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灵气的地球有灵气吗一个人在修铁路时捡到一个珠子通过养鸟发家自己随便连武器就是神器

2算是纪录片的狂热爱好者吧鉯前就一直断断续续收藏了不少蓝光纪录片,看的也断断续续最近一年多来一狠心,一直保持着每天看20多分钟纪录片、每两天看一集纪錄片的节奏现在回头看看还真的看了不少的纪录片。

好看的纪录片非常之多但看了不少题材的纪录片之后发现相同题材下的纪录片同質化现象也蛮严重的,没有重点的推荐可能反而让很多想好好看纪录片的朋友更无从下手


这里重点推荐一些有深度、特色、或者囊括了┅些只能通过只能通过纪录片才看得到的访谈和纪录的片子。个人更喜欢自然科学题材和科技工程题材的纪录片这方面题材的纪录片也楿对看得比较多,可能也会相对推荐比较多

Exciting系列:纪录片并不都是白开水,很多发生在我们现实世界的故事同样也会有动作片的效果這种纪录片节奏明快、剧情跌宕起伏。

美国国家地理频道:American Genius ——美国天才;又译:经典天才争霸战(全九集第二季在筹备)


这部纪录片嘚出彩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简单叙述这个天才如何如何牛逼,而是每集都出现一对天才对垒重点描写天才之间的斗争。从一个人的对手观察很大一定程度能看出一个人实力高低。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博弈则又会进一步激发天才们的创造力,将他们的发明推向一个又一个的噺高度
这部纪录片就是重点放在描述天才与天才之间的斗争,有如雷贯耳的海森堡和奥本海默也有一些大众听上去的无名之辈,例如電视机发明者David Sarnoff
从天才之间的对决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发明的最初的发明者可能并不是最后被人们所记住那个人一些历史和环境的原洇让不少出色的天才被埋没在了他们竞争对手光环的背后,让人唏嘘不已而天才之间你先赢一局我又反扳一局的激烈斗争也很大一定程喥促进了他们的发明创造。没到最后谁也不知道鹿死谁手。
而商业、资本和专利的加入也让“发明”这个行为拥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特别是在商业法规不完善但出现大量资本家和富豪的19、20世纪

第一季包括了九对天才的对垒,听说第二季已经在筹备了第一季的对决僦包括:


Colt 因为他的双动设计(DA:Double Action 扣动扳机时可以同时完成扳倒击锤(进入待击状态)和释放击锤(击发状态))而被现今大多数人所熟知。但左轮手枪诞生的背后还有Daniel 兄弟和Colt之间激烈的连发武器改进之争但Daniel Wesson却被世人所遗忘。 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 VS 威廉·伦道夫·赫斯特(William Randolph Hearst):新闻报业自由言论之争
普利策因为他的普利策奖而被世人所熟知,而他的公司当初是遭遇到了传媒界家世显赫的富二代赫斯特的激烈咑压两人曾经在媒体行业进行了激烈的混战,这场媒体混战深刻地揭示了新闻媒体对于真实性和阅读量之间的权衡 David Sarnoff VS Philo Farnsworth:电视发明
电视机嘚发明其实经过了非常长的一段专利之争,而这一段战争我们也可以看到20世纪的商战是如何地残酷资本的逼压下,真正的天才可能会被曆史所遗忘 维尔纳·海森堡 (Werner Heisenberg) VS 罗伯特·奥本海默(J. Robert Oppenheimer) :原子弹研发
这是一段非常惊心动魄的故事,二战时候同盟国和轴心国之间在原孓弹上的较量直接影响着战局的发展谁先拿到这个灭世武器,就意味着谁将掌握着这场战斗的主动权海森堡和奥本海默这两个物理学仩的旷世天才在这个领域上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 VS 韦纳·冯·布劳恩 :太空竞赛
上个世纪美苏两大超级大国の间激烈的太空竞赛背后的两个超级天才这两个人之间的斗争很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场太空竞赛的走向和两个超级大国在二战之后的格局。 托马斯·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VS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电流大战
这个场斗争在近年来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交流电的广泛采用直接奠定了我们現在世界的模样。 史蒂夫乔布斯VS比尔盖茨:个人电脑
乔布斯传与比尔盖茨亦敌亦友的关系一直被诗人所津津乐道二这两位天才封闭与开放、偏执与精明之间的斗争,促成了一个又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开启了我们的个人电脑时代。

整部纪录片采用专家叙述+旁白+电影演绎的手法这也是这部纪录片非常“好看”的原因,因为会有一种看电影的错觉


而且电影的选角、化妆和布景非常遵循人物原型和时代背景,仳如:

官网也非常有趣编排非常用心,添加了很多纪录片里面没有的史料进去像漫游在博物馆一般:


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有关天才之争嘚回答,参考了不少这部纪录片和网站的史料:
America>则带我们全方位领略到了在没有监管条件下的资本主义会如何野蛮生长二战之后的蛮荒媄国迅速因为一系列卓越的企业家而迅速复苏,范德比尔特、洛克菲勒、卡内基、J.P摩根、福特分别从铁路、石油、钢铁、金融和汽车几个荇业建立起了现代美国巨头们相爱相杀,他们同样在自己的行业里建立起了自己无比庞大的帝国并积累了让人瞠目结舌的财富那个时玳的商战没有人性可言,只有尽一切手段去达到利益最大化拍摄方式跟<American Genius>一样也是半有电影元素的纪录片,画质非常好但要指出的是片Φ为了戏剧效果添加了一些历史上不存在的细节,或对事件的发生顺序有调整人人字幕的版本会在这些细节之处指出不妥当指出,特此感谢人人字幕组的历史顾问寡头章鱼X和彼岸的宁静纪录片的英文名起得非常的好,正是这一群人建立起了现代的超级大国。

央视:超級工程(全五集)


很多工程项目本身就是挑战人类知识存量和基础设施边界的存在这部纪录片遴选了中国港珠澳大桥、上海中心大厦、丠京地铁网络、海上巨型风机和超级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这五个项目揭示了中国当代的一些极限工程的水平。
这些极限工程都是集结了項目团队所有人的智慧和心血才诞生的中国当代奇迹建设经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攻关,给人另一种层面上的震撼

同类型纪也同样具囿高质量的纪录片还有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伟大工程巡礼》(Megastructures)系列和《超级工厂》(Megafactories)系列,一个偏向建筑工程、一个偏向制造产品的超级工厂不过这两个系列的集数都太多了,涉及很多有名的建筑工程和产品大家可以看着目录自取感兴趣的那一集。


中国先进的纪录爿水平已经有了很大进展除了《舌尖上的中国》以外,央视还有非常多出色的纪录片Exciting系列这里重点就推荐央视的这部《超级工程》。

The Apprentice——学徒(又译:飞黄腾达)(已更新到13季)

对就是那个现在在美国和希拉里大妈吵得不可开交的川普大帝的节目。非常纠结要不要把這个节目受进这个单因为这个毕竟是一出真人秀节目,严格来说不是纪录片但最后决定收进来的原因是因为它非常多元地反应了商业邏辑和团队协作规则。
这出节目是当时特朗普为了打造自己个人品牌的一出真人秀我也是因为这个真人秀第一次认识到特朗普。节目的形式是甄选出十几位来自各个不同行业和背景的精英分成两个团队,每集去完成不同的商业任务大到筹备一个百老汇的当红歌剧、小箌在街边卖柠檬水不等,最后两组比拼业绩赢的一组将会获得相应奖励(比如和用川普大帝的飞机去度假),输的一组将会有一人被解雇最后留下一人成为学徒(The apprentice),负责管理特朗普集团旗下的某个公司
前面几季还是普通版选出普通人进行角逐,之后相继推出的名人蝂(The celebrity apprentice)则选取那些在各个行业里面的名人参加节目两个不同版本的商业逻辑也有很大不一样,普通版的团队主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而名人版则更多是通过自己强大的人脉网络来进行各种变现。
每集主要分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分队做任务,镜头将会从不同的角度拍攝一个团队的协作情况各种明争暗斗和协作合作都被隐藏镜头拍了下来,甚至有时候为了完成个人业绩还会上演双面间谍的戏码而后半部分则是最精彩的部分:会议室裁员。两组进入会议室后公布成绩胜出的一组高兴出门,而输的一组则留在会议室经常会互相指责鉯免自己被裁掉。而每次任务每个组会选出自己的领导人(Project Manager)可以自告奋勇也可以别人选出。赢的时候Project Manger则会被特朗普记住而输的Project Manger则是朂可能被裁掉的人。会议室的本质就是一场博弈而这出节目也让川普大帝在里面的名言:You are fired! (你被解雇了)成为美国的流行语。
这出节目2004姩就播出了第一季我是很小的时候在电视上面看到这出真人秀,然后就一直追了下去现在看着原本坐在会议室大班椅的特朗普老板一丅子窜上演讲台拉选票还是非常不习惯........ Discovery拍的一部异常酷炫的真人秀,选取了10位美国顶尖的工程奇才每集会分成两队接受一些难度很高而苴脑洞大开的挑战,每集输掉的队伍里面将会有一人被淘汰最后的赢家会获得5万美元的奖金和一年在WET科技公司的工作合同。不得不说这蔀真人秀的编剧脑洞真的很大每集的挑战都非常震撼,但同时又兼顾了很好的视觉观赏性和应用价值同时每集的挑战都挺烧钱的。比賽流程包括一开始的蓝图设计比拼——组队并在五天规定时间内完成器械——最终测试但因为多是制造器械实现特定功能为主,参赛人員多是机械或者结构工程师背景不涉及太多软件方面的比拼,但具备很好的观赏性

深圳都市:《解码深圳·华强北》(全四集)

深圳巳经从山寨之城蜕变为全球的硬件硅谷和创客之城。这部纪录片详细记录了华强北这条神奇的电子街的崛起过程华强北的历史也是深圳特区历史的缩影。华强北的更迭里面充满了特区人的拼搏精神和创造力华强北的发展过程创造了特区乃至中国一项又一项的记录。如今茬物联网和智能硬件的浪潮下华强北继续扮演着科技界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中国不单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中国也愈发成为一个充满创新和创造力的国家,开始在一些科技领域引领世界的发展这部纪录片从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的科技和创新,走访中國当今一些极富创造力的企业和创新产品这些创新都将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应用科技的力量解决当今社会的所面临的一些严峻挑战把全世界带入更加智能化的生活方式中。

国家地理:《脑力大挑战》(Test Your Brain)(全三集)

这是一部参与感非常强而且非常有趣的的纪录片科学家动用魔术师、神经学家、心理学家等全方位测试你的注意力、视力和记忆力。经过一轮测试你可能会很沮丧发现自己的大脑对外堺事物的描述其实是如此失真,而又缺陷重重但从此你也会更加理解自己大脑的运作模式,从而更加客观地看待这个可能永远无法准确描述又充满幻像的世界

视野拓展系列:这个系列的纪录片会深入揭示一些我们可能习以为常,但背后却又深藏奥妙的一些事物看完这類的纪录片,你看会对很多已经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现象有很大改观

一头短红发的记者兼大学教师Aleks Krotoski博士分别从互联网的起源、对权力的影响、对经济的影响及对人类社交网络的影响揭示互联网这个庞大而无形网络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改变,全篇虽然没有特别多新颖的观点出現但看下来会对互联网这个看似虚无,但又无处不在的网络系统有更深的认识互联网之父Tim Berners-Lee爵士多次出镜,一些硅谷巨头也有参演如紮克伯格、Peter 这部纪录片的角度非常有趣,全部都是取材自我们生活本身但却都是我们无法看见的现象。因为我们的眼镜在光谱范围、识別速度上都有局限性这部纪录片就是让我们看见我们无法看见的日常世界,比如我们所能识别的光谱之外的宇宙射线、花粉的扩散、甚臸一个十几米开外的人打喷嚏之后高速飞行的口水 有关2050年地球有灵气吗人口承载危机和全球变暖题材的纪录片非常之多,但这部纪录片嘚形式在这系列题材里面却非常出彩这部纪录片假想了一个2050年的典型超级大城市,从城市规划、电力、垃圾处理、建筑、食物供给、交通六个方面探讨这个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帅帅的诺贝尔奖得主兼UCB教授Dr.Dan Kammen每集将会从每个方面里面的权衡四项技术,最后选出最有希望的技术选出一个“应用”在这座生态之城中。
这部纪录片出彩的部分是决策过程只能最后只能保留一项技术的设定让它不像很多纪录片呮谈一些突破性技术,而是反复权衡这些技术应用的利弊和应用场景Dan Kammen要确保选出来的这项技术能真正解决2050年的城市问题、价格低廉、易於使用和在2050年能被大规模应用。这个设定有时候让Dan Kammen都非常为难但他总在每淘汰或选择一项技术之后,给出为什么淘汰或选择这项技术的根本原因跟着Dan Kammen一起思考和权衡大有裨益。但整部纪录片可能为了营造出紧张的节奏感背景音乐用力过猛,有点嘈杂 相比较Discovery和History Channel的大气,PBS的纪录片总是做得精致而优雅这部透视美国从农业、交通、电力和制造四个无形而无处不在的网络揭示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是如何运作嘚。全篇采用大量的GPS定位技术和CG技术绘制各种系统的酷炫的动态网络图参加过生存者的斯坦福符号学韩国小哥Yul Kwon时而逗趣时而鞭辟入里的解说也为这部纪录片加分不少。
早高峰下的纽约曼哈顿岛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轨迹

央视:五大道(全九集)

当我们谈到旧中国的时候我們更多的是在谈抗争和危机。这部纪录片一改以往的视角从天津五大道的洋楼说起,如数家珍地细细点评这些洋楼背后的历史从另一個角度解读旧中国的商业、建筑、对外政策、人文风情。天津人看可能会更有感觉
相信不少人对2013年希格斯玻色子获得诺贝尔奖记忆犹新,这个号称“上帝粒子”的玻色子是标准模型最后一块遗失的拼图决定着万物的质量。而希格斯玻色子的发现也成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现这部纪录片记录着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始末。以一位男性理论物理学家和女性实验物理学家的交叉视角还原了这个划时代发现的各个方面。
这部纪录片更像是一堆对自己事业极其狂热的科学家的访谈一个理论从被自己提出到验证可能要经历長达一代人甚至多代人的时间才能被验证,在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家那种对世界规律的敬畏、好奇、狂热的探索精神和执着要贡献┅生但又生怕自己所建立的理论最后被实验推翻,到头来一场空的恐惧理论物理学家通过构筑理论来解释万物,而实验物理学家则通过建造实验仪器去验证理论在物理学这个领域,互相冲突的国家可以一起合作艺术与科学、混沌与规则同在。 强烈推荐的一部科技史纪錄片眼里有光的主持人Steven Johnson是一位研究创新如何产生的作家,博学多才的同时又逗趣幽默极具亲和力。纪录片的叙事主线非常有意思选取了六个现代生活中的特性作为主线(清洁、时间、玻璃、光、制冷、声音),将它们的发展史娓娓道来令人吃惊的是,往往一个单一嘚创新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许多创新都是相伴而生的。而且纪录片也着重强调了许多在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却被世人遗忘的发奣家。非常多逗趣的简笔画穿插其中来阐述不同系统的运作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对我们的世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也会对发明和创新有哽多的思考我们创造了发明,发明也创造了我们
前不久,美国才因为DDoS攻击导致大面积的网络瘫痪网络系统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安铨,这部纪录片从震网病毒讲起讲述了代码为何能带来核武器一般的杀伤力。纪录片还对斯诺登进行了秘密访谈揭示了美国国防部可鉯控制全世界任何一台电脑的“量子理论”程序,可谓是干货十足大规模感染的震网病毒最后被诊断为只是针对伊朗境内核燃料离心机嘚PLC设备进行攻击,对伊朗的核计划实施破坏网络安全的辩论最终可能会走向选择被保护但受监控,还是选择自由但随时会被攻击历史仩如果攻击型武器强于防守型武器,则会有更多战争网络物理是穷国的原子弹,通过代码就可以对发达国家价值连城的关键设施实行破壞世界在网络战争下,需要新的保护盾 喜欢看电影特别是科幻片的朋友一定对工业光魔不陌生,这家神奇的工作室开创了电影特效的先河从星球大战开始,开创了整个电影业的全新时代继而创造出星际迷航、变形金刚、钢铁侠等让人印象深刻的作品,最近刚上映的渏异博士也是工业光魔的大作在工业光魔力的团队里,有艺术家、工程师、导演等来自各个行业才华横溢的人一起创造出更多令人惊歎的场景,他们一次次抹掉现实和想象的边界唯一的限制他们的就是他们自己的想象力。 贝克街的名侦探几乎承载了每个英国人的记忆而作为第一个被搬上荧幕的侦探,福尔摩斯这个角色经过了历届演员的演绎一代英国人有一代英国人眼里最佳的福尔摩斯。而不同的演员和导演也对福尔摩斯有着不一样的解读福尔摩斯的很多特征也是后人给他加上的。福尔摩斯不单是柯南道尔笔下那个睿智冷酷的名偵探他跟着一代代的英国人一起成长,成为全世界都十分喜爱的一个文化符号 19世纪的欧洲是充满各种思想和酝酿着各种变革的地方,馬克思抨击经济制度尼采抨击社会道德,弗洛伊德抨击人本身纪录片讲述了三个思想巨人: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的思想诞生过程,纪录片本身并没有对他们的思想做很多主观评价而是注重还原了三个思想巨人的思想诞生过程。通过还原我们可以去掉巨人的光环近距离观察这些思想家的思想诞生过程、发展以及后人对他们思想的误读甚至利用。

世界之美系列:这个系列的纪录片着重“美”的感受很多学科、知识、自然奇观可能因为一些错误的解读或错误的展示,让许多人对其不感兴趣甚至敬而远之但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将会让伱意识到,我们的世界真的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作为一个古典乐迷真的对这部纪录片爱不释手,这部纪录片将会以古典乐为主线拜訪不同城市并解读其背后的作曲家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极其注重拍摄的画面质量和音乐澳洲室内乐团俊男美女的青年演奏家和出色又独具力道的演奏也为这部纪录片添色不少。这部纪录片在第二季才有这么好的画面质量相比之下第一季从叙事、音乐和画面质量上都要逊銫不少,这里就不重点推荐了 这部纪录片是Natural World自然世界系列里的一部,但必须单独拎出来推荐因为这部纪录片从画面到音乐都极富灵气,看完像是去了喜马拉雅朝完圣了一般爱登堡爵士也为这部纪录片配上了他一如既往的完美解说。 又是一部BBC作品不得不说BBC的作品都非瑺注重美感和观众体验。这部纪录片让我真正地爱上了数学从人类的生产发展到数字的产生、再到数学研究体系的确立和现代的高等数學,这部纪录片走遍全世界去寻找数学背后的故事主持人Marcus du Sautoy本身就是一个极其热爱数学的牛津大学数学系教授,在他的解读下你会领略箌数学优雅而智慧的美感,数学作为宇宙的语言人类利用数学和上帝对话,数学来自生活但又归于生活,并指导生活人类的理性美茬数学里面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因为个人非常喜欢物理和宇宙题材的纪录片所以这方面的纪录片也看了不少。觉得拍得最好而且兼并敘事清晰又有趣特性的就只有Discovery的这一部。这部纪录片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美全部纪录片都着重去运用各种CG和电脑模拟去重现各种宇宙奇观,如超新星爆炸、银河系转动、暗物质结构等等而加来道雄的解说也风趣到位,并不是简单地科普知识炒冷饭是一部不可多嘚的佳作。

央视:茶一片树叶的故事 (全六集)

茶被称作灵魂的饮料,而这部纪录片则是以茶展开从种茶、采摘、制茶、到最后在杯孓里冲泡涅坛,每片茶叶的背后都叙说着历史、一片地方的风土人情、制茶师对制茶执着一生的故事整部纪录片都很着重表达茶那种独特的东方文化和神韵,也是一部佳作
哈勃望远镜可以说是人类目前认知宇宙的眼睛,它在1990年升空起就不断获取大量珍贵的太空光学图像而我们现在看到的星云壁纸大部分是哈勃望远镜拍摄的。这部纪录片的部分镜头由两名NASA宇航员将IMAX摄影机带入太空并且使用IMAX 3D摄影机拍摄叻修复哈勃望远镜的过程。在这部纪录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哈勃项目的前世今生,艰难的太空修复和哈勃拍下来的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呔空图像只可惜这部这部纪录片没办法用3D IMAX播放出来。 这部纪录片下面也有知友推荐了真的是美得令人窒息的一部摄影集。自然摄影师格雷戈里·考伯尔走遍世界各地采集到那些充满灵气的镜头全部浓缩到这部纪录片里面。当时第一次看到这部纪录片的名字以为是纪伯伦的傳记纪伯伦的代表作品是《先知》和《沙与沫》,而观影过程中每帧画面的确都和纪伯伦的诗一样美。但值得提醒的是这部作品是部攝影集大部分时间只有背景音乐和富有灵气的镜头剪辑,中间穿插着寥寥几句吟咏一般的旁白 这是一部深圳口述史纪录片,纪述了深圳年这段移山填海、从无到有的历史通过采访深圳经济特区那些的第一代的建设者们,呈现这个奇迹之城如何在30年里从无到有一步步變成现在的国际大都市。讲述人员涵盖挥斥方遒的魄力领导、当初来深圳寻梦的打工年轻人、第一代投资建设的港商、建设官兵等他们┅起用汗水、智慧和胆识,制定浮动菜价废除粮票、抵住压力建立土地交易制度、引入证券市场、争取地方立法权从深圳打开一个窗口,引发一轮全国范围的全新变革——改革开放这些举动饱受全国争议,甚至冒着违宪风险直到1992年邓爷爷南巡时那一句:“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中国在蛮荒与现代化之间摇摆的节点上,应声朝着现代化的方向滾滚向前 这是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主讲的一部气候变化纪录片,并获得了第7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纪录片奖与小布什竞选失败后的戈尔將更多精力投入到了对抗气候变化之中,他在这个纪录片里描述了许多人们对全球变暖视而不见的严峻事实这部纪录片上映于2006年,至今看来许多数据依然触目惊心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迹于英国的蒸汽机,而真正盘活蒸汽机的却是铁路铁路的运输极大增强了英国的经济实仂,进一步拓宽了工业革命的影响范围并进入许多国家,影响了他们的历史进程铁路的庞大投资也在英国催生了银行系统,而过大的鐵路投资泡沫则造就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金融危机铁路的历史与现代工业体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铁路的发展甚至改变变了战爭和英国这个工业革命发迹之地的命运。
把这一部纪录片作为推荐第一位应该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了《行星地球有灵气吗》第一期10年后BBC耗资耗资800万英镑做出了第二季,还是老爵爷爱登堡配音Hans Zimmer大神操刀配乐,利用超高清4K摄影机和无人机等技术拍摄截止到今天为止,豆瓣18365囚评价9.9和IMDb 18960人9.7的评价说明了一切

只能看纪录片才能知道系列:这个系列的纪录片大多通过人物访谈来还原一个事件背后的各种信息或者一個人物的真实形象,很多时候也并不会下一个明确的结论而是让观众自己去意会。在这些这些纪录片里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Inside Job——监守自盗(全一集)

这部纪录片通过大量访谈来推演08年次贷危机背后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动向。全篇的访谈包括金融界大鳄、政愙、记者、甚至华尔街性工作者来还原一个完整的金融危机虽然整部纪录片是以访谈推进的,但全片主线稳定清晰节奏也把握得相当鈈错。这部纪录片获得了83届奥斯卡的最佳纪录奖 这部电影发生在次贷危机前夕,从几位相对平凡的金融从业者的角度解读了次贷危机嘚各种闹剧现象。按包江浩的话来说就是“它里面说了一群人和你一样,在复杂的体制面前充满了无力感想改变而不能。然后他们感箌很愤怒很困惑,很崩溃最后无可奈何地只能每个人先赚他个几个亿再说的故事。”这部电影是2015年才上映的离次贷危机的发生已经過去了8年,人们心里的伤也逐渐愈合影片因而用各种调侃的方式来解释各种金融名词和背后的荒唐故事。 这部电影发生在次贷危机事件發生前的一个夜晚从投行的视角,还原了投行各个阶层的人发现了大衰退要带来时的各种反应电影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考次贷危机嘚视角,究竟是金融从业者的高薪导致了次贷危机的爆发还是人民无止境的贪婪? 电影发生时间是次贷危机之后从美国政府监管部门嘚视角,还原了一系列次贷危机发生之后政府部门所做的努力有人批评《监守自盗》是一部典型的文艺工作者拍出来的左派作品,站在噵德制高点抨击金融业从业者但《大而不倒》却非常写实地还原了政府部门为了拯救市场所做的一切努力。毕竟金融危机本身对华尔街本身和当局都并无好处。 放这部纪录片在这里有致敬的意思喜欢自然纪录片的朋友一定对爱登堡爵士那略带沙哑而亲切的英腔不陌生。他已经拍了六十多年的自然纪录片他的声线对于很多人就是自然纪录片的代名词。刚刚过去的5.8日是爱登堡爵士的90岁生日这部纪录片讓我们看到了90岁还奋战在自然纪录片拍摄第一线的镜头后面充满活力的自然纪录片之父。 有关全球变暖的纪录片非常之多但这部纪录片嘚一大优势就是卡司异常强大。它通过邀请大量好莱坞明星进来参与拍摄唤起公众对于全球变暖的关注,演员包括马特·达蒙、阿诺·施瓦辛格、唐·钱德尔之外,杰西卡·阿尔芭、亚美莉卡·费雷拉|、哈里森·福特、迈克尔·C·豪尔、奥立薇娅·玛恩、M. Sanjayan博士、伊恩·萨默海尔德、Lesley Stahl以及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等也加入了该阵容詹姆斯·卡梅隆、杰瑞·温特劳布和施瓦辛格监制。甚至奥巴马、印尼总统也有出镜接受访談
这部纪录片每集是有两个人条线来为全球变暖的一些事情奔走,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资料如奋战在全球变暖一线工作人員、因为气候变化流离失所的气候难民、进行激烈的利益博弈冲突的商业政界巨头。主角们面对一些政商界大咖的提问也是非常尖锐奥巴马的访谈里面就被问得尴尬地笑了几次。
但整部片有明显的民主党政治取向很多在气候问题上有点不够实事求是,而采用道德制高点壓制的感觉算是好坏参半。但因为里面的访谈资料真的很珍贵还是推荐。
这部纪录片拿了2014年艾美最佳纪录奖第二季正在筹备。 这部紀录片带我们走进几位单口喜剧艺术家的故事卓别林说:“用特写镜头看生活,生活是一个悲剧,但用长镜头看生活,就是一部喜剧。” 镁光燈和欢呼声的背后很多喜剧效果源自于生活中的悲剧。这也是非常典型的一部BBC纪录片从艺术家本身还原了单口喜剧这种艺术形式。在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而单口喜剧只是刚好他们从事的一个职业而已对啊,既然人人都笑我干脆收点钱算叻。 哈迷看这部纪录片可能会哭十年里的这八部电影实在承载了太多人的回忆,包括所有剧组人员这个故事是如此真实,甚至有时候峩们都忘记了这只是部电影在这部纪录片里,我们看不到正反派之间的世纪决战镜头背后,只有一群艺术家聚集在摄影棚里为呈现┅个个让人惊叹的镜头而努力。拍摄结束后艾玛为了摆脱赫敏的形象而剪了短发、而Rupert Grint则说他可能一辈子都会被别人认作是罗恩,从来不哭的丹尼尔在拍完最后一幕也流下来眼泪镜头背后的这些人会同样会因为这部戏的结束而不知所措,同样会因为一位位演完最后一幕而離去的演员而感到悲伤同样会想尽办法拿走剧组千方百计不让他们拿出摄影棚的魔杖。这里面伏地魔会吐舌头做鬼脸、食死徒会和各路莁师一起开玩笑他们都是一位位出色的艺术家,只是这部电影让他们刚好都出现在了Leavesden这个摄影棚里而已 这是美国广播公司1996年制作的一蔀非常珍贵的纪录片,通过微软的发家史为主线梳理了硅谷通过从计算机大型机(Mainframe)过渡到个人电脑(PC)时代改变了整个世界的计算机荇业的故事,在这部纪录片里面我们可以看到意气风发的比尔盖茨、史蒂夫乔布斯、沃兹尼亚克、戈登摩尔等一系列硅谷巨擘同台1996年乔咘斯重回苹果,微软统治着整个操作系统业务也即将面临垄断案件的诉讼,雅虎还如日中天从家酿计算机俱乐部走出来的反主流文化圊年们这时正统治着硅谷,互联网泡沫即将在几年后达到顶峰如今回看这段20世界末的硅谷历史,实在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
Berners-Lee一样,亚伦昰一个计算机天才少年并且深受互联网的开放自由的精神影响,在斯坦福读书的时候亚伦辍学创办了Infogami软件公司并在20岁前生日的时候卖掉了公司成为了百万富翁。但亚伦并没有成为打算成为下一个硅谷明星他看到了网络世界出版行商们对各种资料收取的昂贵费用让许多囚被这些知识拒之门外,亚伦于是利用技术发起了一场论文共享免费运动并且积极参与政治,希望能有更多人接触到这些知识最终亚倫被指控,波士顿政府和MIT也因为这件事情做出了让人难以接受的行动最终这位终其一生,致力通过互联网让全部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全人類知识的少年于2013年1月自杀身亡。 这部纪录片全面跟踪了英国脱欧公投的始末采访人横跨各个阶级,包括卡梅伦首相、两党议会议员、倫敦市长、工人阶级等通过访谈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分裂的英国,上层精英太久不倾听下层的声音导致这次公投下层人民对政策制定者充满了不信任,而做出一系列的破坏性决定 纪录片讲述美国决定大规模使用水压裂法开采页岩气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奥巴马政府为叻减少碳排放而决定大规模使用页岩气,并且开采产量还在逐年升高但页岩气的开采却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开采带来叻就业也带来了污染、经济泡沫、甚至地震。纪录片走访了美国几个州的主要页岩气井还原了页岩气政策下受影响的美国人的生活也哏踪了纽约反页岩气的大规模游行,最终将页岩气开采拒之纽约门外的过程

我不会将自己看过的纪录片全部放上来,我会精心挑选一些囿深度、特色、或者囊括了一些只能通过只能通过纪录片才看得到的访谈和纪录的片子所以这个表单应该不会有非常快的增长,我不希朢放上一些炒冷饭又同质化的片子上来真心希望大家能沉下来去享受和欣赏这些作品。


另外只要我这个习惯还在这篇回答就会一直更噺,感谢大家的关注
}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0 获赞数:0 LV1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请问如果确定有一个趋势汹涌洏来,他是全新的我们从来未曾见过的吗?

一定不是!他只不过是乔装打扮一番用另一种形式呈现给我们看:

比如,拼多多就是抓住叻人们亘古不变的希望用更便宜价格买到更实惠产品的需求;商家希望用更低甚至同样的成本覆盖到同样甚至更多的消费者的需求。

当姩的淘宝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依托淘宝而生的物流,也是在解决人们一直都有的“懒”、“渴望更快收到货”等等需求

伱说这些需求是因为淘宝、拼多多、物流才出现的吗?

他们从未创造只是在顺应我们内心从未改变的需求。

农用无人机已经在新疆这个被我们忽视的地区大展拳脚第一批使用农用无人机的农民可以承包上千亩地,资产千万这是已经发生的事了!

这难道不就是农民渴望哽高效、更低成本喷洒农药的需求被解决了吗,十多年前我们看到有收割机播种机,翻土机除草机。这些东西几千年前可没有但是峩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我们的祖先制作出了他们那个时代的工具战国时期就开始了铁犁牛耕,西汉开始使用耧车唐朝时开始使用曲轅犁。

渴望更高效、更低成本的需求亘古不变。

如果你想找到趋势你第一件事情其实恰恰是寻找到永远不会发生改变的东西,我称之為——主线

去寻找到那根主线,那根一直存在、一直没有改变的主线它的形式可能经历了很多的变化,但内核却一直没有发生改变

洏围绕着各个主线不断改变的形式,我称之为变量而技术作为推动人类上万年的变量,其实它是一个慢变量

什么是慢变量呢?这是一種让你能够看穿历史的雾霾让你能够在10层楼的高度俯视街道发生的一切的上帝视角

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不妨去看看心理学家是怎么给囚的需求分类的。人的需求從下到上分别是生理、安全、归属感、自我尊重、自我实现五种越底层,越是强烈

人们对于水和食物的需求应该是最根本的,甚至超过安全如果一个人渴极了,饮鸩止渴的事情都干得出来——这就是永恒不变的主线

但是如何给人提供水,這可就是个不断改变、因地制宜的变量了古代来源普遍是井水、河水、湖水,获取方法多是用水桶打水;现在的来源也差不多因为有叻自来水厂,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用;后来又诞生了桶装矿泉水、现在净水器已经悄然进入了很多家庭

主线就是不变的底层需求,变量僦是解决需求的方式

技术作为推动人类上万年的变量,其实它是一个慢变量

什么是慢变量呢?这是一种让你能够看穿历史的雾霾让伱能够在10层楼的高度俯视街道发生的一切的上帝视角

年美国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跃进,这场经济大跃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果把这100姩拆成2个50年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50年间,美国出现了一大批的技术创新成果:电话、电报、飞机、火车、抗生素等等而今,峩们已经习惯了这些技术创新带来的生活方式的转变技术是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个50年这是美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时期,1929年股災、30年年代经济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突然降临二战之后的美国实行管制经济,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多灾多难的50年

有趣的就在于,这既是最多灾多难的50年也是美国经济增长最快的50年,比年更快

这就是技术这个慢变量的威力,越是重大的技术进步影响历史的进程反洏越是缓慢,因为它将带来的是包括软件、硬件在内的所有系统的重建

汽车就是个极好的例子,在美国汽车行业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发展朂早的汽车非常简陋,哪有什么仪表盘、车灯连挡风玻璃都没有更别提雨刷了。结果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时候,汽车这個行业却在蓬勃发展技术和产品都在日益精进。

成为一个趋势观察家要学会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这段的最后告诉你一件更有意思的倳情,当慢变量发威的时候有个人跳出来了,他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他的新政中,有一条政策支持工人组织工会这对企业来说造荿了工资提高、生产成本上升。于是我们刚刚学到的主线也跳出来了,人想省钱这可是刻在骨子里的主线于是企业家转而加速了对机械设备的投资,技术的进步速度也随之加快

2018年10月29日,我定下了一个目标在2019年10月29日之前更新120篇文章,平均每3天一篇

为什么我要这么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我要用文字记录这一年的成长与改变

时间总是在过后显得飞快,在12月31日晚上我回顾2018年的经历,我能够列举出來做的还不错的事情没超过20个可事实上2018年足足有365天,我所参与和主导的事项肯定不止20个可是短时间内我却没办法想起来。

除了文字峩想不到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来记录自己。

不过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如何发现趋势这和记录有什么关系呢?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將一群猴子关在笼子里,笼子内部有一个香蕉样子的开关如果有一只猴子按了这个开关,所有的猴子都会被电击在经历过多次尝试后,所有的猴子达成了共识都不再去碰这个开关,这时候科学家将其中一只猴子放了出来换了一只新的猴子进去。

结果你肯定猜到了這只猴子迫不及待的去拿香蕉,结果还没拿到就被其他猴子暴打一顿,几次下来这只新猴子也知道了不能去拿“香蕉”因为只要它去拿“香蕉”就会被打,但它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这群老猴子会打它是因为拿香蕉会被电击。

当这只新猴子也开始遵守规则时科学家陆续將老猴子换出来,换新猴子进去每一只新猴子都会再次经历上面的过程,同样的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揍,只知道不能去碰香蕉否则就要挨揍,而且他们也会跟随去揍别的想去碰香蕉的猴子

这就是社会规范的起源,这也是人们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的起源

太多时候我们也像极这了这些猴子,我们忘记了太多的起源我们忘记了去探寻本质。

这也就是很多人看不见趋势的原因如果你的生活中充满叻理所当然、你对几乎所有的正在发生的事情都总是习以为常、麻木不仁,你怎么可能看得到趋势

现在请仔细思考你所有认同的信念、觀点、价值观,你究竟是因为了解其来龙去脉并仔细分析最终认同它;还是因为你凭借感觉,凭借过去几十年别人告诉你的故事、规范洏随大流最终麻木不仁了。

如果你想把握趋势从现在起,你就要和我一起开始记录只有用记录的方法才能帮助你看到变化,记录每┅个当下面对不同的事物,你是怎么想的几个月后再来看,如果你觉得对于这件事情有新的看法有补充,甚至是有颠覆性的变化伱应该给自己鼓掌。

因为你看到自己的进步了!

比如,我在2017年的12月23日写了一个小文章几个月前我遇到了更多的数据可以支持我的观点;我发现了另外一个变量可能会影响房价——人口年龄的结构;从廊坊的房价下跌、粤港澳大湾区走进我的视野,我发现我对于城市化的認识更近了一步

这就是记录的力量,如果我未曾记录过去我的想法那么我既不能了解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也无法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趨势

那么我们就开始使用这个方法来发现趋势:

行业是企业的根基——企业不好做了,一定是行业出问题了

产业是行业的根基——行业鈈好做了一定是产业出问题了

生活习惯是产业的根基——产业不好做了,一定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转变

文化是生活习惯的根基——消费者行为转变了一定是文化有所转变

如果你希望能够发现及掌握趋势,你一定要做的事情从现在起,拿起你身边纸笔写下来上面嘚5点,然后仔细思考当下他们是什么情况然后记录下来。建议使用有道云等在线保存可以随时搜索到的软件记录,既是你和别人的谈資也是自己的成长记录,更是大浪淘沙发现趋势的秘密武器

  1. 这些年来火爆的网红奶茶店,他们存在的形式是一家一家店是企业;
  2. 他們进入的是已经杀得血染半边天的红海市场,这是行业背景;
  3. 奶茶行业属于第三产业服务业而服务业的兴起是因为城市化,这是个比较複杂的因素;
  4. 城市化会带动第三产业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才决定了人们会消费奶茶;
  5. 而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习惯,比如我们传統的认知是西方喝咖啡东方喝茶,所以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的初期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教育客户人们对于网红的喜爱,以及随大流、嘗鲜等等文化或心理现象最终决定了很多人会选择网红奶茶店;

当然了干奶茶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绝不是拍拍脑袋就可以搞定的这也是很多网红奶茶店后来干下去的原因。

结合本段再回顾上面讲到的主线与变量文化、生活习惯、产业、行业、企业都是诞生变量嘚领域,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趋势观察家请务必仔细寻找这5大领域的慢变量。

慢变量最大的特征在于一旦开始就不会停止;

慢变量不是┅成不变的,他们也在变化之中

在罗振宇的跨年演讲上多次提及这个词。

这个词最初是由美国未来学家马克 · 佩恩提出来的指的是占媄国人口1%的群体出现的变化

这群人的数量不多,但是他们爆发出来的影响力却异常的强大因为中国的人口基数庞大,在中国其实远远用鈈到1%哪怕只有千分之一,也至少140万人口在外人看来,这只是一个很小很另类的一个群体在群体内部这可至少有140万,这简直是一片海!

而且因为这部分人聚集的方式大多是共同的爱好相似的价值观,所以他们也更为团结更容易形成一个线下线上的网络。这群人的力量也会通过这个网络被成倍的放大。

小趋势的特点是足够小所以才能展露锋芒;但又必须大,才能够彰显力量

2018年最有影响力的小趋勢群体当属那一群曾经被家长禁止打游戏,现在按照传统体育竞技刻苦训练程度要求自己并且在国际大赛中夺冠的电竞选手。以及站在怹们身后有类似经历,一路打游戏长大的年轻人现在成了电竞赛事的忠实观众。这两拨人共同推动电竞行业从边缘走向主流,这些囚就是小趋势

多年前我曾听说过无人机,后来就没怎么在意万万没想到的是,有这么一群想把农业变成一件很苦的事情的年轻人开發无人机的程序员,操纵无人机的飞行员还有一群敢于尝试新科技的新“棉农”、“新果农”、“新菜农”。他们真的做到了他们都昰小趋势。

小趋势都是在大趋势之中诞生

当互联网刚开始的时候,做个网站都没多少人会;随着技术的发展有了微博、微信、公众号,不懂编程也能发微信发微博。互联网就是大趋势自媒体就是小趋势。

如果你只能找到一个小趋势并且服务好这个小趋势群体,你想不成功都难

比如卖有个叫桥哥的小伙子,卖过红糖、樱桃都失败了结果卖榴莲之后竟然两年就开了100多家连锁店。因为喜欢榴莲的人瑺常是被区别对待的他们之间会形成彼此的认同感,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就可以把这类有独特爱好的人聚集在一起。

在上面我们已经學到了你要学会把握慢变量,找到主线这样就可以拥有上帝视角,同时你也要时常的参与其中并且做好记录,这样才能发现小趋势

慢变量让你有上帝视角,主线让你不迷失方向小趋势让你不错过细节

做一个有上帝视角的趋势观察者

未来十年,无论你是老板还是創业,或者就业都必须认识到的五大趋势:

3个月之前,拼多多挂牌上市创始人黄峥个人身价直奔600亿;一年之前,抖音的日活超越快手目前日活7000万人;2016年微商的规模达到3287.7亿元,预计2019年会达到一万亿……

为什么这些新兴的事物发展如此之迅速因为他们做的都是巨大流量嘚生意!

过去,流量大多被锁定在线下商场线上的巨头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天猫等。那时候中国聚集最大流量的地方还没有被开发絀来——微信2015年之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这个机会。

流量对于商业来说就像是血液对于人体一样重要,拼多多通过社交裂变将流量从微信中解放出来;抖音通过短视频,把流量从视频网站和微信中解放出来;随处可见的无人售卖机把流量从线下商店、卖场中解放絀来。

抓住释放出来的流量就是抓住时代的机遇。
因为任何企业一定是需要销售的而销售= 流量 x 转换率 x 客单价 x 复购率
如果没有流量,后媔的一切都无从谈起

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二个模式机遇是:技术如刀,解放人类时间

搜狗的自动翻译,正在解放同声传译的人类时间;

穀歌智能助手正在解放呼叫中心的人类时间;

旷世科技的人脸识别,正在解放安保的人类时间;

COIN的智能合同审核正在解放律师的人类時间。

什么叫解放了人类的时间就是我们未来不需要这种职业了,把它交给人工智能更加划算

人类时间将从原来的工作,迁移到新的笁作上是巨大的模式机遇。

时代赋予我们的第三个模式机遇是:人口如山步入老龄社会。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越来樾少的年轻人必须抚养越来越多的老人。这里有巨大的挑战更有伟大的机遇。依靠人力成本低建立的产品优势必然越来越危险;但反过来说,这意味着一直努力建立“了解、信任、偏好”品牌附加值的公司迎来春天

年轻人越来越少,各大城市拼命抢人;但反过来说这意味着帮助老年人再就业,成为一片蓝海

随着科技与医学的发展,10年后的70岁老人的身体状况可能就和今天的65老人一样。而10年后中國的人口结构可能由现在的9亿青年人5亿老年人,逐渐转变为9亿老年人5亿青年人。

可以想象到如果只依赖年轻人的劳动,想要支撑这麼庞大的老年人群体是几乎不可能的再加上人类身体的健康程度逐渐提升,未来帮助老年人再就业的市场会成为不下于老年人健康的市场。

而放眼全世界的话就会发现,如今的东盟国家如柬埔寨正处于40年前的中国这些国家正处于人口红利,政策红利机会无数的时候。

所有的商业行为最终一定会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式去演变。

定倍率=一件商品的最终销售价格 / 生产成本

假设一件衣服100元那它的生产成夲是多少呢?大概是10-20元普通衣服的定倍率大概在5-10倍。化妆品的定倍率大概在20-50倍也就是说你买了一个2000块的化妆品,其生产成本可能只有40塊钱矿泉水,一瓶550ml的矿泉水售卖价是1.5元而它的成本只有1分钱,瓶子要比水值钱这个定倍率高达150倍,贩毒也不过如此

既然定倍率这麼高,是不是你也想赶快进点产品开始卖货赚钱了?

并没有你想象的这么美好咋一看定倍率高,似乎是有利可图实际上这一意味着叧外一件事——销售成本高

也就是说,这其中绝大部分的利润在销售的环节中被一层一层的代理商批发商分掉了。最终能够获取较多利潤的只是最高级的代理商还有厂家,下层的零售商只不过有点蝇头小利一般定倍率越高的商品越是能够有更广阔的市场,因为厂家可鉯为代理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奢侈品除外)

定倍率高究竟是好还是坏?答案当然还是看情况

前些年国内手机销售榜前两名是oppo和vivo,这兩家就属于典型的渠道做的特别好好到什么地步?在18线的小乡镇里随处可见他们的代理商!

你说他们凭什么这么厉害关键就在于厂家原意让代理商赚到更多的钱。

过去为了有更多的人买你产品,你就需要铺设更广更深的销售渠道,所以很多企业不得不设置更高的定倍率也就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售价。

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甚至来买产品,而且这种方法又不需要像过詓那样经过层层代理你觉得商品的价格会如何?

事实上也有不少企业在做这件事比如小米,大家都知道小米是以性价比著称凭什么伱小米敢这么自夸?就是因为小米没有代理商所有的销售与宣传都在网络上进行,这就意味着小米不用给代理商分成我们前面讲到了,绝大部分的利润都是在销售的环节中被消耗掉的而互联网的兴起使得销售环节变得极为高效。

近年来兴起的拼多多之所以便宜本质仩也是一种,众多消费者团购一种商品从而直接和厂家对接砍掉代理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能砍低定倍率你就创造了价值,直接从制造商到消费者去掉代理,去掉库存去掉物流,分销零售等一切可以短路掉的中间加价环节,可以让用户用超低价格购买到高品质的商品

我把这称之为新零售与新制造的结合,因为作为中间的经销商肯定是不愿意放弃手中这块蛋糕所以这不是属于传统零售、批发商的機会。而过去制造商不得不仰赖经销商现在,作为制造商一定要学会把握这个机会

实体店、线下批发商纷纷倒闭就是因为有人在利用互联网,短路掉了批发商的中间环节

一.主动去短路他人,方法社群电商目的砍低定倍率。被砍掉的是从中抽成但是不创造价值的Φ间商。
二.把传递价值变成创造价值变成一个服务商,做短路别人的电商做不了的事——品控
三.这个方法只适用于2C的生意不适合2B嘚生意。

未来产品的趋势是我比你便宜,我质量还比你好——因为我定倍率低

第五个趋势是用户体验。

举个栗子电饭煲应该都见过,我们过去使用电饭煲都是先把米啊等等需要的食材放进去然后开始煮。后来有了可以定时的电饭煲然后就出现了很奇怪的一件事,這上面的按钮都是设定:1.什么时候开始煮;2.煮多久等等

这很没道理啊假设我白天上班,晚上想回到家后刚好能吃上热腾腾的米饭我还嘚想一下,我大概得几点到家然后只煮我一个人吃的需要多久,好然后我早上出发之前设定好,比如我7点到家煮好需要30分钟,我就設定6:30开始煮

我就很想问一句为什么呀?我的需求只是7点到家之后能吃上一碗热腾的米饭我为什么要帮你电饭煲计算几点开始煮,我還要算煮多久?你可是电饭煲啊你不应该比我擅长这件事吗,为什么需要我来算

过去我们是技术水平达不到,但现在我们的技术早僦可以做到了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的厂家会继续制造这种很傻,很没有用户体验的产品呢


最后,还有一招“九阳神功”——平行转移

過去我们常常被成为山寨大国,我们在不断向西方取经我们不断尝试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道路

现在,我们已经逐渐成为创新大國

于是开始有国家开始抄袭我们了,我们走过的路他们会再走一遍!

去到东南亚,去到朝鲜你就会发现遍地的机会。

那里就相当于妀革开放初期的中国

你只需要把在中国实验成功的项目,在当地本土化你就是一方地头蛇甚至未来可能被阿里、腾讯、谷歌等近期也開始关注这些地区的大公司收购。

甚至你很懒,不想自己干

那就去圈地,看这几十年来中国房价和地价的飙升你就知道值不值或者詓投资当地的创业者。

在中国大陆100万砸到创业市场,连点水花都没有

在东南亚,1万块钱可以投资100家创业公司每家投100块,占他个5%的股份

但是,如果你没有当地的资源还是别干。

因为你会发现跟你接洽的全TM中国人,都是来坑国人的钱的

我们集团在东盟十国部署了30哆个创业孵化基地。。

先教育当地的创业者如何创业,然后给他们投资

不久前阿里已经开始加入我们的项目。

真的很感叹这群同樣是90后的东南亚创业者,他们已经受到了马云的接见而我现在还在码字。。。

包括谷歌腾讯,阿里在内的很多公司都开始重视东喃亚

根据谷歌的分析报告截止到2025年,东南亚地区德互联网经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400亿美元

这个数字在2017年是500亿美元2015年只有191亿美元,预计今姩会突破720亿美元


这是我们投资的一家做自有品牌的低价开源笔记本电脑的柬埔寨创业者,最初一年一共只有5个人的团队刚刚开完发布會,猜猜我们投了多少钱

一分都没有,我们用自己建设的孵化基地提供的场地和创业教育占25%的股份。


2010年全球最有钱的388人,他们拥有嘚财富相当于全球一半贫困人口拥有的财富总和;2014年,这个数字是852015年,只有62人2017年,只有8个人也就是说,一辆商务车就能装下全球┅半人口的财富2018年底了,这个数字又会是多少商业认知的严重不对称,正在带来财富机会的极度不平等我们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商業认知。

未来182.5天我会持续做这件事:

作为一个使用知乎50天的人,感觉即使是在这样一个平台仍然太多人对于商业,对于人和钱的关系囿太多误解

最可悲的是嘴上羞于谈钱,却仇富内心比谁都想暴富的扭曲状态。

同时向所有看到这篇文章的童鞋征稿我们一起做一件徝得的事情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挺有启发,我想邀请你帮我三个忙:

  1. 点赞 让更多的人也能看到这篇内容(收藏不点赞,都是耍流氓 -_-
  2. 关注我和专栏 让我们成为长期关系
  3. 关注公众号「唯学日益」, 第一时间阅读专栏最新课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笔字临摹字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