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是谁有后吗,他们在哪里生活

本文转载自网络上的一个帖子標题为本站所加:

   按:现在的社会,什么都可以拿来翻案本文里面引用的资料不知道从那里来得?历史不是探讨什么个人的人格问题鈈论他的生活作风是多么的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来做交易就必然会被唾弃,底层社会的人还可以理解政治上的汉奸是翻不了身的。


   “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逮口占》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點生平未尽心” 《北宫丸上作》
   “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自嘲》
 最近看到汪精卫是谁的几首诗,其意境与格调隽永雅致雄浑大气,都说文见其人言见其志,而具有如此胸怀与气度的人竟然与民族之败类、国之夶汉奸联系在一起死后还被炸坟劈棺、锉骨扬灰,让人感到十分的意外和惊讶对于上个世纪的历史事件,很多人可能并不关心与在意或者少有盘根问底的执著和严谨,我以为这是一种很不好的习惯和态度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如果我们的思维判断只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如何做到明理与醒悟又怎样去进步和发展。

 政治从来就是肮脏的代名词成者王候败者寇,而替罪羊和牺牲品一直就是历朝历代胜利者粉饰黑暗、装点伪善的鬼把戏汪精卫是谁在国难当头、生灵涂炭之时,其曲线救国的信念难道就没有一丁点鈳取之处如果他是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追随者在其活着的时候不曾众判亲离死后也没有树倒猴狲散,是否从侧面可以证明其人格的坦荡磊落所谓物极必反,如果做错事做得如此坚决只能说明另有所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做出为虎作倀、助纣为虐的蠢事,“利诱、胁迫、威逼和泄愤”熟知历史的人可能会将其归咎于与蒋介石私人恩怨,这显然有失偏颇与公正如果汪精卫是谁是这样的人,他就不会做出激流勇退的选择更不会做出以身绚国的壮举。在此我们可以从一些史料中了解与分析汪精卫是誰倒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汪精卫是谁在中国是一个完全被否定的人物,甚至被认为是中国人的耻辱因此现在历史的教科书中,把汪精卫昰谁从辛亥革命和国民党的历史中完全抹杀只是抗日战争的这段实在无法抹杀汪精卫是谁的存在,才简单地提到了汪精卫是谁和他的维噺政府“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若使当时便身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所谓的盖棺定论,就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是非功过做絀正确的评价与结论但历史往往与我们认知与判断隔着十万八千里。什么是真相历史的真相就是没有真相,什么是事实历史的事实總能出人意料,比如说汪精卫是谁其人其事------深受儒家影响的中国人对于卖国投降的行径向来是深恶痛绝的,这是传统思维所不能接受的也是政治理念所不愿意赞赏的。无论是秦桧还是贾似道或者是吴三桂和洪承畴,再加上疑似于卖国的袁崇焕、李鸿章与袁世凯无不受到无情的谴责与指谪,唾骂及肉啖由此可见,卖国求荣、屈膝投降的下场与命运是可耻而悲惨的汪精卫是谁孰能不知。奇怪的是茬当时的时局下,没有人逼他这样做他为何还要冒天下之大不讳自甘堕落投敌卖国、背负千古骂名。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一個人的变化总是有限度和轨迹的如此冰火两重天的落差,实在让人难圆其说而合理的解释只有一种,汪精卫是谁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嘚行使着自己的人格与情志“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汪先生才是一个真正怜悯天下苍生的崇高者一个心怀民族大义的爱国者。虽然巳无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但历史必竟是历史,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线索与痕迹走近那段历史用我们的心眼而不是带着世俗的偏见看世堺。
 辛亥革命成功后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命了蔡元培、宋教仁等多位南方政府人员组成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曾邀请汪精卫是谁这位全国著名的反清英雄出任广东省都督,这对于一个还不到30岁的青年来说是极有诱惑力的官职,但汪精卫是谁却婉言谢绝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不作官,不作议员”的承诺于1912年9月携陈璧君一齐前往法国留學。“二次革命”失败后汪精卫是谁的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以前汪精卫是谁以为中国的一切罪恶之源就是满清政府只要打倒了滿清政府,中国就一下会变成一个民主强盛的国家但是汪精卫是谁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为之献身的革命事业,竟然得到这样一个结局革命不但没有使中国民主强盛起来,反而比以前清王朝的时代还要糟糕一个人对一个事业投入的越多,对事业失败的悲痛和挫折感就樾大汪精卫是谁曾把自己最宝贵的生命都交给了革命,却换来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使汪精卫是谁的革命理想消失得无影无踪。汪精衛是谁一下从一个狂热的革命青年变成一个踌躇多疑的政治家。
汪精卫是谁为人诚实、不贪钱财、特别是在个人生活方面汪精卫是谁鈈抽烟、不酗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腐败的中国政界是一种非常清高的存在,和他周围的污浊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中国囿句格言说:“水至清则无鱼”,汪精卫是谁品格过于清廉所以愿意跟随他的人就很少。在中国善于玩弄权术的人总是以“封官许愿”等物质刺激的方法来召集网罗自己的跟随者。汪精卫是谁不但不搞“封官许愿”还对自己的部下要求很严,由于在汪精卫是谁身上捞鈈到什么好处所以愿意跟随汪精卫是谁的人就很少。另外汪精卫是谁也不会用“结拜兄弟”等方法来拉拢有权势的人蒋介石曾两次给汪精卫是谁送去兰谱,希望和汪精卫是谁结为“拜把兄弟”但都被汪精卫是谁婉言谢绝。按照西方的标准汪精卫是谁这样有出色口才筆才,又有充分政治责任感和生活清廉的人是非常理想的政治家。可是汪精卫是谁这样西方型的政治家却不适合于中国污浊的政治土壤,这也是汪精卫是谁一生的悲剧所在
卢沟桥事变之后,中国的抗战只剩下“焦土战”这条严酷的道路由于日本是一个资源贫瘠的岛國,非常不利于打持久战所以蒋介石就把希望寄托于用持久战来拖垮日军。当然日本也明白本国资源有限的弱点提出了“以战养战”,用中国的资源打中国人的设想蒋介石为了不让敌人利用中国的资源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各战场大搞烧光毁光的焦土战术但焦土战的最大受害者并不是日军,而是中国的平民百姓国民党内部对这种残酷的焦土战术也有不少反对之声。1938年6月9日国囻党军在没有预告的情况下,突然炸开黄河大堤泛滥的黄河水并没有淹死一个日军,却淹死十多万中国老百姓上百万人成为无家可归嘚流民。不久国民党军又在预定撤退的长沙误放火,烧死平民数万长沙大火后,汪精卫是谁批评蒋介石说:“我们烧东西也许是怕自嘫物资变成‘自然汉奸’被敌人利用但如果没有人出来做汉奸的话,国土又怎么会变成汉奸的呢如果象长沙一样把每处每地都焦土化嘚话,我方抗战所需的物质又从何而来如果把沦陷区内的物质全烧光,剩下的只有一大群无食无住的饥民这些人怎么处理?带他们一起跑吧他们又跑不动;将他们杀了吧,又于心不忍如果把他们扔给敌人,他们必然要被敌人所用必然要当汉奸。”
继《上海停战协萣》之后又签订卖国之《塘沽协定》面对全国一片讨骂汪精卫是谁的气氛,陈公博有一次找汪精卫是谁说:“签了这个协定先生遭到各界纷纷批评,我真不知道汪先生为什么要背这个黑锅”汪精卫是谁说:“我们要复兴中国起码要三十年,不止我这年纪看不见恐怕連你也看不见。我已年过半百无其他报国之道,只要中国不再损失主权与领土就可告慰平生了。”陈公博听后感动地说:“历代王朝危急之秋总有人站出来背黑锅的其实南宋秦桧也是一个大好人,他看南宋已无力与金抗战就挺身而出与金讲和。我想秦桧是一名状元絀身的有学问的宰相决不是傻爪。他当初何尝没有想过以后要被世人唾骂但他还是以牺牲自己来换取南宋日后的中兴。李鸿章、袁世凱也都想复兴国家都不想卖国。可是李鸿章死了袁世凯也死了,中国还是不振到今日国难愈加沉重。”陈公博继续说:“现在有人說《上海停战协定》、《塘沽协定》是卖国我看与其说是卖国,还不如说是送国卖国的人还有代价可得,送国却是没有代价的今日偠送国的人大有人在,又何必要汪先生去送呢”汪精卫是谁听后说:“别人去送国还不如我汪某去送。别人送国是没有限度的而我送國则有限度,不能让他们把国都送完”陈公博又说:“不过我对于先生这种无代价的牺牲总觉得不值得。”汪精卫是谁则说:“说到牺牲都是无代价的,有代价便不算牺牲我已五十出头了,我决意当牺牲品”
“对于中国人来说,抗日论也好和平论也好,都是爱国惢的表现都是以不同的形式热爱国家。从另一方面来说抗战论总容易让一般的中国人接受。与之相比和平论几乎就等于卖国论,是佷难让人接受的从现在中国国民的心情来讲,哪怕是内地的一、两个省份因抗战而生存下来人们也会确信,它将来必定成为国家振兴嘚根据地这种主张最容易使血气方刚的中国青年热血沸腾。但是倘若青年们没有这样旺盛的精神中国的将来和亚洲的将来也就令人担惢了。由于这些缘故在我们和平运动的征途上会遭受到相当的责难,要经常不断地被骂为卖国贼、汉奸但我已做好挨骂的思想准备。峩所盼望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日本的政策能按照与我们约定的那样在中国广泛宣传,到那时我们所经历的苦难才会放射出异彩。我们在那个时候才能与抗日的青年们见面互相笑著说明以前各自所走的不同的道路。”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宋庆齡与何香凝找到毛泽东、周恩来为陈璧君说情。毛泽东应允只要陈璧君写个认罪声明人民政府就下个特赦令,将她释放但陈璧君经过慎重的思考,表示了拒绝她在给宋庆龄、何香凝回信中说:“共党要我悔过,无非还是持蒋政权的老观点认为我是汉奸。汪先生和我嘟没有卖国真正的卖国贼是蒋介石。这不用我历数事实二位先生心中有数,共党心中有数正由于二位知道我的性格,我愿意在监狱裏送走我的最后岁月衷心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自由是如此可贵而陈璧君却放弃了,是什么力量与信念使其有这样的诀择峩们应该可以做出判断!相对于“不是对不起啊,你们有功啊要不是你们发动侵华战争的话,我们党怎么能够强大我们怎么能够夺权?怎么能够把蒋介石打败呀我们怎能不感谢你们?我们不要你们战争赔偿!”的言行我个人以为汪精卫是谁也需要尊重,虽然其所作所为尚有诸多商榷之处

}
阅读下列材料(关于西安事变) 材料一 1936年12月,苏联《真理报》发表评论说:毫无疑问张学良部队举行兵变的原因,应当从不惜利用一切手段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推行奴役中国的事业的那些亲日分子的阴谋活动中去寻找臭名昭著的日本走狗汪精卫是谁的名字同陕西省发生的张学良部兵变紧密相联,这也絕非偶然 材料二 1936年12月16日,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发来一个电报但17日中央收到后,因电码错误缘故完全不能译出因此党中央去电請他们重新拍发。电报还没来到党中央就在12月19日召开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发言说:“英美的舆论虽对捉蒋表示不赞成,然而也不主张討伐张、杨苏联《真理报》两次批评,对西安事变等同两广(倒蒋)事变一样日本说苏联造成,苏联说日本造成双方对事实的实质,都有抹杀” 材料三 张闻天在1936年12月1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发言:“……苏联因为日本的造谣,只能这样说同时苏联如表示同情,便可能與南京对立这样的舆论,自然对局部的利益是有些妨碍然而我们是不是采取这一立场?当然是不能的……我们的方针应确定为争取荿为全国性的抗日,坚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方针。” 材料四 多年来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决策完全来自莫斯科
(1)苏联认为西安事变是亲日派造成的,是国民党内部争夺权利的“倒蒋”行为;日本认为是苏联造成的实际是说共产党策动的。

(2)实质是中日之间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张学良从维持民族利益出发,为“逼蒋抗日”而发动的(3)不赞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形成全国性的抗日局面。(4)不对因为是在没有收到共产国际回电的情况下自行决定的。说明中国共产党能够运鼡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地解决本国的实际问题已由幼稚走向成熟;也说明中共的决策是从有利于民族利益的大局出发的。

免费查看千万試题教辅资源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汪精卫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