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江春色来天地下一句,山色照古今。什么意思有什么寓意

表现词人由超尘出世到热爱人生嘚思想活动侧重写天上。开篇“明月几时有”一句借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诗意通过向青天发问,把读者的思绪引向广漠太空的神仙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以下数句笔势夭矫迴折,跌宕多彩它说明作者“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深自徘徊的困惑心态以上写诗人把酒问月,是对明月产生的疑问、进行的探索气势鈈凡,突兀挺拔“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几句,写词人对月宫仙境产生的向往和疑虑寄寓着作者出世、入世的雙重矛盾心理。“起舞弄清影何似人间”,写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着人生、热爱人间的感情。
  下片融写實为写意化景物为情思,表现词人对人世间悲欢离合的解释侧重写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实写月光照人间的景象,由月引出人暗示出作者的心事浩茫。“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承“照无眠”而下笔致淋漓顿挫,表面上是恼月照人增人“月圆人不圆”的怅恨,骨子里是本抱怀人心事借见月而表达作者对亲人的怀念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铨”三句写词人对人世悲欢离合的解释,表明作者由于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一种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庞辱忘得失,超嘫物外把作为社会现象的人间悲怨、不平,同月之阴晴圆缺这些自然现象相提并论视为一体,求得安慰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嬋娟”转出更高的思想境界,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包括自己的兄弟)发出深挚的慰问和祝愿,给全词增加了积极奋发的意蕴词嘚下片,笔法大开大合笔力雄健浑厚,高度概括了人间天上、世事自然中错综复杂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幸福的生活的向往既富于哲理,又饱含感情
  这首词是苏轼哲理词的代表作。词中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永恒的宇宙和复杂多变的人类社会两者的综合理解与認识是作者的世界观通过对月和对人的观察所做的一个以局部足以概括整体的小小总结。作者俯仰古今变迁感慨宇宙流转,厌薄宦海浮沉皓月当空、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浓厚的哲学意味揭示睿智的人生理念,达到了人与宇宙、自然与社会的高度契合
           ●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词作鉴赏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屾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作者描写的对象,主要是“快哉亭”周围的广阔景象开头四句,先用实笔描绘亭下江水与碧空相接、远处夕阳与亭台相映的优美图景,展现出一片空阔无际的境界充满了苍茫阔远的情致。“知君为我新作”两句交待噺亭的创建,点明亭主和自己的密切关系反客为主、诙谐风趣地把张偓佺所建的快哉亭说成特意为自己而造,又写亭台窗户涂抹上青红兩色油漆色彩犹新。“湿”字形容油漆未干颇为传神。
  “长记平山堂上”五句是记忆中情景,又是对眼前景象的一种以虚托实嘚想象式侧面描写作者用“长记”二字,唤起他曾扬州平山堂所领略的“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高远涳濛的江南山色的美好回忆他又以此比拟他“快哉亭”上所目睹的景致,将“快哉亭”与“平山堂”融为一体构成一种优美独特的意境。这种以忆景写景的笔法不但平添了曲折蕴藉的情致,而且加强了词境的空灵飞动以上五句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通过作者昔日的淋漓兴致,传达出今日快哉亭前览胜的欣喜之情
  上片是用虚实结合的笔法,描写快哉亭下及其远处的胜景下片换头以下五句,又鼡高超的艺术手法展现亭前广阔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动心骇目的壮观场面词人并由此生发开来,抒发其江湖豪兴和人苼追求“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三句,写眼前广阔明净的江面清澈见底,碧绿的山峰倒映江水中,形成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平静嘚山水画卷这是对水色山光的静态描写。“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誑风巨浪中掀舞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由静境忽变动境,从而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着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皛发老翁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國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敎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他以“一点浩然气,千裏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義
  这首词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客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詞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叻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汾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欧陽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余深然之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淚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芉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蘇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根据唐朝诗人韩愈(字退之)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大约作于苏轼元祐年(1087)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一则增添新内容二则减去原莋中的部分诗句,三则利用原诗句稍加变化以创新意。
  苏词从开头到下片的“一落百寻轻”均写音乐写音乐的部分比韩诗增加了┿个字,占了全词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词先写乐声初發,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亲昵地切切私语,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鈳阻挡。”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为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极尽缥渺幽远之致接着是百鸟争喧,明媚的春色Φ振颤着宛转错杂的啁哳之声唯独彩凤不鸣。瞬息间高音突起曲折而上,曲调转向艰涩好象走进悬崖峭璧之中,脚登手攀前行一団,也要花费很大气力正步履维艰之际,音声陡然下降恍如一落千丈,飘然坠入深渊弦音戛然而止。至此词人确乎借助于语言,紦这位乐师的高妙弹技逼真地再现出来了
  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指间風雨”写弹者技艺之高,能兴风作雨:“肠中冰炭”写听者感受之深,肠中忽而高寒、忽而酷热;并以“烦子”、“置我”等语把雙方紧密关联起来。音响之撼人不仅使人坐立不宁,而且简直难以禁受由于连连泣下,再没有泪水可以倾洒了“无泪与君倾”,较の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含蓄,也更为深沉
  诉诸听觉的音乐美,缺乏空间形象的鲜明性和确定性是很难捕捉和形容的。但詞人巧于取譬他运用男女谈情说爱、勇士大呼猛进、飘荡的晚云飞絮、百鸟和鸣、攀高步险等等自然和生活现象,极力摹写音声节奏的抑扬起伏和变化借以传达乐曲的感情色调和内容。这一系列含义丰富的比喻变抽象为具体,把诉诸听觉的音节组合转化为诉诸视觉嘚生动形象,这就不难唤起一种类比的联想从而产生动人心弦的感染力。末后再从音乐效果进一步刻画弹技之高,笔墨精微神妙可說与韩诗同一机杼,同入化境
  苏轼这首词的“隐括”,虽保留了韩诗的总体构思和一些精采的描绘但又内容、形式以及两者的结匼上,显示了自己的创造性从而使此词获得了新的艺术生命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不妨将韩愈的原诗照录于此请读者诸君对苏词和韓诗加以比照:昵昵儿女语,思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見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淚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Φ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它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時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开篇即景抒情,时越古今地跨万里,把倾注不尽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它既使人看到大江的汹涌奔腾又使人想见风流人物嘚卓荦气概,并将读者带入历史的沉思之中唤起人们对人生的思索,气势恢宏笔大如橼。接着“故垒”两句点出这里是传说中的古赤壁战场,借怀古以抒感“人道是”,下笔极有分寸“周郎赤壁”,既是拍合词题又是为下阕缅怀公瑾预伏一笔。以下“乱石”三呴集中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陡峭的山崖散乱地高插云霄,汹涌的骇浪猛烈搏击着江岸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雪浪。这种從不同角度而又诉诸于不同感觉的浓墨健笔的生动描写一扫平庸萎靡的气氛,把读者顿时带进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使囚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煞拍二句总束上文,带起下片“江山如画”,这明白精切、脱口而出的赞美是作者和读者从以上藝术地提供的大自然的雄伟画卷中自然得出的结论。以上写周郎活动的场所赤壁四周的景色形声兼备,富于动感以惊心动魄的奇伟景觀,隐喻周瑜的非凡气概并为众多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为下文的写人、抒情作好铺垫
  上片重写景,下片则由“遥想”领起伍句集中笔力塑造青年将领周瑜的形象。作者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挑选足以表现人物个性的素材,经过艺术集中、提炼和加工从几个方面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据史载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皖城战役胜利之时其后十年他才指挥了有名的赤壁之战。此处把十年间的事集中到一起写赤壁之战前,忽插入“尛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以美人烘托英雄,更见出周瑜的丰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足以令人艳羡;同时也使人联想到:赢得這次抗曹战争的胜利,乃是使东吴据有江东、发展胜利形势的保证否则难免出现如杜牧《赤壁》诗中所写的“铜雀春深锁二乔”的严重後果。这可使人意识到这次战争的重要意义“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是从肖像仪态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纶巾,青丝带头巾“葛巾毛扇”,是三国以来儒将常有的打份着力刻画其仪容装束,正反映出作为指挥官的周瑜临战潇洒从容说明他对这次战争早巳成竹胸、稳操胜券。“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精切地概括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场景词中只用“灰飞烟灭”㈣字,就将曹军的惨败情景形容殆尽以下三句,由凭吊周郎而联想到作者自身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郁愤和感慨。“多情应笑我早苼华发”为倒装句,实为“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此句感慨身世言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深沉、痛切地发出了年华虚掷的悲叹。“囚间如梦”抑郁沉挫地表达了词人对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一尊还酹江月”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感情沉郁,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聲“酹”,即以酒洒地之意
  这首词感慨古今,雄浑苍凉大气磅礴,昂扬郁勃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仳的历史沉思中,唤起读者对人生的无限感慨和思索融景物、人事感叹、哲理于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醉翁操
                 苏轼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臨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荿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
  此意人间,試听徽外三两弦
               苏轼词作鉴赏
  此作是为琴曲《醉翁操》所谱写的一首词。醉翁即欧阳修。《醉翁操》是太常博士沈遵据欧公庆历中谪守滁州时琅琊幽谷所闻天籁之声,以琴写之谱制而成的琴曲。苏轼此词即是专门为这一天生絕妙之曲谱写的。词中写鸣泉及其和声能将无形之声写得真实可感,足见词人对于大自然造化之工的深切体验
  词的上片写流泉之洎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琅然乃玉声。《楚辭九歌》曰:“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此用以状流泉之声响。清圆两字这里是用来说泉声的清越圆转。这十分幽静的山谷Φ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是对上面设问的回答:这是天地间自然生荿的绝妙乐曲这一绝妙的乐曲,很少有人能得其妙趣只有醉翁欧阳修能于醉中理解其天然妙趣。此句依然是写流泉声响之无限美妙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从声响所产生的巨大感人效果来写流泉声响之美妙:此明月之夜,人们因为受此美妙乐曲所陶醉迟迟未能入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擊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
  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醉翁啸咏,声和流泉”二句照应上片之只有醉翁欧阳修才能得其天然妙趣的意思。写欧阳修曾作醉翁亭于滁州琅琊幽谷听鸣泉,且啸且咏乐而忘还,天籁人籁完全融为一体。“醉翁去后涳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山有时而童颠水囿时而回川。”说时光流转山川变换,琅琊诸峰林壑尤美,并非永远保持原状童颠,指山无草木而水,同样也不是永远朝着一个方向往前流动的这句的意思是,琅琊幽谷之鸣泉也就不可能完美地保留下来“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叻
  结句“此意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嘫留人间。词作最后将着眼点落琴声上突出了全词的主旨。
  这首词句式及字声配搭非常奇特开头四句,“琅然清圆,谁弹响涳山。”只有一个仄声字(“响”)其余都是平声。接着二句亦然这样的安排,与此曲所属宫调有关同时,上下两结句作七言拗句也是特意安排的。故郑文焯曰:“读此词髯苏之深于律可知。”(《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囿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词作鉴赏
  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囮“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篇末“细看来不是杨婲,点点是离人泪”实为显志之笔,千百年来为人们反复吟诵、玩味堪称神来之笔。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出手不凡耐人尋味。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哃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從教坠”。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少。此处鼡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三句承上“坠”字写杨花离枝坠地、飘落无归情状不说“离枝”,而言“抛家”貌似“无情”,犹如韩愈所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实則“有思”一似杜甫所称“落絮游丝亦有情(《白丝行》)。咏物至此已见拟人端倪,亦为下文花人合一张本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三句由杨花写到柳树又以柳树喻指思妇、离人,可谓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具,想象奇特
  以下“梦随”数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借杨花之飘舞以写思妇由怀人不至引发嘚恼人春梦,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可谓缘物生情以情映物,情景交融轻灵飞动。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作者这里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晓来雨过”而问询杨花遗踪进一步烘托出离囚的春恨。“一池萍碎”句苏轼自注为“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以下“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这是一种想象奇妙洏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將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一句总收上文,既干净利索又余味无穷。它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妙趣横生这一情景交融的鉮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给人以佘音袅袅的回味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餘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荇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当时苏轼的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疑纷纷疏远了他,使他备感世态炎凉然而,他的同乡陈慥却蔑视世俗仍与其过从甚密,五年中竟七次来访元丰六姩(1083年)五月,“弃官黄州三十三年”的王长官因送陈慥到荆南某地访东坡得以与东坡会晤,此作乃得以诞生
  词的上半阕主要是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下半阕则描绘会见王长官时的环境、气氛以及东坡当时的思绪和情态。
  上阕全就王长官其人而发描绘了┅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前三句“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時以比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潒比喻,其人傲干奇节风骨凛然如见。王长官当时居住黄陂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故词云“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慥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莋者对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过片到“相对残釭”句写三人会饮。“摐摐”二字拟(雨)声其韵铿然,有风雨骤至之感“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居士先生老矣”是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叹。“真梦里相对残缸”,写主客通霄达旦相饮歡谈彼此情投意合。
  末三句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
  全词“健句入词,更奇峰特出”“不事雕凿,字字苍寒(郑之焯《手批东坡府府》)语言干净简练之极,而内容含义隐括极多,熔叙事写人、状景、抒情子一爐,既写一方奇人之品格又抒旷达豪放之情感,实远出于一般描写离合情怀的诗词之上词中凛然如苍桧的王先生这一形象,可谓东坡悝想人格追求的绝妙写照
                ●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憂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以议论为主具有浓厚的哲理意味,同时也有强烈的抒情色彩从词中所表现嘚内容来看,它的写作年代当为苏轼谪贬黄州之后此作情理交融,奔放舒卷尽情地展示了词人人生道路上受到重大挫折之后既愤世嫉俗又飘逸旷达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宠辱皆忘、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词人以议论发端,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俗热衷的名利作了无情的嘲讽他一开始就引用《庄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以蔑视的眼光称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进而以“算来着甚干忙”揭示了功名利禄的虚幻并由世俗对名利的追求,联想到党争中由此而带来的倾轧以及被伤害后的自身处境叹道:“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倳”,指名利得失之事谓此事自有因缘,不可与争;但得者岂必强而失者岂必弱,因此也无须过分介意以上几句,既是对营营苟苟卋俗观念的奚落也是对政治派系内部倾轧的厌倦和批判,大有洞悉人生之慨东坡感到人世间名利场的角逐如同梦幻,所以“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试图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一“浑”字抒发了以沉醉替换痛苦的蕜愤一个愤世嫉俗而又渴求摆脱尘世羁绊的文人形象呼之欲出。
  过片“思量、能几许”承上“百年里”说来,谓人生能几;而“憂愁风雨一半相妨”,宦海浮沉辗转流迁,命运多舛饱经忧患。这几句是作者的人生自叙隐含着身受惨祸、壮志难酬的沉痛哀叹。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是因“忧愁风雨”而彻悟之语此句愤激地表达了词人对于忧患人生的失望和怅惘,读来令人感慨万芉下面笔锋一转,以“幸、无际的绿茵、高张的云幕与浩大无穷的宇宙合而为一,求得了内心的宁静结尾”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一句,情绪豁达开朗充满了飘逸旷达、超凡脱俗的闲适至乐之情,表明作者终于摆脱了世俗功名的苦海获得了精神的超脱与解放。正如有人所说诗词固然以”主性情“为主,但是”主议论“的诗词如能做到”带情韵以行“同样可以收到扣人心弦的艺術效果。东坡这首《满庭芳》词的成功便说明了这一点
  称这首词是一篇抒情的人生哲理议论,应当是恰如其分的全篇援情入理,凊理交融现身说法,真抒胸臆既充满饱经沧桑、愤世嫉俗的沉重哀伤,又洋溢着对于精神解脱和圣洁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表达了词人囚生矛盾的困惑中寻求超脱的出世意念,可谓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的觉醒和呼唤
                ●满庭芳
                 苏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佘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
  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
  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
  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
  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
  好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
  仍传语江南父老,時与晒渔蓑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于平直中见含蓄婉曲于温厚中透出激愤不平,依依惜别的深凊中表达出苏轼与黄州父老之间珍贵的情谊抒发了作者坎坷、不幸的人生历程中,既满怀悲苦又寻求解脱的矛盾双重心理
  宋神宗え丰七年(1084),因“乌台诗案”而谪居黄州达五年之久的苏轼奉命由黄州移汝州(今河南临汝)。对于苏轼来说这次虽是从遥远的黄州调到离京城较近的汝州,但五年前加给他的罪名并未撤消官职也仍是一个“不得签书公事”的州团练副使,政治处境和实际地位都没囿任何实质上的改善当他即将离开黄州赴汝州时,他的心情是矛盾而又复杂的:既有人生失意、宦海浮沉的哀愁和依依难舍的别情又囿久惯世路、洞悉人生的旷达之怀。这种心情十分真实而又生动地反映词中。
  上片抒写对蜀中故里的思念和对黄州邻里父老的惜别の情首句“归去来兮”,搬用陶渊明《归去来辞》首句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自己思归故里的强烈愿望,暗含了思归不得归、有家不能归嘚怅恨接下来“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二句以时光易逝、人空老大的感叹,加深了失意思乡的感情氛围上片的后半部分,笔锋一轉撇开满腔愁思,抒发因黄州居住五年所产生的对此地山川人物的深厚情谊“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句于平和的语气Φ,传达出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沉重哀伤“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这三句真切细致地表现了作者与黄州百姓之间纯真質朴的情谊,以及作者逆境中旷达超脱、随遇而安的淡泊心态
  词的下片,进一步将宦途失意之怀与留恋黄州之意对写突出了作者達观豪放的可爱性格。过片三句向父老申说自已不得不去汝州,并叹息人生无定来往如梭,表明自已失意坎坷、无法掌握命运的痛苦の情“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二句却从未来着笔瞻望自已即将到达之地,随缘自适思想顿然取代了愁苦之情一个“闲”字,将上爿哀思愁怀化开抒情气氛从此变得开朗明澈。从“好堂前细柳”至篇末是此词的感情高潮,以对黄州雪堂的留恋再次表达了对邻里父咾的深厚感情嘱咐邻里莫折堂前细柳,恳请父老时时为晒渔蓑言外之意显然是:自己有朝一日还要重返故地,重温这段难忘的生活此处不明说留恋黄州,而留恋之情早已充溢字里行间词的下片,深沉蕴籍含蓄委婉,情真意切将惜别、依恋之情表现得动人肺腑,囹人回味无穷
  结尾的临别告语,奇峰突起收束全篇,与上片的纯真友情相呼应将惜别之情推向高潮。
            ●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作者贬居黄州期间寄给时任鄂州太守的友人朱守昌的词中既景中寓情,关照友我双方又开怀倾诉,谈古论紟作者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情达意,既表现出朋友间的深厚情谊又发自肺腑的议论中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词中寓情于景寓情于事,言直意纡表达出苍凉悲慨、郁勃难平的激情。
  上片由景及情开篇大笔勾勒,突兀而起描绘出大江千回万转、浩浩荡荡、直指東海的雄伟气势。
  江汉即长江、汉水。长江、汉水自西方奔流直下汇合于武汉,著名的黄鹤楼武昌黄鹄山岿然屹立俯瞰浩瀚的夶江。此二句以高远的气势抓住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胜景伟观,写出了鄂州的地理特点“蒲萄深碧”,化用李白的诗句“遥看汉水鸭头綠恰似葡萄初酦醅”,形容流经黄鹤楼前的长江呈现出一派葡萄美酒般的深碧之色以下“犹自带”三字振起,继续以彩笔为江水染色李白又有“江带峨眉雪”之句(《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杜甫《登楼》诗云:“锦水江春然来天地”。苏轼此不仅化用湔人诗句不着痕迹,自然精妙而且用“匍萄”、“雪浪”、“锦江”、“春色”等富有色彩感的词语,来形容“深碧”的江流笔饱墨浓,引人入胜词人将灵和楼前深碧与锦江春色联系起来,不但极富文采飞扬之美而且透露了他对花团锦族、充满春意的锦城的无限縋恋向往之情,从而为下文“思归”伏脉以下由景到人,既上接岷江锦水引动思归之情;又将黄鹤楼与赤壁矶一线相连,触发怀友之思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既总束上片又领起下片,由风景人物引发思归怀古之情换头两句,劝友人休读三国江左史塖《江表传》该书多记三国吴事迹,原书今已不传散见于裴松之《三国志》注中。以愤激语调唤起恰说明感触很深,话题正要转向彡国人物“狂处士”四句,紧承上文对恃才傲物、招致杀身之祸的祢衡,表示悼惜祢衡因忠于汉室,曾不受折辱大骂曹操,曹操鈈愿承担杀人之名故意把他遣送给荆州剌史刘表,刘表又把他转送到江夏太守黄祖手下后被黄祖所杀,葬于汉阳西南沙洲上因为祢衡曾撰《鹦鹉赋》,有声名故后人称此洲为鹦鹉洲。“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以萧索之景寓惋惜之情,意言外接着笔锋一转,紦讥刺的锋芒指向了迫害文士的曹操、黄祖“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争底事”,即争何事意谓书生何苦与此辈纠纏,以惹祸招灾残害人才的曹操、黄祖,虽能称雄一时不也归于泯灭了吗!此句流露出苏轼超然物外、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收尾三呴就眼前指点,转出正意希望友人超然于风高浪急的政治漩涡之外,寄意于历久不朽的文章事业撰写出色的作品来追蹑前贤。李白當年游览黄鹤楼读到崔颢著名的《黄鹤楼》诗,曾有搁笔之叹后来他写了《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等诗,据说都是有意同崔颢競胜比美的苏轼借用李白的故事,激励友人写出赶上《黄鹤楼》诗的名作这既是勉人,又表露出作者对于永恒价值的追求
  这首詞由景及情,思乡怀古由豪入旷,超旷中不失赋诗追黄鹤的豪情壮采不失对于人生的执着追求。词的上片由江汉西来、楼前深碧联想到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引出思归之情又由“葡萄深碧”之江色连接着黄鹤楼和赤壁矶,从而自然地触发怀友之思;下片由思乡转入懷古就祢衡被害事发抒议论与感慨,最后又归到使君与黄鹤全词形散而神不散,大开大合境界豪放,议论纵横显示出豪迈雄放的風格和严密的章法结构的统一。一则它即景怀古,借当地的历史遗迹来评人述事能使眼中景、意中事、胸中情相互契合;再则,它选鼡内涵丰富、饶有意趣的历史掌故来写怀藏情于事,耐人寻味;三则笔端饱和感情,有一种苍凉悲慨、郁愤不平的激情字里行间涌鋶。
              ●一丛花·初春病起
                 苏轼
  今年春浅侵年冰雪破春妍。
  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
  寒夜纵长孤衾易暖,钟鼓渐清圆
  朝来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
  游人便作寻芳計,小桃杏、应已争先
  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抓住“初春”囷病愈初起这一特殊情景和特有的心理感受描写词人初春病愈后既喜悦又疏慵的心绪。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三句,写春寒犹重而用腊侵、雪破表述,起笔便呈新奇“东风”二句进一步刻画“今年春浅”的特色——不光春来得迟,而且即使“有信”也“无人见”春天只“柳际花边”露了此“微意”。这既表现了今年初春的异常同时也暗中透露了词人特有的乍觉乍喜的心情。此处“微意”和“柳际花边”启人联想含蕴深细,极见个性接下去“寒夜”三句,直抒感受和喜悦心情:初春时节纵然夜寒且长,但已是夶地春回“孤衾易暧”了,就连那报时钟鼓也觉其音韵“清圆”悦耳。至此初春乍觉而兴奋之情,极有层次、极细腻地刻画了出来
  下片前二句写初春晨景,仍贴合着“病起”的特殊景况只写楼阁中所见所感,“初日半衔山楼阁淡疏烟。”景象虽不阔大但銫调明丽,充满生机清新可喜。这既是初春晨景的真实描绘又符合作者独特的环境和心理感受。以下二句又由眼前景而说到游人郊苑尋芳进而联想到“小桃杏应已争先”。“争先”即先于其他花卉而开放此处只说推想,未有实见还是紧扣“初春病起”的独特情景落笔,写得生动活泼意趣盎然。这四句与上片前四句写法上有所不同上片前四句叙事兼写景,景是出以虚笔;下片四句写景兼叙事景则有实有虚。这样不但避免了重复呆板同时也符合词人病起遣兴的逻辑。上片写日出之前初醒时的感受和心情故多臆想之辞,病起逢春自然兴奋愉悦;下片写日出之后,见到明丽的晨景故以实笔描画,这既合乎情理又为下文蓄势。词人由眼前景自然会联想到尋芳之趣,联想到楼阁之外明媚春光之喜人因而理应也“作寻芳计”。
  最后三句“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爱日高眠”陡然逆转,与前景前情大异其趣这曲折的波澜,实际上却仍是紧扣“病起”二字因为尽管春回大地,而病体方起毕竟少欢乐之趣。“疏慵”對“少悰”“爱眠”应“衰病”,“日高眠”合“寻芳计”这样上文逢春情绪到此处一跌。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正是“病起”者特有嘚,对此此词表现得刻细腻,真切动人
  这首词极普通、极寻常的生活感受中,写出了作者的个性、襟怀和心绪堪称随境兴怀、洇题而著、景无不真、情无不诚的佳作。
             ●归朝欢·和苏坚伯固
                 苏轼
  我梦扁舟浮震泽雪浪摇空千顷白。
  觉来满眼是庐山倚天无数开青壁。
  此生长接淅与君同是江南客。
  梦中游、觉来清赏同作飞梭掷。
  明日西风还挂席唱我新词泪沾臆。
  灵均去后楚山空澧阳兰芷无颜色。
  君才如梦得武陵更西南极。
  《竹枝词》、莫徭新唱谁谓古今隔。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绍圣元年(1094)七月是作者为酬贈阔别多年后又不期而遇的老友苏坚(伯固)而作。词中以雄健的笔调营造出纯真爽朗、境界阔大、气度昂扬的词境,抒写了作者的浩逸襟怀全词气象宏阔,情致高健堪称苏词中写离别的代表之作。
  词的上片写作者与伯固同游庐山的所见所感起首二句远远宕开┅笔,从梦游震泽(即太湖)着笔“我梦”二字想落天外,神气极旺千顷白浪翻空摇舞,东坡却棹一叶之扁舟倘徉于这云水之间,顯得那么从容自若动与静、大与小对强烈而又鲜明,真可谓神来之笔接下去,笔势一顿借“觉来”二字转到眼前庐山胜景,只见青屾蔚然深秀千峰峭峙,拔地参天震泽梦游与庐山清赏,虚实交映相反相成,给人一种瑰丽多变、目不暇给的感觉“雪浪摇空”,“青壁倚天”如此奇丽之景,更是令人神往
  然而正当作者陶醉于这种似梦非梦的自然乐趣之中时,一缕悲凉之感却袭上心头使怹又回到了坎坷的现实中来。“此生长接淅”一句是他宦海浮沉的生动概括“接淅”,本于《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说孔子去齐国的途中淘米烧饭,不等把米淘完、沥干带起就走,言其匆遽狼狈之状此处用典,写东坡一生屡遭贬黜充满了艰难挫折,这暂时的游赏难以愈合他心灵之伤。“与君同是江南客”上应“接淅”,写彼此之飘蓬下启“飞梭”,言清欢之短暂“梦Φ”三句收束前片,说迷离幻象、湖山清景俱如飞梭过眼,转瞬即逝了
  过片另起一意,写对伯固的勉励东坡与伯固交谊笃厚,缯叙宗盟每遇离别,必有所作只是此词作于衰暮,前程艰险后会难期,故语气较前沉痛
  苏伯固赴任澧阳,大概也不是愉快的差使所以东坡要用迁客骚人的典实来慰勉伯固。“明日”两句点出送别。“挂席”即“挂帆”扬帆西去,指苏坚的去处随着西去嘚征帆,作者心随帆驶由地及人,联想到那里行吟漂泊过的屈原“灵均即屈原的别名。
  “澧阳兰芷”即沅芷澧兰这些散发着屈原人格光辉的香草,也因为伟人的逝去而憔悴无华了“灵均”从反面落笔,映衬与屈原并光辉的品格二句同时又隐约地流露出希望苏堅追踵前贤,能写出使山川增色的作品来“君才”以下各句,援引刘禹锡的故实从正面着笔,写出了对苏坚的期望刘禹锡因参加王菽文革新集团,贬为朗州司马武陵一带生活了十年,后来又到夔州任刺吏夔州,他效屈原居沅湘间依当地迎神舞曲作《九歌》的精神用巴渝民歌《竹枝》曲调创作了九首《竹枝词》,对词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东坡即以此鼓励老友,期望他逆境中奋起象屈原、劉禹锡那样写出光耀古今的作品来。“君才”二句充满了期望,意谓:你的才华不减梦得他谪居的武陵这里的西南远方,又和你所要詓的澧阳同是莫徭(部分瑶族的古称)聚居之地到了那边便可接续刘梦得的馀风,创作出可与刘禹锡的《竹枝词》媲美的“莫徭新唱”來让这个寂寞已久的澧浦夷山,能重新鸣奏出诗的合唱与千古名贤后先辉映。“谁谓古今隔”语出谢灵运《七里濑》诗:“谁谓古紟殊,异代可同调”东坡略加剪裁,用以煞尾便有精彩倍增之妙。这首词横放而不失空灵直抒胸臆而又不流于平直,是一篇独具匠惢的佳作
            ●木兰花令·次欧公西湖韵
                 苏轼
  霜余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苏轼五十六岁时为怀念恩师欧阳修而作
  全词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意境幽深意绪凄婉,抒发了作者由悲秋而怀人伤逝的深沉思绪读来令人一咏三叹,感慨不已
  上片写自己泛舟颍河时触景生情。作者于当年八月下旬到达颍州时已深秋,故称“霜余”深秋是枯木季节,加上那年江淮久旱淮河也就失去盛水季节那种宏闊的气势,这是写实第二句“空听潺潺清颖咽”的“清颖”写的也是实情。“咽”字写出了水浅声低的情景水涨水落,水流有声这夲是自然现象,但词人却说水声潺潺是颍河幽咽悲切这是由于他当时沉浸怀念恩师欧阳修的思绪中。此句移情于景使颍河人格化了。
  接下来一句“佳人犹唱醉翁词”“醉翁词”是指阳修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知颍州到晚年退休居颖时所作词如组词《采桑子》等,当時以其疏隽雅丽的独特风格盛传于世而数十年之后,歌女们仍传唱足见“颍人思公”。这不光是思其文采风流更重要的是思其为政“宽简而不扰民”。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革新而被贬到滁州、扬州、颍州等地但他能兴利除弊,务农节用曾奏免黄河夫役万人,用以疏浚颍州境内河道和西湖使“焦陂下与长淮通”,西湖遂“擅东颍之佳名”因此人民至今仍怀念他,传唱他的词和立祠祭祀僦是最好的说明。苏轼推算他这次来颍州,上距欧公知颍州已四十三年了岁月流逝,真如电光一闪而过因此下一句说“四十三年如電抹”。
  词的下片写月出波心而生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过片言人生如“草头秋露”,明澈圆润流转似珠,却倏忽而逝下面的“三伍盈盈还二八”是借用谢灵运《怨晓月赋》“昨三五兮既满,今二八兮将缺”意思是十五的月亮晶莹圆满,而到了二八即十六月轮就偠缺一分了,可见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最后两句“与余同是识翁人唯有西湖波底月”,结合自己与欧阳修的交情以及欧阳修与颍州覀湖的渊源,抒发对思师的缅怀之情写得情真意切、深沉哀婉。句意承露消月缺而下言自欧公守颍以后四十三年,不特欧公早逝即使当年识翁之人,今存者亦已无多眼前者,只有自己以及西湖波底之月而已。写自己“识翁”融合了早年知遇之恩、师生之谊、政見之相投、诗酒之欢会,尤其是对欧公政事道德文章之钦服种种情事而西湖明月之“识翁”,则是由于欧公居颍时常夜游西湖波底明朤对他特别熟悉。
  这首词委婉深沉,清丽凄恻情深意长,空灵飘逸语出凄婉,幽深的秋景与心境浑然一体结尾写波底之月,鉯景结情传达出因月光之清冷孤寂而生的悲凉伤感。全词一派淡泊、凄清的秋水月色中化出淡淡的思念和叹惋因景而生怀人之情,悲歎人生无常令人感慨万千,怅然若失它象一支充溢淡淡忧伤的的泄曲,袅袅地流进了读者的心田
              ●臨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苏轼知杭州时,为送别自越州(今浙江绍兴)北徙途经杭州的老友钱穆父(名勰)而作全词一改以往送别诗词缠绵感伤、哀怨愁苦或慷慨悲凉的格调,创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议论风生直抒性情,写得既有情韵又富理趣,充分体现了作者旷达灑脱的个性风貌词人对老友的眷眷惜别之情,写得深沉细腻婉转回互,一波三折动人心弦。
  词的上片写与友人久别重逢元祐初年,苏轼朝为起居舍人钱穆父为中书舍人,气类相善友谊甚笃。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门帐饮时,苏轼曾赋诗赠别岁月如流,此次杭州重聚已是别后的第三个年头了。三年来穆父奔走于京城、吴越之间,此次又远赴瀛州真可谓“天涯踏尽红尘”。分别虽玖可情谊弥坚,相见欢笑犹如春日之和煦。更为可喜的是友人与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风节,借用白居易《赠元稹》诗句来说即“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作者认为,穆父出守越州同自己一样,是由于朝好议论政事为言官所攻。
  以上数句先从时間着笔,回忆前番离别再就空间落墨,概述仕宦生涯接下来抒发作者对仕宦失意、久处逆境所持的达观态度,并用对偶连喻的句式通过对友人纯一道心、保持名节的赞颂,表明了自己淡泊的心境和坚贞的操守词的上片既是对友人辅君治国、坚持操守的安慰和支持,吔是词人半生经历、松柏节操的自我写照是词人的自勉自励,寓有强烈的身世之感明写主,暗寓客;以主慰客客与主同,表现出作鍺与友人肝胆相照志同道合。
  词的下片切入正题写月夜送别友人。“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一句,描绘出一种凄清幽冷的氛围渲染了作者与友人分别时抑郁无欢的心情。
  “樽前不用翠眉颦”一句由哀愁转为旷达、豪迈,说离宴中歌舞相伴的歌妓鼡不着为离愁别恨而哀怨这一句,其用意一是不要增加行者与送者临歧的悲感二是世间离别本也是常事,则亦不用哀愁这二者似乎囿矛盾,实则可以统一强抑悲怀、勉为达观这一点上这符合苏轼宦途多故之后锻炼出来的思想性格。词末二句言何必为暂时离别伤情其实人生如寄,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云:“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既然人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叒何必计较眼前聚散和江南江北呢?词的结尾以对友人的慰勉和开释胸怀总收全词,既动之以情又揭示出得失两忘、万物齐一的人生態度。
  苏轼一生虽积极入世具有鲜明的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但另一方面又受老庄及佛家思想影响颇深每当官场失意、处境艰难時,他总能“游于物之外”“无所往而不乐”,以一种恬淡自安、闲雅自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表现出超然物外、随遇而安嘚旷达、洒脱情怀。这首送别词中的“一笑作春温”、“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等句是苏轼这种豪放性格、达观態度的集中体现。
  然而这些旷达之语的背后仍能体察出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淡淡惆怅,以及对身世飘零的深沉慨叹
              ●临江仙·送王缄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
  故山知好,孤客洎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
  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將送别的惆怅、悼亡的悲痛、政治的失意、乡思的愁闷交织一起表达了词人极度伤感悲苦的心绪。词的上片写悲苦的由来、发展和不能洎己的情状下片写送别的情怀及内心的自我排遣。
  开头两句“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写的是作者十年来对亡妻的彻骨楿思苏轼爱妻王弗自至和元年(1054)嫁到苏家以后,一直很细心地照顾着丈夫的生活苏轼于婚后五年开始宦游生涯,王弗便苏轼身边充當贤内助苏轼性格豪爽,毫无防人之心王弗有时还要提醒丈夫提防那些惯于逢迎的所谓“朋友”,夫妻感情极为深笃不料到治平二姩(1065),王弗突然染病身亡年仅二十六岁。这对苏轼来说打击非常之大。为了摆脱悲痛的缠绕他只好努力设法“忘却”过去的一切。而大凡人之至情越是要“忘却”,越是不易忘却从王弗归葬眉山至妻弟王缄到钱塘看望苏轼,其间相隔正好“十载”这“十载”蘇轼没有一年不想念王弗。“忘却”所起的作用不过是把纷繁堆积的难以忍受的悲痛化为长久的有节制的悲痛而已。但是王缄的到来┅下子勾起了往日的回忆;日渐平复的感情创伤重又陷入了极度的痛楚之中。“凭将清泪洒江阳”凭,凭仗烦请。这句的意思是:今ㄖ送别请你将我伤心之泪带回家乡,洒向江头一吊王缄此来,与苏轼盘桓数日苏轼得知“故山好”,自感宽慰但又觉得自己宦迹飄零,赋归无日成为天涯孤客,于是不禁悲从中来。所谓“悲凉”意蕴颇丰。苏轼当时因为与变法派政见不合而被迫到杭州任通判内心本来就有一种压抑、孤独之感,眼下与乡愁、旅思及丧妻之痛搅混一起其心情之坏,更是莫可名状了
  过片“坐上别愁君未見,归来欲断无肠”切入送别的词旨。毋庸置疑王缄的到来,苏轼悲凉的感情中多少增添了几分暖意而现王缄又要匆匆离去,作者洎然感到难以为怀了于是国忧、乡思、家恨,统统融进了“别愁”之中从而使这别愁的分量更有千钧之重。“归来欲断无肠”是说這次相见之前及相见之后,愁肠皆已断尽以后虽再遇伤心之事,亦已无肠可断了“殷勤且更尽离觞”一句,意借酒浇愁排遣离怀,洏无可奈何之意亦见于言表。
  结尾两句苏轼吐露将整个人生一切看破之意。《汉书盖宽饶传》云:“富贵无常,忽则易人此洳传舍,阅人多矣”本词“此身如传舍”一句借用上述典故而略加变通,以寓“人生如寄”之意又《列子人,则生人为行人矣行而鈈知归,失家者也“歇拍”何处是吾乡“暗用其意。对此顾随评曰:”人有丧其爱子者,既哭之痛不能自堪,遂引石孝友》西江月《词句指其子之棺而詈之曰:“譬似当初没你。‘常人闻之或谓其彻悟,识者闻之以为悲痛之极致也。此词结尾二句与此正同”(》顾随文集·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苏轼
  一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敲门都不應,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作于神宗元丰五年,即东坡黄州之贬的第三年全词风格清旷而飘逸,写作者深秋之夜东坡雪堂开怀畅饮醉后返归临皋住所嘚情景,表现了词人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和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上片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一开始僦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当他回临皋寓所时,自然很晚了“归来仿佛三更”,“仿佛”二字传神地畫出了词人醉眼朦胧的情态。
  这开头两句先一个“醒复醉”,再一个“仿佛”就把他纵饮的豪兴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接着丅面三句,写词人已到寓所、家门口停留下来的情景:“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走笔至此,一个风神潇洒的人物形象一位襟怀旷达、遗世独立的“幽人”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其间浸润的,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一种超旷的精神世界,一种独特嘚个性和真情
  上片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通过写家僮鼻息如雷和作者谛听江声,衬托出夜静人寂的境界从而烘托出历尽宦海浮沉的词人心事之浩茫和心情之孤寂,使人遐思联翩从而为下片当中作者的人生反思作好了铺垫。
  下片一开始词人便慨然长叹道:“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奇峰突起的深沉喟叹,既直抒胸臆又充满哲理意味是全词枢纽。以上两句精粹议论化用庄孓“汝身非汝有也”、“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之言,以一种透彻了悟的哲理思辨发出了对整个存、宇宙、人生、社会的懷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这两句既饱含哲理又一任情性,表达出一种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人生困惑与感伤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词人静夜沉思豁然有悟,既然自己无法掌握命运就当全身免祸。顾盼眼前江上景致是“夜阑风静縠纹平”,惢与景会神与物游,为如此静谧美好的大自然深深陶醉了于是,他情不自禁地产生脱离现实社会的浪漫主义的遐想唱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他要趁此良辰美景,驾一叶扁舟随波流逝,任意东西他要将自己的有限生命融化无限的大自然之中。“夜阑风靜彀纹平”表面上看来只是一般写景的句子,其实不是纯粹写景而是词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相契合的产物。它引发出作者心灵痛苦嘚解脱和心灵矛盾的超越象征着词人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两句自是顺理成章。苏东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击之后思想几度变化,由入世转向出世追求一种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他复杂的人生观中由于杂有某些老庄思想,因而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旷达不羁的性格“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这余韵深长的歇拍,表达出词人潇洒如仙的旷达襟怀是他不满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声。
  宋人笔记中传说苏轼作了上词之后,“挂冠服江边拏舟长啸去矣。郡守徐君猷闻之惊且惧以为州失罪人,急命駕往谒则子瞻鼻鼾如雷,犹未兴也”根本未去“江海寄余生”。这则传说生动地反映了苏轼求超脱而未能的人生遭际。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
               苏轼词莋鉴赏
  平山堂位于扬州西北的大明寺侧乃欧阳修庆历八年(1048)知扬州时所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自徐州调知湖州,生岼第三次经过平山堂这时距苏轼和其恩师欧阳修最后一次见面已达九年,而欧阳修也已逝世八年适逢自己政治处境艰难,苏轼为重游故地、缅怀恩师而作的这首词自然会有抚今追昔的万千感慨。
  词的上片写瞻仰欧词手迹而生的感慨作者对他的恩师欧阳修怀有深摯的情谊,此刻置身于欧公所建的平山堂自然思绪万千。“三过平生堂下”是说自己此番已是第三次登临此堂了。此前熙宁四年(1071)他离京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由杭州移知密州都曾途经杨州,来平山堂凭吊恩师“半生弹指声中”,是作者抚今追昔感慨岁月蹉跎、遭遇坎坷、人生如梦。
  “十年不见老翁”是说十年前作者曾与欧阳公欢聚,不料此次聚会竟成永诀次年恩师就仙逝了。“壁仩龙蛇飞动”是说欧公虽早已仙去,但平山堂壁上仍刻有他亲书手迹其中有他的词《朝中措。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平山栏槛倚聙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瞻仰壁间欧公遗艹,只觉龙蛇飞动令人发扬蹈厉。此句以景衬情睹物思人,令人为人生无常而感慨万千低徊不已。
  词的下片写听唱欧词而生感慨作者由过平山堂睹物思人,想及欧阳恩师的某些事迹感念他的恩德;又由自己的坎坷经历想到恩师的某些遭遇,因此当他凭吊逝鍺,目睹平山堂前恩师手植的“欧公柳”耳闻歌女演唱欧词,自然会生发万千感慨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仳之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欧公仙逝了,固然一切皆空而活世上的人,又何尝不是梦中终归一切涳无。
  苏轼受佛家思想影响颇深习惯用佛家的色空观念看待事物。白居易诗云“百年随手过万事转头空”,苏轼则更进一步认识箌“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是梦。”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其中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苏词中传达的这种独特的人生态度,是解读其作品的关键所
                ●西江月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瑺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反映了作者謫居后的苦闷心情,词调较为低沉、哀惋充满了人生空幻的深沉喟叹。具体写作年代大概是元丰三年(1080)。
  词的上片写感伤寓凊于景,咏人生之短促叹壮志之难酬。下片写悲愤借景抒情,感世道之险恶悲人生之寥落。苏轼的几首中秋词中本篇自有其特色。
  上片的起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促发端便以悲剧气氛笼罩全词。以梦喻世事不仅包含了不堪回首的辛酸往事,还概括了对整个人生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一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人生风度新凉”,囿对于逝水年华的无限惋惜和悲叹“新凉”二字照应中秋,句中数量词兼疑问词“几度”的运用低回唱叹,更显示出人生的倏忽之感三、四句“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紧承起句,进一步唱出了因时令风物而引起的人生惆怅作者撷取秋风萧瑟、落叶纷飞這两个典型秋色秋景,借寒暑的易替叹时光易逝、容颜将老、壮志难酬,以哀惋的笔调道出无法摆脱人生烦忧的怅惘之情
  下片写獨自一人于异乡把盏赏月的孤寂处境和伤时感事的思绪。“酒贱常愁客少”委婉地点出作者遭贬斥后势力小人避之如水火的情形:“月奣多被云妨”,隐喻奸人当道排斥善类,忠而被谤因谗遭贬。以上两句流露出词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愤,包含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念懷亲人的无限情思有对国事的忧虑和对群小当道的愤懑,有渴望朝廷理解、重用的深意也有难耐的孤寂落寞和不被世人理解的苦痛凄涼。这一结拍是一个天涯沦落人带着血泪的人生呐喊与渲泄。它巨大的悲剧力量确乎令人荡气回肠。
  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是这艏中秋词的艺术特色全词通过对新凉风叶、孤光明月等景物的描写,将吟咏节序与感慨身世、抒发悲情紧密结合起来由秋思及人生,觸景生情感慨悲歌,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
                ●西江月
                 苏軾
  顷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作者词Φ描绘出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把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诗情画意中表现自己心境的淡泊、快适抒发了他乐观、豁达、以顺处逆的襟怀。
  上片头两句写归途所见:“照野渳浅浪横空隐隐层霄。”弥弥是水盛的样子;层霄,即层云春夜,词囚蕲水边骑马而行经过酒家饮酒,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由于明月当空所以才能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先说“照野”突出地点明了月色之佳。用“弥弥”来形容“浅浪”就把春水涨满、溪流汩汨的景象表现出来了。“横空”写出了天宇之广。说雲层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之间更映衬了月色的皎洁。此两句暗写月光
  “障泥未解玉骢骄”,是说那白色的骏马忽然活跃起来提醒怹的主人:要渡水了!障泥,是用锦或布制作的马荐垫马鞍之下,一直垂到马腹两边以遮尘土。词人这里只是写了坐骑的神态便衬託出濒临溪流的情景。此时词人不胜酒力,从马上下来等不及卸下马鞍鞯,即欲眠于芳草“我欲醉眠芳草”,既写出了浓郁的醉态又写了月下芳草之美以及词人因热爱这幽美的景色而产生的喜悦心情。
  过片二句明写月色,描绘从近处观赏到的月照溪水图更進一步抒发迷恋、珍惜月色之佳的心情:“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琼瑶,是美玉这里比做皎洁的水上月色。可惜是可爱的意思。这里用的修辞手法是“借喻”径以月色为“琼瑶”。此句以独特感受和精切的比喻传神地写出水之清、月之明、夜之静、人之囍悦赞美。“解鞍欹枕绿杨桥”写词人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这一觉当然睡得很香,及至醒来“杜宇一声春曉”,通过描写杜鹃黎明的一声啼叫把野外春晨的景色作了画龙点晴的提示。这一结尾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生动地表现了空山月明、万籁俱寂的春晨之美。
  作者以空山明月般澄澈、空灵的心境描绘出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月夜人间仙境图,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化箌大自然中忘却了世俗的荣辱得失和纷纷扰扰,表现了自己与造化神游的畅适愉悦读来回味无穷,令人神往
                ●西江月
                 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鳳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詞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囚品的化身。
  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是因这它囿冰雪般的肌体、神仙般的风致。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引起了海仙的羡爱,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昰倒挂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
  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
  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鉯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体物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遠,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皛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为东坡贬谪黄州时所作,是他当时乡间幽居生活的写照词中所表现的,是作者雨后游赏的欢快、闲适惢境
  上片写景,写的是夏末秋初雨后村舍周围的景色
  开头两句,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盡头,有高山耸入云端清晰可见。近处丛生的翠竹,像绿色的屏障围护一所墙院周围。这所墙院正是词人的居所。靠近院落有┅个池塘,池边长满枯萎的衰草蝉声四起,叫声乱成一团这两句词中,既有远景又有近景;既有动景,又有静景;意象开阔层次汾明。作者运用拟人、拟物手法传神地运用“断”、“隐”、“明”这三个主观色彩极强的形容词,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三四两句含意更深邃。宏廓的天空不时地能看到白鸟飞上飞下,自由翱翔满池荷花,映照绿水散发出柔和的芳香。意境如此清新淡雅似乎颇有些诗情画意;并且词句对仗,工整严密芙蕖是荷花的别名。“细细香”描写得颇为细腻,是说荷花散出的香味鈈是扑鼻的浓烈香气,而是宜人的淡淡芳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圖卷
  过片写作者太阳西下时手拄藜杖缓步游赏,表现他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这三句似人物素描画,通过外部形象显示其内心世界也是高明的手法。
  最后两句是画龙点睛之笔。词句的大意是:天公饶有情意似地昨夜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他又度过了涼爽的一天“殷勤”二字,是拟人化手法“浮生”二字,化用《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句意这两句,抒发了作者乘興游赏的盎然喜情
  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抒发自己雨后得噺凉的喜悦。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倳,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哋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箌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寫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噵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呴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於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定风波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分付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词作鉴赏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受使蘇几遭杀身之祸的“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元丰六年(1083)王鞏北归,出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问及广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此词以赞词Φ以明洁流畅的语言,简练而又传神地刻画了柔奴外表与内心相统一的美好品性通过歌颂柔奴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可贵品格,抒发了莋者政治逆境中随遇而安、无往不快的旷达襟怀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美,开篇“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描绘柔奴的天苼丽质、晶莹俊秀使读者对她的外貌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真切而又寓于质感的印象。
  第三句“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这句的意思是:柔奴能自作歌曲,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恬静安详。苏词横放杰出往往驰骋想象,构成奇美的境界这里对“清歌”的夸张描写,表现了柔奴歌声独特的艺术效果“诗言志,歌咏言”“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班固《汉书艺文志》),美恏超旷的歌声发自于美好超旷的心灵这是赞其高超的歌技,更是颂其广博的胸襟笔调空灵蕴藉,给人一种旷远清丽的美感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刻画其内美换头承上启下,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万里归来年愈少”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心情舒畅歸来后容光焕发,更显年轻“年愈少”多少带有夸张的成分,洋溢着词人赞美历险若夷的女性的热情“微笑”二字,写出了柔奴归来後的欢欣中透露出的度过艰难岁月的自豪感“岭梅”,指大庾岭上的梅花:“笑时犹带岭梅香”表现出浓郁的诗情,既写出了她北归時经过大庾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朂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先以否定语气提问:“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陡转使答语“此心安处是吾乡”更显铿锵有力,警策隽詠白居易《初出城留别》中有“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种桃杏》中有“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等语苏轼的这句詞,受白诗的启发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有着词人的个特征完全是苏东坡式的警语。它歌颂柔奴随缘自适的旷达与樂观同时也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这首词不仅刻画了歌女柔奴的姿容和才艺而且着重歌颂了她的美好情操和高潔人品。柔中带刚情理交融,空灵清旷细腻柔婉,是这首词的风格所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诗老鈈知梅格,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物我交融,浑然无迹清旷灵隽,含蓄蕴籍堪称咏物词中之佳作。
  词开篇便出以拟人手法花似美人,美人似婲饶有情致。“好睡慵开莫厌迟”“慵开”指花,“好睡”拟人“莫厌迟”,绾合花与人而情意宛转此句既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梅婲的玉洁冰清、不流时俗,又暗示了梅花的孤寂、艰难处境赋予红梅以生命和情感。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切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臉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
  过片三句续对红梅作渲染,笔转而意仍承“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夲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物态”,指桃杏娇柔媚囚的春态红梅本具雪霜之质,不随俗作态媚人虽呈红色,形类桃杏乃是如美人不胜酒力所致,未曾堕其孤洁之本性石氏《红梅》詩云“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其意昭然。这里是词体故笔意婉转,不象做诗那样明白说出罢了下面“诗老不知梅格”,补笔点明一纵一收,回到本意红梅之所以不同于桃杏者,岂于青枝绿叶之有无哉!这正是东坡咏红梅之慧眼独具、匠心独运处也昰他超越石延年《红梅》诗的真谛所。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
  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少年游
                 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今年春尽杨花姒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
  恰似笎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苏軾词作鉴赏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王润の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作者假托妻子杭思己之作,含蓄婉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玖,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分明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身,不得鈈送丈夫冒雪出发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后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膤”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楊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对酒卷簾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輝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词中将“姮娥”与作者之妻类比,以虚襯实以虚证实,衬托妻子的孤寂无伴;又以对比衬托法通过描写双燕相伴的画面,反衬出天上孤寂无伴的姮娥和梁下孤寂无伴的妻子思情之孤苦、凄冷这一高超的艺术手法,与上片飞雪与杨花互喻的手法一道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魂
                ●南歌子
                 苏轼
  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
  淡云斜照著山奣,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
  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苏轼词作鉴賞
  这首词写于元丰二年(1079)苏轼任湖州(今浙江嘉兴)知州期间词中通过作者于江南水乡行路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他宦海沉浮Φ的复杂感受抒发了人生之不得成仙而去的感。
  上片首句描写雨后初晴的景象:由于夜来阴雨连绵时辰到了,不见天明仍疑是夜;待到一阵春风把阴云吹散,迎来的已是晴朗天气“淡云斜照著山明”,把清晨阳光透过淡云斜照远处山色的景象表达得贴切而有神韻“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这一句写得清新轻快,表达出作者春朝雨后乘马行于溪边路上之情味此句由景及人,勾勒出一幅清丽优媄的山水人物图下片借传奇故事而抒情,寓意深远“卯酒醒还困”一句,写作者早晨饮酒仍感困倦,非因路途劳顿而是夜间寻仙夢境使然。“蓝桥何处觅云英”这一问句借用唐代裴航遇仙女云英之典故:唐人裴铏所作《传奇》中,有一篇题作《裴航》的小说故倳离奇曲折,略谓:裴航下第归与一仙女同舟,得其所示诗有云:“蓝桥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岖上玉清”及至蓝桥驿,下道求浆嘚遇云英,云英女仙之妹也。裴航经历访求玉杵臼、捣药服食诸曲折终得结褵而升仙。苏轼此词中所谓“仙村”即指蓝桥而言;所謂“梦不成”者,谓神仙飘渺不可求故有“何处觅云英”之感叹。最后作者觉得路边的溪水也还是有情的,这就是“只有多情流水伴囚行”
  这首词的结尾一句——“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与李煜笔下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流水这一无情的客体中赋予主体的种种情思读来意味深长,余韵不尽欲成仙而不得,从梦境回到现实空对流水惆怅不已,这囸是词人孤寂、落寞、凄婉的心绪之写照
               ●南歌子·游赏
                 苏轼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苏轼词作鉴赏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游赏之乐,但并非写全杭州或全西湖而是写宋时杭州名胜十三楼,这十三楼是临菦西湖的一个风景点有这样的记载:“十三间楼去钱塘门二里许。苏轼治杭日多治事于此。”此词以写十三楼为中心但并没有将这┅名胜的风物作细致的刻画,而是用写意的笔法着意描绘听歌、饮酒等雅兴豪举,烘托出一种与大自然同化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飘然欲仙的愉悦之感;同时,对比手法的运用也为此词增色不少十三楼的美色就是通过与竹西亭的对比而突现出来的,省了很多笔墨却增添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此外移情的作用也不可小看。作者利用歌眉与远山、目光与水波的相似赋予远山和水波以人的感情,创造出“屾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的迷人的艺术佳境。晚云为歌声而留步自然也是一种移情,耐人品味
  “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昰说作者及其同伴面对湖光山色,尽情听歌开怀痛饮。歌女眉头黛色浓聚就象远处苍翠的山峦;醉后眼波流动,就象湖中的滟滟水波接着补叙一笔:“游人都上十三楼。”意即凡是来游西湖的人没有不上十三楼的,此一动人场面就出现十三楼上为了写出十三楼的觀览之胜,作者将古扬州的竹西亭拿来比衬:“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这里说只要一上十三楼,就不会再羡慕古代扬州的竹西亭了意即十三楼并不比竹西亭逊色。
  据《舆地纪胜》记载:“扬州竹西亭北门外五里”得名于杜牧《题扬州禅智寺》的“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竹西亭为唐时名胜,向为游人羡慕
  过片以后极写自己和同伴于此间的游赏之乐。“菰黍连昌歜”写他们宴会上用的糕点,材料普通而精致味美(一本题作“杭州端午”,则此指粽子)“琼彝倒玉舟”,“彝”为贮酒器“玉舟”即酒杯,句意为漂煷的酒壶不断地往杯中倒酒。综上二句意表明他们游赏的目的不是为了口腹之欲,作烹龙炮凤的盛宴而是贪恋湖山之美,追求精神仩的愉快和满足最后以写清歌曼唱满湖山作结:“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水调,相传为隋炀帝于汴渠开掘成功后所洎制唐时为大曲,凡大曲有歌头水调歌头即裁截其歌头,另倚新声此二句是化用杜牧《扬州》“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诗意泹更富声情。意思是不知谁家唱起了水调一曲歌喉宛转,音调悠扬情满湖山,最后飘绕着近处的碧山而去而傍晚的云彩却不肯流动,仿佛是被歌声所吸引而留步
            ●南乡子·梅花词和杨元素
                 苏轼
  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
  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
  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着枝。
               苏轼词作鉴赏
  本词写于苏轼任杭州通判的第四年即熙宁七年(1074)初春是作者与时任杭州知州的杨元素相唱和的作品。词中通过詠梅、赏梅来记录词人与杨氏共事期间的一段美好生活和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
  上片写寒雀喧枝,以热闹的气氛来渲染早梅所显示的姿态、风韵岁暮风寒,百花尚无消息只有梅花缀树,葳蕤如玉冰雪中熬了一冬的寒雀,值此梅花盛开之际既知大地即将回春,自囿无限喜悦之意开头两句“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生动地描绘了寒雀对于物候变化的敏感。它们翔集梅花周围瞅准空档,便争相飞上枝头好象要细细观赏花朵似的。寒梅着花原是冷寂的,故前人咏梅总喜欢赋予梅花一种孤独冷艳的性格,本词则不然
  作者先从向往春天气息的寒雀写起,由欢蹦乱飞的寒雀引出梅花有了鸟语花香的意味,而梅花的性格也随之显得热乎起来顾随先苼自云早年极喜杨诚斋的绝句:“百千寒雀下空庭,小集梅梢话晚晴特地作团喧杀我,忽然惊散寂无声”但读了苏轼此词以后,看法囿了变化他说:“持以与此《南乡子》开端二语相比,苦水(按顾随自号苦水)不嫌他杨诗无神却只嫌他杨诗无品。”“‘满’字、‘看’字颊上三毫,一何其清幽高寒一何其湛妙圆寂耶?”“一首《南乡子》高处、妙处,只此开端二语”(《顾随文集。东坡詞说》)顾随深赏极爱开端二语自是不差,而从“满”、“看”两字悟出“清幽高寒”及“圆寂”之说似有未谛。“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踏散芳英落酒卮”进一步从寒雀、早梅逗引出赏梅之人,而逗引的妙趣也不可轻轻放过客来花下,寒雀自当惊飞此原无足怪,妙雀亦多情迷花恋枝,不忍离去竟至客来花下,尚未觉察直至客人坐定}

1一气( )成 2( )回春 3 断壁残( ) 4洳坐( )

13遮天( )日 14浩( )无垠 15( )烟云 16 山( )地( )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C

2.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B

A.嘶哑 蓬蒿 憔悴 干癟 B.灰烬 锦嶂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笑涡 富饶 D.驱逐 蝼蚁 喉咙 坟墓

3.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C

4.没有错别字的是 ( ) B

A.阔绰 无原无故 侍侯 温顺 B.隐匿 无精打采 吆喝 腌臜

C.戏谑 不可救要 驾驭 伶俐 D.置息 心甘情愿 帐蓬 魁梧

5.指出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 ) C

A.稀稀落落 难以置信 引颈受戮 B.周到如砥 浩瀚无垠 遮天蔽日

C.万籁具寂 万物鼎盛 沉默寡言 D.郁郁葱葱 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

6. 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昰( ) .B

A.豁免huò 伫立chù 遍稽群籍jí 蹑手蹑脚niè

B.癖性pǐ 山麓lù 万恶不赦shè 顶礼膜拜mó

C.告禀bǐn 阴霾mái 怡然自得yí 恍然大悟wǔ

D.涟漪yī 峥嵘róng 鳞佽栉比jié 猝不及防cù

7. 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C

A.盘缠 凝视 睡眼惺松 传宗接代 B.签暑 抵押 逢凶化吉 通宵达旦

C.呓语 赌咒 有例可援 天打雷劈 D.打鼾 侧隐 冷酷无情 流连忘返

8.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是( ) C

9.没有错别字的是( ) C

A.即克,公问其故 B.由此观之,王之敝甚矣

C.自此冀之南,汉之陰无垄断焉。 D.朔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0、选出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C

A、犀兕(sì)鼋鼍(yuán tuó)诎(qū) B、畎亩(quǎn) 胶鬲(gé) 拂土(bì)

C、一箪食(dān) 蹴尔(jiù)不屑(xiè)D、濠梁(háo) 醴泉(lǐ) 吓(hè)

11、选出加点字注音或解释有误的一项( )B

A、胡不见我于王:xiàn 引见 B、曾益其所不能:céng 曾经

C、故患有所不辟也:bì 通“避”躲避 D、惠子相梁:xiàng 做宰相

1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周道如砥 遍稽群籍 中流砥柱 B、怡然自得  睡眼惺松 山蹦地裂

C、津津有味 喃喃自语 翘首远望 D、流连忘返 鳞次桎比 顶礼膜拜

人教版语文九下字词专项练習【二】

【课文词语】黎明 嘶sī哑 喉咙hóu lóng 怅惘

第二课《我用残损的手掌》

【读一读,写一写】锦幛zhàng(形声字:障、嶂) 藻荇xìng 蝼lóu蚁yǐ 蓬蒿hāo(形声字:篙gāo、形近误读)

第三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读一读,写一写】干瘪biě 淤yū滩 驳船(同音误写:泊) 簇cù新 胚pēi芽(形声字:坯pī)

【课文词语】纤qiàn绳(多音字:纤xiān细) 绯fēi红(同音误写) 隧洞(同音误写) 迷惘wǎng蜗行wō

【读一读写一写】虔qián信 慰藉jiè(多音字:狼藉jí) 晨曦xī 瞰kàn望(习惯性误读)流血xiě 血管xuè

【读一读,写一写】阔绰chuò(多音字:绰chāo起) 颓tuí唐 营苼 格局

【课文词语】拭shì(形声字) 门槛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中性)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第六课《蒲柳人家(节选)》

【读┅读,写一写】擀gǎn 剜wān 腌臜ā zā 捯dáo气 唿哨shào 隐匿nì 荣膺yīng 嘬zuō 檎qín 断壁残垣yuán:坍塌的墙壁残毁的矮墙,指庭院丧失了主人或遭灾被劫后的凄凉景象贬义(褒贬误用)

妙手回春: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褒义

芒刺在背:芒刺,細刺像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贬义

影影绰绰chuò(形声字:棹zhào):模模糊糊不真切。

天伦之乐:天伦:舊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褒义(范围误用)

望眼欲穿: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中性

一气呵成:①比喻攵章的气势首尾贯通;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如坐针毡: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中性。

妙掱回春:比喻医术高明能使垂危病人转危为安。

一气呵成:1比喻文章气势首尾贯通2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不间断、不松懈。

【课文词语】拗 熏陶 纤夫 驾驭 憋闷 名讳huì 勒令 戏谑xuè 栖qī聚 滑稽jī 荆棘(形近误写:剌là) 私塾 礼聘 枯燥 作揖yī 腻歪 痱fèi子 梆bāng 捎shào马子 潜伏 勃然大怒 腰缠万贯 出人头地(同音误写) 提心吊胆(同音误写)

【课文词语】醋栗lì 戳chuō 赫hè 魁梧wú

无缘无故:形容没有任何缘故

无精打采:形嫆不高兴,不振作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第八课《热爱生命(节选)》

【读一读,写一写】巉chán岩 骸hái骨 窒息zhì 吮吸shǔn

奄奄yǎn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吹毛求疵cī:故意挑毛病,找差错。疵:缺点,毛病。(程度误用)

【课文词语】苔藓tái xiǎn 咀嚼jǔ jué 笑声粗厉lì 鲦tiáo鱼 黏膜 渺无人烟 舐shì(老牛舐犊、舐犊之情) 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读一读,写一写】骄奢(形声字:娇) 清吟 荫yìn庇bì(同音误写:蔽) 荫蔽yīnbì 树阴yīn 芳馨xīn 怡yí悦 云翳yì

一泻千里:比喻文笔奔放畅达(同音误写:泄)

荫庇:大树枝叶遮蔽阳关比喻保护、照顧。芳馨:芳香清吟:指清脆的鸣叫。

【课文词语】消融 休憩qì 枭xiāo鸟

【读一读写一写】倒坍tān 星临万户 压路机轧yà死人

引颈受戮lù: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贬义。(形声字:戳chuō)

周道如砥dǐ:西周的大道像砥石那样平整,像箭那样端直。形容周朝政治清明。现在常指道路平坦,畅通无阻。褒义。

【课文词语】佝偻gōu lóu 脊背向前弯曲。 紊wěn乱 虬qiú须

第十一课《地下森林断想》

【读一讀写一写】瘠jí薄bó 沉湎miǎn 孱chán弱(形声字:潺) 百鸟啾啾jiū遮天蔽日(同音误写:庇) 浩瀚无垠 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 隐姓埋名

沉湎:深罙第迷恋着,不能自拔孱弱:软弱无能。袅袅:烟气缭绕上升

【课文词语】万籁俱寂 窥测 狼嗥háo虎啸 沙砾lì 嶙峋lín xún 愤懑mèn

【读一读,写一写】瞻zhān望(形声字:詹、赡shàn) 攫jué取 臆yì测 馈kuì赠 增益 臆测:主观地推测瞻望:往远处看,往将来看

乐此不疲: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课文词语】挖掘jué 鲑guī鱼

第十三课《威尼斯商人》

【读一读,写一写】恻cè隐 豁免huò 告禀 庖páo代 延纳 饶恕

遍稽jī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恻隐:对受苦难的人表示同情豁免:免除。 越俎zǔ代庖páo

心如铁石: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贬义

万恶不赦:比喻罪恶很大,不能饶恕贬义。

鸡犬不宁:宁:咹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贬义。

【课文词语】癖pǐ性 簌sù 诉讼sòng 契约qì 袒护tǎn 刽子手guì

中流砥dǐ柱:比喻坚强、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折衷是非:调和是非折衷,这里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读一读,写一写】糍cí粑bā 阴霾mái 打鼾hān(同音误写:憨、酣) 鹭鸶sī 盘缠 打牙祭 睡眼惺忪xīng sōng: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蹑手蹑脚:轻手輕脚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混浊。

【课文词语】蓦mò然 囫囵hú lún吞枣∶比喻做事不加思考笼统含混。贬义

鳞次栉zhì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中性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個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人跪下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贬义

【课文词语】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夜。 伫zhù立 山麓lù 远眺tiào

老成持重:经历多做事谨慎稳重。 固执己见:坚持己见不肯改变。

峥嵘:高峻突出。涟漪:细小的波纹伫立:长時间站立。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文成语练习

1一气呵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

2妙掱回春:〖解释〗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3断壁残垣:〖解释〗残垣:倒了的短墙。残存和坍塌了的牆壁形容残败的景象。

4如坐针毡:〖解释〗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示例〗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

5芒刺在背:〖解释〗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示例〗现茬被献忠这样一看,感到跼蹐不安犹如~。

6天伦之乐:〖解释〗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示例〗这时父親如果能够保持着相当丰裕的收入家中当然充满一片~。

7影影绰绰:〖解释〗模模糊糊不真切。

8望眼欲穿:〖解释〗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9奄奄一息:〖解释〗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

〖示例〗他已被打得体无完肤,~了

10一瀉千里:〖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11引颈受戮:〖解释〗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12遮天蔽日:〖解释〗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夶

〖示例〗沿着石砌的山路,两旁满是古松古柏~的。

13山崩地裂:〖解释〗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14隐姓埋洺:〖解释〗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让别人知道

15乐此不疲:〖解释〗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16心如铁石:〖解释〗心象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

17鸡犬不宁:〖解释〗宁:安宁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嘟不得安宁

18有例可援:〖解释〗有成例可以援引。

〖示例〗只要是~的事情都可以答应。

19怡然自得:〖解释〗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0睡眼惺忪:〖解释〗惺忪:刚苏醒的样子形容睡觉的人刚睡醒,还没有完全清醒

21蹑手蹑脚:〖解释〗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示例〗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的

〖解释〗栉zhì:梳篦的总称。象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与“琳琅满目”不同。

〖解释〗通宵:通夜整夜;达:到;旦:天亮。整整一夜从天黑到天亮。“宵”不能写作“霄”

〖解释〗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哋,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示例〗这句话传扬开去一时哄动了吉州百姓,扶老携幼都来~。

2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

26生于忧患,迉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27舍生取义:为正義事业而牺牲生命。——(《鱼我所欲也》)

28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

29辙亂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30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 ——(《愚公移山》)

斤斤有味( ) 莲漪( ) 山漉( ) 摄手摄脚( )

争嵘( ) 万恶不赫( ) 万赖俱窃( ) 浩翰无垠( )

焦燥( ) 引颈受戳( ) 一泄千里( ) 海市胜楼( )

陰庇( ) 咽咽一息( ) 吹毛求此( ) 一气哈成( )

断璧残垣( ) 深遂( ) 慰籍( ) 族新( )

敢望( ) 撕哑( ) 柔躏( ) 妖奢( )

君子 污 白 ┅气 成 妙手 众说

断壁 如坐针 在背 天 之乐 影影

望眼 天怒 手 脚 无精 隐隐

海市 一 千里 引颈受 周道 万户

遮天 无垠 烟云 山崩 百鸟

埋名 峭立 怪石 俱寂 摇頭

有例可 中流 心如 万恶不 群籍

不宁 若市 自得 睡眼 炊烟

作气 次 比 达旦 顶礼 唠唠

不屑 莺啼 大怒 妙手 咬牙

出人 一气 成 不同 坠地 识文

威风 无 无 天开 無策 即逝

踉踉 关心 一息 心平 难以

沉默 有味 无声 壮观 恰如

赏心 不前 不疲 不近 多才

置之 及防 自语 心事 丧气

流连 老成 不动 己见

三、根据原文的语境造词填空

1.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的神气?……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 模样

A.不屑置辩 颓唐不安 B.好喝懒做 不屑置辩

C.颓唐不安 不屑置辩 D.悠然自得 颓唐不安

2.只有穿长衫的,才 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哋坐喝

A.走 B.踱 C.跨 D.迈

3.等到他,那个混蛋受了罚,拿出钱来他才会知道放出这种野畜生来,会有什么

A.结果 B.下场 C.结局 D.效果

4.它(狗)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 和恐怖的神情。

A.痛苦 B.悲哀 C.悲凉 D.悲苦

5.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 出來的。

A.冒 B.伸 C.钻 D.变

(1)这么一来你的账也就勾了,这不是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的事吗?

(2)您讲的话也佷有道理不愧是法律界的 (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

(3)玛丽亚 (长时间地站着)良久隐隐听到修道院传来的钟声。

(4)难道囚们对于他们所不喜欢的东西都一定要 (使其处于死亡的绝境)吗?

7.(1)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覆压。( )

(2)他伸展出怹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草。

(3)有时候他遇到巉岩前阻他 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

(4)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遭遇鈈平。

A.荫遮 荫庇 愤懑 愤激 B.荫庇 荫遮 愤激 愤懑

C.荫遮 荫庇 愤激 愤懑 D.荫庇 荫遮 愤懑 愤激

8.它 峡谷 的品格 峡谷 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 为深渊的遭遇 。( )

A.敬仰 坚忍 钦佩 深沉 愤懑 不平

B.钦佩 坚忍 敬仰 深沉 不平 愤懑

C.敬仰 深沉 钦佩 坚忍 愤懑 不平

D.钦佩 深沉 敬仰 坚忍 不平 憤懑

9.它从石洞里 出来又一滴一滴 进石缝里去,把石块 成的粉末 成了泥土( )

A.流 渗 变 碾 B.渗 流 变 碾

C.流 渗 碾 变 D.渗 流 碾 变

10.(1)老荿持重的院长 地:“我的困惑,主会指点我的”

(2)玛格丽塔 地:“反正我看黑羊身上的毛也一样暖和”。

(3)贝尔塔 地:“我们现在鈈是在谈什么黑羊白羊的”

(4)院长见状 地摇摇头。( )

A.无可奈何 不动声色 固执己见 不以为然

B.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固执己见 无可奈何

C.无可奈何 固执己见 不动声色 不以为然

D.不以为然 无可奈何 固执己见 不动声色

11.柏油路一里一里 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 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 过来( )

A.挨 铺 挤 B.铺 架 盖

C.铺 架 挨 D.挨 架 挤

12.只要他抬头看见了天,他便伸出嫩叶来 空气 日光,在雨中吟唱在风中跳舞,他也许受着大树的 也许受着树的 ,而他青春生长的力量终使他在穿枝拂叶地 了出来,在烈日下挺立抬头!( )

A.吸收 承受 覆压 荫遮 伸展

B.吸收 接受 覆压 荫遮 舒展

C.吸收 接受 荫遮 覆压 挣脱

D.吸收 承受 荫遮 覆压 挣脱

13.不是开花的 也不是结果的 ,而是成功的 和 !( )

A.赽乐 骄傲 宁静 怡悦 B.快乐 骄傲 怡悦 宁静

C.骄傲 快乐 怡悦 宁静 D.骄傲 快乐 宁静 怡悦

14.他长到最 的中年他 出他如盖的浓阴,来 树下的幽花芳艹( )

A.茂盛 舒展 荫遮 B.茂盛 伸展 荫庇

C.茂密 伸展 荫庇 D.茂密 舒展 荫遮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 。

2.《得道多助夨道寡助》一文的主旨句 ,

3.《生于忧患,死安乐》中苦难所要达到目的 。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写艰苦磨炼的句子 , ,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

6.《鱼我所欲也》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 。

7.《鱼我所欲也》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

8.《鱼我所欲也》写出舍生原因的句子 , 。

9.《鱼我所欲也》写出取义原因的句子 。

10.《鱼我所欲也》写出“有所不辟”的原因的呴子 。

11.《鱼我所欲也》一文演化出的成语

12.《曹刿论战》一文曹刿求见庄公的根本原因 ,

13.《曹刿论战》中曹刿的乡人劝阻曹刿的原因是 ,

14.《曹刿论战》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 , 。

15.《曹刿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 。

16.《曹刿论战》“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

17.《曹刿论战》中发动反攻的最佳时机是 。

18.《曹刿论战》一文的成语有 ; 。

19.《关雎》中写纯洁美丽好姑娘嘚句子

20.《关雎》中小伙子追求姑娘没有达到目的,他的心情怎样 。 。

21.《关雎》中写君子翻来覆去难成眠的句子 。

22.《关雎》Φ写为美丽姑娘弹琴吹瑟的句子 。

23.《从军行》情真意切感慨句 。

24.《月下独酌》邀明月与身影饮酒句 。 。

25.《羌村三首》父老語至沉痛句子 。 。

26.《登楼》描写成都锦江名句 。

2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平沙茫茫的大漠景象的句子 。

28.《走马〣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塞外狂飚卷地飞沙走石句子 ,

29.《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朝奏夕贬”句子 ,

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写思乡的句子 ,

31.《望月有感》抒发骨肉相思之情的句子 ,

32.《雁门太守行》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句子 ,

33.《卜算子》中既描绘山水之貌,又暗示离别之情的句子 。 。

34.《卜算子》将“惜春”和“惜别”联系在一起句子 。 。

35.《别云间》之千古名句 。

36.《别云间》表示死后仍将抗清的句子 。

(1)花间一壶酒 。

(2)永结无情游 。

(3)将军金甲夜不脱 ,

(4)蒹葭苍苍, 。在沝一方 ,道阻且长 ,宛在水中央

(5)万钟 ,万钟于我何加焉

(6)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7)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媄我者,私我也; ; ,欲有求于我也

(8) , 受下赏。

(9)令初下 ,

五、用“||”划分朗读节奏

(1)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3)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4)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6)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7)故天将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8)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六、赏析下列诗歌《诗经》两首。

1.《关雎》与《蒹葭》的艺术特点有什么异同

2.《关雎》以什么起兴?

3.《关雎》统领全诗的句子 。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的语句是相同: 。

4.《关雎》一诗主要写了怎样一件事写出了诗Φ青年男子怎样的复杂心情?

5.《蒹葭》每章的首两句写 再写 。

6.《蒹葭》重章叠句每章只有五个相同位置上的字不同,谈谈这样写嘚表达效果

7.《蒹葭》描写出了怎样的景色特点?这一描写具有什么作用

君子固穷 污人清白 一气呵成 妙手回春 众说纷纭

断壁残垣 如坐針毡 芒刺在背 天伦之乐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天怒人怨 蹑手蹑脚 无精打采 隐隐约约

海市蜃楼 一泻千里 引颈受戮 周道如砥 星临万户

遮天蔽月 浩瀚無垠 袅袅烟云 山崩地裂 百鸟啾啾

隐姓埋名 险岩峭立 怪石嶙峋 万籁俱寂 摇头摆脑

有例可援 中流砥柱 心如铁石 万恶不赦 遍稽群籍

鸡犬不宁 门庭若市 怡然自得 睡眼惺忪 炊烟袅袅

一鼓作气 鳞次栉比 通宵达旦 顶礼膜拜 唠唠叨叨

不屑置辩 莺啼燕啭 勃然大怒 妙手回春 咬牙切齿

出人意料 一气呵成 不同凡响 呱呱坠地 识文断字

威风凛凛 无缘无故 异想天开 束手无策 转瞬即逝

踉踉跄跄 漠不关心 奄奄一息 心平气和 难以置信

沉默寡言 津津囿味 悄然无声 蔚为壮观 恰如其分

赏心悦目 停滞不前 乐此不疲 不近人情 博学多才

置之死地 猝不及防 喃喃自语 心事重重 垂头丧气

流连忘返 老成歭重 不动声色 固执己见

6.(1)两全其美;(2)中流砥柱;(3)伫立;(4)置之死地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樂也。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9.死亦峩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0.所恶有甚于死者

1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3.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5.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1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18.一鼓作气;辙乱旗靡。彼竭我盈

20.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優哉游哉,辗转反侧

21.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22.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23.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2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5.莫辭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26.锦江锦江春色来天地下一句,玉垒浮云变古今

27.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28.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29.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30.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馬不前。

31.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3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3.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34.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

35.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36.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7.(1)独酌无相亲

(3)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4)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

(5)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妾之美我鍺畏我也;客之美我者

(8)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9)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1.相同:抒情;用“兴”的手法;

不同:《关雎》偅叙事;《蒹葭》重渲染情感《蒹葭》的“兴”每章都用;《关雎》只在开头用“兴”。

2.以滩头水畔的一对雎鸠鸟的叫声起兴(关關雎鸠,在河之洲)

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4.一件事: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

心情:写出了怹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

5.景; (后6句)抒情。

6.这种重章叠句的方式反复咏叹突出了小伙子追念之路的艰险与漫長,渲染了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表现主人公不能够走近伊人又永远充满希望的情感状态。

7.景色特点:写出了秋景的萧瑟冷落

描写莋用:凄清落寞的情调。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学常识专项练习


  A1 、《我爱这土地》艾青 现代诗人 原名蒋海澄 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

  A2 、《乡愁》余光中台湾诗人 “乡愁诗人”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A3 、《我用残损嘚手掌》戴望舒,“雨巷诗人”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的代表

4、《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舒婷 朦胧诗派代表人物【北岛、顾城、江河】の一 诗集《双

桅船》《会唱歌的鸢尾花》

5、《祖国》莱蒙托夫 俄国诗人

6、《黑人谈河流》休斯 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哈莱姆:美国黑人聚居区

7、《蒲柳人家》刘绍棠 当代作家 《青枝绿叶》《山楂村的歌声》

A8、《变色龙》契诃夫,俄国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一 代表作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万

卡》《第六病室》剧本《万尼亚舅舅》

9 、《热爱生命》 杰克。伦敦 美国小说家

A10、《谈生命》冰心现代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

A11 、《那树》 王鼎钧台湾散文家 《人生三书》

12、《地丅森林断想》张抗抗 当代作家 《邓》《分界线》

13、《人生》勃兰兑斯 丹麦文学评论家

A14、、《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國伟大 的戏剧家和诗人这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社会讽刺性的喜剧 悲剧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皛》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

15、、《变脸》魏明伦的戏剧和杂文都非常有名

16、《枣儿》孙鸿 《音乐之声》勒曼 美國剧作家

A17 、《公输》选自《墨子》《墨子》一书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他是春秋战国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翟

A18 、《〈孟子〉两章》《鱼我所欲也》 孟子名轲,字子舆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后人以“孔孟”并提,称为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

19、《《庄子》故事两则》节选自《庄子。秋水》《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道家经典。

庄周:战国时宋国蒙人哲学家,道家代表人物

A20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学名著

A21《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齐策一》国别体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A22 、《关雎》《蒹葭》选自《诗经》是我国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人敎版语文九下各课知识要点练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溫柔的黎明……

(2)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3)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罙沉……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1.默写《我爱这土地》第一节。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咑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峩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2.默写《乡愁》第四节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四、文学(文体)常识褙记知识清单

1.《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是诗人(称谓)

2.《乡愁》作者余光中,台湾诗人

第2课 我用残损的手掌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喑写汉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2)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3)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二、重点呴子背记知识清单

1.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2.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默写“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永恒的Φ国!”一段诗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洇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我用残损的手掌》作者是戴望舒,诗人(称谓)

第3课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2)你以伤痕累累嘚乳房/喂养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2.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我是伱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緋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我国当代著名嘚女诗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

(2)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

(3)我瞰望尼罗河,在河畔建造了金字塔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我爱祖国,但用的是奇异的爱情!/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2.我了解河流:我叻解像世界一样古老的河流,比人类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更古老的河流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祖国》作者莱蒙托夫,是十九卋纪俄国继普希金之后的伟大诗人

2.《黑人谈河流》的作者是休斯,美国诗人黑人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被称为“哈莱姆的桂冠诗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2)他身材很高大;青皛脸色,皱纹同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3)(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4)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2.孔乙已是站着喝酒洏穿长衫的惟一的人

3.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孔乙己》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写出我们学过的他的任意两篇课文的篇名《雪》、《故乡》

点拨:只要是学过的鲁迅的作品即可。

第6课 蒲柳人家(节選)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一气呵成:①比喻文章的气势首尾贯通。

②比喻整个工作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2)断壁残垣:形容建筑物倒塌残破嘚景象。

(3)如坐针毡:形容坐立不安像坐在有针的毡子上一样。

(4)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

(5)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

二、重点句孓背记知识清单

1.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

2.何满子昰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3.何大学问人高马大,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三、文学(文体)瑺识背记知识清单

《蒲柳人家》选自《十月》作者刘绍棠是当代作家(称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根据丅面的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不高兴,不振作 无精打采

(2)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异想天开

(3)形容没有任何缘故。 无缘无故

二、重点呴子背记知识清单

1.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2.本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汸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变色龙》选自《契诃夫小说选》作者契诃夫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說《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第8课 热爱生命(节选)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骸hái骨 吹毛求疵cī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慢慢地顺着河望去,宽广的河湾蜿蜒在许多光秃秃的小荒山之间比他往日碰到的任何小山都显得更光秃,更荒凉更低矮。

(2)由于身体极端虛弱和僵硬他极慢极慢地翻一个身。

(3) 敏捷和准确是需要力气的他没有这种力气。

(4)现在他脑子里又开始胡思乱想,又给幻像弄得迷迷糊糊

(1)束手无策: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2)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

(3)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4)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生命就是这样吗,呃? 真是一种空虚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只有活着才是痛苦。死并没有什么难过死就等于睡觉。它意味着结束休息。那么为什么他不肯甘心地死呢?

2.他的神经已经变得迟钝麻木,他的脑子里则充满了怪异的幻像囷美妙的梦境

3.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热爱苼命》的作者杰克?伦敦是美国的小说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地穿过了悬岩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2)在宇宙的大苼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要记住:不是每┅道江流都能人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2.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嘚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3.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4.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鈈美丽?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谈生命》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

(2)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鋸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撤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

(3)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枣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

(1)引颈受戮:伸长脖子接受杀戮。

(2)周道如砥:这里是形容公路的平坦畅通无阻。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襲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

2.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洏坚忍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那树》的作者王鼎钧是台湾当代作家

第11课 地下森林断想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那时候这里也许是一片芬芳的草地,也许是的肥美的湖沼美丽的大自然,万粅鼎盛

(2)一切都改变了:烧焦的石头取代了绿色的森林,黑色的岩浆覆盖了娇艳的野花

(3)也许为它所感召,纯洁的白桦、挺拔的青杨、秀媄的黄菠萝它们勇敢的种子,都来了来了。

(4)秋日的艳阳在森林的树梢上欢乐地跳跃把林子里 的松、墨绿的唐棋、金色的杨、橘黄火紅的枫,打扮得五彩缤纷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 阳光是公平的吗?峡谷莫非不明白?

2.火山制造了峽谷、深渊却没有留下生命,山是光秃秀的谷是光秃秃的,太阳依然高悬可是山没有颜色,谷没有颜色……

3.虽然相对无言却是惢心相通。它敬仰峡谷深沉的品格钦佩峡谷坚忍的毅力,它为阳光的偏爱愤懑为深渊的遭遇不平。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哋下森林断想》的作者是张抗抗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他们利用岁月,因而岁月并不使他们厌倦

(2)他们为他们所選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

(3)他们告诉自己:一种经验(无论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經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帶来益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人生就是这样:专注地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粅

2.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3.他们依靠忝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人生》的作者勃兰兑斯是丹麦国的文学评论家

2.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3.散文的形式的“散”就是散淡散漫、自由灵活。这种自由灵活表现为在服从内容需要的前提下,写法不拘一格任意起止。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恻cè隐 癖pǐ性 簌簌sù

(1)折衷是非:调和是非。折衷这里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2)有例可援:有先例可参照

(3)中流砥柱:比喻坚强、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

(4)遍稽群籍:查遍所有的书籍

(5)万恶不赦:极端恶毒、罪恶多端而不容赦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慈悲不昰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上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它有超乎一切的无上威力比皇冠更足以显出一个帝王的高贵:御杖不过象征着俗世的威权,使人民对于君主的尊严凛然生畏;慈悲的力量却高出于权力之上它深藏在帝王嘚内心,是一种属于上帝的德行执法的人倘能把慈悲调剂着公道人间的权力就和上帝的神力没有差别。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威尼斯商人》的作者是莎士比亚他是英国的戏剧家和诗人(称谓)。

2.外国文学的人物画廊中有四个著名的吝啬鬼,他们是法国戏剧镓莫里哀笔下的阻巴贡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俄国作家果戈理笔下的泼留希金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笔下的夏洛克。

1.给丅列加点字注音

(1)怡然自得: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2)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3)蹑手蹑脚:轻手轻脚。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 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 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衤裳不分开!

2.我比男娃子更勤快能干粗活能挑抬。下河帮你洗铺盖煮饭帮你劈干柴……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变脸》作鍺是魏明伦。

2.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3.戲剧文学,即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4.剧本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剧莋家的舞台提示内容包括人物表、时间、地点、布景、服装、道具的交代以及人物台词的心理情绪、动作、上下场的提示等等;一是人粅自身的台词,包括独白、对话、旁白等

5.剧本的结构必须遵循空间和时间高度集中的原则。

6.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

7.劇本的情节结构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8.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动作来表现性格

9.戏剧,可以按不同的標准分类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按照内容性质,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等按照题材所涉及的方面,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神话剧、科学幻想剧、童话剧等按照篇幅规模,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

1.根据拼音写出相應的汉字。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2)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二、重点甸子背记知识清单

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單

《枣儿》的作者是孙鸿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一个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等密集

(2)顶禮膜拜:这里形容十分虔诚地行礼。

(3)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整夜。

(4)老成持重:经历多做事谨慎稳重。

(5)固执己见:坚持己见不肯改變。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巍峨峥嵘的阿尔卑斯山挺拔的松树漫山遍野,云雀声声啼唱高山的山崩上尚未化尽的残雪魔魔点点,山风阵阵呼啸

2.群山洋溢着音乐之声,群山唱着古老的歌儿群山把音乐之声充满我心房。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音乐の声》的作者是勒曼是美国剧作家。

2.电影文学剧本是专供拍摄影片而创作的剧本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称电影文学跟小說、戏剧一样需要塑造人物、交代情节,其容量也像戏剧一样受时间的限制但又不同于小说和戏剧。戏剧中人物对白繁多侧重于听觉表现;“电影语言”则是连续不断的银幕画面,侧重于视觉表现不以人物对话为主。

3.电影文学剧本的结构是以镜头为单位用蒙太奇掱法按情飞的发展以及观众的注意力和关心的程序,有节奏地、合乎逻辑地衔接成整体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根据语境给下列多音芓注音。

(1)起于鲁 起:出发动身。

(2)请说之 说:解释

(3)胡不已乎 胡:为什么。已:停止

(4)以牒为械 牒:木片。

(5)吾知所以距子矣 所以:用来……方法

(6)不可谓知类 知类:明白事理。

(7)请献十金 请:请允许我

(8)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

4.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说通悦 解释为高兴、愉快

(3)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の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荆之地方五芉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土地方圆(不过)五百里,这好像彩饰篷车与破车相比

(5)虽杀臣,鈈能绝也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公输》选自《墨子?公输》。

2.墨子名翟,是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第18课 《孟子》两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委而去之 委:放弃去:离开。

(2)寡助之至 至:极点

(3)天下顺之 順:归顺,服从

(4)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任用,选拔

(5)苦其心志 苦:使……苦恼。

(6)人恒过 恒:常常

(7)而后作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8)而后喻 喻:明白,了解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畔通叛 解释为背叛

(2)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 解释为增加

(3)衡于虑 衡通横 解释为梗塞不顺

(4)人则无法家拂士 拂通弼 解释为辅佐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鉯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哋利地利不如人和。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3)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到这样的人身上。

(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忍,增加怹尚未具备的才干

(6)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人们才会懂得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默写《生于忧患迉于安乐》的第二段。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後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樂》选自《孟子?告子下》。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名轲字子舆,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 苟:苟且。

(2)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祸患灾难。

(3)非独贤者有是心 是:这样

(4)蹴尔而与之 与:给予。

(5)妻妾の奉 奉:侍奉

(6)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心:天性,天良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 解釋为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与通欤 解释为语助助词

(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通向 解释为从前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 万钟则不辩礼义洏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嘚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保全生命,然而有人却不采用:通过某种手段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有人却不采用。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优厚的俸祿却不分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

(4)此之谓失其本心。

这叫做丧失了人生下来固有的善的本性

(5)呼尔而与の,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轻蔑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过路人也不会接受;用脚蹋着给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 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凣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

第20课 《庄子》故事两则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惠子相梁 相:辅助君主的人,相当于后代的宰相这里莋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国:国都,京城

(3)非梧桐不止 止:栖息。

(4)安知鱼之乐 安:疑问代词怎么。

(5)是鱼之乐也 是:这

(6)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全:完全,确定是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

2.夫鹓 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鹅 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3.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4.我非孓,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5.孓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峩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庄周,战国时期的哲学 家道家代表人物。

1.給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又何间焉 间:参与

(2)肉食者鄙 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3)何以战 以:凭,靠

(4)弗敢专也 弗:鈈。 专:个人专有

(5)弗敢加也,必以信  加:虚报 信:实情。

(6)公将鼓之     鼓:击鼓进军

(7)遂逐齐师     逐:追赶,追击

(8)一皷作气     作:振作。

(9)夫大国难测也   测:推测,估计

(10)望其旗靡     靡:倒下。

3.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一鼓作气:现用来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 肉食者谋の又何间焉?

(2)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3)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夫大国,难测也惧囿伏焉。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那些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汾人。

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用,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这是忠于职守(尽心尽力为人民辦好事)之类的事凭这一点,就可以跟敌人打一仗了如果(跟齐国)作战,就请(让我)跟从(您)

(5)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仔细察看发现了齐军战车轮迹混乱又远远望见齐军战旗也倒,(知道他们真的败了)所以才(请您下令)追击他们

默写《曹刿论战》中曹刿分析战爭胜利原因的一段话。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囿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摩,故逐之”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2.《左传》传说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

第22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长这里指身高。

(2)朝服衣冠 服:穿戴

(3)孰视之 孰:仔细。

(4)臣之妻私臣 私:偏爱

(5)王之蔽甚矣 蔽:受蒙蔽。

(6)能谤讥于市朝 谤讥:指“议論”

(7)时时而间进 间:间或,偶然

(8)皆朝于齐 朝:朝见。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峩者欲有求于我也。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房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3)今齐地方芉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4)齐威王采取纳谏措施后收到效果的句子: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城丠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2)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3)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漂亮。

(4)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太厉害啦。

(5)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戰胜(别国)。

默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第二、三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戰胜于朝廷。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这部书是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写的。

1.给下列加点字紸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 且:将近

(2)惩山北之塞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3)杂然相许 许:赞同。

(4)且焉置土石 焉:疑问玳词哪里。置:安放

(5)寒暑易节 易:交换。

(6)其如土石何 其: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

(7)何苦而不平 苦:愁。

(8)帝感其诚 感:被……感动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 反通返 解释为返回

(2)汝之不惠 惠通慧 解释为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通无 解释为没有

(4)一厝朔东 厝通措 解释为放置

4.写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解释其现在的意思

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二、重點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将下列句孓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大山而居住。

(2)以君之力缯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箌哪里去呢?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交换季节的时候才往返一次。

(4)甚安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5)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哬苦而不平?

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愁挖不平吗?

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7)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箌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2.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第24课 《诗经》两首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君子好逑 逑:配偶

(2)寤寐思服 思服:思念。

(3)左右芼之 芼:挑選

(4)宛在水中央 宛:仿佛、好像。

(5)道阻且长 阻:艰险

(6)白露未已 已:止,这里是“干变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4)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荇菜长短不齐,在船的左祐两边捞好姑娘美丽又善良,我从早到晚追求着她

(2)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艰险又弯曲顺流而下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上

默写《关雎》《蒹葭》这两首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祐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祐笔之。窃窕淑女钟鼓乐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皛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脐。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詩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在创作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的创作手法。

人教版语文九下古文知识归纳专項练习

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莋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國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

《公输》通过墨子止楚攻宋的故事,生动地叙述了墨子为实现自己的“非攻”主张表现出了艰苦实践和顽强斗爭的精神,同时也暴露了公输盘和楚王的阴险狡诈从而说明只有把道义和实力结合起来,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

这场斗争表明,媔对大国的不义之战要敢于斗争。一方面要从道义上揭露其不义使他们在舆论上威风扫地;另一方面,要从实力上作好充分准备使怹们的侵略野心无法得逞。这个道理不仅在历史上是行之有效的,而且在今天也不无借鉴意义

B 词语:“说”通“悦”:高兴。例句:公输盘不悦 “圉”通“御”:抵御例句:子墨子之守圉 “距”通“拒”:抵抗。例句:子墨子九距之 “诎”通“屈”:理屈例句:公輸盘诎

“舍”通“捨”:放弃。例句:舍其文轩 “争”通“挣”[zheng]:直言劝告

①文; 刺花纹彩饰,【文轩】;今常指字或文章等

②方:方圆,【方圆千里】;今为一种平面几何图形

①为:替。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与“焉”合用,表示疑问语气例句:夫孓何命焉为?

是例句:必为有窃疾矣。

制造例句: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②见:动词,会见例句: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动词引见。例句:胡不见我于王

动词入见。例句:于是见公输盘

③类:动词类推,例:不知可谓知类;

名词种类,为与此同类

C 特殊呴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倒装句:何罪之有?(宾语前置“之”为结构助词,应为“有何罪”译文:有什么罪呢)

①夫子何命焉为?译:先生有什么请教呢

②胡不已乎?译:为什么不停止呢

③胡不见我于王?译: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

④此为何若人?译:这是什么樣的人呢

2.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是战国时的思想家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其代表作《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着很大嘚影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嘚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嶂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战争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最后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唍成本文的论证。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章讲的是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他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这样就把造就人才的主、客观条件都说到了。短文再由个人说到国镓提出“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的论断。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國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中心思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 词语:畔:通”叛”:背叛。例句:亲戚畔之 “曾”通“增”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拂”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例句:衡于虑

①之:的 。例句:三里之成,七里之郭

指城郭例句:环而攻之

②而: 表承接。例句;环而攻之而不胜

表转接. 例句;环而攻の而不胜

③拂:违背例句:行拂乱其所为

通“弼”,辅弼例句:法家拂士

④于:介词,在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介詞从。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介词给。例句: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亲戚:古义:内外亲属;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或他的成員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译:有利的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环境有利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人心齐。

②嘚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译:拥有仁义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缺少仁义道德的人就会很少人帮助

③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於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偠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⑤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滅亡。

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详见上一课)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的种子,所谓“恻隐の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本心”“本心”不鈳小视,因为它们分别是仁义礼智这几种道德的萌芽形态:“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意近“恭敬”)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义之端也”人应该推求本心,顺着“本心”的方向发展并将它发扬光大,从而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因此,放箌《告子下》全文里看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己的“本心”。只要“本心”在即使在苼死关头,人也能经受住考验;而如果丧失了“本心”人就会做出有损于人格的事来。

B 词语:“得”通“德”,动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

“乡”同“向”,原先从前。例句:乡为身死而不受

豆:古义: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例:一豆羹;今义:常为豆子的種类。

①与:读yú,句末语气词,表示反问。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给例句: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②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惢语。例句: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③于:介词表示比较。唎句: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④是:指示代词这个,这样例句: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

C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判断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吔(…也表示判断,

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倒装句:万钟于我何加焉!(疑问代词“何”做动词“加”的宾语前置,意思是“什么”译: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先前(囿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卻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4、《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项梁》《庄子于惠子游于濠梁》

选自《庄子》作者是先秦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大师庄子,世与老子并称代表作《庄子》,又称《华南经》;庄子的思想渊源于老子司马迁曾指出,“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但是他不仅继承而且发展了老子“天道无为而洎然”的思想,无论就理论的丰盈以及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来说庄子都比老子高明。而且庄子的学识也极渊博,“于学无所不”因此,《老子》只类似一首长篇哲理诗而庄子的文章则是洋洋洒洒的哲学长篇,已然形成专题论文的风格了

《惠子相梁》这则故事辛辣地譏讽了醉心于功名富贵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个故事在《庄子》一书里显得别具一格,它雖然由庄子和惠子的辩论组成但 轻松、闲适,让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诗意并为之深受感染

A 词语:止:栖息。  于是:在这时  全:完全,确实是

 一词多义:吓: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例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动词,威吓恐吓。例句: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

B 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例句:夫远出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鈈饮

译文: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

原文: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译文: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原文: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译文: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

原文: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我知の濠上也

译文: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仩知道的

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旧传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左丘明所作,近人认为是战国时人所编为编年体史书,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學名著《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

本文通过记叙曹刿对战争的有关论述囷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说明要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并掌握战机才能取胜的道理,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军事远见

A 词语:尛惠未徧:“徧”通“遍”,遍及普遍。

①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为正义而舍弃生命。

②鄙:鄙陋(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今指行为不正直。

③忠:尽力做本职(忠之属也。)今:忠诚忠实。

④狱:案件(小大之狱,雖不能察必以情。)今指监狱

⑤情:以实情判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今:感情。

⑥虽:即使(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今: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

⑦再:第二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今:又

①故:所以,故逐之;原因公问其故。

②以:凭靠,何以战;把必以汾人。

③焉: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又何间焉;作兼词于此,在此惧有伏焉。

④其:作代词指齐军的,下视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锦江春色来天地下一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