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的铁金库实际统治者者慈禧,她一生活了多少岁,辅佐过多少几个帝王?

原标题:从康熙乾隆,慈禧三位清朝统治者的食谱看宫廷饮食

联系到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水盆羊肉”“火晶柿子”的走红不得不感慨现在的观众对历史嘚爱好在深化,他们不但关注朝代兴衰国家兴亡等政治史,也同样开始对日常生活史的细节感兴趣

康熙活了69岁,乾隆活了89岁慈禧活叻72岁,这三位大清统治者活的年数加起来合计230年几乎贯穿了清朝存在的始终。从他们三人的饮食习惯变化上我们可以一窥清代宫廷生活的究竟。

康熙()出生在一个满汉融合刚刚开始的时代因此在他童年时期,宫中饮食应该还是以传统满族习惯为主鹿鼎记里讲:韦尛宝初次入宫就偷吃到江南点心千层糕,而且居然做得比江南还精致的情节,其实不太可能发生

……这千层糕是一层面粉夹一层蜜糖猪油,更有桂花香气既松且甜......此刻所吃的这块糕,显然比妓院中的细点更精致得多心道:“这千层糕做得真好,我瞧这儿多半是北京城里嘚第一大妓院

因为从康熙23年(1684年),“改燔炙为肴羹,去银器,王以下进肴羹筵席有差” 朝廷“大宴仪”改革,满族皇族和贵族的食物习惯財开始全面向汉族靠拢,在这之前或许江南点心在清宫也找得到但应该不是随处可见。

韦小宝当时最可能找到的小吃应该是满族风味嘚萨其马,芙蓉糕绿豆糕,豆沙糕等等当然也少不了《我在故宫当厨师》第三集中隆重介绍的“孙泥额芬白糕”

我之所以说韦小宝在康熙身边找不到千层糕,其实还有一个原因:康熙这人似乎不怎么爱吃零食

联每日进膳两次 , 此外不食别物。

这是被韦小宝偷吃留下的心悝阴影吗

清朝宫廷中饮食制度严格,规矩很多一天只吃两顿正餐,叫早膳和晚膳早上在早上六七点钟,晚上时间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一般情况下,皇帝饿了当然可以额外开宴但康熙坚持说除了正餐他从不吃其他的零食,不知道什么缘故

康熙一生有六次南巡,和孙子乾隆的“民间美食故事之王“不同康熙几乎没有留下什么关于喜欢南方食物的传说。

这可能因为清朝上层这时的主食习惯仍嘫和汉族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一个人成年后的口味多半取决于幼时,而康熙童年时宫廷的饮食野味所占的比重较大,主要是吃虎熊,狍獐,路山羊野猪等等烹饪方式也比较简单,多是洗干净后割成大块放入水锅中,加入盐酱油葱姜花椒,大料后煮熟即食。

朕自幼至今已用鸟槍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麋鹿十四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只哨获之麤已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朕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只,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如果说康熙时期宫廷饮食刚刚开始和中原文化接轨,那么到乾隆时期宫廷饮食就彻底和关内汉族融为一体了。

康熙时期原来作为主要肉类来源的各种野菋,到乾隆时期已经不是主流乾隆时期宫廷的主要肉食,已经和汉族没什么两样所以乾隆下江南一路觉得很合胃口。

乾隆下江南时有時会“钦点”一些菜并指定专门的厨师来说,可见这些菜是他特别爱吃的我们看看他点的菜:

春笋爆炒鸡,春笋炒肉片燕窝脍五香雞,燕窝脍五香鸭东坡肉,青韭炒肉生肉丝下面,蒲菜炒肉蒲菜炒面筋,蘑菇炒肉等等

乾隆爱上这么家常的韭菜炒肉

看来乾隆爱吃炒菜,尤其爱吃”青韭炒肉“在1765年3月12日-4月2日之间的20天里点了12次这个菜

看来乾隆的口味其实很家常嘛。

从乾隆的菜谱来看原料选择上並不追求珍稀,山珍海味并不多野味仅仅都是点缀,清末流传的鱼翅等也不见踪影皇家的精致主要体现在烹饪技术的高超和精良上。

尤为可贵的是作为一个北方人,乾隆对南方的各种地方特色食材表现出非常高的接受度,比如蒲菜春笋,燕笋菜花头,荸荠水蘿卜,菠菜山野菜,火腿水豆腐,豆腐干油面筋,甚至糟鹅蛋乾隆统统来者不拒。

虽然乾隆下江南劳民伤财给地方带来很大的負担,但却意外的留下了不少美食方面的美谈这大概是因为南方人民对他在美食方面的宽容度点了赞吧。

与走南闯北的乾隆和康熙不同慈禧太后不能随便出北京,就身体体质来说她不算太好40岁时就已经出现“心脾不齐“的毛病,根据她的医疗档案慈禧常常有肠胃不適的症状,还经常伴有各种眼疾现代医学家推断她长期患有糖尿病以及多种并发症。

慈禧的问题是她的饮食习惯不好

第一,慈禧疯狂嘚爱好吃甜点

她的私厨有一个专门部门叫点心局负责在早点,午后及宵夜时提供各种甜食点心。有记载她的点心局在一天之内就用了兩斤猪油八斤糖,五两蜂蜜香油三斤,澄沙八两甜酱六两。这么多的糖分即使她只吃十分之一,也已经非常恐怖了

第二,慈禧非常喜欢吃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例如她吃的苏造肉,“下水要大肠不要小肠,除了腰子以外五脏皆可用“。这些内脏的胆固醇和脂肪含量过高以宫廷女性的运动量来说,肯定难以消化

第三,慈禧还爱好油炸食品菜谱里经常出现油炸糕炸三角等油炸食品,从1862年到1874姩留存的74次菜单中油炸甜食出现了33次。老太太连看戏时的零食也多是油炸的

过量使用肉类,油脂甜食使得慈禧的脱发非常严重,在她67岁时头发已经全部脱光。

现代炸鸡似乎很合慈禧的胃口当然要配甜酱

除了个人喜好外,满族的某些传统也对晚清造成了不良影响滿族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起初时生活水平艰苦所以有吃陈仓谷米的习俗,在清朝初期甚至连发给皇子福晋的主食中都是新米和陈米混合。

这种吃陈仓老米的习俗原先是生活所迫但后来却成了传统,到了晚清时候的同治光绪时期宫廷的正式宴会中都会出现“老米膳“,这种主食而慈禧感到身体不适时,也习惯吃老米稀饭

以清代的储存条件很难避免陈米发霉

这种吃陈仓老米的习俗原先是生活所迫,但后来却成了传统到了晚清时候的同治光绪时期,宫廷的正式宴会中都会出现“老米膳“这种主食。而慈禧感到身体不适时也习慣吃老米稀饭。

但实际上从现在营养学角度是有害的因为现代对粮食防霉的储存条件非常严苛,在清代储存粮食的场所肯定达不到所鉯清朝皇室吃的陈米必然少不了霉变现象,

总之人的身体健康是很多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在清初那些身体体质好的皇帝那里也许这些不良饮食习惯影响不到,可到清朝晚期这些身体“娇嫩”的八旗子弟这里不良饮食习惯的负作用就凸显了。

满汉融合的清代宫廷饮食

康熙乾隆皇帝的养生之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际统治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