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尘阁与双流永祚寺寺有什么关系

双流寺端午会搞活动吗?_百度知道
双流寺端午会搞活动吗?
我儿子自小体弱多病,想带他去拜拜菩萨,为他起起愿。他的身体没什么大病,都是一些小病经常折磨他,看着有时候不舒服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五月端午节,居士将会在福地双流寺开展:福灯相传·祥瑞相伴的大型供灯法会,此次法会主要是帮助缘主们供灯迎福,以及改善下半年的气运问题。 最适合目前工作不顺,情感不稳,财运不济,家运不安的缘主参加。点亮一盏莲花灯,加持迎来一份鸿运,是为了下半年以及往后能有更好发展,打下一份坚定的基础!不过有什么事还是相信医生比较好,去医院该补哪补哪
采纳率:5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饶人饶己绕天下,平法平心平众生”【和尘阁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贴子:
“饶人饶己绕天下,平法平心平众生”
这是双流寺新的对联,藏头为“饶平”,且新联还有“三绕”意。这样大众进入双流寺先后捡到藏头分别为“双流”和“饶平”的古、新楹联顺序,恰好暗合了古代“先有双流寺,后有饶平县的传说”。同时蕴含了饶平县缘双流寺而得名的美丽姻缘和典故。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成都双流县有什么好玩的_百度知道
成都双流县有什么好玩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成都双流县玩的还是很多的,汉广都遗址、卧云寺、金华庵等文物古迹,并有黄龙溪古镇、紫湖公园、棠湖公园、明水寺、万柏、古佛堰等名胜。
黄龙溪,属四川历史文化古镇和市级旅游风景名胜区,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具有典型川西小镇的风格。
棠湖公园位于双流县城边,是以海棠和湖泊为特色的新建仿古园林,占地面积250亩,其中水面70余亩,被誉为川西园林中一颗璀烂的明珠。历史沿革编辑双流县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古蜀国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樊乡为国都。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周赧王元年(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封子通为蜀侯,以陈壮为相,以张若为蜀国守。双流地属蜀郡。[1]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广都县,属蜀郡。王莽时(9年),广都县更名为就都亭。东汉永平元年(58年)复名广都县。蜀汉时期,广都县隶属关系不变。东晋永和八年(352年),以蜀之流人置宁蜀郡(侨郡),广都县改属宁蜀郡。北周武成元年(559年),废宁蜀郡,广都县仍属蜀郡。隋仁寿元年(601年),避炀帝杨广讳,借左思《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语,改称双流,属蜀郡。唐龙朔三年(663年),析双流县复置广都县,同属成都府。北宋时期,双流县、广都县仍属成都府。熙宁五年(1072年),废陵州,以贵平、籍县为镇,划入广都县。南宋时期,隶属关系不变。元世祖忽必烈中统元年(1260年),废广都县入双流县。至元十二年(1275年),双流县属成都路录事司,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隶四川等处行中书省。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四川等处行中书省为四川布政使司。洪武十年(1377年),撤销双流县建制并入华阳县。洪武十三年(1380年),复置,隶属关系不变。崇祯十七年(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双流县曾一度属“大西”。清康熙六年(1667年),双流县并入新津县(曾一度用名“新双县”)。雍正八年(1730年),复置双流县,属成都府。民国3年(1914),属西川道。民国18年(1929)直属四川省辖。民国24年(1935)属四川省第一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解放初,析四川省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区并设行署。双流县属川西区行署温江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撤销行署,恢复省制,设专员公署,双流县属四川省温江专员公署。1959年双流县曾一度与华阳县合署办公。同年7月,撤销双流县建制并入温江县。1962年复置县,隶属关系不变。1965年,撤销华阳县建制,将华阳县管辖的乡区部分 并入双流县。(注:在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时,华阳县、成都县的城区部分 被合并为成都市)。1976年,仁寿县籍田区 划入双流县。同年,双流县划归成都市管辖。至今未变。
采纳率:2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双流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中国开发建设网
我的图书馆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中国开发建设网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历史的视角和思维误解,双流牧马山“九倒拐”的金色光芒一直被雾遮盖。历史的阴差阳错与遗忘,双流牧马山“九倒拐”一直是块未开发的处女地。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今年春节,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最新版《四川省旅游地图》,通篇翻完,竟没有看到“双流”二字,心里顿生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这种滋味尽乎是一种悲哀感。广汉有“三星堆”,成都有金沙、水井坊,郫县有“杜鹃城”,温江有“鱼凫城”,我们双流有四千年历史的“瞿上城”啊!这时,一个念头在脑中闪现,应当让九倒拐瞿上城这束金色的光芒显露四川晨曦。于是,我再一次地走进了九倒拐这块快被茺漠但又充满神奇奥秘的神圣土地。我先后五上九倒拐山地,数次钻进双流漫长浩翰历史,苦苦寻觅,苦苦探索,苦苦追求,终于完成这篇对九倒拐的考察报告。  报告分五篇,即:《四川古蜀国四千年文明的发源地》、《“瞿上城”奠基古蜀国大厦的辉煌》、《九倒拐东汉岩墓群遗址光芒耀巴蜀》、《九倒拐地灵人杰历史上奇事奇人多多》、《九倒拐历史上解不开的五道“谜题”》,第一次大胆地把九倒拐的历史从东汉岩墓的二千年推到古蜀王蚕丛瞿上城立国治蜀四千年前。全文近二万八千字,试图以详实的史料,通俗的文字,浅显的道理,生动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九倒拐瞿上城从蚕丛,到柏灌、鱼凫、杜宇,在古蜀国辉煌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以九倒拐历史上的各种神奇传说,表明这里不是一块普通的山地,而是一块神奇的宝地。  文中针还对广汉“三星堆”发掘后,史学界有少数人著书立说“瞿上城”不在双流而在“三星堆”和《山海经.内经》肯定的“都广之野”和《蜀王本纪》考证认可的“广都樊乡”不在双流而在新都之说,提出异议,表明个人的观点和立场,肯定“瞿上城”和“广都樊乡”都在双流。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本文,唤起世人对九倒拐的新认识。特别是双流有关决策部门,应高度重视九倒拐这块祖先留给我们的宝地的开发和利用,让九倒拐的未来光照千秋。  文中由于掌握的史实有限,特别九倒拐的地下发掘滞后,错误在所难免,诚望专家批评指正。
双流县档案局 熊德成二OO二年七月十日
四川古蜀国四千年文明的发源地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考察报告之一
  这是一个久负盛名的历史神奇宝地。  这是一块古蜀国四千年文明发源地。  九倒拐地处牧马山胜利镇白塔村、黄水镇桃夹村和新津交汇处,与古渡口桃荚渡、白云渡紧临。岷江杨柳河、白河在前面不远处交汇后沿山脚浩荡而过。这里风景极其秀丽。现在山上几百亩成片的美国松杆壮枝茂,极为壮观。人们习惯叫这里“九倒拐”,说的是从桃荚渡刘少文家侧上山,历史上道路崎岖,弯弯拐拐,十分难走。从山脚到山顶,共有九个大弯拐,故称之为“九倒拐”。由于坡路崎岖,上山非常软脚,人们又俗称它为“软脚坡”。  四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氐、羌人栖息和生活选中这块土地。古蜀国开国蚕丛王看中这块土地,并在这里建立瞿上城治国。以后,柏灌王、鱼凫王、杜宇王继之。长时期以来,九倒拐这块深藏玄机奥秘的神圣土地一直让史学界推崇,让文博界魂牵梦绕。但是,由于地下发现的滞后,人们对这块土地的认识一直谜雾重重。  6月4日,《双流报》刊载我撰写的《祖先留给双流人民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后,今天,我再一次走进了“九倒拐”这块神奇的土地。
古蜀国蚕丛王最早的历史记载与考证
  史书记载:四川古称梁州,早在夏、商、周时期,聚居在这里的巴和蜀两个民族就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但四川这段古史,在史学界很长一段时间是持怀疑的态度,不少人认为依据不足和靠不住。因为史册记载是只言片语,地下发掘证据也极为有限。故四川古蜀史就更加迷迷茫茫,一直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  对于当时四川蚕丛古蜀族历史最权威和最详细的记载,是汉司马迁《史记》和晋常璩《华阳国志》。《史记.五帝本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也” ①。《华阳国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之女,生子高阳,是为帝;封其支庶于蜀,世为候伯。历夏、商、周。武王伐纣,蜀与焉。其地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番。地称天府,原曰华阳”②。  根据史学家考证,青阳降居的“江水”,在现在的岷江;昌意降居的若水,是现在四川的雅砻江,都在蜀地内。嫘祖的诞生地在西陵,汉代蜀郡曾在这里设立蚕丛县,县治在今阿坝茂县北的叠溪。可见蚕丛氏的兴起地方在蚕陵,西陵氏与蚕丛氏密切相关。昌意娶蜀山氏女,从地域上看,蜀山为今岷江上游的东岷山。按《说文》解释,“蜀”字为“从虫”,是一种野蚕,一片山地因多生野蚕而称着“蜀山”,而居住这里的部落因此而得名“蜀山氏”。  四川大学著名历史教授刘琳对《华阳国志》进行了校注和考证:岷江自古以来是氐、羌人活动之地。“蜀”音近“叟”,“叟”古代指氐、羌系民族,蜀人应属氐、羌系族。  综合以上情况,再明确不过,蚕丛氏来自氐,羌大系统,是黄帝的苗裔。  刘逵注引杨雄《蜀王本纪》进一步记载:“蜀之先王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是时人萌髻左言,不晓文字,未有礼乐”③。汉.杨雄《蜀王本纪》还载:“蜀之先王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④。  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新都蜀王陵遗址、成都十二桥遗址、成都金沙遗址等的发掘和考证,证实了巴蜀这些历史记载的真实性,纠正了过去史学界一些人的“茺蛮”之说。因为考古家从三星堆的发掘考证,早在4000年前,古巴蜀就和中原等地区有着频繁的交往。商、周时期,蜀人就已在成都平原创建了一个强大的古蜀国,成为西南地区的文明中心。这个古国辉煌地存续了1500多年。后因无历史资料记载,考古发现又滞后,古蜀国历史又神秘消失了2000多年。广汉“三星堆”的发现石破惊天,金沙遗址的的相继脱颖而出,使这个曾经消失了的古蜀国文明又重见了天日,它的辉煌可与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玛雅文明相媲美。
古蜀国历史的四个时期划分
  双流是古蜀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蜀国的历史时期应当正确怎样划分?双流在古蜀国这些历史时期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三星堆的地下发掘表明的古蜀灿烂文化,双流应在其中占有什么样的份额?作为我们保管双流历史文化的中心——档案馆,是应当而且有责任去了解和弄清的。  日,档案局党组经过认真研究,局长冷启孝亲自带队,组织档案馆有关人员,专门驱车去了广汉三星堆考察。停车地点离三星堆发掘地和博物馆还有一段距离,雨下个不停,同志们冒雨观看了正在发掘中的各处遗址,又到建筑古雅辉煌的三星堆博物馆进行了观看。从第一展厅到第四展厅,从文字图片到地下发掘实物,认认真真细看和阅读。之后,又参考有关资料将各方面情况汇总研究和分析。  最终理解和弄清了三星堆遗址记载的古蜀国历史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距今4740——4070年左右,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三星堆为最早的土著居民居住;第二个期,距今4070——36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及商代前期,地下遗物开始出现鸟头把勺,但鸟头无冠无勾嘴,为柏灌时期,因为柏灌是水鸟;第三期距今3600——3200年左右,相当于商代晚期,鸟头已雕塑成戴冠而且利嘴有回勾,状似鱼鹰,为鱼凫氏的象征。第四期距今3100——2875年左右,时间大约在商未周初,巨大的古城墙开始废弃,为杜宇王朝时期。这时,三星堆都城开始萎缩和衰落。从成都金沙遗址发掘的最新情况看,这时成都开始发展和辉煌起来。这与后来开明王新都、广都之后,“自梦郭移,乃徒成都”的历史是相符合的。  由此可以推断,蚕丛氏族最早在岷山中居住,蚕丛从岷山中移居成都平原的双流瞿上城始称王,大约在第二时期的前段,即4000年前后。据史学家考证,这一时期,大约和中原的尧、舜、禹同时。《华阳国志》记载,“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三星堆发掘出的青铜纵目面具,应是早期蚕丛王的神象。甲骨文的古“蜀”字的上部象征纵目,即鼓眼,三星堆的地下发掘与《华阳国志》有关蚕丛纵目的记载相吻合。古蜀国的历史是四川一部庞大的百科全书,古蜀第一王蚕丛在双流的瞿上城是古蜀国辉煌历史的开始,瞿上城与三星堆有着密切而又不可分割的联系。
蚕丛王立国双流九倒拐“瞿上城”
  杨雄《蜀王本纪》称:“蜀王之先名蚕丛”。历史又记载,蚕丛称王治蜀“瞿上”。那么,瞿上在何处?  《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石中”。记载说的是蚕丛最初时住在岷山的石屋中。昌意娶蜀山氏,生子高阳,封其支遮于蜀。据专家考证,蜀山氏当时居住岷山姜维,带领其部落在那里种桑养蚕,但未养成家蚕。蜀山氏是古蜀国一位杰出的女性,最早拾取蚕茧抽丝制帛,并第一个把丝帛带到中原交换,从中获得巨大利益。蚕丛为蜀族始祖蜀山氏的后代。蚕丛继承“蜀”字,在这里继续始祖养蚕事业,饲养家蚕获得成功。成都、四川蚕丝业的发展与发达,蜀山氏和蚕丛氏功不可没。蚕丛氏饲养家蚕成功,岷江流域的农业获得巨大发展,氐、羌族部落称他为蜀侯蚕丛,拥戴他为蜀王,并被敬奉为图腾。蚕丛住处最早是在岷江流域的崇山峻岭中。阿坝州县北的叠溪历史上有蚕陵县。应该说蚕丛早期是居住这里。  蚕丛王是古蜀国一代明君,他不甘自己养蚕业的发展仅限于岷江上游地区,他要推动整个统治区的养蚕业发展。因而,随着时间的变化,他要找最好的地方建立蜀国治所。于是,他数次带领他的部落,辗转岷江流域四处寻找,最终选中并确定在“瞿上”立国治蜀。  那么,“瞿上”在何处?史学家考证,就在双流牧马山“九倒拐”。罗苹对《路史前记》注说:“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县北有瞿上乡。”四川大学历史系著名教授刘琳考证,按其方位,在今双流县十八里的牧马山上,属瞿上乡境内。并确认新津文化馆藏县人李澄波老先生实地考察后的手稿记载:“瞿上城在今新津县与双流交界之牧马山蚕丛祠九倒拐一带”。  为此,《双流县志》“古迹”目对此明确有记载:“瞿上城在治南十八里,蚕丛纵目,王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县北有瞿上乡”。并在“祠庙”目下又进一步记载:“蚕从祠在县南二十里牧马山西阜朝阳寺”⑤。《双流县志》民国十年版对蚕丛祠还进行了补记:蚕丛祠“俗名塔寺,嘉庆十八年汪士侃建正殿三间,两廊各五间,抱厅书房三间,门俯、横溪垣围方塔”。《双流县志》还记载双流有蚕丛故宫,并明确指出,“蚕丛故宫在治南十八里宜城山上,今圯”⑥  现在,让我们的目光聚焦“九倒拐”。牧马山“九倒拐”,是成都平原西麓第一山。据成都平原的形成历史考证,一亿年前,成都平原是四川盆地一个凹陷地区。在那漫长的岁月里,岷江、沱江及其支流,从上游夹带大量泥沙,将这一凹陷地区填平了,积淀成为著名的成都平原。千里岷山纵贯南北,山间的河谷为民族的南北迁徙提供了条件。成都平原的地形平坦,河网纵横,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是蚕丛王迁徙立国建立治所的最佳选择。而牧马山“九倒拐”又是他最佳首选地方。  再看这里“九倒拐”山势,暗藏玄机。凡是到过“九倒拐”的人都十分清楚,九倒拐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山前,八百多米宽的历史洪江古河、杨柳河汇合后,浩浩荡荡从九倒拐山脚下流过,江中有丰富的鱼群;洪江对面,是一马平川的平地,沟河纵横,土壤肥沃,可供种粮,发展农业生产;山后,山峦重叠,绵绵起伏,两条九弯八拐的山沟从山脚通向山顶,与其它山地交汇。在那茂密阴深的山地中,野免、野羊、野狼成群,还有老虎出没,可以狩猎,为这里生存提供肉食蛋白之源;两沟间的半山腰,是一块梯度平地,山势就像一把巨大的交椅稳稳安放在两山沟壑之间;两侧,绵绵山峦伸向远方,就像一只巨鹰的双翅。如果把两沟间半山腰那块梯度平地比着一只鹰身,前面那块山包比着鹰头,后面的诸山比着鹰尾,从历史洪江对面远看过来,这里地势就一只将要离地腾飞的巨鹰。从山体的石质看,岩石结构异常坚硬,是开山凿洞居穴和生息繁衍的好地方。地势可进,可退,可守,方便外界联系,让人一看,这里就是一块“风水”宝地。蚕丛王率部驾着木筏顺着岷江洪江古河道考察,一眼看中九倒拐这块地方,决定在此立国治蜀,并取名“瞿上”。“瞿”,按词意,纵目,鼓眼,是蚕丛纵目王的象征;“瞿上”,按其意,是蚕丛王建立治所治蜀选择的最好的地方。
古蜀国四千年文明发源于双流“瞿上城”
  看了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深感三星堆的雄浑苍古如待解读的百科全书,它蕴含着古蜀国四千年的谜底和文明演进的踪迹。从1929在月亮弯发现一坑玉石器以来,在广汉这个神奇的“三星伴月”的地方,一直成为中外学者寻根问底的神秘之地。  70余年来,一篇篇论文,一份份专题报告,一本本学术著作从这里问世,三星堆成为世界瞩目和关注的名圣地。三星堆的地下文物与历史文献相互呼应,使原来虚无飘渺的古蜀国历史即刻脱去梦呓般的外壳,成为可信的历史。它雄辩地向世界宣告,位于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同黄河流域一样历史悠久,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我们为此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在骄傲和自豪中,我们也油然想到了另一个问题,三星堆这本雄浑苍古如待解读的百科全书从何而来?古蜀国的四千年文明历史发源地在何处?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苍桑的历史。毫无例外,古蜀国的历史同样是一部苍桑的历史。在它文明与辉煌的背后,凝聚着古蜀国多少代人的勤劳、智慧和汗水。不要忘记古蜀王瞿上城开国治蜀的艰难历程。正如诗仙李白《蜀道难》诗所描述的那样“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因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过程。同样地,古蜀国的文明与辉煌也是一个过程。要说古蜀文明的最早渊源地,应是岷山深处的西陵地、叠溪地。如果没有当时的西陵嫘祖养蚕,没有氐、羌人在叠溪的养蚕事业发展,也就没有后来的蚕丛氏,即蚕丛王、鱼凫王等,更没有现在三星堆。  要说古蜀国的文明发源地,应是双流“瞿上城”。如若没有蚕丛王在双流瞿上城历尽艰难,立国治蜀,开劈新天地,也定没有三星堆现在这本雄浑苍古如待解读的百科全书。我们为我们四川拥有神话般的三星堆而骄傲,我们同样为我们拥有双流九倒拐瞿上城为古蜀文明发源地而自豪。
参考文献:  ① 汉.司马迁《史记》;  ② 晋.常璩《华阳国志》;  ③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琳《华阳国志校注》引《文选.蜀都赋》刘逵注引的《杨雄《蜀王本纪》;  ④ 汉.杨雄《蜀王本纪》;  ⑤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  ⑥ 《双流县志》民国十年版。
完稿时间:日 邮编:610200联系地址:四川双流县档案局 联系电话:(028)作者身份:双流县档案局(馆)副局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瞿上城”奠基古蜀国大厦的历史辉煌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考察报告之二
  广汉三星堆地下先后出土数以万计的陶器、金器、青铜器、玉器。特别1986年又发现两座祭祠坑,出土近千件造型奇特、美妙绝伦的珍贵文物,轰动了世界,被称为本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现,揭开了川西平原古蜀国的神秘面纱。展现了四川古蜀国的四千年辉煌历史。  今天,面对四川这部古蜀国的辉煌历史,对双流的瞿上城应该怎么看?瞿上城在其间究竟应该占据什么样的位置?起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如果说三星堆的地下考古发掘表明的是古蜀国的辉煌历史,那么双流的瞿上城则奠基了古蜀国这座大厦的历史辉煌。
蚕丛王的艰难“瞿上城”立国迁徙路
  一座宏伟的大厦是由一砖一瓦垒砌而成。古蜀国大厦的历史辉煌需要无数代人的艰苦奋斗才能铸成。蚕丛王不负氐、羌族人的众望,甘当古蜀大厦一块砖;蚕丛王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甘当氐、羌族人幸福五彩之路的一块铺路石。  让历史的时光回去四千年。蚕丛王九倒拐“瞿上城”立国何其难?  九倒拐山前,茫茫洪江水波涛澎湃南流;山后,莽莽山地森林四处狼嚎虎哮。  摆在蚕丛王面前的首要任务,是率领自己氐、羌族部落完成大迁徙安家任务。从岷山到这里路途遥远,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蚕丛王是一座高山,是一条大江。长期岷山沟壑的艰难生活,铸造了他从不畏惧困难,坚忍不拔的特有性格。  三星堆发掘出的国宝级文物中,蚕丛王那巨大的青铜纵目面具像,宽眉大眼,眉尾上挑,那双威武雄壮的扫帚眉下,一双可以惊倒一切的眼睛极其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特有性格。特别他那对狭长的双眼中,眼球呈柱状外突,眼球前端呈菱形,中部还有一圈镯似的箍,再配上鹰钩鼻,嘴角上翘接近耳根的大嘴和一双耳尖向斜上方伸出,状如猪耳般的大耳,显示出他那样的刚强和伟岸。看样子很凶,却显得并不恶,让人见了心生敬畏之余,还打心眼里喜欢他。  一切为了生存。一切为了部落。一切为了氐、羌族未来的发展。蚕丛王率领他的部落克服重重困难,从陆路,从水路,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双流迁徙。当他一踏上九倒拐土地,便开始了他“瞿上城”立国治蜀的宏途伟业。  蚕丛家族以往是以岩洞为栖息地。摆在蚕丛王面前最大的困难是开山凿洞完成安家任务。蚕丛处于夏、商时代,那时,青铜器已经出现,但由于青铜器制成的凿子,硬度较低,无论如何是难以胜任和完成九倒拐坚硬的岩石凿洞任务。但蚕丛家族肯定在岷山的祟山峻岭中发现和掌握了更加坚硬的凿石工具。至于蚕丛究竟是用的什么样的凿石工具,蜀人对此至今是一个未解的谜团。但不管怎么说,当时蚕丛手中掌握了这种工具。  于是,蚕丛王带领他的首领和部落,凭借他和他部落在岷山深处的多年生产、生活资料积累,在九倒拐认真规划,精心择地,开始夜以继日奋战。手磨破了,山中采药敷伤;肚子锇了,啃口青裸麦饼充饥;口渴了,古洪江中打桶水解饥渴。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春秋,一个又一个宽敞的穴居地终于在洪江岸边悬岩峭壁上出现了。王者要有王者的风范。蚕丛王又在那块状似一把大椅的山地上削包填沟,打造出一块若大的祀祠台。这块祭祠台,可供祀祠、集会,或调兵遣将使用。在椅的背后山坡上,他又居高临下地凿了一个大洞,供首领们下雨时开会、议事,或临时休息。经过长时期的艰苦奋斗,蚕丛王最终完成了双流的迁徙和瞿上建国治蜀的第一步艰难任务。  日,我们到“九倒拐”再次考察,以进一步调查和了解蚕丛王在这里立国治蜀遗迹。明显看见那块像把交椅的山地,有祖先舞凿挥镐被削平的历史痕迹。走上这块平地,感觉这里就是当年蚕丛王聚会,或调兵遣将、或祀祠之地。我们兴致勃勃地猫着腰钻进那块坡上裸露在外的最大一个岩洞。啊。里面好宽,外厅足足有二十多平方米,中间还有一根大石柱。厅的左侧有一条通道,四、五米长。这条通道底部,凿有一个不宽的石台,但不能放棺,可能是供祭用。通道底部左侧有一个通风孔。厅的右侧底部,有一道内门,但很窄,钻进去后发现有一间内室和一条走道,足足有二十余平方米。内室和走道各设有一个通风口,与前厅走道通风口形成对流。这个岩洞的石质坚硬,全部由人工齐齐整整地凿成。中间石柱造型精美,柱顶还雕刻了台式线条,严然象一尊精美的艺术珍品。有人说这是一个有身份的祖先的穴地。我认为,这里居高临下,又在交椅山势的正中,从岩洞的造型和结构,应该而且可能是当时蚕从王开会、议事,或临时休息之地。  我们依江从远处眺望九倒拐,这里虽然没有现代高大的楼房建筑,没有气势磅礴的都城走势轮廓,但看见那山岩悬壁上到处都是如蜂房般的岩洞,可以让人领略到,这是蚕丛王古蜀国最早的九倒拐瞿上城“山洞城堡”。
蚕丛王“劝农桑”率民发展生产
  蚕丛王是一位精明杰出的王者。他深知,光靠九倒拐“瞿上城”一处聚居,是不能完成治蜀大业的,必须把拳头伸出去,把自己的部落分派到各地,依靠自已整个民族的力量,形成川西平原生产、管理网络系统,否则,一切都是空话。蚕丛王是一个组织力极强的王者。他说干就干劲,雷厉风行,在他九倒拐半坡设置的祀祠、集会台上调兵遣将,下令各部落迅速从岷山叠溪一带移居双流牧马山西南麓的燕子窝、万安倒石桥、中和应龙湾、黄龙溪金华庵,鸡翅膀和新津、彭山等沿岷江两岸及两岸以外有沟有水的山地,开山凿洞,安营扎寨,最终成功地部署和完成下属部落向成都平原的大迁徙任务。  发展生产,让自己的部落在成都平原上有衣穿,有饭吃,有钱用,这是蚕丛王的立国之本。蚕丛王顺利完成自己民族到瞿上城和成都平原其它各地的迁徙任务之后,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发展生产上。他把自己获得的家蚕成功饲养技术普及他的部落。他劝农桑,鼓励部落大量养蚕。《双流县志》记载:蚕丛王“衣青衣,劝农桑”①。《三教搜神大全》也记载:蚕丛常服青衣巡行郊野,教民蚕事。《仙传拾遗》中还说:蚕丛教人蚕桑,做金蚕数千头,每岁之首给民一蚕,“民之养之蚕必繁孽,罢则归蚕王”②。这些记载,说的是蚕丛王为了让自己的部落继续发展好养蚕事业,废尽了心思,常常身着青衣服到郊野四处巡行,检查和指导种桑、养蚕情况,族人养蚕得了实惠,又把金蚕子归还给蚕丛王。三星堆出土的很多器物中,上面有着大量的蚕桑图画及文字。《双流县志》“土产”目下,专门记载了双流历史上出产“桑耳”、“桑”的情况,并说桑耳,叫桑甚,俗名桑果;桑:桑叶,采叶饲蚕弹丝,双流最多。现在,双流牧马山、东山、二峨山、黄龙溪等地,还有不少农民保持了种桑养蚕产业的习俗。  蚕丛王“劝农桑”,鼓励氐、羌族人养蚕,发展生产,本意和根本目的,是通过养蚕、抽丝、织出高质量的锦,在市场交换,同中原贸易,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以改善族人的生活,巩固古蜀国的统治。  其实,蚕丛氏族早在岷山叠溪一带,就已经掌握了养蚕缫丝制锦技术,解决了穿衣御寒问题,还将自己的产品与周边民族,或同中原以物易物贸易,形成了一种产业,只是生产出的产品工艺粗糙,生产规模较小。  为了达到目标,蚕丛王制定了奖赏政策,鼓励族人技术革新,特别是纺织花样,丝锦质量和图案,服饰样式,以及生产规模和生产能力上的奖赏政策,充分调动了族人的积极性。从而使蚕丝制锦业飞速发展,从中获得了高额的利润,使古蜀国逐渐强大起来。  三星堆发掘出的大量人物服饰上的龙纹、人面纹、云雷纹,以及各式各样的服装式样,充分证明当时蚕丛王的目标实现了。并且,生产规模和市场贸易也得到很大发展。《四川通志》记载了当时蚕市交易的盛景:“蜀本蚕丛之国,故州人习俗蚕事。每岁二月望,相聚鬻蚕器于此……故名蚕市”③。这种蚕市,过去曾长期成为成都平原各州县人民一年一度的习俗。由于成都地区历史上的制锦业发达,也由此得到“锦官城”的美誉。  蜀山氏、蚕丛氏的氐、羌族在岷山叠溪一带,除了养蚕起家,还养羊、养牦牛、兼营狩猎和养殖。那时耕作业还处于初期的发展阶段,仅在河谷小块平原上种植些“来”(现在叫青稞)和“牟”(圆根罗卜),以作为辅助粮食。蚕丛来到九倒拐瞿上城,在鼓励蜀民大量养蚕、抽丝、制锦的同时,还根据成都平原的水利灌溉丰富,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的特点,大量引进和种植其它农作物,如稻谷、豆类、高粱和粟等,使族人不仅有衣穿,有钱用,还有丰富的蛋白食物,生活富足。  蚕丛王在瞿上城为了古蜀国的辉煌,日夜操劳,最后终于因过度操劳无私地向古蜀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蚕丛王的坟墓在什么地方?我反复读《双流县志》数遍,最后终於找到了蛛丝马迹,葬在双流金花桥头以东。  《双流县志》卷四“外纪”目在记载熊占祥野史时,对“蚕丛墓之地”是这样记载的:“熊占祥,号太詹,富顺熊南沙先生过之曾孙也。以岁贡司铎邛州,值明祟祯未,造致仕寄籍双流之石陇乡,曾修新津志,序云:占祥受尘双流灌园之,瑕思拉同人访蚕丛、商瞿陵墓,暨唐、宋、元、明公钜乡,曾杂见於断楚残,编者胥不可得,且非文献无徵之故耶。按《路史》注:齐永明二年,萧鉴剌益治园江南,凿石冢,有椁无棺,得铜器数千种,玉尘两斗,金蚕虼数万,珠砂为阜,水银为池,珍玩多所不识。有篆云:蚕丛氏之墓。鉴责功曹,何伫坟之,一无所犯,於上立神。衣青衣,即今成都青衣神也。《通志云》:蚕丛墓在成都县西南隅圣寿寺侧金花桥东”⑥。对於记载中,说坟在石冢内,这与蚕丛住石洞历史相符,但冢内无棺,这是为什么,其间谜底不得而知。
古蜀国“四王”共创“广都樊乡”神话
  《山海经、海内经》有一段文字盛赞当时成都平原的富饶美丽。这一段文字是这样记载的:“西南黑水之间,有都广之野,后稷葬焉。其城方三百里,盖天地之中,素女所出也。爰有膏菽、青稻、膏黍、膏稷,百谷自生,冬夏播种,鸾鸟自歌,凤鸟自舞,灵寿实话,草木所聚;爰有百兽。相群爰居,此草也,冬夏不死”④。这个“都广之野”在何地?杨升庵《山海经补注》记:“黑水广都,今之成都”。《蜀王本纪》考证:“蜀王本治广都之樊乡”。总之,这些记载,都为后代留下了当时成都“广都樊乡”的神话。  “广都樊乡”的神话是谁又是在什么地方创造的?考证蜀国古史,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四王”在双流瞿上城等地共创的。  《蜀王本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灌,后者名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话不死,其名亦颇随王化去”⑤。蔡梦弼《成都记》称:“柏灌氏的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谓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接着又记:“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粱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双流县志》嘉庆三年版“摭史纪事”也载:蚕丛王之后,“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皆蚕丛氏之子,后有王曰杜宇或治瞿上”。这些记载,都明确表明,蚕丛王之后,柏灌、鱼凫、杜宇四代古蜀王都在双流瞿上城立国治过蜀,他们都是天神派来而神话不死的。  蚕丛王的古蜀国创业精神不朽。柏灌、鱼凫、杜宇先后移治瞿上后,继承蚕丛王伟业,进一步发展成都平原,使古蜀国进一步繁荣富强。当时杜宇、鱼凫之所以选中或移治瞿上,可能因为杜宇是杜鹃鸟、鱼凫是鱼鹰的化身,他们都是鸟的同类,而九倒拐瞿上城这块山地地貌又像一只将要腾飞的巨鹰,这对于信仰神灵的古蜀王来说,顺应天地造化,这是理所当然的了。  到了开明王时期,蜀国的国力更加强盛,已与秦国不相上下,对秦已经产生威胁。秦起而灭了巴蜀,统一了中国,这是历史的一大进步。开明王的蜀地成为秦国蜀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四川设置益州,隶蜀郡,设置广都县。开明王先在新都,后在广都,再后“自梦郭移,乃徒成都”,这是古蜀国当时著名的“三都”历史。广都是双流县的前身,隋仁寿元年因隋避炀帝讳其“广”字改为双流县。当时《山海内经.海内经》称的“都广之野”,就是指的“广都樊乡”。《双流县志》的记载对“樊乡”曾作过明确肯定:“樊乡,在双流汉广都县界”⑦。  根据以上记载,我们可以明确得出结论: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四大天王”共同努力奋斗所创造的“广都樊乡”的神话,实质是指的是以双流(原广都)九倒拐瞿上城为中心的成都平原。  “瞿上城”,这个神圣的名字,曾有多少个史学家在为你骄傲,为你探索。因为古蜀国四千年的灿烂文化从你这里演译,成都平原的“广都樊乡”之誉是古蜀王从你这里领导、指挥和造就。今天,由于时代的变迁,大自然的风霜雪雨,虽然使你变得那样有点使人不敢相信,但朋友,当你登上九倒拐那把形式大椅的平地,你会明显地感觉出这里到处有古蜀国时我们祖先活动过的痕迹。倘若你曾到过三星堆考察,或者了解古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当时治国的艰难史,你在这块平地上,将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异样感觉,蚕丛王仿佛就在你身前,他正站在那块高高的平地上,英姿飒爽地开会、祭祠,或调兵遣将。
瞿上城不在双流在三星堆是一个历史“玩笑”
  瞿上城在双流九倒拐早以成了定说。近有陈立基编著的《趣说三星堆》等书在世面上销售,同事偶得一本,本人细读,这本书总体写得很不错,值得推荐,只是作者在这本书中说的“蚕丛、柏灌、鱼凫、先后同治一地,其都城都在瞿上(即三星堆),自杜宇王蜀时进行了转移。还说“樊乡”在新都。并肯定文献记载与传说和现在三星堆的发现考古资料基本吻合⑧。对此,本人不敢认同,或许所有双流人都不会认同。  以史为镜。我坚信中国史志学家不会一代又一地代开这样的玩笑:“瞿上城”志书上记载在双流,实际上在三星堆,或在别的什么地方。  诚然,三星堆古蜀国祖先遗址的发现和大规模发掘,把四川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三星堆的都城遗址轮廓的展现,有人顺理成章地著书推论三星堆就是瞿上城,瞿上城就是三星堆,这对没有记载的历史,或对不知历史的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历史毕竟是严肃的、科学的,在没有准确文字依据的前提下,无论如何不能个人断然得出结论。  我认为无论谁,应该明白一个基本道理:我们的祖先氐、羌族,从他们在岷江上游最简单的生存到后来发展壮大建立古蜀国,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历代古蜀王确立他们的治所,绝不会在一个地方一成不变,同样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尤其蚕丛王,是古蜀国第一王,当时住的是山洞,是在环境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立国建立治所,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因而九倒拐“瞿上城”在当时是不可能出现都城建筑现象的。但九倒拐山涯岩壁上现在保留下来的密如蜂房的山洞,可以有力地证明这里曾是人类密集聚居地。再说,有多处志书记载瞿上城在双流。其次,三星堆发掘出的蚕丛王青铜纵目面具象,不可能是蚕从称王时为自己制作,应该肯定是蚕丛王后代为纪念他而作。因而,换言之,也不能说三星堆发现蚕丛纵目王青铜象,就一定说蚕从王是在三星堆立国治蜀。正如陕西西安东北35公里处发现号称“世界第八大奇观”的秦始皇兵马俑坑遗址,就说秦始皇曾在这里立宫治国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不是这样来认识问题,那么,历史对古蜀王都城的若干记载都得重新改写了。如,各种史书记载的古蜀王蚕丛治蜀“瞿上”;“蚕丛纵目王瞿上城在今双流县南十八里”;“柏灌氏的都于瞿上,至鱼凫而后徙”;杜宇“移治郫邑或治瞿上”;开明王新都、广都之后,“自梦郭移,乃徒成都”等等,都得改写成“三星堆”了,这显然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的。  那么,“瞿上城”和“三星堆”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以为,它们既区别,又有联系。“瞿上城”在双流,“三星堆”在广汉,瞿上城和三星堆不是同一个概念。两者也不同在一个时期。瞿上城在前,三星堆在后。三星堆表现的古蜀国的大厦辉煌,双流瞿上城起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因而可以明确地说,没有当时蚕丛时的双流瞿上城,也就没有后来的广汉三星堆。我们查考历史文献,至今尚未发现有历史记载三星堆就是瞿上城的。另外“新都樊乡”之说,我们也没有在其它什么史册上看到过在新都而不在广都其它记载的。  既然三星堆不是瞿上城,那么,三星堆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这里可能是古蜀国在广汉的一座文化都市。蚕丛王之后,具体不知是何代,蜀王决定在这里采用艺术品形式记录下古蜀国的历史。于是,这里汇集了当时蜀国各地的艺术家,包括中原艺术家,办起了艺术品生效工厂,精心设计,生产和制造了反映古蜀国各个历史时期辉煌成就的艺术品。于是,这里也成了古蜀国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各地艺术品汇集这里进行交流;由此,也随之产生了古蜀文化收藏家,他们将反映古蜀国文化历史的丰富众多艺术品收藏起来,并一代又一代保存下来。同时,“国之大事,在祀与戌”。祭祀,是国家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古蜀国在三星堆设置了祭祀中心,每年古蜀王都要带领相关人员来这里祭祀,留下蜀国许多珍贵艺术品。因为从三星堆考察遗址看,这里专门设置了祭祀台,许多瑰宝都是在两个祭祀坑中发掘出来的。但无论哪种情况,三星堆的璀灿光芒是永远绽放而不可磨灭的。
参考文献:  ①《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  ②冯鉴《续事史》中引《仙传拾遗》;  ③《四川通志》卷五十六;  ④《山海内经.海内经》;  ⑤汉.杨雄《蜀王本纪》;  ⑥、⑦《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外传目”。  ⑧《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陈立基著的《趣说三星堆》。
完稿时间:日 邮编:610200联系地址:四川省双流县档案局(馆)联系电话:(028)作者身份:双流县档案局副局(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九倒拐东汉“岩墓”群遗址光芒耀巴蜀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考察报告之三
  九倒拐“瞿上城”最让我们双流儿女值得骄傲的是那山涯峭壁上留下的远看如蜂房般的“蛮子洞”岩墓群。经专家考证,这里是东汉岩墓遗址,踞今已有二千年历史。洞子之多,规模之大,凿工之精良,石棺之精美,在四川,乃至全国,或世界,都是少有的。这是我们祖先给双流人民留下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国家文物部门很早就注意到了九倒拐这批东汉岩墓。早在民国30—31年,由前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前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联合组成的“川康古迹考察团”曾专门派人到双流“九倒拐”对这批岩墓进行过考察研究。可见“九倒拐”这批岩墓在国家古迹中所占地位。二千年过去了,尽管历史的变迁和风霜雪雨已使这批岩墓伤痕累累,但它深重的文化内涵和不朽的古蜀王治蜀史仍然光芒耀巴蜀。
蚕丛王“创石棺”写下蜀人墓葬斩新一页
  蚕丛和他的部落的每一位成员,都无法抗拒自然界的规律。生老病死,易外事故,人的生命总是有限。对于人死后的尸体怎么处置?在当时条件极其艰难的情况下是一大难题。按照习俗,或者弃之茺野让鹰叼啄,或者沉入大江随波飘流喂鱼虾,或者用物卷尸掩埋地下成肥土。蚕丛王对他的部落情同手脚。他对跟随他转战蜀国各地的下属各路首领情深似海。他更不会忘记他氐、羌族同胞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所付出的艰苦努力。他决心要让每一位同胞死后都有一个好的安身之处。蚕丛王和他的氐、羌族早期在岷山叠溪一带住的是山洞。蚕丛王从长时期的山洞生活,与石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他认为,石是伟大的、坚固的,暗示一种永久性;石是幽静的,不能移动的,如英雄一般的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石是一种自力的,如隐士一般的脱离尘世;石是长寿的,人历史以来对长寿的东西都非常喜欢。他琢磨着,倘若用石来做人死后的装尸埋葬器具,那将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蚕丛王昼思夜想,创造了石棺。他预先令其凿石工匠打造精美石棺,石棺的大、小长短不一,样式多种多样。又令其凿石工在山岩上选择最佳地方打造墓室,墓室大小,根据职位高低,家人多少而定。他从他的部下开始,人死之后,举行隆重仪式,入尸盖棺,送入山涯洞穴安葬。他让他的部下死后象活人一样有一个安身之处。人死入石棺进岩穴安葬,这是蚕丛王的创造之举。以后他的部落和后人均效仿。在岷山岷江流域,凡见到山涯上有石穴石棺者,都视为纵目人冢。对此,《华阳国志》专门作了记载:“有蜀候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①。《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也作了记载:“蜀蚕丛氏,昔黄帝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生子高阳,是为帝颛顼,封其支庶於蜀,历夏、商、周至蚕丛,嗣为蜀后,周襄王时称王治瞿上(今双流县瞿上乡有蚕丛城),衣青衣,劝农桑,创石棺,国人从之” ②。
九倒拐从早期“穴居地”到“岩墓”的历史演变
  蚕丛王之后,柏灌、鱼凫、杜宇沿袭。汉朝、南北朝、隋朝从之。以后一千多年中,石棺、岩墓穴,成为古蜀国氐、羌人死后安葬的一个不变风俗。  《华阳国志》记载,鱼凫、杜宇称王移治过温江、郫邑。开明王先在新都,后在广都,最后定都成都。随着蜀王移治,瞿上城的昔日辉煌逐渐消失。秦之后,到了东汉时期,随着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和丝绸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以及氐、羌族人接受汉人生活习惯的感染,对於落后的民族山洞穴居生活习惯逐渐改变,他们开始从从九倒拐岩穴走向洪江对面的平原,利用树木搭架、稻草盖房居住。因此,九倒拐岩墓穴逐渐人去穴空。分布在其它地区过着穴居生活的氐、羌人,也都效仿,从山涯岩壁穴居地向有水、土质好,生存环境条件好的沟壑、平原搬迁。  住在洪江对面两岸以及其它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氐、羌人非常聪明,他们不再花去大量人力、财力去开山凿洞,充分利用九倒拐和其它各地的山涯上的穴居空洞,作为他们家族成员人死后的墓穴和石棺埋藏地。当原有的洞葬满后,再不断开凿新的墓穴地。从双流九倒拐的岩墓穴现状考察,内部构造不一,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属于曾经有人居住过的穴居地而后改成为墓葬穴的。有的穴宽阔,三室一厅,每室还专门设有通风孔;有的则在室中石柱上雕刻有挂油灯的石耳等。  墓内的随葬品,从几次墓穴内发掘的情况看,不同的历史时期随葬不同的器物。到了汉朝,特别东汉时期,是中国彩陶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各种彩陶制品,如陶棺、陶俑、陶鼎、陶斧、陶罂、陶屋、陶瓦等大量出现,氐、羌人死后不再用石棺而用陶棺,其陶棺制作均十分精美。随葬品也大量为陶制品,如陶俑、陶罐、陶斧、钱币、铁器等。  有盗墓者前不久在黄水桃荚村二社半山坡王刚社长的坡下竹林边新挖出一座座南向北的岩墓,我们闻讯赶到墓前观看,可惜洞口直竖下去很深,洞口也太小,趴着仅能容纳一个人身,我们无法入内。据王刚介绍,当他发现这座古墓被掘开时,曾好奇地冒险钻进去过,目睹了这座古墓的内部尊容。他称:穴内是两室一厅的结构。洞口进去,是一个宽阔的大厅,足足有二十多平方米。厅的中央靠南,有一根大的石柱,上面雕刻精美,石柱上部,刻有两个石耳,可能是祖先早期穴居挂油灯用的,也可能是供守墓照明挂灯使用。洞口右侧,向西有一条通道,大约一米二、三宽,四、五米长。接着,通道拐向南方六、七米,这条通道的拐角处和底处,靠西分别有两个小室,每个六、七平方米宽,像是祖先的居室。但边上又有石台,是放睡床之地还是放石棺之地,具体情况不清。但室内和通道上,现在都还放有自低十具陶棺,工艺制作都十分精美。棺盖已被掀开,棺内积有厚厚一层腐质质,还有人的尸骨,但随葬品已荡然无存。他从地上检起几块碎片,是陶制品片。据推断,这里可能先是穴居地,后成为家族墓穴的。  我还采访过桃夹一社社员王云昌。据他讲,还有几处十分隐蔽的岩墓少有人进去过,墓穴内有石棺,棺上有人体完整的尸骨,可能不知在什么时候已出现陪葬,那些古人的手、腿骨都很长,表明古人当时都长得十分高大。那些墓穴的选择,祖先都十分讲究,多数在岩边,可能是与祖先早期居住方便打通风孔和道路交通有关。
九倒拐悼念祖先亡灵的清明节风俗
  《华阳国志》高度赞扬和评价蚕丛等蜀王历史功绩,称蜀国为“天府”之国。当时双流为蜀国腹心地带,蚕丛王在瞿上城的艰苦岁月,使双流受益非浅,各行各业飞速发展,《山海内经.海内经》又给予“都广之野”即“广都樊乡”之美誉。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载:双流当时的情景被国史采择,双流和成都平原是“沃野千里,地脉膏腴,风俗敦庞,生息蕃聚,絃歌播於庠序,耕织安於闾阎,双邑派衍二江,境依近辅,涵濡礼让,履蹈升平其中,崛起忠孝节烈之俦,豪杰功名之士,与夫文垂金石,勋炳旗上,足令后之人可师可法,可感可兴”③。  双流人不忘九倒拐瞿上城祖先们的卓著功勋,以后每岁清明时节,都要成群集队地到洪江对面九倒拐山涯岩墓或金花隅圣寿寺蚕丛墓前去悼念祖先的亡灵,并成为当时的时尚和风俗。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艺文”目下保留有古辞《蚕丛国诗》,记载了当时的情景。这里录下诗的原文:“川岩惟平,其稼多黍,旨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阜丘,彼稷多有,嘉谷旨洒,可以养母;惟月孟春,獭祭彼岩,永言孝思,享祀孔嘉,彼黍既洁,彼仪惟泽,蒸命良辰,祖考来格;日月明明,亦惟其夕,谁能长生,不朽难获。惟德实实,富贵何常,我思古人,令问令望” ④。  这是一首四言礼仪古诗,字意难解,但诗风独特,请教原政协退休干部徐安全同志,诗意大概是:九倒拐的山岩微微平坦,双流的土地肥沃,农作物长得很好,有很多谷物、高梁,能做很好的饭,酿很好的酒,供父(老人)生活。田野微微有些坡坡,但能长出很多粮食,粮食能酿好的酒,供母(老人)享受;岁月又到了三月清明节,双流的民众自觉拿着祭品到洪江对面的九倒拐山岩上举行祭祀,悼念祖先,表达孝顺和思念之情。祖先的亡灵很感动这些无污、清洁的祭品和周到的礼仪,非常乐意地在这美好的时刻接受后辈的尊敬和诚意的祭祀。啊,月光明亮,也只有在这明月高挂的晚上,才真切地感受到,人没有不死的,长生不老是得不到的,只有“德”才是真正不朽的,何别去计较富贵呢?诗人万般感叹:我思念古人,我尊重他们,我羡慕和学习他们的言行。  这种清明时节悼念祖先亡灵的习俗,双流人民代代相传。无论是单位,或者个人,或者家庭,不管他们当时身处何地,每当清明节来临,都要对自己的祖先,或死去的亲人,或曾经给自己有过恩赐的故人,或为了人民的生存和安危而献出自己生命的战友、同事,都要以不同的方式向他们表达哀思,或在他们墓前摆上碗筷,酒菜祭祠;或在他们的墓前烧炷香,插炷坟飘;或在他们坟前堆一层土,送一个花圈,插一束鲜花,以寄托自己的哀思,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怀念之情。
九倒拐岩墓群遗址具有重要的保存价值
  斗转星移,四千年过去了。九倒拐岩墓经受历史风霜雪雨考验,尽管它现在是那样的满目苍桑,伤痕垒垒,但多数终于保存了下来。  据新修《双流县志》记载,经考古专家考证,这里是东汉、南北朝、隋代岩墓。踞今近两千年的历史。走访调查,听这里有阅历的老人讲,九倒拐的岩墓众多,远望如蜂房,形制大小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单双门楣、弧形顶、窟隆顶、单双穴等。又据《双流县志》记载,&#年冬,开凿牧马山灌渠,经墓葬集中的王山碥、九倒拐山脚而过,出土随葬品不少,有陶鼎、陶斧、陶田庄、铁矛、铁剑、铁农具等”,被四川省博物馆收藏。近年多处岩墓又被人垦开,发现有货币“五株”、“大泉五十”,陶屋、陶俑、陶罂、陶瓦等。⑤  档案局组织我们观光过三峡、宜宾新文岩墓,档案局局长冷启孝还组织我们有关人员到新津沿河沿山实地考察过那里现存的岩墓,到新津县与双流九倒拐毗邻的白云渡山涯岩墓观看,专门走访县文物管理部门专家。据九倒拐当地对岩墓有一定了解的群众讲,“九倒拐”现在发现和裸露的岩墓仅是其中一小部份,还有很多至今还没有被发现和发掘出。  双流对汉文化颇有研究的东升镇著名学者陈伟芳说,“九倒拐”岩墓的规模和数量,不仅在四川很有名气,而在全国,乃至世界也是少有的。这是祖先给我们双流人民留下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珍贵、厚重。因而,保护和管理好九倒拐这批东汉岩墓,对於我们今后研究祖先氐、羌人的繁衍创业史,研究蜀王瞿上城治国史,研究古蜀国四千年灿烂文化史,研究东汉、南北朝、隋朝时期岷江流域氐、羌人生活史,研究我们祖先在当时落后的生产条件下开山凿石的先进生产工具,特别是开发我们现在的旅游事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九倒拐东汉岩墓群,包括解放以来先后发现的胜利镇境牧马山西南麓的燕子窝王山碥岩墓群,华阳与万安交界地的倒石桥(关门山)、中和应龙村、黄龙溪金华庵的岩墓、鸡翅膀岩墓群,是双流古文化历史的一大特色,保护好这批岩墓遗址,向世人重现古蜀王当年治蜀瞿上城的历史风采,重现我们祖先氐、羌纵目人墓葬史,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因为历史是不能再生的。特别在当今旅游业飞速发展的时候,倘若下决心投资开发“九倒拐”东汉岩墓旅游地,并使其与华阳万安倒石桥及关门山、中和应龙村、黄龙溪金华庵东汉岩墓群联成旅游线,就更具有历史、社会和现实经济价值。翻开双流的古文化历史,我们曾经有很多值得荣耀的古迹,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之风的扫荡,留下来有价值的东西已经微乎其微了,我们应当珍惜双流九倒拐的这一段古文化历史,千方百计地保护好这一批珍贵的历史岩墓。
参考文献:  ① 晋.常璩《华阳国志》;  ②《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摭史记事”目;  ③《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序言”;  ④《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艺文”目;  ⑤ 1992年新修《双流县志》文物篇“墓葬”章;
完稿时间:日 邮编:610200联系地址:四川省双流县档案局(馆)联系电话:(028)作者身份:双流县档案局副局(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九倒拐地灵人杰历史上奇事奇人多多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考察报告之四
  九倒拐山势特殊。如果说这块地的山势是如前所说的像一只将要腾空的巨鹰,那么山后紧连的白塔山、六对山、铁炉山、石子山、龙华山等就是这只将要腾飞的巨鹰的鹰尾,左右两侧的燕子窝背光山、应天山(女几山)、挖断山、宜城山、圣灯山及黄水、新津交界的诸山就是这只将要腾飞的巨鹰的双翼。他们山连山,地连地,一脉相承,形成一个整体。九倒拐从广义原则上说包括了这些地区。查考双流县志,这个地区是一块宝地连着一块宝地,地灵人杰,历史上出现过的奇事奇人多多。
圣灯山上的历史奇异“灯光”
  历史上记载和传说最为奇异的要数圣灯山上的奇异“灯光”。  据《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记载,圣灯山“居者常见有灯出,光熊熊,每向西南麓殁”。并具体引载了当时各史书关于圣灯山灯光的记载。最有代表性的是《李中溪游鸡足山记》。该书云:“正当六月,诣严店致寿,俄顷,见兜罗绵云,缅平一面,宛如玉地,有大圆光倚立,玉地之上外晕七重,每重五色,环中虚明如镜,凝观者各见自身现於镜中,毛发可数,举手动足,形亦如之,众人同止,见已身不见傍人,僧云:摄身光也。有顷,光没风起,壑中云气散尽,林恋改色,鲜妍夺目,复出一光,如大红霓光,缺此光圆,如水晶映物,僧谓此佛光也”。刘小鹤公亦云:“守陇右时,一日,午衙陡听街民盛传佛现,起视之,云锦罩一新寺,天花闪烁而堕,异哉” ①。  旧志引蜀太后诗“所恨风光看未足,欲驱金翠入龟城”句,说的就是蜀后夜看圣灯后有感而发。  对於“圣灯”之辨,杨升庵太史曾《题圣灯寺》诗云:苍烟丛里圣灯红,火齐莹辉照远空,原是枫林霜叶下,露华光泫月明中”。诗意以放光事为诞妄。  《双流县志》民国十年本对此认真进行了考证,不同意杨升庵的说法,辨曰:“然,实有此异,自古所称,如天池之文殊,清凉之真容,五台之岩扁,以及蜀之峨眉山之名,圣灯者不一而足,固非尽诞妄也” ②。  至于以上记载中所说的圣灯山出现摄身光、佛现云锦和光熊熊灯出等异象,至今没有发现有其它不同观点的记载。
应天山葛仙翁得道修炼成仙
  九倒拐左侧的应天寺背后一片山叫“应天山”,也叫“女几山”,或“女纪山”,或“女伎山”。历史相传这山上有“葛仙翁得道成仙”的故事。  历史对这山名的演变有着详细记载。蜀典《中山经》说:“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其上多石涅,其木多桠,其草多菊,茺落水出焉,东注于江,其中多雄黄,其兽多虎。毕中丞沅云:女几山在今双流县”。《准南子天文训》载:“日回於女纪,是谓大迁,续博物志作大还”。《隋书地理志》称:双流有女伎山,纪、伎、几三字同音也。许慎《说文》作屼山。旧志或曰应天山。③相传这山有仙气,葛仙翁得到神仙指点,“凭木几于女几山学仙得到后,几化为白麂三足,时出入山上”④。孔子《枕中记》还载:左公曾乘虎在女几山,刘会、孟云女上升。无论这些记载或传说是真是假,都给应天山增加了许多灵气。凭借这里的仙气,因而应天寺在这里顺应天意而生,故名“应天寺”。  应天寺山脚下,历史上洪江古河道转弯经过这里,民间相传唐三藏江州出生后遇难,被母阿娇捆绑于门板上弃入洪江中,经东升镇龙江村洪江渡过板桥至应天寺山脚下转弯处停下,为寺一和尚相救哺育成人而后到江州认母,后被大唐派往西天取经功成名就。为此,唐僖宗御笔喜赐“应天寺”名。至今,应天寺香火甚旺。
铁炉山长双龙血松根缠棺
  铁炉山也叫挖断山,与应天山紧临,同六对山相接。《双流县志》记载:“挖断山,旧志名铁炉山,与六对山相接,五代时有日者占此山,当出异人乃掘断之,有罗氏松根缠棺,状若双龙,取刀断之,血流不止,在今治南二十里”⑤。六对山,“世传蜀后主自修觉山回至广都,见十二峰,有三峰六对之语故名”。铁炉山上出现罗氏双龙松根缠棺已为奇事,而抽刀断之血流不止就更奇了。人世间只听说过鸡血滕断之有如血状液流出,从未听说松根会流血的,看来铁炉山罗氏家这块坟地可谓是块“双龙护凤”的风水宝地了。
白塔山上仙人一夜修“白塔”
  据《双流县志》记载,九倒拐山上有个朝阳寺,朝阳寺旁有一座塔,名白塔,“明时旧塔尚存,高五丈,馀四角,每方一丈,塔右有讲经台,址已废,塔左二百步井,砖瓦下闳上奄,口径六尺”。在“外纪”中又载:白塔“在牧马山西阜蚕丛祠内,相传明蜀王建,古碑已泐,即俗所称为白塔也”。接着,还对旧塔、寺庙的演变进一步记载:塔在“国朝雍正五年重修,更名白塔寺,迁塔右后渐颓圮,嘉庆十八年知县汪士侃倚塔建蚕丛祠於寺左林壑奥,曲塔西南六百步为软脚坡,石径螺旋下为白云渡,舟筏穿花竹中,为此山登临之胜” ⑥。  这里,应当首先纠正的是,上面志书说的沿“石径螺旋下为白云渡”,经考证记载有误,应叫桃荚渡。因白云渡在新津地界,实地考察,白云渡离九倒拐下的桃荚渡还有五里路远。桃荚渡名,是因渡口要过两道河,中间地势象颗桃荚,故名。也因渡口两岸陶姓人多,也有人把它叫为“陶家渡”的。桃荚渡解放前已修筑过一座人行桥,据当地人说,胡宗南打二十四军的时候走应天寺上山,从桃荚渡撤退炸毁了桥。解放后,1953年,政府在这里修了过渡人行桥。1955年,从桥头也改修了上山人行道。现在上山虽然容易了,但都是泥路,一旦下雨,上山也困难。好在牧山干劲渠沿山腰而过,上山之后沿干渠的山路打的是水泥地面,上九倒拐的路也不是那么十分难走。  那么,白塔山上的白塔究竟为谁所建?从县志记载看,传说是明朝蜀王建。而当地老百姓则说,非也。这里地灵仙至,是仙人降临这里而建。  九倒拐当地老百姓相传,九倒拐山上的“白塔”与双流城塔子坝上的“熏风塔”是娣妹塔。不知在何年代,两名哥妹仙人降临双流,看到“广都樊乡”甚为羡慕,决心为这里做点什么,思考良久,确定给双流建两座塔,一人建一座。  当时,哥哥的姿态很高,说妹妹的力气小,就在平坝上建。哥哥体力强,多吃点苦,就到艰苦的九倒拐蚕丛王瞿上城去建。妹妹不服气,与哥哥打睹,以鸡叫为限,看谁先建好。入夜,两娣妹各展才华。妹妹的塔快封顶时,她估算还有一个时辰鸡才叫,她不服气哥哥说她本事小,决心要作弄一下哥哥。她懒得收顶,为节约时间,不知从何地调来一口大锅扣上塔顶。正要离开,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大锅快被掀翻,她情急生智,不知从何处迅速调来一根乌金棒,往塔顶大锅上一插,稳住了大锅。接着,她飞速来到九倒拐山脚下,学起鸡叫来。哥哥在山上听到鸡叫声,慌了手脚,看到塔顶还有一段距离。若按常规建,肯定完不成。于是,他偷工减料,从顶部分了两个小塔顶,其中一顶一角的砖还没有齐整,就草草收场。  第二天一早,人们看到两座塔子一夜间从天而降,甚为惊奇,纷纷跑到自已的牛棚查看,发现每家的牛都累得喘着粗气。因而,当地代代都传说这两座娣妹塔是神仙建的,九倒拐的称为“白塔”,坝上的称为“熏风塔”。传说妹妹建的“熏风塔”很有灵气,后来顶上长了一根柚子树,但就是没有人吃到过,唯有东升镇的彭阳春小的时候一天路过塔下,从塔顶上突然掉下来一个柚子,他捡吃后力气倍增,道咸年间获武进士朝考第一名,当了名官方没有认可的“武状元”,曾任云南总兵。非常可惜,这两座塔解放后60年代均被人为拆除了。塔旁的白塔寺也跟着遗为平地,现在被当地农民种上了庄稼。
胜利镇商瞿里有个孔子弟子“商瞿”
  商瞿,也叫商瞿上。商瞿的故居在胜利镇历史上的瞿上乡商瞿里。商瞿上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是成都历史上著名的一位先贤。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记载:双流“商瞿里在治东瞿上乡。名胜志:商瞿里在治东十里瞿上乡。乡有商瞿上墓。瞿受易於孔子者,时有锦鸡白鹇见焉,见文明之德艾也。《杨升庵集》:孔子弟子商瞿,世本作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作商瞿上。《宋景》文:成都先贤,赞以为蜀人” ⑦。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在“乡贤”目中又载:“周商瞿,字子木,孔子弟子,孔子传易於瞿,瞿生於瞿上乡,卒亦葬於瞿上”。  读者在这里有必要分清几个“瞿”的概念。九倒拐山上有瞿上城,治东有瞿上乡,这里又有一个商瞿上和商瞿里。历史上很多人相互混淆,应当区别和弄清楚。瞿上城是九倒拐古蜀王蚕丛治所,瞿上乡是治东十里牧马山上(今胜利镇区域)的一个乡名。商瞿上,为人名,孔子的弟子。商瞿里,是商瞿上在胜利镇的瞿上乡的故地和墓地名。  商瞿上,与蚕丛王有无关系,历史上没有人研究过。当我在查阅有关商瞿上的大量史料后,又多次考察了蚕丛王瞿上城和瞿上乡的位置,发现它们相距不很远,仅有十多里路,都有“瞿”字。“瞿”,按字意,纵目,鼓眼,是蚕丛纵目王的象征。这里连续出现商瞿上、商瞿乡、商瞿里、瞿上城名字,绝非为偶然的巧合,定有其意。特别瞿上城、商瞿上都有“瞿上”二字,我斗胆推测,商瞿上很有可能是蚕丛王的后代,或者说是蚕丛王的后裔。因为春秋时期与蚕丛时期时间相隔较近。当然,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结论应当由以后的地下发掘去印证。
华龙山出个“西川节度使”——段文昌
  其次,唐朝西川节度使、著名文学家段文昌出生在广都,牧马山的龙华山有他的读书堂。  据《双流县志》记载:治东南三十里龙华山,“唐段文昌筑别业於此,俗谓之段公读书堂。并述曰:按《唐诗纪事》,段文昌,字墨乡,别业在广都县之南龙华山,曾杜门力学於此。长庆初朝议文昌,少在西蜀,谙详利病,诏授剑南节度使。有邑人赠诗曰,昔日骑驴学忍饥,今朝忽著锦衣归,等间画虎驱红旆,可谓登龙入紫微,富贵不由翁祖致,文章生得羽毛飞,广都再去应惆怅,犹有江边旧钓机。文昌还别业,有《寻龙华山寺广宣上人诗》:“十里惟闻松桂风,江山忽转见龙宫,正与休师方话旧,风烟几度入楼中”。宋广都郭震《题龙华山诗》:“昔年曾到此山回,百鸟声中酒一杯,最好寺边开眼处,段文昌有读书台”。《方与胜览》:“文昌读书堂在广都县顺圣寺南”。《与地碑》目云:龙华院山门路记,后唐天复七年立,今为观音院,龙华阁有摩岩大像,唐任氏冀国夫人所作,何耕绝句云:“慧性原从戒定薰,百花潭水浣僧裙,固中力量真超绝,故老尚传娘子军” ⑧。  按照《华阳县志》段文昌传记载:段文昌,字墨,广都西河人。父以油榨为业。他生而有致,长亦多才,屋业荡空,文章迥振。早期在蜀表授校书郎李吉甫手下干事。元和十一年,守本官充翰林学士时,段文昌已为武元衡之子婿,因武元衡与宰相韦贯之不协,宪宗欲召段文昌为学士未成。后来,李逢吉用段文昌为学士转祠部朗中。长庆元年,朝庭以段文昌少在西蜀诏授西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段文昌素洽蜀人之情至,是以宽政为治,严静有断,蛮夷畏服。二年,云南入寇黔中,观察使崔元略上言,朝庭忧之,乃召文昌,御备文昌走一介之使以喻之,蛮夷即退。太和六年,段文昌复为剑南西川节度使。文昌终身无偶,卒年六十三,有文集三十卷。⑨
蜀汉“非百里之才”的蒋琬居住宜城山
  据《双流县志》记载:“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八蜀除广都长,先主曾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顷之为什邡令”。⑩  蒋琬虽然平常爱饮洒,又不注意仪表,但他才华横益,多方辅助先主和诸葛亮,为先主图蜀立下了汉马功劳。尤其奉节先主“白帝城托孤”后,他积极辅助后主祖刘禅、诸葛亮。在诸葛亮图川收复“蛮夷”战略中,他忠诚后主,听从诸葛亮调遣,充当前军,“七擒孟获”,协助诸葛亮完成图川大业。  后主遣蜀兵西征大战司马懿,不想在最关键的时候,蜀军发生内讧。魏延举火烧栈道,欲断蜀兵退路。杨仪大惊,说丞相在日料此人会反叛,果然如此。将领费褘看穿魏延用意,必先奏天子,污杨仪反叛,故烧栈道。我等不能任之,当报天子魏延反叛。  此时,后主在成都,寝室不安,动止不宁;晚作一梦,梦见成都锦屏山崩倒。原来,是他臣相孔明因劳累疾病归西。孔明终前说了些什么?李福飞报泣奏曰:“臣到五丈原营中时,丞相不醒人事了,诸将正伏地而哭。臣相须臾开目,见臣在侧,未等臣言,便先问曰:‘天子令你来问后事耶?蒋公琰(蒋琬)可托’。臣又问之,丞相曰:‘费文伟可也。’臣再问时,丞相不答,瞑目而亡。”后主闻之大哭。  后主正在悲痛之中,魏延急奏杨仪反叛,接着杨仪也回朝急报魏延反叛。众官哗然,默然无语。谁真谁假,实难判定。大事大非面前,蒋琬挺身而出,对杨仪的人品高度赞扬,敢用全家良贱担保杨仪不反,而对魏延则不敢担保。后众官见蒋琬敢说真话,以凿确的事实凿穿魏延反叛阴谋,消除了朝庭内将要发生的一场大内乱。⑩  蒋琬的才华深受臣相识。蒋琬的智慧和胆略超群。蒋琬任第一任广都长时,尽管不注意仪表,又爱饮酒,但他忠於职守,发展生产,对“广都之樊乡”的巩固作了大量的工作,为人称赞。他当时的住宅就在牧马山的宜城山下,《双流县志》说,那里的“茂林清泉今犹然也”。  《双流县志》还记载,宋布衣、李甲宅也俱在牧马山的宜城山下。
牧马山人杰地灵名墓多
  据九倒拐桃荚二社曾读过很多古书的王治华老人讲,九倒拐,包括九倒拐以外的牧马山各地,过去山上,是古树参天,树连树,枝连枝,一个人可以从山脚的树杈上一直爬上山顶。相传三国的时候,这里还住着不少“蛮人”(少数民族),先主刘备看中了这块灵地,在牧马山“籍田牧马”囤兵,为了后方的安全,派诸葛亮设计要蛮人让“一箭之地”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还传说明朝时候这里出过草寇,寇主野心勃勃,想借此宝地称王。这是祸国殃民之寇,此时,牧马山有高人看出其野心不许,在山脉要道处安了一根锯条,压了地脉,该寇阴谋未能得逞。这一传说是真是假,现在无法考证。  这里地灵名墓多。最早的要数三国“将军墓”。九倒拐白塔寺、背光山等地,至今有三座保存完好的三座三国“将军墓”。据当地老百姓讲,58年农业学大寨时,当地农民掘土深处,在其中一座将军墓边挖出很多三国砖,上面有战车、刀剑图案。砖厂掘土打砖时,也挖出了一座墓的轮廓。这三座将军墓建筑辉煌,规模宏大,底部还建了排水沟。其中一墓已被盗过。可惜至今没有发掘出准确的文字记载,不知安葬这里的三位三国将军姓甚名谁。  其次,《双流县志》还载,费著氏族谱郭子仪六世孙甫为御史中丞,从僖宗幸蜀,弟及为广都令,家焉甫卒葬於广都石子山。清道光科武状元彭阳春的墓,也在治南十九里的曾家店,当地百姓称之为“状元坟”,其坟与父诰封武功将军定国墓相近。
参考文献:①《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圣灯山”目;②汪仕侃新修《双流县志》民国十年版“山川”目;③、④《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白塔山”目;⑤《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续增“铁炉山”目;⑥《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寺观”条“朝阳寺”目;⑦《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商瞿”目;⑧《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华龙山”目;⑨《华阳县志》卷七,人物志第七之一——段文昌。⑩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武侯遗计斩魏延,魏拆长安承露盘”。
完稿时间:日 邮编:610200联系地址:四川省双流县档案局(馆)联系电话:(028)作者身份:双流县档案局副局(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九倒拐历史上解不开的五道“谜题”
——双流神奇的宝地“九倒拐”考察报告之五
  历史的岁月默默地过去。九倒拐山山水水经受住次次大自然风霜雪雨严峻考验。这里的水一样地清,山一样地绿。那数百亩已长大成材的美国松技杆叶茂,成为这里一道美丽壮观的风景线。那密布山涯岩边的墓穴洞,尽管周围长满了青草,有的甚至被岩边绿树枝叶遮住,但洞中祖先齐齐整整凿石痕迹所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精神,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地下发掘滞后,暂时没有人斥资开发,但它从各处透出的种种灵气总是不灭。特别那块半坡上如把交椅的平地,你一踏上便有一种异样感觉,仿佛当年古蜀王就在你眼前。  正因为如此,平常虽然这里条件简陋,没吃、没喝的,但星期天,节假日,特别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从成都,从双流城,从外地,有不少走路,或骑自行车,或开车的游人,却自觉来到这里分享这股不灭的历史灵气,无怨无悔。朋友,当你有机会来到九倒拐这把象大椅式的平地上领略当年古蜀王风采时,当你钻进我们祖先氐、羌人曾经在这里生息或长眠的山洞中感受我们祖先的伟大时,当你坐在路旁山涯边闲情逸致地品花、品草,品美国松,或谈天说地时,你想过没有,就在你的身下,或身后,或左右两旁,这九倒拐还有五道至今没有解开的“谜题”正等待着你去破解哩!
谜题之一:九倒拐山腹内究竟有无地下溶洞和宫殿?
  《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目下有这样一段记载:“白塔山在治南二十里,即牧马山西阜,山寺有小塔,世传明蜀王建。因名下临黄水坞屿,葱郁峭壁残岩,曲径蜿蜒而上。山有泉二,一在塔东三十步,一在塔西北百余步”①。县志上所说的白塔山,就是九倒拐后的一座山。山上历史上有一座白塔,白塔下有一座寺庙,叫白塔寺,白塔寺内有一座大千手观音。据当地见过这座观音的老百姓讲,这是当时四川最大的一座千手观音。很可惜,这些都被毁掉不存在了,现在全部种上了庄稼。  这部县志紧接着又进一步记载:“山寺后有软脚坡,乾隆二十年,土人恳得石洞,入洞十余步,犹有光,摘得石乳十数枚出,乳形如白蜡,垂条如指,后观者杂沓邑,徐越封塞之。逮五十六年,洞复恳出,乡民饶奇,龄者贾勇,举烛入行一里许,见旁洞穿透左右,曲折通邃,洞门镌有窗格、花草、坛钵、罂垒破坏弃路侧,烛尽不得深入而还,后复封塞,故老也不知凿自何代云” ②。  这段记载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一是洞中石乳。这是否是说九倒拐地下有溶洞的迹象。按记载中所说,贾勇举烛行了一里多路远,见洞内旁洞穿透左右,曲折通邃,这山洞里是否可以明确说是一个很深的大溶洞;二是洞内相互连通,“洞门镌有窗格、花草、坛钵、罂垒破坏弃路侧”等,显然历史上曾经有人聚居过,是我们的祖先还是后人,或许就是当时蚕丛王的地下宫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至今解不开的“谜”。  日,雨朦朦。我和档案馆张敏同志到黄水镇桃荚村解再次考察九倒拐。雨刚停,当陪同的黄水镇党委副书记朱晓帮和村支书刘泽阳听说了双流县志上的这段记载,情绪激昂,当即确定上山看洞探险。我们走二仙洞上山,这是我第四次登上九倒拐。很是可惜,这时天又下起了大雨,道路泥宁下滑,我们不得不退下山来,险没有探成。
谜题之二:九倒拐岩洞究竟洞有多少、多深?
  《双流县志》记载:九倒拐现在发现的有76座裸露“岩墓”群遗迹。又说:九倒拐岩墓“远看如蜂房” ③。  当然,这些记载都不夸张,意思是要表达这里的岩墓很多。而当地老百姓则说,这里九倒拐岩洞到处都是,没有人数清过,具体不知总数有多少。仅1957年修牧山干渠那一次,挖出的就是数十座。如果你有信趣沿牧山干渠沟边去看看,那沿途河边到处都可以看见用卵石浆砌过的洞口痕迹。  最近,我采访黄水桃夹村一社社员王云昌。他说他父亲在临死之前向他说过,青城山的一个道教长老是他父亲的师傅,这位师傅曾经来过牧马山九倒拐,向他父亲泄露过“天机”:牧马山90里路长,45里路宽,48个大洞,48个小洞,总共3888个洞。他的述说无法证实他的科学性,但给世人留下了一道玄奥的不解难题。他还说,九倒拐的岩洞很深,洞内洞连洞,巷连巷。对于这一点,与上面《双流县志》对乡民贾勇曾举烛入内“见旁洞穿透左右,曲折通邃”记载相符。但究竟连有多深,连有多远,不得而知。  我又调查当地老百姓,有人说解放后曾有人举着火把进去过。但因洞内缺氧,火把熄灭,无法继续前进。还有人说,九倒拐的山洞有出口。但出口在哪?有说在黄龙溪的,也有说在彭山江口镇的,但没有人具体实践过,也无法证实它的真实与可靠性。我第二次到九倒拐桃夹渡时了解过当地老百姓。他们说,1957年修牧马山干渠时,渠边曾挖出过一个洞口,从外往里看,黑洞洞的,很深,有人进了一段不敢再进,施工指挥者担忧其它人进去有生命危险,遂用水泥砂浆把洞口封了。所有这些,都给我们对九倒拐究竟洞有多少多深的猜想留下了第二道解不开的“谜题”。
谜题之三:燕子井水不淹砂不填旱不竭的秘在哪里?
  九倒拐左侧约二华里远的燕子窝提灌站旁,有一座非常特殊的山,地势呈凹形,其状就象一只巨大的燕子窝窝。提灌站若大的长长抽水管从燕子窝旁边的山脚一直伸向山顶。燕子窝提灌站因处在燕子窝边而得名。这座山,山地起伏,现在密密麻麻地植满了美国菘和针叶菘。大的已有小瓷盆大,小的也有斗碗粗,而且长的很高。这种针菘的品种很特殊,每针上有三根小针,因而当地也有人叫它“三针菘”,是现在松族中一种名贵树种。  这里地势象燕子的窝窝,也是燕子年年聚集之地。据当地老百姓讲,过去每年春季,燕子都要来到这里筑安家,繁衍后代。睛天傍晚,飞来的燕子有时可以达到数万只。它们在这里聚会,交流感情,生息和繁衍后代。当地老百姓都把这里看成是一块福地,从不去惊诧和打扰这里燕子的生活。  燕子窝中央一条山沟弯弯拐拐从上到下至山脚。两边树木苍茫,慈竹阴深。在这条沟的下方,当地老百姓说有个“乌龟荡”。荡虽不大,说过去里面的乌龟很多,而且长得很大,大的有一百多斤。龟种为黑乌龟,当地没有人食。因而它们生活很自由,经常爬上岸来,有的放牛小孩同它嬉戏,站在龟背上,让龟驮着他放牛。  乌龟荡上去不远,沟底历史上有一个宽阔的石板地,石板地上有一眼“井”,人们称它叫“燕子井”。据当地老百姓讲,这口井非常神奇,井水清澈,永远都不枯竭。多少年来,无论山上如何雷电交加,大雨倾盆,泥沙俱下,山洪直泻,这口井始终不能被泥沙充填。山洪过后,井保持原样不变。解放后,当地有的小孩十分好奇,抱了很多大石丢进井内。虽然石把井填平,但里面的水仍然十分清澈。旱灾年代,其它地方的井枯了,这口井不枯,依然原样,其间奥秘何在?这口井成为九倒拐第三道解不开的“谜题”。  日这一天,我在桃荚村上山探洞下雨受阻下山后,下午冒着小雨又从牧马山庄沿河边燕子窝提灌站旁第五次上山,在当地社员王文彬、老人王治华,桃荚村二社社长王刚等的陪同下,沿山沟上燕子窝看了传说中的乌龟荡、燕子井。十分遗憾,由于长年山水的冲刷,泥土下滑,乌龟荡已快被填平,只剩下一个荡的轮廓。燕子井也找不到了,社员王文彬下到沟底四处寻找,终于还是找到了井口,但井已被石填满,泥土已於满井口的两边。
谜题之四:燕子窝背光山为何四季不见阳光?
  九倒拐还有一座奇特的山,终年四季不见太阳,当地人把它称为“背光山”。  这座山地处燕子窝北侧。即沿乌龟荡、燕子井山沟而上的右手边。说也奇怪,太阳出来,从早到晚就始终晒不到这匹山。  7月2日,我看了乌龟荡、燕子井后,专门沿山沟而上,看了这座山。这里的山势地形确实非常奇特。远看,如前所述,象一只巨大的燕子窝窝,又象一个以前农家户的手推磨槽。或者象一把坐西南朝东北的大圈椅。椅背从高到低缓缓下斜,到中央最低处汇成一条沟弯弯拐拐到山脚。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光只能照在靠东一面的圈椅后背上,照不到圈椅内的这一匹山。随着太阳继续升起一直到中午,光只在圈椅式山的后背上移动,阳光怎么也翻不过椅背。中午后,太阳不从顶上过,又沿着圈椅式山的左背山而过。到了下午,太阳光本应斜射过来照在山上,谁知那西移的太阳光又沿圈椅西背山梁遮档。所以,这里终年四季日日周而复始无法得到光照。因而,庄稼无法生长。现在,乡民只在山上种植“三针菘”。我仔细观察过这里土地,非常潮湿,土质也很肥沃。密密麻麻的“三针菘”下,地貌上长满了苔鲜,菘树长势很好⑤。  宇宙若若之阔。太阳从东到西高照,不应该被这并不算高的山椅背遮挡。但事实就是被遮挡了。这里地势为什么会成这种状况?是大自然的刻意杰作,还是天意为保护这里的燕子井水长存,或是九倒拐的地脉玄机就得让这座山这样,人们不得而知,这成为九倒拐第四道解不开的“谜题”。
谜题之五:涌泉寺泉涌千年水满不外溢原因何在?
  《双流县志》还较详细地记载了九倒拐的涌泉寺。特别记载了涌泉寺下边那口神奇的千年水满不外溢的奇异现象。志书上对这眼泉是这样记载的:“涌泉寺,在治南二十里牧马山,明宏治间建,琢大石,炉口方而阔,项方而窄,腹圆而大,镂刻精工,山麓湫泉,径六尺,深四尺,水冽而甘,大旱不涸,寺以此得名” 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涌泉寺在双流县城南边二十里的九倒拐山上。寺庙在明朝宏治年间修建。寺庙的下边不远处,有一块象炉一样的大石,炉口方正而宽阔,肚子圆而又大,炉外石工镂刻精良,山麓的泉水从炉内冒出,炉口的直径有六尺,深四尺。这水非常清爽甘甜,泉水源充足,大旱不干,人们习惯地叫它为涌泉,寺以此而得名“涌泉寺”。  实地考察,寺庙现已不复存在。被百姓种上了庄稼。踞高透过那葱绿苍茫的树林,涌泉寺那片寺址轮廓还能看得见。寺庙虽然没有了,但泉井仍在。当地老百姓讲,历史以来,附近百姓生活都用这眼井水,并代代相传。但让人奇怪的是,对这眼井的水不管打多少,井水始终不少,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而且也不外溢。干旱时,其它水井枯竭,唯独燕子井和这眼井的水依然如故。而这眼井和燕子井又不在上下同一条线上,相隔近一华里。泉源何来?人们不得而知,当地老百姓都把它奉为“神泉”。  “牧马山纯净水厂”看准了这眼宝泉,斥资建池盖厂保护,充分利用那不尽的涌泉水生产纯净水上市,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这眼井的水为何长涌不败,有人说泉源在俯河,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这成为九倒拐第五道解不开的“谜题”。  最后,给读者留下一首“七言”打油诗,以作本篇考察报告的结尾:“五道‘谜题’五个结,谁来破解为民益?双流儿女多奇志,后有来者是雄杰”。
*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记:从《双流报》6月4日刊载我写的《祖先留给双流人民的一笔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后,我先后又五次登上九倒拐去寻梦。接着用了整整一个月零八天的日日夜夜,查寻资料,研究课题,撰写稿件,感冒、肺炎、眼疾、颈锥骨质增生疼痛,使我几乎几次停笔,但最终还是把自己想要写的记了下来。因为中国城市竞争力论坛会在双流的召开,给我们如何经营未来城市有了一个全新概念。这就是必须去努力发掘她的丰富文化内涵,提升她的卓越文化品位。于是,为着这一目标,我下决心努力地去做了这件考察工作。目的只有一个,梦想“九倒拐”的未来,成为双流人民引以为骄的四川、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地之一。
参考文献:  ①、②《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山川”条“白塔山”目;  ③ 1992年新修《双流县志》文物篇“墓葬”章;  ④《双流县志》光绪三年版“寺观”条“涌泉”目  ⑤ 采访黄水镇桃荚村村民王刚、王治华、王文彬等。
完稿时间:日 邮编:610200联系地址:四川省双流县档案局(馆)联系电话:(028)作者身份:双流县档案局副局(馆)长、中国档案学会会员、《中国档案报》特约记者
[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双流白塔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