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婴儿喂药头部姿势时应该采取什么姿势

儿童拒绝吃药 正确喂药方式get
10:20来源:99健康网
  对于小宝宝来说喂药难,难于上青天,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在喂养时强烈反抗挣扎呢?有了不愉快的吃药经历,下次再喂药就会抵抗,然后更难喂药成功更加焦灼,陷入不断恶循环中。我们该如何给小宝宝正确喂药呢?
  正确喂药方式
  姿势:半卧、侧身
  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药,这样很容易被呛着,应该让宝宝把头侧向一边。最好将宝宝抱在怀里或采取半卧位,上半身稍高,适当固定手脚,再紧贴着嘴角喂药。如果宝宝不愿意咽药,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他的两颊,使其吞下。
  装备:滴管、针管、量杯
  对于新生儿或者小婴儿,可以使用滴管。
  方法:家长可以将管口放在宝宝口腔颊黏膜和牙床之间,按照吞咽速度慢慢滴入。也可以准备一支去掉针头的注射器(经过消毒后方可使用),使用方法与滴管类似。
  1岁左右的宝宝可以选择汤匙或者带有刻度的小量杯。
  方法:家长可以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宝宝的舌头,用量杯取好剂量的药倒在勺子里,待药液咽下后再拿出小勺。如果吃的是药片还需要准备研碎药物用的小药钵将药片研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讲解为什么要吃药,吃药后病就会好的快一些,才能有力气玩和游戏的道理和宝宝沟通。
  方法:对于明白事理比较合作的孩子可以围上围嘴直接使用汤勺喂药,喂完药后让孩子喝几口清水,再给一块糖来解除孩子口腔中的异味,也表示你对孩子好的行为的一种奖励,告诉孩子今天你吃药表现的非常好。
  而对于不合作的孩子,大人应抱着孩子,采取半坐位,围上围嘴,将孩子的两条腿夹在大人的两腿之间,孩子的一条胳膊放在大人的身后,大人一只手固定住孩子另一只胳膊。大人另一个胳膊固定住孩子的头部。另一个家长用长把饭勺或者压舌板轻轻压住孩子舌头中部,用汤勺或者去掉针头的注射器将药液滴进孩子的颊粘膜和牙龈交界之处,让药物慢慢流进。
  压舌板或者勺把先不要取出,待孩子咽后可以放松一下,然后继续压下舌头喂药,直至全部喂完,然后喝几口清水。不过最后还可以给孩子一块糖,告诉他这样可以减少药物的异味,减少孩子对吃药的恐惧感。
  注意:不恐吓、不强灌、多鼓励、多沟通
  平时家长不要把吃药当作一种给宝宝的惩罚或者平时就把打针、吃药当做一种恐吓宝宝的口头禅,要做好教育工作,告诉宝宝生病后就需要吃药,接受医生的治疗,这样疾病才能很快痊愈。
  不同性状药品的不同喂法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形状物。目前,宝宝类的药一般都是液体状的,适合用喂药送服,也有一些是颗粒状的,可以用水冲服。
  颗粒状的冲服有两种方案:
  方式1:稀释&&化在大量的水里,50-100ML都没问题,让娃当水喝。
  方式2:超浓缩&&化在很少量的水里,尽量控制在5ML以内,保证药粉全部化开的基础上水越少量越好,然后用吸管一次性挤入。
  中成药是宝宝喝起来最痛苦的药,因为味道实在太古怪。通常中成药再浓缩,毕竟是汤剂,剂量也会比西药大一些,所以如果一定要喝,建议可以用推压式滴管,5ML一管,1-2管解决问题。(当然,我个人是不怎么建议给娃用中成药滴。)
  注意要点
  1.尽量不要用奶瓶喂药,以免影响日后哺乳。
  2.严格按医嘱喂药,剂量一定要准确。
  3.宝宝拒绝服药时不能捏鼻强灌,以免宝宝将药物吸入气管。
  4.如果宝宝将药物呕吐掉一部分,且原因是喂药姿势不当或药味较苦等,则应再给宝宝喂适当剂量的药物。
  5.如果药味较苦,宝宝不愿服用,则可在药中加点糖,但不能将药物与食物混合着喂宝宝。
  6.喂药后不能马上哺乳。因为对孩子的喂药一向处理得比较好,孩子到目前对吃药并没有恐惧感。当然,每次吃药前还是会谨慎地尝尝药的味道。其实2-3岁以上的大宝宝,如果对吃药没有留下什么心理阴影,吃药会越来越轻松。并且大点的宝宝也可以更多地通过引导、鼓励、讲因果关系等语言沟通来帮助他们克服吃药时的困难。
  给宝宝喂药注意事项
  1、吃药前一定要再次仔细核对药品的名称、单次剂量、操作方法、注意事项、是否在保质期内,是否变质等,确认无误后方可给孩子喂服。如果是液态制剂吃前一定要摇匀后再吃;如果是片剂(控释片、缓释片除外),可研成细末后倒入少许水,调成混悬状备用。
  2、给孩子喂药要有耐心,切莫恐吓孩子或采取撬嘴、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药,这样更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感,孩子挣扎后很容易呛着孩子引起误吸。尤其是一些油类的药物更要慎重,防止呛后引起吸入性肺炎。不要在孩子张口说话或者大哭时突然喂药,这样很容易随着孩子的吸气而将药物误入气管。
  3、如果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
  宝宝吃药三大误区
  把药混入果汁中
  不少妈妈都有这样的做法,宝宝怕药苦,就把药兑在果汁里,果汁的果味盖住了药的味道,宝宝就爱喝了,但实际上把药兑在果汁里的方法并不可取。因为无法不能确定药物是否会和果汁产生反应。这样给孩子服药,不但会影响药效,还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所以,如果孩子不爱吃药,可以选择儿童用的果味型药剂。
  捏着孩子的鼻子灌药
  如果宝宝太小,不少父母都不敢给孩子选择打针的方式,只能捏着孩子的鼻子,迫使孩子张口,把药硬往孩子嘴里灌。看到宝宝这样痛苦,相信不少爸妈心里也会很难过。给孩子捏着鼻子灌药的方式并不可取,好不容易把药灌下去,孩子一哭闹就会吐出来,不但孩子遭罪,大人也着急;同时这样灌药很有可能会使药物呛在孩子的食管、肺部等器官中,轻则引起支气管、肺部的炎症,重则阻塞呼吸造成窒息死亡。
  不遵医嘱服药
  给宝宝吃阿斯匹林有可能会引致雷尔综合征,令宝宝的脑部和肝脏受损。要小心防范的是:药物也许含有一些成分虽非名为阿斯匹林,却原来是间接含有阿斯匹林成分的。所以最安全的办法还是由医生开药。在服用药水时要注意摇匀,因为需要把各种成分混合一起。
  所以,每次给娃喂药都备受折磨的妈妈一定要早点提高喂药技术,别让错误的喂药方式在宝宝的心里烙下恐惧感,即使长大了都很难消除。(参考网站:乐哈网)
相关标签:
中草药一点通
中药知识居家养生,一点即通
走过最长的路,是减肥的弯路
加微信,帮你找对减肥路
Copyright&(闽ICP号-3)还在把药混在奶、果汁里给宝宝吃?这才是给宝宝喂药的正确姿势
央视纪录片《见证》之“药案寻踪”近期播出了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一个年仅18个月宝宝在服用维c泡腾片后丢了性命,原因竟是家长错误的喂药方式所致!
泡腾片属于特殊剂型,需要先将放进水中,待药片完全溶解到水中、气泡消失后再服用,而这位家长竟直接将泡腾片放入了孩子的口中,泡腾片在遇水后发生了泡腾反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量气体急剧充斥气道,从而引起了孩子窒息死亡。
因为家长的无知引发了这场悲剧,实在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我觉得非常有必要给大家科普一下儿童用药方面的相关知识。
不同药物剂型的正确服用方法
药物剂型有很多,光是片剂就分有含片、泡腾片、肠溶片、控释片、咀嚼片……胶囊分为软胶囊、硬胶囊,而颗粒状的又分为干混悬剂、颗粒剂,所以,家长在给宝宝服用时,要特别注意这些剂型,因为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服用方法,一旦服用错误,就有可能铸成大错!
不同药物剂型的正确服用方法:
1)普通片剂
普通片剂通常用水送服即可,如果宝宝还小,不能吞咽,可用水化开后再喂服。但如果医生告诉你某种药物不能溶后再服,就应该给宝宝更换更适合的剂型或者其它药品。
含片通常需要含在嘴里,用唾液慢慢化开药物。另外在含服完半小时内尽量不要喝水和吃东西,以免降低咽喉部的药物浓度,影响药效的发挥。
咀嚼片,顾名思义就是要嚼着吃,如果医生开了0.5片等用法时,家长可以用干净的剪刀或刀片切割掉一半后,再给宝宝喂服。
4)缓释、控释片、肠溶片
缓释、控释片、肠溶片通常需要吞服,不能掰开、嚼碎或研成粉末,否则会让药物突然大量释放,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但由于控释、缓释的技术原理不同,也有个别缓释片、控释片是可掰开的,如果你分不清,服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者咨询医生。
胶囊也分硬胶囊和软胶囊,两者的服用方法是有一定区别的。
硬胶囊是将一定的药物及适当的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用空心胶囊装起来,通常不能拆开服用。
那如果医生给开了某胶囊“0.8片”的服用方法该怎么办?你需要打开胶囊倒出1/5的药粉,再把胶囊盖起来吃。不过也有一些硬胶囊可将其粉末倒出,混和于易消化的食物中送服,但在使用这种服用方法前,最好是咨询下医生。
而软胶囊是将药物溶于适当辅料中,再用压制法或滴制法使之密封于球形或橄榄形的软质胶囊中制成。
有的软胶囊可以直接吞服,或者剪开服用,比如如维生素D3、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等;但如果胶囊上标有“肠溶”字样,比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则需要整体吞服。
3、干混悬剂
干混悬剂通常为细小的粉末,很容易呛入气管,所以不能直接吞服,需用水调化混匀后再服用。
中成药颗粒一般用水冲服即可,但是在冲服前,一定要看清说明书上标注的是用什么水冲服,是“开水”、“温开水”还是“凉开水”。而像某种孟鲁斯特钠颗粒则不能用水冲服,它必须溶于奶粉、母乳或者与软性食物混合服用。
我们需要知道的是,并不是所有丸剂都是口服的,像复方丁香开胃贴里面有三颗药丸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用贴纸把药丸固定在肚脐处使用,所以家长在使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看清用量的单位:是“丸”,还是“支”、“瓶”等。
用于治疗不同疾病的散剂,它的用法也是不同的,比如珠珀保婴散、回春散、小儿葫芦散是口服,而银胡感冒散是外用的,需要家长先用手给宝宝轻揉脐部约一分钟后,再将小瓶药油倒进药包对准脐眼贴上。
在给宝宝服用药物时,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家长给宝宝喂药需要注意的几点
1、喂药前仔细阅读说明书
家长在给宝宝服用药物前,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它是关于药品的详细介绍,并且里面包含有很多重要的信息,比如药品的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
如果家长在给宝宝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前,只是匆匆对一下症状,没有查看这些药品中是否有重复的成分,很可能会导致药品中某种成分过量,不利于宝宝的健康。如果宝宝本属于药物的禁忌人群,但却服用了,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所以,给宝宝吃药前,一定要咨询阅读说明书。
2、安排好喂药时间
医生在开药时,通常会叮嘱家长饭前给宝宝吃或者饭后给宝宝吃,那么饭前吃是饭前多久?饭后吃是饭后多久?什么又是顿服呢?
空腹一般是指8小时以上没有进食的状态,比如第二天早饭前就属于空腹;
饭前一般是指进食前10-30分钟;
饭后是指进食后15-30分钟;
顿服是指把某种药物的全量一次性服用。比如对于肠虫清这种药物,医生经常会开具处方“2片顿服”,意思就是一下吃两片。
3、不要用果汁、牛奶等送服
为了让宝宝更容易接受吃药这件事,很多家长会把药物研碎,放在果汁或者牛奶里面来送服,这么做看上去很好,但其实不太明智,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用果汁、牛奶等送服药物,有可能会影响药物的代谢或者吸收。比如含维生素C的果汁有还原性,含钙、铁的果蔬汁可能与药物成分结合生成另一种物质。而牛奶会降低某些抗生素活性,影响止泻药的药效,使铁沉淀。虽然不是全部药物都会受到影响,但如果想用这种方法,一定要事先咨询医生。
另外,像驱虫药、止泻药等需要空腹服用的药物也是不宜和食物混在一起吃的,否则也会影响药效。
作者李静远,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医知袋鼠专家团成员,在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重症监护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各类儿童贫血、恶性血液病的诊断与治疗。
婴幼儿较成人的用药更为复杂,风险和安全隐患最多。然而,不少家长给孩子“用药”却十分随意,因而导致儿童用药不安全的事件频频发生。关注医知袋鼠微信公众号(jjkkczj),发送关键字——“宝宝用药”,看看中国家长最常见的用药误区,你占了几个?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们深知天下父母心,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识,为家长提供袋鼠式的育儿指导。
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儿童医院、北大第一医院等医院的全国顶尖儿科专家汇聚在此
今日搜狐热点吃药也讲究“姿势”?警惕给孩子喂药6大误区
发布时间: 10:10:52 &&
来源:扬子晚报&&
资讯标签:&吃药讲究姿势
给孩子喂药误区
核心提示:吃药也讲究“姿势”?警惕给孩子喂药6大误区...有奖征集与安徽有关的热点、事件、爆料、好贴、好文,稿费从优。投稿请扫码关注‘无线合肥Free’微信号(或直接搜索:wisehf54)
  最近微信热传曾经有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直接吞了一片泡腾片,结果口腔及气道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最终窒息死亡。一时间吃药也讲究&姿势&?姿势不对,就会出问题?人们对此满怀疑惑。
  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地吃药?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陈磊垚主任药师,对常见的用药误区进行了总结。
  服药时间不能自作主张&&& &&一日三次&不是让你跟着饭吃
  如果一种药需要每天吃3次,你会怎么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陈磊垚主任药师告诉记者,很多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是跟着一天三顿饭吃药。可实际上是不科学的。跟着三餐服药,是最为普遍的一个用药误区。这样做会使白天的血药浓度过高,毒副作用随之增加,而夜间由于长时间没有药物进入体内,血药浓度会过低,从而影响疗效。&一日三次&的正确服法是间隔8小时服药。
  专家说,对于每天一次的药,最好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吃药,否则不但会使药效打折扣,还可能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每天两次的药,这类药物之所以分成两次吃,是因为一次服药能维持的最佳作用是12小时。因此,如果你习惯早上8点吃第一次药,第二次最好在晚上8点左右吃。
  饭前服用一般是指饭前半小时服用,健胃药、助消化药大都在饭前服用;睡前服用是指睡前半小时服用。
  老人多种药物混着吃的情况非常普遍,但不同药物有各自的最佳吸收和作用时间。很多人害怕同时吃两种药会相互作用,于是把吃药时间间隔一两个小时。其实,多数情况下这是没有必要的,可能会造成漏服。因此,服药前一定要问问医生或药师,如果药物之间不会相互作用,就可以同服。
  有些口服液 再难喝也不要就着水喝
  有些止咳化痰、治咽痛的口服液,就算味道再难闻,口感再差,也别用水稀释,喝完后也不能喝太多水。否则,一方面会使药物浓度降低,影响吸收;另一方面也不能在炎症处形成保护膜,阻隔刺激而缓解咳嗽。正确的服用姿势:将其徐徐咽下,五分钟内别喝水。服用糖浆之后,应该用少量清水漱漱口,免得糖附着在牙齿上引发龋齿。
  另外,在所有药物剂型中,口服液要特别注意保质期。相对于片剂,溶液剂比较容易变质,因此存放环境一定要注意,说明书要求避光就避光,要求冷藏就冷藏。如果没按要求存放,即使在保质期内,药物也可能已经变质了。
  药片不能躺着吃 服药后也不要立即躺下
  躺着服用药片、药丸,如果送服的水少,药物只有一半到达胃里,另一半会在食管中溶化或黏附在食管壁上,有的药物对食管有较强的刺激性。
  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站着或者坐着服药,多喝几口水,尤其是大药片和胶囊制剂,这样的姿势可使药物顺利经过食道进入胃。服药后不要马上躺下,最好站立或走动一分钟,以便药物完全进入胃里。
  千万注意,不可干吞药品,干吞药品最容易使药片黏附在食管壁上,导致食管黏膜损伤。
  &当然,也有些药物,要求就是躺着吃。&专家说,有些药物需要患者刻意采取卧位姿势服用。例如,硝酸甘油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压,患者含服硝酸甘油时如采取站立体位,则可能因体位性低血压而昏倒。因此,含服硝酸甘油应采用半卧位,而且这种姿势能使回心血量减少,利于心绞痛较快缓解。
  有些药片 不能随意掰开吃
  有些人感觉吞咽一粒胶囊或一片药很困难,尤其是老年人因唾液分泌减少,吞咽胶囊或药片更加困难。所以不少人常常采取把药片研碎或掰开后服用。
  但是如缓释片剂,这种剂型的特点是进入体内后缓慢释放,保持较长时间的药效,其制剂是用特殊的方法制备而成,如嚼碎或掰开服,会影响药效,药物便不能发挥其缓释作用。
  另外肠溶片剂也不能掰开吃。肠溶片剂是指在胃中完整而在肠内崩解或溶解的包衣片剂。凡易被胃液破坏的药物如胰酶,或对胃刺激性太强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红霉素,或肠道驱虫药等均采用肠溶衣片,如果研碎或掰开服,将降低药效或对胃产生刺激。
  因此,在服药前可先漱漱口,或先喝些温水以湿润咽喉,然后将药片或胶囊放在舌的后部,喝一口水咽下。而判断药片能不能掰开吃,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上面有没有刻痕,如果有,就可以整齐地掰开服用。
  两个常见问题:
  含服片要放舌头下面还是随便放?
  含服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普通的含在口腔里(任意位置别噎住就行);另一种是把药片含在舌下。
  ① 为了&慢&的药,随便含
  普通的含服,目的是为了&慢&。比如华素片,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咽部的病灶,所以要让药物长期呆在口腔中,经唾液融化后,一点一点慢慢刺激咽部。
  ② 为了&快&的药,一定要放在舌下
  舌下含服则不同,它的目的是为了&快&。最经典的舌下含片,就是用来救治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因为舌下有丰富的血管,这样能让药物快速通过血管壁、迅速吸收,而且不会被肝脏代谢损耗,吸收完全。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学部陈磊垚主任药师介绍说,舌下含服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快&,更重要的是直达吸收部位。
  2含服片要放舌头下面还是随便放?
  从名字上也看得出来,咀嚼片得先咀嚼一番。服用咀嚼片的正确姿势是:先嚼五分钟,碎了再吞。另外,咀嚼片的设计也是为了在缺水的情况下也能吃药。
  陈磊垚主任药师介绍说,咀嚼片常见的有维生素类、解热药等的片剂,或治疗胃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等咀嚼片。用时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长一点;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
  阅读延伸:家长注意啦!给孩子喂药六大误区
  药有三分毒,但孩子生病不得不吃药,家长大意用药、错误喂药方法,后果可以很严重,所以家长一定不能掉以轻心。今天为大家介绍给孩子喂药时常见的6个错误做法,家长快看看是有否落入喂药误区。
  1、捏孩子鼻子强行喂药
  孩子怕苦,特别是中药难闻的气味总是让孩子死活不张口。一些妈妈在软泡硬磨没办法后,只好选择捏住孩子的鼻子强行灌下去,这种方式很容易使孩子将药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一旦发生这样的危险,家长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用双手环抱孩子腹部,使之背紧贴你的腹部,用力挤压患儿腹部,同时使之弯腰,反复几次,以期排除气道内异物。如果无效,要立即送医院。
  2、让孩子干吞药片
  一般吃药都是喝水服用,但一些妈妈眼见孩子水喝下去了,但药片还在嘴里,于是就让孩子干吞药片。干吞的药片虽然不在嘴巴里面了,但药片很容易停留在消化道而损害消化道黏膜。
  3、欺骗孩子药是糖
  妈妈想尽办法让孩子吃药,通常会哄说药片的味道就像糖果一样甜甜的。虽然通常孩子吃下去以后才知道妈妈是骗人的,但毕竟有些儿童用药确实会迎合孩子口味,添加甜味。但这个善意的谎言很容易会让孩子误以为药和糖是一个概念,误以为药是糖而乱吃。
  4、充当&医生&给孩子配药
  有些家长求愈心切,认为加大用药剂量能使病症早日获愈,便盲目给孩子加大服药剂量。用药剂量大,其毒副作用也越大,严重的会导致急性或蓄积性药物中毒;而有些家长见几天用药没疗效,于是频繁更换其他药物,这样的做法不仅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而且还会使机体产生耐药性和不良反应,使治疗更趋复杂化。还有些家长给孩子服药随意性大,想起就喂,忘了也无所谓,结果不但治病效果欠佳,而且还容易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这些都是家长们应该警惕避免的。
  5、服药时间过长
  孩子感冒,妈妈总认为是小事,便自己找药给孩子吃,一连吃了好几天,病情好像都没有好转。像这种情况,吃某些药已两三天还未见好转,便应该不要再吃了,很可能病症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须尽快带他去看医生。不然有可能延误有效的治疗期或者使疾病恶化妈妈都不知道呢。
  6、盲目应用退烧药
  新生儿及婴儿比较容易发热,这是因为新生儿和婴儿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环境温度改变或喂水不足时也会出现发热的体征,但家长千万不能因此而喂孩子吃退烧药,部分退烧药如阿司匹林、小儿退热片、APC等都是新生儿的禁用药。
  处理婴幼儿发热的最好办法是采取物理降温退烧和多喝水,如打开包被暴露肢体、用浓度不超过30%的酒精擦洗颈部及手脚掌心、枕冷水袋等。高烧不退的孩子应立即送院就医,听从医生指示服用药物。
  【有奖征集与安徽有关的热点、事件、爆料、好贴、好文,稿费从优。投稿请扫码关注&无线合肥Free&微信号(或直接搜索:wisehf54)】&
责任编辑:周霞宝宝误服药物后黄金时间怎么做?急救措施必须看!
你打开了妈妈网独家专栏
【育儿有料】的第9 篇原创文章
宝宝生病后,有时候需要服用一定的药物来治疗病情,但是在给宝宝服药这条路上,很多父母多多少少总会犯些小错误。
虽然这些错误可能暂时对宝宝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但毕竟是药三分毒,父母还是需要谨慎一些。
所以,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除了要有耐心外,还要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
给宝宝喂药的五大细节
一、如果是新生宝宝,妈妈可以把药水倒入奶瓶中喂给宝宝吃,必要时用滴管滴入。
喂药时,妈妈抱起宝宝,让宝宝头部略微仰起或呈喂奶姿势。
喂药前不宜喂奶,以免宝宝拒绝服药,但要避免将药物和奶粉混合后喂给宝宝,喂药与喂奶宜交替进行。
二、婴幼儿服药时,应先将药物研成粉状,用水调成糊状后用汤匙喂给宝宝,待宝宝吞咽后,再喂第二次。
三、如果宝宝已经能识别出药品,拒绝服用时,妈妈不可强制给宝宝喂药,需要耐心为他讲解药物是治疗疾病的,让宝宝积极参与治疗。
四、如果喂药时,宝宝有呕吐的症状,应让宝宝休息一会儿再喂。
如果宝宝把药物吐出,应先将宝宝口腔清洗干净,再观察宝宝吐出来的药量,考虑是否需要再次给宝宝服药。
五、妈妈在给宝宝喂药前,一定要严格计算好宝宝的用药剂量。
因为宝宝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肾功能、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如果妈妈在给宝宝喂药时把握不好,一旦用药过量,很容易造成宝宝药物中毒。
应给宝宝服用儿童专用药
给儿童服用成人药,不少妈妈也犯过这样的错误。
有的妈妈认为宝宝只是体重小,只要给宝宝服用的药量少就可以,事实上,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成人药物中的某些药物成分会通过肝肾代谢,而宝宝肝脏的解毒功能较弱,肾脏的排毒功能较差,容易增加宝宝的肝肾负担。
而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对成人可能只是轻微的影响,而对肝肾功能尚未成熟的宝宝而言,可能会引起毒性反应。
所以,切忌给宝宝服用成人药物!
应用温开水给宝宝喂药
妈妈最宜选用温开水帮助宝宝送服口服类药物,但也有些药物由于自身属性的关系,并不适合用温开水送服。
温开水能促进药物顺利通过咽喉、食管,进入胃里,有助于保护胃黏膜。
温开水杂质较少,不会与药物发生反应,还可溶解并稀释药物,不仅可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还能辅助机体对药物的吸收。
如果送服药物的水温过高,易使药物失去药性,还容易烫伤宝宝,所以给宝宝喂药时,水温不宜超过40℃。
而如果水温过低的话,还易引起宝宝腹部不适。
但一些止咳糖浆主要依靠部分糖浆覆盖在咽部黏膜表面,以减轻炎症对黏膜的刺激,从而达到止咳的目的。
如果使用温开水送服,会稀释药物,降低止咳效果。
■ 小儿麻痹丸则宜用凉开水送服。
糖浆类药物应摇匀后再喂
糖浆和混悬制剂放置久了,会导致药物成分不均匀,影响药效发挥,所以服用前应摇一摇。
而很多妈妈疏忽大意,没有摇匀,使糖浆中药物成分沉于底部,影响药物浓度,不利于宝宝康复。
而宝宝下次服用的药物浓度过高,易增加宝宝肝肾的代谢负担。
此外,糖浆和混悬制剂只需放在阴凉、避光处保存即可,不宜放入冰箱中冷冻,以免引起药物成分改变,影响药效的发挥。
妈妈要掌握正确的喂药时间
掌握正确的服药时间,才能使药效达到最佳效果,使宝宝尽快康复。
另外,根据药物种类的不同,服药的时间也有讲究。
一、定时服药
药物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机体消化、吸收,并在体内维持一定的浓度,才能起到治病的效果。
因此,妈妈最好根据医嘱或药品说明书让宝宝连续、定时服药。
二、服药时间
药品一般分为三种时间服用 :
■ 有的药品适宜在饭前1~2小时前服用,如止泻类药品 ;
■ 有的药品需要在吃饭时服用,如开胃类药品 ;
■ 有的药品需要在饭后0.5~1小时服用,如抗生素类药品,能减少药品对胃肠道的刺激。
宝宝误服药物怎么办?
宝宝不管抓起什么东西,都喜欢往嘴里塞,用嘴巴来感受一下。
如果宝宝不慎服用了成人药物,妈妈宜尽快处理,以免药物在宝宝体内发挥作用,引起不良反应。
妈妈应帮助宝宝迅速排出药物、减少吸收、及时解毒、对症治疗。
妈妈宜尽早发现宝宝误服药物的反常行为,如果妈妈的药物感觉被动过,应及时耐心地询问宝宝,不宜指责、打骂宝宝。
如果确定宝宝误服药后,也要冷静处理,首先要确认宝宝服药的名称、服药的时间和剂量。
■ 如果宝宝误服不良反应较小的中成药或维生素:如果剂量较小,可以让宝宝多饮一些水,来稀释、排出药物。
■ 如果宝宝误服的药物剂量和毒性较大: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并带上误服药物的药瓶。
■ 如果宝宝误服的是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在宝宝去往医院的途中,最好让具有医疗知识的人来护理宝宝。
■ 如果宝宝误服强碱药物:宜让宝宝服用食醋、橘汁等;
■ 如果宝宝误服强酸性药物:宜让宝宝服用生蛋清来保护胃黏膜 ;
■ 如果宝宝误服碘酒:宜服用含淀粉的液体。
给宝宝喂药不再纠结!
别忘了转发这篇育儿知识到朋友圈哦~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婴儿喂药姿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