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茶清欢味,渴饮两难眠你说渴了有点不对味是什么歌意思????

作文一:《散文 | 人间有味是清欢》1400字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周作人·知堂谈吃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然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而何曾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对美食的渴求,上天生人,又为何要在舌头上生出那么多的味蕾?

我们早就过了那个「饿死人的年头多得很,你到底说的是哪一年?」连温饱都成问题的年代,所以如今实现了马斯洛底端需求层次的我们,有资格谈吃,甚至通过吃来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不在乎吃的人,恐怕多是虚无主义者。

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一隅,食堂开张。

有悲有喜,暗合着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这四方食堂。深夜食堂

周作人在《知堂谈吃》中说: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但却是是愈精炼愈好。」

吃不是宗教,亦非学问,但却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因为美好的食物足以温暖人心。语至此便不得不提日本的治愈系剧集《深夜食堂》:午夜12点,报时钟响起,城市一隅,食堂开张。在食物的香气里,在深夜特有的幽静和堂内的袅袅暖意间,一出出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被娓娓道来。有悲有喜,暗含着食物的酸甜苦辣;人生百味,尽在这四方食堂。

诚然,赋每道菜品以故事太过理想主义,但我坚信没有哪一样东西会比食物更能抚慰人心。如果有,那便是爱。只有爱和食物同等分量,不分伯仲,也难怪人们常说「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有人说,世上有了姜、葱、蒜、盐、酱油、味霖、鲣节、这些能让食物点石成金的东西,一切食物都能够改头换面。肉虽俗气得很,却无法取代。

有的人硬要给食物分个座次,笃定贵的就是好的,然我以为食物的价格实在不打紧。它能告诉你什么?无非这道菜用料珍贵否、厨师技艺精湛乎之类,可它又如何能洞悉你的胃口?

电影《食神》里的撒尿牛丸、路边摊皮薄馅大的猪肉饺子牛肉面、快餐店的汉堡三明治……它们不比寿司刺身鹅肝松露鱼子酱的金贵,却也能满足你的口腹之欲、引得你再次光顾。

有人说,世上有了姜、葱、蒜、盐、酱油、酒、醋、麻油、味霖、奶油、鲣节、山葵、豆瓣酱、豆豉、茶叶、紫苏、干酪、辣椒、花椒等一溜儿让食物点石成金的东西,一切便都能够改头换面;然而到最后,所有调味料和食材都无法取代的,还是花了时间、好好做出来的,最俗气的肉。

我曾写过一篇题为《猪大肠与星花木兰》的文章,一度自恃清高的我硬要将二者置于 “庸俗 | 高雅” 的二元对立框架内,然而悉心维护的矜持终究还是被那一盘浸着红油的猪大肠打败,想来莞尔。

其实每个人生来当都是伊壁鸠鲁派信徒,弃平凡的美好享乐于不顾而流连于晦暝艰涩之中着实不是什么明智的举动。贵如何?便宜又如何?左右不过四字:「好吃就行」。

「万一寻得一餐馆吃到了不合口味的菜品,岂不伤了兴致?」

「倒不妨看了菜品照片再做定夺?」

也许有人会问:「万一寻得一餐馆却吃到了不合口味的菜品,岂不伤了兴致?」我的回答是:「倒不妨看了菜品照片再做定夺?」

菜品照片网站、杂志上会有,食客亦会去拍。人都是视觉动物,好看≈好吃,看似肤浅,背后却有着合理的逻辑:东西若不好吃,厨师大费周章的摆盘装饰又意义几何?

Roland Barthes在分析照片时提出了关于“刺点” (Punctum) 和 “知面” (Studium) 的理论。简单说,“刺点”是一张照片里最抓人眼球的部分,而“知面”则是照片传递给我们的整体气氛,譬如欢愉、忧愁、虚无种种。想来寻得的满目图片中自然能有几张让你眼前一亮、无法抗拒,继而自行虚构出一幅饕餮盛宴的欢愉场面,想想都是快意。

靠文字寻认可未免急功近利了些,谈美食以寄兴又何尝不是乐事?

只愿寄情舌尖, 向食味相投的人,娓娓道来所到之处所许予我的食之况味。后记

如今除了吃,我也会写写食评。

起初会担心自己不够火候的文字难引读者共鸣,更别提让人舌下生津、齿罅留香。然转念又想,靠文字寻认可未免急功近利了些,谈美食以寄兴又何尝不是乐事?

我不会把''吃''奉若神明探其背后的故事,亦不会过分考究餐品的用料或烹调技巧,只愿寄情舌尖, 向食味相投的人,娓娓道来所到之处所许予我的食之况味。

作文二:《【人间有味是清欢散文】优秀散文欣赏》900字

无花果只要他去吃,就会变成葡萄。——题记

人间味道,只要是人,大都不太陌生。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若说有多么的熟悉,我确实是不敢言语的。淡妆浓抹,虽说相宜便好,可我,偏好于清欢。可能这跟每个人的审美角度有关,可我不想以一个看客之名,班门弄斧。

忽闪的一句话,“交两个朋友,一个运动场,一个图书馆”。初听到这话,只要是喜好运动的人,心里大多会因莫名的刺激而兴奋瞬时逆袭全身。也许,这是反应喜好的一种自由放任的表现形式。这也是最轻松的一种状态,无论身处何方,脚落何地?相较于运动场,图书馆的情愫又何尝不会冲动?那么,对于那些早已身处其中的人,也会是这样吗?对于大多数,我想可能不会!他们是敏感的,也是愚钝的。单一的名词可能对其几乎没多大意义,那所谓的刺激,若能让其漏出勉强的微笑,那该是它的全部效能吧。还有一种可能,我都有点儿不好意思说了,那就是他不小心想多了,一时没在意你的初意。你可千万别有沾沾自喜的味道,因为你会后悔。你会后悔他们对其的敏感,漏嘴的话可能会让你不知所措,无法触及。这就是他们的深度,这又或许才是这一名词对其的意味。而你,却不会懂,不会懂那清欢的味道。

生活给予思想的“清欢”,又何尝不是这种味道呢?不论你是热闹亦或安静,这样的思想总属于你,对你最困难的是时间,也只会是时间。若说还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个例而已。不过,自己确实对这一事实不太理解。好像平淡已是习惯,可这样的习惯确实不是自己刻意的追求。什么时候已侵染的我肤肌斑斑?自己却愚钝的毫无知觉。那敏感的感觉,什么时候已被淹藏,我不敢想剔除,就算是逃避,我也不会亲口说出。促使的目前感觉,已被习惯支配,想不通的是,自己竟有点儿欣乐。这般清欢,怎一个煮字了得?

于清欢的感觉,“煮”要比“熬”好得多,起码我是这样觉得。“熬”于一种状态,别装了,就不信你很愉悦。也许,你会有说服自己的理由,做着自己的证明题。可,不觉得牵强吗?那其中的“清欢”,真的是你想要的吗?我不敢确定。或许是,或许不是。变换下角度,这又怎不是你的一种不确定呢?“煮”,这就感觉比较真实。真切的生活,琐碎已是寻常。其中的“清欢”之味,若说醉不了人,你信吗?或许信,或许不信。可信与不信?实在已没了必要,煮出的清欢之味,那过程早就告诉了你心之所往。不然怎会有“气”飘溢入味?想来实在是有点儿滑稽可笑之处,不觉矛盾无解。难道对这清欢倒没了思想不成,殊不知,此中真意已没了言语的冲动。

纯真生活,真实自在,不为了什么而什么。那轻重缓急迟早会随时间烟消云散,而那遗漏的痕迹,只剩清欢之味。道得出,道不出,早已被那气沉淀。要做的,只不过继续行走,所不同的是,多了清欢之味。

作文三:《《人间有味是清欢》》3100字

心静如琉璃,却免不了悲欣交集;芳草碧连天,只为清欢有味人间。——李叔同

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张爱玲

一、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1、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心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橼,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忆儿时》

2、一杯浊酒过清明,肠断樽前百感生。辜负江南好风景,杏花时节在边城。——《津门清明》

3、梧桐树,西风黄叶飘,夕日疏林杪。花事匆匆,零落凭谁吊。朱颜镜里凋,白发愁边绕。一霎光阴底是催人老,有千金也难买韶华好。——《老少年曲》

二、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

1、人生如梦耳,哀乐到心头。洒剩两行泪,吟成一夕秋。慈云渺天末,明月下南楼。寿世无长物,丹青片羽留。——题梦仙《花卉横幅》

2、世界鱼龙混,天心何不平?岂因时事感,偏作怒号声。烛烬难寻梦,春寒况五更。马嘶残月堕,笳鼓万军营。——《遇风愁不成寐》(到津次夜,大风怒吼,金铁皆鸣,愁不成寐。)

3、城南小住,情适闲居赋,文采风流合倾慕,闭户著书自足。阳春常驻山家,金樽酒进胡麻。篱畔菊花未老,岭头又放梅花。——《清平乐〃赠许幻园》

三、世间有大爱,宁有逾于是

1、东邻有儿背佝偻,西邻有女犹含羞。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概括《文野婚姻》

2、一夜西风蓦地寒,吹将黄叶上栏杆。春来秋去忙如许,未到晨钟梦已阑。——《重游小兰亭口占》(重游小兰亭,风景依稀,心情殊恶,口占二十八字题壁)

3、残漏惊人梦里,孤灯对景成双。前尘渺渺几思量,只道人归是谎。谁说春宵苦短,算来竟比年长。海风吹起夜潮狂,怎把新愁吹涨?——《西江月〃宿塘沽旅馆》

4、昔日繁华似锦,今日一贫如洗,身外之物何足道哉!——古井12.5.1.

四、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

1、燕支山上花如雪,燕支山下人如月。额发翠云铺,眉弯淡欲无。夕阳微雨后,叶底秋痕瘦。生小怕言愁,言愁不耐羞。 晓风无力垂杨柳,情长忘却游丝短。酒醒月痕底,江南杜宇啼。痴魂销一捻,愿化穿花蝶。帘外隔花阴,朝朝香梦沉。——《菩萨蛮〃忆杨翠喜》

2、落尽杨花红板路,无计留春住。独立玉阑干,欲诉离愁,生怕笼鹦鹉。 楼头又见斜阳暮,怎奈归期误。相忆梦难成,芳草天涯,极目人何处?——《醉花阴〃闺怨》

3、天抹斜阳淡不红,蛤蟆陵下几秋风。将军已死圆圆老,都在书生倦眼中。道左朱门谁痛哭,庭前枯木已成围。只今憔悴江南日,不似当年金缕衣。——赠语心楼主人

4、残山剩水可怜宵,慢把琴樽为寂寥。顿老琵琶妥娘曲,红楼暮雨梦南朝。——为老妓高翠娥作

5、十日沉愁,一声杜宇,相思啼上花梢。春隔天涯,剧怜好梦迢遥。前溪芳草经年绿,只风情,孤负良宵。最难抛,门卷依依,暮雨潇潇,而今未改双眉妩,只江南春老,谢了樱桃,忒煞迷离。匆匆已过花期,游丝苦挽行人驻。奈东风,冷到西桥,镇无聊。记取离愁,吹彻琼箫。——《高阳台〃忆金娃娃》

五、不知青帝心何忍,任尔飘零到处飞

1、沧海狂澜聒地流,新声怕听四弦秋。何如十里章台路,只有花枝不解愁。——书赠李萍香

2、风风雨雨忆前尘,悔煞欢场色相因。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眼界大千皆泪海,为谁惆怅为谁颦!——《七月七夕在谢秋云妆阁有感诗以谢之》

3、秋老江南矣,忒匆匆。喜余梦影,樽前眉底。陶写中年丝竹耳,走马胭脂队里。怎到眼都成余子,片玉昆山神朗朗。紫樱桃,慢把红清系。愁万斛,来收起。泥他粉墨登场地,领略那英雄气宇。秋娘情味,雏凤声清清几许。销尽填胸荡气,笑我亦布衣而已。奔走天涯无一事,问何如声色将情寄。休怒骂,且游戏。——《金缕曲〃赠歌郎金娃娃》

六、说相思,刻骨双红豆

1、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枝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行矣临流重太息,说相思,刻骨双红豆。愁黯黯,浓于酒。 漾情不断凇波流。恨年来絮飘萍泊,遮难回首。二十文章惊海内,毕竟空谈何有?听匣底苍龙狂吼。长夜凄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孤负!——《金缕曲》

2、杜宇声声归去好,天涯何处无芳草。春来春去奈愁何,流光一霎催人老。新鬼故鬼鸣喧哗,野火磷磷树影遮。月似解人离别苦,清光减作一钩斜。——《夜泊塘沽》

3、故国鸣鸪,垂杨有暮鸦。江山如画日西斜。新月撩人透入碧窗纱。陌上青青草,楼头艳艳花。洛阳儿女学琵琶。不管冬青一树属谁家,不管冬青树底影事一些些。——《喝火令〃哀国民之心死》

七、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

1、誓度众生成佛果,为现歌台说法身。孟旃不作吾道绝,中原滚地皆胡尘。——《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2、凤泊鸾漂有所思,出门怅惘欲何之?晓星三五明到眼,残月一痕纤似眉。秋草黄枯菡萏国,紫薇红湿水仙祠。小桥独立了无语,瞥见林梢升曙曦。——《朝游不忍池》

3、杨柳无情,丝丝化作愁千缕。惺忪如许,萦起心头绪。谁道销魂,尽是无凭据。离亭外,一帆风雨,只有人归去。——《南浦月〃将北行矣留别海上同人》

八、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

1、瑟瑟寒风剪剪催,几枝花发水云隈。淡妆写出无双品,芳信传来第二回。春色鲜鲜淡似锦,粉痕艳艳瘦于梅。本来桃李羞同调,故向百花头上开。——《咏山茶花》

2、杜宇啼残故国愁,虚名况敢望千秋。男儿若论收场好,不是将军也断头。——《感时》

3、看一片平芜,家家衰草迷残烁,玉砌雕栏溯往昔,影事难寻觅。千古繁华,歌休舞歇,剩有寒螿泣。——《废墟》

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送别》

2、苍茫独立欲无言,落日昏昏虎豹蹲。剩却穷途两行泪,且来瀛海吊诗魂。 故国荒凉剧可哀,千年旧学半尘埃。沈沈风雨鸡鸣夜,可有男儿奋袂来。 ——东京十大名士追荐会即席赋诗(两首)

3、一言一字,莫非实相。周遍法界,光明无量。似镜现象,若风画空。如斯妙喻,乃契诗宗。——题郑翘松《卧云楼诗存》

十、名虽师生,情深父子

1、人病墨池干,南风六月寒。肺枯红叶落,身瘦白衣宽。入世儿齐笑,当门景色阑。昨宵梦王母,猛忆少年欢。——《人病》

2、镜花水月,当体非真。如是妙观,可谓智人。——题永春胜闻居士《淡斋画册》

十一、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1、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生来未藉东风力,老去能添晚节香。风里柔条频损绿,花中正色自含黄。莫言冷淡无知己,曾有渊明为举觞。——咏菊

2、文以载道,岂唯辞华。内蕴真实,卓然名家。居士孝母,腾誉乡里。文章艺术,是其余技。士文艺以人传,不应人以文艺传。——题王梦惺居士《菜园文稿》

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复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十二、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1、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玉连环影》

2、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而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3、纸窗吹破夜来风,砭骨寒添漏未终。云掩月带光惨目,帘飘烛影焰摇红。无心难定去留日,有泪常抛梦寐中。烦恼自寻休自怨,待将情事诉归鸿。——冬夜客感

1、微茫烟水碧云间,挂杖南来渡远山。冠履莫教侵紫阁,袖衣且上傍禅关。青丘有路秦苓茂,故国无阶麦黍繁。午夜钟声闻北阙,六龙绕殿几时攀?——《松洋洞》

2、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3、兴来寻友坐深山,竹院逢僧半日闲。归至清波门外路,又将尘梦落人间。

4、惯携蜡屐踏烟潭,绝妙诗情画里参。浊世谁知山水乐?况添高韵继环庵。——题《罗阳选胜录》

十四、服膺高轨,冥契渊致

1、我到为植种,我行花未开。岂无佳色在,留待后来人。——净峰种菊临别口占

十五、誓作地藏真子,愿为南山孤臣

1、亭亭菊一枝,高标矗劲节。云何色殷红,殉教应流血。——为红菊花说偈

2、金石无今古,艺事随时新。如如实相印,法法显其真。——为漳州印友题偈 十六、问余何适?廓而忘言

1、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窿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以切磋之谊取友,则学问日精;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故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为黄福海写的座右铭

2、深悲早现茶花女,胜愿终成苦行僧。无数奇珍供世眼,一轮明月耀天心。——赵朴初

3、收拾残红意自勤,携锄替筑百花坟。玉钩斜畔隋家冢,一样千秋冷夕曛。飘零何事怨春归,九十韶光花自飞。寄语芳魂莫惆怅,美人香草好相依。——题丁慕琴绘《黛玉葬花图》

1、佛有戒,儒有方。其道存,名可亡。

2、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3、随力修学,粗知大意,欲以一隙之明,与诸师互相研习。(谦) 十八、李叔同

1、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2、自古仁人志士,以儒济世、以道修身、以佛治心,可谓是智慧通达。

3、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4、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7、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8、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9、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10、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

11、刘念台云:“涵养,全得一缓字,凡言语、动作皆是。” 应事接物,常觉得心中有从容闲暇时,才见涵养。 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12、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13、于作事,必克己谨严,要做到极致。于生活,应戒绝奢华,一切从简。

14、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

15、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处须住。

16、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古井 整理 12年6月10日

作文四:《人间有味是清欢》700字

旧书,香茶,锁住半日年华;诵诗,刺绣,窥见一世清欢。

母亲并没有出众的相貌,可却因平凡而显得真实。但她总能在浮生中偷得半日闲暇,去一品那雪沫乳花浮盏的茶,品那清雅诗意充溢的闲。

我想:清欢,便该如此。

母亲总爱在冬日午后,和我一起窝在阳台藤椅上,泡一壶半卷半舒的香茶,手捧一本泛黄的书籍,静静品读。我趴在桌子上,看茶水中深绿的叶片上下翻飞,偶然散开时便窥见母亲的面容。此时的她会露出与周遭喧闹、匆忙完全不符的神情,那微微勾起的唇角,溢满了书中遇故人的味道,那眼中氤氲着的,是一丝丝让人难以察觉的满足。

人间有味是清欢,原不应空等。便将旧火试新茶,书茶伴年华。

母亲曾会刺绣,我原是不知道的。只是那日不小心将最爱的白裙划破了后,才见识到了母亲的绣技。她不言,只是将一些纯白的丝线变成了一朵微绽的茉莉花。我惊讶于母亲的手艺,却在不经意间瞥见工具盒中那一方丝帕,我抽出它,纯白的底上绣着一朵不知名的花和一句诗。我指着它问妈妈:“你还记得吗?”妈妈的眸子猛地一亮,片刻后归于黯淡:“哪里还记得那些啊。”她弯腰,继续整理着她的东西,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叫落寞的味道,弥漫在房间。

人间有味是清欢,本不应放弃。当年清雅爱凭栏,点滴染清欢。

流年匆匆,却将昔日母亲雕刻在岁月中,而我于不经意处窥见的,或享受、或悲伤的,都是真实的母亲。那偷偷怀念着过去,静静享受着人间处处清欢的母亲。

‖湖北省枣阳市第六中学‖指导教师:张慧

写母亲的文章很多,但这篇却有独特的味道,作者没有去写常见的素材――母亲对女儿关爱的点滴,而是把着眼点落在母亲的精神内质上,在母亲日常的读书、品茶、诵诗、刺绣间,嗅到了母亲独特的清雅味道,并由此悟得人生的美好与生活的真谛――人间有味是清欢。而从作者这种对母亲内在的懂得以及对生活的领悟来看,我们完全可以想见母亲对她的精神影响以及引领,也可以想见作者内心的美好慧质,在阅读的同时,也在心里体会着她们母女间这种美好的脉脉交流。

【适用文题】母亲的味道;懂你;你是我心灵的阳光……(平子)

作文五:《人间有味是清欢》900字

汪曾祺前辈曾写过一首诗给他的老师沈从文,其中有一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这虽然是写给他的恩师以表敬意的,但于他自己,亦是同样适用的:玩物非丧志,著书为抒情。

《人间草木》这本书,扬扬洒洒,写了很多,看似杂乱无章,但涵盖起来无非就是那些个寻常的事物。可就是这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平中显奇,淡中有味,既有浓郁的俗世人情,又弥散着最独特的气质!

就像他的文字,没有华丽动人的辞藻,没有惊心动魄的历史风云,却依旧能够打动人心。他的文字透露着朴实,是“真水无香”。好比滴水穿石的过程,起初并没看出多少效果,但那股子力量就像水滴一般,源源不断,一滴又一滴,在岁月悠长中沉淀,浸润人的心间,漫出星星点点的暖色,继而使万物回春。

我犹如一个在林间漫步的人,走在汪老的文字森林里,常常有这样的野芳嘉木,俯拾皆是。

“人到了超经验的景色之前,往往找不到合适的语言,就只好狗一样地乱叫。”这话乍一听粗鄙,实际上也是真的粗鄙。不过在他这般说来却异样的真诚,说到人的心坎里。不像那些个自诩清高的人,明明说不出个所以然,却要为了面子硬生生地憋出个把词来。

在他的文章里,你听他说家乡味,道故乡旧时人物,说他乡之思。你感到他所求的,不过是走街串巷寻一处小吃,或炒米糖,或一碗锅巴糊,算不得珍贵,却笼着旧时月色;侍花弄草,修枝剪丫,晴时搬去晒太阳,雨时再搬回屋中,虽辛苦,却也知足;清晨遛鸟的悠闲自得;与人寒暄的热唠亲切,还有面对大好山河、青山绿水的会心一笑。

想起他自个儿写的一首诗:“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日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

他就是一个这般足够平常的人,一言一行都透露着烟火的气息,在这份醇厚的烟火气息中,有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味。我想正是这份宁静与平常,让他“妙手著文章”。

汪老,即是在这样的寻常清欢里,咀嚼出不一样的人生况味,在一汤一饭、一瓢一饮中体会大道至简。《菜根谭》有言:咬定菜根香,识得真滋味。

读毕汪老的《人间草木》,我不禁掩卷沉思。文学史上得历经多少年,才能翻腾出他这么一朵奇葩呢!不矫揉,不做作,心直口快,不追名逐利。此身志在草木山川。

如他这般,草木寸土,读史言经,无不信手拈来,泼墨自如。只见他绣口一吐,便是人间好时节,世间清欢味。

汪老的文字淡远,似乎只有上了岁数方能懂得其中之佳妙。难为小作者了,能在此中读出“清欢”。现在的文章,似乎是浓淡易写,清雅难工。但好文章,往往善写细微之物。如此,方能在常人看不见之处,有所发现。本文写汪老,亦是如此。从一副对联入手,以“玩物丧志”为点,写汪老的简单为人,清淡为文。

作文六:《人间有味是清欢》900字

初识《菜根谭》,便被“菜根谭”这三个字折服。究竟是怎样的玲珑心才能想到“菜根谭”这个意蕴深刻的名字呢!在平淡朴实中品味生活的真谛,是我对这个名字最深刻的感悟。我想这与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相契合吧!

《菜根谭》自问世以来,便为许多名人雅士、儒生学者所读,王夫之、曾国藩都曾深有体悟。以《菜根谭》所含哲理之广泛深刻,恐怕以我笨拙之笔不能表达其中的十之一二。但《菜根谭》于我,有如人生至宝,读之、思之、悟之,还是有一点儿自己的想法。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菜根谭》书名的由来历来说法不一,但我更愿意相信它典出于孔谦语:谭以菜根名,故自清苦历练中来。亦自栽培浇灌而得,颠簸疲惫困顿,备尝艰辛矣。

其寓意是只有经受艰难困苦,才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只有在清苦之中历练,才能修身养性,敦品厉行,才能于恬淡之境,品清欢之味。

这与孟子的主张不谋而合。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古之成大事者,无不先历困苦之境,于逆境中奋起,于曲折中前进。正如《菜根谭》中所说,一苦一乐相磨炼,练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因此,若想享长久之乐,必先经历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

淡泊明志,不因贫苦而忧。淡泊的生活可以使人意志坚强,而豪奢的生活则使人丧失气节。正如《菜根谭》中所说:藜口苋肠者,多冰清玉洁;衮衣玉食者,甘婢膝奴颜。盖志以淡泊明,而节从肥甘丧也。历史上太多始俭终奢导致门庭败落的例子,不管是晋朝的石崇,还是宋朝的寇准,结局都令人叹惋不已。诸葛亮也曾说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见,粗茶淡饭未必使人困窘,锦衣玉食也非使人真正安逸。这大概是一种平淡之乐,也就是苏轼说的清欢吧!

海纳百川,不以过察而苛。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过精明苛察之人既无法忍受他人,亦不能为他人所容。《菜根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常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君子常怀容人之雅量,宽以待人,故而能广交贤友。以宽容之心待人,定然能收获真诚和友爱,以苛责之心待人,自然为人所嫌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以待人,君子当如是。

《菜根谭》犹如一颗明珠,以其道处世则熠熠生辉。捧一卷《菜根谭》静坐厄运之中,品清苦之境,体味冷暖之世,且思且悟,人间有味,独是清欢。

读后感重点在写感,感想、感动、感悟。一、穷且益坚,人生只有经历磨难,才能成就伟业。二、淡泊明志,粗茶淡?,冰清玉洁;锦衣玉食,奴颜婢膝,对比明显。三、包容,海纳百川,宽以待人,广交贤友,这是为人之道。全文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耐人寻味。

作文七:《人间有味是清欢》800字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上阕,诗人用素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进入淮河后逐渐变得混黄迷漫迤俪向前。下阕,抒发诗人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似的清茶,品尝山间嫩绿的蓼芽蒿笋的春盘素菜,心情多舒坦,人间最有味的是这清淡的欢愉啊!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一带有哲理性的诗句,是全诗的“诗眼”,给人无尽的思索玩味。何谓“清欢”?远离喧嚣的城市,远离官场的争斗,忘却名利欲望,走进山林,感受农家素朴的清茶淡饭生活,这就是“清欢”。“清欢”者,清淡的欢愉也,不是大欢、狂欢,更不是贪欢。无可否认,苏轼的“清欢”论有一定的局限性,隐含着他经受险恶仕途官宦之后,产生的一种隐退的消极思想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然而,苏轼的“清欢”论仍给我们某些有益的启示。 在当今社会中,难得“清欢”。不要说官场上的送往迎来、生意场上的接洽交易,大都在灯红酒绿的“狂欢”中完成;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婚嫁喜庆、亲友聚会,有哪一个不追逐时髦,讲究热闹排场?连中小学生在节假日都躲进游戏机室去潇洒“狂欢”。似乎缺少了大欢、狂欢,就淡薄了人情、世情,跟不上潮流!更有甚者,有一些人就在这种追求世俗的“狂欢”中迷失方向:鲸吞的贪官在“狂欢”中倒下,无餍的奸商在“狂欢”中落网,纸醉金迷的暴发户在“狂欢”中破产,贪欢之士在“狂欢”中堕为阶下囚??

“清欢”有味。当然,今天,我们赞赏“清欢”,未必要一定远离城市走进山林、拒食人间烟火。而是要面对社会人生,少一些炒作的热闹,多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虚伪的笑脸,多一些坦然的真诚。得意时不“尽欢”,想到成功只是预告新一轮的开始;失意时不丧气,感受挫折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进则能廉洁自律,知足常乐;退则能不忘忧国,与民同乐。即使是“清欢”的倡导者苏轼,在当年,也不能完全走进山林忘却人间。他虽遭受打击排挤,然而为官一任,仍造福一方:任徐州太守,黄河缺堤,他身先士卒与民共战抗洪涛;在任杭州太守,带领民众疏通西湖,筑堤防洪;晚年贬谪荒蛮澹州,仍将先进耕作技术与文化传播给黎族同胞,以造福于民为乐。“清欢”,确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作文八:《人间有味是清欢》4700字

——浅论建窑瓷器和宋代文化审美

宋代是中国历史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与之相对的,在艺术方面,亦是成就不凡,被西方学者誉为“中国绘画和陶瓷的伟大时期”。宋代瓷器高卓的工艺技巧,端庄典雅的艺术造型,以及含蓄隽永、高蹈出尘的审美特点,臻至化境,将瓷器工艺带入了“黄金时代”,成为为后人不断崇尚与模仿、却始终难以超越的高峰。

宋代名窑灿若群星,五大名窑中汝窑、官窑幽邃静谧的釉色,哥窑别具一格的开片,定窑细腻洁白的胎质,钧窑斑斓多姿的色调,以及民间窑系中龙泉青瓷“类冰似玉”的温润质感,耀州窑刻花装饰的层次之美,磁州窑雅俗共赏的民间特色,都犹如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而在这些名窑其中,以生产黑釉茶盏、茶碗的建窑又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我之所以觉得建窑瓷器别具一格,是因为在不崇尚黑色美的中国古代,黑瓷的地位不及青瓷、白瓷,多作为民间用器使用,难以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与追捧。而建窑的黑釉瓷器却能在宋代名窑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为“进盏”呈入帝王将相之家。宋代士大夫阶层对其颇有溢美之词,使得“建盏”身影频现于宋代诗文之中,风采能够“表于后世”。建窑瓷器确实是宋代陶瓷艺术的一枝奇葩。

一、建窑与宋代“斗茶”风尚

建窑器形多以茶具为主,尤以茶碗、茶盏最多。究其兴起,也与宋代茶文化的发展茶密不可分。宋代“斗茶”之风盛行,而斗茶之时主要以“茶色”与“汤花”(即冲茶时产生的泡沫)来鉴别茶叶的好坏。唐时品茶,茶色以青绿为上等,在茶具方面偏好青瓷,所谓“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②认为青瓷能最好的映衬出茶色与汤花。唐诗中“素瓷雪色飘沫香”等描写也体现了唐人对于素色青瓷的推崇。至宋代情况有所变化,茶色以青白为上,有“茶色贵白”“以青白胜黄白”之说。而在沸水点茶之后,茶汤表面所泛汤花,又以细腻洁白、能紧咬盏沿者为佳。黑釉茶盏与洁④③①《全宋词· 卷四十四》,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② [唐]陆羽《茶经卷中·四器》

③《全唐诗· 卷八百二十一》,[唐]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④ [宋]蔡襄《茶录》上篇《论茶·色》

白的茶色和汤花对比最为鲜明,“茶色白,宜黑盏”,黑盏能最大限度的展现宋人所谓之好茶,故而建窑的黑釉茶具随着宋代斗茶之风的盛行,勃然而兴。

宋代斗茶之时,不光品评茶叶之好坏,对于水、火、以及斗茶所用器具亦要分以优劣,要求极高,优质的茶具成为一时之宠。建窑器物的实用性非常明显,如其坯普遍较厚,入手沉,胎内蕴含细小气孔,利于茶汤的保温。器形多为束口碗,腹微弧,腹下内收,浅圈足,口沿以下寸许向内束成一圈浅显的凹槽,由此在斗茶时既可掌握茶汤的分量,又可避免茶汤外溢。此外,普通的黑釉茶盏太过单调,并不能满足宋代人的审美趣味,而建窑瓷器则是普通黑釉基础上,利用窑变,烧造出其独有的“兔毫釉”、“鹧鸪斑”,“油滴釉”“曜变盏”等产品。其中“兔毫釉”以釉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般柔软纤长而得名,筋脉细密,富有流动的美感,是当时最受士大夫阶层喜爱的茶具,因而备受吟咏。“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由这些描写中,我们似可依稀窥见宋人赏美器,品好茶的风姿悠然。除“兔毫”外,建窑其他品种也各具特色,备极美丽:“鹧鸪斑釉”形如鹧鸪胸前羽毛,生趣盎然;“油滴釉”斑斓如夜幕繁星,闪烁无端;“曜变盏”如日月食所环光晕,华彩流动,神秘绮丽。这种利用窑变产生的土与火的神话,那生动流丽的釉色,确为人力之所不能及。让人不由得在欣赏建窑美丽釉色的同时,感叹自然的鬼斧神工。

二、英华内蕴,天然质朴:有建窑看宋代审美情趣

有些学者认为,建窑的兴盛只是由于斗茶的需要。建窑所生产的黑釉盏仅仅是作为宋代茶道的附属品而为人咏叹追捧。但就建窑瓷器本身而言,与两宋清雅、婉约的主流审美思潮有很大出入。沈冬梅女士在其著作《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谈到,宋人所重视的,仅仅是是建窑深色茶具对于茶色与汤花良好的映衬作用,而这种以强烈对比反差为核心的审美趣味,在中国古代审美文化领域显得过于独特,不符合宋人崇尚“中庸”“和谐”之美的基本格调。因此,“黑釉茶碗作为一种审美上的个例,在宋代也就只能局限在个例的地位”,虽然兔毫盏等黑釉茶具在宋代斗茶时被大量使用,“却由于其审美趣味与宋代文人的基本审美格调相去太远,有些兔毫盏底足无釉露胎,对中国古代文人来说太过于拙朴而精美不足,因而兔毫盏极少被文人们关注和赞赏,更几乎没有得到文人①[宋]蔡襄《茶录》下篇《论茶器·盏》

② 《全宋词·卷五十六》,黄庭坚《西江月》

③ 《全宋词·卷三四五》,苏轼《水调歌头·咏茶》

④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95 ④②③①

们的宝贝与收藏。??文人们对于陶瓷碗具收藏的目光焦点,仍然集中在以汝窑、官窑等青色为主调的秘色瓷器上。”

不能不说这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宋代的审美情趣,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梨花院落溶

溶月”般的静谧纤婉,清丽雅致,建窑之朴拙颇显另类。然而,宋人对于艺术的态度是开放的,他们并没有把美仅仅囿于青白瓷狭窄的范围之内,钧窑窑变彩釉、哥窑开片以及建窑、吉州窑黑瓷等其他瓷器品种,在宋代也深为人所喜爱,也同样生机焕然的在这个朝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

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总有其代表性的器物——就像一提到宋朝,就会想到汝窑、官窑和龙泉青瓷,但却不能因此而忽略一切其他艺术风格存在的普世价值。作为宋瓷的一个重要流派,建窑虽不能与五大名窑比肩,却也绝非凡品,不可能仅仅是作为“斗茶”之风盛行的附属品而存在。它是有着自身独特的、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那种浑然天成,质朴纯真的美感在宋代士大夫阶层中必定占有一定的市场,否则便不会引起他们发自内心的赞叹与欣赏。就如黄山谷“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之类的词句,赞颂可能的不只是汤花的“研膏溅乳”的细腻洁白,其中亦饱含着词人对于“鹧鸪斑”茶具的由衷喜爱。而且,我觉得建窑瓷器在宋代之所以兴盛,也是因为其艺术特点与宋时盛行的禅悦风气和理学思潮,以及当时审美文化崇尚“气韵”之美的思想,均有一定切合之处——这种切合当然不是表现在颜色上,而是寓于这个朝代以及这件器物的内在之中。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王朝内部大兴文治,文化艺术极度的繁荣,在外却饱受周边民族的边患侵扰。由于重文轻武的思想严重,推行文人治国,统治者软弱无力,不能对边患问题给予有效的解决,只能通过屈辱的合约来维持一时的安宁。国之忧患使得士大夫阶层处在深深地苦闷之中,而传统的儒家礼教发展至理学阶段,伦理性愈发凸显,知识分子们往往不能在儒家文化中取得足够人文关怀的慰藉。此时,世俗化的“禅宗”文化兴起,其绝妙之处 “在于他把人的情欲导向内在反省,使情欲转化为人生情操的自我修养动力,从而平息了外向追求的躁动,”禅宗思想可以将知识分子的目光从外在世界转移至注重自身修养,从而为其提供了一条心灵解脱的道路。  ①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P97~P98

②《全宋词·卷六十三》,黄庭坚《满庭芳》

③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P222

世人多谓唐具有酒的品格,而宋则具有茶的风尚,其原因便在于茶有禅意。酒之情

烈,能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想象力与浪漫主义情怀,这是大唐盛世飞扬而雍容的气度。而茶意清幽,带给人的是内在反思,是“可以清心也”的对于自身心性的修养。它绝不张扬跳脱,而是沉稳内敛,淡泊从容;它所追求的不是撕心裂肺的爱,痛彻心扉的情,不是种种难以割舍的拘迁,处处不忍失去的欲望,不是大悲大喜,而是在宁静之中归于无的格调。

宋代理学也与禅学在这一方面具有契合性,他们所看重的都是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尽管一方是“存天理,灭人欲”压制,一方则是放下一切,无欲无求的超脱。他们共同追求质朴无华的美感,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不尽雕琢。崇尚自然是当时最高的审美目标,这要求摒弃矫揉造作,回归宇宙本体的和谐与自然,求的内心的平和淡定。这是宋代的时代精神,它不在世间而在心境,在于一种能愉悦身心的、自然舒雅的、“清欢”情趣。

“用建盏品茗给了士大夫阶层以无限的情趣,他们在其中得到了自己所要的超脱感和心理上的愉悦”①,叶文程先生这般言道,事实的确如此,建窑瓷器的审美特点便符合这种“清欢”的审美意趣:黑色的釉色朴素玄妙,整个器物敦厚而富有安定感,呈现出一派天真、淡泊、洒脱而又浑厚的特色。它不是缺乏纷繁的窑变与鲜明的对比——作为斗茶时使用的器具,建窑瓷是有“斗意”的,。但是它的“斗意”,它的银针兔毫,鹧鸪斑点,它光华流动的窑变,抑或是黑盏与白茶的强烈对比,都寓于内部。这些瓷器的外部,无一不是朴拙的,低调的黑色,甚至不曾施以满釉,而是裸露出最为原始的泥胎。沈女士曾说其精美不足,但即使它拙朴低调,却丝毫不让人感到俗气,建窑瓷器中蕴含的是与茶意一脉相承的雅致,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美丽。这种单调而不乏味的拙朴,是明清瓷器无论用尽百般颜色、千般纹样也远不能及的丰姿仪态。它的美不凌厉,不张扬,只是一派天然,就如刘勰所言:“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②。这是一种低调的奢华,它的光彩流动于内部。

中国艺术是以“气韵”动人的,朱良志先生曾言:“气韵生动强调艺术要有活泼泼的生命感,中国艺术以气韵生动为上,强调的就是活泼泼的生命感。艺术就要展现这世界活的生机,活的精神”。③那艺术要如何才能鲜活,精巧就一定鲜活吗?显然不是。建盏裸露素胎被很多人认为是粗劣的表现,然而明清时期景德镇的许多瓷器精巧绝伦,工艺复杂,釉色均①叶文程、林忠干《建窑瓷器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P73

②[南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第一》

③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109

匀完美的无可挑剔却让人感觉不到什么味道,在我眼里它们只是死物。漂亮不是“气韵”,气韵是在漂亮之外自有自己的一番独到之处,有自己的艺术个性,漂亮是呆板的,气韵却是鲜活灵动的。一个漂亮的女人终究不如一个有气质的女子给人的印象深刻,因为一个是外在的皮囊,另一番则是内在的风韵。

瓷器也是这样,太多的雕琢,过犹不及,浓厚的脂粉只会遮盖住天然的玉骨冰肌。中国的艺术讲究“偶然性”,因为上天赐予的偶然之间有太多无法预料的惊喜。太多的熟练与工巧会让美模式化,缺乏惊喜之时为美产生的感动与震撼。“艺术中的创造是不重复的,也是不可逆料的。如风行水上,不期然相会,自然成文。《周易》有涣卦,上巽下坎,巽为风,坎为水,风行水上,自然涟漪。”①这话说的多么好! 巧、熟往往是对偶然性的破坏,所以建窑它不需要巧,不需要熟,它已经具有了偶然性,有了窑变所带来的、的人力所不能及的天成之美。那才是最高的巧,是老子所说的“天巧”。

大巧往往若拙,艺术之美总是辩证的,就好像真正的风韵也只能体现在内部,不是果断的流露于外。建窑是值得人细细去品味和欣赏的,就像与它珠联璧合的武夷岩茶,品建窑的时候,也要“霎时滋味舌头回”,才能感受到它的“外拙内巧”,“外枯中膏”,感受到它拙朴外边之下的内在的丰富与华丽。“韵的表现方式是含蓄蕴藉,简单优美,它不是矜炫自夸、露才用长,不是百般雕饰,尽发其美,无复蕴藉,而是能‘巧丽者发之于平淡,奇伟有余者行之于简易’”②建窑就是这样,它没有把美一下子展现,而是给人以艺术的留白,透过外面那层简单质朴的黑釉,映衬出内里的兔毫纤巧,星光灿烂,测之益深,究之益胜,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宋代陶瓷艺术审美的境界。宋瓷总是具备着无可比拟的生命力,尽管有的幽邃静谧,有的动感鲜活,他们内在的气度与生命力确实如出一辙,那就是让人回味无穷,余韵不尽的美感,是那种英华内蕴,含蓄沉着的美感。这种美初见似乎觉得它貌不惊人,但它却如水一般无孔不入,潜移默化的浸入你的四肢百骸,将你层层包裹。欧阳江河在他的诗《一夜肖邦》中说道:“真正震撼人心的狂风暴雨/可以是/最轻的,最温柔的”,宋瓷又何尝不是如此?建窑又何尝不是如此?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才是宋瓷为世人所创的、难以逾越的高峰!因为有时平淡才是真实,繁华反而不可信任。生命的起点孕育着希望,而生命的极点则是衰落的开始。 ①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P261

②周来祥主编、傅合远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P36

青白瓷自然是宋代瓷器集大成之作,然而单一的玉色也不会成就这一个陶瓷的伟大时代。建窑黑瓷,无疑为宋代的陶瓷工艺注入一股清新朴拙之风。它的禅意理趣,它所包含的那种“外枯中膏”的辩证美感,也解释了为何宋代那么多的文人墨客会爱茶如痴,爱器如狂,为什么会写下“一毫无复关心事,不枉人间住百年”①这般的诗句。在建窑的深沉浓厚的黑釉里,我看到了历经千年而不衰的风华与生命的张力,茶香氤氲,禅意朦胧,黑沉沉的色彩中,却透漏出这个时代低调,内敛,毫不张扬的审美情调。那种萧散简淡的,归于质朴“清欢”意趣,千年之后依然浸润人心,依然,能给人以舒缓平和的、美的震撼。

[1]叶文程、林忠干《建窑瓷鉴定与鉴赏》,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

[2]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黄震郧《茶香宋韵话建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12-20

[4]周来祥主编、傅合远著《中华审美文化通史?宋元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

[5]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6]郭孟良《中国茶典》,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7]沈冬梅《茶与宋代社会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① [宋]陆游《剑南诗稿》卷八十,《雪后烹茶》

作文九:《人间有味是清欢》2000字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梳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最美人间四月天,五一的西湖,桃红柳绿,莺歌流转,燕子双飞。春风拂面,也吹皱了西湖的一池春水。看游人荡舟西湖,欢歌笑语,一对对情侣互相依偎,牵手漫步苏堤。此情此景,不由人心旌摇荡,蓦然想起苏东坡的一句词人间有味是清欢。

游乐山水是一种清欢。当年苏东坡就是在一个斜风细雨,乍暖还寒的残冬初春时节,与友人刘倩叔一起游南山,在一处山庄农家,他品味了清欢。

这首词,是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赴汝州(今河南汝县)任团练使途中,路经泗州(今安徽泗县)时,与泗州刘倩叔同游南山时所作。

词的上阕,词人用白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富有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初春清晨,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朦胧。到了河边空阔地带,没有了大山的遮挡,突然阳光明媚,一片豁然开朗。从洛涧流出的清浅河水,流进淮河后逐渐变得浑浊,漫漫迤逦向前。

词的下阕抒发了作者游南山的感受:中午时分,在山庄农家,泡上一杯浮着雪沫乳花的清茶,品尝山中嫩绿的蓼芽蒿笋春盘素菜,心情格外舒坦畅快。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种清淡的欢愉啊!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

第一句细雨斜风作晓寒写清晨斜风细雨,冷风瑟瑟侵骨,作晓寒三字,表现了对这残冬腊月寒冷难耐的,一种不在乎的态度。

淡烟梳柳媚晴滩写的是景物:细雨渐停,风淡云轻,阳光明媚,河滩疏柳,尽沐晴晖。一个媚字,极富动感地传出作者喜悦的心声。作者从摇曳在淡云晴日中的疏柳,觉察到了萌发的春潮;于残冬岁末之中把握住事物新的生机,这正是东坡胸怀浩气的表现,是他精神境界上不同寻常之处。

入淮清洛渐漫漫,此句寄兴深远。句中的清洛,即洛涧,发源于合肥,北入淮河,远非人的目力能及。作者以虚拟的笔法,由眼前的淮水,联想到上游的清碧的洛涧,当它汇入浊淮以后,就变得浑浑沌沌一片浩瀚苍茫。

下阙转写作者游览时的喝清茶吃野餐以及欢快心情。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作者抓住了事物的特征来描写:乳白色的香茶和翡翠般的春蔬,这两个事物相互映托,便有浓郁的季节气氛和山野特色。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以雪、乳形容茶色之白,既是比喻,又是夸张,形象鲜明。午盏,指午茶。此句可说是对宋人茶道的形象描绘。蓼茸蒿笋,即蓼芽与蒿茎,这是立春的应时节物。旧俗立春时馈送亲友以鲜嫩春菜和水果、饼铒等,称春盘。

这二句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写出了茶叶和鲜菜的鲜美色泽,使读者从中体味到词人品茗尝鲜时的喜悦和畅适,也显示了词人高雅的审美意趣和旷达的人生态度。

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全词的诗眼,极富有人生哲理,给人无尽的思索与玩味。此句用在词的结尾,浑然天成,照彻全篇,为全篇增添了欢乐情调和哲理意趣。

这首词,色彩清丽境界开阔,画面生动形象,寄寓着作者清旷、闲雅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态度,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人间有味是清欢,何谓清欢?苏东坡一生宦海沉浮,但他旷达豪放的性情始终不改。无论是在盛世中徜徉,还是在逆境中行走,他都能从容安然,让自己在失意中超脱平静,这就是一种超乎寻常的清欢。

苏东坡在填写这阙词时,被贬汝州,当属人生逆境,可他依然可以暂放名利,远离尘嚣,和友人一起走进山林,听潺潺流水声,听萧萧风声,闻青草的芳香,嗅泥土的清新。坐下来,静品一杯茶,吃几道山中野菜,感受疏淡简朴的生活,享受一段人生清欢。

苏东坡一生喜诗词书画,爱酒肉禅茶。他一半官场,一半山林,一半红尘,一半禅佛。他向往田园生活的闲逸,却放不下功名仕途,但他能在出世和入世中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他在浓郁中追求清淡,在寡欢中品出韵味。

一个人在滚滚红尘的浊涛中,想要品味出清欢,需要一定的心境和悟性。且将薪火试新茶是清欢,品一杯香茗是清欢,游乐山水是一种清欢,与友人填词歌赋,听一曲琴音也是一种清欢。只有品味过人生百味,才能品出一味平和与淡泊,才能懂得拥有一颗平常心才是清欢。

现世滔滔红尘浊浪,已经将人心鼓动得浮躁不安。大街上人们四处奔波,为生计,为名利,为欲望。人们已经没有闲暇,抬头去看一朵流云的舒卷,低眉赏一棵芳草的清姿。人们已经没有心境去倾听鸟儿鸣叫的欢愉,去感受清风的柔情细雨的温润,去品味飞花的梦幻流水的多情。

真正的清欢,未必是像道家那样走进山林,粗茶淡饭,无欲无求。真正的清欢,不是远离繁华,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要面对人生社会,能拥有平和的心态,淡定的情怀。多做一些尽心的实事,少一些功利庸碌;多一些坦诚,少一些虚伪;多一些简约,少一些浮华;懂得取舍,学会感恩。真正的清欢是,身处闹市仍可以在内心修篱种菊,坐看云起云舒,笑看花开花落。

清欢带有淡淡的人间烟火,有一份浅浅的禅意。清欢可以将一本书读到无字,将一盏茶品道无味,将一首歌听到无韵。清欢可以将白开水,喝成一种雅致,可以在一朵落花里悟出禅意。只有心静了,才可以品味出清欢,只有淡定才能享受清欢。

清欢是一种境界,东坡先生也是在纷繁的红尘困扰中,寻得了心灵的宁静。他将人间的清欢,品出了一种无言的美丽。

苏东坡屡遭排挤打击,但他为官一任,每到一处,总能造福一方百姓。任徐州太守时,黄河决堤,他身先士卒与民共战洪涛;在杭州任太守时,他带领民众疏通西湖,筑堤防洪,留下功在千秋的苏堤;晚年他被贬谪蛮荒之地,仍将先进的耕种技术与文化,传播给当地的黎族同胞。

深处逆境,胸中仍装着芸芸众生。只有内心真正明净旷达的人,只有一个有着宽大襟怀的人,才能做到如此。尝过人间百味,不忘造福于民为乐,苏子将清欢品到了人生至高境界。   是苏子,也只有苏子,才可以将清欢品到了这样的至高境界。

作文十:《人间有味是清欢》1100字

翻开漫漫历史长卷,总有那么一些人独领风骚,代表着属于他们的朝代,就像阮籍只能属于魏晋,李白只能属于盛唐,而苏轼,只能属于北宋!

忆往昔,懵懂时读着那脍炙人口的“大江东去”,想着“千古风流人物”,感受着苏东坡字里行间的豪迈气概,我不禁对这个豪气冲天的诗人产生了兴趣,前去找寻翻阅《苏轼词》。然后,我失望了,为什么大呼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人反而大把大把的写着儿女情长,春秋闺怨?在这三百多篇的《苏轼词》中,有一百八十多篇与歌姬密不可分!虽然这不能掩盖苏轼开创豪放词的功劳,但是也让我明白了苏轼的人生并非一味的慷慨激昂,我们理应相信,只懂着争斗,分析,不羁的人生并非痛快滋润的人生,风花雪月中也会有着真谛和自由。于是,我开始好奇起他的人生,我想知道究竟经历了什么,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将豪迈与婉约共存一体。

苏轼不幸,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谛,但后人却因他的不幸而幸,若非没有那波澜壮阔的一生,何有他于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诗,独领北宋的风骚;于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北宋四大家??“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句话给予苏轼再好不过了。如果硬要在苏轼词中寻一句来形容他的一生,最贴切的莫过于“一蓑烟雨任平生”。每当我失去信心,或踌躇不前,或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时,总会想起苏轼的那首《定风波》,凉雨侵人,春风料峭,

林间沙路上,竟有一人,身无雨具却步伐从容,吟咏迈步且仰天长啸。如果一场雨喻意着一生,在命运的风吹雨打里,我希望我能像苏轼这般一直这么泰然前行。

苏轼不刻意为文,而文绝千古;不刻意为人,而名重九州。他只不过“如行云流水,初步定制,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得不止,纹理自然,姿态横生”。这是苏轼的文章之道,也是他的人生之道。有了放达的苏轼,就有了豪放的苏词。“豪放”二字似乎全然是“大江东去”的豪情和“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不羁,但是读完了《苏轼词》的我发现,苏轼不仅仅有着“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满怀,也有这“十年生死两茫茫”“千里孤坟,何处话凄凉”的柔情似水,还有着“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从容,更有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壮志满怀!还是王国维的评价贴切,“东坡之词旷”。“旷”才是苏词最重要的特点。苏轼的清旷之气,让本为“艳科”、“小道”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从此,词方可登大雅之堂。

如今回忆起苏轼一生,酸甜苦辣咸五味陈杂,然而最后给苏轼剩下的就只有清淡了,就好比苦和乐都不可长久,苦乐过后的清欢才是最值得品咂的。或许是我阅历太少,或许是我学艺不精,或许是我笔墨不足,我知道却无法形容清欢究竟是什么,但是我知道它一定不是什么,它不是李白“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它不是杜甫“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的悲痛;不是纳兰

容若“情到多处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的无奈哀伤;更不是王国维“人生只是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刻骨感触!清欢什么味道?有舌者自知。

自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
  • 原作者是LOFTER的好梦留人睡

    战斗民族展现出了极其顽强的精神,哪怕是中国队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比赛过程也是高潮迭起,多有起伏,所幸最后还是赢了。下一场的小组比赛是和美国队,在后天。

    中国队结束比赛的时候已经九点多钟了,大家肚子都有点饿,决定去餐厅吃宵夜。但左等右等,孙翔却一直不来,叶修心底有点担心,刚想起身去找找他,一个穿着美国队服的人就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叶……叶领队,你们中国队的孙翔和我们队的Bryan……他们两个……他们两个……打起来了!”

    “就在餐厅……这一层的……楼梯口的走廊。”

    他们两个之间的对话都用的英文,国家队的成员一开始一头雾水,还是宋文轩说了几句才明白过来。一群人连忙浩浩荡荡地往那边赶,唐昊更是一脸难以置信:“这都要比赛了怎么还能和人家打架呢?不科学啊……”

    中国队赶到的时候美国队的队员们也都到了,队长Alex一脸尴尬地朝着叶修笑了笑,叶修看了一下打架的这两个人物,好嘛,说不清谁更惨。Bryan人高马大,一身的腱子肉,但看样子却也没占到多少便宜——流着鼻血,嘴角被擦破了,脸颊上有擦伤,衬衫扣子崩掉了头两颗。

    孙翔一边的眼眶泛着红,右眼球里都有红血丝,脸颊更是已经肉眼可见的肿得老高,看到叶修往他这边看过来,立刻低下头,并着脚尖,活像个被老师罚站的小学生,但是左手却不经意往右手手腕上摸了摸。叶修注意到了他这个小动作,皱了皱眉头问道:“手腕怎么了?”

    孙翔像是怕他似的把手放了下来,声音比蚊子大不了多少:“我……我没事儿……”

    孙翔咽了口口水,声音更小了:“好像……好像扭到了……但是应该也……”话还没说完,就被叶修打断了:“糖糕儿,你送孙翔去小赵医生那儿,1239房,让她瞧瞧。”骤然被点名的唐昊有点懵,但很快反应过来,把孙翔拉到身边走了。

    叶修这回把脸转向美国队的队员们:“你们谁能跟我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正在训练室好好的练习,刚才出门的Jalmy就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说是Bryan和中国队的队员打起来了,Crsis正留在那拉架。Alex真是一个头两个大,他就是想好好带完这一个世界赛然后该退役退役,该干嘛干嘛。如果要是能撩到男神最好,可是这个Bryan就是不让他消停。

    到地方一问,Bryan嘴巴跟个蚌壳,只说是中国队的人先动的手。Alex是华裔,因此就转过头来问那个中国队的队员,谁知道这位脾气更大,压根不说话。后来他差点求爷爷告奶奶,这位中国队的队员才面红耳赤地指着Bryan说:“你们队的队员……他性骚扰!”

    Bryan一脸无所谓地边擦着鼻血边回答:“没对他干什么啊,就搭了一下他的肩膀,然后……亲了他一下嘛。有什么的,又不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装什么清纯啊,而且他也是同性恋啊,又不会掉一块肉。”

    Alex只能指着他的鼻子,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挨揍挨得可不冤啊,赶紧滚赶紧滚,一会中国队的人来了,你可别在这给我丢人现眼了,你不要脸我还要,我们队还要呢!”Bryan依旧一脸无所谓,“有什么的?他先动的手啊,我可是正当防卫,哪丢人了?更何况比赛能赢就行了,要脸有什么用?”

    Alex还没来得及再骂,就看到中国队的人过来了,叶修站在最前头,中国队服里穿着纯色的黑T,下身一条黑色的短裤,露出小腿,比初见时那身西装更显得年轻几分,看上去只有二十岁出头。

    他先跟那个姓孙的中国队员说了两句话,把人送走,这才把视线转到他们这个方向,问起了这场冲突的始末。Alex觉得错在他们这边,刚想说点什么打个圆场,Bryan就先说话了。

    这位叶领队听了Bryan的话,狭长的凤眼微微眯起,嘴角依旧带着平日里常有的笑意:“是他先动的手,那他为什么动手啊,是平白无故的么?”Alex刚想接话,却又被打断了。

    “诶呀,叶先生叶先生,幸会幸会,你说这事情闹的嘛。孩子们年轻嘛,一两句口角,小打小闹,这么大排场干嘛呢是吧哈哈哈哈……”来人是美国队的领队,Fay。这老不修年轻时候在中国旅居多年,是个中国通,但是品行不端又好色,Alex一贯看不上他。

    美国队领队的话是用中文说的,中国队的队员也都听懂了,有一两个想说话的还没来得及开口,叶修就先点了点头,分别用中文和英文说了一次:“说的有道理,大家先都散了吧,我跟Fay先生协商就行了。”两边的队员面面相觑了一会,叶修又给了中国队众人一个放心的眼神,这才都三三两两的散去。

    “叶先生啊,出了这样的事大家都不愿意看到,到时候要是闹大了,捅到组委会那边去,给孙先生或者Bryan一个禁赛,到时候大家脸面上也都不好看。不如大家各退一步,这件事就当没发生,怎么样?”

    叶修嘴角上的那点笑意越来越浅淡,若是苏沐橙在这,就知道这一般是叶修生气的前兆:“先生话说的漂亮。可是到底他们两个为什么会打起来。我现在还不清楚,不过酒店都是有录像的,骗不了人,您说是不?”

    Fay的表情有些僵硬,Bryan却面无表情,盯着叶修的眼神却越来越玩味。Fay干笑了一声:“叶先生您这话说的,年轻人嘛,血气方刚的,因为什么事动拳头都不稀奇嘛。中国也有一句古话叫‘一个巴掌拍不响’,对吧。”

    从Alex的角度来看,叶修的神情不变,但往日嘴角眉梢常挂着的笑意却已然荡然无存。他长相本来就生的冷清,严肃沉静时自带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场。听了Fay的话,他却又笑了,与往日的温和不同,这次嘲讽的意味十足:您这话说的,我打您一巴掌,您看一个巴掌拍不拍的响啊?”

    Fay这次连皮笑肉不笑的假笑都笑不出来了。叶修继续说:“我们队的队员手伤着了,我先去看看。要是下一场比不了赛了,我们还真不怕禁赛,中国还有一句话叫‘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翔刚回到房间五分钟,叶修就推门进来了,表情看不出喜怒。孙翔觉得这次是自己理亏,也不敢多说话,安安静静的坐在一边装鹌鹑。

    “啊?哦,就说是扭伤,不算特别严重,充分休息,按时上药……然后……嗯,可能短时间内不能比赛了。”

    叶修并不太惊讶,这已经是他设想过的结果:“不会有什么后遗症吧?”

    “不会不会,赵医生说三周就能恢复,连下赛季的比赛都不会影响,什么后遗症都没有。”

    叶修点了点头,看着孙翔低着头不敢看他的样子,心中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你挺能耐啊,那个Bryan,比你还得高半个头吧,听说十几岁的时候在纽约的地下拳场少年组打黑拳,你把人家打得鼻青脸肿的。”

    孙翔听他语气轻快,微微抬起头露出了个笑:“是吧……”

    看他抬头,叶修立刻把脸板了下来:“真以为夸你呢!”孙翔被吓得一怂,连忙把肩膀又缩回去,却还有些不服气:“那么凶干什么呀……我又……没影响队里,我不能上场不还有你嘛,你……比我厉害,这不还算是好事儿么……”

    “哟哟哟……还委屈上了,这是没伤着哪哪儿的,万一手真伤得厉害怎么办?这回没什么,还有我在,万一留下后遗症以后你打不打荣耀了?还有,你说说吧,怎么回事儿啊,就不在眼皮子底下五分钟,就跟人家打架了。”

    孙翔一听这话,立刻抿起嘴唇,用完美的肢体语言表达出了他拒绝回答的意思。叶修看他这样,一挑眉毛:“行,小孙同志,不说是吧?酒店可是有监控的,我呢叫上文州,糖糕儿,还有小周,还有少天,一起去查查监控吧。”

    说完作势要走,孙翔连忙把他拽了回来:“诶诶诶你回来,我……告诉你还不成么!”脸上又气又羞,飘着两朵红云,“那个混蛋,一看见我就动手动脚的。我也听不懂他说啥,但肯定不是什么好话,然后……然后……他他,他亲我……”

    叶修也没想到是这么一回事,愣了一下然后说:“那什么……你别太放在心上啊……揍得好,该打。”

    孙翔更羞了,用手狠狠地抹着脸侧,头都快埋到腿里。叶修一看,本来右脸就肿的老高,被他这么来回擦得都有点破皮了,连忙按住了孙翔的手:“诶诶行了行了,你还想把这块皮擦掉啊。没事啊,你就当被狗咬了一口嘛,Bryan长得还是比狗强多了的对吧?”

    叶修也笑了:“而且你反过来想想,这说明你魅力大对吧,你要是不解气,比赛结束了我把他套个麻袋揍一顿帮你出气怎么样?”

    孙翔怀疑地看了叶修一眼:“就你……我感觉他一拳就把你打懵了。”

    “孙翔同志你欠缺教育啊,你怎么能这么抹黑你们领队的光辉形象呢?”

    孙翔不说话,但是用眼神表达了他的不信任。叶修看他情绪终于好了些,才笑着说道:“行啦,宵夜想吃什么?你这副尊容现在就别下去了,我去给你拿吃的。”

    孙翔目送着叶修的身影消失,然后呼出一口气,把头埋在枕头里来回蹭了蹭,却不小心蹭到脸颊肿了的部位,痛的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孙翔第九赛季结束之后,其实私下里见过叶修一面。

    是在S市的迪士尼乐园。他们家有两个孩子,他下面还有个妹妹,是二胎政策之后生下来的,才八岁。自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过生日的时候吵着闹着要再来迪士尼玩,但父母觉得天气太热不想出来玩,孙翔就带着她过来了。

    没想到会碰到叶修。那时他正站在旋转木马的旁边,一手举着两个硕大的甜筒,另一只手拿着相机给他妹拍照。

    “孙翔,好巧啊。”孙翔当时还奇怪,他已经带着墨镜和帽子,挡得够严实了,这都能认出 来,一回头,就看到同样全副武装的叶修,以及如出一辙的两个甜筒和相机。

    叶修往旋转木马上一指:“穿条纹连体裤的那个……看到没有,是沐橙。”

    孙翔瞪着眼睛找了一会,果然看到了苏沐橙。摸摸鼻子,有些尴尬地说:“你们也来这玩?第一次么?”

    “不是,每年都得过来,沐橙喜欢嘛。姑娘家,少女心呗,玩不够。”

    “对对对,这儿小姑娘最喜欢了。我妹也是,去年都带着她来玩了一整天了。她还小,有的项目还不能玩呢,好像有瘾似的。”那时孙翔对叶修的敌意已经消弭,多了几份抱歉和不好意思,交流时难免尴尬,但是同样身为‘哥哥’却让两个人的距离陡然拉近,等到苏沐橙和孙珏从旋转木马上下来的时候,孙珏前天还在尿床的黑料都已经被他那个大哥抖落得一干二净。

    于是顺理成章的从二人行变成了四人行。孙翔带着个小孩,七八岁正是最娇惯难管教的时候。两个人的东西一个人背,东西已经很重,但孙珏年纪又小,当时玩了大半天,已经走得累了,吵着要哥哥抱。孙翔在心里打了这小讨债鬼一顿,刚想蹲下去,他身旁的叶修就弯下腰来:“妹妹,哥哥背着的包很重啊,我抱你好不好呀?”

    孙珏看了他两眼,立刻把手换了个方向,软软地答道:“好的呀。”然后又加上一句,“哥哥你好好看呀。”

    叶修抱着孙珏在怀里颠了两下,对孙翔说道:“诶翔翔,你妹妹真可爱,比你会说话多了。”

    孙翔瞪了叶修一眼,又瞪了他怀里的孙珏一眼:你个小丫头片子,那股混世魔王的劲呢?呸!小小年纪就颜狗还杀熟,没得救了没得救了。

    那天他们一直逛到黄昏,孙珏这死丫头除了玩的时候屈尊用她的脚走一走,剩下的时间都是叶修抱着。孙翔哪怕是有天大的脸都很过意不去,中途说让孙珏下来自己走或者让他抱,但叶修说看这姑娘是真累了,多抱一会也不妨事。

    孙翔看着叶修汗湿了一大片的衣服,更加不好意思了。

    分手的时候孙珏已经在叶修怀里睡着了,孙翔小心翼翼地把她接过去,说道:“这小讨债鬼,今天实在是不好意思,添麻烦了。”

    叶修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翔翔是个好哥哥呢。”

    孙翔被这意外的夸奖弄得有些脸红:“都说了像是在叫一坨屎了你还叫这个名字……”

    叶修被逗得笑出了声,然后正色下来:“在轮回也要加油啊,你还有无尽的可能。”彼时孙翔虽然已经渐渐走出嘉世出局的阴影,但来到轮回之后未来却蒙昧不明,他心中也一直如飘摇的浮萍,难以安定。

    他对叶修的话充满感激,却性格所致说不出感谢的话,还没等说些什么,就听到叶修又说:“不过……第十赛季的冠军一定是我们兴欣呀。”

    “……你多大脸。”叶修听了他的话也不恼,用手在自己的脸旁边比了一下,又把手放在孙翔脸侧,“就这么大啊,比你的还小点呢嘿嘿。”

    “诶孙翔同志,你不要学老韩嘛,老气横秋的会老的很快的。你看我现在和老韩的对比,明显吧。”

    那天孙翔第一次见识了赛场之外,荣耀之外的叶修,与原来他所知道的‘过气的’‘不再符合时代的’‘老将’叶修之外,叶修可以这样的温柔与鲜活。他书读得不多,只是有一次看到一句话,‘惊艳的年轻,优雅的老去’,就忽然想起叶修来。

    青春的面孔已然远去,岁月给他留下了坦然,从容,与爱。

    往后往后,每一天都想着能多爱你一点才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你说渴了有点不对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