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咽下形容生活清苦成语的苦,为什么容不下工作上的委屈

Sina Visitor System男人婚前有这3种行为,不要和他结婚,否则会委屈一辈子!男人婚前有这3种行为,不要和他结婚,否则会委屈一辈子!法伊情感说百家号都说现在找到真爱不容易了,是啊在这个开放的年代,男女之间谈恋爱,根本就没有真心可言,你有你的小心眼儿,我有我的小心机,女人会找备胎,男人会处处留芳,所以碰到一个彼此真爱的人,真的太不容易了。其实大家都不傻,在爱情里谁付出了真心一眼就能知道,但是有的女人确实很傻,明知道他不爱自己,还要坚持为他付出,何必呢!如果一个男人在婚前就有了这几种表现,那你还是趁早放弃吧,不然可能会吃一辈子亏。抽烟喝酒打牌我所说的抽烟喝酒打牌,指的是抽大烟,喝大酒,赌博,有这样生活癖好的男人是可怕的,如果你跟这样的男人结了婚,你的婚后生活可能就是去派出所保释赌博后的他,去街边寻找喝醉酒的他,去医院照顾得病的他。你将不会有一天好日子,所以碰到这样的男人,还是远离吧!没有上进心的男人他不仅没有上进心,还对所有的事情都非常的消极,抱怨别人怎么就会那么好命,抱怨生活怎么这么艰难,抱怨上司管的多等等,一切他看不顺眼的事情他都会叨叨,没完没了!这样的男人,其实是在为自己没本事找借口,你也千万不要指望他有所改变,本性使然。不负责任,玩女人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不仅没有帮助你,反而会嘲笑你,或者压根儿就不搭理你,更甚的去找别的妞玩一玩,等你这段困难结束了,他才回来拍马屁,这样的男人从哪里捡的丢到哪里去吧!我们是要找后半辈子可以相互依靠走完一生的人,所以千万不能凑活,结婚前擦亮自己的眼睛,不要让爱蒙蔽了自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法伊情感说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情感顾问,让爱变得更简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韩寒反思“退学是件失败的事”:连读书的苦都吃不了,如何咽下生活的苦
原创文章,其他公号转载请后台输入“授权”
前几天韩寒发了两条微博,其中有几句话让我觉得颇有些意外。比如:
“退学是一件很失败的事情,说明我在一项挑战里不能胜任,只能退出,这不值得学习。”
“现行的高考教育制度无法照顾到方方面面,但是却有着基本的公平。应试教育尽管有不足之处,但因材施教的时代迟早会到来。”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来说,根本没有必要去羡慕英美的教育体系,而应该庆幸在中国。因为相比社会阶层已经非常分明的发达国家,跨越阶层要困难得多。而在中国,只要够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冲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老实说,这些话不算什么石破天惊之语,甚至已经可以说有些老生常谈。只不过这话从韩寒口中说出,让人又有另一番感慨。
在十几年前,韩寒被不少人奉为精神领袖,那时他的言论很大胆,也很“新颖”。他说:
“数学,我想我只要上到初二就够了。一个人全面发展当然好,但可能越全面发展越是个庸才。”
“七门功课红灯,照亮我的前程。”
“中国愚民教育体制下的题目,会想尽办法把人弄得很蠢,出来就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很多人认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其实多少人在大学里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没有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业,上不上大学又有什么关系呢?”
那几年,韩寒成为了一种现象,他的书大卖特卖,一群在上初高中的孩子们,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韩寒的拥护和自己对教育体制的不屑。
2006年,河南考上蒋多多高考时故意交了白卷。用双色笔答题并在试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满,用以反抗高考。
2007年,浏阳考生陈圣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题,直接交白卷。
2008年,云南考生吉剑试图故意考零分。因为答题时“闲着无聊”,胡乱做了些题,最终总分168分。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试卷写满自己对教育体制的控诉,故意交白卷……
十几年过去了,那个新概念作文一等奖得主韩寒在猛烈的抨击了教育体制并退学,而今开始反思教育制度的合理性。
那些没有任何光环背景,却一样猛烈抨击教育体制并退学的孩子们,也已经熄灭了年少的冲动,独自咽下生活中的苦楚。
06年交白卷的蒋多多家境虽然不好,但原本成绩不错。
在高考后她曾试图出门打工,但因为学历不高,加上没什么专业技能,找工作的路异常艰辛,发出“压力特别大,老觉得对不起父母。好几次连死的念头都有了”的感慨。
后来几经周折,蒋多多进入了一家技校就读。回忆高考,她的坦言“现在我觉得有点可笑。”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陈圣章的经历更丰富一些。
高考后,他做过药品推销、保险公司业务员、公益活动策划、夜总会营销员等工作,每样工作都做不长久,频繁的跳槽。
期间也自己做过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终,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给人开车来还债。后来成为了开货车运土方的司机。早上7点开始工作,晚上10点结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剑曾是个数学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后他一直辗转各地打工。
做过餐馆杂工、当过建筑小工,贴过考研海报,给文化传播公司写过软文;生活上,他睡过公园边的长凳,为吃饭捡过垃圾换钱。
回想起最初几年的打工生活,吉剑泣不成声,认为自己毫无尊严,“像狗一样活着”。
同样是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还上过微博热搜,因为他想重新高考,并四处劝现在的学生们,不要放弃高考。
他当年深受韩寒《通稿2003》影响,强烈反对应试教育,原本成绩也不错的他,在高考后生活同样被打工的“劳累”“辛苦”充斥着。
每每听到当年同学们的近况,他都发出“一步岔开,路就不同了”的感慨。并有时候会抱怨,为什么当初没人“拉他一把”。
其实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少有容易二字。绝大多数人在高考后的10年里,肯定也都经历过一段迷茫和辛苦的时期。
可是从大概率上来讲,学习成绩的好坏,确实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吃得了学习的辛苦,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那部分孩子,生活的苦头会少很多。
不久前在朋友圈里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文字是“北京海淀某顶级小学奥数课的教室后部,你们感受一下”:
图片附加了解释,说这是奥数教室后面,家长都是跟着旁听的,笔记、摄像一个不落,回家提问孩子和复习巩固。
看完心里倍感压力。在全国舆论都在说奥数无用,奥数坑人,奥数残害孩子的时候,中国教育资源最丰富,最强大,最顶尖的海淀区,父母们却拼着十几万一平的学区房,给孩子报着几百甚至上千块一节的奥数课,并且在后方这样尽心尽力的跟着。
是这些父母傻吗?不是,仅仅就这一个海淀区,中国包括清华、北大、人大的8所985大学和26所211工程大学集中在这里。最好的小学、中学、高中,也集中在这里。父母们太知道让孩子进入一个好初中,一个好高中,一个好大学的重要性了。
仅仅在中小学阶段,好学校的学生们享受的资源就已经让人羡慕不已:
“当你去做实验的时候,推开教室的们,中科院的院士在对你微笑,人大附五年级这个班,它所有的实验,所有的科技课程,直接辅导老师都是中科院院士。国家重点实验室,考上这个班的小孩随便用。”
这批孩子们是不是都能拥有一个自己满意的人生,任谁也不会知道。但又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会体会到蒋多多、吉剑、徐孟南他们那种心酸。
肯努力,分数高,成绩好,适应性强,配以良好的教育资源,预测不了一个人发展的上限,却足矣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下限在哪里。
韩寒在最近的发文中还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富二代已经越来越强,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家庭难道不会这么想吗?”
“他们从小双语三语上课,更好的学校更好的私教,看小孩子喜欢钢琴就有演奏级钢琴老师每天带着你一个人,看你喜欢画画就是美院的高材生一对一教你画画,并时不时拜访一些大家,家庭传授给你更好的眼界和素养,这些人能力也强,心态也好,根本不是纨绔子弟画风。”
这话确实是很实在了,从《爸爸去哪儿》中的那些明星家里懂事乖巧的萌娃,到最近通过《最强大脑》被热议颇多的澳门赌王之子何猷君。我们会发现,“比你起点高的人,比你更努力这件事”,已经慢慢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让普通家庭的孩子跟这些占尽天时地利的孩子们,在高考时还要拼素质、拼特长、拼某种专项技能,那相信远远不如拼应试来得公平。
这样说绝不是鼓吹普通人的努力看不到希望,恰恰是想表达抓住现有教育机会,才是普通孩子站稳脚跟最有利的捷径。时代发展到今天,如果还是抱着“学习成绩无所谓”和“读书没有什么用”、“上不上大学没关系”这样的想法,便是让孩子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了。
换句话说,学习的路上要付出很多辛苦,高考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然而在所有可供选择的道路上,对普通人家里的普通孩子来说,学习极有可能是最平坦的路,高考极有可能是最容易的挑战。吃的了读书的苦,才能更从容更自信的面对生活的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送给正在工作中受委屈的你…… - 简书
送给正在工作中受委屈的你……
你在工作中受到过什么委屈?
昨天晚上,我坐在办公室哭到晚上十点才回家。起因是一个高一学生临时说要上王老师的数学课,王老师周六日的课都排满了,我就给家长说王老师高三的学生特别多,都是高二预约好的,以后也不好排课,我和老师协商一下看能不能挤出一个时间段,要不我给孩子换个老师。他家长直接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孩子排课,是我们交的钱少吗,你这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我们退费,换个地方学。”后来我就低声下气的求王老师,王老师给孩子空出一个早上七到九的时间段,我赶紧给孩子家长发微信:“不好意思这么晚了打扰您,数学老师早上7-9给孩子上课,可以吗?”家长连搭理我都不搭理,我以为她睡了,打开朋友圈,看她还发着各种动态。我做这份工作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和孩子相处,小到一年级的小豆丁,大到冲刺高考的大高个,每天在校区我都给孩子们买水果,用的都是我自己的钱,其实对孩子好也不是我的工作,但是我把这些孩子当成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这些家长却觉得理所当然,自己交了钱了就是大爷。有时候想想,就算你花钱雇小姐,陪你睡是她的工作,但是你刁难她,辱骂她那就是你的素质问题了。顾客是上帝,但上帝也不能为所欲为。第一次体会工作的委屈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我妈妈就在一个辅导机构做管理,那时候每天放学我都会去那里写作业。有一次,一个孩子写完作业,给他妈妈打电话说写完作业了,他妈妈说那你回来吧。结果孩子半路跑同学家玩了,他爸爸喝完酒,醉醺醺的回家看孩子没回来,顺手抄起一把剪刀来找我妈“算账”,他老婆一路跟着来到辅导班,拼命拦着她老公,她老公对着我妈妈叫嚣:“你把我儿子拐哪里了,看我不捅死你个狗娘养的。”我妈担心伤了我,一直站在我前面护着我,旁边教室的老师都冲过来,我当时都吓傻了,站在我妈后面身体僵硬,眼泪哗哗的流,后来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他可能去谁谁家玩了,他爸爸才恶狠狠地说:“要是找不到儿子,你就等死吧。”他们都走了以后,我妈坐在办公室嚎啕大哭,不是默默流眼泪那种,是发着抖,从嗓子里发出压抑的喊声的那种哭。第二天那个孩子的妈妈来给我妈道歉,说她老公经常耍酒疯,还会打她,希望我妈妈别介意。我妈安慰了那个家长,对她说:“谁都不容易啊,咱们能做的只有把孩子教好了。”人的命运真的很难预测,几天后,我妈告诉我,那个孩子的爸爸被车撞死了。我听了第一反应是,活该,这都是报应,谁让你拿剪刀要捅死我妈,谁让你喝酒打老婆。可是后来去辅导班,看见小孩手臂上带着“孝”字,我顿时难过的不行,觉得他和我差不多大,他就这么没有了爸爸,不管是好爸爸坏爸爸,都不希望他那么可怜的离世吧。第一次遇见工作上的委屈,就像掏心掏肺爱上了一个渣男,以前只听说渣男杀伤力大,亲身经历了发现,渣男猛于虎也。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以前特别羡慕靠脸吃饭的,觉得长得好看的,人生一路开挂,顺风顺水,而且靠脸吃饭不用动脑子啊,比如你要是个设计师,客户会不满意你的作品,各种挑剔,但是靠脸吃饭就不会啊,打扮的美美的,站着就来钱。大学时候,我就抱着这种想法去做礼仪模特,每次站15分钟,休息半小时,别人还对着我们拍照,夸我们好看,一天站不了多长时间,赚个三五百的,挺美的。有一次是给一个房地产做礼仪,当时是中秋节,我们要求穿着嫦娥的衣服站在礼品和茶点处,给业主发礼品,拿茶点。当时房地产的保安走过了,把一大盘水果都端走自己吃了,我们领队就对我说:“看着点啊,别让他们拿那么多。”一会那个保安又过来拿,我说:“您少拿点,可以多过来拿几次,您全端走领队该吵我们了。”我也不知道我哪里说错了,他双手抓了两大把圣女果和葡萄,使尽全身力气摔到我们脚边,连爹带娘的骂我:“一群婊子,我多稀罕吃你们的破玩意,我吃是看得起你们……”他说了很多难听的话,我和另一个女孩裙子上全是鲜红的汁液,我顿时就哭了,我觉得大家都是给别人打工的,都不容易,为什么要这样刁难我们呢?我们怕领队吵我们,赶紧含着眼泪把地擦干净,跑到洗手间一点一点的洗着裙子。从那以后,我明白,无论表面看着多光鲜的工作背后都含着委屈的泪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工作不委屈。即使看上去工作轻松,日进斗金的明星,他们也是生活的小心翼翼,连心情不好都不能轻易表露,不然就会有人说耍大牌。所以,任何工作都委屈,要么来自客户,要么来自同事,要么来自上司,即使你换一千份工作,只要你还和人打交道,那委屈一定存在。遇见委屈就想换工作和便秘换个马桶是一样的道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工作中遇见委屈怎么办?吞下委屈的眼泪,努力往上爬位置越高,所受的委屈越少就像我现在只是一个校区的主任,我要直接面对客户—学生和家长,还要和老师打交道,所以会受这些人给我的委屈,每天还要被分校校长施压。但是当我成了校长,去管理主任的时候,我不用面对学生家长老师,只需要接受常务校长给的压力,虽然压力大了一些,但是求人的话少说了一点。所以当你在这份工作中受委屈,那就努力往上爬,告诉自己: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任风吹干所有的泪和汗,总有一天我有属于我的天。成为斜杠青年如果你的收入不是单一的来自现在的工作,那么你就可以理直气壮的辞职。如果我们真的受了很大的委屈,上班的心情比上坟都沉重,那就真的没有干下去的必要了。但是豪爽的辞职了,你怎么保证生活?注意,是保证生活,不是活下去。活下去很容易,一天吃一包泡面短时间也死不了,但是想和你有工作时一样,有物质保证的生活,那就不容易了。辞职后,你能保证活得更好吗?如果我们是斜杠青年,收入并不单一,那就有勇气辞职了。之前我认识一个白领,在广告公司做客户经理,每天处理客户和设计之间各种要修改的文件,两头都不能得罪,他业余爱好摄影,周末帮淘宝店拍些照片赚点外快。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被客户羞辱,老板还不帮他,当众给他难堪,他直接就裸辞了。回家借了点钱找了个破仓库改成摄影棚,每天都修片到深夜,现在虽然没腰缠万贯,但是他比以前开心多了。没有一技之长的盲目辞职,就像你睡了一个不爱的人,就当时爽一下,完事过后更多的是自责和空虚。没有工作不委屈,想想比我们还底层的服务人员,承受着更多的辛酸和无奈,我们能做的就是消化这些委屈,努力让自己变强大。希望将来,我们只受预期目标带来压力的高级委屈,不受那种没有素质的人带给我们的低级委屈。
又摘桃花换酒钱
这里是大北京,这个城市有她自己的独特魅力,能够让所以生长在这片土地的孩子对她眷顾。也许对于那些北京的过客来说,北京有天安门,长城,全聚德,德云社,但是对于北京的孩子来说,北京有一切。我也是一个在普通不过的北京孩子,从小在北京,呼吸着北京日渐浑浊的空气,坐着日渐拥挤的地铁,走...
亲子日记第1天 4月24日,星期一,小雨 今天开始写亲子日记,记录孩子成长的点滴,希望自己可以坚持下去,每天至少一百字以上。根据要求,亲子日记只记录孩子好的表现、成长中的困惑以及自己的感受。 今天一大早,还没到起床的时间,就被轰隆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吵醒,今天屈源芝早上期中...
极 泉 穴--治抑郁、心里紧张、经常咽干,烦渴,心火比较旺、淋巴结核、上肢不遂、心律不齐、给心脏供血 极泉穴属于手少阴心经;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极是高处的意思,泉是泉水,这是说心脏往全身源源不断地供血是以这个穴位为起点的,它就像人体的一个泉眼一样。 此穴在胳肢窝中...
我坐在松软的沙发上不知道写什么。昨日向简书首页的投稿又没有通过,也不知这是第几次了,好想问问那个首页君,这么好的故事与文章,特别是我写的辛辛苦苦,为什么就不能点个过呢? 窗外不知名的鸟儿躲在树间&叽咕叽咕&的叫得欢响,声音清脆动听。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是早起的虫儿呢?被...
[陌生人]梅凉出题 你写诗 第四期
公司:慧友冠源科技有限公司 【日精进打卡第159天】 【知~学习】 早晨诵读: 《六项精进》大纲1遍 《六项精进通篇》遍 《大学》1遍 【六项精进践行】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8分) 上午到朋友工厂取已修改好的400个电机盖。 整理及装配云台活动夹,共余22个完整。 ...
很久以前就接触摄影,儿时随酷爱摄影的哥哥东奔西走,看他洗像,帮忙裁剪照片。 也许是我的挑剔,现在每次出游拍了几百或上千张照片,能挑出来看得上的,也就几张到十几张。 现在用手机拍摄,无论晨练,还是晚上遛狗狗时,忽见天空美丽云朵,会激动不已,随手拍,拍,拍。 周日,样边城环走,...  序——拼不了爹,只能拼命。  2010年毕业到如今,选调生涯差不多两年了。回想来时路,亦忧亦喜,有笑有泪……感慨很多,总想写下些感悟,记录些成长的辛酸,让那些跟我一样或者即将走上选调之路的人一些借鉴,或许能帮忙少走些弯路,多点成功的机会。  我毕业的学校不是名校,只是一本中的三流大学,跟同一届选调生朋友里那些响当当的名校没有可比性。我的专业是社会学,涉及面广但不精,跟其他选调生朋友的行政管理、法律等这些基层急需的专业,没有任何优势。  我分配到的地方是中等偏下的,跟那些直接分到市区里的人相比,我的起点比别人低了好多。因为在市里,除了工资要比下面县市高出很多外,被借调抽用到组织部或者其他部门的机会很多,跟已经有一定成就的师兄师姐们交往认识的机会也很多,这都为以后进一步往上走创造了很便利的条件,而所有这些对于我来说都不能拥有。  我不是本地人,而是一个外地女孩。我家是农村的,家里没有强大背景。这两项决定了,一切都只能靠自己,没有任何帮忙,没有任何人帮扶,只能自己在这条路上踽踽独行。  我长得不漂亮,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唱歌不好听,既不会跳舞,也不会画画,字也写得很丑。既不会喝酒,更不会长袖善舞。可以说外在不佳,内在也不优秀,真的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唯一称得上优点的是有点坚持精神。就是因为着这优点,让我在选调生这条路上走到现在。也许我是我们这届选调生里面进步最慢的,可绝对是一直在追求进步的那个。每当想放弃、想半途而废的时候,就颇自嘲的安慰自己:最牛逼的梦想也会败给坚持不懈的努力。  写到这,我只想说,我不是官二代,也不是富二代,只是“麦兜一族”。没有拼爹的权利,也没有铺垫的资本,只有对理想追逐的勇气。像我这样什么都不突出,没有先天条件的家庭背景和外貌,也没有后天条件的内在优秀素质,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即便这样,同样具有追求自己理想事业的梦想,即使实现梦想的过程比别人付出一百倍的辛苦努力,回过头来看,就发现这些都是宝贵的人生阅历。拼不了爹,我们只能拼命,这是我一直坚信的人生信条,希望对同样走在奋斗的路上的你我共勉。  第一章
无奈之举:有心栽花花不开  “选调生这个岗位,对于我来说就如鸡肋,丢只可惜,食之无味。”  我毕业于2010年。那一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一如既往的严峻。大四一开始,作为毕业生的我们就开始了找出路的事情。到2010年三四月份,已经达到白热化的关键时期了。自习室里考研的、考公的天天上演“抢座大戏”;校园里经常看见穿职业套装、提着公文包的人急匆匆去跑招聘会;打印室里不停着在打印着各色各样的简历。那时碰面打招呼最多的一句话是:找到工作没?  对于找工作,父母对我似乎一点都不担心。因为在他们眼里我是那么优秀,毕竟是从村里走出来的第一位一本大学的女大学生,从上小学开始就一直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村里教育孩子的榜样。而四年来从学校抱回来的一大推荣誉证书:06级社会学专业唯一一个获得的国家奖学金;唯一一个拿过两次一等专业奖学金;其他校外实践的、征文比赛获奖的、通讯报道的,等等,可以说在父母眼中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找工作时候就给我定了方向:公务员或者老师。  对于当老师,我是乐意的,当时也考了教师资格证。初中校长(后任我们家乡县教育部安全股长)叫我把相关资料寄给他。我以为以为这样的资料当一名高中政治老师不成问题,可是当时不懂事,也不会经营,只寄去了材料,却没有后续相关的经费活动,最后不了了之。  剩下的就是靠公务员,国考已经考过,考上的可能性很少。接下来的只能是全身心的去准备4月份的区考了。每天泡在自习室里,做题背范文。也不断花钱买实践经验,报考H省的选调生,就是为了积累经验。可是世间的事情就是这样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选调生这次进入面试了,而区考连面试都未进。有时想想老天真会开玩笑,越是不上心的事情,越是让你容易得到,我越想回家,他偏不让。选调生的笔试成绩、面试成绩综合起来排名第四(总共招收8个女生)。  可是对这样的成绩我却高兴不起来,我是想当公务员,捧着个“铁饭碗”,可我不想去基层,特别是异地他乡的基层。当时考完试后,也去招聘会投了简历,到5月份时候,也找到另一份工作,是上海一家公司。面对两种选择,父母一直希望我去当选调生,说毕竟是公务员编制,比较稳定。而我却是想到上海闯闯,到大城市看看,可是父母的意见又不得不考虑。  记得去体检的前天晚上,心情始终是犹豫不决的,之前也跟同是在H省当选调生的师兄(同专业的高我一级的学长,已经有一年选调经历了)聊了很多,师兄说基层没有想象中好,也没有想象中差,但始终要做好心理准备。那一晚上跟好友巧坐在走廊的楼梯上谈了好久,分析着去当选调生有什么好处?不去又怎么样?谈来谈去,巧用一句很经典的话做了总结:选调生这个岗位,对于你来说就如鸡肋,丢之可惜,食之无味。那晚一夜没睡,思想斗争了很久,到后面,决定还是去参加体检了。去参加体检的另外一个因素是:同班同专业的男生K君也考上X市的选调生。于是,第二天,在他鼓励下,就一块前往X市去做体检了。体检完后工作算是定下来了,因为X市的组织部已经把我们的就业合同拿走了。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在不是很开心也不是不开心的心境中度过毕业时间,期间还作为毕业优秀代表在学院里跟学弟学妹们分享了我考上公务员的的经历,现在想想真的很惭愧。离校时候,室友林梦楠说我是最拉风的,比起其他同学大包小包坐公交车赶火车,我是在兼职的老板用私家车免费送我到车站的,当时很感动,觉得人世间还是有爱、有情的。这让我不免对未来的工作有点期盼。  就这样,走上选调生这条路,是因了父母的期盼、也是因有了K君的鼓励。可是我发现到后面,所有这些都不可靠,唯一靠的是自己。  (未完待续)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期待第二章
  @职场小学生
17:04:34  序——拼不了爹,只能拼命。  2010年毕业到如今,选调生涯差不多两年了。回想来时路,亦忧亦喜,有笑有泪……感慨很多,总想写下些感悟,记录些成长的辛酸,让那些跟我一样或者即将走上选调之路的人一些借鉴,或许能帮忙少走些弯路,多点成功的机会。  我毕业的学校不是名校,只是一本中的三流大学,跟同一届选调生朋友里那些响当当的名校没有可比性。我的专业是社会学,涉及面广但不精,跟其他选调生朋友的行政管...........  -----------------------------  向前走,相信梦想并坚持
  @lynn-14 18:30:00  @职场小学生
17:04:34  序——拼不了爹,只能拼命。  2010年毕业到如今,选调生涯差不多两年了。回想来时路,亦忧亦喜,有笑有泪……感慨很多,总想写下些感悟,记录些成长的辛酸,让那些跟我一样或者即将走上选调之路的人一些借鉴,或许能帮忙少走些弯路,多点成功的机会。  我毕业的学校不是名校,只是一本中的三流大学,跟同一届选调生朋友里那些响当当的名校没有可比性。我...........  -----------------------------  会滴,都走了差不多两年了。两年是个分界线,跨过了就成功了。为自己加油,也希望你加油,坚持自己的梦想。
  @lynn-14 18:27:00  期待第二章  -----------------------------  恩,会一章一章的写下去。
  我的经历和你差不多
  @9634hr
19:11:00  我的经历和你差不多 呵呵  -----------------------------  你也是选调生?
  你是传说中的考霸,逢考必过,一直是我羡慕的!  可是你的努力和汗水我却没有办法学习到!  后续还在继续~  期待中~
  第二章 岗前培训:不过是打预防针  “岗前培训固然重要,但培训的真正目的,是给我们打预防针,降低我们对基层的期望值,避免到基层后出现甩手走人现象。”  7月14号,再次返回H省,全省招收的300名选调生统一在省委党校进行了一周的岗前培训,这也是X市招收的25名选调生首次碰面。  那天,兴华楼前贴满了各县市欢迎选调生的标语,热情洋溢,斗志昂扬;前台设有专门工作人员负责登记接待;居住的是标间,舒适干净;安排上井井有条,每个报道的人都发了一个文件袋,里面有学员报道流程、培训指南、各班临时党支部、班委会、辅导员、记者通讯员的基本情况,未来一周的食堂餐票等等,这都让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我们打消了些顾虑,多了些欣慰,毕竟让我们感觉都我们还是挺受重视的,对于未来也似乎充满了信心。  开班典礼上,很多领导出席并发表了语重心长的话。心态、志向、坚持、谦虚成为其中的关键词,省委组织部胡处长特别强点了6种心态,如今还记忆犹新:克服被动心态,以积极态度融入基层;克服浮躁心态,以扎根基层的心态干好每件事;克服镀金心态,以一名普通基层工作者的心态扎实工作;克服优越心态,以小学生的心态从头学起;克服自卑心态,以一种自信心战胜困难和挫折;克服抱怨心态,以感恩心态对待生活。可以说,胡处长的讲话是高屋建瓴的,他对于我们选调生下放到基层会碰到的难题、出现的心里状态都说出来了。可惜,当时我只是当做听听来看待,并未放在心上。等下到基层了,才发现这6种心态我都有过、都出现过,被动、镀金、优越、浮躁、自卑、抱怨,等等,每次的波动都伴随着一种放弃与坚持的博弈,痛苦与快乐交织,最后是成熟的蜕变。  培训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有基层工作方式方法、基层干部心理健康、政务礼仪、做事与做人等等,培训的方式也是多样的,有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会,分组讨论等。可以说省组织部真的不遗余力的为我们打造了一场培训的“盛宴”。  在这场“盛宴”里,我们初步了解了基层一些工作情况,让我们对即将下到基层的日子充满期待,就等着磨枪上阵创一番事业;让我们这些由原来不同地方不同高校,因选调生这个称呼而共同走在一起的人由陌生到熟悉,由分散到同盟,甚至说是积累了初步的人脉。培训的日子里,紧凑、充实、有意义,可以说是我们最开心的日子,课堂上可以好好的听老师或者前辈们的谆谆教导;球场上有我们学员们打篮球友谊赛的矫健身姿;舞台上,有我们为准备结业典礼时候排练的身影……而我作为学员中的一名通讯员,每天都会拿相机和笔记录着这一切,然后发稿到《选调之声》上。  那时候的我们有理想有热情有抱负,真的还未真正明白我们下到基层后会碰到些困难,因为所有的困难都只是停留在听别人说的层面,未亲身体验。所以,那时候每天的《选调之声》都是我们这些懵懂又有梦想的学员们煽情的、斗志昂扬的文字,而我也不例外。甚至在《选调之声》上写下了这样的誓言:选调,用青春镌刻梦想。如果说青春的花开花落只有一次,那么我不后悔为选调而开。梦之所想,心之所动。  现在想想,完全是理想主义,完全是文艺青年,基层不是喊喊口号,写一些誓言话语就历练过去的,那是赤裸裸的残酷,困难挫折是主基调,容不下那么文艺的腔调。这也许是为什么组织部要进行培训的原因。岗前培训固然重要,但培训的真正目的,是给我们打预防针,降低我们对基层的期望值,避免到基层后出现甩手走人现象。就拿我们X市来说吧,此次招收25人,来培训的只有23人,下到基层后不到三个月走了2个。  培训有条不紊进行的。然而,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培训的日子很快进入尾声了。19日是培训的最后一天,也是奔赴基层一线的日子。上午进行演讲比赛暨培训班结业典礼,演讲比赛是历届的师兄师姐以自身经历为主题进行的,每个站在演讲台上的师兄师姐都不简单,都是已经事业有成的了,作为我们这些新一届选调生,我们对他们有羡慕也有感动,也有了一些犹豫,我们能否坚持下来?我们的结果是不是像他们一样好?答案是未知的。我不知道当时的师兄师姐是怎么看待我们的,也许其中不免有人说:“又有一批有勇气的傻瓜进来了。”  中午,我们X市的选调生未来得及吃午饭,被要求要赶紧赶回X市。典礼一结束,我们就回宿舍把早收拾好的行李拎上开来接我们回X市的车上了。  当车缓缓开动时候,一种无来由的伤感与害怕袭来,这次真的是告别校园,告别父母,远离家乡,独自面对,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工作,真正的踏入社会了,等待我的是怎么样的前程,一切都未可知?
  看样子是家乡的选调生啊。是湖北仙桃么?我比你早,07届武汉的,有些经历可以一起交流。邮箱
  @闻弦知雅意
9:46:00  看样子是家乡的选调生啊。是湖北仙桃么?我比你早,07届武汉的,有些经历可以一起交流。邮箱  -----------------------------  嘻嘻,师兄你好。估计师兄现在已经是已经功成名就了吧。我这小师妹还在苦苦挣扎呢。到7月底就满了两年了,也许跨过这两年界限,就定下来。写这部小说,就想纪念一下我两年来的选调生生活。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向往那座围城的时候··我却没有那个冲动···为什么呢···!?~
  @小軒窗
10:07:00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向往那座围城的时候··我却没有那个冲动···为什么呢···!?~  -----------------------------  那是你有自知之明,多羡慕你啊。
  @职场小学生
10:15:00  @小軒窗
10:07:00  当几乎所有的人都向往那座围城的时候··我却没有那个冲动···为什么呢···!?~  -----------------------------  那是你有自知之明,多羡慕你啊。  -----------------------------  哈哈··一想到考试我就头大··我妈老催我考,我总在推脱···
  @职场小学生 6楼   你也是选调生?  -----------------------------  我是从公务员系统跳槽的
现在国企里面做人力资源
我今年也考上了
正在纠结去不去呢~~~
  @书虫083
13:13:00  LZ 加油 我今年也考上了 正在纠结去不去呢~~~  -----------------------------  嘻嘻,希望你能继续关注,了解最真实的,然后在做决定。
  师弟,11年的选调,路过拜读!关注中。。。。。
  楼主素质不错  应该拼的出来
  @人生舞场
20:31:00  楼主素质不错  应该拼的出来  -----------------------------  借你吉言。会滴,两年期差不多满了,就有机会了
  第三章
报道接待:形式也有大意义  “如果哪天你离开原来单位没有人送或者到新单位去报到没人迎接招待,那么你真的混完了,你的事业也完了。”  在车上,X市组织部的负责人进行了个人去向分配。我没分到X市市区,而是下面Y县的一个YC街道办事处,同班同学K君跟我分到同一个县,但是在下面的乡镇。  相对我们整体来说,我分到的是中等偏下的,但对于K君来说,我分的地方比他好多了,因为我是在县城,我这个办事处被为Y县的“北京”,而他在下面W镇。  下午4点左右到达X市组织部,下面各县市的组织部门早就派车来接了。于是,在X市组织部楼前,大家互相拥抱的,说着鼓励的话,就坐上各县市组织部的车“领命”分东西了。我跟K君坐着Y县组织部开来接我们的车里,踏上了即将开始的人生第一站。  来接我们的人,一个是组织科科长姓王,还有一个女的,不记得怎么称呼了。我跟K君都比较沉默,还是有点担心,有点不安。组织部的人们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之后就是注视着窗外飞逝的场景,这次长长的旅程最终会把我们带到个什么样的地方?有期待,也有惶恐。因为Y县,没分配之前,我根本都不知道还有这样的一个地方。  晚上六点左右到达了我以后工作的地方:YC街道办事处。车直接在招待所面前停下了,王科长们领着我们两个直接走入二楼的一间房子里,办事处主要领导都在那里等着我们了。  王科长为我们两个做了简单的介绍。一把手杨书记是个老年帅哥,虽然50多岁了,但那成熟稳重的气质越发的让人臣服;二把手沈主任,是清秀帅哥,儒雅俊逸,倒像个书生;组织委员李委员,还是个帅哥(后面相处下来后,发现是个关心年轻干部成长,特别好心特别热心的帅哥,人真的很好很好,是个好干部),带个眼镜,温文尔雅,像儒生。  让我激动高兴的是还有一位党委副书记刘书记,08届的选调生,算是我的师姐了,当时差点就不顾形象拥抱她了,总有种革命同志找到家的感觉。在以后漫长的工作生活中,这位师姐给予了我非常大的帮助,直到现在还感激着。  我对着每个以后都是我上司的人都鞠了一躬,原本以为表示我的敬意,却发现我真的是初入职场的小学生,当时我只要有礼貌的跟他们握握手,说声以后多关照就可以了。可那时什么都不懂,现在想想当我鞠躬时候,每个领导的诧异表情,就知道我那时就是个职场菜鸟。  这顿饭,算是设宴款待我们俩的到来了。桌上的菜很丰富,不过满桌的菜我基本上没吃出什么味道。中午在车上虽发了面包,但晕车基本上没吃,然后一路坐车,饿过头了,更不想吃了。  酒桌上大家觥筹交错,我的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因为我不会喝酒,我也害怕在座的领导向我敬酒。可是不得已地成为主角之一,我怎么能够逃开大家的围攻。  后面实在没办法了,我鼓起勇气站起来说:“在座的各位领导,我很高兴能来Y县工作,YC办事处作为我踏入社会的人生第一站,我会好好工作,也希望各位领导以后多多关照我这职场新人。”然后一鼓作气的把一杯啤酒喝完了,脸立即红了。  K君,比我惨多了,他是个男孩,推辞不掉,每个领导敬酒都要喝,而且都要回敬,K君基本上被灌得差不多了。  领导对于我们两个说得最多的是,你们是省委选调生亲自选拔的,高材生,前途远大着呢,好好干,年轻人前途无量着。我和K君只能不停的拍胸脯下决心说会好好干的。可是我们俩都知道,这不过是例行的鼓励安稳军心的话,如果有机会,谁会来基层,谁不想往上爬。  日后,越是接触多,越是明白酒桌上的话永远只是说说而已,下了酒桌就什么都不是了。可是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迎来送往的饭局呢?  到后面才知道,官场上的迎来送往是常事。有人离开单位,原单位领导会把人亲自送去到任职单位,表示重视;而有新人来单位报到时候,看送人的级别,配备怎么样的领导来欢迎款待。如果哪天你离开原来单位没有人送或者到新单位去报到没人迎接招待,那么你真的混完了,你的事业也完了。  这顿饭吃到将近八点。K君跟W镇领导要继续赶路回W镇。而我,李委员就安排我住在招待所的标间里。我的行李一个是行李箱,一个是包包,都是塞得满满的,很重。李委员不管身份,也不担心脏了自己的衣服,直接把行李箱扛在肩上帮我送到四楼的房间里。(当时没注意到这个细节,现在想想,一个领导能够屈尊降贵的为一个新来的小科员服务,这绝对是个好领导,没有架子的领导)。  我住的地方是招待所四楼的一个标间里,这也是我以后一直住的地方了。房间很脏,布满了灰尘,却无暇顾及了,跟家里面通了个电话,说了基本情况,就累得早早躺下睡觉了,再没有多余心思去想其他的方面,担心明天会怎样。
  第四章
走马上任:无所事事迷茫中  “每个选调生初来的价值,似乎都体现在端茶送水、打打字、送送文件这些碎事中。”  虽然昨晚上王科长拍板说,今天周四,先放你一天假,把自己安顿好,下周一正式上班。  可是一来我对整个县城不熟悉,根本不可能出去逛街;二来这边我除了K君外这边一个人都不认识,也不能找谁玩,山远路远的,更不可能回家。所以,第二天还是早早上班去了。  7点不到就走到办公室去了,结果没有钥匙,根本进不来。我只能在门边默默等着。8点钟左右,办事处陆陆续续有人来上班了,来来往往上班的人不断投来打量我的眼光,让我不断祈祷时间快点过,徐主任快点来(昨晚的接风宴,党政办主任徐主任因有事未到,今天来要跟他报道)  8:40左右,总算有一个人来到我站的门前,开锁,进办公室,我面带微笑的打招呼:“是徐主任不?我是新来的选调生小韦,今天来报道。”“不是,你先进来坐一下”,说完就出去了。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的椅子上,打量着以后办公的地方。三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个柜子,靠墙放着一排长藤椅,办公室条件算是不好不坏。  我把办公室观察了N久,还是没有人来,心理面有点不舒服,回想昨晚上组织上热情款待,刘书记(我那师姐)、李委员周到细心的安排,临睡觉前的寂寞与茫然,到今天办公室的被晾一边,让我对未来的生活有点动摇了。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中年大叔又回来了,边递给我两把钥匙,边说:“这是办公楼铁门的钥匙,这是党政办公室的钥匙。”  我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谢谢您,我该怎么称呼您呢?”“我姓曾,叫我曾主任。”  过不多久,徐主任过来了,徐主任是个有点胖胖的、很和蔼的中年人,笑起来时候两只小小眼睛都眯在一块。徐主任对我很关心照顾,说生活、工作上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找到。  说实话,徐主任是个难得的好人,在我以后的工作成长中给了我很大很多的帮忙,甚至说他变动我也变动,始终走在一块的。  就这样,我开始了我上班的生活。选调生下来,一般都是分到组织办或者党政办这两个办公室。对于我来说,进入党政办,是我认识人最快、熟悉工作最好的地方。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就拿着徐主任给我的办公楼各个领导办公室分布图进行强制性记忆,对着机关干部花名册强制性背诵。即使这样,等我真正毫不犹豫的对号入座的叫出机关单位的人也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  先介绍一下我所在党政办的人员组成跟负责业务。徐主任是党政办负责人,统筹着整个办公室运行;曾主任负责文件的起草、校对等工作,而我,基本上是打杂的,送文件、布置会场、搞好后勤等工作;此外还有隔壁打字室的打字员陈姐、还有其他几个负责办公室值班的人,都归党政办管,总共六七个人。  我不知道其他选调生下来时候怎么样的,我那一个月时间里基本上就是坐在办公室里,要不对着来办公室办事的人,问这个怎么称呼,那个怎么叫;要不帮他们打打字、传传话;要不就是去打扫会议室的卫生。除此之外,就是坐在那发呆。  办公室虽然有一台电脑,但是是那种非常老式的大头电脑,网速像老牛拉车,慢得可怜;另一方面,我一个新人也不敢在上班时间上网。所以经常做的事情是发呆。可是连发呆都觉得犯罪,徐主任忙得脚不沾地,电话一个接一个,桌上很多文件需要都处理;曾主任也常常在埋头写材料,再加上办公室进进出出行色匆匆的办事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是如此格格不入。  而且,因我是个新人,还是个少数民族的,于是引起了好多人好奇,那段时间我免不了成了动物园的“熊猫”。机关的每个人几乎都来办公室看我一眼,说这就是新来的选调生啊,听说还是少数民族的?  接下来,他们就会很八卦的问我这我那,家里几口人,爸妈是干啥的?有男朋友没?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们那是是不是很落后呢?加上我的姓氏在这应该算是“独此一家”的,他们会把知道的姓韦的都扯上,什么韦小宝啊、唯韦啊,甚至问韦拔群跟我有没有关系?等等。  对于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说实话我心里很烦,有时候很讨厌他们不懂礼节问一些很隐私的问题,他们恨不得将我的祖宗十八代都了解清楚。  我一个新人又不能得罪人,也不能把不满表现出来,有时候会应付一下,忽悠着:韦小宝是我异时空的哥哥,唯韦是我同母异父的姐姐,韦拔群是我爷爷。  当时心想,叫你们好奇,我语不惊死人不雷到你们才怪。实在不得已了,直接借口有事忙出去了,到外面转一圈后再回来。  那段时间,我一方面无所事事迷茫中,感觉找不到自身价值;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接受别人有热情有好奇有八卦有别有目的的“研究”,绝对的是痛苦的“蘑菇期”——就像蘑菇一样被置于阴暗的角落(在不很重要的岗位上做着打杂跑腿的工作),时不时有大粪淋头(忍受别人的好奇与评论甚至批评),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师姐 能留给联系方式吗~~~想向你请教下~~~~
  @书虫083
12:17:00  师姐 能留给联系方式吗~~~想向你请教下~~~~  -----------------------------  嘻嘻,说实话,如果是我,会选择地税。基层很苦,女孩子真的不大适合,我还是分到县城的,但还是觉得女孩子找工作就要起点高点的,然后稳定下来。但如果足够坚强,也觉得自己的性格什么的适合官场,那么选择选调也不错。毕竟选调生上升的空间还是挺大的,如果包括领导也重视选调生的工作,那么两年期满后会有很多的机会。
  期待楼主继续加油,写下去,每一字每一句都是过往和经历!写出来才对得起它们!呵呵!
  我一个新人又不能得罪人,也不能把不满表现出来,有时候会应付一下,忽悠着:韦小宝是我异时空的哥哥,唯韦是我同母异父的姐姐,韦拔群是我爷爷。  ——————————————  哈哈·我就说吧····绝对有可能~(@^_^@)~
  第一章
职场禁忌:一不小心就犯错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小心翼翼中,还是出了差错。”  上班第三天,徐主任就带我去招商局去布置会场,9点钟左右这里将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招商引资会议,如果成功了我们办事处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将超额完成,所以从杨书记到徐主任都非常谨慎。而徐主任可能让我尽快适应工作、上手工作,那天就带我去了。  可惜,我不够重视,或者说我从思想上还未转变为我已经是个社会人,不是个学生了,以至于犯了个着装礼仪的严重错误。  我那天的穿着打扮现在想想,都想骂自己是个白痴,在这样的场合,我居然穿吊带裙,很时尚甚至有点性感。可是在那样严肃的场合,是格格不入的,而我扮演的角色是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就更加不允许了。  徐主任倒还好没有说什么,而杨书记,我知道他心里是不痛快的,直至到后面中午吃饭时候,在一大桌的人面前也没有介绍我,更没人理我。那时觉得很难过,可是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工作里,衣服穿戴上在没有出错过。到后面,杨书记也主动邀请我跟他一块去吃饭。  过来没多久,我又犯错了。因为无所事事,实在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就主动请缨,希望徐主任能吩咐点事做。于是徐主任把一个杨书记的表态发言稿交给我写,而我也自诩我文笔还行。如是,刷刷的就写了两页纸出来,交给徐主任审核时,徐主任因之前听我说过我文笔比较好,所以直接就打印出来放到杨书记办公桌上了。  第二天下午时候,杨书记面带怒气的走过来,说这是谁写的发言稿啊,我一个字都没有用。你们怎么办事的?徐主任一直帮我挡着,挨着书记的训。  等杨书记骂完走开了,我很抱歉说:“徐主任,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你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反而搞砸了。”徐主任,倒是安慰我说:“没事。也有我的责任,没仔细核对,而且这次关于园林城市建设的发言稿,侧重点我也不大清楚,不怪你。”  但是我知道,徐主任是为了安慰我而说的,实际上他已经把两个侧重点给我列出来了,只是我在没有了解相关背景的情况下,没有仔细收集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没有认真研读文件的情况下,就想当然的去写了,文字是很优美,结构也很紧凑,可是内容上可能跟召开会议时候有偏差,导致杨书记只能自己发挥。  从这事中,我又吸取了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对于以后要写的文字材料,都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情况后在下笔,也在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  现在回想刚工作那段时间,说实话,我犯了很多错。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还犯了称呼上的错误,除开张冠李戴不说,有时候还会把别人的级别降低了;而且因性格的关系,讲话很直,不够圆滑,让很多人丢了面子;甚至,第一次酒桌上给别人敬酒时候,我酒杯远远高于对方……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在上班的伊始,即使在小心翼翼,还是出了差错。可是正是由于这样的错误,也让我在一步步的改进,慢慢的成长成熟,从象牙塔里的单纯幼稚蜕变成今天能够圆滑从容应对的一个世俗人了。
  第五章 职场禁忌:一不小心就犯错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小心翼翼中,还是出了差错。”  上班第三天,徐主任就带我去招商局去布置会场,9点钟左右这里将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招商引资会议,如果成功了我们办事处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将超额完成,所以从杨书记到徐主任都非常谨慎。而徐主任可能让我尽快适应工作、上手工作,那天就带我去了。  可惜,我不够重视,或者说我从思想上还未转变为我已经是个社会人,不是个学生了,以至于犯了个着装礼仪的严重错误。  我那天的穿着打扮现在想想,都想骂自己是个白痴,在这样的场合,我居然穿吊带裙,很时尚甚至有点性感。可是在那样严肃的场合,是格格不入的,而我扮演的角色是个端茶倒水的服务员,就更加不允许了。  徐主任倒还好没有说什么,而杨书记,我知道他心里是不痛快的,直至到后面中午吃饭时候,在一大桌的人面前也没有介绍我,更没人理我。那时觉得很难过,可是也给我敲响了警钟。在以后的工作里,衣服穿戴上在没有出错过。到后面,杨书记也主动邀请我跟他一块去吃饭。  过来没多久,我又犯错了。因为无所事事,实在觉得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就主动请缨,希望徐主任能吩咐点事做。于是徐主任把一个杨书记的表态发言稿交给我写,而我也自诩我文笔还行。如是,刷刷的就写了两页纸出来,交给徐主任审核时,徐主任因之前听我说过我文笔比较好,所以直接就打印出来放到杨书记办公桌上了。  第二天下午时候,杨书记面带怒气的走过来,说这是谁写的发言稿啊,我一个字都没有用。你们怎么办事的?徐主任一直帮我挡着,挨着书记的训。  等杨书记骂完走开了,我很抱歉说:“徐主任,对不起,我让你失望了,你交代的任务,没有完成,反而搞砸了。”徐主任,倒是安慰我说:“没事。也有我的责任,没仔细核对,而且这次关于园林城市建设的发言稿,侧重点我也不大清楚,不怪你。”  但是我知道,徐主任是为了安慰我而说的,实际上他已经把两个侧重点给我列出来了,只是我在没有了解相关背景的情况下,没有仔细收集相关资料的情况下,没有认真研读文件的情况下,就想当然的去写了,文字是很优美,结构也很紧凑,可是内容上可能跟召开会议时候有偏差,导致杨书记只能自己发挥。  从这事中,我又吸取了教训,吃一堑,长一智。对于以后要写的文字材料,都是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情况后在下笔,也在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  现在回想刚工作那段时间,说实话,我犯了很多错。除了上面提到的,我还犯了称呼上的错误,除开张冠李戴不说,有时候还会把别人的级别降低了;而且因性格的关系,讲话很直,不够圆滑,让很多人丢了面子;甚至,第一次酒桌上给别人敬酒时候,我酒杯远远高于对方……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在上班的伊始,即使在小心翼翼,还是出了差错。可是正是由于这样的错误,也让我在一步步的改进,慢慢的成长成熟,从象牙塔里的单纯幼稚蜕变成今天能够圆滑从容应对的一个世俗人了。
  第一章 职场禁忌 一不小心就犯错
应该改为第五章。写的时候,打错字了,在这做个小说明。
  第六章
语言障碍:异地他乡的凄凉  “语言障碍,是我碰到的最大难题。初来时听不懂这边话,别人交谈我只能傻笑,陌生的语言给我异地他乡的悲凉。”  刚下来的那段时间里,甚至到后面我能够得心应手处理工作时候还是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来这里工作?  从G省至Y县,上千里的距离,一个女孩只身来到这小县城,没有一个朋友、亲戚。是啊,有时候我也想,我为什么就过来了。原以为自己坚强,却发现在异地他乡真的很苦很苦。如果预料到下来碰到的这些难题,我是不是还会选择这条路?答案是未知的。  语言障碍,是我碰到的最大难题。初来时听不懂这边话,别人交谈我只能傻笑,陌生的语言给我异地他乡的悲凉。  原以为,他们平时说方言,到工作上就会用普通话。直到我参加办事处会议、参加县里面会议,甚至到市里党校参加培训都用的是方言,我当时傻眼了。  整个办事处,甚至Y县大街上就我一个人说普通话,显得格格不入。我一说话,别人就说你不是本地人吧?单位同事还体谅我,跟我说话时候尽量放慢语速,听不懂时候反复几次,实在听不懂时候,就会用他们蹩脚的普通话说一次。但是上级领导不可能将就你,而村、社区干部有心将就我,也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大多数不会说,即使会说了,也是蹩脚的让我听不懂。  那时候经常上演的情形是,单位同事在那里聊得热火朝天,而我是一副茫然的表情;酒桌上别人谈得兴致高昂,而我只能专注于不停的吃。  有时候单位同事故意拿我出丑,说了这边一些很土很地道的方言,让我猜,而我根本不可能猜对,只能假装很认真思考后,然后摇摇头,摊开两手,很无奈的说: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时候,他们往往会哈哈大笑,然后告诉我是什么意思。而我会很受教的说,听懂了。那时候,我真的有点牺牲自我来娱乐大家的精神。  说实话,我不大喜欢这边的方言,感觉很粗俗,女子也说老子。你能想象一下,从年轻小姑娘到七老八老的老妇女,说话时候凡是涉及到我的,都会说老子的情形吗?比如一个年轻姑娘说:老子今天去逛街了。当时,我很郁闷、很不解,我说你明明是个女孩子,为什么说老子呢。她说,这是这边的一个口头禅了,说老子时候你别只当做是男的。我听后华丽丽的晕了。  当他们吵架骂人的时候,我更加难受,该怎么形容那种感觉呢,尖、亮、快、凶,那时候我往往头疼,一方面是听不懂,另一方面是觉得他们很没素质。这也是以后一听到要去哪接访,去调解矛盾时候,最害怕碰到的局面。因为不知道怎么劝,我说话一向是温温柔柔,慢慢悠悠的,轻声轻语压不住他们,文明细语,别人当你放屁。  到后面,受环境影响,也是基层工作需要,一向自诩还是温婉淑女的我,在处理类似这样的事情时候都忍不住爆粗口了,这样才能尽早的完成任务,不得不感叹环境对我同化作用之大。  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交通不畅,工作不可能开展,也不可能融入这个群体。因听不懂方言,徐主任不敢给我安排值班;因听不懂方言,领导们从不敢在电话里跟我说重要事情;因听不懂方言,在一次临时替人帮忙值班时候把一个上面单位的人惹烦了,他觉得反复说了很多次,我这个人怎么还是听不懂他说什么,觉得我在拿他开玩笑。  因语言障碍,工作上不顺利不说,生活上也遇到困难。只要我去买东西,别人一听我说普通话,要价都要高。  记得当初独自去修MP4,简单的一个声音不能外放的问题,就收我50元,而后面我在叫朋友帮忙去问,却只要20元。事后不停地在心里诅咒着那个老板,叫你黑心,叫你欺负我这个外地女孩。  当时,我真的想放弃了,因为我知道对于语言领悟能力是最差的,要不也不会学这么多年英语还是不会说。打电话回去跟老妈老爸抱怨说,这什么地方啊,平时讲方言就算了,党政机关里面开会居然也讲方言,我基本上听不懂,我想辞职了。  老妈直接而有杀伤力的说:上小学时候你还不是不会说普通话,到后面都不学会了。  老爸的劝说颇具幽默感,你应该学学你妈,当初她嫁给我时候,她还不是不会说我们的方言。但是,你现在看看你妈,近三十年来,她只要求听懂这边话,就是不学讲这边话,多坚持自己的本色。再看你们这几个小屁孩,跟你妈讲就用你妈那边话,跟我讲拿家乡话,这不是很好吗?你们比村里其他小孩多学会了一种方言呢。你呢,坚持讲普通话,可以不学那边的话,但要听懂,向你妈妈学习知道不。我只能哭笑不得的说,谢谢老爸。  当然,我也得谢谢我的领导们、同事们,他们都试着帮忙我,时不时拎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说给我听告诉我是什么意思,推荐网上下载的视频给我听,建议我拿手机录了领导们的讲话反复听,而我也试着主动去认真倾听,缠着曾主任问这句话什么意思……  到目前为止,我还只是基本听得懂的水平,他们一说快,我就不懂了。因语言问题,我还闹出好多笑话。  有一次,几个年轻朋友约好去X市玩,临上车的时候发现郑的男朋友没来,其中一个男孩悄悄问我们,难道他们“搞粉”(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但音是同的)了,当时我就吓一跳,我说不会吧,这么残忍,把人搞粉了,那不是很血腥很变态?他们一听完我说的,都愣住了,继而爆笑出声,等他们笑完后,才跟我解释说,是分开了的意思,或者说不成功的意思,我当时丢脸得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还有一次,在桌上吃饭时候,几个同事喝了点酒,酒兴所致,谈着谈着就谈到晕段子上了。当时,徐主任提醒说,小韦还在这呢?同事们哈哈大笑说:别担心,小丫头片子哪能听得懂呢。结果,他们说的我一字不拉的都听懂了,当时脸憋得通红,只能借口上洗手间。  当然,因语言的问题,我有时候还可以浑水摸鱼,凡是觉得困难的或者比较尴尬的场面,我就会装一副很无辜很茫然的样子,说,对不起,我不大明白,你可以重新说一次吗?当然,他们一般不会重新再说。因为对于我来说不好办的事情,你再说一次我还是会说听不懂,嘻嘻,很奸诈是吧。  有时候,要去接访或者去下乡采访什么的,我就装出可怜样,说主任,你就陪我去吧,他们一说快或者一吵起来我就不懂,到时候我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结果,当然会有人陪我去。  当然,我不是哪些不知分寸的人,利用语言的幌子不过有时是为了应付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是为了让事情有个圆满的结局。
  今年的选调,期待楼主更新,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生活既期待又恐惧,师姐能不能多写一些官场上的忌讳以及易犯错误  
  第七章
寂寞常伴:夜半无声泪湿巾  “我只有一天天的数着日子过,有点自贱地说:我就当被生活强奸了,我反抗不了,就只能学着享受。”  除了语言障碍,我还必须忍受那孤独寂寞。有时候颇自嘲的说,孤独寂寞是我的情人。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挺坚强挺独立的女孩,从10岁多就开始住宿生活,那时候才上小学五年级,期间生活全部自理,衣服被子什么的都自己洗,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大学毕业;而且我也不是那种依赖人的人,有时候甚至很喜欢独处,自己泡一杯茶或者到咖啡屋喝一杯咖啡就可以消磨小半天时光,享受那难得的宁静。可是到这里后,发现我再怎么坚强独立,再怎么喜欢独处,也敌不过那深入骨髓的寂寞。  白天还好,跟单位同事在一起,即使我因语言问题融不进他们交谈,可是有人在旁边,有呼吸声,有声音,你都觉得那是种幸福的感觉。到了夜晚,一个人回到宿舍,孤零零的。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是一种万物都寂静,就剩下我一个人呼吸的环境,这时候免不得想西想东,思绪混乱得叫人发疯。  有时候,试着出去逛逛街,可是县城就这么大,逛几次后你就没新鲜感了。而且,一个人逛街,望着身旁成双成对的人,更衬托出我的形单影只,一种落寞的情绪不禁油然而生。多少次漫步在Y县的大街小巷,看着陌生的街道和行人,我都在问我自己:这是你想要的生活么?你还能坚持多久?秋风扫落叶,落叶满长安,想念远方的家人。  有时候真的忍不住了,就拿手机直接拨家里电话,家远,电话也长途,一个星期不到,我的话费就整到400多元,当时没有发工资,钱包严重吃不消,连电话这根抚慰着我寂寞的长线也断了。  在网上跟大学时代好友聊天,他们在灯红酒绿的大城市,隔着电脑似乎都能感受到那边的喧嚣和繁华,我有时候聊着聊着就掉下眼泪了,对比他们的光鲜亮丽,我似乎被人遗忘在了一个犄角旮旯里。   那时候,特别喜欢周一到周五上班时间,因为周边有人在你旁边活动着。特别讨厌周末,因为一放假就意味着我要孤零零的在宿舍里呆两天了。那段时间,为了打发寂寞时间,我甚至主动帮别人值周末的班,宁愿呆在办公室里,聆听那毫无动听可言的电话铃声,也不愿一个人回到空荡荡的宿舍。  也有人会说,你不是喜欢享受独处吗?一杯茶、一杯咖啡就可以打发时间。可是,如果天天晚上这样,每个周末这样,你不厌烦吗?小资只是生活的点缀,当不了生活的主旋律。我虽然喜欢独处,但更多的时候还是生活在人群中。  我承认自己有点娇气,那个时候,我突然变得无比脆弱,觉得生活没有希望,觉得要被世界抛弃,最重要的不是身体劳累之苦,而是那难以名状的苦闷,找不到价值所在,孤零零的一个人行走在一条看不到希望的路上。无数次的想,这就是我所要追寻的生活?  有时候,自己真的很脆弱,想一个人躲起来,不愿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口;有时候,渴望有人的关怀,渴望一份简单的快乐;有时候,听到一首老歌,就突然萧然泪下;有时候,很想放纵自己,希望自己彻彻底底的醉一次,醒来后世界大变样;有时候,无数次的祈祷自己如有神助,翻个跟斗十万八千里,每天晚上我都可以回家。  除了孤单寂寞外,还有吃方面问题,住方面的问题、生病问题:  吃饭问题。对于选调生吃住的问题,政策是规定包吃包住的。可由于我们这办事处是在Y县城,很多机关干部都是县里面的,所以食堂就承包给私人经营了。这样我的吃饭问题不像其他选调生那样可以在食堂解决。上班第一天,管机关干部的刘委员就找我谈话,说吃饭的问题,你每天都招待所(食堂)点一个菜吃,先记着,到年底一块结算,到时候机关出一部分,你本人出一部分。当时我有点委屈,其他选调生都是包吃的,而我还要自己解决一部分伙食费。但当时也没有把不满表示出来。两年来,我在招待所点菜消费机关都帮我付了,但每年下来,我在那里点菜吃的次数少得可怜,倒不是怕自己要出钱,主要是自己不好意思每天去点一盘菜,然后自己一个人坐在那吃。当然,这都不是主要问题,最大问题是我吃不惯这里的菜。我是南方女孩,吃方面注重食物的原滋原味,口味上喜欢清淡、甜食。可这里吃的,全是重口味的,用各种各样作料调出来的已经不知道食物原味的菜,而且每到菜基本上都放花椒。我这人吃方面还不是很挑,但偏偏就讨厌花椒。而且弄不明白的是,这里大夏天的也要点一个火锅,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天天上火,肠胃严重不适应中,有时候拉肚子拉得人都没力气了。  住宿问题。虽然住在招待所里面,标间,按照K君的话,我住的地方比起他住的平房好很多了。但房间不大通气,一到夏天,即使开着窗户,里面也热得好命,睡一觉起来,往往是汗湿了睡衣。房间里不带有卫生间,卫生间在楼梯间,非常不方便。到冬天时候,太阳能热水器不能用,只能自己烧水简单洗漱一下,这对于从小到大无论怎样都会天天洗澡的我来说,是个很大的折磨。  生病问题。我一直是个健康宝宝,平时很少生病,像小感冒小咳嗽之类的,基本上喝喝开水就能好了,特别严重的感冒发烧一般是三四年才会有一次。可是到这里后,动不动就感冒、发烧,而且每次都要去医院打点滴才建好,喝开水不管用。可以想象一下,医疗卡里有600多元,每次去打点滴花费平均三十元左右,半年多不到我就把里面的钱花光了,可以算出我每月要跑两次医院。  有一次,下村、社区检查回来,可能太累了。感冒、发烧、咳嗽,像约好似的都来了,多少年没去过医院,现在又故地重游一番,唤起那久远的几近忘记的消毒水味道。医者父母心,还记得那位老医生,絮絮叨叨的说着怎么烧到40度才来,而且也不叫父母送过来。当时自己的眼泪不受控制的流出来了,滚烫滚烫的,不知是生病烧着还是终究自己脆弱了?这是生病最严重的一次,当时打了两天的吊针,手都肿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为什么会在那么多人面前哭了。是因为所有伪装的坚强,都在那老医生的一句“怎么不叫父母送过来?”时分崩离析,刺得心里那柔软的角落发疼、发酸,然后眼泪就留下来了。那时候,真的我很累了,我习惯假装坚强,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有时候我可以很开心的和每个人说话,可以很放肆的,可是却没有人知道,那不过是伪装,很刻意的伪装;我可以让自己很快乐很快乐,可是却找不到快乐的源头。
  第七章
寂寞常伴:夜半无声泪湿巾(续)  格格不入的语言环境、深入骨髓的寂寞、严重不适应的饮食习惯、时不时生病的困扰,都已经把我要坚持下去的勇气与信心耗完了。在一个下雨晚上,终忍不住打电话给我父母,哭喊着控诉着:“这就是你们要我来的,吃不好,睡不好,每天无所事事,一个人孤零零的,工资又低?”  父母都是农民,不知道怎么安慰我,只有反复说着:“忍忍,两年很快就过去了,到时候再考回来。”每次听到“忍忍”这两字,我就无气可发了,像泄了气的皮球,说不出来的无奈与悲哀。  我知道,我父母们的不容易。当初找工作时候,父母就很惭愧的跟我说:“阿丽,父母没本事,只能靠你自己了。”从小到大,父母已经做到他们该做的了:当村里的小孩还担心家里穷上不起学时候,我父母就说一定让我读到不想读为止;当别的小孩一放学就要匆匆赶回家做家务时候,我可以慢悠悠的在外面玩到很晚回去;当别的小孩在放假时候要到田地里做农活时候,我可以在家捧着本故事书或者童话书看得津津有味……  父母们已经尽力为我将来贡献了他们全部的爱,村里甚至有人取笑我父母,女孩子读那么多书,那么娇养着有什么用,将来还不是“泼出去的水”。我承认,相对于村里的孩子,我更像城里的孩子,有点娇气,有点清高。可是当父母说出“忍忍”时候,我那抱怨父母的话一下子说不出来了。在他们看来,坐在办公室,不用风吹日晒、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活,脱离农村,领一份财政发的工资,是非常不错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那是一辈子的梦想,如今这梦想在自己女儿身上实现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知足了。  我能怎么说,我又该怎么跟他们说:我不想要这样的生活,我看不到自己的价值何在?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就是为了在这个小地方呆着领那么一份很低的工资?我未来生活规划?我何时才能让父母享清福?在这似乎都看不到希望的曙光。  可是日子还是要过,一天天,一分分,一秒秒,不因你的不开心而停顿。在那样的情境下,父母还是不赞同我辞职,我只有一天天的数着日子过,有点自贱地说:我就当被生活强奸了,我反抗不了,就只能忍受。  为了摆脱那种状态,我拼命的找事情做:有时候一直呆在办公室上网到11点钟,回去倒头就睡,让自己没时间去想;从网上买了很多畅销的书:社交礼仪的、着装的、心态调整的,一本接一本的看;甚至,我重新拾起我专业书,跟同届选调生杨兵如花了4个月时间,用自己专业知识对08届至10届这三届选调生就行调研,撰写了一篇上万字的调研报告——《探索选调生健康成长机制——基于X市 08届至10届选调生生存状况调查》(后面这篇论文在X 市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市委共同举办的“首届青年人才”论坛上,在近800篇论文中位列12名,被评为“优秀论文”,本人也被列入“党政人才储备库”)。再到后面,朋友圈逐渐扩大,心态逐渐平衡,生活似乎才回到了正轨。  感受寂寞、忍受寂寞、习惯寂寞,在寂寞的环境中不断的思考与决定自己的人生选择,这也许是每个选调生必须首先经历的,是一个心理调整的过程。挺过了,就成长成熟了,挺不过,说不定就会放弃。  现在想想,寂寞最是读书时,可以好好读书,多积累知识,这些对于以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寂寞而乱了方寸,不要因为寂寞而去做无聊的事,而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学会忍受孤独,才会成熟起来,在孤独中思考,在思考中成熟,在成熟中升华。  现在在回想那时的心态历程,发现苦难也是双面的,日后我每次碰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想起那段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坚韧。即便是每天晚上哭得肝肠寸断,第二天早晨,我会向没事人一样,笑着跟别人打招呼,有条不紊的处理手中事情,除了红肿的眼睛没有什么可以出卖我。  所有人都被我骗过去了,甚至很多人对我说,你适应环境真快,我们甚至在私下里打赌,说你一个外地女孩坚持不到一个月就会走人,没想到你安安心心呆了将近两个月。  每次我都笑吟吟的说:“这里挺好的,人也好,地方也好。”有人甚至还不死心的追问,难道你一点都不想家吗?我还是笑呵呵的说:“你们这里不是经常说,吃饱了不想家吗。”
  认认真真地拜读了大作啊。。很好很真实,理解不易的同时也更觉楼主的坚强了。。是不是可以改名叫职场小强??
  @琦-17 23:53:00  认认真真地拜读了大作啊。。很好很真实,理解不易的同时也更觉楼主的坚强了。。是不是可以改名叫职场小强??  -----------------------------  职场小强? 呵呵,值得考虑。
  第八章
吃吃喝喝:天生饭局必有用  “我不是对‘饭局文化’唱赞歌,但是在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想要办成事情,想要立足社会,就必须少不了饭局。”  一入侯门深似海,一入政界饭局多如牛毛。刚下来时候,我除早餐外,午餐晚餐基本上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倒不是我饭局多,主要是单位领导的饭局多。  当时,领导和单位同事们也抱着关心我的想法,想我一个小姑娘家不在这,又不会做饭。所以只要有饭局,他们基本上都带上我。也就是因那段时间里,我见识到了酒桌上的形形色色,推杯换盏之间的波涛汹涌、暗藏玄机,以及加速练就了我酒桌上的礼仪规矩。  时至今日,我也参加了已经数不清的饭局了,各种名目的吃请,让人眼花缭乱:上级来检查了,要请吃饭;同级来学习了,也要招待;有时,甚至明目张胆的说今天去你那吃饭,美名约联络感情;甚至,后面参加党校培训,也是在吃吃喝喝中度过。我不是对‘饭局文化’唱赞歌,但是在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想要办成事情,想要立足社会,就真的少不了饭局。  比如前面提到过的很重要的招商引资会议,结束后,设宴款待投资商已经是默认的规则了。酒桌上,杨书记和投资商你一句关照,我一句关照;你一句支持,我一句支持的说些打太极拳的话。菜很多,可是吃的人很少(除了我,不喝酒,也不敬酒,除了吃真的不知道干嘛),都应付到喝酒上面去了。当时,我很纳闷,投资商过来投资应该是他巴结我们办事处才对,为什么杨书记却要如此慎重对待其事,如此隆重招待投资人,况且刚刚的会议也只是个碰面介绍会,还未达成什么实质性的成果。为什么一直不停的说关照支持呢?  后面才知道,招商引资任务如同维稳这把刀一样悬在领导头上,完不成任务就免职。而投资商无非是为了更多的好处,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所图的无非是一个利字,盈利也好,政绩也罢,无非是为了各自的目的,才有了酒桌上的觥筹交错。后面这个项目签下了了,成为全县为数不多的重点项目之一,但其中的招待次数我就不得而知了。  饭局的作用有多大,估计没有人可以测量出来,但发生在在我身上的事情却让我看到了饭局发挥的大作用。  党政办还担任一定量的新闻宣传工作,而这项工作基本上都落在我身上了。一开始,我自诩文笔好,写了很多稿件投给两办(政府宣传办、市委信息办)和这边的专门网站,可是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徐主任还问我,怎么不见我写稿子呢。我很无奈也很受打击的说:“我写了很多,可是就是没被采用,我现在都严重怀疑我的文笔了。”徐主任听后,说你以后写好文章的时候记得把我的名字或者曾主任的名字带上,写好了由我来发,等过段时间我在安排你跟那边的人碰个面。  那次的饭局,是我第一次竭尽所能的表现自己的,也入乡随俗的说了很多马屁话、奉承话,什么以后在稿件采用上多多关照啊,多麻烦你们费费心了,徐主任也一直在旁边帮衬着我,也许是看了徐主任的面子也许是我表现得让他们很满意或者两者都有之,以后投稿基本上是被采用了。  晚上回去躺在床上转辗反侧,直觉得自己恶心,感觉自己的自尊受损了,感觉自己的能力不重要了。可是这样的事情却接二连三的上演,包括我后面调到宣传办,负责外宣这一块时候,又是饭局上打通的关系,由宣传委员直接安排跟宣传部领导吃饭,说以后外宣这一块就由小韦负责了,领导们要多多关注。也是后面才知道宣干干事刘干,为什么有事没事的邀请他们过来玩(其实指吃饭),多份人情易做事,这也是刘干的文章能上X市的日报,而我的报道基本上只能停留在Y县级别了。  有个老领导跟我说了一句颇有深意的话:“吃的是饭,布的是局,就看你如何进退应付。”当时我不明白,到后面才逐渐领悟,有些饭局是必须去吃的,有些饭局是不能乱吃的,有些饭局是无可奈何的。  有一天下午去上班,看见刘姐不顾形象的坐在办公楼前,当时我吓一跳,赶紧走过去问刘姐怎么了。刘姐见是我,笑笑说:没事,喝酒了。当时我就心里就咯噔了一下,师姐一直是个稳重知性的女孩,一般不会让自己如此失态,不顾形象的坐在办公楼的铁门前。后来才知道,刘姐跟李委员去公安局开会了,为了一些事情,不得不喝酒,虽然李委员尽量挡驾了,可是师姐还是被喝了很多酒。  当时,我在想,无论怎么样,我都不会喝酒,不会为了一些事情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可是现实很快的打了我的嘴巴。  有一次,组织部的来考察张磊师兄(我们办事处另一个选调生,张师兄分来后一直抽用到组织部,所以一直未见着,这次考察是提副科的),杨书记让我一块作陪。一方面是让我跟组织部领导混熟,另一方面也希望我帮师兄多敬酒。吃饭开始的时候,我就坚持说不会喝酒,杨书记跟张师兄说这些都是组织部领导,你应该跟他们敬酒。我说我真的不会喝酒,会过敏的。可是他们不相信,最后杨书记有点生气了,觉得我不懂事,一锤定音说就喝啤酒,师兄在旁边很快的帮我满上了。不得已,我只有遵从了。那天我喝了多少啤酒,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回到宿舍后就直接躺在床上,全身通红,到半夜时候,全身长满小疙瘩,痒痒的,我受不了抓得到处差不多出血了,我知道我过敏了,只能打电话给朋友帮忙送我去医院打针,折腾到天亮才回来。  还有一次,跟一个常委吃饭,又被要求喝酒,我拒绝了,说喝酒会过敏,却被说我不懂规矩,不懂礼貌,不尊重人。于是,无可奈何的喝了一杯白酒,第二天又华丽丽的去医院报道了。  这是我最惨的两次喝酒过敏经历,那时候什么都不懂,不懂拒绝,不敢得罪人,也没有留意让医院留下我酒精过敏的看病单,于是一次两次的让自己受罪。可是,话说回来,政界里的饭局就是这样。为了不能得罪人,而违背自己的意愿;为了所谓前程,就必须牺牲一些东西。  我不止一次的听到周边的同事、领导说,吃饭太累,喝酒太伤人,可是他们还是得一次次的奔赴酒桌,战斗在酒桌上。让我不经想起那首《马屁歌》:领导的要求是我们的追求,领导的脾气是我们的福气;领导的胆量是我们的酒量,领导的表情是我们的心情……  我也见识到了吃饭事小,出局是大的情形上演。一个网站的技术总监,拎不清自己斤两多重,弄不明白他在酒桌上的角色,在酒桌上被别人当小丑一样耍玩着,弄得主人家很尴尬,带他来的朋友很失面子,而我在那个圈子里朋友的以后酒桌上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了。  我也通过酒桌上认识了很多年轻人,平时的相互联系似乎就是吃饭,吃饭成了坚不可摧的联系纽带,无数的事实似乎都证明了:吃的文化是交朋友的最好武器。甚至,包括相亲找对象。试问那次相亲不也是在吃饭中进行的?只不过它是比较“迷你”的两人饭局罢了。  与吃饭文化同样重要的是麻将文化。Y县的人就两大特点:爱吃、爱打麻将。街道上鳞次栉比的餐馆饭店就可以证明爱吃程度;工农商学兵,老少妇中青,春夏秋冬日,一片麻将声,就可以证明这边的人爱打麻将程度。  作为现代社会的老百姓,在工作之余作为休闲活动玩玩麻将完全是可以的,也是有必要的,它对调节精神紧张,放松情绪,活动脑筋,开发智力,应是一项很不错的娱乐休闲活动,且有报道说,打麻将还有益寿的作用。  但我不适应的是,这边的同事为了打麻将而不到下班时间就过去了。每次跟单位同事领导一块去吃饭,都是早早过去,先打上一二个小时的麻将,然后 1点才开始吃饭,而我只能在旁边无聊的干坐着。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痛苦的折磨:麻将在我来之前没碰过,牌都不认识,更别说会打。来这之后,每天都会听到那哗啦啦的搓麻将声,我看不懂,只能无聊者着在旁边等着吃饭,有时候等得饿过头了,到真正开始吃饭时候倒吃不下了。所以,每次听到麻将声我从心里面涌起一种厌恶。这也是我很难融入当地生活的原因之一,文化差异太大,生活方式差异太大。  可是,这边打麻将已经是渗透到生活里的事情,按照他们的说法,一天不打麻将,吃饭不香,两天不打麻将,心里发慌,三天不打麻将,支气管扩张,要是四天不打麻将,连瞳孔都散了光。甚至在一次全省动员活动中,我作为下村干部入户调查,一些群众聪明的用麻将说事,闹出了一个大笑话(这后面会详谈)。  单位同事都劝说小韦你要学会打麻将,这样在牌桌上才能跟领导更好交流。我只能打哈哈的说:我太笨了,学不来。可是环境的作用是巨大的,在每天这样耳濡目染之下,不懂都难,加上刘干特地给我找麻将的书给我看,现在基本上算是入门了,有时候三缺一,会叫我顶上去。可是,心里面还是不赞同带彩打牌的,感觉就是在赌博,所以我能不参加就不参加。  到后面上级发文,说工作时间禁止带彩打牌;再到后面开展治庸问责活动,禁止工作时间打牌,我都是打心里赞同,可是还是屡禁不止,我也只能在心里道一声遗憾,以及令行禁不止的悲哀。
  @职场小学生
0:21:00  第五章 职场禁忌:一不小心就犯错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小心翼翼中,还是出了差错。”  上班第三天,徐主任就带我去招商局去布置会场,9点钟左右这里将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招商引资会议,如果成功了我们办事处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将超额完成,所以从杨书记到徐主任都非常谨慎。而徐主任可能让我尽快适应工作、上手工作,那天就带我去了。  可...........  -----------------------------  我记得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也是出了很多错!把我们主管都气得不行了~~哎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职场小学生
9:44:00  第六章 语言障碍:异地他乡的凄凉  “语言障碍,是我碰到的最大难题。初来时听不懂这边话,别人交谈我只能傻笑,陌生的语言给我异地他乡的悲凉。”  刚下来的那段时间里,甚至到后面我能够得心应手处理工作时候还是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来这里工作?  从G省至Y县,上千里的距离,一个女孩只身来到这小县城,没有一个朋友、亲戚。是啊,有时候我也想,我为什么就过来了。原以为自己坚强,却发现在异地他...........  -----------------------------  刚到大学那会儿我们都听不懂武汉话呢,后来还是可以听的懂了嘛!  语言这东西,呆哪儿久了就懂了~你会适应过来的啦·哈哈·
  @职场小学生
23:19:00  第七章 寂寞常伴:夜半无声泪湿巾  “我只有一天天的数着日子过,有点自贱地说:我就当被生活强奸了,我反抗不了,就只能学着享受。”  除了语言障碍,我还必须忍受那孤独寂寞。有时候颇自嘲的说,孤独寂寞是我的情人。  我一直觉得我是个挺坚强挺独立的女孩,从10岁多就开始住宿生活,那时候才上小学五年级,期间生活全部自理,衣服被子什么的都自己洗,这样的生活一直到大学毕业;而且我也不是那种依赖人的人...........  -----------------------------  健康是一笔财富!!工作两年多了··我的社保卡基本没超过四位数!!  老看病!哎!!!不过社保卡的钱能用就用吧!又取不出来~
  @职场小学生
10:44:00  第八章 吃吃喝喝:天生饭局必有用  “我不是对‘饭局文化’唱赞歌,但是在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里,想要办成事情,想要立足社会,就必须少不了饭局。”  一入侯门深似海,一入政界饭局多如牛毛。刚下来时候,我除早餐外,午餐晚餐基本上都是在酒桌上解决的。倒不是我饭局多,主要是单位领导的饭局多。  当时,领导和单位同事们也抱着关心我的想法,想我一个小姑娘家不在这,又不会做饭。所以只要有饭局,他们基本上...........  -----------------------------  酒桌文化!多少年了传下来,估计无止尽了吧~
师姐 我能说我是男的么、、、、
  @书虫083
14:50:00  好吧 师姐 我能说我是男的么、、、、  -----------------------------  你是男的还是女的啊?男的话,说实话我建议做选调生吧。我们这一届的选调生,很多都混得不错,后面章节会有介绍。
  真是男的。。。。。  嗯嗯
继续关注中哦~~
  @职场小学生
0:21:00  第五章 职场禁忌:一不小心就犯错  “我就像个初学走路者,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小心翼翼中,还是出了差错。”  上班第三天,徐主任就带我去招商局去布置会场,9点钟左右这里将要召开一个重要会议。  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非常重量级的招商引资会议,如果成功了我们办事处今年的招商引资任务将超额完成,所以从杨书记到徐主任都非常谨慎。而徐主任可能让我尽快适应工作、上手工作,那天就带我去了。  可惜,我不够重视,...........  -----------------------------  这是新人期必有的阶段吧,学生刚进入社会总是会受挫的.以后就是会成熟吧
  这位师姐,刚刚拜读您的文章,字字珠玑,令我受益匪浅。我是12届湖北选调生,华科本科,考得荆门选调,看着师姐经历,几乎就可以看见我们的未来之路,希望师姐能留下联系方式,向师姐请教一二,不胜感激!
  @wqj2-6-19 2:29:00  这位师姐,刚刚拜读您的文章,字字珠玑,令我受益匪浅。我是12届湖北选调生,华科本科,考得荆门选调,看着师姐经历,几乎就可以看见我们的未来之路,希望师姐能留下联系方式,向师姐请教一二,不胜感激!  -----------------------------  谢谢你对我文章的关注。请教真的谈不上,只不过想将自己两年来的经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同是选调生的大家得到点启发,那我就很开心了。希望你能继续关注下面章节,很多的困惑或者迷茫都会写到。
  第九章
领导重视?一群被遗弃孩子  “选调生下来的时候都很风光,车接人送的,过后却是如被抛弃的孩子,在苦苦等待两年后那个提拔承诺。幸运的上位了,不幸的辞职了,剩下的就是甘于现状了”  选调生下来前,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基层舞台广阔,广大选调生朋友大有作为。而刚下来的那段时间里也很受关注。我们这届的选调生下来那天,基本上都受到热情的设宴款待,组织部的领导大多会出现跟我们这些新人见面,表示重视与欢迎。比如前文提到的Y县对我跟K君的招待。  并且,这个情形会持续一段时间。刚下来的那段时间,每次单位领导、同事带我出去吃饭,都是这样介绍的:省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少数民族、高材生。这三个词语就像标签一下贴在我身上,随之而来的是一大堆或真心或假意的奉承话,说选调生有出息,过不了多久绝对会往上升,到时候到省里或中央时候别忘了我们;或说少数民族的啊,而且还是个年轻女孩,这样的干部到处都缺,前途一片光明啊。面对这些,我都只当耳边风,但面上会笑嘻嘻的说:谢谢你的吉言。不管他们的奉承话的真假,但选调生这个身份确实要跟随着我,只要我不辞职,这个标签就不会掉。  可是,选调生的新鲜劲就如那有保质期的鲜奶,过了就无人问津了。也许我说的有点过,但情形也差不了多远。  我下来之后的最初那段时间了,单位领导同事都很关心很照顾,但后面逐渐的冷了淡了。而组织部的领导,在两年的时间里没有来看过一次、过问过一次,唯一一次满一年考核时候跟他们一块吃过饭,也没有问我生活上工作上过得怎么样?还是我主动汇报了我将近一年的情况。在年底的走访慰问中,连大学生村官都慰问了,但我们选调生是个被遗憾的群体。  于是,在一次全县的年轻干部座谈会上,我爆发了,面对着县委书记、组织部长等领导,实话实话:都说组织部是我们选调生的娘家,可是我感觉我们选调生像被遗弃的孩子,特别是刚下来的,让我们自生自灭,年底的慰问看望没有我们,倒不是一定要说给我们慰问,但至少让我们感受到组织部对我们的关注,让我们有继续下去的勇气。然后,又噼里啪啦说了些我这个外地选调生碰到的困难等等。  说的时候感觉没什么,可是说完后全场都静了,当时就有点害怕了,会不会被整呢?之前是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可是后面意识到这是政界,公务员生存法则告诉我,人太直太实诚是会吃亏的。当时回去后担心了几天,可是后面居然听说组织部长对我印象特别深刻,记着我了,并且要求办事处给我宿舍安装电视(因当时自己买了笔记本电脑,改叫他们帮我拉了网线,这也是我在会上大胆的唯一收获吧),可惜不久的换届选举他调走了,而我还是一如既往的过着“没人疼没人爱”的日子。  选调生,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政策上具有的相对“诱人”的身份,在旁人看来可以“步步高升”的仕途之路,但同时现实工作中选调生屡屡抱怨、压抑、空虚等现象普遍存在,包括我在内。下来的短短的半年里,我就见证了一些选调生放弃选调生身份另谋他路,见证了选调生迷茫、压抑甚至无望。这也是个复杂的群体!献身理想与利益算计交织,热切的期望却让无奈的失望来反衬,未来党政人才的赞誉与政治投机分子的诋毁并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我进行的问卷调查总,选调生对基层的满意度在90—100分间的一个都没有,大多数集中在70-79间,可见基层的工做环境不算如人意。对于四年的大学生生活习惯了城市的霓虹灯,很多的选调生一下到基层,心都凉了:整个镇就一条街道,房子大多是破旧的,偶尔一两栋新楼房显得格外刺眼。小镇人很少,显得冷冷清清地。办公楼很破,办公环境真的很差。一两个星期后,满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贫苦的生活的成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