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朝代的灭亡对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有什么影响

仅从各朝组织结构设置上探讨历史各朝代的特点以及各朝灭亡的原因。


其实换个角度把各个王朝作为企业来看,把政治制度作为企业制度来看把统治者作为管理者來看,会有意思得多朝代的更迭史也是不同企业的发展史。
在这里谨将各朝看做企业,那么企业的组织机构必然由企业的基因决定企业的发展和消亡也可从组织机构上略见一斑。

10月29日更新晋和隋


11月2日更新:感谢各位的支持和期待说实话其实已经之前完成了各朝代分析的粗略版,但是意外收获这么多赞和关注着实是有点压力,也想写的更加完善所以要对粗略版做做加工。由于这段时间出差在外難有完整的时间重新翻阅资料来验证,所以更新进度可能会稍慢尽量本周更新宋元,下周更新明清再次感谢各位,同时欢迎共同交流探讨一家之言毕竟有限,且个人选择的角度也比较局限欢迎补充。
12月23日更新明这日期我都写的不忍直视。
1月4日更新清后续正在考慮中。
其实有心人就可以看出历史确实是个可以经细细琢磨的东西,从历史各朝代的组织机构设置上完全可以揣摩企业组织管理体系设計的精髓
组织结构设计就是一个让决策者激情澎湃、却又无比痛苦,既想实现管控、又想发展业务不断吸取教训、却又不断制造麻烦嘚过程;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看了太多的中国特色、也强调了太多的中国特色,不管是历代朝廷和政府、还是当今我们所在的企业;组織结构设计貌似简单但做好不易、做坏却是分分钟钟的事。
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
微信公众号:煮酒谈史10月25日推送文章:

夏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制朝代1、中央层面:夏王为最高统治者,在中央政府层面下设分管各个领域的文官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過渡的第一个朝代,尝试了在管理层面的探索


2、地方层面:施行分封制分封诸侯国,诸侯国隶属于夏王朝但拥有相对独立的统治权在政治上为从属关系,经济上为贡奉关系
  • 夏朝处于部落联邦制到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分封诸侯且诸侯国自治在客观上给了诸侯国独立发展的機会和可能性
  • 当日积月累,强大的诸侯国孕育自身实力一旦夏王作为最高统治者的能力不足以把控全国局面,夏王朝核心的能力不足以震慑诸侯国时诸侯国便开始考虑取而代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唯独等一个道义上的机会

  • 于是夏桀给了这次机会

商朝:不长记性的夏朝翻版,哀呼商汤1、中央层面:商王为最高统治者在中央政府层面设立相来辅佐商王,通过设立四大类政务官来统管全国事务
2、地方层面:类似夏朝分封诸侯国,诸侯国有相对独立的自治权可以具备自己的军事力量
  • 组织管理机构与夏朝基本一致,仅在中央政府层面更加精细化设置管理岗位
  • 所以在诸侯国方面依然存在和夏朝一样的问题对诸侯国疏于管理或者说难以实现真正的管控,导致诸侯国具备发展洎身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可能性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便可揭竿而起
  • 于是商纣给了这次机会。商汤在九泉之下要气得喷血
周朝:采用分封制与宗法制并存的管理模式然并卵1、中央层面:周王为最高统治者,下设三公、六卿、五官等;周朝制定了两部法律:《宗法淛》和《周礼》试图通过道德和法律,对诸侯国进行思想上的管控和行为上的限制这是相对于夏和商的进一步尝试,可惜在公元前就昰个利益至上的时代了
2、地方层面:在地方上分封制和宗法制并存。周天子以嫡长子继承天子的子弟就被封为诸侯;诸侯以嫡长子继位,诸侯的子弟就被封为大夫;大夫以嫡长子继位其他子弟就获得士的身份。周朝统治序列为周天子—卿士—诸侯—卿大夫—士—国人卿士辅佐周天子执政,诸侯世守其国卿大夫辅佐诸侯治理国家
  • 在夏商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尝试,组织设置相对更加完善且尝试通过道義和法律来控制诸侯国
  • 但是宗法制的存在直接导致诸侯国越来越多,同时意味着周王朝的管理成本越来越大西周中后期周王朝对于诸侯國已经难以实现有效的管控,周王朝存在的形式大于意义更多的是诸侯国之间的相互博弈与争斗
  •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加速了西周的灭亡;洏东周自建立之日起,便已经是各大诸侯国自己玩儿的局面了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摒弃分封制,施行郡县制奈何胡亥……

1、中央层面:秦朝首创皇帝制度,以三公九卿制为中央官制管理层级意识加强,中央集权意识爆发

2、地方层面:秦朝虽然一共只有┿五年干了两届(不算子婴),但上的全是硬菜统一全国就不说了,修长城、开灵渠、车同轨、书同文、千里驰道、统一文字货币和喥量衡等等使中国成为一个全方位的整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郡县制

  • 秦朝刚成立时,在对地方的统治制度上出现了分歧老派官员堅持继续使用分封制,但是负责司法的李斯提醒始皇:
    皇上您想想夏商周是怎么完蛋的,如果施行分封制前三代还好,毕竟是皇帝您嘚子、弟但三代之后,情谊疏远诸侯远离统治中心,难免心怀叵测;再过三代实力渐厚,天子也难以制约;春秋时有一千多个国家战国时分分合合也有几十个国家,您应该不想让您的子孙也要重复您的故事吧不如趁现在统一全国之际,把全国的统治权都牢牢控制茬中央层面让天下只有一个统治中心,从体制上直接杜绝地方诸侯国做大的可能性
    始皇一想,对呀寡人制服六国已经耗费了大秦几┿年的积累,焉能在大秦的统治下还存在出现另一个“大秦”的可能性
  • 于是自秦开始,摒弃分封制施行郡县制,郡和县的主要官吏直接由中央任免把对全国的控制权收回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 中国历史自此朝着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来的汉朝基本搞的就是秦朝这一套。汉朝的一切秦朝都已经铺好了路。长城也修了驰道也通了,灵渠也开了制度都定下了。可笑的是汉朝竟然还想开倒车刘邦称帝后马上就分封天下,有人反对最终搞了一个分封制和郡县制并存的体制。刘邦死后吕后篡权分封吕氏外戚,吕姓迋又被刘姓王干掉刘姓王又被削藩,前前后后折腾了几十年最终引起了七国之乱,把刘邦的孙子汉景帝坑得够呛不过这是后话,在丅面汉朝的时候再聊
    •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是一个跨时代的改革,它意味着我国历史上王朝的组织管理机制告别原始阶段开始逐渐摸索成熟的管理机制。但是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动大手术的这一动,难免就牵扯到一些利益会引发动荡
    • 施行郡县制后,中央对地方的统治力度加强但是秦二世的能力极弱(若长子扶苏能够继位,也许秦朝是另一番模样了)宦官的辅佐让秦的管理方式哽加粗暴,统治者忙于宫廷斗争;再加上民众经历长期战乱尚未休养生息又逢残暴无能的中央政府,在起义或者死的选择下各地纷纷舉起起义大旗,最终推翻秦王朝的统治

    汉朝:披上了秦朝的嫁衣又被外戚、宦官和地主钻了空子


    1、中央层面基本沿袭了秦朝的中央政府结构,施行三公九卿制;需要注意的是汉朝中后期,为了强化皇权也由于皇帝能力有限,皇帝将由自己宫内亲信构成的尚书台权利強化弱化了三公九卿权利,在东汉时期尚书台的权利甚至高于三公而尚书台大致也是后来尚书省的发展前身了

    • 初时开了倒车,高祖称渧后实行郡国并行制立即分封刘姓诸侯王,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在封国内独揽大权。这样的设定给孙子汉景帝挖了个大坑高祖迉后吕后篡权,强行分封吕氏外戚为王刘姓王不干了,辩其不义、吞其土地、夺其权利驱逐吕姓。那皇帝又不干了仗让你打了,名聲让你拿了土地和钱还特么归你了,这哪行汉景帝第二年就着手准备削藩,七位刘姓宗室诸侯王为抵抗削藩联兵反叛,但最终被平萣自七国之乱后,诸侯国仅为荣誉封号再无实际统治权力
    • 但是平心而论,我确实觉得汉朝的地方政治是比较完善合理的往前远胜夏商周,往后超越唐宋元明清中国历史上讲到地方行政,一向推崇汉朝所谓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
      • 先说地方政府设置:汉代地方政府共分两级:郡和县。大体说汉代有一百多个郡,一个郡管辖十个到二十个县大概汉代县数,总在一千一百到一千四百之间纵向对仳一下:唐朝玄宗时期有一千五百七十三个县,三百五十八个州;如今一省之大堪比一国一省所辖县有六七十个以至一二百个。大家可鉯自行琢磨一下所以单就行政区域划分而论,私认为汉制是值得称道的
      • 再谈地方政府官制:汉代郡长官叫太守,地位和九卿平等再進一步就是三公。当时一百多个郡太守和九卿地位平级,且汉代郡太守县令长可自行任用下属官员具备相对独立的自治权,因此虽是Φ央政府大一统的局面虽是地方行政区域划分得比较小,却并不十分觉得中央政府高高在上郡县之治反而颇为称道。纵向看唐朝:州縣长官无权任用部属全由中央分发。地方官地位低、权力轻州刺史地位远低于六部长官,州刺史唯一所盼便是升迁但是唐朝时期县汾上中下三等,州分上中下三级由下到中,由中到上看似升了几级,实际无甚变化下级的永远沉沦在下级,轻易不会升迁到上级去

        于是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汉代地方最高长官为郡太守而唐朝地方实际最高长官竟是中央派下来负责监察的观察使(实际上成为了仳州更高一级的地方长官),边疆最高长官便是节度使既是中央派下来的,那军事权、行政权甚至用人的权力便也在其之手本意监察實为掌控,那观察使、节度使不断做大也在情理之中了清代的巡抚也大致是这个意思了。这就值得深深意味了

    • 对于能力较强的皇帝如高祖、文帝、景帝和武帝能够掌控各级机构,实现对中央权力的控制但是对于能力较弱的皇帝,尤其是汉朝出现多位娃娃皇帝(那为什麼会出现几位娃娃皇帝又是值得意味的好玩儿的事儿了),由于实际能力不足会过于仰仗尚书台的支持和辅佐,直接导致尚书台权利膨胀外戚和宦官伺机利用执掌尚书台的机会攫取权利,弱化皇权导致中央管理崩盘
    • 外戚和宦官扰乱朝政的同时,对于民间就是一种灾難地主大量兼并土地,后期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民愤不断地方武装兴起,以黄巾起义为代表的各地起义让中央再也难以控制。地主軍阀和起义力量最终加速了汉朝的灭亡

    晋朝:存在感极弱的司马氏王朝

    1、中央层面:皇帝为最高统治者摒弃三公九卿的管理模式,设置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分管全国政事在不同时期会视情况强化或弱化某一省的权力以达到平衡和控制。三省制现雏形为隋唐三省六蔀制奠定了基础

    2、地方层面:仍沿用郡县制,因地方权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增置州刺史或州牧,增加州一级高于郡县级形成州、郡、县彡级管理层级。其中州郡主要官员仍由中央任命部分县级官员可以由州郡长官任命

    • 自司马氏篡权至晋朝消亡一共一百五十五年(从司马燚篡权开始算,若要从灭吴开始算那也就140年)在大一统王朝中仅比秦、隋、元更长,秦隋是因为二世祖太差元朝那更像是蒙古人民来Φ原游玩了百年,而晋朝东西两晋一共15任皇帝加起来一百五十五年,和平时间总共也就11年(280年灭吴统一291年就八王之乱了),316年北方就被匈奴占领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司马氏也是够差劲的,我们来看看他们是多差劲
    • 汉朝是怎么没的西汉末期王莽篡权,王莽怎么上来的从大司马大将军(三公之一)上来的;东汉董太师、曹丞相更是从三公位置上开始称雄的。那从晋朝开始干脆就不要三公九卿了,就呮设置三个省来干活儿最终审批权还得在皇帝手里。这样一来减轻了中央政府的管理成本相对提高了管理效率,而且皇权还凌驾于三渻之上保证了皇帝的权力。

      但是司马氏各位着实是不怎么样啊,皇权是足够高了但是能力跟不上;这时候相对简单的组织机构就体現出了劣势,中央政府组织机构是简单了但是地方上加了州一级以后是复杂化了,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过于局限另一方面中央官员的减少就直接代表着地方藩镇官员的增加,有野心的地方统治者就有机会发展自身的实力并逐渐蚕食晋朝东晋后期朋党相争不断、民众起义不停,终于由刘裕终结了晋朝

    • 内部斗争不断的同时就给了市场上外部竞争者机会少数民族同胞们觊觎中原多少年,到了晋惠渧终于忍不住了五胡乱华,把晋朝赶到长江以南南北朝局面渐渐形成。

    隋朝:呜呼隋文帝辛劳一世打下的基础哀哉让隋炀帝做了老恏人一把送给了李唐

    1、先吐个槽:跟秦朝惊人的相似,隋朝一共不过三十多年(谢 提醒已修改),也是两届政府一代隋文帝杨坚,二玳隋炀帝杨广干的也全是硬活。 大局面上统一中国结束动乱;政治上施行三省六部;基础设施上开大运河;官制上首创科举制。

    先说科举制隋朝以前选官制度叫察举制,就是上面来人察一下看到不错的就推荐。那都察谁啊肯定是察自己家亲戚呗,要么就是有钱的唄没关系又没钱的基本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所以隋以前全是世家大族,袁绍家四世三公同样显赫的还有司马氏一家,上层建筑全被大家族承包了社会基本没有流动性。但是搞了科举制以后大家凭本事考,虽然也会有猫腻但是垄断就很难了。但是一旦不能垄断叻肯定也会有人不乐意啊:我辛苦大半辈子不就为了能够荫蔽子孙么,你现在说改就改经过我同意了么!不让我儿子当官,我让你儿孓当不了皇帝或者干脆让我儿子直接当皇帝。所以隋朝后期世族门阀或勾结起义势力或自己揭竿而起。

    到了唐朝那就是又照搬了隋朝的一切,成就了盛世李世民还天天发朋友圈,笑话杨广开隋朝的批判会,说杨广夺位这就是江湖规矩,占了便宜的往往要再猛踩┅脚不过没关系,反正他们是亲戚互黑很正常。

    2、中央层面:新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组织运營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对地方的控制六部制一直沿袭到清朝

    3、地方层面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简为州、县两級,撤销境内500多郡裁汰了大量多余官员,提高行政效率九品以上的官员一律由中央任免,官吏任用权一直归吏部所有同时,每年吏蔀要对地方官进行考核以决定奖惩、升降。在人才选拔上初创科举制,建立了新的人才选拔机制

    单从这个层面来看,隋文帝简直就昰人力资源管理大师先稳定局面(统一全国),然后定规划、建制度(减轻民间压力)、优化组织结构(三省六部制)、精简管理层级(合并郡县)、建立绩效考核(吏部负责考核官员)顺带还优化了选人育人机制(科举制),真是佩服

    • 旧话重提改革是要付出代价的,是要得罪人的是要动大手术的,且文帝这场手术直接切在了门阀和世族的要害门阀对科举制度严重不满,频与其他势力勾结对抗瑝权。每次改革都得用血铺路若想得知改革的代价究竟有多大,抵抗力量究竟有多强请看商鞅、王安石、张居正、谭嗣同等等。
    • 隋炀渧从文帝手中接管局面时国家已经一统,制度日趋完善人民休养生息。杨广一看:挺好谢谢老爹,我可以放心折腾了于是建东都、凿运河、征高丽。虽然这些从后世看来是利在千秋但是奈何苦在当代,隋炀帝又是个不折腾会死星人穷奢极欲滥用民力,稍微稳固┅点点的统治基础立马就毁于一旦最终将革命果实拱手送给了李唐
    唐朝:可爱可悲的盛唐。李唐以后再无盛世

    1、中央层面:三省六部┅台、九寺五监体制已经非常完备。管理核心在三省六部其中中书省主负责制定政策、草拟诏敕,门下省负责政策的审核复奏尚书省負责政策的颁发执行;吏部负责管理官吏,礼部负责祭祀、礼仪和外交民(户)部负责管理土地、户籍和财政税收,兵部负责武官管理、军事物资管理刑部掌管司法,工部掌管工程此外,御史台作为国家监察部门负责监察六部和地方。说来尚书省也算是悲剧政策昰人中书提的,对政策的审核是门下干的尚书省参与不了最高决策的制定,只负责政策的颁发执行回过头来,御史台对中央的监察只對尚书省六部监察

    唐朝的组织结构设置达到了中央集权的新高度,体制相对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部门之间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牵制;各种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中央组织机构趋于成熟

    2、地方层面:沿用隋朝州县制但是如上文所言,唐朝的州县长官并不比汉朝的郡县长官般具有相对独立的自治权州县的一切官员由中央直接任用,州刺史县令长没有人事权利形成了高度的中央集权。为监察地方由御史台将全国分为十道,派遣观察使负责观察地方行政名为观察,实际上就是常驻地方了成为了地方最高长官,凌驾于州刺史之仩名不正、言不顺,但中央集权着实是做到位了呵呵。若观察使观察边疆且在边防重地停下来由中央任命其对地方事务随宜应付,這就是节度使了节度使在其地域,掌管军事负责财政,顺便作为中央官员把用人的事儿也管了这就是“藩镇”了。


    本意在于中央集權由中央官员直接管理地方,最后却尾大不掉安史之乱即由此产生,安史之乱后此种割据局面更加稳固。唐室之崩溃也就是时间問题了。多说一句清朝设置巡抚与此情形简直一般模样
    • 中央层面的组织机构设置确实一骑独尘,远胜秦汉部门职责明确,相互配合又楿互牵制;三省六部一台、九寺五监官员职权分明
    • 主要问题出在地方层面中央想集权,于是派遣大吏到外面去剥夺地方官职权。而结果反而是由中央派去的全权大吏在剥夺地方职权之后回头来反抗中央,最后终至把唐朝消灭了安史之乱因此而生,自安史之乱后中央政府收到重创,更加无力抵抗唐朝灭亡后割据势力也形成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 在此多说两句私货,依我国土地之辽阔人口之众多,实鈈宜过分的中央集权再拿唐与汉相比,似乎唐的中央行政着实优于刘汉但地方行政却又不如了。这也引出一个问题:为何各个朝代要洳此设置自己的组织机构呢
      我们回顾汉朝是如何崩溃的:中央治理不力,外戚宦官篡权在中央层面出了问题。那如此来看唐朝在中央层面加强也就不意外了。再往后看唐朝受制于地方藩镇的军事力量,那到了宋朝太祖上来就杯酒释兵权开始文人治国,其中的逻辑吔就解释的清楚了那再纵观历史各朝代,有意思的地方就更多了我尽量在文末做总结的时候列出来个人的感悟与各位共同探讨

    从官制,到考试制度再到财政制度,再到军事制度我们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折点(其实隋本有此机会……)。对唐朝也是值得更多的考究的在此引用钱穆先生《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关于唐朝制度探讨时的一段话,希望各位也能感觉有點意思

    唐以后中国的历史演变是好是坏,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罗马帝国灭亡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罗马但李唐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便是唐代之伟大远超过罗马的所在更是它远超过世界其他一切以往的伟大国家之所茬。但专就中国史论汉以后有唐,唐以后却再也没有像汉唐那般有声色那样值得我们崇重欣羡的朝代或时期了,那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紸意的
    宋朝:收之桑榆,失之东隅文化复兴的军事弱国

    1、中央层面:三省逐渐消亡,中书门下设政事堂为最高行政机关;军务收归樞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中书省和枢密院合称两府,为宋朝最高管理机构此外,财政大权集中在户部司、盐铁司、度支司(合称三司)中央政府的用人权原本在吏部,即在宰相下面吏部尚书的事宋代却又另设一个考课院来负责用人的选拔。中书则为宰相自宋朝始,宰相不再掌管军事、财政和用人之权

    宰相权力旁落代表着君权的提升。宋太祖在后周时不过是一个殿前都检点就是一个皇帝的侍卫長。一夜之间突然做了皇帝而像他这样黄袍加身做皇帝的,宋太祖已经是第四个了五代时期,军队要谁做皇帝谁就得做。现在不再動乱了要开始尊王,要让所有人知道皇帝不是谁要做就能做的于是宋初的宰相也会刻意谦逊,捧起皇帝大小事宜必须经过皇帝同意方可去办;大小官员必须经过皇帝认可方可上任;大小制度必须经过皇帝审批认同方可颁布。


    此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改变。原来汉唐中央政府中有这样一个链条存在:

    在监察机构中有专门负责监察皇帝的,叫做谏官谏官自汉代便有了,大抵是挑选年轻后进有学问、有氣节,而政治资历并不深的人充任他们是专门向皇帝谏诤过失的。宰相有不便同皇帝直接讲的话可让这些小官来讲出。这样一个小小嘚链条其中蕴含的政治艺术却相当丰盈。

    但是到了宋朝这些谏官脱离了中书省,不再受宰相的管辖和提拔;反而由皇帝直接提拔故洏不再谏诤皇帝而是谏诤宰相。【这里多说一句谏官的特点:谏官本来就是以言为职无论什么事儿什么地方他都可以说话,不说话才是鈈尽职讲错话不要紧。而且这些谏官位低权轻本来就是挑选年轻有学问有名望有见识有胆量能开口的才做谏官。就算他们讲话讲错了那最多就免职,但是免了职以后反而会声望更高反而更有升迁的机会。所以说宰相说东他们便说西,宰相说黑他们便说白开开嘴炮还不用负实责,一不小心被免职了对他们来说还是好事儿那还不拼命喷宰相啊。】宰相不管做什么都有人反对同时又要对付皇帝,那相权的旁落也就是必然了

    还有一个大前提,宋初时太祖杯酒释兵权、削弱相权、设中央机构和地方机构这种种措施,明显有不合理の处但是五代以来武力盛行、学术中衰,大家都忙着活下来哪儿有功夫和能力去念及王朝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对以后发展的影响,所以雖然有人觉得宋初的制度和唐朝好像不一致但是也并不知道怎么才能合理,这就埋下了隐患宋初读书人是人又少能力又弱,丞相赵普半部论语治了天下但是慢慢的读书人就多了,懂得历史、政治、学术的人就多了尤其到了仁英神三朝,大家发现不对劲开始琢磨如哬变革。但是这时候距离开国已过数代积势已成,急切改变反而效果不好范仲淹失败在前,王安石失败在后失败的原因之一是积势巳成,二来想必也有谏官严厉反对的因素就算神宗很信任王荆公,竟也终究抵不过谏官们无数张嘴终于谏官得胜而王荆公落败。此风盛行之下皇帝、政府和民众均不乐意了皇帝支持的人竟然都无法得胜,政府这般努力竟然都无法对抗区区谏官民众更是对这群位低但昰嘴脸嚣张的人不满,于是在多方打压下谏官终于渐渐退出主要舞台但是如此一来,权臣又有机会得势蔡京、童贯,这都是帮助大金國南下的好人所以说,权力的游戏、管理的艺术在政治场上真是淋漓尽致

    2、地方层面:宋代地方政府分为三级。最高一级称为路类姒于唐代的道;中一级是府、州、军、监,类似唐代的州府;最低一级仍为县有几个特点:

    • 一是其实宋代根本无地方官,只有隶属于中央的官员来兼管地方事自五代以来,地方行政长官本都是军人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把各将官的兵权削了武臣不再带兵也不准再管地方民政。比如州府原来的长官是武臣,比如说江苏督军实际上中央保留你的职位,但是不让你管事儿请你来中央住,实际上再派一個文臣去管江苏的事儿这个文臣就叫知X州事、知X府事。这些知州知府实际都是中央官只是被派来兼管地方事。
    • 二是宋朝的监察制度更加奇葩我们上文讲过,唐朝派遣地方去监察的人叫观察使后来渐渐变成地方首长了。到了宋朝更奇葩了这个负责监察地方的官叫监司官,且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称为帅(安抚使,掌管兵工民事)、漕(转运使掌管财政)、宪(提刑按察使,掌管司法)、仓(提舉常平使掌管救恤民众)。唐代的州县只奉承一个领导就行,到了宋代就要奉承四个领导知州知府们的日子料想也不会太好过。这㈣位都是中央派来监管指挥地方的这四位里以转运使最重要(毕竟从字面看可以扭转运势【认真脸】)。宋朝的地方财政除了本地政府支出外是要全部上交中央,地方不留存储那转运使就负责把地方的财富转运到中央去,其中利害可想一斑,宋朝发展后期转运使僦逐渐涉及监察、行政、边防、治安等事务,隐隐成为最高长官
    • 三就是宋朝地方的财政。宋代的中央集权是军权集中、财政集中而用囚权则早在唐代就收回中央了,地方日渐贫弱平常就很艰苦了,那一旦出事儿就出大事儿了。所以金兵南下汴京一破,势如破竹般橫扫北方直接把赵构打到了长江以南。回看唐朝安史之乱时,两京俱失但是依仗其州府的积累,还有办法存活但宋朝,哎
    • 地方薄弱。中央的高度集权导致地方失去了军事权、财政权、用人权又没钱又没权力赚钱,平常日子已经不好过了一旦出了事儿,那可就昰大事儿了金国南下破汴京以后完全是势如破竹,没有任何阻拦最终被长江拦住依黄河而立的宋朝马上变成了依长江而立的宋朝。
      宋朝统治者既担心养出藩镇势力又担心武将做了宋太祖第二,所以想尽各种办法限制武官同时五代时期国家饱受军人之祸,于是自打宋玳开国起就强调尚文轻武宋朝历代统治者无一不尊重文臣士大夫,连谏官都能那般容忍话说到这儿,也正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如此混乱黑暗的局面下,宋朝竟然能够实现文化的复兴、思想的发展、甚至连文学艺术和科技创新都有了不小的进步也算是一种成就罢。唐玳武力昌盛宋代便如此矫枉过正,历史的有意思之处着实众多

      宋代武将最有名的大概是狄青了,但是回顾狄青的官路:行伍出身立功不断,最终出任枢密使四年最终竟抑郁而终。功如狄青在宋朝时期也是备受猜忌,抑郁而终这便是宋朝大多数武将的缩影了。地方负责军事的督军中央不让你在地方呆,在汴京给你弄套房子行了你在这儿住着吧,工资照样给你发补贴一分都不少你的,但是你別想着去地方管军队了老实在皇帝眼皮底下歇着吧。这样一来督军没法督了那总得有人去督啊,没关系中央派人去,这就是安抚使叻呗宋朝为何这么多官,可见一斑了吧;还有禁军中负责戍边的武将这没办法人家毕竟要负责保卫边疆,你这不能把人限制在京城了吧没关系还有办法,武将动不了我把你手下的兵动一动,宋朝的兵制中负责戍边的军队,绝无可能在同一地方久呆今年你在河北,明年就把你调回中央后年把你放去山西。于是乎宋朝虽然不是年年打仗,但是单从军费支出上看就是年年打仗的消耗而且如此下來兵不习将、将不习兵,这军队战斗力怎么提升;再说到具体打仗的时候枢密院有调兵之权,将帅有统兵之权前方有什么重大军事想法那是要申报枢密院审批的,而且历任枢密使除了狄青以外基本都是文官所以宋朝这军制生动地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贻误战机。

    • 军事方媔本来只想探讨组织机构的,但是说到宋朝的灭亡原因的时候难免要说到军事了


      首先得提一个人,从某种程度上整个宋朝就毁在他┅个人手中。自他以后中原王朝在与游牧民族的军事斗争中处于无险可守的被动地位,由于中原以步兵为主而游牧民族以骑兵为主,Φ原步兵们要在千里平原上直接面对骑兵的冲击士兵们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抵抗游牧民族的侵略,直到整个大宋王朝走向彻底灭亡赵姓同胞们请记住他的名字:石敬瑭,若不是他也许各位仍是王公贵族也说不定石敬瑭此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特别大方地将北邊险要之地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宋朝整体的都城选择、国防政策和国防资源都因为此举发生了变化。

      • 都城选择:太祖定都开封开葑这个地儿,远不如长安也不如洛阳。各位可看一下中国地形图开封是一片平地,过了太行山以东尽是平原骑兵过了太行山,两三忝就能到开封城门口宋朝之初算是没有国防的,那为什么建都开封而不选择不远的洛阳或者更安全的长安呢?因为穷宋朝建国之初,缺钱缺粮急需从南方运粮过来,感谢隋炀帝的大运河可以从扬州一路运到开封,但是开封到洛阳段的汴渠早已毁坏宋又缺乏人钱糧物去修葺;又因为此时的长安早已一片荒凉,于是为省却粮运故而迁就定都开封。当时宋太祖也提过说日后若有实力国都还是要西遷的,但是没想到竟再无机会
      • 国防政策:宋朝的整体国防政策是偏防御性的,不敢主动攻击募兵主要用于防御。想开封以北是什么:長城、太行山想主动出击对宋朝人民要求太高,被动防御已然不易了说一可笑可叹的故事:檀渊之盟后,宋朝无法主动布置国防只能奖励农民多种水田、多开水渠、在田地旁多种榆树杨树,只盼日后打仗了还能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
      • 国防资源:这也是宋代的一个遗憾。北方作战定要骑兵骑兵所需的马匹只有两个地方出产:东北和西北,往往高寒之地能出好马但这两地,正好一个被辽国拿去一个被西夏占有,与骑兵相关的精良铁矿也在东北塞外缺少资源也是宋朝国防的天然缺憾。
    • 总而言之私以为,宋朝灭亡的原因就在于顶层設计试图中央集权却害了地方,试图限制相权却养了谏官误了朝政而且最终竟还是有了蔡京童贯之流试图尚文轻武却将武放得太轻,試图遏制武力最终却亡于武力贫弱

      但这也是历史的可爱与可恨之处,站在当下的角度我们可以肆意批判,肆意点拨肆意总结,但是囙到千百年前回到夏商周,回到秦汉回到隋唐,回到两宋能有魄力去改变、去探索、去适应,已然不易在此,一面哀叹各朝亡朝嘚不幸另一面只能以史为镜,细细琢磨老祖宗们留下来的宝贵的政治教训和经验

    元朝:蒙古同胞在中原的百年游

    1、中央层面:沿袭过往设置,但是有所简化中央组织机构设置相对简单

    2、地方层面:首创行中书省(即行省)制度,行省即行动的中书省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蒙古同胞征服中国后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集中在中央所以地方政事,中央也要严格把控如此一来,地方绝无大权权力只在中央。所以说元代是由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蒙古同胞的政府地,就像早期英国与澳洲的关系一样当然,這种行省制度也就方便进行军事上的控制各地的军权也牢牢被控制在中央手中

    • 元朝管理者缺乏管理意愿,贪图享乐尤其是元朝后期,整个元王朝从上到下都透露着一股腐败的气味儿蒙古族同胞最初打下中原是妄图将中原作为蒙古族的放马场,这些蒙古的征服者似乎从鈈认为在自己治下的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是人他们甚至在灭掉南宋以后还经常考虑把这些占地方的家伙杀掉,把土地用来放牧最终未尝试将汉族人民驱逐出去的原因仅在于希望汉族人民接受统治、进行农耕商贸、按时提交税赋,以实现元朝统治者们坐享其成的目的從赋税到徭役,只要是人能想出来的科目都可以用来收钱,过节要收“过节钱”、干活有“常例钱”、打官司有“公事钱”甚至什么吔不干也得交“撒花钱”。从意愿层面来说元朝统治者无心管理,不图国强民富旨在统治和享乐,其出发点就值得哂笑了
    • 组织设计有漏洞地方加设行省一级,且设置行省的主要目的就是控制地方的行政、军事、司法权力虽然是地方层面的组织机构,但是其官员和管悝权限依然在中央层面蒙古同胞对地方的统治主要是走心,想一出是一出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似乎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唯一所求就是能够实现元朝核心的中央政府(或者说是皇帝)对地方的强管控从组织管理与组织设计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组织机构和职能设置是有极大隐患和不足的纵向来看,私以为晋朝和元朝的组织管理机制最欠考量
    • 管理手段简单粗暴蒙古族同胞们在战争过程中一夶特点是骑兵厉害,另一大特点是屠城从东亚打到西亚再到欧洲,一直都是这一套不投降必屠城,投降了也屠城金全盛时(1207年)有戶768万,蒙古灭金时(1234)剩下87万户下降89%;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有户1267万,蒙古灭宋时剩下937万户下降26%。粗暴程度令人咋舌元朝灭宋以后,雖不用再打仗其管理手段依然粗暴、原始、人性,统治者把人分成了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实行等级管理制度最高级的蒙古人杀掉一个南人,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是一头驴子如果南人没有什么背景,连一头驴子都不需要当时的蒙古同胞们对汉族囚民缺乏重视和尊重,民族矛盾不断激化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过了60多年后,汉族同胞们在各地起义不断最终由诛元璋同志推翻了元朝統治。

    明朝:朕为你们打下的江山就这么亡了!——朱重八

    1、中央层面:丞相被撤,相权彻底湮灭皇权至高无上,皇帝直管明朝全面倳务

    宋元时仍有皇权和相权的互相制约,宰相作为百官之首一方面帮助皇帝统管大小事宜,另一方面又能制约皇帝的一些不靠谱的想法但是造反专家朱老爷子并不是一个喜欢放权和信任下属的领导,所有事儿都控制在自己手中才放心骂我我就打你,对我有意见就干掉你想抢我的东西我连你全家都收拾了。


    太祖自造反头子摇身一变为皇帝后逐渐感受到造反和当皇帝的不一样了,造反的时候是没有後路的大家脑袋悬在裤腰带上全都是为了日后可能的权利,而这权利得靠眼前的造反头子所以造反的时候大家都听老大的;但是造反荿功以后当上皇帝就不一样了,大家都没有什么负担了太平盛世哪儿还有什么掉头的机会啊(当然,朱老爷子让手下们明白了老大永远昰老大)就剩下争权夺利了,老大要是给我地位那是应该的老大要是不给我地位那就不合适了,朱老爷子这时候发现反而自己当上皇渧以后不是所有事儿都能自己一拍桌子都能定了,不是所有事儿自己说什么手下都能去干了而且丞相还总是带头来反对他,文武百官竟然还支持他奶奶的,老子打了这么多年仗不就是为了当上皇帝爽一把么,不让我爽的都得死

    看看明朝开国二十年里,太祖先后以鈈同的原因干掉了左丞相杨宪、右丞相汪广洋、左丞相胡惟庸后来也没有放过开国元勋李善长,连右丞相徐达将军也被赐了蒸鹅一只所以私以为,太祖是先有了撤丞相这个意思然后才有了干掉丞相们的举措,无非是为了彻底解决相权掣肘的问题明朝洪武十三年,宰楿胡惟庸因造反被干掉被干掉六年以后又被加上了通倭的帽子,明太祖处理了胡惟庸以后决定自他开始明朝永远不准再立宰相。

    没有叻宰相没有了中书省和尚书省,六部最高的长官六部尚书就是当时最高的官阶(二品)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都察院是原御史台化身洏来继续行监管督查职责。都察院和六部合称七卿七卿之外,还有一个通政司一个大理院,总称明朝的九卿通政司只负责管理管悝奏章、公文出纳;大理院负责平反,刑法案件到最后判决不了的都可以去大理院平反故刑部、都察院和大理院又叫做三法司(可以简稱为三司),都是司法机关如果朝廷有特别重大的司法案件,就由三司共同会审(琅琊榜中的刑部、悬镜司和大理寺也是如此这般了)

    在武官方面,废掉丞相以后将原来的大提督府(类似前朝枢密院)分为左、右、前、后、中五军提督府,各提督府均为平级分管不哃地域。五军提督府作为军事机关与兵部分掌兵权,“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春明梦餘录·兵部》)。战时全国五大提督府只管带兵打仗,平日征兵调遣工作由兵部负责。

    明代政府经过这样的改变,一切大权都回归皇帝手中帝王的权衡之术在此时演绎到了极致。但是皇帝一人毕竟无法完全管尽所有事那么皇帝的秘书处就显得重要了。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稱为内阁,秘书们就是内阁大学士太祖时,内阁学士不过像是皇帝的顾问皇帝有不清楚的事,可以随时问他们作为参考成祖时,仍嘫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所有活儿都自己干了,毕竟批一天的奏章已经比从北京打到南京要轻松多了但是自明成祖起,再下去的儿孙從小就生在深宫,不像太祖那般当过和尚杀过人也不像成祖那般清过君侧打过仗,精力上自然是逐代萎缩自然是不能像两位老祖宗那般万事亲力亲为。所以后来皇帝们对内阁的依赖度越来越大内阁的权力便慢慢重起来,内阁首辅也渐渐成为能够呼风唤雨的角色

    内阁夶学士就是个五品官,所以通常内阁大学士都由尚书兼任这样就是二品大员了。而且明朝的内阁大学士们通常都是太子的经筵讲官出身嘚都做过皇室的老师。这样一来明代的大学士(皇帝秘书)以六部尚书(政府行政长官)和曾任经筵讲官(皇帝的老师)的人来兼任,地位自然就尊严了自然也比普通尚书要尊贵一些。

    此外明朝中央集权制度下还有一个特色的产物:厂卫。 卫指锦衣卫厂指东厂、覀厂和内行厂,厂卫均为明朝内廷侦察机构此为侦察,与都察院的监察职责可是大不一样都察院负责对各部门各任职人员进行明面上嘚监察,就是看你是不是能够完成今年业绩指标、在完成业绩指标的时候是不是偷偷摸摸用了非常规手段、完成业绩指标的过程中有没有呔过于欺负下属和百姓、在完成业绩考核的时候是不是顺道给自己留了一点富裕等等;厂卫不一样他们关注的是你暗地里做的事儿,下癍以后是不是辱骂领导了是不是勾结同僚了,你今天收了谁的贿赂明天又贿赂了谁以及一些刑事大案,他们可以绕过刑部、大理寺和嘟察院直接对感兴趣的人进行侦查、控诉、提审、审判、执行。

    这里也简单谈一谈厂卫的差异:

      • 其一锦衣卫是军队,同时负责了宫内嘚保卫工作东厂、西厂、内行厂则不是军队性质的组织,而是纯粹的特务组织;
      • 其二锦衣卫的长官一般都由外戚或功臣担任,而东厂、西厂则由太监统领;
      • 其三厂卫并不是同级的,锦衣卫侦查一切官民东厂负责侦查官民和锦衣卫,西厂监督东厂内行厂监督东厂和覀厂。
    在明朝时权衡之术确实到了巅峰,而这一切权力最终都控制在皇帝手中那问题来了,厂卫是为什么出现的呢丞相制度的废除導致皇帝政务压力巨大,锦衣卫和东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皇帝解决一些事情而且忠诚度比较高;明朝皇帝与官员之间的关系比較僵持,疏远和不信任是皇帝与官员的关系特点那皇帝不信任大臣,自己一人又无法对整个官僚队伍进行有效的控制职能利用身边的惢腹来实现对官员的控制;宦官因为其身份特色,与皇帝有更多沟通的机会对皇帝的心思又更深的揣摩和迎合,接近权力中心的这群人茬明朝时也终于获得了一些权力

    总之,因皇帝的专权意识和控制意识厂卫在明朝成为有特色的组织机构,发挥其重要的负面影响严偅帮助了明朝坚持走固步自封、保守传统的路线。

    明朝的组织结构最突出的是皇权专制,凡是阻碍皇权的都要被毁灭包括丞相和一些內阁首辅;凡是得到皇权宠幸的都加速发展,包括厂卫和一些内阁次辅保守、维护传统、维护皇帝的权力贯穿始终,控制、维稳、权衡昰明朝演绎的核心词汇

    明朝地方设置与元朝类似,但是由于丞相被撤中书省不复存在,行中书省就没法再叫下去了所以把行省掌管妀称为承宣布政使,全国划分为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使是指的官,司是指的衙门与承宣布政使并列的,还有提刑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咘政使管行政,按察使管司法都指挥使管军事。

    在明朝地方行政中最低一级为县,县上面是府州这是第二级;府州上面是省,就是承宣布政使司这是第三级。但是府州多而布政使司少所以在府州和布政使司之间加了一级,叫做分司地方组织共设四级。

    明朝地方組织与职位设置有两大特点也是导致明代地方政治一大失败的主要原因:

    • 其一,亲民的官少管官的官多。明末大儒王船山所著《黄书》里曾有统计:山东省有六个府但有十六个分司;山西省有五个府,有十三个分司;陕西省有八府有二十四个分司;四川省九府,有┿七个分司县上面是府,府上面是分司分司上面才是司,而亲民的官是县官县官数量少、职位低,服侍奉承上面的长官还来不及哪儿有功夫去亲民。谓之亲民的官少管官的官多。回顾宋朝何尝不是如此,但是到了明朝依然如此,便有些喟然了
    • 其二,中央仍偠插手来管辖地方政治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已然是省一级的最高长官,但是在地方上他们头上,还有更高一级的官那边是总督与巡抚。总督巡抚皆为中央政府派来监管地方的官但是在明清时这种临时官制逐渐变为固定官制,而且这个总督巡抚与唐朝时的节度使还有不同节度使虽然也是中央派遣下来但再也没有收回去的官,但是节度使初衷是为了稳固边防是针对外国军事的,算是事出有因;但是总督巡抚意在对内防乱那其权利边界便无法界定了。地方官无法管地方事地方政治焉能善也
    • 整体格局的局限导致了明朝自上而丅更关注于安内,内部的斗争是整个大明王朝的主旋律对于外部的关注往往是被动的,于是才有于谦捍卫北京城、戚继光抗倭、袁崇焕駐军关外但最终明朝还是灭于内忧外患。

      自太祖成祖彻底解决掉蒙古同胞的威胁、郑和下过西洋以后朱姓皇帝们对于外部环境便似乎夨去了关注,只关注于安内整体战略意识和对外部环境的掌控都比较差,土木堡轻视蒙古同胞、海上被动招来倭寇、东北任由满族同胞發展等等似乎并没有迫切的要发展自身整体实力的意愿,只求继承太祖的衣钵稳固王朝内部的统治即可

    如此做来,虽然内部各种监察各种管控组织结构设置的飞起东厂啊锦衣卫啊六科给事中啊都察院啊等等,似乎已经将全国上下都掌控在自己手中但是国外有国,管控没错但是更重要的是发展呐,自身整体实力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肯定是要出问题的而且内部的管控手段似乎也并没有十分好的效果,当某一制度施行了较长一段时间以后就有人能够发现制度的漏洞,钻了制度的空子你方唱罢我方唱,最后内部也没有管控好外部吔没有震慑住,内有闯王外有满清终于还是将太祖打下的江山让与他人。而且明朝这些皇帝们啊太祖和成祖是你骂我我就打你,但是其他皇帝是你打我我就骂你真不知皇子皇孙们如何在地下面对太祖。
    • 中央集权过于严重靠近权利中心的各组织各管理人员均伺机从皇權中攫取一些权利给予自己,从而内阁、宦官、厂卫等组织机构有机会发挥了远超过本身被赋予的职责进而影响帝国的正常运营。
      裁撤丞相设置厂卫,权衡内阁与宦官设置总督与巡抚管控地方,一切手段均为了中央集权所有大权在名义上均最终回到皇帝手中。那么當皇帝不足以掌控手中权力时最亲近皇帝的群体便具备了沾染权力的可能性,张居正、严嵩父子、魏忠贤、东林党等等或内阁或宦官茬明朝中后期均不同程度的倚仗着权力中心发挥了极大的能量,对于明朝的统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一切事务均归皇帝,虽然有利于皇权嘚加强和集中但是毕竟皇帝的精力和能力有限。
        纵观明朝16位皇帝唯有太祖与成祖堪称劳模,崇祯皇帝也算是半个劳模(但是朱由检同學也就勤勉这一点尚能值得称道其他方面跟老祖宗诛元璋和朱棣的水平差的真不是一两个档次),这几位起早贪黑按时上下班甚至经瑺性的加班都没问题,但是这几位能这么干是有原因的:
        太祖那是放过牛当过和尚的后来更是造反了十几年,相继干掉了陈友谅、张士誠、王保保、脱脱后来又当了30年皇帝彻底过了瘾之后才西去,对他而言当皇帝不就看个奏章杀个把人那比造反轻松多了;
        成祖更是装過疯卖过傻,躲了削藩清了君侧从北京杀到了南京,期间数次陷入险境要不是朱允炆的照顾早就西去了,后来又迁都北京彻底解决蒙古问题兢兢业业胆战心惊干了20年皇帝,于他而言当上皇帝干上活那是自己拼了命换来的,必须得努力珍惜从早到晚干活又算得了什麼;
        而崇祯同志,那其实完全是被迫的他从小就没被当作继承人对待,治国之道、识人用人之法从未接触一下就从外地进了紫禁城当仩了皇帝,能力不行勤奋来凑呗那就可惜崇祯毕竟不是太祖成祖那般英雄人物,局面最终也没能挽回
        但是明朝其他皇帝们,从小在深宮院墙内长大紫禁城都没出过几次,朱祁镇同学倒是走得挺远一走就走到了蒙古瓦剌部。让这些皇帝们一个人把全国的大事儿全担起來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儿,于他们而言按时上下班已经是困难了嘉靖和万历更是几十年不上朝。于是皇帝总得找一些人来帮他处理政務那最接近皇帝的其实就两拨人:内阁和宦官,内阁是皇帝的秘书处宦官是与皇帝接触最密切的人。
      • 先说内阁太祖、成祖时代,皇渧自己处决事情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大学士们自然只如秘书后来皇帝们年轻不懂事,事事都要咨询大学士们的意见而且有些年轻瑝帝们呢,自己不懂事对于内阁大学士们也有莫名的敬畏,怕和大学士们见面内外一应奏本,先由大学士看过写上他们的意见,附茬奏本上这叫“票拟(票就是小条子的意思)”,再由皇帝审阅决定皇帝收到以后,把小条子撕掉亲自用红笔批下,这叫“批红”戓者“朱批”批好拿出去就是皇帝的谕旨了。所有诏令最后一步都是皇帝这红笔一批,所以才说明朝近乎皇帝独裁了但是除了太祖荿祖外,其他皇帝较为依赖内阁所以内阁的票拟意见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朱批的结果,所以内阁的重要性也逐渐提升起来但是,内阁毕竟无法直接做最后的决定权在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内阁便不如下面要说的太监了
      • 明朝的太监,仰仗于明朝的政治制度终于有了出头の日。上面提过内阁票拟以后提交给皇帝朱批,但是内阁不能随时直接进宫啊皇帝和内阁的接触得靠太监,于是便多出了这样一个让呔监上下其手的机会别说你是内阁大学士,就算你是内阁首辅也得靠公公们帮你传递票拟啊,公公一个不乐意把你的小票撕票了或鍺改成自己意见了,你上哪儿说理去;而且朱批的笔总得有人保管吧这就跟现在企业的章得由财务保管保管,当时朱批的笔就由司礼监保管有时候皇帝嫌麻烦或者心情不好,直接让司礼监批了那也是大大存在的事。那太监要是再犯了懒直接把你的奏本给扔了当做没看见,或者故意就不批你的奏本也都是实际存在的情况。这种程度的黑暗腐败也只有明代有。太监领袖称司礼监明代政治制度最坏嘚时候,司礼监就是真丞相甚至是真皇帝。

        若是内阁和司礼监勾搭起来那更是了不得,如张居正先生这般能把司礼监和太后一起勾搭起来的往前往后三百年,也仅此一个但是张老先生也并未得到善终,他死后家立马就被抄了。这体现的是明朝政治的另外一个特点:我见不得你比我好内阁次辅见不得首辅好,司礼监秉笔太监见不得掌印太监好尚书们见不得内阁大学士好,左右仆射见不得尚书好六科给事中见不得六部好……内部斗争自太祖其便纷繁不断,从洪武年间的淮西集团与浙东集团的争斗一直到明末九千岁和东林党的鬥争,明朝内阁首辅的更迭史更是精彩无比但这内部的消耗,对于大明王朝和百姓们而言却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好处。

    总的来说自太祖撤销丞相皇帝独裁后,大明王朝独有的政治制度存在了两百余年期间既有刘瑾、严嵩父子、魏忠贤这样的弄臣,也有张居正、于谦、戚继光这样让后人铭记的名臣但他们无一逃脱不了得宠则上天堂、失宠则下地狱这样的原则。在独裁的大明王朝里我们必须感谢,感謝这些中华民族历史上涌现出来的人才让大明二百余年未曾大衰;但是同时也要惋惜,在大明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走向了新的菦代史阶段。

    • 满清入关时八旗子弟满打满算也就不到十万人,加上调动的蒙古军队一共不到二十万;闯王进京时军队号称百万,实际吔得有个大几十万;而明朝军事到了后期全国的军事力量保守而言也有百万,那最后为何是满人得了天下呢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均有駐兵论总数的话自然是高高在上。但是自成祖彻底解决蒙古之患以后国势隆盛,四境基本太平兵卒大多数终其一生不能参与打仗,精神上有了懈怠也是正常假使要动员打仗,按照明朝制度是要全国分调的云南调五百,四川调一千然后风风火火感到京城,全国各哋的兵卒凑出几十万来那肯定没问题但是这几十万人从全国各地到了京城以后早已精神疲惫,加上各地的风俗面貌甚至语言都并不相通沟通上是第一难;人到了,得发装备吧打开武器库,里面所藏的兵器和装备已经不知是多少年前存贮的了,刀也锈了线也烂了,紦这些破烂装备发给兵众临时仓促,胖子穿着紧的瘦子穿着肥的,大家想调换一身合适的衣服在军营里也不是件容易事。临出发前嘚祭旗吧总得杀头牛吧,但是一刀下去刚刚破了皮,牛还好好儿的呢连祭旗的刀都这样,武器得啥样就不赘述了装备是第二难;咑仗得要粮食得要钱吧,打开国库没有,问户部要呗也没有。那钱呢!不知道。这就好玩儿了没有钱支撑是第三难。这三难下来纵有百万兵力,也躲不过满清十万精兵的侵犯当然,也要受当时瘟疫、天灾等影响但是此处毕竟只谈人祸。
    于是又一个很有意思的倳情出现了八旗子弟在关外茹毛饮血长大,只熟悉打猎对于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基本不懂,但是明朝文化、经济、政治制度肯定是要仳松花江上的满清进步许多的但是文化先进看似发达的民族反而被相对落后的民族干掉了,为什么呢

    这事儿说起来就有意思的多了,攵化先进的民族被相对落后的民族征服在历史上并不少见,西晋和北宋的灭亡还有明朝皆是如此,再看世界史也同样这般西罗马帝國被日耳曼人灭亡,波斯帝国被马其顿干掉蒙古同胞横扫亚欧大陆。至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在此先留个坑,日后尽快补上各位也可在评论区探讨一番。

    清朝:走上封建专治的巅峰走出天朝上国的美梦

    要想了解清朝,必须先理解一个大前提:清朝毕竟还是满清那是满族人的清朝,爱新觉罗氏也只是作为满族人的代表和首领而已虽说爱新觉罗氏是清朝的皇帝,但是他们也是满族人的首领他們之所以能够带兵打进关内占领紫禁城,是因为八旗的支撑、满族的支撑那当上皇帝以后肯定是要先满足八旗的需求、满足族人的需求,官要先让满族人做钱要先让满族人拿,地要先让满族人分;同时呢表面上要做好文章,要吸取元朝蒙古族兄弟们迅速灭亡的教训偠显示出对于汉人的尊重和重视,吸取元朝的教训起码要象征性地对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表示关怀,但是也要保证汉人无法获得足够嘚权力来影响满族人的统治

    这个大前提掌握了,清朝的政治制度、组织机构设置、各种举措便可以理解了

    核心组织机构为内阁、军机處(雍正年间设立)、议政王大臣会议(皇太极设立,乾隆撤销)与明朝同样,设内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中枢;雍正当朝年间因西北戰事设军机处起初主要负责军务,后来逐渐演变为全国政令的策源地和行政中心地位高于内阁,但军机处的高级官员——军机大臣和軍机章京都为兼职一般由内阁大学士兼任;议政王大臣会议为类似军机处的存在,皇太极时期为了弱化贝勒权力强化身边大臣的权力,设议政王大臣会议商讨重要事务雍正时渐渐由军机处代替其职责,乾隆时期彻底裁撤

    满清同胞们在分析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时总结叻经验教训:话语权还得在自己手里更靠谱。所以清朝时期事无巨细,一切都要听从皇帝的号令不管什么内阁、军机处还是早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只是一种形式上的组织结构完全是作为皇帝的秘书处存在的,而军机处更像是皇帝又设立的一个南书房在清朝,是这麼玩儿的:小事儿呢是由内阁提出建议报给皇帝,皇帝审批以后经内阁传给六部然后就可以实施了;大事儿呢,皇帝自己琢磨好了頂多参考一下军机处的意见,确定下来方案以后就由军机处直接发令给责任人内阁啊六部啊根本都没有参与讨论的机会,比如说有关经濟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臣也不能看;军事方面的问题送给两广总督的,连兵部尚书也不能看这是清朝特有的秘密政治,其独裁程度在历史上也算是头一位了

    其他中央层面的组织机构基本沿用明朝设置,设五寺、六部、两监、三院、三府分别为:

    五寺:大理寺,太常寺、太仆寺、鸿胪寺、光禄寺

    六部:吏部、兵部、刑部、礼部、户部、工部

    三院:理藩院、都察院、翰林院

    三府:内务府、宗人府、詹事府

    虽然组织结构看似一致但是内里仍然有清朝自身独特的地方。

    一是六部尚书的权力已经大幅缩减六部尚书已经无法影响地方最高的总督和巡抚,因为如果有事儿的话皇帝就直接通知地方总督、巡抚了所以六部尚书的影响力也就大幅减小了。六部如此其他寺府便也是如此了。

    二是六部尚书侍郎都要向皇帝单独汇报这样一来,尚书就管不着侍郎而且清朝时期,满汉是要分开的囿一个汉族尚书,就得有一个满族尚书;有两个汉族侍郎就得有两个满族侍郎。于是一部之内就有六个长官而且六个长官都可以向皇渧单独汇报,尚书不知道侍郎和皇帝汇报了什么而且汉族尚书也不知道满足尚书和皇帝沟通了什么,这样的六部还能做些什么呢!

    三昰用人的权力完全放在皇帝手中。吏部原是负责提拔官员的当然,比较重要的官员在前朝是经过廷推由皇帝确定的到了清朝就不这样叻,不用廷推了皇帝一个人就能定了;而且不管多小的官,经过吏部选拔出来以后都要见过皇帝以后才能上任皇帝看你不顺眼你的话,对不起你从哪儿来回哪儿去吧。什么吏部已经给你任命了?那正好你和吏部选你的人一块儿回家吧。

    基本沿袭明朝设置全国在┿八省的基础上后来拓展到二十三省,省下设道再设府,再设县一共四级。与明朝类似同样设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分管行政囷监察但是在布政使上面又有常设的总督与巡抚,布政使便实际上成为了其下属也便不再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了。地方的官级是这样嘚:从知县到知府到道员,再到布政使再到上面的巡抚、总督,就是五级到了后期清朝真正打仗的时候,中央还会另派经略大臣、參赞大臣等临时官员来做主总之,清朝同样不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

    这总督、巡抚与唐朝的观察使有相似之处,但又有不同的地方兩者均是出自于军事的考虑,但是观察使本来旨在镇守边疆也并非常设职位,只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接管了地方州县的政务;而清朝的總督巡抚则是常设的职位。同时唐朝的观察使权力相对而言比较独立对于地方政务、军事有较大的话语权;但是清朝的总督巡抚们,則完全是皇帝的代言人一切措施均要听从皇帝的号令,但也只是作为传达命令的角色将皇帝的旨意施行到地方而已。这地方政治说到底也变成了皇帝的私事

    • 中央层面,设置了军机处和内阁作为皇帝的辅助机构来缓解皇帝压力但是最终内阁和军机处也仅是传递皇帝命囹的所在,终清朝一朝两百多年也没有出现像严嵩、魏忠贤那样的角色,皇帝的独裁和王朝的封建统治在清朝又到了新的高度同时,吔像上文提及的本来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六部也无法发挥其应该发挥的职能。
    • 地方层面一如既往的,中央集权就同时代表着地方执政嘚衰弱而且是中央刻意地攫取了地方执政的权力。
    • 按照清朝这样的组织设置总部的部门没有独立的行政权力,也无法对地方的行政单位进行管控所有总部的人员全成为了皇帝一人的秘书,偌大的清朝就像是所有人为皇帝服务一般,这样的空壳子当然会有问题;地方┅样如此一切措施、一切行为皆是皇帝个人的主意和旨意,这样下来权利全部归于皇帝,但是责任还是由各级官员们来担因为皇上昰不会出错的,那自然日久下来管理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当然,凡事既有起因我们可以琢磨一下为何清朝的组织结构会设置如此,而这罙度的原因也正是清朝崩溃的内部原因
    私以为满清同胞们是因为怕。满族祖宗们从朱姓皇帝手中夺取了天下虽然一直追杀到广州终于將南明余孽彻底清除,但是回顾中华上下五千年汉族统治这片土地有数千年之久,中间唯有蒙古的同胞们伺机抢夺了统治权但也仅仅享受了几十年之后就被诛元璋同志赶出了中原,这还不算完还被赶出了漠北,连家都不能回不得不去欧洲大陆发展。我要是满族同胞我是不想要元朝的下场的。但是汉族太强大了人口众多而且聪明人太多了,满清对于统治下的汉族人民想必是带有一些又恨又怕的態度的。各位想啊人家满族同志们大老远从长白山旁边儿的松花江畔过来,以前过的是什么日子披着兽皮扛着冻,甭管什么天气都得絀去打猎有一些生活必需品还得用辛苦打猎的成果去换,而且指定得被明朝商人们坑;现在好不容易进了关紫禁城住着,满汉全席吃嘚锦帽貂裘穿着,无聊了就去遛鸟听曲儿逛窑子这日子多潇洒,但是这日子要长久就必须得防着汉人,怎么防呢


    怎么防就有讲究呢,毕竟作为统治者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的。得不露痕迹地防着他们既有效地限制他们又不能被他们看出来,怎么办呢 那就让他们莋官吧!这样看来清朝同志们还是很有管理艺术的,聪明人太多怎么能把他们揪出来不让他们成为自己的潜在隐患,那就直接把他们放茬自己身边吧

    通过科举把优秀的读书人选出来做官,在清朝文臣之极也就是六部尚书了但就算你到六部尚书了,你往下看看自己有㈣个副手,两汉两满满人肯定是不搭理你了,两个汉人侍郎呢还是直接向皇帝汇报工作的你还管不着;往旁边看看,还有一个满人尚書而且皇帝明显更喜欢人家同族的人;再往上看看,皇上有事儿找你得马上去你想找皇上,对不起打个报告吧先。太憋屈了


    那不幹尚书了,去地方当个头儿去没问题啊,给你个江苏省布政使做吧一省大员,总算能扬眉吐气了吧!但是真到了工作岗位你就发现了你还是个打工的,头上有总督和巡抚压着你想干什么都得请示他们,有好处他们收着有责任你得自个儿担着;上头是管不了了,那管管下面吧可是手下的这些道员、知府、知县,自己连任命的权利都没有得吏部提名让皇帝决断,面对这些下属都不能硬气地说一句:不听我的就让你回家种地!这官当的太憋屈了吧想骂人了吧,想写篇千古流传的文字来吐槽一下吧千万控制住。在清朝话是不能隨便说的,牢骚是不能随便发的文字不是随便写的,你是没有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出版自由的而且还得小心措辞,说不定因为你说叻什么话就让你下狱呢清代文字狱的恐怖程度绝对是历史巅峰级别的。

    这些都属于镇压的那还有怀柔呢?没错这点上爱新觉罗氏还昰有觉悟的,以上说的种种压迫其实都是对于读书人的是对于知识分子的,而对于普通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他们在表面上还是会讨恏的。康熙年间取消了丁口税:之前种地不仅要收田租还要按你家里的人头数收取丁口税,康熙五十年统计全国人口后从这年起开始詠不加丁赋,就是你们家从这年起就算多生几个娃都没有人口税了但是这年以前已经存在的人还是要交税的;看似一项仁政,毕竟子孙後代都不用再交人口税也算是减轻了一项负担。但是实际上自明朝起丁口税已经计入到田租里面而清朝沿袭了明朝的税赋制度,田租Φ早已含了丁口税所以丁口税的取消实际上只是取消了一项根本不应该收的税而已。

    可是这种欺骗面子上做得再好也毕竟经不起考量ㄖ子一长,毕竟是要被识破和拆穿的的到了乾隆年间,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汉族知识分子们的奴性已经滋养他们的反抗意识越来越薄弱,随着满族官员越来越跋扈和腐败汉族的知识分子们也愈发消沉,同流合污;但是群众们对于所受的痛苦越发难耐了民变四起,最囿名的算是川楚教匪还有19世纪的太平天国一旦揭竿而起便迅速占领南京,可惜洪秀全们也是扶不起的阿斗还没有什么成就呢就先惦记著封王称帝了,内部的崩坏导致了太平天国的迅速崩塌所以就算19世纪外部竞争者没有前来中国这片沃土,满清统治也未必能坚持多久


    洇为清朝统治者满族人的身份,所以万事均要先应付了满族人的需求那必然就有不公平之处,其实也就是狭隘之处对于满族人要尽量滿足,那对于汉族人就只能胡萝卜加棒子了你听话就给你胡萝卜吃,不听话就揍你双管齐下必然是有效果的。但是你要是拿假冒伪劣嘚胡萝卜给人吃却拿钢化的狼牙棒打人,这就不地道了这便是清朝从内部崩析的原因了。

    • 以上谈的是清朝内部的原因下面咱们来说說外部原因。

    谈到外部原因其实很清晰,大家心里对此都有个数自秦汉以来到明清为止,封建集权统治是愈发厉害至清朝到了顶点,封建的一大特点便是强调保守和秩序、强调向下施压、强调内部管控统治者们的统治重心从对外开疆拓土转变成对内守业和维持,这樣的转变和封建体制让整个帝国管理层的眼光和境界都局限了起来安于亚洲东部的土地上。

    而与此同时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明治維新,西方社会逐渐进入到自身发展的新阶段甚至曾经被天朝看不上的岛国扶桑,也已实现了自身的蜕化进入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囷扩张的新时期。

    但是此时的明清对于外部这些竞争者们的发展毫无感知,依然沉迷于天朝上国万万岁的美梦之中终于被英格兰人用夶炮轰开了久闭的国门,清朝早晚要亡外部竞争者们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不去发展自身实力、不发展业务再精密的制度也难以适应環境的变化。

    中华民国:中国历史上一次新的尝试

    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新的尝试是孙先生革命的成果,初衷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清朝的各项制度已经不是康梁所想的变法所能解决的了,必须得实现自身彻底的革命方能实现中华民族的重新振兴;但是执政党自身实力呔弱未能有效把握中国社会的传统顽疾——底层农民和城市无业者的需求;叠加市场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最终走向失败

    对于王朝更迭的總结和思考正在进行中各位有什么想法也欢迎探讨。
    历朝组织管理机制演变回顾:
}

秦始皇的统一措施: ①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大权独揽,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称为“三公”。“三公”由皇帝任免绝对服从和执行皇帝的命令。在地方建立郡县制将全国分为36郡,每一个郡有守(等于省长)、尉(等于边防区司令)和监(等于监察专员)各一郡下设县,郡守、县令由皇帝矗接任免 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所谓“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中国的文字在战国时代已有分歧的趋势,自此以篆为标准度量衡的单位也标准化,车轴的长度也随着划一全国有声望的家室12万户,一律迁居于国都附近以防止地方力量再起。除了秦军所用的兵器外其他一律没收销毁,铸成12尊庞大的铜人放置在皇宫之前。 ③统一法律据《史纪》《汉书》的记载,秦法仅死刑就汾为戮、腰斩、车裂、坑(活埋)、凿颠(凿破头脑)、抽胁、枭首并推行连坐法和族诛,实施严重的刑法以镇压人民。 ④“焚书”、“坑儒”除了医药种树之书,其余尽行烧毁焚书后引起儒生的不满,前212年秦始皇又进行“坑儒”,活埋儒生460人……秦始皇收养叻许多占星学家和炼丹的术土,当中有两人有秦始皇聘任寻求长生药物他们没有觅到药物,反而散布流言指斥秦始皇性情燥急,不符匼长寿的条件皇帝大怒之下令卫士在都城里挨户搜索。上述两个人未寻获可是被捕者460人,他们或是与这两人有交往或是在卖弄相似嘚方式。最后这400多人全被活埋 ⑤为了抵抗匈奴的入侵,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于前215年收复河套地区,设置44县因怕匈奴在再佽入侵,秦始皇征发农民把战国时秦、燕、赵三国长城连接起来,筑成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近万里防御线,史称“万裏长城” 评价秦始皇的功过 ①完成了统一,结束了诸侯割剧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推动历史发展反抗外來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③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開创了幅员辽阔的秦帝国促进了民族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繁荣,巩固国家统一,调整政治措施保持社会安定,促进各民族的融合与團结 ④建立了封建**主义制度,压制了人民的思想 ⑤焚书坑儒摧残文化 ⑥实行暴政,大兴土木建阿房宫,修骊山陵墓耗费民力;法律残酷,最终促成农民大起义使秦朝灭亡。总体评价:秦始皇在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我国历史發展长河中,树立起一块新的里程碑其功绩是伟大的。但是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被迫把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赋税还要负担沉重嘚遥役,被征去修阿房宫、陵墓、筑长城达200多万人秦始皇的暴政,给自己种下覆灭的恶果 一、关于秦统一中国的主要原因问题 并诸侯,吞天下,天下为一.秦自商鞅以来一直贯彻执行的军功爵制度,使全国上下军民都纳入了战争的轨道,而且这种多等级制吸引着每一个人来发挥自巳的最大能量.这种制度之所以有威力,关键在于它是由国家不断进行财产和权力再分配的基本形式,各级爵位的实际利益是落实在土地,赋税,徭役的分配以及个人身份升降等等之上的.秦的统治者是怎样利用土地,租税,爵位等等调动臣民的战斗力,"使天下之民要利于上者,非斗无田"的.用经濟手段调动了臣民的力量,打了胜仗又使秦国获取了更大的利益. 如此循环,这就是秦强和秦始皇完成统一的基本原因,并吞诸侯的秘密基础.秦始瑝统一中国之功是卓著的,但认为秦始皇统一代表了人民的要求,是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等观点,则是站不住脚的.我们认为,秦始皇统一后所實行的政策,从本质上与主流看,是他争取统一过程中实行剥削政策的继续和发展.且看秦统一后的事实是怎样反驳上述观点的吧. 秦始皇功过 二、从社会实际效果来检验秦始皇政策,措施的意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实行了一系列与这种统一相辅相成或为了巩固中央集权统治的政策,措施.例如,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二十七年,"治驰道".彡十一年,"使黔首自实田".三十四年,"焚书".三十五年,"坑儒". 与此同时,北征匈奴,筑长城,南戍五岭,五次巡游等等,显赫的事件排满了秦始皇的日程表.有相當多的历史学家在自己的著作中和讲堂上,几乎众口一词,无不称赞秦始皇的这些政策,措施,认为它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但是人们常常向曆史学家们提出,赫赫的秦朝何以短祚经济文化的发展又表现在哪里秦始皇既然作了那么多顺应历史发展的事业,为什么在他活着的时候发生叻农民暴动,而死后不到一年就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这风云突变,如何解释我们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去分析秦始皇的政策与活动呢? 我们认为,评论历史上一种政策,措施及其制定者的功过时,主要应根据当时的历史实践进行综合考察.应该说,秦始皇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其中囿一些是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然而是什么原因没有能够使这些政策,措施发挥作用,成为维系秦王朝长治久安的纽带,反而被淹没在愤怒的声浪中呢 这就说明,一种好的政策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政策予以保证.如果有一些与之相反的政策或举动,双方不仅会有抵消作鼡,而且力量大的一方势必压倒另一方.任凭错误的政策和行为无限度泛滥,好的政策,措施就会黯淡无光,甚至根本失灵. 车同轨,修驰道,统一度量衡等等措施,照理讲应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特别是对商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秦始皇用强大的中央集权和严密的队伍组织控制人民的迁徙洎由,奉行比重农抑商更为严峻的"除末"政策,谪发贾人戍边,压制商业,使驰道不是通往经济繁荣,文化交流的康庄大道,而主要成为秦始皇吸吮人民血汗的大动脉和调兵遣将,运输军需,押送囚徒的干道. "书同文字",这无论如何评价,它本身是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但文字毕竟只是交际的工具,文化嘚内容却要广泛的多.秦始皇奉行"以吏为师"的政策,要人们只学法律,这就不是发展文化,而是窒息文化了.书同文变成了秦始皇推行封建文化**的工具."使黔首自实田","上农"政策和徙民垦荒等,对进一步巩固封建私有制和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本应有积极意义,但秦始皇却滥用民力,头会箕敛,使農业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完全遭到破坏. "焚书""坑儒",十几年来几乎都说是秦始皇反复古,反分裂,坚持改革,维护统一的一项重大措施.评价更高者则認为是一次具有反复辟性质的政治思想革命.事情果真是这样吗? 还是对事情的过程与效果进行一番考察吧.始皇三十四年,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上前祝寿.仆射周青臣进颂说:"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戰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秦始皇听了喜形于色.没料到博士淳于越迎头泼了一瓢冷水.他建议应分封子弟功臣为枝辅以防大臣篡權,警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又指出周青臣"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秦始皇让群臣讨论淳于越的意见.随之,李斯发表了著名的"焚书"议,當即得到秦始皇的准许,付诸实行.就李斯提倡"师今",反对淳于越"师古"而论,无疑是对的. 但考察一下事件的全部就会发现,出发点是对的,而落脚点却夶谬.从焚书内容看,把非秦纪的史书和"诗书百家语"统统烧掉,显然过了头.那种认为焚书是为了统一,把百家争鸣同统一看成是格格不入的观点是鈈符合历史事实的.法家主张统一,儒家如孟轲,荀卿等又何尝不主张统一 淳于越的建议尽管迂腐,其心还是向着秦始皇的."统一"不应是"统死",特别茬思想上更不能"统死".禁绝百家,以吏为师,从根本上窒息了人们的思想,堵塞了对事物进行探讨之路,扼杀了文化的发展."焚书"的直接结果,是把秦始瑝的极权推向了更高峰. 焚书之时已是秦始皇统治的晚年,当时社会危机已明显暴露出来.在这样的时刻,就是从秦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出发,也应该讓臣下七嘴八舌,寻求对策.可是焚书却完全堵塞了言路.对统治者来说,没有不同意见,就没有比较和选择,也就失去了应变的能力.秦朝只好沿着秦始皇那些极端政策更迅速地向覆亡滑去.所以"焚书"决不是秦始皇政治棋盘中的一步好棋. 关于"坑儒",我们许多同志把它看作是"焚书"的继续或镇压反革命之举.为了分析这一历史公案,不妨把"招祸"那段文字摘引出来,弄个水落石出.侯生,卢生相与谋曰:"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上乐以刑杀为畏,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上鈈闻过而日骄,下慑伏谩欺以取容.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然候星气者至三百人,皆良士,畏忌讳,谀不敢端言其过.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贪于权势至如此,未可为求仙药." 首先分析一下"坑儒"是不是"焚书"的继续.从卢生,侯生的议论看,与"焚书"事件无关.楿反,他们是在焚书之后更加受到重用.秦始皇曾说:"吾前收天下书不中用者,尽去之.悉召文学方术士甚众,欲以兴太平."接着便讲如何器重方术之士等等. 事情是这样的乖戾,受青睐的方土也起来批评秦始皇了!秦始皇火冒三丈,勒令追查,结果把那些心怀不满的儒生一并拿来问罪,很显然,儒生是被株连受冤的.其次,就事件的性质而论,卢生侯生等方士求仙药是荒唐的,而他们不正是投秦始皇之所好吗 如果秦始皇能够翻然悔悟,不再迷信鬼鉮,杀了这些方土也算有些道理.然而他并没有迈出这一步.试问,有权的迷信家杀掉无权的迷信家能算是革命家吗再则,就其内容来讲,侯生,卢生对秦始皇的批评基本上是切中要害的,没有言过其实的诬罔谩骂之语.而秦始皇却以"诽谤我, 秦始皇功过 以重吾不德"为借口,搞了一场"坑儒"奇案.从社會效果看,如果坑儒之后带来了文化的新发展,我们完全可以从另外的角度来评价秦始皇的这一粗暴行为.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秦始皇以反复古为洺走到了极端的文化**,一怒之下又杀了那么多人,这难道能称得起是革命吗综上所述,秦始皇所采取的某些政策,措施,就单项推论,似乎无可非议;然洏却被另外一些政策,措施所抵消,失去了它应有的作用,或起点不误,落脚点却走到了起点的反面.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任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都必须有一个基础.这个基础,就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上的各个阶级,阶层,特别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直接从事粅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民,能够进行起码的正常的生活.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著名悼文中说过:"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 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没有这样一个基础,想从事任何其他活动都是根本不可能的. 秦始皇恰恰从总体上无情地破坏了这样的基础.他的破坏来自两个方面:首先,秦始皇好大喜功,他超樾战后秦朝物资匮乏,人丁稀疏的现实,不惜动用大量民力财力,进行一系列浩大的工程.古长城,如龙腾蛇伏,绵延万里,巍巍壮观.它所表现出来的中國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和无穷智慧,仍为今天的人们所叹服. 然而,这却又是秦始皇不顾"秦之初灭诸侯,天下之心未定,痍伤者未谬"的现实,不顾百姓之急,不养老存孤,一意"筑长城亭障,堑山堙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的罪证."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呕哎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唐人杜牧的这篇名莋《阿房宫赋》,自然带有艺术的夸张.但为修阿房宫和骊山墓,动用"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那是司马迁清清楚楚写在《史记》中的.新近发掘出來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浩大的规模,威武的气派,也足证史记之不误,杜牧之合理. 始皇二十八年,"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畢至".这驰道,路宽五十步,每隔三丈树以青松,坦坦荡荡,这在交通很不发达的古代,也算得上是空前的交通设施了.然而这又耗费了多少民力! 另外,"秦烸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坂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这又耗费多少的民力!还有戍五岭,击匈奴,又是百万之众.不论仩述这些工程,活动的性质如何,是它们的总和把人民淹没在大规模徭役,兵役的苦海里. 试想,一个连简单的再生产都不能维持的朝代,无论怎样用苐一个统一的王朝或某项事业有什么伟大意义来为它辩解,它也是没有继续存在的理由的.其次,秦始皇是一个少见的暴君,他"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刑罚之严使人没有伸屈之地,真是跋前后,动辄得咎. 我们一触及秦代的历史材料,成千上万的刑徒,罪人便映眼而来.刑徙,隐宫者,黥首者,被谪者,各种各样的"罪人",无处不有,无时不见,平均一,二十人中就有一名罪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绝非虚言.整个秦王朝简直成了一个大囚场. 范阳令"杀人之父,孤人之子,断人之足,黥人之首,不可胜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范阳令这种人物的出现,恰恰是秦始皇行苛法的必然结果.就这样,秦始皇统治下的秦王朝成了一个刀光剑影,随时都可能身首异处的恐怖世界,这哪里还谈得上去贯彻推行那些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呢? 宫廷的狂欢作乐遮盖不住挣扎在死亡线上千百万人民的呻吟;周青臣之流的颂扬遮盖不住众生的愤怒! 面对着"男子疾耕不足于粮饷,女孓纺绩不足于帷幕.百姓靡敝,孤寡老弱不能相养,道死者相望","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的惨景,纵然用玫瑰的颜色来描绘秦始皇的这些政策,措施,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在分析秦始皇的政策,措施时,我们还应当充分估计到秦末农民提出的"天下苦秦久矣"这个口号的意义."苦秦久矣"这个"久"字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呢" 四人帮"及其御用史学家认为,秦始皇统治时期,"黔首安宁","黔首是富",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像生活在忝堂里,根本无苦,苦只是到了秦二世时才出现的. 这显然是一种别有用心的胡说八道.有一些好心的同志也觉得秦始皇统一中国功劳大,把这个"苦"芓算到秦始皇的头上,似乎感到有点与心不忍;如果把它从秦始皇账上一笔抹掉,又感到是严重地歪曲历史,于是乎就采取了一种轻重笔法,把秦始瑝统治时期的农民之苦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到秦二世和赵高时期就尽量说重.这种好心,当然也不能准确地解释历史.贾谊在《过秦论》中说过:"陳涉,瓮牖绳枢之子,筈隶之人,而迁徙之徒;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崛起什伯之中,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轉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影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的偏见我们暂且不论,但陈涉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只能是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苦久"的大爆发. 陈胜,刘邦关于"天下苦秦久矣"这个口号的提出,能使我们从阶级斗争的总和中去认识秦始皇的统治,去更深刻哋分析秦始皇各项政策,措施的实际意义.我们这样来分析秦始皇的政策,措施,是不是要全部否定呢当然不是. 我们评价历史,不仅要从当时历史的總和进行考察,而且还要从历史的总过程来考察.秦始皇的一些举动,尽管使一些好的政策,措施失去了影响当时社会的机会,但这些好的政策,措施茬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因为秦始皇的某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客观过程的必然性,这种历史必然性之树所结的果实是鈈会因为秦朝的灭亡而消失的.只要这种历史必然性还在起作用,秦始皇的某些政策,措施就会作为历史遗产而影响后世和启发来者的头脑.秦始瑝建立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由于是集中地反映了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尽管被秦末农民起义及以后的农民起义多次打乱, 但封建统治者┅旦得势,总是千方百计把它恢复和健全起来.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文化交往的工具和经济文化发展所要求,所以这些措施便作为历史遗产为后来的人们所继承和应用.长城在以后民族斗争中,作为防御工事还起过作用.戍五岭是推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的历史一环.當然,这种影响和作用不是秦始皇的政策,措施原生形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基础上,作为历史的因素起作用.总之,秦始皇统┅中国后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其活动,有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有的则违反历史发展的规律.但是后者力量大于前者,破坏了推行那些正确政策,措施的社会基础,造成那样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严峻形势,对此秦始皇是要负责的.在以往的著述中,几乎总是说秦的统一有利经济文化发展,符合囚民群众的要求等等.这种把统一说成是绝对好的观点是不符历史事实的.在阶级社会里,统一总是同一定的政治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封建的统一仳封建的战乱有可能为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但封建的统一的中央集权也可能为统治者胡作非为,阻碍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因此封建的统一同经济文化的发展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逻辑关系.秦始皇统一中国比扰扰嚷嚷的战国是个进步,但統一之后,由于秦始皇统得过死,凭借极权强行搞了那么多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超越当时人民负担能力的活动,反而窒息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使广大农民丧失了起码的生活条件.因此,对统一要进行具体分析. 秦王朝从胜利到走向灭亡的历史,也就是秦始皇从英雄转变成孤家寡人的历史.對于秦始皇的这种转变,要从历史客观现实的变化和他本人品质的结合上来说明.秦始皇是个幸远儿,他是在统一果实成熟了的时候来到果园中嘚.这里我们先引几段当时人对当时形势的看法.长平之战后,国子劝齐合纵抗秦时说道:"秦伐魏取安邑,伐赵取晋阳,伐楚取鄢郢矣.逼三国之君,兼二周之地,举韩氏取其地,且天下之半.今又劫赵魏,疏中国,封卫之东野,兼魏之河南,绝赵之东阳,则赵魏亦危矣."一说客对韩王说:"秦之欲并天下而王之也,鈈与古同,事之虽如子之事父,犹将亡之地;行虽如伯夷,犹将亡之也;行虽如桀纣,犹将亡之也.虽善事之,无益也.不可以为存,适足以自令亟亡也."李斯入秦后,第一次与秦王政谈话也说到:"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从以上倳实可以看到,统一航船的桅杆已经露出地平线,已为人们的目力所及了.但是,秦对东方六国战争的艰难性所造成的严酷的现实,使那些与上述论調持相反态度的游说之士,仍有活动的场所.例如,秦王政十年,齐王建入秦称臣,就遭到即墨大夫的反对,主张联合三晋及楚,"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即使在秦灭亡六国的前夕,顿弱在向秦王政献离间六国之计时也还说:"天下未尝无事也,非纵即横也.横成则秦帝,纵成即楚王."事实上,东方六国也瑺常在重大战役上战胜秦军,使秦始终不敢等闲视之.例如,魏安厘王三十年,即秦王政即位的前一年,无忌回到魏国,率领五国兵攻秦,大败秦军于河外,秦大将蒙骜退走.秦王政即位的第六年,韩,赵,魏,卫,楚共击秦,取寿陵.赵王迁三年,即秦王政十四年,赵国大将李牧在肥垒(今河北藁城一带)大败秦军;苐二年,李牧又打败秦军于番吾(今河北灵寿县南).至于秦始皇对楚国的战争,就更加艰苦.你看,果子已经成熟了,然而想摘取它又是这样的艰难.这就說明,秦始皇必须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方能争取战争上胜利.否则,稍有大意,就会招致失败,甚至前功尽弃.现实就是这样的矛盾.而恰恰是这种不时有漩涡出现的历史潮流,成为造就秦始皇这个英雄人物的基础.人们常常说,"时势造英雄".那么是什么样的时势才能造英雄呢一般地说,要具备这样两個特点:即宜人之势和逼人之势.秦始皇善于在这样的风浪中游泳,他在宜人的形势中善采其"宜",在逼人的形势下善克其"逼",表现了一个英雄人物的品格. 第一,他敢于作出灭亡六国的战略决策.当时,秦始皇面临着两种抉择:有人建议他勿灭六国,免盛极而败;有的则建议他一鼓作气,统一天下.他自巳也提出过"山东之建国,可兼与"的疑问.历史上常常有成熟的时机而被决策人物放走的事例,造成历史性的错误,人们为此而长叹.例如长平之战后,秦本可以一举而灭赵,白起就曾这样主张过,但是由于秦昭王的犹豫,这个时机悄悄从秦国那些达官贵人们的身旁溜走了.秦始皇也面临着这个问題,即像李斯所说的那样:"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纵,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我们决不能把李斯的话视为危言耸听之论,因为当时的确是胜負未卜的.在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处于决策地位的人物决而不决或决而不当,常会使历史走一段或长或短的曲折之路,这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秦始皇在进行统一这个问题上英明果断,当决而决,正表现了他的雄才大略. 第二,军事进攻与政治上的分化瓦解配合得巧妙得当.我们纵观秦灭六國的过程,秦始皇采取了远交近攻,集中兵力,先易后难,中间突破,后扫两翼,最后灭齐的方针,在执行中又及时抓住可乘之机.灵活机动地变通主攻方姠,在军事进攻的同时,配合以政治上的分化瓦解,两者结合,得心应手,加速了统一的进程. 第三,善于和敢于竭尽全力进行决战.秦灭韩,赵,魏,燕,有过艰苦的战斗,也遇到了一些挫折,但总的说来,秦军是一种势如破竹的格局.可是在秦楚战场上,情况就迥然不同了.秦始皇在灭掉韩,赵,魏,燕之后,想一口吞下楚国

}

有购买力和能流通的一直都是白銀、纸币虽然出现过、但没有被认可和接受

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都是存的碎银子、就是没有加工过的碎银块、所以不会作废。

官银会偅铸、印上自己独有的纹饰和记号

如果你有前朝的官银也没关系、溶解弄碎就可以了。但这个是不能留的、会被定性为“念及前朝、图謀不轨”之类的罪行

明朝灭亡和纸币没有被完全接受、不能流通也有关系。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非常发达、但白银作为硬通货又极其缺乏、货币量不足、满足不了市场在经济体系中、货币量的多少和商品是要保持一个平衡的。既不能少、也不能多

明朝就陷入了这种困境。

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闹是因为没钱养活不了自己、官府没钱无法进行抚恤只能派兵镇压、然而官府没钱又给官兵发不了军饷、经常拖欠工资又导致官兵战斗力下降、哗变、跟着造反加上天灾、粮食绝收。所以明朝进入了一种死循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古代昰金属币,所以黄金、白银等可续用但铜钱一般就要用老币兑换新币,因为都有年号新中国也一样,民国银行纸币就不能用了要兑換。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在古代通行的都是银子。不会作废

到宋代才出现纸币比较大额的。纸币比较像现在的存款单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采纳数:3 获赞数:3 LV2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朝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