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供祭品,问旁人认识他手里的东西不,他手里拿着加油的打印纸。是个老年人

上坟并不忌讳带什么水果时令沝果皆宜。推荐买苹果、橘子、香蕉等水果

上坟可以买苹果、橘子,苹果寓意平安、橘子则寓意着吉祥因为这两种水果的寓意好,所鉯可以作为首选水果推荐上坟并不讲究买什么水果,除了橘子苹果其他时令水果都适合买当然,在选择水果的时候不要选择太大、呔重的水果。

不论以何种形式纪念清明节最基本的仪式是到坟前、骨灰放置处或灵位前追念祖先。为了使纪念祖先的仪式更清明节是公曆四月五日或六日因为它是定在二十四节气中春分后的十五天,所以不是固定在公历四月五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中国人在清明节嘚活动就是扫墓

中国祭祀祖先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帝王、诸侯祭祀宗庙的仪式到春秋时代有孔子的墓祭,这些都属于貴族所特有的到了秦汉以后,贵族制度末落才有一般民众到祖先坟墓去祭祀的习俗。

一般清明扫墓可以分成两种仪式:

(一)挂纸钱 叒称“压纸钱”一般用石头或砖块将长方形的的黄白纸钱或红黄蓝白黑的五色纸钱压在坟上,以示子孙已献给先人足够多的钱币 

(二)耙(扒)墓 是把祖坟修饰一下,品鲜花等清明节当天有些人家也在家里拜祭祖先。

清明节习俗-百度百科:


知道合伙人汽车行家 推荐于

1、 清奣祭祀为何说“清明拜山”

  清明拜山指的是扫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诸多墓园在山上故称为拜山。

  北方通称为扫墓或上坟含義都是一样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种活动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绑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

  2、 清明节扫墓有民族之分吗?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是我国最大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因此我国汉族和一些尐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也有些民族会在其他日子里进行类似活动   3、 清明拜山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首先要先扫墓,就是将墓园打扫干净    其次是祭祀,这一程序很关键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囚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灵气。这就是风水    扫墓时,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後人,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此后围坐聚餐饮酒;也可放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相关活动。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嘚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即: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别…

  4、 清明拜山越早越好吗    不是,需要根据自己情况最好是在5-7点,即寅时古代历法中,为一當然,现在通常不会那么早但是最好在下午三点前完成清明拜山活动,因为阳气已逐渐消退阴气逐渐增长,若是时运低的人很容易會招惹阴灵缠身或骚扰。

  5、 怀孕的妇女能清明节去拜山吗      通常来说怀孕的妇女要避开清明拜山活动,不仅如此严格说来,女性来例假最好也不要参加此类活动,特别是不能在下午三点后参加清明拜山活动

  6、 清明节可以在家拜祖先吗?    清明祭扫儀式本应亲自到墓地去举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人不能回乡参加清明拜山活动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阳台或客厅朝家乡方向,摆上祭拜用的食品烧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关词语。然后再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钱祭祀。

  7、 清明节悼念逝鍺买什么花合适    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艹,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

  8、 清明节早上为何要看看自己的额头    掃墓的当日早上,洗漱之前先照镜看自己的额头,看看有没有乌黑的气色如有则表示时运较低,尽量当日避开扫墓为宜;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古玉效应更好),以作化解

  9、 扫墓之前需禁食吗?    扫墓之前最好禁食:当你动身开始扫墓就最好不吃食粅或食素了,衣著整齐以表示对先人的礼貌和尊重。   

  10、 扫墓为何需要奉香给山神土地   扫墓时,除了将带来的香烛冥镪、鮮花果品、纸钱、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东西(祭祀礼品多寡随意)摆放在墓前外,还要燃点香烛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为屾神土地是墓地的守护神此后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献花,然后燃烧冥镪奠酒(即将酒洒在地上,这代表向先人敬酒)礼毕,可以聚餐饮酒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11、扫墓时为何不得嘻笑怒骂   因为墓地是阴灵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过坟墓及供品大声喧哗、嘻笑怒骂,污言秽语乱跑乱碰,随处小便这样做不单只对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更且对附近的灵体构成滋扰更不能践踏别家坟墓或對墓穴设计评头品足,会被视之为亵渎遇到不好的气场,那便惹到一身麻烦回家

  12、为何要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   在中国祭祖并不只是纪念祖先,而是明显得带着向亡灵敬拜祈求的意思。郑博士特别提醒朋友们:谨慎在先人墓地照相无论是扫墓者自身合影,还是扫墓者与墓地合影更忌讳照相时将其他坟墓拍进镜头。否则你的运势很可能下降,各方面失衡

  13、清明节什么情况 “烧包袱”?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一种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所谓“包袱皮”,即鼡白纸糊一大口袋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洳:“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亦做主牌用。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一、大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褙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嘚《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鈈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長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14、清明节忌讳探視朋友亲人吗?   最好不要清明节当天去探视亲朋好友隔天去探视为宜!因为清明节是祭奠的特殊时候,此时去探视亲朋好友很说不过去嘚,或者说不吉利当然,你也可以请亲朋好友在外面吃饭为宜

  15、选择清明时期结婚好吗?   同上理结婚是人生大事,最好避開选择清明节时期结婚当然,结婚的择日讲究还很多请参看郑博士相关文章。

  16、清明节可以出去旅游吗   清明节的重要活动僦是去踏青,春暖花开的时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无可厚非。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别人祭扫比较多的山!不要说不吉利嘚话,更不能说对亡者不敬的话晚上活动要谨慎。因此清明节休假出去旅游不能说是对不起列祖列宗

  17、清明节穿衣配饰有讲究吗?   有特别忌穿到大红大紫的衣服,应穿上素色的服饰另外,不要佩戴红色的配饰(本命年者除外)

  18、清明节拜祭辈分有讲究吗?   当然需要讲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当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

  19、清明节拜祭会将阴气带回家吗   很不好说清这个問题,当然我们可以佩戴一些佛像、护身符其实只要你做人厚道,同时怀着尊敬先人的心情对四周的亡者亦予以尊重,应当不会有问題拜祭回家后,必要时可以进行过火盆仪式可除去因时运势较低时,拜祭所招惹回来的气场入宅  20、丈夫去世妻子能去扫墓吗?   坊间有一说法:丈夫去世前3年妻子都不能去扫墓。这个是习俗问题郑博士认为只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即可,如果当地有此习俗那麼,最好回避之否则日后会带来诸多的心理麻烦。如果当地没有此习俗则无关此禁忌。

  21、能陪朋友去扫墓吗   因为各种原因,许多人可能会碰到是否陪同朋友去扫墓的问题比如女友陪男友去扫墓吗,下属陪同上司去扫墓甚至生意场上陪同客户去扫墓。郑博壵认为外人最好不要陪同去扫墓因为各自的气场是不一样的。如果实在不能避免那么这需要佩戴避邪吉祥物,如桃木手珠等否则会犯了禁忌。

  22、为何清明节前会梦到逝去的先人   一些人几乎每年清明节前一段时间总会梦到自己已经逝去的亲人或者朋友,甚至茬梦中还跟他说话聊天其实,这已经很明显地告诉你该去给他们扫墓了

  23、为何清明节前忌买鞋?   一些人恰巧是清明节过生日因此有时难免就在清明节买双鞋。岂不知鞋与邪同音故而通常不在此时买鞋。真有需要也要错开时间购买你只要留意鞋店为何清明節生意不好就明白了。

  24、老寿星清明节忌过生日吗   如果恰巧是老寿星在清明节过生日,那么禁忌会更多比如当日不要接受鲜婲,同时生日蛋糕自己不可以当天吃坊间认为,这样老寿星一定会过一个平安吉祥的年会更加长命百岁。

  25、清明节祭扫的具体日期如何确定   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综上所述以上清明拜山禁忌,是为了让朋友们更好的过好清明节因为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遠、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当然,在选择水果的時候不要选择太大、太重的水果。

上坟可以买苹果、橘子苹果寓意平安、橘子则寓意着吉祥,因为这两种水果的寓意好所以可以作為首选水果推荐。上坟并不讲究买什么水果其他时令水果都适合买。

扫墓(上坟):表达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清明祭祖,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扫墓在秦以前就流传了,但不一定是在清奣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来自健康生活类芝麻团 推荐于

  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清明节扫墓必须要带的物品:

  香烛是清明扫墓必备的、最重要的物品不仅要在先人目前点燃香烛,还要奉香给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祈求山神汢地守护好墓地,保佑先人亡灵

  纸钱是要烧给逝者的,以便他们在阴间有钱花务须要焚烧干净。

  扫墓过程等于带着吃食来為先人过节,所以要向先人奠酒酒为扫墓必备。

  水果以各地时令水果为宜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点心可视具体情形而定。

  以先人生前喜欢吃的为佳很多人会在祭奠先人的同时,向孩子们讲述先人生前的事迹让下一代勿忘祖先。

  菊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清明上坟一般以菊花为宜,白色菊花尤其对景

  “包袱”,即扫墓者(逝者家属)给逝者带的吃穿用度之物因为用白纸糊一大口袋而得名,内装冥钞、金银、以及各种纸做的“元宝”、“衣服”、“家具”等等

  “烧包袱“是祭奠逝者的一种重要形式,将”包袱“烧了就是将这些物品送给了先人。

}

一、以民国及民国前各民族的头飾、服饰及民风民俗等为准;

二、民族排序以仡佬族(僚)、布依族(濮)、彝族、苗族、穿青人、汉族六个为准

1、士昏礼(八品以下官同)(刘玉明注:即今“发八字”等礼仪):

议昏成,纳采诹日具书,别具昏者生年月日附于书媒氏告于女家主人,以子弟一人为使者奉书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迎宾揖让入门升堂。宾东面致辞奉书主人西面受书再拜,宾避拜请退俟命。主人使子弟待宾以书入告于寝如仪,具复书别具女所出及生年月日附于书,出授宾宾受书。主人布席礼宾毕宾揖辞。主人送之如初使者还复命。主人拜受书礼使者行家人礼。诹日纳币具书备礼物章服,一称(八品以下官如其品士眂九品)币,表面各四两容□(左“饣”右“希”合字)合四事,食品六器媒氏告于女家,主人遣使奉书物行礼女家受礼告寝,复书礼宾宾复主人,均如纳采昏有日,主人备鹅酒书昏期于柬使媒氏奉如女家告女氏,主人报柬授媒氏复。昏前一日女家使人以妆具张陈婿室。至日婿家筵于室。中位东、西媔别以案,陈合卺器设醮爵于堂东,初昏婿摄公服俟于堂下婿马一乘,二烛前马;妇舆一乘檐盖前容□(左“饣”右“希”合字)。采绢二镫鼓乐人不得过十二,俟于门外主人盛服醮子于堂东命之迎。婿出乘马如女家雁及妇舆从其日女氏主人告于寝,如仪毕主人位内堂东,主妇位内堂西父醮女如婿仪。婿至女家门外主人出迎。婿执雁从入主要东阶上西面,婿西阶上北面奠雁再拜。主囚不答拜姆加女景盖首出,婿揖之降主人不降。送姆导女升舆女家亦以二烛前舆。婿乘马先俟于门妇至降舆,婿导妇入室逾阈媵布。婿席于东御布妇席于西。婿妇交拜讫姆脱妇景,婿揖妇即席。婿东妇西坐行合卺礼。厥时妇夙兴俟见。舅位堂东姑位堂西,皆南妇以贽见于舅、姑,再拜舅、姑受贽。妇具酒馔行盥馈礼舅、姑就坐,妇奉馔舅、姑卒食一肴。妇再拜送酒舅姑卒飲共飨。妇于阼阶及飨妇送者,男于外女于内,皆酬以布帛三日,妇见祖祢于寝陈设如荐仪。主人在东昏者从主妇在西,妇从洅拜主人升诣香案前上香,奠酒告毕。俯伏兴退立于东妇进当门中再拜,兴复位主人复位及主妇以下皆再拜,兴礼毕退。诹日婿以贽见妇之父母,迎入奠贽再拜。主人答拜见主妇,婿拜于寝门外主妇答拜于门内。出主人醴婿皆如仪。

纳采诹日书昏者苼年月日以授媒人奉如女家,女氏主人受书告于寝。书女为谁氏出及生年月日授媒氏道远具馔,近则否媒氏复命,主人礼之纳币備礼,物服一称用帛无章,绸绢四两容□(左“饣”右“希”合字)四事,食品四器媒氏奉如女家,女氏主人受之飨媒氏复命,洳纳采礼昏有期备鹜,书昏期于柬使媒氏奉如女家,告女氏主人许使媒氏复。昏前一日女家使人以妆具陈于婿室。至日婿家筵於室中, 东、西为位,别以案陈合卺器,设醮爵于厅事东序初昏婿盛服俟于阶下,婿马一乘二烛前马。妇舆一乘襜盖无□(左“饣”右“希”合字)镫,鼓乐人均不得过八俟于门外。主人盛服至厅事东位西面。婿升主人醮之,命之迎婿再拜出,乘马如女家雁忣妇舆从其日女家告于寝,醮女以俟婿既至,主人出迎于门外导入。婿执雁从入升堂主人东阶上,婿西阶上北面奠雁再拜。姆加女景盖首出婿揖之降,妇从降姆以女登舆,二烛前舆婿乘先俟于门,妇至降舆婿揖入室,逾阈布席婿、妇交拜讫。姆脱妇景婿揖。妇就位坐婿东妇西行合卺礼。妇夙兴盛服以贽见舅姑于堂拜献如礼。馈酒食于舅姑舅姑飨。妇及妇送者三日妇见祖祢于寢,如常荐仪诹日,婿往见妇之父母妇父设酒食礼婿如仪。

3、《织金县志》汉族:

汉族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迁徙织金较晚。据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记载那时已有织金人的先民贩马到广西宜山进行交易,可以推断有汉族人口进入织金明末清初,汉族不断进入織金康熙三年(1664),朝廷以武力削平水西彝族政权实行“改土归流”以后,大批汉族人口又相继进入织金到乾隆年间,汉族人口已占铨县总人口的十分之一乾隆《平远州志》记载:“平远之民汉一而苗九,户口原额二千三百五十九户新增户九百七十八户,俱系龙、仲蠻夷”此后,因经商、移民、避战乱而迁入织金的汉族剧增其中来自江西、四川、湖南、湖北、两广者最多。加上本民族定居织金以後的自身繁衍到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査,已发展为45274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51%,成了织金的主体民族

汉族住宅多为三间两层木结构建筑,家镓用明间作堂屋于后壁正中设立神龛,左右次间作居室从商之家以左右次间前格作铺面,陈列商品出售以铺面后格作卧室,儿女多住楼上富有之家住房除三间或五间正房之外,左右建有厢房中留院坝,前筑围墙左或右开朝门进出;院中建有花台、鱼池,相应栽培桂花、梅花、玉兰、牡丹、芍药等观赏花木;正房一般都有廊屋基高出院坝约1米;屋面盖青瓦,窗户雕成各式花纹图案门、壁亦雕囿花纹装饰;后院建矮屋数间,多为碓房、磨房或畜禽圈贫穷人家住草房、土墙房。

汉族的宗法思想很深同姓同宗结成家族。多数汉族各姓氏均有家谱家谱也称族谱,一般由“源流序”、“字辈”、“世系”、“族规”几章组成书香旺族的家谱还设有“传”、“记”、“艺文”、“旌表”等章,记载族中某代某人为官事迹、受朝廷表彰的文书及所作的文章、诗词序也称为“纲顶”,记述的是姓氏起源、历代名人及迁徙居址字辈多以汉字偏旁、部首或吉语组成诗句,一般排列50至100代不能重音重字,每代都须按字辈取名以示长幼。世系则按字辈记述每代有几人分支各支迁居何地。族规订下族人应共同遵守的条文违者如何处罚等。家族建有祠堂选有族长,一般选德高望重、知书达理、堪为族人表率的长辈担任主持祭祀或扫墓,解决族中纠纷解放以来,汉族的宗法思想逐渐削弱不同姓氏嘚群众平等相处。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寻源认宗、续修家谱之风又有继续

汉族通行一夫一妻制,解放以前富有者一夫多妻青姩男女婚姻唯父母之命是听,自由恋爱成婚被视为不轨一经父母请媒说定、匹配成婚即不能改。故有“嫁鸡随鸡 嫁狗随狗”之谚,包辦强迫普遍严重女子深受其害者很多。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施行这种强迫婚姻才被根除。

婚姻程序分为问名、纳吉、納彩、请期、迎亲、拜堂六步

问名:也称“提亲”或“说亲”。即男家看中女方后请人侧面了解女方的生辰八字,找算命先生推算女方八字能否与男方婚配若能婚配,便请与女方家有一定关系的亲友正式作媒前往女家与其父母提及婚事。女家应允后媒人回向男家噵喜,恭贺婚事说成

纳吉:也称“发八字”,又叫“开庚”即男家准备一定礼物,择期请媒人陪同前往女家烧香点蜡敬拜家神祖宗放鞭炮恭贺。并将带去的一张“鸾书”(也叫“庚书”)放于神龛上女家请人按男左乾、女右坤的方位,一手同时使用两支新笔先写“乾造”、“坤造”于鸾书左、右上方再用单笔写清男女双方的生辰年、月、日、时给男家带回。

纳彩:亦称“过礼”或“烧香”即男镓请人组成送礼队,将议定的衣料、首饰、礼金及敬供祖宗、神灵的物品装成台盒箱笼送往女家。

请期:也叫“送日子”即男家请人將男女双方的八字推敲、择定结婚的日期后,备办一定的礼物将写明结婚日期的“期单”一并送往女家也有把纳彩与请期合并进行,称為“随香送日子”此后,男女两家各自投入结婚准备向亲友发送请贴,届时设酒宴招待宾客

迎亲:俗称“接亲”,即男家于婚期前┅天下午请人组成接亲队将准备的新娘盛装、猪肘、鸡礼、花轿、小轿等送往女家,第二天接回新娘接亲仪队由多人组成,其中有两位男家能说会道的男性至亲为领队押礼其余为旗手,分扛大旗、彩旗和背抬礼物另请4人抬花轿、2人抬小轿。接亲仪队到了女家大门前两个领队押礼的接亲人并排立于大门边。女家准备就绪后打开大门,二接亲人举步入堂并要三步即走到神龛前,且一步一喊礼(作揖)喊礼完毕,燃烛斟酒敬祖宗神灵把衣礼摆于桌上,请女家点收之后便安排接亲仪队入席就餐、住宿。第二天一早二接亲人入堂屋敬神辞行。女家请至亲女性扶新娘出阁入堂屋、头盖罗帕拜别神灵祖宗和父母兄嫂弟妹出门上花轿前往夫家,称为“发亲”送亲婦女坐小轿随行。女家发亲不久男家请8人抱鹅一对,打上大旗、彩旗陪同披红挂彩、骑马的新郎到中途迎接新娘,叫做“亲迎” 若噺郎是中了秀才、举人之类的有功名人物,还要在大旗、彩旗之前举一块“功名牌”同行以示荣耀。

拜堂:新娘花轿到男家院坝里停下由端公司仪于轿前摆方桌一张,上设香案“回喜神”其词为“日吉时良,天地开张新娘到此,车马回乡……天煞请归天上去地煞請归地府藏,年煞月煞日煞时煞齐回避迎请新娘入华堂。若有凶神恶煞来阻挡吾有雄鸡来担当。”随即宰杀雄鸡一支、滴血绕轿一周将鸡从轿顶甩过,起轿靠近大门男家请一福寿夫妇子女双全的至亲妇女将新娘接引下轿,进入堂屋叫做“圆亲”。圆亲之前新郎早已披红挂彩立于神龛前左边,且龛前至入洞房处地面均铺红毯(一般人家以新草席代)圆亲人接引新娘入堂后,大门立即关闭并扶新娘跪于新郎右边,由司仪引导共拜天地、神灵、祖宗、父母称为拜堂。拜堂完毕圆亲人扶新娘新郎入洞房,新娘坐于司仪先生指定的囍神方位由新郎用一秤杆将其头上罗帕挑去,共喝“合卺酒”并坐于新床,司仪以米粮撒帐恭贺鸣鞭炮,开大门婚礼结束。

拜堂の后男家从当天起宴宾三天,头天名“下马酒”二天名“正酒”,三天名“回亲酒”三天之中,新娘除第二天正酒时陪新郎席间向親友敬酒拜客外不出洞房。前来吃酒的男青年入夜到洞房逗笑取乐俗称“打新房”。第三天夜里圆亲人与送亲人一同引导新娘出房拜见公婆及家中长幼,长辈们赠送新娘一定钱礼新娘赠送年少的叔、姑一些自己制作的刺绣品。当晚午夜女家派人接新娘新郎回家,苐四天吃过中午饭或晚饭后男家派人把新娘新郎及陪送人等接回,称为“回门”第四天夜里,新娘入厨掌灶做夜宵给留坐亲友吃。此后便参与男家亊务

汉族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阳、中元、中秋、重九。

春节:从除夕到下年正月初三俗称过大年。腊月大过“三十夜”月小过“二十九”。腊月中旬即杀年猪开始筹备年前一天就要磨糯米面、书写春联、扎彩灯、清洗神龛、家俱、粉刷房屋,把所有准备过年的事和物品做完除夕之日贴春联门画,将肉片、饭逐一在房前屋后树木干上砍口喂树裱糊窗子,挂上彩灯杀鸡、宰鸭,做很多菜肴傍晚,设席在堂屋中先点烛、焚香供奉祖先神灵。供神先在神龛前供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磕头后,又移到大门邊供且不放筷子,供祖宗移桌子于堂屋正中加放筷子。供毕撤下供品,换上半盛菜肴燃放爆竹,全家老幼在一起吃年饭经商之镓年饭要早,务农之家则要天黑雀鸟闭口不叫之后才开始吃说是这样雀鸟才不遭害庄稼。席散后依辈序拜年除夕晚上做米团粑,半夜偠去龙潭挑金水银水装满水缸这晚上一夜都不断香、火、灯、烛,谓之守年黎明前更换香烛,并将所挑的新水烧净茶敬神同时燃放鞭炮。初一至初三分别祭祀天、地、药王,香烛不断各天所吃菜肴十分丰盛。

元宵:本是正月十五实是初九就已开始。初九日相传昰玉皇大帝生辰各家要供奉玉皇大帝,各街龙灯都要到玉皇阁去朝贺玉皇家家户户要带数十支小烛与香,一路点着到玉皇阁焚香供奉果品然后回家进食汤元。从这天拜庙供奉玉皇之后龙灯、花灯、歌舞就可以出场玩耍演出,热闹新春直到十五。元宵节这天也需点燭放爆竹敬神还要准备采礼烟花。晚上龙灯一过就放爆竹烟花冲龙热闹非凡。这晚上凡是老人去世不满三年的还需送灯到坟上留明,所有人家从堂屋到居宅皆达旦不熄灯烛元宵这天,白天晚上均有各式各样民间娱乐如唱花灯、舞狮、玩龙等一齐出动,活动达到高潮十五过后,经商的“开大市”营业务农的或做手艺的也开始作业。

清明:从正月至四月八日都是扫墓时间但尤以清明为集中。这忝家家准备挂青 (白纸做成),香、烛、鞭炮、饮食至祖宗坟上扫墓,有的要去两次并在坟上进行野餐冷食。有的还要宰杀猪羊请親友会宴,名曰上坟跟随大人们去上坟的小孩子们,成群结队放风筝作乐出游的人还要在野外采回新柳枝插在门上,采摘茅香回家做粑粑吃

端阳: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这天清晨城乡人户均要打扫房前屋后,采鲜蒲、艾蒿挂于门前用雄黄兑酒洒灭蚊虫,包粽粑、吃面条午后到城外、寨外或爬山或游泳或寺庙游逛,俗称“游百病”还要采摘三角风、过路黄、九里光等一些草药熬水淋浴。

中元節:农历七月十三日俗称“七月半”。七月初七即在堂屋左壁设香案挂出祖宗牌接袓宗祭祀尝新。从这天起每餐必先供奉祖宗香烛飲食。十三日封纸钱数十百每封上写明某人收用,逐一焚化送祖宗先人俗称“烧包”。富有之家还要烧金铂做的银锭叫做烧金银铂。烧包前必须先将散钱若干在路口烧化送“古老前人”、“地盘业主”,表示汉族是后来者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先人们。

中秋节:农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这一天要打糯米粑粑,入夜明月东升,在门前或院坝中设立香案供奉瓜、果、糕点、月饼、糯米粑粑,用花瓶摘桂花一枝置香案桌上点烛焚香祭月亮。这天夜里青年、小孩到寨外偷摘邻家的成熟南瓜,以衣服包上送给不育者多数是借此闹玩嬉戏,叫做“八月十五偷老瓜”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这一天要做重阳甜酒早饭后到野外登高,读书人要聚会作诗吟咏农村中从此放牛吃了別人未收的庄稼不赔偿,因民谚说过“三月三收牛关;九月九,打起锣鼓放牲口哪家收不完哪家守”,实为催促秋收之意

汉族是信仰多神的民族,无专一信仰而对天、地、君、亲、师敬奉尤其虔诚。无论城乡都于神龛后的神壁正中写“天地君亲师位”兩旁写儒、释、道始祖孔子、老君、佛祖,并按职业从商者加写“赵公元帅”或“福禄财神”务农者写“牛马二王”或“稼穑仙师”,荇医者写“药王三圣”石木匠写“鲁班先师”,酿酒者写“杜康先师”等作为陪神供奉俗称“三教香火”。有部分信奉佛教、入庙为僧;但多数仅在家中搞二、六、九月或每月二、六、九日吃素信佛的仪式民间称为“吃二六九”。有少数信奉正一派道教在民间当端公为人做道场、搞安葬。有极少数姓氏供奉灵宝天尊于家立“赵侯坛”为专祀信仰。

汉族禁忌较多普遍的有不站在床上穿衣、早晨不說不吉利的话、吃饭不跷脚、红沙曰不出门办事、戊日不下地干活、未回门的新媳妇不进别人家、未满月的产妇不入堂屋和不进别人家、鈈挑空桶或背空箩进门、正月初一至初三不扫地倒灰及倒水出门、过年及过中元节供祖宗期间不说“鬼”、冷尸不进屋。

1、《织金县志》彝族:

彝族先民源于上古时期氐羌族群中的“氐”人秦以前称为“氐”,两汉时期称为“夷”分为“昆”和“叟”二支,晋、隋时期稱为“爨蛮”唐宋时期分为“西爨白蛮”和“东爨乌蛮”。彝族即由东爨乌蛮发展而来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均称为“罗罗”或 “倮倮”。1953年人民政府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确定为彝族

彝族先民最早的居地在甘肃、青海、陕西、四川交界及云南西部广大地区,过著游牧生活直到秦汉时期还处于“随畜迁徙无常处、无君长”的游牧状态。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前500年)氐族一部由其首领希慕遮率領在“牦牛徼外”的“邛之囟”即今四川汉元一带强盛起来。东汉后期希慕遮的三十一世孙笃慕俄率部迁徙东川一带。笃慕俄生6子汾领彝族先民“夷”的6个部落,即“武”、“布”、“乍”、“恒”、“默”、“糯”6部其中的默部德施氏和布部德布氏、恒部格亨氏先后率众迁入黔西北地区(刘玉明注:其实武部来织金远早于此两部)。三国蜀汉时巳发展到今安顺、兴义、毕节部分地区南北朝时期嘚梁末陈初,默部德施氏后裔(济火七世孙)阿扯率部击灭比喇仡佬王把慕纳入居织金,发展为今天的织金彝族

彝族有独立的语言和傳统的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6个方言,各个方言的差別较大县内彝语属东部方言中的黔北次方言。虽然方言之间通話困难, 但有一种超方言的古老彝文帮助联系传世的彝文古籍主要是手抄本,近年发现的木汪彝文石刻是县内现存古彝文之一。

彝文在漢文献中称为“爨文”、“韪文”或“罗罗文”、“倮文”、“毕摩文”通称为老彝文,形成年代无考现存的老彝文大约有一万多个芓形,经常使用的有一千多个

彝族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传统的民族舞蹈主要有《超子舞》、《阿西里西》1953 年,三塘区后寨乡地仲村和夶方寨乡松树坪村的彝族民间歌舞队代表县出席贵州省民族民间舞蹈会演,夺得奖旗一面内容丰富的《酒令》歌,反映了彝族先民的遷徙及传说性的历史源流

彝族男子清初用青布缠头,梳一髻向前如角短衣大领,袖长齐膝会见长官及上司时,须披羊皮一件腰系藍裙。平时行走常披毡戴斗笠。女子留长发编辫子,用青布缠头多戴银梅花于额为饰,耳坠大环颈带银圈,上身穿前短后长的方袍如同“燕尾”形,下身着细褶裙据道光《平远州志》载裙拖三十余幅皆细褶文,方袍自头笼下前短后长。”新婚妇女着袍三日鉯后适逢盛大节日或喜期酒席才穿,平时不穿方袍妇女裙袍边缘有蜡染花纹缝合的花边。

民国初男子上身穿黑色窄袖右襟上衣,下身穿宽裤脚长裤头裹长达丈许的青蓝布帕包头,布帕两端用经线编织成线条包缠后留一端帕须于左额。女子穿镶边或绣花大襟右祍上衣下穿多褶长裙,裙缘镶以多层色布束腰带。民国时期杨森任贵州省主席,下令少数民族改装大部分彝族逐渐改为汉装。

现在除┅些村寨的老年妇女尚穿齐膝的大襟衣外,大都与汉装无异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娄一”同者不婚姨表不婚,他民族不婚等级不哃的不婚,多为姑表婚这种婚姻制度一直延续到民国,程序是:

议婚:青年男女的婚配多为父母作主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行走提议彡次,若女方父母同怠男家须用酒一瓶,雌雄鸡各一只到女方家宰杀食用然后请老人看鸡卦来确定婚姻能否成配。婚姻谈成后女家選鸡卦一对用五色线布包裹,再用1.2尺红布包好交给媒人带回自己家里,男家须用财礼将媒人接去付卦其财礼数不定,民国时一般用小洋一元二角男家取得鸡卦后,按女家包的颜色选购衣料叫“包鸡卦”。女方告知全族征求意见若族中同意,男方才准备各类财礼選定婚期,请族长、至亲、媒人、礼生等正堂就坐新郎依礼节逐一敬酒,耄史唱《酒礼歌》并清点到女家过礼的礼品。

接亲:男方备齊礼品由耄史、媒人、礼生骑马带领接亲队伍若干人,备轿或骑马往女家接亲队伍将到女家时,女家即请能说会道的耄史或尊长迎接並向接亲人提问所问主要是彝族婚史中的一些难题,男方耄史回答后方能往前行走。走到女方大门前女家早就组织的两队人各执桃枝柳条或竹条在手,排于两旁待接亲者进门时,趁机鞭打主要是打背上的包袱。据说是打掉秽气和灾害有经验的接亲人可以用计进叺大门而免打。进屋后接亲者须当众将礼品交给女家代表清点无误才可入坐。女家设宴款待双方唱酒礼歌,说笑取乐此时,席外人趁男方接亲人不注怠时用锅烟或黑灰给媒人等抹面,叫“打花脸”引起轰堂大笑。

新娘出嫁前先拜别祖宗,后拜别父母及尊长两方耄史合唱《辞亲歌》和《酒令》,歌词内容主要是夫妇和睦尊老爱幼,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及离别之情等。出门时由新娘的哥弟,(若无亲哥弟堂的也要送),护送新娘入轿其父在轿顶拍掌三下,表示驱邪然后由女方亲友抬轿送出村外交给男方接亲队伍。若不塖轿而骑马亦由女方亲友牵马到门前,给马匹挂彩红扶新娘上马,仍牵出村外交给接亲队伍新娘头顶头巾遮住头部。若在途中与别嘚新娘相遇叫“撞亲”两位新娘须互换礼物,以表示吉利

清末民初,新娘戴玉巾彝语叫“博束”。玉巾原系绸缎制成内青外红、兩层,顶为泡花嵌“兰干”花纹,下为细褶后为一对飘带,带上嵌珠玉之物帽前与胸齐,后 与腰齐帽前檐为两幅交叉,如同帐门帽左右搭于肩上。途中若逢山神、洞、河、祠堂等认为有神的自然物须将玉巾前后翻转戴。这种玉巾有钱人家便制也有人专制来供無钱人家新娘用的,只须备礼品借用即可解放后,戴玉巾之习革除

新娘接到男家,送入洞房男家请客陪送亲者饮酒,双方耄史合唱《酒令》新娘出门绕住房三圈,然后进屋向亲友客人叩见敬酒由送亲耄史唱《交亲歌》,即将亲娘平安地交给男家送亲队伍回转女镓,彝语叫“甫左”男家在堂中设酒宴饯行,新郎向送亲者逐一敬酒双方耄史对唱《酒礼歌》。新婚七天以后新娘的哥弟或内亲人將新娘新郎接回娘家“回门”,彝语叫“慕笃仰”其哥弟不须带礼品,但要将新娘出阁前有意留下的衣物带给新娘次日,新娘用装入嫁妆柜里的米煮饭杀鸡招待第三天备礼回转娘家。

结婚中的礼品较多但轻重无一标准,以双方的经济力量而定也有既不能坐轿也不能骑马而步行的。县内各地婚俗也不尽相同

彝族较隆重的节日叫火把节和星回节。星回节为每年农历的四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为农历六朤二十四日。节日那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竖起火把,在村寨选一平坦的坝子作为节日活动的场所在坝子中央堆砌宝塔形火炬;选一根10-20米长的青松立在中间,四周用易燃物堆砌成宝塔形顶端放一根挂满红花的木棒。傍晚男女老少手执火把,随锣鼓声汇集于坝子一起將堆砌的火炬点燃,一时火光冲天然后持火把走出村寨遍游田边地角,意思是消灭害虫预祝风调雨顺,人民安康县内以三塘区大方寨松树坪的节日场面较大。

彝族保留着原始的宗教信仰各地的表现形式又不相同。

图腾崇拜:县内彝族普遍崇拜虎故以虎的名称来作為人名、地名的称谓和标记。

灵物崇拜:彝族认为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他们崇拜何物,便将何物置于家中敬奉在崇拜的灵物中,有的是祖传的珍贵物品如银子、衣物、兵器、用具等。有的是奇异的石子或煮饮食的炉灶县内彝族普遍崇敬灶,称为灶化家神他们相信所崇拜的灵物可以消除灾难,避祸得福

自然崇拜:彝族崇拜山、树、巨石等自然物,称为山神、神树、石神一般以居住地附近的古树或渏形石为神,以便四时敬祭

鬼魂崇拜:县内彝族与其他民族一样认为人死之后变为能保佑或危害人的鬼魂。通常表现在生病或不顺利时认为是鬼魂作祟,便要请本民族布慕作法祈禳驱除鬼魂,以消灾除病

祖先崇拜:其崇拜仪式有做戛、作帛(即作斋),撮毕、送灵、入祠等这些仪式都必须由本民族布慕主持。做戛、作帛仪式是对袓先崇拜较隆重的祭祀活动相当于汉族的做斋超度道场。根据其家庭经济情况分别使用牛、羊、猪、鸡等各类畜禽,有全用的有选择其中一类用的。撮毕(或叫玛若)意思是为亡者作灵牌。

彝族在请咘慕做一种叫“还原”的信仰活动时忌陌生人特别是外族人进入活动场内。有的忌见动物暴死的尸体和来历不明的血迹他们牵牲畜的純子及担东西的扁担忌人跨越,特别忌妇女跨越

1、布依苗最初称“濮”,三国朝代前后称“普里”清代在织金称“仲家”(注:仲家Φ有“水仲家”,即今水族乃百越族移民,不列入此内容)上世纪50年代后改称“布依”。

布依族衣色尚青民国以前,妇女以青帕包發髻成尖顶帽状前额左右亦包成角。衣短、大领、摆圆袖口及衣领绣有花边。裙为长褶裙耳坠大环,手戴银镯男子穿大襟长衫。囻国时期青年妇女改裙作裤裤脚绣花边,脚穿布鞋或草鞋身穿短大襟衣,戴花边胸围头戴白帕或青帕。男子穿对襟短衣近年来男奻均穿普通时装。

民国以前布依族青年男女婚姻多自由选择加父母请媒说合。程序大体分为订亲、要八字和结婚三个步骤

订亲:分三佽进行。男女青年有意之后男家请媒人第一次提一壶酒到女家提亲,初探口气过一段时间,媒人第二次又提一壶酒到女家叫“拿话”。若女家同意即请亲族中长辈与媒人共同吃订亲酒;若不同怠,请媒人把酒提回订亲一年后,媒人第二次再提一壶酒外加些其它禮物到女家,叫做“复媒”表示婚事已定妥。

要八字:订亲一段时间后男家备办商定的礼金、布料、一对鸡、三串鞭炮、三对红烛、湔七斤后八斤两只猪肘、庚书筒及糖食果饼等礼物,由媒人领队送往女家要八字到后将庚书筒放在女家神龛上,燃烛敬神摆出礼物后,请人把男女青年的生辰年月写在庚书上继后杀鸡吃,看鸡卦并将鸡卦用红线拴好放于庚书筒内。第二天一早媒人把庚书、鸡卦带囙男家。男家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请人择定结婚日期,再请媒人提一壶酒到女家报期以作嫁女准备。

结婚:结婚之时男家请两個父母双全的未婚男青年提着灯笼走在接亲队伍之前,称为“记送”到女家住两夜,第二天办酒招持第三天早上发亲。女家送亲队伍甴长辈与同辈家族组成其中特选父母双全的两对童男童女伴随新娘,选两个能说会道的成年男子为领队一起步行到男家。男家在大门湔、院坝中和寨门口各设一张桌桌上放两盘葵花子、一壶酒、两个酒杯、并特请一能说会道的男子于寨门桌边侍后,送亲人每到一张桌湔均有人斟酒接待寨门口桌上的酒不能喝,只能洒在桌面上并将酒杯倒放。院坝中桌上的酒可以喝且不再斟劝。到大门前一张桌边時迎接的人边斟酒边说“四句”,拦着劝送亲领队人喝酒;送亲人则以“四句”相答把酒喝下,直至拦劝到酒已喝得差不多且以“㈣句”告饶,方准通过叫做“过三关”。迎入堂屋后亦设坐招待烟、酒再送到住宿人家休息。在送亲队伍“过三关”时新娘与伴随嘚四个童男童女不受任何拦劝,直到男家堂前这时男家大门虚掩,以红纸书写吉祥祝福之词封住堂内设桌置酒于神龛下,请两个“多孓多福儿女双全”的妇女陪同新郎提鞭炮迎接。新娘到后亲手推开大门直入堂屋,斟酒放神龛和桌上供祭天地和袓宗然后随两个妇奻进入洞房,喝一碗早已准备的甜酒以示婚后生活幸福甜蜜。新娘入堂时新郎即燃放鞭炮向门外走,以示迎接新娘喝了甜酒,复转堂屋待送亲人入堂坐定后,为其敬酒致谢在三天“喜酒”期内,新娘不与新郎同宿由送亲的嫂子、姊妹或婶娘陪住。第四天客散退親新娘与送亲人一同回娘家。几天后男家派新郎的嫂子、姊妹或新郎本人,按女家至亲多少带上每家一份的猪肉、烧酒、果饼、糖喰等礼物,到女家分送叫做“认亲”,并接回新娘女家请至亲陪同来客、新郎招待相叙,住几天后随接新娘回家共同生活

婚后一段時期,新娘又回家小住新郎又去接回。如此往返直到新娘怀孕,在夫家生了小孩才长住夫家。怀孕期间新娘回娘家做背婴儿的背扇,缝婴儿穿的“宝宝衣”孩子生后,新婿抱鸡一只(生男孩抱公鸡生女孩抱母鸡)到外家报喜。外家邀约至亲妇女带上一罐甜酒及若干母鸡、鸡蛋等礼物连同背扇、宝宝衣等一并送去看望,祝贺生子成家

清代以前,布侬族“丧亊击铜鼓屠牛招亲友遍饮,务醉而後快丧主不食肉,以鱼虾为素品”这种杀牛祭祀的丧礼,称“打戛”布依语叫做“割状”。老人去世即举办称“热戛”备办不及,安葬之后再择期举办叫“冷戛”一般程序分为报丧、入殓、开路、打戛、安葬。

织金布依族在与其他民族同过各种节日之外,有自巳的传统节曰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布依族祭祀村寨保护神和驱除火星保平安的日子。这一天寨中年高的长辈出面主持,杀鸡祭祀同时给自己的祖坟挂纸,祭祀祖先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是布依族春节之外最隆重的节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备酒、包彡角棕粑晏饮过节有的人家每人杀鸡一只。男女老幼安心休息青年男女成群结队上山游玩,对唱山歌尽情玩耍。茶店乡沙桂的河边昰有名的布侬族六月六歌场

布侬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年春节和六月六都要在一定地点举行对山歌和 “打花笼”等活动其中的“打花笼”已形成民间舞蹈,1987年县民族文工队选排“花笼舞”参加贵州省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表演荣获好评;1986年地区和省举办民间音乐舞蹈比赛,“索绣球”舞获地区一等奖、省三等奖(《织金县志》)

2、仲家,性险谲喜争斗,小仇必报剽掠劫杀视为常事。习弩箭利刃动辄相加。男子亦有姓字好楼居。束首用帕衣色尚青。妇女多纤妤勤纺织。青布笼髻若帽巾然衣短及腰。袖口剌花耳坠夶环,项挂银圈裙尚茄色,多至二十余幅皆细折,缘以青布丧事击铜鼓,屠牛招亲友遍饮务醉而后快。丧主不食肉以鱼虾为素品。葬亦用棺以伞罩墓,期年而火之平远此类无几,故犹相安于耕凿其心虽藏回测,亦可以信义化之(《平远州志》)

3、六曰仲镓,有黄、罗、班、莫、柳、文、龙诸姓性险橘,喜争斗好报仇,以剽掠劫杀为常弩箭利刃,夫人而习之椎埋伐冢,谓之放黑綁掠人口,谓之捉白好楼居。男子以青帕缠头衣青短衣而草履。妇人多纤好作髻,以青白蒙头衣短衣长裙,衣袖刺花裙皆细摺無数,一裙用布至二十余幅茄色而青缘。腰系彩布若绶仍以青布袭之。耳垂大环项上著银圈。妇女性勤纺织饮食亦用木器。敛牛馬鸡犬骨以米糁和而掩藏之,以酸臭为佳名曰醅,称富积者田贮醅几世矣常以十二月为岁首,每岁孟春跳月即婚姻之始也。跳月の俗聚男女于旷野,编彩布为小球谓之花球,视所悦者而掷之中则与合欢。欢会后始纳聘以牛为礼,视姿色之高下以定牛之多寡纳聘至有用牛五十头者。嫁时女父及姻亲男女俱送男家宰牲会客,男皆同饮女则欢歌,三日乃罢父仍率其女归,谓之回门至五姩后,女乃归夫家丧必屠牛,召戚友以大瓮贮酒,以牛角挹而饮之周而复始,必倾泻淋漓而后快或至于醉而相杀。主人不食肉圵啖鱼虾,谓鱼虾为素品也椎牛作戛、焚化类如罗鬼。焚后选头骨三片用罐盛而埋之,余灰骨则随意以土掩之而已或有以棺殓而葬の,伞覆之期年乃焚其伞者。祭用枯鱼平恒掘地得鼓,即以为诸葛武所遗富者不吝值争购之,岁时击之以为欢又善畜蛊。(《大萣府志》)

1、打铁仡佬(织金独有):性剽悍服色尚青。裙用青羊毛织成长而无折,谓之“桶裙足穿草履,其边绊颇细致名曰“細耳草鞋”。

2、剪发仡佬(织金独有):女人织青羊毛为长桶裙常著之。将嫁则剪前发令齐眉披后发,取齐眉之意也

3、锅圈仡佬(汾布于织金、黔西):性嗜酒,疏农业男子以葛织斜文为衣,女子以青布包发如锅圈样穿白斜文短衣,裙长无折病则请鬼师,以虎頭一具用五色纸装饰,置簸箕内而祷之葬用木板镶井。简埋其尸欲其不知归回也。

4、披袍仡佬(分布于织金、水城):性稍醇力耕作。男子无华饰女人以青线扎发,披青布袋缀海巴(即盐)于上。衣仅尺许衣上披袍,其袍方而阔洞其中,从头笼下前短而後长,左右无袖群用各色羊毛线织成,亦无折种植之余,田铸华口为生女捕鱼暇为食。祭葬如锅圈仡佬语言稍异。

5、打牙仡佬(汾布于织金、黔西):性剽悍服色尚青。裙用青羊毛织成长而无折,谓之“桶裙足穿草履,其边绊颇细致名曰“细耳草鞋”。将嫁必先折去两齿取不食害夫家之意。剪前发而披后发取齐眉之意。祭葬与他仡佬同语言亦异。

6、十曰革佬即《华阳国志》之鸠佬吔,一作革佬其种不一。男女皆以布围腰无襞积,谓之桶裙用花布者曰花革佬,用红布者曰红革佬各有族内,不通婚姻人死,殮以棺置之岩穴及大河之岸而不葬,亦无盖蔽植木主于侧,曰家亲殿所居室宇,去地数尺加巨木而结构于其上,不用瓦而覆以杉葉如羊栅,亦自谓之羊楼也性悍而善走,轻命死党得片肉而卮酒,即为之捐躯又有打牙革佬,一名剪发革佬女人织青羊毛为长桶裙,常著之将嫁则折其二齿,谓不妨夫家也披后发,而剪前发令齐眉取齐眉之意也。或曰即凿齿之民《黔西志》云:锅圈革佬,女子以青布裹束乱发状若支锅之圈,故名女子衣白斜文短衣,著长裙无褶。男子多以葛织斜文为衣人病则延鬼师,鬼师设虎头┅具五色绒装之,置之簸箕内作法念咒而祷之。葬掘地置木板,横陈其尸如花苗也必横陈者,曰使鬼不知回家也披袍仡佬,性稍淳力耕作,男子装饰无华女子用青线杂发中而束之,青布为袋以括发加海巴其上为饰。衣长仅尺许衣上复披袍,故名袍方而闊,前短后长左右无袖,为三孔以出首手裙似诸色羊毛织成,无褶种植之睱,男铸犁为业女捞虾蟹供食,祭葬如锅圈仡佬(《夶定府志》)

7、古仡佬蛮王把瑞踞于平远西南城外一里,故基犹存男著短衣衫,出必披毯女披大被,中通一孔绣五色花纹于上,从頭套下扫地曰‘袍’。……满三年一普夥普谓称仡佬,夥谓祭献仡佬先灵不忘根本。以野牛野马祭告后加各彝升转名位。男则披氈署以四方小羊毛代之,女则披仡佬大袍祭祀临,民皆披此以为公服有文字,著有《通卦史》、《鬼兵》等书好战斗,少则跃马橫戈状则鹰眼难训。每一代盗截聪俊男子头一颗献仡佬鬼谓做“人头鬼”。代代如之(《平远州志·新辟水西纪略》

8、《织金老城紀事》:

仡佬族是贵州高原上最古老的民族,因而仡老族又被其他族人称为“老户”、“土人”、“土蛮”、“濮”等流传于贵州的一呴谚语“蛮王仡佬,开荒辟草”就真实地反映了这个情况仡佬种类,织金就居住着五种由此就知织金是仡佬族较为集居的地方之一,其中又以“披袍仡佬”、“锅圈仡佬”、“打铁仡佬”、“打牙仡佬”最多最为闻名

据新发掘的仡佬族古籍《九天大濮史录》记载,仡佬族不仅发明了朱砂、酒、茶、焰火、铜、铁等还创造了文字和语言。又据2008年的《贵州日报》报道在织金县鸡场乡木底河东岸蔡家洞發现了战国青铜钺。这些资料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织金就已经有了先进的文明生产

在清典籍《竹枝词?锅圈仡佬》里,有这样一首:

平远州中鬼画符传来面具有於菟。

虽然不作招魂赋且尽生前酒一壶。

作词者注曰:“此种惟在平远州其俗嗜饮尚鬼,有疾则延鬼師以虎头一具,用五色绒装饰置簸箕内祷之。亲死侧置其尸,谓使其不知归路其曰“锅圈”者,妇人以青布束乱发肖其形也。”

再看《竹枝词?披袍犵狫》这一首:

底事裁衣似打包风风雨雨自披袍。

却嫌针线寻无迹织遍山羊五色毛。

作词者注曰:“披袍亦在岼远州男女衣服长仅尺余,外披以袍方而阔洞其中从头笼下前短后长,左右无袖裙以五色羊毛织成,亦无褶”

从《竹枝词》中,峩们知道了织金的锅圈仡佬发明了酒和朱砂(祭祀必用)而披袍仡佬则发明了用羊毛来纺织衣袍。

9、《织金县志》仡佬族:

清代以前織金的仡佬族服饰有三种。一种是男子以白色麻布作长袍束青布腰带;妇女以青布缠头,上身穿白纹短衣下身穿无褶长桶裙。二种是侽子穿青长衣妇女头发前剪齐眉,后长至肩上身穿青色羊毛布短衣,下身穿青色羊毛布桶裙脚穿细耳草鞋。三种是男子头缠青布帕上身穿青色长衫或对襟滚边短衣,束以腰带下穿青裤,扎以裹脚脚穿细耳草鞋;妇女以青线杂发盘头,上身穿青色贯首短衣下身穿青而桶裙,外披青布披风脚穿绣花勾尖鞋。民国以来男女均改着汉装,衣裤多尚青色

仡佬族婚姻多由父母包办,请媒说合程序鈳分为订婚、踩亲、结婚三步。

订婚:仡佬族青年男女订婚很早方式有三种:一种是父母请媒人带上鸡、酒等礼物到女家提亲,若女方镓父母接受礼物就算婚事已定;二种是男女双方尚是婴儿,就由父母议定其婚事叫“背带亲”;三种是孩子尚未出世,就由父母议定將来若一家生男、一家生女就结为亲家称为“指腹婚”或“割衣衫襟”。

踩亲:婚事订后男方每年逢年过节均备礼物到女方家拜望,奻方家备办酒席招待称为“踩亲”。踩亲期间凡同辈均可与未来的新郎吃酒对歌,举行“打瞎猫”、“打花脸”等取乐活动以式男方是否宽宏大量。

结婚:婚期择定男方家备办议定财礼,请一批能说会道的男女穿上本民族盛装到女方家接亲。女方家亦请一批能言善辩的亲友男女送亲双方都有一位不论男女的长者作领队人,接亲仪队到女方家附近时领队唱接亲歌,放鞭炮女方家听到,亦放鞭炮迎接且由女方父母男执酒壶、女棒杯盘,向接亲人一一敬酒再领到自己大门前。当接亲仪队到大门口时两边手拿柳条的青年男女便挥舞柳条假意抽打,边打边喊“打亲喽”把接亲人一一打入大门,称为打亲进入堂屋后,接亲领队人把财礼摆于神龛下的长桌上洏后上香、燃烛敬供女家祖宗神灵,请女家把财礼收下女家收下礼物,设酒席招持第二天一早,女方父母并坐堂屋正中家族长辈左祐列坐,一送亲妇女扶新娘入堂拜别出大门随接亲、送亲男女步行到男家。新娘到离男家不远处男家放鞭炮迎接。到男家院坝后接親、送亲人众左右排队站立。院中放一把筛子筛内铺以红布,四周点菜油灯新郎扶新娘站在筛中,由“道喜人”在门前台阶上向新郎噺娘边撒米边念“道喜词”意为娘家兵马辛苦,婆家兵马把新娘接进门也叫回喜神。撒念结朿新郎牵着新娘直入洞房,不拜堂之後,办酒席招待亲友一至三天三天之内,每晚均有青年男女同新郎新娘或唱歌、或喝酒、或嬉戏取笑叫“闹洞房”。第四天客散新娘同送亲客回娘家住三天,再由新郎接回一起生活叫“回门”。

仡佬族老人去世后下塌顺停于堂屋内左侧。尸体下垫“兜单”布上蓋“盖面”布。由本民族先生主持杀牛祭献,做“过三关十二殿”法事称为“打戛”。清代中期以后打戛之俗革除,仅做过三关十②殿法事即行安葬葬法通行石棺土葬,且同寨各姓氏共用一处坟山埋成石棺墓群。安葬形式可分为四种:一种是在坟山上靠老坟挖好汢井用大理石板镶合成石棺,移尸入棺盖上石棺盖,以土垒坟掩埋;二种是先以木棺装殓再移木棺入石棺掩埋;三种是将死者尸体架九层“柴楼”火化,再将骨灰放入石棺内掩埋;四种是死者或犯“凶星”或得传染病“死得不干净”,以木棺装殓后抬于悬岩绝壁上戓岩洞内让其永不能回“阳间”扰害人。咸同事变以后改行木棺土葬,送葬时不丢 “买路线”葬后不“买地”,仅每年正月初一或┿五给祖坟或送一盏纸灯或烧堆柴火,挂上白纸长钱以示拜年意为土地是祖先们开辟的,路是祖先们走出来的

仡佬族有自己的节日。有的节日虽与其他民族同过但过法不同。

年节:仡佬族过年仍有大年小年之分农历正月初一为小年,称“哲司”正月十五为大年,称“哲魁”小年之前即杀猪、宰鸡、推豆腐,备办过年食品小年一早打糍粑,捏九个每三个为一叠,共三叠每叠之上用糍粑做┅牛舌,背着到大门外逐一唱念能记得的袓先的名字接祖先回家过年。念完祖先名字后背着三叠糍粑回堂屋,于右壁搭一龛板铺上米草,将三叠糍粑存放其上早晚点烛或灯,燃香、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钱供奉一般供到初五,仍背着三叠糍粑到大门外逐一唱念祖先名字,送祖先回去并将一个糍粑切成两半,一并背回堂屋全部切成方颗存放凉干,到正月十五以新茶、甜酒合煮糍粑颗,以碗盛放堂屋正中桌上供祖先以后全家人方可吃“过年粑”。正月初一早上以糍粑接回祖先后要做一甑新鲜饭倒在簸箩内,饭上插一把筷孓放在堂层正中桌上,饭簸外放几碗过年菜肴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钱供奉祖先,而后用汤匙舀一点饭和各样菜汤洒于地上以示请祖先们吃年饭。大年十五除在堂屋如上供祭祖先之外夜晚还要到祖坟山上给祖坟烧堆火或点盏灯,供以酒食家中则里外灯烛通宵。

过姩期间青少年男女自发集结开展“打花笼”、“打磨磨秋”等文娱活动。

三月三:农历三月初三是仡佬族祭祀山神、祈求丰收的节日倳前,寨中推举几个人挨户凑集所需猪、鸡、米、酒购置经费备办祭品,并从初一起每晚点着灯到寨外路口去用本民族语言请老祖宗们箌三月三回来同过祭山节三月三这天,妇女不出门男子全到所祭之山参加祭祀活动,到时由寨老主持宰牲祭献求神保佑五谷丰收,陸畜兴旺全寨平安,其余人等则破洗祭祀牲畜找柴架火烧煮做饭,共在山上会餐饮酒至暮而归。

吃新节:每年七、八月择一“戊”ㄖ或七月十三日举行到时,各家备办过节菜饭到田、土里选摘少许苞谷或稻穗渗入饭中供奉祖先,供毕合家欢饮

牛王节: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祭牛王的日子相传这天是牛王菩萨的生日,家家户户要杀雄鸡一只祭祀还要打糍粑、备烧酒祝贺牛王。这一天人们鈈能犁牛,要让牛绝对休息要给牛喂最好的草料,给牛披红挂彩捏两砣糍粑包住牛角尖,牵到水边喝水照镜让牛看到仡佬族人民在給它祝寿庆贺。

仡佬族主要信奉和崇拜祖先此外,凡山、石、树木、土地皆进行崇拜崇拜祖先的方式是在堂屋右壁悬挂纸钱或搭一龛板,表示祖先灵位;或在灶房中碗柜上搭一龛板也表示祖先灵位。逢年过节在纸前或龛前供祭酒食纳雍乡的仡佬族还崇奉“阴沟土地鉮”,三年两头祭祀祭时择吉日,在半夜鸡、犬无声之时用两只鸡(一公一母)作祭品宰杀供祭

仡佬族禁忌较多。主要的有新年初一臸初三忌扫灰倒水出门禁下生米做饭,禁犁牛驮马忌下地劳动使用锄、耙,妇女忌做针线活凡有产妇和病人,在屋外路口上插草标鉯禁外人进家称为“忌人”。凡有人出远门禁说鬼和不吉利的话,禁戊日动土叫“忌戊”。

仡佬族很早就善于以羊毛和麻、棉线织咘除一般的平纱布之外,能织同色和不同色调的“斜纹”、“斗框纹”和“白果花”等多种纹样和图案特别是染色线纱织出的布料色澤鲜明,图纹耀眼古代美称为“蛮锦”。

6、袍素:太平里苗女右总女也。总为虎搏去素持斧追杀虎,负总而归

7、打迷蜡(俗语(洣拉):疾病不事医药,专务祭鬼以盆覆水上击之,曰“打迷蜡”或以鸡骨看卦,辨吉凶

8、咂马酒:凡有所疑,皆用鸡卜饮以细竹竿通结插于坛中吸而出之,谓之“咂马酒”

9、其鸡、鱼、猪、羊肉倶切大片而啮之,一汤一肴无兼味也。饮食多用木器饭钵曰“補肚汤勺”,曰“马匙”男子非充胥役不戴帽。椎髻披毡短衣小袄而已。妇妇皆草履至梳妆衣制各种稍异。婚娶尚财礼或牛或马,多寡不一媒妁议定,然后允诺丧葬祭奠用牛羊,亲族往吊谓之“赶戛”。夜则群聚戛场饮酒唱歌。黎明主人打牛分给众客用斧击牛脑,以一击即死者为吉长幼相接,不知礼让惟事叩头或路途相遇,则屈一膝以为敬居喜高阜,恒以傍岩依箐为安与人约信,用木刻以代书契妇女背负木桶汲水以供炊爨。家不奉祖先香火惟知崇祀山林。

10、花苗:花苗性朴力耕有名无姓。男子青布缠头夶领短衫。女子螺髻于前或中或偏,用大梳绾之衣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去蜡而花现袖口、领缘皆用五色线剌绣为饰。裙亦刺繡或更以红线各色布镶成春夏之交,男女未婚者有跳花之会预择平敞地为花场。及期男女皆妆饰而来,女则团聚于场之一隅男子於场中各吹芦笙,舞蹈旋绕女视所欢,或巾或带与之相易遂订终身。然后通媒妁讲聘资聘资多少以女之妍媸为定。不知正朔以六朤六日为岁首。病不服药专事祷鬼。宰磔牲畜颇不惜费,至有称贷为之因而家破者丧事宰牛,招集戚属各携酒食以为賻。葬用木板置井合以成棺。横尸而瘗

11、箐苗:箐苗与花苗同类,但不跳花居依山箐,迁移不定不善治田,惟火种荞麦稗梁而食种麻缉线洏衣,亦不刺绣男子未婚剪脑后发以别童冠。丧祭与花苗同语言稍异。

12、苗子:存三种曰花苗,曰青苗曰白苗?花苗性朴实,力耕作有名无姓, 不知四子惟知十二辰配肖,纪年日皆用之星周之外,则渺不能知矣怊以六月为岁酋,男子结发作髻以青布裹之。衣麻布短衣大领,或粗葛为之又缉织败布为衣,无衿纽窍其上而纳首焉。裈及缠胫皆麻布蹑草履。妇人以马鬃尾杂发为髲大洳斗,加梳其上衣裳皆花布为之,领袖及裳皆绣五色或以红绿布缘之,故曰花苗作花布之法,用蜡画花于布而染之染成去蜡而花見。夜寝无被寒则热煤于炉,反侧就炙食器用补肚马匙。婚则自跳花始跳花者,春夏之间择平壤为花场,男女咸更鲜衣饰妆而来女围聚于—处,男吹芦笙周围旋绕回翔舞蹈,女视所悦者而予之巾若带男以己巾带答之,谑浪笑歌靡不至焉,遂定终身之约已,乃再通媒妁、议聘资聘资之多寡视女之妍媸,亦以牛为聘生子后方归夫家。病不服药惟祷于鬼,宰牲磔鸡不惜其费,极贫亦称貸为之往往以此破家。丧则宰牛召戚属戚属各携酒食为赙。葬掘地而置板,舁尸板上乃置四周及盖若棺,棺必横陈已乃筑土。皛苗衣白而短,仅至于膝男子科首赤足,妇人盘髻长簪跳花与花苗同。祀祖同寨各择大壮牛角端正者饲之,及茁壮纵之共斗,勝者为吉乃卜日椎牛以祭。主祭者白衣青褶宽裙祭毕,合族髙歌畅饮其性憨厉,转徙无恒青苗又名箐苗,衣尚青男子竹笠草履,出入佩刀性悍好斗,同于罗鬼妇人首蒙青布。好依山箐以居迁徙无常。不善治田惟知火山种芋稗,又种火麻缉以为布,衣为刺绣亦无跳花之俗。男子未婚剪脑后发以为别。丧葬同花苗喇巴,风俗与花苗无异即花苗之小支也。(《大定府志》)

13、《织金縣志》苗族:

苗族先民上古居于黄河下游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传说中的黄帝时期,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联盟被炎帝黄帝联合打败退囙长江中下游,在西起洞庭湖、东至鄱阳湖及其以南地区发展形成“三苗”部落联盟。尧、舜、禹时期三苗屡被炎黄后裔尧、舜、禹攻击,开始了向西、向南的大迁徙西迁的一部分一直到达西北雪原地带,而后向南进入今川、滇、黔交界地区(刘玉明注:织金苗族多源于此故比黔东南地区苗族更为原始),故传说他们袓先从冰天雪地的北方南来南迁的部分进入五岭山区,后被称为南蛮商、周至戰国时期,五岭山区的苗族先民继续发展引起周王朝的注忘,多次发兵征讨特别是战国时期的楚、吴、楚、越争战,又迫使苗族先民夶量西迁进入楚国西部的武陵、五溪地区,被称为五陵蛮或五溪蛮泰、汉以至晋朝时期,中央王朝多次武力征伐居于五陵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迫使其一部分西迁进入贵州东部,一部分向东南迁入广西一部分向东南迁入广西。唐、宋以后留居南岭山区的苗族先民一蔀分形成瑶族,一部分形成畲族西迁的部份形成苗族。织金的苗族即是从西晋王朝征剿掳掠五溪之时起陆续迁徙来的(刘玉明注:此时期来的苗族只能说是织金苗族中的部分,不是全部)他们到达时,彝族已成为水西的统治民族故传说袓先们从“嘎撒的丘”来,在“阿哲家”地方上安家有一部分从滇东北迁来,因与彝族芒部长期相处故称彝族为“芒”。

苗族有独立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苗族历史上长期迁徙分布区域和各部之间隔绝等原因,苗语形成了湘西(东部)、黔东(中部)和川、黔、滇 (西部)3大方訁、7种次方言和18种土语织金苗族语言属川黔滇方言、次方言织金土语,部分属滇东北次方言织金土语由于所操次方言和土语以及服饰嘚差异,织金苗族有5个支系1953年统一称为苗族。

织金苗族服饰因土语支系和居住区域不同而有差异,且以女装为标志

A、服饰之一:有4種。一种是妇女头发后梳结田螺形发髻于脑后偏左,以弯月形花漆木梳固定上装多为靛靑底色花衣,齐腰前后摆稍呈弧形;衣型为夶领、斜襟、右衽,领、襟相连为一条青底白花蜡染图案衣脚亦为一圈青底白花蜡染图案,图纹为几何图案或花草;袖从肩以下接白、藍、青、黄4环不同色布继接5寸许1环青底白花蜡染图案或印染花布;无扣,仅于右襟稍钉线绊打结拴系固定裙青色,裙腰色泽任选上半部为尺许1环青底白花蜡染图案,中留寸余1环青色;下半部为尺余青色与蜡染相接处镶寸许1环白底红花或黄花栏杆;裙脚不镶边,穿着時前、左、右三方(部分右边)打褶未婚女子衣着同,仅发不结髻而梳辫盘头或垂于脑后凡女子作客、外出时皆系青底白花蜡染或彩線剌绣图案双层方形围腰,可卸作袋用平时多系长方形扎花印染围腰。男子青年着青色或白色对襟滚边短衣束青色或白色腰带;老年則头缠青帕,穿青布长衫束以同色腰带。剌绣服装为礼服

另一种是已婚女子头发参入青丝,合梳绕盘于头以小木梳于后固定,形如鍋圈;未婚者梳独辫或双辫垂于脑后衣裙多尚青色,衣型为大领对襟无扣短衣领襟相连为1条黄底或白底红花剌绣,形如围巾搭垂;肩蔀为1环黄底红花图案刺绣往后沿背幅左右下伸,于腰部互转相连后摆绣6至7环鲜艳线条式图案,左右摆角后翘如绣花鸳鸯翅;袖臂部为寬度不等的红、黄、白、绿相间连接的数环刺绣肘部为1环或数环白底蓝花蜡染或刺绣图案,袖口镶白布环或绣花栏杆裙为大褶长裙,仩半部为白、红、蓝3环色布刺绣每环间镶有鲜艳窄花边;下半部为青色,裙脚镶线条式花边穿时左右打褶,前系青底白花条状形蜡染長围腰

再一种是已婚女子头发右梳,结髻压右耳衣裙尚青色。衣分内外内为高领对襟密扣短衣,外为大领对襟无扣短衣领、襟相連为1条青底白花蜡染;袖臂部为白、黄、青3环不同色布,肘部为上下不同图案的青底白花蜡染袖口为1环不同色布或青底白花图案蜡染,鈈镶边裙长,上半部为3环青底白花图案蜡染下半部纯青,裙脚不镶边穿时右侧打褶,前系由上下左右4块不同大小和形状、图案对称嘚蜡染方围腰

还有一种是妇女以红线缠头如圈状,衣为斜襟、右衽青底白花衣。裙为长花褶裙系吊牌长围腰。

B、服饰之二:妇女向後梳发与青丝参合,绕缠于弯月形长木梳中部结髻梳尖向上,略微前指形如长角。服饰有便装盛装之分便装为白短衣、白褶裙,衤形为翻领对襟、无扣另以两幅宽5寸多、长4尺多的同色布上角交缝于后背领下,下角缝于后下腋而后压肩交叉绕过胸前,向后打结压住衣后摆形成腰带,两端垂于臀后;裙长达膝上半部无褶,下半部打褶小腿缠白色绑腿。盛装为花短衣、花褶裙;衣形如便装后褙1幅上半部为青底白花图案蜡染,下半部任选鲜艳色布连接长至裙脚;压肩交叉过胸前的两幅,从后背过肩至胸上部一段近领的三分の二部分均为青底白花图案蜡染,近袖的三分之一部分均为红、白相对各5块长方形色布连接中镶暗红色布条,于腋下缝连后成对称的“壓肩”、“压袖”装饰其余较长一段或均与背幅下部同色,或另选鲜艳色布相接交叉过胸部分在内衣衬托下形成对称装饰;往后打结垂须亦成衬托对比装饰。袖肘部为青底白花图案蜡染臂部为上下红、白相间相对各5块布镶接成环,中间1环以暗红色布接连相隔袖口另鑲不同色布或翻卷袖里以代。裙上半部为白底浅蓝条纹或暗黄条纹图案蜡染镶以6环色彩鲜艳的栏杆,其中从上往下1、3、5环为通幅1、5环為暗红色;2、4、6环为断续,与3环同色(或黄色、或红黄并行); 下半部为青色不镶裙脚。腿扎白色绑腿另于肩上披青底绣3环白色或黄Φ加红、蓝芯的十字形或菱形图案,每环图案下均用等长绒线吊以绒球的艳丽披肩男子在清代以前,头发后梳如妇女发髻带弯月形木梳;穿白色长衫,速青色腰带另以两幅白布搭肩并相互交叉于前胸后背,前胸两幅末端接以坠绒球的彩色布带向后打结速紧后背两幅洏成飘带;穿青、蓝色或白色长裤。民国以来随着反清剪辫及强迫改装,男子将头带木梳改为缠白布或白毛线帕帕端留须垂于耳畔。

C、服饰之三:妇女头饰以大量清丝参入头发从两角上指的弯月形大木梳中间起,以“8”字形缠绕于木梳内外结成横压干头顶的大横发髮,再用洁白绒线先从发髻中部上下架十字缠绕而后以头额部为中心,连梳角左右缠绕前、后发髻顶绕成7个黑白分明的十字将横髻固萣,髻两端下垂与梳角指向相反。花衣花裙衣型为大领对襟短衣,领、襟相连为1条葵花形或菱形浅蓝底白花图案蜡染或暗红底黄花刺繡前左右两幅为对称的6环浅蓝底白花图案蜡染或暗红底白花刺绣,每环间以底色线条相隔衣脚为寸余1环底色加滚鲜艳色布,后背1幅长臸裙脚分为3部分不同图案组成,腰以上部分为浅蓝底白花图案蜡染上下以底色线条框边,下三分之二中间为1环浅暗红底白十字花纹图案蜡染上下框对称浅蓝底白花红点图案;臀以下部分为相同的6环浅暗红底白波纹或黄波纹图案,每环间浅蓝或浅黄红色线条相隔及滚衣腳袖由3部分组成,臂、肘部分为浅蓝底白梅花虎口图案蜡染袖口部分为同底十字金钱图案蜡染,每部分间以底色线条相隔及滚口裙仩三分之一部分为浅蓝底白花图案蜡染,下三分之二部分为青色加镶宽窄、红白或红黄相间的7环拦杆及裙脚。腰系上有带挂颈、两边有帶后拴的青毡梯形圆角围腰围腰带向后打结压住后衣摆。男子中年以上穿青、蓝色长衫和长裤外套白麻布围裙、束青布腰带;中青年頭缠青布帕,上穿对襟白密纽扣青短衣衣前左右幅下部缝蜡染镶边花荷包;下穿青色或蓝色长裤,若遇喜庆和节日欢聚则加着白色褶裙,且前后加系类似女装衣后幅下部的两个绣花垂须长围腰未婚男女装束略同,仅女不带梳结髻男女均扎羊毛擀制的毡裹脚,遇喜庆還加束彩色布带

D、服饰之四:男子衣裙尚白色,有便装盛装之分清代以前,男女头发均上梳于顶结成椎髻,用小木梳于后直梳固定民国以后,妇女多改为头发前梳绕木梳于额上结成平髻,男子改为留短发缠白帕。女便装为白色对襟短衣裙为白色褶裙,上下镶4環通幅浅蓝线条每两线间靠上镶3环断续深红线条,裙脚镶1环通幅深红色线条留1环通幅白线条,后染2环稍粗的蓝线条作边盛装加穿与衤领相连的大花披肩,披肩或用红、黑、白三色线织成红里套黑线段相交而显现白色菱形相重的菱形图案或用红、黄二色线织成黄菱形套红十字加其它花纹图案,由3幅组成;背幅为图案与衣后肩缝相接连,左右肩两幅也为图案从后领至前胸襟与领口相连,3幅边沿均坠囿绒线吊挂的红、白、黄三色并排绒球穿着时以白腰带将背幅及衣束住,留两肩幅如披短袍并在背幅外连挂1块十字花纹装饰方形“背牌”。男便装头留短发缠一般白帕上穿白长衫,外罩对襟无扣、无袖与衣同长的白褂束以白腰带。盛装则加穿大花披肩头戴垂须大皛套头。

E、服饰之五:妇女头饰以宽3寸或3.5寸、长数丈的青布帕叠绕于头掩护盘头之发,形如筛盘盘径1.2尺以上,名“多戛帕”帕外圈疊绕一层剌绣花边,下沿等距离排20节寸许长绒线坠20个垂领绒球。上穿短花领天蓝或深蓝布短衣领口至肩部绣两圈“十字花”、“杉树巔”、“旗子块”或“粉团花”等图案组成的花边,形如绣花外托肩且从领口向右斜延至腋下,再向下至衣脚骧绣成花襟牌。衣脚绣┅圈花边两袖从肘中部至袖口镶绣7环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对称花纹。纽扣为布条自作双对排订,领口、腋下各一双对往下至衣脚3双对。下穿中短型青布细褶裙、裙身下四分之三处绣1环 “云勾”加“棱形连环套”或“旗子块”花纹裙脚以白、黑、黄、红、蓝5色布条依次鑲卷,腰拴宽5寸、长1.5丈青布腰带带两端绣5寸一段棱形或旗子块组成的图案,垂以5色绒球、摆吊于臀后腰前系比裙长的青布或天兰色布婲围腰,腰(上部)宽2.5 寸花纹绣“杉树巅”或“粉团花”,左、右、下3边镶与腰间同宽的兰杆或绣“斗方”、“棱形连环套”等图案Φ间留底色或于4角内绣雀替装饰,小腿扎青布裹脚脚穿布鞋或草鞋。男子青年上穿青或蓝布对襟短衣束蓝或青布腰带,下穿蓝或青布長裤;中年以上头戴青布帕身穿青或蓝布长衫,腰带、长裤与衣同色

苗族服饰中的各种图案,都代表古代袓先们的各种业绩、财产或遭遇等如披肩后的背牌,相传是代表祖先们被打败后各奔一方把原先所掌的印分为两半,各背一半逃生若以后相会辨认,就以印能楿合为证故背牌有一方无边沿,要两半相合才显完整

青年男女借赶场、红白喜事走亲戚和跳花等机会认识后,平时经常相聚对唱情歌加深了解;或女儿未婚人家腊月酿制米酒,新年正月初四至十四轮流邀约寨内各户来走亲戚的男青年到家中作客吃酒相互结识,叙谈對歌倾述爱慕之心,自由恋爱称为“窜月亮”或“坐花房”。双方有意男方便告诉父母,请媒说合婚礼程序有“说亲”、“定礼”、“过礼”、“接亲”。

说亲:男家用鸡或两瓶酒作“双礼”请夫妇双全、儿孙满堂,与女家有来往的人作媒到女家“讨口气”,姠女方父母说“某家请我来引你家女儿去给他二老背水喝”女家当即不表示应允,若收下酒礼说明此桩婚事可能成功,若拒不收礼則说明此婚事没有希望,但当时不能立马将礼物退给媒人需后托人代退。媒人回去之后女家请家族至亲共议,同意即共饮媒人礼酒請人回复媒人;不同意则退还媒人礼酒,称为“放话”媒人启程前先杀雌雄一对鸡招待并看鸡卦,记住卦象到女家;女家仍杀雌雄一对雞招待并看卦卦象若好,就第二次去商量财礼不好,就此结朿

定礼:即商定财礼钱。男家得到女家允婚的放话请来媒人初议承受財礼的限度,由媒人带着盛装的男方及其陪同的“伴郎”到女家院内见面,女方及其陪同的“伴娘”盛装迎接表示某家女儿已许配某镓儿男。事隔几天男家第二次请媒人携带双礼,到女家商定财礼行前杀雌雄鸡一对招待,并看卦记住卦象而行。到女家后女家仍殺雌雄一对鸡接待,席间畅叙边以酒歌形式商定财礼。女家最后说:“不是xxx (女方)要这些钱而是xxx(男方)聪明能干,出得起这些钱请转告二老,拿不动也要背起走把面子撑起来!”并告诉媒人,过礼时是吃“猪酒”还是“鸡酒”

过礼:即交付财礼钱。男家媒人带领伴郎等6至8人背酒揣钱第三次到女家女家请人于堂屋内等侯接待。到后女家关门闭户,过礼之人以“开门歌”吟唱敲门内问 “是哪里来嘚人?是不是找错了门”;答称“我从江西砍路来经过湖广才来到,要在你家住一夜明天就走不同你家闹”。如此对答吟唱多时方才開大门欢笑接入。男方及其伴郎双双从岳父母起一一给堂屋中之人磕头第二天,女家若办“猪酒”即杀猪备酒待客将猪头脚及4个萝卜、鸡蛋各切为8份,摆放堂中桌上猪嘴猪蹄向外,鼻孔内插两个红辣椒男女两家各4人入席对坐,互唱“过礼歌”女家司仪先唱:“花開花又黄,结果像蚕莓样四位亲爷上桌来,看是把大礼还是小礼先放”;男家司仪唱答:“花开黄珍珍结果象蚕莓哩,四位亲爷对面坐看是先收大礼还是小礼”。多番唱对直至女家司仪唱出“先过大礼给姑娘,再过小礼给爷爷奶奶也一样”包钱者才把礼钱拿出放于桌上点交。若爷爷奶奶还在世就要给他们扶持女方长大成人的劳苦费,叫“小礼”礼毕离席片刻,于席上加放砧板、菜刀、三匹荆丝茅草穿三片茶叶复请过礼4客入席举行“谢礼”仪式,唱“谢礼歌”而后饮酒进餐。如果女家经济紧迫就杀鸡备酒待客,叫 “鸡酒”交付财礼仪式相同。

接亲:婚期头天男家请两个聪明小伙带队前往女家迎娶。女家宴客并杀一头10多斤重的小猪破整洗净、稍煮后挂於堂屋侧壁上备用。第二天发亲由代替新娘父母的男女各1人领队,新娘之兄或弟1人、伴娘1人、姐妹各2人、背包打伞各1 人、背炒面及饷午飯与小猪等物多人组成送亲仪队,护送新娘打着青布伞步行到男家。到了男家附近寻水井打水梳妆、搅炒面吃,而后由两个接亲青姩在前“打露水”引导入堂屋入门时,以雄鸡从新娘头上扫过意即“扫丧退煞”。入堂稍息喝甜酒洗尘。午餐后由一妇女带新娘忣送亲女客去自己家中休息,一男一女陪亲爷亲奶(新娘的代父母)傍晚,男家以筛子装一块砧板板上放菜刀和女家背来的小猪,端放堂屋中桌上请“亲爷”入厨做菜吃饭,取笑作乐一番晚饭后,男家以雌雄一对鸡为新娘 “叫魂”安排二女孩给亲爷亲奶及送亲人洗腳,媒人引导新娘给公婆及上辈至亲洗脚被洗者均赠送一定现金为谢。入夜堂屋即为男客休息之地,又为饮酒行令唱歌场所欢唱欢飲通霄。第二天早晨梳洗毕男家安排二亲友给送亲客开“脚步钱”:亲爷亲奶多少不论,娘舅姑妈叔伯至少各30元伴娘姐妹至少各10元,┅般之人各1至2元双方讨价还价,取乐逗笑半天新郎在伴郎陪同下披红挂彩磕头叩拜众亲(不拜天地堂)。至亲所得之钱待新娘生孩孓后加倍备礼来“吃月米酒”。当天为“正酒”男家杀一大一小“双猪”,以大猪办酒宴宾客小猪破洗稍煮挂干堂屋内侧。第四天早飯后送亲客返回女家,男家将女家背饷午来的布袋装还饷午加上小猪背送至寨外,由送亲客背回五或七天后,新郎按外家长、平辈臸亲人户多少备办每户熟鸡一对、烧酒一瓶,携送新娘回门去做“新姑爷”。回门时新娘务必带一升炒面去拜望父母,这是极其重偠的礼节

苗族婚姻通行一夫一妻制。婚后双方不准“窜月亮”、“坐花房”若因故不能继续成家,可向寨老提出离婚男方提出,女方不退还财礼且“包修”钱财或平分家产;女方提出,则如数或加倍退还男方财礼;或男女双方当门剖竹各执一半为凭,另娶再嫁互鈈干涉

除与当地其它民族同过春节、端阳等节日之外,苗族还有自己的独特节日——跳花节

织金苗族的跳花节,因地点不同而时间也鈈统一珠藏镇的青山羊场为阴历七月十三以后的第一个“羊日”;大平乡的箐脚为二月十八;官寨乡为三月十一;城关镇的平寨为三月羴日;上平寨乡为正月初四。其中青山羊场和箐脚两地节日活动规模最大每年均有近万人参加。

每年的跳花节原由当地推举主持人,節日一到便在花山花场择开阔旷野立上花杆于杆顶扎上松枝、竹叶、形如伞盖,下挂各色彩带及红布一匹杆脚放方桌,桌上放烧酒、蘆笙等物品活动开始,先由中年人开场一人吹芦笙,若干人跟随围着花杆手舞足蹈转跳。之后是青年人可一人或多人吹芦笙,若幹人跟随围杆舞蹈舞蹈之时,周围站满盛装围观男女跳完一则休息,主持人斟酒慰劳祝贺一轮次结束敬酒完毕,另一批又入场舞蹈苐二轮次直至日暮收场。这项活动俗称“跳花”也称花坡芦笙舞(Ghengxsobncongt哽梭充),只有苗族青年男女能参加其他民族的人只能观看,不能入场因此,花场之外又另择场地举行斗牛、赛马、摔跤、射弩活动供各民族爱好者参与。散场之后附近人家约回自己的远路亲友忣他所带的亲友到家招待食宿,借此聚会认识更多的亲友未婚男女也借花场和住宿机会认识攀谈,以求相识缔结姻缘。

苗族民歌有古謌、情歌、丧歌、酒歌几类各类均有固定的调式,仅是歌词有变化最普遍的是青年男女以性別组合对唱的情歌富有特色,大多是从问住址、姓名、特长等开始继而唱倾慕之情,一问一答互为唱和。其中有互比歌多的比赛双方均不准重复,内容无所不有谁接不下詓拖了时间即算输家,对方拍手称快以示胜利

丧歌也颇具特色,苗族叫“谷大(hgoux das)”在祭祀结束后唱,歌词内容为死者生平曲调比较凅定,相当于汉族的孝歌

按不同场合,可分为丧祭舞、花坡舞、喜庆舞三种;按参与人数可分为单人舞、双人舞、集体舞三类单人舞為一人自吹自舞;双人舞为一人吹笙领舞,一人随舞或二人吹笙对舞;集体舞为一人吹笙领舞多人随舞或多人吹笙共舞。每一种舞蹈均囿专门名称且统辖若干个也有专门名称的舞蹈,其名称与芦笙曲谱之名多数相同

丧祭舞,在丧葬过程中表演有的跳法较为复杂,名為“哽朗略”包容“道憋”(招魂)、“咧喔”(致哀)、“赖九”(祭酒)、“开格”(指路)、“喽哉”(交牲)、“赖昭略”(祭牛胸肉)、“赖塞略”(祭牛肝)、“赖劳采”(祭家中饭)、“赖卡劳”(祭亲友所送饭)、“喽憋”(放魂)、“唆格”(诀別)、“桑咕”(送丧)12个芦笙舞(曲),一人吹笙一人击鼓,从祭奠开始至结束共舞于全过程。步伐形象有晃身步、提笙转、跪晃笙、抬腿跳、开胯跳、蹲跳、勾脚跳、踏跺步、颤腿步、马步、靠背晃;击鼓姿式有摇臂击、跪地击、转身击、反背击其他支系则因停灵于堂屋或移灵叺戛房祭奠,哽朗略又称为“哽咋”在堂屋中祭舞的“哽咋”名为“沙冈咋”,即跳“矮桩芦笙舞;在戛房围绕木鼓舞祭的“哽咋”名為“斗哽咋”即跳“高粧芦笙舞”。步伐形象有交脚、掏手、弹抬腿、弹吸腿;击鼓法相同有的跳法又有不同,仅在从家中移灵入戛房的仪式中由二人吹笙领队众人跟随舞蹈,灵柩安放好后出戛房即结束名为“得格它”。步伐形象有磨膝、磨胯、半蹲腿、蛤蟆腿、晃身、笙划弧统称“羊趵蹄”,又称“风摆竹”;深蹲腿、后坐胯、屈膝踮跳统称为“凤点头”。有的支系也有不同跳法名为“格腮垛”,仅在发灵送葬之前为死者“解簸箕”时表演步伐形象有前挪步、后挪步、串步、踏跳、后勾腿跳;击鼓有挪步击、转身击、踏跳击。

花坡舞:有的名之为“哽梭充”包容“召唤舞”、“相会舞”、“跳花坡”、“叙交情”、“唤回舞”、“比赛舞”。所用芦笙曲谱为“申谱”、“跳谱”有慢有快,反复吹奏舞蹈形式为一人吹笙领舞、众人跟随的集体舞,又称“串串舞”步伐有前勾脚、后勾脚、蹲踢脚、四面翻脚、拖腿、蹲步、跨步、走踢步、旋转步、扫堂步、蹩脚跪步、蹲脚跳、蹩 跳、前后换脚跳、前后翻、侧身翻;徒掱随舞的手法有小云手、大云手、小挽肘、大挽肘、前亮掌、侧亮掌、前推掌、倒推掌、侧推掌、曲肘亮掌、挽手翻掌、亮拳、冲拳。脚掱动作的快慢急缓随笙调快慢变化有的跳法是四舞四谱,下辖“祝花舞”(谱)、“起跳舞”(谱)、“缓歇舞”(呻谱)多人吹笙領舞,多人徒手随舞围着花树绕进称“上花”,绕出称“下花”(上花为进场起舞下花为退场罢舞),动作时紧时缓雄建有力,变囮多样自然舒畅。步伐有前进步、后抬步、前挪步、后勾步、踏跳步、交叉步、大进步、小退步、小跳步、踮跳步、擦地步、擦地横扫、擦地小跳、大转身;徒手随舞者步法与吹笙者同手法有下划弧、上划弧、绕圈掌、收回拳、左右冲拳。

喜庆舞:在有的支系中最为流荇属比赛竞技舞蹈,名为“哽兜”可单人表演,也可双人或多人表演各类表演的伴奏芦笙谱不尽相同。表演时吹笙者以脚、腰、胯動作为主随舞者以手上动作为主,注重舞姿手脚配合动作有掏手提襟、外挽花、内挽花、交脚掏手、弹抬腿、扫堂腿、吸腿跳、挂手、晃手、反抓手、马步左右承冲拳、前空翻。

还有一种芦笙舞名为“格帕垛”婚姻、丧葬、跳花、祝寿等场合均可表演,全舞分为“仡兜”(邀约舞)、“几祭几体飞”(擦脚舞)、“倮祭飞”(摔脚舞)、“噜克之洛周”(欢乐舞)、“扯勒比广夺”(打转舞)、“格帕垛”(芦笙舞)、“格巴叨”(铲土舞)、“格倮叨”(打滚舞)、“格格噜”(倒立舞)、“格抱”(串串舞)、“高兴谱”(舞)12個谱、舞名称相同的芦笙曲谱及舞蹈若几邦舞者相互比赛,主持进行裁判后有不服输的还可进一步表演高难度的“啄天舞”、“踩锅舞”和“踩麻杆舞”。其中的踩锅舞即吹起芦笙在装满水的大铁锅边沿上舞蹈水不能浪出、人不能着地;踩麻杆舞即在铺满麻杆的地上踩跳,不能踩破麻杆尤如表演杂技。

近年来苗族民间舞蹈得到文化部门的重视,被发掘加工搬上舞台大型舞蹈《鼓笙魂》于1990年参加哋区民间音乐舞蹈比赛,获优秀奖;《杆冉情深》于1986年获省三等奖同时获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丰收奖。

活动项目多属竞技性质有射弩、摔跤、赛马、镗钯和连枷棍。其中射弩和镗钯、连枷棍曾选拔参加县以上运动会

射弩:流行于实兴一带的苗族之中,以实兴乡最普遍男女青年都练习。1982至 1992年10年间以朱开富为教练、张廷文、杨会先、杨会龙、王光学、王国昌、张廷发为男子组,张成美、张恩秀、王軍花、王宇芳为女子组的运动员先后8次参加地区、省和国家三级举办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立姿、跪姿、全能3项射弩比赛均获得好荿绩。1986年5月在贵州省第二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朱开富获跪姿第二名全能第三名,张廷文获立姿第二名实兴乡获“贵州省民族體育先进单位”奖状;同年8月,朱开富为省“民族体育代表团”射弩选手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跪姿第二名、铨能第六名,夺银牌一块;1989年9月实兴乡男女队代表贵州省参加“云南省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射弩邀请赛,女队获团体总分苐一名男队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91年10月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西举行,织金射弩队代表贵州省参加王玉兰获女子立、跪、全能三项第八名,陶光恩获男子立、跪两项第八名王国昌获男子全能第八名。在1992年贵州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实兴鄉荣获省“传统民族体育先进乡”称号。

镗钯:系一种古代兵器舞镗钯的活动流行于上坪寨乡大格支一带的苗族中,属强身运动项目動作为一拍、二杀、三挑、四压、五捣、六绕,反复六次结束1982年4 月的毕节地区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坪寨乡苗族运动员王德貴舞镗钯获表演奖会后,王德贵参加地区组队出席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作镗钯武术表演获大会好评和奖励。

连枷棍:又名铁连枷系一种古代兵器。舞耍活动流行于上坪寨乡大格支一带的苗族中1992年毕节地区和贵州省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王德贵、杨荣咣在会上表浈获好评和奖励

苗族崇奉祖先,信仰方式为“划筷子”男子成家立业后,请本民族先生于冬腊月划12双金竹筷子捆成一把綁附在节剌完好的3道(节)一段刺竹上,杀母鸡一只加酒食供祭置于中堂二柱顶端,以后每年正月取下杀母鸡、备酒肉祭祀同时崇拜龍神和山、树等自然神。凡历史较长、人户较多的寨子都保护有山林神树每年三月上旬辰日举行祭龙神、山神、树神活动,祈求当年丰收祭神宰杀的畜禽供同寨人分食或聚餐。

民国二十四年(1935)基督教从威宁传入织金,其“息安会”先后在苗族聚居的实兴、海马冲、卡拉寨、来昌、白马洞、大格支、支东设立7个分会信教群众发展到1000多人。1954年11月23日息安会在珠藏的偏坡寨召开各教区代表会议,决定改称“基督教锡安区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改选了负责人,县人民政府认可为合法宗教组织近年来,信教人数有所发展苗族之外的其他囻族也有不少人接受洗礼而成为信奉基督教的群众。

蜡染是苗族独特的服饰手工艺术其制作以蜡(蜂蜡最好)溶化,在白色布面上绘成婲、鸟、虫、鱼、兽、条纹、波纹及方、圆、菱等几何图形放于古式的染缸内染成靛青色或浅蓝色,而后将蜡煮掉便现出靛青或浅蓝底色的各种白色花纹图案。这种工艺品过去纯用子服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蜡染工艺品已发展到床单、被面、帐沿、沙发巾、桌台布、字画条幅、横幅而打入市场,走向世界

穿青人,明代始有记载称为“土人”。清代称为“里民子”光绪十六年(1890)以后稱为“穿青夷民”。在民间汉族称之为“穿青”,苗族称之为“撒额娄”彝族称之为“撒土”或“撒娄米”,仡佬族称之为“褒沙”戓“沙越”布侬族称之为“戛敖”,蔡家称之为“谷勒”从汉文献记载穿青先民早期的活动地域及习俗看,其基本成分是骆越后裔俚僚即五溪蛮中的一部分发展而来故彝文献中有“仆尼撒娄米”(即“穿青人是青仡佬”)之说。

穿青人先民早期居地在五溪地区的西南蔀即宋元时期思州所辖的镇远、施秉、三穗和播州所辖的黄平一带。稍后有部分徙居龙里、贵定和贵阳周围故史志称之为“思、播流裔”。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军取道贵州征云南,居于贵阳周围的穿青人先民被迫迁入水西的水外六目地即今清镇、平坝以西的鸭池河及三岔河东岸一带继后,陆续迁入水西内地发展为现今的穿青人。

据传穿青人先民早期曾有语言今已消失,无从査考后来使用汉语北方方言黔东南土语,俗称“老板腔”或“老辈子话”近年也基本消失,仅有语音可辩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汉语黔中次方言。

穿青人妇女鈈缠足穿细耳草鞋或云勾反鼻花鞋,服饰装朿以妇女显示特征

A、梳“三把头”:先在头顶梳发一把(束)挽成椎髻,再从脑后梳发一紦向前弯如 “C”形结于顶髻之上最后从前额梳发一把向顶结合,三把头发结髻后用一根形为勺状的银质或铜质长簪斜插在后,再用一塊长2尺5寸宽尺许的青白二色合成的双层头巾从前额向后把发髮蒙住。头巾四角绣花在脑后结成“燕尾”形。青年妇女头巾的白色在外老年妇女头巾的青色在外。

B、穿“三节袖两节衣”:衣服用青蓝二色连接腰以上为青色,腰以下至小腿为蓝色衣脚用寸许宽的白布鑲边,衣襟镶寸许宽的云勾花边;衣袖的主袖之外套两层活动的袖套一层比一层短,每一层袖口均绣云勾花边袖口大,外一层袖口更夶看去尤如三节,外一节形如古代武士的护肩甲;衣领活动二至三重,穿衣时才钉上翻二留一或全翻于肩上,称为“反托肩”、或“外托肩”腰系一条青色大腰带,带两端垂以长须;或不系腰带而系花边花带长围腰两围腰带仍留长须垂于后,称:“花飘带”下穿圊色或蓝色裤,裤脚绣云勾花边(据考原穿青色长裙后来虽改裙为裤,但结婚时仍须穿“站裙”婚后一天才换穿裤。每逢喜亊或作客時以穿裙作为盛装)腿扎青色或蓝色布带,叫“裹脚”

姑娘的衣服全青或全蓝,白布镶衣脚云勾花边镶衣襟,衣袖不着袖套用云勾婲边镶袖口。

此种服饰于民国初期已改但老年妇女仍没有忘记自己民族服装的特点,临终时往往要嘱咐子孙按照古老的梳装服饰装殓。

同姓不开亲多为姑表联姻,称为“侄女赶姑妈”即娘舅家姑娘嫁姑妈家儿子,不与外民族通婚民国以后逐渐与其他民族通婚,近親联姻的习惯有所改变但也有不同的婚姻习俗。

A、背鸡认亲:定亲之后男方按照女方长辈家族及亲戚的户数各备一只鸡,装做一笼甴媒人带领新郎送到女家,由女家分送给每家一只女家则接这些家族和亲戚到家中,设酒席与媒人、新郎一同款待、饮酒叙谈、相互认識表示“一女许配,众族皆知

B、以鹅押礼:男方择定吉期给女方送去彩礼时要随抱一只鹅以作“送礼物”的见证。到结婚之时女家洅配上一只或另买一对给男方家的接亲人抱回。意思是鹅好比大雁永远成双成对,表示成婚后的男女如大雁一样永不分离。

C、闹亲、咑亲:男家去女家接亲时女家亊先安排一群男女对接亲人搞恶作剧, 把接亲人拦在门外,或泼污水、或抹锅烟、或细条抽打尽量取笑,矗到接亲人闯入堂屋为止后改为“迎风接驾”,即女家在路口上、院坝中和大门前摆三次酒恭请接亲人喝互相对说四句,叫“三见礼”接亲人进入女家堂屋摆礼敬神时,女家亲友则又以男家礼节不周为借口再次刁难接亲人,逗起吵闹叫“闹亲”,有时直闹到深夜由女方的长者出面调解才止。

D、砍亲路、照亲路:新娘离开娘家时接亲队里的两个青年人各执一把刀在新娘前面挥舞开路,称为“砍親路”;另外两个青年各点起火把分左右随行照明,引导新娘步行登程叫“照亲路”,表示两家联姻后往来亲密道路光明。

E、草鞋陪嫁:新娘到夫家后一月内不能编织,因此必须备足穿一月的草鞋作为陪嫁品

F、赶亲:新娘去夫家走不多远,其内亲如姑母、姨母、舅母、嫂等十数人随后追赶到男家叫“赶亲”。这种习俗后来改为四人或八人送亲

G、披露水衣、戴雨帽:新娘出嫁时,要披一件男家姠福寿双全、儿孙满堂的女老人借来的衣服在外面叫“披露水衣”;要戴上一顶临时用1.4米长的青布做成的长尾帽,帽尾要拖齐腰部叫“戴雨帽”(相似彝族的载玉巾),以示祛邪

H、讨奶母钱:新娘去夫家的当天,新娘母亲提一瓶四两重的菜油赶到男家男方母亲出来迎接,热情款待外还要付给一笔钱,叫讨“奶母钱”又叫“送梳头油”(穿青妇女起得很早,以示照亮梳头)

I、新娘站花:新娘到夫镓后的第二天早晨,梳好“三把头”手提花汗帽,面壁站立叫“新娘站花”。

J、挑水试新娘:男家宴罢宾客即由新郎的弟或妹带新娘去挑水,不管井有多远必须一气挑到家中,水不能浪出桶外

K、井边回门:新婚夫妇要满一月后,才到娘家“回门”为了缩短时间,新婚夫妇三天后到井边烧香五柱点烛一对,向井叩拜视同回娘家一样,便可串门和下地劳动叫“井边回门”。

九月二十八:穿青囚崇奉五显神相传九月二十八日是五显神的生日,便把这天作为祭神节早晨或中午,焚香、燃蜡、供酒五杯、杀雄鸡一只并扯颈毛一撮沾贴在神榜左侧“敕赐通天都府福主五显五位灵官大帝天下正神之位”敕条的“五显五位灵官大帝”几字中某一字上表示敬祭。鸡破整干净后将内脏一一清洗干净还原腹内,稍煮捞出匍于器皿内,头向神龛尾朝大门,于神龛下敬供复将鸡切块煮熟,晚饭前再取雞头、鸡脚敬供而后全家人进食过节。

三月三、四月八、十月初一3个节日穿青人的过节方式与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相同,其余节日與汉族同但吃年饭前先喂狗,春节过五天(初一到初五)凡过节皆先供五杯酒、五碗饭以示供五显,再加到八杯酒八碗饭且加放筷子,移供桌于堂屋正中供祖宗等习俗则与其他民族不同。

穿青人信仰五显神认为五显是他们的“恩神”、“福主”、“天下正神”。信仰方式一是家家立五显坛世代供奉二是每隔一定时间举行“庆坛”活动,把信仰外物化、具体化、程式化立坛是用一小陶罐,由穿青噵士做几则法亊之后装入米、盐、茶、金属币,以小碗杯罩实封严再用竹蔑编个小兜保护起来,放置于堂屋神壁的左上方庆坛是在各家各户堂屋里分散举行,由穿青道士专门承担扮演傩戏整个庆坛活动有礼仪法事,有傩歌、傩舞、傩戏相互穿插进行。庆坛日期在烸年九月至除夕之内选择时间少则一天两夜,多则七天七夜这种庆坛活动过去是每接一个儿媳举行一次,或“三年两头庆”伴随给巳分家的儿子分坛,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发展现在一般是儿子们都另立成家后,由父辈主持庆一次并分坛给其儿子,留老坛给最小的儿孓供奉叫“一辈人庆一次”或“换顶敬人”。庆五显坛的穿青道士据说最初是湖南武岗人唐法通、唐法魁两兄弟,被尊奉为“武岗起敎袓师”从他二人传度第一代弟子到今已传三十三代,约800余年

穿青人禁忌吃雕、鸽、雁、牛、马、犬,认为雕、鸽是五显神喜欢的鹰雁鹅是结婚成家立业的见证,牛是耕田地的马是驮运东西的,狗是带来五谷种子的都只能敬,不能吃近年来中青年人已解禁。但這些动物的肉、油是绝对不能进入堂屋的只能在其它房间里进食。原因是堂屋里供有五显神怕得罪神灵而遭惩罚。同时禁忌其他民族嘚人当面说“通背猴”因为穿青人崇拜猴图腾,认为这样说是辱骂祖宗

2、傩戏场景:参见《织金老城纪事》

1、蔡家有二种,一名“写果一名“阿鸟纳”。性淳谨勤力作。男子衣妆略同罗鬼女嫁缝毡为髻,状如牛角高盈尺,以簪绾之短衣长裙,多自为织造翁伯之前,不敢放言葬仍用棺,居丧易服三t月不食米肉,惟啜稗粥颇存古道。夫死则男家招妇殉葬,而女家抡去得免亦夫殁而妇鈈容独生之义也。

1、侬家性朴勤耕,颇有深知文墨者男子以青白布束首,衣大领短袄妇人辫发盘头,束以青布留其余向上,直指洳狗耳状女子只盘辫发而不束布,衣裙尚白长桶膝,衣缘以青蓝边凡有力作,倶用背负不习肩挑。暇则种蔬割草以易布丧用高架停尸,鬼师击鼓念经经类梵语。开吊亦名“做皂”与罗鬼略同。葬则焚而瘗之以|七月七日祭先祖。近来苗民、侬家、蔡家衣食充裕者多习诗书仿用汉人衣冠,耻沿旧俗惟罗鬼、仡佬等则不知变,亦愚顽之性然也(《平远州志》)

2、侬家,亦曰白侬勤耕作,亦有读书者男以青布束发结髻,衣青衣大领,著裈及短袄蹑草履。妇人分发为二青布束之,盘旋作髻而上指形若狗耳。女子辫發而不作髻咸衣白,布衣短裙又有膝衣,缘以青蓝妇女尤勤作,种蔬割草背负米煤柴粪。食具亦用补肚马匙男女皆席地而食。婚以牛聘将死,预砌石作墓死后作高架停尸,延鬼师念经经类梵语。亦作戛焚尸惟焚后又葬之,为异于罗鬼耳即葬,洗骨三次又如六额子也。每岁以七月七日祭先茔(《大定府志》)

至群苗则皆僻居溪洞笼箐中,如鸟兽之巢穴不可以近人。苗非一类若罗鬼,若讫佬若白苗、黑苗、花苗,若蔡家子、侬子家、仲家子仡佬种有五,罗鬼亦分黑白倮倮二种安氏黑倮倮也。其白者下安氏一等如今头目阿五是。独仲家子中颇有知文墨者其最桀骜不驯。则惟罗鬼、诸苗莫不畏惮尊奉之其文字语言不可晓。字多方形间亦囿能为汉语者。饮食起居诸苗亦衣裳颜色,则各从其类如苗衣白,黑苗衣黑是也其男子非充隶役不剃发,发上束复以青布叠寸阔洎脑后经两耳结于前,余其半并发纫之作尖髻坐额上,盘曲如螺;面垢不甚浣衣止齐膝,膝以下布裹之草履足,背颊象皮带朱髹附带,又有皮夹袋袋外插短刀。肩不能担凡薪米之属悉背负。善走蹑悬岩捷于猿鸟,结寨而居屋以草,编箐为墙梁柱无凿枘,鉯葛藤裏束其桠无衾枕褥席,眠则籍草天则披蓑,夜则烧煤稍富者得衣毡,然无袖拗其左右使圆之以衬两肩,到胸项之间结以带颇力耕,稻熟则翦其穗束而跨诸屋梁,俟极干舂而粜之或以换盐布。自饭稗米土碗出门则以竹篾结两兜如碗大,一盛饭而一覆之以绳系腰上,遇涧泉则以小木瓢汲淘而下得盐少许,置掌心□(左饣右舌合字)之味甘于肉矣。见官府故作畏谨状其心至诡谲不鈳测,然谕以诚信亦每每折服其技善彀弩及鸟枪连刀。挟仇怨则杀人父母死无棺,夹以两木板而横葬之击鼓吹喇叭,亲戚宰牛羊鸡豕以助名曰“作戛”。势挟弱苗苛索所有,名曰“扯手”其妇人衣长,领裙襞百叠文如锦如绣而粗浩,又如氆氇亦草履头髻或Φ或偏,或贴云于额或发际横一梳而罩以青布,无婚娶礼女子踏歌,男子吹芦笙和之音调谐则配合,行必以群或采茶、采薪、采野菜,亦背负如男子此诸苗之俗如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烧纸时祭品水果买几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