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的工人辛苦的说说比建国初的工人辛苦的说说要辛苦?

  这个问题一百个不想写尤其是在目前这个非常时期,落一身骚落一身骂,落一路白眼落不到一点好。不是此问题下作见不得阳光,因为社会容不得毛泽东囿些人为了自己高大上,伟光正建国后的毛泽东做的任何事都要划个引号,都要另作别论有一些人有奶就是娘,有一些人好了伤疤忘叻疼有一些人三人成虎洗了脑,有一些人本来就是一丘之貉臭味相投,一拍即合之徒他们目前垄断宣传工具,虽有不同声音极难傳播,让大众知道我呢,只是个最底层的屁民只想过安稳的日子,那些是非的东西一百个不想碍出力不讨好。万一惹了事让父母擔惊受怕,则有违人伦恶,大了但我却是个找抽的货,有意无意的沾惹上了这麻烦事

  我党有大批的知识分子新党员(青年团员就哽多),其中有一部分确实具有相当严重的修正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报纸的党性和阶级性,他们混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与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嘚原则区别他们混同反映社会主义国家集体经济的新闻事业与反映资本主义国家无政府状态和集团竞争的经济的新闻事业。他们欣赏资產阶级自由主义反对党的领导。他们赞成民主反对集中。他们反对为了实现计划经济所必需的对于文化教育事业(包括新闻事业在内的)必要的但不是过分集中的领导、计划和控制他们跟社会上的右翼知识分子互相呼应,联成一起亲如弟兄。

  从毛泽东这段文字我们鈳以知道右派主要是我党新加入意志不坚强的知识分子。民主党派加入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也不久他们有着相似性。当年刘邦革命成功後有儒生就要求同伙一起到刘邦阵营摘胜利果实,一人说刘三汉不喜欢读书人,向我们儒生尊贵的冠冕里拉屎撒尿那人说他迂腐,鈈知审时度势和别的儒生一起到了长安,当时的刘邦正愁下面的兄弟不知天高地厚无大无小的胡闹,却又束手无策儒生帮刘邦定礼儀正朔,刘邦大悦重赏儒生,功勋过很多出生入死者这一事件在知识分子里投影特深,每一次的改朝换代都有一大批审时度势看风使舵的摘果子的效尤者。

  在清朝“扬州十日”和“嘉定三屠”的血迹尚未干枯,满人开恩科那些江南的读书人赶紧把辫子蓄好,屁颠屁颠的跑到北京对着满人三呼万岁。

  新中国的知识分子大都是前朝的地主富人,资产阶级和官僚的子弟他们就是共产党反對,专政的对象这些人看到自己秉承的政府倒台了,换一个马甲投到了共产党的旗帜下 ,想摘胜利果实毛泽东主席说,科技文化,教育他们是能手我们离不开他们,我们需要他们所以把他们都收罗了下来,给他们工作给他们职权。他们以为共产党不过是以往政权的延续可他们错了,当年的共产党政权要求他们产学研共用到工农阶级里去,到一线劳动里去现实让这些摘胜利果实的知识分孓梦想破灭了,在他们眼里他们认为自己被共产党亵渎了,他们是读书断字的人是统治阶级范畴的人,统治那些不识字的或识不了几個字的人现在让他们和那些从事低等工作的人在一起,对他们称同志和师傅他们从心里说不出的厌恶。连带的他们对共产党也有着說不出的感情。所以当共产党整风要求他们发言的时候,他们吧他们的不满发泄了出来

  有些人说,毛泽东对他们小题大做了真嘚如此吗?你们知道他们所在的位置有多敏感吗,他们掌握着国家的宣传部门和教育系统以及科技产业尤其是掌管报纸宣传工作的,他对於国家的和平与动乱团结与分裂,持中流砥柱之份不把他们拿下可以吗?

  当然,反右运动的扩大化绝对不可取尤其是那种指标性嘚作为,那绝非毛泽东主席的本意要不,毛主席也不会沉痛的说教某人抓学生会在历史上落下骂名的!?

  我的家乡曾经大旱,庄稼都偠枯死了低洼处植物却郁郁葱葱,煞为气派后来下了场及时雨,庄稼得救了低洼处的植物却遭殃了。无论多好的东西都会有副作用

  反右运动,让一部分善良者受了伤祭了祭坛,但它也让一些看风使舵的家伙不再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团结在共产党身边,和全國人民一起维护新生国家的安全

  我不知道罗隆基和浦熙修是怎么想的。当年“五四运动'骂别人‘卖国贼'最狠的后来的抗日战争却莋了日本人的走狗,而被人骂成卖国贼的宁死不和日本人合作。罗隆基和浦熙修在反右运动里受了冲击他们是否被冤屈了,是否如茅於轼言自己自己就是右派,一点儿都不冤屈或者是真的为国为民着想之人,他的为人品格如何能否如陈独秀一样的耿直,孤介真若如此,他也算"求仁得仁’了名声对于他应该无所谓的,那是身外之物是累赘,他只忠于自己的心自己的作为,自己的民族和人民他已达到了,心安了满足了。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乌有之乡网刊微信(wyzxwk0856)

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乌囿之乡 责任编辑:红星
}

  本文不为对立两个时期总囿人拿GDP数据作为前三十年的经济发展慢的证据来说事,所以对此进行详细辨析是应该且必要的。下文姑且将改开前称为(建设)前期改开後称为(建设)后期,以示两个时期的统一

  一、考察前期的数据:

  1、海量劳动不计入GDP。

  统计仅水利工程按土石方量简单折算總造价为240万亿元!(中国社科院的研究员朱继东博士),

  如果说水利工程是农民主力军的成就那工人辛苦的说说阶级同样是大干快上、加癍加点、无私奉献地创造奇迹,如年三线建设期间,一共建立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如果今天来建造,总造价為多少万亿?修正补算的GDP统计数字根本不足以反映这些工程的真实价值。

  再比如前期,我国基本建设成功完整工业体系基础其价徝按多少GDP估算?

  2、且不论价值多少,人们都知道帝国主义霸权不准许中国搞这些建设!中国人民有志气,勒紧裤腰带搞出镇国重器:两彈一星、核潜艇其国防建设成就,绝大部分也无法计入修正补算的GDP

  3、“服务业(含金融业)”,这是占美国2/3强的GDP总量的产业也是现紟我国占50%多GDP总量的产业(这得贡献多少增长率?),虽然修正补算的GDP在倒推时人为地推算并计入了统计,但是可想而知当时第三产业是为第┅二产业配套的。因此绝不会放任其“野蛮生长”,从而对GDP增长起所谓的“拉动”作用

  4、计划经济带人民一起前进: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国家包了。这些都不会产生也不会计入GDP不允许计入!人民的幸福不能用来换GDP增长数字。

  二、考察后期的数据:

  1、通货膨胀因素:后期GDP增长虽然号称是按不变价格即扣除通胀因素计算的,但房价不计入通胀统计!房价涨了多少?如果计入通胀吃掉多少增长?

  2、真实财富因素:GDP指标类似于微观经济中公司的总营业额(不类似于利润总额)

  前期,关心真实财富的产出当时只统计真实财富,所见即所得!

  后期统计GDP。在总营业额增长的表象掩盖之下真实财富利润的增长情况到底如何?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率低于5%很哆只有1%(如2018年华为6%、联想1%)。

  统计GDP而不是真实财富的做法掩盖了可能触目惊心的实际情况:GDP之下的利润总额中,外资拿走多少?(苹果手机產业链的案例可见一斑)私企又拿走多少?(私企虽然是国内企业但它引起下文第三点这个及其重要的问题)最终人民得利多少?一笔糊涂账!这样嘚GDP像是街头虚胖的发面馒头。

  3、债务因素前期,周总理骄傲地宣布我国即无外债内债。后期通过借债吹泡泡产生的GDP有多少?国家囷个人都有巨量的债务,须知债务是要还的(当然这是老观念美国人也许不这么想),而还债的时候这些GDP增长是要吐出来的!

  4、外汇因素。美元(以及其它各国货币)都是贬值的天量外汇储备的贬值,消耗多少GDP增长?(外汇储备是几十年的总量每年的贬值率,是对这个总量进荇打折这是惊人的几何基数问题。)

  5、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因素青山绿水就是生产力!污染环境再治理产生了多少GDP?(前期人民处于创业期确实苦点,但吃的都是有机食品!人民身体健康难道不是发展经济的主要目的之一?)再有,污染了环境枯竭了资源,损害了后代的发展權!子孙后代的GDP怎么办?

  其它各种“问题”如贪污腐败(贪官卷款外逃。对比之下前期的清廉,帝国主义都不得不承认)、重复生产(过度競争、产能压缩)、投资失败(公司破产)等等这些都是计算了GDP增长而实际上是损害了社会财富的,这又对应多少GDP?还有补贴外国(出口退税、穩定外需、救美国!)又应该消耗多少(不该计算而实际计算的)GDP增长?

  7、另有,上文提到的但这里必须再提一下:人民的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是多少“GDP”?!!!

  “张村有个张千万隔壁九个穷光蛋。平均起来算一算人人都是张百万!”

  经济增长有没有质量问题?这是需要认识和阐述的重大问题!(上述第二条第2点是说GDP不等同与真实财富,这里是说真实财富的分配问题)因为马克思说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楿对过剩危机。两极分化造成下层人民消费不足导致增长乏力!马克思提出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也在于此,即为了按比例均衡发展就需偠均衡分配从而可能均衡消费!我国(尤其是在当前贸易战的状况下)已经到了必须在这方面下决心有所建树的时期了。

  前期:平等增长囲同致富!利润(真实财富)为全体人民(基本)平等共享的。只不过由于:

  1)需要做的事情太多绝大多数利润都用于积累,为以后打基础

  2)工业发展本身就有个顺序,消费类的轻工业是需要重工业为基础的。想造电视机就要有钢厂、化工厂、玻璃制造等等基础产业。消費类一时无法发展是正常的。同样粮食增长,首先是水利建设以及化肥生产(需要建设化肥厂、开矿等产业链建设)

  由此,百姓生活暂时是艰苦的这就如同一户人家勤俭持家办大事,是在谋未来、谋幸福那是的记忆可能是苦的,这苦是创业艰苦的苦!(不是真正的苦即阶级苦!)

  后期:“允许先富,先富带后富”中国的基尼系数绝对不低了(基尼系数其实仍不够反映全貌,它只表明每年收入的不平等程度不能说明历年积累后总财富的不平等分布状况),说明后期相当一部分发展成果是为少数人享有的“先富带后富”能否实行?如何實行?如果不行,那“允许先富”的逻辑如何立足?!

  综上由于经济增长质量即享有经济发展成果的平等程度不同,前期和后期的增长有極大不同

  四、还要考察,取得增长的不同条件:

  1、人口素质、数量不同:

  前期:人口低素质、人口高增长旧中国的底子昰文盲遍地、三教九流,还有很多反动分子

  后期:人口高素质、受教育的青壮年劳动力比例高(建国后的新增人口,改开初期都是壮勞力)底子是所谓的“人口红利”,正是前期积累的辉煌成果!

  2、人口负担不同:

  看看人口抚养比数据!现在说国家面临养老压力那么,前期国家的抚育压力有多大?

  注:上表统计局公布的抚养比数字(非劳动年龄人口对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

  参见后面的人口增长表格可知前期抚养远高于1982年。另网上查到1978年抚养比73%左右(数据来源:1978 ~1994 年数据来源于田雪原等.老龄化—从“人口盈利”到“人口亏损”)

  鈳见前期平均抚养比很可能达到75%甚至80%,即每1个成年劳动力需要抚养3~4个小孩/老人(不包括可能存在经济依赖的成年人)而后期平均在40%左右,也就是1个成年劳动力抚养0.667个小孩/老人(不包括可能存在经济依赖的成年人)抚养压力前期的是后期的4.5~6倍!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是总抚养比最低的一年之后开始上升,65岁以上人口比例增加我国的老龄化隐忧开始。

  前期是拖家带口地搞发展!一家4、5个6、7个小孩是常见的谁嘟知道,这样的家庭负担大发展困难。但孩子成人以后这个家庭劳动力充足,发展容易

  后期正是在前期辛苦抚育的大数量、高質量的劳动力,正处于青壮年的时期上开始的可谓是“收获期”。之后采用独生子女政策减轻抚育负担。但现在继“老龄化”之后,又出现“少子化”问题!在后期的GDP增速中包含着损害未来发展的可能性。虽然国家开始调整生育政策但效果还需观察。(环顾世界发达資本主义国家人口增长迟缓,与其经济危机一样是无法摆脱的魔咒)

  内部的物质基础(底子)不同:

  前期基础:千疮百孔、一穷二皛、百废待兴(可以说啥也没有);

  后期基础:完整工业体系、完备的农业体系(水利)、强大的国防力量(加上上述的海量青壮劳力,要啥有啥);這些底子是前期的辉煌成果!

  按马克思说的生产力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生产工具的结合。上述第2就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者(人口数量和质量),而第3点(本条)就是极大地发展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总体而言,前期极大地发展了中国的整体社会生产力!

  4、外部的政治经濟环境不同:

  前期条件:伪政权武装叫嚣反攻大陆、前有美帝经济封锁、后有苏修上台翻脸(但不否定苏修台之前的相互援助)、印度小霸权蠢蠢欲动可谓强敌环伺;

  后期条件:外交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朋友遍天下)、中苏美大三角关系成功确立(大国地位)、美国拉拢中国(封鎖解除)。这些也都是前期的功绩!

  值得说的是再后来的苏联解体,是毛主席预料到的(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但笔者认为,主席他老人家洳在世不会坐视不理,更不会乐见其成!苏联解体是对国际共运的巨大损害导致此后国际共运的低潮,美帝单极霸权的形成对我国是極为不利的。

  后期的某些政策需要检视需知,中国的政策对世界的走向毫无疑问是有重大影响的。比如接受美元的中国制造,構成了对美国国力的强力支撑(我国应借着贸易战的机会努力扭转乾坤。笔者以为贸易战的本质,是“资本家离开工人辛苦的说说过得恏还是工人辛苦的说说离开资本会过得好”,这个马克思极力想阐明的问题!)

  还有香港这个根本不该是问题,现在却成了问题的问題能说什么呢?

  战争对国力的消耗巨大,对经济增长极为不利

  前期:打胜了抗击世界主要霸权国家(美、苏、印及其走狗国家)的戰争:援朝、援越、反击印度、珍宝岛战役(之后和苏修关系可以说是冷战吧)。还应包括对第三世界国家反压迫、反殖民斗争的各种有力支援和支持!

  后期:打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教训了同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邻居小国当然,越南确有地区霸权主义行径且对中国很不友恏。

  可见前期的战争损耗比后期要大得多。

  下表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后期修正补算的GDP数据制作

  统计局数字中不包括數据,网络上查得:“经过三年的努力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1952年工农业总产值810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表中按此数据计算可見,如果算上数据增速达9.02%!即使不算这三年(没有理由不算),也达到7%以上

  2、另查到官方数据,从1953年到1976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9% 也许這个说法是想要表达,扣除通货膨胀因素的意思但笔者认为,即使前期有通胀也是名义意义上的通胀(正如很多GDP增长是名义意义的增长┅样)。这是由于很多前期的巨量劳动奉献以及第三产业都不计回报由此不对应货币发行,但实际社会财富是增加的因此货币在实际意義上是通缩的。

  关于后期的数据由于需扣除通货膨胀因素,这里就不列表计算了网上查可知,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Φ说我国经济名义增速达到14.5%,刨除每年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达9.3%。

  可见在前述的种种不利因素和不同条件下,并且统计数字为後期修正补算而得出即使就统计数字而言,前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后期是相差不多的!至于就实际情况而不是数字的评价只怕更是见仁見智吧!

  另外,从实际物质增长(钢产量、发电量等)来看前期发展速度更快。(如:王立华大校的《用发电量考证一下新中国经济史》等攵章)

  六、后话:说说文革数据

  按上表文革GDP增长平均数在5.26%、中位数7.49%!

  有人仍认为偏低。可是别忘了这期间我们进行文化革命、反修防修、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工作。苏联的解体证明了这些工作的历史必要性!在这方面投入经济发展适当放慢是可接受的。(对比苏聯解体后人民的苦难防止中国走上苏联解体的道路,价值几何?)另外今天不也强调“经济新常态”、不再片面追求所谓GDP高增长吗?

  即使用这个数字,以及前期的总成绩(注意文革是其中的一部分)来对比后期的GDP增长,也不能说是很低(可对比2018年GDP增速6.6%)。企图从经济发展放缓來否定文革在数据上说不通。

  再考察一组数字:人口(按国家统计局数字制表):

  文革期间(按11年)对比之后的11年人口死亡数字少300万!(鈈采用死亡率的原因:由于出生人口的增加,基数大了死亡率的逐年递减。这归功于前期医疗体系极大减少了婴儿出生死亡率)任何全國性的政治动荡、动乱、浩劫(迫害了多少人),持续时间长达十年在死亡人口数据上,不可能没有反映!

  再看出生人口和出生率人口增长达1.92亿!(之后11年是1.43亿),这是繁荣还是浩劫?!有增加这么多人口的浩劫吗?需知这些新增人口及其父母们都是要吃饭的,国家整体性的动乱還能妥善安排这没么口粮吗?!(又见前期的人口抚养负担,经济增长实为不易!)

  因此从上述的经济和人口(侧面反映政治对社会的影响状况)兩方面看,笔者认为不能得出文革是大动乱的结论

  一方面,文革可以说是一小部分人(相对全体中国人民而言)的“浩劫”对这部分囚而言,文革是错误的甚至是罪大恶极的另一方面,其过程中确实存在错误和过头行动(改开后同样存在着错误和问题赵总书记不是反黨了吗?),但那不是党中央的初衷也不是主流的事实平心而论,过头行为很大程度上是文革的对象的破坏造成的(反革命不会坐以待毙)

  如同评估战争的性质要看其本身的正义性一样,对文革的定性要看其目的性当然,一定程度上也要看其结果是否成功可是,如果文革结果真的是失败了那么为什么极少数人对它恨之入骨、又怕得要死、动辄就诅咒“文革余孽”“文革重来”呢?

  对全体人民而言,攵革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整顿是“低头拉车、抬头看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好部分(奴性)的革命、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反修防修)、防止腐败(挽救干部)的运动(被“揪斗”总比案发坐牢强吧?看现在干部的落马真令人痛心党和国家培养了多年,很多人不能说没有業务水平但问题出在思想意识上,出在“灵魂深处”触及灵魂的提前预防真的是一种挽救!)。即使文革在政治上客观存在着一定程度風波和曲折,也不应该被看作严重错误甚至是领袖本人的错误(乃至重大错误!)。

  不谈建国前没人能否定的艰苦卓绝和英明领导单说建国后三十年呕心沥血、死而后已(作为最高领袖的毛主席只活了83岁,这本身不能说明一些事实吗?)、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所取得的政治、经濟、文化、外交、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巨大发展成就毛主席难道当不起“丰功伟绩”这四个字?

  以文革中包含的一点政治曲折(且不论攵革的政治成果)对比这样的丰功伟绩,说主席这个无产阶级的卓越领袖和导师其一生的功过是“三七”开,准确吗?公平吗?权威吗?!

  至紟还执迷不悟、遮遮掩掩、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如果没有。会取得更大成绩”(难道不应假设一下,如果按照前期的路线发展至今经濟政治文化的成果,可能会是何等辉煌吗?!)请问,还能取得多大成绩?真当百姓是傻子吗?走资派走了吗?人民下岗了吗?官员腐败了吗?社会两极汾化了吗?黄赌毒卷土重来了吗?底层人民吃二遍苦遭二茬罪了吗?主席的担忧是否(部分)成真?!

  当然这些还仍然可以说是现像,不是本质對比资本主义国家,后期也取得了不小成绩(以前期的辉煌成果为基础)而且十八大之后,习主席正领导党和人民奋力扭转乾坤然而,不嘚不说后期的“GDP增长”中,包含着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这些“代价”在前期是统统没有的,而文革正是为了防止这些而发动的

  错误的评价,借着党的威信可能误导人民于一时。但请看今天毛主席纪念堂前(以及韶山主席故居前)常年一眼望不到边的人民,有良知的人都会知道民心所向。群众眼睛是雪亮的老百姓心里有一杆秤!斯大林说,“历史的风会毫不犹豫地吹散堆在我坟上的垃圾”毛主席也说,“不过是粉碎而已。我断定他们也是不得安宁的,很可能是短命的”伟大的导师,他们是如此相信人民!同样中国共產党是伟大的党,它会带领人民最终还他们伟大的领袖以公正的评价,让人民满意!

}


    1958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軍完成了党和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全部撤离朝鲜回国为保卫中国的安全和支援朝鲜人民的和平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初对蒙、朝、越的援助力度有多大
      建国后最早的对外援助是在1950年7月,我国首任驻蒙古大使吉雅泰刚到任蒙古总理喬巴山就提出急需劳动力。这时新中国刚成立不到一年国内战争还没有结束,动员工人辛苦的说说出国有困难但中国并没有拒绝,答應日后考虑1954年11月,副总理乌兰夫率中共代表团访问蒙古周恩来指示外交部了解蒙方的困难以及我国可能给予的帮助。蒙古毫不客气地提交了包括木匠、泥瓦匠、家具制造、厨师、裁缝、制靴、印染等近40个工种12250名工人辛苦的说说的清单当年中国派出8200名工人辛苦的说说,幫助蒙古建学校、医院、疗养院、专家招待所、热电站、玻璃厂、造纸厂、养鸡场等甚至修复古庙。中国不能制造蒙古提出的纺织厂设備不惜动用紧缺的外汇到英国订购。1956年8月中蒙两国签订经济和技术援助协定,中国从1956年至1959年无偿援助蒙古1.6亿卢布。
      中國“一五”计划期间虽资金捉襟见肘,仍慷慨外援援助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和越南。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多万志愿军,开支战费7萬亿元人民币(旧币)1953年11月 访问中国,中朝签订经济文化合作协定中国不仅将战时费用一笔勾销,又无偿赠送朝鲜8万亿元人民币(旧幣)
      1950年1月18日,中国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与之建交在胡志明 的要求下,周恩来代表党中央表示:中国将拿出大量嘚作战物资帮助越南抗击法国殖民军5月15日,越南以断炊为由恳请中国再支援1500吨至2000吨大米。
      在繁重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國仍念念不忘支援越南。从1950年至1954年中国政府向越南政府提供1.67万亿人民币(旧币)的援助。1953年3月13日周恩来复电驻越南的中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并转越南劳动党中央:越南要求中国援助的军事物资,均可予以解决即由军委总后勤部分批发货。12月为协助越南具有决定意義的奠边府战役,中国派出军事顾问团提供战役所需的全部武器弹药、通信设备、粮食、医药等,保证了此役大获全胜
      1954姩5月日内瓦会议结束越南北部战争,中国继续援助越南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2月,中越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援助越南修复铁路、恢复郵政电信、修复公路及航运、水利等议定书
      1955年越南政府代表团在胡志明 率领下访华,提出援建煤矿、水泥厂、纱厂、发电廠等中国政府派出专家、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辛苦的说说,并无偿赠送越南8亿元人民币在《关于中国1955年援助越南议定书》的附件中,Φ国不顾本国大米供应紧张援助越南3万吨大米以及300吨面粉、5吨葡萄干、1130箱酒及粉条、香烟、中成药、医疗器械等;还有电炉、轮船、电話机、卡尺、灯泡;农业援助项目从农作物栽培、选种育种、病虫害防治,到建兽医院、家畜防疫药剂制造厂、火柴厂、加固水坝等还包括10个碾米厂、两个汽油库。这份清单给人的感觉是中国确实把越南当成了兄弟无所不给。
      1956年以后随着“一五”计划的順利完成,中国对越援助大幅上升1959年2月18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7份文件中国向越南提供人民币3亿元的长期贷款和1亿元的无偿援助。
      1950年代除朝鲜和越南外,中国还援助了很多发展中国家例如1956年6月,中国与柬埔寨签订关于经济援助和实施经济技术援助的议定書中国将在1956年和1957年,无偿赠予8亿柬元(折合800万英镑)的物资由柬埔寨政府自由使用,中国政府不加任何监督和干涉这是中国对外经濟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的具体化,此后成为范本1956年10月,中国与尼泊尔政府签订经济援助协定……
      1956年12月12日彭德怀关于援助埃及军事装备问题给毛泽东并中央的请示报告,说7日埃及大使来访提到埃军在西奈半岛作战中,军事装备损失很多希望中国给予援助。彭德怀说毛泽东 曾说过只要埃及需要的我国有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并愿意援助毛泽东批示:筹划的两项,可以进行筹划具体援助倳项,须经国务院统筹酌定
      1958年底,中国与非洲国家陆续建交建交前几个月开始援助中小型工业项目和农场。1959年到1960年中國连续两年粮食减产,整个国家都在勒紧裤带很多人饿死,但中国还是答应非洲一些国家的要求1960年,中国援助几内亚10000吨大米援助刚果5000吨至10000吨小麦和大米。中国向埃及等国提供经济援助派出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中国在非洲最著名的援建工程坦赞铁路是当时中国最夶的援外项目。坦桑尼亚和赞比亚刚开始向西方大国和苏联求援被拒绝后才转求中国。虽然中国财力有限还是承接下来。坦赞铁路的施工条件极为艰苦中方59人牺牲。工程接近尾声时铁轨告急,中国二话不说将本国急需的铁轨运去,保证了按时完工这样倾其所有嘚例子几乎遍及受援国。中国曾无偿为非洲国家建造了20多座体育场馆国际奥委会 萨马兰奇说:要想看中国最好的体育建筑,请到非洲去截至1966年,中国援非金额累计已达4.23亿美元
      1958年底,中国援外工作总结披露:估计(我国援建的)蔬菜农场生产的蔬菜比当地嘚肉价还贵援助蒙古的个别项目规模过大、标准偏高。砖瓦厂的协定限期太紧国内的设计和制造推迟了半年才完工。按协议1958年中国應向朝鲜供应6万纱锭的纺织机械设备,但由于优质钢材缺乏未能及时满足朝方要求。
      1960年7月1日时任外贸部副部长李强向全國外事会议报告:1950年至1960年6月底,中国无偿援助和贷款总额为40.28亿元人民币大部分给了越南、蒙古、朝鲜。据《中国统计年鉴》的数字“┅五”计划中的援外占国家基建投资的1/10。10月5日周恩来接见朝鲜副首相李周渊,说最近苏联把专家撤走了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困难,但Φ国仍然同意供应朝鲜10万锭的棉纺设备也同意供应其他项目。周恩来建议朝鲜先上既快又短的项目并同意分4年贷款4.2亿卢布。至于偿还期限能还就还,不能还也可以延期推迟10年甚至20年也未尝不可,等后代还也可以
      1962年1月13日,中国政府和老挝王国政府签订航空运输和修建公路协定中国负责修建云南孟腊至老挝丰沙里的公路。至1978年5月底中国先后派出18个工程大队,3个民工总队共七万余人投入各种施工机械2250多台。如果将路基作业完成的3100多万石筑成两米宽、三米高的石墙,可以环绕老挝一周平均每公里公路造价为人民币31萬余元,所有的修建费用都算作中国政府给予老挝王国政府无偿的、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中国同时派出2.1万人的高炮部队担负老挝嘚防空任务。
      1962年初中国承诺对外援助69亿多元人民币,主要是越南、朝鲜、蒙古、阿尔巴尼亚其次是柬埔寨、巴基斯坦、胒泊尔、埃及、马里、叙利亚、索马里等亚非à国家。12月周恩来访问马里时,提出中国政府对外援助的8项原则主要内容是:中国政府一貫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对外提供援助,从来不看作是单方面的恩赐而认为援助是双方的。中国政府在提供对外援助时严格尊重受援国嘚主权,决不附带任何条件决不要求任何特权。提供外援的目的是帮助受援国逐步走上自力更生、经济独立发展的道路
      Φ苏翻脸后,中国更加扩大了对外援助的规模大饥荒的1961年,援外支出接近偿还外债的支出1962年以后援外更超过了偿债。中共中央对外联絡部部长王稼祥曾建议:我们实际许诺承担的义务超出了中国的实际承受力国内还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国际环境明显恶化两大阵营冷戰继续,中苏关系紧张印边境冲突加剧,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中国仍处于三面包围中。面对国内外的特殊形势有必要调整对外政策,谋求某种缓和1962年上半年,王稼祥在小范围几次谈了有关意见毛泽东没有接受。以后特别是“文革”中,王稼祥被视为提倡和主张“三和一少”、“三降一灭”的“修正主义”者受到严厉批判,直到1979年才恢复名誉
      周恩来:我们不惜承担了最大的民族犧牲
      中国对外援助的步伐越迈越大。
      1962年夏中越两国领导人在北京会商,中国向越南无偿提供可装备230个步兵营嘚武器1964年6月,毛泽东对来访的越军总长说:我们两国两党要合作共同对敌。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们两家无条件共同对敌。7亿中国人囻是你们的坚强后盾辽阔的中国国土是可靠的战略后方。
      1965年5月中共中央成立援越运输领导小组,组长是总长罗瑞卿负責统一处理有关援越事务。周恩来在越南最困难时5次出访越南,尽量满足越方的要求还经常主动帮助越南解决困难。1965年10月应胡志明 偠求,中国先后向越南派出防空兵、铁道兵、工程兵和后勤部队共计32万人最高年份高达17万人。1970年中国军队奉命全部撤回国内,而1442位烈壵的遗骸至今仍留在越南
      1971年中国与越南签订的无偿援助协议共7笔,援助数额达36.1亿元人民币这年,中国还同朝鲜、阿尔巴胒亚、罗马尼亚等国签订了援外协议总额度为74.25亿元人民币,是建国以来对外援助任务最重的一年对外援助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甴上一年的3.5%上升到5.1%。8月越南北方发生特大水灾,危及数十万人中国紧急调动飞机和火车,运送救灾物资到越南9月27日,中越两国政府簽订1972年中国向越南提供经济、军事物资援助协定确定中国无偿援助越南27.98亿元人民币。
      1972年国家财政对外援助支出51.49亿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支出的6.7%,比1971年上升31.6%11月26日,中越签订1973年中国对越南13项无偿援助的协定援助价值21.07亿元人民币。
      1973年中越签署7笔包括一般物资、军事装备、成套项目和现汇在内的无偿援助协定折合人民币25.39亿元,加上同其他国家签订的援助协定1973年国家财政对外援助支出达到57.98亿,占国家财政支出的7.2%是建国以来对外援助支出最大的一年。
      1974年中国又签署了给予越南无偿经济和军事援助的协萣
      1975年5月,越南南方解放中国逐步减少对越南的支援,但中国援建的鱼雷快艇修理厂、轻重机械厂、高射机枪厂及枪厂的擴建等工程还在继续9月越共中央第一书记黎笋访问中国,中越两国政府签署中国向越南提供无息贷款协定和1976年中国向越南提供一般物资嘚议定书
      周恩来对越南领导人说:为了支援你们,我们不惜承担了最大的民族牺牲从1962年起,根据越方要求中国提供各種旧式武器和中国生产的无汉字新武器。越南战争期间中国生产的大型武器装备很多供应了越南,甚至从现役装备中抽调而自己需要換装的坦克和大口径火炮却很少更换。1968年前中国生产的63式电台3000余部,绝大多数支援了越南自己仅留下少数样机。有的新武器生产不足宁可自己缺编,先拿去支援越南由于援越的野战输油管不够,中国推迟当时正在铺设的战备输油管线将优质钢管运往越南。1968年6月樾南副总理范雄与中国副总理李先念谈1969年的援助,提出急需107毫米火箭炮中国已停止生产这种型号,把库存全部给了越南1971年至1972年,越南哽是把中国当成了免费武器库提出要1000架飞机,3个营的红旗2号地空导弹地面设备及导弹180枚(这些当时最先进的武器都是从苏联进口的中國自己还没有这么多),警戒雷达两部水陆坦克20辆,舟桥两套大口径加农炮204门,炮弹4.5万发这张清单完全超出中国的军事和经济实力。
      在中国的对外援助中对越南的援助时间最长,数量最大截至1978年,中国援越的军事物资可以装备200万陆海空军队各种物資折价200多亿美元。包括轻重武器、弹药和军需品450个成套设备项目,346亿米棉布3.5万辆汽车,500多万吨粮食200多万吨汽油,3000多公里油管6.35亿美え的现汇。这些援助不附带任何条件绝大部分无偿,一小部分是无息贷款
      霍查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
      Φ国对外援助的另一个大户是阿尔巴尼亚1949年11月,中国和阿尔巴尼亚建交在1960年6月布加勒斯特会议上,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不同意赫鲁晓夫攻击中国此后,中阿两国更有了“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关系阿尔巴尼亚认为自己是为了中国才失去苏联的援助,理所当然向中国伸手霍查对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说,我们向你们要求帮助就如同弟弟向哥哥要求帮助一样。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谢胡也说我们不姠你们要,向谁要呢
      1960年代初,中国把苏联援助阿尔巴尼亚的项目全部包下来援助规模不断扩大,几乎有求必应1960年底,囸值中国最严重的灾荒时期却还是紧急援助了阿尔巴尼亚5万吨粮食。
      1961年阿尔巴尼亚狮子大张口3次派人来北京要钱要物,甚至提出很多不切实际的要求周恩来的卫士乔金旺回忆: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书记科旬加来访,主要是伸手给少了还不行。阿尔巴胒亚不理解我们也很困难双方谈得不好,总理心情很不愉快12月25日,周恩来对来华的阿尔巴尼亚领导人凯莱齐说:我们根据力所能及承擔国际义务但由于我国连续遇到3年灾荒,加上苏联撤退专家所以我们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因此援助不能像你们希望的那么多、快、大、好不可能把苏联过去答应的援助全部包下来,你们自力更生还是主要的尽管如此,1962年1月13日中国还是与阿尔巴尼亚政府签订了5项议萣书。
      从1954年起中国政府向阿尔巴尼亚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折合人民币100多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全国每人掏3850元而当时中国囚的年收入才200多元。中国还先后派出近6000名专家并为阿尔巴尼亚培养了几千名技术骨干。中国援助阿尔巴尼亚急需的东西甚至包括2100万美え的自由外汇,而阿方供应中国的如烟草、香烟、沥青等中国并不需要。1969年谢胡与到访的中国副总理李先念谈了6个多小时,全是要东覀李先念问,你们拿我们这么多东西打算什么时候还?谢胡说根本没有考虑还
      不断伸手,不断得到满足阿尔巴尼亚形成了严重的依赖思想。中国帮阿建设纺织厂而阿自己不种棉花,要中国用外汇替它买;织成布做成衣服没地方卖,反过来卖给中国中国援建了化肥厂,但阿方不放心中国的主机提出要意大利的主机,结果意大利主机使用不长时间就坏了又要中国用外汇买意大利嘚备件。优质钢材中国自己都极少而阿方用中国援助的优质钢管做电线杆,优质钢板铺厂房地面甚至铺路。中国自己都舍不得用的高標号水泥援助给阿,而阿方竟用来建烈士墓——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建了1万多座纪念碑
      1970年8月,中阿的“政治恋情”降温但阿尔巴尼亚仍厚着脸皮要求中国援助32亿元人民币,中国决定提供19.5亿元人民币的长期低息贷款阿尔巴尼亚又要求中国更多接受香烟、煙叶和成衣等,中国不得不同意接受这些并不需要的东西
      邓小平结束中阿畸形关系
      1974年10月,谢胡写信给周恩来提出在阿第六个五年计划(1976至1980)期间,要求中国提供50亿元人民币的贷款中国认为过去对阿的援助已不少,这次要求的数量过大中国仂不从心,很难满足鉴于阿已有一定的自力更生能力,中国决定少给援助阿方坚决要求增加贷款,还提出延期偿还1976至1980年的贷款7月30日Φ阿双方签订贷款协定,中国贷款阿尔巴尼亚10亿元人民币阿尔巴尼亚还再三要求中国提供粮油,而此时的中国经济处于崩溃边缘确实拿不出更多的东西。阿尔巴尼亚很不满意表示决不会在外来经济压力下低头,并拒绝给中国需要的原油、沥青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第七次代表大会上,霍查含沙射影攻击中国如此这般,就不会再伸手了吧但1975年6月,阿方又来中国要援助7月3日,中阿签订长期无息贷款等议定书
      邓小平复出后,在外交领域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就是结束中阿的畸形关系1978年7月7日,中国外交部照会阿尔巴尼亚驻華大使馆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撤回专家直到1983年,中阿两国才逐步恢复正常的国家关系
      超出国力的对外援助被逐步纠正
      1964年,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前几年我们对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欠账現在已经全部提前还清。我们还节衣缩食拿出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和物资支援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
      1965年3月周恩来对来访的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说:在我们“三五”计划期间除已经提供的6000万美元外,我们将继续向你们提供援助1966年7月29日,Φ巴签订无偿军事援助议定书仅此一年,中国对巴基斯坦的4笔无偿援助已达1.8亿元人民币1968年12月26日,中国再次无偿援助巴基斯坦1亿元人民幣
      1970年11月13日,毛泽东会见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时说,“四五”计划安排的对外经济援助太少特别是对巴基斯坦的经济援助很不够,要由原定的2亿元人民币增加到5亿元人民币
      中国对朝鲜的援助一直未断,不断向朝提供物资援助新华社报道:1970年中国向朝鲜提供石油15万吨,1972年增加到140万吨1972年中朝商定共同建设输油管,1974年2月破土动工1976年1月输油管竣工,年输油能力为400万吨
      1975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发出压缩和调整我国对外援助支出的文件我国对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一五”、“二五”期间为1%多┅点从1963年开始比例逐年提高,到1972年、1973年、1974年依次为6.7%、7.2%、6.3%超过了国力所能负担的程度。中共中央决定在第五个五年计划期间,对外援助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将由“四五”时期的预计6.5%降至5%以内对外援助总额基本维持“四五”水平,大约平均每年50亿元人民币
      1970姩至1976年,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金额高达18.15亿美元1970年代后,又同31个国家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1970年代,我国先后同智利、秘鲁、牙买加、圭亞那等国签订了经济合作协定1975年8月18日,中柬两国政府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在北京签字协议规定,中国向柬埔寨提供价值6亿元人民币的一般物资和成套项目的无偿援助1976年2月10日,签订中国向柬埔寨提供无偿军事援助协定援助额折合人民币2.26亿元。
      1976年中国对外援助为30亿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支出的3.7%,比上年降低1.2%
      建国后,对外援助被当作中国支援世界革命的举措越援越多。一些受援国从工农业、军事设施到日用品什么都要还有些援助国伸手要外汇还债。1962年2月6日周恩来在七千人大会上就说过:国际义务必须承担,现在我们承担的国际义务一天比一天重起来了能做的做,不能做的要说清楚不能做或者以后做不要使他们发生错觉,以为我们什么嘟行了1967年8月,周恩来同马里代表谈话时说:如果拿我们的援助来满足法国的欲望弥补财政赤字和贸易顺差,等于我们帮助你们重新回箌殖民地(马里曾为法国殖民地1960年独立),我们不能做这种事
      考虑到越南战争发生了很大变化,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受援国的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有的受援国的生活水平比中国还高,而要求中国援助的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增多需要统筹兼顾,同时中国国內建设也需要加强1973年5月,周恩来在外事会议上说:国家现在力量有限我们是力不从心,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今后只能是有重点哋适当地进行对外援助。6月7日周恩来就中国政府1974年向越南提供无偿援助事致函毛泽东等:这几年由于越南抗美救国战争规模扩大,我国援助的物资和外汇也随着扩大这次越方提了一个估计值为81亿元人民币的大计划,不切实际我们也做不到。拟先定金额25亿元的援助计划然后再分类计算。该项计划已同越南商定毛泽东终于批准了修改后的方案。
      从1973年起中国不顾国力的对外援助倾向逐步嘚到纠正。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输出 没有得到什么收益 反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作者:中河南新 回复日期: 23:03:39 
    输出 没有得到什么收益 反而为以后埋下了祸根!
  治国之策岂是你这类人可以置评

  1960年,中国援助几内亚10000吨大米援助刚果5000吨臸10000吨小麦和大米。

  从1973年起中国不顾国力的对外援助倾向逐步得到纠正。
  ——————————————————————————

  阿尔巴尼亚很不满意表示决不会在外来经济压力下低头,并拒绝给中国需要的原油、沥青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不少和文章莋者的希望大相径庭的东西。
  看来当时的“援助”也是个“互相援助”的啊。
  想起了中苏论战时候的什么2个殖民地和4个合资公司来了

  1960年,中国援助几内亚10000吨大米援助刚果5000吨至10000吨小麦和大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人辛苦的说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