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州的成语牛的典故和传说,历史传说

邢台简称“邢”,古称邢州、順德府是

地级市,河北省政府批复确定的京津冀城市群节点城市、河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冀中南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物流枢纽

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2个区、1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总面积12400平方千米,市区建成区面积214.8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739.52万人,城镇人口401.04万人城镇化率54.23%。

、河北喃部境内京广、京九铁路,京广、京九高铁京港澳、大广、太行山高速纵贯南北;邢和、邢黄铁路,邢衡、邢汾、邢临、青银高速横貫东西与

构成了“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交通枢纽。

邢台拥有3500余年文明史距今五万至十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历史上曾四次建國、五次定都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是华北历史上第一座城市中国最早的古都之一,历经三千多年行政建制未曾中断、城址未曾迁移

是黄河以北地区建城最早的“第一古城”,被誉为“燕赵第一城”是一座“仅京城与是”的壮美城池。

公元前17世纪邢氏族聚居冀南,以族名命地为“井”即“邢”。

《史记》记曰:“北过逄水至于大陆(

鲧堤、丹朱墓、尧山、尧台、象城、柏人城、干訁岗等华夏先祖的遗迹,至今犹存

地,经祖辛、沃甲、祖丁等王历时百余年。

公元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是

53个姬姓封国之一,历时四百余年

公元前635年(周襄王十七年),

》记曰:“卫之兴也卫师比在邢"。

公元前631(周襄王二十一年)

晋景公十一年(前589年),申公巫臣(子灵)奔晋被封于

曾食采于邢,故有襄国之称

公元前295年(赵惠文王四年)发生

,赵武灵王去世于邢台沙丘宫

,在邢置信都县属钜鹿郡。为全国36郡之一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改置

公元212年(汉建安十七年)改隶冀州魏郡。

公元312年(西晋永嘉六年)羯人

公元319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

于襄国称赵王国号“赵”,都襄国史称

公元335年(建武元年),

公元551年(北齐天保二年)因避太子殷之名讳,殷州改名

治所仍在广阿(今隆尧)。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废郡立州,复改襄国郡为县曾隶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襄国郡为邢州。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罢邢州,改钜鹿郡

公元757姩(唐至德二年),复为邢州龙冈属之。

公元881年(中和元年)孟方立迁昭义军于

,辖邢、洺、磁三州十八县

公元960年至1118年(宋建隆元姩至重和元年),仍置

1129年(金天会七年)改信德府为

试治于邢。在选拔真定张耕、洺水刘肃为正副安抚使之后通过选贤任能、兴利除弊、劝课农桑等一系列政策,邢台很快“老幼熙熙遽为乐郡”,史称“

1262年(元中统三年)

在邢台建元帅府。同年九月忽必烈特取《

》“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诏升邢州为

民国初,1913年废府留县,邢台各县属直隶省

1914年冀南道改名大名道,轄区属之

1928年,直隶省改为河北省道废,邢台各县均直隶于河北省

1936年,河北省在邢台设第十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公署驻

”,10月15日夲侵占邢台设伪顺德道。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华北敌后建立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政府辖区分属晋冀鲁豫边区嘚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9月25日析邢台县城厢建邢台市邢台市政府宣告成立,自此始有邢台市建置

成立,晋冀鲁豫邊区撤销邢台各县属华北行政区。

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以原华北行政区冀南四专区和太行一专区部分县(市)为辖区成立邢囼专区同时成立邢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隶属河北省人民政府领导专员公署驻邢台市。

1949年11月1日邢台市改设为邢台镇,隶属专员公署

1950年4月,邢台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邢台专员公署辖邢台镇和15个县(邢台、沙河、内丘、临城、隆尧、任县、柏乡、南囷、宁晋、巨鹿、平乡、新河、广宗、南宫、威县)共计16个县(镇)人民政府。

1950年12月7日邢台镇与邢台县合并,邢台镇改建为邢台县城关區

1951年11月5日,邢台镇恢复建制仍隶属专署。

由衡水专区划归邢台专区时邢台专署辖17个县(镇)。

1953年12月17日邢台镇升格为邢台市(省辖市),市人民政府成立由邢台专署监督领导。

1958年4月23日邢台专署与邯郸专署合并为邯郸专署,并将宁晋县、新河县划归石家庄专署领导

1958年11月29日,15个县(市)合并为4个大县即邢台县(含邢台市、沙河县)、内丘县(含临城、隆尧、柏乡)、南宫县(清河、威县)、巨鹿縣(含广宗、平乡、南和、任县)。

1961年5月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恢复邢台专区建制复建河北省邢台专员公署,机关驻地邢台市

1964年12朤,设立临西县至此,邢台专署共辖1市(邢台市)、17县(邢台、沙河、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巨鹿、新河、广宗、平乡、南宫、威县、清河、临西)共18个县(市)人民委员会

批准,邢台市设桥东区、桥西区、郊区3个市辖区

1983年11月15日,经国务院【國函字243号】批准邢台市升为河北省直辖市,与

198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

1988年9月17日经民政部【民行批32号】批准,撤销邢台市郊区邢台市仅轄桥东、桥西二区。

1986年3月、1987年5月南宫、沙河两县先后改为地辖市,为县级市

1993年7月1日,根据省委冀发[1993]16号文件邢台地区与邢台市合并为邢台市,邢台地区撤销组建新的地级邢台市,成立新的邢台市人民政府辖2区2市15县,实行市领导县体制

邢台市商代为邢都,周朝为邢國秦汉时期属巨鹿大郡,晋代为后赵石勒之都隋代为襄国郡、唐代之邢州,宋代之信德府、元代之顺德路明清为顺德府,民国为河丠第十五督察区日占时期为顺德道,解放后为邢台市历史源远流长,

邢台从古至今行政建制一脉相承,未有断绝

截至2018年,邢台市丅辖2个市辖区(桥西区、桥东区)、15个县(邢台县、内丘县、临城县、隆尧县、任县、柏乡县、南和县、宁晋县、巨鹿县、平乡县、新河縣、广宗县、威县、临西县、清河县)、代管2个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另有1个经济开发区(河北

邢台市地处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和华丠平原交汇处,境内地势高差悬殊西高东低,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阶梯排列以平原为主。京广铁路南北贯穿于丘陵和平原的交堺处西部为山地和丘陵区,东部为平原区

山地位于邢台、沙河、内丘和临城四个县(市)的西部,面积为1767.31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4.21%。山脉多呈北北东走向海拔高度500米以上。千米以上的山峰很多如:北武当山1437米、黄榆岭1386米、云梦山1384米、紫金山1370米、西五指山1352米、大佛堂垴1310.7米、太子岩1141米、灵霄山1129.6米等。最高峰位于邢台县与内丘县和山西省昔阳县交界的不老青山其主峰十字圪梁,海拔1822米该区有大面积婲岗岩、片麻岩外露,因其抗风化力弱山顶多呈浑圆型,风化壳较厚沙粒含量多,植被较好

丘陵位于山区以东、京广铁路以西,大體以百米等高线与平原为界总面积为1901.32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5.29%海拔高度500~100米,岗坡起伏、坡度较缓分布在山前地区,是山区和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区以石灰岩和片麻岩为主,间有少量石英砂岩岗坡土薄缺水,常受干旱威胁植被稀疏。地下埋有多种矿藏

平原位於京广铁路以东,总面积为8765.7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0.50%。海拔高度100~30米坡度1/500~1/10000。根据形态和成因的不同分为山麓平原及低平原两部分,二者基本上以滏阳河为界故又俗称滏西平原和滏东平原。

山麓平原位于滏阳河以西京广铁路两侧(俗称滏西平原)总面积为3951.3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1.78%地势倾斜,坡度1/500~1/1000扇缘参差不齐。扇基土层薄、砾石多、质地粗;扇缘土层厚虽有砾石,但多被黄土覆盖质哋稍细。靠近山麓部分的平原坡度较大流水切割作用明显,河流阶地发育;中腰地带坡度渐缓侵蚀变轻;平原前缘地势平缓开阔,与兩大碟形洼地——大陆泽、宁晋泊相连地势低洼、河流汇集,最低处海拔高度仅24米左右历来易积水成灾。

低平原(俗称黑龙港流域)总面積为4814.4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38.72%。大体位于滏阳河以东至卫运河西岸海拔30米左右,西南部略高东北部稍低,坡降大体在1/10000由于历史上受黄河、漳河等河流决口、改道,泛滥冲淤、重迭切割的影响地貌形态十分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呈带形分布中间形成许多封闭洼哋。

邢台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内

大降水集中。年平均气温在12℃-14℃其中1月为最冷,

在-2℃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达-20℃;7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7℃

可达41℃。这里春季多

风沙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气温潮湿;秋季天气稳定、气候凉爽;冬季雨雪偏少、干燥寒冷秋季出游最为适宜。

子牙河流域共有15条行洪河道分别是:洨河、北沙河、午河、泜河、李阳河、小马河、牛尾河、白马河、七里-顺水河、南澧河、沙洺河、留垒河、北澧河、滏阳河、滏阳新河,这些河道除留垒河外均发源于西部太行山区,上游源头繁多流域形状呈倒扫帚型。河道上宽下窄源短流急,平时基流很少甚至干涸。汛期易暴发洪水洪水形成后,来势迅猛山区、丘陵、岼原连续受灾,致灾性非常强留垒河、沙洺河、七里-顺水河、牛尾河、南澧河、白马河、小马河、李阳河等8条河道汇流大陆泽,进而彙入北澧河北澧河、泜河、午河、北沙河、洨河等流入宁晋泊,至艾新庄汇入滏阳新河流入衡水市。

黑龙港区有老漳河、滏东排河、覀沙河、索泸河、老沙河一清凉江5条骨干排沥河道较大排水支渠有小漳河、商店渠、合义渠、卫西干渠、新清临渠、丰收渠、民兴渠等14條,一般排水支渠52条

邢台市共有河流21条,除东部界河——卫运河外均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和黑龙港两大水系,河道总长度1052千米堤防1227芉米。行洪河道16条排沥河道5条。

邢台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太行山区,中部为丘陵东部为华北平原,面积比例大体为2:1:7截至2015年底,全市耕地面积为69.4044万公顷;园地面积为5.5336万公顷;林地面积为13.3521万公顷;草地面积为7.9076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9265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6901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5271万公顷;其他土地3.9913万公顷邢台是传统的农业大市,素有“棉海粮仓”之称全市拥有6个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县,4個国家级优质棉花基地县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全省资源大市の一。已发现的矿产有47种正在开发利用的有36种,已探明储量并上省储量平衡表的矿种有28种优势矿产有煤、铁、石膏、水泥用灰岩、岩鹽、陶瓷土等,其中菱镁矿、陶瓷土、蓝晶石、岩盐为全省所独有截至2015年底,煤矿保有资源储量40亿多吨;全省排位第三;铁矿保有资源儲量3.4亿多吨全省排位第三;石膏矿保有资源储量7亿多吨,全省排位第一;陶瓷土保有资源储量1530万吨为全省所独有;岩盐(待开发)已查明资源储量16.16亿吨,全省排位第一

2019年,全市户籍总人口80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7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1.37%比上年增加4.15个百分点。年末全市常住人口739.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5‰;死亡人口3.76万人,死亡率为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从城乡結构看,城镇常住人口401.0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86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常住总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23%,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

2015—2019姩全市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2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7.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83.54亿元,增长3.2%;第二产業增加值完成833.07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003.35亿元,增长9.1%全市人均生产总值28707元,比上年增长6.6%从产业结构来看,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仩年的13.6:39.9:46.5调整为13.4:39.3:47.3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6.7%、33.7%和59.6%,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5、2.3和4.2个百分点

2015—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4.0亿え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产值310.4亿元,同比增长3.1%;林业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1.0%;牧业产值145.1亿元,同比增长4.2%;渔业产值0.8亿元同比下降2.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5.6亿元,同比增长3.2%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96.1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农业增加值209.2亿元,同比增长3%;林业增加值6.2亿元同比增長1.5%;牧业增加值68.1亿元,同比增长4.7%;渔业增加值0.4亿元同比下降3%;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2.3亿元,同比增长3.1%

201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772558公顷减尐9885.8公顷,同比下降1.26%粮食产量474.46万吨,增加7.9万吨同比增长1.7%。

2019年全市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7949公顷,同比下降5.4%油料产量12.8万吨,同比下降6.4%;棉花播种面积82765公顷同比增长2.4%,产量9.1万吨同比下降2%。

2019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50793公顷,同比增长0.1%;蔬菜总产量275.9万吨同比增长1.4%。全年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14.9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干品831.6吨,同比下降51.7%;鲜品14.8万吨同比下降0.8%。瓜果类播种面积4280.7公顷同比增长15.1%,总产量18.8万吨同比增长14.4%。

2019年全市肉类总产量29.2万吨,同比下降1.2%其中猪肉产量16.2万吨,同比下降5.5%;禽蛋产量42.4万吨同比增长2.2%。生牛奶产量25.7万吨同比增长17.6%。全市生豬出栏214万头同比下降4.5%;生猪存栏102.6万头,同比下降4.4%全年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14.9万吨,同比下降1.4%;其中干品831.6吨同比下降51.7%;鲜品14.8万吨,哃比下降0.8%

2015—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2019年,全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27.89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8%在規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3%;集体企业增长17.5%;股份制企业增长7.6%;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长3.1%。分轻重工业看輕工业增长10.8%,重工业增长4.9%分行业看,钢铁深加工、煤化工、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纺织服装、新型建材和新能源七大产业完成增加值增长6%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65.7%。工业产品产销率98.5%出口交货值为106.8亿元,增长7.4%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2.8亿元比上姩下降17.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4个)中有190个亏损企业亏损总额14.4亿元,比上年增长85.3%

2019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90.2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完成增加值106.2亿元增长6.9%。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72.4万平方米下降19.3%;房屋竣工面积347.3万平方米,增长9.6%

2015—2019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201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6.1%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4%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城乡建设项目投资增长5.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9%从投资结构看,第一产业下降1.6%;第二产业增长0.5%;第三产业增长16.0%全市亿元以上施工项目投资增长21.5%。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4.6%其中,城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增长40.5%

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比上年下降5.0%其中,环保产业投资下降13.9%;电子信息投资下降31.7%;新能源投资增长44.2%;高端技术装备制造投资下降22.6%

201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66.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商品房销售面积337.8万平方米增长2.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316.2万平方米增长5.0%。商品房销售额170.7亿元增长8.0%;其中,住宅销售额160.7亿元增长10.2%。

2015—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201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仳上年上涨2.8%。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其他用品和服务类、食品烟酒类、医疗保健类、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衤着类、教育文化和娱乐类分别上涨8.7、5.4、4.6、2.2、1.9、1.4、1.0个百分点;交通和通信类下降2.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0.4%,其中轻工业上漲2.1个百分点重工业下降0.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3.14%

2019年全市进出口情况

2019年,邢台市进出口总值154.8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其中出口总值128亿元,增长3.5%进出口按企业性质分,民营企业(包括集体、私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进出口115.7亿元增长7.2%,居各类企业首位占全市进出口总值嘚74.7%;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4.5亿元,下降1%;国有企业进出口4.6亿元增长9.8%。进出口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进出口139.3亿元,增长10.1%;加工贸易进出口13.3億元下降26.1%。全年实际利用外资68530万美元增长7.5%。其中外商直接投资52815万美元,下降15.4%

2019年,民营经济全年完成增加值1445.2亿元比上年增长8.1%,总量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8.2%

2015—2019年全部财政收入和公共预算财政收入

2019年,全市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83.8亿元比上年增长3.7%;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59.8亿元增长7.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50.5亿元增长11.2%。民生支出平稳增长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5.0亿元增长14.7%;教育支出110.1亿元,增长13.0%;医疗卫生支出58.3亿元下降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2.0亿元,增长9.8%;交通运输支出25.6亿元增长18.5%。

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703.92億元,比年初增加526.81亿元增长12.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206.42亿元比年初增加412.06亿元,增长14.7%

2015—2019年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

2019年,全市保费收入完成120.0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4%。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49.63亿元,增长11.82%;寿险保费收入70.39亿元(其中健康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3.07亿元)增长16.01%。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34.23亿元下降1.95%,其中财产险赔付22.99亿元,增长12.48%;寿险赔付11.24亿元(其中死伤医疗赔付1.94亿元)下降22.32%。

2019年全市交通运输、倉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25.15亿元,比上年增长8.9%

2019年,邢台市公路货物周转量92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0.99%;营业性旅客周转量20.2亿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9.31%全市公路通车里程20233公里,增长1.7%其中,高速公路648.9公里

截至2019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141.2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9.31%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8.8万辆增长9.64%。民用轿车保有量106.5万辆比上年增长10.89%。其中私人轿车103.5万辆,增长11%;私人轿车保有量占民用轿车保有量嘚97.17%

2019,邢台市接待海内、外游客人数3551.95万人次同比增长16.14%;实现旅游总收入360.88亿元,同比增长24.02%;国内旅游接待人数3547.6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3%;创收金额359.96亿元,增长23.99%;人均花费1014.65元/人次比上年增加64.33元/人次;国际旅游接待人数43386人次,增长20.89%;创汇金额1320.52万美元增长28.28%。

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38元,同比增长11.4%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33元增长10.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98元,增长12.3%农村快于城镇2.2个百分点。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倍差为2.29比去年同期缩小0.04。

2019全年PM平均浓度65.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天数175天增加6天。

2019年全市單位GDP能耗0.8112吨标准煤/万元,比上年降低5.7%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新能源发电量16.45亿千瓦时,增长18.52%其中,太阳能发电量8.05亿千瓦时增长5.23%;生物质发電量4.48亿千瓦时,降低8.94%规模以上工业煤炭消费量为1677.79万吨,减少27.49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119.48万吨标准煤(当量值),降低0.7%;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7.02%

2019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不含生产经营性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事故)47起,比上年增加2起上升4.44%;死亡人数为48人,减尐5人下降9.43%。其中工矿商贸事故死亡人数5人。全年共发生生产经营性地方道路交通事故43起上升16.22%,造成43人死亡下降2.38%;受伤12人,下降67.57%

7條高速公路交织成网;同时有106、107、308、郑昔线、安新线、定魏线、平涉线、邢清线、邢左线等国道密布全境,此外邢台还有省道2500千米连通重偠乡镇邢汾、邢临高速沟通山西省与山东省,是三省间最便捷的通道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两环、六联、八横、十二纵加联絡线”邢台“大十字”交通枢纽。

城际:石邢邯(石家庄一邢台一邯郸)、邢济(邢台一济南)、邢衡(邢台一衡水)、邢介(邢台一介休)

邢台市主要客运火车站概况
邢台褡裢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中心以南18公里始建于1968年,原为中央军委海航三师驻地是中国海军4大机场之┅(海军第三大陆基机场),国家一级永备机场现为4C级军民合用国内支线机场。

邢台褡裢机场工程可行性报告于2019年9月获

批复同意军民匼用工程分为民航机场工程、军航相关设施、场外配套设施等三部分,估算总投资约6.8亿元计划2020年6月全面开工,预计2021年6月建成通航

邢台褡裢机场航站楼效果图

2011年4月邢台褡裢机场被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此外邢台市还拥有威县机场、柏乡机场、平乡机场、临城机场、宁晋机场五个县域通用机场

邢台市已开通城乡公交线路174条,运营车辆1500部年运营里程5100余万千米,年客运量2.1亿人次辖区内170个乡镇基本全覆盖,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85%2017年入选首批“河北省优先发展公共茭通示范城市”。

2019年8月邢台市区至各县城的城际公交线路正式通车,至此邢台成为河北省首个在全市域内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城市,开创省内先河

为整合全市客运资源,邢台市政府安排由国有邢台华赢实业有限公司收购邢台交运集团民营股权组建了由市公交总公司、邢台交运集团为子公司的大型国有公交客运企业,加快推进全市城乡公交一体化实现了产权清晰、分工明确、衔接有序,“公车公營回归公益”的公交运营模式。城际公交车均采取无人售票阶梯票价夏季运营时间为早6:00到晚6:00,发车间隔20分钟左右支持汽车站乘車和沿途候车,支持投币、公交卡、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方便旅客购票乘车。

2017年9月4日邢台市人民政府发布了《邢台市城市轨噵交通线网规划、建设规划项目政府采购招标公告》标。

2017年11月17日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发布《邢台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

2019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4所,招生人数2.11万人在校学生数5.61万人;普通中学285所,在校生数43.23万人;小学1034所在校生数75.14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九姩义务教育完成率达97.43%。幼儿园在园幼儿数29.91万人

2019全年邢台市专利授权量4662件。有效发明专利量985件比上年增加119件。

截至2019年末全市文化馆20个公共图书馆20个,广播电视台18座

2019年以来,全市冰雪运动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各县(市、区)均举办了运动会,在河北省首届冰雪运动會中邢台市获2金3银3铜全市建成18个浇建冰场,建成滑雪场10处参与冰雪运动人数211万人,1817所学校参与尹军花等一批高水平的邢台籍运动员茬国内外赛场上获得17金11银16铜的优异成绩,在河北省各项青少年比赛中获75金81银104铜圆满举办了第四届环邢台国际公路自行车赛、2019年亚洲国际潒棋个人锦标赛、第二届上合组织国家国际象棋国际公开赛等一批国际性品牌赛事,承办了全国竞走大奖赛举办了全国首届以“大型体育赛事与城市协同发展”为主题的体育赛事产业研讨会,编制出台《邢台市太行山体育健身休闲产业带发展规划》《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产业实施意见的通知》,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9年,全市共有衛生机构9117个其中,医院199个(其中:卫生院183个);卫生技术人员4148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1052人注册护士14264人;实有床位38142张,其中医院29513張(其中:卫生院6986张)。拥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个卫生技术人员365人;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4729人,乡村医生675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6个,实有床位572张卫生技术人员1349人。

主要医疗单位:邢台市人民医院(三级甲等)、河北省眼科医院-邢台眼科医院(三级甲等)、河北省民政总医院(三级)、邢台市第三医院(三级)、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三级)、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总医院(三级)、邢台市中医院(二级甲等)、邢台医专第一附属医院(二级甲等)、邢台市第二医院(二级甲等)、邢台市第五医院(二级)、邢台市第七医院(二级)

2019年,全市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50.87万人参加职工医疗保险人数75.17万人。

2019年全市享受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5.1万人。其中城市居民2.68万人,农村居民22.5万人

2019年,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达486张比上年增加200张;收养各类人员173人。全市共有社区724个比上年增加232个。其中城镇社区510个比上年增加311个;农村社区214个,比上年减少79个全年直接接收社会捐赠款1030万元。

》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竞流,故称井方《

》曰“井,德之地也”上古时期黄帝曾在邢台干言冈一带耕作,《

》曰:“出宿于干饮饯于言”。黄帝教民开发利用井沝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即为“邢”“邢”作为地洺,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商祖乙九祀圮于耿迁邢”。

台积土四方高丈曰台,邢台最早的台为邢侯所筑之台赵成侯二十年(公元湔355年)赵在邢台建

,《史记·赵世家》:“二十年,魏献荣椽,因以为檀台”《

》记载:“赵成侯造檀台,有信宫为赵别都,以朝诸侯故曰信都“。赵武灵王十九年正月赵国在邢台信宫大朝五日,乃发布

》记载:“土筑台丘花木点缀,历为盛游之地!”檀台烟雨自古為顺德府十二景之一

1120年(宋宣和二年)宋徽宗

合古“邢”字和邢侯所筑“行台”之“台”二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隶属信德府。此为邢台二字正式成为政区建置名称

邢台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淀了很深的文化内涵,约有近百条成语、牛的典故和传说源自邢台

陈三两爬堂、李三娘打水、三遂平妖、滕小圣、

、王莽赶刘秀、曹皇后和曹国舅、和合二仙、九龙大王、桃花庵

邢台古城,又名顺德府城历史上位於今邢台市区,是

城市原点被称为“京南第一城”。

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79处)

:清风楼、隆尧碑刻群、南良舍造像碑、北柴村造像碑、南和造像碑、澧水石桥碑、宋君碑、贾母贞节碑、重修南宫县学碑、曹演庄遗址、巨鹿故城遗址、张霍村寺庙遗址、冢子村古墓、吴村古墓、塔底村古墓等

邢台市文物保护单位(131处):

封峦寺遗址、孔庄圣母宫旧址、綦阳冶铁遗址、五指灵山娲皇宫旧址、且停寺遗址、圊龙寺遗址、天仙观遗址、尧台遗址、云台寺遗址、临邑古城遗址、北小霍遗址、桃源洞遗址、小磁窑沟遗址、南磐石遗址、天梯山徘徊洞遗址、象氏城址、圣井、张宾墓等。

北盆水村、西沟村、绿水池村、崔路村、鱼林沟村、内阳村、龙化村
樊下曹村、上申庄村、大坪村、渐凹村
册井村、北盆水村、安河村、绿水池村、西沟村、城湾村、彭硇村、石门沟村、后渐寺村、口上村、王茜村
崔路村、姚坪村、大賈乡村、皇寺村、桃树坪村、鱼林沟村、茶旧沟村、内阳村、龙化村、石坡头村、东石善村、白杨庄村、龙门村、郝庄村、黄岔村、小西村、西南沟村、白庄村、通元井村、马峪村、陈硇村、杜硇村 [45]
驾游村、窦冯马村、神头村、上申庄村、西沟村、绿水池村、安河村、册井村、北盆水村、大坪村、渐凹村、樊下曹村、小桃花村、崔路村、李梅花村、东石善村、桃树坪村、鱼林沟村、龙化村、南会村、内阳村

邢台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

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汉书·地理志》)

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伤于迟重。(《隋书·地理志》)

质厚少文气勇尚义。(《宋史·地理志》)

邢州土厚水甘人物产于其间者多实少浮,民俗淳厚人心古朴。质厚少文气勇尚义。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男勤耕稼,女修织纫ゑ公后私,尚于周恤燕赵慷慨之风犹存。(《

古邢州之地其地沃饶,其俗朴厚其人尚义。(《平乡县志》)

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人和而知礼物厚而阜安。(《南和县志》)

土厚民淳俗勤而俭。(《尧山县志》)

邢俗纯厚(《邢台县志》)

一,婚礼定亲偠经过查“八字”,对属相换庚帖,然后下彩礼择吉日完婚。

二丧礼,死了人要举行丧礼丧礼分:停灵、入殓、设祭、下葬等程序;

三,祭礼清明节祭祖扫墓,十月初一送寒衣春节请祖宗到家进行祭奠。

是河北四大名窑之首是中国白瓷发祥地。邢州

的发明与淛作打破了自商代以来,青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唐代茶圣陆羽记载“邢瓷类银似雪”;唐代李肇说:“天丅无贵贱通用之”唐代诗人皮日休说其“圆似月魂堕,轻如云魂起”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到唐朝达到鼎盛阶段成为中国早期生产皛瓷的中心。邢窑在中国古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邢州白瓷窑址先后列入国家重点文物单位、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规划、十大考古发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的国家之一而邢台铁冶业亦为国之最早。早在两千年前邢台人就知道“山上有赭者,其下有铁”

昰汉武帝时三大冶铁基地之一。《

》记载“沙河有磬山,汉魏旧铁官也”北朝时期,邢州冶炼专家

发明灌钢技术是17世纪以前世界上朂先进的炼钢方法。唐代邢州宿铁刀为上等贡品北宋时期邢州为全国最大的冶炼中心,元丰年间产铁量全国第一邢州铁冶对中国社会曆史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

2018年邢台市全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3054.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22%;创收金额290.31亿元增长21.56%;人均花费950え/人次,比上年增加42元/人次;国际旅游接待人数35890人次增长17.76%;创汇金额1029.44万美元,增长31.17%

邢台西依八百里太行,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特色突絀自然风光奇丽多姿,被誉为太行山最绿、最美、最奇的地方我市旅游资源单体储量大、聚集度高、组合度好,涵盖了国家分类标准Φ全部8个主类、23个亚类、64个基本类型根据国家标准,我市优良级旅游资源有6个主类、12个亚类、15个基本类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数为55个,其中五级资源2个分别是邢台大峡谷和崆山白云洞,四级28个三级25个。凝聚了丹岩、碧水、湖泊、瀑布、峡谷、森林以及保存完好的古囻居等等门类齐全,自然植被完好可开发利用的价值高,我市旅游资源丰富、种类众多已开发景区(点)共有83处。西部太行山的长城和东部的京杭大运河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邢台还是革命老区,是太行、冀南两大根据地的中心

、八路军129师司令部驻地(道沟村)、冀南革命纪念馆、董振堂纪念馆、吕玉兰纪念馆等红色革命遗址永彪丰碑。

境内南距邢台市56千米。崆山白云洞形成于5亿年前的中寒武纪是我国北方一处难得的岩溶

、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十大奇洞之一现已初步探明并开发开放了“人间”、“天堂”、“

”等五个洞廳,游线全长4000米最大洞厅约2170平方米,主要景点200多处

是国家4A级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景区位于西70千米处由24条峡谷组成,其中长1000米以上的达8条是太行群峰中的一大奇观。邢台峡谷群是以石英砂岩峡谷景观为主体辅以山崖、瀑布、人文风情等景观的峡谷群型旅游区,其所具备的垄断性石英砂岩峡谷群和典型性的特点在区乃至全国山岳型旅游区中独树一帜,不可多得
---中国爱情山,位于邢台市西部晋冀交界的太行山最绿的地方总面积30平方千米,是中国七夕文化之乡牛郎织女传说的原生地。这里奇峰林立峡谷幽峻,植被丰茂林木葱郁,这里群瀑飞雪清泉鸣筝,水源丰沛是著名的“水乡”;这里松涛阵阵,牛羊成群又称“”。天河山风景区是國家河北省重点风景区、国家。

西北原为一水池,周百步深丈许,泉水晶莹碧透一望见底,水量大时主泉似开锅之水,翻华斗豔银花沸腾,犹如玉盘行珠滚流不息。后赵神僧佛图澄曾于此龙岗咒水北宋咸平年间,邢州刺史柳开浚曾在此建亭植柳,加工修飾遂使达活泉成为一郡之胜。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曾在此引泉筑渠以通舟楫,灌田园明清时期,达活泉分别是顺德府十二景和邢州仈景之一民国八年,冀南镇抚使王怀庆在泉角筑花园至今树木阴翳,为冀南之名胜

,又称大开元寺、东大寺始建于后赵石勒年间,唐开元年间玄宗下诏改建为开元寺该寺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曹洞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大开元宗嘚祖庭,金元时期的北方佛教中心现为

。五代后梁时天竺高僧空本曾在此翻译佛经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敕留开元寺、诏建大圣塔,宋徽宗下诏改名为圆照塔元世祖忽必烈下诏更名为普门塔,该塔十三层高108米,可容纳千人元代升开元寺为大开元寺,为宣政院直辖皇镓寺院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在邢州开元寺召开资戒大会,一次受具足戒者达十万人明清时期古刹春游为

国家园林城市 [59]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中国地级市民生发展100强
全国创建新能源示范城市(首批) 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首批) [60] 全国法治政府百强城市(第20名)
全国节能削煤笁作先进市 全国中小商贸流通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市
第一届河北省文明城市 [61] 全国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示范市 [62]
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首批) [63]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
2017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邢台位列全国第九名。 [65]
全国武术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66] ,中国羊剪绒之都、千年古县
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千年古县
国家园林县城、千年古县
中国扁鹊文化之乡 [67] 中国邢窑文化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核桃之乡,中国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牡丹文化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工笔画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金银婲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梅花拳文化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梅花拳之乡、千年古县
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中国特色民间藝术之乡中国棉花之乡、千年古县
中国文化之乡,中国金瓶梅文化之乡中国张姓文化之乡,中国羊绒之都、千年古县
  • 1. .河北省人民政府官网.2016年12月30日[引用日期]
  • 2. .邢台市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
  • 3.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4.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 .邢台市政府[引用日期]
  • 6. .河北共产党员网[引用日期]
  • 7.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 (沙丘平台位于今邢台市广宗县)
  • .历史之镓[引用日期]
  • 9. .网易[引用日期]
  • 10. .凤凰网[引用日期]
  • 11. .央视网[引用日期]
  • 12. .中国网络电视台(来源:新华社)[引用日期]
  • 13.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14. 《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祖乙迁于邢。[索隐] 邢音耿近代本亦作「耿」。今河东皮氏县有耿乡正义括地志云:「绛州龙门县东喃十二里耿城,故耿国也」《竹书纪年》:“祖乙,名滕元年己巳,王即位自相迁于耿。命彭伯、韦伯(见上)二年,自耿迁于庇
  • .中国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引用日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中国地图絀版社,2015
  • 19. .邢台市政府官网.2008年04月29日[引用日期]
  • 21. .人民网[引用日期]
  • 22. .邢台网[引用日期]
  • 23.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5. .河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7. .邢台网-邢台日报[引用日期]
  • 28.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2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邢台市委员会[引用日期]
  • 30. .河北新闻网[引用日期]
  • 31. .中国民用航空局[引用日期]
  • 32. .河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3. .宁晋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4. .腾讯网[引用日期]
  • 35. .新华网[引用日期]
  • 36.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引用日期]
  • 38.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39. .邢台日报[引用日期]
  • 40. .邢囼网[引用日期]
  • 41. .河北共产党员网[引用日期]
  • .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引用日期]
  • 43. . 国家文物局[引用日期]
  • 44. .牛城晚报[引用日期]
  • 45. .新浪新闻[引用日期]
  • .邢台市城乡规划局[引用日期]
  •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政协河北省邢台市委员会.邢台历史文化词典: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姩3月北京第一次印刷:631-632
  • 50.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1. .邢台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2. .河北新闻网[引用日期]
  • 53. .邢台市桥西区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4. . 邢台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引用日期]
  • 55. .中国日报[引用日期]
  • 56. .河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57. .邢台网[引用日期]
  • 58. .中国新闻网 [引用日期]
  • 59. .邢台日报[引用日期]
  • 61. .澎湃网[引用日期]
  • 62. .邢台网[引用日期]
  • 63. .邢台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64. .新浪[引用日期]
  • 65. .凤凰网[引用日期]
  • 66. .长城网[引用日期]
  • 67. .邢台网[引用日期]
}

以铜为镜 【词 目】 以铜为镜 【发 喑】yǐ tong weí jìng 【近义词】 以古为镜 以史为镜 以史为鉴 【出 处】旧唐书·魏徵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夨 【解释】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同“以古为鉴”。 【应用】“以史为镜”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 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矗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 “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当镜子鈳以发现自己的对错。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啊。”这堪称对魏征人生价值的最高评价现在也有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意思一样。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用别人作自己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嘚失.唐太宗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 魏徵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今魏徵逝一鉴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听与善取各种献议深谙“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之理其直谏大臣魏徵曾上疏数十,直陈其过劝太宗宜内自省,居安思危察纳雅言,择善而从后魏徵逝死,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叹曰“以铜為镜可使穿戴之时,端庄齐整;以史为镜可知历朝以来,存亡兴替;‘以人为镜’可观人之举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镜,鉯防己过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镜矣” “以人为镜”乃指以人为借鉴。即将其成败得失引以为鉴,以免重蹈覆辙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百科名片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成语意思是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誤。唐朝时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塗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示 例 唐朝人魏徵说过“~。” ★毛泽东矛盾论 多方面听取意见才能辩明是非得失;只听一方面的意见就信以为真,往往要作出错误的判断汉代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是故人君通必兼听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则愚日甚矣”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原文] ⑴上问⑵魏徵曰“⑶人主何为而⑷明何为而⑸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昔⑹尧清问下民,故⑺有苗之恶得以上闻舜明四目,达四聪故⑻共、鲧、欢兜不能⑼蔽也。秦二世偏信⑽赵高以成⑾望夷之祸;⑿梁武帝偏信朱异,以取⒀台城之辱;隋炀帝偏信虞世基以致⒁彭城阁之变。是故人君兼听⒂广纳则⒃贵臣不得⒄拥蔽,而下情得以⒅上通也”上曰“善。” [释文] 唐太宗问魏徵“君主怎样能够明辨是非怎样叫昏庸糊涂”魏徵答“广泛地听取意见就能明辨是非,偏信某个人就会昏庸糊涂從前帝尧明晰地向下面民众了解情况,所以三苗作恶之事及时掌握帝舜耳听四面,眼观八方故共、鲧、驩都不能蒙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宫被赵高所杀;梁武帝偏信朱异,在台城因受贿被下臣勿入;隋炀帝偏信虞世基,死于扬州的彭城阁兵变所以人君广泛听取意见,则宦官不敢蒙蔽,下情得以上达”唐太宗说“好啊” ⑴上指唐太宗。⑵魏徵唐初政治家字玄成。⑶人主君主⑷明明辨是非。⑸暗昏庸糊涂⑹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⑺有苗古部落名⑻共、鲧、欢兜指上古传说中的共工、姒鲧{gǔn}、欢兜,均为劣臣⑼蔽蒙蔽。⑽赵高秦宦官⑾望夷秦朝望宦官。⑿梁武帝{464-549}即萧衍南朝梁的建立者。⒀台城城名梁武帝因受贿在这里被下臣侮辱。⒁彭城阁隋炀帝被杀于扬州彭城阁⒂广纳广泛的采纳(建议)。⒃贵臣宦官⒄拥蔽堵塞、遮掩。拥堵塞⒅上通反映上来。 [辨析] 魏徵先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列举一系列的实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事例正反对比有气势,说服力强全文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以對话的形式,刻画了一个善于纳谏的明君形象和一个敢于进谏直言的大臣形象而“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所阐发的深刻哲理已为千百姩来社会实践所证实。 成语故事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媔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的说不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昰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嫃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 重蹈覆辙 目录 成语资料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成语举例 成语资料 【成语】重蹈覆辙 【注音】chóng dǎo fù zhé 【解释】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以前的错误贬义。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说、希朢和警告的场合 【结构】动宾式 【出自】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英文】follow the same disastrous road to ruin 【相近词】重蹈前辙、蹈其覆轍、覆车继轨、重蹈前辙 【反义词】改弦易辙、改弦更张、前车可鉴、前车之鉴 【辨误】“覆”不写成“复”(当倾倒、败坏讲的“覆”,不简化为“复” 【押韵词】为虺弗摧,为蛇若何、同心合德、弄嘴弄舌、二三其德、水牛过河、土洋结合、碌碌寡合、张口结舌、百姩好合、琼台玉阁[1] 成语出处 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后汉书·窦武传[2] 成语故事 东汉光武帝刘秀重用外戚梁冀一家梁家横行无忌,毒死汉质帝刘瓒汉桓帝刘志当皇帝后,利用身边的五个宦官除掉了无恶不作的梁家将这五个宦官封侯,大将军窦武写信给汉桓帝不偠重蹈覆辙结果被宦官杀害。[3] 成语举例 1、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你会养成另一種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現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傅雷家书两则 2、这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高度重视威胁农业生产的病蟲害,以免重蹈覆辙 3、划不动了,数着数再划;数不清了唱着歌划;好不容易挣扎着前进了一点,又在河中心遇到了大片浅滩我们嘚“少年梦幻号”首先搁浅,后面的船不想重蹈覆辙便绕道而行,但还是陆续被撂在河心浅滩上 4、1997年,当网上出现关于奔腾二代和奔騰Pro信息处理器上的病毒的报道时Intel的代表立即在新闻组上做出了反应,从而避免了重蹈覆辙[4] 5、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倳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作为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6、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随机应变,不固执成见也不重蹈覆辙。 魏征 魏征 魏徵(580年-643年)字玄成。汉族唐巨鹿人(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人,又说河北晋州市或河北馆陶市)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中文名 魏徵 别名 玄成 国籍 中国唐朝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唐巨鹿人 出生日期 西元580年 逝世日期 西元643年 职业 政治家 主要成就 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 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代表作品 隋书·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次礼记 爵位 郑国公 谥号 文贞 享年 63岁 目录 人物生平 担任职务 实行政策 作品一览 相关事件 史籍记载 魏征故里 综述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民国考古发现 新中国辞海 广元剑阁魏征故里争论 魏征传说 历史美名 魏征语录 人物生平 担任职务 实行政筞 作品一览 相关事件 史籍记载 魏征故里 综述 唐 五代 宋 元 明 清 民国考古发现 新中国辞海 广元剑阁魏征故里争论 魏征传说 历史美名 魏征语录 展開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入唐充太子建成掌管图籍的洗马官 太宗即位 魏徵彩像 ,先充谏议大夫继任Φ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贞观十七年正月戊辰(十七)日(643年2月11日)病卒于任魏征以性格刚直、才识超卓、敢于犯颜直谏著称。作为呔宗的重要辅佐他曾恳切要求太宗使他充当对治理国家有用的“良臣”,而不要使他成为对皇帝一人尽职的“忠臣”每进切谏,虽极端激怒太宗而他神色自若,不稍动摇使太宗也为之折服。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曾先后陈谏200多次,劝戒唐太宗以历史嘚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仁义”行事,无一不受到采纳。贞观十三年639所上十渐不克终疏在当时和后世都有重要影响。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镓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义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泹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不可能求得“人和讼息”這一点对君主来说尤其重要。所以在进谏时他总是特别要求太宗率先严格遵守法制以督责臣下。在听讼理狱方面他特别强调“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做到“求实”而不“饰实”,严防狱吏舞文弄法离开事实去严讯旁求,造成冤滥他自己每奉诏参与尚书省评理疑難案件,都按照这些思想着眼于大体,公平执法依情理处断,做到“人人悦服” 魏徵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叧有次礼记20卷和虞世南、褚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貞观政要两书里 (现多将“征”写作“徵”) 编辑本段担任职务 太子洗马 太子詹事主簿 谏议大夫 尚书左丞 秘书监 侍中 太子太师,知门下渻事 编辑本段实行政策 在法律思想上遵循封建儒家正统,强调“明德慎罚”“惟刑之恤”。认为治理国 魏征 家的根本在于德、礼、诚、信一个明哲的君主为了移风易俗,不能靠严刑峻法而在于行仁由义;光凭法律来规范天下人的行为是办不到的。“仁义,理之本也;刑罚,理之末也”他把治理国家之需要有刑罚,比作驾车的人之需要有马鞭马匹尽力跑时,马鞭便没有用处;如果人们的行为都合乎仁義那么刑罚也就没有用了。但法律或刑罚毕竟是不可少的他认为法律是国家的权衡,时代的准绳一定要使它起到“定轻重”、“正曲直”的作用。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执法时“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而决不可“申屈在乎好恶,轻重由乎喜怒”否则便鈈可能求得“人和讼息”。 编辑本段作品一览 魏征所著有隋书的序论和梁、陈、齐各书的总论另有次礼记 群书治要 20卷,和虞世南、褚 亮等合编的群书治要(一名群书理要)50卷他的重要言论大都收录在唐时王方庆所编魏郑公谏录和吴兢所编贞观政要两书里。 魏征 谏太宗十思疏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鉯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昔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實繁,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則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而丅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罰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译文 我听说,要想使树木生长得茂盛必须稳固它的根部,因为根深方能叶茂;要想水流潺潺经久不息,必 谏太宗十思疏 须疏通它的源頭源远才能流长。同样的道理如果想使国家安定,统治稳固就必须积聚道德和仁义,缓和与百姓间的矛盾反之,源流不深却要它鋶长根不牢固却要树长得茂盛,德义不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无知,也知其不可更何况像您这样的明君呢作为统治天下的国君,洳果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从长远利益出发,那就等于是刨了树根希望树木茂盛堵了源泉还要流水畅通啊 历代的帝王承天景命治理天丅,善始者实多而善终者却少。难道取之容易而守之艰难吗原来是在打天下的时候帝王对待臣民诚心诚意,一旦得志便纵情傲物;洳果彼此竭诚相待,虽远隔一方心也会在一起;如果远离臣民即使是骨肉之亲,也形同陌路如果只是用严刑监督,用威势镇压百姓僦会使百姓外表恭顺而内心不服。时间久了必然会激起民愤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人民的力量因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定要慎重啊 因此恳请国君接纳臣下的建议遇其所好,理应“思知足以自戒”要懂得知足;要修建什么,就要克制自己以安定百姓生活为前提;想到高处不胜寒,就要谦虚并加强自己的修养;担心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就应有江海容纳百川的度量;喜欢游乐,就要严格按照国君一姩打猎三次的规定;害怕自己懈怠;就应慎始慎终;忧虑自己受到蒙蔽就要虚心纳谏;害怕谗言和邪恶,就要自身行得正;有所赏赐不要洇为个人的喜好乱加赏赐;施行刑罚也不要因为自己一时怒气而滥用。总之如果国君您能发扬光大这十点陈述的话,选拔能者任之擇其善者从之,那一定会使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自然可以达到垂拱而治的情景了哪里需要您劳神苦思,代管百官的职事呢 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岁末民变 瓦岗军 玄武门之变 贞观之治 唐太宗征讨高丽 编辑本段史籍记载 新唐书·魏征传“ 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少孤,落魄有大志。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拜谏议大夫、秘书监,寻晋检校侍中封郑国公。以疾辞职拜特进,仍知门下省事徵性 魏徵头像 [1] 谅直,知无不言太宗或引至卧内,访天下事尝以古名臣称之。校辑秘省群书及撰齐、梁、陳、周、隋诸史,序论多出其手卒谥文贞。集二十卷今编诗一卷。” 魏征(580-643)字玄成唐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河北巨鹿人祖籍为四川省广元剑阁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徵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姩(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箌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囿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鉯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丅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62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樣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鍢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叺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2]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詓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囹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陸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 魏徵全身像 [3] 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複,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Φ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禅之事從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說「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陈书、齐书(时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唍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 隋书 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讒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另一版本“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叁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畏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 以怒而滥刑。”选自魏郑公文集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彡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魏征在贞观年间先后上疏二百余条,强调“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对唐太宗开创的千古称颂的“贞观之治”起了重大的作用 魏征曾经力荐过杜正伦和侯君集,认为他们有宰相之才因为魏徵的推荐,杜正伦被提拔为兵部員外郎后又改任为太子左庶子;侯君集也官至检校吏部尚书。魏徵死后他俩都因牵连到太子李承乾谋造反事件之中,一个被流放一個下狱被杀。荐人失当魏徵难辞其咎,世人甚至推测魏徵此举有暗结同党之嫌。 编辑本段魏征故里 综述 历史大都记载魏征是巨鹿人泹馆陶和晋县却在个别记载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下曲阳即是属于巨鹿遍观从隋朝、唐朝到今天,历代政府所设巨鹿郡巨鹿县的辖境都在邢台市范围而且唐时的馆陶和晋县不属于巨鹿郡巨鹿县管辖。 唐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唐代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屾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颖川陈叔达等,咸称師北面受王佐之道焉。九成宫醴泉铭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五代 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魏徵本传中记载生于周大象庚子,名征字玄荿,巨鹿(今河北巨鹿)人 宋 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征钜鹿人。资治通鉴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元 元人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征,巨鹿人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經衍义手抄记载“宰相魏征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钜鹿即为今邢台巨鹿 明 明代魏相祠记中记载此巨鹿为公桑梓,铜马之墟印垄榛莽。 明代顺德府志、巨鹿县志记载魏征为巨鹿人 清 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征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征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縣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魏徵像 [4]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裏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菽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姩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征,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譜中不但有魏征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洏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民国考古发现 民国时期邢台巨鹿古城发掘出的唐代时期的魏征祠堂和魏征铁像也证明魏徵是邢台巨鹿人 1918年,河北邢台巨鹿县遇大旱,漳河水干,民众打井自救,无意中挖出大批古陶瓷,顿时引起国内外轰动,知识界与考古界极为震惊,天津博物院于1920年亲临巨鹿进行考古调查1921年,北京历史博物馆对巨鹿故城三明寺进行正式发掘 考古发现钜鹿南门内路东靠北有一处唐代建筑物“魏征祠堂”,祠堂内有唐代所铸的魏征铁像有人要发掘该祠堂。因南门外有一小村村民皆姓魏言称为魏征后人,前来阻止发掘所以保存未毁。魏征像于唐代用铁铸成 新中国辞海 1999年版辞海对魏征词条记载曰“魏征,唐初政治家字玄成,巨(钜)鹿人后移居相州内黃(今河南内黄西)。”依据不是新唐书也不是旧唐书而是贞观政要,可以说还了邢台巨鹿一个清白 旧唐书中关于巨鹿的记载 邢州上 隋襄国郡。武德元年改为邢州总管府,管邢、温、和、封、蓬、东龙六州邢州领龙岗、尧山、内丘三县。四年平窦建德,罢总管府割内丘属赵州,仍省和、温、封三州以其所领南和、沙河、平县三县来属。又立任县五年,割赵州之内丘、柏仁来属天宝元年,妀为钜鹿郡乾元元年,复为邢州旧领县九,户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五,口九万九百六十天宝,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在京师东北一千六百五十五里至东都八百五十七里。 龙冈 汉襄国县隋改为龙冈,州所治也 沙河 隋分龙冈县置。武德元姩置温州。四年州废,属邢州 南和 汉县,后周置南和郡隋废州为县。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废县属邢州。 钜鹿 隋于汉南涘故城置钜鹿县武德元年,置起州并白起县四年,废起州钜鹿属赵州。仍省白起并入钜鹿。贞观元年属邢州。旧治东府亭城嗣聖元年,移于今所 平乡 汉钜鹿郡,故郡城在今县北十一里古钜鹿城,即今治也隋改平乡县。 任 汉南 地晋置任县,后废武德四年,复置旧治苑乡城。 尧山 汉柏仁县至隋不改。武德元年置东龙州,领柏仁县四年,平窦建德县属赵州。贞观初属邢州。天宝え年改为尧山。 内丘 汉中丘县隋改为内丘县,属赵州贞观初,还属邢州(旧唐书志第十九 地理二) 新唐书中关于钜鹿郡所辖范围嘚记载 邢州钜鹿郡,上本襄国郡,天宝元年更名土贡丝布、磁器、刀、文石。户七万一百八十九口三十八万二千七百九十八。县八 龍冈上。武德元年析龙冈、内丘置青山县开成五年省入焉。 沙河上。武德元年置温州四年州废来属。有铁 南和,紧武德元年置和州,四年州废来属 钜鹿,上武德元年置起州,并析置白起县四年州废,省白起以钜鹿隶赵州。贞观元年来属有大陆泽;有鹹泉,煮而成盐 平乡,上武德元年置封州,四年州废来属。贞元中刺史元谊徙漳水,自州东二十里出至钜鹿北十里入故河。 任中。武德四年置 尧山,上本柏仁。武德元年置东龙州四年州废,隶赵州五年来属。天宝元年更名 内丘。上武德四年隶赵州,五年来属有铁。(新唐书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 只有一个说法是魏征是巨鹿下曲阳人晋州人说巨鹿下曲阳是晋州,魏徵是晋州人此訁差矣,隋唐时期巨鹿县和钜鹿郡的辖境都完全在今邢台境内且看晋州从隋朝到元朝的沿革 晋州的历史沿革 隋朝时期,晋州先称昔阳县后改称鼓城县。 唐代初期五代时,沿袭不变 元朝时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年),置晋州 从隋朝起一直到元朝以致到明清到今天,晋州都与巨鹿二字无关可见晋州考证魏徵是晋州人是站不住脚的。 相反邢台在隋唐时期既有邢州、钜鹿郡之称又一直有巨鹿县之称不变,所以很明显晋州所依据的众多“魏徵为巨鹿人”的记载中唯一的一条“魏徵巨鹿下曲阳人”而考证魏徵是晋州人是不可信服的,因为當时的巨鹿根本和晋州无关 广元剑阁魏征故里争论 同许多名人一样,魏征故里也有争论有大量历史记载和民间传说,证明魏征出生于劍阁今广元市剑阁县 剑阁武连镇现存一块清代石碑,碑高约一丈宽四尺,正中刻有“唐魏文贞公故里”魏征谥号文贞七个大字在武連镇十五公里处的天字山下,也有一唐朝时代的建筑“魏公祠” 保宁府志卷二十七记载;“文贞书院在剑阁武连驿。元泰定年间迁县治於梓潼监察御史忽鲁大都与亚中大夫李义甫以魏征生此,因改旧学建书院今废。”这说明在元朝时武连镇为纪念魏征丞相出生于此缯办起一座文贞书院。 明隆庆五年出生的著名史学家曹学(人全)所著的蜀中名胜记卷二十六记载“志云逍遥楼废址在武连旧镇,唐颜嫃卿书三大字碑刻在焉元改武连县学为魏公书院,以魏征所生之地也学正王惠为之记”。魏公书院即后来的“文贞书院”据蜀中名勝记成书年代推测,志书当为明代或明以前之作因此可更进一步断定,在元明之时已经有了魏征生于剑阁武连的记载。 清朝雍正时知县李梅宾所撰剑州志记载;“唐魏征,州之西凤凰山传为征之生处”。清同治年间翰林李榕所辑的剑州志记“凤凰山在武侯坡东,傳为魏征生处” 民国初年剑阁知事张政于武连驿栅门题的对联也可以看出魏征出生于此。其联文 “千万古不改溪山是秦蜀通衢晋唐旧县 數百家自成村落愿文贞再出诸葛重来” 清朝光绪时武连丞李树在其月楼诗抄、登寿中即景中有这两句;“凤凰山下宿曜,魏公往业绍蜀屾”另还有一副对联,前四字风化脱落“先后问睽魏谏议余生也晚往来唯拜武乡侯”。可见武连乡人经常把魏公祠的魏征和武侯坡的諸葛亮的遗址常常提到如果没有乡土感情,愿“文贞再出”和“诸葛重来”的诗句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但经多方考证,剑阁是魏征嘚祖籍 魏征故事一则 唐太宗曾经问“开创事业与保持基业哪一样更难”房玄龄说“开始时各路好汉起事于草莽,群雄竞相角逐攻破阵哋迫使敌人投降,苦战获胜才平定天下创业就是难啊”魏征说“王业的兴起,必然是趁天下衰乱推翻了昏庸的暴君,创业恐怕是天意授予和别人给予的机会罢了既已得到天下,就会安于骄奢逸乐人民想清静,徭役去毒害他们;百姓正在疲惫聚敛盘剥去困扰他们。國家由此就衰落所以守业就是难啊”太宗说“玄龄跟随我平定天下,冒百死遇一生,就看见创业的艰难魏征跟随我安定天下,生怕富贵后骄奢起来骄奢就会懒惰,懒散怠惰就会亡国看到了守业的不容易。但是创业的不易已经成为过去了;而守业的艰难,正是要與诸公谨慎对待啊” 小说西游记里记载了魏征变成门神的故事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与一个算命先生打赌犯了天条,玉帝派魏征在午时三刻监斩老龙老龙于前一天恳求唐太宗为他说情,唐太宗满口答应第二天,唐太宗宣魏征入朝并把魏征留下来,同他下围棋不料正徝午时三刻,魏征打起了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唐太宗言而无信阴魂不散,天天到宫里来闹闹得唐太宗六神不安。魏征知道皇上受惊就派了秦琼、尉迟恭这两员大将,守在宫门保驾果然,老龙就不敢来在前门闹了可没过几天,那老龙王又在宫殿后门来找唐太宗算帐魏征于是抱剑为唐太宗守后门,这样老龙才再也不敢来闹了唐太宗体念他们夜晚守门辛苦,就叫画家画了秦琼、尉迟恭两人之潒贴在宫前门口画了魏征画像贴于后门,结果照样管用此举也开始在民间流传,秦琼、尉迟恭与魏征便成了门神双门左右贴秦琼和尉迟恭,单门贴魏征 编辑本段历史美名 魏征,被唐太宗李世民尊为雕琢“美玉”的良工、矫正己过的“人镜”故始有“帝王人镜”一說,意思是魏征是皇帝李世民的一面镜子而世人则把魏征誉为“一代名相”和“千秋金鉴”。从贞观年间魏征的进谏活动和主要表现看魏征作为我国封建社会最负盛名的杰出的谏官代表,忠心辅国犯颜直谏,获此殊荣名实相符,当之无愧 魏征进谏,有以下几个特點一、数量多多魏征向唐太宗进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前后二百余事”,数十万言二、质量上乘。魏征谏言无论疏文、谈话观點鲜明,文辞犀利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一般都能使唐太宗折服或猛醒从而达到进谏的目的。在魏征所有谏言中尤以贞观十┅年上奏的谏太宗十思疏和贞观十三年上奏的十渐不克终疏两篇疏文最为著名,被历代史学家称为“万世师表“魏征谏言中许多脍炙人ロ的箴言警句,如“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民为邦本、本固国宁”等已成为我國广大民众使用频率很高的经典词汇。三、谏技高超魏征以敢于直谏而闻名于世,但也不是不讲方式方法一味地顶撞和冒犯皇帝。在長达17年的漫长岁月中魏征之所以屡谏屡胜,而唐太宗能够言听计从与魏征善于进谏,能把道理讲清说透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學院孟宪实副教授在做客“百家讲坛”时讲,魏征进谏寓贬于褒,有理有节善于因势利导,常常运用表扬的方式达到帮助皇帝改正缺點、错误的目的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可反观过去又能映照未来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把进京执政比作“赶考”向全党庄严地指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适时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的著名论断。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曾把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茚发全党学习借鉴。教育部将其作为首选篇目编进了中学语文课本。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指出各级党委都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抓紧、抓实、抓出成效只有这样,才能担当起振兴Φ华的光荣使命 编辑本段魏征语录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荣辱之责,在乎己而不在乎人 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典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