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叫子骞是什么意思,帮忙做首诗

弟子规解释及故事
弟子规解释及故事
【www.ruiwen.com - 弟子规】
  《》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欢迎鉴定小编提供的弟子规解释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弟子规  总 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译文】:弟子规是根据至圣先贤孔子的教诲所编辑成的生活典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顺父母,与兄弟姐妹友爱;其次要谨慎小心,说话做事都要守信。对众人要博爱平等,要亲近有仁德的君子,向他学习。如果这样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六艺等学问。  【解】《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李毓秀依据《论语 学而篇》中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部分申发而成。后来清朝贾存仁又修订改编,并更名为《弟子规》,于是流传后世,成为教导子弟教伦尽份、防邪存诚、忠厚严谨的典范。  这部分是总叙,开宗明义,说出《弟子规》的来源和宗旨。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立身小心谨慎,待人诚信,心存大爱,亲近仁德之士,努力学习。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一、首孝悌 次谨信  所谓“孝”,就是儿子孝顺父母,要照顾父母。父母生养我们,对我们寄予期望,我们应该接受父母的教诲,将他们传给我们的道德理念再传给下一代。  所谓“弟”,就是“悌”,兄弟友爱,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长,做兄长的也要爱护弟弟。推而言之,就是家里的兄弟姐妹都要和睦相处,友爱亲善。兄弟姐妹都是父母所出,与我们是同一传承,是同一棵大树上长出来的不同枝桠要互亲互爱。  孝悌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根基部分,只有懂得并且做到孝悌了,我们才能真正修身养性。修身就是要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的一切行为都合乎礼节。怎样才叫合乎礼节?那就是你的内心中必须存敬畏之心。  有了敬畏之心,我们才能谨守自持,不论在有人处还是在有人处都能正心一也。心存谨慎、敬畏之心,自然说话做事也会谨慎,不会信口开河,一定是“言必行,行必果”。 倘若人人如此,社会必然安定团结。  二、泛爱众 而亲仁  人类是有感情的,有“恻隐之心”的,这一点是我们与很多低级动物的明显差别。《》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天性就是仁爱善良的,只是受后天环境的习染,才会有人走上歧途。所以我们单谨守自身、克制自己的言行还不够,还要进一步去帮助他人,用自己的善良和爱心感召他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要亲仁者远小人,向仁德者靠拢,努力端正自身,再去影响、感召他人。有德有修之人,他的言语、他的行为都足以为后人典范。如果我们有幸碰上,一定要好好向他学习。  三、有余力 则学文  上面几点都是道德方面的要求,没有涉及个人能力方面。可是,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能力养活自己,在此基础上才能去影响他人。古人说:君子要德才兼备,有了德,我们还需要努力学习,增进自我的能力。  荀子说:“学不可以已。”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我们也须努力学习,追得上社会的发展步伐。能力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才更高,眼界才更开阔,人生才能更加充实、有意义。活到老,学到老,这是古人常说的话,也应该是我们毕生的写照。  孔子教学,讲四门教育:德行、言语、政事、。四门教育首重德行教育,而《弟子规》是最好的德行教育课本,这个教育注重的是家庭教育,家教是最重要的扎根教育。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性格、意志、品质、情操、爱好乃至人生观、世界观都起着根本作用。没有家教的小孩,即使学校教育再优秀,一生都不会有大成就。小孩在三岁以前离不开母亲,母亲的一言一行, 小孩都在模仿与记忆,以母亲的仪表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这叫母仪母教。如果父母自己不自尊、不严格要求自己,你的小孩将向你学习什么呢?所以真正要让家庭教育有很好的进展,必须从家长开始提升。  《》里有一句话“蒙以养正,圣功也”,意思是孩子小时候就要给他培植正确处事待人的态度,养他的浩然正气,让他奠定德行的根基。你把小孩教好了,这个功德最神圣。为什么呢?因为祖国的未来就在孩子的手里,如果孩子没有德行,那么将来必定会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孩子如果是有才无德那是危险品、毒品。《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而习性就不一样了。因为人受的教育不同、受的熏染不同,在社会里受不良风气的熏染,他就变成坏人了,如果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就变成好人了。所以,我们要坚信品学兼优的孩子是教出来的。 有见识有智慧的父母,一定是以圣贤之道来作为教育孩子的指导方针,通过学习、落实圣贤的教诲,让小孩能在一生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乃至于成圣成贤。  入则孝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译文】父母有事呼唤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即回答,不可延迟;父母要我们做事的时候,我们应该立刻行动,不要偷懒;父母教导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我们要洗耳恭听,铭记在心;父母指责我们的过错,我们应该顺从接受,不可文过饰非。  【小故事】逆子堕化成驴  周拔,是明代正德年间浙江省平阳县人。自幼读书,过目不忘,七岁能文,还擅吟诗,有小神童之称。到十六岁的时候,诗文更有不平凡的造诣,名噪一时,在当地获得'平阳才子’的美誉了。可是很可惜的,因为他天才很高,大家都称赞他,父母更溺爱他,养成他狂妄骄傲的性格,目中无人;暴躁如雷的脾气,动辄发怒。邻居的伯叔们,家中的兄弟们,都为了爱他的天才,于他的坏脾气,处处容忍、时时让步。就是他的父母亲,也对他千依百顺,深恐他发怒,对于他的坏脾气,从来不敢加以训斥。哪知这样不仅不能造就他的天才,反而害了他的终身。周拔的狂焰,一天比一天的高涨;周拔的脾气,一年比一年的暴躁了。  有一年,周拔准备赴京应考。他的父母千方百计,东借西凑,替他筹划赴京的旅费。延请裁缝,裁制赴京的新衣。在他父母来说,为他赴京应考的准备,已尽了最大的努力。可是从来不知满足的周拔,还是百不称心。他嫌旅费太少,又嫌新衣不称身,袍子太宽,裤子太长,帽子的式样太旧,鞋子的颜色太深。总之,这样不对,那样不是,父母费了很多的心计,反而招致他满口的牢骚,满腹的怨恨。他的父亲实在忍不住了,才教训他说:'拔儿!你不要嫌旅费不够多,也不要嫌新衣不漂亮,要知父母为你准备赴京,筹划旅费,缝制新装,已经伤尽了脑筋,添了多少的白发,像你这样的不知满足,我是没有办法的了。’周拔听了父亲的话,不仅没有感动,反而咆哮著大言不惭的说:'我是天上下凡的文昌星,我是一个大贵子,像你这样一个草包的土老儿,还有资格做我父亲吗?我不是你生的,你没有资格做我的父亲。’他那素来容忍的父亲,受了儿子这样的侮辱,竟也气得当场昏晕过去,经延医急救,才把他的父亲救醒过来。  这天夜里,周拔被摄至冥府。冥王对他说:'你现在虽具人形,可是你平日太忤逆父母,因此阿赖耶识中种下了很多畜生的种子,徒有人的躯壳,却是畜生的心,日后心田中畜生的种子结出果来,你就要失去人身,堕落为畜生。’  周拔听了冥王的话,很不服气,居然侃侃答辩说:'我平日对待父母,只是据理直言,怎能算是忤逆不孝呢?况且我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才子,怎么会堕落为愚蠢的畜生呢?冥王!你的一番话,还不能使我折服。’  这一位冥王,并不似一般世人想像中面目极为凶恶的阎罗王。听了周拔傲慢的答辩,并没有发怒,还是很和善的继续解释说:'你现生聪明,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是因为你前生有善行,所以今生聪明。可惜你今生没有好好地保持善良的种子,反而恣意的狂妄、骄 慢、暴躁、忤逆等种种恶劣的现行,薰习成染污的畜生种子,把原来善良的种子,摧残殆尽,你将要失去人身,堕落畜生,势所必然。你狂妄到旁若无人,目空一切,那么你的报应,将堕落为驴,给人遮除两目,推磨受鞭。’  周拔听了冥王以上进一步的说明,颇觉大有道理,深知恶报难逃,大起恐慌,惊惶而醒。当天就得了急病,牙关紧闭,喉间发出驴鸣,延请名医会诊,都不能断定是什么病,发病不到两天,就在呜呜的驴鸣声中一命呜呼。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译文】冬天要为父母把床榻焐暖,夏天要给父母打扇送清凉;早晨要向父母问安,晚上要帮父母把床铺整理好;出门前必须禀告父母,回家后也要面见父母;生活起居要有规律,日常行为要有秩序。  【小故事】黄香温席  东汉时期,江夏地区有个叫黄香的小孩子,年纪才九岁,可是十分懂事孝顺。到了夏天,天气炎热,蚊虫繁多。小黄香觉得父母每日操劳太辛苦,于是每天父母还在劳作的时候,他就给父母搭好蚊帐,铺好凉席,把嗡嗡叫的蚊子都赶跑,然后用蒲扇一下一下地扇风,让枕头和席子都清凉。这样,每天父母上床睡觉时都能凉爽舒适,不受蚊虫干扰了。  等到大雪纷飞的冬天,屋子里冷的像冰窖。小黄香自己冻得哆哆嗦嗦,但是他看到父母还出门干活儿,在冻成冰的河里洗衣服,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对父母。到了晚上,吃过晚饭,父母还在忙绿的时候,他就钻到父母的被子里,把被子焐暖和了,再请父母上床睡觉。而他再钻回自己寒冷的被子里。  父母见到黄香这么懂事,心中无比欣慰。左右邻居也都连声赞叹,羡慕黄家出了个大孝子。就这样,黄香的事迹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京城,人们都说“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黄香长大后做了官,历任郎中、尚书郎、尚书左丞,又升任尚书令。不论在什么位子上,黄香都是勤于政务、一心为公,加上他治理军政有方,受到了汉和帝的嘉奖。黄香的儿子黄琼、曾孙黄婉,都官至太尉,闻名于天下。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译文】事情虽然琐屑,但不可不禀告父母就自作主张;如果擅自做主,就失去了为人子女的道理。物品虽然微小,但不可私自据为己有;如果据为己有,父母会为之羞愧、难过。  【小故事】陶母还鱼  东晋时期的陶侃早年死了父亲,家境贫寒,寡母靠纺纱织布抚养他,并努力供他读书,教给他做人处事的道理。  陶侃年轻时候曾在江西浔阳县做县吏,负责看管捕鱼,而母亲这时还在老家辛勤操劳。陶侃心中不忍,一次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瓦罐咸鱼干。陶母高高兴兴地打开坛子,看到是一坛咸鱼干,立刻将坛口封好,请人原样带回,并且还写了一封信给他。  陶侃接到信后,羞愧难当。原来母亲在信中写道:“你当了县吏,是吃公家饭的,你又私自拿公家的东西给我,你认为我会因此高兴吗?这反倒增添了我的忧虑啊。”陶侃听从母亲教诲,从此再不做假公济私的事情。  之后,陶侃无论到哪里,都因为清正廉明、尽忠职守而受人称赞。后来,陶侃成为征西大将军,被封长沙郡公,荣宠极盛。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译文】父母亲所喜好的事物或品行,子女要竭尽所能地做到;父母所厌恶的事情或品行,子女要小心谨慎地去除。子女身体发肤受伤,会给父母亲带来忧虑;倘若子女道德品行上有亏缺,则会使父母亲感到羞愧。  【小故事】鹿乳奉亲  春秋时期鲁国人周郯子从小就是个孝顺孩子,长大后依旧对父母毕恭毕敬,吃饭时让父母先吃,有什么好东西自己都舍不得吃,全都奉给父母。  周郯子长大了,父母却一天天老迈起来,以前操劳太过,都患上了眼疾。眼睛肿痛难忍,看不清东西,十分痛苦。周郯子多方打听治眼的方法,有人说用鹿的乳汁洗眼,能够让他父母的眼睛逐渐恢复。  郯子想办法弄来一张鹿皮,披上鹿皮往深山老林里去,混入鹿群,想借机取来乳汁供养双亲。谁知道被猎人当成是鹿,张弓就要射,郯子连忙掀开鹿皮走出来,将取乳汁的事情据实以告。猎人听了这话,大受感动,将自己所得的鹿乳尽数送给他。当时天寒地冻,山林里又常有猛兽出没,猎人敬重他这个孝子,护送他出山,为父母治好了眼疾。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译文】若是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有什么做不到呢?若是父母讨厌我,我仍然孝顺他们,这才是真正贤良高尚的人啊。  【小故事】芦衣顺母  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叫闵子骞的人,是孔子的弟子,德行颇高,对父母尤为孝顺,为世人所称道。  闵子骞很小死了母亲,父亲续弦,继母又生下两个儿子。父母偏爱小儿子,继母更是将他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针对他。但是他依旧恭敬孝顺父亲和继母,宽和疼爱两个弟弟。  到了深秋,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继母开始做冬衣了。继母给全家人都做了新衣裤,给亲生儿子用的是新棉花,絮的厚厚的,可是给闵子骞的棉衣却是用芦絮做的。芦絮就是芦苇的绒絮,用芦絮做的衣服虽然看起来也很松软,可穿在身上一点儿不暖和。  隆冬时节,父亲叫闵子骞驾车驮东西。闵子骞穿着芦絮衣服,手脚冰凉,四肢僵硬,根本拿不住东西,缰绳掉了一次又一次。父亲以为闵子骞故意偷懒,十分恼怒,厉声责骂,可闵子骞一句都没有为自己辩解。  后来父亲发觉闵子骞脸色冻得乌青,不像是假装的,伸手摸一摸,发现他身上的衣服很单薄,扯开来看时,里面的芦絮扑地飞散出来。父亲这才知道,后妻给小儿子做的是纯棉衣,而给大儿子做的是芦絮衣。  父亲又气又急,决定休掉后妻。闵子骞听闻此言,立刻跪倒在地,泪如雨下,苦苦劝告父亲:“要是继母在,只有子骞一个儿子受苦,若是继母走了,三个儿子都要跟着受苦了。”父亲听罢,仰天长叹,默然不语。  后来继母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感动,终于悔改,将子骞也视作己出,公平慈爱地对待三个儿子。闵子骞的仁孝之名也逐渐传遍天下。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译文】父母亲如果有过错,要好好劝告,使他们更改;自己的表情要温和,声音要柔和;如果父母亲不听劝告,等到他们高兴的时候要再次规劝;如果还不听,那就要号哭啜泣,即便是被父母责打也毫无怨言。  【小故事】秀贞劝母  明朝时有一个孝女杨秀贞,家中有姐妹三个,没有兄弟。只有女儿没儿子,这让秀贞父母很是焦躁,只盼着肚子里的这个是儿子。谁知道,第四个生下来还是个女儿。  杨秀贞的母亲气坏了,要把这个女婴溺死。当时杨秀贞已经十三岁了,不忍母亲做这种伤天害理的事情,连忙抱起妹妹向母亲下跪哀求。母亲说家中人口众多,养个女儿以后还要发愁她的嫁妆。秀贞便哭着说:&母亲你要是为了想要儿子就杀女儿,这样越发得不到儿子啊。如果您为妹妹以后的嫁妆烦恼,那您就把我的陪嫁都留给妹妹吧。&  祖母见状,破口大骂秀贞不懂事。秀贞流泪禀告祖母:”祖母您天天念佛吃斋,一心向善,现在却见死不救,那您天天念佛又有什么用呢?“  听到这样的诘问,祖母也明白过来,于是留下了这个女婴。两年后,秀贞的母亲果真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  传说秀贞的母亲在生产之时,他父亲梦见死去的祖父托梦说:”如果第四个女儿溺死了,杨家是铁定不会生儿子的。”人们都说,是因为秀贞当初跪下来哀求,孝心和仁义之心感动了上天,所以上天才会赐给杨家一个儿子。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译文】父母亲有了疾病,子女要先尝一尝汤药,看看冷热是否合适,要昼夜服侍,不离开父母的床边。如果父母亲去世,子女要守孝三年,这段时间要常怀悲伤之情、感恩之意;生活起居要变得更加简朴,断绝一切酒肉享受。为父母举办丧事一定要尽力合乎礼节,祭拜的时候要恭敬虔诚。对待去世的父母亲,要如同他们还在生前一样。  【小故事】丁兰刻木事亲  传说东汉时期河内有一个叫丁兰的人,自幼父母双亡,辛苦长大。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他常思念他们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了双亲的雕像,把雕像当成父母,恭恭敬敬的侍奉。不论有什么事情,他都会和木雕商议;一日三餐都会先端饭食拜祭过双亲,然后自己才动筷子;如果要出门,一定先向木雕禀明去处;每次回家一定先到木雕前来面见。这样坚持了几十年,从不懈怠。  后来丁兰结婚娶妻,妻子一开始还同丁兰一样,精心侍奉公婆的木雕,可是日子久了,她就渐渐不太耐烦了。她觉得,不过生两尊木头而已,有必要那么恭敬吗?见丁兰把木雕当公婆亲身一样来跪拜,她有些好奇,禁不住偷偷拿针刺了一下木雕的手指。没想到,这手指居然流出血来。  妻子吓坏了,连忙跑回房中,不敢再见木雕。丁兰回家后,照例先去拜见木雕,猛然见到木雕眼中含泪,心中大惊。丁兰追问妻子到底出了什么事,妻子不敢隐瞒,将自己戏弄木雕的事说了出来。丁兰闻言大怒,木雕就是父母的化身,岂能戏弄?于是狠狠地责备了妻子。   出则弟  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译文】做哥哥的应该关心、爱护弟弟,做弟弟的应该尊敬哥哥;如果兄弟能够和睦相处,孝道就在其中了。兄弟之间如果将财物都看得很轻,那么怨恨从哪里生出?彼此在言语上多些忍让,怒气自然也就无影无踪了。  【小故事】煮豆燃萁  三国时期的魏文帝曹丕,与弟弟曹彰、曹植,皆为曹操与卞太后所生之子。兄弟三人各有所长,大哥曹丕颇有文采;二弟曹彰勇力过人,力大无比;三弟曹植才高八斗,名动天下。  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王位,大权在握,没有想到要同兄弟相亲相爱,反倒忧心忡忡,担心他们夺了自己的帝位。于是曹丕诱骗任城王曹彰吃毒枣而死。太后闻知,解救不及,痛哭流涕,又命曹丕许诺,唯恐曹丕又害了小儿子曹植。  曹丕虽然当时不得动手,但是心中一直怀恨,总想除掉曹植。他绞尽脑汁想出一个办法,对曹植说,天下人都说你才高八斗,今天让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来。作不出来,那就是徒有虚名,欺骗世人,当处以重刑。  曹植心如刀绞,他缓缓踱了两步,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心中又是羞惭又是恼恨,无可奈何,只得挥挥手让曹植走了。而曹植这比喻兄弟相煎的《七步诗》自此便流传下来,成为后世人的警戒。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译文】或者是喝水吃饭,或者是坐卧行走,都要长者在前,晚辈在后。长辈叫人的时候,你要立刻代替长辈呼叫;如果要叫的人不在,你自己要赶紧到长辈跟前报到。称呼长辈不能直呼其名;在长辈面前不可夸耀自己的才能。  【小故事】糟糠之妻  明朝江苏无锡一带有一个叫夏诚明的人,家中贫困,一家人过着清苦的日子。刚好赶上荒年,一家人累死累活还挣不够口粮,夏诚明只好上外地找工,挣回工钱来养家。  壮劳力出了门,上有年迈的公婆,下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儿,妻子王氏独自操持全家。王氏日夜不停地纺纱织布,贴补家用,可是依旧入不敷出。王氏于是每天做两种饭食,给公婆备好饭菜,让公婆和孩子吃,自己总是推说吃过了或者是待会儿再吃,从来不上桌。  公婆心生疑惑,觉得每天吃的粗茶淡饭,连半点儿油星都见不到,会不会是儿媳妇将儿子寄回来的工钱都藏起来了?  有一天,婆婆趁王氏收拾碗筷的时候进了厨房,看到王氏正偷偷地吃东西。婆婆以为这下可逮到儿媳妇吃独食了,逼着儿媳妇把手里藏着的东西拿出来。王氏无奈,只得松开手,手心里只有一个野菜加糟糠揉成的硬邦邦的团子。  婆婆见此情景,忍不住流下泪来。  后来王氏活到了八十多岁,没有病痛,在睡梦中安静地过世了。她过世那天晚上,家里人梦见吹锣打鼓的队伍迎接王氏走了。  王氏的至孝名声为乡里人所称赞,乡里有一位贡生,每一次从王家经过,必定在门外敬礼三次,方才恭敬走开。  路遇长 疾趋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马下 乘车下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译文】路上遇到长辈,要快步上前去行礼问安;长辈没说话,就退到一旁恭敬站立。骑马时遇到长辈要立刻下马,坐车时遇到长辈要立刻下车;长辈走过了还要再等候一阵,等到长辈走开一百多步后自己才能行走。长辈站着,晚辈就不能坐下;长辈坐下了,叫你坐你才能坐下。  【小故事】汉明帝敬师  东汉初年的名儒桓荣学养深厚,为人低调谨慎,可是早年官运平平,到了六十多岁时,桓荣才为光武帝刘秀所赏识,被任命为议郎。刘秀觉得桓荣才学过人,德行高尚,于是又命他入宫教授太子刘庄,之后又任命他为博士。  桓荣教授太子多年,尽心尽力教导他治学与为人的道理。太子也十分刻苦,没有辜负桓荣的教育。桓荣曾经生病,太子刘庄早晚派官员问病,赐给他珍馐、帷帐、奴婢等,并且安慰他说:“安心养病,不必为家室担忧。”后来桓荣病愈了,又进宫侍讲。又过了几年,刘秀升桓荣为太子少傅,命他全权督导太子。两年后,又授命他为太常。  太子即位,是为汉明帝。汉明帝对老师十分恭敬,不是皇帝对臣下的态度,而是学生对老师的执礼。当时桓荣年过八十,自认为已经年迈多病,几次上书请求辞职,每次明帝都多加赏赐。  明帝虽然日理万机,少有闲暇,但只要有机会,他都会亲自到太常府拜见桓荣。还是让桓荣坐东面,设置几杖,像当年讲学一样,聆听老师的指教。不仅如此,他还将朝中百官和桓荣教过的学生数百人召到太常府,向桓荣行弟子礼。行李完毕后,又把太官供具全部赐给桓荣家。  桓荣此时年事已高,卧病在床。明帝听说,忧心如焚,连忙派太官、太医前去问候诊治,不久又亲自登门问安,走到街口就下车,捧着经书上前,抚摸着桓荣,流着眼泪,赐给他床茵、帷帐、刀剑、衣被,好久才离开。  桓荣死后,明帝还亲自着丧服为他送丧,在首阳山之南赐桓荣冢茔,之后又妥善安排桓荣子女的生活。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译文】在长辈面前说话要低声和缓;但是声音太小,小到听不见就不合适了。在长辈面前要快步向前,告退的时候要脚步放缓;长辈问话时要起身回答,双目直视,不能东张西望。侍奉叔伯就像侍奉自己的父亲一样;侍奉堂兄表妹就像侍奉自己的兄长一般。  【小故事】张良学道  张良字子房,“汉初三杰”之一,秦朝末年同韩信、萧何等人辅佐刘邦成就大业,建立汉朝。  张良小时候贪玩,不爱学习,有一次大雪天到圮桥边去玩,碰见一位头上绑着黑头巾、穿黄色道袍的老人。因为雪大风急,老人家一不小心,把鞋子掉落到敲下去了。  老人见到迎面走来的张良,说:“小孩,去,帮我把鞋子捡上来。”张良本来不耐烦他说话的口气,但见是个老人,不好发作,便走到桥下,捡了鞋子,用双手递给老者。  老人也不言语,只把脚伸出来。张良很是郁闷,仍然恭敬地帮他穿上鞋子。老人家这才开怀大笑起来,说:“这个孩子值得教啊。你明天一早到这里来,我有东西教给你。”  张良心里有些不以为然,觉得老人是在同他说笑。可是到了晚上,他想了想,也许老人会在桥上等他呢。于是天刚亮他就穿好衣服爬起来往外走。等到桥头的时候,天还没大亮,张良果然见到老人在桥上等他。老人很不高兴地说:“我们约定是一早见面,你一个晚辈,比我这老头子到得还晚,我可不能把道传给你。你五天后再来吧。”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张良立在原地,很是羞愧,他决心五天后一定要来的更早些。结果,等他到了桥上,老头又站在那里了。老头依旧嫌弃张良来的太晚,让他过五天再来,说完不高兴地走掉了。五天后凌晨三四点,张良就到桥上等候了,这一次,他比老头先到。  张良等了一个时辰,老人施施然现身了,看到张良等在那里,很是高兴,便从袖中拿出一卷书递给他,说:“读这本书可以当帝王的老师。如果你还想让我教你其他东西,就到山东谷城山下的黄石来找我。”  张良恭恭敬敬地接过书,看到老人一阵青烟腾空而去。张良拿着书日夜攻读,终于知晓世事,通古今之变,文韬武略尽皆在胸。后来张良辅佐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得了天下。  谨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译文】早上要起得早,晚上可以晚一点儿睡;人很快就会老了,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早晨起来一定要洗脸洗手刷牙;上完厕所之后一定要马上洗手。  【小故事】司马光的“警枕”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他从小聪明过人,又十分好学。六岁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读书,又时常给他讲一些少年有为、勤奋好学的人的事迹,帮助他树立远大的志向。  司马光在父亲的教导和熏陶下,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一开始读书的时候,司马光觉得书中的话很深晦涩,弄不明白,往往是同伴们全都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还记不住。可是他没有气馁,他想:一遍记不住我就记两遍,两遍记不住我就记三遍,直到记住为止。  于是司马光更加刻苦攻读,每一篇学过的文章都要诵读于心,一直到背得滚瓜烂熟为止。不仅如此,背完之后,他还要仔细琢磨,认真思考,做到举一反三。当小伙伴们都在外边玩耍时,他依旧坐在家里温书。不论窗外的欢笑声打闹声多么响亮,他依旧不为所动。  司马光整天刻苦读书,白天读得太辛苦了,到了晚上,倒在床上便睁不开眼,一觉睡到大天明。司马光觉得,人生只有短短几十年,晚上的时间都睡过去了,实在太可惜。于是他就想出一个办法:扔掉平时用的松软的枕头,拿一段圆木放在床上,每天晚上枕着圆木睡觉。一开始头枕圆木熟睡之后,一不小心吗,头就从木头上滑了下来。人吃了一惊,立刻清醒。司马光清醒后又爬起来继续攻读。就这样,他坚持日夜攻读,渐渐地学问越来越大,学习的劲头越来越足。时间长了,他和圆木枕头有了感情,就亲切地把它叫“警枕”。  司马光凭借自己的刻苦努力成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为官,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流传后世。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译文】戴帽子一定要把帽子戴正,衣服的纽扣一定要扣紧;穿袜子、鞋子都要绑紧贴切。脱下来的帽子和衣服要摆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要胡乱放置,以致家里乱七八糟、肮脏污秽。  【小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陈藩的人,出生在汝南平舆也就是在今天河南平舆北一带。陈藩祖上是河东太守,他自己从小就立下大志向,将来要济世救人、名动天下。十五岁那年,陈藩为了刻苦攻读,独自住在城内的一所房子里。  一次,他父亲的朋友薛勤因为同住一个城市里,过来看望他。刚走进院子里,薛勤就吓坏了,只见满院的杂草落叶,混着各种垃圾,院子里散发出阵阵难闻的味道。薛勤见到这种情况,忍不住劝陈藩说:“你这个孩子,听说有客人来,怎么不打扫院子布置好等客人到?”陈藩握着一卷书,满不在乎地说:“我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以后是要扫除天下的,怎么能够让我来打扫这小小的屋子呢?”  薛勤见陈藩这样说,当即反问他:“连一个院子你都不能打扫,将来怎么去扫除天下呢?”  陈藩听了无言以对,心生惭愧,默默地拿起扫把清扫起院子来。  后来陈藩被举为孝廉,出仕为官。他清正廉洁,注重严刑峻法,所到之处,民众和官员都十分怕他,他治理的地方也都太平无事。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译文】穿着打扮要注重整洁干净,不用过分讲求华丽昂贵;穿衣打扮要先考虑符合自己的身份与出席场合,之后要考虑符合自己的家境。日常饮食要注重营养均衡,不要挑食;三餐都要适量,不要暴食暴饮。年轻人不要饮酒,喝醉酒容易胡言乱语、丑态迭出。走路的时候要不慌不忙,站立时要昂首挺胸;鞠躬作揖时要攻守弯腰,行跪拜礼时要恭恭敬敬。脚不要踩踏门槛,身体不要歪斜;坐下后不要张开双腿,不要摇晃大腿。  【小事故】长孙俭谨守自重  长孙俭本名叫庆明,北周人,出生在河南一带。他从小就品性高洁、态度端正、不苟言笑,没有普通少年的那种张杨和浮夸。哪怕是在自己家里,他也依旧稳重端庄,邻居亲戚逗引他,他也不失了礼仪。  后来长孙俭入朝做官,曾经和群臣一起坐在周文帝身边陪侍,其他群主皆不如他谨守自持。他的严谨风范深得周文王的赞赏与敬佩,文王对左右的人说:“这位尊公举止沉静文雅,我每次和他谈话,总会肃然起敬,深怕自己有所失态。”文帝甚至还给他赐名为俭,以表扬他高洁的操守。  那时北周刚刚收复了荆州地区,文帝命长孙俭统领三荆等十二洲。荆州地区在当时还属于方外之地,民风民智未开,年轻人目无尊长。长孙俭到了荆州,以身作则,辛勤劝导,在他的努力下,荆州地区的风貌大为改观。当地官吏和百姓一起上书请求为长孙俭建清德楼,立碑赞颂他。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译文】掀起门帘的时候动作要缓,不要让它发出声音;转弯的时候幅度要大一点儿,不要碰上墙角。手里拿着空的器皿,也要像拿着装满东西的器皿一样谨慎;进入空无一人的屋子,也要像进入有人的所在一样沉稳。  【小故事】祢衡击鼓骂曹  祢衡是东汉年间著名的大才子,自小就闻名于乡里,但是他个性孤傲,喜欢指摘时弊,不大瞧得起别人,唯独同孔融和杨修关系很好。  孔融当时因才学得到曹操的赏识,趋势向曹操举荐祢衡。谁知道祢衡瞧不上曹操,居然称病不去,不仅如此,还时常口出狂言贬低曹操。曹操心中十分愤恨,但是祢衡才名在外,不好动手。  曹操听说祢衡擅长击鼓,就召他为掌管鼓的官吏,想在宾客面前让祢衡出丑。其他击鼓的人都要换上专门的服装才能演出,独有祢衡依旧穿着自己的服装上场。祢衡演奏了一曲《渔阳》,鼓曲悲壮凄凉,在座所有人听后都感慨万千。  小吏上前呵斥祢衡为何不换衣服,祢衡毫不畏惧,当场袒胸露腹换上专门服装,神色丝毫不变,这让曹操十分尴尬。  孔融听说这事,要祢衡去向曹操道歉。谁知道祢衡没有去见曹操,反而坐在军营门口厉声大骂曹操,气得曹操暴跳如雷。曹操知道祢衡这样肯定处处得罪人,但是自己又不想动手杀他,于是将他送给刘表。  刘表一向佩服祢衡的才气和名声,对他十分敬重。但是祢衡不加节制,肆意妄为,辱骂、轻慢刘表,刘表逐渐无法忍受。可是刘表也不想杀他,知道江夏太守黄祖性情急躁,又把祢衡送给黄祖。  黄祖一开始也能善待祢衡,但祢衡仍旧率性妄为,让黄祖非常难堪,一时气急,便下令杀掉祢衡。黄祖的主簿也很痛恨祢衡,于是立刻拔剑杀掉了祢衡。黄祖事后无比后悔,厚葬了祢衡。祢衡死的时候不过二十六岁。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进 邪僻事 绝勿问  【译文】做事情不要仓促匆忙,太过仓促就容易出现错误;不要害怕困难,也不要忽视困难。经常打架闹事的地方,绝对不要靠近;不正当或者不常见的事情,千万不要去过问参与。  【小故事】欲速则不达  一个冬天的傍晚,书生周容打算从小港进入镇海县城,于是在前面走,吩咐小书童用木板夹好捆扎了一大叠书在后跟随。  两人出发的时候,太阳已经下山,四周人家屋顶上都冒起炊烟。周容估计着离县城还有两里路,看见前头有一个摆渡的艄公,于是上前询问:“请问您,我这时候还赶得及进城吗?”那艄公仔细打量着周容身后的书童,回答说:“如果慢慢走,南城的城门应该还开着;如果急匆匆的赶路,那肯定就等不及城门开了。”  周容听了很是生气,以为艄公在戏弄他,于是大步往前走,边走边催促书童赶紧跟上。书童挑着一担书,本来就走不快,这时又着急赶路,一不小心就跌了一脚,捆扎的绳子断了,书也散落一地。小书童呜呜哭着,半天没爬起来。等到两人手忙脚乱地把书收拾好重新捆扎起来,南城门早就上了锁了。  书生周容这才领悟到艄公为什么会跟他说那样一番话。世间事,许多是因为急躁鲁莽反而把事情办坏了,所谓“欲速则不达”就是这个道理。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译文】将要进门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谁在里面;进入厅堂前,一定要提高声量跟人打招呼。如果别人问是谁,一定要回答自己的名字;只是答个“我”,别人会辨不清是谁?  使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向人说明,请求对方出借;如果没有征得对方的同意,擅自拿去就是偷。借用别人的物品,用完后要及时归还;这样做了,以后如果有急用,再借就不难了。  【小故事】宋濂借书  明代初年有一位叫宋濂的大学问家,他一生写了很多著作,还曾担任过太子的老师。  宋濂的父亲就是个读书人,家中有不少藏书。宋濂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便酷爱读书,他下定决心要把家里的藏书都读完。小宋濂说到做到,再也不贪玩了,每天坚持在家读书,哪怕春节也不间断。就这样,花了六年的时间,他终于读完了家里所有的书。  读完这些书之后,宋濂对书的渴望越发强烈了,他迫切想读更多的书。听说乡里许多富户家中藏书颇丰,宋濂便上门去请求人家借书,但是没人愿意把书借给这个穷小子。  又有一次,宋濂到一个富户家借书,这家人本来也不愿意借给他,但是又不好意思明确回绝,只好说十天之内一定要将书还回来。但是宋濂借的这本书内容很庞杂,十天之内根本就读不完。对方以为宋濂会知难而退,不借这本书了,谁知道,宋濂满心欢喜地答应十天内归还。这家人只好不清不愿地把书借给宋濂。  到了第十天,一大清早就刮起了呼呼的北风,天上飘着鹅毛大雪。宋濂记得自己答应过的话,一爬起来就抱着书向富户家中跑去。本来富户家看到这样的天气,认为宋濂今天是铁定不会来还书了,看到宋濂抱着书来,十分惊喜。宋濂恭恭敬敬地将书递给对方,虽然天上飘着大雪,但是书因为抱在怀里,一点儿都没被打湿。这个富人深受感动,当即告诉宋濂,以后只要想看书,可以随时来借。  信  凡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译文】凡是说出去的话,一定要遵守信用。说话欺骗别人或者随意胡说,这怎么能行呢?话说得太多却做不到,不如少说一些。说话要实事求是,不要巧言令色、花言巧语哄骗别人。尖酸刻薄的话、肮脏污秽的用词和鄙俗市井的口气,都应该努力避免改正。  【小故事】曾子杀猪  春秋时代的圣人孔子开学讲学,收了七十二个弟子,弟子中有一个叫曾参的,为人严谨,刻苦学习,严格按照圣贤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在学问上也有所成就。  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曾参总会花一定时间来思考、反省自己这一天的所作所为。他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譬如:我这一天到底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做了什么没有意义的事情,做错事情了吗?做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信了?  寒来暑往,曾参日日如此,从不间断,不但严格要求自己,他也以实际行动来影响、教育他的儿子。  有一回,曾参的夫人要去赶集,可是小儿子哭闹着拽住衣角,非要跟着去。曾夫人便哄儿子说:乖啊,你先回去,等我回来了就杀猪宰肉给你吃。“小儿子这才破涕为笑地放她出门了。  曾夫人刚从集市回来,曾参便到猪圈里去赶猪。夫人问他要干什么,曾参说去杀猪。夫人急坏了,说:”我不过是跟孩子说的一句玩笑话,你用不着当真。“曾参严肃地对妻子说:”你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小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能思考,父母教导他们什么,他们就会接受什么。现在你这样欺骗儿子,就是在教他将来去欺骗别人。要是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了。这不是教导孩子的正确方法。“  说完,曾参还是去猪圈里捉了一头猪,杀了煮肉给孩子吃。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译文】没有看清楚真相之前,不要轻易断言;没了解真实情况前,不要随便传扬。不该做的事情,不要轻易许诺;如果轻易许诺,做与不做都是错。  【小故事】一诺千金  战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叫季札的公子,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只要是他答应过的事情,不论有多困难,都一定会做到。  有一次,季札出使晋国,途径徐国,去拜会徐君。徐君一眼看中了季札腰里挂着的长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张口讨要。季札看到徐君这个样子,心里非常明白,只是他出门就带了这一柄长剑,佩剑是出使各国的礼节,不能相赠。季札心里打定主意,等出使完列国,回来的途中再来拜会徐君,将佩剑赠予他。  等到季札出使完各国,再次来到徐国,想要拜会徐君,却听说徐君已经因病去世了。季札十分伤心,向人打听到徐君的坟墓所在,前往吊唁。吊唁完毕,季札解下腰间的长剑,挂在墓旁的树枝上。  跟随季札前来的随从十分不解:“徐君都已经死了,您还把宝剑挂在这里做什么呢?”季札说:“徐君虽然去世,但是我心中已经许诺要将长剑赠予他,岂能因为他去世我就背弃诺言呢?”  季札挂剑的事情在当时就传开了,人们纷纷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札一诺。”后来便用“一诺千金”、“千金一诺”、“季札诺”等表示诚信可靠,说话有信誉。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译文】凡是说话,一定要慎重考虑且语调缓慢态度从容;不要太急太快,不要模糊不清。听到说长道短谈论是非的,只要跟自己无关,就不要多管闲事。  【小故事】论长短造口业  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传说犯了深重罪孽的,死后要堕入十八层地狱。阎罗王为地狱之首,属下的十八位判官分别主管十八层地狱。  十八层地狱中第一层,也就是最轻微的一层就是拔舌地狱。如果一个人在世间做了挑拨离间、诽谤害人、油嘴滑舌、巧言相辩、说谎骗人……之类的事情,死后就要被打入拔舌地狱。小鬼们会掰开死人的嘴,用铁钳夹住舌头,生生拔下,非一下拔下,而是拉长,慢慢拽出。生前的所有罪孽在这里都会得到偿还,受罪的时间根据在世所造的口业而定。  据说河北沧州有一个姓蔡的瞎子,每次半夜经过南山楼的楼下,就有一老先生邀请他弹唱对饮。渐渐地,两人熟捻起来,老先生偶尔也到蔡家共饮。他自称姓蒲,江西人,因为买瓷器到沧州来。  时间久了,蔡瞎子发现那位蒲先生根本就不是人,而是山里的精怪变化而成。但是两人相谈甚欢,言语颇为契合,所以蔡瞎子也不忌讳,依旧同他交往如常。  有一天,乡里有个人因为涉及邪淫致牵连诉讼。大众议论纷纷,有人说确有此事;有人说此人清白,全属诬陷。蔡瞎子跟蒲先生谈论时说起此事,就问他:“你既通灵,必定知道其中的真情,何不说来听听。”  蒲先生听到这话,十分生气,说:“我辈修道之人,岂可干预、探听人家的隐私?一般说来,房间是秘密之地,即使男女在其中幽会、见面,外人实在难以了解其中正邪的真情。所以旁人多是穿凿附会、捕风捉影,根本无法得到内情。然而人们多以自己的臆想为真,添油加醋,相互谣传。所谓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是也。你要知道,这样谈论别人的是非就是在造口业。我这种修道之人参与了,多年的修为被减损。像你等凡人说长道短,造下口业,以后也是要堕入拔舌地狱的。”  蔡瞎子听了,连连称是,以后再也不敢议论他人的是非短长了。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学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励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译文】看到别人的优点或者长处,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即使与人的差距太大,也要下定决心,努力赶上。  看到别人的缺点或者过错,要赶紧反省自己的思想行为;如果自己也有错,就要立即改正;如果没有,也要加倍警惕,不可蹈他人覆辙。  只有自己的品德、学问、才能、技艺方面不如人,才应当勉励自己,努力赶上。如果是穿的衣服吃的食物方面不如别人,不应该感到悲伤。  【小故事】阮咸晒衣  阮咸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音律学家,才学过人,品德高尚,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竹林七贤”。  阮家在当时是一个大家族,族中有贫有富。以一条街道为限,道北边是高门大户,住的都是软姓中富贵的人家,道南边是低棚矮墙,住的是阮姓中的穷人。阮咸一家就住在道南边。虽然他自小家贫,吃穿用度都不如人,但是他从不为此感到自卑。  当时有一个风俗,就是在每年阴历七月初七那一天天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把家中的衣服拿出来晾晒。据说这时节雨季过去了,太阳正毒,晾晒之后衣服不会被虫子咬。  可是这个晾晒会却变成了炫富大会,北街的富户们纷纷开箱取出精致华贵的衣服晾晒。漂亮衣服在太阳底下闪闪发光,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见到富户们的阵势,南街的穷人们实在不好意思把自家的破衣烂衫拿出来晾晒,怕招人耻笑。  阮咸却不搭理这一套,他拿了根竹竿,把自己缝了又缝的破衣烂衫用竹竿挑起来,也晒在路旁。人们见到他晾晒破衣服,纷纷来观看,指指点点,但他毫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什么资本,贫穷也没什么好丢脸的,一个人有才有德才能立足于世。  当时的士人以“相交满天下”而自豪,阮咸不喜欢同人结交,哪怕是达官贵人到家中拜访,他也不怎么理会。他经常是在家与族中亲朋一起饮酒作乐,高兴的时候就弹琴唱歌。他精通音律,很多乐器到他手上就如同有了魔力,能奏出天籁之声,有一种古代琵琶即以“阮咸”为名。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译文】如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过错就很生气,听到别人称赞自己就感到高兴;这样的话,那些溜须拍马的坏朋友便会接近你,而那些好意指正你过错的朋友便会退离开。  如果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时心中惶恐不安,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缺点或过错时欣然接受;这样的话,那些正直诚实的君子就会渐渐亲近你,同你相交。  【小故事】唐太宗纳谏  唐太宗李世民执掌朝政几十年,创下了“贞观之治”这样的盛世。太宗贤明果断,能够虚心接受臣子的意见和建议,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贞观十八年,太宗对群臣道:“现在我想听听自己有何过失,你们要畅所欲言,专谈我的缺点。”  大臣们纷纷说:“陛下以恩德教化,使天下太平,何过之有?”太宗环顾群臣,只见侍中刘洎站出来说:“陛下圣德的确如众臣所言,但是最近有人上书,陛下觉得不满意,当面质问,尚书的人只好羞惭退下。这样不是鼓励群臣进言的道路。”太宗听后,非但没发怒,反而高兴地说,以后一定改正。  有一次,太宗怒气冲冲地回宫,嘴里念叨着要杀掉那个“乡巴佬”。皇后听到大惊,问太宗要杀谁。太宗说魏征总是在朝堂上给他难堪。皇后赶忙向太宗道喜,说魏征之所以当面直言,是因为陛下有容人之量。明君手下才会出贤臣,这是陛下的幸事。  太宗听后吗,仔细思量,觉得皇后的话非常正确,于是更加励精图治,虚心纳谏。虽然魏征进谏经常会让太宗下不了台,但是太宗当时生气,事后还是会认真思考,听取魏征的正确意见。魏征入朝为官几十年,先后向太宗进谏了二百多次。每一回,太宗都慎重地思考他所提的意见,尽量采纳。  魏征死后,太宗如丧考妣,恸哭长叹:“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殂逝,随亡一镜矣……”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増一辜  【译文】无心之失称之为“错”,明知故犯称之为“恶”;知道错了能够加以改正,过错就消失了;如果明明犯错了还撒谎来隐瞒过错,那就是罪加一等了。  【小故事】周处除三害  三国时候吴国义兴阳羡有个周处,父亲是鄱阳太守,他从小骄纵,还不到二十岁就横行乡里,经常骑马游猎,毁坏庄稼房屋。四方百姓见了他都远远躲开,谁都拿他当祸害。  有一次周处见了乡亲,很热情地上前搭话。谁知道,人们见了他都奔跑躲避。周处拽住一个人问:“现在政事清明,天下安定,收成又不错,你们为什么愁眉苦脸的呢?”那人感叹道:“天下还有三个祸害,我们怎么高兴得起来呢?”周处说:“哪三个祸害?”那人说:“南山有白鹅猛虎,长桥下有鳄鱼。你能除掉吗?”周处说:“这样的祸害不足为虑,我能够除掉它们。”百姓们听闻此言,都说:“要是你能除掉三害,那就是我们郡县的一大幸事了。”  周处于是收拾好家伙,进入深山里射死了猛虎。之后,他又到水中同鳄鱼搏斗,谁知道那鳄鱼力大无比,拽着周处在水中浮浮沉沉,游了十几里路。周处一直拿剑刺杀鳄鱼,经过三天三夜的搏斗,终于杀死了鳄鱼。  四方百姓开始见到周处同鳄鱼沉入水中,以为周处和鳄鱼都死了,三害皆除,高兴不已,奔走相告,纷纷庆贺。等到周处回乡,听说人们因为他死了而庆贺,得知自己也是三害之一,十分伤心,便去寻找当时的大儒陆机、陆云。  周处见到了陆云,告诉他自己的事情,并说:“我本来想修养自身的操行,可是我已经快二十岁,又为乡里人所不容,恐怕为时已晚。” 陆云说:“古人认为,朝闻道,夕死可也。你应该担心的是志向不立,如果立下了志向,又何必要忧虑其他事情呢?”  听了这话,周处心中豁然开朗,于是便磨砺意志,奋发苦学,按照古圣先贤的教导克制自己,遵守仁义之道,言必信,行必果。州县百姓起初不相信周处真的改过了,周处也不气恼,仍旧按照圣贤标准要求自己。一年之后,周处出仕,后来担任东观左丞。他将政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治下百姓交口称赞。  泛爱众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译文】不论什么人,我们都要关怀爱护,就好比天无私地覆盖着一切,大地承载培育万物一般。  品德高尚的人,他的名声自然会传播得很远。人们尊重他,不是因为他外表好看或者衣服华丽,而是因为他品性好。  才华横溢的人,名气声望一定很大。人们佩服他,不是因为他靠说大话来抬举自己,而是因为他有能力。  【小故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商朝末年,孤竹君有三个儿子,长子叫伯夷,小儿子叫叔齐,兄弟间相亲相爱,关系十分融洽。本来王位理所应当传给长子伯夷,但是孤竹君认为老三叔齐更适合坐上王位,于是立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于心不安,想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逃出都城。叔齐觉得是自己抢夺了哥哥的位子,也跟着逃出的都城。于是周国民众只好推举孤竹君的二儿子继承了王位。  当时商纣王昏庸无道,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伯夷和叔齐逃出都城,隐居在渤海之滨,等待清平之世到来。后来兄弟俩听说周族在西方强盛起来,周文王是个有德之人,便长途跋涉来到周的都邑。可是这个时候周文王已死,继位的是武王。两人觉得这不是他们追求的仁德,于是再次隐居。  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平定天下,伯夷和叔齐觉得武王的行为不义,所以武王虽然仰慕他们的贤德,再三派人相召,他们也不愿意出山。因为当时天下都归了周朝,兄弟二人便发誓不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隐居在首阳山,靠挖山上的野菜为生。  己有能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译文】自己有才能,不能只为自己谋私利;别人有才能,也不要轻看甚至诋毁诽谤别人。不要巴结讨好富人,也不要瞧不起穷人;不要嫌弃老朋友,而只喜欢新相交。  【小故事】富贵不忘老友  西汉末年,刘秀外出求学,与严光做了同学,两人习气相投,很快便成为好朋友。当时刘秀没有身份地位,而严光很有名望,刘秀常为自己能够结交到严光感到自豪。  后来刘秀起兵反王莽,严光也积极拥护他,为他出谋划策。王莽被杀,新朝灭亡,刘秀做了皇帝。当时跟随刘秀的那些人都做了大官,光宗耀祖,可严光对此不感兴趣。他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易名改姓,隐居他乡了。  做了皇帝的刘秀一直记挂着老友严光,令人张榜四海查寻。五年后,有人见到严光,刘秀急命人将严光请到洛阳,安顿下来。刘秀自己穿戴整齐去看望严光,严光还在床上睡觉,根本没起身。  刘秀走到床前问严光为什么不肯助他管理天下。严光躺在床上说,人各有志,他不想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刘秀心中非常遗憾,但还是恭恭敬敬地将严光请到宫中,同他叙旧。聊得太晚了,两人就同榻而卧。  刘秀封严光为谏议大夫,严光不愿意,也没磕头称谢。没多久,严光也没跟刘秀辞行,一个人回到桐庐富春山中,过着垂钓生活。  刘秀后来又多次请严光出山,严光不为所动,在外闲居数年之后,回归故里,八十岁时在家中去世。后来士子都很仰慕严光,认为他“高风亮节”,不为名利所拘。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译文】别人正忙的时候,不要拿其他的事情去打搅他;别人心绪不宁不安定的时候,不要用言语去打搅他。  【小故事】程门立雪  宋朝时有个神通杨时,自小便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文思泉涌,才高学广。十五岁那年他开始攻读经史,二十多岁时考中进士。和当时许多人热衷功名利禄不同,杨时潜心向学,一生著书立说,在各地讲学,门人弟子众多。  杨时从福建赴浏阳县令途中,听闻当时的大儒程颐在洛阳,便不辞劳苦,远道洛阳拜师,寻求学问上的进一步深造。  有一天,杨时与学友游酢,因为一个问题所执见解不同,双方谁都无法说服对方,于是相约向老师程颐请教。当时正是隆冬时节,滴水成冰,浓云密布。走到半路上,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凛冽的狂风呼啸而来,两人依旧裹紧衣袍,艰难地前行。  走了几个时辰,终于来到了程颐家里。可是先生这时正坐在炉火旁打坐养神。两人不敢惊动老师,于是毕恭毕敬地站在门外,等待先生起身。  大雪依旧纷纷扬扬地飘着,寒风一阵紧似一阵,屋上堆满了厚厚地积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杨时和游酢二人冻得瑟瑟发抖,但是依旧恭敬侍立,不敢有丝毫懈怠。许久之后,程颐养神结束,起身推开窗子,才发现外面站立的两名弟子。只见他们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身上也披着厚厚地积雪。  程颐大惊,连忙起身将二人迎进屋内。两人进得屋来,浑身冻得直打颤,嘴唇哆嗦着,仍旧急着问先生对那个问题的看法。  后来,杨时和游酢两人都学有所成,杨时将自己的学问传到福建,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雪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游酢历经太学博士、教授、监察御史、知州等官位,所到之处,人民爱戴有加,尊其为父母官。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译文】别人有缺点和不足,千万不要揭露、宣扬;知道了别人的秘密,也千万不要议论、说破。  称赞别人的长处或善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行;被称赞的人知道后,会更加勉励自己。  【小故事】文征明不道人短  文征明是明代的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江苏长洲人,因为才学过人,被推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当时仰慕他的人非常多,不少人前来向他求教。  他这个人很注重德行的培养,尤其重口德,生性不喜欢听人议论别人的缺点过失。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起某人的不足和错误,他总是巧妙地用其它话头引开。这样,对方即便想说也说不了了。  当时的宁王朱宸濠,权大势大,很想把文征明招募到自己门下,多次命人来邀请,文征明都婉言谢绝了。后来,宁王派使者专程上门看望文征明,并带来宁王给他写的书信,还带来了不少金币做聘礼。  可是使者到了文家连文征明的面都没见着。文征明借口病重,躺在床上不起身,金币不收,信也不回。  等宁王的使者走后,朋友中有人劝他道:“宁王是如今天下众望所归的人,不知道多少人想要投到他门下呢。他请先生您去做官,您就不能学学枚乘和司马相如,在藩王府里游乐享受吗?”  文征明笑而不答,依然同以前一样,专注于学问和品德修养。只要有人跟他提起到宁王处做官的事情,他都摇头表示拒绝。  后来,宁王因谋反而身败名裂,人们这才知道文征明不仅高洁自持,而且卓见非凡,对他更加尊崇!  扬人恶 即时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译文】到处宣扬别人的过错,本身就是一种过错。对方要是知道你这样过度宣扬他的过错,肯定会报复你,给你招来灾难。  善意地互相规劝,双方的道德都跟着得到提升;知道别人有了过错而不去指正规劝,双方的道德就都有所欠缺。  【小故事】灌夫妄言招祸  灌夫是汉朝一员大将,勇猛善战,为人刚强率直,但豪饮,好发酒疯,不喜欢奉承人。对皇帝国戚及有势力的人,他不但不对他们表示尊敬,反而总设法去冒犯他们;对贫贱之士却恭敬有加,平等相待。士人们也因此推重他。  有一次,灌夫与长乐官卫尉窦甫饮酒,喝多了,一时兴起,把平时看不顺眼的窦甫按倒在地,狠狠揍了一顿。窦甫是窦太后的兄弟,太后心疼自己的兄弟,要拿灌夫治罪。汉武帝怕太后斩杀灌夫,改任他为燕国宰相。  几年后,灌夫因为犯法被免去官职,只能以百姓身份在长安居住。但他家产数千万,又尚游侠,食客每日数十人甚或上百人,横暴颍川郡。灌夫同魏其侯窦婴结交,关系非常融洽。  在丞相田蚡的婚宴上,因田蚡、程不识和灌夫本家的灌贤看不起他与窦婴,灌夫当场辱骂诸人,甚至将田蚡平日所做坏事全都抖了出来。一时间,气氛尴尬,婚宴不饮而散。田蚡于是对灌夫怀恨在心。  田蚡是皇帝的舅父,财雄势大,对付灌夫自然不在话下。加上灌夫又同窦婴交情甚好,而田蚡与窦婴是政敌,所以灌夫成了田蚡的眼中钉肉中刺。后来灌夫被捕处死,不光他一人,全家都被处死,这就是灌夫妄言遭致的灾祸。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己  【译文】凡是接受或赠予他人礼物,一定要分清楚轻重。我们应当给别人更多,接受的相应少一些。  打算要求别人做的事情,先问问自己愿不愿意去做;如果连自己也不愿意去做,就应该马上停止这样要求别人。  【小故事】鲍叔牙大义让利  管仲和鲍叔牙是春秋时人,两人交情深厚,被后世人誉为管鲍之交。在两人相交过程中,鲍叔牙处处宽宏大度,又大义举荐管仲为齐相,帮助齐桓公九合诸侯,成就齐国霸业。  管仲大约二十来岁时结识了鲍叔牙,两人一开始合伙做了点买卖。管仲家境贫寒,能出的资金不多,鲍叔牙家境优渥,掏了大部分本金。  两人的生意做得不错,很快就有进项。可是鲍叔牙手下人发现,管仲居然偷着用挣回来的钱去偿还自己的债务。手下人将这事告诉鲍叔牙,鲍叔牙却不以为然。  到了年底,鲍叔牙将挣来的钱一分为二,同管仲平分,管仲居然也毫不推辞地收下了。这下可气坏了鲍叔牙的手下,有人就对鲍叔牙说,管仲出资本来就少,又擅自支取金钱还债,年底还同您平分利润。这么贪财的人,不能再同他合伙了。  鲍叔牙正色斥责道:“你们不要以金钱作为衡量人的标准。管仲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家里十分困难,急需要钱。类似的话,以后请不要再提了。”  后来两人一起投军,在军队里鲍叔牙也一直照应管仲。有一次齐国同邻国开战,双峰军队激烈厮杀。冲锋的时候,管仲总躲在最后头,到了退兵的时候,他又比谁都跑得快。其他士兵都取笑管仲,说他贪生怕死。鲍叔牙却说,管仲并不是贪生怕死之徒,只因为他家中还有八十岁老母,他必须活着以尽孝道。  管仲激动得泪流满面,哭诉道:“生我的是父母,而了解我管仲的,唯有鲍叔牙啊!”  后来,鲍叔牙辅佐齐桓公做了王位,桓公想要封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坚辞不受,转而推荐管仲,说他是难得的人才。管仲尽心竭力辅佐齐桓公,在齐国推行他的治国之道,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而管仲与鲍叔牙的交情始终深厚坚牢,成为当时人流传的佳话。  恩欲报 怨欲忘 抱怨短 报恩长  【译文】受了他人的恩惠,要记得报答,对别人的怨恨要尽快忘掉,别放在心上;对别人的怨恨时间越短越好,报答别人的恩惠时间越长越好。  【小故事】梁人偷浇瓜  战国时期,梁国和楚国交界,梁国边境县的县令一直由梁国的大夫宋就担任。  两个国家各在边境处设立一个边亭,地处平原,两国边亭的人员各自种了一块瓜田。  梁国百姓十分勤劳,每天数次给瓜田里浇水灌溉,还时常修剪、翻弄藤蔓,所以梁亭的瓜长势喜人。而楚国人贪图安逸,比较懒惰,几天才给瓜田浇一次水,更不用提整枝翻藤了。楚国这边的瓜自然长得不好,没结几个瓜不说,很多嫩瓜还从藤蔓上脱落了。  楚国人看到梁国的瓜一天比一天长得大,十分妒忌,于是趁天黑偷偷跑去梁国瓜田里踩踏他们的瓜秧。  梁国岗亭的值守人员发现了,气愤填膺,向宋就请求也去糟蹋楚国人的瓜秧。宋就听了来龙去脉,说:“仇恨是灾祸的根源。因为别人嫉妒你,你就去报复对方,这种做法实在太偏激,太不明智了。”  宋就没有同意军士去踩踏楚国瓜秧,相反,他还派人每晚悄悄去为楚人浇瓜。在梁人的帮助下,楚人的瓜田长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楚人很奇怪,到底谁在帮忙呢?他们暗中查访,发现原来是对面梁国的人在帮他们浇水管理。  楚国人非常感动,便把这件事报告上去。楚王听到这件事,感到很惭愧,认为自己的百姓糊涂,做了错事,同时,楚王对梁国人能暗中忍让感到非常高兴,便派人带着丰厚的礼品向梁国边亭人员道歉致谢,并且请求同梁王结交,称赞梁王讲信义。梁国和楚国自此关系融洽起来。  待奴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对待婢奴仆,要先端正自己的品行;自身品行虽然端正无私,对人也要仁慈宽厚。  用权势压服别人,别人表面顺从心里肯定不以为然;用道理去说服别人,这样对方才会心服口服。  【小故事】楚庄公绝缨尽欢  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任时,楚国国力强盛,人民富足。楚庄王对臣下宽厚仁慈,臣子们都对他忠心耿耿。  有一次,楚庄王在宫中大宴群臣,宴会持续到晚上还没结束。突然灯烛全熄,殿上一片漆黑,这个时候有人扯了扯楚庄王宠妃的衣服。宠妃心中不快,顺手将对方帽子上的帽带扯了下来。之后,宠妃将这事告诉了庄王,要庄王赶快把火烛点上,查看谁的帽带不见了。  楚庄王得知有臣子调戏宠妃,没有暴跳如雷,反倒说:“酒是我赏给他们喝的,是我让他们醉酒失礼,过错原在我自身。如今又为了我显示你的清白,而让臣子蒙受羞辱,这样我实在做不到。”于是庄王叫人传令下去:“今天你们与我喝酒,应该尽兴而归。你们取下帽子,把帽带也拿下来,尽情畅饮吧。”当时参加宴会的群臣有一百多人,个个都把帽带取下,喝得尽兴而归。  约莫两年之后,为了争夺霸主之位,楚国与晋国交战,战事十分强烈。每次交战时,楚庄王的阵前总有一位大臣奋勇向前冲锋陷阵,把敌人打得落荒而逃。楚庄王十分感动,亲自召见他,问道:“我何德何能,让你这样为我出生入死?我并没有给予你什么特别的恩惠,你为何如此奋不顾身呢?”那位大臣答说:“我就是两年前那位在夜宴上被扯下帽带子的人。我本来应当被处死,但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反而让在场官员都取下帽带,保全了我的颜面和性命。从那个时候起,我就时时刻刻抱着为陛下肝脑涂地的决心,要奋勇杀敌,以报答大王的恩德。”  楚庄王宽和对待臣子,所以赢得臣子的尊重与忠心。  亲 仁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译文】同样是人,但是性情却不一样,普通的俗人多,真正品行高尚的人非常稀少。  真正品行高尚的人,大家都敬重他;对这样的人可以直言不讳,用不着说奉承话谄媚讨好。  【小故事】齐景公施行仁政  春秋时期,有一年冬天,天降大雪,一连下了三天大雪没有停止的迹象。  齐景公披着狐皮衣服,坐在厅堂台上,厅堂里架着火堆。大臣晏婴有事求见,在厅堂里站了一段时间。景公对晏婴说:“真奇怪!明明下了三天大雪,可这天气却没见得有多冷。&  晏婴回答:“天气真的不冷吗?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主吃饱会知道人民的饥饿,穿暖了会知道人民还在受冻,安乐时会知道人民在辛勤劳作。现在的君王却不知道百姓正在受冻啊!”  景公听了这话,若有所思,说:“说得好!我听从你的建议。”于是下令国库拨款,给那些忍饥挨饿的穷苦百姓分发皮衣和谷物。  景公一直体恤民众,关心臣子,虚心听取大臣的意见,重民生息,所以他在位时国家安定富强,人民生活和乐。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译文】能够亲近德行宽厚仁慈的人 ,对自己有无穷的好处。道德品质会一天天提升,过错会一天天减少。不亲近宽厚仁慈的人,将会给自己招致无限的害处。因为品行卑劣的小人会接近你,做什么事情都会最终失败。  【小故事】兔死狗烹  春秋时期,群雄并起,有识之士都出外游历,寻找出人头地的机会。文种和范蠡都是楚国人,后来到了越国,成为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  越国当时与吴国势力相差不多,越王勾践想要攻打吴国,夺取霸王地位。范蠡苦苦劝说,言吴国当时兵强马壮,越国必将战败。勾践不听,贸然发兵,结果越国几乎要遭受覆亡之灾。  文种冒险前往吴国,用重金贿赂吴王夫差的重臣,得以面见夫差,请求赦免越王勾践。夫差同意退兵,但要勾践和宫人到吴国为奴仆三年。勾践在吴国三年,卧薪尝胆,不忘国耻,发誓要报仇雪恨。  三年后,勾践得以回国,在文种和范蠡的辅佐下,发展农业,励精图治,越国转弱为强。勾践终身不忘那三年的耻辱,以待时机成熟,便大举兴兵,灭了吴国。  当时群臣欢天喜地,唯有范蠡心存忧惧,他知道勾践自从被俘之后,性情大变,疑心过重,之前励精图治要除掉吴国,现在吴国已灭,他很快就会消除异己,大肆打压群臣了。于是范蠡坚决请辞,告老还乡。  范蠡辞官后改名换姓,到齐国经商,但是他心中却一直挂念当初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文种,于是给文种寄信说:“飞鸟打完后,上好的弓箭就被收藏起来;兔子打死了,猎狗就被煮来吃。越王为人,只可和他共患难不可共享乐。你为什么还不走?”  文种看到信之后,假托生病,再不上朝。但是群臣中有人嫉恨文种,在越王面前进谗言,诬陷文种将叛乱。越王本就想清除重臣,于是赐剑给文种,逼他自杀了。  余力学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眛理真  【译文】如果没有身体力行去实践,只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如何运用,长大后就会华而不实,成为浮夸之人。  假如只知道努力去做,却不去读书学习,固执己见,那就会稀里糊涂,永远不明白真正的道理。  【小故事】纸上谈兵  赵括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有勇有谋,征战沙场多年,丰富。他的儿子赵括从小就熟读兵法,讲起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对用兵之道了如指掌。父亲赵奢对此很不以为然,告诉他,真正的疆场与书上所说有很大不同。  赵奢去世后,反复叮嘱夫人,儿子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千万不可带兵打仗。  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国派大将廉颇上阵杀敌。廉颇是出了名的老将,战争经验丰富。当时秦国兵力强盛,赵国根本无法与其正面交锋,于是廉颇坚守不出,保存实力。秦国的屡次进攻都被廉颇挡了回去,秦国十分懊恼。  秦国见难以攻克廉颇的坚守,便派人在赵国散布谎言,说廉颇年纪太老,已经不能杀敌了,赵国要是能够击退秦国,一定要赵括带兵。赵王听信谎言,就想换掉廉颇,让赵括出战。  赵括的母亲牢记丈夫的叮嘱,向赵王恳请,说赵括没有经验,不能上阵带兵。但赵王不听劝阻,执意换下廉颇,由赵括担任主将。  赵括带领赵国四十万大军,雄心勃勃地上战场,结果刚上战场就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国军队被秦军围困,切断粮草和救兵,赵括想带兵冲出重围,被秦军射死。其他将士听说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下武器投降。赵国的四十万大军一下子就全部覆没在光会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中。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译文】读书的方法,讲究三个“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点真的都很重要。正在读这本书,不要心想着另一本书;这本书还没读完,不要开始读另一本书。  【小故事】王瞻专心读书  王瞻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从不敷衍了事。读书的时候尤其专心致志,沉迷在书本中,外界的干扰丝毫不关心,哪怕天塌下来也不在乎。  这一天,王瞻和同学们正在学堂里读书,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锣鼓声,响声震天。锣鼓声越来越响,人群的嬉闹声也越来越大。同学们都坐不住了,看着老师不在学堂里,大家三三两两地凑到窗边去看,原来是附近一户有钱人家正在举办婚礼。  同学们你拽着我,我拉着你,纷纷溜出学堂跑去凑热闹。只有王瞻仍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动不动地专心读书。老师进学堂看到大家都跑光了,只有王瞻这个七岁的小孩子还端坐如松,认真读书,不禁大为叹服。  王瞻族中有名族叔王僧达,位居宰相,正巧从这里经过,将王瞻的一举一动都看在眼里,对这孩子的表现十分满意,不禁拈着胡须说:“我们王家的命脉不会衰歇了,王家的前程就指望这孩子了。”  后来王瞻果然承袭封赏,做了东亭侯。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译文】学习的时间要安排得宽松一些,但还是要抓紧用功;只要下的工夫足够,不懂的地方自然会豁然开朗。  学习的时候心中有疑惑的地方,要立刻做笔记;有机会就向人请教,以求得确切的含义。  【小故事】赵普夜读  赵普在五代后周时期跟随赵匡胤,同他一起出生入死。一开始赵普并没读过多少书,也没多大的学问,时常闹出笑话。赵匡胤告诉他,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学问,才能明白天下大事。赵普听了,下定决心要好好读书。  赵普读书十分用功,因为他知道天下书浩如烟海,一生不可能都读完,于是就从最经典的书入手,一本一本啃下去,学问逐渐加深。他为赵匡胤出谋划策,立下不少功劳。  后来赵匡胤做了皇帝,封赵普为宰相。虽然日理万机,公事繁忙,但赵普仍然坚持读书,手不释卷。白天没有时间看书,他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认真阅读。  有一天晚上,赵匡胤有紧急国事要商量,可是文武百官都退朝回家了,赵匡胤就到赵普府上去找他。刚进门,就发现赵普还在挑灯夜读,便问他读的是什么书。赵普回答说是《论语》。赵匡胤很是奇怪,说《论语》是小孩子们刚入学时读的书,你都是宰相了,为什么还要读它?  赵普回答说:“别看《论语》简单,里头可包含着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我只用了半部《论语》就帮您打下江山,现在还要用半部《论语》来帮您治理江山。”  宋太祖听后感慨不已。  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译文】读书做功课的房间要收拾清洁,墙壁要干干净净,书桌要整整齐齐,笔砚都要摆放端正。  墨如果磨偏了,表明你内心不端正;字写得不够谨慎工稳,说明你心神散乱。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译文】书籍摆放要有固定的位置,读完后要放回原来的地方。即便是遇到紧急的事情,也要将书籍整理捆扎好后才可以离开。如果书本有缺漏或者破损,要及时修补好。  【小故事】韦编三绝  孔子名叫孔丘,春秋时期鲁国人,从小酷爱读书学习,十分崇拜周朝初年那位制礼作乐的周公,对古礼特别熟悉,对当时读书人应该学习的“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都十分精通。  孔子一向注重礼仪教化,当时的学堂由国家开设,只有贵族子弟才有资格学习,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根本没有入学的资格,对礼仪方面也知之甚少。孔子于是开门讲学,远近有志向的学子都来拜投到他门下,跟从他学习礼仪文化。据说孔子有七十二个得意门生,弟子约莫三百多人。  当时是春秋末年,社会动荡,周王室衰微,各诸侯国间争权夺利,经常出现战争。孔子本来有满腔的抱负,想要匡扶天下,让人民都过上安定统一的生活。一开始在鲁国,他的政治主张不被鲁定公接受,孔子十分失望,于是离开鲁国,带着一帮弟子周游列国。  孔子在列国奔波了七八年,希望能够实现周朝初年礼乐制度的政治主张。谁知道,当时的各诸侯国都卷入吞并与被吞并的浪潮中,孔子的主张被贵族们认为是不切合实际的瞎想,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得以实现。  孔子看透了这个社会,于是回到鲁国旧居,将全部精力都放到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上。孔子晚年还整理了几种重要的古代文化典籍,像《》、《尚书》等,并把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改编订,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因为当时的书都是用熟牛皮绳子穿起竹简木片,竹简上刻着文字,搬动起来十分费劲。孔子整理书籍需要大量的竹简,可是他将所有需要用的书都按照一定的顺序摆放整齐,丝毫不乱。传说他晚年喜读《周易》,曾经翻来覆去地读,竟使编联《周易》的牛皮绳子(韦编)断了好几次。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译文】不是圣贤写就的儒家经典就坚决摒弃不要看,否则就会遮蔽你的耳目,损坏你的意志。  不要自甘堕落,不要自暴自弃;圣人和贤人的境界,我们也能一步步逐渐达到。  【小故事】凿壁借光  西汉时期的匡衡是个穷人家的孩子,从小受苦,没条件去上学,但是他特别喜欢读书。  村子里有一位老先生,家中藏了很多圣贤书。匡衡于是主动要求给老先生做工,什么工钱都不要,只求老先生能够每天借一本书给他看。老先生看他这么好学,便答应了。  就这样,匡衡白天在老先生家做工,放工了便揣一本书回家看。可是匡衡家特别穷,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家里人都是天一黑就睡下了。匡衡睡不着,好不容易借来了书,没办法看怎么成?  一天晚上,匡衡忽然发觉墙上有一丝光线,仔细观察,原来是邻居家的光透过墙壁的缝隙射过来了。邻居家每天都要纺纱织布,晚上也要点起油灯干活儿。匡衡于是偷偷把那一条缝隙挖大了一些,成为一个小洞。  每天晚上,邻居家纺纱织布,匡衡就靠在墙边,借助洞里射过来的光线看书,一直看到深夜,邻居家灯灭了,他才合上书本睡觉。  匡衡这样几年如一日,刻苦攻读,将老先生家的书都读完了,学问越来越大,后来做了汉元帝的丞相。而匡衡“凿壁借光”的事情也被周围人传扬开去,成为子弟们学习的榜样。
本文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何子骞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