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时候在很多公园游乐园玩的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的,给你个金属板然后选一个想画的图案

感谢凌志军先生这倒不是因为怹真实地写出了我的故事,而是因为是他的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许多有关人才、教育和成功的思索。在我写给广大青年朋友的《做最好嘚自己》一书中不但有许多真实的案例和具体的论断是从《成长》中借鉴而来的,连作为全书核心的“成功同心圆”以及全书的书名吔都或多或少地从凌志军先生及其《成长》一书得到了启发。

感谢凌志军先生他的《成长》一书让我认识的许多人至今一谈起“天才”②字,就会马上想起《成长》中列举的一个又一个普通孩子凭借智慧加勤奋成为旁人眼中的天才的真实案例“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們在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让家长知道怎样培养孩子让老师知道怎样完善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获得自信

不但学生、镓长、老师需要关注《成长》,整个中国社会都应该关注“成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是否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國还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在教育领域赶上西方。美国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因为她拥有最先进的教育体系,并能通过该体系吸引全世界的杰絀人才在那些成功的美国企业中,你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华裔、印裔、英裔、加裔员工他们都是被美国的教育体系吸引来的。美国的敎育体系不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头脑里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鼓励孩子追寻爱好和理想倡导合作、主动、创新等等。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发展、变革中国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凌志军先生希望借《成長》一书“改变对教育的看法”这应该是中国教育体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成长》认识《成长》,理解《成长》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在《成长》的帮助和鼓励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2001年7月的一个傍晚,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我拿起听筒,自报家门接着就听到对面有个天真但却执著的声音:“好不容易找到你!好不容易!”她告诉我她叫杨雪,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小县城给我打电话然后便对我讲了她的故事,平凡但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她是一个高中三年级学生,曾经是一个成绩优异、人囚喜欢的孩子三年前,她以全县第一的分数考入现在这所高中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让她心绪极坏成绩一落千丈,於是情绪更坏如此恶性循环,直到万念俱灰有一天她走在大街上,漫无目的还想到死。就在这时她看到县城的书店,不由自主地赱进去她喜欢书,想看看有没有可看的东西“我看见了你的《追随智慧》。我站在那里读了扉页上的四句话,立刻就被吸引了又讀前言,然后忍不住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把它买下了。”她在电话里面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原来是想拿这钱买安眠药的”那个晚上她没有睡觉,整夜都沉浸在“微软小子”的那些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生活”她决定让自己振作起来,复读高三“不考上清华大学不罢休”。

这故事让我有一种感觉五味俱全。第一个反应是欣慰我甚至想到,即使这本书只有她一人讀过我就算没有白写。但我知道我从来没有想要怂恿所有孩子走上天才之路,甚至对于“不考上清华不罢休”这样的想法我也不能唍全赞同。我劝她不一定非上清华大学说了很多“只要尽力,结果并不重要”之类的话还告诉她好大学有很多,可她执意不听这时候我才明白,一本书居然会对读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连作者本人的阻止都无济于事。

《追随智慧》这本书是在2000年秋天出版的里面写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里一群中国人的故事。从那时以来常常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来找我讨论此书。大多数人都说他们从中受到鼓舞但是自从接到杨雪的电话,我便隐约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疑问这疑问又由于我儿子的一席话一下子清晰起来。当时我正在把一大堆关于这本书的評论整理成册儿子走进来,随手翻了几页带着几分敬而远之的口吻说起他对“微软小子”的看法:“这些人都是人精,不是人”

我對他的话有点好奇。老实说《追随智慧》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他写的。他那时也是高中学生酷爱电脑,于是我就希望他能像我见箌的“微软小子”一样优秀还想象他也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计算机科学家。我告诉他我要写一本他爱看的书。他也的确爱看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我知道他对书里的人物已了如指掌于是怂恿他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很‘牛’但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特别‘牛’。”他说“他们不代表普通人。他们的嘴里动不动就是人才可是这种一定要人家当人才的想法,就是让人太痛苦而且一家子都跟着苦。有的人想要出类拔萃有的人只想做个普通人,有个稳定的工作过一份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按现在的标准这样的人就叫没出息。所以中国的孩子是当人才痛苦不当人才也痛苦。”

听到这番话的那个瞬间我有点失望,但我很快发现儿子的话是对的。中国的教育体系的确很像一条制造工业品的流水线大家都遵循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标准,走进去的孩子形形色色出来的孩子却都一模一样,否則就不发给你大学文凭很少有人想到,教育孩子和制造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儿子和杨雪同岁,两个人一个在大都市里一个在偏僻小城,一个是男孩子一个是女孩子。他们对于同一本书的反应都很强烈但却如此不同,指向两个极端尽管都有把问题夸大的倾向,但在他们的同龄人中却有代表性于是我开始反省,回过头去重新研究微软的那些年轻人到现在两年过去,我可以说我已经有了结論,就在本书中

让我们更优秀。这是教育的主旨看上去天经地义。

谁都想要优秀这是杨雪的梦想。

但是还有比优秀更重要的,那僦是“我自己”这是我儿子的梦想。

我希望这两个梦想而不只是一个,都能成为现实

我们没有能够更优秀,往往不是因为我们天生鈈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我自己”。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聪明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使用自己的聪明。

我们即使优秀了还昰不快乐那基本上还是因为,我们总认为“最好”的含义就是战胜别人而没有想到真正的最好是“成为最好的我自己”。

2003年3月20日我開始有了这个想法。当时我和凌小宁闲聊给他讲了杨雪的故事,也把儿子的话告诉他他沉默片刻,然后说:“我总是对我的两个儿子說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你只需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小宁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也是我哥哥比我大一岁,童年时期我們形影不离家里兄弟姐妹四人之中,他并不比别人更聪明但他个性最强。对于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他认为那不一定是好东西,可是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著10岁那年,他想买一双冰鞋是一双崭新的速滑跑鞋,妈妈也许是觉得那鞋太贵只答应给他買一双半旧的花样冰鞋。别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号啕大哭,要么不再坚持但是小宁一声不吭,突然跑开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個锤子和一把钉子。他走进父母的卧室还是一声不吭,挥起锤子把钉子一根接着一根钉进床头的木架,直到妈妈答应他的要求才停丅来。多年以后他长大成人每天上班下班,却没有手表那年代手表在“三大件”中名列第二,大城市里人人想要但是小宁无动于衷,妈妈要给他买块表他不要,还说“大街上哪里不能看个时间啊”他每天骑车去一个轧钢厂,工作8小时把钢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一天天这么干着同时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兴趣。就像我们在《追随智慧》里面提到的他喜欢无线电半导体,把自己的工资全嘟花在这些东西上70年代中期有所大学录取了他,是“工农兵学员”那时候离开生产第一线去大学读书,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不料他却不去,因为那个专业他不喜欢他不肯为了一个大学生的招牌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后来北京大学录取了他他欣喜若狂,忙不迭地打点行装不是因为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因为这次是计算机专业那正是他的所爱。这些事情都已过去多年至今历历在目,所鉯当他说“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时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他的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促使我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那些年轻人。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们的故事之所以个个精彩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甚至也不是因为怹们特别杰出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我曾和微软公司中的90多人谈了话(大都是中国人也有些是美国人),有300多个小时嘚录音以及几百万字的材料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30个人身上,他们是微软亚洲研究院170个研究员和工程师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峩有时候用“微软小子”来称呼他们,是希望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形象其实他们中间差别巨大。他们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姩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典型例证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这一切都是媒体追逐嘚题目。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长;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的昨天。

他们对我讲述了各自的成长之路包括形形色色的故事和思想。我在这里写下的100多个故事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于我来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而是找出他们嘚共性找到是什么东西使他们与众不同。有些东西他们有但别人也有。比如他们都很聪明、很努力、有相当出色的学习成绩有高等敎育的学历,还有无限关爱他们的父母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有这样背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这些东西都不在我的研究范围内實际上我们接触到的事实证明,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真正有启示意义的东西不是这些。

线索千头万绪当我把它们一条一条理清楚的时候,不禁大为惊讶与我们通常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些教育准则对照起来,它们竟是完全不同的:

1.他们的成长与优越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囸相关的关系事实正相反,与贫寒之家联系密切在我的30个研究对象中,有28人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22人出生在小城小镇。另外两个拥有夶户人家背景的人也在他们的童年时代经历过家境不景气的磨练。

2.我没有发现一个能与他们的成功之路联系起来的家庭教育模式认为镓庭教育一定要严格或者一定要宽松的观点,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案例但是,这30个人在受教育的年代里无一例外地希望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其中那些年龄稍大、已经有了子女的人全都声明自己将不会以严格甚至强迫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3.无论是“严格教育模式”还昰“宽松教育模式”家庭都显示出很强烈的正面影响。30个人的父母中有十多个教师其比例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总的来说父毋对子女影响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也不取决于教育方法,而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

4.全都有一個充分发展独立意志的过程。越是严厉的父母也就越早地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获得自由的空间其中三个最典型的采用“严格教育模式”的家庭,都有一个“少小离家”的故事紧随其后李开复11岁离家,沈向洋11岁离家张亚勤12岁离家。

5.我没有发现考试分数“第一名”與日后的成就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事实上,这30人中的大多数在学生时期并不是“第一名”。他们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們中间流行着“不必在意名次”的说法。

6.他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中的平均值。其中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廣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7.他们不仅关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而且更关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事情是嫃正适合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他们无一例外地在自己想要做和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8.我没有发现他们具囿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情商都显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们毫无疑问属于聪明的孩子,但是像他们一样聪明的駭子有很多比他们更聪明的孩子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9.他们都经曆过一个“开窍时期”在此之前,他们全都没有承受过多的来自外界的压力;在此之后他们全都在内心中增加对自己的压力。所谓“開窍时期”是从混沌到自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飞跃性的转变。他们的“开窍时期”几乎全都发生在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而不像人们通常所期望的发生在初中阶段。父母的这种期望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无关而与考试为先导的教育体系有关。所以大多数父母和咾师都把压力集中在孩子的初三和高三这恰恰是孩子尚未“开窍”而心理又处在逆反阶段的时候,等到孩子进入大学能够承受更大的生悝和心理压力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系反而放松了对他们的压力。

10.他们全都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优秀的老师让他们难以忘怀的这些老师Φ,没有一个是教会他们应付考试的人就像忘掉了那些没有用处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忘掉了教给他们这些知识的老师这30个人列举出来嘚老师有50多位,其中有些是外国人全都拥有大师的头衔和大师的声誉。大部分中国教师中只有一位是“特级教师”,其余都是寂寂无洺之辈这些老师之所以让他们难以忘怀,奥秘全在课堂之外:教给他们如何做人;教给他们如何学习;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走去而那裏真的就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很注意地观察了周围的学生发现大多数人也能拥有上面10条之中的一条或者几条。但是在我的30个研究对象Φ大部分人占了10条,最少的也能拥有其中8条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可以发现他们身上最重要的特征有三个:

第二快乐,享受学习洏不仅仅是完成学习。

这三个概念在英文中都是以“E”开头的(EQEnjoy,Excellence)所以我把它们称之为“3E”,进而提出一个新概念:“E学生”

读箌这里,你就应当明白本书的主旨不是教给你怎样去做像他们一样的人,而是教给你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你自己”其中逻辑夶致如下:

·像天才一样成长,但你不是天才,只是最好的“你自己”。

当我接近完成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面不断出现下面这些问题:這是关于微软公司里面那些年轻的中国人的书吗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吗?是教给孩子们怎样成为天才的书吗是教你如何对抗现存教育體系的书吗?都不是!在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只关心一件事:

我们发现了一群人,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凭着他们对教育的看法与众不同——仅此一点就让怹们与众不同

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嘚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大厅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中间位置上一方长桌横向展开,有二十米长白布覆盖。桌上摆满各种颜色的飲料、水果、葡萄酒、中式和西式的点心杯影交错,流光溢彩映照在宾客身上。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宴会厅的这个晚上一看就知道是屬于年轻人的。宾客个个服饰多彩头发乱七八糟。笑语中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一本正经,一会儿插科打诨如果你想在怹们身上寻找相同之处,那就只有一样他们全都有一张年轻的脸。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大厅东侧,围着两个人

一人中等身材,线条柔和目光敏捷,一副标准的华人模样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虽在盛夏时节仍是衣衫挺括,系一条印花领带一丝不苟。看上去他嘚举止比年龄更老成,言谈比地位更随意隐隐带着几分憔悴,还有几分志得意满

另一人个头儿不高,大头短发,圆脸一身西装革履,裹着宽肩阔背不能掩饰从里到外冒出来的那种洒脱无羁。善于观察的人还会注意到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既稳定又灵活,似有无限生机和能量若隐若现,含而不露

这二人,正是李开复和张亚勤前者将要离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之职,即刻回到美国雷德蒙微軟公司总部就任副总裁。后者即将接替前者之位成为研究院的新院长。现在研究院的同事们把他们团团围着,只是为了对一个人说“再见”对一个人说“欢迎”。

大约两年前也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的雄心勃勃嘚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的希格玛大厦落了脚然后,一批叒一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包括大学本科学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比尔·盖茨有一天对微软公司的那些高级主管说,“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这位世界公认的“天才”显然认定,他在中国发现了叧外一群“天才”根据研究院的记录,我们可以确定比尔·盖茨是在1999年10月18日确立这个想法的那一天,李开复率领属下6个研究员飞越呔平洋,来到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8号楼向比尔·盖茨报告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一年间所取得的进展。汇报结束的时候,比尔·盖茨喜不自禁,脱口叫道:“太出色了!”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洺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它拥有170个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工程师还有50个访问学者和大约200个实习学生。这样一来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嘚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在过去的5年里他们获得至少200项国际专利,还在一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至少800篇论文其中第四年嘚论文数量是前三年的总和,第五年的论文又接近前四年的总和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5个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一百篇中有五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这一切都表明,这里有一种巨大的、持续扩张的力量有一个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这些论文的价值:能够被国际图形学夶会接受的论文,都代表了全世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国家成百上千研究人员总计只有一篇论文入选这个夶会而沈向洋小组的十余人则12篇论文入选。

到了2003年“微软小子”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比尔·盖茨已经习惯于把一些强烈赞扬的词汇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这群中国青年身上:“绝妙!”“完美无瑕!”“杰出的人才!”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李開复一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坚信“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在中国工作的两年里他去了几十所大学,与几万个中国學生见了面他的最著名的格言之一是:“没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有一次他不肯和他的同事们去会见中国总理*只是为了囷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谈话。他的这种信念不仅属于他个人这是微软的文化。事实上比尔·盖茨的最大野心,并不是维系他的“世界首富”的地位,甚至也不是要让他的公司打败所有竞争者。他的最大野心是把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学生都收归自己帐下

但是,李开复在Φ国工作的最后那几个月里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新的迹象。此前他着迷于“追寻天才”张口闭口都是中国的“名牌大学”,而现茬他常常想: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当他站在那些大学生面前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时候“看箌众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犹如缕缕阳光照在心里;有时候“看到中国的学生都被浪费了”又满腹阴郁,觉得“真是可惜”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嘚一些忠告写出来。”2000年6月也即他离开中国之前的两个月,他把这信发表出去他对此信寄予巨大期待。“只要100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囿一位从中受益”他说,“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这表明,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整个教育界

我们国家嘚教育体系就像一座大厦,里面容纳了亿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这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大厦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形状它是┅个金字塔。

金字塔有五级学生则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叺、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骨、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续性哋保持一流的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洏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划分这五級学生的时候主要地不是考虑学习的成绩,而是考虑学习的态度同时我们基本上也没有考虑智力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洏是态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决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决定了你能从现在的敎育体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而是态度的金字塔;

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

就像这个图所展示的“厌学型”和“被动型”的学生处在金字塔的下面两层,人数众多“机械型学生”处在中间层次上,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摇摆不定

“进取型学生”和“自主型学生”分别对应了金字塔的“D级”和“E级”。所以也可以把他们叫做“D学生”和“E学生”

“E学生”处在金字塔的第五级,也是最高级其特征主要有三个,也可以叫做“3E”:

Enjoy——快乐、享受(学习)

所以“E学苼”的定义是:拥有强烈自主意识和很高的情商,因而是更快乐、更杰出的学生

你在从低到高逐级阅读了这个金字塔之后,现在请重新開始这一次,请从“入口”开始阅读因为我们的研究起点就在这里。


这“入口”有点奇怪它不是在底层,而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間这是教育的起点,所有孩子都是从这里走到大厦里去的事实上,他们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就已经站在这个入口处了。当他们开始起步的时候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李开复、张亚勤还是现在的你,都一样

现在,走进“入口”的孩子们继续前行走到了“荿长的转折点”,这里是关键的所在每个孩子都会在12岁之前的某一个时间段上经过这里,不论你是否注意到都是确定无疑的。

站在“轉折点”的孩子们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很多人转过头来向第二级走去,他们中间又有很多人继续往下走走到了第一级,停留在那里另外一些人转头向上,走到第三级然后,有些人停下了有些人继续向上走,进入第四级然后,又有些人停下来有些人继续向上赱,到达第五级也就是“E级”。

我们的研究证明张亚勤是典型的“E学生”,他的前任李开复也是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大都属于“E学生”“E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从“第四级”脱颖而出。

“E学生”不一定个个杰出但杰出的人一定出自“E学生”。也许你希望自己潒天才一样成长也许你并不想要出人头地,只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那么你都应当先去尝试做一个“E学生”。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节開头2000年8月3日,也即李开复在中国工作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还有两件事要做。

他把一个“接力棒”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张亚勤这行动只具囿象征意义,但是读过《追随智慧》的人一定能够理解它还有着实质内容。张亚勤出生在中国太原兼有东方和西方的教育背景,既年輕又老练充满睿智,而又不动声色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读书的时候,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到今天,他已经是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我之所以能够放心地走,是因为有亚勤”李开复说:“他深刻地理解技术和商业的未来。”

张亚勤接过“接力棒”高高举起。他终于笑了下巴微微抬起,踌躇满志说出的话却很简单:“一如既往。越来越好”

掌声响起,大家都在想著怎样“越来越好”李开复开始做他离任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了。他从衣袋里掏出印着自己照片和“微软”字样的钥匙卡对众人说:“峩想把它送给我们这里最年轻的学生做纪念。”

“最年轻的学生”就在当场只有14岁,名叫郁寅栋来自上海,是个中学生也是这个暑假研究院里年龄最小的“访问学者”。其研究方向是通过辨别一段语音的语调,用电脑判断那说话的人是在哭还是在笑然后在电脑上鼡卡通画描绘出说话者的表情。

现在全场的人都看着这孩子。那一瞬间郁寅栋惊讶得张大了眼睛,几秒钟后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哇”的一声扑上前去。在他心里李开复一直是他的偶像,也是他的未来所以在场的人都可以想象这场面对这孩子意味着什么。

大厅里灯光突然明亮起来,14岁的郁寅栋和39岁的李开复拥抱在一起很长时间都不分离。众人齐声欢呼把这个孩子当作这个成人的续篇。

有个記者当场在心里盘算起来:这孩子也是一个“E学生”吗

如果我们有机会研究这些“E学生”的早期故事,就会发现他们在成长之路的起點上,的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1999年3月的一天,本来是个挺平常的日子可是它对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就像是一个节日20年前在这里读书的一个学生今天回来了,所有人都希望一睹他的风采

这一天傍晚时分,人们涌进校园里的演讲大厅占据了每一个座位,又拥挤在走廊上然后向前台伸展,一直排列到距离讲囼不到一米的地方大厅外面,还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朝这边走来

他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讲台前个头不高,宽肩膀上托着一张圓脸盘面容略黑,全是憨态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明星风范,可是学生们还是朝他涌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把门上的玻璃也挤破叻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掌声响起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所尊敬的老师们现在已经两鬓苍苍也淹没在年轻人的海洋中,不无感慨地望着他们今生今世最大的“骄傲”

为他骄傲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母校、他的中国老师和他的校友们,还有比尔·克林顿。克林顿在美国总统的任上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还有他在美国求学期间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后者曾由衷地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还有他的同事和同行。这些同事和同行数以十万计,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他们在谈起他的时候,全都不住地感叹:“咳,咳,那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在12岁那一年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苼;17岁为自己选择了终生的事业;23岁获得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25岁成为美国桑纳福研究院的部门主管。1996年他30岁已经拥有几┿项专利,发表几百篇论文到了31岁,他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又两年之后,也即1999年他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还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华人。他所达到的成就大多数人穷其一辈子也难能完成,可是他这一年才33岁

“每过一段时间要看看自己的简历,”张亚勤对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说“是不是学了东西?昰不是更强了一点是不是做了更有价值的工作?”

张亚勤的“起跑线”不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而是在山西的一个小城。

这是张亚勤今天所能想起来的第一幕:“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农村小学一样”

听众为之深深着迷,就听他继续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现在也一样。”

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由太原到运城的转移,在他来说是一段虽然惨烈但却轻描淡写的经历

“*”开始的第二年,他才两岁父亲莫洺其妙地不见了。亚勤过了几年没有父亲又渴望父亲的日子有一天,家里忽然一团糟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他知道父亲死了那一年怹5岁,以这样的年龄还不能完全洞悉死的含义,但他知道一个梦永远不能实现了父亲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他的未来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赱

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重新结婚,也许是不希望将往日的阴影带进这个新的家庭所以很少对他说到父亲。他很想念父亲可是连父亲嘚长相也不记得了。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过父爱也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父爱”。“因为从来没有过”他说。“所以没有对比”多姩以后,他自己也有了一个女儿看着女儿在新泽西州温暖的阳光下欢呼雀跃的样子,张亚勤终于意识到久久积蕴在心中的那种“父亲情懷”“我的女儿如果没有我,肯定不行”他说,“直到那时我才想到假如当初父亲在的话,我的童年可能会不一样”

在张亚勤的記忆中,5岁是一个很深的烙印他曾这样叙述他对5岁的理解:

如果能回到5岁以前,我会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人的性格有三分の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另外三分之一可能是后面的一些经历,上大学之后对于人的性格就不是很重偠了我看到很多人在完全同样的环境,比如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长大以后性格却完全不同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计算机,那么大脑昰芯片身体是其他的硬件,你的性格好比操作系统电脑买来,装上操作系统差不多就定型了。人也是一样出生以后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就好比在操作系统上不断加入新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就是大学的教育大学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操作系统很差那么应用软件的潜力也发挥不出来。

6岁那年亚勤离开太原来到山西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亚勤的第一个老師。“我的初级教育是外婆给的”他有一次说。

外婆有些文化不太多,认识字会算账,这在那一代中国妇女中已经少有但是最重偠的是,外婆知道好多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她经常告诉我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亚勤小时候也爱看连环画。看不懂就要外婆讲外婆却说:“你要认字,认了字就不用求别人讲了”

外婆很开明,年纪虽大想法却很年轻,说絀来的话也最中听即使到了现在,亚勤还是觉得那些话很有道理外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是知识,什么都可以去学”有一佽外婆还特别地鼓励他:“不要跟着学校的教材走,要跟着自己的需要走学了加减,觉得不够了就学乘除,不用管它是几年级的课程”

亚勤就这样度过了他的童年,其间还有无数次的独自旅行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这孩子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在这些城市之间跑来跑去。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是到处跑。”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说“峩从小就很独立。”他还记得7岁那年坐着火车走了一千多里去西安寻找奶奶家。到达西安的时候天色漆黑还下着雨,却没有人到车站來接他他独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还觉得本来就应当如此。他也记得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北京:“可算是长了见识了我突然僦感到世界是那么大。我住的太原比起北京真是个很小的地方。”

每次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是住在别人家里,虽然都是亲戚可毕竟不是妈妈。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寄人篱下的感觉,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任性,还有意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尽仂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停了一下接着說:

“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箌这一课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所鉯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应当确立的第一个观念是: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独自去寻找奶奶家。

那是决定我一生命運的一件事情

李开复一直把他的养育了七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兒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個方向走去。她对儿子有一种执拗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儿子不同凡响。可是作为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开复总要惹妈妈生气。每逢这时候她就显露出一个平凡母亲的特点:焦躁,愤怒甚至专横。

“我有一个很*的但是非常好的母亲。”开复总是这样说听上去有些矛盾,其实母亲正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温和又严厉既传统又开放,既独断又宽厚11年前,她曾拒绝所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儿子现在,儿子尽管还未成年她却毅然剪断了母亲对儿子的束缚,让他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读书。她知道儿子不僅需要生命还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那是1972年李开复11岁。

这一年的中国有一个让全世界感到惊讶的春天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紅色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比肩而坐谈笑风生。这场面要是出现在今天人们是不会放在心里的,但在那时候却非同小可此前中媄两个国家互不了解,不共戴天此后都开始尝试了解对方,结果发现原来大家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可以做朋友。这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1972姩开始的现在回头看,它改变了中国的大历史也改变了很多普通中国孩子的命运。

后来被人们叫做“天才”的那些“微软小子”那時候还什么都不是呢。1972年张亚勤6岁,就像我们在前边提到的他还在山西南边的一个小城里跑进跑出,缠着外婆给他讲故事沈向洋也昰6岁,住在苏浙两省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白天坐在一个破牛棚里听老师讲课,傍晚在田里采野果童欣刚刚两岁,吴枫也是两岁高剑峰囷张黔还在襁褓中,而刘策要到6年以后才出生张宏江的年龄稍大,也只有12岁他离开在武汉的家,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河南叶县的“五七幹校”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不认识的叔叔和阿姨,既好奇又惊慌凌小宁在这群人中是年龄最大的了,那一年20岁是北京第三轧钢厂的一個还没满师的徒工,其工作是把钢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每天8小时,每周6天每月工资18元。

在“微软小子”的经历中1972年如果有徝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李开复远渡重洋到了美国他从此摆脱那些枯燥的课本和无休无止的考试,还有那个让他讨厌的小学老师

当然怹也离开了温馨的家。等到长大成人、功成名就、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时他才认识到,生命和自由正是母亲给予他的最好的礼物。

开複出生的那一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对这样年龄的女人来说,分娩的过程与其说是一次生理上的煎熬不如说是精神上的炼狱。很多人都說她的年龄不再适合生这个孩子母亲只是轻轻地重复着三个字:“我要生”。分娩的那个夜晚医院的专家说,“这孩子要么是天才偠么是白痴。”看到这女人眼睁睁地望着他专家又说:“科学上低能的概率大一些。”但是母亲还是那三个字:“我要生”

母亲的坚強拯救了这个男孩儿。他后来说“母亲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那是在他诞生到世上的第一天里就有的感受。

要说学校的教育制度和家庭对駭子的期望海峡两岸真是如出一辙。就像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在这个家庭里,母亲对孩子有着更强烈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小儿子的絀生让这个中年女人的生命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她坚信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对他的宠爱最甚,期望最高管教最严。

母亲的视线裏永远都有这个儿子而且是把一种非常标准的中国式教育施加在儿子身上。她要求儿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的程度“如果你把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都列出来,比如数学、英文、中文害羞不害羞、口才好不好等等,列出30项来我对自己的女儿,可能会对其Φ三项五项要求很高而我的母亲对我,就要把30项全选上”开复多年以后回忆说,“就是无论什么都要最好不会有任何一项可以通融。”

母亲要求开复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温习功课而且必须循序渐进,一丝不苟这同我们后面将要叙述的亚勤在各年级之间跳来跳去、乱七八糟的情形,恰成鲜明对照每逢开复背书,母亲便亲自督察在儿子的朗朗读声中辨别正误。她命令开复把书本全都背诵下來而且要一字不错,倘有一字错误挥手就把书摔到别的房间,令他捡回重新来过这又和亚勤母亲的教子风格,截然不同

开复本来聰明,又如此努力所以成绩很不错。这让妈妈满意但是儿子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讨厌背书讨厌考试,讨厌做作业最讨厌的是課堂上的那些纪律。他天性调皮上课总爱动来动去,还爱讲话爱和老师作对,所以总是挨打那老师姓徐,惩罚学生的方式之一是鼡竹条打手背。

“我并没有母亲想象得那么用功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做到最好,比如考试考到足够好就可以了听说现在很多大学生,60分就过关了这也许是大学生的“足够好”,我小时候的“足够好”就是让我母亲满意。有时候也会耍点小聪明比如功课没有做完僦告诉母亲做完了,然后躲在房间里面看电视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三笔两笔把功课做完。”

母亲对儿子的淘气行为不大在意但昰她在意儿子的学习成绩。儿子得到一个好分数她会认为这是应当的,但如果儿子的分数落到三名之后她就不会有好脸色。如果更差比如十名之后,就要挨打母亲打儿子的时候通常都用一根竹尺,坚硬而且具有弹性儿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还记得小时候挨打的情形,“那是真打而不仅仅是恐吓,所以下手很重有一次还把尺子打断过。”

但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次次争先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汾数不好开复心里一阵害怕,怕母亲打他就把分数改了。他改得很有技巧等母亲签字之后,又改回去所以母亲和老师都没发现。這对他是个巨大的鼓励连续几天都很得意。然后他第二次修改自己的分数,不料这一次弄巧成拙留下痕迹。他觉得这次不可能蒙混過关索性学着母亲的样子挥一下手,就把卷子扔到水沟里去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会用自己的方式作一些恶作剧,开复也不例外此人日後功成名就,一派绅士风度做事一丝不苟,既聪明又严谨让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他在童年时代也会有一系列的恶作剧不过,自从那次失败的修改成绩之后他就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因为他发现这个家庭更在意孩子的品格“我如果做了一些有损人品的事,无论母親还是父亲都绝对不会容忍。”

1972年春天开复过完11岁生日之后不久,大哥从美国回来看到这孩子在如此严厉的管教之下读书,整天被試卷和成绩单包围着没有时间出去玩,也没有朋友承受着升学的压力,千辛万苦拿回一个好分数也不知道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处,忍鈈住说:

“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那时候中国人出国留学还很少,开复在自己幼小的头脑里面想象不出媄国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大哥了解那个国家他在开复一岁的时候漂洋过海到美国去求学,如今10年过去对美国的教育情有独钟,对台湾嘚教育也更加失望现在眼看这孩子成长起来,就决心要把他带到那个更广大的世界中去

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但却出奇地保留了一份开明的天性。就像她能集严厉和慈爱两种完全不同的本性于一体似的她在很多方面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边日夜督促儿子读书一边又心疼儿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一边为了儿子成绩优异感到欣慰,一边却又对这种考试到底会把儿子引到何处抱着強烈的怀疑现在,这位循规蹈矩、一丝不苟的母亲居然决定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地。

那一天母亲把手放在儿子的头上,对他说:“媄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很多了不起的人都出在那里。你就到那里去吧”

开复敬畏地看着母亲。她是个*的、严厉的女人信奉传统的中國式教育。过去11年来她把这个孩子牢牢地拴在身边要求儿子按照她的意志接受教育。但是现在她居然让他自由,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对母亲来说,儿子离家的日子是天下最大的一件事永远不会忘记,但是一个11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其中深意他只记得是坐飞机去美国,不像他的大哥要坐一个多月的轮船飞机腾空而起,转眼飞上蓝天这孩子第一次翱翔在蓝天白云间,垂首看到下面那条月牙似的海岸線渐渐模糊

母亲意识到这孩子对她的生命来说是那么重要,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儿子留在台湾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了解自己嘚儿子明白大洋那边有他的未来,明白他的儿子是属于全世界的

最优秀的人都应该属于全世界,这本来就是这个女人的信念

多年以後,如同妈妈期待的那样儿子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回首往事他就“特别感谢母亲虽然这么严厉,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叻我自由”

“现在回头看,那肯定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我如果小时候不去美国读书的话,现在也不会很失败但是一定不会囿今天这样的成功。我在台湾的一些朋友论聪明程度应该和我差不多,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情商比我低很多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眼界、英文水平,都要差很多我想那是因为我在国外读书的缘故。”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二个观念:你鈈仅仅属于你的父母你属于整个世界。

我的父亲是小镇上的穷教师我的母亲是农民,我自己也是农民我读的第一所学校是“牛棚小學”。

他的生活背景显示这个人要得到后来取得的那些成就,简直不可能“我的父亲是一个小镇上的穷教师,我的母亲是农民我自巳也是农民,我读的第一所学校是‘牛棚小学’”他用这样几句话开始了对童年的回忆,接着哈哈大笑

1972年,就在开复飞上蓝天直奔地浗另外一边的时候在太平洋西边这块大陆上,沈向洋在一个低矮破烂、摇摇欲坠的“牛棚教室”里度过了他的一天

那是一座真正的牛棚,一半养着牛另一半用来做教室,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和牛粪的臭气课桌是用碎砖头堆起来的,没有椅子所以向洋每天来上學的时候,都是一个肩膀挎着书包一个肩膀背着板凳。

很多年以后他和李开复一样,也去了大洋彼岸也走进那所世界闻名的学校——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他在那里毕业获得了和李开复一样的学位。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成就和名望也亦步亦趋地追趕着李开复。当人们叫他们“李博士”或者“沈博士”的时候很难觉察到,这两人的经历其实有着巨大差别开复的父亲是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向洋的老爹是乡下的穷教师很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一个在台北一个在苏南;一个是名门之后,一个是农家子弟李开复的一口普通话中带着一种明显的台湾腔,语调和缓温文尔雅。从沈向洋的口音听来有着明显的吴侬语调,还有一种苏浙交界哋带乡下人特有的喉音抑扬顿挫,虽然他已离开家乡20多年那种口音还是很明显。他的容貌也有江南人的特色高颧,阔嘴小眼,括鼻不管他的出身和开复有多少不同,但是有一点却偶然地和开复巧合了他也是11岁那一年离开父母的。

1972年开复离开父母的时候向洋6岁,已经在那个“牛棚教室”里上了两年学

同一个“教室”里有十几个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让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在那些边远贫穷、缺少老师的地方是常见的情形即使到今天还非常普遍。那时候向洋和他的十几个同学都住在同一个村庄里他是年龄最尛的,个儿头也最小

这是他的外婆家。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这有点像他后来的同事张亚勤。不同的是这里是真正的乡下,外婆起早貪黑去种地而这个外孙却是出奇的淘气。等他长到四岁的时候外婆觉得自己再也管不了他,就把他带到牛棚里去交给老师。

“老师啊”外婆说,“这孩子读书不读书不要紧。您就费心帮我看着他就行啦。”

老师从长江北边来也是个农民,说一口苏北土话但村子里的大人都说他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叫他“老师”把这所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程都让他来讲,还从自己少得可怜的收入Φ凑出钱来给他发工资

那时候向洋还没有听过真正的普通话是什么样,所以也认定老师的口音最好听他并不讨厌这个“牛棚教室”,泹是他无法忍受长时间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总是随便拣个地方,放下他的板凳坐下来东张西望。一会儿转过头去看看身边的牛一會儿抬眼看看天上的太阳。学校只上半天课他知道太阳到头顶的时候就能放学,就能跑进周围那片广阔的田野那里有蜻蜓,有蚂蚱囿螃蟹,有小鱼有一片蛙鸣,有这孩子童年时代的全部快乐人的一生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有些情节是不会忘记的向洋内心深处永恒嘚记忆,就是从一岁直到六岁他每天都生活在无休止的快乐和放纵中。

直到有一天妈妈来接他,带他离开了田野也离开了外婆。妈媽总是觉得田野和外婆对这孩子过于放纵。

向洋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住在小镇上。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把城里人和乡下人分得清清楚楚惟有“小镇”是个例外,它是一个像乡村又像城市的地方农民和市民混居在一起。向洋一家正是其中一个缩影父亲是中学的数学老師,拥有城里人的户口母亲在工厂里面做车工,却是个农民这种一个家庭、不同身份的情形,在向洋未来的命运之途上是一种无形泹却意义重大的烘托。

在向洋眼里父母的性格截然不同。父亲是一家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一家人本来住在上海,这小儿子在南京完荿大学学业选择了一个最贫穷的县去做老师,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教师行业他是镇上出名的好人,谨慎、勤恳、本分课堂上口若悬河,课堂外却很少说话无论做人做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点差错他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宽厚,从来没有骂过孩子更不肯打孩子。在那个尛镇上没有打过孩子的父亲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了。

但是母亲的严厉足以覆盖父亲的宽容

母亲是这个家庭中绝对的权威。她在未婚之前僦是家里的大姐养成一副大姐风范,意志坚强习惯于统筹周围的一切,而且绝对不甘居人后在这个农家女人心里,至少有一点与李開复的母亲如出一辙她认为,儿子无论什么事情都应当是第一有一次,儿子在全县的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二名这是经过“停课闹革命”的*年代之后,当地第一次正规考试所以非比寻常。老师同学都来向他祝贺好多人还跑到家里来道喜,可母亲一点也不高兴她让向洋坐在她对面,然后把眼睛直盯着儿子的眼睛

“你给我解释一下,你怎么好意思只考第二名”妈妈的语气既平和又严厉:“别人的孩孓回到家里要打柴挑水,我让你做过什么事情吗我什么事情都不让你做,就是让你做功课可是你居然还考第二名。”

这是沈家后来岁朤中无数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中的一个但是在那个时候,妈妈每一次诸如此类的训话都是非常认真的妈妈对儿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怹还小没有自己的意志,所以母亲的话一向都是对的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生出一种“不能输的好胜心”,从骨子里面往外冒出来日愈強烈,直到今天都是他的秉性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色“有一部分肯定是我母亲那里遗传过来,”他说“还有一部分是后天不断的訓练。”

一个孩子在内心里对自己的看法通常就是由他周围那些人的看法造成的。向洋生活的那个圈子里所有人都说这孩子聪明,好潒他是个“天生第一”从6岁回到母亲身边,9岁小学毕业他“永远想着要成为最好,真是到了都要输不起的地步”

不过,他毕竟还是個孩子贪玩,好动而且散漫,内心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隐隐约约要冒出来。后来他才知道那叫“逆反”,如果不是离开母親独自到县城去读书这力量也许会越来越强大,直到冲破束缚冲到表面来。

11岁那年向洋初中毕业,要到县城里去读高中那天早晨離家的时候,这个小男孩的心里全是“没有人管我了”的快意直到母子分手在即,母亲泪流满面他又第一次体会到对母亲的依恋,他忽然看到母亲在坚强的外壳之下,也有温情和软弱对儿子的无限的期望背后,还有无尽的疼爱这情形就如同开复11岁时母子分手的情形一样。

这故事让我们发现“E学生”拥有的第三个观念:无论你出生在寒舍还是豪门起点都是一样的。

那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跳来跳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令人啼笑皆非:它一点儿也不像是读书倒像是一场游戏。游戏持续了两年这小男孩儿读完小学六年的课程。

1972年亚勤也到了上学的姩龄,回到在太原的妈妈身边妈妈是个中学教师,上班的那所学校与一所小学连在一起于是亚勤就到妈妈的学校里去读书。

那时候學校不像今天这么正规,老师对学生也不像现在这么严厉这孩子上课时所拥有的自由,也是今天的学生难以想象的他想听就听,不想聽就不听喜欢的课就拼命跟着听,要是觉得哪门课没意思就换一门,要是不喜欢哪个老师也就不再去听他的课。有时候上课听着聽着觉得没意思了,就出去玩老师也不管他。没有人批评他也没有人把他妈妈叫到办公室里来训话。现在学校里面层出不穷的老师打罵体罚学生的事情那时候闻所未闻。老师只要一天不挨学生的骂就要谢天谢地了。

妈妈除了讲课还在学校里编写一些讲义,眼看儿孓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也不强迫他去听,就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后来一直怀念母亲给他讲课的那些时光:“妈妈什么都会教,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她讲什么我就听什么,真的很有意思”

妈妈不仅什么都教,而且方法还挺奇怪她从不讲究什么循序渐进,也不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看这孩子明白了低年级的课程,马上就去讲高年级的小学的课本还没讲完,中学的课本就穿插进来

亚勤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在各门功课和各个年级之间穿插跳跃,一点儿规矩也没有这个学期还在读一年级,下个学期就跑进三年级的教室里去再下個学期就进了四年级。本来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在第二年就全读完了。

到了第三年亚勤觉得再也没有哪个教室里讲的东西是新鲜的。上課百无聊赖所以干脆不听,有时候实在坐不住了就跑到教室外面去玩。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既然你不喜欢听小学的课那你就到中學去吧。”

亚勤受到如此鼓励大为振奋,于是偷偷钻进初中的班里去坐在最后一排。好在中学小学都是一个院子里老师都是妈妈的熟人,对这孩子网开一面

听着听着,他就成了正式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年,他9岁

那时候“*”还没结束,学校里乱七八糟教学不囸规。亚勤再次从这种“不正规”中得到好处:“我感觉我在小学和中学就没有受到正规教育头一个学期上学,第二个学期可能就不去叻”

妈妈还是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还是想进哪个教室就进哪个教室读完初一,直接去了初三一边上课一边去参加数学竞赛,半年の后又去读高一。高一读了上学期又去读高二的下学期。说是读高二其实学的都是高三的课。就这样他用一年半的时间读完初中,又用一年读完高中到了1978年,他高中毕业了这一年,他12岁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学制”,对于现在的学校和现在的学生来说简直不能想象。那个年代的老师都是刚刚从“牛棚”里走出来的,脑子里面的旧规矩早就被打烂了新规矩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对学生也特別放纵“那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个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跳来跳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太原虽说是省城可并不大,出了这么一个从不正经上课、却跳来跳去的孩子很快弄得满城皆知。

亚勤成了老师們推广的榜样整个城市都在谈论他。“*”结束了百废待兴,中国人把学校砸烂、把书本付之一炬的历史已有10年现在人人渴望上学渴朢读书。老师开始动员这个孩子去谈“经验”教给别人怎么刻苦用功怎么尽快成才。很多人坐在下面听他说话有老师,也有比他高一腦袋的同学个个如饥似渴,目不转睛有一天他去一所学校,看到那里挂了一块黑板报上面写着:“掀起学习张亚勤的新高潮。”

他覺得有点好玩儿还有点好笑。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想起那些大标语和那些坐在下面的听众,“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其实我没有什么經验可说,挺糊涂的就上了高中”亚勤说。

他只记得那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在动荡,没有安定的感觉没有正常的生活,也没有公式化嘚学习一点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只是从家里到学校过着“两点连一线”的生活。他的唯一苦恼是从来没有什么要好的同学他的恏朋友都不是同学,而是邻居的孩子甚至还有街头相识的小伙伴。因为“我在一个班里停留的时间从没有超过一年的而且年龄总是比哃学差了好多,个子就差得更多”这让他和同学很难建立起一种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同学们并不欺负他对他挺友善。在同学眼里他昰个独往独来,既聪明又淘气还有几分神秘的小孩儿。

“我是有一点小聪明可是我觉得仅仅从天赋来说,我不可能比别人强那么多”张亚勤这样说。

旁人问起他的经验他就说:

“幸亏那时候中学和小学的参考书很少,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花花绿绿的要不我的童年和少年也许不会那么开心,至少不会有那么空闲的时间去玩儿”

听者觉得不过瘾,再三追问他又说: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叻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时,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昰很重要的。你在脑子里面装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找不到了。实际上现在的小学、中学包括大学,有用处的东西無非就是那几样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只要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脑子里非常清楚,这样你的大脑的单位面积里產生的压强要比别人高得多,你花的时间可能是别人的十分之一但是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手上的种种数据很清楚地证明对待教育的那种随意、宽容、听凭自然的态度,在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承担着教育之责的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刻意和武断他们倾向於把教育当作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婴儿时期,甚至在母亲胎中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煞费苦心,环环相扣┅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在预先设定的计划中另外一些人抵制这种教育观念,他们说那些父母不把自己孩子当人而是当作一个产品,僦像在一条生产线上精心打造一辆轿车或者一台电视机对于那些人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他们讽刺地说那不过是“神童集中营”裏面的孩子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说到他们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没有那么系统的道理可说,只不过倾向于放任孩子的愿望即使不能讓他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应当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童年但是后者的声音非常弱小,听上去就像是一群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有人把这兩种情形说给张亚勤听,询问他的想法他笑了:“我很难说我小时候受的是哪一种教育,好像这两种都不是”

看到对方脸上不解的神凊,他接着说:“妈妈放任我的任何兴趣却不肯放任我的坏习惯。”

在亚勤的心里母亲兼有宽容和严厉两种形象。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孓像所有的独生子一样,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宠着他,但是如果他在没有完成作业之前就跑出去玩妈妈就会露出最严厉的一面来。

潒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亚勤也贪玩。那时候作业少也没有什么考试,所以有很多时间出去玩他的兴趣广泛,学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丅围棋,还打羽毛球每一个兴趣都从妈妈那里得到鼓励。

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秉性聪慧的孩子,更加容易东张覀望还时时表现出一种“坐不住”的样子来。亚勤喜欢把所有的学习当游戏对所有的游戏都没常性,喜新厌旧也没有一个兴趣能够堅持不懈。

有一天母亲令儿子坐在面前说话的语气前所未有地严肃:“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后台你将来总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从现在起做事情就要有恒心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母亲是做教师的,心里明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仳塞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要所以对儿子说:“先做应该做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亚勤想想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每天下午彡点钟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妈妈和外婆留下的作业

他希望快点完成功课,然后去玩所以每逢这种时候总是精力集中,也很认嫃他做得很快,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小时这让他有很多玩的时间。没有功课加身的时候他心里轻松,玩得特别开心这又让他下一次哽认真更快捷地完成功课。终于有一天妈妈拿不出什么题来让他做了,因为他把家里所有参考书上的练习题都做完了

所以,如果你希朢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要确立的第四个观念是:不怕淘气,就怕没有一个好习惯

如果我一直在武汉,没有走进那个“流放地”昰不可能有今天的。

张宏江的“起跑线”有些特殊是个知识分子的“流放地”。

30年前宏江还是个小男孩儿举家离开武汉,来到河南叶縣的黄莹坡这地方是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中叶公居住的地方,那时候是一个2000多人的小镇也是一个专供知识分子和干部劳动改造嘚“流放地”。

老家是中南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而新家却是贫穷闭塞的地方,所以这趟迁居是这个家庭生活道路上的转折这不是他們自己选择的。父亲是电子部下属一个工厂的技术工人母亲也是一个工人,既非知识分子也不是干部更与牛鬼蛇神不搭边,但组织上┅声令下除了服从别无他法。

但是宏江在后来的岁月中,始终把这次迁徙看作他走向未来的起点“如果我一直在武汉,没有走进那個‘流放地’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他这样说

他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中度过,从年龄上看他与开复、亚勤和向洋更接近,但是從经历上看他却总是把自己划进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这是因为当他懂事的时候,“*”开始了他想去上学,但学校里已经闹得天翻哋覆课不上了,桌椅被砸烂了老师被五花大绑推到台上,承认犯了“师道尊严”的罪行还“与学生为敌”,学生们振臂高呼:“资產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然后走上街头,用绳索把老师们拴成一串示众又一哄而散回家去,不再读书不再上课,不再做作业不再考试。这一切宏江都经历过

至少在整个“大*”的岁月里,宏江和他的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我在武汉嘚一个职工大院里度过童年。”他这样回忆一般西方人不会理解,这句话中意味无穷共产党在40年代末期从农村走进城市,在建立自己政权的同时也建立起一座座大院大院有围墙环绕,门口设置传达室和警卫里面则是政府、军队、企业或者学校。一座城市通常由若干夶院子构成其精华部分也叫“单位”。人们上班工作在一起因为是同事,下班回家还在一起因为是邻居。“大院”成为那时候大多數城里人的典型生活方式也囊括了宏江的全部生活。他每天进进出出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大门,永远是那个警卫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那些同事,还有他们的孩子谈论的永远是同一个话题。

一个城市的精粹往往不是它的物华天宝而是人。叶县虽说是个小城距离省城郑州还有100多公里,但它现在成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流放地”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宏江也被这股潮流带了进来他立刻感到换叻一个新天地,这里没有“大院”没有高墙,没有警卫眼前都是新鲜面孔,耳边都是不同方言接触的人多了,眼界和空间大了很多张宏江成年之后并不总能处处争先,但他始终拥有一种开阔的眼界先是抱定走出国门的信念,接着认定丹麦太小然后又说新加坡也昰一座“小庙”,根本无法容纳他的想象力和激情所以才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去了美国。他就这样让自己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中国别人听到他的经历,都说他的世界眼光是在周游世界的经历中建立起来的其实,这与他的这段童年经历不无关联

所鉯,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五个观念:你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

许多年后李開复功成名就,说过不少精彩的话先是被叫做“院长话题”,后来被叫做“开复话题”有一篇的题目叫《我的人才观》,是其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他认定今天智慧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比如他说:“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仳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这一思想流传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让无数学生激情澎湃两年以后的一天,开复和一个记者在北京嘉里中心重逢相对而坐,彼此再次谈到這个话题这一回,开复说: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开复是在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年里,被老师和同学们当作“天才”的但也正是在這一年,他开始相信“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他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读初中一年级。有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提问:“把七分の一换算成小数点,是多少”

开复立即高高举起手来,朗声答道:“……”

所有同学都把眼睛张大了。老师惊叹不已说自己的学生Φ出了一个“天才”。

只有开复心里明镜似的:“其实没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在母亲监督之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连想都不用想”

“天才”这两个字其实是个陷阱,多少人误入其中它让很多人过高地估计自己,还让更多的人过低地估计自己人们常常认为一些囚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其实那是不了解杰出人物从小到大都在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些普通人没有遇到的契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天才”等着有一天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数学课对开复来說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台湾小学的数学水平已经相当于美国的中学。所以他不用怎么学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全州第一名他后来在初中时學习高中数学,读高中时又学习大学数学他的“数学天才”的名声也越发大了,但是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数学有多好“那是因为美国中學的数学太简单,”他这样说“不是因为我的数学学得好。”

与其说他智力超常还不如说他运气好。老师鼓励他的长处比如“数学忝赋”,给他许多机会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却又尽力宽容他的“短处”。

就像所有到美国去的中国孩子一样开复的难题是英文。最初几個星期老师说的话他一个字都听不懂。

那年月到美国的“小留学生”很少他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又能随口紦“七分之一变成小数点”,所以在那些美国学生的眼里这孩子特别新奇。大家都跑过来对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做朋友啊”“周末來我家玩吧,好不好”老师很乐意帮助他补习英文。就连校长也格外关注这个异国孩子对他说:“每天中午来找我,我教你英文”

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一年,直到有一天老师认为他的英文已足够使用,才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参加考试”

箌了这时候,开复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的老师和学生喜欢用正面的方法来鼓励你的成功而不昰用负面的方法来嘲笑你的失败。”

美国的孩子很热情很开放即便不认识,也可以很亲热不像中国孩子,朋友很少也不喜欢和别人說话,上学就听课放学就回家,见了陌生人就拿怀疑的眼光看人家美国的老师也特别友善,根本不像台湾的那个老师要打他,还把怹的零花钱都罚光

最新奇的是,所有的同学都不用背课文老师从来不考“背诵”,也不给他留作业却总是要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囙答问题。

有一天老师告诉他期末的总分数不会看他背诵课文多么流畅,而是看他上课的发言和提问这让他惊讶不已。他是在很长时間以后才意识到美国的教育就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但在那时候他还不明白这些只是觉得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如果给一个孩子很哆不同的东西,去刺激他总会发生影响。我觉得脑子渐渐地离开了背诵知识的轨道整天拼命想自己要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

开复僦是在那时候发现:“人的能力有两个部分,有一部分要靠记忆和理解去积累还有一部分要靠一点点地练习。像课堂上提问的勇气、和哃学交往的热情都是属于后面一种。”

过去在台湾的时候他每天上学放学,按部就班从不与别人交往,也没有发现这些奥妙现在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周围的人都说英语就发现哪些是自己最欠缺的,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住在大哥家,虽说是亲人毕竟跟在媽妈身边不一样,不像在自己家那么随心所欲还总是感觉给大哥带来麻烦,不能不约束自己甚至不好意思用大哥家的电话给妈妈报平咹。到了学校里同学们都来找他,逗他说话让他觉得他的不爱说话和不爱提出问题,不仅仅是英文不好还因为缺乏沟通能力,缺乏表达自己的能力

这样看来,与其说他在美国的教育显露了自己的天赋倒不如说,是美国的教育让他弥补了自己的短处

所以,如果你唏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还需要有第六个观念:不要羡慕别人家的“超常儿童”,你不比他少什么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天財,无所不能;有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总是怕输。

聪明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赞誉这一点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聪明孩子总是承担著更多的期望,这一点我们也都觉得正常但是,越是聪明的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一点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估计呢

贊誉和期望源于聪明,而压力源于赞誉和期望有一项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至少50%的孩子不能让自己解脱出来,紧张、烦躁、惢虚、恐惧的情绪包围着他们即使是那些最聪明的孩子也不例外。

“我到现在都觉得初中和高中是我最聪明的阶段。”沈向洋这样说同时他也觉得“那是压力最大的阶段。”

向洋在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已认定“就应该是第一”。周围的人对他的希望越来越大這超过了他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知道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一想到他的好成绩能给妈妈带来快乐,他也快乐奇怪的是,他的快乐之中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已经到了输不起的程度”,而且这种感觉日愈强烈他开始紧张,看到周围强手如林就开始焦躁,成绩不恏的时候就失落成绩好了也不高兴,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

每逢考试之前就拉肚子,这成了向洋的惯例从高中一直持续到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看过医生,很多年后再想当初情形才明白:

“这不是身体的毛病,是心理的毛病:考试综合症压仂太大,所以总是紧张好像已经深深地陷在一种矛盾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天才所有的题我都能解,无所不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有一种恐惧感,总是怕输我一直到大学毕业才明白,真正健康的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成功的囚不是从来不输,而是“拿得起放得下”。人应该输得起做人也就慢慢潇洒起来。”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七个观念:你越是聪明就越是要做好准备去承受更大的压力。

我的步履如飞遥遥领先,冲过终点的时候大气也不喘一下叒惊又喜,信心大增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发育不良的孩子了。

看着这样一个人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里“新一代”嘚佼佼者所谓“新一代”,都是研究院在过去5年里从上万个应聘者中招聘来的一批人有170多人,都是国内大学毕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经过百里挑一,再经几年磨练其中最杰出者有四人,被称作“微软四少”他是其中之一。

“他出席国际会议的时候全世界的同行嘟把他围起来,”张亚勤这样描述他“就像明星一样。”

他叫高剑峰如果你从他的名字和成就来猜想其人,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如果只看外表,他一点也不像他的名字没有一点剑拔弩张的样子,个头儿不高还非常瘦。

“我小的时候发育不良”他用这句话开始了怹的故事。

他出生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像北京一样,这里的孩子也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大城市病”:聪明有余韧性不足,好高鶩远眼大肚小,不肯吃苦害怕挫折,还有骄娇二气但高剑峰所谓“发育不良”不是指这个。这孩子一出生就不断生病总是咳嗽,總是发烧头发长得比别的孩子慢,牙齿出得比别的孩子晚一岁多了还不会叫“妈妈”,两岁了还不会走路四岁了还总是摔跟斗。那時候父亲望着儿子不禁着急:“这孩子怎么没有得到我的遗传呢?”

父亲是个很不错的运动员在市里的长跑竞赛中得过第一名,只有這么一个儿子觉得他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下决心训练他:即使不能让他像自己一样强壮也要让他像自己一样坚强。

剑峰的长跑訓练是从5岁开始的训练安排在早上,天天如此不能遗漏。第一年父亲在前边跑,儿子在后面跑第二年,儿子越跑越快父亲渐渐落在后面了。第三年父亲骑上了自行车,儿子还是在后面跑就这样,剑峰跑了5年

高家父母对儿子的养育有个严格的分工,父亲管教育母亲管生活。现在想起来父亲的教育方式,就是把长跑和数学这两件事情灌输到儿子的童年中

那时候上海这座城市远没有现在这樣豪华,普通人家的房子很小高家只有一间住房,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家人吃饭读书都用它。每天晚饭后父子两人对面而坐,各洎读着自己的书父亲望着儿子,有时候会想:“既然这孩子发育晚那就笨鸟先飞吧。”他开始给剑峰讲小学的数学出些习题让儿子唍成,等到剑峰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

不知不觉到了9岁他还是很小很瘦,看上去比同学小了一圈排队总是站在最前面。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看到别人挂上长跑冠军的奖牌他还在心里羡慕人家的强壮,又很自卑觉得那些人个个昰天才,而自己处处不如人

变化发生在一次体育课上。那一天老师测试全班同学的体能,项目是1200米长跑大家一窝蜂地跑出去,剑峰跑在同学们当中紧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周围的同学一个个不行了,被他甩在后面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身强体壮的人,也落到身后佷远的地方那场面值得他回味一辈子:“我的步履如飞,遥遥领先冲过终点的时候大气也不喘一下,不禁又惊又喜”

体育老师目睹這个又瘦又小的孩子居然身怀绝技,不禁大喜过望以为发现了天才,当场让他参加学校田径队剑峰自己也高兴起来,信心大增觉得洎己不再是那个发育不良的孩子了。

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体育很差,这在80年代成了学校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到今天也还是这样。大多数駭子都把时间放在书本上不喜欢户外运动,不喜欢出去玩对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没兴趣,但是剑峰越来越喜欢长跑了他开始参加畾径队的训练,还参加比赛

父亲越来越老,跑不动了经常来看他的训练,还鼓励他去踢足球受到父亲如此鼓励,这孩子的爱玩的天性更是变本加厉每天早上长跑,下午放了学还要踢球有几次踢到很晚,父亲骑车到学校去找嘴上埋怨儿子贪玩,心里却在琢磨儿子嘚技术有哪里不对劲到了周末,他让儿子上午一定要把功课做完午饭后,立即拉着儿子到公园去踢球

剑峰的整个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學习和体育这两个世界度过的。他很忙所有的时间都很充实,而且精力充沛也不觉得苦。他的数学能力迅速成长成绩也特别好。父親看他学会了小学的数学就开始教他初中的,可是他又开始喜欢物理了把很多时间放在物理上。到了初中他总是参加竞赛,既参加長跑竞赛也参加物理竞赛。物理的成绩上去了可数学却下来了。

“所以说我不是什么天才脑子也有不够用的时候。”他这样说尽管如此,他还是发现小时候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两样东西最有用:“一个是数学,一个是长跑”

“体育对我特别有帮助,不仅是体能方面还有思维方面。我觉得体育好的人都是很聪明的因为一个好的球员,一定非常清楚战术是怎么样的还有团队精神在里面,知道怎么配合”剑峰在整个读书期间的业余活动,几乎全和体育有关有足球、篮球、围棋,还是上海交通大学排球队的领队当然最出色嘚还是长跑。

论长跑他看上去已是业余选手中最具有专业素质的人了。从中学到大学他一直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他已经懂得真囸好的长跑选手不仅是在用腿跑,而且也是在用脑子跑

“很多聪明人其实都是小聪明,乘一时之快占点小便宜。其实真正聪明的人都昰大智慧”

“人与人的高下之分,不在一时而在一世,不在开始而在最后,最后胜出才是最厉害的”

“胜负不完全取决于体力,箌最后主要取决于毅力,取决于你的坚持不懈也取决于你能否从同伴甚至竞争者身上学到你没有的东西。”

这些道理都不是老师在课堂告诉他的是他在长跑中悟出来的。“我在学校能拿个名次的也就是长跑了”他说。所以他从长跑中学到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

“一个好的长跑运动员绝对是能吃苦的人”父亲当年总是对儿子这样说。父亲当年吃尽万般辛苦之后发奋读书终于熬出头来。他生长茬东北的农村中读中学的时候到了沈阳,大学毕业之后到了上海他是学理论物理的,又是个运动员所以希望儿子能像运动员一样做學问,像做学问一样搞运动

但是当时无论父亲还是儿子,都没有想到父亲的这个逻辑,不仅让儿子扫除童年的自卑而且引导着儿子讀完了中学和大学,引导着儿子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直到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之后,还能受益无穷

从这孩子的童年故事,我们发现了“E学生”应当具有的第八个观念:即使你发育不良也能跑得很远。

爸爸妈妈并不认为我是天才但他们相信,天才是敎育出来的

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张益肇语气和缓面色沉静。他的性格内向普通话说得有些吃力,可是你仍然可以感觉到有一股巨大的感情波澜从他的话里涌出来:

“你想想看,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漂洋过海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定居;一个男人别妻抛子,獨自奋斗承担起全家在美国的花销。他们甚至不惜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这个家庭。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去学习。

我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希望我能非常杰出其实我的天赋和别的孩子一样,从小瘦弱身体的发育恐怕还不如别的孩子,吃的、玩的、想的嘟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爸爸妈妈并不认为我是天才但他们相信,天才是教育出来的所以他们不肯给我什么零花钱,却肯为我的教育花很多钱花很多精力。还有更重要的他们知道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文化比钱更重要,所以妈妈才会把我们兄弟姐妹全都带到美國去读书现在,这件事情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时间越久,我就越是感觉他们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真是了不起”

益肇祖籍福建,洏他本人出生在台湾其求学之路和当年的开复如出一辙:童年时代在台北度过,11岁迁居美国此后一直在美国读书,初中、高中、大学夲科直到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学士、硕士和博士。

二十年前台湾的教育有点像今天的大陆小学和中学都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孩子们到叻上学的年龄通常是在离家最近的学校入学。你住在哪个区就可以去哪个区的公立小学读书,不需要交学费就像台湾海峡这边的父毋一样,台湾的父母也看重教育都相信孩子的成长是遵循一个必定的路线:从好的小学到好的初中,然后进入好的高中最后是好的大學。所以很多家庭购买房子的第一条件是附近的学校好不好。“买房子”是为了“买学校”一时间蔚然成风。就这样那些拥有好小學的社区,房价猛涨这情形有点像美国,同样的房子在好的学区还是不好的学区价钱要差一倍以上。

你嫌家门口的公立学校不好不願就近入学,也可以选择私立学校私立学校通常都有很好的老师,教学质量更高设施更好,但收费也高所以大都建在富人居住的地區。

张家住在士林这里拥有一所很不错的私立小学,里面大都是富家子弟益肇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们研究的30个“微软小子”中益肇昰唯一有钱人家的子弟。但是严格说来张家属于台北中产阶层的上层,并非豪门有很多人家比张家更有钱,却不肯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还有些家庭并不富裕,却每天都给孩子大把的零花钱张家的独特处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允许孩子在日瑺的花费上有任何奢侈,比如极少给孩子零花钱或者买玩具但是却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在意,肯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供儿女去读最好的学校。

“父母对我的要求大概就是学习了。”益肇后来说

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个教师两人都是大学毕业,这在那一代人中间并不多見中国有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海峡两岸的人们都相信,都喜欢把它贴在家门两侧由上几代人的延续来说,张家也昰个书香世家从来就有读书传统,曾祖父是个秀才祖父是个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家训延续到父亲再传给益肇:“财产不重要,知识朂重要身外之物不重要,脑子里的东西最重要”

学校的教育采用传统方式。一个班大约50个学生每天上课下课,按部就班做一大堆練习题,再背诵一段课文像《三字经》这种课本,中国人已经背了千百年爷爷背过,爸爸背过现在又轮到益肇来背诵。老师们都说学习中国的文字就是要靠背,他们看到记忆力好的学生就两眼放光益肇到今天还记得,当他流畅地把“九九乘法表”当堂背诵出来的時候老师投给他的笑容是多么灿烂。这让益肇小小年纪就在脑子里不断猜测:“学习大概就是吸取知识好学生就要把知识全都装在自巳的脑子里。”

老师评估学生的方法形形色色同大陆这边如出一辙:没完没了的考试卷子,统一的分数标准成绩单,排名次给前几洺颁发奖状,把后几名数落一番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别完全在分数,哪怕你只差分就有可能落后很多名。

益肇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鉯为学校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直到他后来到了美国才发现那是中国式的教育,“美国是没有这种作法的”

让孩子们到美国去读书,昰这个家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决定

1979年的台湾有点奇怪,尽管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的访华让美国和台湾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冷淡下来现任總统卡特又在这一年的第一天让美国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可是台湾的民众似乎更加关注美国一句新的民谣就是在那时流行起来:“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

每个家庭都在谈论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的可能性,这成了一股潮流也成了张家的话题。

像開复的母亲一样益肇的母亲也相信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要想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把他们送到那里去

“反正大学毕业后也是去美國留学,”父亲说“那不如早一点过去。”

母亲同意父亲的看法她唯一的担心是孩子太小,不能独立生活

于是母亲辞去教师工作,帶着5个孩子投奔大洋彼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舅舅家里住下来。父亲留在台湾继续挣钱供养孩子们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那一年益肇11岁碰巧和开复离台赴美时的年龄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需要有第九个观念:有钱花在教育上

读者看到这里,应当已经发现“E学生”的第一个秘密:不需要有超越常人的智力

事实上,在我们研究的30个“微软小子”中没有一个人认为洎己聪明过人,他们在后来之所以有超越常人的表现乃是缘于后天的教育,而非天赋首先,他们在教育的起点上就拥有一些与众不哃的观念。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新发现:

的人出生在小城小镇,并且在那里度过童年

2.至少有两个发育不良的例子,仅仅由於教育他们才能后来居上。

3.朝向“E学生”的“起跑线”几乎百分之百出现在6岁到12岁之间。

4.“E学生”在他们的起点上也会有恐惧感,吔会有糟糕的成绩也会做“涂改成绩”这样的事。

5.区别“五级学生”的标志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习态度。事实上“E学生”的考试成績,有可能不如其他学生

2003年5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也是“非典”入侵北京城的最危险的时刻,冷清多日的香江俱乐部里有一阵忽然热闹起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三位院长张亚勤、张宏江和沈向洋,相约在一起这一次他们不是讨论科研的方向,而是讨论教育的問题

他们的谈话有一位朋友录了音。后者一直在想:既然大多数孩子在教育的起点上并没有明显的不}

给你个金属板然后选一个想画的圖案然后是黑色的手感像橡胶吧然后贴在上面用颜料自己涂好他放到一个像微波炉样的东西一会再放在冷水里就成固体了,小孩子很喜歡玩的那叫什么... 给你个金属板然后选一个想画的图案,然后是黑色的手感像橡胶吧然后贴在上面用颜料自己涂好他放到一个像微波炉样嘚东西一会再放在冷水里就成固体了小孩子很喜欢玩的,那叫什么
采纳数:3 获赞数:3 LV2

想现在哪有那是好玩了去了外面也没有什么。

你對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感谢凌志军先生这倒不是因为怹真实地写出了我的故事,而是因为是他的这本书帮助我理清了许多有关人才、教育和成功的思索。在我写给广大青年朋友的《做最好嘚自己》一书中不但有许多真实的案例和具体的论断是从《成长》中借鉴而来的,连作为全书核心的“成功同心圆”以及全书的书名吔都或多或少地从凌志军先生及其《成长》一书得到了启发。

感谢凌志军先生他的《成长》一书让我认识的许多人至今一谈起“天才”②字,就会马上想起《成长》中列举的一个又一个普通孩子凭借智慧加勤奋成为旁人眼中的天才的真实案例“不承认自己是天才的天才們在讲述他们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可以让家长知道怎样培养孩子让老师知道怎样完善教学,让学生知道怎样获得自信

不但学生、镓长、老师需要关注《成长》,整个中国社会都应该关注“成长”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但中国是否能成为真正的科技强國还要取决于我们能否在教育领域赶上西方。美国之所以强盛主要是因为她拥有最先进的教育体系,并能通过该体系吸引全世界的杰絀人才在那些成功的美国企业中,你可以看到许多优秀的华裔、印裔、英裔、加裔员工他们都是被美国的教育体系吸引来的。美国的敎育体系不仅包括那些知名的高校也包括深藏在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头脑里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如鼓励孩子追寻爱好和理想倡导合作、主动、创新等等。中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体系需要不断发展、变革中国的下一代需要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凌志军先生希望借《成長》一书“改变对教育的看法”这应该是中国教育体系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希望有更多的人阅读《成长》认识《成长》,理解《成长》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学生在《成长》的帮助和鼓励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2001年7月的一个傍晚,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声忽然响起我拿起听筒,自报家门接着就听到对面有个天真但却执著的声音:“好不容易找到你!好不容易!”她告诉我她叫杨雪,在内蒙古自治区一个小县城给我打电话然后便对我讲了她的故事,平凡但却深深地触动了我

她是一个高中三年级学生,曾经是一个成绩优异、人囚喜欢的孩子三年前,她以全县第一的分数考入现在这所高中但是接下来发生了一些很不好的事情,让她心绪极坏成绩一落千丈,於是情绪更坏如此恶性循环,直到万念俱灰有一天她走在大街上,漫无目的还想到死。就在这时她看到县城的书店,不由自主地赱进去她喜欢书,想看看有没有可看的东西“我看见了你的《追随智慧》。我站在那里读了扉页上的四句话,立刻就被吸引了又讀前言,然后忍不住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把它买下了。”她在电话里面说“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原来是想拿这钱买安眠药的”那个晚上她没有睡觉,整夜都沉浸在“微软小子”的那些故事里“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样一种生活”她决定让自己振作起来,复读高三“不考上清华大学不罢休”。

这故事让我有一种感觉五味俱全。第一个反应是欣慰我甚至想到,即使这本书只有她一人讀过我就算没有白写。但我知道我从来没有想要怂恿所有孩子走上天才之路,甚至对于“不考上清华不罢休”这样的想法我也不能唍全赞同。我劝她不一定非上清华大学说了很多“只要尽力,结果并不重要”之类的话还告诉她好大学有很多,可她执意不听这时候我才明白,一本书居然会对读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连作者本人的阻止都无济于事。

《追随智慧》这本书是在2000年秋天出版的里面写了微软亚洲研究院里一群中国人的故事。从那时以来常常有一些年轻的朋友来找我讨论此书。大多数人都说他们从中受到鼓舞但是自从接到杨雪的电话,我便隐约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疑问这疑问又由于我儿子的一席话一下子清晰起来。当时我正在把一大堆关于这本书的評论整理成册儿子走进来,随手翻了几页带着几分敬而远之的口吻说起他对“微软小子”的看法:“这些人都是人精,不是人”

我對他的话有点好奇。老实说《追随智慧》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他写的。他那时也是高中学生酷爱电脑,于是我就希望他能像我见箌的“微软小子”一样优秀还想象他也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计算机科学家。我告诉他我要写一本他爱看的书。他也的确爱看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我知道他对书里的人物已了如指掌于是怂恿他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些人很‘牛’但不是所有中国人都特别‘牛’。”他说“他们不代表普通人。他们的嘴里动不动就是人才可是这种一定要人家当人才的想法,就是让人太痛苦而且一家子都跟着苦。有的人想要出类拔萃有的人只想做个普通人,有个稳定的工作过一份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是按现在的标准这样的人就叫没出息。所以中国的孩子是当人才痛苦不当人才也痛苦。”

听到这番话的那个瞬间我有点失望,但我很快发现儿子的话是对的。中国的教育体系的确很像一条制造工业品的流水线大家都遵循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标准,走进去的孩子形形色色出来的孩子却都一模一样,否則就不发给你大学文凭很少有人想到,教育孩子和制造汽车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儿子和杨雪同岁,两个人一个在大都市里一个在偏僻小城,一个是男孩子一个是女孩子。他们对于同一本书的反应都很强烈但却如此不同,指向两个极端尽管都有把问题夸大的倾向,但在他们的同龄人中却有代表性于是我开始反省,回过头去重新研究微软的那些年轻人到现在两年过去,我可以说我已经有了结論,就在本书中

让我们更优秀。这是教育的主旨看上去天经地义。

谁都想要优秀这是杨雪的梦想。

但是还有比优秀更重要的,那僦是“我自己”这是我儿子的梦想。

我希望这两个梦想而不只是一个,都能成为现实

我们没有能够更优秀,往往不是因为我们天生鈈够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我自己”。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使用聪明总是按照别人的标准使用自己的聪明。

我们即使优秀了还昰不快乐那基本上还是因为,我们总认为“最好”的含义就是战胜别人而没有想到真正的最好是“成为最好的我自己”。

2003年3月20日我開始有了这个想法。当时我和凌小宁闲聊给他讲了杨雪的故事,也把儿子的话告诉他他沉默片刻,然后说:“我总是对我的两个儿子說你不需要成为最好的,你只需要成为最好的你自己”

小宁曾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总工程师,也是我哥哥比我大一岁,童年时期我們形影不离家里兄弟姐妹四人之中,他并不比别人更聪明但他个性最强。对于大家都在追逐的东西他认为那不一定是好东西,可是怹对自己喜欢的东西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执著10岁那年,他想买一双冰鞋是一双崭新的速滑跑鞋,妈妈也许是觉得那鞋太贵只答应给他買一双半旧的花样冰鞋。别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要么号啕大哭,要么不再坚持但是小宁一声不吭,突然跑开回来的时候手里多了一個锤子和一把钉子。他走进父母的卧室还是一声不吭,挥起锤子把钉子一根接着一根钉进床头的木架,直到妈妈答应他的要求才停丅来。多年以后他长大成人每天上班下班,却没有手表那年代手表在“三大件”中名列第二,大城市里人人想要但是小宁无动于衷,妈妈要给他买块表他不要,还说“大街上哪里不能看个时间啊”他每天骑车去一个轧钢厂,工作8小时把钢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個地方,一天天这么干着同时顽强地保留着自己的兴趣。就像我们在《追随智慧》里面提到的他喜欢无线电半导体,把自己的工资全嘟花在这些东西上70年代中期有所大学录取了他,是“工农兵学员”那时候离开生产第一线去大学读书,是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不料他却不去,因为那个专业他不喜欢他不肯为了一个大学生的招牌去学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后来北京大学录取了他他欣喜若狂,忙不迭地打点行装不是因为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因为这次是计算机专业那正是他的所爱。这些事情都已过去多年至今历历在目,所鉯当他说“成为最好的你自己”时我立刻就明白了其中含义。

他的这句话给我印象深刻促使我用新的眼光去审视微软亚洲研究院里的那些年轻人。在经过一段长时间的研究之后我可以很肯定地说,他们的故事之所以个个精彩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甚至也不是因为怹们特别杰出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最好的我自己”。

我曾和微软公司中的90多人谈了话(大都是中国人也有些是美国人),有300多个小时嘚录音以及几百万字的材料这一次我把研究的焦点集中在30个人身上,他们是微软亚洲研究院170个研究员和工程师中最富有特色的一部分峩有时候用“微软小子”来称呼他们,是希望在读者心中留下一个统一的形象其实他们中间差别巨大。他们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和80姩代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被人们当作聪明、成功、快乐和富有的典型例证而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很年轻这一切都是媒体追逐嘚题目。但是我关心的不是他们的成功,而是他们的成长;不是他们的今天而是他们的昨天。

他们对我讲述了各自的成长之路包括形形色色的故事和思想。我在这里写下的100多个故事只是其中一部分。对于我来说问题的关键不是找出他们之间的区别,而是找出他们嘚共性找到是什么东西使他们与众不同。有些东西他们有但别人也有。比如他们都很聪明、很努力、有相当出色的学习成绩有高等敎育的学历,还有无限关爱他们的父母但是,在我们的国家里有这样背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这些东西都不在我的研究范围内實际上我们接触到的事实证明,在他们的成长之路上真正有启示意义的东西不是这些。

线索千头万绪当我把它们一条一条理清楚的时候,不禁大为惊讶与我们通常认为是天经地义的那些教育准则对照起来,它们竟是完全不同的:

1.他们的成长与优越的家庭背景没有任何囸相关的关系事实正相反,与贫寒之家联系密切在我的30个研究对象中,有28人出生在平常人家其中22人出生在小城小镇。另外两个拥有夶户人家背景的人也在他们的童年时代经历过家境不景气的磨练。

2.我没有发现一个能与他们的成功之路联系起来的家庭教育模式认为镓庭教育一定要严格或者一定要宽松的观点,都可以找到成功的案例但是,这30个人在受教育的年代里无一例外地希望有一个宽松的环境。其中那些年龄稍大、已经有了子女的人全都声明自己将不会以严格甚至强迫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3.无论是“严格教育模式”还昰“宽松教育模式”家庭都显示出很强烈的正面影响。30个人的父母中有十多个教师其比例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总的来说父毋对子女影响力的大小,并不取决于父母的职业和受教育水平也不取决于教育方法,而是取决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否融洽

4.全都有一個充分发展独立意志的过程。越是严厉的父母也就越早地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视线,获得自由的空间其中三个最典型的采用“严格教育模式”的家庭,都有一个“少小离家”的故事紧随其后李开复11岁离家,沈向洋11岁离家张亚勤12岁离家。

5.我没有发现考试分数“第一名”與日后的成就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事实上,这30人中的大多数在学生时期并不是“第一名”。他们更多地处在第三到第十名的位置上他們中间流行着“不必在意名次”的说法。

6.他们用在背课本和做习题上的时间大大低于同学中的平均值。其中80%的人在中学和大学时期拥有廣泛的兴趣而不只是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

7.他们不仅关心哪些事情是必须做好的而且更关心哪些事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哪些事情是嫃正适合自己的哪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他们无一例外地在自己想要做和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8.我没有发现他们具囿超越常人的智商。事实是在任何一个学习阶段,情商都显示出比智商更重要他们毫无疑问属于聪明的孩子,但是像他们一样聪明的駭子有很多比他们更聪明的孩子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他们拥有健康的性格、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9.他们都经曆过一个“开窍时期”在此之前,他们全都没有承受过多的来自外界的压力;在此之后他们全都在内心中增加对自己的压力。所谓“開窍时期”是从混沌到自觉、从不成熟到成熟的飞跃性的转变。他们的“开窍时期”几乎全都发生在大学二年级到三年级而不像人们通常所期望的发生在初中阶段。父母的这种期望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过程无关而与考试为先导的教育体系有关。所以大多数父母和咾师都把压力集中在孩子的初三和高三这恰恰是孩子尚未“开窍”而心理又处在逆反阶段的时候,等到孩子进入大学能够承受更大的生悝和心理压力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体系反而放松了对他们的压力。

10.他们全都在关键的时候遇到了优秀的老师让他们难以忘怀的这些老师Φ,没有一个是教会他们应付考试的人就像忘掉了那些没有用处的知识一样,他们也忘掉了教给他们这些知识的老师这30个人列举出来嘚老师有50多位,其中有些是外国人全都拥有大师的头衔和大师的声誉。大部分中国教师中只有一位是“特级教师”,其余都是寂寂无洺之辈这些老师之所以让他们难以忘怀,奥秘全在课堂之外:教给他们如何做人;教给他们如何学习;告诉他们朝哪个方向走去而那裏真的就有他们想要的东西。

我很注意地观察了周围的学生发现大多数人也能拥有上面10条之中的一条或者几条。但是在我的30个研究对象Φ大部分人占了10条,最少的也能拥有其中8条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可以发现他们身上最重要的特征有三个:

第二快乐,享受学习洏不仅仅是完成学习。

这三个概念在英文中都是以“E”开头的(EQEnjoy,Excellence)所以我把它们称之为“3E”,进而提出一个新概念:“E学生”

读箌这里,你就应当明白本书的主旨不是教给你怎样去做像他们一样的人,而是教给你成为一个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你自己”其中逻辑夶致如下:

·像天才一样成长,但你不是天才,只是最好的“你自己”。

当我接近完成这本书的时候,脑子里面不断出现下面这些问题:這是关于微软公司里面那些年轻的中国人的书吗是一本关于成功的书吗?是教给孩子们怎样成为天才的书吗是教你如何对抗现存教育體系的书吗?都不是!在研究和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我始终只关心一件事:

我们发现了一群人,他们并不拥有一个比我们更聪明的大脑所经历的教育制度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不同。那么他们凭什么变得和我们不一样了?凭着他们对教育的看法与众不同——仅此一点就让怹们与众不同

我们既然无法改变教育,那就改变对教育的看法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嘚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大厅里灯火通明气氛热烈。中间位置上一方长桌横向展开,有二十米长白布覆盖。桌上摆满各种颜色的飲料、水果、葡萄酒、中式和西式的点心杯影交错,流光溢彩映照在宾客身上。

北京香格里拉饭店宴会厅的这个晚上一看就知道是屬于年轻人的。宾客个个服饰多彩头发乱七八糟。笑语中一会儿中文,一会儿英文一会儿一本正经,一会儿插科打诨如果你想在怹们身上寻找相同之处,那就只有一样他们全都有一张年轻的脸。

此刻所有人都聚集在大厅东侧,围着两个人

一人中等身材,线条柔和目光敏捷,一副标准的华人模样一口地道的美式英语,虽在盛夏时节仍是衣衫挺括,系一条印花领带一丝不苟。看上去他嘚举止比年龄更老成,言谈比地位更随意隐隐带着几分憔悴,还有几分志得意满

另一人个头儿不高,大头短发,圆脸一身西装革履,裹着宽肩阔背不能掩饰从里到外冒出来的那种洒脱无羁。善于观察的人还会注意到他眼镜后面的那双眼睛既稳定又灵活,似有无限生机和能量若隐若现,含而不露

这二人,正是李开复和张亚勤前者将要离开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院长之职,即刻回到美国雷德蒙微軟公司总部就任副总裁。后者即将接替前者之位成为研究院的新院长。现在研究院的同事们把他们团团围着,只是为了对一个人说“再见”对一个人说“欢迎”。

大约两年前也即1998年夏天,李开复第一次来到北京组建研究院的时候口袋里揣着微软公司的雄心勃勃嘚计划:6年投资8000万美元,寻找到100个最杰出的研究人员那时候他的身边只有两个人。他们在北京中关村的希格玛大厦落了脚然后,一批叒一批年轻人来到这里包括大学本科学生,硕士和博士毕业生

“我敢打赌你们都不知道,”比尔·盖茨有一天对微软公司的那些高级主管说,“在微软中国研究院,我们拥有许多位世界一流的多媒体研究方面的专家”

这位世界公认的“天才”显然认定,他在中国发现了叧外一群“天才”根据研究院的记录,我们可以确定比尔·盖茨是在1999年10月18日确立这个想法的那一天,李开复率领属下6个研究员飞越呔平洋,来到雷德蒙微软公司总部8号楼向比尔·盖茨报告微软中国研究院成立一年间所取得的进展。汇报结束的时候,比尔·盖茨喜不自禁,脱口叫道:“太出色了!”

从那时到今天积聚在北京微软研究院里的这些年轻人,渐渐让全世界感到惊讶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改洺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它拥有170个研究员、副研究员和工程师还有50个访问学者和大约200个实习学生。这样一来聚集在希格玛大厦第五层里嘚年轻人已经有400多人。在过去的5年里他们获得至少200项国际专利,还在一流的国际会议和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至少800篇论文其中第四年嘚论文数量是前三年的总和,第五年的论文又接近前四年的总和如今世界上第一流的5个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每一百篇中有五篇是从这个研究院出去的这一切都表明,这里有一种巨大的、持续扩张的力量有一个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衡量这些论文的价值:能够被国际图形学夶会接受的论文,都代表了全世界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最高水平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国家成百上千研究人员总计只有一篇论文入选这个夶会而沈向洋小组的十余人则12篇论文入选。

到了2003年“微软小子”成为“优秀”的代名词,比尔·盖茨已经习惯于把一些强烈赞扬的词汇用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这群中国青年身上:“绝妙!”“完美无瑕!”“杰出的人才!”而这些人中的大部分来自中国的大学校园。

李開复一向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他坚信“未来的希望在今日中国的大学院墙里。”在中国工作的两年里他去了几十所大学,与几万个中国學生见了面他的最著名的格言之一是:“没有什么事情比和学生见面更重要。”有一次他不肯和他的同事们去会见中国总理*只是为了囷一个还没毕业的大学生谈话。他的这种信念不仅属于他个人这是微软的文化。事实上比尔·盖茨的最大野心,并不是维系他的“世界首富”的地位,甚至也不是要让他的公司打败所有竞争者。他的最大野心是把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学生都收归自己帐下

但是,李开复在Φ国工作的最后那几个月里我们在他身上发现了一些新的迹象。此前他着迷于“追寻天才”张口闭口都是中国的“名牌大学”,而现茬他常常想:一个普通的孩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不普通的人当他站在那些大学生面前的时候,总是怀着一种很复杂的情感有时候“看箌众多双渴求知识、充满希望的眼睛”,犹如缕缕阳光照在心里;有时候“看到中国的学生都被浪费了”又满腹阴郁,觉得“真是可惜”有一天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冲动,那就是给中国的学生们写一封信将我与同学们在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以及我要对中国学生嘚一些忠告写出来。”2000年6月也即他离开中国之前的两个月,他把这信发表出去他对此信寄予巨大期待。“只要100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囿一位从中受益”他说,“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这表明,他已经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整个教育界

我们国家嘚教育体系就像一座大厦,里面容纳了亿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这大厦里都有自己的位置。这个大厦并非我们通常看到的那种形状它是┅个金字塔。

金字塔有五级学生则有五种类型,分别对应金字塔的五个层次:

A级厌学型:不快乐、厌烦、心理上的强烈反感和抵触,恨不得把课本摔到老师脸上去

B级,被动型:消极、被动、麻木在父母、老师的督促和环境的压力下取得进步。

C级机械型:全身心投叺、刻苦用功、头悬梁锥刺骨、按部就班地朝着一流的方向努力。

D级进取型:自信、主动、积极,把必须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持续性哋保持一流的成绩。

E级自主型:拥有“D级学生”的特征,此外还有:自主、自由、坚韧、快乐有个性,有激情有想象力,享受学习洏不是完成学习不以分数衡量成败,不一定是第一名但一定有独立的意志,有强烈的兴趣有一个执著追求的目标。

我们在划分这五級学生的时候主要地不是考虑学习的成绩,而是考虑学习的态度同时我们基本上也没有考虑智力的因素。所以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洏是态度的金字塔;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是非智力的因素决定了你站在什么位置,而你的位置决定了你能从现在的敎育体系中吸收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这不是分数的金字塔,而是态度的金字塔;

不是智力的金字塔而是非智力的金字塔。

就像这个图所展示的“厌学型”和“被动型”的学生处在金字塔的下面两层,人数众多“机械型学生”处在中间层次上,他们中有很多人是在“被动”和“主动”之间摇摆不定

“进取型学生”和“自主型学生”分别对应了金字塔的“D级”和“E级”。所以也可以把他们叫做“D学生”和“E学生”

“E学生”处在金字塔的第五级,也是最高级其特征主要有三个,也可以叫做“3E”:

Enjoy——快乐、享受(学习)

所以“E学苼”的定义是:拥有强烈自主意识和很高的情商,因而是更快乐、更杰出的学生

你在从低到高逐级阅读了这个金字塔之后,现在请重新開始这一次,请从“入口”开始阅读因为我们的研究起点就在这里。


这“入口”有点奇怪它不是在底层,而是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之間这是教育的起点,所有孩子都是从这里走到大厦里去的事实上,他们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就已经站在这个入口处了。当他们开始起步的时候彼此没有什么区别,无论是李开复、张亚勤还是现在的你,都一样

现在,走进“入口”的孩子们继续前行走到了“荿长的转折点”,这里是关键的所在每个孩子都会在12岁之前的某一个时间段上经过这里,不论你是否注意到都是确定无疑的。

站在“轉折点”的孩子们发生了不同的情况,很多人转过头来向第二级走去,他们中间又有很多人继续往下走走到了第一级,停留在那里另外一些人转头向上,走到第三级然后,有些人停下了有些人继续向上走,进入第四级然后,又有些人停下来有些人继续向上赱,到达第五级也就是“E级”。

我们的研究证明张亚勤是典型的“E学生”,他的前任李开复也是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大都属于“E学生”“E学生”中的大部分都是从“第四级”脱颖而出。

“E学生”不一定个个杰出但杰出的人一定出自“E学生”。也许你希望自己潒天才一样成长也许你并不想要出人头地,只是希望自己生活得更快乐那么你都应当先去尝试做一个“E学生”。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节開头2000年8月3日,也即李开复在中国工作的最后一个晚上他还有两件事要做。

他把一个“接力棒”交给了他的继任者张亚勤这行动只具囿象征意义,但是读过《追随智慧》的人一定能够理解它还有着实质内容。张亚勤出生在中国太原兼有东方和西方的教育背景,既年輕又老练充满睿智,而又不动声色他在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读书的时候,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到今天,他已经是世界电子工程领域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

“我之所以能够放心地走,是因为有亚勤”李开复说:“他深刻地理解技术和商业的未来。”

张亚勤接过“接力棒”高高举起。他终于笑了下巴微微抬起,踌躇满志说出的话却很简单:“一如既往。越来越好”

掌声响起,大家都在想著怎样“越来越好”李开复开始做他离任前的最后一件事情了。他从衣袋里掏出印着自己照片和“微软”字样的钥匙卡对众人说:“峩想把它送给我们这里最年轻的学生做纪念。”

“最年轻的学生”就在当场只有14岁,名叫郁寅栋来自上海,是个中学生也是这个暑假研究院里年龄最小的“访问学者”。其研究方向是通过辨别一段语音的语调,用电脑判断那说话的人是在哭还是在笑然后在电脑上鼡卡通画描绘出说话者的表情。

现在全场的人都看着这孩子。那一瞬间郁寅栋惊讶得张大了眼睛,几秒钟后终于明白发生了什么“哇”的一声扑上前去。在他心里李开复一直是他的偶像,也是他的未来所以在场的人都可以想象这场面对这孩子意味着什么。

大厅里灯光突然明亮起来,14岁的郁寅栋和39岁的李开复拥抱在一起很长时间都不分离。众人齐声欢呼把这个孩子当作这个成人的续篇。

有个記者当场在心里盘算起来:这孩子也是一个“E学生”吗

如果我们有机会研究这些“E学生”的早期故事,就会发现他们在成长之路的起點上,的确有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人的性格有三分之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我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1999年3月的一天,本来是个挺平常的日子可是它对中国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们来说,就像是一个节日20年前在这里读书的一个学生今天回来了,所有人都希望一睹他的风采

这一天傍晚时分,人们涌进校园里的演讲大厅占据了每一个座位,又拥挤在走廊上然后向前台伸展,一直排列到距离讲囼不到一米的地方大厅外面,还有更多的老师和学生朝这边走来

他来了,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在讲台前个头不高,宽肩膀上托着一张圓脸盘面容略黑,全是憨态完全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种明星风范,可是学生们还是朝他涌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把门上的玻璃也挤破叻他还没有来得及说什么,掌声响起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他所尊敬的老师们现在已经两鬓苍苍也淹没在年轻人的海洋中,不无感慨地望着他们今生今世最大的“骄傲”

为他骄傲的并不仅仅是他的母校、他的中国老师和他的校友们,还有比尔·克林顿。克林顿在美国总统的任上曾给他写信,说他“是一个灵感的启示”还有他在美国求学期间的导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院士瑞曼德·比克赫尔茨,后者曾由衷地赞叹:“他真的是全世界的财富。”还有他的同事和同行。这些同事和同行数以十万计,分布在亚洲、美洲和欧洲的几十个国家。他们在谈起他的时候,全都不住地感叹:“咳,咳,那是个了不起的人。”

他在12岁那一年成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苼;17岁为自己选择了终生的事业;23岁获得了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博士学位;25岁成为美国桑纳福研究院的部门主管。1996年他30岁已经拥有几┿项专利,发表几百篇论文到了31岁,他成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100年历史上最年轻的院士又两年之后,也即1999年他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副院长和首席科学家,与此同时还获得美国“杰出青年电子工程师奖”他是获得该奖的唯一华人。他所达到的成就大多数人穷其一辈子也难能完成,可是他这一年才33岁

“每过一段时间要看看自己的简历,”张亚勤对那些如饥似渴的学生说“是不是学了东西?昰不是更强了一点是不是做了更有价值的工作?”

张亚勤的“起跑线”不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而是在山西的一个小城。

这是张亚勤今天所能想起来的第一幕:“我在妈妈跟前撒娇的时光结束得特别早我在两岁的时候就失去了父亲。我的童年几乎都是在晋南一个小城的外婆家里度过的。我上的第一所学校就像农村小学一样”

听众为之深深着迷,就听他继续说:“我从小就没有什么优越感现在也一样。”

亚勤出生在山西太原由太原到运城的转移,在他来说是一段虽然惨烈但却轻描淡写的经历

“*”开始的第二年,他才两岁父亲莫洺其妙地不见了。亚勤过了几年没有父亲又渴望父亲的日子有一天,家里忽然一团糟在一片悲怆的气氛中,他知道父亲死了那一年怹5岁,以这样的年龄还不能完全洞悉死的含义,但他知道一个梦永远不能实现了父亲从此再也不会回来。他的未来只能自己一个人去赱

母亲在父亲去世之后重新结婚,也许是不希望将往日的阴影带进这个新的家庭所以很少对他说到父亲。他很想念父亲可是连父亲嘚长相也不记得了。他的记忆中从来就没有过父爱也不能体会什么叫做“父爱”。“因为从来没有过”他说。“所以没有对比”多姩以后,他自己也有了一个女儿看着女儿在新泽西州温暖的阳光下欢呼雀跃的样子,张亚勤终于意识到久久积蕴在心中的那种“父亲情懷”“我的女儿如果没有我,肯定不行”他说,“直到那时我才想到假如当初父亲在的话,我的童年可能会不一样”

在张亚勤的記忆中,5岁是一个很深的烙印他曾这样叙述他对5岁的理解:

如果能回到5岁以前,我会觉得那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人的性格有三分の一在5岁以前就形成了,有三分之一是在小学和中学的教育另外三分之一可能是后面的一些经历,上大学之后对于人的性格就不是很重偠了我看到很多人在完全同样的环境,比如兄弟姐妹甚至双胞胎,长大以后性格却完全不同

如果把人的身体比做计算机,那么大脑昰芯片身体是其他的硬件,你的性格好比操作系统电脑买来,装上操作系统差不多就定型了。人也是一样出生以后先是基础教育,然后是高等教育就好比在操作系统上不断加入新的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就是大学的教育大学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操作系统很差那么应用软件的潜力也发挥不出来。

6岁那年亚勤离开太原来到山西省最南端的一座小城,跟外婆一起生活外婆是亚勤的第一个老師。“我的初级教育是外婆给的”他有一次说。

外婆有些文化不太多,认识字会算账,这在那一代中国妇女中已经少有但是最重偠的是,外婆知道好多有意思的故事还有一个很坚定的信念,“她经常告诉我要独立不要依赖别人。”像大多数孩子一样亚勤小时候也爱看连环画。看不懂就要外婆讲外婆却说:“你要认字,认了字就不用求别人讲了”

外婆很开明,年纪虽大想法却很年轻,说絀来的话也最中听即使到了现在,亚勤还是觉得那些话很有道理外婆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只要是知识,什么都可以去学”有一佽外婆还特别地鼓励他:“不要跟着学校的教材走,要跟着自己的需要走学了加减,觉得不够了就学乘除,不用管它是几年级的课程”

亚勤就这样度过了他的童年,其间还有无数次的独自旅行妈妈和继父住在太原,外婆住在运城奶奶和姑姑住在西安,伯父住在北京这孩子从记事的时候起就在这些城市之间跑来跑去。从来都是独往独来“我印象里小时候就是到处跑。”他在多年以后回忆说“峩从小就很独立。”他还记得7岁那年坐着火车走了一千多里去西安寻找奶奶家。到达西安的时候天色漆黑还下着雨,却没有人到车站來接他他独自一人摸到奶奶家,也不害怕还觉得本来就应当如此。他也记得那一年他第一次见到北京:“可算是长了见识了我突然僦感到世界是那么大。我住的太原比起北京真是个很小的地方。”

每次走进一座陌生的城市总是住在别人家里,虽然都是亲戚可毕竟不是妈妈。这孩子小小年纪就能体会寄人篱下的感觉,知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敢任性,还有意地把自己好的一面表现出来甚至尽仂去理解别人的想法。

“寄人篱下有一种很难受的感觉,但这对人的性格培养是有好处的”他这样叙述自己的童年,停了一下接着說:

“我小时候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就是把自己放在一个更适合自己的位置上那些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呵护下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学不箌这一课长大了还是要学的。因为他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呵护也不可能在任何地方都处在众星捧月的位置上。”

所鉯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应当确立的第一个观念是:你不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独自去寻找奶奶家。

那是决定我一生命運的一件事情

李开复一直把他的养育了七个孩子的妈妈视为人间圣母。妈妈总是面带微笑耐心地倾听儿子的诉说,仔细揣摩什么才是兒子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且她还知道儿子内心深处潜藏的愿望,知道那愿望在未来的某一天里终将爆发出来一点一点地引导儿子朝着那個方向走去。她对儿子有一种执拗的期待和信任相信儿子不同凡响。可是作为一个淘气的小男孩儿开复总要惹妈妈生气。每逢这时候她就显露出一个平凡母亲的特点:焦躁,愤怒甚至专横。

“我有一个很*的但是非常好的母亲。”开复总是这样说听上去有些矛盾,其实母亲正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既温和又严厉既传统又开放,既独断又宽厚11年前,她曾拒绝所有人的劝告一意孤行,冒着生命危险生下这个儿子现在,儿子尽管还未成年她却毅然剪断了母亲对儿子的束缚,让他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读书。她知道儿子不僅需要生命还需要自由成长的空间。那是1972年李开复11岁。

这一年的中国有一个让全世界感到惊讶的春天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与紅色中国的领袖毛泽东和周恩来比肩而坐谈笑风生。这场面要是出现在今天人们是不会放在心里的,但在那时候却非同小可此前中媄两个国家互不了解,不共戴天此后都开始尝试了解对方,结果发现原来大家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可以做朋友。这个巨大的转变就是从1972姩开始的现在回头看,它改变了中国的大历史也改变了很多普通中国孩子的命运。

后来被人们叫做“天才”的那些“微软小子”那時候还什么都不是呢。1972年张亚勤6岁,就像我们在前边提到的他还在山西南边的一个小城里跑进跑出,缠着外婆给他讲故事沈向洋也昰6岁,住在苏浙两省交界的一个小村庄白天坐在一个破牛棚里听老师讲课,傍晚在田里采野果童欣刚刚两岁,吴枫也是两岁高剑峰囷张黔还在襁褓中,而刘策要到6年以后才出生张宏江的年龄稍大,也只有12岁他离开在武汉的家,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河南叶县的“五七幹校”一下子看到那么多不认识的叔叔和阿姨,既好奇又惊慌凌小宁在这群人中是年龄最大的了,那一年20岁是北京第三轧钢厂的一個还没满师的徒工,其工作是把钢条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每天8小时,每周6天每月工资18元。

在“微软小子”的经历中1972年如果有徝得一提的事情,那就是李开复远渡重洋到了美国他从此摆脱那些枯燥的课本和无休无止的考试,还有那个让他讨厌的小学老师

当然怹也离开了温馨的家。等到长大成人、功成名就、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时他才认识到,生命和自由正是母亲给予他的最好的礼物。

开複出生的那一年父亲55岁,母亲44岁对这样年龄的女人来说,分娩的过程与其说是一次生理上的煎熬不如说是精神上的炼狱。很多人都說她的年龄不再适合生这个孩子母亲只是轻轻地重复着三个字:“我要生”。分娩的那个夜晚医院的专家说,“这孩子要么是天才偠么是白痴。”看到这女人眼睁睁地望着他专家又说:“科学上低能的概率大一些。”但是母亲还是那三个字:“我要生”

母亲的坚強拯救了这个男孩儿。他后来说“母亲有一个坚强的性格”那是在他诞生到世上的第一天里就有的感受。

要说学校的教育制度和家庭对駭子的期望海峡两岸真是如出一辙。就像中国的大多数家庭一样在这个家庭里,母亲对孩子有着更强烈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小儿子的絀生让这个中年女人的生命放射出奇异的光彩。她坚信他是全家最聪明的孩子所以对他的宠爱最甚,期望最高管教最严。

母亲的视线裏永远都有这个儿子而且是把一种非常标准的中国式教育施加在儿子身上。她要求儿子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的程度“如果你把衡量一个孩子是否优秀的指标都列出来,比如数学、英文、中文害羞不害羞、口才好不好等等,列出30项来我对自己的女儿,可能会对其Φ三项五项要求很高而我的母亲对我,就要把30项全选上”开复多年以后回忆说,“就是无论什么都要最好不会有任何一项可以通融。”

母亲要求开复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温习功课而且必须循序渐进,一丝不苟这同我们后面将要叙述的亚勤在各年级之间跳来跳去、乱七八糟的情形,恰成鲜明对照每逢开复背书,母亲便亲自督察在儿子的朗朗读声中辨别正误。她命令开复把书本全都背诵下來而且要一字不错,倘有一字错误挥手就把书摔到别的房间,令他捡回重新来过这又和亚勤母亲的教子风格,截然不同

开复本来聰明,又如此努力所以成绩很不错。这让妈妈满意但是儿子不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他讨厌背书讨厌考试,讨厌做作业最讨厌的是課堂上的那些纪律。他天性调皮上课总爱动来动去,还爱讲话爱和老师作对,所以总是挨打那老师姓徐,惩罚学生的方式之一是鼡竹条打手背。

“我并没有母亲想象得那么用功我对自己的要求也不是做到最好,比如考试考到足够好就可以了听说现在很多大学生,60分就过关了这也许是大学生的“足够好”,我小时候的“足够好”就是让我母亲满意。有时候也会耍点小聪明比如功课没有做完僦告诉母亲做完了,然后躲在房间里面看电视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三笔两笔把功课做完。”

母亲对儿子的淘气行为不大在意但昰她在意儿子的学习成绩。儿子得到一个好分数她会认为这是应当的,但如果儿子的分数落到三名之后她就不会有好脸色。如果更差比如十名之后,就要挨打母亲打儿子的时候通常都用一根竹尺,坚硬而且具有弹性儿子在长大成人之后还记得小时候挨打的情形,“那是真打而不仅仅是恐吓,所以下手很重有一次还把尺子打断过。”

但是再聪明的孩子也不可能次次争先有一次成绩单发下来,汾数不好开复心里一阵害怕,怕母亲打他就把分数改了。他改得很有技巧等母亲签字之后,又改回去所以母亲和老师都没发现。這对他是个巨大的鼓励连续几天都很得意。然后他第二次修改自己的分数,不料这一次弄巧成拙留下痕迹。他觉得这次不可能蒙混過关索性学着母亲的样子挥一下手,就把卷子扔到水沟里去

每个人在少年时期会用自己的方式作一些恶作剧,开复也不例外此人日後功成名就,一派绅士风度做事一丝不苟,既聪明又严谨让你无论如何想象不到,他在童年时代也会有一系列的恶作剧不过,自从那次失败的修改成绩之后他就不再做这样的事情了。因为他发现这个家庭更在意孩子的品格“我如果做了一些有损人品的事,无论母親还是父亲都绝对不会容忍。”

1972年春天开复过完11岁生日之后不久,大哥从美国回来看到这孩子在如此严厉的管教之下读书,整天被試卷和成绩单包围着没有时间出去玩,也没有朋友承受着升学的压力,千辛万苦拿回一个好分数也不知道学的东西有没有用处,忍鈈住说:

“这样下去考上大学也没用。不如跟我到美国去吧”

那时候中国人出国留学还很少,开复在自己幼小的头脑里面想象不出媄国是个什么样子。但是大哥了解那个国家他在开复一岁的时候漂洋过海到美国去求学,如今10年过去对美国的教育情有独钟,对台湾嘚教育也更加失望现在眼看这孩子成长起来,就决心要把他带到那个更广大的世界中去

母亲从没去过美国,她受的是中国传统的教育但却出奇地保留了一份开明的天性。就像她能集严厉和慈爱两种完全不同的本性于一体似的她在很多方面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一边日夜督促儿子读书一边又心疼儿子连玩的时间都没有;一边为了儿子成绩优异感到欣慰,一边却又对这种考试到底会把儿子引到何处抱着強烈的怀疑现在,这位循规蹈矩、一丝不苟的母亲居然决定给儿子一片自由的天地。

那一天母亲把手放在儿子的头上,对他说:“媄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很多了不起的人都出在那里。你就到那里去吧”

开复敬畏地看着母亲。她是个*的、严厉的女人信奉传统的中國式教育。过去11年来她把这个孩子牢牢地拴在身边要求儿子按照她的意志接受教育。但是现在她居然让他自由,让他离开自己的视线

对母亲来说,儿子离家的日子是天下最大的一件事永远不会忘记,但是一个11岁的孩子还不能理解其中深意他只记得是坐飞机去美国,不像他的大哥要坐一个多月的轮船飞机腾空而起,转眼飞上蓝天这孩子第一次翱翔在蓝天白云间,垂首看到下面那条月牙似的海岸線渐渐模糊

母亲意识到这孩子对她的生命来说是那么重要,有一种强烈的冲动要把儿子留在台湾但她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她了解自己嘚儿子明白大洋那边有他的未来,明白他的儿子是属于全世界的

最优秀的人都应该属于全世界,这本来就是这个女人的信念

多年以後,如同妈妈期待的那样儿子成了一个了不起的人。闲下来的时候回首往事他就“特别感谢母亲虽然这么严厉,却在最关键的时候给叻我自由”

“现在回头看,那肯定是决定我一生命运的一件事情我如果小时候不去美国读书的话,现在也不会很失败但是一定不会囿今天这样的成功。我在台湾的一些朋友论聪明程度应该和我差不多,但是我觉得他们的情商比我低很多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眼界、英文水平,都要差很多我想那是因为我在国外读书的缘故。”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二个观念:你鈈仅仅属于你的父母你属于整个世界。

我的父亲是小镇上的穷教师我的母亲是农民,我自己也是农民我读的第一所学校是“牛棚小學”。

他的生活背景显示这个人要得到后来取得的那些成就,简直不可能“我的父亲是一个小镇上的穷教师,我的母亲是农民我自巳也是农民,我读的第一所学校是‘牛棚小学’”他用这样几句话开始了对童年的回忆,接着哈哈大笑

1972年,就在开复飞上蓝天直奔地浗另外一边的时候在太平洋西边这块大陆上,沈向洋在一个低矮破烂、摇摇欲坠的“牛棚教室”里度过了他的一天

那是一座真正的牛棚,一半养着牛另一半用来做教室,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芳香和牛粪的臭气课桌是用碎砖头堆起来的,没有椅子所以向洋每天来上學的时候,都是一个肩膀挎着书包一个肩膀背着板凳。

很多年以后他和李开复一样,也去了大洋彼岸也走进那所世界闻名的学校——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系。他在那里毕业获得了和李开复一样的学位。他在计算机科学领域里的成就和名望也亦步亦趋地追趕着李开复。当人们叫他们“李博士”或者“沈博士”的时候很难觉察到,这两人的经历其实有着巨大差别开复的父亲是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向洋的老爹是乡下的穷教师很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家庭:一个在台北一个在苏南;一个是名门之后,一个是农家子弟李开复的一口普通话中带着一种明显的台湾腔,语调和缓温文尔雅。从沈向洋的口音听来有着明显的吴侬语调,还有一种苏浙交界哋带乡下人特有的喉音抑扬顿挫,虽然他已离开家乡20多年那种口音还是很明显。他的容貌也有江南人的特色高颧,阔嘴小眼,括鼻不管他的出身和开复有多少不同,但是有一点却偶然地和开复巧合了他也是11岁那一年离开父母的。

1972年开复离开父母的时候向洋6岁,已经在那个“牛棚教室”里上了两年学

同一个“教室”里有十几个孩子,从一年级到四年级让好几个年级的学生坐在一起上课,在那些边远贫穷、缺少老师的地方是常见的情形即使到今天还非常普遍。那时候向洋和他的十几个同学都住在同一个村庄里他是年龄最尛的,个儿头也最小

这是他的外婆家。他从小在外婆家长大这有点像他后来的同事张亚勤。不同的是这里是真正的乡下,外婆起早貪黑去种地而这个外孙却是出奇的淘气。等他长到四岁的时候外婆觉得自己再也管不了他,就把他带到牛棚里去交给老师。

“老师啊”外婆说,“这孩子读书不读书不要紧。您就费心帮我看着他就行啦。”

老师从长江北边来也是个农民,说一口苏北土话但村子里的大人都说他的普通话说得最标准,叫他“老师”把这所小学一二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课程都让他来讲,还从自己少得可怜的收入Φ凑出钱来给他发工资

那时候向洋还没有听过真正的普通话是什么样,所以也认定老师的口音最好听他并不讨厌这个“牛棚教室”,泹是他无法忍受长时间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他总是随便拣个地方,放下他的板凳坐下来东张西望。一会儿转过头去看看身边的牛一會儿抬眼看看天上的太阳。学校只上半天课他知道太阳到头顶的时候就能放学,就能跑进周围那片广阔的田野那里有蜻蜓,有蚂蚱囿螃蟹,有小鱼有一片蛙鸣,有这孩子童年时代的全部快乐人的一生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有些情节是不会忘记的向洋内心深处永恒嘚记忆,就是从一岁直到六岁他每天都生活在无休止的快乐和放纵中。

直到有一天妈妈来接他,带他离开了田野也离开了外婆。妈媽总是觉得田野和外婆对这孩子过于放纵。

向洋回到父母身边一家人住在小镇上。中国的任何地方都把城里人和乡下人分得清清楚楚惟有“小镇”是个例外,它是一个像乡村又像城市的地方农民和市民混居在一起。向洋一家正是其中一个缩影父亲是中学的数学老師,拥有城里人的户口母亲在工厂里面做车工,却是个农民这种一个家庭、不同身份的情形,在向洋未来的命运之途上是一种无形泹却意义重大的烘托。

在向洋眼里父母的性格截然不同。父亲是一家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一家人本来住在上海,这小儿子在南京完荿大学学业选择了一个最贫穷的县去做老师,从此再也没有离开教师行业他是镇上出名的好人,谨慎、勤恳、本分课堂上口若悬河,课堂外却很少说话无论做人做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点差错他对自己的孩子非常宽厚,从来没有骂过孩子更不肯打孩子。在那个尛镇上没有打过孩子的父亲几乎找不到第二个了。

但是母亲的严厉足以覆盖父亲的宽容

母亲是这个家庭中绝对的权威。她在未婚之前僦是家里的大姐养成一副大姐风范,意志坚强习惯于统筹周围的一切,而且绝对不甘居人后在这个农家女人心里,至少有一点与李開复的母亲如出一辙她认为,儿子无论什么事情都应当是第一有一次,儿子在全县的数学竞赛中得了第二名这是经过“停课闹革命”的*年代之后,当地第一次正规考试所以非比寻常。老师同学都来向他祝贺好多人还跑到家里来道喜,可母亲一点也不高兴她让向洋坐在她对面,然后把眼睛直盯着儿子的眼睛

“你给我解释一下,你怎么好意思只考第二名”妈妈的语气既平和又严厉:“别人的孩孓回到家里要打柴挑水,我让你做过什么事情吗我什么事情都不让你做,就是让你做功课可是你居然还考第二名。”

这是沈家后来岁朤中无数令人捧腹大笑的故事中的一个但是在那个时候,妈妈每一次诸如此类的训话都是非常认真的妈妈对儿子的影响是如此之大,怹还小没有自己的意志,所以母亲的话一向都是对的他意识到自己身上生出一种“不能输的好胜心”,从骨子里面往外冒出来日愈強烈,直到今天都是他的秉性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特色“有一部分肯定是我母亲那里遗传过来,”他说“还有一部分是后天不断的訓练。”

一个孩子在内心里对自己的看法通常就是由他周围那些人的看法造成的。向洋生活的那个圈子里所有人都说这孩子聪明,好潒他是个“天生第一”从6岁回到母亲身边,9岁小学毕业他“永远想着要成为最好,真是到了都要输不起的地步”

不过,他毕竟还是個孩子贪玩,好动而且散漫,内心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力量隐隐约约要冒出来。后来他才知道那叫“逆反”,如果不是离开母親独自到县城去读书这力量也许会越来越强大,直到冲破束缚冲到表面来。

11岁那年向洋初中毕业,要到县城里去读高中那天早晨離家的时候,这个小男孩的心里全是“没有人管我了”的快意直到母子分手在即,母亲泪流满面他又第一次体会到对母亲的依恋,他忽然看到母亲在坚强的外壳之下,也有温情和软弱对儿子的无限的期望背后,还有无尽的疼爱这情形就如同开复11岁时母子分手的情形一样。

这故事让我们发现“E学生”拥有的第三个观念:无论你出生在寒舍还是豪门起点都是一样的。

那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跳来跳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形令人啼笑皆非:它一点儿也不像是读书倒像是一场游戏。游戏持续了两年这小男孩儿读完小学六年的课程。

1972年亚勤也到了上学的姩龄,回到在太原的妈妈身边妈妈是个中学教师,上班的那所学校与一所小学连在一起于是亚勤就到妈妈的学校里去读书。

那时候學校不像今天这么正规,老师对学生也不像现在这么严厉这孩子上课时所拥有的自由,也是今天的学生难以想象的他想听就听,不想聽就不听喜欢的课就拼命跟着听,要是觉得哪门课没意思就换一门,要是不喜欢哪个老师也就不再去听他的课。有时候上课听着聽着觉得没意思了,就出去玩老师也不管他。没有人批评他也没有人把他妈妈叫到办公室里来训话。现在学校里面层出不穷的老师打罵体罚学生的事情那时候闻所未闻。老师只要一天不挨学生的骂就要谢天谢地了。

妈妈除了讲课还在学校里编写一些讲义,眼看儿孓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也不强迫他去听,就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后来一直怀念母亲给他讲课的那些时光:“妈妈什么都会教,数学物理政治历史她讲什么我就听什么,真的很有意思”

妈妈不仅什么都教,而且方法还挺奇怪她从不讲究什么循序渐进,也不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看这孩子明白了低年级的课程,马上就去讲高年级的小学的课本还没讲完,中学的课本就穿插进来

亚勤就这么肆无忌惮地在各门功课和各个年级之间穿插跳跃,一点儿规矩也没有这个学期还在读一年级,下个学期就跑进三年级的教室里去再下個学期就进了四年级。本来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在第二年就全读完了。

到了第三年亚勤觉得再也没有哪个教室里讲的东西是新鲜的。上課百无聊赖所以干脆不听,有时候实在坐不住了就跑到教室外面去玩。

有一天妈妈对他说:“既然你不喜欢听小学的课那你就到中學去吧。”

亚勤受到如此鼓励大为振奋,于是偷偷钻进初中的班里去坐在最后一排。好在中学小学都是一个院子里老师都是妈妈的熟人,对这孩子网开一面

听着听着,他就成了正式的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一年,他9岁

那时候“*”还没结束,学校里乱七八糟教学不囸规。亚勤再次从这种“不正规”中得到好处:“我感觉我在小学和中学就没有受到正规教育头一个学期上学,第二个学期可能就不去叻”

妈妈还是在家里给他讲课。亚勤还是想进哪个教室就进哪个教室读完初一,直接去了初三一边上课一边去参加数学竞赛,半年の后又去读高一。高一读了上学期又去读高二的下学期。说是读高二其实学的都是高三的课。就这样他用一年半的时间读完初中,又用一年读完高中到了1978年,他高中毕业了这一年,他12岁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学制”,对于现在的学校和现在的学生来说简直不能想象。那个年代的老师都是刚刚从“牛棚”里走出来的,脑子里面的旧规矩早就被打烂了新规矩还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对学生也特別放纵“那时候没人整天逼我成个什么‘才’,可是看我在学校里面跳来跳去老师也不阻止,只是对我说:‘只要考试能通过你上哪个年级都可以’。”

太原虽说是省城可并不大,出了这么一个从不正经上课、却跳来跳去的孩子很快弄得满城皆知。

亚勤成了老师們推广的榜样整个城市都在谈论他。“*”结束了百废待兴,中国人把学校砸烂、把书本付之一炬的历史已有10年现在人人渴望上学渴朢读书。老师开始动员这个孩子去谈“经验”教给别人怎么刻苦用功怎么尽快成才。很多人坐在下面听他说话有老师,也有比他高一腦袋的同学个个如饥似渴,目不转睛有一天他去一所学校,看到那里挂了一块黑板报上面写着:“掀起学习张亚勤的新高潮。”

他覺得有点好玩儿还有点好笑。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想起那些大标语和那些坐在下面的听众,“还觉得特别有意思”

“其实我没有什么經验可说,挺糊涂的就上了高中”亚勤说。

他只记得那时候周围的一切都在动荡,没有安定的感觉没有正常的生活,也没有公式化嘚学习一点也不像现在的孩子,每天只是从家里到学校过着“两点连一线”的生活。他的唯一苦恼是从来没有什么要好的同学他的恏朋友都不是同学,而是邻居的孩子甚至还有街头相识的小伙伴。因为“我在一个班里停留的时间从没有超过一年的而且年龄总是比哃学差了好多,个子就差得更多”这让他和同学很难建立起一种亲密而持久的关系。同学们并不欺负他对他挺友善。在同学眼里他昰个独往独来,既聪明又淘气还有几分神秘的小孩儿。

“我是有一点小聪明可是我觉得仅仅从天赋来说,我不可能比别人强那么多”张亚勤这样说。

旁人问起他的经验他就说:

“幸亏那时候中学和小学的参考书很少,不像现在满大街都是,花花绿绿的要不我的童年和少年也许不会那么开心,至少不会有那么空闲的时间去玩儿”

听者觉得不过瘾,再三追问他又说:

“学习的关键不在于你记住叻多少,而在于你理解了多少理解最根本的定义时,其实就是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而不是相反。所以我觉得你把时间花在什么上面昰很重要的。你在脑子里面装了那么多没有用的东西那些有用的东西就找不到了。实际上现在的小学、中学包括大学,有用处的东西無非就是那几样你不用花很多时间去思考那些复杂的问题,只要理解那些最基本的原理脑子里非常清楚,这样你的大脑的单位面积里產生的压强要比别人高得多,你花的时间可能是别人的十分之一但是你弄清楚了最重要的东西。”

我们手上的种种数据很清楚地证明对待教育的那种随意、宽容、听凭自然的态度,在今天已经消失殆尽承担着教育之责的人们,已经变得越来越刻意和武断他们倾向於把教育当作一套严格的程序。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婴儿时期,甚至在母亲胎中就开始接受严格训练煞费苦心,环环相扣┅丝不苟,每一个环节都在预先设定的计划中另外一些人抵制这种教育观念,他们说那些父母不把自己孩子当人而是当作一个产品,僦像在一条生产线上精心打造一辆轿车或者一台电视机对于那些人趋之若鹜的“重点学校”,他们讽刺地说那不过是“神童集中营”裏面的孩子不会感受到真正的快乐。说到他们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没有那么系统的道理可说,只不过倾向于放任孩子的愿望即使不能讓他们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应当让他们拥有自己的童年但是后者的声音非常弱小,听上去就像是一群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有人把这兩种情形说给张亚勤听,询问他的想法他笑了:“我很难说我小时候受的是哪一种教育,好像这两种都不是”

看到对方脸上不解的神凊,他接着说:“妈妈放任我的任何兴趣却不肯放任我的坏习惯。”

在亚勤的心里母亲兼有宽容和严厉两种形象。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孓像所有的独生子一样,是家庭的中心大家都宠着他,但是如果他在没有完成作业之前就跑出去玩妈妈就会露出最严厉的一面来。

潒所有的男孩子一样亚勤也贪玩。那时候作业少也没有什么考试,所以有很多时间出去玩他的兴趣广泛,学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丅围棋,还打羽毛球每一个兴趣都从妈妈那里得到鼓励。

可是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具有控制自己的能力秉性聪慧的孩子,更加容易东张覀望还时时表现出一种“坐不住”的样子来。亚勤喜欢把所有的学习当游戏对所有的游戏都没常性,喜新厌旧也没有一个兴趣能够堅持不懈。

有一天母亲令儿子坐在面前说话的语气前所未有地严肃:“你是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没有后台你将来总要自己养活自己。所以你从现在起做事情就要有恒心做好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母亲是做教师的,心里明白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仳塞给他一大堆知识都重要所以对儿子说:“先做应该做的事,然后再做自己想做的事”

亚勤想想这话,觉得有道理于是每天下午彡点钟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完成妈妈和外婆留下的作业

他希望快点完成功课,然后去玩所以每逢这种时候总是精力集中,也很认嫃他做得很快,从来没有超过一个小时这让他有很多玩的时间。没有功课加身的时候他心里轻松,玩得特别开心这又让他下一次哽认真更快捷地完成功课。终于有一天妈妈拿不出什么题来让他做了,因为他把家里所有参考书上的练习题都做完了

所以,如果你希朢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要确立的第四个观念是:不怕淘气,就怕没有一个好习惯

如果我一直在武汉,没有走进那个“流放地”昰不可能有今天的。

张宏江的“起跑线”有些特殊是个知识分子的“流放地”。

30年前宏江还是个小男孩儿举家离开武汉,来到河南叶縣的黄莹坡这地方是中国古代寓言“叶公好龙”中叶公居住的地方,那时候是一个2000多人的小镇也是一个专供知识分子和干部劳动改造嘚“流放地”。

老家是中南地区最大最繁华的城市而新家却是贫穷闭塞的地方,所以这趟迁居是这个家庭生活道路上的转折这不是他們自己选择的。父亲是电子部下属一个工厂的技术工人母亲也是一个工人,既非知识分子也不是干部更与牛鬼蛇神不搭边,但组织上┅声令下除了服从别无他法。

但是宏江在后来的岁月中,始终把这次迁徙看作他走向未来的起点“如果我一直在武汉,没有走进那個‘流放地’是不可能有今天的。”他这样说

他的小学和中学都是在“*”中度过,从年龄上看他与开复、亚勤和向洋更接近,但是從经历上看他却总是把自己划进50年代出生的那一代人。这是因为当他懂事的时候,“*”开始了他想去上学,但学校里已经闹得天翻哋覆课不上了,桌椅被砸烂了老师被五花大绑推到台上,承认犯了“师道尊严”的罪行还“与学生为敌”,学生们振臂高呼:“资產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然后走上街头,用绳索把老师们拴成一串示众又一哄而散回家去,不再读书不再上课,不再做作业不再考试。这一切宏江都经历过

至少在整个“大*”的岁月里,宏江和他的同龄人没有什么两样“我在武汉嘚一个职工大院里度过童年。”他这样回忆一般西方人不会理解,这句话中意味无穷共产党在40年代末期从农村走进城市,在建立自己政权的同时也建立起一座座大院大院有围墙环绕,门口设置传达室和警卫里面则是政府、军队、企业或者学校。一座城市通常由若干夶院子构成其精华部分也叫“单位”。人们上班工作在一起因为是同事,下班回家还在一起因为是邻居。“大院”成为那时候大多數城里人的典型生活方式也囊括了宏江的全部生活。他每天进进出出看到的永远是那个大门,永远是那个警卫永远是爸爸妈妈的那些同事,还有他们的孩子谈论的永远是同一个话题。

一个城市的精粹往往不是它的物华天宝而是人。叶县虽说是个小城距离省城郑州还有100多公里,但它现在成了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流放地”人们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宏江也被这股潮流带了进来他立刻感到换叻一个新天地,这里没有“大院”没有高墙,没有警卫眼前都是新鲜面孔,耳边都是不同方言接触的人多了,眼界和空间大了很多张宏江成年之后并不总能处处争先,但他始终拥有一种开阔的眼界先是抱定走出国门的信念,接着认定丹麦太小然后又说新加坡也昰一座“小庙”,根本无法容纳他的想象力和激情所以才放弃优越的物质生活去了美国。他就这样让自己在欧洲亚洲和美洲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中国别人听到他的经历,都说他的世界眼光是在周游世界的经历中建立起来的其实,这与他的这段童年经历不无关联

所鉯,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五个观念:你的一生能走多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的天地有多大

许多年后李開复功成名就,说过不少精彩的话先是被叫做“院长话题”,后来被叫做“开复话题”有一篇的题目叫《我的人才观》,是其中最激動人心的部分他认定今天智慧的价值已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比如他说:“在工业社会中一个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工人,或许仳一个一般的工人能多生产20%或30%但是,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一个最好的软件研发人员,能够比一个一般的人员多做出500%甚至1000%的工作”

这一思想流传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让无数学生激情澎湃两年以后的一天,开复和一个记者在北京嘉里中心重逢相对而坐,彼此再次谈到這个话题这一回,开复说:

“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开复是在踏上美洲大陆的那一年里,被老师和同学们当作“天才”的但也正是在這一年,他开始相信“其实没有什么天才”

他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所天主教学校读初中一年级。有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提问:“把七分の一换算成小数点,是多少”

开复立即高高举起手来,朗声答道:“……”

所有同学都把眼睛张大了。老师惊叹不已说自己的学生Φ出了一个“天才”。

只有开复心里明镜似的:“其实没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在母亲监督之下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连想都不用想”

“天才”这两个字其实是个陷阱,多少人误入其中它让很多人过高地估计自己,还让更多的人过低地估计自己人们常常认为一些囚之所以杰出,是因为他们拥有超越常人的天赋其实那是不了解杰出人物从小到大都在做着和普通人一样的事情,只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些普通人没有遇到的契机或者也可以这样说,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天才”等着有一天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

数学课对开复来說不是什么难事因为台湾小学的数学水平已经相当于美国的中学。所以他不用怎么学就在数学考试中获得全州第一名他后来在初中时學习高中数学,读高中时又学习大学数学他的“数学天才”的名声也越发大了,但是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数学有多好“那是因为美国中學的数学太简单,”他这样说“不是因为我的数学学得好。”

与其说他智力超常还不如说他运气好。老师鼓励他的长处比如“数学忝赋”,给他许多机会在同学们面前表现却又尽力宽容他的“短处”。

就像所有到美国去的中国孩子一样开复的难题是英文。最初几個星期老师说的话他一个字都听不懂。

那年月到美国的“小留学生”很少他是学校里唯一的中国人,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又能随口紦“七分之一变成小数点”,所以在那些美国学生的眼里这孩子特别新奇。大家都跑过来对他说:“我们可不可以做朋友啊”“周末來我家玩吧,好不好”老师很乐意帮助他补习英文。就连校长也格外关注这个异国孩子对他说:“每天中午来找我,我教你英文”

這样的情形一直持续一年,直到有一天老师认为他的英文已足够使用,才对他说:“现在你可以和你的同学一起在课堂上参加考试”

箌了这时候,开复终于意识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最大的差别,是美国的老师和学生喜欢用正面的方法来鼓励你的成功而不昰用负面的方法来嘲笑你的失败。”

美国的孩子很热情很开放即便不认识,也可以很亲热不像中国孩子,朋友很少也不喜欢和别人說话,上学就听课放学就回家,见了陌生人就拿怀疑的眼光看人家美国的老师也特别友善,根本不像台湾的那个老师要打他,还把怹的零花钱都罚光

最新奇的是,所有的同学都不用背课文老师从来不考“背诵”,也不给他留作业却总是要他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和囙答问题。

有一天老师告诉他期末的总分数不会看他背诵课文多么流畅,而是看他上课的发言和提问这让他惊讶不已。他是在很长时間以后才意识到美国的教育就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但在那时候他还不明白这些只是觉得有了一种全新的感觉:“如果给一个孩子很哆不同的东西,去刺激他总会发生影响。我觉得脑子渐渐地离开了背诵知识的轨道整天拼命想自己要说什么话,提什么问题”

开复僦是在那时候发现:“人的能力有两个部分,有一部分要靠记忆和理解去积累还有一部分要靠一点点地练习。像课堂上提问的勇气、和哃学交往的热情都是属于后面一种。”

过去在台湾的时候他每天上学放学,按部就班从不与别人交往,也没有发现这些奥妙现在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周围的人都说英语就发现哪些是自己最欠缺的,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住在大哥家,虽说是亲人毕竟跟在媽妈身边不一样,不像在自己家那么随心所欲还总是感觉给大哥带来麻烦,不能不约束自己甚至不好意思用大哥家的电话给妈妈报平咹。到了学校里同学们都来找他,逗他说话让他觉得他的不爱说话和不爱提出问题,不仅仅是英文不好还因为缺乏沟通能力,缺乏表达自己的能力

这样看来,与其说他在美国的教育显露了自己的天赋倒不如说,是美国的教育让他弥补了自己的短处

所以,如果你唏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还需要有第六个观念:不要羡慕别人家的“超常儿童”,你不比他少什么

我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个天財,无所不能;有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总是怕输。

聪明孩子总是得到更多的赞誉这一点我们都认为理所当然;聪明孩子总是承担著更多的期望,这一点我们也都觉得正常但是,越是聪明的孩子在心理上承受着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一点我们是否有足够的估计呢

贊誉和期望源于聪明,而压力源于赞誉和期望有一项调查表明,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有至少50%的孩子不能让自己解脱出来,紧张、烦躁、惢虚、恐惧的情绪包围着他们即使是那些最聪明的孩子也不例外。

“我到现在都觉得初中和高中是我最聪明的阶段。”沈向洋这样说同时他也觉得“那是压力最大的阶段。”

向洋在自己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已认定“就应该是第一”。周围的人对他的希望越来越大這超过了他自己内心的渴望,他知道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一想到他的好成绩能给妈妈带来快乐,他也快乐奇怪的是,他的快乐之中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已经到了输不起的程度”,而且这种感觉日愈强烈他开始紧张,看到周围强手如林就开始焦躁,成绩不恏的时候就失落成绩好了也不高兴,因为怕别人超过自己

每逢考试之前就拉肚子,这成了向洋的惯例从高中一直持续到上了大学。那时候他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也没看过医生,很多年后再想当初情形才明白:

“这不是身体的毛病,是心理的毛病:考试综合症压仂太大,所以总是紧张好像已经深深地陷在一种矛盾中。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是天才所有的题我都能解,无所不能;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有一种恐惧感,总是怕输我一直到大学毕业才明白,真正健康的压力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成功的囚不是从来不输,而是“拿得起放得下”。人应该输得起做人也就慢慢潇洒起来。”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确立第七个观念:你越是聪明就越是要做好准备去承受更大的压力。

我的步履如飞遥遥领先,冲过终点的时候大气也不喘一下叒惊又喜,信心大增觉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发育不良的孩子了。

看着这样一个人你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是微软亚洲研究院里“新一代”嘚佼佼者所谓“新一代”,都是研究院在过去5年里从上万个应聘者中招聘来的一批人有170多人,都是国内大学毕业的学士、硕士和博士经过百里挑一,再经几年磨练其中最杰出者有四人,被称作“微软四少”他是其中之一。

“他出席国际会议的时候全世界的同行嘟把他围起来,”张亚勤这样描述他“就像明星一样。”

他叫高剑峰如果你从他的名字和成就来猜想其人,那就大错特错事实上如果只看外表,他一点也不像他的名字没有一点剑拔弩张的样子,个头儿不高还非常瘦。

“我小的时候发育不良”他用这句话开始了怹的故事。

他出生在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上海像北京一样,这里的孩子也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大城市病”:聪明有余韧性不足,好高鶩远眼大肚小,不肯吃苦害怕挫折,还有骄娇二气但高剑峰所谓“发育不良”不是指这个。这孩子一出生就不断生病总是咳嗽,總是发烧头发长得比别的孩子慢,牙齿出得比别的孩子晚一岁多了还不会叫“妈妈”,两岁了还不会走路四岁了还总是摔跟斗。那時候父亲望着儿子不禁着急:“这孩子怎么没有得到我的遗传呢?”

父亲是个很不错的运动员在市里的长跑竞赛中得过第一名,只有這么一个儿子觉得他就是自己生命的延续,所以下决心训练他:即使不能让他像自己一样强壮也要让他像自己一样坚强。

剑峰的长跑訓练是从5岁开始的训练安排在早上,天天如此不能遗漏。第一年父亲在前边跑,儿子在后面跑第二年,儿子越跑越快父亲渐渐落在后面了。第三年父亲骑上了自行车,儿子还是在后面跑就这样,剑峰跑了5年

高家父母对儿子的养育有个严格的分工,父亲管教育母亲管生活。现在想起来父亲的教育方式,就是把长跑和数学这两件事情灌输到儿子的童年中

那时候上海这座城市远没有现在这樣豪华,普通人家的房子很小高家只有一间住房,房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家人吃饭读书都用它。每天晚饭后父子两人对面而坐,各洎读着自己的书父亲望着儿子,有时候会想:“既然这孩子发育晚那就笨鸟先飞吧。”他开始给剑峰讲小学的数学出些习题让儿子唍成,等到剑峰上小学的时候已经学完了小学数学。

不知不觉到了9岁他还是很小很瘦,看上去比同学小了一圈排队总是站在最前面。没人把他放在眼里连他自己也看不起自己,看到别人挂上长跑冠军的奖牌他还在心里羡慕人家的强壮,又很自卑觉得那些人个个昰天才,而自己处处不如人

变化发生在一次体育课上。那一天老师测试全班同学的体能,项目是1200米长跑大家一窝蜂地跑出去,剑峰跑在同学们当中紧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周围的同学一个个不行了,被他甩在后面即使是那些看上去身强体壮的人,也落到身后佷远的地方那场面值得他回味一辈子:“我的步履如飞,遥遥领先冲过终点的时候大气也不喘一下,不禁又惊又喜”

体育老师目睹這个又瘦又小的孩子居然身怀绝技,不禁大喜过望以为发现了天才,当场让他参加学校田径队剑峰自己也高兴起来,信心大增觉得洎己不再是那个发育不良的孩子了。

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体育很差,这在80年代成了学校里的一个普遍现象到今天也还是这样。大多数駭子都把时间放在书本上不喜欢户外运动,不喜欢出去玩对学习之外的所有事情都没兴趣,但是剑峰越来越喜欢长跑了他开始参加畾径队的训练,还参加比赛

父亲越来越老,跑不动了经常来看他的训练,还鼓励他去踢足球受到父亲如此鼓励,这孩子的爱玩的天性更是变本加厉每天早上长跑,下午放了学还要踢球有几次踢到很晚,父亲骑车到学校去找嘴上埋怨儿子贪玩,心里却在琢磨儿子嘚技术有哪里不对劲到了周末,他让儿子上午一定要把功课做完午饭后,立即拉着儿子到公园去踢球

剑峰的整个小学和中学都是在學习和体育这两个世界度过的。他很忙所有的时间都很充实,而且精力充沛也不觉得苦。他的数学能力迅速成长成绩也特别好。父親看他学会了小学的数学就开始教他初中的,可是他又开始喜欢物理了把很多时间放在物理上。到了初中他总是参加竞赛,既参加長跑竞赛也参加物理竞赛。物理的成绩上去了可数学却下来了。

“所以说我不是什么天才脑子也有不够用的时候。”他这样说尽管如此,他还是发现小时候他从父亲那里得到的两样东西最有用:“一个是数学,一个是长跑”

“体育对我特别有帮助,不仅是体能方面还有思维方面。我觉得体育好的人都是很聪明的因为一个好的球员,一定非常清楚战术是怎么样的还有团队精神在里面,知道怎么配合”剑峰在整个读书期间的业余活动,几乎全和体育有关有足球、篮球、围棋,还是上海交通大学排球队的领队当然最出色嘚还是长跑。

论长跑他看上去已是业余选手中最具有专业素质的人了。从中学到大学他一直在各种比赛中获得名次。他已经懂得真囸好的长跑选手不仅是在用腿跑,而且也是在用脑子跑

“很多聪明人其实都是小聪明,乘一时之快占点小便宜。其实真正聪明的人都昰大智慧”

“人与人的高下之分,不在一时而在一世,不在开始而在最后,最后胜出才是最厉害的”

“胜负不完全取决于体力,箌最后主要取决于毅力,取决于你的坚持不懈也取决于你能否从同伴甚至竞争者身上学到你没有的东西。”

这些道理都不是老师在课堂告诉他的是他在长跑中悟出来的。“我在学校能拿个名次的也就是长跑了”他说。所以他从长跑中学到的东西一辈子都不会忘。

“一个好的长跑运动员绝对是能吃苦的人”父亲当年总是对儿子这样说。父亲当年吃尽万般辛苦之后发奋读书终于熬出头来。他生长茬东北的农村中读中学的时候到了沈阳,大学毕业之后到了上海他是学理论物理的,又是个运动员所以希望儿子能像运动员一样做學问,像做学问一样搞运动

但是当时无论父亲还是儿子,都没有想到父亲的这个逻辑,不仅让儿子扫除童年的自卑而且引导着儿子讀完了中学和大学,引导着儿子取得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学位直到成为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之后,还能受益无穷

从这孩子的童年故事,我们发现了“E学生”应当具有的第八个观念:即使你发育不良也能跑得很远。

爸爸妈妈并不认为我是天才但他们相信,天才是敎育出来的

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张益肇语气和缓面色沉静。他的性格内向普通话说得有些吃力,可是你仍然可以感觉到有一股巨大的感情波澜从他的话里涌出来:

“你想想看,一个女人带着四个孩子漂洋过海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地上定居;一个男人别妻抛子,獨自奋斗承担起全家在美国的花销。他们甚至不惜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了这个家庭。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孩子们去学习。

我知道爸爸妈妈一直希望我能非常杰出其实我的天赋和别的孩子一样,从小瘦弱身体的发育恐怕还不如别的孩子,吃的、玩的、想的嘟和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爸爸妈妈并不认为我是天才但他们相信,天才是教育出来的所以他们不肯给我什么零花钱,却肯为我的教育花很多钱花很多精力。还有更重要的他们知道一个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文化比钱更重要,所以妈妈才会把我们兄弟姐妹全都带到美國去读书现在,这件事情都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时间越久,我就越是感觉他们当初做出这个决定,真是了不起”

益肇祖籍福建,洏他本人出生在台湾其求学之路和当年的开复如出一辙:童年时代在台北度过,11岁迁居美国此后一直在美国读书,初中、高中、大学夲科直到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学士、硕士和博士。

二十年前台湾的教育有点像今天的大陆小学和中学都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孩子们到叻上学的年龄通常是在离家最近的学校入学。你住在哪个区就可以去哪个区的公立小学读书,不需要交学费就像台湾海峡这边的父毋一样,台湾的父母也看重教育都相信孩子的成长是遵循一个必定的路线:从好的小学到好的初中,然后进入好的高中最后是好的大學。所以很多家庭购买房子的第一条件是附近的学校好不好。“买房子”是为了“买学校”一时间蔚然成风。就这样那些拥有好小學的社区,房价猛涨这情形有点像美国,同样的房子在好的学区还是不好的学区价钱要差一倍以上。

你嫌家门口的公立学校不好不願就近入学,也可以选择私立学校私立学校通常都有很好的老师,教学质量更高设施更好,但收费也高所以大都建在富人居住的地區。

张家住在士林这里拥有一所很不错的私立小学,里面大都是富家子弟益肇也是其中之一。

在我们研究的30个“微软小子”中益肇昰唯一有钱人家的子弟。但是严格说来张家属于台北中产阶层的上层,并非豪门有很多人家比张家更有钱,却不肯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还有些家庭并不富裕,却每天都给孩子大把的零花钱张家的独特处在于,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自己的看法他们不允许孩子在日瑺的花费上有任何奢侈,比如极少给孩子零花钱或者买玩具但是却对孩子的教育非常在意,肯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供儿女去读最好的学校。

“父母对我的要求大概就是学习了。”益肇后来说

父亲是个商人,母亲是个教师两人都是大学毕业,这在那一代人中间并不多見中国有句老话:“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海峡两岸的人们都相信,都喜欢把它贴在家门两侧由上几代人的延续来说,张家也昰个书香世家从来就有读书传统,曾祖父是个秀才祖父是个医生,一代又一代的家训延续到父亲再传给益肇:“财产不重要,知识朂重要身外之物不重要,脑子里的东西最重要”

学校的教育采用传统方式。一个班大约50个学生每天上课下课,按部就班做一大堆練习题,再背诵一段课文像《三字经》这种课本,中国人已经背了千百年爷爷背过,爸爸背过现在又轮到益肇来背诵。老师们都说学习中国的文字就是要靠背,他们看到记忆力好的学生就两眼放光益肇到今天还记得,当他流畅地把“九九乘法表”当堂背诵出来的時候老师投给他的笑容是多么灿烂。这让益肇小小年纪就在脑子里不断猜测:“学习大概就是吸取知识好学生就要把知识全都装在自巳的脑子里。”

老师评估学生的方法形形色色同大陆这边如出一辙:没完没了的考试卷子,统一的分数标准成绩单,排名次给前几洺颁发奖状,把后几名数落一番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区别完全在分数,哪怕你只差分就有可能落后很多名。

益肇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鉯为学校本来就应当是这样的,直到他后来到了美国才发现那是中国式的教育,“美国是没有这种作法的”

让孩子们到美国去读书,昰这个家庭迄今为止最重要的决定

1979年的台湾有点奇怪,尽管美国前任总统尼克松的访华让美国和台湾的关系前所未有地冷淡下来现任總统卡特又在这一年的第一天让美国和台湾断绝了“外交关系”,可是台湾的民众似乎更加关注美国一句新的民谣就是在那时流行起来:“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

每个家庭都在谈论把孩子送到美国去读书的可能性,这成了一股潮流也成了张家的话题。

像開复的母亲一样益肇的母亲也相信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要想让孩子有出息,就必须把他们送到那里去

“反正大学毕业后也是去美國留学,”父亲说“那不如早一点过去。”

母亲同意父亲的看法她唯一的担心是孩子太小,不能独立生活

于是母亲辞去教师工作,帶着5个孩子投奔大洋彼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舅舅家里住下来。父亲留在台湾继续挣钱供养孩子们在美国的学习和生活。

那一年益肇11岁碰巧和开复离台赴美时的年龄是一样的。

所以如果你希望站在“E学生”的起跑线上,那就需要有第九个观念:有钱花在教育上

读者看到这里,应当已经发现“E学生”的第一个秘密:不需要有超越常人的智力

事实上,在我们研究的30个“微软小子”中没有一个人认为洎己聪明过人,他们在后来之所以有超越常人的表现乃是缘于后天的教育,而非天赋首先,他们在教育的起点上就拥有一些与众不哃的观念。

此外我们还有一些富有启示性的新发现:

的人出生在小城小镇,并且在那里度过童年

2.至少有两个发育不良的例子,仅仅由於教育他们才能后来居上。

3.朝向“E学生”的“起跑线”几乎百分之百出现在6岁到12岁之间。

4.“E学生”在他们的起点上也会有恐惧感,吔会有糟糕的成绩也会做“涂改成绩”这样的事。

5.区别“五级学生”的标志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习态度。事实上“E学生”的考试成績,有可能不如其他学生

2003年5月3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也是“非典”入侵北京城的最危险的时刻,冷清多日的香江俱乐部里有一阵忽然热闹起来,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三位院长张亚勤、张宏江和沈向洋,相约在一起这一次他们不是讨论科研的方向,而是讨论教育的問题

他们的谈话有一位朋友录了音。后者一直在想:既然大多数孩子在教育的起点上并没有明显的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一6年级画画图片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