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干法 稻盛和夫 txt的《干法》,急急急!!

读稻盛和夫《干法》有感 - 简书
读稻盛和夫《干法》有感
这个周末读了一下稻盛和夫的《干法》,之前是在朋友圈看到朋友推荐的,也从锤子老罗的口中多次提到这位企业家,虽然以前从未读过其文,但心中早已仰慕之情。花了一天的空闲时间,断断续续读完,感慨良多。
虽然通篇读起来信息量很大而且可能还有一点太励志的鸡汤感觉,但是真的细细品味,其中的文字和结论却真是实践中的真知灼见。
今天,我就以原文摘抄和感悟的形式,来写一下我读这本书的一些感想。
本来人这种动物,如果放任不管,就会流域安逸,只要可能就总想逃避苦难。这种基于人的本性、追求安乐的习性,我想不管是我们这些成长于战争年代的人,还是现代和平富裕时代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区别。
现在的很多企业为了做宣传,非常喜欢神话“人”这个概念,而且特别喜欢以“市值→创始人→神话般的经历→说的每句话都是金科玉律”的这种逻辑来进行宣传,其实大多数创始人走到今天或者大家认为的理想状态,并没有大家所臆想的那么神奇,更多是大家崇拜这些人身上的财富,羡慕他们,幻想有一天能够像这些人一样拥有那么多财富后对这些人或者对自己未来的一种自我麻痹。很多厉害企业的创始人也是人,他们只不过是更加聪明的同时更加努力,我看来,那些工作能力非常出色的人,经验上比一般人多个几倍,聪明上比一般人多个百分数,但是为什么他们的财富比一般人多很多数量级?我认为是他们的自律能力要远远高于一般人,当一般人在幻想未来的同时会给自己非常多的借口不进步,而这些创始人,除了努力工作以外,更多的是自律,对很多事情有所不为甚至故意给自己加强压力,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压迫感,让自己习惯勤奋,而不是随着自己的生活状态越来越好,慢慢的迷失自己,放纵自己。
而很多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越来越自我膨胀,可能他们从大学毕业头十年很努力,成长很快,等他们过了而立之年,达到安全线以后,他们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永远停留在三十岁的水平,甚至逐年下滑,还不如后来的年轻人。而很多厉害的创始人,相对于他们的财富,他们的生活水平还是处于比较“简单”的水平,他们更多的专注于非物质的领域去奋斗。
所以,创始人本身并不是神,他们也是普通的人,但是在自律方面,克服每个人人性的缺陷方面,他们确实比常人要好很多。自律本身不是靠读一篇鸡汤文或者给自己打气就可以来的,需要自己对自己长期严格要求,把不习惯强扭成习惯,通过习惯下意识来约束自己,长此以往才能形成自律。
人很容骄傲自大,因为人是一种充满烦恼的动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
这一段鸡汤文读起来无比正确,但没有任何现实意义,很多人并不知道怎么“抑制”,但是当我读了这句话的下面两段话以后,心理才有了深深的震动。
人的烦恼据说有108种之多。其中“欲望”、“恼怒”、“愚痴”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让人陷于烦恼的最厉害的东西。它们纠缠于人的内心,要驱赶也驱赶不走。释迦牟尼把这三者称为“三毒”,它们是将人的行动导向错误道路的万恶之源。
“想获取比别人更多的金钱”、“想得到比别人更高的评价” -- 无论谁的心理都潜伏着这样的欲望。当这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人们就会“恼怒”。“为什么这么不如意?” 人们接着就会发泄“愚痴”和不满,人是不幸的动物,生活中总是被“三毒”支配。
然后,人生在世又少不了这“三毒”,他们如果根本不存在,人就无法生存。因为人有血肉之躯,为了生存,这“三毒”又是必要之心,是自然赋予人的本能。比如,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人妖满足自己的食欲,对攻击自己的敌人要表达愤怒,要在达不到自己希望的状态时发泄不满,这些都无法戒除。
但这“三毒”却切不可过度。唯有拼命地“工作”。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却必须做出努力让毒素稀释。而达到这个目的,可以说独一无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
"愚直地、认真地、专业地、诚实地“投身于自己的工作,长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的抑制自身的欲望。此外,热衷于工作,还能镇住愤怒之心,也会无暇发牢骚,而且日复一日努力工作,还能一点一点的提升自己的人格。
这段文字,如果你只是快速的一扫而过,给大家的感觉就像老板为了让员工拼命工作发的洗脑之文。但是如果你认真读这段文字,再套用自己平常工作中的各种让你烦心的问题,是不是会让自己突然想清楚很多事情?
我本人就特别讨厌那些站在”圣人“的道德高度去要求周围的人,但是他自己却不是”圣人“的做法,人的优点是有思想和感情,但是人的缺点也是思想和感情。如果人的一生完美的想机器,不犯错,我想人类世界就会像CyberMan一样死板无趣。
所以,世界上大部分的人,这一生都是在认识自己,不断的改正自己,调节自己的过程,可能到死之前都会有超多的遗憾。
我自己因为童年的不幸生活,所以我自己会让自己一直忙下去,变成大家眼中的工作狂。我原来以为自己只是为了弥补童年的不幸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忙碌来让自己忘记悲痛,我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认为我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不正常的普通人。读完这本书,特别是上面这段文字以后,与其说是从书中找认同感,不如说是得到了更多的感悟。
看上面这段文字的时候,我就反省自己,我个人状态最好的时候就是在创作的时候(比如写代码、写文章、读书思考等等),就像现在一样,人内心非常平静,看问题的视野很广,想的也非常全面,感觉就是自己最好的状态。个人状态最不好的时候就是和别人争论的时候(我本人很讨厌争论和吵架),看到世界黑暗面但是自己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时心中的那股”愤世嫉俗“的时候,这些时候,我内心会非常悲观,甚至充满了一点愤怒(以前是洪荒之力的愤怒,哈哈哈),每当跌倒这种低谷时,智商也会成指数级下降。
再反过来看稻盛和夫先生说的,我理一个比较简单的逻辑(产品经理职业病),人烦恼的流程图如下:
1、想要得到什么(物质攀比)或别人的崇拜(精神攀比),产生欲望
2、当第一条得不到时(人生真的十事九不如意),就会愤怒地产生巨大的人性情感,占据脑袋的全部
3、人脑的资源有限,当愤怒带来的情感充斥脑袋时,理性和智商部分就没有计算资源了,就会做出愚蠢的决定
所以,只要我们在做错事时,总会在 ”欲望→愤怒情绪→冲动决定“ 这一动物本能中发现问题,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只要能够在这一环或者三环都解决掉问题就好了,这是我以前的想法,我觉得既然我理解了办蠢事的源头,就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一个不完美的人达到一个完美的人,只有先变成完美的人以后就能解决问题。这就是我读这本书之前的想法。
但是我发现我自己错了,当我想通过变成完美的人的这一解决办法要求自己时,我发现我有时候真的做不到没有欲望,做不到自己不热血沸腾,做不到所有事情都是深思熟虑的,每当我做不到时就会带来更多的自责和无济于事的烦恼,甚至情绪低落时还会自我否定。
我三年前去龙泉寺的时候问过deepin: 法师们教的东西都很好,但是我总感觉他们要求的就是进入一种无欲无求的圣人状态,既然无欲无求了,那最后还解决什么问题?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毫无意义,因为你不在乎这些世间之事,当然就没有烦恼了。但是如果不在乎世间这些事情,那所有的努力不都是白费的吗?不能影响这些世间之事,不能让社会进步,那这种“独善其身式的圣人”状态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在现在浮躁攀比的社会中,独善其身真能做到吗?
上面的这一段自我矛盾的想法伴随我多年,直到读到稻盛和夫先生前面的那段话,我真的豁然开朗了:
人是动物,动物本身基于物质,不是纯粹的精神理论,基于物质就有劣根性,什么人都逃脱不了,所以不要以圣人自居,也不要觉得世俗而自我厌恶,只有先接受自己才能有改变的基础
人的一生都不可能完美,只能趋近于完美,就算你在你的行业做到最顶尖,还有其他行业,就算所有行业你都OK, 还有比我们科技更先进的外星人呢,所以要预先知道你个人的极限,理性认清这一点以后,人就不会从看不起自己到人生绝望这另一个极端中去
当做到前面两点,接受自己,认清自己这一生的局限,就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狂妄自大,自然心就平静了,心平静不浮躁了,也就给自己的爆发做了最好的准备,遇事不急
很多才毕业的小伙子看到心平静会觉得是不是等同于“被社会磨圆了”?平静是遇事不急,并不代表没有热血和激情,人要花很多年的时间从 “欲望→心急→没头苍蝇乱撞→行为冲劲” 进化到 “欲望→平静→经验和能力基础→思想和行为的冲劲”
心里平静以后,最后只用想一个问题,经验能力够了,心平静了,剩下的反而最简单:人生剩下的价值=你每年干的价值x你还能活多少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上进的人,每年的创造的价值都比去年都多一点,你的人生最后就是上坡路
上面这些只要你在社会上混的年数够多,很多人都能够想的清楚,唯一的区别就是有些人早点明白,有些人晚点明白。但是稻盛和夫的书给我最大帮助是,当你明白这些道理以后,有一种方式可以极大的减轻奋斗过程中的心理负担:就是拼命的努力工作。
原来总是想看各种各样的书,取得各种书中的精华当成镜子照自己现在的心理状态(很多精华也是作者一生才想明白的),这样就会导致,我总是拿一个别人一生误透的道理来约束我自己现在这个比较糟糕甚至还没想明白的状态进行对比,长此以往,读的书越多,痛苦和烦恼越多,因为自己作为一个人肯定不可能改变的那么快。其实我自己一直都有一种好的状态,就是拼命工作,当我在专注创作时就是我个人的最好状态表现,以前总是当做一种逃避童年心理的措施,总是在拼命工作休息空挡,无穷的烦恼袭来。
读了稻盛和夫先生的心得,我明白了,只要想让我个人状态变得如我自己期待的那样更好,就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只有工作才能对抗和中和“三毒”,我不用彻底戒掉“三毒“变成一个机器人,我中和的力度(就是工作和休息的平衡)只用达到今天比昨天进步一丢丢即可。
当我知道,只要努力工作本身就是最大的修行时,心中全无过去的心理负担,我现在不是完人,一生也不可能是,但是我只要每天进步就是对我自我期望最大的回报。这种感觉,对于我这种一上班就超级忙的人,对自我要求很高的人,真的是一种彻彻底底从心底的压力释放。
那么辛劳、那么艰苦的工作,太可怕了!简直无法忍受,根本就无法坚持。如果你迷恋这个工作,热爱这个工作,那你就能够承受,一切都不在话下。
我现在很享受现在的工作,虽然大部分时间很烦很累,但是看着deepin操作系统一天天因为我自己和团队大家的能力,Linux开源社区一盘沙带来的内斗、无力、无知的愤怒,被我们团队一步一个脚印的产品和成果,变得像今天这样初具规模,等再积累几年,一定可以和微软和苹果抗衡,虽然现在deepin很渺小,只要我们能够再多活几年,我一直坚信我们能够获得最终胜利...
在达到目标之前,有爱我们的人和恨我们的人会千方百计的阻挠我们,我个人能够坚持的下去的最根本原因并不是我有太多能量和能力能够抗衡整个行业,而是我觉得工作很有趣,每天都可以通过公司的事情或者自己的编程开发给脑部带来最好的脑力游戏锻炼,整个过程,不论上班还是周末,我都处于一种 “儿童搭积木” 的兴奋感,只要今天我再搭一块,塔就更高一点...
这种发自内在的好玩,就是最原始的动力。
反过来,deepin团队中存在很多天赋迥异,但是个人来说不热爱现在的工作,这样的人还不少,他们平常做工作,因为自己的能力、经验和才华,很容易做到7080分,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做到9095这些让我满意的结果。这些人都是非常非常好的人,各方面都很好,你会觉得他们做个人朋友非常不错。在任何公司,都是先要工作能力和结果好,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能够变成朋友和战友当然更好。但是绝不是先做朋友,再讨论工作,这个顺序绝对绝对绝对不能反了。
很多人认为只要和上级关系搞好了,一切都好说话。如果这个公司真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上升公司,这个公司的所有领导都应该是按照:先把工作做好再谈感情的这个逻辑,如果上级不是这个逻辑,而是先搞好个人关系,关系好了好说话,关系不好不得重视,这个公司离自我毁灭也不远了。
那么在这些现在就是不热爱的人,应该怎么办呢?只有一条路:拼命努力,让自己“热爱”工作,而不只是做及格。因为你自己不热爱工作,当你遇到苦难的时候就会说:我不会、我压力好大我受不了了、我就是做不好、我就这水平你要怎样?.... 这些在我看来都是因为 “你不热爱你的工作” 这个根本原因引起的,如果你热爱你的工作,你现在不会,你做不好,你可以通过研究和不断的了解原来陌生的事情,最终达到自己完全理解,理解的比大多数人更多。当你对一件事情理解的比大多数人都透彻时,自然而然就会做好,做到90~95分,而把一件事情理解的比大多数人透彻的前提是你要做很多功课和研究吸收更多的知识,而这一切的努力和你看来痛苦过程度过去的方法就是:热爱你现在所做的工作。
热爱你现在的工作,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分水岭,如果不热爱,纵使这个人能力、经验和才华再超常人,他都无法做好!为什么?因为当一个人不热爱,他每天坐在位置上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他心中的那股焦虑、烦躁甚至期望早点下班的心思会让这个人的能力、经验和才华完全无法发挥出来,因为他就是在应付工作,应付工作的态度做出来的东西最多就是及格分。这样的人只有通过自己醒悟才能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要不总有一天他会被更好的人淘汰掉。
当你把一个个产品完全当做自己的孩子,满怀爱意,细心观察时。必然就会获得如何解决问题、如果提高制成率的启示。
听着像玄说,我个人理解,做好意见事情的公式:
做好产品=充分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的知识+在理解知识基础上按照流程把每一步都作对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产品,往往90%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对即将要做的产品的了解太少了,以deepin团队为例:
产品经理是否了解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和用户为什么不爽的最痛的那个点?产品想清楚最痛的那个点,做出来的产品就有侧重点和优势,用户往往因为产品解决了一个最痛的点就会抛弃其他所有产品就用你们的产品。
设计师是否在理解了最痛点之上,用户不爽的流程和操作方式?当设计师知道现有产品的不方便之处,就会自然的思考更好的交互方式和更直觉的人性引导,让用户一看就知道怎么操作,而且用户操作的过程中因为你设计的交互方式行云流水般的畅快,你的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在这之上,如果设计的非常漂亮就算完美,所以设计师应该多在脑袋里想象用户怎么操作软件的?心中要有无数个草图和分镜,而不仅仅只是想怎么做好看,或者为了好看做一些“只有自己才知道的巧妙机关”。
研发工程师,是否在理解需求的情况之下,对产品所需各个方面的技术写demo测试?是否根据设计图,把每个地方的模块、接口设计和整体的状态维护架构想的清清楚楚,我个人也是研发出生,我发现但你自己把所有流程理清楚的时候,达到“心中再无任何模糊地域”时,这个软件就非常容易实现,因为所有的工作只是把脑袋的东西腾出来,而且因为你想清楚了,很多地方都是良好设计的,软件的质量自然而然就好了。我的经验,很多软件写出来bug多,质量差,90%的原因都是提前没有好好的想用户、想需求然后根据需求把流程理清楚就开始写代码,如果写代码的人经验不够多,发现中途理解错误以后再改,说句形象的话,就是搅屎棍,代码越改越恶心,甚至写到项目后期乱的让自我厌恶(而不是像艺术品一样规整),这样过程写出来的软件bug能不多吗?
如果产品经理、设计师、研发工程师都对要做的产品在各自的领域做到清清楚楚的想明白,你会发现,你在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容易就自己冒出来了,甚至叫灵感爆棚。因为你在理产品这一团乱麻时,你想的越多,细节在你脑袋里刻画的越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就越多。
打个很容易理解的比方,把城市的A地方到B地方的路径当做产品研发中的各种障碍,如果你天天在这些胡同里面转,当你在一个路口堵住时,你心中一定有N条道路规划来解决眼前的路障,因为你对每个胡同都很了解。这个比喻中,我相信快递员就比一个才来这座城市的精英更快达到目的地,不是快递员智商更高,而是他对胡同(产品细节)比别人更加熟悉。
然后,在持续这种努力的过程中,员工难免会有不安和不满的声音:“如此无限度的、不要命的努力,人的身体能够承受的了吗?要不了多久,大家都会倒下的。”再看看员工的脸色,确实个个倦容满面。
我考虑再三,但最终还是硬起心肠,说了下面一段话:
企业经营,就好比连续奔跑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我们就是至今未经训练的业余团队,而且在这样长距离的赛跑中,我们起跑已经比别人晚一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还想参加比赛,那么,我想我们只有用百米赛的速度奔跑才行。有人认为这样拼,身体肯定吃不消。但是,我们起跑已迟,又没有比赛的经验,若想取胜,非这样做不可。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一开始就不应该参加这场比赛。
看到这段话,是我读这本书第二个震撼到我的地方,为什么?
因为我就是第一段话那个说员工辛苦的人,在武汉研发团队中,无穷无止的项目,特别是这几年商业化发展很好的前提下,研发团队面临了比原来大得多的压力去做产品研发,很少有休息的时间,甚至这个高压力的项目快完成时,另外一个项目就又来了。原来大家还准备做完一个项目好好休息一下,但实际情况下,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在这种巨大研发工作量的体力压力下,deepin团队还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我们的产品和团队内部的目标就是要做的比微软和苹果好,而这两个天才团队奋斗几十年,而我们要靠几年时间赶上,而且有时候我们已经做到Linux界产品体验和产品质量最好的情况下,真正遇到那些挑剔的用户,还会无情的指出我们的产品诸多不足时。
可以说,长时间这样的团队状态,疲劳的体能压力和无法得到用户完全赞誉的精神压力,有时候我从大家的角度出发,真的很难受。说句最容易的比方,deepin现在就是在走长征,而且现在我们正在雪地里,这个过程中会“死”很多人,更多的是靠信念、意志和韧性。
从人的角度来说,真的不应该持续拼命,但是从长征的角度来看,如果现在不拼命真的会全军死在雪地里,一个都不胜。持续拼命可能会死掉一批坚持不下去的人,但是如果不拼命,一点生的机会都没有。
看到这里,我突然之间很理解deepin了,大家都知道现状是什么,遇到多大压力,甚至心里非常体恤这些奋斗的兄弟姐妹们,也非常希望大家可以休息。但是我们都知道deepin做的不是互联网爆销品,不是做的500强成熟产品,deepin做的是一个要不轰轰烈烈活下去的惊世骇俗的产品,要不就轰轰烈烈的死去的产品。在这个大前提下,无论中途遇到再难以坚持的理由,都只有一句话:继续拼命,而人的潜能有时候会让我们自己惊讶
这本书还有非常非常多的干货,我上面说的可能只有1/10, 我相信我未来在创业的过程中,还会再次读起这本书,为我自己寻找创业过程中的解决方案。
我强烈推荐那些创业大咖们看一下稻盛和夫这位创业前辈的书:《干法》, 我也希望那些还达不到创业素质,不热爱自己工作的人能够读这本书,从中找到激励自己的方式,不要浪费自己的才华,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
Kindle版链接: ,这本书只要9.99, 你买不了xx, 买不了xx, 哈哈哈。 ;)
最近读了稻盛和夫的《干法》,讲了稻盛和夫怎么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磨难。通过稻盛和夫的人生轨迹,我从中学习到的是如何像稻盛和夫一样提炼你的经营哲学。 这里所说的“哲学”,是人的思维方式,或者可以说是人生观。经营者无论是谁,都应该抱有“人生应该这样度过”“想要自己的公司变成这...
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一书,是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影响我最深的一本书。 去年开春,经一位企业界朋友的介绍,开始阅读稻盛和夫的作品。 1 看到这个书名,如果你以为这是一部洗脑神作,旨在教育人们不管工作如何苦累,都要埋头苦干,坚持不懈之后必有大成就,那你就错了。 稻盛哲学的精髓其...
与其寻找自己喜欢的工作,不如先喜欢上已有的工作;与其追求幻想,还不如爱上眼前的工作。 思考
通过稻盛和夫的《干法》这本书,了解到他本人对工作的态度的重要性,在工作中要勇于尝试去喜欢你现有的工作,而不是望着一山更比以前高。当你再去想要找自己喜欢的工作时,不如...
干法 【日】稻盛和夫 目录: 第1章 磨练灵魂 提升心志:为什么要工作 我们为什么而工作 工作造就人格 “极度”认真地工作能扭转人生 那些智慧迸发的瞬间 乍看的不幸,实际上是幸事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坚持“愚直地、认真地、诚实地”工作 要每天反省 第2章 让自己喜欢上...
就“如何看待事业——价值观的建立”过程 变态的工作关系也是应该避免的。你们要特别避免在你们不崇敬或者不想像他一样的人手下干活,要不然那是很危险的。我们所有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权威人物的控制,尤其是那些为我们提供回报的权威人物。要正确地对付这种危险,必须同时拥有才华和决心才行...
这几天,都在学视频,每更新了。感觉进步很多。学完更新,
任何事情都需要循序渐进,先打好基础,再去进行下一步。在工作中,最基础的事情就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一个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呢? 1、明确项目的根本目的 任何一家企业和一个项目,根本目的是要先行确立的,一家企业根本目的是成为专一性产业,在此产业的领域中...
凄风冷雨,写春末落花残娇红。泪雨霖铃,化余香终作葬身泥。世事无常,叹此处经年沦桑,今生道场,愿此与君共闯。
今天,本来心情好好的回家,结果门店因断货了的单品没告诉她,就来说我不负责,说要上报我的领导,还直接在群里面告状,瞬间要疯了,只能在群里看她肆无忌惮的讲,又不敢说话;
好吧!我承认自己当时是很郁闷的,心思都在上面了,在抱怨自己没有多留一个心眼,不然不会出现这件事情,怪自...
随便写一下,无聊而没有产出的日子里会觉得我在浪费时间,浪费生命。而要付出精力去得到成果的东西,如果不是带着极大的、极厚重的感情,真的进行不下去。 我不愿意为他人受累,不愿意累着自己。即使现在我很喜欢那离我很远的两个人,我为他们做的还是很少的。真的很少。 我,宁愿刷几条反反复...当前位置:
字数:14.0万
点击:215.3万
用户还喜欢
本书讲述了要想实现高效,关键在于按照生理状况来工作。当生理系统达到很好状态时,每个人都能表现出惊人的判断力、创造力、想象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每天最重要的2小时》提出了5种策略,看似简单甚至是常识,却往往被人们忽略。有规律、有意识地使用这5种策略,每个人都能获得高效工作的能力,能够专注且出色地完成关键的任务,而不是平庸地做完所有事情。
这套书的作者,总是提出挑衅性的问题,然后通过分析统计数据,给出让你惊讶,却不得不信服的经济学的解答。 看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理解和找到触发人们行为的动机是解决各种谜团的关键。 传统观念常常漏洞百出,轰动性事件常常起因于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小事。 专家,包括金融专家和房产中介,常常利用信息优势说假话谋私利。 当然,知道这些,仅仅能让你做个不怎么容易被坑蒙拐骗的好人。 但魔鬼式的思考者,会充分认识到人是复杂的动物,私下和公开场合的动机会有微妙差别。 一旦你深刻洞察了动机怎么起作用,就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有效诱导别人。 不管是把它用在推销新品、说服客户还是搞掂另一半。 找到人们真正关心什么,而不是口头上说关心什么。 选用对对方来讲有价值,而对你来说开支小的激励办法。 注意人们的反应,并根据反应调整策略。 尽可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 永远不要臆测人会因为“正确”去做一件事。 总会有人想尽一切办法钻系统的空子。为他们喝彩,而不要咒骂他们贪婪。
埃隆·马斯克,风格独具的梦想家、创业家与工业家,也是眼光独到、一再开创新商业模式的企业家。44岁的马斯克已经涉足颠覆互联网、金融、汽车、航空以及能源业。他近乎疯狂的对科技的专注,使他成为目前最成功的连续创业者和科技创业家。 在将近4年的时间里,资深科技记者阿什利·万斯与马斯克超过40个小时的深度对话,记录了他从粗放贫瘠的南非到国际商业世界顶峰的不凡之旅。作者首次深入特斯拉、Space X等公司,亲密接触了马斯克的伙伴、员工、家人、朋友超过300人,真实地讲述了马斯克在创立、运营他那些足够改变世界的公司(包括PayPal,特斯拉,Space X和太阳城)时发生的惊人故事。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家和创业者如何专注于创业本身,同时管理多领域公司所需要的能力、方法和经验,以及如何在与许多竞争对手交手时不断推进企业创新的步伐。作者用荡气回肠的写作,细腻地描绘出最真实的马斯克,他独特的性格、永不知足的企图心,以及在遭遇事业、婚姻和情感困境时茁壮成长的能力。
一位因为快速学习而成名的神奇小子,他应用自己发明的学习方法,完成了10天搞定线性代数,1年学习4年MIT课程的“不可能任务”。本书就是对他学习方法的全面介绍,其中包括整体性学习策略的核心思想和具体技术,详细介绍了快速阅读法、流笔记法、比喻法、内在化等七大方法,并为高效学习提供了从生活到时间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跟随作者,你也将成为高效学习的超级学霸。
《领导力21法则》是全球第一领导力大师——麦克斯维尔博士40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他以21条清晰的法则,彻底讲透了提升领导力的方方面面,将抽象的领导力概念以具象的方式呈现。麦克斯维尔博士认为: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兴衰都源自领导力,而领导力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它是一种可以学习掌握,并能逐步提升的思维模式,一旦了解其中的秘诀,任何人就能很快拥有领导力。在风靡全球20年中,《领导力21法则》总销量超过1000万册,一直作为领导力领域的首选读本而广为人知。麦克斯维尔博士凭借此书,被世界领导力评选机构誉为“大师中的大师”。无论是培养将军的西点军校,培养政治家的哈佛大学,或是培养商界精英的世界500强公司,都聘请麦克斯维尔博士专门开设领导力课程,并以“无论100年前还是100年后,只要身在工作场所,就一定需要学习并不断提升领导力”为评语,将《领导力21法则》选为“任何时代的管理者必读的10本书”之一。翻开本书,看麦克斯维尔为你揭开领导力的秘密,如何透过21条法则,在任何场合影响和领导他人,成为无论何时都能被人追随的卓越领导者。
《干法》首次完整阐释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关于工作的看法、做法。从字面上讲,《干法》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其实这本书的重点,专注于人生观中的“劳动观”、“工作观”,而这个问题,在浮躁的当下具有重大而深刻的现实意义。《干法》既是稻盛先生70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分享,也是被多家企业的成功实践证明了的正确哲学。作为最新版本,本书收录了稻盛和夫2014年杭州报告会讲演。
目录(54章)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创办京都陶瓷株式会社(现日本京瓷株式会社)。1984年创办第二电电株式会社(现名KDDI)。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仅一年就让破产重建的日航大幅度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日航历史上最高的利润。这个利润率也是当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率。现任京瓷和日航名誉会长;KDDI最高顾问。1983年创办盛和塾;向企业家塾生义务传授经营哲学。目前全世界的盛和塾塾生已超过9000人。1984年创立“稻盛财团”;并创设“京都奖”;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奖”。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17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3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90826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购买书籍后无法阅读等问题
网易邮箱登录
其他帐号登录:
在客户端“资讯”首页刷新后,即可阅读此内容。
在客户端“书籍”首页刷新后,即可阅读此书籍。
还差两步,你就能在客户端上阅读此内容。
排序保存成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稻盛和夫干法经典语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