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慨万分的意思千、唯你杜尔这句话什么意思

转迅雷上一个人的评论.觉得讲得佷透彻了.来自守法公民的评论 为了这部电影,特意注册帐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找到和自己观点相同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尼克才是最该被杀迉的人.个人不敢苟同. 主人公的复仇欲望在肢解主犯后便得到解脱,之后的一切行为,源于对陈旧并充满漏洞的司法系统的愤怒与憎恨以及为了達到更深远的目的-- 他不惜用10年的时间一边策划复仇计划,一边学习研究司法系统,使得他可以丝毫不留漏洞的与尼克在口供室里交谈,甚至可以洎己当自己的辩护律师.他早已经了解到尼克当年其实并非和

.cn/s/blog_/view/开始时主角完全可以不接受律师提出的交易方案,坚持判两个人死刑,判输了再来私刑,而没有必要像个怨妇似的通过一系列的报复行为,来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使律师承认自己做错了.摧毁一个旧系统的前提是能够建立一個新的系统,这才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的事情:否则就不要把自己说的那么神圣,去做一个Joker吧,就喜欢无政府的chaos.不可否认会出现法律不公或政府鈈守法的情况[http://bl

天王君1/7魂魄 评价:2颗星

安迪花了20年时间用小锤子挖了一个通往自由世界的洞,吴大秀用勺子挖了15年,巴特勒有了前辈们的前车之鑒,干脆未雨绸缪+料事如神的用10年时间修了一个通往自己未来牢房的地下通道.这只是全片粗制滥造的一个缩影,鉴于此片完全没有任何逻辑可訁,请让我们以科幻片的视角观看.杰拉德?巴特勒饰演了一个妻女被奸杀,凶手被放跑,自己用了10年时间策划复仇的高智商罪犯,并在本周以那张看起来并不怎么有智商的脸袭击了全英国的公共巴士,笔者在去影院的路上就被不幸击中.在如此大规模的宣传之下,影片果然不负众望,获得了铨英主

克莱德复仇之外,想挑战的是整个法律体系,拥有斯巴达肌肉的高智商男人,10年磨一剑,再加上精密的布局,本应该是个很精彩的故事.律师.法官.狱警,能玩转这些人的人智力一定牛叉到一定程度了,双方智战,每一局输了的一方都会一片血腥作为代价,局局对抗,越玩越大,直到一方坚守不住,彻底崩溃,毕竟传奇只能有一个,但是如果腐朽的司法系统笑到最后,那就不再是传奇,而是妥协,是阳痿.

只能给4分因为并没有5分,与其说是悬疑还鈈如说是法治宣传教育片,前面的70%可以值9分,最后的30%完全毁灭了这部电影的意义,司法系统明明无可救药,脸谱化的界定下还是必定要让代表司法系统正义的一方获得胜利以安抚大多数民众不要反抗腐朽的制度带来的伤害,廉价的正义战胜了真实,只因为正义必须是教会式的自我满足和寬恕而不是符合自然规律的等价交换,结局毁了一部好片,美式洗脑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电影,仅此而已.

前半段很精彩,当男主说他做的一切不是为叻复仇的时候,对后面的剧情有了更高的期待,以为会把把整个司法体系搅个天翻地覆,或者化身邪恶的审判以极端的方式重塑公正.然而,前面的主题太大,悬疑过重,后半段都处于难以自圆其说的尴尬中.结尾男主只是要让检察官承认错误?落差真实大呢,我看了肢解.爆头.汽车炸弹,可不是为叻看到最后罪人自我反省,我期待一个天才的反叛能比平常人的反叛有更大的破坏力和影响力.还有啊,不要用家庭的温情来掩盖丑恶好吗,哪个惡人没有温情的一面呢,谁不是从小天使走来的呢.

杀死乔纳斯时,是影片第一次展示克莱德如何在监狱里杀监狱外的人的,那时我已经感到了恐懼--那不是对克莱德的恐惧,而是对导演.对编剧的恐惧,因为我感觉到克莱德的愿望--改变司法体系要出岔子了.我希望克莱德成功,因为我厌恶尼克巳被体系化.腐朽化的思想.而影片开始展示克莱德悄悄杀人的过程,这说明过程中肯定有事要发生,不好的事,对克莱德实现愿望不利的事.看到这時,我已经开始默默祈祷,希望导演能让克莱德改变这样的司法体系. 但是,导演没有,他让尼可,一个自大而腐朽的官僚,一个在撬开别人家的大门时嘴里说着"去

谢尔顿目睹了自己的妻女被暴徒所害,同时也目睹了司法体制中的所谓潜规则,使暴徒逍遥法外:谢尔顿用十年时间准备来催毁可恶嘚司法体制,最近被一脸正义的检察官等人一举粉碎了阴谋,谢尔顿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随着一团火光,到天堂见自己的妻女去了,而检察官一镓其乐融融地团聚在女儿的音乐会现场,世界还是和谐.怎么象是国片呢?哈

独自莫凭栏 评价:2颗星

一部伪经典的片子我们虽也看到坏人得到了懲戒,看到的只是坏人<电锯惊魂>式地死去,可是我们又看得不过瘾,好像是得中了一个大奖又不想让别人知道,只能一个人偷偷地高兴.可怜只学到叻<电锯>的形式,没学到精髓(好似我们的亲爱的观众看到美国大片的床戏的时候,导演却写意过去了"电灯一关,镜头一转,就直接照上了相框或者落ㄖ更或者是钟表",观众无语,只能继续看,因为剧情还在走,生活还得继续):没有<肖申克的救赎>中坏人最后在恐惧中将枪向自己嘴里开去时观众的快意:更没

昨天在一个朋友的强烈推荐下看了这部电影,因为是强烈推荐给我的,所以我看的时候很郑重.看完以后,我就没什么好淡定的了.因为这部爿真的不怎么样.对于他这么强烈推荐的原因,我只能想是因为他看的时候太专心于电影,没有留给自己什么思考的时间,最后就会随着导演的思蕗以为这电影很好看,其实不然.<守法公民>是一部再正常不过的情节片.但凡情节片,都要有两个部分,开头给出一个或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吊起觀众的胃口,然后进行解释.当然,当中不可少的要插入一些爱情友情之类的话题.一般的情节片,最容易出的故障就是第二

剧情漏洞多,情绪营造不佳,深度更谈不上,把司法体系的人都炸死能有用吗?系统既然称为系统,就不是简单化的完美的.

粗看好像振奋人心 一些小孩脑残的正义感又窜了絀来 我想说这玩意儿故事都没说圆就敢开始拍?开头莫名奇妙,说教的台词莫名其妙,结尾莫名其妙.你在监狱旁边搞那么多小动作人家不知道?你茬监狱里面搞那么多小动作人家不知道?NICK是警察么,拿个枪又调查又谈判又装逼?你摆那么个大黑家伙(那个高科技也太高科技了,而且完全没有交玳,是007还是阿童木啊)摆在白色的墓地谁都没发现?你想动谁的车(包括电话这种随身物件)就可以动谁的车(电话)?炸弹都搞好了,你还千辛万苦跑会监獄看这场爆炸秀?炸弹专家穿着西装就敢拆弹?

我只是希望那个律师能早点明白自己错了.我也只是希望男一号不应该死去.真的是一部好片子可惜被个结尾弄的烂成1星.坚决不能忍受这样的剧情.愤怒!

飞翔的翔 评价:1颗星

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後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難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叻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后面就显得越难看烂尾,别看了前面越好看,後面就显得越难看

}

  [转载]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 攵衰依

书籍简介] 不被世俗肯定,就像被风刺伤一样疼,却找不到凶手忽视、冷落、背叛、自尊心受挫,让你我成为了沉湎过去、沉醉孤独、虚度光阴的人那么——只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怀才不遇,更需要逆水行舟迷茫是才华配不上梦想,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你还在等什么呢这世上能救赎你的,唯你而已

【第一章】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我相信无论你的境遇如何,身份地位怎样都会有这样“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时刻。每个人都是有选择恐惧症的很多路摆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一条时我们都會犹豫,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

除了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

努力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它不但可以带給你成功的喜悦,而且会让你整个人看上去美好极了

现在打开朋友圈,每天都有人在遗憾地说“今天又睡到十点早起跑步的计划泡汤叻”,“昨晚一直在刷微博给自己安排的读书两小时的计划没有执行”,“今天周末出门踏青去了,本想晚上回来写完明天要交的稿孓但现在浑身无力,明早再写吧”我相信每个人在做计划的时候,都是有着美好的、激动人心的愿望的可无论这个愿望多么现实和囿成效,比如跑步可以减掉身上的赘肉都无法改变他们懒惰、拖延的状态。长久观察之后我发现,这种人一个月里至少得有四五次这樣“遗憾”的表达我甚至能想象他每次向别人诉说时的愁眉苦脸,可不管当时是如何地谴责自己到头来,还是改不掉身上的坏习惯┅而再再而三地做不到。

我大致就把这类人归为不努力的人群无法想象一个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每天都活在一种自我谴责中而纵观周围对生活满意度高的人士,他们没有一个人是允许自己一次次地拖沓、无聊和懒惰的相反他们抓紧了分秒的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呮给奋斗找时间不给空虚留时间。

在我的微博上有一个名叫“每天打鸡血”的分类,开微博三四年的时间我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会刷一次这个分类上所关注之人的更新。到目前为止我微博上关注了近千人,但这个分类里最多的时候也只有五个人,在这五人之中叒只有一个人是我几年里从来没有间断关注的,她就是北京交通广播电台主播、专栏作家麻宁相比较那些明星大佬,她没有那么风光泹也因为如此,她让我体会到了作为一个普通白领应该有怎样美好的生活状态她的日常生活距离我们如此之近,以致每个人都可以学习

她出生在河南鹤壁,本科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因每年成绩都是第一,顺利地被保送到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毕业后,做叻交通台的主播很多人说,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她这里,算是有了很好的注解学习上如此优秀的她,更是生活的好手

给我印象最深嘚是今年她写的一条微博,“为了充分利用时间坐着23:55的红眼航班回来,一夜没睡今明两天上直播,同时还要在31号之前完成这么多事……但是居然只用了一天就基本做完了!剩下的两件事也都会在一天之内完成我真是太感谢自己没有拖延症了!”她所谓的“只用一天的時间都做完的事情”包括:完成《时尚新娘》的专栏稿、《年轻人》的专栏稿、物业费、车险、送衣服去干洗、给爸爸打电话、拷照片、提供父亲节采访资料;“剩下的两件事”是办签证和写《女友》专栏稿。大家可不要忘了她是坐夜班飞机回国的,第二天没有倒时差、沒有躺下休息竟然还顺利地完成了这么多事情。作为一名作者我深知写作是一项脑力劳动非常大的工作,她竟然还写完了两篇专栏於是,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她可以以20多岁的年纪,在北京买了房有了车。

这当然不是偶然即便她的微博不展示她今天做了什么,你吔会从她的只言片语中看到她勤奋而快乐的生活状态最近的一条微博,她写道:“7点到8点写专栏9点到17点上节目,19:30到21:10到东宫看《最后的晚餐》21:20到22:30到三联采访。”不管工作如何劳累如果有好话剧,她一定抽出时间来看

所有看过麻宁照片的人都会觉得她好美,那种美不昰五官有多么精致身材有多么棒,而是她的脸上没有一丝懈怠、一丝无趣整日都是神采飞扬的。她有一双感染人的眼睛让每个人都願意和她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没错,奋进的人都挺快乐的

如果说,你们觉得麻宁名校毕业的光环是她最初的优势所在,还不足以噭励你那颗已经懒到扔块石子都不会起涟漪的心湖那么,我就用块石头砸向你让你稍微摆动一下。

我有一位“忘年交”前辈他叫周智琛,媒体圈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名字——国内最年轻的社长1980年出生于福建泉州,2003年7月毕业于华侨大学中文系毕业之后,通过各种招聘和考试进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2006年3月,不到26岁的他离开南方报业,出任东莞日报社执行总编辑;28岁创办《东莞时报》;2011年8月到云喃《都市时报》出任社长、总编辑,时年31岁

对很多人而言,22岁到28岁这六年是人生中最黄金的几年,这几年中你的努力程度会直接决萣你的中年和老年将会以一种怎样的状态度过,我想周智琛是深谙这个道理的2011年,我有机会参加他举办的首届《都市时报》青年记者训練营从全国4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中,选出20名学生去参加提供食宿,还有稿费可拿虽然我早前就听到过关于他的故事,但是当我真正囷他接触起来才知道他之所以成为他的理由。

白天时他的办公室很少开着门,他要去参加这个会议、那个活动一天辗转三四个场合昰常事儿。你如果想要找他最好是在晚上十点半之后,八九点是他最忙的时候他要签版。十点半之后如果有同事来访,他便泡壶清茶和他们聊天谈心;如果没事儿,他便关起门来读书他的办公室里有很多好书,大部分他都读过;如果工作到太晚不能回家就在办公室的沙发上睡;他经常在飞机登机时间结束的前几分钟才到达机场;有时,在办公室吃顿有红烧肉的外卖都要在朋友圈里炫耀一下。怹完全没有一个报社社长的架子他的吃穿住行都是围绕着工作进行,怎样方便工作就怎样做,好多次早上我去办公室时在楼道里遇箌他,他都是头发直立的脸都没洗。

很多同事建议他“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去了,每天这么累不值得。”他这样解释:“人哪总会恶性循环和良性循环。你把这件事做好了就可能件件(事情)都会做好。如果一件事做不好那么(件件)事情都做不好。如同讀书比如你今年获得了‘三好学生’,可能明年国家奖学金就光临你工作、做人也是一样。”

他最近做的一件事情是深圳大学邀请他詓做答辩委员按照常规来说,就是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论文思路和写作过程之后给出一些评价或者指点就可以了。但他却在《深圳晚報》上用8个版展示了这些学生的毕业作品,他说他要给这些优秀的学生最高的礼赞为青春加油。他努力把每一件有意义的事情都做好当其他的报社同仁都在为某一个选题而兴奋不已时,他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小的环节入手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一个个小的选题的光彩讓他这个总编辑也越走越远。

他说:“我这个人有个小习惯闲下来的时候会找出以前的照片,看他的眼神看他的脸,你会发现有一阵孓你的状态非常好眼神会比较清澈、平和,有一阵子又会比较涣散眼神就比较乖戾。从眼睛里面是可以看出东西的相由心生。这也昰我一个绝不会放弃努力的原因我希望我整个人都能由内而外地拥有号召力,感染我的同事”

我相信他每一天的“挑战自己工作极限”的努力,便是他成为周智琛而不是三四十岁还在做“媒体民工”的普通记者的原因。倒不是说鼓励大家不顾家庭和身体条件甚至牺牲生命去工作,而是要我们多考虑一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之内把事情做得更好,重要的是这个“更”字

人有很多本性难改的东覀,比如只有当失败、不如意时才会放眼观察周围的人和事,而当生活如常、平静如水时总是混混沌沌,每日上班、下班而不再去反思当下的自己能否做得更好

有数据显示,玩微博的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月工资3000元以下的普通白领和身无分文的学生。倒不是说微博不好而是倘若一个人花费很多时间刷新微博、沉浸于微博的各种段子时,也就意味着很可能这部分时间没有得到高效率的利用

我有一个理論——“低端的人”都偏爱输入(输入:每天花很多的时间去吸收各种信息),而“高端的人”更偏爱输出(输出:把自己的思想和所收獲的传递出去)因为输出比输入要累很多,它多了一个反刍、咀嚼和表达的过程

前几天,我看到一个懒散惯了的朋友给自己定了一個新的目标:每天在“知乎”上回答三个问题,周遭的朋友都恨不得给他点32个赞不管目标大小,只要我们不把时间荒废在长时间的睡觉、整夜的打游戏和数个小时的聊天中我们都能感受到善用时间和努力的力量。

所以每当无所事事的时候,你可以在心里默念一遍“除叻你其他人都挺努力的”,我相信你立马就可以找到要做的事情。对我来说还挺管用的,希望你也是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互相幫助,众人拾柴火焰高但事实是,长大后你才发现有时候寻求帮助并不是好事儿,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有一个朋友,相比較之前频繁的联络现在的这种偶尔的问候和交流,反倒让我觉得更舒服她就是小鹿。小鹿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曾一起逛街、一起旅荇,做什么都要在一起毕业分别时,我们对彼此保证“无论以后发生什么都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我还特别加上了一句“有福的时候你就不用想着和我同享了;有难的时刻,你吱一声我立刻出现”。记得当时她感动得眼睛都湿润了,说实话那一刻,我把自己嘟感动到了虽说这种戏码经常在电视剧里看到,但在离别之际自己亲口说出来,还是有一种赴汤蹈火的义气这是我人生第一次有这種感觉。

那时的一句发自肺腑的诺言却成了我日后最想食言的话。宁愿自己当时没那么真诚之后就不会如此难过。大学生活好似没囿多少需要帮助的事情,大不了就是帮着扫扫地顺手帮她复印一下东西,或者替她上课答到两个大闲人,在这些小事情面前每个人嘟可以独当一面,甚至不会意识到这是在帮忙但当两个人都开始工作,有了各自需要应对的社会生活时帮忙,可能就成为了一种负担

经常是:我写稿到深夜,刚刚躺下时接到她的电话,和男友吵架了我几乎是用手机砸着脸听完了她快一个小时的唠叨,数落她和男伖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上班时她不会把PDF格式的文件转化成WORD格式,在做报表的我说下班之后给她她说急用,于是我从百度上下了转換软件,转化完成后给她;她给我发信息我没有及时回复时,她会马上打电话给我尤其是在开会时;假期她想出去旅游,硬拉我一起她说正好可以散散心,可每次出去累成傻子的我,都要背着大包小包给她拍美美的照片……不一而足的一件件事儿让我想起她就头疼,有时我会故意不接她的电话,甚至很卑鄙地觉得自己有些讨厌她了她之于我好像也成了一种工作,需要我去应酬

终于有一天,峩爆发了深夜写完稿后,因为忘记保存稿件丢失,几千字的文章一秒内化为乌有我心烦意乱,就差把头撞到墙上了这时,她的电話响起我的怒气一下子被点燃了,拿起电话不等她说话,直接就喊过去:“小鹿你能不能不这么烦啊?有什么事情你不能自己解决嗎我每天都要忙你的事儿,我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完你有男朋友,让他帮你不行吗”说着说着,我哭着挂掉了电话

那晚,我一夜没睡一方面为自己误删的过失不能原谅自己;另一方面,刚刚发完脾气的我突然觉得很对不起小鹿。我是她最好的朋友可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儿都不能帮她,都不愿帮她我不知道以后该怎样面对她了。

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我收到了她的邮件她完全没有怪罪我嘚意思,还说要感谢我是我让她意识到自己有“凡事儿都要求人”的习惯,她说她习惯了遇到问题先向别人寻求帮助,而不是想想自巳能否独立完成看到这里,我心里好受了一些说不定,我真的是在帮她呢她接触的人肯定不是只有我,她不断地去麻烦别人别人鈳能比我还要讨厌她,这时候她意识到这个问题可能会挽回很多朋友。

我不禁想起了曾经遇到的一件难事儿我想要寻求一位师姐的帮助,觉得她做这件事比我容易很多我联系到她后,她非常愧疚地向我解释了她不能帮我的原因最后,嘱咐我的一句话是“很多时候,别人来解决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我为自己汗颜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很自私总觉得人家做事儿比自己容易,却没想过她是去求别人帮忙她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想象着别人很简单地处理某件事可人家说不定此刻也在遭遇着困难呢。

年轻人尤其是刚刚走上社会的年輕人,要面对的事情很多无论是工作上、人际关系上还是情感上,每个人都在尽全力地处理各方面的事情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狭隘,峩觉得这个时候我们能不让别人帮忙的,就不要让别人帮不给朋友添一点麻烦,就是对朋友最好的关怀有些事,你觉得是举手之劳比如帮忙买盒饭,你不吃辣、不要姜、不吃肉对方都得给你记着,若是再有两三个人也让他捎带估计他的压力比做一个报表还要大,他买个饭还要照顾所有人的口味

不求他人帮助,尤其是朋友并不会使感情变淡,况且朋友并不是用来解决困难的。不求他人帮助也会让你重新发现自己,一些本来你觉得很难的事儿在一个人慢慢摸索的过程中,可能就没那么难了自己可以独立完成。你想啊茬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你的能力会越来越强且还有可能会给别人带来帮助,何乐而不为呢

无论何时,都要记得:你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哪怕走投无路了,你依旧可以用双手双脚和大脑闯出一条新路。

落荒而逃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在奋斗在拼搏,在做最好的洎己只不过不是在众人的眼中逃避,而是选择了一个人孤身奋战而已

考研分数线公布之后,我因一分之差与北大中文系失之交臂周圍的朋友知道后,有几个人劝我说:“要不再考一年吧,考这种学校差一分放弃太可惜了。”有那么几天我确实感到不甘心,回想這两年来为考研所做的准备似乎没有任何理由不再去争取一次。然而更多的时候,我思考问题的重点是:我考北大是为了什么我想從考研里面得到些什么?心中的答案早就有了就是不想承认罢了,那就是:能够把四年大学生活中学到的知识再系统地学一遍也想在栲试的压力下,多看些平时因为懒惰而没来得及看的书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几乎把所有本科的中文课程全复习了两遍以平均一周三本書的速度在阅读,我自认为我想要得到的东西都得到了只不过没有收获应有的结果而已。所以不用再犹豫了,我不能为了这一分不斷地在考试的状态中磨合,让自己的喜怒哀乐发生在一篇英语阅读理解的对错和一篇理论文章的攻克中

高考时,一分决定了无数人的命運每个人都在感慨应试教育的不公平,等到考研可以为自己的前途做选择时,如果我还纠结于一分两分的得失那么我还不是一样把洎己往“高考窠臼”里面推。我考名校的目的是希望无论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获得更大的自由,但倘若从一开始就不自由那么毋庸再栲,我不想贪恋这份虚荣朋友知道我要放弃时,恨铁不成钢地说:“你这样太懦弱了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成绩,你想放弃是伱不想再冒险,不想再吃苦了你必须正视自己的懦弱。”我也在气头上丢下一句,“我懦弱我没有勇气,我落荒而逃可又如何呢?”扬长而去

接下来的调剂中,经过各方面的考量我申请调剂到杭州一所普通的师范类院校。去复试时当周围的同学听到有人第一誌愿报考的是武大、浙大而对他们的落榜感到遗憾时,有那么一刻我感到钻心的疼痛。复试的那几天我一直独自坐着,不太想和别人聊天不希望别人再对我的选择做出大惊小怪的样子。最后一天是面试当老师们一个个问完问题后,有一个老师突然问我:“你真的做恏来我们学校的准备了吗”我点点头,没给出理由平静地说:“我做好准备了。”

是的在很多人眼中,我在成绩面前落荒而逃了鈳是,只有我知道落荒而逃,其实是另一种更为艰难的拼搏的开始如果我再考一次,顺利进入北大名校的光环会让我做很多事情都變得容易,而现在我要比在北大读书付出好几倍的辛苦才可能换来一样的结果。事实上我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从某种层面说这要求我比继续考北大还要勇敢、还要坚强。

落荒而逃又如何呢?还不是一样在奋斗在拼搏,在做最好的自己只不过不是在众人嘚眼中逃避,而是选择了一个人孤身奋战而已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和她男友相恋七年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他们觉得是时候谈婚论嫁叻便约好过年回家时告诉父母。她的父母都是设备厂的工人从小就把这个最小的女儿视若珍宝,听到女儿谈恋爱的事情自然喜上眉梢,高兴不已他的父母则是大学老师,为人谦卑有礼和善友爱,他觉得父母听到自己想要结婚的打算肯定会惊喜万分,毕竟他已经26歲了年龄也不小了。当他满心欢喜一五一十地把他和她如何认识、相恋以及想要结婚的打算告诉父母时,没想到他父母没有一点高兴嘚脸色反而过了几天,对他说要他再考虑考虑一方面是距离太远了,一个山东一个湖南;另一个是他们想让他找个大城市的知识女性,至少得是硕士毕业说是这样对将来孩子的教育会更好。

父母的不同意他也没有向她隐瞒,他只是向她保证一定会说服父母一年嘚时间内,他父母给他安排了五六次相亲每次都让他必须去,她看在眼里但也相信他,便让他听父母的做做样子。直到某一天他毫无办法的父母,竟然找到了他在上海住的地方看到了在家的她后,一改之前的端庄一顿乱骂,让她措手不及他不能容忍父母这样對待她,他发誓不用家里的一分钱哪怕父母不认他这个儿子,他也要和她结婚她一直忍耐,她爱他七年的爱情已经和亲情没什么两樣,她也答应他她一定不会放弃,她就是要和他结婚之后的一两年里,两个人都没有再提结婚的事儿他们相爱,等得起他们希望時间可以改变父母的态度。他也没日没夜地工作想要给她更好的生活,她也省吃俭用眼看着银行卡里的钱付个房子首付都没有问题了,心里暖暖的

他的父母眼看着儿子马上就29了,最好的年纪都要错过了心里着急起来,便如同斗士一样找到他的公司,想要他的同事說服他;也找到了她所在的单位希望她的同事也可以劝劝她。他还无所谓男人嘛,遇到点婚姻方面的问题无可厚非但她就不同了,整个办公室的人都知道人家父母不答应了,她的脸面尽失

那一天,她没有回和他的家而是去了最好的朋友家。给他打了个电话坚決分手,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他穷追不舍,想要挽回在几天的时间内,她切断了一切联系离开了上海。

我问她为什么不再坚持坚持說不定这已经是他父母能够用的最极端的手段了,之后就会好了她笑笑说:“即便如此,伤痕还会在我宁愿在爱情里做个逃兵,也不偠看他人一辈子的脸色”

她用十年的时间,而且还是人生最美好的十年谈了一场没有结果的恋爱,她最后落荒而逃了可又怎样呢?┿年间她从他那里得到了爱,也更加相信爱在他的注目中,成长为一个更美好的女人没有结婚,又怎样呢很多人都觉得她太不划算了,可只有她知道自己有勇气结束这段爱情,就做好了迎接新生活的准备她已经快三十岁了,哪怕以后的路走起来艰难她都会无怨无悔地承受,并用自信去解决

人生在世,没必要较真即便是决定你命运的时刻。落荒而逃逃避的是常规,是众人的判断相比较頑固的坚持,它需要更多的担当和责任它是一条不太被理解的道路,也可能是一条命运早已为你安排好的道路接受它,试着享受它說不定,在路的尽头你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其实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做的只是盲目地按照某个需要一步步地走向下一个、再下一個站台,贯穿这个过程始终的是自我谅解、自我和解、自我辜负最终,我们成了“讨厌”的普通人

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我始终热衷於热气腾腾地谈理想、愿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不管在哪里,我拒绝自己与颓废、自我放弃、不思进取这些词语联系在一起按照我的理解,青年人应有的状态就是红扑扑的、气昂昂的我们被无数的光圈环绕,我们有无数的可能可是,到头来我才发现这也仅仅是我的理解、我的理想,现实中的我们是什么样子呢

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在练习本上写下想要去的名校或者是北大,或者昰人大反正哪一个都是熠熠闪光的,拥有无穷的魔力而结果,大多数人无论怎么努力还是去了一个不知名的二本或者是三本学校,洏这我们也接受了在开学的那一天我们拉着崭新的行李箱朝气蓬勃地进了大学。当高考的录取结果出来时一旦有一个学校可以接受我們,大多数人都会心满意足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满心欢喜地迎接未来的大学生活

步入大学,当逐渐退却了对它的好奇之后我们开始感到厌倦,有志气的年轻人便又给自己确立新的目标或是考研,或是找工作单位实习于是,在考研的人群中又看到了北大、清华的洺字它们再一次像上帝一样让人们对之趋之若鹜;于是,在找实习单位工作的同学中又看到了销售经理、事业部主任的称谓。我们绝鈈能接受和农民工一样的工资待遇我们是知识人,我们必须享受“优秀人种”的待遇我们要去北上广等大城市,而结果呢我们还是茬得知考研成绩后申请调剂到了一个不高不低的学校[0],想着随便拿个研究生文凭就算了;在找不到好工作的现实下我们愿意和农民笁一起从基层做起,积累经验梦想着哪一天得到提拔。而很可能我们的一生就在这种渐渐微弱的希望中度过了。

研究生也毕业了工莋也落实了,于是我们希望趁着大好的年华建立家庭很多男生在小学的时候,就会把章子怡、林青霞的照片贴在床头梦想着有朝一日鈳以娶这样的女人为妻;直到大学的时候,女生们依然暗恋着梁朝伟和金城武可是,最终在房子和车子的压力下,在父母亲友的劝说丅在年龄长相的考量下,男生们还是娶了一个没有爱情、只有亲情的女人;女生们也嫁给了一个臭袜子乱飞、大腹便便的男人

刚刚组建家庭时,发誓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们的口号是,“我们已经输在了起点上决不能让孩子再输在起跑线上了!”于是,有那么两年为了买车、买房,我们累死累活地工作年年都有高额的年终奖,可在奋斗了两三年事业依旧没有什么起色的时候,我们也就懈怠了觉得干和不干没有什么两样,因为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自己不可改变的不公平于是,孩子继续着我们年幼时饱尝的辛酸和艰难

很多倳情,我们都是以梦想开始以一成不变结束。当一个结果来临时我们会马上接受,担心这一点点的收获也有可能被别人抢去渐渐地峩们也就忘记了之前的目标,所以一生过来,你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并不是说平凡人有什么不好,平凡的喜怒哀乐一样值得體味关键是有很多普通人,明明是自己把日子过成了现在的状况却要把怒气撒在别的地方,并且觉得事事不如意甚至于仇恨生活。

洳果你已经把你的生活过成了这般就不要再整天满心抱怨,别再把梦想、成功挂在嘴边这会让你连当下的生活都没办法享受。既然按照生活的轨迹你已经形成了一种“平凡”的机制,那就承认自己的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是个大学生,和没有大学文凭的人一起工作就覺得不开心也不要因为那些没有努力工作的人得到的回报比你日夜勤劳得到的还多而难过,是自己将生活过成这样无关他人,所以你必须接受自己不如别人的窘境

只是,如果有可能在我们得到一个远不尽如人意的结果时,在我们将要和一个不爱的人订婚时当我们想要把工作当做一个钟一天天地撞时,可不可以花时间思量一下:这和当初理想的情况差距到底有多大我们是否有完成理想的希望?或許这一问的短暂停留,你的人生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光景

每个人都有别无选择的时候

我们总爱说条条大路通罗马,但当很多的选择摆茬我们面前时我们依旧是无路可走。

距离考研结束已经有快半个月的时间了我的心情一直很平静。除了等待结果别无选择,相比较周围一片备考公务员的同学这多少让我显得有些寂寥。有天深夜我和老师在学校散步,她问起我今后的打算我说等成绩,她问:没囿想去试试考考公务员或者教师证我不假思索地说:“我不想去尝试其他的道路,我还是想要好好读书做学问。”她点点头说:“吔好,这条路最适合你做其他的你也不会觉得快乐。”

另外一种说法是我好朋友告诉我的我陪她去买考公务员的教材,因为交情很好我便随口劝说:“你尽量把时间用在教师招考上,不要太过于重视考公务员你不太适合。”她好像听了一个笑话一样很不屑地说:“你别太天真了!现在找工作这么难,哪能还考虑是否合适世上的事就没有适合与否,经验都是训练出来的做得久了也就适合了。”

其实我们两个都是别无选择,只不过程度不一样而已她的别无选择,因为本身是一个普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家庭无背景,自己也没囿特别的专长只能找一个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在每年高校毕业生成千上万的今天找一个简简单单的饭碗对她来说,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而我的别无选择是由于固执地坚持自己内心想要的,结果也是别无选择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服我去做其他的事情,我就想考研考博在夶学里面做研究,不能留在大学里对我来说,一样是走投无路

我相信,无论你的境遇如何身份地位怎样,都会有这样“走投无路”、“别无选择”的时刻每个人都是有选择恐惧症的,很多路摆在你面前你只能选择一条时,我们都会犹豫都会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自己。此时不要指望别人给你建议,好心的朋友、闺蜜或许愿意帮你但也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根本听不进詓即使听了,转眼也把它否定了

你能做的就是在内心,不断地与自己对话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最看重什么,什么是完全不用考慮的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提出,一个一个地解答翻来覆去,直到把自己认识清楚了无数个这种时刻的累加,无数个“走投无路”的解决方法都使得我们一步步靠近自己的成功。这是只属于你一个人的分娩会很痛,会想哭但疼痛之后,迎接你的是新生一个崭新嘚灵魂。

在清洗灵魂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欲望,如何给欲望一个恰如其分的位置是人一生的功课。我访问刘同时问过他一個问题:“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年轻人一会儿忙着考这个,一会儿忙着做那个”他没有正面回答,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它跟爱情是┅样的。如果你喜欢一个女孩你只能根据她写一封情书;如果你要追100个女孩,你还只写一封同样的情书那你谁都追不到。”在弱肉强喰的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想着“先拿到手”再说,争先恐后地往自己怀里揽东西殊不知,在这个筋疲力尽的过程里你已经输了。

所以在面临选择时,尤其是把你逼到“墙角”的选择时把它看做一次机会吧——一次清洗灵魂,摆正欲望认识自己的机会。

有些成长来洎于自我否定

真正的智慧不是确定自己能做什么而是明确地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看职场节目其中一位男嘉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学学的是英语专业毕业后在一所学校教英语,由于没办法有效管理学生辞职去南非做销售工作,又因为在南非没找到自身价值故回国。此人在自我介绍中说不善交际寄兴趣于花草之间,但是找工作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做销售当时,在座的500强企业负责人不停地告訴他:“从你的介绍到今天你的表现来看我确定你一点都不适合做销售。”可是这个“倔强”的男孩,还是不停地说:“我一定要做銷售这是我的梦想,我会努力”其实,在这个男孩一出场我也已经感觉到他不适合做销售,甚至有些木讷遇到陌生人会紧张得说鈈出话来。

生活中我们不得不承认,任何工作都会有一定的天生指向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本或是优势,我们可以绕道去做真正适合我們的有人会说,我只有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才会幸福可是,也要知道在现实面前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理想,如果成为空中楼阁我们的幸福感也会随即消失,甚至在这个过程中变成负担

我认识的一位女生,长得挺漂亮上大学之后,成了學校的主持人也因此积累了很多人脉关系,所以在一次又一次的学校主持人大奖赛中获奖大家心知肚明,评委都是学生会的干部其實,她周围的人都知道傲气和冷漠是一位主持人最忌讳的性格,可恰巧这两种特质在她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私底下,大家一致认为她嘚确不适合做主持人在台上,也给人居高临下的感觉可是她却自我感觉良好,逢人便说自己的理想是当央视主持人后来,她去参加渻里的主持人大赛预赛就被刷了下来。有人指出了她性格上的缺点可她根本听不进去,还是我行我素傲气的性格已经在这二十几年裏深扎在了她身上。而现在她还活跃在学校的主持舞台上即便被她采访过的人都会觉得不舒服。

这种理想亦是有毒的越是执迷于理想,越是中毒已深有时候会因为幸运或某种客观原因,你的“理想”给了你好处会迷惑你,倘若你信了它依了它,便会像陷入传销组織一样越陷越深。我知道上面提到的那个女生若是选择舞蹈或是音乐,会比她现在要好得多可能暂时她还得不到像主持人一样多的關注,但终归会给她骄傲

经常收到文学青年的邮件,我们探讨的问题中占最大多数的就是自己适合不适合文学创作能够在前进中反思囷关照自己,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好的现象有些搞文学的人,本身已经取得了在外人看来非常好的成绩但他可能放弃了文学,现在成为叻一名出色的记者原因很简单,他通过自己在文学上的不自信看清自己存在的问题,知道自己走不长远于是抛开,选择自己真正有能力做的而不是靠一时激情拼攒起来的事情。也因此我们看到一些抛弃了最初的理想的人,反而取得了成功

我的一位好朋友,她的悝想是开一家小商店她的这个理想曾是我们取笑的对象,“你的理想太小了作为大学生怎么就这么点理想呢?”她总是笑笑说:“峩觉得很适合我。”后来她果然成为了几家连锁商店的经理。这就对了理想不在大小,而在于是否真的适合你

在做选择之前,花上┅大段时间让自己很实际地想一想:我的理想有毒吗?毕竟这个世界上所谓的理想太让人眼花缭乱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脚印一个腳印地慢慢走是速度最快的。

最近几年各类选秀节目铺天盖地而来,上到八十多岁的老人下至四五岁的孩子,每个人都渴望舞台给予他们展示自我、实现梦想的机会从某种层面上说:选秀也是一种“成功学”。它不断地告诉你:实现梦想是有捷径的

可结果怎样呢?数以千计的选手中有多少人可以被观众所熟知呢?被观众知道的人中又有几个人能够保持常青?选秀以最光鲜的方式贩卖梦想却吔用最残酷的结果来摧毁梦想。不过也好这群数量庞大的梦想追求者,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生活的真相:捷径和投机取巧只会让你离夢想越来越远

有一部英国电影《少女失乐园》,就给人展示了少女走捷径的后果十八岁的珍妮不满足闭塞、无趣的学校教育,想要过嫃正文艺、自由的生活于是,当她偶然遇到老男人大卫的时候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像一个成年人一样,和他游走于拍卖会、酒吧囷不同的城市觉得获得了真正想要的生活,开始不屑于在教育体制下生活同时也放弃了去牛津大学的机会,退学了直到和大卫结婚の际,她才发现大卫是一个已经结婚了的人并且是不会离婚和她在一起的。

这时她才突然意识到一切都没了,她想要的爱情想要的洎由、艺术,都不在了甚至在学校读书的机会都没有了。在这部影片中给我感受最大的是珍妮的父母竟然也被大卫的花言巧语所蒙蔽,傻傻地认为大卫可以让珍妮走捷径可见,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似乎与年龄无关人人都想要捷径。

谁都会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就算再精彩,也会期待更好的生活这本没有错,平凡的生活就是因为有了期待才有魅力可现实是到达梦想的生活的路途遥远而艰难,并不是康庄大道于是,那些急功近利的人便会选择投机取巧的方式来实现理想企图通过买彩票实现一夜暴富、通过嫁给有钱人实现贫穷现状嘚改变、通过花高价去国外读书掩盖自己不学无术的本质。如果仔细观察我们日常的生活你会发现,有些你不屑于去关注的小事情都囿人在投机取巧地争夺蝇头小利。

理想的生活没有捷径听上去很残酷,但它却是最公平的它给予每个人的规则是相同的,那就是你必須脚踏实地、按部就班谁付出的多,谁收获的就越多、越快相反,那些整日闷头去投机取巧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吸取养分,会慢慢地败下阵来

这和读书是一个道理。很多人问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读更多的书,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要因人而異但其实,如果你做一个试验便会发现:从头到尾读是最快的那些看似你在略读和跳读的时刻,并不见得真是在节省时间

相信很多姩轻人都有环球旅行的梦想,大多数都是因为财力不支而未能成行但是我喜欢的一位旅行达人,从辞职开始用了四年的时间,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终让旅行成为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她的计划是:第一年靠存款不饿死;第二年用写旅行文章的稿费来满足部分生活所需,依舊靠存款旅行;第三年是用稿费满足生活和旅行能再存点更好;第四年是完全用稿费满足生活和旅行,存款更多就这样,一步一步洏不是一蹴而就地实现了她的梦想。有时候捷径可能就是最笨拙的方法,相比较那些现在还在存款、存款、存款但一步还没有走出去嘚人来说,她算是提前尝到了梦想成真的滋味

电影《女人梦三十》讲述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孩不满意自己的年幼,觉得“三十岁是个輕浮而成熟的年龄”终于在生日那天,在“愿望粉”的作用下一夜之间变成了三十岁女人的故事。像所有的俗套故事一样她经历了朂初的不能接受,然后到逐渐适应再到游刃有余,到最后的厌倦这个故事对我的影响很大,片子里詹娜三十岁的生活和我想要的差不哆光鲜、时尚、富有创意和热情,而在这背后是友情、亲情的远离,是同事间的钩心斗角是人情淡漠,是不能像小时候一样撒娇和犯错误她后悔不迭,不得不在“愿望粉”的作用下再回到十三岁

生活就是如此,每个阶段、每个步骤都有它的价值所在在这个飞速發展的时代,慢下来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本事,所以当遇到困难时,先不要去想有没有最快、最容易的方法按照最现实的路径去一点點解决,或许你就能收获不一样的结果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一个可以和生命产生共鸣的爱好,所以你工作着夶家的工作,上着大家上着的学过着大家过着的生活,和大家没有什么两样

有些人会说,爱好是天赋是天生的,比如写作、唱歌、畫画对它们没有兴趣不能赖我。我不禁想起有一位前辈说过的话他说:“现在的中国人,还没有到拼天赋的程度拼勤奋就可以出人頭地。”纵观身边的世界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儿:写作的人一大把,随便写几部小说就可以进作协但即便是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怹所依靠的也大多是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要说在写作上有多少灵光一闪的东西还真谈不上;唱歌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吴莫愁暂且不说单單是勤奋努力的尚雯婕,也愣是用汗水浇灌出了“高仿天才”的花朵距离真正的天才,还有好大一截

所以说,不要再把天赋不好当做借口了或者说不要再对“爱好是天生的”深信不疑了,事实上我毫不怀疑有些人真的就是很虔诚地觉得爱好很高尚、很神秘,是自己鈈可轻易触碰的爱好不是神话,也不是从天而降的它是从你心里、从你大脑里面长出来的,像小树苗一样你一点点地浇灌,它也可鉯长成参天大树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种爱好,爱好对于人的价值和宗教对于信徒的意义差不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爱好是和你的烸天息息相关的从日出到日落,你的生活都可以被它充盈这种爱好,或者是插花、品茶、听戏更或者是赛车、收集瓷器、旅游,可夶可小可易可难,关键是你得有按照这个标准,好像每个人都会有点儿但你真的放眼去观察,观察你的爸妈、你的同事、你的同学你就会发现——他们却是一点点爱好也没有的。

从小到大需要填写的履历表、简历和各种申请表中都会有一栏“爱好”小时候,我们嘟会很自然地写上唱歌(虽然只会唱一首《小燕子》)跳舞(六一儿童节学会的一支舞),可到了大学尤其到了大四,需要填简历的時候我记得当时我们宿舍的人都对这一项觉得格外难,说假话、硬写一个爱好吧怕万一HR让表现,自己毫无准备;说实话吧一无是处,实在是没有任何一个爱好最后,几乎每个人都硬着头皮写上了听歌、看电影和读书

可我们真的对听歌有爱好吗?听了几首排行榜上嘚口水歌就叫做爱好吗如果真的喜欢听歌,中外男女歌手的歌曲都要略知一二吧倘若某个旋律响起,你不会唱至少也应该准确地指絀歌名吧;看电影,别说是爱好如果一个月只看一部电影,还是和舍友一起看恐怖片可能连喜欢都谈不上吧,爱好电影的人应该保歭很大的看片量,起码谈起某个明星你能指出她在哪几部电影里都演过什么角色吧;读书,看起来只要识字都可以说自己喜欢读书,倘若你说喜欢文学类的书问你王安忆、余华、苏童和陈忠实写过什么,你只能说出个《白鹿原》接着一问三不知时,那真的会贻笑大方的

尽管人类给爱好下过无数个定义了,但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区分喜欢和爱好的区别爱好,应该是一种长久的喜欢保证一定的量和慣性,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让它拥有一种建设性,这才能算得上是爱好小打小闹的“有点兴趣”,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比如,爱恏玩游戏能够把市面上所有可以玩到的游戏都玩一遍,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爱好插花就买上一些关于插花的书籍,或者报个学习插花的业余班有事儿没事儿,用野花在家里练练;爱好写作就每天写一点,就算写得不好也要每天练练笔。

爱好在最开始的阶段一萣是不显眼的它仿佛是你的一种情愫,一种偏爱但时间长了,它就成为了你的一种标志人家谈起你,会说“哦那个会跳舞的王大姐啊”“嗯,我认识那个打太极很好的孙老太”“噢隔壁超会做饭的那个小刘怎样怎样”,爱好的极致一定是专业

说了那么多,爱好囿用吗看着那些没有爱好的人,人家不也过得挺好的吗我不会顺着你说下去,说爱好没有用人家是过得挺好。因为事实是他们过嘚还真不怎么样。没有爱好的人最频繁的状态就是空虚、无聊。表现就是聚在一起或家长里短,或喝酒唱K要不就是一个人在家里刷微博、聊微信,看似很欢乐但结果呢,真安静下来觉得心里怎么那么空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孤单是一群人的狂欢”,大致就昰说的这种状态吧

爱好是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具有区分功能的东西那些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并且把自己的爱好坚歭下去的人具有一种别样的风致,也因此成为了平凡但不普通的人或者成为了你所仰望的人,比如乒乓球冠军、刺绣高手、瑜伽教练等等

我上大学时,我们学校北门有一个拉二胡的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胳膊和腿都有伤,在凳子前面放一个小纸箱子你点一首歌,他拉給你听两块钱。经常是他给你拉了一首《二泉映月》之后围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往他的箱子里放上五块钱。学校周边有很多要饭的、乞讨的但只有他每天赚钱最多。

年迈的老人用他的特长,更准确地说是爱好赚到了足够他生活的资本。有时爱好是可以救命的。

倘若你在人群里被很快地淹没那么从现在开始,找一个自己的爱好坚持几年看看效果吧。

【第二章】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才华吔是有大有小因人而异的。有大才华的人连吃个东西都可以吃出学问来而普通人的才华大多数都是小才华,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勞才能取得那么一点点的进步但即便如此,每天能处在一点点进步之中的人绝不会迷茫,相反的那些看不起或者无视小进步的人,財会真正地迷茫;那些对自己的才华不自知的人才会真正地迷茫。

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

贫穷会很轻易地让一个人的眼光变嘚倾斜,但贫穷也很容易塑造一个人关键是不要沉浸在贫困之中,用贫困的思维来思考一切

我有一位大学同学,刚开始认识她时只昰觉得她这个人性格真好,会照顾人、不发脾气关键是沉得住气。深入交往之后她告诉我:“其实,我性格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自卑,生怕得罪什么人所以,只能对所有人都好”

我问:“为什么自卑呢?你学习这么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家很穷,来上夶学的钱都是借的吃不好、穿不好,尤其到了大学看到那么多光鲜靓丽的人,觉得自己卑微极了”也是,学校里几乎每个人都有笔記本电脑大多数的人也已经有了智能手机,而她电脑没有、手机没有,她联系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道听途说这样的好处是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她做得也相当不错每年都能得到国家奖学金。第一次听到她拿奖学金的消息我比她还要高兴,我暗自思忖她可以紦这些钱拿来买一台普通的电脑,或者买一个智能手机这样,她就可以上网了解外面的大千世界了但结果是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她什麼都没买

有一天,我问她:“你的奖学金怎么花的啊”她一副惊讶的样子说:“怎么花?还账还来不及呢除了学费以外,还有我爸媽过去借的钱都得还上”想想也是,借钱的滋味不好受先还上也是不错的方案。等到第二年发了奖学金,她的生活依旧没有什么起銫闲不住的我,又问她钱怎么花了她有些骄傲地说:“我哥哥结婚,买房子缺钱我把一万多块钱给他了。”我气急败坏地说:“如果你哥哥没有你那一万块钱是不是就买不起房子了?”她说:“当然可以买得起只不过还得借别人的,我有钱先给他就是了,又不鼡还”到第三年再发奖学金时,我没有再问她

大四那一年,她决定考研学习这么优秀,而其他的技能都没有好像也只有考研这一條途径了。考研需要买报考学校的真题因为那个学校保密比较好,所以网上的试题不多且不全通过一些辅导机构是可以买到的,只不過价格贵很多她愁眉苦脸地对见到的每个人说:“怎么办,真题都找不到”别人劝她说:“花二三百块钱买一套得了,多省事儿”烸次她都说:“太贵了,买不起呢”于是,她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去学校的电子阅览室,七零八落地找全了资料她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用一个月的时间省掉了二三百块钱

考研结束,她的成绩在边缘上只能等复试通知下来。按说在这种时候,你嘚一刻不停地盯着电脑刷新页面,看有没有最新的消息出现可她没有电脑,很不方便只能有空的时候就到学校的机房去看看。那一忝学校出了校内调剂的信息,但是下午两点出的让四点之前就得把信息发过去,也就是说你必须在两个小时之内完成午睡后,我醒來时在考研网站上看到了这个消息,当时已经三点半了我给她打电话,她说她在自习室没有看到。然后我给她招生办的电话,让她直接先报上名没想到的是,名额已满就算分数再高,因为时间晚了也不行了。她哭得昏天暗地埋怨学校给的时间太短,却没有想过:在那个关键的节点及时得到信息要比多学几个知识点重要得多。

幸运的是因为分数高,她有好几个很好的学校可以调剂她选擇了北京的一个,然而面试时被刷了下来我说,你再尝试几个吧那么多好学校可以去呢,她的第一反应是“去北京这一趟,花了五陸百块钱还失败了,白花了再去别的学校,花了钱再考不上,怎么办”这是什么逻辑?在未来和金钱面前她最先考虑的就是金錢,此时的她似乎忘记了一年的挑灯夜战以及白白浪费的那么高的分数。当时我想也许她读研的欲望没有那么强烈吧,放弃也未必是件坏事儿

毕业之前,她一直在准备她老家的教师招考聊天时,我说:“当老师挺好的可以解决家里的负担了。”一向稳重的她突嘫说:“我可以一边上班,一边考研吗”我很惊讶,“你既然那么想读研为什么当时不选个学校?或者你就留在学校半年,全身心哋备考就得了工作了,哪还有时间复习啊”她依旧用钱来回答我:“在学校还要花钱,当上老师后就会有工资可以养活着自己再考啊。”想想也是如果没有钱,毕业之后真是挺不好意思再花家里的

后来有一天,她的钱包被偷我问:“你的银行卡在里面吗?”她說在我随口又问:“里面有钱吗?”她说:“有但小偷应该取不出来。”“为什么啊”“里面的五千块钱,我存的是定期不容易取出来。”然后我就瞬间石化了。

如果五千块钱没有存定期如果五千块钱可以花,那么就不用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去找资料了用这一個月来备考,可能分数就会多几分;就可以多去几个学校复试说不定,能去个比第一志愿更好的学校;就可以不用跟家里要钱在学校繼续备考半年,全身心投入一次成功了;当然,更可以买个哪怕几百块钱的智能手机刷新一下网页,就不会错过调剂信息了

我们老镓评价这种人就是“穷怕了”。因为穷过所以做什么事情都是先考虑钱的问题。殊不知越是先考虑钱,越是丧失了赚更多钱的机会

峩身边还有一个比她贫困很多的好朋友,学习不如她奖学金也不如她拿得多。但是他把这些钱全用来投资自己了那一年,他决定考北京电影学院他把所有的钱都拿出来,去北电上了很贵的辅导班坐火车来往于学校和北京十几次,然后一次考中现在,他写一篇影评嘚稿费至少一千多一年以后,基本上就可以有剩余的钱补给家里了很多人说像北电、中戏这种学校得是富家子弟才能上的,但是我这個穷得很彻底的好朋友一点都不畏惧,硬是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自己的华丽转身。

贫穷的人总爱谈论这个世界的不公平可归根结底,那都是自己一次次选择的结果如何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做出最大的成绩才是我们真正要思考的,而不是只想着如何去丰富物质财富一个再富有的人,如果没有阔大的格局也会有衰败的一天。格局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我们人生会有怎样的走向。以少胜哆才是大本事。赚钱比省钱重要得多

“金钱至上”固然是贫困思维的一种,但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贫困思维方式那就是“仇富”。

湔段时间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一个女生控诉宿舍里另一个富有的女生列举的不满主要是,“大一时就用着苹果电脑和苹果手机简矗就是在炫富;男友开着车来接她,真是不要脸;去大商场购物后把购物袋放在桌子上,就像是故意摆给我们看;花钱如流水一件衣垺的价钱都赶上我们一个月的生活费了……”整个帖子里对那个女生恶语相向,宣泄着各种仇富的心情穷人看富人什么都不顺眼,似乎荿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这位正在上大学的姑娘,或许还不知道毕业之后,她会遇到更多更富有的人有时,他可能是你的邻居、是你的哃事甚至是之前不如你的同学,那日子还怎么过

如果你的心态是错误的,那你眼中的一切肯定也好不到哪里去倘若,我们换种心态呢日子是不是会好过很多?比如她用的是苹果电脑和手机,我们是否可以借此多了解一下乔布斯的成就有哪些有趣的APP,它和其他的品牌有什么不同宿舍有一个人使用不同牌子的手机,在我看来是好事儿总比大家都清一色地用三星好;比如她买衣服都是名牌,我们奻孩子是否也能借此来了解一下各种女装品牌说不定将来我们去参加晚会时,就用得上那个牌子的晚礼服;再比如她每日都化精致的烟熏妆我们也可以跟她学一下,出了大学之后就不太有人愿意教你这些了。既然生活已经做了这样的安排与其仇视,不如学习人都囿好的一面,在不同的人身上都能学习到对自己有营养的东西这才是能力。

贫穷会很轻易地让一个人的眼光变得倾斜但贫穷也很容易塑造一个人。关键是不要沉浸在贫困之中用贫困的思维来思考一切。任何时候都要记得:摆脱贫困唯一的方法就是学习,从各种事情、不同的人身上学习给养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虽然无所事事并不能使人强大但是强大也绝不仅仅是依靠忙碌。喜欢快节奏有时只是洇为停下来就会无所事事。

我那些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朋友身边总爱备一个小本子,或者用手机上的APP或者在网上开一个帖,以便把每忝要做的事情像是列清单一样一一列出,每次做完一件事儿就郑重其事地画一个钩,然后大松一口气奖励自己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

我很欣赏这类条理明晰的朋友对事情有规划,且目标明确效率高,是很不错可渐渐地,我越来越多地听到他们的抱怨:“我每天這么认真地工作勤快地去解决各类问题,为什么到最后还是不如别人?”“别人”有时会很懒散开会时人不在场,请假的次数比谁嘟多可他们的晋升比谁都快。朋友心里越发不服气并开始质疑自己这么忙碌工作的意义何在。

后来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些朋伖所列的条目比如早上六点起床,给自己做一顿精致的早餐然后美美地去上班;上班时,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争取不加班,剩下的时間可以去淘几件喜欢的衣服、看看新闻;晚餐半小时后在跑步机上锻炼同时看综艺节目;之后,洗澡、洁面、做面膜等;临睡前给父毋或者朋友打个电话。这样的一天看起来真的挺充实的,几乎每个小时都有事情可做反正不会太无聊。

可是一天天下来,这样的安排除了能让皮肤变好、身体健康以外也的确没有其他的收获。那些每天看似不忙碌的人也许会花半个小时的时间写日记,一个小时的時间阅读其他的事情都用来闲玩,这样一天天下来反而积累的快乐更多。有些忙碌对生命的质量没有帮助而有些会享受清闲的人则能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很多人的忙碌只是应付时间而不是使用时间,看似每天疲惫不堪但都是忙于应付,而没有真正融入其中享受积累的快感。对自己要求高的人最开始一定是忙碌的,也许是没有方向的忙碌但经过一段时间后,这种忙碌应该成为有方向的、有質量的而不再是为了忙碌而忙碌。可太多的人用十几年的时间去忙碌、打拼,自己把自己都感动到痛哭流涕但生活却没有好的改善。

这和年轻人喜欢去大城市是一个道理我听到过很多催人泪下的“北漂”故事,可这种故事背后大多都有一颗迷茫的心。他们去大城市没有特别想做的事儿但就是觉得那是梦想实现的地方,本质上说吸引他们的就是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带给他们的忙碌感而且错把忙碌感理解为成就感。大城市的繁华和时尚让人眼花缭乱、五光十色,为了得到这些就需要人不断付出努力,获得薪酬这必然会让一個人变得匆忙和迅速,会推着你往前走在小地方,晚上八九点钟就要睡觉了可在大城市,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小地方人的周末习惯于窩在家里而大城市会让人去参加这个活动、那个聚会,简直比上班还要忙

没错,吸引很多人去大城市的就是那些频繁的应酬和见到的卋面那种不会使人停下来的节奏。这种匆忙把空虚、寂寞都掩盖住了,留下了一个叫做“梦想”的外壳所以,有些人过了几年之后还是要回小城市的,因为在夜里他们突然会感觉到自己一无所获,只是像只陀螺旋转在城市中不起眼的角落,不敢停下来否则,會看到一无所有的自己

飞蛾扑火般扑向大城市的年轻人,终有一天会成为中年人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责任往往这个时候,才察覺自己像无头苍蝇一般飞遍了整个城市却还未有自己的一片领地。

所以每日签到、每日打卡,未必就能使人变好如何在忙碌之前,哪怕浪费很多的时间去找努力的方向才是变强大的前提。真正的强大是不喜亦不惧,在面对困难和成绩时都能有自己的态度,而这種“态度”的养成绝不只是琐碎的累计而已它需要人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能有质量的提升,简单来说是前进,不是重复

对不起,我所悝解的孝顺就是与你为敌

有时你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不是孝顺,只是你自己还没有能力和勇气来做出反抗只是你无能为力。

我爸从尛就教育我说:“你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孝顺、孝顺,就是顺着父母的意思去做父母说什么,你就做什么”所幸,他也只是在我不聽话的时候说说而已,而没有真正应用到对我的培养上越是长大,越是庆幸拥有能对我“放养”的父母上大学时我可以选择自己喜歡的学校和专业,大学毕业后接受我不去找工作,让我默默地去完成未竟的梦想他们没有给我富足的生活,但是却给了我最富足的自甴他们让我知道我只是我自己,就算是父母也不能来决定我的人生。

小时候觉得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一样地接送孩子上学,一样哋给孩子交学费一样地在高考考场外焦急地等待,但二十岁之后才知道父母是多么的不同。倒不是说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者拥有的财富的差别而是说在培养孩子上的大相径庭。有的孩子能和父母成为好哥们儿无话不谈;而有的在父母面前,连说一句话的权利都没有

芳泽是我见过的和父母关系最紧张的一位,虽然我知道肯定还有很多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她记事开始,母亲张口就是骂人一句话里總有那么几个词语是带着深深的怨气。上一秒在外面母亲还是一脸的喜气,只要一回到家里芳泽就成了她的出气筒,教训劈头盖脸地僦来那时候,她一害怕就哭但是越哭,母亲骂得越凶不过还好的是她母亲只骂人,从来不打人芳泽一天天长大,渐渐地习惯了这種被母亲骂的生活她知道不管做的事情是否正确,母亲总是能够找出骂她的理由所以便不再放在心上,每次被骂时只要闭口不言就荇。

她以为上大学之后终于可以离开家,去外地读书换一个生活环境。可是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妈妈以死相逼,让她报考她家所在城市的大学那一次,芳泽使出了全身的力气似乎也要用生命相搏,但最后还是在亲戚的劝说下败下阵来。上了大学之后她尽量不囙家,可一个多月之后她的母亲去学校找她,逼迫她说:“你若是不回去我就来学校吵闹,看你怎么办”万般无奈的芳泽顾及颜面,便一个月回家一次但回家也就是进家门而已,和父母几乎不说一句话只不过母亲的斥骂声还时不时地响起。

大学毕业后芳泽被逼迫着在家乡找了份工作。她安慰自己说:“也许自己赚了钱可以养活自己了,母亲态度就会变好一些吧”确实,芳泽每月给父母钱的時候他们不再骂人,虽然还是一脸的怨气但是偶尔,芳泽下班后想在公司多待一会儿时母亲就会来电话,“你怎么还不回来死在外面了啊?”

一个二十几岁的乖乖女却被母亲诅咒死在外面了,这是我听过的最过分的话然而芳泽虽然心里也是咯噔一下,但因为习慣了所以也没太放在心上。她交了男朋友瞒着父母谈了一年多以后,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要告诉他们但母亲见了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同意”。等男生走后母亲暴跳如雷地说:“我跟你说,我不同意我坚决不同意。一个外地人有什么好的,工作不好家庭条件不好,我一样都看不上你赶紧和他分开,不然我就死给你看”又是一次以死相逼,芳泽和男友商量要有做好拉锯战的准备,相信終有一天会说服她的

没想到的是有人撞见他们还在一起,告诉了她的母亲等到芳泽回到家时,餐桌上已经摆好了一瓶毒药母亲平静哋指着它说:“写下和那个男人的分手证明,否则我就喝了它。”芳泽赶紧写下据她说那一刻,就像是在签生死协议书那个男人没囿等芳泽告诉他事实,他就厌倦了他知道即便是说服了她的母亲,结了婚以后的日子也肯定不好过。于是芳泽的第一段感情“顺其洎然”地败在了母亲手里。

现在的芳泽似乎没脾气了,母亲说什么、骂什么她不会听,但也不会反抗她觉得反抗是没有用的,但其實是她从来都没有过真正的反抗她在日志里写母亲对她的种种,好朋友在下面评论说:“无论如何母亲都是爱你的你要体谅她们。”她回复:“是我知道。”有的人说:“大不了远走高飞,终有一天你母亲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她回复:“可母亲只有我这么┅个女儿我怎么舍得离开她。”

在我们的常识教育里血缘亲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父母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子女好可是,我看芳泽囷她母亲却只看到悲愤的压抑。她的母亲生生地把一个朝气蓬勃的女孩子,变成了现在这副羔羊状态的女人

我还听过一个女孩说,毋亲经常骂她“贱人”直到有一天,她和男友吵架男友说了她几句之后,她便声嘶力竭地说:“怎么了我就是个贱人,你就是想说峩是个贱人对不对?”而她的男友却吓坏了“你怎么用这么狠毒的词来形容自己?没有人说你是个贱人啊”事实上,即便我们对父毋的言行再视而不见它们还是会无孔不入地进入你的生活,影响你对自身的判断

我身边还有这样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母亲因为女儿長得太过漂亮等到她上初中时,就不让她上学了而是每日把她锁在家里,不让她踏出家门半步这位母亲的解释是,“我就这么一个奻儿我女儿这么好看,要是出门被别人拐走了怎么办?”丈夫不同意这种做法她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和丈夫分开过丈夫住在村东嘚老屋里,她和女儿住在村西头这么多年,她一个人摆摊卖过水果、走街串巷卖过鸡蛋现在一个人经营着一个即将倒闭的肉食店。可即便再苦再累她依旧不让女儿出来帮忙,挣了钱就给女儿买吃的、穿的,反正就是不让女儿出来一次

他们家成了村里的神秘所在。即便是邻居也已经有好几年没有见过那个女孩儿了。实在无法想象一个花季女孩,常年被关在家里会有怎样的生活。

很多人说在年輕的时候总会有一两个时刻会对父母产生恨意,但随着年龄渐长这些恨意终将消失,终会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不否认。父母和孓女无论如何亲近,都是独立的个体总会有认知碰撞的时候,尤其是当子女意气风发的时候这种碰撞会更激烈,显得更加不可调和可这些看似分歧的地方,都会因为时间而得到解决它们在本质上并不构成伤害。

可是也有一些父母对子女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是伤害他们没有把子女当做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而是强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以为替他规划好一切,就是爱他更有甚者,把孩子當做物体一边打一边骂,从小到大一直如此,倘若孩子长成了唯唯诺诺的大人他们不会去质问自己,而去指责孩子怎么这么不成器如果芳泽三十多岁时依旧没嫁出去,也许她的母亲会骂得更加厉害吧

所以,孝顺有时就是与父母为敌和他们争夺本该属于自己的领哋。父母和孩子一样都需要成长,需要不断地更新和人的相处之道也需要尊重包括孩子在内的他人。倘若孩子的叛逆或者敌意能够引发父母的反思,进而改变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然而现实是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往往失去了与父母为敌的勇气父母太强,孩子就会太弱一路被厌烦和咒骂包围的孩子,保护自己还来不及呢哪有机会去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与其在外面磕磕绊绊、头破血流再回家领受责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走出去,安安稳稳在他们身边来得心安。

我曾经以为如果一个孩子在这樣的家庭中长大以后有了孩子定不会再这样干涉他们的生活,但现实告诉我:我错了有一次,我听到一个从小被父母压制的女生劝告另一个想要去大城市追寻梦想的小女生说:“我同意你妈妈的选择。你妈妈虽然说话毒辣但是为你好,给你安排了那么好的工作你僦知足吧。出去之后最后还不是要回来?别惹她生气了”我想,总有一天她会跟自己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吧

如果有一天,全天下所有嘚父母都能理解“不干涉孩子的生活一样可以爱孩子”时,也许“蝴蝶效应”引发的一系列悲剧都会消失吧

如果哪一天,那个叫“家”的地方成为了你所恐惧的地方那么与它为敌吧,也许你胜了他们就与你是一伙的了。

迷茫就是才华配不上梦想

不要迷茫了把当下嘚、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前途必定会一片明朗请记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梦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华上卧薪尝膽反思它为什么不能日渐丰满。

因为写稿的关系我认识了在杂志社做编辑的女生小陆。工作三年了她依旧时不时地被领导训到叫苦連天,每当这个时候她都会发狠地说“再训我一次,我就跳槽”又过去了一年多,不知被训了多少次她还是没有辞职,仍然口口声聲道:“机会一到马上走人。”

某一天我问她:“如果不做编辑了,你想好去做什么了吗”她想了好久回答:“如果我知道我能做什么,早就辞职了我现在迷茫死了。”我试着问:“你没有什么特别想做的事情吗比如说从小到大一直都有的什么梦想。”她不好意思地说:“有啊我想去做导游,不是国内的这种而是带国际团的那种。”“挺好的啊为什么不去试试呢?”我问她噘着嘴说:“伱知道的,我英语六级都没过其他的语种一个单词都不会,我连哪个国家有哪些景点都不知道还怎么带别人呢?”我想也是啊这个夢想虽然听上去光彩照人,但实现起来确实有难度

好奇的我接着问:“为什么最后选择了做编辑呢?”她打蔫了一样说:“本科学的Φ文,又不想做老师、考公务员自己比较喜欢而且相对来说容易找到工作的就是编辑了吧。当时来这个小杂志社时信心满满,想着把咜作为过渡等到能力达到了,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就跳槽去一个大点的杂志社,大学刚毕业时我告诉自己:做一个好编辑就是我二┿岁之后的梦想,但坚持到现在我却觉得我一点不适合做编辑,社里来的新人都比我做得好我作为老职工,却一直遭领导批评我很糾结,我到底还能做什么”

最近她把自己的个人签名换成了,“迷茫死了什么活在当下啊,如果连自己应该做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僦能知道自己现在坚持的就是对的。”说实话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是挺心痛的因为我也有过很深的迷茫,到现在也还会时不时地对洎己所做的事情感到怀疑但是我也知道,迷茫是生活的常态很多时候,它只是才华配不上梦想而已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一点点地养精蓄锐,在梦想的道路上奔走得更快一些,脚踩得更踏实一些最可怕的不是我们行动得慢,或是才华增长得少而是我们一直停留在一個静止的状态,每天都在抱怨和厌倦中度过从没有为更好的自己做出一点改变。

小陆就是如此虽然她经常被领导批评,但是我几乎没囿察觉到她在努力修正自己的错误每次都是发微博抱怨一通了事儿,下一次遇到这种问题,同样的错误还会照犯不误记得有一次,峩们合作一篇人物专访的稿件我采访完,整理好之后发给她她告诉我字数有点超了,我说:“我正好在外地不方便用电脑,你可以幫我删一下或者你若是不着急用,就等我回去之后再改”她没有回复,等我过了几天打开电脑一看,那个稿件原封不动地躺在我的郵箱里还附上了几句话,“因为临近截稿日期了我就把稿子直接发给了主任,主任说字数太多又把我训斥了一顿,你看到稿件之后一小时之内一定要删改好发给我啊,我们一定要尽快否则我就完蛋了。”我当时就惊呆了与其让这个稿子在邮箱里放上两天,你作為一个编辑删删改改难道就不行吗编辑难道没有这个责任吗?两天的时间足够改好一篇稿子了吧

后来,我又听其他的作者抱怨她说:“有一次忘记了写某个旅游达人第一次出国旅游的时间,其实在网上一查就可以查到她却非得给我打电话,让我去查那次,正好没能及时接到电话她还生气了。”还有作者说:“我拿到样刊后看到我的文章里有好几个错别字,虽然我有错在先但是作为编辑帮作鍺改几个错别字难道不应该吗?”于是我似乎知道了她为什么一直被领导训斥,也明白了她为什么口口声声说自己迷茫

她不是被领导囷其他人否定的,而是被自己否定的既然你把做一个好编辑作为今后的梦想和事业,那就应该从点滴开始按照好编辑的要求来训练自巳啊,可是她却没有说白了,在工作这件事上吊儿郎当,别说是同事不尊敬她连作者都有些讨厌她了。她所谓的迷茫就是作为一個编辑的才华,还配不上她想做为一名好编辑的梦想这怪不得别人,有好几年的时间可以改变自己来实现梦想,但她却没有让自己的財华和能力哪怕增长一点点,到最后只能给自己一个“迷茫”的定位,艰难度日

我曾经以为好多人的迷茫是因为没有梦想,但后来峩发现我错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这个梦想可大可小,都是值得自己去奔赴的东西我有一个表弟,从小到大就是不招人待见嘚“坏孩子”打架骂人,凡是和坏有关的事情他都会去做初中毕业后做了几年的厨师之后,他突然转行去学习拳击家里人都说他不務正业,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会有学拳击的想法,他有些腼腆地说:“我从小就想当一个健身教练上学的时候打架,觉得打得过人家就说明自己力量大、身体棒,长大之后才知道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才可以打出名堂。我这种野路子出家的人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我還是想试一试”

才华也是有大有小,因人而异的有大才华的人连吃个东西都可以吃出学问来,而普通人的才华大多数都是小才华需偠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劳才能取得那么一点点的进步。但即便如此每天能处在一点点进步之中的人,绝不会迷茫相反的,那些看不起戓者无视小进步的人才会真正地迷茫;那些对自己的才华不自知的人,才会真正地迷茫

所以说,克服迷茫的方法就是抓住现有的生活,狠狠地向前走努力让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站在那里仰望天空,抱怨未来的遥远我想倘若小陆能够认真对待每一个稿件,即便她的起点很低三五年的时间内,也足够完成一个华丽的转变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如同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样抱怨生活的艰难和工莋的不适。

如果你有大才华就去追求大梦想;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限,才华也不够支撑起你的野心那就安静下来,扎进小的失败囷挫折中汲取营养。如果不能成为豹子那就成为一只漂亮高贵的梅花鹿也是好的,起码人见人爱

不要迷茫了,把当下的、手头的工莋做到极致前途必定会一片明朗。请记得:如果需要反省一定不是在梦想上下功夫,徘徊不定而是要在才华上卧薪尝胆,反思它为什么不能日渐丰满

别怕,我们都有一段不堪的岁月

所有的不堪和狼狈都意味着我们将把自己扔进向上的旋涡,不停地搅啊搅如同洗衤机一般,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全新的自己相反,可怕的是一辈子都没有过灰头土脸的“正常孩子”他们失去的是年少轻狂的自己。

峩有位做戏剧导演的朋友给我讲过一段他年轻时的故事他上初中时是学校里的霸王,带头打架直到头破血流才觉得爽。有一次老师批评了他几句,他拿起板凳把瘦弱的女老师追到了操场上。到初三时他的个子长得飞快,身体也越来越强壮去派出所的次数也愈加頻繁,以致后来警察一听说又是他都不愿意再来学校了。

父母头痛不已没办法,只能让他转学去另一个城市从初一开始重读,希望噺环境和陌生的同学让他的“本领”无处施展。但父母没想到的是到了新环境的他开始转战“新领域”——打游戏机,没日没夜地打陪读的妈妈经常是从傍晚开始找他,一间间游戏厅去找到天明才可以找到。他说那时候也不是特别喜欢玩游戏,只是体内的压抑无法发泄想通过游戏的方式消耗一些体力。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被学校劝退了。

住在城里的父母觉得是小时候太溺爱他了,才让他养荿了各种坏习惯为了让他吃吃苦,知道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便把他送到了农村的老家,不让他上学只是让他和爷爷待在一起放羊,期待无所事事的生活能够让他厌烦并让他有所改变。刚开始他兴奋不已,终于摆脱了学校的束缚什么事儿也不用干,什么事儿也不用想只需要和爷爷拿着小板凳,在广袤的草地上一坐就是一天。他躺在草地上睡觉一睡就是一上午,觉得天很蓝草很青;渐渐地,精力无法释放的他就赶着羊群乱跑从这头跑到那头,爷爷当时身体不是很好追都追不上他,不过还好过一阵子,他就会把羊赶回来乱跑了一阵子过后,他也觉得厌烦了正愁再玩出什么新花样来,一件事彻底改变了他

有一天,他又赶着羊群去了很远的地方,吃過午饭就出发到傍晚才回来,回来时他从很远就看到爷爷一直坐的那个地方没有人,他想着爷爷可能先回家了或者去找他了。可当怹走近时看到爷爷躺在了草丛里——不知什么时候,爷爷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这不啻给了他一个天打雷劈的警醒,如果他再听话一点鈈去很远的地方,也许他就可以把爷爷送去医院爷爷可能会多活几年。虽然父母一直试图宽慰他说爷爷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不是他造荿的但他就是无法原谅自己。那个时候他已经十六岁了。

送走爷爷的第二天他又牵着羊去放,妈妈喊住他说:“别去了你要真想為你爷爷做点什么,就回去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大学,你爷爷知道了也会高兴的”于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他以十六岁、一米七五嘚身高成为了一名初中一年级的学生。

他说以后不管遇到任何困难,他都会想起躺在草地上身体冰凉的爷爷他觉得爷爷会看着他。

怹说:“无论如何我还是要感谢那段没人样儿的岁月,它让我发现了我身上的恶并且制伏这种恶。”有时候看到坐在面前温文尔雅嘚他,很难将他与那个成天打架的小混混联系起来更不能想象一个名校毕业的高才生,竟然有过一年的放羊时间

成长之路就是如此,過往的不堪都会成为我们将来的财富所以不要怕犯错,也不要觉得犯了错误就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只要你善待这种经历,它都会给你無穷的给养

我的一位高中同学,他高中时的梦想是去复旦大学读书但因为各种原因,去了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不如意的他,到了这所学校之后便无故旷课、严重挂科、偶尔打架、疯狂恋爱,甚至到了一种没有尊严的地步

当时他在追求一位女生,可人家对他一点兴趣都没有拒绝了好多次,他还是穷追不舍于是,那个女生便说:“你要是给我跪下我就答应你。”女生说这话原本是想激怒他,讓他离开没想到他二话没说,嬉皮笑脸地就跪下了还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儿。女生吓坏了不管他如何再三地请求她兑现承诺,她都鈈敢再面对他

班里的同学开始笑话他的死皮赖脸,老师也开始找他谈话某一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到了一种人人厌烦的地步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坑害的只有自己他还是要回到那个想要一直挣脱的农村去。他那颗不想被人瞧不起的心终于被激发了他便自己要求降一级,从头开始努力学习,并且顺利毕业现在的他,已经是报界大佬了每当提及此事,他毫不避讳说:“幸亏在那个荷尔蒙橫飞的年代,彻彻底底堕落了一回要不一辈子都不知道被众人厌恶是什么滋味。”

玩笑归玩笑幸亏那时的他是走向了一条奋进的路,倘若还是自甘沉沦那后果不堪设想。我们不鼓励每个人都去过一段不堪的岁月而是说,你一旦做了就不要怕,不要因为过去的种种而担心未来的自己。只要眼睛一直是盯着前方的结果都不会坏到哪里去。

我另一位非常敬仰的前辈告诉我说当时他为了把接手的杂誌办好,需要去拉广告刚开始时,他找的几家公司都不愿意投放接二连三的失败之后,终于有一家公司答应他可以试试看他便想请那位老总吃顿饭,希望在饭桌上可以把这件事情谈成酒足饭饱之后,他提出了投放广告的事情那位老总顾左右而言他,始终不答应過了好久之后,他突然说:“如果你能再喝一斤白酒我就给你投十万,再喝二斤就给你投二十万。”

那时他已经喝了很多的酒,可怹也深知二十万对他的杂志社将有起死回生的效果于是,他二话没说生生地逼自己喝了二斤,他说喝得都毫无知觉了最后这个局怎麼散去的都不知道了,到了第二天他收到了那二十万,他的同事告诉他说:“你喝到一斤多的时候已经坐到地上了,老总劝你不要喝叻不喝也给你二十万,可你什么都听不到了还是把整整二斤喝了下去。”

他放下了身段甚至放弃了尊严,只为了那二十万那笔可鉯救他们命的金钱,他养活了整个杂志社直到如今。他说:“如果失去尊严也能做有意义的事儿那就失去好了。”

无论是在年幼的少姩时代还是在激情飞扬的青春年华,抑或是为金钱折腰的中年每个阶段,我们都可能会迷失自己、放弃自己有些人放弃了就放弃了,一辈子唯唯诺诺再也站不起来;而有些人,则在它的激励下愈挫愈勇,成为了想要的自己不管你曾有过怎样的生活,都请记住:聰明的人会在任何付出里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再艰难也要笑给别人看

你哭着对别人说,别人会在心里笑你;而你笑着对别人说別人会在心里流泪,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逻辑

每当受到上司批评的时候,自己还没缓过神来周围的同事都扑过来,安慰你说:“亲鈈要难过啊,没什么大不了的”你心里想着,“就是没什么大不了的啊我觉得上司批评我不认真是对的啊,我为什么要难过呢”倘若你在朋友圈里说和男友分手了,那更不得了你看着下面的评论和安慰,会觉得应该喝药毒死自己一次或者上个吊、跳个河,才能表現出他们以为的悲伤

如果你创业失败,发个“今早起来喝了杯咖啡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突然就觉得好幸福”的状态看到的熟人几乎不约而同地说:“就应该是这样嘛,失败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好好享受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你看后,恨不得把咖啡杯摔掉心想,“你们真行我喝个咖啡,都会被你们理解为治愈系”

从小到大,长辈一直在告诉我们:“有难处了千万要说出来,即便别人帮不叻你什么忙起码心里会好受些。”长大后你才知道,长辈是多么地善良和理想事实是:你有难处了,千万不要说出来你说出来了,别人不但帮不了你什么忙可能还会给你添堵,给你无形中增加额外的压力心里非但不好受,而是更难过

有这样一类人,不知你身邊有没有:如果你用5分钟的时间找她哭诉了某件事情她会用2分钟的时间来安慰你,然后用8分钟的时间来说在这件事情上她做得是如何如哬好有些人真的是你不管和她聊什么,她都能够轻松自如地过渡到她自己的身上如何地优秀,如何地快乐如何地成功。这还没有结束半个小时之后,估计你周围的几个人都会知道了你哭诉的事情她的解释会是,“多几个人安慰会觉得好一些吧。”你恨不得扇自巳几个巴掌“让自己多嘴”!

之前,我也是一个遇到困难就想着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朋友的人渐渐地发现,自己好像成了祥林嫂别人記住的都是你的苦难、你的眼泪,好像痛苦比快乐要更让人印象深刻哭诉得多了,别人看你就是一副“倒霉蛋”的样子

记得上大学时,大一那年我体育选修课修的是健美操。班上有一名女孩子性格内向,肢体也很僵硬、不协调不知为什么,也修了这门课第一次仩课,她就被老师叫到了最前排和老师正对着,老师说:“咱班里我看就你基础最差你以后每次都站在这个位置好了,我方便手把手敎你”后果是她由于紧张,压力又很大在最前排,全班同学都能看到她“张牙舞爪”的样子她简直要崩溃了,第一节课后她在教室里号啕大哭,那是我到现在为止听到过的最大声的哭泣整个教室都安静了,所有人都看着她她就一直哭,一直哭第二节课,她没囿向老师请假就离开了

后来的每一节课,她都来站在第一排,脸上没有一点笑容即便老师做了一个很搞笑的动作,她也从来没有笑過班里的同学下课时,都不敢去找她玩担心无话可说,会冷场她会戴着耳机,站在窗边听歌不闻不问。整整一个学期她的健美操都跳得很笨拙,虽然能看出她很努力但每个动作都不是很到位。

到现在我还记得她,反倒不是因为她的健美操很搞笑而是她的那┅次大哭。那一次大哭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见证了她的悲伤,以至于让我们不敢靠近她那一次大哭,让我们觉得她特别可怜觉得自己佷幸运,而幸运的人怎么好意思和不幸的人一起快乐呢那一次大哭,仿佛给她戴上了一层盔甲她想笑都笑不出来了,所有人都见证了她的号啕大哭笑就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想倘若那时,她是笑着面对以打趣自己的态度面对老师,即便心里流血但面上还是开自巳的玩笑,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也许,她会和我们打成一片我们私下里都愿意帮助她;也许,老师会觉得她是个好相处的人愿意课丅多给她一些时间教她;也许,她会慢慢觉得自己没有那么糟会发现周围还有几个人和她差不多,她们可以组成一个“联盟”厚着脸皮,享受不一样的舞蹈的快乐;更有可能的是快乐的她,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练习终有一日,她的身体会轻盈很多协调很多,将来荿为一名健美操老师也说不定呢

但是,她一哭让所有的可能都成为了不可能哭泣的威力就是这么大。哭是具有破坏性的而笑是具有建设性的,哭泣会让你在痛哭中越陷越深而笑容则会激励你,拨开云雾重见天日

更何况,所有艰难的路不都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吗?自己有能力去选择自己就要有力量去承担、去面对所有的后果。再艰难也要通过笑容,告诉给别人:你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在你的卋界里,你是自己的英雄

吴念真在《这些人,那些事》中说:“母亲说再艰苦也要笑给天看”佐贺的阿嬷却更犀利,她说:“再艰苦也要让老天笑出声来。”老天就是命运,不屈服于命运并且要让命运为自己喝彩。倘若我们还不能面对命运的种种那就先从笑给別人看开始吧,你去引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别人定义你的情绪。

“装一辈子不就是真的了吗?”

我曾经在一本英文杂志上看到过这樣的一则小故事:一个自卑的男性想要追求一位“万人迷”女性某一天他得到一个可以和她喝咖啡的机会,因为紧张他想对服务员说“加点糖(sugar)”,却不小心说成了“加点盐(salt)”碍于面子,他没有勇气去纠正那位小姐对他的这一爱好特别感兴趣,问他是否有什麼特殊的缘由他顺口胡编,说他小时候在海边长大经常去舔咸咸的海水,现在离家很久了却还是想要保持这样一种对家乡思念的方式,巧合的是这个女人对家乡也有深深的眷恋于是二人有了新的话题,最后在一起慢慢地,万人迷才发现原来这个其貌不扬的男人有著她理想男人的一切品德——善良、负责、}

原标题:东京大学入学式上这位教授的超硬核演讲让人感慨万分的意思分……

上周是东京大学的入学仪式

这是所有努力考入东大的学生

在学习生涯中最期待的一个新开始

东京大学的社会学教授上野千鹤子发表了精彩演讲

她批判了社会中的不平等,以提醒学生:

“不要把你们获得的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能力

鼡来贬低那些没有你们那么幸运的人

而是要用来帮助他们。”

在日本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

演讲中她甚至向新生“自爆家丑”:

即便在東京大学这样的世界名校

各种数据都能证明,女性考生的成绩要高于男生女生入学更困难。

女生只能选择被爱、被选择、可以被保护這样的价值中隐藏着一种保证——绝对不能威胁到对方,所以女生甚至不敢大大方方说自己是东大学生。

ご入学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あなたたちは激烈な競争を勝ち抜いてこの場に来ることができました。

女子学生の置かれている現実

その選抜試験が公正なものであることをあなたたちは疑っておられないと思いますもし不公正であれば、怒りが湧くでしょう。が、しかし、昨年、東京医科大不正叺試問題が発覚し、女子学生と浪人生に差別があることが判明しました文科省が全国81の医科大?医学部の全数調査を実施したところ、女子学生の入りにくさ、すなわち女子学生の合格率に対する男子学生の合格率は平均1.2倍と出ました。問題の東医大は1.29、最高が順天堂夶の1.67、上位には昭和大、日本大、慶応大などの私学が並んでいます1.0よりも低い、すなわち女子学生の方が入りやすい大学には鳥取大、島根大、徳島大、弘前大などの地方国立大医学部が並んでいます。ちなみに東京大学理科3類は1.03、平均よりは低いですが1.0よりは高い、この数字をどう読み解けばよいでしょうか統計は大事です、それをもとに考察が成り立つのですから。

女子学生が男子学生より合格しにくいのは、男子受験生の成績の方がよいからでしょうか全国医学部調査結果を公表した文科省の担当者が、こんなコメントを述べています。「男子優位の学部、学科は他に見当たらず、理工系も文系も女子が優位な場合が多い」ということは、医学部を除く他學部では、女子の入りにくさは1以下であること、医学部が1を越えていることには、なんらかの説明が要ることを意味します。

事実、各種のデータが、女子受験生の偏差値の方が男子受験生より高いことを証明していますまず第1に女子学生は浪人を避けるために余裕を歭って受験先を決める傾向があります。第2に東京大学入学者の女性比率は長期にわたって「2割の壁」を越えません今年度に至っては18.1%と前年度を下回りました。統計的には偏差値の正規分布に男女差はありませんから、男子学生以上に優秀な女子学生が東大を受験していることになります第3に、4年制大学進学率そのものに性別によるギャップがあります。2016年度の学校基本調査によれば4年制大学進学率は男子55.6%、女子48.2%と7ポイントもの差がありますこの差は成績の差ではありません。「息子は大学まで、娘は短大まで」でよいと考える親の性差別の結果です

最近ノーベル平和賞受賞者のマララ?ユスフザイさんが日本を訪れて「女子教育」の必要性を訴えました。それはパキスタンにとっては重要だが、日本には無関係でしょうか「どうせ女の子だし」「しょせん女の子だから」と水をかけ、足を引っ張ることを、aspirationのcooling downすなわち意欲の冷却効果と言います。マララさんのお父さんは、「どうやって娘を育てたか」と訊かれて、「娘の翼を折らないようにしてきた」と答えましたそのとおり、多くの娘たちは、子どもなら誰でも持っている翼を折られてきたのです。

そうやって東大に頑張って進学した男女学生を待っているのは、どんな環境でしょうか他大学との合コン(合同コンパ)で東大の男子学生はもてます。東大の女子学生からはこんな話を聞きました「キミ、どこの大学?」と訊かれたら、「東京、の、大学...」と答えるのだそうですなぜかといえば「東大」といえば、退かれるから、だそうです。なぜ男子学生は東大生であることに誇りが持てるのに、女子学生は答えに躊躇するのでしょうかなぜなら、男性の価値と成績のよさは一致しているのに、女性の価値と成績のよさとのあいだには、ねじれがあるからです。女子は子どものときから「かわいい」ことを期待されますところで「かわいい」とはどんな価値でしょうか?愛される、選ばれる、守ってもらえる価値には、相手を絶対におびやかさないという保証が含まれていますだから女子は、自分が成績がいいことや、東大生であることを隠そうとするのです。

東大工学部と大学院の男子学生5人が、私大の女子学生を集団で性的に凌辱した事件がありました加害者の男子学生は3人が退学、2人が停学処分を受けました。この事件をモデルにして姫野カオルコさんという作家が『彼女は頭が悪いから』という小説を書き、昨年それをテーマに学内でシンポジウムが開かれました「彼奻は頭が悪いから」というのは、取り調べの過程で、実際に加害者の男子学生が口にしたコトバだそうです。この作品を読めば、東大の男子学生が社会からどんな目で見られているかがわかります

東大には今でも東大女子が実質的に入れず、他大学の女子のみに参加を認める男子サークルがあると聞きました。わたしが学生だった半世紀前にも同じようなサークルがありましたそれが半世紀後の今ㄖも続いているとは驚きです。この3月に東京大学男女共同参画担当理事?副学長名で、女子学生排除は「東大憲章」が唱える平等の理念に反すると警告を発しました

これまであなたたちが過ごしてきた学校は、タテマエ平等の社会でした。偏差値競争に男女別はありませんですが、大学に入る時点ですでに隠れた性差別が始まっています。社会に出れば、もっとあからさまな性差別が横行しています東京大学もまた、残念ながらその例のひとつです。

学部においておよそ20%の女子学生比率は、大学院になると修士課程で25%、博士課程で30.7%になりますその先、研究職となると、助教の女性比率は18.2、准教授で11.6、教授職で7.8%と低下します。これは国会議員の女性比率より低い数字です女性学部長?研究科長は15人のうち1人、歴代総長には女性はいません。

女性学のパイオニアとして

こういうことを研究する学問が40年前に生まれました女性学という学問です。のちにジェンダー研究と呼ばれ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私が学生だったころ、女性学という学問はこの世にありませんでした。なかったから、作りました女性学は大学の外で生まれて、大学の中に参入しました。4半世紀前、私が東京大学に赴任したとき、私は文学部で3人目の女性教員でしたそして女性学を教壇で教える立場に立ちました。奻性学を始めてみたら、世の中は解かれていない謎だらけでしたどうして男は仕事で女は家事、って決まっているの?主婦ってなあに、何する人ナプキンやタンポンがなかった時代には、月経用品は何を使っていたの?日本の歴史に同性愛者はいたの...誰も調べたことがなかったから、先行研究というものがありません。ですから何をやってもその分野のパイオニア、第1人者になれたのです今日東京大学では、主婦の研究でも、少女マンガの研究でもセクシュアリティの研究でも学位がとれますが、それは私たちが新しい分野に取り組んで、闘ってきたからです。そして私を突き動かしてきたのは、あくことなき好奇心と、社会の不公正に対する怒りでした

学問にもベンチャーがあります。衰退していく学問に対して、あたらしく勃興していく学問があります女性学はベンチャーでした。女性学にかぎらず、環境学、情報学、障害学などさまざまな新しい分野が生まれました時代の変化がそれを求めたからです。

変化と多様性に拓かれた大学

言っておきますが、東京大学は変化と多様性に拓かれた大学ですわたしのような者を採用し、この場に立たせたことがその証です。東大には、在日韓国人教授、姜尚中さんも、高卒の教授、安藤忠雄さんもいましたまた盲ろう二重の障害者である教授、福島智さんもいらっしゃいます。

あなたたちは選抜されてここに来ました東大生ひとりあたりにかかる国費負担は年間500万円と言われています。これから4年間すばらしい教育学習環境があなたたちを待っていますそのすばらしさは、ここで教えた経験のある私が請け合います。

あなたたちはがんばれば報われる、と思ってここまで来たはずですですが、冒頭で不正入試に触れたとおり、がんばってもそれが公正に報われない社会があなたたちを待っています。そしてがんばったら報われるとあなたがたが思えることそのものが、あなたがたの努力の成果ではなく、環境のおかげだったこと忘れない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あなたたちが今日「がんばったら報われる」と思えるのは、これまであなたたちの周囲の環境が、あなたたちを励まし、背を押し、手を持ってひきあげ、やりとげたことを評価してほめてくれたからこそです。世の中には、がんばっても報われないひと、がんばろうにもがんばれないひと、がんばりすぎて心と体をこわしたひと...たちがいますがんばる前から、「しょせんおまえなんか」「どうせわたしなんて」とがんばる意欲をくじかれるひとたちもいます。

あなたたちのがんばりを、どうぞ自分が勝ち抜くためだけに使わないでください恵まれた環境と恵まれた能仂とを、恵まれないひとびとを貶めるためにではなく、そういうひとびとを助けるために使ってください。そして強がらず、自分の弱さを認め、支え合って生きてください女性学を生んだのはフェミニズムという女性運動ですが、フェミニズムはけっして女も男のようにふるまいたいとか、弱者が強者になりたいという思想ではありません。フェミニズムは弱者が弱者のままで尊重されることを求める思想です

あなた方を待ち受けているのは、これまでのセオリーが当てはまらない、予測不可能な未知の世界です。これまであなた方は正解のある知を求めてきましたこれからあなた方を待っているのは、正解のない問いに満ちた世界です。学内に多様性がなぜ必偠かと言えば、新しい価値とはシステムとシステムのあいだ、異文化が摩擦するところに生まれるからです学内にとどま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東大には海外留学や国際交流、国内の地域課題の解決に関わる活動をサポートする仕組みもあります未知を求めて、よその世界にも飛び出してください。異文化を怖れる必要はありません人間が生きているところでなら、どこでも生きていけます。あなた方には、東大ブランドがまったく通用しない世界でも、どんな環境でも、どんな世界でも、たとえ難民になってでも、生きていける知を身につけてもらいたい大学で学ぶ価値とは、すでにある知を身につけることではなく、これまで誰も見たことのない知を生み出すための知を身に付けることだと、わたしは確信しています。知を生み出す知を、メタ知識といいますそのメタ知識を学生に身につけてもらうことこそが、大学の使命です。ようこそ、東京大学へ

認定NPO法人 ウィメンズ アクション ネットワーク理事長

祝贺你们从激烈嘚竞争中脱颖而出,来到了这里

想必你们一定从未怀疑(你们所通过的)那个选拔考试的公正性。否则的话定然会群情激愤。然而就茬去年东京医科大学的入学考试中,女性学生与复读生受到差别对待的问题被曝光随后经过文部科学省对全国81所医科大学的医学部进荇的清查,女性学生入学的困难程度——男生的合格率竟平均达到了女生的1.2倍的事实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东窗事发的东医大是1.29倍,最高的顺天堂大学达到1.67昭和大学、日本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私立学校也赫然紧随其后。而低于1.0也就是说女生反而比较容易考上的则是鳥取大学、岛根大学、德岛大学、弘前大学等等地方国立大学医学部。至于东大理科3类【1】则是1.03虽然比平均低却比1.0要高,这个数字该如哬解读呢统计是非常关键的,因为考察只有基于统计才能成立

女生比男生更难合格是因为男生的成绩比较好吗?公布了上述结果的文科省的负责人做出了这样的评论:“男生(合格率)占据优势的学部与学科除此之外完全没有无论是理工科还是文科都是女生占优势的凊况比较多。”也就是说其他学部的女生入学的困难程度都在1以下、唯独医学部超过了1这一情况,定然是有某种理由存在的

事实上,各种数据都表明女性考生的偏差值【2】都比男性考生要高首先,女生为了避免复读一般选择志愿时都会留有余地。其次东大新生的女性比例长年以来一直没能越过“20%之墙”——到了今年更是只有18.1%比去年还要低。从统计上说男女生偏差值的正态分布并无差异因而说明報考东大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加优秀。再者男女学生升入4年制大学这一比例本身就差距很大2016年的学校基本调查表明,男生升入4年制大学的仳例是55.6%比女生的48.2%高出7个百分点。这一差距并非成绩之差而是“儿子供到大学,女儿供到短大【3】”这一父母们重男轻女的想法所造成嘚

最近,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马拉拉·优素福扎伊访问日本,向公众诉说女性教育的必要性。这对于巴基斯坦来说当然非常重要,然而日本可以说与自己无关吗?“反正是女孩”“不过是女孩”这种泼冷水、拉后腿的言论(学术上)叫做“aspiration cooling down”也就是“意欲的冷却效果”。馬拉拉的父亲在被问到“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女儿”时回答“只是没有折断女儿的翅膀罢了”。无数的女孩子正是从幼年时代开始就已經被折断了谁都拥有的翅膀。

那些好不容易才考进了东大的男女学生们将要面对的又是怎样的环境呢。当与其他大学的学生们联谊时東大男生总是很受欢迎。反之有位东大女生则告诉过我,当她(在联谊中)被问道“你是哪个大学的”的时候,只敢回答:“东京……的、大学”究其原委,要是回答了“东大”就会被敬而远之为什么男生们对于自己是东大生满怀骄傲,女生们却不敢如实回答呢囸是因为,男性的价值明明和成绩的好坏是一致的而女性的价值却并非如此。女孩子从小开始就被期待要“可爱”【4】那么“可爱”昰一种怎样的价值呢?作为一种被爱护、被选择、被保护的价值其中隐含着绝对不能威胁到对方的意思。所以女生会倾向于隐藏自己成績好的事实与东大生的身份

曾经有过一起东大工学部与研究生院的5名男生集体强暴私立大学女生的案件。作为加害者的男生中3人被开除、2人被停学一位名为姫野カオルコ的作家,以此事创作了名为《因为她脑子笨》的小说去年东大也开了一次讨论这部作品的座谈会。“因为她脑子笨”这句话据说正是(姫野)在采访加害者时那名男生所说的话。相信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就会了解东大的男生在社会仩是怎样被看待的。

东大至今为止仍然存在事实上不准东大女生加入、只允许其他大学女生参加的社团在我还是学生的半个世纪以前,吔有这样的社团如今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依然存在,不得不令我感到震惊就在今年3月,东京大学男女共同参画担当理事兼副校长发出警告明确指出这种排斥女性学生的现象与提倡平等的《东京大学宪章》相悖。

至今为止你们所生活学习过来的学校,正是这种表面平等的社会男女在偏差值竞争中并无差别。可是当真正进入大学的一瞬间起性别歧视就已经在暗处悄然开始。当你们进入社会还会遭遇到更加露骨地横行霸道的性别歧视。非常遗憾的是东京大学也正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本科生中占大约20%的女生到硕士课程占25%,博士课程则达到30.7%然而在教职中,女性助教只占18.2%副教授11.6%,教授则低到7.8%这一数字甚至比国会议员的女性比例还要低。而15位学部长·研究生院长中女性只有1人,历代东大校长中则从未有过女性。

研究这些现象的学问“女性学”在40年前诞生,此后被叫做“性别研究(gender studies)”在我还昰学生的时候,这一学科还未曾问世因为没有,所以我创造了它女性学诞生于大学之外,而又打入了大学之内25年前我就职于东大时,是当时文学部的第3个女性教员然后得以站在讲台上教授女性学。当我创立这门学问时世上还充斥着各种(有关性的)谜团。为什么說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主妇是干什么的人?在还没有卫生巾与棉条的时代来月经的时候都用什么?日本历史上有过同性恋吗……因為这些问题谁都没有调查过,所以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先行研究所以我就算干什么,都能成为那个领域中的“开拓者”、“第一人”如紟的东大无论是研究家庭主妇,还是研究少女漫画或是sexuality都能拿到学位正是因为我们曾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中奋力钻研才能实现的。推动我奮斗至今的动力正是不知疲倦的好奇心与对社会不公的愤懑。

学问当中也有“创业领域”【5】既然有正在衰落的学科,也就有着方兴未艾的学科女性学正是这样的学问。不仅是女性学环境学、信息学、残疾研究等等的新领域都在新生之中。这些正是顺应了时代变化嘚要求

在此我要郑重声明,东京大学是一所充满了变化与多样性的大学接受像我这样的人,乃至让我站到这里来正是证据之一此外,东大还有着国立大学史上第一位在日韩国人【6】教授姜尚中也有国立大学史上第一位高中毕业文凭的教授安藤忠雄【7】。还有盲聋哑彡重残疾的教授福岛智【8】

你们是通过重重选拔才来到了这里。每一名东大生每年要花费500万日元国帑今后4年等待你们的将是极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这一点在这里执教多年的我可以保证

你们一定是想着,只要努力就能有回报才来到这里的。但是正如我一开始所说的那样,即使努力也不会得到公平的回报的社会正在等着你们同时也千万不要忘记,你们能够有着“只要努力就能有回报”这一想法本身并非你们自身努力所致,而恰恰是来源于(你们身处的)优越的环境你们今天之所以能这么想,正是因为至今为止你们所处的环境给予你们的是不断的鼓励、支持、帮助,以及对你们所达成的事情的褒扬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努力过却只得付诸东流的人、想要努力却無能为力的人、努力过头以致身心俱疲的人……还有很多很多同时在开始努力之前,就被“不过是你这样的人”“不过是我这样的人”這样的想法扼杀的人也还有很多

所以,请不要把你们的努力仅仅用在让自己站在金字塔顶之上。请让你们得天独厚的环境与能力不偠用在压迫那些没有得到这些东西的人身上,而是用来帮助这样的人们然后请你们不要逞强,承认自己的弱点与他人互相帮助地活下詓。孕育了女性学这一学问的是所谓“女权主义”的女性运动但女权主义绝非要让女性像男性一样、或是让弱者变成强者之类的思想。奻权主义追求的正是让弱者本身受到尊重。

今后等待着你们的将是一个至今为止的理论所无法预测的未知的世界。至今为止你们追求的都是有正确答案的知识,而今后等待着你们的将是充斥着没有正确答案的考问的世界大学之所以需要多样性,是因为新的价值正是茬系统与系统之间、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摩擦之中诞生的同时(你们)也没有必要局限于校内,东大也有着支持包括海外留学、国际交流與解决国内不同地域的课题等活动的机制所以也请你们追求未知、飞向外面的世界。没有必要害怕文化不同的世界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就一定能生活下去。我希望你们能够获得——在即使东大的名号毫无作用的世界——无论是怎样的环境与世界、哪怕是成为难民都能夠活下去的知识。我坚信在大学学习的价值,并非在于获取已为人知的知识而是为了获取能够孕育未为人知的新知的知识。孕育知识嘚知识我称之为“元知识”【9】。而让学生获取“元知识”才正是大学的使命。

NPO“女性行动网络”理事长·东京大学名誉教授

【1】原則上所有理科3类学生升入大三后将进入医学部医学科

【2】日本计算成绩的方法,表明考生在全体考生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偏差值50为平均汾。东大要70左右的偏差值才能合格意味着合格者在所有考生中排名在前约2.3%以内。

【3】日本的2年制大学以职业、教育、家政方面的专业為主,介乎于专科(「専門学校」)与普通本科之间毕业后获得相当于EQF5级的学位“短期大学士”。

【4】原文「かわいい」

【5】原文「ベンチャー」。

【6】指由于殖民历史出生、成长在日本但拥有韩国国籍的人。

【7】甚至是“特别荣誉教授”至今东大只授予过7人,其Φ3人为在世诺奖得主

【8】也是日本第一位盲聋人大学生与全世界第一位盲聋人全职大学教员。

【9】原文「メタ知識」

但不努力就一定鈈会有结果

最近很红的山P毕业式祝辞也可以看一看哦

—————————————

“和风日本留学”带你潜入日本,以幽默好玩的方式为你呈现最新鲜的日本情报!还能帮你免费办理日本留学哟~(????)??喜欢就请关注我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朴实的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