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蒋介石不带着南京老百姓共同撤离南京城?当初明朝吴三桂撤退山海关带着老百姓跑,熊廷弼撤退辽东半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站在大顺政權兴起的历程来看。

大顺军在兴起到高潮所实行的战略战术都是合理有效的,如果这时候和清军交手大顺军依然可以以走制敌,化整為零也可能会再被打残到商洛深山而后东山再起。如果大顺军在北京建立政权后没有遇到大清,遇到一个兵力雄厚的南明大顺军的政策失误,必然也会让官僚倒向敌对同样会一败涂地。

想要清晰了解这个问题之前全局预览农民起义的经略要素,有助于我们分析其Φ奥义

(图中颜色越重,表示在其时期越重要起义军需要在不同时期完成转型和调整)

一、论大顺领袖:李自成乃当世英豪,不逊努爾哈赤对于起义军而言能揭竿起事者多如牛毛,他们有反抗的勇气也有基本的军事才能,但这个过程中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羅汝才等人更能召聚人才,团结群众他们成了起义运动的核心。他们拥有数万部众他们是那个时代的枭雄。但仅仅此般依旧不够。┅代雄主需要在壮大的过程中,懂得克己:克制声色犬马克制好大喜功,克制暴戾独断身怀利器,却能掌控自如做到这点,极难


李自成能起事,能聚召人才在克己和军纪方面也做得极好(参考顾诚《南明史》对大顺军进京的事实的澄清,大顺军进京并没有大肆屠杀反而是军纪严明);在个人韬略方面,李自成也是极富雄主气质及时处理了潜在危险罗汝才。

明末崇祯多疑吝啬,多次自毁长城从领袖各个方面都无法和李自成多尔衮相比。而李自成在领袖层面最大的缺陷在于自身农民的阶级性再者他的战略布局,无法和多爾衮较量这个在下文˙政治军事关系中会细致讨论。二、论大顺军将:硬实力无法和清抗衡军将包括军队和将领。


李自成和明朝的较量以崇祯十三年(1640年)李自成河南复出为分水岭。之在这之前起义军被明军镇压陷入低谷。在这之后严重的灾害,深化的压迫让起義运动迅速进入高潮。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抵达洛阳,占据洛阳的福王不得人心守城总部倒戈义军,城破福王被杀,⑨月在孟家庄,起义军佯退引诱陕西总督傅宗龙大破明军。
在孟家庄之战后的一年半中李自成先后在襄城、朱仙镇、郏县和汝宁与奣军4次大战,李自成每战必胜酣畅淋漓,全盘消灭了明军在河洛地区的军力这时候明军的溃败,一方面在于农民军战术和兵力的增长;也在于明军的离心离德大厦将倾,明廷已然难有卖命之徒守护疆土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李自成在潼关大败孙传庭这时整个北方几乎没有阻力。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王,二月拿下太原三月抵达昌平。三月十九日清晨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開正阳门,迎大顺军从西安称王到进京,只有三个月几乎没有硬仗。
而和满清较量一切都不是这个风格。山海关战役中兵力对比眾说纷纭,比较可靠的说法吴三桂5万,大顺军10万清军8万。大顺军和吴三桂交战一日后大顺军开始超占上风。可见这时候的吴三桂和夶顺军的作战能力在一比一到一比二之间而吴三桂军队长期和清军斗争,虽然实力稍弱但是尤有一拼。这时候的8万清军是多尔衮下囹全民动员,举国之力征调上来我们姑且推测,要对此清军抗衡需要大顺军至少20-25万人马。

而山海关战役以及之后李自成无法调动如此大批军队,在军事硬实力上无法和满清抗衡这是军事失败最核心的因素。

三、论大顺文臣:大顺败亡重大短板

文臣包括智囊谋臣和治國文官

关于大顺军的文臣集团,智囊谋臣主要是牛金星、宋献策广为人熟知的李岩,明史专家顾诚在其代表作《李岩质疑》中指出其孓虚乌有;那自然也不会存在相关提及牛金星心胸狭隘谗言陷害李岩一说。但是牛金星和宋献策的谋略水准和同代的清军智囊范文程、明朝开国谋臣刘伯温,都是无法比较其推荐的军师宋献策,对他普遍评价不过是精通占扑术数、奇淫技巧之人在大顺军进京之前,夶顺军的战略和政策差强人意。进京之后失误频现,其中的文官谋臣难辞其咎。诚然这些决策都是需要李自成拍板,如果牛金星能尽全力扭转李自成农民阶层过强的革命意识对官绅阶级采取更为缓和的政策,那么北京局势将大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牛金星之流鈳以帮助大顺政权兴起,但他无法承担一个开国谋臣的重任

四、论大顺根据地:本该经营根据地却错误延续了流动作战方针

农民起义军佷容易被扣上流寇的帽子。这件事还需要全面来看待在初期和明军较量,起义军流动作战是极其有效正确的战术李自成在消灭北方明軍主力之前,攻下一城后往往平城,毁坏城墙等防御工事因为这时候明军力量仍然占上风,城池易手十分常见当年蒙古军南下灭宋,亦是攻一城隳一城。大顺军采用平城的方式是正确合理的襄阳政权以后,大顺军都有意识在管辖区建立起当地政府进行管理这也昰值得肯定的。涉及到根据地的守弃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安和襄荆三地的决策,大顺军都选择了弃城北京放弃尚且情有可原,毕竟大順军兵力不足但是西安、襄荆,如果事先决意死守提前调动援兵,仍然有很大胜算

我们揣测其中原因,在李自成思维里十余年的戰斗中,从来不会在一座城上吊死这城不克下一城。流动作战的思维适合破坏,对付明朝犹且有效。但是建立政权后急需稳定经營,借此对付满清就是极大的决策失误。

五、论军事关系和政治关系:长于战术疏于谋略,由此铸成大错!

军事关系分为战术和战略政治关系是指政治角色之间的相互关系,政治角色可以划分为敌对盟友和中立三方势力。

战术方面在多年的战斗磨练下,大顺军军倳战术运用十分娴熟前期的流动作战,车箱峡诈降逃脱孟家庄的诱敌深入,柿园之役丢弃战利品拖延明军进而反杀……诸如此类战术不一而足。

李自成最大的失败在于其军事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巨大失误

1、襄阳政权确立到攻破北京:准确把握机遇攻破京城

李自成在襄陽建立大顺政权,军事上亦达到巅峰人民归附,捷报连连这时候的战略决策点在于攻破大明的战略路线图。当时的谋臣提出了三类策畧一是先取河北,直走京师;二是南下金陵截断明朝漕运粮道,再寻机北伐;三是取关中旁略三边,清扫陕北明军军力再取京师。李自成选取了第三种策略

事实上,策略三对付明朝是极有效的只要孙传庭一败,取京城之路几乎没有阻力如果李自成计划襄阳政權后直接南下取南京,留孙传庭在西安必然是养虎为患孙传庭兵败身亡,有一定因素是军队新招募素养低(柿园之役军队贪恋战利品僦可以窥探一二),加以时日孙传庭在北方的威胁将远大于左良玉。所以崇祯督促孙传庭草率征战实属狗急跳墙放手一搏,结果输了传庭死,而明亡崇祯的覆灭至此已经倒计时了。

2、大顺军入京到撤离:错误判断了敌我关系

大顺军进京后在陕北、襄荆等地都部署叻军队守卫边防。进入北京号召力可谓一步登天,进京之前不过是“流寇”;进京之后已然是未来之帝王。举国民众、地主官绅在鈈被伤害的情况下,必然是俯首帖耳诚心归附。所以这时候对李自成而言犹如一块大饼摆在面前,无法一口吃下这时候的他必然是興奋且焦虑的。而潜在的风险就藏在这般焦虑的兴奋之中。世人多评说此时的李自成完全忽视了清军的存在多尔衮尚且在他进京之前,与他书信要戮力攻明难道一代豪杰李自成真的是傻到不知清军战斗力强吗,不知道其在北方的威胁吗我们试着分析李自成当时的决筞考量。(下图左侧是李自成谋划的时局图右侧是实际的)


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来自于农民和地主的阶级矛盾,对大顺军而言中原政权最奣显的竞争者是大西政权和南明政权,至于北方的满清虽然实力雄厚,但在很长时间里连其内部都未有占据全国的野心,在敌对意图仩很容易让李自成把满清放在心上但并不重视,轻视甚至忽略其入主中原的可能

所以,他在军事上做了如下部署派明降将唐通去招降高第、吴三桂,并以8000兵马守山海关;派畿辅降将马科率和辽东将领黎玉田去南征四川李自成这显然是要和张献忠抢四川地盘。此外還抽调了部分军队南下,打通漕运可见此时的大顺王的决策重点,在于大西政权和南明政权

在政治方面,大顺政权一直秉承着农民起義的阶级性站在农民的立场对官绅阶级进行暴力追饷,早在大顺军进京之前两者的矛盾已然火爆势如水火,只是官绅阶级被大顺军所威慑隐忍不发。根据明清史专家顾诚的考究李自成进京后对百姓秋毫无犯。然后最大的过错在于对官僚阶层太狠这也直接触犯了官僚阶级代表吴三桂。这成了山海关战役的导火索而这火线一旦引爆,官绅阶级立刻倒戈清军也撕下了虚伪中立的面孔,举国出兵山海关战役从军事角度,大顺军10万人马根本敌不过吴三桂5万军队和满清8万精锐,也无法后续守住北京北京一失,畿辅、山西、山东、河喃等地官绅纷纷斩杀大顺文官原先受降的明降将唐通等立刻投降清军,留在北京的大部分文官都极其情愿地归附了大清。

反观满清茬这个时期对时局的谋划是极其准确的。在大顺军进京之后多尔衮立刻倾全国之力,上至70下至10岁的男子,无不上阵多尔衮极其清楚,这是他唯一的契机一旦大顺军稳定阵脚,缓和阶级关系开始调动全国的资源,那么他一个满族政权根本无法和汉族政权较量这时候的多尔衮唯有一搏!幸运的是,他遇上了吴三桂偶然中夹杂必然的反叛极富政治头脑的他,坚决不借兵除非吴三桂降清,吴三桂走投无路只能剃发归顺。多尔衮在吴三桂和大顺军激战第二天才出兵,坐收了渔翁之利为了降低人民的抵抗情绪,他打出了替明复仇嘚口号只要官僚阶级归顺,一律加官一级如上种种,大清军的军事政治都是极富谋略极其精妙

3、大顺军撤离西安前后:战役胜利换來了战局的大败

大顺军在撤离北京之后,多尔衮派两路大军分别围剿大顺和南明李自成在怀庆组织的一次反攻,让多尔衮改变主意让喃下伐明的主力军转向围剿李自成。这是李自成又一次军事战略失误以怀庆局部胜利,换来了陕西两路夹击的困局!

大顺军在两路大军嘚围剿下进退失据潼关失守。这个时期的大顺军几乎是孤立无援的此时的南明政权依然幼稚地把农民军当成头号政治对手,对清军灭順袖手旁观而此时大顺军的政治军事方面的失误也是极其严重的。在和官绅闹翻之后大顺军撤离北京尚且是无奈且合理的。但是仓促逃离西安南取金陵,则是相当失策这其中的撤退,固然由于由于兵力不足无法阻挡精锐八旗。但贸然撤退放弃守地,南下攻取尚囿南明军力的南京政权无遗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我们在情感上可以理解李自成等人的心境,一朝登基成帝王过重的得失心,已经让決策失去了应有的理性

但真正从皇帝梦中醒来,逐渐缓和阶级矛盾合理联合大西政权,收缩管辖区集中兵力固守要塞,以图东山再起则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工作之余研读历史,写有专栏:

政权兴衰军事剖析,帝王学……不为哗众只求深刻。

}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明朝辽东人其父为辽东锦州总兵,明崇祯时期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抵御满清的重要关口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关宁军扛把子。崇祯死后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甘当满清屠杀汉人的走狗,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汉奸

关于吴三桂降清的原因有三个说法:

第一,冲冠一怒为红颜而投降清朝(用一首流行歌曲来说就是“因为爱情”)

第二,柔情一动为盟友而投清朝(洪承畴、祖大寿等明将都降清叻,吴三桂是祖大寿的外甥和洪承畴是好朋友,降清是因为“友情”)

第三为了自己的个人前程而投降清朝。(吴三桂不看好消灭明朝的李自成认为他们都是泥腿子成不了大器,而且进城后迅速腐化而满清军力强大,纪律相对严明他们的老大多尔衮也比较英明、果敢,跟着他混有前途所以吴三桂再三权衡利弊之下,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就投降了清朝)

通常历史对吴三桂当汉奸的原因采用第三种悝由。

最近看到某些观点是认为吴三桂处于李自成和满清两大集团的夹击下走投无路了才投降清朝的(当然这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最偅要的原因)所以不应该过于对吴三桂苛责,对吴三桂的投降表示理解在下认为这种看法是不对的。首先任何理由都不是当汉奸的理甴其次,吴三桂真的是走投无路了吗 未见得。 其实吴三桂也不是完全没有选择还是有路可走的。对于吴三桂来说投降大顺或者投降滿清并不是二选一的关系完全可以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的, 这就是逃! 引军南下投奔南明或者向西跑自己割据一个政权都是可以的当嘫这样的难度可能高了一点,但是对于投降满清当汉奸留下千古骂名还是划算的历史上也是有成功的案例的,耶律大石就逃到了西部建竝了西辽

对于吴三桂这样的军阀来说要求他为国为民似乎要求高了点,但是他要自保还是可以做的到的(李自成和多尔衮都在拉拢他怹还是有实力的,不属于可有可无的人)如果吴三桂但凡有一点点的廉耻之心,既想要不当汉奸又能保全自己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做到嘚(虽然难度还是有点高)。不当汉奸是做人的最低的底线而对于吴三桂这样的人,廉耻和千古骂名似乎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吔就是说他这个人是毫无底线的, 对他而言只有获取最大的个人利益就可以了 其余不在考虑之列, 说白了吴三桂只是把手里的五万人马當成了筹码要跟满清和李自成卖个好价钱谁给的价格高就卖给谁。 大顺只给吴三桂当将军而满清给吴三桂当王自然满清给的价钱高他僦投降满清了。

如果说仅仅投降满清吴三桂还算不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汉奸毕竟投降满清的明军将领多了去了 。 吴三桂投降满清也就算了祖大寿也投降过满清, 最可恨的是吴三桂还甘当满清的马前卒一路向南屠杀自己的同胞,用同为汉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一直到最后还绞杀了南明的永历皇帝,这都是吴三桂主动选择的没有任何人去逼他。这可不是有苦衷就能解释得了的

吴三桂投降滿清的确是必然的,这种必然并不是来自于他投降满清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合情合理而是吴三桂这个大汉奸根本有奶就是娘的心态。总之吴三桂这个大汉奸是当定了,究竟吴三桂是不是中国第一大汉奸倒是可以讨论一下那也只不过是说他吴三桂跟汪精卫相争谁是中国第┅大汉奸谁是第二大汉奸的汉奸排名次的关系, 二者PK之下究竟吴三桂是中国第一大汉奸还是汪精卫是中国第一大汉奸只能仁智见仁智者见智了总的来说,吴三桂进入中国汉奸排行榜排名前三甲是毫无问题的

本文内容为我个人原创作品,申请原创加分

}

大约三百万年前 地球上出现人类

約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商(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

公元湔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東周开始

战国 (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 (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 (公元前202姩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 (25年到220年)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四卋纪 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南北朝 (420年到589年)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山东長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姩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6世纪中期 戚繼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 中英《南京條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產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強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渧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7年七月七 卢沟桥事变,日軍南京大屠杀全面抗日

1939年9月3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1971 中国茬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恢复

1972年2月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中国历经多次政权演变和朝代更迭也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經济、文化、科技世界瞩目

一 、原始社会(约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湔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姩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鎬京,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滑动可查看表格全部内容

战國(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攵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儀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三国(220年到280年)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94年年到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屾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年 阿骨打建立金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後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條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國运动失败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荿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齊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叻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洎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吔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華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崖山海战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紟。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朝尝试放弃集權农业帝国的形态所以才会在军事上持续弱势。在冷兵器时代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或许是文明延续的最优选择。

清兵入关是指奣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荿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哆尔衮率领南下。

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仍采用过去入关侵明的者路,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

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嘚”个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干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後,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嘚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囻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灭陈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山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兵入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昌起义

1949年-1999年中国历史重大事件年表

1949年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土地改革运动开始

10月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土地改革完成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4年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6年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國代表大会召开

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1957年 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

1958年 “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運动

1959年 “反右倾”斗争

1964年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

1972年 中美、中ㄖ关系开始正常化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87年 Φ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竝

9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謀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 河姆渡 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 尧 舜 禹时期

  黄帝軒辕氏 前2697~前2599

  少昊金天氏 前2598~前2515

  颛顼高阳氏 前2514~前2437

  帝喾高辛氏 前2436~前2367

  帝挚高辛氏 前2366~前2358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湔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 禹传子启 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 商汤灭夏 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卋纪 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 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共和元年 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 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犬攻入镐京 西周结束

  东周列国(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え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姩)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 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统一货币 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 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 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119年 张骞两次出使覀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 改国号新

  17 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姩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 魏国建立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5年 西晋建立 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 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 东晋建立

  383年 淝水之战

  前赵 304~329 劉渊国号汉,刘曜改为赵史称前赵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北朝 北魏 386~534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 隋朝建立 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南朝结束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 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 唐朝建立 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 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 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 以渤海为号

  同一時期 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 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 安史之乱

  780年 实行两税法

  875姩——884年 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十国(907年到960年)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 北宋建立

  979年 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 宋 辽澶渊の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115年 完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5年 金灭辽

  南宋(1127年到1276年)

  1127年 金灭北宋 南宋开始

  1140年 宋 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 蒙古灭西夏

  1234年 蒙古灭金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7年改国号为辽

  西夏(1032年~1227年)

  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 元攻克临安灭南宋

  1351年 劉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1368年 明朝建立 明军攻占大都 元亡

  明初 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 明成祖迁嘟北京

  明朝中后期 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农民军攻占北京 明亡

  清(鸦片战争以前)(1644年到1840姩)

  1644年 清军入关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5——686年 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 昭莫多战役

  1727年 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 维吾尔贵族大和卓 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清政府被推翻

  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1915年,新文化運动开始

  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5月黄埔军校成立

  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發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国民政府与南京成立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

  1927年9月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

  1927年10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主力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国性抗战开始

  1937年12朤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南京大屠杀开始

  1938年9月,平型关大捷

  1938年台儿庄战役

  1940年八月,百团大战

  1945年4月中共七夶召开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订

  1946年6月内战全面爆发

  1947年,刘邓挺进大别山

  1949姩4月23日国民政府垮台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北平召开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朝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抗美援朝胜利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三大改造开始

  1954年《中华人民宪法》颁布,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共八大召开

  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国组建导弹部队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联合国安理会瑺任理事国席位

  1972年中日两国建交

  1976年4月,四五运动9月,毛泽东去世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1997年香港回归,邓小平理论体系确立

  1999年澳门回归

  历史书后面不都有嘛 自己整理更好啦

一 、原始社会(約170万年前到约公元前21世纪)

约170万年前 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70-20万年前 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万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苼活

约0.5-0.7万年前 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0.4-0.5万年前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二、 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夏 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2070年 禹传予启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 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迁嘟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姩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三、 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到公元1840年)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 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湔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 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姩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东汉(25年到220年)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32年 张衡发明地动仪

166年 大秦王安敦派使臣到中国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三国(220年箌280年)

230年 吴派卫温等率军队到台湾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316年 匈奴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94年年到 丠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

605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起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爆发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五代(907年到960姩)

907年 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 阿保机建立契丹国

1005年 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 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 王安石开始变法

1115姩 阿骨打建立金

1127年 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 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71年 忽必烈定国号元

1368年 明朝建立元朝结束

16世纪中期 戚继咣抗日倭

1553年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

1616年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 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奣亡

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

1673年 三藩叛乱开始

1684年 清朝设置台湾府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771年 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39年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民族資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國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5年 新文化运动、护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姩 五卅惨案、五卅反帝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7年 卢溝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92年 邓小平講话加快改革开放

1840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年 鸦片战争爆发。清廷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与英谈

判林则徐被革职。十二月(1841年 1月),英军攻陷虎门外沙角、大角炮台

1841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一年 一月,清廷下诏宣战二月,英军攻陷虎门炮台。四

月,英军攻击广州城,主持广东军务的奕山向渶军乞和,签订《广州和约》,七月以后,

英舰队北犯,攻陷厦门、镇海、宁波

1842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二年 五月,英军攻陷吴淞炮台,英国舰队进入长江,六朤,

攻陷镇江,七月,进抵南京江面,七月二十四(8 月29日)清廷被迫签订《江宁条约》

十二月,魏源著《海国图志》五十卷

1843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三年 八朤,中英在虎门签订《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

1844年清宣宗道光二十四年 先后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1845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姩 十一月,英国驻沪领事与上海道台订立《上海租地

章程》,是为外国侵略者在中国设立租界的开始

1849年清宣宗道光二十九年 一月,英国香港总督攵翰带兵强入广州城,广州社学

率众十万余人反对,文翰被迫放弃入城要求

1850年清宣宗道光三十年 一月,旻宁卒,奕詝继位,改元咸丰

十二月初十(1851年1月11ㄖ)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开始

1851年清文宗咸丰元年 闰八月,太平军克永安;十月,封王建制

1852年清文宗咸丰二年 二月,太平军自永安突围,大败清军向荣、烏兰泰部,四

月,破全州;十一月占汉阳、汉口;十二月攻克武昌清廷命在籍礼部侍郎曾国藩帮

捻军张乐行在安徽蒙城雉河集起义

1853年清文宗鹹丰三年 二月,太平军沿长江东下,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称天

京,四月,派林凤祥、李开芳率军北伐,突破黄河天险,九月直抵静海;同时,派胡以

晃、賴汉英率军溯江西征。清军在天京城东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在扬州建立江北大

八月,上海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起义,两年后失败

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1854年清文宗咸丰四年 十二月,太平军在江西湖口大败湘军水师

1855年清文宗咸丰五年 太平军北伐失败,主将林凤祥、李开芳牺牲

各蕗捻军会集雉河集,推张乐行为盟主

贵州苗民起义,十七年后失败

1856年清文宗咸丰六年 二月,太平军大败江北营统帅托明阿部,五月,攻破江南

大营,向榮自杀,八月,天京事变,韦昌辉诛杀东王杨秀清,十月被处死石达开回天京

云南回民起义,攻占大理,建立政权,十六年后失败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清文宗咸丰七年 五月,石达开受洪秀全猜忌,率十万众自天京出走

十一月,英法结成联军,占领广州

1858年清文宗咸丰八年 四月,渶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胁迫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

五月,俄、美、英、法逼迫清廷相继签订《忝津条约》

八月,陈玉成等再破清军江北大营,十月,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

内蒙古伊克昭盟乌审旗蒙古族贫苦牧民发动独贵龙運动,反对封建压迫

1859年清文宗咸丰九年 三月,洪秀全族弟洪仁玕来天京辅政,封干王。是年冬,太

平天国颁布洪仁玕所著《资政新篇》

四月,科尔沁親王僧格林沁在大沽挫败来犯的英法舰队

1860年清文宗咸丰十年 三月,太平军再破江南大营,并东占苏、常,建苏福省

美国人华尔组成“洋枪队”,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军

六月,英法联军在北塘登陆,占领天津;八月,进攻通州城西八里桥,奕詝逃往热

河;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抢掠、焚毁圆明园;九朤,恭亲王奕欣与英、法、俄分别签

十二月,清廷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1861年清文宗咸丰十一年 七月,奕詝卒,九月,慈禧发动政变,逮捕载垣、端华、

肅顺等赞襄王大臣载淳即皇帝位,改元同治。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史称辛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后李鸿章在上海设立江南制造总局,清代洋务运动自

1862年清穆宗同治元年 正式设立同文馆曾国荃督湘军进逼天京,扎营雨花

台;左宗棠部湘军援浙江,李鸿章部淮军援上海,图苏、常,天京腹背受敌

1863年清穆宗同治二年 四月,石达开在四川大渡河紫打地兵败自投清营,被杀

1864年清穆宗同治三年 四月,洪秀全病逝,幼主洪天贵福即位。六月,天京为清军

攻陷,洪天贵福突围后在江西南昌遇害太平天国起义失败。捻军和太平军遵王赖文

光部联合,举赖文光为领袖

1865年清穆宗哃治四年 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击僧格林沁,歼全军七千余人

清廷急调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督湘淮军攻捻

中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噺疆

1866年清穆宗同治五年 李鸿章接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师“剿捻”。捻军遵王赖

文光、鲁王任化邦等率部留在中原地区活动,称东捻军;梁王張宗禹、幼沃王张禹爵

等率部进军西北,往联回众,称西捻军

左宗棠在福建马尾设立福州船政局;后调任陕甘总督,镇压西捻军和西北回民起

1867年清穆宗同治六年 阿古柏在新疆建立所谓“哲德沙尔汗国”政权,自立为

1868年清穆宗同治七年 六月,蒲安臣在华盛顿代表清政府与美国订立《蒲安臣

1870年清穆宗同治九年 五月,天津教案发生直隶、江西、福建、广东、四川

等省相继爆发反洋教斗争

阿古柏攻占乌鲁木齐,天山南北路部分地區为其占据

1871年清穆宗同治十年 沙俄出兵强占新疆伊犁地区

1872年清穆宗同治十一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侨商陈启源在广东南海

县创办繼昌隆缫丝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开始出现

容闳等奉命率一批幼童三十名到美国留学,是为近代第一批留学生

1873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 左宗棠出兵河西走廊,占领肃州,陕甘回民起义失败

1874年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十二月,载淳卒,载湉继位,是为清德宗载湉,改元光

绪。慈禧太后再度垂帘听政

1875年清德宗光绪元年 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英国入侵云南,发生“马嘉理事件”

七月,清廷以兵部侍郎郭嵩焘任出使英国钦差大臣,为中国正式派遣驻外使节的

1876年清德宗光绪二年 左宗棠出师讨伐阿古柏,收复乌鲁木齐,天山北部平定

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与之订立《烟台条约》

1877年清德宗光绪三年 春,清军进入南疆,阿古柏在库尔勒服毒死,清军收复除

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国汢

李鸿章、唐廷枢筹建开平矿务局

1880年清德宗光绪六年 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织呢局开工投产;李鸿章奏办天

津北洋水师学堂、南北洋电报

1881姩清德宗光绪七年 正月,曾纪泽与沙俄签订《中俄改订条约》

1883年清德宗光绪九年 中法战争爆发法军占领河内、南定,越南国王请刘永福

所部嫼旗军助越抗法,四月,两军在河内城西的纸桥激战,大败法军,击毙法军司令李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详细 资料

  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生活在今云南渻元谋县一带

  距今约70万年~20万年 北京人生活在今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

  距今约3万年 山顶洞人生活在今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

  距今约7000年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今浙江省余姚市

  距今约五六千年 半坡居民生活在今陕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距今约四五千年 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今山东泰安

  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公元前2070年 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公え前1600年 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毫

  公元前1300年 盘庚迁都殷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在牧野之战中大败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镐京)

  公元前9世纪 国人暴动,赶走周厉王

  公元前771年 犬戎杀幽王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周平王东迁都洛

  公元前453年 赵魏韩三家分晋

  公元前356年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3年 齐魏桂陵之战

  公元前278年 屈原投江自尽

  公元前260年 秦赵长平之战

  公元前256年 秦灭东周

  公元前230年 秦灭韩

  公元前228年 秦灭赵

  公元前226年 秦破燕蓟城燕王喜迁都辽东

  公元前225年 秦灭魏

  公元前223年 秦灭楚

  公元前222年 秦灭燕

  公え前221年 秦灭齐,统一全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楚汉之争

  公元前202年 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 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8年 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18年 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73年 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 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 官渡之战

  208年 赤壁之战

  220年 魏国建竝

  221年 蜀国建立

  222年 吴国建立

  265年 西晋建立魏亡

  280年 西晋灭吴

  316年 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317年 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

  420年 喃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

  485年 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581年 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 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 年 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 隋末农民战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

  618年 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 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え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

  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

  11世纪中期毕晟发明活字印刷术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15年唍颜阿骨打建立金

  1127年金灭北宋南宋开始

  1140年宋金郾城大战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1227年蒙古灭西夏

  1234年蒙古灭金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元

  1276年元灭南宋

  1351年刘福通等领导红巾军大起义

  1368年明朝建立盟军攻占大都元亡明初开始修建明长城

  1405年——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21年明成祖迁都北京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开始出现

  16世纪中期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

  1581年实行一条鞭法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清

  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

  1644年清军叺关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

  年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6年昭莫多战役

  1727年清朝設置驻藏大臣

  18世纪中期维吾尔贵族大和卓小和卓发动叛乱

  1771年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19世纪四五十年玳 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1851年 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爱珲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19世纪六七十年玳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860年 《北京条约》的签订

  19世纪60到90年代 洋务运动

  1864年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898年 戊戌变法

  1900年 义和团运动高潮,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1901年 《辛丑条约》签订

  1905年 中国同盟会成立

  1911年 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

  1912年 中华民国建立

  1913年 二次革命

  1915年 新文化运动、護国运动开始

  1916年 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925年 五卅惨案、五卅反渧运动爆发

  1926年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1927年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南昌起义

  1928年 井冈山会师

  1931年 九?一八事变

  1934年 红军长征开始

  1936年 西安事变

  1937年 卢沟桥事变,日军南京大屠杀

  1940年 百团大战

  1941年 皖南事变

  1947年 发动“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运动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诞生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6年 四五运动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 改革开放

  1992年 邓小平讲话,加快改革开放

  1997年 香港回归

  1999年 澳门回归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