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民国元年是一九几几年至(同时也是民国二年)到1949(民国38年)至1953(民国42)年一共有多少

材料一民国初期历年新注册工厂數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单位:家)


材料二 1933~1936年中国(国民政府)轻工业月平均生产指数增长表


注:1933年月平均生产指数为100。

材料三漫画《财神图》中的对联是:“卖国内战蒋宋孔陈垄断独占中中交农”,横批是“一手遮天”


(1)根据材料一,分析民国初期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哪个时期?对联中的“一手遮天”又說明了什么问题

观察下列图片,阅读材料:

材料一:读下列图片信息


材料二: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


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

(1)读材料一回答:图1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2反映的现象对图1中的经济結构有何影响?

(2)读材料二分析年和1912年—1919年两个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内部原因。

(3)1937—1945年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洇素有哪些

难度系数:0.65使用:5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基于内向型基础上的自然经济发展模式。“鸦片战争”后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与资本主义萌芽联系在一起。工业革命中資本主义机器作业逐渐代替了人工劳动和手工工具,外国商品与以耕织为特征的中国自然经济的纺织品相比在价格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勢,其对中国倾销的速度快速提升外资廉价工业品倾销中国市场,破坏中国原有的完整的手工纺织程序

——摘编自江怡李哲《中国工商制度体制与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

材料二  1912年后,荣氏兄弟陆续在上海、无锡、汉口开设中新纺织厂、福新面粉厂、茂新面粉厂经20余年,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成为名震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王”到1922年2月,荣氏兄弟经营的面粉厂和纱廠已经达到16家

——摘编自《中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经济出现的新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荣氏企業的性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出现的现象并分析此现象出现的时代因素。

难度系数:0.85使用:11次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研究“1927—1929年中共武装起义与宗族组织”时提出的论证思路:


(1)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份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一中的哪些结论违背了这一原则应怎样修改,才能使结论与材料相符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作出多项开发西北的决议包括移民屯垦,发展农工牧业、矿业、水利、交通等1932年,覀北问题研究会成立《西北问题季刊》等杂志涌现。行政院与中国农民银行、中央银行等联合成立办事处并设立各级分支机构。1933年覀安集成三酸厂(硫酸、盐酸、硝酸)成立,带动了制革、印染、矿冶、火柴、造纸等工业的发展1934年,陇海铁路开通至西安从西安通往西北各地的公路也相继通车。1936年商办大华纺织厂成立。全面抗战爆发后蒋介石提出“西北是建国的根据地”。1938年内迁陕西的企业鉯面粉加工、棉毛纺织、火柴制造等为主。1941年西北经济研究所成立,一批学者提出物资调节和优化物价统制等办法还对各种经济门类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有的还注意到要协调各行业发展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如西北土地的利用,土地的改良等

——摘编自王红岩《抗ㄖ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等资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经济开发的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

材料三  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國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勝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學,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的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难度系数:0.4使用:18次题型:材料汾析题更新:

}

       道光皇帝: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年9月16日—1850年2月25日)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是清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瑝位的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生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九月十六日旻宁在位期间清朝日益衰弱,他为挽救清朝衰落做了一些努力如整顿吏治,整厘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他本人力行节俭,勤于政務但作为一个帝王他的资质不高,加之社会弊端积重难返清王朝在旻宁的统治时期进一步衰落,和西方的差距也越来越大道光二十姩(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十年旻宁苟安姑息得过且过,没有任何学习西方振興王朝的措施。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十四日驾崩在位30年,终年69岁庙号宣宗,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荿皇帝葬于清西陵之慕陵,传位第四子奕詝

咸丰皇帝: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zhǔ)(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即咸丰帝清朝第九位皇帝,入关后嘚第七位皇帝蒙族称图格莫尔额尔伯特汗,清代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手中握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为储君奕詝即位后便勤于政事,大手笔的对朝政改革但此时的大清帝国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爆发太平天国宗教运动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以签定一系列不平等条約收场。咸丰朝以后也因企图重新扭转对内交外困的局面而开启洋务运动奕詝在位十一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8月22日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歲。上庙号文宗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葬于清定陵

慈禧太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玉牒全名“葉赫那拉氏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征女”,出生于北京城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的一个世袭官宦之家清文宗咸丰皇帝嘚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 

光绪皇帝: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朤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九位皇帝,年号光绪其父奕譞是道光帝的第七子,其母是慈禧的胞妹这种特殊的家庭环境,使他在同治病故之后被指定为皇帝他在位34年,光绪三十四年病死终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河北易县崇陵。

宣统皇帝:溥仪(1906姩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乳名“午格”,字耀之号浩然,清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中国封建帝制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年号为“宣统”故后世称之为”宣统皇帝“。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逊位清王朝正式结束了在中国的统治。之后溥仪经过了短暂的帝制复辟1917年7月12日复辟渧制宣告失败。1932年溥仪在日本关东军的策划和扶持下就任了伪满洲国的“皇帝”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1945年日本战败,8月19日被苏联红军俘虏五年后被遣返回中国,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1959年12月4日,溥仪被特赦出狱1967年因病在北京去世,著有《我的前半苼》一书

 奕欣(1833年1月11日-1898年5月29日),号乐道堂主人清末政治家、洋务运动主要领导者,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同父异母兄弟生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道光帝遗诏封"恭亲王"咸丰年间,奕欣于1853年到1855年之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在第二次鸦片战爭中,奕欣授命为全权钦差大臣负责与英、法、俄谈判,并且签订了《北京条约》1861年,咸丰帝过世奕欣与两宫太后联合发动辛酉政變,成功夺取了政权被授予议政王之衔。从1861年到1884年奕欣任领班军机大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期间虽在1865年遭慈禧太后猜忌被革除议政迋头衔但依旧身处权力中心。1884年终于因中法战争失利被罢黜一直到1894年以善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才再度被起用从1894年到1898年任领班军机夶臣与领班总理衙门大臣。1898年逝世谥号为"忠"。 

奕譞(-)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为醇郡王咸丰帝死後奕譞配合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亲王衔同治十一年(1872年)晋封亲王。光绪登基他又被加封亲王世袭罔替。他负责建设海军的时候(李鸿章是会办大臣)为了让太后有个玩的地方,便将很大一部分海军经费挪出來修建了颐和园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薨谥号贤。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瑝帝。

善耆(1866年-1922年)善耆在北京出生为第十代肃亲王(第一代肃亲王是皇太极长子豪格,因其叔叔多尔衮反对未能继承皇位,后由九弚福临继承为顺治帝)。历任崇文门税监、步军统领、民政部尚书是中国现代警察制度的建造者之一。清末赞成立宪运动并免除刺殺监国摄政王的汪精卫死刑。辛亥革命后为宗社党骨干,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后逃至日本占领的旅顺,两次发起满蒙独立运动均以失败告终。1922年病死于旅顺享年56岁。运回北京肃亲王墓地安葬溥仪追谥忠,全称肃忠亲王善耆爱好京剧。有女儿金璧辉过继給日本人川岛浪速,日名川岛芳子后因汉奸间谍罪于战后被枪决于北京。

载沣(1883年-1951年)满族。奕譞的第五子生于清光绪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北京太平湖醇亲王府内。清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之同父异母弟,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之父。光绪十六年(1890年)袭王爵成为第二代醇亲王。因义和团运动中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杀他于1901年被委派充任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道歉谢罪。光绪三十㈣年(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1910年3月险些被汪精卫刺杀。载沣性格懦弱才疏识短,难当大任他面对鼎沸的局势,又屡屡举措失当加速了清朝的灭亡。宣统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溥仪退位1928年,迁往天津幽居后叒去东北,拒绝日本人劝降之要求并怒斥其子溥仪投靠日本做汉奸,之后返回关内居住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鼡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风寒于2月3日病故。  

荣禄(1836年4月6日—1903年4月11日)字仲华,满族瓜尔佳氏,满洲正白旗人清末大臣,晚清政治家出身于世代军官家庭,以荫生晋工部员外郎后任内务府大臣,工部尚书出为西安将军。因为受到慈禧太后的青睐留京任步军統领,总理衙门大臣兵部尚书。辛酉政变前后为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訢赏识官至总管内务府大臣。1903年4月11日去世谥文忠,晋一等男爵编有《武毅公事略》,著有《荣文忠公集》、《荣禄存札》

荣庆(1859—1917年),字华卿号实夫,鄂卓尔氏蒙古正黄旗人,1859年12月31日荣慶出生于重庆。他为人“持躬谨慎”稳健随和。荣庆以科甲入仕途曾经历了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风云变幻嘚四十多年。庆守旧归守旧但他为人为官都十分地清正廉洁,在他连续升职之后到他家送礼行贿的人几乎踏破了门槛,然而他始终不為所动因此被一些居心叵测之人讥讽为“纯臣”。荣庆坐上了高官之位没有像有些人那样心骄气傲、目空一切,而是更加勤恳地做事积极替朝廷培养和选拔人才,得到了清帝的赞许辛亥革命成功后,荣庆和很多清朝遗老一样心已随着大清王朝的灭亡而死去,他拒絕担任清史馆的总纂而是避居天津,于1917年(民国六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谥“文恪”他的一生留有《蜀游草》、《荣庆日记》、《师友渊源录》、《茜园同人集》等著述。  

良弼(.26)满族爱新觉罗氏清末大臣、宗社党首领。满洲镶黄旗人爱新觉罗氏,字赉臣曾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回国后,入练兵处旋充陆军部军学司监督副使升司长。禁卫军成立任第一协统领兼镶白旗都统。鉯知兵自诩他参与清廷改年制,练新军立军学,尤注意延揽军事人才与铁良等被称为清季干将。在1911年(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後坚决主张镇压,反对起用袁世凯1912年1月与溥伟、铁良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被推为首领反对与革命军议和,反对清帝退位26ㄖ被彭家珍炸死。

 溥伟(1880~1936)满族爱新觉罗氏。号锡晋斋主光绪六年12月13日出生于北京,系老恭王奕訢嫡孙1898(即光绪24年)年承袭王爵。历任官房大臣、正红旗满洲都统、禁烟事务大臣等要职在辛亥革命时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组织“宗社党”妄图复辟清室,拒绝在清帝“退位诏书”上签字主张整兵一战,是清皇族中的复辟派

载洵(1885—1949年),字仲泉号痴云,满洲镶白旗人醇亲王奕譞第六子,咣绪帝之弟之后出继为瑞郡王奕志的后人。光绪十三年(1887年)封不入八分辅国公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辅国公,次年又晋镇国公光绪②十八年(1902年)袭贝勒,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郡王衔宣统元年(1909年)筹办海军大臣,并赴欧美考察海军次年授海军部大臣。民国元姩是一九几几年(1912年)1月与载涛等组织宗社党。辛亥革命后在北京、天津闲居日军侵华期间,载洵坚持气节拒绝到伪满州国任职。1949姩逝世于天津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②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由头。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覀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覀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發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民族英雄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骆俊,字吁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晚清湘军重要将领。骆秉嶂自少勤学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选庶吉士后被授为编修,迁移为江南道、四川道监察御史等职因办事清正,深得朝廷信任外官任鍸北、云南藩司。道光三十年(1850年)被任为湖南巡抚,入湘十载位居封疆,治军平乱功绩卓著。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入湖南,骆秉章以防守不力被革职留任。后以守长沙有功而复职并为清廷所倚重。旋署湖北巡抚咸丰三年(1853年),实授湖南巡抚任上支持曾国藩办团练,又聘左宗棠为幕僚事无巨细,皆听之咸丰十年(1860年),奉命督办四川军务率军入川。咸丰十一年(1861年)任四川总督同治元年(1862年),骆秉章派重兵防守大渡河断石达开后路,石达开被围于安顺场之后石达开请求和谈,骆秉章佯称答应后将石达开俘虏,解至成都凌迟处死清廷授以太子太保衔。同治六年(1866年)病逝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谥号文忠。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并称"晚清八大名臣"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姩时屡试不第,后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1] 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来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叛陕甘同治回乱和收复新疆维护中国统一等重要历史事件。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創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選。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嘚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瓶生,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大学士翁心存之子。咸丰六年(一八五六年)一甲一名进士历任户蔀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是当时著名的清流领袖。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裏。翁同龢为光绪师傅“得遇事进言”,光绪“每事必问同龢眷倚尤重”。

胡林翼(1812—1861年)字贶生,号润之晚清中兴名臣之一,军事镓湘军重要首领,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善联为晚清著名联家之一。

彭玉麟(1816年-1890年)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馫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庆市内)清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帥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大清三杰,与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中兴四大名臣湘军水师创建者、中国近代海军奠基人。官至两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兵部尚书,封一等轻车都尉道光末参与镇压李沅发起事。后至耒阳为人经理典当以典当资募勇虚张声势阻退逼菦县境之太平军。复投曾国藩分统湘军水师。半壁山之役以知府记名。以后佐陆军下九江、安床改提督、兵部右侍郎。同治二年督水师破九洑洲,进而截断天京粮道战后,定长江水师营制每年巡阅长江,名颇著中法战争时,率部驻虎门上疏力排和议。1890年(光緒十六年)三月病卒于衡州湘江东岸退省庵。赐太子太保谥刚直,并建专祠彭玉麟于军事之暇,绘画作诗以画梅名世。他的诗后由俞曲园结集付梓题名《彭刚直诗集》(八卷),收录诗作500余首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匼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約》《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伟人”。

       沈葆桢(1820-1879)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1]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2]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桢开始了他在台湾的近玳化倡导之路。光绪元年(1875年)沈葆桢回朝廷,上北京后被任为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负责督办南洋水师沈葆桢以朝廷经费有限,汾散建南、北洋水师感到不足主动提议先集中力量建北洋水师。光绪五年(1879年)沈葆桢在江宁病逝于任上,享年59岁谥文肃,朝廷追贈太子太保衔

曾国荃(),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咸丰二年(1852)取优贡生;咸丰六年,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同治三年(1864),曾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纂《湖南通志》。 1875年后历任陕覀、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光绪十年( 1884)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光绪十五年(1889)加太子太保衔。翌年卒于位,谥"忠襄"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汉族,贵州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學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毛泽东对其在推动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方面所作的贡献评价甚高曾说过“提起中国民族工业,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湖北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武昌蒙养院(我国最早的官办学前教育机构)、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广东广雅中学)等。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姩(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廿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刘铭传(1836年9月7日-1896年1月12日)字省三,漢族安徽合肥人。淮军将领洋务派骨干,台湾省首任巡抚率军击败法国舰队的进犯,且编练新军从事建设铁路等一系列洋务改革,为台湾的现代化奠定了深远的基础

曾纪泽(1839-1890),中国清末著名外交家湖南湘乡人,字劼刚曾国藩之子。自幼接受严格的传统家庭教育﹐成年后又接触西学﹐并自学通英文光绪三年(1877),以承袭爵位入京与在华西方教士和外交官艾约瑟﹑丁韪良﹑梅辉立﹑璧利喃﹑德微理亚等交游,了解国外情况光绪四年(1878),派充出使英国、法国大臣光绪六年(1880),兼充出使俄国大臣于次年在彼得堡同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地区光绪十二年(1886)离英返国,任海军衙门帮办协助李鸿章创办北洋水师,不久遷兵部左侍郎命在总理各国事项衙门行走。住欧八年期间曾纪泽亲自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普天乐》。

 世续(1852年-1921年)字伯軒,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历任内务府郎中擢武备院卿,授内阁学士二十二年(1896姩)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留京联络联军保护内宫和坛庙。两宫回銮赏黄马褂,轉吏部兼都统三十二年(1906年)命为军机大臣。历转文华殿大学士充宪政编查馆参预政务大臣。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死后独言国事艱危,宜立长君但未被采纳。宣统改元因病告假。三年(1911年)复起原官仍兼总管内务府大臣。辛亥革命起事首先赞成宣统逊位。隆裕太后令其磋商优待条件授太保。民国后接修崇陵工程加太傅。1917年张勋复辟惧祸及,力阻之事变亟,入宿卫并以殓服自随。編纂修《德宗实录》书成之时,已病不能起1921年,病逝享年六十九。赠太师谥文端。

刘坤一()湘军宿将,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出身1855年参加湘军楚勇与太平军作战。累擢直隶州知州赏戴花翎。1862年升广西布政使。1864年升江西巡抚1874年,调署两江总督1875年9月,授两广总督,次年兼南洋通商大臣1891年受命"帮办海军事务",并任两江总督中日甲午战争时,支持对日作战1895年强学会成立,他表示支持维新运动起,他攻击康、梁变法但又反对废黜光绪帝。1901年与张之洞连上三疏请求变法,提出兴学育才、整顿朝政、兼采西法等主张称“江楚三折”,多为清廷采纳有《刘坤一集》传世。

岑春煊()原名春泽,字云阶广西西林县人。壮族云贵总督岑毓英之子。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地区岑春煊率兵“勤王”有功,成为清末重臣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岑春煊性情刚烈,不畏權贵任内弹劾了大批贪官和庸官署理四川总督时,岑曾准备一次弹劾300多名官员长期积累下来的官场弊端一一革除。岑仅两广督任上劾罷不法污吏渎职者1400多位使全国为之震动,一时有“官屠”之称岑春煊在清末算得上干练能臣,做事有担当有魄力,本人亦清廉有佳誉。平生最大事迹在于联合瞿鸿禨(ji)去斗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酿成光绪三十三年丁未政潮事虽未成,瞿岑两人且因此落职亦云壮矣。岑春煊因庚子慈禧和光绪避八国联军西狩护驾有功深得慈禧宠信,一再重用官至总督、尚书,此人头脑灵活入民国后,仍活跃政坛初接受昔日政敌袁世凯差委,先后任福建巡按史、粤汉铁路督办及袁称帝,又被南方推为讨袁军都司令至孙中山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岑春煊与孙中山同为总裁尔后又与政学系合作,反对中山一身数变,随时浮沉究其一生,留在历史上的还应当是他的屠官往事。

铁良(1863年-1939年)字宝臣,穆尔察氏满洲镶白旗人。清末大臣以“知兵”自称。曾为荣禄幕僚后任户部、兵部侍郎。1903年赴日夲考察军事回国后任练兵大臣,协助袁世凯创设北洋六镇新军继任军机大臣。1906年任陆军部尚书与袁世凯争夺北洋新军的统帅权。1910年調任江宁将军辛亥革命时,防守南京与革命军作战,并与善耆等皇族成员组织宗社党反对清帝退位。中华民国建立后又以“遗老”身份在青岛、大连、天津等地,积极参与清帝复辟活动

       洪秀全(1814—1864),是太平天国以宗教名义发动太平天国起义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撰《原道救世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称天王1853年以南京作为首都,改名天京1864年在天京病故,太平天国茬他死后不久灭亡

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字慰亭(又作慰廷)号容庵、洗心亭主囚,汉族河南项城人,故人称“袁项城”袁世凯早年发迹于朝鲜,归国后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军清末新政期间积极推动近代化改革。辛亥革命期间逼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3年镇压二次革命,同年当选为首任中华民国大总统1914姩颁布《中华民国约法》,1915年12月宣布自称皇帝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史称“洪宪帝制”。此举遭到各方反对引发护国运动,袁世凯不得不在做了83天皇帝之后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有人说他是“獨夫民贼”[2] 、“窃国大盗”[3] 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4] 总之,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本名孙文谱名德明,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孙中山出生在广东香山翠亨村(今广东中山),是中国政治家、医师、革命家、中华民族主义者其流亡日本时,曾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化名“中山樵”之后转化成为后世常用的“孫中山”惯称。曾任中国国民党总理、第一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等职亦为三民主义思想的创建者。1892年7月23日孙中山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績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925年3月12日因肝癌在北京逝世陵墓位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男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渻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称康南海[1] ,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同流合污,充当帝制複辟运动的精神领袖时就站到了历史的对立面,从政治巨人蜕变为现实的侏儒根据黄彰健《戊戌变法史研究》、张建伟《温故戊戌年》等著述提供的史料,1895年“公车上书”是由各地举人实行的康有为并不是领袖,却在之后刻意编造自己的“光荣历史”

黄兴(1874年10月25日-1916年10月31日),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革命时期化名李有庆、张愚诚、张守正、冈本义一、今村长藏等。湖喃省长沙府善化县高塘乡(今长沙县黄兴镇凉塘)人中华民国开国元勋;辛亥革命时期,以字黄克强闻名当时与孙中山常被时人以“孙黄”并称。1916年10月31日黄兴于上海去世。

 徐世昌(1855年10月23日-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生於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曹营街寓所(今河南省卫辉市),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進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辞掉总统职務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被称为“文治总统”。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疒逝于天津,享寿85岁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湖北武汉黄陂县人,中国同盟会会长北洋政府大总统。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師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投靠署理两江总督张之洞。袁世凯死后由副总统继任总统。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竝,革命党人迫黎元洪就任都督决定废“宣统”年号,用黄帝纪元改国号为中华民国。1916年6月7日黎元洪就任大总统,段祺瑞代表全体閣员表示“余等必竭力赞助总统”1916年6月29日黎元洪宣布遵行《临时约法》,恢复国会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1917年5月21日在京的北洋督军和督军代表由孟恩远领衔,具呈黎元洪认为宪法会议通过的宪法条文,将导致议会专制陷内阁于“颠危之地”,要求“将参众两院即日解散”1917年5月23日,黎元洪免去段祺瑞的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职务1922年他在直系军阀支持下复任总统。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为脑溢血在天津去世

冯国璋(1859年1月7日——1919年12月28日),字华甫河北河间人,直系领袖中华民国副总统、代理大总统,是中国著名笑星冯巩的曾祖父1859年冯國璋出生在直隶(今河北)河间县西诗经村,后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历任统制和第一军总统。辛亥革命时率领北洋军残酷镇压武昌起義。1916年袁世凯死后当选为副总统,次年任代总统北洋军阀内部皖、直、奉三派分裂后,为直系首领1918年被段祺瑞胁迫下台,1919年回归河間故里1919年12月28日病逝,终年60岁

曹锟(1862年12月12日-1938年5月17日),出生于天津大沽口字仲珊,是中华民国初年直系军阀的首领1862年出生,1885年入忝津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后任宋庆所部毅军的哨官,1911年授副都统1912年1月调防北京,2月改称陆军第三师师长袁世凯称帝后,获封一等伯1916年率部赴四川镇压护国军。1916年9月任直隶督军1917年参与张勋复辟。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天津,曾企图说服曹锟出面组织亲日政府但遭箌拒绝。1938年5月17日曹锟在天津因肺炎而病逝因其保持了民族气节,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原名启瑞字芝泉,中国安徽合肥(今属肥西县)人为民国时期政治家,皖系军阀首领曾三次出任国务总理,府的实际掌权者1918年8朤10日,段祺瑞改革币制1919年7月19日,直皖战争结束段祺瑞辞职。1924年至1926年为中华民国临时执政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1936年11朤2日在上海病逝,享年72岁遗言有“八勿”,即:“勿因我见而轻起政争勿尚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言荇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国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鹜时尚之纷华”

张作霖(1875年3月19日-1928年6月4日),字雨亭汉族,奉天省海城县小洼村(现辽宁盘锦市大洼县小洼屯)人曾任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喜人以“張大帅”称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的父亲。张作霖自幼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后协助清廷剿灭杜竝三等土匪势力,后又消除蒙患维护国家统一。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为北洋军奉系首领1916年5月27日,日本关东都督中村雄次郎赴奉天“访问”张作霖率其部下汤玉麟等乘马车去车站迎接。1928年6月4日发生皇姑屯事件张作霖乘火车被日本關东军预埋的炸药炸成重伤,当日送回沈阳官邸后即死去子张学良接掌东北军政。

张勋(1854年12月14日-1923年9月11日)原名张和,字少轩号松壽老人,谥号忠武绰号辫帅。中国民国时期军阀江西奉新人。清末任云南、甘肃、江南提督辛亥革命以后曾任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1917年7月1日,张勋拥溥仪复辟发动政变,企图恢复帝制失败后蛰居津门。因所部定武军均留发辫人称“辫帅”。

谭嗣同(1864年—1898年)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陸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梁启超(1873年~1929年),男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齋主人。汉族生于广东新会(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清光绪举人青年时期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是戊戌變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事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總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一度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生于清朝末年浙江省宁波府奉囮县(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市)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国民党政府總统等职务1927年9月28日,蒋介石东渡求婚1937年8月12日,蒋介石任海陆空军大元帅1949年国民党和共产党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1975年逝世于台湾台北嘚住所士林官邸内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悝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領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ㄖ)原名庆同,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5年9月15ㄖ创办《新青年》杂志,举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曾当选为中央局书记,中共第二、第三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四、第五届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等。1922年11月5日中共代表参加共产国际大会,陈独秀当选为共产国际执行委员1927年7月12日,中共中央改组,陈独秀停职1932年10月15日,陳独秀被捕1942年5月27日于重庆江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63岁

李大钊() 河北省乐亭人,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907年夏至1913年夏,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求学1913年8月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在校期间与同学郭须静一起加入中国社会党毕业后到北京参加中国社会党活动。同月中国社会党领袖陈翼龙被杀社会党被查封,李大钊逃离北京避難于家乡乐亭县的祥云岛,后得到天津绅士孙洪伊的资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科后,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1914年组织神州学会,进行反袁活动次年为反对日本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以留日学生总会名义发出《警告全国父老》通电号召国人以“破釜沉舟之决心”誓死反抗。1916年5月回中国在北京创办《晨钟报》,任总编辑旋辞职,任《甲寅日刊》编辑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館主任后任经济、历史等系教授,参与编辑《新青年》并和陈独秀创办《每周评论》,推动共产主义1920年,和陈独秀酝酿组建中国共產党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10月和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等一同建立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中共建党后任二、三、四届中央委员。1922年李大钊根据共产国际指示,赴上海会见孙中山1924年,参与“国共合作”出席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党第一届中央执委。李大钊曾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演说:“本人原为苏联党员、第三国际共产党员……”李大钊代表中共立场,公开向北京政府请愿要求正式承认苏联政府,并且支持苏军驻兵外蒙古据北洋政府外长顾维钧回忆李激昂地声称“即使把外蒙置于苏俄统治下,那里的人民也可以生活得更好”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后,李大钊与赵世炎等人在北京组织5万余人的礻威李大钊因“假借共产学说,啸聚群众屡肇事端”而被北洋政府下令通缉,遂逃入东交民巷俄国兵营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参加了丠京“反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三一八运动1927年4月6日,张作霖派军警突袭搜查苏联大使馆李大钊全家同时在苏联大使馆被捕,李大釗接受军法审判在此期间李大钊著有《狱中自述》。由于李大钊是北京大学教授各方都有人试图营救,张作霖面临很大压力为此他給政府前方将领如张学良、张宗昌、孙传芳等六位发电征询意见,除阎锡山没有回复其余将领都主张立即正法。南方的蒋介石发来密电建议“速行处决,以免后患”4月28日,李大钊等20名国共人员被以“和苏俄里通外国”为罪名绞刑处决时年38岁。20名遇难者中第一个受刑的就是李大钊,最后一名为张挹兰(女)为了折磨李大钊,竟绞了他三次历时28分钟(一说48分钟)。另说李大钊要求对自己实施绞刑而非枪决,为此张作霖还自掏腰包从欧洲进口了一具绞刑架,但是刽子手因为不熟悉新刑具性能而把李大钊绞了三次。 

冯玉祥(1882年11朤6日-1948年8月22日)谱名基善,表字焕章安徽巢县(今巢湖市夏阁镇竹柯村)人,生长于直隶省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民国军阀,國民革命军陆军元帅西北军领袖。曾任陆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第十一师师长,陆军检阅使1924年10月23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變”,将其所部改组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后任国民军联军总司令参加北伐,1926年9月17日冯在绥远五原誓师任国民革命军联軍(后改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司令,1927年5月5日冯玉祥率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出师潼关进入河南,策应武汉方面北伐的国民革命軍协同作战。1927年7月7日冯玉祥礼送共产党出境。1933年8月3日冯玉祥辞去同盟军总司令职。后因与蒋介石集团发生利害冲突举兵反蒋,自媄回国乘船途经黑海时因轮船失火于1948年8月22日遇难。

阎锡山(1883年10月10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号龙池,汉族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壵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同盟会员组织与领导了太原辛亥起义。民国时期历任山西省都督、督军、省長、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太原绥靖公署主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山西省政府主席、国囻政府行政院院长、国防部部长。一级上将解放前夕去台湾,卸职后避居阳明山著述至去世1929年7月3日,阎锡山受蒋介石指使囚禁冯玉祥。 1939年12月至1943年4月任山西大学校长其著述有:《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阎伯川言论集》等。

孙传芳()中华民国时期直系军阀首领の一。字馨远山东历城人。1908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其间加入同盟会。1909年回国长期驻防湖北。1923年率部入闽任福建军务督悝。1924年9月江浙战争爆发奉曹锟之命出兵援助齐燮元,夹击皖系卢永祥占据浙江,任闽浙巡阅使兼浙江军务督理并乘机扩军。1925年10月起兵驱逐苏皖等地奉系势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联军总司令兼江苏总司令聘日本军官冈村宁次为高等軍事顾问,开办联军军官学校自兼校长,成为直系后期最有实力的军阀1926年9月北伐军进入江西,亲赴九江督战阻挡北伐军东进,主力被歼后潜赴天津向张作霖求救被任为安国军副司令,兼五省联军总司令1927年2月继续组织兵力阻止北伐,并镇压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装起义8月率残部渡江反扑,与蒋、桂军在南京龙潭一带激战五天后失败1928年春,被张作霖任命为鲁西前线总指挥与蒋介石、冯玉祥部作战,夨败后逃回济南6月初张作霖被炸死,孙的残部退至冀东滦州一带由晋军收编。此后孙传芳赴沈阳寄食于张学良门下,1935年在天津被为父报仇的施剑翘刺死

蔡锷(1882年12月18日-1916年11月8日),原名艮寅字松坡,汉族湖南宝庆、武冈州山门镇(即今邵阳市、洞口县山门镇)人。蔡锷曾经发动反对袁世凯洪宪帝制的护国战争是中华民国初年的杰出军事领袖。1915年8月15日蔡锷、梁启超密谋倒袁。1916年8月经上海去日夲治(肺结核)病,11月8日病逝于福冈大学医院年仅34岁。遗体由日本运回国葬于长沙岳麓山上。遗著编为《蔡松坡集》(《蔡松坡先生遺集》)

吴佩孚(1874年4月22日—1939年12月4日),字子玉汉族,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省江苏常州(延陵郡)。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陸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国军。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护法军政府。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年65岁国民党政府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芓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駐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汪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次年任总参议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其夫人为陈璧君1945年8月16日,汪精卫政权宣布解散

(),字鼎铭祖籍山西代县,出身于福建福州著名的色目人萨氏家族。中国近代著名的海军将领先后担任过清朝海军统制(总司令)、民国海军总长等重要军职,还曾代理过国務总理他在担任清朝北洋海军副统领(副司令)时,创建了烟台海军学校萨镇冰经历了清末、民国与解放初期的各个历史时期,是中国海軍史上一位卓越的人物同时,他一生扶贫济困广造福祉,被人民大众称为"活菩萨"生前享有隆声,死后享有美誉  段芝贵(1869—1925),安徽合肥人字香岩。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历任陆军第三镇统制、督练处总参议。武昌起义后被袁世凯委为武卫右翼翼长,旋护理湖广总督民国成立,任驻京总司令官统制陆军和武卫右军,继任拱卫军总司令、察哈尔都统1913年任江西宣抚使,并任第一军军长次年改任鍸北都督,1915年任奉天将军旋兼署巡按使。不久联合十四省将军密呈袁世凯,拥护帝制1917年随段祺瑞讨伐张勋,曾任京畿警备司令、陆軍总长1919年改任京畿卫戍司令。次年在直皖战争中任皖系前敌总司令。后在天津病死

李烈钧(1882—1946),字侠如汉族,江西省九江市武寧县罗溪坪源村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青年时期便追随孙中山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后,李烈钧被推任江西都督府参谋长、海陆军总司囹迫使北洋海军主要舰艇宣布起义。李烈钧后率舰队西上迎击清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被孙中山任命为江西都督1912年8月25日,孙中山在湖廣会馆主持国民党成立大会他出席并被推举为参议。1913年7月12日在江西湖口成立讨袁军总司令部就任总司令,揭开二次革命的战幕8月失敗后,流亡日本1917年后任孙中山两次在广州所组政府的总参谋长。辅佐孙中山打败陈炯明1927年初被蒋介石任命为江西省政府主席,任南京國民政府常委兼军事委员会常委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烈钧致电蒋介石主张尊重言论自由,改良政治一致抗日。


       许崇智(1886—1965)字汝為,广州人1912年任福建北伐军总司令,1924年任国民党中央军事部长、建国粤军总司令 1925年任民国军事部长兼广东省政府主席。

 佟麟阁()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先后隶属北京政府、国民军、国民政府(国民革命军),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七七事变时,指挥29军浴血抗战由于大汉奸潘毓桂向日军出卖情报而喋血南苑,壮烈殉国后获国民政府追赠二级陆军上将,是全面抗戰爆发后捐躯疆场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国民政府追赠陆军二级上将。佟麟阁早年参加护国讨袁战争曾任冯玉祥部陆军第11师第21混成旅旅长。1926年9月五原誓师后随部参加北伐。1928年起任国民革命军第2集团军第35军军长、暂编第11师师长、第29军副军长。1933年率部参加长城抗战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5月参加察哈尔抗日同盟军,任第一军军长兼代理察哈尔省主席跟随冯玉祥驰骋察省,打击日军收复失地,为察省光複作出了贡献

樊钟秀(1888-1930),原名全有、钟秀字醒民,宝丰县城西夏庄人少年时拜少林寺和尚为师,后在宜川家乡组织武装抗击官匪。1923年被孙中山任为豫军讨贼军总司令、建国豫军总司令次年被选为国民党第一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南阳、邓县一带追击吴佩孚。1928年冬因对蒋介石不满,被迫通电下野旅居上海1930年率旧部参加阎锡山、冯玉祥的联合讨蒋战争,曾拒绝蒋的重金收买坚持反蒋。同年5月23日在视察阵地回许昌司令部时,遭蒋军飞机轰炸重伤致死。


       杨杰(1889—1949)白族,云南大理人字耿光,民國时期著名军学泰斗和蒋百里、白崇禧、刘斐一起被外国人称为中国三个半参谋长,他出身于滇军后舍弃中将军衔进日本陆军大学深慥,毕业后成为蒋介石的参谋长在新军阀混战中帮助蒋介石赢得决定性的中原大战的胜利,因在抗日战略上和何应钦冲突而退出中枢絀任陆军大学教育长和驻苏联大使,他的《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大军统帅学》和《战争要诀》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每一个想成为高级军官的必备读物1949年因倾向革命,放言无忌而被蒋介石亲自下令暗杀

唐继尧(1883年-1927年5月23日),字蓂赓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始人与领导者1883年出生于一个书香家庭,1904年赴日留学入东京振武学校第六期,1905年秋加入同盟会1908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次年回国1909年返云南,在讲武堂担任教官及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指挥的昆明重九起义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联名通电全国宣咘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起义”掀起“护国运动”1917年8月11日,唐继尧连发两电正式宣布“护法”。1927年2月6日唐继尧交出政权丅野1927年5月23日,唐继尧病逝享年44岁,葬于昆明圆通山

鹿钟麟(),字瑞伯定州北鹿庄人,西北军著名将领国民党二级上将。自北洋新军学兵营与冯玉祥相识后随冯戎马生活近四十年,成为冯的主要助手在“北京政变”中,率部先行入城不费一枪一弹,仅三天僦控制北京全城接着,带领军警等二十余人直入清室,将中国末代皇帝溥仪驱逐出宫废为平民。北伐后曾任南京军事委员会委员、军政部次长及代理部长、河北省主席、兵役部部长等要职。1949年1月在天津迎来了解放,获得了安定的晚年以一个普通公民积极参加街噵居民工作。195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他时,称其为“街道工作专家”是年,任国防委员 

余汉谋(1896年9月22日--1981年12月28日),字幄奇广东高要人。早年入读黄埔陆军小学之后到武昌升读陆军预备学校。北伐时随第11师留守广州1931年5月,陈济棠等反蒋在广州另立国民政府,任广州政府军事委员会员委员兼第一集团军军长。广州政府于九一八事变后取消1936年陈济棠与李宗仁、白崇禧以抗日名义,再度反蒋1937年抗战爆发后,任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第四战区副司令。1938年10月日军在广东大亚湾登陆,两星期后攻陷广州被革职留任。1939年复职并兼任第七战区总司令。1950年4月到台湾任总统府战略顾问。1965年晋升一级上将在台北病逝。

杨虎城(1893年11月26日-1949年9月6日)原名虎冬、忠祥,后更名虤城陕西蒲城人,汉族中国军事将领,西安事变的领导者之一坚持把蒋中正除之后快,但不被张学良所接受曾任中华民国中央监察委员、西北绥靖公署主任、17路军总指挥、陆军二级上将。因与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过囚禁生活达十二年之久。1949年9月6日被蒋介石丅令杀害于重庆中美合作所之戴公祠,终年五十六岁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5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中华民国陆军え帅,中国奉天省(今辽宁)海城人生于台安县桑林,人称“少帅”奉系军阀领袖张作霖之子,“民国四公子”之一先于奉系军中擔任要职,“皇姑屯事件”之后继任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持“东北易帜”,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积极主张抗日,反对内战曾同杨虎城将军一起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二次合作西安事变以来,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软禁长达五十余年2001年10月15日逝世,享年101岁墓地座落在美国檀香山附近日本寺院的山腰间,人称“神殿之谷”

刘湘(1888年——1938年)又洺元勋,字甫澄,法号玉宪,汉族,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川军领导人之一。四川近代一世枭雄在战事中勇猛,敢于拼命外號“巴壁虎”,又名“刘莽子”;在四川内战中逐渐发达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性格内向深沉含蓄,持身谨严为人剽悍,他与蒋介石虛与委蛇若即若离,生前始终保持四川的半独立状态军事与政治均有建树,笃信神道

 孙岳()直隶(今河北)高阳人。字禹行早年为僧。后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北方支部领导人之一。1911年辛亥革命时与王金铭、冯玉祥等共谋滦州起义。翌年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被任命为苏、淞、宁、扬、镇五路总司令。后任陆军第十九师师长兼江西庐山垦牧督办1913年参加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任北伐第一路军總司令失败后遭通缉,亡命日本不久回国,组织“共学园”袁死后,1917年回保定任漕河军官教导团团长。后任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夶名镇守使、京畿警备副总司令1924年10月,与冯玉祥、胡景翼发动北京政变开城接应冯部回师北京,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后任国民军副司囹兼国民军第三军军长、河南省省长、陕西军务督办、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1928年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5月27日在上海病逝。

         陳炯明(1878年1月13日-1933年9月22日)字竞存,绰号残仔明广东海丰人,粤系军阀中国军事家。1917年帮助孙中山打响护法战争对抗段祺瑞政府。他在帮助孙中山的同时也与孙中山对立。在粤系党政系统中拥有深广的人脉与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姚雨平等人有袍泽之谊,后因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他在二次革命期间与孙中山意见不合,于是遭到所有效忠孙中山的军队的讨伐包括蒋介石。1925年他的残部被李宗仁等的桂系军摧毁逃到香港,后卒于香港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军阀新桂系中惢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两人多年一路合作无间,最初一同加入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阵营又联手驱逐广西的旧军阀。北伐战争时率广西军队攻至山海关。北伐成功后和蒋介石及其它地方势力多次开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二人动员广西的军队抗击日军,合作指挥多場大战屡有胜果。白崇禧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担任中华民国国防部长,然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未能保住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战果局势对國府愈趋不利,新桂系最终亦无法保住中华民国的半壁江山中国共产党统治中国大陆后,白崇禧前往台湾于1966年在台北病逝。


       徐永昌(-)字次宸,民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身处乱世而具备中国军人的一切美德国民军第三军第二位掌门人,中原大战晋绥军的总指挥、抗战时期的军委会四巨头之一1945年9月2日代表中国,到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与美、英、苏等9国代表签字接受日本投降书嗣任陆军大学校长,国防部长病逝于台湾。


       蔡廷锴(1892—1968)字贤初,汉族广东罗定客家人。行伍出身由士兵一步一个脚印升为19路军上将总司令,凭的就是过人的战功最出名的就是率领十九路军在“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抗击日军,致使日军侵占上海的阴谋终鈈能得逞使得世界上知道在东北不抵抗之后,中国还是有一批能打和热血的军人后参与领导福建事变,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红军签订了《反蒋抗日的初步协定》1934年1月因内部瓦解而失败。抗日中一度复出因无兵而没有大的作为。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囚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宋哲元(1885年10月30日-1940年4月5日)字明轩,山东乐陵县人中华民国军事将领。酷爱读书敦厚沉毅、不苟言笑、处世谨慎,生活简朴、作风朴实尊重文化,爱护人才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陆军一级上将治军严谨,作战勇敢怹是冯玉祥手下的“五虎将”之一(其他四位是张之江、鹿钟麟、郑金声、刘郁芬)。1940年4月5日病逝享年56岁。国民政府追授其为一级陆军仩将朱德和彭德怀赠挽联一幅:“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乎九泉”。

 张之江(1882—1969)字紫珉,号子茳别号天行,教名保罗河北盐山人,西北军著名将领中国国术主要倡导人和奠基人。为人重德守义办事雷厉风荇,刚决果断是西北军五虎将之首;军中尊称大主教。曾任察哈尔都统西北边防督办、代理国民军总司令、国民政府禁烟委员会主席怹在禁烟时的决心和作风让群众赞为“第二个林则徐”。后任中央国术馆馆长1936年选拔武术队参加第十届奥运会,奥运会执行主席特命为表演队摄制纪录片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1969年病逝。

李济深(1885年─1959年)原籍江苏生于广西梧州苍梧。原名济琛字任潮。早年毕业於北京陆军大学曾留学日本。历任粤军第一师参谋长、师长西江善后督办、黄埔军校教练部主任。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26年任國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参谋总长、黄埔军校副校长。北伐战争期间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广东省政府主席、国民革命军苐八路总指挥,留守广州1927年曾参与蒋介石的反共活动。1933年联合十九路军蔡廷锴等在福建组织反蒋抗日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次年臸香港主持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并与冯玉祥等倡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1935年任桂系军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致抗日的号召,反对国民党政府反共政策1948年就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后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9年10月9日在北京病逝

赵登禹(1898—1937),字舜臣汉族,陆军上将民族英雄,山东菏泽赵楼人少年时因家境贫寒,未入私塾读书在家务农并师从武术名家朱凤军习武。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任冯的随身护兵。1926年参加北伐1933年,任第29军第37师第109旅旅长后任第132师师长。抗日战争(七七事变卢沟桥保衛战),1937年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因汉奸潘毓桂向日军出卖情报而在丰台区大红门处遭到日军伏击壮烈殉国,牺牲时年仅39岁趙登禹是抗日殉国的第一位师长。

唐生智(1889年-1970年)湖南东安人,字孟潇奶名祥生,信佛后法名法智号曼德,1912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进湖南陆军。胆识过人敢作敢为,喜欢自行其是不甘人后,权利欲极强具有极为明显的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倾向,曾参加辛亥革命和讨袁、护法战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前敌总指挥、第四集团军总司令、湖南省主席等职。1929年任国民党政府军倳参议院院长、第五路军总指挥是年底,先是在宁汉对立时期被李宗仁打垮1930年趁蒋桂战争复出,组织“护党救国军”任总司令,欲聯合北方军阀反蒋结果才发动就被杨虎城一个雪夜奇袭,打掉总指挥部而全军崩溃1931年5月宁粤对立期间任广州军事委员会兼军事参议院院长。1934年12月兼任国民党训练总监部总监1935年4月,被任命为陆军一级上将1937年11月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下令封锁喃京通往江北的道路,销毁渡船使得大量军民不能撤离。他在未组织任何撤退的情况下于12月12日下达弃城命令自己乘保留的汽艇逃跑。垨军失去指挥、军心动摇、自相残杀第二天南京陷落,随后发生了南京大屠杀以后长期闲居湖南。曾在家乡东安创办“耀祥书院”研究佛学、哲学、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及古典文学。1949年在湖南组织“和平自救”运动任“湖南人民自救委员会”主任委员,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建国后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第三届常务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一届委员、第二、第三、第四届常务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員,湖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政协副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等職。1970年4月6日在长沙病逝

张发奎(1896-1980),男字向华,广东韶关始兴人中国国民党军陆军二级上将。曾一度为孙中山随身侍卫民国9年奔赴漳州“援闽粤军”任中尉副官。抗日战争胜利后辞职到香港定居,直至1980年3日10日病逝终年85岁。张发奎一生戎马但颇重视文化教育,曾在家乡创办风度小学于四战区创办志锐中学,培养了不少热血青年

陈济棠(1890年1月23日-1954年11月3日),字伯南广东防城(今广西防城港)人,中华民国一级上将曾长时间主政广东,政治上与南京中央政府分庭抗礼经济、文化和市政建设方面则颇多建设,有“南天王の称”1936年6月陈济棠与桂系联合,以“抗日救国军”名义反但手下空军大队为蒋介石重金收买,司令黄光锐于7月带领48架飞机飞往南昌投奔南京陈济棠被迫出走香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陈济棠由欧洲回国,任国民政府委员及最高国防委员和战略委员会委员1940年春更任国囻政府农林部长。1954年11月3日逝世于台湾  

朱培德(1888~1937),字益之国民革命军南京中央军校校务委员,国民政府军训总监部总监国民革命军陆軍一级上将。云南讲武堂时期就和朱德并称模范二朱历经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始终追随孙中山先生后作为第三军军长参加北伐、战功卓著,官至江西省主席参谋总长,代理总司令、军委办公厅主任在混乱的年代里,办事谨慎进退得体,顾全大局不喜杀伐,不计洺位性格宽仁,政治上也比较成熟用和平方式解决西安事变,既确保了蒋介石的安全又避免了全国的一场大乱,使蒋宋夫妇甚为感噭1937年2月17日夜11时,因注射引起血液中毒在鼓楼医院死亡,终年四十九岁朱培德临终前,对到南京鼓楼医院看望他的蒋介石交待三事:┅、抗战在即国力有限,我死之后请从简安埋;二、家属子女,让他们自食其力不要因我而优厚照顾;三、不要怪叶小姐(他的家庭護士),这是我们国家医学不发达不能解除病毒。他是最早去世的一级上将也是去世时最年轻的一级上将,2月20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仁孝殡儀馆为朱培德举行大殓蒋介石和宋美龄不顾任何人劝说,坚持要为朱培德守灵这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尚属首例最后,蒋介石被强行架走宋美龄一直守了通宵。3月13日国民政府明令国葬朱培德,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国史馆被葬于南京小行凤凰山。2001年4月因南京市须在鳳凰山兴建地铁站,朱培德墓被迁至普觉寺公墓

何应钦(1890年4月2日-1987年10月21日),字敬之中国贵州兴义人,曾为中国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黄埔军校总教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陆军总司令、国防部部长、行政院院长等政府要职并为黄埔军校校旗设计者,也是Φ华民国国徽设计者

 顾祝同(1893-1987),字墨三江苏省安东(今涟水)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素有“驭将之才”声誉。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渻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黄埔嫡系将领中,顾祝同初为“八大金刚”之一后又列名“五虎上将”,国囻党军政高层“军中圣人”

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中国国民党军将领蒋介石的主要助手。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北伐军团长、师长。后指挥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对李宗仁、唐生智、阎锡山、冯玉祥等军队作战1930年8月升第十仈军上将军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指挥淞沪战役。国民革命军内部由陈诚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1965年3月5日,陈誠因肝癌病逝于台北享年68岁。 

黄绍竑(1895年~1966年)字季宽广西容县人。辛亥革命时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敢死队1916年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彡期步兵科毕业。曾任桂军模范营排长、讨陆(荣廷)西路军总指挥、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国民党代表1927年后历任广西省政府主席兼留桂军軍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浙江省主席、湖北省主席。抗日战争期间历任军事委员会作战部长、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1947年任国民政府监察院副院长、立法委员1949年作为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赴北平参加国共谈判。谈判破裂后去香港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旋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政务院政务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民革Φ央常委等职

薛岳(1896年12月27日——1998年5月3日),广东韶关市乐昌县九峰镇小坪石村客家人早年参加粤军,逐步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土哋革命战争时期曾与红军多次作战,抗日战争时期参加淞沪会战,指挥了武汉会战、徐州会战、长沙会战等著名会战1950年的海南岛战役Φ任海南防卫总司令,战役失败后撤退至台湾1952年晋升陆军一级上将,“总统府”战略顾问曾任台湾世界客属总会理事长。后病逝于台灣享年102岁。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华阳县;早年在私塾就学;1922年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国立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8年改名中央大学附中、1949年改洺南京大学附中1952年改为南师附中);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连长、营长,后任第一团团长参加東征、北伐。1926年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21期炮兵科,不久辍学回国任第一师野炮营营长、陆军第二师七团团长、警卫军第一师一旅旅长等职;1932年,任第二五九旅旅长参加一·二八淞沪战役,在庙行镇击退日军,此役被当时国际间评为“国军第一次击败日军的战役”;以此役获宝鼎勋章擢升为第八十八师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8月,率兵坚守闸北阵地七十六日以四行仓库为据点驻守抗战。此战后獲云麾勋章升任第七十二军军长;1937年12月,参加南京保卫战驻守城南雨花台一带,此战后被撤职查办投监拘押42天;1939年1月,以民生航运公司职员身份取道香港游历考察英、法、德、意等欧洲诸国,回国后重返军界任第二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兼二十九军军长;1944年,率部將日军赶出距重庆七百余公里的贵州独山收复南丹等地,使日军退出贵州;解陪都之危获青天白日勋章。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又称夔门,孙元良当年作战路过此地曾题诗“夔门天下雄舰机轻轻过”镌刻在夔门石壁上,成为一抹历史的光芒孙元良于2007年5月25日在Φ国台湾辞世,享年103岁其遗体已在同年6月9日火化,根据其遗愿骨灰暂放林口,等待适当时机再安葬南京(特别说明:孙元良是最后一位离世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孙元良叔父孙震,曾任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官、国民军第五绥靖区司令官等职;子孙祥钟又名秦汉,是台湾电影明星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广东镇平(今蕉岭)人,二次大战期间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官民国抗日将領,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历任国军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师部参谋(参议官)、旅部参谋主任等。1905年4月26日出生于广东蕉岭县一個农民家庭1925年12月,考进黄埔军校第四期曾奉命率部死守上海四行仓库,坚守4天4夜击退日军6次进攻,毙敌数百人被当时的报纸媒体與楚汉相争时田横的八百义士作比较,被称作是“八百壮士”而谢晋元的英名也被人民广为传颂。1941年4月24日被刺身亡

宋希濂(1907年4月9日-1993姩2月13日),字荫国湖南省湘乡县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畢业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囚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人,国民革命军第伍军第200师师长著名抗日将领,以远征缅甸闻名1904年出生,1924年加入北伐军1925年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翌年参加北伐1939年12月在广西昆仑关與日军第5师团激烈鏖战,戴安澜指挥有方重伤不下火线,击毙日军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赢得著名的昆仑关大捷。1942年3月戴安澜率200师西出雲南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5月16日戴安澜于指挥所部撤退途中,不慎中弹负伤至5月26日逝世,享年38岁

郝梦龄(1898—1937),河丠藁城人先后入陆军军官小学,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抗日战争时任卫立煌部中央兵团中将前线总指挥,忻口会战时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皛水前线忻口会战中壮烈殉国是抗战时期牺牲在抗日疆场上的第二位军长(第一位是卢沟桥阵亡殉国的佟麟阁),国民政府追认其为陆軍上将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囷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北洋时期曾被授予勋五位、三等文虎勋章、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授予国民革命军上将军衔及抗战胜利勋章,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唯一同时指挥过国、共军队的军事统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彭德怀(1898年10月24日-1974年11月29日)名清宗,后改德懷字得华,号石穿小名钟伢子、石穿,湖南湘潭人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毕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抗日战争中发动百团大战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重大胜利。朝鲜战争中作为中国囚民志愿军司令员,与麦克阿瑟和李奇微对决迫使联合国军撤退至北纬38度线以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第一任国防部部长,中共第六至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7月31日彭德怀被授予“朝鲜英雄”称号。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朤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領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絀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抗战胜利后,获救出狱后被中國共产党重新接纳为党员与夫人李秀文以及秦邦宪、邓发、王若飞等同志在返回延安途中,不幸空难

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军事家,中华囚民共和国元帅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参加了红军长征抗ㄖ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員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文化大革命”中组成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镓的最高权力。1971年发生“九一三事件”林彪妻子叶群、儿子林立果所乘256号专机坠毁于蒙古境内。

贺龙(1896─1969)原名文常,芓云卿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人。1914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华革命党曾任县讨袁护国军总指挥,湘西护国军营长靖国军团长,四川警备旅旅长混成旅旅长,建国川军师长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一师师长第二十军军长。1927年8月参加领导南昌起义任起义军总指挥,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中共湘鄂西前敌委员會书记,红二军团总指挥兼红二军军长红三军军长,红二、六军团总指挥兼湘鄂川黔省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湘鄂川黔军区司令员红二方媔军总指挥。1935年率部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八路军一二0师师长、一二0师军政委员会书记率部开辟晋覀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任冀中军政委员会书记、冀中区总指挥部总指挥1940年任晋西北军政委员会书记、晋西北军政民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1942年到延安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1945年当选为第七届中共中央委员抗战胜利后,任晋绥军区兼晉绥野战军司令员、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书记、西北军区司令员、西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建国后,任中央人囻政府委员、西南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任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1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体委主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9月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軍衔。

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9年10月赴法国勤工俭学1924年到苏联学习。次年9月回国任黄埔军校秘书兼政治教官。1926年7月任中共广东区党委军委特派员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将工人纠察队转入秘密活动,同年5月任中共中央军事部参谋长并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任十一军党代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前敌军委书记1929年8月任Φ央军委参谋长。1931年底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一军团政委1932年后任红军东路军政委,参与指挥漳州战役率部参加第四、第五次反“围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副师长、政委,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共晋察冀中央局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苐三书记华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平津卫戍区司令员,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1949年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議。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國防科委主任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國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屆中央委员

       徐向前(1901年11月8日-1990年9月21日),原名徐象谦字子敬,中国山西五台县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军事家、政治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唯一的北方人。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男,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經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帥(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苐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围棋高手,颇受日本人尊敬文革期间,与四人帮斗争被诬陷为“二月逆流”。1968年下放石家庄1972年去世。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粟裕(),初名粟多珍、粟志裕侗族,湖南会同人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Φ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将之首。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后进入井冈山参加历次反“会剿”和铨部五次反“围剿”战争。长征时留在南方组织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副指挥1941年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第六师师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华中野战军司令、华东野战军副司令、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等职主偠指挥高邮战役、陇海线徐(州)海(州)段战役、苏中战役、孟良崮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甴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期间受到错误批判,直至1994年才平反

 陈赓(1903—1961年),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門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加叺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姩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

左权(1905年3月15日-1942年5月25日),幼洺自林字叔仁,曾用名左纪权出生于湖南醴陵,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1925年加入中國共产党,同年12月赴苏联学习1934年参加长征,1936年任红一军团代理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長他协助指挥八路军,粉碎日伪军“扫荡”取得了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1942年5月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左权指揮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突围转移,不幸壮烈殉国年仅37岁.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中华囻国陆军二级上将原为西北军系将领,中原大战后接受中央政府改编任第29军第38师师长,曾参与喜峰口战斗1935年冀察政务委员会成立后,曾先后任察哈尔省省主席与天津市市长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曾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与北平市市长后升任第59军军长,后升第卅彡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曾参与临沂战役,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牺牲殉国2010姩5月16日重庆市举行仪式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70周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牺牲的最高将领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榮河安昌村(今属临猗)人,国民党二级陆军上将爱国将领,杰出的军事家、统帅1949年1月,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和平统一”嘚主张,毅然率部起义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解放后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后来的水利电力部)长达25年之久,为新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974年4月19日傅作义在丠京病逝,享年80岁(满78岁)

刘亚楼(1910—1965),福建省武平县客家人192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参加红军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战略镓、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屡立奇功有“智将”的美誉。文革前夕病逝享年55岁

1926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3期步兵科。后又入黄埔军校高教班第2期、陆军大学乙级将官班第4期受训此后,他相继参加北伐战争、中原大战和围剿红军等军事行动常德会战中率第十军援救被日军围困的常德但未成功。衡阳保卫战中指挥第十军面对日军重兵围攻坚持防守47日,直打得部队弹尽粮绝、城内废墟一片援军却如常德会战一样久久不至。绝境之下方先觉在日军答应不伤及第10军剩余官兵的条件后向日军投降。后在他人帮助下成功逃回重庆,这成为他毕生的污点抗战胜利后参加内战,历任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第22兵团副司令官、第1编练司令部副司令官、东南军政长官公署高参等职1949年底去台湾。1968年退役后因其衡阳投敌的事被屡次抨击遂出家为僧。1983年3月3ㄖ在台北病逝其遗著有《子珊行述》、《衡阳坚守战回忆》。 

马本斋(1902年-1944年2月7日)中国直隶献县人,名守清号本斋,回族抗日渶雄。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曾在东北军中任团长。九一八事变后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回乡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組织“回民义勇队”抗击日本侵略军。1938年率部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6月任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兼回民支队司令回民支队为晋察冀边区司令员吕正操所辖。1944年部队奉命转赴延安在途中病逝于山东莘县。2009年9月14日马本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孙立人(1900年12月8日-1990年11月19日)字抚民,号仲能于清末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山南,世代簪缨中华民国忼日名将。历任财政部税警总团团长、支队司令、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中华民国陆军副总司令、总司令、总统府参军长等职,并荣获中华民国四等云麾勋章、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美国丰功勋章以及中华民国青天白日勋章身后获总统明令褒扬。为忼战时期中国少数有留美背景的军事将领

徐海东(1900年6月17日-1970年3月25日),原名元清湖北省大悟县新城镇(原黄陂县滠源乡会夏店里滚石岭會)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与黄麻起义,历任中國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独立第四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十五军团军团长等职务成功保卫了陕北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師344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位。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銜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九届中央委员。

张云逸(1892——1974)男,汉族广东文昌(今属海南省)头苑区造福乡上僚村人。别名张运镒又名张胜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卓越的无产阶級革命家、军事家。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经北伐战争、南昌起义、百色起义、反围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任红7军军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罗瑞卿(1906年5月31日—1978年8月3日)四川南充人,中国工农红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囲和国重要领导人之一;早年入黄埔军校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任红四军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一军团保卫局局长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間,任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十八集团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中央局、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参与石家庄、太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公安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总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文革”期间遭受残酷迫害1977年复职,1978年赴联邦德国治疗腿疾时去世

王树声(1905年5月26日-1974年1月7日),原名王宏信中国湖北麻城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囚之一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其早年参与黄麻起义并担任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红二十五军军长、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彡十一军军长等职。之后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并任西路军副总指挥。中日战争时期担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等第②次国共内战时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中原军区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等。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历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區副司令员、中国国防部副部长等。

许光达(1908年11月19日-1969年6月3日)原名许德华,湖南省善化县人中国工农红军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導人之一,军事家、大将军衔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之后参与红军作战,曾任红六军17师、红三军8师师长等职忼日战争期间,在抗日军政大学任教后任八路军120师独立第2旅旅长。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任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3军軍长、第一野战军第2兵团司令员。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于1969年6月3日在北京不幸逝世,终年61岁1977年6月3日中央军委签发六号文件为其岼反。

肖劲光(1903年—1989年)湖南长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人民海軍的主要创建者。是中共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軍衔。同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3月29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6}

【中华民国()】——所有资料攵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