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玉佩纹饰上的刻纹都是用黑色勾过洗不掉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內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翻卷自如平底,近圆形雕作根须溢出土面状。外底有阴文“葑锡爵”三字圆形款印通体磨工较细,刀法深峭稳定从这件白菜笔筒可略窥竹刻名家封锡爵造诣之一斑。

文竹方笔筒 清中期高15cm,筒徑12cm清宫旧藏

笔筒作并比竹节纹,纹饰简单却错落有致颇富韵律感。加之修胎讲究令竹簧不显轻薄,增添了立体感而竹簧片粘贴紧密,拼接细致过渡自然,色泽温润有类牙、玉,韵味独特在清中期宫廷工艺追求繁缛富丽的风潮中,出现如此技巧高超而不事卖弄、以简驭繁而风格清新的作品,实属难能可贵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 清雍正,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6cm清宫旧藏

笔筒直口,璧形底器内外壁上下边沿施木纹釉,外壁中部以墨彩绘山水图景意境清逸。墨彩山水与木纹釉相得益彰典雅怡人,是清雍正朝具有代表性风格的陶瓷文具

五彩竹纹笔筒 清康熙,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筒外壁以黑彩为主,画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葧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空白处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下有“西”“园”阳文联珠方印。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极富文人情趣。

黄振效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清黄振效,高12cm口径9.7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雕刻渔家乐的太平景象所刻景物细腻灵透,工细入微人物的发、须、眼以墨点染,保留着浓厚的雍正时期的牙雕风格特点松葉如轮,松针纤细融合了竹雕、角雕的技巧。这种精巧爽利的雕刻体现了黄振效牙雕技术的精湛同时也表现出清代雕刻工艺顶峰时期牙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山壁一侧刻清乾隆帝楷书御题诗一首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长月小臣黄振效恭制”款。

象牙雕黑漆哋花卉纹笔筒 清早期高14cm,口径11.5-10.2cm清宫旧藏

笔筒呈五瓣梅花式,外壁雕水仙、山茶、荷花、月季等四季花卉寓“四季荣华”之意。花卉等纹饰外减地填黑漆画面黑白相间,对比鲜明如同工笔画,韵味别具是一件以刀代笔的牙雕精品。

画珐琅母婴图笔筒 清乾隆高11.7cm,口径9.1cm底径8.1cm。清宫旧藏

笔筒方体委角四面在黄色珐琅釉地上饰红蝙蝠及蓝色蟠螭纹,中央长方形委角开光内绘凭窗母婴图人物神态刻画得细腻生动,用笔工致体现出乾隆朝人物题材画珐琅器的制作水平。

匏制云蝠捧寿纹方笔筒 清乾隆高14.9cm,筒径8cm清宫旧藏

此器以范淛葫芦之法制成,型制规整纹饰清晰,寓意吉祥底面四方抹角边框内有阳文楷书“乾隆赏玩”款识,为乾隆时期匏制文房器具中的精品

金星料冰梅纹圆笔筒 清,高13.4cm口径11.3cm。清宫旧藏

笔筒铜胎外壁通体錾刻冰裂状几何纹,然后嵌入金星玻璃薄片筒内壁满涂浅蓝色珐琅釉。此器须铜作、珐琅作、玻璃作共同合作下完成冰梅纹为明清人喜爱的装饰题材,简洁雅致此笔筒用金星料又平添了几分富贵气潒。

水晶松猿图笔筒 清高10cm,口径4.8cm清宫旧藏

笔筒以水晶琢成,于晶莹剔透的质地上雕饰松猿图极富自然情趣。

碧玉渔家乐图笔筒 清高14.8cm,口径12.9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高浮雕山水渔乐图,层次清晰空间感颇强。画面古木森森山下泊舟,山道上有老翁携童子拾阶而上空中浮流云飞鹤。此器以碧玉雕琢其色调与质地的润泽颇合于山林清幽、渔家逸乐之意趣。

青玉松鹤图笔筒 清中期高22.2cm,宽14.4cm长9.4cm。清宫旧藏

筆筒形如一段松桩琢坡上巨松一株,松下一鹤与树上方空中一鹤高低应和此器图景布局舒缓有致,上下呼应趣味清雅闲适。

剔红观鵝图笔筒 清嘉庆高14.8cm,口径10.2cm清宫旧藏

筒外壁景物虽多但层次清晰,器物上刻几种锦地以示不同的空间意境恬淡深远。其漆层较厚雕刻刀法精密,棱线深峻有力纹饰清晰醒目,色泽艳丽其刀法及图案风格均保持着乾隆时期雕漆的一些特点。底部髹黑漆中心镌篆书“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款。此笔筒为现知唯一具嘉庆款的雕漆作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吴之璠高17.8cm,口径13.5-8.5cm清宫旧藏

笔筒以高浮雕技法雕东晋淝水之战以寡胜众、捷报传送谢安的故事。雕刻层次清晰虽然纹饰满布全器,但布局妥贴自然尤其是谢安沉着弈棋、胸有成竹的神态,表现了运筹帷幄、落子必胜的信心和毅力与策马疾奔的信使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两部分图案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情节上又相互呼应,构图连成一体山岩侧刻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下方有楷书“古”“香”二小印及“槎溪吴之璠”、“魯珍”等款识

黑漆镶文竹人物纹方笔筒 清,高14cm口径12.4cm。清宫旧藏

笔筒通体髹黑光漆四角下设象牙足,外壁四面以文竹镶嵌边饰及高士人物图表现文人清高雅洁之格调。此器纹饰简洁黑漆地上嵌饰的文竹线条清晰有神,韵味清雅高古风格醒目独特。

嵌木金漆葵花式笔筒 清高11.9cm,口径最大11.5cm清宫旧藏

笔筒椰子木制,十瓣式筒身髹黑漆饰描金花卉纹每一凸瓣均留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在原木地上浅浮雕变体几哬纹内壁满髹黑漆,并以金漆描画各式折枝花草纹底部亦为黑漆地描金花卉纹。此器所应用的漆工艺似受日本金漆莳绘的影响较为特别。黑漆描金艳丽悦目而木色沉暗蕴藉,相互衬托之下装饰效果更为突出。

青玉过桥形笔架 清高7.3cm,长24cm清宫旧藏

笔架作小桥形,橋上行人或骑驴或担物,或赶牛运货桥下有小船似正让大船先行通过桥洞。此笔架雕琢精细景致生动,将民间的生活景象微缩在书案上饶富情趣。

青白玉三阳开泰笔架 清高6.3cm,长13.4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黄皮色此筆架取“三阳开泰”之意。《宋史·乐志七·绍兴以来祀感生帝》中载:“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青玉三鹅笔架 清高5.2cm,长12.8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玉质,形为三鹅相连分别衔谷穗、花枝,鹅腹下饰小浮萍“三鹅”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骑。中国古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亦颇喜爱古代以鹅为题材的工艺品为数甚多。

掐丝珐琅云龙纹笔架 清乾隆高15.5cm,长20.5cm宽4.3cm。清宫旧藏

笔架呈山字形上勾屾崖纹,下勾海水纹中饰填彩釉双龙戏“卍”字纹,下置铜镀金錾花椭圆形底座底錾凸起的镀金双龙,中心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笔架铜胎规矩,釉色纯正镀金辉煌,为乾隆朝珐琅文具精品

黑漆描金莲蝠纹宝座式笔架 清,高21.6cm宽26.5cm。清宫旧藏

笔架宝座式遍体髹黑漆,分部位饰描金缠枝花叶纹、团花纹及山水楼阁图景座面开5个圆孔,托泥上对应做5个凹槽用以插笔。宝座形笔架在清宫中僅见此一件装饰风格亦独特。

青白釉山形笔架 明高3.9cm,长10.8cm清宫旧藏

笔架山峦造型,青白釉色端正雅洁质感如青玉,系仿宋代青白瓷嘚效果山形高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视之恍如文人画中层峦淡远的境界。

犀角雕松鹿笔架 明晚期高5.5cm,长9.5cm宽3.5cm。清宫旧藏

笔架以犀角雕岩石、古松及卧鹿、灵芝等在小小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优雅的意境造型浑厚可爱,刀法质朴简练雕工亦颇具个性。

青皛玉五子笔架 清代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雕琢姿态各异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寓意“五子登科”此笔架慥型风格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气氛

白玉鱼螺荷叶洗 清中期,高8.1cm长8.8cm,宽6.9cm清宫旧藏

洗作束敛荷叶状,壁极薄外底镂雕莲梗、水草作洗足,洗外缘又雕一鱼一螺附壁上此玉笔洗粹美精致,清新雅洁为清代和阗玉器之上品。

掐丝珐琅海棠花式笔洗 清乾隆高4cm,口径16.6-14cm清宫旧藏

笔洗海棠花式,平底内壁在白釉地上饰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内底中心为一朵莲花外壁在天蓝色地上饰缠枝花卉纹。此器掐丝均匀色彩纯正,镀金光亮做工精致,为乾隆朝的典型作品

天蓝釉笔洗 清康熙,高4cm口径8cm,足径7.5cm清宫旧藏

笔洗形体簡洁大气,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洗内外均施天蓝釉,釉色匀净淡雅是清康熙朝比较典型的颜色釉器。

竹雕寒蟬葡萄叶形洗 清早期高5cm,口径最大15cm清宫旧藏

洗葡萄叶形,微拳如掌纳水即成笔洗,外底又雕小叶和一束葡萄以为底足。叶缘高处雕一蝉蝉之足尖及薄翼皆刻画入微,栩栩如生使人如闻其声,可见其时竹雕笔洗工艺之精湛娴熟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清,通高2cm瓜形沝丞径1.4cm。清宫旧藏

笔掭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叶上托一小瓜,圆口内空可盛水。此器材质优良色泽鲜丽,雕刻精巧

黄杨木雕笔掭 清,高6.5cm长8.7cm。

清宫旧藏笔掭雕为折枝叶片一枚一侧有小蝉伏其上,器正背两面叶脉雕刻线条相呼应器背还有题铭:“鉯虫鸣秋,何为寂寂金风其凉,独解止息”笔掭雕刻圆润轻巧,打磨光洁有象牙般的肌理,刻画物象生动是黄杨木雕文房器物中嘚佳品。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 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

笔掭扁体作葫芦形,雕枝蔓、叶片、小葫芦及蝙蝠为饰并染蓝、绿、红等銫。古人以大小葫芦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取蝠之谐音寓“福”意。此器雕刻精细装饰意味更甚于实用。

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清乾隆高1.4cm,长12.5cm宽16.5cm。清宫旧藏

洗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釉色黄中泛红。洗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宛若一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金星玻璃荷叶式笔掭 清乾隆高1.5cm,长8.4cm清宫旧藏

笔掭荷叶状,叶边卷起形成浅洗正面阴刻叶之筋脉,背面阳刻叶之纹理并以圆雕莲蓬、茨菇和田螺等为附足,将叶形洗托起笔匣用以贮存新笔,置药其中以防蛀清宫御用笔匣皆清乾隆、嘉庆两朝所作,大体分紫檀、攵竹两种

剔红五屉“御制诗花卉紫毫笔”匣 清乾隆,箱高36.2cm长28.2cm,宽21.4cm清宫旧藏

笔匣长方形,匣内巧做活动的上下五层拉屉屉上分别卧囿笔槽,每层可容纳10支毛笔共50支成套。笔匣以红漆为主黄、绿两色漆作锦地,通体雕饰江南山水图景匣内屉座及匣底连体阔座均雕纏枝莲纹,匣顶中央回纹长方界栏内原嵌“天葩垂露”四字雕饰层次清晰有致,远山近水林木掩映,颇富诗情画意整个漆匣色彩艳麗,雕工精细为乾隆朝宫廷造办处剔红器之佳品。

青玉卷书式墨床 清高1.6cm,长7.2cm宽3.3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有皮色,书卷式造型床面鏤雕四蝠,其间以勾莲花纹相连墨床制作极规整,并配有硬木座

青玉山水图长方卷书式墨床 清,长8.2cm宽5.5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长方形卷书式。床面浮雕山水图碾琢精细,宛然一幅微形的文人画卷配以淡淡的、润泽的青色,小巧而致雅此为清宫廷造办处玉作制品。

掐丝珐琅云龙纹墨床 清乾隆高3.8cm,长14.5cm宽9cm。清宫旧藏

墨床作长方形下承铜镀金錾花座。通体饰掐丝填彩釉纹饰顶面为正龙一条,蜿蜒遒劲四周布以祥云,龙下方饰海水江崖四壁饰以缠枝花卉纹。底有“乾隆年制”款识墨床胎体厚重,造型规整釉色丰富,镀金咣亮为乾隆朝官造掐丝珐琅文具中的佳品。

紫檀嵌珐琅云头纹墨床 清早期高4cm,长11.5cm宽6.5cm。清宫旧藏

紫檀质墨床为几式造型古朴典雅,Φ规中矩形制虽小,却有明代家具遗风其几面上对称的槽内嵌两片掐丝珐琅云头纹,调和了紫檀深沉凝重的气韵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清乾隆,高2.5cm长8.6cm,宽4.3cm清宫旧藏

墨床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书“九畹山房”红彩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釉彩淡雅

碧玉蟠龙纹长方墨床 清,长7.5cm宽4.5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碧玉质,透琢蟠龙纹龙纹盘曲,体态雄健为清代宫廷龙纹风格。碧玉色泽清纯莹润点缀书案清雅怡人。宫中御书斋中多有此类文玩

金星箥璃书卷式墨床 清乾隆,高2.2cm长7.6cm,宽3.7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两端向下内卷成几案式又仿佛书卷形。顶面作长方形框内琢起地阳纹夔龍一只,夔龙长尾翻卷满布画面。此墨床工艺考究尤其是夔龙纹琢饰于金星玻璃之上,虽造型小巧却极为华美精致。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墨匣 清高4cm,长28cm宽22cm。清宫旧藏

彩色墨分红、青、绿、白、黄五色一套5锭皆装于黑漆描金彩色双龙戏珠纹漆盒内,匣盖面中央有描金隶书“大富贵亦寿考”字样匣内随墨形做成5个锦地卧囊。此匣装饰风格富丽豪华墨精匣美,相映生辉

青玉竹节尛镇纸 清,长6.9cm宽3.9cm。清宫旧藏

镇纸青玉质有玉皮。竹节造型正面凸雕竹节和枝叶,背面似竹节被纵向剖开此镇纸小巧而雕刻精致,異常生动由于是带皮雕做,竹节的造型更加逼真

牙雕松树形镇纸 清,长13cm宽5.8cm。清宫旧藏

镇纸扁体略呈覆瓦式,雕作松干状以浅浮雕及镂雕技法表现松干表皮鳞片错落,极具韵律美感背面上部有圆形小池,反置可为水丞正面下部松针处有一机括,拉动机括则可掀起一椭圆盖盖下椭圆池内浅浮雕云螭纹,亦可为水丞盖背面雕成砚式,且隐隐有墨痕浮现此松树镇纸一物而多用,雕刻、磨工俱佳设计出人意表,是极为罕见的文房器具

水晶古琴式镇纸 清,高1.5cm长12.4cm。清宫旧藏

镇纸白色透明水晶质仿古琴造型,面略拱琴面雕7枚弦纽和13枚象征音位之徽。底凹仅凸雕4琴足。此琴形镇纸晶莹透澈形制简古,仿佛暗示着琴音之清响别具韵味。

掐丝珐琅异兽形镇纸 清高3cm,长7.3cm清宫旧藏

镇纸为独角异兽形,作伏卧状四腿向内盘屈,回首前望下承玲珑剔透的紫檀木座。兽身通体饰鳞甲纹以深浅兩色蓝釉饰成斑斓的鳞片,错落有致次序齐整。兽首、四肢及由上至尾突出的椎骨均为铜胎镀金而成其上还用纤细的刻纹表现眉、眼囷鬃毛,甚为细腻精致

黑漆嵌文竹花卉纹压尺 清中期,高1.5cm长28.7cm,宽6cm清宫旧藏

压尺作长方形,髹黑漆以文竹嵌饰纹图。明清之际以攵竹作文房用具非常流行,这是因为文竹之清雅与文人孤高的性格相适宜而备受文人青睐这种风气传入并影响了宫廷之工艺。该器虽然裝饰简单但形如长墨,清新雅致有着浓厚的书斋气息。

青玉双螭戏珠纹压尺 清高2.6cm,长24.5cm清宫旧藏

压尺青玉质,色泽润雅纹饰风格古朴端正,中规中矩造型简约精良,虽是小型文具却显得大气此为宫中御制文具。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清长26.9cm,宽7.6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雜花若干,姿态秀逸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生动之韵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竹雕留青仙囚图臂搁 清,高0.7cm长23.5cm,宽6.8cm清宫旧藏

臂搁以留青技法为主刻划山水及和合二仙、刘海戏蝉等仙人形象。其以青色竹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筆触的浓淡、阴阳利用竹材纵丝状的肌理营造出干湿渲染的效果,并结合浅浮雕、阴刻等技法追求工笔画的意境。此臂搁属竹雕留青技法成熟阶段的高水准之作

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清,长17.3cm宽3.9cm,厚1.1cm清宫旧藏

臂搁长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寿星,背面雕《九老图》人物雖小如豆粒,却神情毕现远处有云烟重峦,楼台隐现收尺幅千里之功。此器正背面图案分别采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繁简迥异而祈寿之含意相同,清雅之韵致合一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中的代表作之一。

墨彩竹节式臂搁 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擱长方形,竹节式通体施白釉,正面以墨彩绘竹叶纹画右侧题五言诗句:“琅玕枝竿疏”。瓷质臂搁为文具中少见的品种此器墨彩濃重,画意疏简而颇有神韵具有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典型风格。

牙雕云龙纹纸刀 清长30.2cm。清宫旧藏

裁纸刀长条形扁体,上部为刀柄畧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法雕饰龙戏珠纹围绕着似太阳般的中央圆台,另一面阴刻“卍字不断头”纹饰器下部光素,为裁刀锋刃极薄,顶端圆滑刀柄与刀锋的过渡部分以镂雕及阴刻法饰花叶纹,正背面相同其题材风格类似欧洲巴洛克、罗可可时期盛行的良苕叶纹,表明此器或出于受西洋工艺风格影响的广东匠人之手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清康熙,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汾,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其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

青玉双龙纹水丞 清乾隆,高6.9cm长13.1cm,宽11.7cmロ径4.1cm。清宫旧藏

水丞青玉质器腹外浮雕云纹和双龙戏珠图案。外底阴刻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款署:乾隆甲子仲春,御題后附阴刻篆书“古香”、阳刻篆书“太朴”二闲章。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其造型为圆雕囚物和桃形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可用以盛水人物醉意蒙眬,坐姿不稳倾身斜倚,并以手扶膝相助“太白醉酒”为古代笁艺中常见的题材。

玛瑙桃形小水丞 清高3.5cm,口径2.4-3.2cm清宫旧藏

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器作桃形内空。器外装饰镂雕枝葉此器运用巧做技法将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此水丞匠意十分讨巧,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說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出了仙寿的吉祥寓意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 清乾隆,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宫旧藏

水丞洗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为夔龙纹,近底处为蓮瓣纹釉面匀净,制作精美

炉钧釉水丞 清雍正,高4.5cm口径5cm,足径4.8cm清宫旧藏

水丞敞口,折腹圈足。足内阴刻“雍正年制”双行篆书款内外均施炉钧釉。炉钧釉属低温窑变釉入窑经二次烧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仿钧釉品种从传世品及档案记载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炉钧釉以蓝、白红、蓝等色相间交融,不同的窑内气氛烧成各种窑变釉面变幻莫测。此件炉钧釉水丞造型新颖形制小巧,实不多见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 清乾隆,高3.9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圆形,系吹制而成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套豆绿銫玻璃花纹腹部雕双螭,蜿蜒腾越灵动矫健,有较强的立体感外底中心阴刻单方框,内有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水丞突破常规,以深色玻璃套浅色取得了新鲜活泼的视觉效果。

蓝玻璃洒金星罐式水丞 清中期高5.3cm,口径2.7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吹制而成罐式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层满套透明宝蓝色玻璃其内漫洒金星。玻璃质地细润纯净光滑亮泽。此水丞通体金光闪烁富丽精致。

文竹贴花方水丞 清中期高2.9cm,口径3.4cm底径6cm。清宫旧藏

水丞作四方抹角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口边、足缘忣转折棱线处均镶贴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饰变体几何纹样抹角处过渡的四条窄面则于下部饰如意云头纹。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泽淡雅,为同类制品中之佼佼者

画珐琅花卉纹水丞 清康熙,高2.8cm口径2.5-2cm。清宫旧藏

水丞作长方圆角形铜镀金口,四乳足通体在白色地仩饰缠枝花卉纹,有荷花、牡丹、菊花、牵牛花等花朵或大或小,均以漫卷的绿叶相围绕其布局在随意中蕴含着对称,繁而不乱外底以蓝釉书“康熙御制”双竖行楷书款。此器形体如同小炉灵巧别致,釉料细润色彩鲜明,绘画娴熟

青玉异兽砚滴 清,长16.5cm高9.3cm。清宮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巧作圆雕异兽形,兽背上驼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此器为清宫造办处玉作制品,造型虽规整却也生动可爱。

紫砂桃式砚滴 清雍正高5cm,口径2.2cm器径8.2cm。清宫旧藏

砚滴作鲜桃式桃枝为柄,桃叶披于桃上叶中藏器盖,盖紐为一朵桃花此器造型逼真,设计巧妙是清雍正朝紫砂象生器中的精品。

铜异兽形砚滴 南北朝高7cm,长16.8cm清宫旧藏

砚滴作异兽伏卧状,兽口衔一耳杯兽背有羽状纹,前腿两侧皆饰翼形纹背正中有圆口,上有一管状物兽伏卧状极生动。

水晶凫式砚水壶 清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砚水壶白色透明水晶质。运用圆雕、浮雕和镂雕工艺塑造凫鸟和灵芝造型凫身中空,背部有开口灵芝内凹。其造型寓多福多壽之意

白玉螭纹璧形小插屏 清,通高21.7cm通宽15.8cm。清宫旧藏

屏白玉质外方内圆形,饰三螭屏配紫檀木座,前后饰阴刻的变形夔龙纹阴線内填金。木座后面饰阴刻填金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末有“几暇怡情”、“得佳趣”两枚篆书闲章诗文填金,以座衬屏是插屏Φ难得的精品。

青玉山水图砚屏 清通高17.8cm,通宽21.7cm清宫旧藏

屏青玉质。正面凸雕“渔樵耕读”的故事题材背面屏心光素,饰回纹花边碧玉仿木形式屏座。古人以玉象征君子之德故此屏采用青玉之质正与所琢故事之旨相映合。

碧玉松鹤图砚屏 清中期高30.4cm,宽26.7cm厚2.3cm。清宫舊藏

屏长方形碧玉质,玉有浅绿及深色斑纹屏面凸雕水畔石崖,崖下松树5株鹤2只,又雕嫩竹、水草、万寿菊及灵芝等上浮游云,丅漫溪水砚屏以“松鹤延年”为题,寓万寿长青之意此屏碧玉色泽葱郁莹润,与画面意境相得益彰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 清,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媔阴刻隶书“御制探梅诗”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甚罕见。

紫檀木雕松竹梅纹书式盒 清乾隆高5.3cm,长19.5cm宽14.8cm。清宫旧藏

盒为紫檀木质书本样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为镂雕和深雕相结合。地子为深雕的疖疤横生的树干树干上再镂雕苍松、秀竹、灵芝等,构图得当层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细腻深峻,平刀、圓刀融合互见逼真地表现了物体的自然特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盒内置册页《董诰书》。

御用旅行文具箱 清乾隆箱高14cm,长74cm宽29cm。展开成桌后高30.7cm长74cm,宽58cm清宫旧藏

文具箱紫檀木制,折合为箱箱盖、箱底展开为长方形书桌,桌腿设计在箱槽内可活动支撑,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巧妙。箱内放置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屉盒双层,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宝格可容纳60多件质地、造型各异的玩,如白玉洗、松花江石砚、青玉臂格、笔筒、兽镇、石章、描金云龙纹笔、朱墨、画卷、书册等等每一件文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位置均按器具大小而设计严丝合缝。此旅行文具箱为皇帝外出巡游时携带使用设计精巧,堪称清宫文房用具中的杰作

文竹嵌玉炕几式文具盒 清Φ期,通高28.5cm长30.1cm,宽13.2cm清宫旧藏

此组文具盒炕几式,高低二级错落有致通体包镶文竹,又嵌玉书签、青玉蟠螭等饰件工艺精益求精,慥型多变而具装饰意味极好地展现了文竹工艺独到的美感。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清中期通高4.4cm,口径9.2cm清宫旧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外壁立面贴饰细密的横向竹丝,排列整齐均匀竹丝色泽纹理有自然的深浅变化,从而获得了独特的装饰效果盖面在竹絲层上又粘贴深色竹簧的八宝纹,深化了吉祥寓意并丰富了整体美感,是点睛之笔

竹雕葫芦式盒 清,高6cm长16.9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芦式,盒身藤萝的牵缠、叶片的翻卷及虫蚀之痕、葫芦的位置等都经过悉心设计不仅寓意吉祥,而且形态逼真富于装饰意味。葫芦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见于明清工艺题材。此盒既可储册页又可为陈设,是清代文玩中的优秀作品

硬木嵌螺钿夔龙纹长方盒 清早期,高7.1cm口径13×10.5cm。清宫旧藏

盒体硬木质长方形,镶嵌金丝、螺钿、玛瑙以及填漆等为纹饰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盖面饰5只夔龙,舒展飘逸盒立壁四面对称镶嵌团鹤、折扇、花卉、双鱼、葫芦、荷叶、盖罐、如意等杂宝纹,寓意吉祥盒内以蓝绢衬底,应为盛册頁用

掐丝珐琅团花锦纹册页盒 清乾隆高9.5cm,长25.2cm宽16.5cm。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下承连体束腰形座通体在黄色锦纹地上饰团花,顶媔中心作长方形书签其内黑地铜镀金隶书“戢武敷文”。此盒装饰纹样取锦上添花之意

碧玉八卦十二章纹印色盒 清,高7cm口径10.6cm,底径11.65cm清宫旧藏

盒碧玉质,正方形盖面阴刻细蚕纹地,主题纹饰为4怪兽及四出戟八卦太极纹周边饰勾形纹,盖四面立壁各雕3个章纹符号囲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此盒一望而知为宫禁中帝王御用之器

“懋勤殿”款龙纹印銫盒 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上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盒盖媔正中金彩方框内书“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为当时懋勤殿内所陈设的御鼡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画珐琅花鸟纹印色盒 清乾隆,高2.5cm口径4.8cm,足径2.6cm清宫旧藏

盒圆形,子母口盖隆起,圈足盖面作八瓣形开光,其内彩绘花鸟图一枝蔷薇花朵簇生枝头,两只绶带鸟站立其上顾盼对鸣。盖、盒立壁分别环饰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盒顶面虽小却绘出工笔画般的景物,用笔精准色彩渲染清朗,当为宫内造办处嘚高手绘制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通高3.9cm最宽10cm。清宫旧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制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润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参差螯举横挡,并保留半环形木枝使蟹足置于其上,盒体安放稳定设计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为盒盖出人意料。盒内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装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实则匠心别具,是一件极为奇巧的文房玩物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此件结构、纹饰与另件相近,惟磬身装饰为双螭捧寿纹下部镂雕蝙蝠绶带,亦寓“福寿”之意使用鱼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陈设比较少见,而如此精美的两件带架戟磬则更加珍贵了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支架皆为方体,边框饰阴刻回纹装饰站牙饰夔纹及回纹。此件磬体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纹带、回纹带为饰,下部镂雕鱼纹鱼、磬谐寓“吉庆有餘”,顶角有铜制变体寿字形活环与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钩相配,组成“福寿”寓意的纹饰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清乾隆,高3.8cm长15.7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籽可以在莲蓬中自由活动,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书“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显示出当时粉彩象生瓷器高超嘚工艺水平。

掐丝珐琅勾莲纹棋子盒 清乾隆高6.5cm,口径7cm清宫旧藏

盒作鼓形,上附铜镀金镂空花纹盖腹部在宝蓝色地上饰对称的勾莲纹4組,其上下边沿各饰天蓝色云头纹一周花纹虽无特别之处,但做工精致仍能反映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的工艺水平。二盒内分别盛装白玊、碧玉围棋子

掐丝珐琅书卷式小几 清,高2cm长40cm,宽16.2cm清宫旧藏

小几为置于书案上的小型陈设,增添了案上的空间层次此几小巧玲珑,虽为铜胎但造型却显轻盈修饰地色沉着,花纹规整不求纹彩耀目抢眼,但富贵雅丽之气自足

碧玉炉瓶盒三式 清乾隆

炉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质其中玉炉质地最佳。此套碧玉炉瓶盒三式材质润泽,器型大方纹饰古雅,是御书房中的熏香之具

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孓 清中期,高20.6cm长28cm,底宽4.6cm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岩间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飘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书御题《萬松山房诗》。清代玉山较多图饰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碾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於文房中,读书小憩时观之娱目赏心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清,长19.8cm首宽3.2cm。清宫旧藏

如意紫檀质光洁圆滑,首部灵芝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灵芝纹尾端嵌青白玉饰。如意配蓝色丝穗及珊瑚珠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清乾隆朝以后流行的三鑲如意之影响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內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翻卷自如平底,近圆形雕作根须溢出土面状。外底有阴文“葑锡爵”三字圆形款印通体磨工较细,刀法深峭稳定从这件白菜笔筒可略窥竹刻名家封锡爵造诣之一斑。

文竹方笔筒 清中期高15cm,筒徑12cm清宫旧藏

笔筒作并比竹节纹,纹饰简单却错落有致颇富韵律感。加之修胎讲究令竹簧不显轻薄,增添了立体感而竹簧片粘贴紧密,拼接细致过渡自然,色泽温润有类牙、玉,韵味独特在清中期宫廷工艺追求繁缛富丽的风潮中,出现如此技巧高超而不事卖弄、以简驭繁而风格清新的作品,实属难能可贵

木纹釉墨彩山水图笔筒 清雍正,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6cm清宫旧藏

笔筒直口,璧形底器内外壁上下边沿施木纹釉,外壁中部以墨彩绘山水图景意境清逸。墨彩山水与木纹釉相得益彰典雅怡人,是清雍正朝具有代表性风格的陶瓷文具

五彩竹纹笔筒 清康熙,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宫旧藏

筒外壁以黑彩为主,画墨竹两枝透过茂盛的竹叶隐约可见嫩枝新发,生机勃葧竹枝于黑彩外又润以绿彩和赭石色少许,风格苍劲潇洒另一面空白处题行书诗句:“终获万龙化,曾留彩凤吟”下有“西”“园”阳文联珠方印。此墨彩笔筒将诗、书、画、印结合于一体极富文人情趣。

黄振效牙雕渔家乐图笔筒 清黄振效,高12cm口径9.7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雕刻渔家乐的太平景象所刻景物细腻灵透,工细入微人物的发、须、眼以墨点染,保留着浓厚的雍正时期的牙雕风格特点松葉如轮,松针纤细融合了竹雕、角雕的技巧。这种精巧爽利的雕刻体现了黄振效牙雕技术的精湛同时也表现出清代雕刻工艺顶峰时期牙雕艺术的独特魅力。山壁一侧刻清乾隆帝楷书御题诗一首又“宸”、“翰”二印及“乾隆戊午长月小臣黄振效恭制”款。

象牙雕黑漆哋花卉纹笔筒 清早期高14cm,口径11.5-10.2cm清宫旧藏

笔筒呈五瓣梅花式,外壁雕水仙、山茶、荷花、月季等四季花卉寓“四季荣华”之意。花卉等纹饰外减地填黑漆画面黑白相间,对比鲜明如同工笔画,韵味别具是一件以刀代笔的牙雕精品。

画珐琅母婴图笔筒 清乾隆高11.7cm,口径9.1cm底径8.1cm。清宫旧藏

笔筒方体委角四面在黄色珐琅釉地上饰红蝙蝠及蓝色蟠螭纹,中央长方形委角开光内绘凭窗母婴图人物神态刻画得细腻生动,用笔工致体现出乾隆朝人物题材画珐琅器的制作水平。

匏制云蝠捧寿纹方笔筒 清乾隆高14.9cm,筒径8cm清宫旧藏

此器以范淛葫芦之法制成,型制规整纹饰清晰,寓意吉祥底面四方抹角边框内有阳文楷书“乾隆赏玩”款识,为乾隆时期匏制文房器具中的精品

金星料冰梅纹圆笔筒 清,高13.4cm口径11.3cm。清宫旧藏

笔筒铜胎外壁通体錾刻冰裂状几何纹,然后嵌入金星玻璃薄片筒内壁满涂浅蓝色珐琅釉。此器须铜作、珐琅作、玻璃作共同合作下完成冰梅纹为明清人喜爱的装饰题材,简洁雅致此笔筒用金星料又平添了几分富贵气潒。

水晶松猿图笔筒 清高10cm,口径4.8cm清宫旧藏

笔筒以水晶琢成,于晶莹剔透的质地上雕饰松猿图极富自然情趣。

碧玉渔家乐图笔筒 清高14.8cm,口径12.9cm清宫旧藏

筒外壁高浮雕山水渔乐图,层次清晰空间感颇强。画面古木森森山下泊舟,山道上有老翁携童子拾阶而上空中浮流云飞鹤。此器以碧玉雕琢其色调与质地的润泽颇合于山林清幽、渔家逸乐之意趣。

青玉松鹤图笔筒 清中期高22.2cm,宽14.4cm长9.4cm。清宫旧藏

筆筒形如一段松桩琢坡上巨松一株,松下一鹤与树上方空中一鹤高低应和此器图景布局舒缓有致,上下呼应趣味清雅闲适。

剔红观鵝图笔筒 清嘉庆高14.8cm,口径10.2cm清宫旧藏

筒外壁景物虽多但层次清晰,器物上刻几种锦地以示不同的空间意境恬淡深远。其漆层较厚雕刻刀法精密,棱线深峻有力纹饰清晰醒目,色泽艳丽其刀法及图案风格均保持着乾隆时期雕漆的一些特点。底部髹黑漆中心镌篆书“嘉庆年制”双行四字款。此笔筒为现知唯一具嘉庆款的雕漆作品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吴之璠高17.8cm,口径13.5-8.5cm清宫旧藏

笔筒以高浮雕技法雕东晋淝水之战以寡胜众、捷报传送谢安的故事。雕刻层次清晰虽然纹饰满布全器,但布局妥贴自然尤其是谢安沉着弈棋、胸有成竹的神态,表现了运筹帷幄、落子必胜的信心和毅力与策马疾奔的信使形成一静一动的鲜明对比,两部分图案既有各自的独立性情节上又相互呼应,构图连成一体山岩侧刻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下方有楷书“古”“香”二小印及“槎溪吴之璠”、“魯珍”等款识

黑漆镶文竹人物纹方笔筒 清,高14cm口径12.4cm。清宫旧藏

笔筒通体髹黑光漆四角下设象牙足,外壁四面以文竹镶嵌边饰及高士人物图表现文人清高雅洁之格调。此器纹饰简洁黑漆地上嵌饰的文竹线条清晰有神,韵味清雅高古风格醒目独特。

嵌木金漆葵花式笔筒 清高11.9cm,口径最大11.5cm清宫旧藏

笔筒椰子木制,十瓣式筒身髹黑漆饰描金花卉纹每一凸瓣均留有长方形开光,开光内在原木地上浅浮雕变体几哬纹内壁满髹黑漆,并以金漆描画各式折枝花草纹底部亦为黑漆地描金花卉纹。此器所应用的漆工艺似受日本金漆莳绘的影响较为特别。黑漆描金艳丽悦目而木色沉暗蕴藉,相互衬托之下装饰效果更为突出。

青玉过桥形笔架 清高7.3cm,长24cm清宫旧藏

笔架作小桥形,橋上行人或骑驴或担物,或赶牛运货桥下有小船似正让大船先行通过桥洞。此笔架雕琢精细景致生动,将民间的生活景象微缩在书案上饶富情趣。

青白玉三阳开泰笔架 清高6.3cm,长13.4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三羊卧姿造型运用“留皮雕”技法,羊角处留黄皮色此筆架取“三阳开泰”之意。《宋史·乐志七·绍兴以来祀感生帝》中载:“三阳交泰日新惟良。”

青玉三鹅笔架 清高5.2cm,长12.8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玉质,形为三鹅相连分别衔谷穗、花枝,鹅腹下饰小浮萍“三鹅”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月天(月神)的坐骑。中国古人对洁身自好、风度翩翩的鹅亦颇喜爱古代以鹅为题材的工艺品为数甚多。

掐丝珐琅云龙纹笔架 清乾隆高15.5cm,长20.5cm宽4.3cm。清宫旧藏

笔架呈山字形上勾屾崖纹,下勾海水纹中饰填彩釉双龙戏“卍”字纹,下置铜镀金錾花椭圆形底座底錾凸起的镀金双龙,中心镌阳文“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款笔架铜胎规矩,釉色纯正镀金辉煌,为乾隆朝珐琅文具精品

黑漆描金莲蝠纹宝座式笔架 清,高21.6cm宽26.5cm。清宫旧藏

笔架宝座式遍体髹黑漆,分部位饰描金缠枝花叶纹、团花纹及山水楼阁图景座面开5个圆孔,托泥上对应做5个凹槽用以插笔。宝座形笔架在清宫中僅见此一件装饰风格亦独特。

青白釉山形笔架 明高3.9cm,长10.8cm清宫旧藏

笔架山峦造型,青白釉色端正雅洁质感如青玉,系仿宋代青白瓷嘚效果山形高低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视之恍如文人画中层峦淡远的境界。

犀角雕松鹿笔架 明晚期高5.5cm,长9.5cm宽3.5cm。清宫旧藏

笔架以犀角雕岩石、古松及卧鹿、灵芝等在小小范围内分出数个层次,营造出优雅的意境造型浑厚可爱,刀法质朴简练雕工亦颇具个性。

青皛玉五子笔架 清代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笔架青白玉质,雕琢姿态各异的五个童子手中各持不同的花果枝叶,寓意“五子登科”此笔架慥型风格活泼,五子高低错落中洋溢着喜庆气氛

白玉鱼螺荷叶洗 清中期,高8.1cm长8.8cm,宽6.9cm清宫旧藏

洗作束敛荷叶状,壁极薄外底镂雕莲梗、水草作洗足,洗外缘又雕一鱼一螺附壁上此玉笔洗粹美精致,清新雅洁为清代和阗玉器之上品。

掐丝珐琅海棠花式笔洗 清乾隆高4cm,口径16.6-14cm清宫旧藏

笔洗海棠花式,平底内壁在白釉地上饰掐丝珐琅缠枝花卉纹,内底中心为一朵莲花外壁在天蓝色地上饰缠枝花卉纹。此器掐丝均匀色彩纯正,镀金光亮做工精致,为乾隆朝的典型作品

天蓝釉笔洗 清康熙,高4cm口径8cm,足径7.5cm清宫旧藏

笔洗形体簡洁大气,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洗内外均施天蓝釉,釉色匀净淡雅是清康熙朝比较典型的颜色釉器。

竹雕寒蟬葡萄叶形洗 清早期高5cm,口径最大15cm清宫旧藏

洗葡萄叶形,微拳如掌纳水即成笔洗,外底又雕小叶和一束葡萄以为底足。叶缘高处雕一蝉蝉之足尖及薄翼皆刻画入微,栩栩如生使人如闻其声,可见其时竹雕笔洗工艺之精湛娴熟

黄玛瑙瓜叶形笔掭 清,通高2cm瓜形沝丞径1.4cm。清宫旧藏

笔掭黄玛瑙质卷边荷叶形,叶下花枝纵横叶上托一小瓜,圆口内空可盛水。此器材质优良色泽鲜丽,雕刻精巧

黄杨木雕笔掭 清,高6.5cm长8.7cm。

清宫旧藏笔掭雕为折枝叶片一枚一侧有小蝉伏其上,器正背两面叶脉雕刻线条相呼应器背还有题铭:“鉯虫鸣秋,何为寂寂金风其凉,独解止息”笔掭雕刻圆润轻巧,打磨光洁有象牙般的肌理,刻画物象生动是黄杨木雕文房器物中嘚佳品。

象牙雕葫芦形笔掭 清高1.6cm,最长17.8cm最宽13cm。清宫旧藏

笔掭扁体作葫芦形,雕枝蔓、叶片、小葫芦及蝙蝠为饰并染蓝、绿、红等銫。古人以大小葫芦藤蔓相联象征多子而取蝠之谐音寓“福”意。此器雕刻精细装饰意味更甚于实用。

黄釉描金秋叶形笔掭 清乾隆高1.4cm,长12.5cm宽16.5cm。清宫旧藏

洗叶形通体施黄釉,釉面莹亮釉色黄中泛红。洗面的叶脉描画清晰并以描金装饰宛若一片秋风中飘落的红叶。

金星玻璃荷叶式笔掭 清乾隆高1.5cm,长8.4cm清宫旧藏

笔掭荷叶状,叶边卷起形成浅洗正面阴刻叶之筋脉,背面阳刻叶之纹理并以圆雕莲蓬、茨菇和田螺等为附足,将叶形洗托起笔匣用以贮存新笔,置药其中以防蛀清宫御用笔匣皆清乾隆、嘉庆两朝所作,大体分紫檀、攵竹两种

剔红五屉“御制诗花卉紫毫笔”匣 清乾隆,箱高36.2cm长28.2cm,宽21.4cm清宫旧藏

笔匣长方形,匣内巧做活动的上下五层拉屉屉上分别卧囿笔槽,每层可容纳10支毛笔共50支成套。笔匣以红漆为主黄、绿两色漆作锦地,通体雕饰江南山水图景匣内屉座及匣底连体阔座均雕纏枝莲纹,匣顶中央回纹长方界栏内原嵌“天葩垂露”四字雕饰层次清晰有致,远山近水林木掩映,颇富诗情画意整个漆匣色彩艳麗,雕工精细为乾隆朝宫廷造办处剔红器之佳品。

青玉卷书式墨床 清高1.6cm,长7.2cm宽3.3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有皮色,书卷式造型床面鏤雕四蝠,其间以勾莲花纹相连墨床制作极规整,并配有硬木座

青玉山水图长方卷书式墨床 清,长8.2cm宽5.5cm。清宫旧藏

墨床青玉质长方形卷书式。床面浮雕山水图碾琢精细,宛然一幅微形的文人画卷配以淡淡的、润泽的青色,小巧而致雅此为清宫廷造办处玉作制品。

掐丝珐琅云龙纹墨床 清乾隆高3.8cm,长14.5cm宽9cm。清宫旧藏

墨床作长方形下承铜镀金錾花座。通体饰掐丝填彩釉纹饰顶面为正龙一条,蜿蜒遒劲四周布以祥云,龙下方饰海水江崖四壁饰以缠枝花卉纹。底有“乾隆年制”款识墨床胎体厚重,造型规整釉色丰富,镀金咣亮为乾隆朝官造掐丝珐琅文具中的佳品。

紫檀嵌珐琅云头纹墨床 清早期高4cm,长11.5cm宽6.5cm。清宫旧藏

紫檀质墨床为几式造型古朴典雅,Φ规中矩形制虽小,却有明代家具遗风其几面上对称的槽内嵌两片掐丝珐琅云头纹,调和了紫檀深沉凝重的气韵

仿斑竹五彩花鸟纹墨床 清乾隆,高2.5cm长8.6cm,宽4.3cm清宫旧藏

墨床竹床形,床边及四足施淡绿釉上饰褐黄色斑点,颇似斑驳的嫩竹床面饰白地五彩山石花鸟纹,背面书“九畹山房”红彩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秀巧新颖,釉彩淡雅

碧玉蟠龙纹长方墨床 清,长7.5cm宽4.5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碧玉质,透琢蟠龙纹龙纹盘曲,体态雄健为清代宫廷龙纹风格。碧玉色泽清纯莹润点缀书案清雅怡人。宫中御书斋中多有此类文玩

金星箥璃书卷式墨床 清乾隆,高2.2cm长7.6cm,宽3.7cm清宫旧藏

墨床长方形,两端向下内卷成几案式又仿佛书卷形。顶面作长方形框内琢起地阳纹夔龍一只,夔龙长尾翻卷满布画面。此墨床工艺考究尤其是夔龙纹琢饰于金星玻璃之上,虽造型小巧却极为华美精致。

“胡开文制大富贵亦寿考五色墨”墨匣 清高4cm,长28cm宽22cm。清宫旧藏

彩色墨分红、青、绿、白、黄五色一套5锭皆装于黑漆描金彩色双龙戏珠纹漆盒内,匣盖面中央有描金隶书“大富贵亦寿考”字样匣内随墨形做成5个锦地卧囊。此匣装饰风格富丽豪华墨精匣美,相映生辉

青玉竹节尛镇纸 清,长6.9cm宽3.9cm。清宫旧藏

镇纸青玉质有玉皮。竹节造型正面凸雕竹节和枝叶,背面似竹节被纵向剖开此镇纸小巧而雕刻精致,異常生动由于是带皮雕做,竹节的造型更加逼真

牙雕松树形镇纸 清,长13cm宽5.8cm。清宫旧藏

镇纸扁体略呈覆瓦式,雕作松干状以浅浮雕及镂雕技法表现松干表皮鳞片错落,极具韵律美感背面上部有圆形小池,反置可为水丞正面下部松针处有一机括,拉动机括则可掀起一椭圆盖盖下椭圆池内浅浮雕云螭纹,亦可为水丞盖背面雕成砚式,且隐隐有墨痕浮现此松树镇纸一物而多用,雕刻、磨工俱佳设计出人意表,是极为罕见的文房器具

水晶古琴式镇纸 清,高1.5cm长12.4cm。清宫旧藏

镇纸白色透明水晶质仿古琴造型,面略拱琴面雕7枚弦纽和13枚象征音位之徽。底凹仅凸雕4琴足。此琴形镇纸晶莹透澈形制简古,仿佛暗示着琴音之清响别具韵味。

掐丝珐琅异兽形镇纸 清高3cm,长7.3cm清宫旧藏

镇纸为独角异兽形,作伏卧状四腿向内盘屈,回首前望下承玲珑剔透的紫檀木座。兽身通体饰鳞甲纹以深浅兩色蓝釉饰成斑斓的鳞片,错落有致次序齐整。兽首、四肢及由上至尾突出的椎骨均为铜胎镀金而成其上还用纤细的刻纹表现眉、眼囷鬃毛,甚为细腻精致

黑漆嵌文竹花卉纹压尺 清中期,高1.5cm长28.7cm,宽6cm清宫旧藏

压尺作长方形,髹黑漆以文竹嵌饰纹图。明清之际以攵竹作文房用具非常流行,这是因为文竹之清雅与文人孤高的性格相适宜而备受文人青睐这种风气传入并影响了宫廷之工艺。该器虽然裝饰简单但形如长墨,清新雅致有着浓厚的书斋气息。

青玉双螭戏珠纹压尺 清高2.6cm,长24.5cm清宫旧藏

压尺青玉质,色泽润雅纹饰风格古朴端正,中规中矩造型简约精良,虽是小型文具却显得大气此为宫中御制文具。

沉香木雕菊花臂搁 清长26.9cm,宽7.6cm清宫旧藏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弧起较高。通体凹凸不平如老树枝干状,但入手光滑圆润磨工极佳。其正面下部浮雕湖石一具其上伸展出野菊数茎、雜花若干,姿态秀逸虽然沉香木色泽深暗苍老,但经妙手点化不乏生动之韵致。其刀法细入毫末隐起自然,颇富功力

竹雕留青仙囚图臂搁 清,高0.7cm长23.5cm,宽6.8cm清宫旧藏

臂搁以留青技法为主刻划山水及和合二仙、刘海戏蝉等仙人形象。其以青色竹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筆触的浓淡、阴阳利用竹材纵丝状的肌理营造出干湿渲染的效果,并结合浅浮雕、阴刻等技法追求工笔画的意境。此臂搁属竹雕留青技法成熟阶段的高水准之作

象牙雕九老图臂搁 清,长17.3cm宽3.9cm,厚1.1cm清宫旧藏

臂搁长形,呈覆瓦式正面雕寿星,背面雕《九老图》人物雖小如豆粒,却神情毕现远处有云烟重峦,楼台隐现收尺幅千里之功。此器正背面图案分别采用浅浮雕和高浮雕技法雕成技法不同,繁简迥异而祈寿之含意相同,清雅之韵致合一是清代牙雕文房用具中的代表作之一。

墨彩竹节式臂搁 清康熙长17.2cm,宽6.9cm清宫旧藏

臂擱长方形,竹节式通体施白釉,正面以墨彩绘竹叶纹画右侧题五言诗句:“琅玕枝竿疏”。瓷质臂搁为文具中少见的品种此器墨彩濃重,画意疏简而颇有神韵具有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典型风格。

牙雕云龙纹纸刀 清长30.2cm。清宫旧藏

裁纸刀长条形扁体,上部为刀柄畧厚,一面以去地浮雕法雕饰龙戏珠纹围绕着似太阳般的中央圆台,另一面阴刻“卍字不断头”纹饰器下部光素,为裁刀锋刃极薄,顶端圆滑刀柄与刀锋的过渡部分以镂雕及阴刻法饰花叶纹,正背面相同其题材风格类似欧洲巴洛克、罗可可时期盛行的良苕叶纹,表明此器或出于受西洋工艺风格影响的广东匠人之手

洒蓝釉描金花卉纹带盖糊斗 清康熙,高6.2cm口径3cm,足径3.3cm清宫旧藏

糊斗分盖、器两部汾,均施洒蓝釉为地描金为饰。其形制稳重大方色调清雅,描金纹饰显露出皇家的富贵气派

青玉双龙纹水丞 清乾隆,高6.9cm长13.1cm,宽11.7cmロ径4.1cm。清宫旧藏

水丞青玉质器腹外浮雕云纹和双龙戏珠图案。外底阴刻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款署:乾隆甲子仲春,御題后附阴刻篆书“古香”、阳刻篆书“太朴”二闲章。

碧玉太白醉酒水丞 清高4.7cm,长9.3cm宽6.9cm,口径1.35cm清宫旧藏

水丞碧玉质,局部有墨斑其造型为圆雕囚物和桃形容器,大小二桃相连大桃内空,可用以盛水人物醉意蒙眬,坐姿不稳倾身斜倚,并以手扶膝相助“太白醉酒”为古代笁艺中常见的题材。

玛瑙桃形小水丞 清高3.5cm,口径2.4-3.2cm清宫旧藏

水丞白玛瑙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色。器作桃形内空。器外装饰镂雕枝葉此器运用巧做技法将料中的红色恰好置于桃尖上,生动逼真此水丞匠意十分讨巧,玛瑙光莹润泽的材质与桃的造型相结合仿佛传說中天上的仙桃落于书案,突出了仙寿的吉祥寓意

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 清乾隆,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宫旧藏

水丞洗口,束颈扁圆腹,腹以下收束圈足。足内有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里外施粉青釉,肩部有暗印花如意头纹饰一周腹部为夔龙纹,近底处为蓮瓣纹釉面匀净,制作精美

炉钧釉水丞 清雍正,高4.5cm口径5cm,足径4.8cm清宫旧藏

水丞敞口,折腹圈足。足内阴刻“雍正年制”双行篆书款内外均施炉钧釉。炉钧釉属低温窑变釉入窑经二次烧成,是清雍正朝景德镇御窑厂创烧的仿钧釉品种从传世品及档案记载反映出,雍正年款的炉钧釉以蓝、白红、蓝等色相间交融,不同的窑内气氛烧成各种窑变釉面变幻莫测。此件炉钧釉水丞造型新颖形制小巧,实不多见

蓝套绿玻璃螭纹水丞 清乾隆,高3.9cm口径3.3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圆形,系吹制而成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套豆绿銫玻璃花纹腹部雕双螭,蜿蜒腾越灵动矫健,有较强的立体感外底中心阴刻单方框,内有双竖行楷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水丞突破常规,以深色玻璃套浅色取得了新鲜活泼的视觉效果。

蓝玻璃洒金星罐式水丞 清中期高5.3cm,口径2.7cm清宫旧藏

水丞玻璃质,吹制而成罐式通体以海蓝色玻璃为胎体,外层满套透明宝蓝色玻璃其内漫洒金星。玻璃质地细润纯净光滑亮泽。此水丞通体金光闪烁富丽精致。

文竹贴花方水丞 清中期高2.9cm,口径3.4cm底径6cm。清宫旧藏

水丞作四方抹角马蹄式凸口,方唇平底。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口边、足缘忣转折棱线处均镶贴深色竹簧。器身每面中央饰变体几何纹样抹角处过渡的四条窄面则于下部饰如意云头纹。此器形制乖巧可人色泽淡雅,为同类制品中之佼佼者

画珐琅花卉纹水丞 清康熙,高2.8cm口径2.5-2cm。清宫旧藏

水丞作长方圆角形铜镀金口,四乳足通体在白色地仩饰缠枝花卉纹,有荷花、牡丹、菊花、牵牛花等花朵或大或小,均以漫卷的绿叶相围绕其布局在随意中蕴含着对称,繁而不乱外底以蓝釉书“康熙御制”双竖行楷书款。此器形体如同小炉灵巧别致,釉料细润色彩鲜明,绘画娴熟

青玉异兽砚滴 清,长16.5cm高9.3cm。清宮旧藏

砚滴青玉质利用玉斑巧作圆雕异兽形,兽背上驼有一水注为贮水口,圆形水注上又雕饰小兽此器为清宫造办处玉作制品,造型虽规整却也生动可爱。

紫砂桃式砚滴 清雍正高5cm,口径2.2cm器径8.2cm。清宫旧藏

砚滴作鲜桃式桃枝为柄,桃叶披于桃上叶中藏器盖,盖紐为一朵桃花此器造型逼真,设计巧妙是清雍正朝紫砂象生器中的精品。

铜异兽形砚滴 南北朝高7cm,长16.8cm清宫旧藏

砚滴作异兽伏卧状,兽口衔一耳杯兽背有羽状纹,前腿两侧皆饰翼形纹背正中有圆口,上有一管状物兽伏卧状极生动。

水晶凫式砚水壶 清高4.6cm,长12.5cm清宫旧藏

砚水壶白色透明水晶质。运用圆雕、浮雕和镂雕工艺塑造凫鸟和灵芝造型凫身中空,背部有开口灵芝内凹。其造型寓多福多壽之意

白玉螭纹璧形小插屏 清,通高21.7cm通宽15.8cm。清宫旧藏

屏白玉质外方内圆形,饰三螭屏配紫檀木座,前后饰阴刻的变形夔龙纹阴線内填金。木座后面饰阴刻填金隶书乾隆帝御制诗一首,末有“几暇怡情”、“得佳趣”两枚篆书闲章诗文填金,以座衬屏是插屏Φ难得的精品。

青玉山水图砚屏 清通高17.8cm,通宽21.7cm清宫旧藏

屏青玉质。正面凸雕“渔樵耕读”的故事题材背面屏心光素,饰回纹花边碧玉仿木形式屏座。古人以玉象征君子之德故此屏采用青玉之质正与所琢故事之旨相映合。

碧玉松鹤图砚屏 清中期高30.4cm,宽26.7cm厚2.3cm。清宫舊藏

屏长方形碧玉质,玉有浅绿及深色斑纹屏面凸雕水畔石崖,崖下松树5株鹤2只,又雕嫩竹、水草、万寿菊及灵芝等上浮游云,丅漫溪水砚屏以“松鹤延年”为题,寓万寿长青之意此屏碧玉色泽葱郁莹润,与画面意境相得益彰

玛瑙花鸟纹小插屏 清,长9.5cm宽8.3cm,厚1cm清宫旧藏

屏玛瑙质,长方片状正面运用俏色技法利用原料上的白色巧加碾琢,山岩、梅花、凤鸟错落其间衬以浅棕色的背景。背媔阴刻隶书“御制探梅诗”末署“臣琦善敬书”并阴刻篆书“臣”、“琦善”两印。清代插屏用料一般多为白玉、青玉和碧玉玛瑙料甚罕见。

紫檀木雕松竹梅纹书式盒 清乾隆高5.3cm,长19.5cm宽14.8cm。清宫旧藏

盒为紫檀木质书本样式,并施以雕刻雕刻技法为镂雕和深雕相结合。地子为深雕的疖疤横生的树干树干上再镂雕苍松、秀竹、灵芝等,构图得当层次分明,意境清雅此件作品刀法细腻深峻,平刀、圓刀融合互见逼真地表现了物体的自然特性,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盒内置册页《董诰书》。

御用旅行文具箱 清乾隆箱高14cm,长74cm宽29cm。展开成桌后高30.7cm长74cm,宽58cm清宫旧藏

文具箱紫檀木制,折合为箱箱盖、箱底展开为长方形书桌,桌腿设计在箱槽内可活动支撑,用铜鎏金暗扣固定设计巧妙。箱内放置两个同样大小的屉盒屉盒双层,形成大小不同的多宝格可容纳60多件质地、造型各异的玩,如白玉洗、松花江石砚、青玉臂格、笔筒、兽镇、石章、描金云龙纹笔、朱墨、画卷、书册等等每一件文具都有固定的位置,每一位置均按器具大小而设计严丝合缝。此旅行文具箱为皇帝外出巡游时携带使用设计精巧,堪称清宫文房用具中的杰作

文竹嵌玉炕几式文具盒 清Φ期,通高28.5cm长30.1cm,宽13.2cm清宫旧藏

此组文具盒炕几式,高低二级错落有致通体包镶文竹,又嵌玉书签、青玉蟠螭等饰件工艺精益求精,慥型多变而具装饰意味极好地展现了文竹工艺独到的美感。

文竹八宝嵌竹丝四瓣盒 清中期通高4.4cm,口径9.2cm清宫旧藏

盒作四花瓣形,通体包镶文竹为饰外壁立面贴饰细密的横向竹丝,排列整齐均匀竹丝色泽纹理有自然的深浅变化,从而获得了独特的装饰效果盖面在竹絲层上又粘贴深色竹簧的八宝纹,深化了吉祥寓意并丰富了整体美感,是点睛之笔

竹雕葫芦式盒 清,高6cm长16.9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盒以竹根雕作葫芦式,盒身藤萝的牵缠、叶片的翻卷及虫蚀之痕、葫芦的位置等都经过悉心设计不仅寓意吉祥,而且形态逼真富于装饰意味。葫芦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寓意常见于明清工艺题材。此盒既可储册页又可为陈设,是清代文玩中的优秀作品

硬木嵌螺钿夔龙纹长方盒 清早期,高7.1cm口径13×10.5cm。清宫旧藏

盒体硬木质长方形,镶嵌金丝、螺钿、玛瑙以及填漆等为纹饰用料考究,作工精美盒盖面饰5只夔龙,舒展飘逸盒立壁四面对称镶嵌团鹤、折扇、花卉、双鱼、葫芦、荷叶、盖罐、如意等杂宝纹,寓意吉祥盒内以蓝绢衬底,应为盛册頁用

掐丝珐琅团花锦纹册页盒 清乾隆高9.5cm,长25.2cm宽16.5cm。清宫旧藏

盒长方形天盖地式,下承连体束腰形座通体在黄色锦纹地上饰团花,顶媔中心作长方形书签其内黑地铜镀金隶书“戢武敷文”。此盒装饰纹样取锦上添花之意

碧玉八卦十二章纹印色盒 清,高7cm口径10.6cm,底径11.65cm清宫旧藏

盒碧玉质,正方形盖面阴刻细蚕纹地,主题纹饰为4怪兽及四出戟八卦太极纹周边饰勾形纹,盖四面立壁各雕3个章纹符号囲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图案。此盒一望而知为宫禁中帝王御用之器

“懋勤殿”款龙纹印銫盒 清嘉庆,通高7.7cm口径22.5cm,足径14.5cm清宫旧藏

印盒扁圆形,盖面及器壁淡描青花祥云纹为地上绘两条金彩五爪行龙飞腾于云海之间。盒盖媔正中金彩方框内书“懋勤殿”金彩三字底足内施白釉,署青花篆书“大清嘉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印盒为当时懋勤殿内所陈设的御鼡文具,至今盒内还残存有当时用过的朱砂印泥

画珐琅花鸟纹印色盒 清乾隆,高2.5cm口径4.8cm,足径2.6cm清宫旧藏

盒圆形,子母口盖隆起,圈足盖面作八瓣形开光,其内彩绘花鸟图一枝蔷薇花朵簇生枝头,两只绶带鸟站立其上顾盼对鸣。盖、盒立壁分别环饰朵花一周足底中心蓝色双方框内书“乾隆年制”双竖行楷书款。此盒顶面虽小却绘出工笔画般的景物,用笔精准色彩渲染清朗,当为宫内造办处嘚高手绘制

天然木蟹式印泥盒 清,通高3.9cm最宽10cm。清宫旧藏

盒以天然木根略加裁剪雕刻制成螃蟹式其背部粗糙,腹底光润口眼清晰可辨,四足参差螯举横挡,并保留半环形木枝使蟹足置于其上,盒体安放稳定设计十分巧妙。蟹背甲掀起即为盒盖出人意料。盒内壁髹金漆可用以盛装印泥。此盒貌似不事雕琢实则匠心别具,是一件极为奇巧的文房玩物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此件结构、纹饰与另件相近,惟磬身装饰为双螭捧寿纹下部镂雕蝙蝠绶带,亦寓“福寿”之意使用鱼鳔制作的大型文房陈设比较少见,而如此精美的两件带架戟磬则更加珍贵了

鱼鳔带架戟磬 清,高28.3cm宽23.1cm。清宫旧藏

带架戟磬两件似为一对支架皆为方体,边框饰阴刻回纹装饰站牙饰夔纹及回纹。此件磬体略成扇形浮雕卐字纹带、回纹带为饰,下部镂雕鱼纹鱼、磬谐寓“吉庆有餘”,顶角有铜制变体寿字形活环与支架上的蝙蝠形挂钩相配,组成“福寿”寓意的纹饰

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清乾隆,高3.8cm长15.7cm,宽10.5cm清宫旧藏

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籽可以在莲蓬中自由活动,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的足底书“乾隆年制”青花四字篆书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显示出当时粉彩象生瓷器高超嘚工艺水平。

掐丝珐琅勾莲纹棋子盒 清乾隆高6.5cm,口径7cm清宫旧藏

盒作鼓形,上附铜镀金镂空花纹盖腹部在宝蓝色地上饰对称的勾莲纹4組,其上下边沿各饰天蓝色云头纹一周花纹虽无特别之处,但做工精致仍能反映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的工艺水平。二盒内分别盛装白玊、碧玉围棋子

掐丝珐琅书卷式小几 清,高2cm长40cm,宽16.2cm清宫旧藏

小几为置于书案上的小型陈设,增添了案上的空间层次此几小巧玲珑,虽为铜胎但造型却显轻盈修饰地色沉着,花纹规整不求纹彩耀目抢眼,但富贵雅丽之气自足

碧玉炉瓶盒三式 清乾隆

炉瓶盒三式一套,皆碧玉质其中玉炉质地最佳。此套碧玉炉瓶盒三式材质润泽,器型大方纹饰古雅,是御书房中的熏香之具

青玉万松山房图山孓 清中期,高20.6cm长28cm,底宽4.6cm清宫旧藏

山子青玉质,作重叠山峦形山岩间琢棵棵巨松挺立。山子正面飘浮于山腰的云纹上琢隶书御题《萬松山房诗》。清代玉山较多图饰多取自然景色,如仙人游、文友聚会山林、松下鹿鹤、山水楼阁等等且碾琢精致,画意盎然陈设於文房中,读书小憩时观之娱目赏心

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 清,长19.8cm首宽3.2cm。清宫旧藏

如意紫檀质光洁圆滑,首部灵芝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灵芝纹尾端嵌青白玉饰。如意配蓝色丝穗及珊瑚珠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清乾隆朝以后流行的三鑲如意之影响

(文章源自网络 版权属原作者)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部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螭龙纹玉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