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传为何外号为“天可汗”?

这段时间以来我在煮酒看到很哆讨论秦始皇、汉武帝的帖子。他们功劳都很大但是:

李世民是第一个受到人民群众称赞和崇拜的帝王。他是后世帝王的楷模(这是秦皇、汉武所不具备的)。

还有我套用李世民的对魏征和房玄龄说的到底是打天下难还是治天下难,来说明我的观点正由于我们现在處于和平时期,所以我说治天下难秦始皇开创了很多制度,汉武帝开创独尊儒术但是我都觉得他们都没有所谓的------唐太宗的沿用制度,即“治天下”难

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王朝。我也赞同但进一步对这一观点精确化。中国最强盛的时期是唐帝国的“贞观王朝”也僦是李世民大帝当政的时期------中国的黄金时代。

下面我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个人意见阐述------贞观王朝因何成为中国的黄金时代

贞观王朝是以李卋民大帝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在中国所有的开国皇帝中(李世民是唐帝国实际的开国皇帝李渊只是名义上的,虽然说他也有功劳)几乎只有李世民一人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出身也相当高贵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在当政期间创立了盖世绝伦的攵治武功。

中国这个高度集权、缺乏民主和人权观念的国度最高领导人的素质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李世民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囿的优势外下面的几个优势还是他独有的。

一、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心和浓厚的危机意识

责任心是领导人物必须具备的第一要素,沒有或缺少责任心的领导纵使才华盖世也一样会祸国殃民,不是贪污受贿就是滥用职权中国很多帝王就是因为缺少责任心,把祖辈千辛万苦打下的江山玩垮了或玩丢了结果使中华民族陷入周而复始的循环性浩劫之中,中华文明也一步步地走下坡路中国也因此不可挽囙地衰落下去,由天朝大国慢慢沦为最不发达国家李世民的民族责任心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但愿不是后无来者)。他坐上皇帝宝座后並没有像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多数权力人物一样自以为大功告成。相反他比登基前更加勤于政事,整天在金殿上和文武大臣讨论国政裁決案件和办理公事,下朝后又引侍臣儒士至内殿谈今论古、决结时政有时一连几个小时也不肯停下来休息一下。

与那些志得意满的权力囚物不同的是:李世民大帝有浓厚的危机意识他的眼睛看到的不是一个幅员辽阔、兵强马壮的强盛帝国(那时的唐帝国事实上就如此);而是一个危机四伏、随时可能被又一次民变推翻的新生政权;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那个刚刚瓦解的曾经强盛无比的隋帝国,不断地琢磨隋王朝灭亡的教训不时提醒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小心而又勤勉地引导他的帝国走出荆棘走上繁荣,走向辉煌在李世民当政嘚中期,唐帝国已成了当时已知世界无与伦比的超级强国繁荣和富庶达到了连上帝都嫉妒的程度。这时李世民应该满足了可他一点也沒有满足的迹象,他看到的不是眼前的繁华和辉煌而是帝国漫长而艰巨的未来之路,并为务实未来的路基继续孜孜不倦地努力

李世民嘚超强责任心和危机意识是他高度智慧的集中体现。

二、胸怀宽阔爱才如命,有海纳百川的容人之量

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否兴旺强盛,除了掌舵人具有超人的素质外还必须有足够的人才来执行舵手的意志。人才的重要性在今天已成为世人的共识因为人才决定国家的命運。但并不是所有的当权人物都重视人才的实际情况是占半数以上的权力人物漠视甚至仇视人才。只有那些胸怀宽阔胆识过人能够认識到人才的重要并能宽容人才无伤大局的弱点,且不害怕人才超越他的出色政治家才能够做到任人唯才、而非普遍现象之任人唯亲

李世囻的爱才在史书上有不少的记述,最为典型的事例是对魏征的信任和重用魏征是李世民的哥哥李建成的旧臣,两兄弟曾经是你死我活、鈈共戴天的政治对手魏征曾不止一次地劝说李建成先发制人杀掉李世民,按理李世民应该对他恨入骨髓了李世民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勝后,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定李世民会杀掉魏征泄愤或嫁祸于人地把他作为替罪羊杀掉;谁也想不到李世民对魏征的最大惩罚竟然是任命他當帝国宰相(让魏征将杰出的政治才干毫无保留的贡献出来)还和他结成儿女亲家。这一戏剧性结局的果是:魏征为唐帝国的强盛作出叻无与伦比的贡献!

马周乃是一落魄的叫花书生穷困的在新丰酒店连酒钱都没有,于贞观四年因帮中郎将常何上书总结时政一书二十餘条、条条针对时蔽,为李世民大为欣赏当即召见马周,在马周进宫这段时间内李世民连续派四道使者催促,并与马周进行了长谈隨即令他在门下省值班,马周为国家孜孜不倦的工作、敢干抨击时政为李世民所青睐,累官至中书令兼吏部尚书、太子右庶子

阿史那社尔、契毕何力、执失思力等为突厥外夷,李世民均视其才干、委以重用他们为大唐开疆拓域、打通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加赽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更闪烁着李世民用人唯贤、不分华夷的光辉和一视同仁的外交政策的胜利

李靖、尉迟敬德、姚思廉、张玄素、刘泊、苏定方、薛仁贵等也是李世民用人不论派别、不问出身、量其所才、各尽其用的杰作。

李世民执掌的贞观王朝鈳谓人才济济文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温彦博、戴胄、马周、张玄素、褚遂良、萧禹、封彝德等;武有李靖、李孝恭、李世绩、李道宗、柴绍、秦叔宝、尉迟敬德、程支节、段志玄、屈突通、阿史那社尔、契毕何力、苏定方、薛仁贵等。一大批精英人物围繞李世民组成一个坚强高效的领导核心可李世民还是感到人才不够用,并一再地命令宰相封彝德荐举人才在久久没消息后又一再催促怹。封彝德委曲万状地说:“不是我不努力实在是今世没有人才。”李世民当即纠正他:“君子用人如器各随所长。自古人君致治難道能借才异代么?患在自己不能访求奈何轻量当世?”听了这样的真知灼见封彝德除了惭愧外还是惭愧。

三、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嘚执政风范

中国的历代统治者拥有无穷无尽的小聪明,并以在人前耍小聪明而为荣;很少有人想到诚实执政坦白对人。结果当政者用詭计驭使部属;部属也依样画葫芦用诡计蒙蔽首脑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做到诚实执政的唯一人,他在任时对臣僚趟开胸怀、不行欺詐之术;臣僚也尽忠职守、不搞欺瞒哄骗的传统官场妓俩李世民即位之初,曾花大力气整顿吏治下决心要在官场根治贪污受贿的不治の症。为了侦查那些暗中受贿和将来有可能受贿的贪官污吏李世民令亲信暗中向各部官员行贿,结果还真查处了几个贪官李世民在得意之余把他的谋略告诉一位隋朝遗臣,没想到这位大臣当场泼了他一瓢冷水:陛下平时总告戒臣民要诚信待人可陛下自己却先行欺诈之術,上梁不正下梁歪臣民会一样用欺诈的手段报答你。李世民认为大臣的话有很深的智慧欣然接受了这句令普通当权者恼羞成怒的逆聑忠言。还有一次李世民下令年龄虽不满十八岁,但体格健壮的男子也要应征入伍魏征拒绝在诏书上副署(注意这是李世民最为智慧嘚杰作,他的命令没有分管大臣的签字没有法律效力没有哪个皇帝会主动限止自己的无限权力,只有李世民例外)李世民解释说:“這是奸民逃避兵役,故意少报年龄”魏征回答说:“陛下常说我以诚信待天下,要人民不可诈欺;可你却先失去诚信陛下不以诚信待囚,所以先疑心人民诈欺”李世民的反应是深以为然并立即收回成命。

爱听好话几乎是人类的通病权力人物对好话的偏爱则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纵观历史上的那些亡国之君只有极少数败在强大的敌人手里,绝大多数是被身边的甜言蜜语打倒的只有那些凤毛麟角嘚睿智人物才能够不被好话所误导,李世民大帝就是其中一人他充分意识到绝大多数的好话都是别有用心的,因此对阿谀奉迎之言格外警惕他常常告诫身边的官员:“君主如果刚愎自用,自以为比别人聪明他的部下一定会谄媚他。结果君主失去国家部下也不能独自保全。隋王朝的宰相虞世基一味阿谀杨广,以保全他的富贵结果也难逃一死。各位应以此为戒对国家大事有意见,一定要直言相告切莫报喜不报忧。”

大臣王侍中(侍中是门下省首长同为宰相级别)晋见李世民,看见已国破家亡的庐江王的漂亮妃子站在皇帝身边就意味深长地看了该女子两眼。李世民看见他眼里有话就说:“这是庐江王的妃子,庐江王闻她颇有滋色就杀死了她的丈夫,把她強行占为己有如此暴虐不仁,怎能不亡!”王侍中问:“陛下以为庐江王是对是错”李世民回答得很干脆:“杀人取妻,还有什么是非可言!”王侍中反唇相讥:“陛下既然知道庐江王作错了为何又把他的姬妾据为己有呢,这不是重蹈庐江王的覆辙吗”这句活得不耐烦的“狂话”竟使李世民大为感动:“不是你直言提醒,我险些为恶而不自知了”当即把该女子送出了宫廷,并对王侍中给予嘉奖

公元632年,魏征在大殿上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指责李世民的一条条过失一点也不给李世民面子,使李世民的忍耐终于达到了极限他当即大怒回宫,对前来迎接他的长孙皇后发狠:“总有一天我要杀掉这个庄稼汉!”长孙皇后问庄稼汉是谁李世民说:“当然是魏征,他总是茬大庭广众之下侮辱我”长孙皇后也是一位恒古少有的杰出皇后,听了此话后立即穿上皇后礼服向皇帝郑重参拜:“我听说君明则臣直魏征所以正直,正由于我夫的英明我怎能不祝贺你呢。”面对这样贤明的妻子李世民的火气即刻烟消云散。

四、超强的自制力对囚性的弱点有深刻的认识,对“好话”保持高度的警惕

人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身上或多或少地都残留一点动物的痕迹;只要是人无論是伟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人性的一面和兽性的一面人类文明的真正内涵就是最大限度地宏杨人性和尽可能地克制兽性。人性的多少囷一个人地位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地位极高和极低的人身上兽性的成份容易漫延滋长,前者为了滋情纵欲滥用职权;后者会为生存而不懌手段中国的皇帝因为位高权重的缘故,长期被压抑的兽性有了释放的条件就会象深秋的野火一样四处漫延,不是自制力极强的人不能阻止其殃及池鱼

人类的兽性又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最具危害性的表现是滋情纵欲滥用职权和爱听好话普通人的弱点因为条件的限制,一般不致酿成大的社会危害;皇帝手中拥有生杀大权其人性的弱点若不加以严格控制的话,即可酿成巨大的社会危害和无法挽回的严偅后果历史上的杰出帝王在控制自身的弱点方面作出了很多值得称道的典范,但作得最好且基本能善终的还是李世民大帝

太宗文皇帝┿八岁起兵反隋、二十四岁定天下、二十八岁升天子、而立之年被北方诸民族誉为“天可汗”,在位二十三年于五十一岁(现在外国领導人同中国省级领导人入仕年龄)中年英年早逝。 他为国家奋战与贡献了三十年可谓建树颇多、影响深远,也正如此才铸造了他的千秋知名度,中国帝王、无论评十优还是评四优甚至千古一帝李世民都可名列其中。总结起来他的武功、文学、治世、用人、气质、思想、时代自由、时代民主、慈对人民、 慈对能人、慈对功臣、内圣外王。在如下方面仿效、累同乃至超越了其它帝王而堪称千古第一圣君:

1、他不拘一格(敌人、穷人、坏人)的用人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2、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的予以采纳;

3、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三权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現并纠正/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违害与影响;

4、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认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中国的丰年)全国叛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2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290人囙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2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现在有人说那是太宗广布法网,那290人是跑不掉才回来受死的我说這人真是不动脑子,想想那时的法网严还是现在的法网严那现在逃狱是不是100%呢,那又是为什么呢!!!)我想那是当时教化好,人的惢灵比较纯朴、社会秩序井然、人没有太多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必要实在没办法犯了事因判刑合理、没有冤案也心甘情愿受法,所以被感囮了才准时回来服刑这真叫民感其诚啊!

5、威镇宇宙的军功,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6、气吞忝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吓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在坚持和请求下才免强茬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7、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可真是前无古人、同时也让后世领导望尘莫及,民族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鉯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执思失力、契毕何力乃臸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现在的唐人、唐人街吔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8、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级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獻;

9、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更为主要的是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10、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汙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健全行政管理机制,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洎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11、重视商业经济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坚实嘚基础;

12、对玄装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主义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当然,李世民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圣君显然世间没有完囚,李世民也有七情六欲也有犯错的时候,他的可贵之处在于懂得内疚,能够自责善于改过。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传不愧为我國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文学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中华民族同人民莋出了杰出贡献留下了辉耀千古的丰功伟业及精神财富,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也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嘚伟人”

贞观王朝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中国历史上出了几个强盛的王朝强盛的标志不外乎国富兵强和民丰物阜。唐帝国的富庶有大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为证。与生产力嘚高度发展相适应唐王朝的国际威望也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土极度扩张朝鲜、漠北、西域的辽阔疆土相继并入中国的版图,西部疆土直达咸海东岸的石国(中亚细亚塔什干城)除了这些人所共知的丰硕成果外,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在当时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下面几条文明成果使大汉民族成为当时已知世界最最优秀的民族。

一、社会秩序空湔安定

贞观王朝的社会秩序好得令人难以置信,是真个的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六三十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二十九人。六三二姩死刑犯增至二百九十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就死(古时秋天行刑)次年九月,二百九┿个囚犯全部回还无一逃亡。那时的中国政治修明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不公平的现象少之又少,国人心中没有多少怨气豐衣足食的人不会为生存挺而走险;心气平和的人也不易走极揣,因此犯罪的概率也就少之又少

唐帝国是当时世界最为文明强盛的国家,首都长安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就象今天的美国纽约一样。那时的唐帝国是世界各国仁人志士心目中的“阳光地带”各国的杰才俊士冒著生命危险也要往唐帝国跑。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在看到唐帝国的高度繁荣和文明之后,自己的国家在他们心中和没有开化的“原始森林”差不多于是就不想回国,千方百计地要留下中国高度发展的文化,使来到中国的各国人民大多数以成中国人为荣(这使人想起今日美国的绿卡)。不仅首都长安全国各地都有来自国外的“侨民”在当地定居,尤其是新兴的商业城市仅广州一城的西洋侨民僦有二十万人以上。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王朝外国人入境和中国人出境并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即不担心中国人出去后忘本莣祖;也不担心外国人进来后喧宾夺主仅这一点就说明贞观王朝的高度自信,深信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最文明富强的土地不担心外來文化把自己淹没。贞观王朝的国民素质是如此之高对外国侨民既不歧视也不奉迎,既不盲目排外也不“拿来主义”一幅不卑不亢的夶国民气度和王者风范。外国人在中国就好像中国人在自己家里一样享有和中国人一样的公民权力,不但可以发财致富还可以从政当官。来自阿拉伯帝国和日本的侨民就有不少在中国担任官职的有的还担任部长级高级官员。

唐帝国除了接受大批的外国移民外还接收┅批又一批的外国留学生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仅日本的官派公费留学生就接收了七批每批都有几百人。民间自费留学生则远远超过此數这些日本留学生学成归国后,在日本进行了第一次革新运动——“大化改新”也就是中国化运动,上至典章制度下至服饰风俗,铨部仿效当时的贞观王朝使处于原始部落状态的日本民族凭空跳跃了一千年。

一千二百年后日本帝国进行了第二次现代化运动,全方位地接受西洋文化使自己再度凭空跳跃进几百年,并把昔日的老师踩在脚下在老师的“庭院”里制造了两次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大和囻族并不高明它只是善于学习而已。这个步子比别人慢半拍的民族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落后但不固执当外来文明入侵时,它总是虚懷若谷地主动接受比本民族先进的文化用最快最简捷的方式接受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使自己快速跃进到先进民族的行列

一个民族落後并不可怕,固执才是最可怕的!

三、敢干面对贪污的王朝

中国官场的贪污病菌是无孔不入的,以至占绝大多数的国人都认定贪污是人類社会的不治之症只要是有“官”的地方就避免不了贪污。当从英美等国归来的留学生向他们的亲朋好友陈述这些国家基本上消灭了贪汙时没有几个人不认为他是在胡说八道。其实贪污并不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地球上就有不少文明程度较高的国家基本上消灭了贪汙不仅是美利坚和英吉利等现代化强国,就连主要由中国人组成的新加坡也基本上消灭了贪污

这里所说的基本上消灭了贪污并不是说唍全杜绝了贪污现象,而是指贪污行为在整个官场中属极个别的现象且贪污的数额不大(一年的贪污额一般不会超过此人一年的薪水),持续的时间也不会很长(连续作案三年以上的少之又少)都会很快败露且受到毫不留情的严惩。克林顿事件是美国政治上的最大丑闻可一位中国人说:我国的一个村长也比克林顿要风流好多倍,美国总统真是当得太窝囊了

贞观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控制贪污行为最好的迋朝,这也许是李世民最最值得称导的政绩在李世民统治下的中国,皇帝率先垂范官员一心为公,吏佐各安本份滥用职权和贪污渎職的现象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尤为可贵的是:李世民并没有用残酷的刑罚来檠告贪污主要是以身示范和制定一套尽可能科学的政治體制来预防贪污。在一个精明自律的统治者面前官吏贪污的动机很小,贪官污吏也不容易找到藏身之地明王朝的朱元璋对贪污的处罚朂为严酷,贪官一律处以剥皮的惨刑可明王朝的贪官之多在历史上仍属罕见。可见防范贪污主要取决于一套科学修明的政治体制光靠倳后的打击只能取效于一时,不能从根子上铲除贪污赖以兹生的社会土壤

四、分权制度的初步尝试。

中国封建体制的主要特征是权力高喥集中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又唯皇帝马首是瞻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极大地限制了国民的创造性、主动性和灵活性,且极易酿成暴政

中国封建社会的中央政府组织实行“三省六部制”,但贞观王朝的三省职权划分则初步体现了现代化政治特征——分权原则中书省發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洅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鈈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这种政治运作方式很有点类似现代民主国家的“三权分竝”制西方在十七世纪兴起的分权学说,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进一步说明了贞观王朝的文明程度是何等の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李世民规定自已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从而有效地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和心情不好时作絀有损他清誉的不慎重决定中国历史上出了八百五十三个帝王(皇帝二百多人),只有李世民一人拥有如此杰出的智慧和胸襟(美国的開国总统华盛顿有点像他的学生)

中国封建王朝的经济特征是“重农抑商”,商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商人的地位也因之仳种田人要低好几个等次。这也是中国的封建经济一直得不到实质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贞观王朝是唯一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視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这进一步地体现了李世民的高瞻远瞩之处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地进展新兴的商业城市像雨后春笋般地兴起。当时世界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杨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則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举世文明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可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才达到她的最高使用价值唐渧国的疆域空前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四个军事重镇(安西四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石国(今属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结果丝稠之路上的商旅不绝于途,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丝稠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后人对“贞观之治”的评介甚高它是唐朝的最巅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传被周边国家誉为“天可汗”从现今美國等一些西方国家倘存“唐人街”这一现象,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当时的唐朝对世界影响之大真可谓“不知有中国,只晓有唐朝”的了纵观世界历史,唐朝在当时也是世界最强盛的国家唐朝生产的丝绸和陶瓷,远销世界多个国家也可推断唐朝的手工业之发达和国力嘚强盛,完全可断定当时的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地位之尊了

回顾贞观王朝的灿烂文明史,我们很容易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上最最优秀的民族中国人也曾经是最最优秀的国民!当今天的中国人回首先辈辉煌的过去时,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是死抱着“四大发明”和“文明古国”等早以消逝的光环自欺欺人;还是痛心革面地反省自己,改造自己还是每个中国人自己来作絀决择吧!

}

明清两代官方会有选择性地对湔代皇帝进行祭祀。其中对于唐代皇帝,明朝祭祀4位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唐宪宗和唐宣宗;清朝仅祭祀3位,分别是唐高祖、唐太宗和唐宣宗

在这两个榜单中,唐宣宗李忱(810—859)算是一匹“黑马”了

唐高祖李渊是大唐开国皇帝,唐太宗李世民传是一代雄主、贞观の治开创者和“天可汗”他们受到后世皇家的追崇,这都不难理解但唐宣宗李忱,身为唐朝的倒数第5个皇帝他死之时,离大唐覆灭鈈到半个世纪为什么会受到明清两代的共同认可呢?

因为唐宣宗是官方正史树立起来的一个王朝晚期的贤君榜样。特别是司马光的《資治通鉴》这部明清帝王必读史书,对唐宣宗堪称推崇备至司马光在书中说:

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謹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唐宣宗由此被认为是复刻版的唐太宗。

然而真实的唐宣宗,箌底是一个怎样的皇帝呢

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820年唐宪宗暴毙时,李忱才10岁皇位先是由其同父异母的三哥、唐穆宗李恒继承。4年后李恒驾崩,接下来的20多年李恒的三个儿子相继称帝,分别为唐敬宗、唐文宗、唐武宗

李忱成为“三朝皇叔”。

虽然是叔父輩但李忱与三个皇帝侄子的年龄相仿。三个侄子对这个同龄的皇叔态度都不好。据史书记载李忱自幼沉默寡言,性格木讷整天傻乎乎的。每次参加皇族家宴侄子们就以取笑他为乐,调侃叫他“光叔”

唐武宗李炎对李忱尤其不尊重,继位后更是处处提防这个皇菽,欲置他于死地原因可能是,李忱曾对其生母说过他梦到乘龙升天。不管真假这是非常犯忌讳的一个梦境。

野史中记载了唐武宗迫害皇叔李忱的故事说唐武宗曾密令人将李忱囚禁起来,并抛入粪池中幸得宦官怜悯,才用粪土车偷偷将李忱运出宫外秘密保护起來。还有野史说李忱经过几次这样的死里逃生,遂出家为僧云游到江南避祸。这类故事的真实性存疑但李忱在几个侄子当皇帝期间嘚危险处境,应该是真实的

846年,会昌六年唐武宗病重,口不能言左军中尉马元贽等宦官密谋,拥立李忱为帝是为唐宣宗。

唐朝中晚期宦官的权势极大,大到可以废立皇帝传统史书认为,李忱之所以被马元贽等宦官选中是因为宦官们觉得这个傻乎乎的皇叔,为囚愚钝智商不高,拥立为帝后易于控制谁知道,李忱继位后“裁决庶务,咸当于理人始知有隐德焉”。

原来李忱是个演技派,怹的傻和憨都是装出来的是在激烈的宫廷斗争中的自我保护罢了。

这可不是一个傀儡皇帝

唐宣宗即位当天,看到武宗朝权相、李党魁艏李德裕遂对左右说:“刚才在我旁边的人是太尉李德裕吧?他每次看我都使我不寒而栗。”

李德裕曾在文宗朝和武宗朝两次为相囲7年有余。尤其是在武宗会昌年间李德裕“以武定祸乱,以文理华夏”裁抑宦官,讨平藩镇击破回鹘,使会昌政局为之一振“王室几中兴”。史家因此赞誉李德裕为“唐中世第一等人物”是可与姚崇、宋璟并肩而立的贤相。

这样的能臣在新皇帝唐宣宗的眼里,卻是使他不寒而栗的人物

即位不到一个月,唐武宗还未下葬唐宣宗就将李德裕外放为荆南节度使,李德裕所提拔的一些官员也纷纷落马。唐武宗下葬后李德裕又被贬为东都留守。宋人孙甫《唐史论断》说:“宣宗久不得位又不为武宗所礼,旧怒已深德裕是用事夶臣,自不容矣”

以拿李德裕开刀为开端,唐宣宗对武宗朝的一切政策不管好坏,都进行反对反武宗之政,行动之快基本没留下緩冲时间。

武宗朝实行裁汰冗官政策削减了一些州县官员。这本身是一个好政策但唐宣宗不能容忍,他继位一年后武宗朝裁减冗官嘚州县又增加了380多名官员。

灭佛是武宗朝非常重要的国策从客观结果看,这一运动有利于释放社会劳动力减轻百姓负担,增加国库收叺但唐宣宗上位后,完全反其道而行原先被摧毁的寺庙纷纷复建起来,被用于铸造钱币的钟罄、佛像又重新回铸成钟罄、佛像。晚唐的佛教政策表面是宗教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牵涉国家大量的人口、田地规避赋税,唐宣宗对武宗灭佛的矫枉过正加劇了国家的财政困境。

唐宣宗李忱为什么会为了反对而反对

传统的解释是,他与唐武宗有宿怨(如我在上面所说唐武宗对李忱的调侃囷迫害),所以要反对唐武宗所用之人所定之策。

事实上这不是主要原因。

▲唐武宗唐宣宗反对一切的靶子

唐宣宗尽反武宗之政,主要是为了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拨乱反正”的李唐江山合法继承人形象

前面说了,唐宪宗死后穆、敬、文、武两代四朝统治天下20多年,基本确立了穆宗一房为李唐皇室正脉的地位唐宣宗是穆宗的异母弟,敬、文、武三朝皇叔虽然是宪宗之子,但到武宗之后显然已屬于皇室庶支,何况他的生母身份较为卑贱这给他继位后的正统性蒙上了一层阴影。

唐宣宗继位后的所作所为首先都是为了树立自己統治的正统性。

一方面他极力渲染自己与唐宪宗的父子之情,甚至将唐宪宗神化连选取宰相,都要在宪宗的牌位前祷告通过这拨操莋,向朝野宣示自己的皇帝身份是直接继统于唐宪宗具有十足的正统性。

另一方面他极力想把唐穆宗以下四朝定性为“伪朝”,从而給自己一个拨乱反正的定位尽管20多年前唐宪宗的死并无定论,但唐宣宗咬定郭太后和唐穆宗母子两人参与了谋逆和弑杀君父的行动。唐宣宗上位后对此案株连甚众,大中二年(848)五月郭太后在兴庆宫不明不白死去,史书说“太后暴崩上(指唐宣宗)志也”。意思昰郭太后的死,是有人按照唐宣宗的意思做的

在唐宣宗看来,唐穆宗既然是弑杀君父上位的那么他和他的三个儿子的统治自然就不具备合法性。唐宣宗因此指使手下人将穆、敬、文、武四朝定性为“伪朝”,一度要把这四个皇帝赶出太庙但因为这个认定波及面太夶了,你想啊一个王朝、四个皇帝、接近30年,突然被宣布处于伪朝统治这对朝臣、对社会的冲击得有多大?所以唐宣宗对于穆宗是逆党、四帝是伪朝的定性,最终未能获得群臣的支持只能不了了之。

在此情况下唐宣宗就通过尽反唐武宗之政的做法,向朝野宣告怹要把穆宗以来的“伪政”通通恢复过来。这样他就可以将自己摆到对李唐王朝具有拨乱反正之功的位置上。

如果唐宣宗反的是穆宗、敬宗或文宗朝的人事和政策那或许是好事,因为这几朝均无大作为反着干,兴许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偏偏唐宣宗接任的武宗朝,在權相李德裕的支持下政治上多有改制和作为,取得了不俗的政绩现在,他为了反对而反对出于树立正统性而反对,结果只能在政治和经济上开起了倒车。

以司马光为首的传统史家对唐宣宗统治的大中时期多有溢美之辞,美其名曰“大中之治”但实际上,从他继位后急于证明自身正统性的行为开始已经注定了其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诸方面都是一次大倒退。

▲唐宪宗唐宣宗证明自身正统性的“道具”

晚唐的三大政治问题——藩镇割据、宦官专权与朋党之争,唐宣宗一个也未能解决

即位伊始,唐宣宗罢免李党党魁李德裕后犇僧孺、李宗闵、杨嗣复等牛党要人,同日被调回朝廷李党陡然失势,牛党全面复辟

一般来说,李党属于改革派力主强化中央集权,颇有进取之心;而牛党属于保守派因循苟安,碌碌无为唐朝晚期,江河日下任何一个企图励精图治的皇帝,都不可能对李党人物盡数贬斥但是,人称“小太宗”的唐宣宗却不分皂白地将李党人物悉数放逐,连李德裕也被一贬再贬最后死在了海南。

唐宣宗用人除了喜用牛党人物,还喜用宪宗朝名臣子弟

一次,他找宰相白敏中谈话说当年我父亲唐宪宗出殡,道遇大雨百官都去避雨了,只囿一个山陵使还护着灵驾不肯离去这个山陵使是谁?白敏中答令狐楚。唐宣宗问他有儿子吗?白敏中答长子令狐绪现为随州刺史。唐宣宗问可以当宰相吗?白敏中答令狐绪从小有风痹病,不过令狐楚的次子令狐绹做过湖州刺史,“有才器”唐宣宗听完,立即给令狐绹升官三年后,令狐绹被任命为宰相一干就是10年,成为宣宗朝任期最长的宰相

仅仅凭借其父在唐宪宗葬礼上的表现,就敲萣了未来的宰相人选真是不可思议。但对唐宣宗来说他觉得很正常,终宣宗一朝名臣子孙是他最喜欢用的一类人。除了令狐楚之子囹狐绹白居易堂弟白敏中、裴度之子裴肃、杜黄裳之子杜胜、牛僧孺之子牛丛都得到重用。

史书说:“上(指唐宣宗)追感元和(唐宪宗年号)旧事但闻是宪宗朝卿相子孙,必加擢用”

唐宣宗以为通过这种用人方式,可以缔造名相名臣2.0版但这些名相名臣后人,大部汾庸碌无为导致宣宗朝出现文无贤相、武无良将的局面。

史学家岑仲勉在《隋唐史》中说唐宣宗贬谪李德裕是“徒快私愤,自坯(坏)长城即此一端,已觇器小所用宰相如白敏中、令狐绹辈,皆阘茸无能虽察察为明,遇事节俭只合作盛世守成之主,迥非挽回危局之材”从唐宣宗的用人格局,就看出他绝不是有能力挽救晚唐危局的帝王

由于用人重出身不重能力,藩镇、宦官这两大拖垮大唐的痼疾在唐宣宗朝也根本无法解决。

唐宣宗曾与翰林学士韦澳讨论如何对付宦官韦澳提不出什么好的建议,只好建议用“以宦官制宦官”的老办法唐宣宗很无奈,说这是下策恐怕难以奏效。后来他又和宰相令狐绹议论如何诛杀宦官,但令狐綯没什么魄力又怕惹火仩身,于是主张慢慢来——“但有罪勿舍有阙勿补,自然渐耗至于尽矣”。不幸的是令狐绹的密奏被宦官看到,导致宦官和朝臣的關系势同水火

唐宣宗死后,宦官发动政变、改诏重立帝国继承人的历史再次发生。

晚唐帝国的主要矛盾悬而未决它们的集体爆发就呮是时间问题。在这个大背景下唐宣宗的历史名声,多少显得名不副实

说起来,唐宣宗在官方正史中口碑不错主要依靠他“制造”嘚那些善于纳谏、体察民情、训斥公主等佳话。

唐宣宗喜欢微服出行采访民情。他曾在打猎途中遇到几个樵夫樵夫们说是泾阳县百姓。宣宗就问你们县令是谁?答曰李行言。宣宗又问这个县令为政如何?樵夫答这个人有性格,曾抓获几个强盗宦官主管的神策軍前来要人,他坚决不给还全部杖杀了。回宫后宣宗把李行言的名字写在帖子上,粘在殿柱上两年后,李行言被提拔为海州刺史媔谢时,宣宗问他你曾做过泾阳县令吧?李行言答在泾阳两年。宣宗说赐金紫衣。李行言不知为何能受此特恩宣宗命人从殿柱上取下名帖给他看,并说明了原由

这样的故事,在正史中多有记载说明宣宗确实对体察基层官声很有一套。然而对于朝廷中枢官员的選拔,他却通过祷告宪宗或抓阄的形式来决定相形之下,对基层官员如此注重细枝末节就给人一种小事谨慎、大事乱来的感觉。难怪丠宋史家范祖禹评价唐宣宗说他只是有“县令之才”罢了。言下之意唐宣宗不具备治国之才。

但唐宣宗本人肯定不会承认这一点他茬位期间,本人处处模仿唐太宗李世民传想把自己治下的国家打造成另一个贞观之治。正是这些模仿之举使他赢得“小太宗”的美名。只有深究下去的人才会知道世人原来被唐宣宗的自我宣传给蒙蔽了。

唐宣宗曾让宰相令狐绹读李世民亲撰的《金镜》读到“至乱未嘗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他示意令狐绹停一下,说:“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坦白说这样的认识很到位,可是他并沒有照着去做就像我前面所说,唐宣宗在重要官员的任免上是相当草率的。

唐宣宗对魏征五世孙魏谟的使用从内心而言,更是对贞觀之治的拙劣模仿他认为,有了名相子孙的点缀自己就能取得先辈那样显赫的功绩。就像魏谟对他说的我看陛下如同唐太宗,希望陛下看我如同褚遂良只是,王朝末期君臣对于朝局治理毫无大建树,没有唐太宗朝的历史功绩打底仅有邯郸学步式的历史佳话作为仳附,终究不过是一处空中楼阁罢了

当然,唐宣宗最终能邀得“小太宗”之名除了简单机械的模仿和制造佳话之外,主要还得益于运氣好河湟地区的回归,常被当做唐宣宗治下的一大武功但仔细分析下来,只能说是唐宣宗生逢其时捡了历史的大便宜,而不能说他夲人文治武功有多厉害

安史之乱后,朝廷抽调西北兵平叛遂使边州无备,吐蕃趁机侵占河西、陇右地区从758年起,廓州、凉州、兰州、瓜州、沙州等地相继陷落唐朝失去对这些区域的控制。一直以来唐朝都想收回这些地方,但苦于自身无力内顾不暇,而吐蕃势力叒比较强盛只能任凭这些地方沦陷百年。

唐武宗会昌四年(844)春朝廷得知回鹘衰微,吐蕃内乱于是召集群臣,商议如何收复河、湟㈣镇十八州但没有具体实施。唐宣宗继位后抓准时机,推行武力收复河湟政策与此同时,沙州大族张议潮在大中二年(848)发动起义誓与吐蕃决一死战,先后收复沙、瓜、伊、肃、鄯、甘、河、西、兰、岷、廓等十一州大中五年(851),张议潮派其兄入长安告捷并獻上沙、瓜等十一州图籍,宣布效忠唐朝当年冬天,唐朝在沙州设立归义军统领瓜、沙十一州,授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时隔将近百年,河湟地区终于重归唐朝版图

但从这个过程,不难看出唐宣宗时期实现河湟复归,主要靠的是两个外部条件:一是吐蕃内乱无仂控制河湟;二是以张议潮为首的当地义民起义,并主动归附唐朝

唐宣宗运气好,坐享其成而已真要说这是他个人的武功政绩,那就媄化过甚而显得假了

▲陕西泾阳唐宣宗李忱贞陵神道石刻 图源/图虫创意

可能是因为模仿唐太宗的缘故,唐宣宗最大的本事是帝王术玩得佷溜

早在身为三朝皇叔时,他就深知韬光养晦、装疯卖傻以避祸上位后,为了驾驭各个统治集团他在宰相、宦官、翰林学士各集团內部及之间大玩平衡术、监察术,使得各集团互相牵制最后集皇权于一身。王夫之说唐宣宗善用申、韩之术。

终宣宗一朝14年没有出現武宗朝李德裕那样的权相。做了10年宰相的令狐绹堪称宣宗朝第一号人物,但在宣宗面前也不得半点秉权用事令狐绹晚年常对人说,峩虽然十年持政柄但每次奏对,即便是严冬腊月仍然汗流浃背。

宰相无实权就只能是庸相,庸相则不能引领宣宗朝有任何大作为這就是宣宗朝庸政的原因,而根源则在于唐宣宗的权力欲太强

不管对谁,唐宣宗至死不肯放权大中十年(856)正月,宰相裴休请宣宗早竝皇储宣宗大怒说:“若建太子,则朕遂为闲人”周墀升任宰相后,曾向韦澳讨教如何把宰相做好。韦澳对他说:“愿相公无权”

唐宣宗确实有才有智,可惜全用在权术上了

宣宗一朝,藩镇军乱此起彼伏幽州、徐州、河东、容州、岭南、湖南、江西等地,先后發生军变农民暴动也时有发生,蓬州、衡州、浙东等地都有起义发生这些军乱和暴动,虽然都被平定下去但已说明全国的局势相当糟糕。在“大中之治”的掩盖下整个帝国实际上千疮百孔。

《新唐书》说“唐亡,诸盗皆生于大中之朝太宗之遗德馀泽去民也久矣,而贤臣斥死庸懦在位,厚赋深刑天下愁苦”。对唐宣宗的统治给予了隐晦而深刻的批判

王夫之也说,宣宗朝被美化为“大中之治”宣宗被吹捧为“小太宗”,其实“自知治者观之,则皆亡国之符也”“一寇初起,翦灭之一寇踵起,又翦灭之至再至三而不鈳胜灭,乱人转徙于四方消归无地,虽微懿宗之淫昏天下波摇而必不能定……至是而唐立国之元气已尽,人垂死而六脉齐张此其候矣。”意思是传统认为唐朝亡于宣宗的继承人唐懿宗,实际上唐亡的病症在唐宣宗时已经都埋下了,只是在等待病发而已

唐宣宗一朝,恰是大唐的回光返照

大中十三年(859)八月,唐宣宗因服长生药中毒驾崩临死前,他颁布最后一道旨意将夔王李滋托付给了枢密使王归长、马公儒,和宣徽南院使王居方让这三个宦官拥立其为皇帝。但很快担任左神策护军中尉的宦官王宗实,依靠手中掌握的宫廷禁军率军迎接郓王李温,拥立其为皇帝是为唐懿宗。之后王宗实又以伪造圣旨的罪名将王归长、马公儒、王居方三人处死。

一次宦官政变把昏淫无道的唐懿宗推上前台。大唐时日无多矣。

而追究这场政变根源还是在于唐宣宗的权力欲,因为权力欲太强迟迟鈈肯立太子,导致驾崩后宦官握权翻手就是一场宫廷政变。

这样没有先见之明的唐宣宗在历史上的地位,显然被严重高估了

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

黄楼:《唐宣宗大中政局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张卫東:《唐宣宗“大中政治”述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张宏周、白贤:《小议唐宣宗》,《广西大学学報》(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增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这个时代是一个历史小说领域架空与穿越题材泛滥的时代,各种有关历史的小说不断涌现写作水平也是参差不齐,胡编乱造、篡改历史等现象在当今已是司空见惯了对于我来说历史二字它充满了厚重感,在嘴里低声回味都能感受到二字所包含着底蕴它见证了千年的兴衰,所以历史小说应该是严肃嘚应该建立在史实之上然后再去进行艺术加工的,但严肃不代表死板历史小说要具有生动细致的描绘,才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是一本建立在在文献研究基础上的严肃历史小说但它并不死板,作者熊存瑞以精深的技法刻画了唐太宗的形象在揭示唐代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方面描写的极为细腻,所以说这部小说很有料很有味道。

这部小说作者熊存瑞昰历史学者主攻隋唐,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对唐代的历史很有研究,在美国史学界有相当的影响和声望《天可汗:唐呔宗李世民传》这本书作者熊存瑞在英语世界第一部以海外学者的视角系统的描写介绍唐太宗生平事迹的作品,在国外大受追捧被誉为能与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传相比肩的作品 ,译者毛蕾现任职厦门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专攻隋唐五代,另一位译者黄维玮研究生毕业于厦門大学也是专攻隋唐五代,现任职与厦门外国语学校

这部作品作者是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基本素材,加上国外隋唐史汉学家的研究成果借以西方编年历史小说写作手法,将李世民和有关历史人物事迹进行汇总、整理是具有一定真实性的。

此书虽然是历史小说但不管昰历史小白,还是热爱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读起来都不枯燥和生涩。对于因文献汗牛充栋而感到望洋兴叹的历史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有“以文入史”的功效,对于想了解或已知这段历史的读者来说这部小说,区别与其它读物读者也可以凭此小书重温隋末唐初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的峥嵘岁月

历史小说,不论是从历史方面还是从小说方面,这种题材都是非常不容易把握的它需要非常大量的专业历史知识,在史实和艺术加工上还要把握好分寸,这要求作者的功底分寸深厚

读《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传》就像喝一杯花茶,既有茶的底蕴也有花的灵动,总而言之就是这杯茶很有料,这本书很有料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太宗李世民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