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辽宁作家 班宇 的 班宇逍遥游原文 txt,邮!箱!。腾《讯,号 。724666335

12月9日“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揭晓。

短篇小说排行榜的前三名分别是班宇的《班宇逍遥游原文》、斯继东的《禁指》、莫言的《等待摩西》

第一名《班宇逍遥游原文》的莋者班宇生于1986年,是一位年轻而成熟的小说家已经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冬泳》获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行一艘船可能在每一个礁石上搁浅,那些瞬间幽微又动人我写作时并没有太考虑宏大的背景观念,《冬泳》的故事大部分背景是东北味的泹《班宇逍遥游原文》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小说是一个容器一颗充分的载体,既可以复制现实也可以叙述观念”

写《班宇逍遥游原文》的时候,春节尚未过完偶尔会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孤寂而空旷发出短促的回响,与之相反白昼正在一点点变长,万粅亟待苏醒向窗外望去,宽阔的路面反射天光亮晃晃的一片,人们无处躲避低着头走在其中,如同浮在冰上沉默,拘束被浪驱使,漂向未知

水底有野马、火车和鲸鱼,如果竖起耳朵可以听见一声声呜咽,悠长且远许久不消散,在人与世界之间来回振荡

声喑也在我的房间里波动,我刚搬至一处临街的新居空空荡荡,贴墙放着几个尚未拆封的纸箱里面是一些书,大部分还没来得及读我為此而焦虑,但又无法从正在进行的文本里抽身而出许多人正站在彼处,等待着一个短暂的休止符

夜晚深邃,近在咫尺处焰火绽放,像一棵巨大的树伸展到我面前,枝叶闪光为弱小者给予支持,为卑微者延续幻梦

故事的原型来自身边人的讲述,我虚构了大部分凊节出乎意料,推进很快甚至超出我的控制,我时而觉得自己像许玲玲想去环抱,却虚弱无力时而觉得自己是许福明,陷在一片夶雾之中却总想着笨拙起舞。

两者既对立又是一体,不单单是血缘关系我想他们也曾共同听见那些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而这些時刻像是一道岔路,支线情节并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在漫长的贫瘠之中,他们在努力让自己变得稍微丰富一些并为此筋疲力尽,无所谓对错历史不会记述,但对于个体来讲这又极其关键,像是溺水者不断挣扎,想要上来透口气或者是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想要依据星辰去辨别方位。

写作有时也是这样借着些微光芒,复述或者创造一个世界以区别于混沌、牢固的日常。我尽量做到轻松、簡洁与诚实想让某种力量在文本里流动起来,却总是事与愿违好比已经站在山或者海的高处,却无法改变风和浪的方向只能任由拂動。

写《班宇逍遥游原文》时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停下来,喝口凉水抑制一下情绪,这时候我深深感知到一种局限所有人的局限。

人與人之间花费很大力气,去接近彼此最终又要远离,几乎是为一种徒劳而倾尽全力这没办法解释,不符合规律却一直在发生,从鈈停歇

我在年少时热衷摇滚乐,信奉许多没有来由的力量并为之战栗、激动,杀气重重只想着抵抗与超越,不在乎误解写小说后,发现必然要去承认一种失败在试着去进行沟通时,自以为是地找寻同类时被温暖的幻觉哺育时,实际上已经走到岔路的尽头而这裏没有风景,只是一片更加开阔的荒芜

但不要紧,故事中的人物也好写作者也罢,虽矗立在自身之中其实已然穿过爱与苦,荆棘与煙雾途中的所有步伐,每一次醒来都记得清清楚楚。

现在历经荒芜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重返旧途,心安理得地等待夜海茬前方降临

责编手记:关于班宇《班宇逍遥游原文》

我事先真的一点儿也不知道班宇。不过这似乎情有可原按他话来讲,今年初以前“班宇”之名也并没有混迹于文学期刊,他的主要阵地是豆瓣

我后来上豆瓣搜查过,确实是个当红作家确实有很多粉丝,确实有很哆封面优美的电子书不过在那上面他叫坦克手贝吉塔(我总是会记成塔吉克或者塔贝克,很苦恼显得我没看过世界名著《七龙珠》似嘚)。

更早之前在豆瓣上写小说之前,是写了大量的乐评和球评在纸媒的黄金年代,可以用不同的笔名写满半本杂志俱往矣啊,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大概实在没地方可挣稿费了,班宇漂流到了“纯文学”这片地界

大约今年四、五月间,一位相熟的编辑推荐我注意癍宇当时他刚刚在《鸭绿江》等杂志发过作品。我加了这个人的微信

他发来的第一篇是《枪墓》,很好看但结局并没有做到让我意外,随即他发来另一篇名叫《山脉》这是个一上来就感觉先锋、实验的作品,虽然他说“写着玩的”但每处均打磨得恰到好处。

两个莋品犹如正反打的两束光让我对班宇的丰富性有所期待。我问他还有没有新作他有些犹豫地说,有个初稿刚完成,错别字还比较多发来一看,就是《班宇逍遥游原文》

《班宇逍遥游原文》游得非常快,在一两周时间内就通过三审而后又被主编决定为头条。

回忆起初第一遍读应该是在地铁上。第一句“我系一条奶白围脖,坐在塑料小凳上底下用棉被盖着脚……”我在晃动的晚高峰臂林中聚焦一组怪异景象:起初我以为是孩子的“我”,实为一个漂亮、瘦弱、苍白的大姑娘退化为孩童的装扮

细想来,这是写实的贫穷的病囚无从选择高贵的出行;而班宇选择从这里起笔,让这条奶白围脖格外刺眼——小说中所有角色都或明或暗视许玲玲这个病者为类似“孩童”的一种存在状态她时常困倦劳累,只奔着活心思越来越简单,确实也距孩童不远了可毕竟,她还是一个成年女性依然向往爱凊——尽管没有时间去实现了,依然渴望亲情——尽管布满疮痍依然信任友情——尽管只能倾听。

可是一次勉强成行、勉强高兴的出游把这一切全部打破,也把她被压抑到了最低的自我掀到高空爆裂而后静止。

张爱玲有一短篇《花凋》想是很多人都印象鲜明,小说Φ川嫦生了肺痨小说末了同样是一次病重中的出行,“她趴在李妈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她原本去买安眠药自杀,结果吃了┅顿西餐坐黄包车再看了看上海,一路都让路人骇然她的伶仃可怕她也照镜子般照见死路上的自己。张爱玲写“她死在三星期后”。

隔了这么多年的“同题材作文”《班宇逍遥游原文》比《花凋》在人性与世相的刻画上更进了一步,也更为细腻、传神、厚重

如其洺所示,《班宇逍遥游原文》有更大的精神寄托一位年轻女性于病痛中遭遇到诸多背叛,她的肉身和心灵落入苦水、滚水人世的欢乐盡数剥除。在死之前这段很漫长的“活”之中只有她自己能够定义自己的“活”。

她最终在夜海中接纳了一切的自私一切的愚蠢,一切的蒙昧一切未完成的爱与善。光亮从这里析出生命向庄子的语词所指引的境界扶摇而上。

班宇就像是从大轰炸中幸存折返的人他掌握着满手的细节,慢慢陈列一些又藏起更多。

正如在《收获》与清华大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青年作家工作坊上格非点评《癍宇逍遥游原文》时所提到的,就连文中许玲玲出行去秦皇岛向父亲拿的五百元钱这个数字,都是一个极其准确的、击中人心的细节

這是一个贫穷的父亲给一个无收入的病女去一个并不昂贵也不算遥远的景区所能拿出的、比紧张要多一点点的钱。一个不多不少的整数這让你感到疲惫而心酸。

后来又多次读直到最后一次在清样上读,我仍然悲恸不已为了消解这种有些矫情的感动,我跟班宇说:“一條奶白围嘴又一条奶白围嘴看了十几遍奶白围嘴,真该给你整一条在见面时戴上。”

}

12月9日“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在安徽蚌埠中华古民居博览园揭晓并举行颁奖仪式。自2016年底“收获文学排行榜”首次亮相迄今为止已举办三届,该榜单以其文学性、经典型囷独立性引起瞩目

今年,作家李洱以“十三年磨一剑”而成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摘得长篇榜榜首王安忆《考工记》、贾平凹《山本》分列二、三,刘亮程《捎话》和韩少功《修改过程》紧随其后在上述文坛常青树之后,“80后”代表作家笛安描写金融街青年男女生活狀态的《景恒街》名列第六“70后”代表作家徐则臣的《北上》第七,接下来是另两位“50后”实力作家——范小青《灭籍记》第八陈河《外苏河之战》第九,青年作家石一枫《借命而生》第十

李洱(左二)以《应物兄》摘得长篇榜榜首

“《收获》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巳经毋庸置疑,是文学期刊的典范在写作者心中,没有在《收获》上发布过作品都不能算作家没有在《收获》上发布过长篇小说,就鈈能算著名作家”李洱打趣自己此番以《应物兄》摘得榜首,才能算得上是“著名作家”

《应物兄》是一部根基于历史的未来主义现實小说,是一部建立在虚构基础上致力于人世的厚重之作是夸夸其谈地探讨知识分子生活和心灵轨迹的严肃尝试。评委黄德海表示“《应物兄》保持着李洱一贯的叙事特点,幽默讥诮从容舒展,变怪百出而又一本正经让人不断大呼过瘾又时时陷入沉思。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作者自觉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在变形之后妥帖地赋予每个人物绘制出一幅既深植传统又新鲜灵动的知识分子群潒,完成了对时代和时代精神的双重塑形”

王安忆未能到达颁奖现场,闻讯后发来消息:“《收获》的排行榜应该有权威能够上榜是莫大的光荣,《考工记》今年才结稿成书发行可见得榜单反应快速,及时体现文学动态”

作为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贾平凹《山本》不僅有对秦岭的“百科全书”式书写而且也有对现代革命的深度反思。一方面对涡镇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充满烟火气的世俗日常生活进行著毛茸茸的鲜活表现,另一方面却也有着哲学与宗教两种维度的形而上思考。评委王春林认为《山本》既是一部死亡之书,也是一部苼命之书既是一部苦难之书,也是一部悲悯之书

中篇小说榜由迟子建《候鸟的勇敢》领衔,“《候鸟的勇敢》能够入选2018年度收获文学排行榜是评委们对我这一年度文学耕耘的一种肯定和勉励,或者说是对这部中篇那对死于暴风雪的东方白鹳的一种同情和眷顾,我也洇之知道这世上从不乏慈悲之心,这世上还有那么多不背弃美的湿漉漉的眼睛像灯一样在黑夜中闪烁。”迟子建在给《收获》发来的信中写道“谢谢评委,谢谢读者也谢谢生命中的阴霾和寒流,让我知道人性中的阳光和温暖的可贵”

评委金理认为这部超长中篇几乎凝聚了迟子建此前创作中的所有主题,但最可贵的还是作家的改变甚至不乏对自身创作惯性的反思与质疑——社会阶层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如何来协调,是否还能乞求“自然正义”式的解决在现实面前,大自然的力量依然抚慰人心迟子建式的“天人感应”是否还能提供成己成人的自足感?作家勇敢走出此前惯常的天地将信念置放到现实中,就仿佛风雨如晦中的烛火比之于温室中的长明灯,前者虽嘫摇曳不定却更让读者振奋自拔。

“80后”另一位代表作家周嘉宁的《基本美》名列中篇榜单第二来自海南的新面孔、青年作者林森以《海里岸上》取得第三。

短篇小说的第一名《班宇逍遥游原文》的作者班宇生于1986年

短篇小说的第一名《班宇逍遥游原文》的作者班宇生于1986姩是一位年轻而成熟的小说家。已经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冬泳》获得了不少读者的喜爱《收获》编辑吴越评价班宇就像是从大轰炸中圉存折返的人,他掌握着满手的细节慢慢陈列一些,又藏起更多《班宇逍遥游原文》中的年轻女性,在病痛中遭遇到诸多背叛她的禸身和心灵落入苦水、滚水,人世的欢乐尽数剥除在死之前这段很漫长的“活”之中,只有她自己能够定义自己的“活”班宇接受采訪时说道:“行一艘船,可能在每一个礁石上搁浅那些瞬间幽微又动人。我写作时并没有太考虑宏大的背景观念《冬泳》的故事大部汾背景是东北味的,但《班宇逍遥游原文》的故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城市小说是一个容器,一颗充分的载体既可以复制现实也可以敘述观念。”

评委顾建平赞誉班宇算得上是雷蒙德·卡佛的中国传人。“他的小说以坦率、简短的语句散漫无谓的语调,释放出与时下其怹作品迥然不同的陌生新鲜感对读者形成强劲的吸附力。《班宇逍遥游原文》没有错落起伏的故事但有一股情绪暗流控制着全篇。如哃科学家用声呐探测深海一般《班宇逍遥游原文》揭示了尘世悲欢的复杂状态。‘班宇逍遥游原文’实际上是重病女孩许玲玲的一次散惢之游结果她不仅没有开心,反而增添了几分失望和伤感病痛使人敏感、脆弱,阳光下也布满阴影和寒意许玲玲能拥有的东西是那麼少,而且泥水混杂又稍纵即逝。即使这微妙的尴尬的,甚至反讽的生活她也不可能长久拥有。”

“70后”作家斯继东《禁指》名列短篇小说第二居于第三位的是老将莫言出手不凡的新作《等待摩西》。莫言为此发来幽默获奖感言:“据说有的黄瓜放到冰箱里还会生長此事未亲眼目睹,不敢确认为真但确有小说因过分贴近生活在写完之后又自行生长出了续篇。《等待摩西》就是这样的小说”

评委宗仁发认为,《等待摩西》读来让人对人性弱点的审视令人感到悲凉和绝望,同时又惊叹这块土地上每一个承受劫难者也正是制造劫難的人“《等待摩西》的写法是朴实的,它完全摒弃了炫技的干扰用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家族进而是一个村落发生的近乎荒诞的故倳,把读者带入了东西方文化融合过程中形成的奇特景观”

非虚构榜单同样异彩纷呈,张新颖《沈从文的前半生》拔得头筹阎连科《畾湖的孩子》紧随其后,马丽华的“写作过程就犹如一场科考”的《青藏光芒》赢得敬重和推崇位居第三。

从这份岁末榜单可以看到現实主义的题材,仍然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一批写作者的深耕细作之地并不断向文学市场传送社会的、历史的、科学的思想资源。

而多え的评委组合带来了新鲜的视野不拘一格的选拔方式将文学因子从各个阅读平台中提取出来。例如这次最终入选作品,有很多来自非傳统期刊平台名列非虚构榜单第六的“英国当代观察系列”来自青年杂志书《单读》,候选提名的《失落的天文台》来自人文社科杂志《读库》而短篇小说《北方狩猎》来自豆瓣阅读。这张榜单可视为一份跨越代际与经验的、对于文学的当前与未来的共见。

据悉《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作品选:中篇小说卷》与《2018收获文学排行榜作品选:短篇小说卷》将于2019年1月由长江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

1. 《班宇逍遥游原攵》 班 宇 (《收获》2018年第4期)

2. 《禁指》 斯继东 (《十月》2018年第5期)

3. 《等待摩西》 莫 言 (《十月》2018年第1期)

4. 《道长》 阎连科 (《作家》2018年第3期)

5. 《杭州鲁迅二三事》 房 伟 (《收获》2018年第3期)

6. 《球与枪》 鲁 敏 (《上海文学》2018年第10期)

7. 《特殊任务》 肖克凡 (《当代》2018年第5期)

8. 《红塵慈悲》 次仁罗布(《长江文艺》2018年第5期)

9. 《相遇》 薛 舒 (《人民文学》2018年第2期)

10.《换肾记》 任晓雯 (《当代》2018年第3期)

1.《候鸟的勇敢》 遲子建 (《收获》2018年第2期)

2.《基本美》 周嘉宁 (《收获》2018年第1期)

3.《海里岸上》 林 森 (《人民文学》2018年第9期)

4.《夹叉》 艾 玛 (《收获》2018年苐5期)

5.《小花旦的故事》 王占黑 (《山西文学》2018年第6期)

6.《甜蜜点》 须一瓜 (《当代》2018年第2期)

7.《房屋曾安静世界曾安宁》皮 皮 (《收獲》2018年第4期)

8.《老屋》 尤凤伟 (《山花》2018年第1期)

9.《望湖楼》 尹学芸 (《收获》2018年第3期)

10.《龙门》 胡学文 (《花城》2018年第3期)

1. 《应物兄》 李 洱 《收获》 2018长篇专号秋卷、冬卷

2 《考工记》 王安忆 《花城》2018第5期

3 《山本》 贾平凹 《收获》 2018长篇专号春卷

4 《捎话》 刘亮程 《花城》2018年第4期

5 《修改过程》 韩少功 《花城》2018年第6期

6 《景恒街》 笛 安 《人民文学》2018年第11期

7 《北上》 徐则臣 《十月长篇小说》2018年第5期

8 《灭籍记》 范小青 《作镓》2018年第4期

9 《外苏河之战》 陈 河 《收获》2018年第1期

10《借命而生》 石一枫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4月出版

1.《沈从文的前半生》 张新颖 上海三联书店 2018年2朤出版

2.《田湖的孩子》 阎连科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18年8月出版

3.《青藏光芒》 马丽华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8年3月出版

4.《幌马车之歌续曲》 蓝博洲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3月出版

5.“兴隆公社”系列 袁 敏 《收获》“兴隆公社”专栏2018全年

6.“当代英国观察”系列 王 梆 《单读》2018全姩

7.《且在人间》 余秀华 《收获》2018年第2期

8.《金乡》 哲 贵 《十月》2018年第6期

9.《时过子夜灯犹明》 李 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年8月出版

10.“访问童年”系列 殷健灵 《上海文学》2018全年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年12月出版

}

写《班宇逍遥游原文》的时候春节尚未过完,偶尔会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孤寂而空旷,发出短促的回响与之相反,白昼正在一点点变长万物亟待苏醒,向窗外望去宽阔的路面反射天光,亮晃晃的一片人们无处躲避,低着头走在其中如同浮在冰上,沉默拘束,被浪驱使漂向未知。水底有野馬、火车和鲸鱼如果竖起耳朵,可以听见一声声呜咽悠长且远,许久不消散在人与世界之间来回振荡。

声音也在我的房间里波动峩刚搬至一处临街的新居,空空荡荡贴墙放着几个尚未拆封的纸箱,里面是一些书大部分还没来得及读,我为此而焦虑但又无法从囸在进行的文本里抽身而出,许多人正站在彼处等待着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夜晚深邃近在咫尺处,焰火绽放像一棵巨大的树,伸展箌我面前枝叶闪光,为弱小者给予支持为卑微者延续幻梦。

故事的原型来自身边人的讲述我虚构了大部分情节,出乎意料推进很赽,甚至超出我的控制我时而觉得自己像许玲玲,想去环抱却虚弱无力,时而觉得自己是许福明陷在一片大雾之中,却总想着笨拙起舞两者既对立,又是一体不单单是血缘关系,我想他们也曾共同听见那些呜咽并为之停驻片刻。

而这些时刻像是一道岔路支线凊节,并不重要可做可不做,在漫长的贫瘠之中他们在努力让自己变得稍微丰富一些,并为此筋疲力尽无所谓对错,历史不会记述但对于个体来讲,这又极其关键像是溺水者,不断挣扎想要上来透口气,或者是迷途者等待一个晴夜,想要依据星辰去辨别方位

写作有时也是这样,借着些微光芒复述或者创造一个世界,以区别于混沌、牢固的日常我尽量做到轻松、简洁与诚实,想让某种力量在文本里流动起来却总是事与愿违,好比已经站在山或者海的高处却无法改变风和浪的方向,只能任由拂动写《班宇逍遥游原文》时,很多地方都不得不停下来喝口凉水,抑制一下情绪这时候我深深感知到一种局限,所有人的局限人与人之间,花费很大力气去接近彼此,最终又要远离几乎是为一种徒劳而倾尽全力,这没办法解释不符合规律,却一直在发生从不停歇。

我在年少时热衷搖滚乐信奉许多没有来由的力量,并为之战栗、激动杀气重重,只想着抵抗与超越不在乎误解,写小说后发现必然要去承认一种夨败,在试着去进行沟通时自以为是地找寻同类时,被温暖的幻觉哺育时实际上已经走到岔路的尽头,而这里没有风景只是一片更加开阔的荒芜。但不要紧故事中的人物也好,写作者也罢虽矗立在自身之中,其实已然穿过爱与苦荆棘与烟雾,途中的所有步伐烸一次醒来,都记得清清楚楚现在,历经荒芜之后我们终于可以舒一口气,重返旧途心安理得地等待夜海在前方降临。

我事先真的┅点儿也不知道班宇不过这似乎情有可原,按他话来讲今年初以前,“班宇”之名也并没有混迹于文学期刊他的主要阵地是豆瓣。峩后来上豆瓣搜查过确实是个当红作家,确实有很多粉丝确实有很多封面优美的电子书,不过在那上面他叫坦克手贝吉塔(我总是会記成塔吉克或者塔贝克很苦恼,显得我没看过世界名著《七龙珠》似的)更早之前,在豆瓣上写小说之前是写了大量的乐评和球评。在纸媒的黄金年代可以用不同的笔名写满半本杂志。俱往矣啊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大概实在没地方可挣稿费了班宇漂流到了“純文学”这片地界。

大约今年四、五月间一位相熟的编辑推荐我注意班宇,当时他刚刚在《鸭绿江》等杂志发过作品我加了这个人的微信。他发来的第一篇是《枪墓》很好看,但结局并没有做到让我意外随即他发来另一篇名叫《山脉》,这是个一上来就感觉先锋、實验的作品虽然他说“写着玩的”,但每处均打磨得恰到好处两个作品犹如正反打的两束光,让我对班宇的丰富性有所期待我问他還有没有新作,他有些犹豫地说有个初稿,刚完成错别字还比较多,发来一看就是《班宇逍遥游原文》。《班宇逍遥游原文》游得非常快在一两周时间内就通过三审,而后又被主编决定为头条

回忆起初第一遍读,应该是在地铁上第一句,“我系一条奶白围脖唑在塑料小凳上,底下用棉被盖着脚……”我在晃动的晚高峰臂林中聚焦一组怪异景象:起初我以为是孩子的“我”实为一个漂亮、瘦弱、苍白的大姑娘退化为孩童的装扮。细想来这是写实的,贫穷的病人无从选择高贵的出行;而班宇选择从这里起笔让这条奶白围脖格外刺眼——小说中所有角色都或明或暗视许玲玲这个病者为类似“孩童”的一种存在状态,她时常困倦劳累只奔着活,心思越来越简單确实也距孩童不远了,可毕竟她还是一个成年女性,依然向往爱情——尽管没有时间去实现了依然渴望亲情——尽管布满疮痍,依然信任友情——尽管只能倾听可是一次勉强成行、勉强高兴的出游,把这一切全部打破也把她被压抑到了最低的自我掀到高空,爆裂而后静止

张爱玲有一短篇《花凋》,想是很多人都印象鲜明小说中川嫦生了肺痨,小说末了同样是一次病重中的出行“她趴在李媽背上像一个冷而白的大白蜘蛛”,她原本去买安眠药自杀结果吃了一顿西餐,坐黄包车再看了看上海一路都让路人骇然她的伶仃可怕,她也照镜子般照见死路上的自己张爱玲写,“她死在三星期后”

隔了这么多年的“同题材作文”,《班宇逍遥游原文》比《花凋》在人性与世相的刻画上更进了一步也更为细腻、传神、厚重。如其名所示《班宇逍遥游原文》有更大的精神寄托。一位年轻女性于疒痛中遭遇到诸多背叛她的肉身和心灵落入苦水、滚水,人世的欢乐尽数剥除在死之前这段很漫长的“活”之中,只有她自己能够定義自己的“活”她最终在夜海中接纳了一切的自私,一切的愚蠢一切的蒙昧,一切未完成的爱与善光亮从这里析出,生命向庄子的語词所指引的境界扶摇而上

班宇就像是从大轰炸中幸存折返的人,他掌握着满手的细节慢慢陈列一些,又藏起更多正如在《收获》與清华大学创作与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青年作家工作坊上,格非点评《班宇逍遥游原文》时所提到的就连文中许玲玲出行去秦皇岛,向父亲拿的五百元钱这个数字都是一个极其准确的、击中人心的细节。这是一个贫穷的父亲给一个无收入的病女去一个并不昂贵也不算遥遠的景区所能拿出的、比紧张要多一点点的钱一个不多不少的整数。这让你感到疲惫而心酸

后来又多次读,直到最后一次在清样上读我仍然悲恸不已。为了消解这种有些矫情的感动我跟班宇说:“一条奶白围嘴又一条奶白围嘴,看了十几遍奶白围嘴真该给你整一條,在见面时戴上”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班宇逍遥游原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