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人开厂租的地方需要交租赁税?在那个地方

老东江糯米酒人开厂传承老味道
○惠州老字号里的故事 半个世纪前珠江桥牌盛极一时 如今仍坚持传统酿造工艺
说起东江糯米酒,老惠州人印象颇深。惠州出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半个世纪前盛极一时,成为惠州特产之一。这种用糯米酿造的甜酒,是当时不少惠州人餐桌上的常见物,后来变得难以寻觅。1997年,酿酒工人的赖彩凤和东江糯米酒的资深酿酒师傅刘定明一起,在惠城区马安镇上寮村鹧鸪岗开了间东江酒厂,他们坚守着传统的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注册了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商标。沿用老包装,还是老味道,东江糯米酒这一老字号就这样被传承着。珠江桥牌曾畅销省港澳
惠州出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半个世纪前盛极一时,成为惠州特产之一。几十年前,惠州人外出探亲访友,都喜欢带上几瓶东江糯米酒当礼物;外地人到惠州出差旅游,也爱捎上几瓶回家做手信。
1991年04期《食品工业》中《东江糯米酒甚受港九饮家喜爱》一文提到,惠州市粤东饮料厂生产的珠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多年来畅销省内和港澳、东南亚等地。经销这种酒的香港广大食品有限公司盛赞该酒质量甚佳,甚受大家喜爱。
该文提及,东江盛产糯米,糯米酒生产历史悠久。传说宋朝诗人苏东坡被贬惠州时,就常借这种酒解愁,不过当时叫“罗浮春”。为了把这种酒推向海内外市场,惠州成立了粤东酒厂(现改名为粤东饮料厂)专门生产东江糯米酒。
随后,这个牌子似乎销声匿迹,再难找寻身影。两位老酿酒人再操旧业
进入21世纪后,“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又悄然出现在市面上,沿用了“珠江桥”东江糯米酒风格的酒瓶,还是原来的味道。两个老酿酒人的坚守,让东江糯米酒得以继续传承。
刘定明,73岁,做了50多年的酿酒技术师;赖彩凤,63岁,当了半辈子的酿造工人。他们的交集,缘于东江糯米酒。
惠州处处兴酿酒,赖彩凤自小就看着长辈酿糯米酒,第一份工作是在淡水食品厂当酿酒工人。在这里,她认识了厂里的技术师刘定明,这位广东轻工业学院毕业的高材生,学的就是酿造技术。当时是上世纪60年代,食品厂生产的酒,多是东江糯米酒。
1997年,退休的刘定明和赖彩凤决定合伙开酒厂,他们有个共同目的:保住传统糯米酒。那一年,刘定明55岁,赖彩凤45岁。
带着对“珠江桥”这曾经红遍珠江的酒牌子尊敬,两人为酿出的酒注册“东江桥牌东江糯米酒”,沿用“珠江桥”东江糯米酒风格的酒瓶,坚持着传统的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试图再续东江糯米酒的辉煌。
刘定明为此作了一首诗:“五五酿酒欲何求,自食其力度春秋。勤勉求索精酿造,琼浆玉液献嘉宾。品牌名利人格创,良心巩牢安全门,今朝有酒且莫醉,留得青山传后人。”东江糯米酒酿造工艺
赖彩凤把酿酒过程概括为12个动词:浸泡、蒸饭、下饼(酒曲)、糖化、发酵(陈酿)、压榨、炙烤、澄清、勾兑、检测、灭菌、装瓶。从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至少需要10个月。对刘定明来说,这个过程是“十月怀胎”,得等得起,须急不得。●浸泡 刘定明与赖彩凤选用的是江西优质晚造糯米,水则是150米深井取出来的无污染水。把糯米淘洗干净,加入井水浸泡12个小时,水和米的比例为2:1。12个小时后,白净的糯米吸足了水分,变得松软。●蒸饭 再次冲洗干净,直接放入饭甑蒸熟;50分钟后,熟透的糯米饭变得绵软,散发出淀粉的清香。●下饼(酒曲)此时,把糯米饭取出放凉,待糯米饭在32℃左右不烫手心时,加入酒曲拌匀。如此反复3次,搅拌才算完成。而酒曲加入多少,完全凭经验。●糖化 拌好酒曲的糯米,轻轻倒入酒缸内,就进入糖化过程。这个过程,温度的要求很高,赖彩凤戏称“夏天吹空调,冬天盖被子”。糖化的温度一般在28℃至36℃,过程需24个小时。●发酵(陈酿)糖化后,加入1:1的米酒,一缸缸糯米开始进入漫长的发酵陈酿过程,这个过程需要3到6个月。这时,每个酒缸的缸口都必须用塑料布、麻布和皮筋密封着,避免与空气更多的接触。这个过程,对糯米来说,是一个新生。●压榨 冬去春来,酒缸里渐渐分层,酒糟下沉,酒液澄清。丰收的时刻到了,打开酒缸取出酒液和酒糟,装入酒箩压榨,让酒与糟分离,那黄中透着胭脂色的液体,就是糯米酒。●炙烤 分离出来的糯米酒被装入肚大口小的酒坛中,盖子边沿用一种植物树叶磨粉制成的“香胶”密封,集中堆放在炙烤车间。2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50个酒坛整齐排列着,上面撒满金黄的谷壳,慢慢焚烧,香气飘散在狭小的空间里。糯米酒不能用明火,为防止谷壳燃烧,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喷水。经过60个小时慢火炙烤,坛中淡黄色的原酒变成褐红色。炙烤后的糯米酒,酒味更醇香,也更暖胃,适合更多人饮用。●澄清 经过慢火炙烤的糯米酒取出后,再次放入酒缸澄清。等待一个月后,这些香醇浓郁的糯米酒终于等待着出品了。当然,澄清时间越长,酒越醇香。●勾兑 酒在出品之前,一道工序是必不可少的——— 勾兑,完完全全是考验师傅的技术。酿造出来的每一批酒,糖度酒精度皆有差异,为了保持酒品的稳定和协调,不同批次酿造的酒进行勾兑是必要的。●检测、灭菌、装瓶 最后三道工序:检验、灭菌、灌装。前面的工序,刘定明和赖彩凤一直坚持传统手工酿造糯米酒,灌装却不。他们购进一台自动灌装机,既确保产品安全,又提高工作效率。老字号新路子借“惠货全国行”平台广撒网
赖彩凤的儿子周毅,如今担当起了销售东江桥牌糯米酒的重任。经过这些年努力,东江桥牌糯米酒可谓在惠州的市场上站稳脚跟了。市场的杂货铺、超市的货架、街头巷尾的便利店、旅游区的特产店,都可以看到东江桥牌糯米酒。
“我们的策略是立足本土,然后在全国广撒网。”周毅说,这些年,借着“惠货全国行”的平台,周毅带着东江桥牌糯米酒到过全国十多个大城市展销,如哈尔滨、呼和浩特、郑州、重庆、济南、杭州等等,有的地方好卖,有的地方则还不太为当地群众接受。
但广撒网还是有用的。“前几天,山东的一个客户又打电话来定酒了。”周毅说,这个客户在济南展销会上买过东江糯米酒,这几年都会打电话来定酒。
周毅还开了网店和微店,订单也有一些。不过,酒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快递往往无法寄。“我们只能走物流,客户需到当地的物流点去取,无法送上门。”周毅说,这是一个要克服的问题,如何克服,他仍在思考。
相关阅读:网友们:有谁知道 苟爱民 的工作地址吗?(四川成都人,44岁,据说在惠州打工,之前在惠州新圩开厂,_百度知道
网友们:有谁知道 苟爱民 的工作地址吗?(四川成都人,44岁,据说在惠州打工,之前在惠州新圩开厂,
网友们:有谁知道苟爱民的工作地址吗?(四川成都人,44岁,据说在惠州打工,之前在惠州新圩开厂,长时间没有与家人联系了)有谁知道他工作地址告诉一下,谢谢!...
网友们:有谁知道 苟爱民 的工作地址吗?(四川成都人,44岁,据说在惠州打工,之前在惠州新圩开厂,长时间没有与家人联系了)有谁知道他工作地址告诉一下,谢谢!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20(财富值+成长值)
热心网友知道合伙人
公安局知道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寻找安徽人在惠州敏科开厂的朱敏旺 | 龙人寻人网残疾人开厂安排村民就业
博罗县长宁镇村民陈伟光创业有成
陈伟光(左)在生产车间查看生产情况。 本报记者魏云鹤 摄
因为身患残疾,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村民陈伟光想进工厂打工,屡次遭拒。他坚信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于是他出门学艺,自己开发廊,办加工厂,不仅自己实现了人生价值,还安排了30多村民就业。近日,记者来到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听他讲述他的创业故事。
父亲病逝大学梦灭,不言放弃学美发手艺
看到陈伟光时,他正在生产车间检查产品质量,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笑容。如果不留意,很难看出他是一位残疾人。
陈伟光是博罗县长宁镇松树岗村人。1966年出生的他,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经过治疗,本来完全不能行走的陈伟光才能瘸着腿走路。他自小感觉出自己与众不同,因此他很自卑,但他自尊心很强。读书时,他特别认真好学,学习成绩向来在班上位于前列。1985年父亲病逝,失去父亲这个经济支柱,念高三的陈伟光被迫辍学打工,错过了高考的他哭了一个星期。大学梦破灭后,陈伟光尝试过进工厂打工,可是他连续应聘均被拒绝。“一起应聘的有初中生,但人家进去了,而我这个高中生则没有,自己心里也明白是怎么回事。”面对挫折,陈伟光勇敢地接受了现实,他想到了在家办养鸡场。于是,他开始了解市场行情,并从北京邮购关于养鸡方面的书,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后来苦于筹集不到资金,只能放弃。接着,他决定出门学美发手艺。
得到家人支持办起特产加工厂
1986年,陈伟光在姑妈的资助下,在博罗县城开了一家美发店,他既是老板也是店里惟一的员工。后来生意越来越好,他就聘请了一名师傅帮忙。“我开发廊的那段时间是我人生中很关键的一个阶段,在那里我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挖到了我创业的第一桶金。”陈伟光说。
2000年,陈伟光看到罗浮山特产受欢迎,但是制作特产的工厂不多。于是,他又萌发了开特产加工厂的念头。这想法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于是,陈伟光把自己开美发店多年挣得的6万元,以及向亲戚、朋友借的8万元,在长宁圩镇租了厂房,请了五六名工人,做起了佛手果、低糖柚皮、米饼、仙人菜、甘草梅等特产加工。
2006年,陈伟光投资了60万元开办了现在的这家加工厂。除了原有的产品外,还有特色产品山泉豆腐花。陈伟光说,他父亲就是做豆腐的高手,用山泉制出特别鲜甜、滑口的豆腐花、豆腐,陈伟光做豆腐花的经验就是向父亲学来的。刚开始,陈伟光自己当师傅,每道工序自己亲力亲为。但站得太久,脚就会肿,他就逐渐把技术传授给其他人,自己专注于生产管理方面的工作。如今,工厂已有2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有30多名工人,资产已过百万元。工人中大多数是当地村民,还有3名残疾人,生产的豆腐花主要销往本市及深圳、东莞、佛山等地。
准备筹集资金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办法总比困难多,人生没有跨不过去的坎。”每当陈伟光遇到困难时,他就会这样自勉。
刚开始,陈伟光认为自己生产的豆腐花名气不大,就找工厂区的小店作为销售突破口。但是,豆腐花是冷制品,储藏很讲究。小店里面的冰箱都是雪糕、冰棍厂赠送的,不会让他们存放其他产品,小店老板更不会特意买冰箱来销售豆腐花。要想打开这个市场,就得同时配套赠送冰箱,这需要一笔巨额的投资。为此,陈伟光又借了二三十万元,购买了200台冰箱,解决了销路问题。其次,运输豆腐花存在困难。有一年夏天,陈伟光的公司送一车豆腐花给客户,不想途中车出故障不能制冷,结果一车货全部坏了,几个小时损失了好几千元。还有资金和技术人员也是大难题。员工都是洗脚上田的,什么都是来到才学,所以,他花了不少精力对员工进行培训。
“豆腐花的市场需求还是蛮大的,销量不成问题,但问题是我们技术有限,不能进行批量生产。我们一天生产五六千杯豆腐花,但有时订单有1万杯。现在我准备筹集资金,把车间的生产线设备更新成全自动化,以此提高生产效率。”本报记者黄秀霞
相关阅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亚迪在哪些地方开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