我觉得自己不应该陷在个人小圈子里,要在生活中战胜懦弱的我,塑造坚强的我..’”这确实是先进人物的肺腑之言。20次内)..我们发现,与半小时前在座谈会上又说又笑的情景相比,海迪判若两人。我们这些在场的人都禁不住暗暗抹泪..在上海期间,我们不止一次地听海迪说过:‘我是完全靠精神支撑着的!’‘我和大家一样,生活中有很多烦恼,除了疾病带来的,还有来自社会的。我觉得自己不应该陷在个人小圈子里,要在生活中战胜懦弱的我,塑造坚强的我..’”这确实是先进人物的肺腑之言。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一定的地位和角色,随着人的年龄增大,社会交往的增多,社会角色越来越多,而对自己或他人角色的认识,是靠社会化实现的。关于角色社会化问题,不少人都曾经作过研究,一般来说,个体在社会中学习扮演某种社会角色与演员在舞台上学习扮演角色完全一样。演员扮演的角色在出台之前要经过“师傅”或“导演”的教练,经过反覆的排演练习。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在担任一定角色之前也要经过类似的“教练”和“排演”的过程,由家庭、学校等社会化机构出任“师傅”或“导演”。一个人出生后要经过十几、二十几年的角色社会化,才能进入社会大舞台,扮演各种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社会化也是个人学习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过程。学习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性别角色社会化,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宕终生的内容。几乎在所有的社会中,孩子出生以后父母要问的第一句话都是:“是男孩还是女孩?”这种迫切的心情本身就说明了性别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很长时间以来,都有人认为,男女行为上的差异是由生理因素决定的,男女不同的生理解剖结构,尤其是不同的性激素导致了两者迥然相异的行为模式,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开始认识到,男女在心理与行为上的差别是由社会化因素决定的。人类学家最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美国人类学家 M·米德在本世纪30年代曾对新几内亚的三个部落进行研究,并据此写出了有名的《三种原始社会中的性别和性格》。米德发现,在叫做阿拉佩什的部落中,男女都有一种在一般人看来是属于女性特征的个性,他(她)们都性格温顺,待人热情,强烈反对侵犯、竞争和占有欲,男女都照看孩子。与此相反,邻近的一个叫做蒙杜古莫的部落是一个有吃人肉的习性的部落,那里的人认为无论男女都应该凶暴并且有侵犯性。女人们很少表现出母亲的特征,她们害怕怀孕,不喜欢带孩子,尤其对女儿抱有敌意。第三个部落是昌布里部落,与前两个部落不同,这个部落中男女的性别角色差异显著,但与一般人认为“正常”的角色截然相反。女人专横跋扈,盛气凌人,不戴饰物,精力旺盛,是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男人都喜欢艺术,喜欢饶舌,富于情感,并照顾孩子。米德据此提出,男女性别角色特征不是天生注定的,而是通过在不同文化中经过系统的性别角色社会化形成的。男女性别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封建社会的重男轻女观念,一直到今天还有深刻的影响。孩子未出世时,父母已经怀有某种期望,当他一旦降临于人间,父母便会通过取名、衣着、玩具、护理等途径给予儿童与其性别相合适的对待,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父母往往给男孩穿素颜色的衣服,给女孩子穿鲜艳的服装;给男孩买玩具刀枪,给女孩买布娃娃;给男孩较多的自由,给女孩较多的保护,要求女孩仪表整洁、行为温顺,容许男孩顽皮、多干体力活。长此以往,儿童便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举手投足,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特征相适应的性别角色。直到今天还有深刻的影响。孩子未出世时,父母已经怀有某种期望,当他一旦降临于人间,父母便会通过取名、衣着、玩具、护理等途径给予儿童与其性别相合适的对待,并提出相应的要求。比如,父母往往给男孩穿素颜色的衣服,给女孩子穿鲜艳的服装;给男孩买玩具刀枪,给女孩买布娃娃;给男孩较多的自由,给女孩较多的保护,要求女孩仪表整洁、行为温顺,容许男孩顽皮、多干体力活。长此以往,儿童便会按照父母的要求和社会所约定的性别行为方式举手投足,逐渐形成与自己的性特征相适应的性别角色。大众传播工具——电影、书刊、电视、广播、录音等,也都大力强调传统的两性角色行为规范,从而对儿童的自我形象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从不少电影、小说看,所刻画的女性多是温柔的、美丽的、软弱的、羞怯的,或被帮助的、被迫害的、被拯救的,或嫉妒的,或缺少远见的;而男性则多是坚强的、有力的、机警的,或助人的、侠义的、凶悍的、暴虐的。动画片中的小白兔、小羊、小鸟往往采用女性配音,而狮子、老虎、黑熊、灰狼则往往采用男性配音。这些都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总之,评价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是否成功或顺利,关键就是看他承担社会角色的情况。培养社会角色是社会化过程的落脚点和最终结果。4.完美的个性观察一下你周围的人们,不难发现,人的个性千差万别,比如,在交际上,有的活泼、外向,喜欢结交朋友,有的孤寂、内向,爱独自沉思;在待人方面,有的诚实、和善,有的虚伪、狡诈;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上,有的乐观进取,有的悲观失望;在情绪特点上,有的暴起暴落,有的稳定持久;在行动上,有的果断、坚毅,有的谨慎、怯懦,如此等等。文学家抓住现实生活中各人的鲜明个性特点,塑造出典型的、生动的小说人物。一部《水浒》,竟把一百零八条好汉刻画得有血有肉,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使我们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惬意。但是,鲜明突出的个性并不等于就是完美、健全的个性。葛朗台的吝啬、阿.. Q的愚昧、堂吉阿德的呆板等都是令人生厌的,还有生活中常见的懒惰、自私、傲慢、胆小怕事、不关心集体等等不良个性特征,都是不可取的。那么人的这种种不同的个性是怎样形成的呢?个人社会化的目的,是树立生活目标,掌握实现生活目标的生活手段;扮演一定社会角色,成为遵从一定生活模式的人,从根本上说是培养人的社会性,因此,社会性既是个人社会化的目的,也是个人社会化的结果。然而,个人在这样一个本质相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具体成果是不同的。由于各个人的先天素质、所处环境、文化教养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不同的气质,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欲望、信仰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动机、需求和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表现,总括起来就称作个性。人的先天素质、所处环境、文化教养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常常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不同的气质,不同的能力,不同的欲望、信仰和兴趣爱好,不同的动机、需求和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这些不同形式的表现,总括起来就称作个性。不管是个性中的差异性,还是个性中的共同性,都不是先天就有的,它们从其产生到后来的演变,莫不与社会文化环境、个人生活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个性与行为正是社会塑造的。我们先看“国民性”与社会环境的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有谁在公共场合大声疾呼,人们就会扭过头去看他,认为这人很不礼貌。但是这种行为在美国都算不了什么,因为美国人在公共场合可以放纵自己的感情,即使“目无他人”,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指责。正因为如此,美国人在公共场合对别人的事是不介意的,听见了也装没听见,而在中国如果有谁在公共场合做点“私人交易”,马上就有许多人团团围住,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非要弄个明白不可,直到弄清了什么也没有,他们才会悻悻地离开。这是为什么?正是中国和美国的文化环境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常常会形成不同国民的心理和性格。各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有很大的差异的。一个民族长期在某种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就会养成一种民族性格。以印度和日本为例。他们虽然同属东方文化,由于文化精神不同,其民族性格差异是很大的。印度是一个宗教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支配人们精神生活的主要是达摩文化。这种文化以宇宙为本位,主张从现世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以静修来世,所以看印度的文化,往往有一种“寂静味”,处处庙宇,林林神池,清真寺、教寺庙、庙会、游神车、念经的和尚、虔诚的教徒、敬神的香客,这一切都是由达摩文化精神主宰的。人们平静地生活,俭朴得近于苦行者,但他们也不轻易流露出愤怒和悲哀,而是静修来世,寂静、恬淡地对待周围发生的一切,任凭“神意”的安排。日本文化则贯穿着一种神道精神,它包含有生观、有灵观、有神观三重意思。到德川时代(),神道文化精神已经成了武士阶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意识。这种文化认为,贵贱有等,身份地位有别,武士各阶级应该严守职责,向公背私,不得越权妄为,不得恃强凌弱,不得犯上凌尊,悖逆作乱。在这种文化精神抚育下的日本国民性格,是以“各守本分’为主要特征的。观察日本国民的行为,常常看到妻子对丈夫、儿子对父亲、晚辈对长辈、下属对上司无比的恭敬从命。那种毕恭毕敬、唯命是从的态度和行为,对异国人来说似乎是不好理解的,然而它是日本文化精神的体现。鲁迅说:“英国沉着,德国粗豪,俄国雄厚,法国漂亮,日本聪明。”这种概括虽然未必准确,但它却说明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于长期共享一种文化,接受它的教化和训练,总是会养成一种基本的国民性格的。“民族性格”、“国民性”尚且如此,作为每一个体的人,其个性同样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各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也是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这里以人的性格为例来作出说明。“民族性格”、“国民性”尚且如此,作为每一个体的人,其个性同样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各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的,因此,也是在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个人社会化的产物。这里以人的性格为例来作出说明。心理学家曾对性格作了专门研究,认为性格特征有几十种甚至上百种。所谓完善、健全的性格并不是这些性格特征的机械总和,而是把许多良好的性格特征有机地统一起来,加以学习、培养、塑造。这些性格特征表现为:对社会生活的态度方面,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对自己及对劳动、工作、学习的态度。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征有热爱社会主义、热爱集体、热爱生活、勤俭、正直、朴实、谦虚、有礼貌、守纪律、肯助人及首创精神。性格的意志特征方面,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征有自觉、主动、自制力、勇敢、果断、坚毅、严谨、有恒心等。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这方面的良好性格特征有精神愉快、饱满、情绪稳定、持久、心境好。性格的认知特征方面,这方面良好的性格特征有观察精细、敏锐、富于想象、独立思考、善于分析问题或善于综合、概括问题,或善于描述事物等。一个人在生活中表现为什么样的性格,固然可有先天的生理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决定于他生活的环境,由于接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同,每个人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父母性格开朗、家庭民主平等,子女也较乐观开朗;从小丧失父母照顾的子女,往往独立性较强,但容易放任;由于家庭问题而受社会歧视的人,容易形成待人冷漠、沉默寡言而又敏感的性格;父母感情不和、离婚等对子女的性格影响更大。有人对 360名大学生作过调查,情况表明,在个性形成差异的最初根源是家庭环境。一般来说,多子女家庭中的那些曾协助或主持过家务的孩子,一般比较能干、老练,显得果断懂事,责任感强;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而又娇生惯养的,显得比较天真活泼,有些任性放纵,表现得自由散漫,独立性较差,遇到困难时胆小脆弱;被家庭管教过严者,由于经常受到严厉指责,一般比较畏缩拘谨,合群性较差,不够灵活,甚至常带点逆来顺受,任劳任怨的委屈感,或者形成了倔强的脾气。在学校里,教师的言行、班级的风气、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内外读物以及少先队活动、团队活动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的性格的形成。全国优秀教师斯霞曾经教育过这样一个孩子,他在幼儿园是有名的“调皮王”,刚进学校就和算术老师顶撞。斯老师经过仔细观察,发现这孩子的性格具有双重性,他既勇敢而又鲁莽,既热爱劳动又不会劳动,既聪明灵活又粗心大意。于是,斯老师就按照他的特点进行训练,有时叫他帮助老师拿杯子倒茶,训练他的认真态度;有时叫他整理作业本,改错别字,以使他培养细心、耐心的性格..在斯老师长期的精心的指导下,这孩子变化很快。因此,有人赞扬斯老师是儿童性格塑造的艺术家。心的性格..在斯老师长期的精心的指导下,这孩子变化很快。因此,有人赞扬斯老师是儿童性格塑造的艺术家。辩证法的一条原理是: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要使每个正在社会化的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除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外,还要依靠个人本身的努力,而努力的程度,首先在于青少年对性格意义的认识程度。青少年应该懂得,培养良好的性格对自己、对集体都有重要的意义。一个有自制力、主动、果断、坚毅性格的人,能够很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够正视现实,克服困难,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相反,如果缺乏良好的性格品质,就会影响学习、生活和工作。每个人的性格品质中往往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青少年如果了解自己性格中好的一面和不良的一面,就要自觉地发挥好的一面,改变不良的一面。性格的培养对于社会也有重要的意义。有的人由于性格的关系,不能适应所处的环境和集体。性格本身就有社会适应性的一面,不具备这种品质,无法与他人合作,势必造成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上的困难和障碍。因此在人的整个一生的社会化过程中,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特征就成为社会化的基本课程之一,也是一个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必备的条件。三、谁在塑造我——社会化的环境是什么塑造了一个正在成长的人?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而不是那样?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回顾你所接触的一切,或许就能找到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会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