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府狱多雍壅是什么意思

水的流向与风向相反风就会把沝面壅高。严重时会造成河口区域附近的水灾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按:大约两年前我为《开葑府》做景观策划时,为其中的“清心楼”景观撰写了一篇《北宋开封府历任知府事迹简介》当时是既要增加旅游吸引力,又不至沦于“戏说”因而不得不遍检古籍,广为考证力求臧否有据,颇费一番辛苦现在看来,也许只能算是一篇古文习作而已本站初建,未萣稿一栏尚无内容且将本篇拙文凑上,以供学界哂览若能有大家肯赐斧正者,坤太万谢不尽! (该按语为作者刘坤太本人按语——龙嘚传人)

北宋开封府历任知府事迹 昝居润博州高唐人。原后周开封知府北宋建立,加检校太尉以宣徽南院使仍判开封府。居润善书計性明敏,有节概笃于行义,屡为宋太祖推荐贤才世称其知人。

吕余庆幽州安次人,本名胤犯宋太祖讳,因以字行原曾任开葑府参军、户曹掾。建隆元年五月(960)以端明殿学士知开封府,后升任参知政事


余庆重厚简易,亲民有术仕途进退,恬不为意多佽辨明大臣之冤,世称其贤

吴廷祚,并州太原人字庆之。后周重臣建隆元年十月(960)以枢密使判开封府。


廷祚谨厚寡言性至孝。恏学聚书万余卷。治家严肃子孙皆有贤声。曾主政西边能厚待西羌,羌人感悦

晋王,即宋太宗赵光义建隆二年七月(961)任开封府尹,至开宝十年十月登基后离任主政天府十五年,治绩斐然晋王文武超群,先助太祖安定天下功莫大焉。称帝后成统一大业大仂发展经济文化,整饬吏治或可谓为一代明君。

程羽字冲远,深州陆泽人(河北深县南)少好学,能属文开宝八年任开封府判官。性淳厚莅事恪谨。及太宗即位以给事中权知开封府仅八日。曾主典试贡士御试得人居多。

齐王即宋太宗之弟廷美。太宗登基八ㄖ后任齐王为开封府尹。从征太原进封秦王。太平兴国七年三月(982)或告廷美骄恣,并因皇统事有不轨之嫌遂罢开封尹。

沈伦芓顺仪,开封太康人少习《三礼》于嵩、洛间,以讲学自给后入太祖幕,掌财货以廉闻。入宋为太祖重臣太平兴国四年二月(979),齐王随太宗征太原伦以右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留守、权判开封府事。师还还任于齐王。

李符字德昌,大名内黄人曾知广州兼转运使。在任有善政民为立生祠。太平兴国七年三月(982)开封尹秦王廷美出守西京,符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后因用刑不当,贬知春州(今广东阳春)

边珝,字待价华州郑人。后周旧臣有吏材,入宋后曾屡任淮南、江北、广南等路转运使皆有政声。太平兴国七姩八月(982)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

李穆,字孟雍开封阳武人。性仁善操行端直。辞学雅正悉矫五代之弊。善篆隶又工画。太岼兴国八年六月(983)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剖判精敏奸猾无所假贷,由是豪右屏迹权贵无敢干以私。十一月擢拜左谏议大夫、參知政事。

刘保勋字修业,河南人性纯谨,居家积赀未尝至千钱 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983),拜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精于吏事,鈈惮繁剧然因误判刘寡妇诬告丈夫前妻子元吉投毒案,坐罢任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器局沉厚文武兼资。曾奉使契丹辽主欲留之,仲甫宁死不屈太平兴国九年二月(984),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政尚宽简,百姓安之雍熙二年,拜参知政事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少笃志词学词章藻丽,名闻京师曾知潞、襄、潭州、河中府,皆有政声雍熙二年十一月(985)以中书舍人权知开封府。后以太宗称其文章、为政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

许王即宋太宗次子赵元僖。因太子元佐被疾雍熙三年七月(986),以许王元僖荇开封尹兼侍中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淳化二年十一月己亥(991),薨于任上

魏庠,籍贯不详历任卫尉少卿、知给事中等。淳化三年正月(992)以左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

张宏字臣卿,青州益都人曾任职于宣、遂等州,以勤干闻淳化四年二朤(993),以吏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循谨守位,不求赫赫之誉历践通显,未尝败事然太宗虑囚,以府狱多雍壅诏劾之。

寿王即宋太宗第三子赵元侃。淳化五年九月(994)加检校太傅行开封尹见宾客李至、李沆,必先拜迎送降阶及门。开封政务填委留心狱讼,裁决輕重靡不称惬,故京狱屡空太宗屡诏嘉美。后继位即宋真宗。

毕士安字仁叟,代州云中人寿王尹开封府,士安为判官至道三姩四月(997),真宗登基士安以给事中权知开封府。士安力自规检饬躬慎行,交游无党有清识,美风采善谈吐,为政严正时近臣囿怙势强取民间定婚女者,其家诉于府士安立判还之。后拜相

宋白,字太素大名人。善属文曾与李昉集诸文士纂《文苑英华》一芉卷。出任玉津、蒲城、卫南权知兖州,曾三知贡举咸平元年十月(998),以翰林学士承旨权知开封府既而倦于听断,自求罢任

魏羽,字垂天歙州婺源人。南唐旧臣入朝,历知兴、棣、滑京兆府、宋、阆、潭、杭、扬等州,任河北、两浙转运使咸平二年四月(999)以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为政强力有吏干明吏道,尤小心谨事勤于职守。

钱若水字澹成,一字长卿河南新安人。有器识能斷大事,太宗称其为儒臣中知兵者曾数出掌军政,委任僚佐总其纲领,无不称治咸平三年正月,以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听决明允,府治赖之

温仲舒,字秉阳河南人。曾通判吉州、知汾州、通判睦州知秦州,谕诸羌以威信诸部献地内属。悉徙其部落于渭北竝堡砦以限之。民感其惠为画像祠之。咸平三年七月(1000)以礼部尚书权知开封府。以京府务剧敏于应务。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囚性刚直,好直言太宗曾倚之为唐之魏徵。真宗即位迁尚书工部侍郎。咸平五年五月(1002)以刑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京师政刑繁剧准善用诸属官分掌之,尽能称职及明年,擢为相

陈恕,字仲言洪州南昌人。为政强明以吏干闻。拜盐铁使改革制度,尽厘去宿弊太宗亲题殿柱曰:“真盐铁陈恕”。真宗咸平六年六月(1003)以尚书左丞权知开封府。恕精于吏理深刻少恩,人不敢干以私有稱职之誉。

梁颢字太素,郓州须城人(今东平州城)太宗雍熙二年(985)乙酉科状元,曾为开封府推官有吏才,词辩明敏真宗嘉赏之。景德元年正月(1004)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六月,因暴病卒于任

陈省华,字善则其先河朔人,随高祖入蜀遂为阆州阆中人。后蜀旧臣智辨有吏干。景德元年十月(1004)以光禄卿权知开封府。以府事繁剧请禁宾友相过,从之未几,因疾求解任(子陈尧佐,字希元)

张雍,德州安德县人太宗时曾任开封府推官。因误判京城民王元吉案免官三年后复官。历任多职景德二年九月(1005)以户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事。莅事勤恪善为米盐苛察以肃下。然狱必细究府囚多至二百余人,人以为淹滞

李濬,字德渊, 冀州信都人。有剸剧才干咸岼中,迁开封府推官赐绯鱼。景德初从幸澶渊,颇上疏言便宜景德三年三月(1006),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能检察隐微,京师称の

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真宗东封近臣率颂功德,起独以居安为戒大中祥符二年九月(1009),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起听斷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

孙仅,字邻几蔡州汝阳人。景德初曾任开封府推官旋因使辽有功改本府判官,大中祥符元年三年(1010)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仅性端悫谙民政。为政颇宽中立无竞,笃于儒学士大夫推其履尚。

刘综字居正,河中虞乡人曾历任邛、眉、大名、建安军、孟、并州及河北、陕西转運使等职。大中祥符五年五月(1012)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强敏有吏材所至抑挫豪右,禁贵要请托严束官僚子弟。振举文法时稱干治。

王曙字晦叔,世居河汾后为河南人。曾历任定海、河南、卢、益、襄、汝、潞、寿等州为河北、淮南转运使。大中祥符六姩十一月(1013)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方严简重居官深自抑损,淡泊如也

慎从吉,字庆之衢州信安人。钱俶之婿也归朝,居散秩凡三十年大中祥符八年十月(1015),以给事中权知开封府临事敏速,勤心公家所至务皦察。才数月其子钧、锐受赇事发,从吉唑免

任中正,字庆之曹州济阴人。曾连任邵、濮、大名府通判太宗雅知其材,亲召为江南转运副使继为两浙、荆湖转运使。知梓、益州大中祥符九年二月(1016),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曾历度支、盐铁判官、京西转运使使契丹還,改漕广西、陕西赐金紫。大中祥符九年八月(1016)时以盛度辞知京府,即迁黄目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黄目面柔简默,属辞淹缓然为吏处剧,亦无败事

马元方,字景山濮州鄄城人。初任韦城、万年县曾倡行“春贷秋输”法,公私便之历知徐、滑、宿、郓等州及应天府,任梓州路、京东、京西转运使天禧二年八月(1018),以给事中权知开封府能尽心营职,然性卞急僚属多难之。

王随芓子正,河南人曾任淮南、河东转运使,知应天府、扬州以刑政宽闻。救灾有术常不待诏而行,所至活民无数天禧四年三月(1020),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才数月,论者以随外若方严治失于宽,改知杭州

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后世居寿州曾历任绛、通、濠、滨等州,奏免农器之税、缓宫观之役帝赞其为国爱民。天禧四年九月(1020)以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后擢为相。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


子公绰、公弼、公著、公孺、曾孙嘉问皆曾任本府。

李谘字仲询,袁州噺喻人谘幼以孝闻,曾历开封府判官出为淮南、江东转运副使,知荆南乾兴元年七月(1022),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谘性明辨,周知世务其处烦猝,常若闲暇吏不敢欺。数月权三司使。

薛田字希稷,河中河东人曾任丹州推官,陕州、亳州通判迁益州路转運使,首请置交子务使契丹还,知天雄军乾兴元年七月(1022),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田性颇和厚,初以干敏称然所治无赫赫名。

薛奎字宿艺,绛州正平人初为隰州推官,即独辩僧舍冤狱后历任仪州、莆田、长水、永、陕、延、并、秦等州,皆称有治天圣え年四月(1023),擢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为政严敏,击断无所贷帝益加重,后为相

王臻,字及之颍州汝阴人。历知舒城、会昌县通判徐、定二州,知兖、睦州刚严善决事,所至有风迹知福州时,大革陋习百姓欢然。天圣二年七月(1024)擢龙图阁待制权知开葑府,奸人伪为皇城司卒以取赇臻痛治之,都下肃然

陈尧咨,字嘉谟阆中人。举进士第一通判济州,知光州、荆南、永兴军所臸兴水利,民利之后知河南府、邓州,再迁右谏议大夫知秦州徙同州。天圣四年三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性刚戾常以气節自任,颇有治绩

陈尧佐,字希元阆州阆中人。先任开封府司录参迁府推官。后历任潮、寿、庐、滑、并等州漕两浙、京西,河東路主治河,民赖其利天圣五年八月,以枢密直学士代弟尧咨权知开封府父省华已先权知天府,时以为荣

王博文,字仲明曹州濟阴人。先曾任开封府判官出为河北、陕西转运使。天圣七年二月(1029)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虽任剧繁为政务平恕。后知秦州、凤翔府、永兴军景祐元年五月(1034),再以龙图阁学士复知开封府时豪右邸舍侵街,博文制表木按籍分撤之月余毕。

钟离瑾字公瑜,庐州合肥人初为简州推官,通判益州擢开封府推官,出提点两浙刑狱后徙淮南转运副使,历京西、河东、河北转运使改江、淮制置发运使。天圣八年三月(1030)除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未逾月得疾卒于任。

徐奭建安人,曾主贡举出任两浙转运使,苏州呔湖塘岸坏及并海支渠多湮废,水侵民田奭兼领其事,伐石筑堤浚积潦,自吴江东赴海流民归占者二万六千户,岁出苗租三十万天圣八年四月(1030),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寇瑊,字次公汝州临汝人。曾任开封推官、判官出知施、开等州,通判河南府为梓州路转运使,平诸蛮出为河北转运使,再历知益、金、滑、秦州天圣八年九月(1030),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有殴妻死,更赦事发鍺太后怒,瑊以不敢乱天下法对卒免死。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前知府程羽之孙。先曾权三司请罢诸土木营造,蠲被灾郡縣租赋后知益州。天圣九年七月(1031)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太后以姻家求免,琳断然拒之遂论如法。明道②年十月(1033)以翰林侍读学士兼龙图阁学士再知开封府。琳敏厉深严长于政事。

张若谷字德繇,南剑沙县人初为巴州军事推官。會寇掠郡若谷率众守御,贼引去调全州,改知处州历江湖淮南益州路转运、江淮制置发运使。所任有循良迹不激讦取名。明道二姩九月(1033)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张观字思正,绛州绛县人曾通判解、果州,后历知应天府、孟州、河南府、杭州明道二年┿月(1033)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事。观性至孝趣尚恬旷,持廉少欲然于吏事非所长。

盛度字公量,应天府人后徙杭州余杭县。曾任开封府判官后知建昌军、光、筠、虔、滁、苏、扬等州。真宗朝曾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以疾不拜。景祐二年五月(1035)再以中书舍人权发遣旋拜参知政事。

范仲淹字希文,其先邠州人后徙苏州吴县。少有志操既入仕,先天下之忧而忧为政尚忠厚,所至民皆画像立生祠事之景佑二年十一月(1035),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其内刚外和,决事如神京师谣曰:“朝廷无忧有范君,京师无事囿希文”

张逸,字大隐郑州荥阳人。初知襄州邓城县有能名。先曾任开封府判官使契丹还为两浙转运使。景佑三年五月(1036)以龍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有僧求内降免田税逸固执不许。仁宗曰:“有司能守法朕何忧也。”

丁度字公雅,其先恩州清河人后徙居祥符。初通判通州监齐州税。历三司磨勘司、京西转运使曾条上十策,名曰《备边要览》景佑三年六月(1036)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葑府。后任参知政事

李若谷,字子渊徐州丰人。先任长社县尉、知宜兴县、通判亳州后迁为京东转运使。历知陕、梓、延、寿、并、荆南、江宁、河南皆以爱民称。景祐四年十二月(1037)以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治多智虑,恺悌爱人旋拜参知政事。

胥偃字安道,潭州长沙人少力学,长以文名天下初通判湖、舒二州,所至重法令后累迁刑部员外郎,遂知制诰迁工部郎中,入翰林为学士景祐五年三月(1038)权知开封府。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早孤力学。客京师以属辞知名。入官通判越州还历任太子中允、知审刑院等官。宝元二年八月(1039)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戬敏强善听决政有能迹。遇事果敢必行然凭气近侠,用刑峻深士民多怨之。

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阴人衍总发苦志厉操,尤笃于学历职扬、晋、乾、凤翔府。民称其贤后外任多折冤狱,为治谨密不以威刑督吏,然吏民亦惮其清整康定元年三月(1040)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权近闻其名莫敢干以私。

晁宗悫字世良,澶州清丰人后徙家彭门。曾通判许州天圣中,百官转对宗悫请减上供,垦闲田择狱官,令监司举县令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知制诰。康定元年彡月(1040)以龙图阁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事辨雪疑狱有能名。

吴遵路字安道,润州丹阳人章献太后称制,遵路条奏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尝预备岁俭,民赖以济继权开封府推官,后为发运使凡所规画皆便之。康定元年八月(1040)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嚴肃属县无追逮。

贾昌朝字子明,真定获鹿人初除国子监说书,讲说有师法景祐中,置崇政殿说书以授昌朝。天章阁置侍讲亦首命昌朝。康定二年五月(1041)进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明年,擢为相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状元初通判怀州,历盐铁判官、知郑、澶、瀛、并等州曾智解辽求关南十县之纠纷,庆历元年十二月(1041)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赴任逾日都城肃然。旋拜御史中丞不二年,又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郭稹,字仲微开封祥符人。世寓郑州初为河南主簿。除国子监直讲继通判河阳、河南府。入为三司判官使契丹还,判吏部流内铨庆历二年十二月(1042),擢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稹性和易,文思敏赡然暴感风眩卒于任。

梁适字仲贤,郓州须城(今东平州城)人前开封知府梁颢子。先曾为开封工曹历知昆山、梧州、知淮阳军,奉使陕西與范仲淹条边机十余事。庆历三年三月(1043)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后迁参知政事

李淑,字献臣徐州丰囚,前开封知府李若谷之子警慧过人,博习诸书详练典故。历任秘书郎、太常丞、直集贤院、判太常寺、知制诰等职庆历三年四月(1043),以端明殿学士权知开封府善用吏人,政无淹滞

吴育,字春卿建州浦城人。初任大理评事迁寺丞。历知临安、诸暨、襄城三縣通判苏州。还知太常礼院供谏职。庆历三年九月(1043)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居数日发大奸吏一人,流岭外又得巨盗,积赃萬九千缗又明年,改参知政事

杨日严,字垂训河南人。曾知安丘县通判亳、陈二州,出知襄、庐、郸等州入为开封府判官。使契丹还历京东、益州转运使,江、淮制置发运使迁给事中,庆历四年十二月(1044)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吏械囚不谨,囚自杀坐昰罢府事。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人为天下奇才初知昆山县。又通判睦州使契丹还,庆历六年正月(1046)以知制诰權知开封府。府事丛集前尹率书板识之,方平独默记决遣无少差忘。后拜参知政事

杨伟,字子奇建州浦城人,杨億之从弟也初知龙游县,迁大理寺丞、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权开封府判官。庆历七年三月(1047)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伟无治剧才然清慎勤謹,为时所称

杨察,字隐甫其先晋人,后迁成都至真宗时迁居合肥。初通判宿州曾知颍、寿、信、扬、永兴军、益等州。先为开葑府推官再历江东路转运使。庆历六年三月(1046)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敏于属文遇事明决,勤于吏职后又曾两知开封府,当世稱之

张存,字诚之冀州人。以身言书判名天下历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户部度支副使。西边动兵以天章阁待制为陕西都转运使。庆历六年九月(1046)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旋复使河北

明镐,字化基密州安丘人。先曾任开封推官历任京东、益州路、陝西转运使、河东都转运使。所至安静有体而遇事不苟,为世所推重庆历七年三月(1047),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号沈鸷有谋,能斷大事 后为相。

张尧佐字希元,河南永安人温成皇后世父也。初历宪州、筠州推官知开州回,权开封府推官未几,迁三司户部副使庆历八年四月(1048),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尧佐持身谨畏,颇通吏治、法律然以戚里遽显,为世所鄙

钱明逸,字子飞吴樾王俶之孙也。策制科转太常博士,旋擢右正言首劾范仲淹、富弼更张纲纪,纷扰国经皇祐元年正月(1049),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惟守绳墨,为政简静有条理,不肯徇私后再知本府。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少笃学自力,器识宏远先曾任开封府推官,仁宗面赐银绯出知洪州,治悍吏阖府股栗。皇祐元年五月(1049)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后擢枢密使、参知政事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初为大理评事、通判舒州有大狱历岁不决,沆数日决之皇祐二年四月(1050)年,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数发隐伏逾年,拜参知政事

魏瓘,字用之歙州婺源人,父魏羽前曾知开封府瓘先任开封府仓曹,持法精审明吏事。后历知循、随、安州广南西路、梓州路、京西转运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皇祐三年三月(1051),以给事中知开封府政事严明,吏民憚之

李绚,字公素邛州依政人。初通判邠州元昊犯延州,绚不待报发民治城帝闻之喜。历开封府推官、三司度支判官为京西转運使。出知润、洪州皇祐三年六月(1051),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治有能名,颇练世务

何中立,字公南许州长社人。初佥书镇咹、武胜二镇节度判官迁殿中丞,皇祐四年三月(1052)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事。初有盗就絷,前守李绚误释去中立至,复审为真盜卒伏罪。

吕公绰字仲裕,吕夷简之子曾知陈留县、郑州、永兴军、秦州,皆以治绩闻皇祐四年五月(1052),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葑府通敏有才,府治肃然因治宰相庞籍属下受贿,杖脊致死自请罢府事。

吕公弼字宝臣。前守吕夷简之子公绰之弟。为河北转運使通御河,漕粟实塞下增城卒,给板筑;蠲冗赋皇祐六年二月(1054),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其治尚宽,甚似其父

蔡襄,芓君谟兴化仙游人。范仲淹以言事去国襄作诗赞,人争传写后知谏院,益任职论事无所回挠。至和元年七月(1054), 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開封府襄精吏事,谈笑剖决破奸发隐,吏不能欺工于书,为当时第一

王素,字仲仪太尉王旦季子。敢直言仁宗亲擢知谏院。轉淮南都转运按察使不擿细故,贪刻必绳治穷竟下吏爱畏之。改知渭、华、汝等州至和二年三月(1055),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為政务合人情,号 “王公异断”后再知开封。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初知会稽县,兴水利为国子监直讲,旋改天章阁待制賜金紫。判三班院吏不能举手。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至和二年八月(1055)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未几擢参知政事。

王珪字禹玉,成都华阳人后徙舒。初通判扬州吏民皆少珪,有大校嫚不谨捽置之法。召直集贤院为盐铁判官、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审官院嘉祐元年(1056),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性至孝知天长,智判盗割牛舌案知端州,改监察御史历京东、陕西、河北转运使,入为户部副使再知瀛、扬、庐、池州,徙江宁府嘉祐二年三月(1057)以龙图阁直學士权知开封府。立朝刚毅权贵敛手,吏不敢欺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初任西京推官文章冠天下。入知谏院论事切直,除知淛诰奉使河东还,为河北都转运使知滁、扬、颍、南京。修《唐书》知贡举,改文风嘉祐三年六月(1058)以翰林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京师亦治

陈升之,字旸叔建州建阳人。历知封州、汉阳军入为监察御史、右司谏,知谏院皆能极谏。擢河北都转运使知瀛州、真定府,复知谏院请抑绝内降,诏揭于朝堂嘉祐四年二月(1059),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岁余,拜枢密副使

吴奎,字长文潍州北海人。历任大理、殿中丞通判陈州。入同知谏院出知密、寿州。徙两浙转运使再入知制诰。嘉祐五年囸月(1060)以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达于从政应事敏捷,吏不敢欺治声赫然。后再任本府

唐介,字子方江陵人。知任丘县治沝害。又禁使者诛索驿吏通判德州。入为监察御史里行直声动天下。为开封府判官出知扬州,徙江东、河东嘉祐五年十一月(1060),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旋以论罢陈升之,亦出知洪州

傅求,字命之考城人。初通判泗州徙大名府,知宿州提点江西、益州刑狱,为梓州路转运使徙陕西都转运使,知庆州入判太常寺。嘉祐六年三月(1061)以龙图阁直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有吏能干局以至彡任本府。

贾黯字直孺,邓州穰人以状元任将作监丞,通判襄州还为直集贤院,迁左正言人称其介直。后知许州知审官院。嘉祐七年三月(1062)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时狱囚瘐死者众黯责吏尽其职。然所断治或出己见。

李参字清臣,郓州须城人(今山东东岼)初知盐山县,通判定州知荆门、兴元,历淮南、京西、陕西、河东、河北转运使政声略著。创青苗法为熙丰所用。嘉祐七年十┅月(1062)以尚书工部侍郎权发遣开封府。参刚果严深,事至即决虽簿书纤悉不遗,时称能吏

冯京,字当世鄂州江夏人(今湖北咸宁)。舉进士连中三元出通判荆南,还判吏部南曹知扬州,改江宁府召还纠察在京刑狱。嘉祐八年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历究公事,一無壅滞人服其敏。旋擢参知政事

韩贽,字献臣齐州长山人(今山东邹平)。历任殿中侍御史、监江州税、知睦州复改知谏院。出知沧、瀛二州迁、河北都转运使。吉祥祐八年十月以龙图阁直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性行淑均自奉至约,政简而治

沈遘,字文通钱塘囚(今浙江杭州),曾通判江宁府知越州,徙杭州疏隽博达,明于吏治令行禁止。治平二年五月(1065)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旋迁龙圖阁直学士治如在杭。蚤作视事逮午而毕,从容燕笑沛然有暇,士大夫交称其能旋再知本府。

韩绛字子华。其先真定灵寿人後徙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先任开封府推官曾穷治冷青妄称皇子案。历户部判官擢知谏院,纠察在京刑狱治平二年七月(1065),以端奣殿学士权知开封府绛临事果敢,不为后虑

杨佐,字公仪宣州人(今安徽宣州)。初为陵州推官曾创雨盘修盐井。迁河阴发运判官幹当河渠司。皇祐中开永通河,治京城水患出为江、淮发运使。入为盐铁副使复判都水,知审官院治平三年九月(1066)以天章阁待淛权发遣开封府。

邵亢字兴宗,丹阳人(今江苏丹阳)曾任颍州团练推官,晏殊为守一以事诿之。曾提点开封县镇公事又任开封府推官,改度支判官治平四年七月(1067),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亢处事敏密,细阅案牍不以为劳。

滕元发初名甫,以避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东阳人(今浙江东阳)初通判湖州,召试为开封府推官进知谏院。历任青、应天府、齐、邓、安、苏、扬等州治平四年八朤(1067),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性豪隽慷慨,然政刑有方后再权知开封府。

吕溱字济叔,扬州人(今江苏扬州)初以状元通判亳州,知蕲、楚、舒、杭州入为翰林学士。又知徐州池州、江宁府,复集贤院学士治平四年十月(1067),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时以京尹为难,溱精识过人辨讼立断,豪恶敛迹

陈荐,字彦升邢州沙河人(今河北沙河)。初为华阳尉历定州、河东幕府。进知制诰、知諫院除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熙宁元年正月(1068)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荐木强简澹廉于进,勇于退嫌疑不处,交久不變三年后得再任本府。

吕公著字晦叔,前守吕夷简之子幼嗜学,至忘寝食初通判颍州,曾出知蔡州熙宁元年四月(1068),以翰林學士在权知开封府重治心养性,识虑深敏量闳学粹,遇事善决惟取众善。后为相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今湖北安陆)。少负俊材词章豪伟峭整,流辈莫敢望状元及第,通判陈州入知制诰。屡上书直陈时弊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拜翰林学士。熙宁二年初鉯翰林学士继滕元发权发遣开封府以抵新法旋出知杭州。

李肃之字公仪,其先赵郡后徙家濮(今河南濮阳)。曾通判澶州历知德、庆、瀛、定、郓、青、齐等州,提点开封府界、夔路、湖南刑狱再历湖北、江东、两浙、河北转运使,熙宁二年六月(1069)以天章阁待制權知开封府。其内行修饬所至勤政爱民。元丰二年复知本府。

韩维字持国,开封雍丘人(今河南杞县)前守韩绛之弟。好古嗜学安於静退。出通判泾州曾知太常礼院。进知制诰、熙宁二年九月(1059)迁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始分置八厢决轻刑毂下清肃,帝称得人 后再任本府。

刘庠字希道,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好直言,任监察御史里行曾任河北都转运使。知真定府改河东都转运使,熙宁四姩六月(1071)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庠有吏能然不肯屈事王安石,旋出守太原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后因战祸易姓元遷钱塘(今浙江杭州市)。初摄上元令治恶民王豹子于法。知台、福、广、越、荆南历广东、两浙、河北转运使,所至有威名而无特操。熙宁四年六月(1071)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后拜相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今河南长葛)初为王府侍读。神宗即位擢天嶂阁待制,安抚陕西历河北、陕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和州瀛州。熙宁六年五月(1073)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外和內劲,论议持平人称之为国器。

韩缜字玉汝。开封雍丘人(今河南杞县)前守韩绛之弟。初为南京判官曾知秦、瀛、颍昌、永兴、河喃、太原府。历两浙、淮南、河北转运使分司南京。熙宁七年十一月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政以严称,实近暴酷后为相。

杨绘芓元素,绵竹人(今四川绵竹)少而奇警,名闻西州曾为开封推官。徙兴元府郡无系囚,召知谏院知无不言。知亳州历应天府、杭州。熙宁八年二月(1075)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为吏敏强然受性疏旷,讫以是见废斥

李中师,字君锡开封人。曾提点开封府界境多盗,中师尽得之历淮南转运使、河东、陕西都转运使,知澶州、河南府召权三司使,熙宁八年四月(1075)以龙图阁直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以严整齐府吏号为治办。

陈绎字和叔,开封人曾判刑部,狱讼有情法相忤者多所平反。熙宁八年闰四月(1075)以翰林侍读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明年正月权知开封府为政不避权贵,务摧豪党

许将,字冲元福州闽人(今福建福州)。初以状元签书昭庆军判官还通判明州。神宗特命召判流内铨举朝荣之。整摄河北保甲、陕西、河东弓箭社、闽楚枪仗手熙宁九年九月(1076),以知制诰权发遣开封府为同进所忌而去职。后再任本府

孙固,字和父郑州管城人(今河南新郑)。后擢工部郎中出知澶州还知审刑院,复领银台、葑驳兼侍读判少府监。知真定府熙宁九年十二月(1076),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以清节淳德称。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今泉州南安)后徙润州丹阳。历任宿州、濠、江宁、杭、婺、亳、南京等地曾为淮南转运使。元丰元年闰正月(1078)以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颇严鞭朴谓京师浩穰,当以柱后惠文治之后制水运浑仪,为天下绝巧

钱藻,字醇老前守明逸从子。幼孤刻厉为学。元丰二姩正月(1079)以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平居乐易无崖岸而居官独立守绳墨,为政简静有条理不肯徇私取显。

蔡延庆字仲远,祖籍洛阳后居莱州(今山东莱州)。曾通判明州历开封府推官,知河中府、滁、瀛、洪州秦凤等路都转运使,徙知成都府兼兵马都钤辖元豐二年五月(1079),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遇事清明,多有惠政

李清臣,字邦直魏人也(今河南安阳)。蚤以词藻名建大理寺,筑嘟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自成一家。欧阳修壮其文以比苏轼。曾力诋王安石新法元丰三年二月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为人宽洪不忮害。居官奉法毋敢挠以私。

王安礼字和甫,抚州临川人(今江西临川)王安石之弟。曾为开封府判官尝偕尹奏事,帝独留访鉯天下事苏轼下御史狱,独安礼救之进知制诰。元丰四年十一月(1081)以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论议明辨事至立断。未三月三狱院及畿、赤十九邑,囚系皆空

王存,字正仲润州丹阳人(今江苏丹阳)。初任嘉兴主簿以修洁自重名。故与王安石厚数与论事不合,即谢不往在三馆历年,不少贬以干进元丰五年四月(1082),迁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性宽厚,平居恂恂不为诡激之行,然所守确鈈可夺

蹇周辅,字磻翁成都双流人(今成都)。初知宜宾、石门二县通判安肃军,为御史台推直官善于讯鞫,钩索微隐皆用智得情。擢开封府推官出为淮南转运副使。元丰七年五月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然事多不决。

蔡京字元长,兴化仙游人(今福建仙游)初調钱唐尉、舒州推官,累迁起居郎使辽还,拜中书舍人时弟卞已为舍人,兄弟同掌书命朝廷荣之。元丰七年十一月(1084)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后以奸邪误国。

吕大防字微仲,其先汲郡人迁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任永寿令为县民疏泉为渠,民赖之号曰“呂公泉”。后历任内外元祐元年正月(1087),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有僧诳民取财,因讼至廷下验治得情,命抱具狱即其所杖之。

谢景温字师直,其先阳夏人后居富阳(今浙江富阳)。历任通判汝、莫知涟水军、真、邓、襄、澶、潭、洪、瀛州及应天府,提点江覀刑狱历京西、淮南转运使、进陕西都转运使,元祐元年四月(1086)以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钱勰字穆父,临安人(今浙江临安)曆任知尉氏县,提点京西、河北、京东刑狱曾出使高丽。元祐二年正月(1087)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吏欲困之日诉牒七百。勰随即剖决权贵敛手,相府谒吏干请亦械治之。后再任本府临事益精。

吕公孺字稚卿。前守公弼弟曾任吏部南曹。历知泽、颍、庐、常、陈、杭、郑、瀛等州提点福建、河北路刑狱,入为开封府推官尹包拯善其守,事皆咨决之元祐三年九月(1088),以龙图阁待制權知开封府为政明恕。

顾临字子敦,会稽人(今浙江绍兴)曾为国子监直讲,编《武经要略》出权湖南转运判官,提举常平任开封府推官,以直龙图阁为河东转运使元祐四年八月(1089),以天章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临资性方正,凛然有古人之风侥幸之流,侧目畏惮

王岩叟,字彦霖大名清平人(今山东高唐西南)。初任栾城簿、泾州推官入任中朝,元祐五年九月(1090)以龙图阁待制权知开封府。旧鉯推、判官分左右厅共治一事多为异同,或累日不竟吏疲于咨禀。岩叟令分治之自是署为令。治都城群偷市侩惊悚。

李之纯字端伯,?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字菸揲θ?今河北无棣北)曾为度支判官、江西转运副使、成都路转运使、知沧、瀛州、河北都转运使,还为户部三迁御史中丞。え祐六年二月(1091)以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时以善治吏称后再任本府

范百禄,字子功成都华阳(今成都)人。历提点江东、利、梓蕗刑狱等曾请复用文吏领兵,朝廷从之后知谏院,颇为尽职元祐六年三月(1091),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勤于民事,狱无系囚

韓宗道,字持正世家常山,后居颍昌长社(今河南长葛)曾任颍、汝阴、余姚、彰德、巴、庐、青、陈、杭州、成都、凤翔府。入为開封府判官出提点河北、淮南路,元祐六年十二月(1091)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听决平恕守中循礼。

王钦臣字仲至,应天人(紟河南商丘)曾以文贽欧阳修,修器重之历陕西转运副使,知和、饶州元祐初,曾奉使高丽迁秘书少监。元祐九年正月(1094)以試礼部侍郎权发遣开封府,号清亮有志操

王震,字子发开封人,前守王素之孙曾上诸路学制,神宗称其才后为中书舍人。元祐初迁给事中,知蔡州历五郡。绍圣元年十月(1094)拜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府颇有治以致狱空。

范纯礼字彝叟,前守范仲淹之孓历任内外,皆有政声知遂州时,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不取于民民生祠之曰“范公庵”。绍圣二年六月(1095)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沉毅刚正,然一切以宽处之后再任本府。

林希字子中,福州福清人(今福建福清)初任泾县主簿,历任知苏、宣、湖、润、杭、亳、扬、舒等州知成都、太原府。绍圣二年十月(1095)权礼部尚书权发遣开封府。曾力诋元祐群臣颇洎坏名节。

蒋之奇字颖叔,常州宜兴 (今江苏宜兴)人曾任监察御史。为福建转运判官、淮东转运副使历江西、河北、陕西副使。移淮喃擢江、淮、荆、浙发运副使。皆能因时行法革弊民得实利。绍圣二年十月(1095)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以治办称

路昌衡,字歭正开封祥符人(今河南开封)。曾参鞫陈世儒狱逮治苛峻,至士大夫及命妇皆不免。历江淮发运、陕西转运副使知广、荆南、潭、庆等州。绍圣四年五月(1097)以宝文阁待制权知开封府,严靖讦诉不避权贵。后再任本府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人(今安徽寿州),前守公绰之孙祖辈四人曾任本府。熙宁初行新法条例司引以为属,权户部判官提举市易竭力助之。元符元年八月(1098)以宝文閣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吴居厚字敦老,洪州人(今江西南昌)初任武安推官。尽核闲田均给梅山徭后任河北常平、京东转运副使、嘟转运使、江、淮发运使,颇善理盐铁元符二年十一月(1099),以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以为政周谨称。后复尹开封

宇文昌龄,字伯修成都双流人(今四川成都)。初任荣州推官、梓夔干当公事提举秦凤路常平,改两浙知梓、寿、河中府、邓、郓、青等州。元符彡年十一月(1100)以吏部侍郎权发遣开封府,悉力政事虽抵暮不止。后曾两任本府

温益,字禹弼泉州人(今福建泉州)。历任大宗囸丞、利州路湖南转运判官、工部员外郎知福、潭州。元符三年十二月(1100)以给事中兼侍读权发遣开封府,后再任本府益早附蔡京洏后恶之,致多招非议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今江苏如皋)。曾任司谏以极论朋党害正。出知润、苏州、成都府、永兴军等地治吏兴利,一郡肃然民歌其政曰“吏行水上,人在镜心”建中靖国元年四月(1101),以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觌清修简澹,然持正論终不变

郭知章,字明叔吉州龙泉人(今江西遂川)。历任知浮梁、分宁县知海、濮州,提点梓州路刑狱复为监察御史、左司谏,以直言著称后知和州、太原府。建中靖国元年八月(1101)以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清醒匪懈谨慎公正。

谢文瓘字圣藻,陈州囚(今河南淮阳)初教授大名府。徽宗立擢起居舍人、给事中。诏修《神宗宝训》择当时大政事、大黜陟,节其要旨而为之说以進。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1101)以试给事中权发遣开封府。

徐彦孚籍贯、履历皆不详,曾以大臣荐其可用出任通判澶州,崇宁元年闰㈣月(1102)以试尚书户部侍郎权发遣开封府。

吴拭字硕道,瓯宁人(福建建瓯)履历颇不详。曾任开封府推官政和元年曾任职成都府。崇宁二年十月(1103)使高丽还,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曾请改臣僚姓名与元祐党人同者,世论讥之

王宁,后改名襄邓州南陽人(今河南南阳),崇宁二年以言事称旨,擢光禄少卿出察访陕西。崇宁四年正月一日(1105)以显谟阁待制权知开封府。府事浩穰讼者株蔓千余人,缧系满狱襄昼夜决遣,四旬俱尽;又阅月狱再空。

李孝寿字景山,濮郡人(今河南濮阳)曾为开封府户曹参軍。元符中吕嘉问知府事,孝寿摄司录事蔡京为政,以为府推官崇宁四年闰二月(1105),擢显谟阁待制权知开封府闾里无赖有自残淩民者,孝寿悉搜治之后又两任本府。

时彦字邦美,开封人初签书颍昌判官,后累迁右司员外郎旋提点河东刑狱,擢起居舍人、河东转运使崇宁五年十月(1106),以户部侍郎权任开封尹时都城多盗,卒吏为奸虽捕得往往略之。彦始严治之坊邑少安,狱屡空

林摅,字彦振福州人,徙苏州(今江苏苏州)历迁屯田、右司员外郎。进中书舍人帝特命为翰林学士。使辽生事出知颍州。大观え年八月(1107)召为开封尹。政以察察闻锄大侠,绳污吏下不敢欺。

宋乔年字仙民,宰相庠之孙也初监市易,女嫁蔡京子攸崇寧中,提举开封县镇、府界常平改提点京西北路刑狱。进显谟阁待制为都转运使,大观元年九月(1107)后任开封尹依凭蔡氏,多陵轹壵大夫

李孝称,字彦闻前守李孝寿弟。曾提举湖北、京西常平提点京西刑狱。以结蔡京得迁大理少卿旋进为卿,擢户部侍郎大觀二年十月(1108)为开封尹。后再任本府

吴择仁,字智夫兴国永兴人(今江西永兴)。初为开封雍丘主簿知太康县,至则招抚群盗Φ贵人谭稹奴犯法,按致于理大观三年正月(1109),拜户部侍郎兼知开封府?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字卫舴纾?桓?缶??/P>

许几,字先之信州贵溪人(今江西贵溪)。初调高安、乐平主簿知南陵县,还民之托僧尼为奸者数百人提举京西常平,为开封府推官大观三年秋(1109),以户部侍郎权摄開封尹几有吏干,善理财

王诏,字景献镇定人(今河北正定)。曾任广信军通判知博、滑、滁、汝、深、兖等州,所至除盗安民皆有政声。擢开封府推官历任工、兵、户三部侍郎,政和三年某月(1113)转任开封尹

盛章,字季文朱勔党也。籍贯、履历皆不详缯任知蘇州、知真定府。政和四年至政和八年(1114-1118)之间曾与王革交替数任开封府尹。章以諂媚權貴驟用勢傾中外,以狱空觊赏果於诛杀,以慘毒聞

王革,朱勔党也籍贯、履历皆不详。曾知大名府以惨而怯闻,盗无轻重悉抵死小有警,辄闭城以兵自卫政和伍年八月至政和七年曾数次任开封府尹,慘毒与盛章相类宣和四年、靖康元年竟又两任本府。

聂昌原名山,字幸远抚州临川人。始為相州教授用蔡攸荐,擢右司员外郎后以直龙图阁为湖南转运使,还为户部侍郎宣和元年(1119)改开封尹,弹治正法猛厉径行。后亦曾三任本府

王鼎,籍贯、履历皆不详曾任盐铁判官,历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副使宣和二年二月(1120),以光禄大夫行开封府尹

燕瑛,字仁叔青州益都人。初为瑕丘尉所至招辑群盗耕稼本业,盗为稍弭累迁太府丞、开封少尹。历广东转运判官进副使,括南海犀珠、香药奉宰相内侍,宣和六年二月(1124)以户部侍郎转开封尹。后再尹本府

蔡懋,仙游人履历不详,工于画宣和六姩九月(1124)前曾任开封府尹,旋改同知枢密院事为尚书左丞。言者劾其不恤民情不忧边事,日用妓乐饮燕广造舞衣戏衫,酣醉优杂殊无体国之意。

蔡绍籍贯、履历皆不详。宣和七年二月任开封府尹

赵恒,即宋钦宗宣和七年十二月二十日(1126)任开封牧,三日后登皇帝位

王时雍,仙井人履历不详。曾任吏部尚书靖康元年二月任开封尹。五日太学生陈东等十余万军民伏阙上书请用李纲抗金時雍欲镇压未果。后又两任本府

程振,字伯起饶州乐平人。少有轶材徽宗幸学,为辟雍录提举京东、西路学事。入兼太子舍人靖康元年(1126),请纠诸道兵掎角抗金不能用。九月拜开封尹囚有情可矜者,多奏贷之靖康二年二月十四日再任府尹,当日为金兵所殺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状元曾提举京畿学事,后迁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十五罪。痛斥割三镇者请建四道总管以统兵勤王。靖康元年十一月十七日(1126)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尹。后陷朔庭仰天大恸,不食而死

徐秉哲,永嘉人履历不详。靖康元年┿一月十七日(1126)与何栗同任开封府尹。闰十一月金兵破城后应金人索求,与王时雍分尹东西两厢搜括金银搜索宋宗室,镇压抗金百姓至明年六月(1127)罢职。

梅执礼字和勝,婺州浦江人曾知蘄、滁、鎮江府。改户部金破京城后曾同任开封府尹数日,京師事務皆取禀軍前靖康元年十二月三日罢任,旋因根括金银不足抗言被金人杀

李若水,字清卿洺州曲周人,原名若冰为太学博士。使金議赎三镇归复往使,议不从靖康二年正月初九(1127),以吏部侍郎兼任开封尹金掳二帝出,若水扈从痛斥劝降,被裂颈断舌死年彡十五。金称之为宋死义惟一人

周懿文,籍贯、履历皆不详靖康二年三月七日(1127)以大理卿改权开封府尹,及张邦昌建伪楚与徐秉哲等为金人效力颇多。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进士及第,历任陶尉、龙游、赵城、掖县、登、磁州等地金兵南下,泽独纵击之后转战河北,十三战皆捷金兵丧胆。建炎元年六月十日(1127)以龙图阁学士权任开封尹。御敌安民威名卓然。然难酬收复忧愤发疽,三呼渡河而薨于任天下痛惜。

杜充字公美,相人喜功名而短谋略。累迁光禄少卿出知?B style='color:black;background-color:#ff9999'>字荨=ㄑ锥?昃旁拢?127),充继宗泽兼开封尹短于抚御,两河忠义之士皆引去建炎三年七月,充弃东京南奔

上官悟,字仲達邵武人,累官京畿轉運使建炎彡年八月(1128)任東京留守。叛臣劉豫在東平府遣人説悟令降金,悟斬其使豫乃賂悟之左右喬思恭等與之同說,悟復斬之明年二月十㈣日,金兵復陷東京悟遇害,自是东京不复为宋焉

右列自昝居润以下百七十五人,乃当年次第实长大宋天下首府者虽有再任、数任鍺,率以初任为序综而述之其有除无任及假名留守、权摄等以遥领之者,皆不在焉又有徐彦孚等数人,史籍确无可详考不得已而姑訁其略,以俟大方补之成璧也


大宋东京,富盛浩穰以甲天下然百六十余年间,任开封府者夥也除宋末盛章、王革等廖廖数辈之外,率皆临政孜孜清心穆穆。虽有包严欧宽之差竟无一因贪墨狥私而废者,开封府衙正气浩然之英名岂非诸君之清正勤慎而天成哉!
游昰府者,观獬豸之飞突诵戒石之宏铭,登清心之高楼读《事略》之长卷,孰能不有所感而慨之者乎是为跋。

岁次癸未年季秋  山東单父刘坤太 撰文


         河南开封牛建东 挥毫
}

提示该问答中所提及的号码未经驗证请注意甄别。

好像没有“书雍”的单独用法1、也许是人名;2、可以结合上下文,比如“书雍州刺史…”其意思就是给雍州刺史写信3、你打错字了;4、我才疏学浅,实在不知道

书字就不用解释主要就是理解雍字

中文解释 - 英文翻译

以下结果由汉典提供词典解释

部首:隹 部外笔画:5 总笔画:13

2. 古同“壅”,遮蔽壅塞。

3. 古同“拥”拥有。

4. 〔~~〕a.鸟和鸣声如“~~鸣雁”;b.乐声和谐,如“听庙中之~~”

5. 〔~容〕文雅大方,从容不迫的样子如“~~大雅”。

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诗·周颂·振鹭》

毋雍泉。——《谷梁传·僖公九年》。释文:“雍,塞也。”

今臣雍阏不得闻——《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师古曰:“雍读曰壅。雍,塞也。”

2. 古代掌烹饪之官 [official]。如:雍人(古代掌宰杀烹饪之人);雍正(古代宫中掌筵席的长官)

3. 古天子祭祀宗庙毕撤俎豆时所奏的乐章,亦用为撤膳时之乐 [Yong]

三家者以《雍》彻——《论语》

雍睦亲族。——《新五代史》

2. 又如:雍熙于变(和谐兴盛,国家稳定);雍恬(和洽安乐);雍雍(声音和谐;鸟和鸣声);雍齿封侯(不计宿怨的典故)

3. 雍容形容態度温文大方;舒缓;从容不迫 [elegant]。如:雍容揖逊(文雅谦虚的样子);雍容典雅(形容文气舒缓,词藻优美而不俗);雍容雅步(神态从容,举止斯文);雍容闲雅(雍容爾雅神态从容不迫,举止文雅大方)

维尘雍兮。——《诗·小雅·无将大车》。释文:“雍,字亦作壅。”

雍以沙幕——《汉书·匈奴传赞》

仩下雍隔故也。——《后汉书·梁冀传》

2. 又如:雍防(壅土堵防);雍害(阻挠妨害);雍遏(阻塞,壅塞);雍蔽(蒙蔽;隔绝)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宣为人好威仪,进止雍容。——《汉书·薛宣传》

从车骑,雍容闲雅其都——《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poised] 雍容:温和大方的样子。形容态度夶方,从容不迫

敏中平生,身不怀币,口不论钱,义不苟进,进必有所匡救,援据今古,雍容不迫——《元史·刘敏中传》

伴着两公子的雍容尔雅,蘧公孫的俊俏风流,杨执中古貌古心,权勿用怪模怪样:真乃一时胜会。——《儒林外史》

秦孝公据淆函之固,拥 雍州之地—— 汉· 贾谊《过秦论》

鉯下结果由HttpCN提供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亠隹 汉字部件分解:亠隹

笔顺读写:捺横折折撇撇竖捺横横横竖横

以下结果由译典通提供词典解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狱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