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纸标注ct,木楼梯扶手70元1米左右板厚度大于150mm,上部钢筋需要贯通吗

【图文】(图集+实例)钢筋工程量计算-板和楼梯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图集+实例)钢筋工程量计算-板和楼梯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积分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楼梯梯板上部钢筋拉通,指的是什么_百度知道
楼梯梯板上部钢筋拉通,指的是什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楼梯梯板上部钢筋拉通指的是在楼梯斜板中部面筋也通长设置,梯板上部相应钢筋满铺,通常指的是板筋。主要是因为负筋截断处容易有混凝土剥落或梯段板断裂,也就是说此处是个薄弱位置,所以要加强配筋,建议负筋拉通。  钢筋的基本原则的能通则通,钢筋不同的取大值。平时所说的相邻两跨同配筋而不拉通的问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梁的跨度接近8米,常规做法是通长筋的长度大于8米需要搭接。
采纳率:74%
来自团队:
意思是指在楼梯斜板中部面筋也通长设置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楼梯梯板上部钢筋拉通是指在楼梯斜板中部面筋也通长设置。
意思是指在楼梯斜板中部面筋也通长设置,应当要求设计人员明确标明配筋。
应该是梯板上部相应钢筋满铺,通常指的是板筋。
是指上部贯通筋么?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梯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山东&|&坏坏兔
CT型楼梯单构件输入里含不含平台板钢筋
图纸设计是CT型楼梯,含踏步段和高端平板,我选了CT单构件输入以后,想问下:平台板的钢筋用另算么?还是CT楼梯已经含了平台板的钢筋了。
注:请在以下交流中文明用语,共创和谐交流圈!
公告:此平台禁止发布任何违法和广告信息,违者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亲爱的用户,哒哒客服改版了
入口迁移至G+工作台在线服务页面,请您前往G+连接哒哒妹子吧~梯板负筋指的是什么_百度知道
梯板负筋指的是什么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这是一种通俗叫法,指的是:位于楼梯斜板内的上层,且在梯段内为非通长筋(在梯段上、下二端有,但中间段内无),仅承受负弯矩的钢筋。生命愉悦!有用请采纳。
梯板面的负弯矩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梯板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关于11G系列图集常见问题最详细解读
13G101-11总说明1 编制依据 1.1 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13]86 号“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13 年国 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1.2 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发布实施时,应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验 算后选用。 1.3 配套使用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101 系列国家建筑标准设 计图集: 11G101-l(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1G101-2(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11G101-3(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 2 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 6 至 9 度抗震设计的现浇混凝土民用建筑和 工业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不包括人防工程设计) 。包括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 支-剪力墙结构、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以及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 台。 3 编制目的 3.1 本图集针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G101 系列图集在使用中反馈的问题进行汇总、 整理、 分析, 并将常见问题按国家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及较为成熟的经验给出构造做法,避免工程中遇 到疑惑问题而影响施工进度,甚至因错误做法而造成返工;为确保工程质量,正确掌握结构1 构造要求,更好地使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Gl01 系列图集而编制本图集。 3.2 本图集是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 G101 系列图集进行扩展,增加 G101 系列图集答疑中遇到 的而 G101 系列图集中未包括的内容。 4 编制内容 4.1 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构造、柱和节点构造、剪力墙构造、梁构造、板构造、基础构 造的答疑。 4.2 本图集采用图文并茂一问一答方式,针对施工中容易混淆、容易忽视、容易出错的问题 给出正确做法的解答。 5 使用说明 5.1 图集第 4 页提供了“G101 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索引表” ,可根据问题进行索引。 5.2 本图集与 G101 系列图集配合使用,可供设计、施工、监理等人员准确理解和实施平法设 计结构施工图。 5.3 使用本图集应严格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4 鉴于工程的具体情况,解决问题的措施不是唯一的,施工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采取 合理的措施。 6 其他 6.1 本图集未注明尺寸单位除标高为米(m)外,其余均为毫米(mm) 。 6.2 本图集中涉及 90°弯折锚固时所述“平直段长度”及“弯折段长度”均指包括弯弧在内 的投影长度,见下图。G101 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索引表 编号 1.1 1.2 一 1.3 般 构 1.4 造 1.5 问题描述 页码 什么是钢筋锚固?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如何确定? 1-1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为什么要修正?如何修正? 采用光圆钢筋时锚固长度是否已包括末端 180°弯钩长度,180°弯钩长度 取值为多少?什么时候可不设 180°弯钩? 纵向受拉钢筋弯钩锚固及机械锚固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有什么要求?可 用在什么地方? 11G101 系列图集涉及到的钢筋 90°弯折锚固有几种?为什么弯折锚固时2 1.6 1.7 1.8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1.17 1.18 2.12.2柱 2.3 和 节 点 2.4 构 造 2.52.6必须要保证直段的长度?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如何确定? 钢筋连接有何基本要求?各种连接方式的优缺点?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百分率有何要求?不同直径钢筋搭接 时搭接长度及接头百分率如何计算?同一构件中配筋直径不同时,如何判 定是否属于同一搭接区域? 不同等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百分率有何要求?机械连接有何其他要求?不 同直径钢筋机械连接如何计算接头百分率? 常用普通钢筋焊接有何要求?不同焊接方法如何应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 时应注意的问题。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为什么要求搭接长度范围配置横向钢 筋,有何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有何要求?柱、墙地面以下保护层如何设置?什么情况下保 护层厚度可适当减小?保护层厚度较大时如何设置防裂钢筋? 为何要划分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其目的是什么?在工程施工中如何理 解环境类别的划分?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都对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基本要求,如何满足这 样的要求?耐久性与什么因素有关,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结构中钢筋的选用有何要求?牌号带“E”的钢筋性能和普通钢筋相比有何 特别要求?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代换,是否可以高强度钢筋等面积替换低强 度钢筋?在同一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是否可以同时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 钢筋? 焊接封闭箍筋有何要求?箍筋末端拉钩有何要求?拉筋拉钩做法有何要 求? 并筋的主要形式及等效直径的计算方法?采用并筋时如何计体保护层厚 度、钢筋间距及锚固长度?并筋如何搭接? 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浇筑节 点核心区的混凝土?若不允许同时浇筑该部位混凝土时,应该采取什么措 施?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的太密集,施工很不方便,是否可以不按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方法设置?抗震设计及非抗震设计对框架节点核心区箍 筋有何不同要求? 如何正确理解嵌固部位和基础顶面的关系?抗震设计的框架柱嵌固部位箍 筋加密区高度为什么比其他楼层大?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地下一层 柱每侧纵筋为什么要求多 10%且不能伸至嵌固部位以上? 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为何在楼层的上下和柱根部范围内设置非连接区?非 连接区的长度如何计算?如果在非连接区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时,是否 也可以在此处连接?有何构造要求? 钢筋混凝土柱要求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范围内箍筋加密, 如何理解 “刚 性”地面?当边柱仅一侧为刚性地面时,是否也需要箍筋加密?柱中的纵 向钢筋是否可以在此范围内连接?当与柱根部箍筋加密区重叠时,是否要 重叠设置箍筋加密? 框架结构在顶层端节点处为什么要求搭接,有何要求?图集中的构造做法 如何选择?3 框架柱在顶层的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的弯弧内半径比其他部位 的要大,是如何考虑的?加大弯折半径后还要增加附加钢筋,可否取消? 2.8 短柱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求箍筋全高加密? 2.9 有些框架柱内设置了芯柱,这样设置有何意义?纵向钢筋如何锚固?箍筋 有何特殊的要求? 2.10 什么是框支梁、框支柱?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建筑中,构造措施有何 不同的要求?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开洞时,构造需要如何加强? 剪 3.1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为何有底部加强部位的要求,其高度是如何规定的?加 力 强部位有何主要构造要求?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是否也有底部加强部位的 墙 规定? 结 3.2 哪些部位设置的是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平法注写及配筋有何要求?构造 构 边缘构件有何要求? 3.3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与普通做法 有何不同?施工时如何选用? 3.4 在剪力墙中,除在端部和转角等处设置了边缘构件外,还在墙内设有扶壁 柱或暗柱,这样的柱有何作用?在构造上应如何处理? 3.5 剪力墙端部有边缘构件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柱中的位置如何摆 放?水平分布钢筋是否要在暗柱中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如果已经满足锚 固长度,是否还需要设置弯钩?墙体端部有转角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如何 处理? 3.6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在顶层楼板处如何锚固? 剪力墙中的端柱和边框梁在顶层节点处的构造做法? 3.7 剪力墙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与墙中的连梁、暗梁及边框梁中 的钢筋应如何摆放? 3.8 跨高比不小于 5 的连梁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是否应标注为 KL?这样的梁 有何特别?施工时应如何处理? 3.9 地下室外墙外侧水平钢筋在转角处如何连接? 4.1 在梁中纵向钢筋的水平最小净距是多少?如果配置双层钢筋时,竖向净距 是多少?当下部配置三排纵向钢筋时,第三排钢筋的水平净距和其他层的 是否相同? 4.2 当梁下部有悬臂板时,对于这种梁下部均布荷载的情况,是否要设置附加 抗剪横向钢筋?如何设置? 4.3 框架梁或连续梁支座处非通长筋的伸出长度按净跨的 1/3 来计算,还应注 意什么问题?当跨度不相同时,支座处的非通长钢筋的长度应如何确定? 连续梁边支座按简支设计时,伸出长度有何要求? 梁 4.4 楼层框架梁边支座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弯折锚固时.当直段长度不满 构 足≥0.4labe(0.41ab)的要求时,是否可用加长弯折段长度使总长度满足 造 最小锚固长度的要求? 4.5 框架梁中的上部通长钢筋设置有何要求?通长钢筋与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 直径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应如何连接?支座上部的负弯矩钢筋与架立 钢筋应怎样连接? 4.6 框架梁的下部纵向受力纲筋在中间支座不能拉通时,在支座内应如何锚 固?下部钢筋是否可以在支座附近连接? 4.7 在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中,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楼面梁边支座,梁 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如何确定?2.74 4.84.94.104.114.12 4.13 4.144.15 4.16 5.1 5.2 5.3 5.4 板 构 5.5 造 5.65.7 6.1 6.2 6.3 基 础 6.4 构 造 6.5 6.6在框架结构中,有时梁一端的支座是框架柱而另一端的支座是框架梁或者 是剪力墙:施工图中标注为框架梁(KL) ,梁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梁端箍筋加 密的处理措施? 当框架梁是宽扁梁时,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能全部在框架柱的范围内通 过,其余钢筋应怎样布置?不能穿过柱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边支座 应如何锚固?抗震设计时,箍筋加密区的长度如何确定? 非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锚固时, “设计按铰接”及“充分利用钢筋 的抗拉强度”如何理解?当支座宽度不足时,是否可以伸入相邻跨板内锚 固? 非框架梁(不受扭)下部纵向钢筋要求伸入端支座 12d,当支座长度不能 满足要求时,如何处理?当非框架梁支座为砌体墙时,还应注意些什么问 题? “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指什么?此时非框梁纵向钢筋构造有何不同? 梁什么情况下需要配置腰筋?有何构造要求? 梁中有集中力处,是否必须同时设附加箍筋和吊筋?附加箍筋的布置长度 范围应该多大?附加箍筋的布置范围内是否可以取消抗剪箍筋?当采用吊 筋时,距梁下边缘的距离应该是多少? 各类梁的悬挑端配筋构造如何选择,屋面和楼层梁是否一样?悬挑部分上 部纵向钢筋为什么不可以在上部截断? 竖向折梁折角处纵向钢筋有何构造要求?弯折处箍筋如何配置? 施工图纸中经常会对双向板的配筋提出下部钢筋短方向在下、长方向在上 的要求,如何理解双向板及单向板? 如何理解楼板和屋面板中配置的各种钢筋? 有梁楼盖(屋盖)板上部纵筋在端支座的锚固有何要求?当支座宽度不能 满足锚固要求时,是否可以在悬挑端进行锚固? 框支剪力墙结构中,转换层楼板在边支座处楼板的上、下层钢筋有何锚固 要求?当此层有较大洞口设置边梁时,边梁的加强钢筋是否可以搭接? 当悬臂板内外标高不相同时,上部钢筋是否可以拉通?当悬臂板无内跨楼 板时,上部钢筋应如何锚固?下部配置构造钢筋时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 是多少?有抗震设防要求时,是否要满足抗震设防锚固长度的要求? 当悬挑板在阳角处布置有放射钢筋时,应该布置在什么区域内,钢筋的间 距如何计算?放射钢筋伸入支座内的长度应如何计算?悬挑板在阴角处钢 筋如何布置? 斜向楼板钢筋或者其他斜面的钢筋,其间距是按斜面布置还是应该按垂直 地面布置?现浇板式楼梯的斜向分布钢筋应如何布置? 柱纵向箍筋在基础为的锚固有何要求? 混凝土墙纵向钢筋在基础内的锚固有何要求? 柱、墙插筋保护层厚度≤5d 时,应设锚固区横向钢筋,应如何设置?当周 边配有其他钢筋时是否可替代? 独立深基础短柱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有些什么构造要求?柱内纵向钢筋如 何锚固?箍筋加密区范围有何要求? 墙下条形基础与柱下条形基础有何区别?梁板式条形基础和板形基础分布 钢筋如何设置? 基础梁、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中上部纵向钢筋在中间支座锚入可否?其纵 向受力钢筋连接区域有何要求?5 6.7 6.8 6.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6基础梁 JL 在端支座处分外伸和无外伸两种情况, 纵筋锚固有何要求?上部 纵筋是否需要全部伸至尽端?基础次梁 JCL 纵筋在端支座内如何锚固? 筏板基础底板上剪力墙洞口位置是否设置过梁,有何构造要求? 梁板式筏形基础中钢筋排布应注意什么问题?底平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如 何排布?顶平梁板式筏形基础钢筋如何排布? 筏形基础什么部位有要封边?有何构造要求? 筏形基础电梯基坑配筋的构造要求?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的边长≥2500mm 时,底板受力钢筋的长度按边长 减短 10%,桩基承台受力钢筋的长度是否同样按边长减短 10%? 三桩承台受力钢筋如何布置?其构造要求有哪些? 承台梁纵向钢筋如何连接、锚固? 桩伸入承台和承台梁内的长度有何要求?桩中的纵向钢筋在承台和承台梁 中如何锚固?当采用一柱一桩时,是否可以取消承台? 什么情况下设基础联系梁?有何构造要求?1 一般构造1.1 什么是钢筋锚固?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如何确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主要是依靠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作用,因此 钢筋的锚固是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基础。如锚固失效,则结构将丧失承载能力并由此导致结构 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O1O-2010 中关于受拉钢筋锚固包括基本锚固长度 lab、锚 固长度 la、 抗震锚固长度 lae 以及 labe。 其中 la、 lae 用于钢筋直锚或总锚固长度情况, lab、 labe 用于钢筋弯折锚固或机械锚固情况,施工中应按 GlO1 系列图集中标准构造图样所标注 的长度进行下料. 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1.2 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为什么要修正?如何修正?6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锚固条件的交化,锚固长度也应做相应的调整。以下 5 种情况下, 对钢筋的锚固长度进行修正。当多于一项时,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ξ a 按连乘计算,但不应小 于 0.6。 l 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大于 25mm 时:ξ a=1.1;这是考虑粗直径带肋钢筋相对肋高减小, 对钢筋锚固作用有降低的影响。 2 采用环氧树酯涂层钢筋时 ξ a=1.25;为解决恶劣环境中钢筋的耐久性问题,工程中采 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该种钢筋表面光滑对锚固有不利的影响,试验表明涂层使钢筋的锚固 强度降低 20%左右。 3 受施工扰动影响时:ξ a=1.1;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的情况下《如滑模 施工或其他施工期依托钢筋承截的情况) , 因混凝土在凝固前受扰动而影响与钢筋的粘结锚固 作用。 4 保护层厚度 c 较大时:锚固钢筋常因外围混凝土的纵向劈裂而削弱锚固作用,当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较大时,握裹作用加强,锚固长度可适当减短。此处保护层厚度指锚固长度范 围内钢筋在各个方向的保护层厚度。 当 c=3d 时,ξ a=0.8; 当 c≥5d 时,ξ a=0.7; 当 3d<c<5d 时,ξ a=0.95-0.05c/d。 5 配筋富余时:当纵向受力钢筋的实际配筋面积大于其设计计算面积时,如因构造要求 而大于计算值,钢筋实际拉应力小于抗拉强度设计值时,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ξ a 可取值为设 计计算面积与实际配筋面积的比值。但不得用于抗震设计计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中。 1.3 采用光圆钢筋时锚固长度是否已包括末端 180°弯钩长度,180°弯钩长度取值为多少? 什么时候可不设 180°弯钩? l 光圆钢筋系指 HPB300 级钢筋,由于钢筋表面光滑,只靠摩阻力锚固,锚固强度很低, 一旦发生滑移即被拔出,因此其末均应做 180°弯钩,如图 1.3 所示。作受压钢筋时可不做 弯钩。 HPB300 级钢筋末端 180°弯钩, 其弯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 3d, 弯弧内直径 2.5d, 180° 弯钩需增加长度为 6.25d。7 2 板中分布钢筋(不作为抗温度收缩钢筋使用) ,或者按构造详图已经设有≤15d 直钩时, 可不再设置 180°弯钩。 1.4 纵向受拉钢筋弯钩锚固及机械锚固的主要形式有哪几种?有什么要求?可用在什么地 方? 弯钩及机械锚固主要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锚头(弯钩、贴焊锚筋、焊接锚板或螺栓锚头) 对混凝土的局部挤压作用加大锚固承载力,可以有效减小锚固长度,采用弯钩或机械锚固后, 包括弯钩或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0.6labe(0.6lab) 。弯钩及机械 锚固的主要形式见图 1.4。 1 末端带 90°弯钩形式:当上部存在压力(如中间层框架节点)时,包括弯钩或锚固端 头在内的锚固长度(投影长度)可取为≥0.4labe(0.4lab) 。当用于截面侧边、角部偏置锚 固时,端头弯钩应向截面内侧偏斜。 2 末端带 135°弯钩形式:建议用于非框架梁、板支座节点处的锚固,当用于截面侧边、 角部偏置锚固时,端头弯钩应向截面内侧偏斜。 3 末端贴焊锚筋形式:建议用于非框架梁、板支座节点处的锚固。其中一侧贴焊锚筋形 式。当用于截面侧边、角部偏置锚固时,贴焊锚筋应向截面内侧偏斜。 4 末端与钢板穿孔塞焊及末端带螺栓锚头的形式:可用于任何情况,但需注意螺栓锚头 和焊接钢板的承压面积不应小于锚固钢筋截面积的 4 倍,且应满足间距要求,钢筋净距小于 4d 时应考虑群锚效应的不利影响。 1.5 11G101 系列图集涉及到的钢筋 90°弯折锚固有几种?为什么弯折锚固时必须要保证直 段的长度? 1 纵向受力钢筋锚固时,当不能满足直锚要求时,可采用在钢筋端部设置 90°弯钩的形 式,11G101 系列图集中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弯折锚固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1)直段长度≥0.6labe(0.6lab) ,弯折段长度 15d,要求直段宜伸至支座尽端;用于直 锚长度不足,且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的情况。 2)直段长度≥0.4labe(0.4lab) ,弯折段长度 15d,要求直段宜伸至支座尽端;用于当8 锚固钢筋上部承受充分压力作用时,直段长度适当减小,该种情况是情况 l)的特殊形式。 如框架中间层端节点。 3)直段长度≥0.35lab,弯折段长度 15d,要求直段宜伸至支座尽端;用于梁、板简支 端上部钢筋的锚固。 4)框架顶层中柱顶纵向受力钢筋从梁底算起直段长度≥0.5labe(0.5lab) ,弯折段长度 12d,要求竖直段伸至柱顶。 2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支座长度限制造成无法满足直段的情况,有些人认为这种情况下 直段短些,弯折段长些,总的长度满足锚固长度 laE(la)就可以了,这种做法是不允许的。 弯折锚固是利用受力钢筋端部 90°弯钩对混凝锚固承载能力,从而保证了钢筋不会发生锚固 拔出破坏,弯折段的长度按图集要求已能满足要求,过长则浪费。弯折锚固要求弯钩之前必 须有一定的直段锚固长度,是为了控制锚固钢筋的滑移,使构件变形不至于发生较大的裂缝 和变形。 1.6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如何确定?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钢筋搭接接头面积 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计算: 非抗震设计时:ll=ζ lla 抗震设计时:lle=ζ llae 式中 ll――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l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e――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ζ l――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25%时 取 1.2;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50%时取 1.4;当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百分率为 100%时取 1.6。 当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百分率在 25%~50%之间时按公式 (1.6 -l)计算,在 50%~100%之间时按公式(1.6-2)计算。 ζ l=1+0.2x 实际百分率/25%(1.6-1) ζ l=1.2+0.2x 实际百分率/50%(1.6-2) 表 1.6-1、1.6-2 分别给出了非抗震设计、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抗震等级为三级时的搭 接长度取值。 1.7 钢筋连接有何基本要求?各种连接方式的优缺点? 钢筋连接方式主要有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三种,各自的特点见表 1.7;设置时应9 遵循以下原则: 1 接头应尽量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应避开结构受力较大的关健部位。抗震设计时避开梁 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如必须在该区域连接,则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 2 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层高内的同一受力钢筋上宜少设连接接头,不宜设置 2 个或 2 个以 上接头。 3 接头位置宜互相错开,在连接范围内,接头钢筋面积百分率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4 在钢筋连接区域应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在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模向 构造钢筋或箍筋。 5 轴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杆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杆)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得果用绑扎搭接 接头。 6 当受拉钢筋的直径 d>25mm 及受压钢筋的直径 d>28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表 1.7 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及烽接的特点 类型 绑扎搭接 机理 优点 缺点 对于直径较粗的受力钢筋,绑扎搭接长 度较长,施工不方便,且连接区域容易 发生过宽的裂缝利用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 应用广泛 粘结锚固作用实现传力利用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 机械连接 咬合作用或钢筋端面的承 压作用实现钢筋连接 利用热熔融金属实现钢筋 焊接连接 连接比较简便、 可 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以 靠 及连接件间的横向净距将减小 节省钢筋, 接 焊接接头往往需人工操作,因而连接质 头成本低 量的稳定性较差1.8 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接头百分率有何要求?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时格接长度及 接头百分率如何计算?同一构件中配筋直径不同时,如何判定是否属于同一搭接区域? 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搭按按头面积百分率: l 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2 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 3 当工程中需要增大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类构件不宜大于 50%;板类、墙 类及柱类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梁、板受弯构件,按一侧纵向受拉钢筋面积计算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即上部、下部钢 筋分别计算;拄、剪力墙按全截面钢筋面积计算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 搭接钢筋接头除应满足接头百分率的要求外,宜间隔式布置,不应相邻连续布置,如钢 筋直径相同,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50%时隔一搭一,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25%时隔三搭一。 直径不相同钢筋搭接时,不应因直径不同钢筋搭接而使构件截面配筋面积减小;需按较 细镇筋直径计算搭接长度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见图 1.8-1。同一构件纵向受力匆筋直径不同10 时,各自的搭接长度也不同,此时搭接区段长度应取相邻搭接钢筋中较大的搭接长度计算, 见图 1.8-2。 1.9 不同等级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百分率有何要求?机械连接有何其他要求?不同直径钢筋机 械连接如何计算接头百分率? 1 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为 35d,d 为连接钢筋的较小直径。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 受拉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宜大于 50%,受压时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纵向受力钢筋的机械连 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l)通常情况下,工程设计优先选用Ⅱ级接头,且控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 2)实际施工过程如必须采用 100%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用 I 级接头。 3)廷性要求不高部位可采用Ⅲ级接头,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25%。 4)抗震设计的框架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不宜设置接头。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Ⅱ级 接头或Ⅰ级接头,接头百分率均不应大于 50%。 5)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 50%,应满足抗疲劳性能的要 求。 2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保护层:条件允许时,钢筋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 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CB5 有关钢筋的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条件不允许 时,连接件保护层不得小于 15mm。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 25mm。 3 不同直径钢筋机械连接时,接头面积百分率按较小直径计算。同一构件纵向受力钢筋 直径不同,连接区段长度按较大直径计算。见图 1.9。 1.10 常用普通钢筋焊接有何要求?不同焊接方法如何应用, 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应注意的问 题。 细晶拉热轧带肋钢筋(HRBF)焊接应经过试验确定。 热轧带肋钢筋(HRB〕直径大于 28mm 焊接应经过试验确定。 余热处理钢筋(RRB)不宜焊接(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CJ18-2012 中 RRB400W 级钢 筋可采用闪光对焊或电弧捍) 。 常用焊接方法包括电阻点焊、闪光对焊、电渣压力焊、气压焊、电弧焊,使用中应注意: 1 电阻点焊:用于钢筋焊接骨架和钢筋焊接网。焊接骨架较小钢筋直径不大于 10mm 时, 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 3 倍; 较小直径为 12~16mm 时, 大小钢筋直径之比不宜大于 2 倍。 焊接网较小钢筋直径不得小于较大直径的 60%。 2 闪光对焊:钢筋直径较小的 400 级以下钢筋可采用“连续闪光焊” ,钢筋直径较大,端 面较平整时,宜采用“预热闪光焊’ ,钢筋直径较大,端面不平整时,应采用“闪光-预热闪11 光焊” 。连续闪光对焊所能焊接的钢筋直径上限应根据焊接容量,钢筋牌号等具体情况而定。 具体要求见《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 4mm。 3 电渣压力焊:仅应用于柱、墙等构件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不大于 10°)钢筋。不同 直径钢筋焊接时径差不得超过 7mm。 4 气压焊:可用于钢筋在垂直位置、水平位置或倾斜位置的对接焊接。不同直径钢筋焊 接时径差不得超过 7mm。 5 点弧焊:包括帮条焊、搭接焊、坡口焊、窄间隙焊和熔槽帮条焊。帮条焊、熔槽帮条 焊使用时应注意钢筋间隙的要求。窄间隙焊用于直径≥16mm 钢筋的现场水平连接。熔槽帮条 焊用子直径≥20mm 钢筋的现场安装焊接。 注: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接头百分率计算同机械连接。 1.11 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时为什么要求搭接长度范围配置横向钢筋,有何要 求? 绑扎搭接钢筋在受力后的分离趋势及搭接区混凝土的纵向劈裂,尤其是受弯构件挠曲后 的翘曲变形,要求对搭接连接区域有很强的约束。 因此在梁、柱类构件纵向受力钢筋(包括受扭纵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体 规定如下: 1 箍筋直径不小于搭接筋最大直径的 0.25 倍。 2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最小直径的 5 倍,且不应大于 100mm。 3 当受压钢筋直径 d>25mm 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mm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 筋,见图 l.11;例如柱中的钢筋. 机械连接接头在箍筋非加密区没有箍筋加密要求,但必须进行必要的检验。 焊接接头在箍筋非加密区也没有箍筋加密要求,但要求现场检验及时发现和纠正虚焊、 夹渣气泡,内裂缝等缺陷,以及由于环境温度变化引起的内应力等。12 1.12 混凝土保护层有何要求?柱、 墙地面以下保护层如何设置?什么情况下保护层厚度可适 当减小?保护层厚度较大时如何设置防裂钢筋? l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 距离,最小保护层厚度见表 1.12;表中数据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的混凝土结构,除 满足表中最小保护层厚度要求外,尚应注意: l)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 C25 时,表中保护层厚度应增加 5mm; 3)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 40mm;无垫 层时不应小于 70mm。承台底面钢筋保护层厚度尚不应小于桩头嵌入承台内的长度。 表 1.12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cmin(mm) 环境类别 一 二a 二b 三a 三b 板、墙 15 2O 25 3O 4O 梁、柱 2O 25 35 4O 50各类构件保护层厚度示意见图 1.12-1~6。 2 混凝土结构中的竖向构件在地上、地下由于所处环境类别不同,因此要求保护层厚度 也不同,此时可对地下竖向构件采用外扩附加保护层的方法,使柱主筋在同一位置不变,见 图 1.12-5。 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在采取下列有效措施时可适当减小,但减小之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 厚度不能小于钢筋公称直径。13 1)构件表面设有抹灰层或者其他各种有效的保护性涂料层时。 2)混凝土中采用掺阻锈剂等防锈措施时,可适当减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使用阻锈剂应 经试验检验效果良好,并应在确定有效的工艺参数后应用。 3)采用环氧树脂涂层钢筋、镀锌钢筋或采取阴极保护处理等防锈措施时,保护层厚度可 适当减小。 4)当对地下室外墙采取可靠的建筑防水做法或防护措施时,与土壤接触面的保护层厚度 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 25mm。 4 当梁、柱、墙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 50mm 时,宜对保护层混凝土采取有效的构造措 施进行拉结,防止混凝土开裂剥落、下坠。可采取在保护层内设置防裂、防剥落的钢筋网片 的措施,网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25mm,其直径不宜大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 150mm。 保护层厚度不大于 75mm 时可设 A4@150 的网片钢筋。 梁设置防裂防剥落钢筋网片示意见图 1.12-7。 在工程中经常会遇到框架梁与框架柱的宽度相同, 或者框架梁与框架柱一侧相平的情况, 这时框架梁中的最外侧纵向受力钢筋应从框架柱外侧纵向钢筋的内侧穿过。这么做会造成保 护层厚度大于 50mm 的情况,会使混凝土保护层产生开裂,影响对纵向受力的保护作用也影响 结构的耐久性,必要时宜在此部位设置防裂防剥落钢筋网片,见图 1.12-8、图 1.12-9。1.13 为何要划分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其目的是什么?在工程施工中如何理解环境类别的 划分? 1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的划分是为了保证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 不同环境下耐久性的要求是不同的。混凝土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 设计,包括混凝土材料耐久性基本要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耐久 性技术措施以及结构使用阶段的检测和维护要求。 2 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是指混凝土暴露表面所处的环境条件,见表 1.13。 1)严寒地区系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不少于 145d 的地14 区。 2)寒冷地区系指最冷月平均温度-10~0℃,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 90~145d 的 地区。 3)室内干燥环境是指构件处于常年干燥、低湿度的环境;室内潮湿环境是指构件表面经 常处于结露或湿润状态的环境。 4)干湿交替环境是指混凝土表面经常交替接触到大气和水的环境条件。 5)受除冰盐影响环境是指受到除冰盐盐雾影响的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是指被除冰盐 溶液溅射的环境以及使用除冰盐地区的洗车房、停车楼等建筑。 6)海岸环境和海风环境宜根据当地情况,考虑主导风向及结构所处迎风、背风部位等因 素的影响,由调查研究和工程经验确定。 7)四类和五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要求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表 1.13 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条件 环境类别 条件 一 室内干燥环境;无侵蚀性静水浸没环境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与无侵蚀 二a 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冰冻线以下与无侵蚀性的水或 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干湿交替环境;水位频繁变动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严寒和寒冷地 二b 区冰冻线以上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三a 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区环境;受除冰盐影像环境;海风环境 三b 盐渍土环境;受除冰盐作用环境;海岸环境 四 海水环境 五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像的环境 1.14 施工图设计文件中都对结构混凝土的耐久性提出了基本要求, 如何满足这样的要求?耐 久性与什么因素有关,施工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可靠性,耐久性的基本要求是其中的一方面,结构的可靠 性是由结构的安全性要求、结构的适用性要求和结构的耐久性要求三者来保证的,根据《工 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 的规定,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正常维护下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所谓足够的耐 久性能,系指结构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中,在预定时期内,其材料性能的恶化不至于导致结构 出现不可接受的失效概率。 从建筑工程的角度来讲,足够的耐久性能是指在正常维护条件下,结构能够正常使用到 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 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要 求,是根据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而提出的要求。不仅要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而且规15 定了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混凝土的水胶比、混凝土强度等级、氯离子含量和碱 含量等耐久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 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应满足设计文件中所规定的结构耐久性的基本要求。 2 当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环境类别为一~三类时,应符合表 1.14 的要 求。 1.15 结构中钢筋的选用有何要求?牌号带“E”的钢筋性能和普通钢筋相比有何特别要求? 1 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中,对材料的要求分为强制性要求和非强制性要求两种。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这类构件包括框架梁、框架柱、框支 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以及伸臂桁架的斜撑、框架中楼梯的梯段等)中的纵向受 力普通钢筋强屈比、超强比和均匀伸长率方面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l)强屈比: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这是为了 保证当构件某个部位出现塑性铰以后,塑性铰处有足够的转动能力和耗能能力,大变形下具 有必要的强度潜力。 2)超强比: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这是为了保证按设计 要求实现“强柱弱梁” 、 “强剪弱弯”的效果,不会因钢筋强度离散性过大而受到干扰. 3)均匀伸长率: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 9%;这是为了保证在抗 震大变形的条件下,钢筋具有足够的塑性变形能力。其他普通钢筋应满足设计要求,宜优先 采用延性、韧性和焊接性较好的钢筋。 2 带肋钢筋包括普通热轧钢筋(HRB335、HRB400、HRB500)和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 HRBF400、HRBF500) ,在《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 中还提供了 牌号带“E”的钢筋: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HRBF500E。这些 牌号带“E"的钢筋在强屈比、超强比和均匀伸长率方面均满足第 1 条中要求,抗震结构的关 键部位及重要构件宜优先选用。 1.16 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代换, 是否可以高强度钢筋等面积替换低强度钢筋?在同 一构件中的纵向受力钢筋是否可以同时使用不同强度等级的钢筋? 1 在工程中由于材料供应等原因,往往会对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受力钢筋进行代换。钢 筋代换一般不可以简单的采用等面积代换或用大直径代换,特别是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 梁、柱、剪力墙的边缘构件等部位,当代换后的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大于原设计纵向钢 筋总承载力设计值时,会造成薄弱部位的转移,以及构件在有影响的部位发生混凝土的脆性 破坏(混凝土压碎、剪切破坏等) ,对结构并不安全。钢筋代换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当需要进行钢筋代换时, 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钢筋代换主要包括钢筋的品种、 级别、16 规格、数量等的改变。 2)钢筋代换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钢筋总承载力设计值应相等。 3)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和钢筋间距等构造要求。 4)钢筋强度和直径改变后,应验算正常使用阶段的挠度和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 2 同一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同一部位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同一牌号的钢筋。 1.17 焊接封闭箍筋有何要求?箍筋末端拉钩有何要求?拉筋拉钩做法有何要求? 上部结构构件中,G101 系列图集要求的箍筋都为封闭箍筋,封闭箍筋可采取焊接封闭的 做法,也可在末端设置弯钩。 1 焊接封闭箍筋宜采用闪光对焊;采用气压焊或单面搭接焊时,应注意最小直径适用范 围。单面搭接焊适用于直径不小于 10mm 的钢筋,气压焊适用于直径不小于 12mm 的钢筋。为 保证焊接质量, 焊接封闭箍筋应在专业加工场地并采用专用设备完成,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12 规定了详细的施工操作和验收要求。焊接封闭箍筋要求如下: l)每个箍筋的焊接连接点数量应为 1 个,焊点宜位于多边形箍筋的某边中部,且距离弯 折处的位置不小于 100mm。 2)矩形柱箍筋焊点宜设在柱短边,等边多边形柱箍筋焊点可设在任一边。 3)梁箍筋焊点应设置在顶部或底部. 4)箍筋焊点应沿纵向受力钢筋方向错开布置。 2 非焊接封闭箍筋末端应设弯钩,弯钩做法及长度要求如下: 1)非抗震设计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不应小于 90°,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 小于箍筋直径的 5 倍;为保证受力可靠,工程多采用 135”弯钩。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构件,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 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 应小于箍筋直径 10 倍和 75mm 两者中的较大值。 3)构件受扭时(如梁侧面构造纵筋以“N”打头表示) ,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为 135°, 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 10 倍。 4)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全部纵筋面面积除以柱截面积)大于 3%时,箍筋弯 钩的弯折角度为 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 10 倍。 5)圆形箍筋(非螺旋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其受拉锚固长度 lae(la) ,末端均应做 135°弯钩,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 10 倍和 75mm 两者中的较大值; 3 拉筋末端也应做弯钩,具体要求如下: l)拉筋用于梁、柱复合箍筋中单肢箍筋时,两端弯折角度均为 135°,弯折后平直段长 度同箍筋。17 2)拉筋用作剪力墙(边缘构件除外) 、楼板等构件中的拉结筋时,可采用一端 135°另 一端 90”弯钩,弯折后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拉筋直径的 5 倍。 1.18 并筋的主要形式及等效直径的计算方法?采用并筋时如何计算保护层厚度、 钢筋间距及 锚固长度?并筋如何搭接? 1 由两根单独钢筋组成的并筋可按竖向或横向的方式布置,由三根单独钢筋组成的并筋 宜按品字形布置。直径≤28mm 的钢筋并筋数量不应超过 3 根;直径 32mm 的钢筋并筋数量宜 为 2 根;直径≥36mm 的钢筋不应采用并筋。 并筋等效直径按截面积相等原则换算确定。当直径相同的单根钢筋数量为两根时,并筋 等效直径取 1.41 倍单根钢筋直径;当直径相同的单根钢筋数量为三根时,并筋等效直径取 1.73 倍单根钢筋直径。 2 当采用并筋时,构件中钢筋间距、钢筋锚固长度都应按并筋的等效直径计算,且并筋 的锚固宜采用直线锚固。并筋保护层厚度除应满足本图集第 1.12 条要求外,其实际外轮廓边 缘至混凝土外边缘距离尚不应小于并筋的等效直径。 3 并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时,应按每根单筋错开搭接的方式连接。接头百分率应按同一 连接区段内所有的单根钢筋计算,并筋中钢筋的搭接长度应按单筋分别计算。2 柱和节点构造2.1 框架柱与框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同时浇筑节点核心区的混 凝土?若不允许同时浇筑该部位混凝土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在结构设计中严格控制框架柱的轴压比,以保证其有足够的塑形变形能力,提高框架的 抗倒塌能力。为了达到设计要求,并满足“强柱弱梁”的设计思想,往往框架柱的混凝土强 度等级比周边梁板高。 当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时,施工时节点区和周边部位不能同时浇筑,造 成很大不便。节点核心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很复杂,特别在有抗震设计时,要承担很 大的剪力,很容易出现剪切的脆性破坏,施工单位若需要将节点区混凝土按框架梁的混凝土 强度等级浇筑时,需得到设计方的确认。 ( 《GB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8.3.8) 1 节点核心区轴压比限值按下式核算:18 2 受剪承载能力核算: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第 11.6 节进行核算。当 非抗震设计或抗震等级为四级时,节点剪力增大系数码η jb 取为 l。 3 当设计要求需按高强度混凝土(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浇筑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与 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之间应采取分隔措施。分隔位置两侧混凝土分别浇筑,且应保证在一侧混 凝土初凝前完成另一侧混凝土的覆盖。2.2 框架柱节点核心区水平箍筋配置的太密集,施工很不方便,是否可以不按柱端箍筋加密 区的方法设置?抗震设计及非抗震设计对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有何不同要求? 1 框架结构的节点核心区受力状态很复杂,为使梁、柱纵向受力钢筋有可靠的锚固条件,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约束,节点核心区应配置水平箍筋.抗震设计的 框架节点,需要保证“强柱弱梁,节点更强”的设计理念。因此,我国相关标准对节点核心 区的配箍特征值、柱端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以及箍筋的直径、间距都有明确的要求;除此 之外,还要求对一、二、三级框架的节点核心区进行抗震验算。 2 抗震设计的框架节点核心区中水平箍筋, 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要求配置复合箍筋, 不得随意减少。 按 G101 图集设计的平法施工图, 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一般情况下等同于柱端箍筋加密区19 范围内箍筋,当框架节点核心区内箍筋与柱端箍筋设置不同时,设计人员应在括号中注明核 心区箍筋直径及间距。 如: A10@100/200 (A12@100) , 括号内数值表示框架节点核心区箍筋直径 12mm, 间距 100mm, 不同于柱端箍筋。 3 对无抗震设防的框架结构节点核心区内的水平箍筋 (柱箍筋) , 构造要求就相对松一些, 箍筋的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不应大于柱短边尺寸及 1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义 不包括顶层端节点) 。对于四边有框架梁与柱相连的节点核心区,可仅沿节点周边设置矩形箍 筋。其他情况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水平箍筋。 4 当节点区设置复合箍筋时,除外圈必须采用封闭箍筋外,其他核心区中部箍筋可采用 拉筋代替。 2.3 如何正确理解嵌固部位和基础顶面的关系?抗震设计的框架柱嵌固部位箍筋加密区高度 为什么比其他楼层大?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 地下一层柱每侧纵筋为什么要求多 10%且 不能伸至嵌固部位以上? 1 嵌固部位是结构计算时底层柱计算长度的起始位置,11G101-1 中要求在竖向构件(柱、 墙)平法施工图中明确标注上部结构嵌固部位。 基础顶面和嵌固部位之间关系如下: 1)无地下室时嵌固部位一般为基础顶面;有时由于基础顶面至首层板顶高度较大,而设 置了地下框架梁(或基础联系梁) ,箍筋加密区见图 2.3-4。20 2)有地下室时,需要根据实际工程情况由设计指定嵌固部位。 2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柱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嵌固部位处柱下端 1/3 柱净高的范围内是 箍筋加密区(见图 2.3-1~3) ,高度大于其他层(1/3 柱净高、柱长边尺寸、500mm 三者大 值) ,是增强柱嵌固端抗剪能力和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构造措施;根据震害表明,底层柱根部剪 切破坏是造成建筑物倒塌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这个部位的抗剪构造措施。 3 当嵌固部位不在基础顶面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规定,地下一层 柱截面每侧纵向钢筋不应小于地上一层柱对应纵向钢筋的 1.1 倍;并对梁端配筋也提出了相 应的要求。柱中多出纵向钢筋不应伸至嵌固部位以上进行锚固,见节点④。这是因为,作为 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框架柱柱底屈服、出现塑性铰时,要保证地下一层对应的框架柱不应 屈服。 2.4 框架柱纵向受力钢筋为何在楼层的上下和柱根部范围内设置非连接区?非连接区的长度 如何计算?如果在非连接区范围内采取一定的措施时,是否也可以在此处连接?有何构造要 求? 1 非连接区是纵向钢筋要求连续通过的区域(该区域纵筋不宜连接)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 才有非连接区的规定。对于抗震设计的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节点核心区是其关健部位, 为实现“强节点”的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接头要求尽量避开这两个部位。 2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非连接区,即柱端箍筋加密区+节点核心区,如图 2.4 所示。底层柱 柱根(嵌固部位)箍筋加密区≥Hn/3;其他部位箍筋加密区≥Hn/6、≥500mm;Hn 为加密区 所在层柱净高,hc 为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为截面直径) 。 3 实际工程中,接头位置无法避开非连接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机械连接接头, 且接头百分率不宜超过 50%。 4 关于钢筋连接的相关要求见本图集第 1.7~1.11 条。21 2.5 钢筋混凝土柱要求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范围内箍筋加密,如何理解“刚性”地面? 当边柱仅一侧为刚性地面时,是否也需要箍筋加密?柱中的纵向钢筋是否可以在此范围内连 接?当与柱根部箍筋加密区重叠时,是否要重叠设置箍筋加密? 1 刚性地面系指无框架梁的建筑地面,其平面内的刚度比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平面 内变形很小。震害表明,在刚性地面附近范围若未对柱做箍筋加密构造,会使框架柱根部产 生剪切破坏。 通常现浇混凝土地面会对混凝土柱产生约束,其他硬质地面达到一定厚度也属于刚性地 面。如石材地面、沥青混凝土地面及有一定基层厚度的地砖地面等。 2 在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范围内设置箍筋加密,其箍筋直径和间距按柱端箍筋加密区 的要求。当边柱遇室内、外均为刚性地面时,加密范围取各自上下的 500mm。当边柱仅一侧 有刚性地面时,也应按此要求设置加密区。 3 柱纵向受力钢筋不宜在此范围内连接。 4 当与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重叠时,重叠区域的箍筋可按柱端部加密箍筋要求设置,加 密区范围同时满足柱端加密区高度及刚性地面上下各 500mm 的要求。22 2.6 框架结构在顶层端节点处为什么要求搭接,有何要求?图集中的构造做法如何选择? 1 框架顶层端节点的梁、柱端均主要承受负弯矩作用,相当于 90°折梁,节点外侧钢筋 不是锚固受力,而属于搭接传力问题,故不允许将柱外侧纵钢筋伸至框架梁内锚固,将梁上 部钢筋伸入节点。因此梁上部纵向钢筋与外侧纵向钢筋应搭接,采用的搭接方法主要有两种: 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面 90°弯折搭接、柱顶部外侧直线搭接。 l) 采用 “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面 90°弯折搭接” 方法时, 搭接长度不应于 l.5labe (l.5lab) , 构造要点如下: (1)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柱外侧纵筋内侧弯折,弯折段伸至梁底; (2)部分柱外侧纵向钢筋(假定称为“钢筋①” )伸入梁内与梁上部向钢筋搭接,总的 搭接长度不小于 l.5labe(l.5lab) ,见图 2.6-1;该部分钢筋截面积不应小于柱外侧纵向钢 筋全部面积的 65%。23 (3)其余部分柱外侧钢筋(假定称为“钢筋②” ) : 位于柱顶第一层时,伸至柱内边后向下弯折 8d;见图 2.6-1 中钢筋 2a。 位于柱顶第二层时,伸至柱内边截断;见图 2.6-1 中钢筋 2b。 当有≥100mm 的现浇板时,可伸入现浇板内,见图 2.6-3。 (4)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1.2%时,钢筋①分两批截断,截断之间距离不宜小 于 20d,见图 2.6-2。配筋率按公式 p=As/Ac 计算,式中 As 为柱外侧纵向钢筋面积,Ac 为 柱截面面积。 (5)当柱截面比较宽,钢筋①未伸至柱内边已经满足 l.5labe(l.5lab)的要求时,其 弯折后包括弯弧在内的水平段长度不应小于 15d,见图 2.6-4。2)采用“柱顶部外侧直线搭接”时,见图 2.6-5,构造要点如下:24 (1)柱外侧纵向钢筋伸至柱顶截断; (2) 梁上部纵向钢筋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侧弯折, 与柱外侧纵向钢筋搭接长度不应小 于 1.7labE(l.7lab) ,且应伸过梁底。当梁上部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 1.2%时,宜分两批截 断,截断点之间距离不宜小于 20d。当梁上部纵筋为两排时,第二排纵筋宜第一批截断。配 筋率按公式 p=As/Ab 计算,式中 As 为梁上部纵向钢筋面积,Ab=bh 为梁截面面积。 3)除上述两种做法外,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梁上部纵向 钢筋进行连接,见图 2.6-6。这种做法可代替以上两种做法中的搭接钢筋,当与“节点外侧 和梁端顶面 90°搭接”方法同时使用时,该部分柱纵筋可计入钢筋①范围内。4)柱内侧纵向钢筋构造同中柱柱顶,梁下部纵向钢筋构造同中间层梁。25 2“节点外侧和梁端顶面 90°搭接”方法优点是梁上部钢筋不伸入柱内,有利于在梁底 标高处设置柱内混凝土的施工缝;适用于梁上部钢筋和柱外侧钢筋数量不是过多的情况。 “柱顶部外侧直线搭接”方法优点是柱外侧钢筋不伸入梁内,避免了节点部位钢筋拥挤 的情况,有利于混凝土的浇筑。 2.7 框架柱在顶层的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的弯弧内半径比其他部位的要大,是如 何考虑的?加大弯折半径后还要增加附加钢筋,可否取消? 1 框架柱顶层端节点处,柱外侧纵向受力钢筋弯弧内半径比其他部位要大,是为了防止 节点内弯折钢筋的弯弧下发生混凝土局部被压碎;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及柱外侧纵向钢筋在 顶层端节点上角处的弯折弧内半径,根据钢筋直径的不同,而规定弯折内半径不同,在施工 中这种不同经常被忽略,特别是框架梁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 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及柱外侧纵向钢筋的弯折内半径,当钢筋的直径不大于 25mm 时,取 不小于 6d。当钢筋的直径大于 25mm 时,取不小于 8d(d 为钢筋的直径) 。 2 由于顶层柱外侧纵向钢筋的弯折半径加大,节点区的外角会出现过大的素混凝土区, 因此要设置附加构造钢筋。构造要求是保证结构安全的一种措施,不可以随意取消。 框架柱在顶层端节点外侧上角处,至少设置 3 根 10mm 的钢筋,间距不大于 150mm 并与主 筋扎牢。在角部设置 1 根 10mm 的附加钢筋,当有框架边梁通过时,此钢筋可以取消。2.8 短柱是指什么?为什么要求箍筋全高加密? 1 短柱是指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子。剪跨比按下式计算:式中:M――柱上、下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 V――M 对应的剪力设计值; H0――柱截面的有效高度。 当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之内时,可认为:柱净高 Hn 与柱截面长边 尺寸 h(圆柱为截面直径)的比值 Hn/h≤4 时为短柱。容易产生短柱的情况包括:26 l)结构错层部位由于错层标高差较小容易产生短柱。 2)层高较小的设备层由于层高限制,容易产生短柱。 3)高层建筑的底层由于轴压比限制,柱截面尺寸比较大,容易产生短柱。 4) 与框架结构刚性连接的填充墙设有洞口时, 如果填充墙刚度影响到框架柱的受力状态, 框架柱净高应去除填充墙高度,因此容易产生短柱。 5)框架结构楼梯间的中间休息平台梁,将框架柱分为上下两段,应分别考虑,也容易产 生短柱。 2 短柱延性较差,易产生脆性剪切破坏,设计中应避免使用短柱。当必须采用时,柱全 高度箍筋应加密,并宜采用约束较好的箍筋形式。 2.9 有些框架柱内设置了芯柱,这样设置有何意义?纵向钢筋如何锚固?箍筋有何特殊的要 求? l 抗震设计的框架柱,为了提高柱的受压承载力,增强柱的变形能力,可在框架柱内设 置芯柱;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都证明在框架柱内设置芯柱,可以有效地减小柱的压缩,具有 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芯柱在大地震的情况下,能有效地改善在高轴压比情况下的抗震性 能,特别是对高轴压比下的短柱,更有利于提高变形能力,延缓倒塌。 2 芯柱应设置在框架柱的截面中心部位;芯柱内的纵向钢筋和箍筋是按构造要求配置的; 构造要求如下: 1)芯柱的截面尺寸不宜小于柱边长的 1/3,且不小于 250mm,见图 2.9-1。 2)芯柱内根据施工图中的要求,单独配置箍筋。 3) 纵向钢筋应在芯柱的上、 下楼层中锚固, 其做法与框架柱的构造要求相同, 见图 2.9-2。 2.10 什么是框支梁、框支柱?抗震设计和非抗震设计的建筑中,构造措施有何不同的要求? 框支梁上部剪力墙开洞时,构造需要如何加强? 1 在高层建筑中,由于建筑需要大空间的使用要求,使部分结构的竖向构件不能连续设 置,因此需要设置转换层。这样的结构体系属于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体系。部分不能落地 的剪力墙和框架柱,需要在转换层的梁上生根,这样的梁称作转换梁,而支承转换梁的柱称 作转换柱。 国家标准设计图集 11G101-1 中框支梁 KZL 为转换梁的一种形式, 用于部分框支剪力墙结 构中支承不落地剪力墙;支承框支梁 KZL 的柱称为框支柱 KZZ。 2 框支梁多数情况为偏心受拉构件,并承受较大的剪力,其截面受拉区域较大,甚至会 全截面受拉,因此其构造要求不同于普通的框架梁,构造要点如下: l)支座上部纵向受力钢筋至少应有 50%沿梁全长贯通;上部第一排纵向钢筋伸至柱对边27 弯折锚固,直段长度不小于 0.4labe(0.4lab) ,弯折段应延伸过梁底不小于 lae(la) ,见图 2.10-1 中钢筋①;上部其它排纵筋伸至柱对边弯折,直段长度不小于 0.4labe(0.4lab) ,弯 折段不小于 15d,且总长度不小于 lae(la) ,见图 2.10-1 中钢筋②。2)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伸至梁上部纵筋弯折段内侧弯折,直段长度不小于 0.4labe(0.4lab) ,弯折段不小于 15d,且总长度不小于 lae(la) ,见图 2.10-1 中钢筋③。 3)沿梁腹板高度应配置间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6mm 的腰筋;伸入柱中锚固长 度≥lae(la) ,且过柱中线 5d;直锚长度不足时伸至梁上部纵筋弯折段内侧弯折,直段长度 不小于 0.4labe(0.4lab) ,弯折段 15d,且总长度不小于 lae(la) ,见图 2.10-1 中钢筋④。 4)纵向钢筋接头宜采用机械连接,同一连接区段内接头钢筋截面面积不宜超过全部纵筋 截面面积的 50%,接头位置应避开上部墙体开洞位置及受力较大部位。 5)离柱边 1.5 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梁箍筋应加密;当上部剪力墙开设洞口时,洞边两侧 各 1.5 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箍筋加密。 3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转换层上下结构的侧向刚度对构件的内力影响比较大,会导致构 件中的内力突变,使部分构件提前破坏。因此,框支柱的截面尺寸会比普通的框架柱要大, 且构造措施更为严格。 l)框支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间距,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 200mm,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 250mm,且均不应小于 80mm。28 2)框支柱在上部墙体范围内的纵向钢筋,应伸入上部墙体内不少于一层。其余钢筋应锚 入梁内或板内。锚入梁内的钢筋长度,从柱边算起不少于 lae(la) ,见图 2.10-2~3。3)抗震设计时,箍筋应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1Omm,间 距不应大于 1OOmm 和 6 倍纵向钢筋的较小值,并应沿柱全高加密。 4)非抗震设计时,箍筋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箍筋的直径不宜小于 10mm, 间距不宜大于 15Omm。 4 框支剪力墙上部墙体开有门窗洞口时,可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1)当窗洞位置距离框支梁顶面比较高(hl≥hb/3)时,洞口下方应按设计设置补强钢筋, 见图 2.10-4。29 2)当窗洞位置距离框支梁顶面比较低(hl<hb/3)时,洞口下方应按设计设置补强钢筋, 洞口边缘暗柱内纵筋伸至框支梁内锚固长度≥1.2lae(1.2la) ,洞边两侧各 1.5 倍梁截面高 度范围内箍筋加密,见图 2.10-5。3) 门洞位置洞边两侧各 1.5 倍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箍筋加密, 边缘暗柱内纵筋伸至框支梁 内锚固长度不少于 1.2lae(1.2la) ,见图 2.10 一 6。30 3 剪力墙构造3.1 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为何有底部加强部位的要求,其高度是如何规定的?加强部位有何主 要构造要求?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是否也有底部加强部位的规定? 1 延性剪力墙一般控制在其底部即计算嵌固端以上一定高度范围内屈服、出现塑性铰。 抗震设计时, 将墙体底部可能出现塑性铰的高度范围称为底部加强部位, 提高其受剪承载力, 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使其具有较大的弹塑性变形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 力。其规定为: 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当结构计算嵌固部位位于地下一层底板或 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框支层及以上两层,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 1/10,宜 取以上两者较大值为底部加强部位范围。 3)高度大于 24mm 的房屋:底部两层,地下室顶板以上墙体总高度的 1/10,可取以上两 者较大值为底部加强部位范围。 4)不大于 24mm 的房屋:可取底部一层为底部加强部位。 5)带大底盘的高层(含筒体结构)及裙房与主楼相连的高层: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宜延 伸至大底盘或裙房以上一层。 2 底部加强部位高度范围内的边缘构件、墙体配筋构造要点如下: l)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较大(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表 6.4.5-1)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其落地 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墙体内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0.3%,钢筋间距不宜 大于 200mm。31 3 非抗震设计的剪力墙不设置底部加强区。 4 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结构设计总说明中,对剪力墙底部加强区的高度及约束边缘构件范 围加强措施都有明确的说明,施工时不需按以上有关规定再次计算。由于该部位是剪力墙很 重要的部位,因此,在施工中应该有更多的关注。 3.2 哪些部位设置的是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平法注写及配筋有何要求?构造边缘构件有何 要求? 1 剪力墙端部及大洞口两侧均应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可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 缘构件。边缘构件是剪力墙中很重要的部分,是保证剪力墙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的构 件,正确地按要求施工确保构造合理,使剪力墙能正常的工作,方能达到建筑整体结构安全 的目的。 剪力墙墙肢当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或轴压比大到一定值, 就应该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使墙肢端部成为约束混凝土,具有较大的受压变形能力。剪力墙应在以下部位设置约束边缘 构件: 1)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比较大(超过《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GB 表 6.4.5-1)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 构件。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2 约束边缘构件可分为暗柱、有端柱、有翼墙及转角墙四种情况,包括阴影部分和沿墙 肢长度 lc,见 11G101-1 第 71 页图。11G101-1 以 YBZ 表示约束边缘构件: 1)阴影部分:要求注明尺寸、纵筋及箍筋,并给出截面配筋图;阴影部分尺寸以箍筋外 皮计算。 2)沿墙肢长度 lc 范围:在剪力墙平面布置图中注明尺寸,并注写该范围内拉筋(或箍 筋)规格直径、间距(可统一说明) ,该范围内竖向、水平钢筋同相邻墙体。 3)当非阴影部分外圈设置封闭箍筋时,箍筋应套住阴影部分非边缘处的纵筋,位于阴影 部分内部的箍筋肢可计入阴影部分体积配箍率计算,见图 3.2。 3 除以上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的部位之外, 抗震设计时其余剪力墙端部及大洞口两侧, 均应设置构造边缘构件。11G101-1 以 GBZ 表示构造边缘构件,要求注明阴影部分尺寸、纵筋 及箍筋,并要求给出截面配筋图。 4 边缘构件范围内拉筋,两端弯折角度均为 135°,弯折后平直段长度同箍筋。32 3.3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的构造做法与普通做法有何不同?施 工时如何选用? 1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不同,约束边缘构件范围也不同,其范围内纵筋和箍筋配置要求也 不同。对于箍筋,主要规定了约束边缘构件范围之内的配箍特征值,在混凝土及箍筋材料确 定的情况下,直接反应为体积配箍率。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任何情况下都应伸至约束边缘构件的末端。 当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同时考虑为抗剪钢筋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计算时,墙体 水平分布钢筋应在端部可靠连接,且水平分布钢筋之间应设置足够的拉筋形成复合箍筋,见 图 3.3-1~4 中剖面 1-1 的要求。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间距一般都大于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间距,因此往往需要另设一道 箍筋。见图 3.3-1~4 中剖面 2-2。 2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若计入约束边缘构件体积配箍率,需要根据实际墙肢轴压比确定 其配箍率要求,并且计入的水平分布钢筋体积配箍率不应大于 0.3 倍总体积配箍率。这些都33 应由设计人员完成,并在施工图文件中明确注明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是否计入约束边缘构件 体积配箍率计算。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构造做法。 3.4 在剪力墙中,除在端部和转角等处设置了边缘构件外.还在墙内设有扶壁柱或暗柱,这 样的柱有何作用?在构造上应如何处理? 在实际工程中,剪力墙的端部和转角等部位设置了边缘构件,根据研究表明,由于边缘 构件有箍筋的约束,可以改善混凝土受压性能,增大延性,但在剪力墙中有时也设有扶壁柱 和暗柱,此类柱为剪力墙的非边缘构件。剪力墙的特点是平面内的刚度和承载力较大,而平 面外的刚度和承载力相对较小,当剪力墙与平面外方向的梁相连时,会产生墙肢平面外的弯 距。当梁高大于 2 倍墙厚时,剪力墙承受平面外弯矩。因此,墙与梁交接处宜设置扶壁柱(图 3.4-1) ,若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设置暗柱(图 3.4-2) ;在非正交的剪力墙中和十字交叉剪 力墙中, 除在端部设置边缘构件外, 在非正交墙的转角处 (图 3.4-4) 及十字交叉处 (图 3.4-3) 也设有暗柱。扶壁柱及暗柱的尺寸和配筋是根据设计确定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扶壁柱及 暗柱是根据 11G101-1 图集的规定编写代号。l)11G101-1 以 FBZ 表示扶壁柱,以 AZ 表示暗柱,要求注明阴影部分尺寸、纵筋及箍筋, 并要求给出截面配筋图。 2)若施工图未注明具体的构造要求时,扶壁柱按框架柱,暗柱应按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 措施。 3.5 剪力墙端部有边缘构件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柱中的位置如何摆放?水平分布钢 筋是否要在暗柱中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如果已经满足锚固长度,是否还需要设置弯钩?墙 体端部有转角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如何处理? 1 剪力墙端部及洞口两侧均设置边缘构件,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该伸至边缘构件的末 端。通常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与暗柱的箍筋在同一层面。暗柱的纵向钢筋和墙中的纵向分 布钢筋在同一层面。 1)端部有暗柱时:剪力墙水平钢筋伸至墙端,向内弯折 1Od,见图 3.5-1(a) ;由于暗 柱中的箍筋较密,墙中的水平分布钢筋也可以伸入暗柱远端纵筋内侧水平弯折 l0d ,见图 3.5-1(b) 。34 2) 端部有翼墙时: 内墙两侧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外侧, 向两侧弯折 15d, 见 llG1Ol-l 第 69 页“翼墙” , “斜交翼墙”构造亦见该页。 3)端部有转角墙时:转角两侧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转角外侧,向两侧弯折 15d;外侧水 平钢筋在墙角外侧弯折,建议在暗柱范围之外进行连接,也可在转角处连接,见 llG101-l 第 68 页“转角墙” ;当在转角处进行搭接时,外侧钢筋弯折段长度宜≥15d,见图 3.5-2。 4)端部有端柱时:位于端柱内部的水平分布钢筋伸至端柱对边钢筋内侧弯折 l5d;如果 弯折前长度不小于 lae(la)时,可不弯折。当端柱边与剪力墙外边缘平齐时,外侧水平分 布钢筋应伸至均柱对边钢筋内侧弯折 15d ,且有折前长度应≥ 0.6labe (≥ 0.6lab ) ,见 11G101-l 第 69 页。 2 墙水平分布钢筋在暗柱内无需满足锚固长度要求,只需满足剪力墙与暗柱的连接构造 要求。除端柱之外,即便边缘构件尺寸足够大,墙体水平分布钢筋伸入暗柱阴影部分长度≥ lae(≥la) ,也应该在末端设置弯钩。 3 当墙体端部有转角柱或翼墙柱时,墙水平分布钢筋伸至转角柱对边钢筋内侧弯折 15d, 见图 3.5-3、图 3.5-4。35 3.6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在顶层楼板处如何锚固?剪力墙中的端 柱和边框梁在顶层节点处的构造做法? 1 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什、构造边缘构件中纵向钢筋在顶层楼板处做法同剪力墙墙身中竖 向分布钢筋(带端柱边缘构件除外) 。 l)当剪力墙顶部为屋面板、楼板时,竖向钢筋伸至板顶后弯折 12d,见图 3.6-1。2)当剪力墙顶部为边框梁时,竖向钢筋可伸入边框梁直锚,长度 lae(la) ;如边框梁 高度不满足直猫要求,则伸至梁顶弯折不小于 12d,见图 3.6-2。 3)当剪力墙顶部为暗梁时,竖向钢筋伸至梁顶弯折 12d,见图 3.6-3。 2 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部分剪力墙的端部设有端柱,有端柱的墙体在楼盖处宜设置边 框梁或暗梁,端柱中纵向钢筋构造应按框架柱在顶层的构造连接做法,见本图集第 2.6 条。 3.7 剪力墙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与墙中的连梁、暗梁及边框梁中的钢筋应如何 摆放? 1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通常有两种布置方式:一种是剪力墙与框架分开,围成筒、 墙,两端没有柱:另一种是剪力墙嵌入框架内,有端柱、有边框梁,成为“带边框剪力墙” 。36 1)暗梁、边框梁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带边框剪力墙” ,两者区别在于截面宽度是 否与墙同宽,其抗震等级按框架部分,构造按框架梁,纵向钢筋应伸入端柱中进行锚固; 2)连梁用于所有剪力墙中洞口位置,连接两片墙肢。其纵向钢筋自洞口边伸入墙体内长 度不小于 lae(la) ,且不小于 600mm。 2 通常情况下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钢筋位于外侧,而竖向分布钢筋位于水平分布钢筋的 内侧。剪力墙中设置连梁或暗梁时,暗梁的箍筋不是位于墙中水平分布钢筋的外侧,而是与 墙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在同一层面上。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墙相同,只需要满足墙中分布钢 筋的保护层厚度;边框梁的宽度大于剪力墙的厚度,剪力墙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应从边框梁内 穿过,边框梁和剪力墙分别满足各自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要求。 连梁或暗梁及墙体钢筋的摆放层次如下(从外至内) : 1)剪力墙中的水平分布钢筋在最外侧(第一层) ,在连梁或暗梁高度范围内也应布置剪 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 2) 剪力墙中的竖向分布钢筋及连梁、 暗梁中的箍筋, 应在水平分布钢筋的内侧 (第二层) , 在水平方向错开放置,不应重叠放置。 3)连梁或暗梁中的纵向钢筋位于剪力墙中竖向分布钢筋和略暗梁箍筋的内侧(第三层) 。3.8 跨高比不小于 5 的连梁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是否应标注为 KL?这样的梁有何特别?施 工时应如何处理? 1《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规定,剪力墙中由于开洞而形成的上部连 梁,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小于 5 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按照 11G101 平法制图规则,在剪力墙上由于开洞而形成上部的梁全部标注为连梁(LL) , 不应标注为框架梁(KL) 。 2 当连梁的跨高比小于 5 时,竖向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所占的比例较小,水平荷载作 用下产生的反弯使它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当连梁的跨高比不小于 5 时,37 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弯矩所占比例较大。 3 连梁施工时构造要点如下: 1)纵向受力钢筋在墙内直线锚固,从洞口边算起伸入墙内长度不小于 lae(la) ,且不 小于 600mm; 2)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肢长度范围内应设置箍筋,直径同跨中箍筋,间距≤150mm。 3)当跨高比较大,设计标注连梁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箍筋加密区范围按框架 梁,抗震等级同连梁边的墙肢。 加密区范围:抗震等级为一级时,≥2hb 且≥500mm; 抗震等级为二~四级时,≥1.5hb 且≥500mm。3.9 地下室外墙外侧水平钢筋在转角处如何连接? 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与竖向钢筋的位置关系由设计确定。地下室外墙一般为平面外受弯 构件,竖向钢筋设置在外侧,可充分利用截面有效高度,对受力有利;水平钢筋设置在外侧, 可起到抵抗地下室外堵的温度收缩应力,对裂缝的控制有利。 当转角处不设置暗柱时: l)外侧水平钢筋宜在转角处连通,并在连接区进行连接,见图 3.9-1。连接区范围详见 llG1O1-l 第 77 页。 2)当需要在转角处连接时,按图 3.9-2。 2 当转角处设有暗柱时: l)宜将水平钢筋设置在外侧,按上部剪力墙构造做法进行施工。 2)当设计文件要求将水平钢筋设置在内侧时,在暗柱范围以内,水平侧筋与暗柱箍筋同 层,从暗柱范围以外以 l:12 向墙内弯折,然后再连接区进行连接,见图 3.9-3;或在转角 范围进行搭接,见图 3.9-4。4 梁构造4.1 在梁中纵向钢筋的水平最小净距是多少?如果配置双层钢筋时,竖向净距是多少?当下38 部配置三排纵向钢筋时,第三排钢筋的水平净距和其他层的是否相同?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钢筋的水平和竖向最小净距的要求是为了保证混凝土对钢筋有足够的 握裹力,使两种材料能共同工作。也是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而规定的。另外,竖向最小 间距涉及到设计计算时确定的截面有效高度,不可随意加大,否则会影响钢筋混凝土梁的抗 弯承载力。 1 梁上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即钢筋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 ,不应小于 30mm 和 1.5d(d 为上部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2 下部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 3 梁下部纵向钢筋多于两层时,两层以上纵向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至少比下面两层的 中距增大 1 倍。 4 各层之间的钢筋净距不应小于 25mm 和 d(d 为两层纵筋直径软大者) 。 4.2 当梁下部有悬臂板时, 对于这种梁下部均布荷载的情况, 是否要设置附加抗剪横向钢筋? 如何设置? 当梁下部有悬挑跨度较大的悬挑板时,梁中的箍筋不作为横向附加抗剪钢筋考虑,而应 设置单独的附加竖向钢筋来承担剪力。通常在施工图的设计文件中都会有明确的要求。梁中 的箍筋仅考虑承担扭矩和剪力,而不包括承担梁下部均布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剪力。根据现行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的要求,在梁下部作用有均布荷截时,用附 加悬吊钢筋来承担梁下部的均布荷载产生的剪力。其做法与深梁下边缘作用有均布荷载时设 置的附加吊筋相同。当悬挑板的跨度较小时,通常不设置吊筋;而当悬挑板的跨度较大时, 必须设置附加竖向吊筋,一般当悬挑长度大于 1200mm 应设置附加吊筋。 l)当梁下部有跨度较大的悬挑板时,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沿梁跨度方向通长设置吊 筋,吊筋应伸入梁和板中锚固。 2)吊筋伸入梁和板内后的锚固长度弯折段,不应小于 20d,d 为吊筋的直径。4.3 框架梁或连续梁支座处非通长筋的伸出长度按净跨的 1/3 来计算,还应注意什么问题? 当跨度不相同时,支座处的非通长钢筋的长度应如何确定?连续梁边支座按简支设计时,伸39 出长度有何要求? 1 在框架梁或连续梁的跨内,支座非通长钢筋《即负弯矩受拉钢筋)在向跨内延伸时, 可报据弯矩包络图,并考虑是否受斜弯效应影响在适当部位截断。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0 中对非通长筋的截断点位置控制两个方面:一是从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伸出 的长度,二是从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截面向前伸出的长度。 G101 规定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第一排非通长筋从 支座边伸出至 ln/3 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从支座边伸出至 ln/4 位置。这条规定是为了施工 方便,且按此规定也能包络实际工程中的大部分主要承受均布荷载的情况。实际工程设计者 在执行以上非通长筋伸出长度的统一取值规定时, 应按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的相关祝定进行校核,特别是大小跨相邻或端跨为长悬臂的情况;或梁上的集中荷载较大情 况。第一排、第二排的钢筋数量应由设计报据实际受力情况确定。2 当两相邻跨度相差较大时,施工图设计文件一般会用原位标注法注明小跨上部纵向受 力钢筋通长设置。 l)当相邻两跨的净跨长度差不大于 20%,上部纵向受力钢筋伸出长度按较大跨度净跨 ln 长度的 1/3(第一排)或 1/4(第二排)计算。 2)当相邻两跨的净跨长度差较大时,也应按较大净跨长度的 l/3 在较短跨内截断,或小 跨的净跨长度更小时,应按施工图设计文件的要求,或在小踌内按两支座中较大纵向受力钢 筋的面积贯通。3 连续梁边支座为简支时(即设计按铰接,见第 4.10 条) ,边支座上部构造纵筋伸出长 度为净踌 ln 的 1/5,见图 4.3-3。40 4.4 楼层框架梁边支座上部、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弯折锚固时,当直段长度不满足≥0.4labe (0.41ab)的要求时,是否可用加长弯折段长度使总长度满足最小锚固长度的要求? 中间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支座内可以采用直锚或者弯折锚固的形式,直线锚固长度满 足要求时,可不弯折;采用弯折锚固时,支座内钢筋直段长度应满足≥0.4labe(0.4lab)的 最小要求;大量的框架节点试验证明,钢筋直段长度≥0.4labe(0.4lab)加 15d 的弯折段, 即使总长度小于 lae(la)时也可以满足锚固强度的要求;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框架梁的纵 向钢筋直径较粗,框架柱的截面宽度较小,会出现直段不满足要求的情况;当直段长度不能 满足≥0.4labe(0.4lab)的要求时,采用增加弯折段的长度使总长度满足锚固要求的做法 是不正确的。 1)采用直线锚固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lae(la)的要求,且伸过柱中心线 5d。 2)采用弯折锚固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柱纵向钢筋内侧并自下弯折,直 段长度应≥0.4labe(0.4lab) ,弯折段长度应为 15d。 3)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与设计方进行协商,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可减小钢筋的 直径,使直段长度满足≥0.4labe(0.4lab)长度要求。 4)直段长度不足时,不得采用加长弯折段补偿总锚固长度的做法。 5)对于非抗震框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当计算中不利用钢筋的强度时,伸入支座内长 度可为 12d。41 4.5 框架梁中的上部通长钢筋设置有何要求?通长钢筋与支座处的负弯矩钢筋直径有的相 同、有的不相同,应如何连接?支座上部的负弯矩钢筋与架立钢筋应怎样连接? l 抗震设计时,框架架上部通长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还应满足构造要求。抗震等级为 一、二级时不小于 2A14,且不小于两端支座配筋较大面积的 1/4;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不 小于 2A12,通长钢筋和架立钢筋一般都设置在箍筋的角部。 通长钢筋是为抗震设计构造的要求而设置,非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和非框架梁上部可不设 置(一般设置架立筋) 。如果计算需要,设计也可设置通长配置的钢筋。 2 通长钢筋直径根据计算需要设置,可以和支度负弯矩钢筋直径相同,见图 4.5-1:也 可以小于支座负弯矩钢筋直径,见图 4.5-2。 l)当通长钢筋直径与支座负弯矩切筋直径相同时,接头位置宜在跨中 1/3 净跨范围内, 见图 4.5-2。 2)当通长钢筋直径小于支座负弯矩钢筋直径时,负弯矩钢筋伸出长度按设计要求(一般 为 ln/3) ,通长钢筋与负弯矩钢筋连接见 4.5-6。3 根据 11G101-1 图集的注写规定,架立钢筋应注写在括号内,是为了固定钢筋而设置 的。当架立钢筋与支座负弯矩钢筋搭接时,其搭接长度为 150mm,见图 4.5-7。 4.6 框架梁的下部纵向受力纲筋在中间支座不能拉通时,在支座内应如何锚固?下部钢筋是 否可以在支座附近连接? 框架梁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在中间支座范围内应尽量拉通, 当不能拉通时按如下方式处理: 1 下部纵向受力钢筋锚固在节点核心区内:伸入支座内长度≥lae(la) ,抗震设计时尚 应伸过柱中心线 5d,见图 4.6-1。42 注意:因下部纵向受力钢筋比较多,采用弯折锚固时大量钢筋交错,影响混凝土浇筑质 量,故 llG101-1 取消了该种锚固方式。若柱截面不能满足梁下部钢筋直锚要求或柱两侧梁 宽不同时,且梁下部纵向钢筋比较少时,亦可采用此种锚固方式,见图 4.6-2。 2 在节点范围之外进行连接:连接位置距离支座边缘不应小于 1.5 倍梁高,宜避开梁端 箍筋加密区,且设在距支座 1/3 净跨范围之内;见图 4.6-3。此时按头面积百分率不宜大于 50%。3 以上两条可同时使用,以保证节点范围内钢筋不至于过密,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 量。 4 不宜在非连接区进行连接,当必须在非连接区进行连接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接头面43 积百分率不大于 50%。 5 非抗震设计,当计算中不利用钢筋的强度时,伸入支座内长度可为 l2d。 4.7 在框架-剪力墙和剪力墙结构中,与剪力墙垂直相交的楼面梁边支座,梁中的纵向受力 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长度应如何确定? 与剪力墙垂直相交(即平面外相交)的梁,设计时根据梁截面大小可以考虑为刚接,也 可以考虑为刚接或者铰接。 无论什么情况, 梁上部钢筋伸入剪力墙内的长度应满足锚固要求: l)当墙厚比较大时,伸入剪力墙内长度应≥la。 2)当墙厚比较小时,伸至剪力墙外侧分布钢筋处弯折,要求直段长度≥0.4lab,弯折段 长度≥15d。见图 4.7(a) 3)当墙厚不能满足第 2)款要求时,如墙面另一侧有楼板或挑板时,可在楼板内锚固; 或与设计协商将楼面梁伸出墙面形成梁头锚固,见图 4.7(b) 、 (c) 、 (d) 。注:l.las:带肋钢筋≥12d 对,光面钢筋≥15d。 2.当梁中配有抗扭钢筋,下部钢筋应按上不钢筋相同要求锚固。 3.当墙平面外侧度较大,设计考虑梁受水平地震作用时,应明确指出,此时梁上、下部 纵筋均按抗震框架梁的构造要求进行锚固。 4.8 在框架结构中,有时梁一端的支座是框架柱而另一端的支座是框架梁或者是剪力墙:施 工图中标注为框架梁(KL) ,梁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梁端箍筋加密的处理措施? 在框架结构中,一端支座是框架柱另一端支座是框架梁或剪力墙身(见图 4.8-1) ,这样 的情况不多。目前这样的节点抗震试验资料极少。当梁的支座是框架柱时,框架梁纵向钢筋 在框架柱节点核心区的锚固及梁端的箍筋加密措施, 应该按框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 l 支座为框架柱的一端,应根据有无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节点采取相应指施。抗震时设 置箍筋加密区。 2 支座为梁的一端时,可按非框架架的节点处理,见图 4.8-2。 3 支座为平行剪力墙身的一端,按框架节点或连梁构造做法,见图 4.8-3。44 4 支座为垂直相交的剪力墙时,按本图集第 4.7 条处理。 4.9 当框架梁是宽扁梁时,梁中的纵向受力钢筋不能全部在框架柱的范围内通过,其余钢筋 应怎样布置?不能穿过柱范围内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边支座应如何锚固?抗震设计时,箍筋 加密区的长度如何确定? 框架梁的截面高度与跨度之比为 1/16~1/22 且不小于板厚的 2.5 倍时,称之为扁梁。梁 的宽度大于柱宽 (圆形截面取柱直径的 0.8 倍) 称为宽扁梁。 宽扁梁截面尺寸要求见图 4.9-1。 1 宽扁梁中线宜与柱中线重合,为使宽扁梁纵向钢筋在柱外能有足够锚固长度,应双向 布置。 2 宽扁梁端的截面内里有 60%的上部纵向受力钢筋穿过柱截面, 并在端柱的节点核心区内 可靠地锚固;未穿过柱截面的纵向钢筋应可靠地锚固在边框架梁内,见图 4.9-2~4。4.10 非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在端支座锚固时, “设计按铰接”及“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 如何理解?当支座宽度不足时,是否可以伸入相邻跨板内锚固? 1 非框架梁端支座在工程设计时: 1) “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指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按计算配置,承受支座负弯矩; 此时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伸至主梁外侧纵筋内侧后向下弯折,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长 度 15d,见图 4.10-1(a) 。当伸入支座内长度>la 时,可不弯折。 2) “设计按铰接时”指理论上支座无负弯矩,当实际上仍受到部分约束,因此在支座区 上部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此时支座上部非贯通钢筋伸至主梁外侧纵筋内侧后向下弯折,直段 长度≥0.6lab,弯折段长度 15d,见图 4.10-1(b) 。当伸入支座内长度≥la 时,可不弯折。45 3) “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或“设计按铰接时”应在设计文件中注明或由设计人 员确定,施工单位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2 当支座宽度较小时,无论是“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 ,或是“设计按铰接时”都 有可能出现支座宽度不足以满足平直段长度 0.6lab 或 0.35lab 的情况。当出现此种情况时, 可采取如下处理措施: 1)当支座外侧有板时,可在外侧板内直锚,见图 4.10-2。 2)当支座外侧设有挑板时,可在挑板中直锚或弯折锚固,见图 4.10-3。 3)也可和设计单位协商,在保证计算要求的前提下,对上部纵向钢筋直径进行调整。 4.11 非框架梁(不受扭)下部纵向钢筋要求伸入端支座 12d,当支座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如何处理?当非框架梁支座为砌体墙时,还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1 11G101-1 中要求非框架梁(不受扭时)下部纵向带肋钢筋伸入端支座 12d(光面钢筋 时 15d,d 为下部纵向钢筋直径) ,见图 4.11-1。实际工程中也会遇到支座宽度较小,不能满 足该项要求的情况,此时可采取如下措施处理:1)可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钢筋直径以满足要求。 2)可经设计人员确认,当梁端剪力 V 不大于 0.7ftbh0 时,可减小伸入支座的长度,但应 ≥5d。 3)可伸至上部纵筋弯折段内侧后弯折,直段长度≥0.6lab,弯折段 15d,见图 4.11-2。 4)按《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当钢筋端头带有锚固板时,可伸至支 座对边,且 335MPa、400MPa 级钢筋≥6d;500MPa 级钢筋>7d;见图 4.11-3。 2 支承在砌体结构上的大梁,其简支端在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不少于 2 个箍筋,直径不宜小于 d/4(d 为纵向受力钢筋最大直径) ,间距不宜大于 10d(d 为纵向受 力钢筋最小直径) ,见图 4.11-4。46 4.12“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指什么?此时非框梁纵向钢筋构造有何不同? 1“当梁配有受扭纵向钢筋”指梁受扭的情况,如弧形梁等;梁受扭时应配置受扭纵向钢 筋,受扭纵向钢筋应沿梁截面周边布置,间距不应大于 20Omm。一般情况下受扭的梁在侧面 都配有受扭纵向钢筋,该钢筋以大写字母“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梯在客厅的图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