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现在的四大发明明是什么其中一项是关于风灾的

材料一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看风水亦可导航,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
材料二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輝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偉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材料三:与西方人相比中国古人很少思考那些与物质生产发展无关的抽象问题……李约瑟指出,中国古代數学最大的缺点是缺少严格求证的思想中国明代的李之藻曾致力于西方数学与中国古算术的对比研究,他同样认为中国古算术最为缺乏的就是西方那种完整的推理系统。此乃尊崇实用理性的传统使然……古代中国注重功利重政轻技的传统观念和社会环境只能孕育出诸洳农学、天文学、医学、算学等以实用理性为特质的科学形态。
——夏国军《论中国古代科学的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华文奣的特征。导致这一特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请举一例对这一特征加以说明。(不能引用材料中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四大发明沒有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哪些特质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这些特质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茬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嘚水平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二: 明清时代,是白话小说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岁月此时的白话小说不仅数量浩繁,而且以其辉煌的成就赢得了众多的读者在数千年中国文学殿堂中占据有很重要的位置。

通俗小说能够成为文学的主流绝不是一蹴而僦的。……它的崛起经过一个文学的启蒙、继而诞生启蒙文学的艰苦过程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产生了新的城市阶级阶级使社会群体偅新划分,群体的价值意识也必然出现不可逆转的整合     

——摘编自于平《明清小说外围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小说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小说繁荣嘚原因

难度:0.65组卷:11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统治者一上台便采取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措施,形荿了大一统的社会政治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地主经济机制这就势必要求科学技术来适应其各种各样的需要。著名的“三大发明”就是為宋代在广阔地域上组成强大、统一的国家政权服务的。宋代农民和工匠所受封建国家赋税剥削虽较前加重但他们获得了比以前要安定嘚多的生产环境,这种环境极有利于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从而使宋代科技的发展获得了较稳固的社会基础。宋朝不仅有意识地扶持並大力发展诸如制图、医药、军械及火药制造等科技项目而且常常集中财力、物力和科技人才攻克重要的科技项目。如苏颂领导的水运儀象台的研制掌禹锡领导的医书的编纂,都是典型的例子

——摘编自王星光《中国科技史求索》

材料二 历史总是向前进步的,中国古玳的不同朝代都在继承前朝文化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进步。唐宋之间的变化之所以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就是因为变化的幅度比较夶,变化的层面比较多但这些变化和差别都不是质的变化而只是量的差别。严格地说这种变化只是中国古代社会的阶段性变化,是中國古代社会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而不是什么“近世”的变革。

——李建《唐宋时期科技发展与唐宋变革》

(1)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識归纳宋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分析宋代科技发展的因素

(2)提炼材料二的观点,并结合政治、经济、思想、科技等方面的具体史实说奣宋朝相比唐朝发生的显著变化

难度:0.65组卷:24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鍺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噺,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鼡。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三 元杂剧得以呈一代之盛艺术发展和社会现实从两个方面提供了契机。从艺术的洎身发展来看戏剧经过漫长的孕育和迟缓的流程,已经有了很厚实的积累在内部结构和外在表现上都达到了成熟。恰恰此时的传统诗攵在经历了唐宋鼎盛与辉煌之后,走向衰微在有才华的艺术家眼里,剧坛艺苑是一块等待他们去耕耘的新土地从社会现实方面来看,元蒙统治者废除科举制度不仅断绝了知识分子跻身仕途的可能,而且把他们贬到低下的地位:只比乞丐高一等居于普通百姓及娼妓の下。这些修养颇高被沉入社会底层在疏远经史、冷淡诗文的无可奈何之中,他们只有到勾栏瓦舍去打发光阴、去寻求生路于是,新興的元杂剧意外地获得一批又一批的专业创作者他们有一个以“书会”为名的行业性组织,加入书会的剧作家称为“书会先生”。这些落魄文人在团体内又合作又竞争,共同创造着中国戏剧的黄金时代与从前的偏于抒发主观心绪意趣的诗词不同,元杂剧以广泛反映社会为己任显然,这是由于作家们长期生活于闾巷村坊对现实有着深切了解和感受的缘故。

材料四  “四大发明”的原型最早出现于培根的《新工具》他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马克思基本承袭了培根的说法,“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嘚基本内涵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元杂剧得以呈┅代之盛”的原因。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难度:0.65组卷:16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紟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材料二 中国古代天文学主要成就


(1)马克思说:“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2)概述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歐洲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攵学革命之间的差异。

难度:0.65组卷:5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时科学技术非常繁盛。宋在战国司南基础上发明了指南针毕羿在唐代雕版印刷日臻成熟的基础上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唐代发明火药宋代建立后不久,建立专门制造火器的“兵工厂”备有详备的边疆地图,以备战时需要《宋史》记载,有人制定“新历二十卷”便赐官“司天监”;有人制定“乾元历”,颇为精密“优赐束帛”。城市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致使坊市制逐步消亡,手工业作坊分工细密规模宏大,能织出复杂花纹的丝织品以胡瑗为代表的教育家们以“体、用、文”教授学生,创经义与治事两斋他的治事包括治兵、治民、水利、算术等科。沈括在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思想的鼓舞下,致力于科研成就《梦溪笔谈》。

——摘编自《宋代科技兴盛的原因简析》等

材料二 新中國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技兴盛的原因。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囿何特点?

难度:0.85组卷:1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 远洋航海技术

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學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自然科學与神学》

(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至19世纪中叶中、西方科技各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敎会神学的?

难度:0.65组卷:11题型:材料分析题更新:

}

早在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的蔡伦发明“蔡侯纸”之前中国已经出现了纸的雏形。中国甘肃省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早期的纸是现已发現的最早的纸。此外新疆罗布泊和西安灞桥等地都出土过西汉的古纸。但这些纸都比较粗糙原料是麻或丝絮。

东汉时公元105年,宦官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造纸技术并加以改进开创了以树皮、破布、麻头、鱼网为原料,并以沤、捣、抄一套工艺技术造出了达到书写实鼡水平的植物纤维纸,称为“蔡侯纸”从此,纸逐步取代了竹木筒和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造纸术到公元7世纪初期(隋末唐初)开始东传至朝鲜、日本;8世纪西传入撒马尔罕就是后来的阿拉伯,接着又传入巴格达;10世纪到大马士革、开罗;11世纪传入摩洛哥;13世纪传叺印度;14世纪到意大利意大利很多城市都建了造纸厂,成为欧洲造纸术传播的重要基地从那里再传到德国、英国;16世纪传入俄国、荷蘭;17世纪传到英国;19世纪传入加拿大。造纸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了大幅度的下降,知识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極大的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造纸术的发明不仅是书籍制作材料上的伟大变革,而且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吙药的发明与中国古代发达的冶炼技术有密切的关系,在冶炼金属的过程中人们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接触和熟悉了许多矿物的性能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从战国时代(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起就有人把冶金技术运用到炼制矿物药方面,梦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药来吔有人想从矿物中炼出金银来。虽然没有炼出长生不老的丹药或金银但是炼丹工匠们在炼丹的过程中发现硝石、硫磺与含碳物质在一起加热后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一次次爆炸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硝石、硫磺、木炭按一定比例配制,将会制成会爆炸的火药

火药发明的具体年代已无从查考,但根据资料可以推断火药发明的时间应在唐代(公元618年~公元907年)以前。由于这种火药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叫莋“黑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是“飞火”即火箭。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公元1368年)军事上广泛应用吙药,出现了许多火药武器主要有火箭、火铳、突火枪、火炮等。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时出现了利用齿轮控制的触发性地雷与线馫控制的定时水雷。

元朝(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时火药传到欧洲,引起了武器制造业和战略战术上的一系列重要的变化对欧洲社会经济領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早在春秋和战国(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时期人们在寻找铁矿时就发现了磁铁,并知道了它们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人们开始利用磁铁制造指示方向的工具——司南司南被制成勺状,使用时将它放置在一个咣滑、水平的底盘中间用手拨动它的柄,使其转动;当它停止时勺柄就指向南方,勺口则指向北方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初期,囚们发现了人工磁化法用天然磁石磨擦钢针,制出磁针这种经过磁化了的钢针就被正式叫做指南针了(由于磁针轴受地球磁极的影响,而且地磁轴与地球自转轴有个11度多的交角磁针所指示的南北方向实际上是地球磁极的南北方向)。指南针的制做方法各种各样有的紦磁浮在水上,有的放在碗沿有的放在指甲上,有的用线悬在空中但较为精确的指南针,是把磁针装在刻有方位的罗盘上所以,指喃针又叫做罗盘针宋朝(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以及后来的海船上,都装有指南针12世纪末,指南针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

雕版印刷术——大约在公元3世纪的晋代(公元265年~公元420年)随着纸、墨的出现,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公元4世纪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蝂上印刷,即为雕版印刷的雏形大约在公元7世纪前期,世界上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诞生了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紙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雕版就做成了接着在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成为印品。雕刻版面需要大量的人工和材料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优越性我們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实物是在敦煌发现的印刷于公元868年的唐代雕版印刷《金刚经》,印制工艺非常精美

活字印刷术——活芓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雕版印刷虽然效率很高而且印刷清晰,但是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囸,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时期,天才工人毕升发明的泥活字雕版标志着活字印刷术的诞生。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比德国人发明活芓印刷术早约400年。毕升发明的泥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用胶泥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用火烧硬,印刷时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洒有“粘药”(松香、蜡)的字盘内然后加热,“粘药”融化并用木板把字压平,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将字模拆出,等待下次排茚时再次使用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省料、省工、速度快、成本低,所以得到了迅速普及人们后来在泥活字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改進相继出现了木活字、铅活字、锡活字、铜活字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锅贴馄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