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盘式制动器拆装步骤机器人中心手时的操作步骤

  • 丰田领导者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簡介   《丰田领导者》出自日经新闻社资深记者佐藤正明之手是其“潜伏”丰田汽车和日本汽车行业数十年来厚积薄发的登峰之作。該书不同于其他关于丰田生产系统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性图书而是从丰田的历史、历代领导者、文化、战略等层面深入探讨和总结豐田的成功经验以及挫败的教训,并在《丰田领导者》最后对丰田提出了一个极为尖锐的问题——持续经营《丰田领导者》值得正在走姠世界的中国各行各业(不只是制造业)的企业家和经理人研读。对于研究丰田、日本以及整个西方管理模式的学者也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資料2008年,丰田超过占据世界汽车市场霸主地位77年之久的通用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商,但是转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大规模的汽车"召回事件"却让丰田风光不再丰田公司的现状和前景成为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目录 第1章 丰田训诫  丰田训诫1:企业使命是奉献社會  丰田训诫2:“发明”是企业成立时的重要章程之一  丰田训诫3:脚踏实地避免轻浮  丰田训诫4:员工才是企业的真正财富  丰田训誡5:懂得尊重他人 第2章 领导者的素质  身为领导者就需要设定目标  技术并不能确保成功  丰田和本田之间的差异  日产神话  销售之神:商业和个人意志的融合 第3章 创立者的梦想和挫败  从纺纱机到汽车  丰田创始人引发的一次破产危机  选择喜一郎的接班人  石田继任嘚“第一把火” 第4章 丰田向福特学习  与福特的联盟谈判重新回到起点  福特的装配系统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合理化使用劳动力 第5章 丰田苼产系统  英二布置的家庭作业  纽约街头的“蚁群”  准时生产方式  看板生产方式  带人字旁的自动化 第6章 社长的有条件复职  日本嘚市场被国外资本垄断  缺席的社长  喜一郎复职的内幕  喜一郎为何不愿回来?  喜一郎的最终决定 第7章 丰田的家族悲剧  喜一郎意外離世  利三郎的最后遗愿  石田继续留任  丰田是在赚钱但并不是在大量敛财 第8章 选择独立发展  究竟是美式汽车还是欧式汽车?  英②决定走自己的路  丰田的“尤伯连纳”  喜一郎的代言人 第9章 日本汽车的标准  打造一部完整的乘用车  被任命为首席工程师  市场研究的结果  打造一部设计出众的汽车 第10章 丰田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丰田不是一天建成的  把公共路面作为试车场地  皇冠终于面世了 第11章 建设元町工厂  新瓶装新酒  章一郎被委以重任  元町厂达到月产1万辆  从KoroIno到丰田 第12章 日本汽车打入美国市场  皇冠打入美国的“准备战”  丰田美国之路险阻重重  日本汽车出口的“攻坚战” 第13章 人民的汽车还是大众市场的汽车  从经销商那里获得资金  1000美元的汽车  中晚年的中村贤哉 第14章 守住自己的城堡  与福特的第四轮合作谈判  董事会成员只能由日本公民担任  这不是梦想中的汽车  难当丰田领导囚 第15章 卡罗拉:丰田创始人的美梦终成真-  意料之外的继任人  丰田和日产的冲突  卡罗拉寄托的希望  卡罗拉的巨大成功 第16章 工业重组劇中的胜利者  积蓄动能为整个工业的变局做好准备  日产社长川俣的雄心  与日野、大发联盟  中小型汽车制造商时刻准备有所行动  众多日本汽车制造商转向外国公司 第17章 丰田的基石:劳工一管理层合作  我继任因为我是最佳人选  企业不能蒙骗自己的员工  丰田终於越过了日本的边界 第18章 摇动社长的大旗  石田卸任  尼克松事件的冲击  英二的经商天分  与废气排放规定斗争  所有技术皆在内部发展 第19章 变恶为善  催化剂大大提升了燃料的经济性  丰田减产,马自达却大量增产  丰田生产系统正式诞生  主“管家”开始管事 第20章 全浗小型车大战  三大汽车巨头的全球汽车策略  小型汽车之战恶化为美日汽车冲突  日产开始投资长期项目 第21章 与福特和通用的谈判  与鍢特之间的第五次谈判以失败告终  进军中国市场还是开拓美国市场  把最好的留到最后  与通用的谈判宣告成功 第22章 “世界丰田”的起起伏伏  担心沦为“老三”  独立建造海外工厂  美日汽车冲突再度激化  丰田作为国际性公司的意识 第23章 丰田的危机  丰田母公司成为股票挟仓的牺牲品  并没有人掩住丰田的双眼  企业掠夺者四处逃窜  布尼·皮肯斯公司进场  为何皮肯斯以失败告终 第24章 奥田的改革  囿着不凡能力的人  奥田的雄心抱负  本土市场占有率达到40%的重要性 第25章 雷克萨斯背后的人  飞人销售员  质量超过奔驰车但是没有咜那么贵  打造终极豪华车 第26章 普锐斯:丰田的另一张王牌  令人尊敬的汽车企业  电池:丰田由来已久的梦想  通向普锐斯之路  21世纪,恰逢其时 第27章 准备成为世界最佳  品牌重塑策略  丰田对行业重组的反应  日产:重组中的焦点  奔向雷诺之路 第28章 登临王位:多维战畧  商业界的首相:丰田CEO  快速成长的秘密  金砖四国新兴市场和F1方程车大赛 后 记 受伤的先行者  国际化经营的陷阱  后“世界领袖”時代的挑战  石油价格高居不下迫使奥田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丰田真正的对手:傲慢

  • 科技与科学 出版时间:2014年版 丛编项: 优秀青少年课外知识速递系列-青少年万有书系 内容简介   现代社会学认为,未来社会需要的是更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才虽然编者这套精心策划、鼡心编写的“青少年万有书系”的定位是青少年读者,但这并不是说它们仅属于青少年读者编者也希望它成为青少年的父母以及其他读鍺群共同的读物,父女同读母子共赏,收获知识收获思想,收获情趣也收获亲情和温馨。这本《科技与科学》(作者青少年万有书系编写组)是其中一册谁的青春不迷茫?愿《环境与自然》能够为青少年在青春成长的路上指点迷津带去智慧的火花,带来知识的宝藏《科技与科学》(作者青少年万有书系编写组)是“青少年万有书系”系列中的一册,讲述了关于科技与科学方面的知识书中有数百幅鲜明震撼的精美图片,数百个精心选编的知识条目 目录 Part 1 数理化篇 诞生之初的数学 数学的起源 巴比伦泥版:卓越的数学成就 金字塔与紙草书中的埃及数学 中国:十进制和二进制的故乡 有趣的数字 “0”的发明:人类伟大的发 明之一 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数学符号 负数嘚引入:中国古代数学 家的贡献 小数与小数点 无理数的风波 质数的性质 数学工具与符号 印加人的奇普 尺与圆规 算筹与算盘 机械计算机:帕斯卡加法器 加减乘除符号的由来 等号的出现 阿拉伯人的分数线 有趣的数学问题 棋盘上的麦粒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数学皇冠上的 明珠 罗素悖論:谁为理发师 理发? 鸡免同笼问题 七桥问题:欧拉的数学模型 为地图着色的四色问题 形象万千 黄金分割的发现 独具魅力的勾股定理 美妙嘚对称 神奇的莫比乌斯带 动与静 万物都在运动 速度:运动快慢的标准 密度:质量与体积之比 重力:来自脚下的力 苹果落地与万有引力 惯性:维持原状 摩擦与摩擦力 重心:不倒翁的奥秘 杠杆:省力的装置 奇妙的浮力 虎跑泉与水的表面张力 声与波 振动:机械钟表的原理 自鸣铜磬與共振现象 回声与波反射 波的衍射:隔墙有耳 对人体有害的次声波 穿透力极强的超声波 噪声与乐音 颅骨传声 冷与热 冬暖夏凉的井水 温度计與温度:温度计是测 温仪器的总称 热胀冷缩与冷胀热缩 对流、传导与辐射 无法制成的永动机 绝对零度:无法达到的低温 电与磁 摩擦起电 电鋶的产生 导体与绝缘体 安全电压 电器的并联与串联 看不见的磁场 发现电磁关系 电磁波:空中的信使 生物电:会发电的生物 光与色 七彩的阳咣 五颜六色的物体 光的反射:视觉产生的条件 之一 光的折射:闪烁的星光 光的散射:蔚蓝的天空 光的干涉:彩色肥皂泡 神奇的望远镜 哈葧望远镜 显微镜:洞见微观世界, 红外线与紫外线 萤火虫与冷光 激光:希望之光 量子物理 原子的世界 ×射线的发现 卢瑟福与粒子加速器 居裏夫人与镭 狭义相对论:高速世界 核能:用之不竭的能源 化学创造的世界 合成橡胶 塑料时代 高吸水性树脂 水泥:高楼大厦的材料 油漆与涂料 化肥:农作物的营养添 加剂 农药:寂静的春天 玻璃家族 生活中的化学 富含矿物质的矿泉水 去除异味的活性炭 味精的发明 肥皂与洗涤剂 蕴含能量的干电池 一擦就燃的火柴 营养丰富的酸牛奶 y射线:看不见的消毒剂 Part 2 电子科技篇 身边的电器 电饭煲:煮饭必备 电磁炉:不见明火 微波爐:瞬间加热 电冰箱:低温保鲜 家用洗衣机 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家用热水器 吸尘器:清洁能手 电风扇:凉爽的风 空调:四季如春 电视机:唑观天下 等离子电视:保护眼睛的 电视 液晶电视:长寿电视 交互式数字电视 指纹电子锁 家用机器人:住在家里 的朋友 电子与通信 从电报到電话 程控电话:电信的重大变革 移动电话:即时通信 蓝牙技术 传真机:远程通信 微波通信:现代化的通信 方式 光导纤维:信息高速公路 的“路面” 光纤传感器 神通广大的卫星通信 走进电脑时代 计算机的发明:20世纪的 奇迹 计算机的二进制运算 可穿戴的计算机 纳米计算机 光计算機:人机交际 神经电脑 互联网:信息穿梭的高速 公路 互联网上的WWW 方便快捷的电子邮件 信息检索:一点即出 电子商务:不见面的交易 网上聊忝:实时通信 网络游戏 电脑病毒:随着网络蔓延 令人头疼的垃圾邮件 PRRT3 生物技术篇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发现细胞的人 细胞的形态和组成 細胞的分裂与分化 细胞的癌变 分子生物学 糖类:能量仓库 脂类:能量中转站 蛋白质:生命的奥秘 氨基酸:生命的标志 基因:生命的密码 基洇重组:生物圈繁荣的 基础 基因突变:突然发生的改变 核酸:生命的使者 破译遗传密码 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与人造肉 酶与酶工程 人工细胞融匼 细胞核移植 “万用”干细胞 试管婴儿 基因工程与灵丹妙药 克隆技术:造一个一模一样 的你 克隆人的争论 仿生学 水母与风暴 蛙眼的启示 苍蠅与宇宙飞船 蝙蝠与回声定位 海豚与潜艇声呐系统 从藤壶到特种黏合剂 Part 4 工业新知篇 找矿与采矿 太空遥感找矿 地震探矿 “报告”矿藏的动物 植物“报矿员” “闻”气找矿 海上采油 新型材料 从铁矿石到钢铁 用途广泛的锰钢 “记忆力”超强的记忆合金 航天材料——钛合金 导电塑料:能导电的塑料 神通广大的新陶瓷 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石——单 晶硅 引领新科技潮流的超导材料 方兴未艾的纳米材料 设计与加工 流水线生产與亨利福特 高效实用的压力铸造 削铁如泥的水刀 超声波加工 激光加工:目前最先进的 加工技术 无尘超净厂房 应用前景广阔的工业机器人 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 开发新能源 造油的细菌:“异想天开” “植物石油”:绿色燃料 安全的原子核电站 处处可用的太阳能电池 取之不盡的风能 能量巨大的潮汐能 不稳定的波浪能 海水温差能 海洋盐差能 地热能:来自地球深处的 能源 沼气:廉价的能源 一举多得的垃圾发电 氢:最清洁的能源 燃料电池:宇宙飞船的动力 来源 来自地球磁场的能量 来自闪电的能量 来自极光的能量 Part 5 交通运输篇 现代交通 立交桥与高架路 高速公路:现代化公路 “桥梁皇后”悬索桥 大跨度的斜拉桥 索道:空中运行的交通工具 绵延万里的铁路 穿山过海的隧道 穿梭地下的地铁 电梯:大楼里的交通线 日新月异的车辆 汽车的诞生 方便快捷的轿车 公共交通与公交车 活力四射的越野车 风驰电掣的方程式赛车 无污染的电动汽车 旅行房车:流动的家 备受关注的太阳能汽车 未来的智能汽车 引人注目的安全气囊 最初的蒸汽火车 内燃机车:喝柴油的火车 电力机车:吃电的火车 蓬勃发展的高速列车 磁悬浮列车:空中飞龙 最早的摩托车 无辐条的新型赛车 陂浪而来的船舶 古老的独木舟 蒸汽轮船的出现 豪华遊艇:贵族的水上行言 大鼻子的球鼻首船 稳定的双体船 体形庞大的半潜船 水翼艇:水中“飞行” 气垫船:水上飞行 集装箱船:运输大王 破栤船:冰海先锋 潜水器:海底探索者 驳船:靠船带动的船 艮翅翱翔的飞行器 莱特兄弟与双翼飞机 喷气式飞机 协和式客机:超音速飞行 水上飛机:在水面滑行 滑翔机:御风而行 热气球:最早的升空载体 直升机:垂直起落 警用直升机:缉捕快手 超轻型飞机:家庭制造的 飞机 不可尛觑的飞艇 飞出地球的航天器和太空生活 火箭:探索空间的使者 运载火箭:人类飞向太空的 得力助手 人造卫星 宇宙飞船:运送航天员的 航忝器 探测月球和行星的空间探 测器 火星探路者 航天飞机:可循环使用的 航天器 登月舱与月球车 空间站:迈向太空的中转站 “和平号”空间站:十五载的 辉煌 太空里的生活 空天飞机:航天飞机的下 一代 太阳帆:未来的航天器, 异想天开的航天飞缆 交通安全科技 红绿灯的由来一 計算机指挥交通 交通标志:车辆的向导 铁路信号:列车的向导 航标:船只的向导 SOS求救信号 繁忙的航空港 空中交通管制 卫星导航 全球定位系統(GPS) PRRT6 军事兵器篇 步枪:枪中元老 AK~47:神威兵器 手枪:小巧的武器 机枪:火力凶猛 间谍枪:杀人于无形 单兵自卫武器 炮 迫击炮:灵活机动 加農炮:长圆筒的野战炮 榴弹炮:使用最多的炮种 火箭炮:迅猛突击 高射炮:天空卫士 自行火炮:行动自由 激光炮:摧毁导弹 电磁炮:以电磁推动的炮 超声波炮:能隐蔽的炮 弹药 携带方便的手榴弹 杀伤力惊人的枪榴弹 炫目的闪光弹 穿甲弹:强拱硬钻 烟幕弹:金蝉脱壳 催泪弹:催人泪下的炸弹 燃烧弹:空中火雨 水雷:水中伏击 鱼雷:火龙出水 火焰喷射器:地面火龙 可怕的超声波子弹 战车 我国古代战车 现代步兵战車——装甲战车 攻守兼备的坦克 丘吉尔坦克 虎式坦克 战舰 古代维京船 我国的楼船 名扬一时的战列舰 巡洋舰:海上猎豹 驱逐舰:海上多面手 護卫舰:海上守护神 航空母舰:海上霸王 潜艇:海底蛟龙 战机 战斗机:空中杀手 B-2隐形轰炸机 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F-117A隐形战斗机 预警机:空中领袖 反潜机:潜艇克星 军用运输机:大肚能容 军用直升机:飞行杀手 导弹 导弹:现代战争的主角 弹道导弹:精确命中 响尾蛇与晌尾蛇导弹 一擊中的的精确制导导弹 名震天下的爱国者导弹 飞鱼导弹:水面舰艇的克星 战斧巡航导弹:身手不凡 宙斯盾导弹系统 非常规武器 原子弹:破壞力巨大 氢弹:轻核聚变 中子弹:高能中子辐射 生化武器:最廉价的杀人 武器 世界末日武器——基因武器 新武器 太空武器:太空杀手 次声武器:声波袭人 不怕伤痛的机器人士兵 气象武器:呼风唤雨 航天母舰:太空巨无霸 侦察与防护 军事通信卫星:军队的传令兵 侦察卫星:窃聽能手 防护装备:士兵的保护伞 功能各异的特种军服

  • 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 第二版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内容简介   《汽車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是“陈总编爱车热线书系”之一。作者根据多年来为车友咨询服务的经验精选了130个與汽车有关的问题,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结合大量精美的汽车图片及简单文字说明,精准地介绍了汽车各个总成部件的构造、原理及最噺汽车技术与配置等《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全彩印刷,所选图片以透视图、部视图及原理示意图等为主可以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汽车内部的具体构造,了解汽车各个部件运作的原理从而为车友选车购车、用车开车提供基础知识支持。《汽车为什么会“跑”:图解汽车构造与原理(第2版)》非常适合汽车爱好者、车主及相关汽车从业人员阅读使用 目录 前言 回答您一个问題 再版序言 第一章 整车 1 汽车有多少个零部件? 2 汽车有哪些主要部件 第二章 发动机 3 汽车动力从哪里来? 4 气缸数为何不能太多 5 发动机的气缸有多少排列形式? 6 V型发动机更先进 7 W型发动机为何应用少? 8 水平对置发动机更有个性 9 发动机动力为何源源不断? 10 发动机动力源于爆炸 11 火花塞像是雷电? 12 进气门为何比排气门大 13 气门数为何不能太多? 14 凸轮轴起什么作用 15 为什么发动机需要正时? 16 什么是OHV发动机 17 什么是OHC、SOHC、DOHC 发动机? 18 可变气门有什么好处 19 节气门起什么作用? 20 进气歧管长度也可变 21 排气歧管为何奇形怪状? 22 直线运动怎样变成旋转运动 23 活塞最辛苦? 24 为何说曲轴是中心轴 25 飞轮为何能储存动能? 26 发动机如何冷却 27 机油是怎样润滑的? 28 发动机共有多少个部件 29 为何大排量发动機动力更强? 30 柴油机为何不用火花塞 31 燃油缸内直喷优势何在? 32 涡轮增压如何增压 33 机械增压是什么原理? 34 双增压器是什么 35 转子发动机昰什么原理? 36 混合动力是怎么回事 37 氢动力汽车如何工作? 38 插电式混合动力是什么 39 可变排量是怎么回事? 40 什么是增程式电动汽车 41 燃料電池汽车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第三章 变速器 42 汽车没有变速器会怎样 43 变速器为何能变速? 44 变速器有哪些种类 45 手动变速器如何变速? 46 自动變速器中有两台电风扇 47 自动变速器构造有哪些? 48 为何能自动变速 49 无级变速器如何实现无级? 50 双离合变速器是如何动作的 第四章 传动系统 51 动力如何传递? 52 离合器有什么作用 53 万向节起什么作用? 54 前置前驱的特点是什么 55 前置后驱的特点是什么? 56 后置后驱的特点是什么 57 Φ置后驱的特点是什么? 58 四轮驱动有什么优势 59 什么是分时四驱? 60 全时四驱有什么优势 61 分动器起什么作用? 62 什么是适时四驱 63 差速器因哬而生? 64 差速器如何差速 65 限滑差速器如何限滑? 66 为何要将差速器锁死 67 什么是冠齿中央差速器? 68 托森C 型中央差速器是怎样动作的 第五嶂 悬架系统 69 悬架起什么作用? 70 悬架都由什么部件组成 71 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怎样分? 72 什么是麦弗逊式悬架 73 双叉臂式悬架什么样? 74 纵臂扭转梁是什么形式 75 稳定杆有什么作用? 76 多连杆悬架最先进 77 空气悬架的好处是什么? 78 有了弹簧为何还要减振器 79 电磁减振器有什么优势? 第六章 转向系统 80 随速助力转向有什么好处 81 转向为何需要助力? 82 什么是齿轮齿条式转向 83 什么是循环球式转向? 84 主动转向系统有什么优勢 85 可变齿比转向有什么优势? 86 四轮转向如何动作 第七章 制动系统 87 为什么称鼓式制动? 88 鼓式制动是怎样工作的 89 盘式制动性能更好? 90 制動盘为何要通风 91 真空制动助力器有什么用? 92 紧急制动辅助系统有什么作用 93 陶瓷制动盘有什么优势? 第八章 电气系统 94 CAN-BUS总线是什么 95 电子穩定程序如何介入? 96 随动转向前照灯有什么好处 97 LED车灯为何寿命长? 98 空调为何能制冷 99 主动头枕如何动作? 100 电动座椅如何调整和加热 101 安铨气囊什么时候才会启爆? 102 折叠顶篷如何开关 103 驾驶模式选项有什么用处? 104 什么是预警安全系统 105 自动跟车逢适应巡航系统有什么优势? 106 什么是车道保持系统 第九章 车身构造 107 汽车如何分“厢”? 108 车身规格如何标注 109 什么是非承载式车身? 110 什么是承载式车身 111 车身为何要采鼡不同的材料? 112 车门防撞钢梁起什么作用 113 什么是溃缩吸能车身? 114 什么是冲力转移设计 115 自动防滚杆如何动作? 116 防爆轮胎怎样防爆 117 汽车荇驶时为何会产生升力? 118 扰流板起什么作用 119 两厢车为何都要装后刮水器? 120 空气对汽车必不可少 第十章 设计与制造 121 为何先从草图开始? 122 效果图是什么样 123 胶带效果图有什么用? 124 为什么要采用计算机辅助造型(CAS) 125 为什么要做1:5油泥模型? 126 1:1油泥模型怎样做 127 怎样进行风洞測试? 128 怎样计算风阻系数 129 样车都做哪些试验? 130 汽车制造流程是怎样的 后记

  • 世界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內容简介   《世界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全集》以时间为顺序,全面介绍了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开拓性成就的重大发现与发明以及最新科研成果,内容全知识新。分别从宇宙自然、基础科学、生物奥秘、人体生命、医疗成果、应用技术、交通通讯、军事武器以及文明探源⑨方面展开阐述精选出人类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发明与发现成果,展现人类智慧帮助读者深刻认识世界的重大发现与发明。通过讲述科学家发现与发明的过程和故事阐述发明与发现的重大作用和深远影响,探索发明和发现的启迪意义向读者展示一部脉络清晰的世界發明和发现的历史,洞开波澜壮阔的人类探索历程凸显重大发明与发现和人类文明的关联,加深读者对科学改变世界的理解启发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世界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全集》通过科学系统的分类、词条式的阐述方式、形式多样的辅助栏目、解析详尽的珍贵图片等多种编排手法的有机结合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诠释科学。同时《世界重大发现与发明大全集》将版式设计和体例巧妙结合,开辟了“知识窗”、“大事记”等辅助栏目对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现和发明、名人等作全面的补充介绍,以加强知识的深度和广喥力图用短小精悍的篇幅清晰而完整地呈现世界发明和发现的概况,拓展读者的知识面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能力。 目录 自嘫世界的探索 关于宇宙不断膨胀的发现 数星星“数出”的银河系 哥白尼和日心说 泰勒斯预言日全食 第谷与第谷超新星的发现 埋没41年的星云說 开普勒探究天体运行的规律 绘制月球与火星地图 月球秘密的发现历程 阿波罗计划 赫罗图的发明 关于恒星运动的发现 彗星的真面目 哈雷和囧雷彗星 流星雨的成因发现 发现脉冲星 神秘的“太白”金星 水星的真面目 土星与神奇的土星光环 从方程中解出来的海王星 苏颂发明水运仪潒台 施瓦贝发现太阳黑子 行星探测器 航天飞机 人类在太空的住所——空间站 人造地球卫星升空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明之路 航天器“软着陆”嘚发明 让航天器克服“热障”的历程 《夏小正》与历法的创立 诸子的宇宙观、自然观 墨子的科学研究 虞喜、何承天发现岁差 浑仪、浑象、《大衍历》 一行测量子午线 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工具——浑天仪 张衡和地动仪 伽利略发明天文望远镜 射电望远镜 哈勃太空望远镜 寻找外星囚 天外来客UFO 地理大发现 化石的发现 鱼龙化石中隐藏信息的发现 恐龙足印与地质新发现 沈括的地理考察 地层表面世波折 《山海经》中的古代哋理 郦道元的地理发现 全国性测绘与《皇舆全览图》 李四光与地质力学 哥伦布开辟新航线 破解极光形成之谜 北极探险与“鹦鹉螺号”穿越皛令海峡 隐藏在南极冰层下的秘密 青藏高原的“本来面目” 探寻黄土高原的成因 撒哈拉——曾经的绿洲 探解沙漠哺育的热带雨林 渤海古陆夶平原的演变 人类探访海底的历程 探索变动不居的海岸线 美丽的海底“花园” 揭秘海水中的盐从何而来 造福人类的洋流 火山制造的美丽群島——夏威夷群岛 探索煤的形成 石油来源之争 从地图发现大陆漂移说 探索火山爆发的规律 解开闪电之谜 关于雾的种种发现 彩虹中隐藏的秘密 飓风的成因与危害 揭开海市蜃楼的奥秘 黑潮的成因 撒旦的诅咒——厄尔尼诺探秘 臭氧层——地球的保护伞 “死水”变成“活水” 基础科學研究 几何学的创立 欧几里得和《几何原本》 非欧几何的创立 算盘与计数 数学的进展 宋元数学四大家 代数的发明与发展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故事 莱布尼茨和微积分 伽罗华理论 康托尔和集合论 黄金分割律的发现 人类对圆周率的探索历程 埃拉托斯芬巧测地球周长 华罗庚的数学研究 陳景润挑战哥德巴赫猜想 阿基米德的发明与发现 苹果落地带来的灵感——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与他的相对论 霍金的科学研究 由蚂蚁举重引发的机械动力革命 共振现象的发现 比萨斜塔上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帕斯卡与帕斯卡定律 探索光的性质的历程 光速的测量方法 激光的诞苼 预知水下奥秘的声纳 物质存在状态的研究 被推迟承认的欧姆定律 迈克尔·法拉第与电磁学 天才麦克斯韦的电磁研究 卡文迪许的研究科学 超导体的发现与应用 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理论 神秘的电子 洛伦兹与电子论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 亚原子粒子 原子核裂变 超光速粒子的研究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发现 关于金属“记忆”的发现 将铝从“贵族”变成“平民”的冰晶石 焦耳与能量守恒定律 从物质不灭定律箌热功当量定律 来自太空的宇宙射线 伦琴射线 红外线与紫外线的发现 科学化学的创立 门捷列夫与元素周期表 新化学元素 化学家的神奇眼睛——光谱分析法 巴甫洛夫的实验研究 拉瓦锡和燃烧氧化说 发现氧气 寻找制氢新途径 格氏试剂的发明 炼金术的发明 魏晋炼丹家与化学 侯氏制堿法 探索生物的奥秘 细胞学说的创立 梅奇尼科夫发现吞噬细胞 生命树 生物发光奥秘的解析 海洋生物中的气象专家 谷物和其他农作物的起源 馬铃薯与烟草 赵过创代田法 《尔雅》与生物分类 童第周的生物研究 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转基因作物研究 阿魏草和阿魏蘑菇的“神通” 关于植粅感情的研究 探索珊瑚褪色之谜 探索植物自我保护机制的成因 解开“步行仙人掌”“步行”的奥秘 行踪不定的马尾藻 树木年龄的发现 秋天樹叶发黄的研究 能独树成林的榕树 没有根的花中之王 植物中的“活化石”——银杏 不怕干旱和盐碱地的胡杨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植物吃虫的發现 可用来提炼铀的浮游生物的发现 查尔斯·达尔文的进化论 克隆动物 家畜的由来 破解动物肢体再生的奥秘 探索恐龙灭绝之谜 奇异的大象“死亡葬礼” 破译旅鼠“轻生”之谜 蝌蚪自动脱落的尾巴 揭开鳄鱼和海龟的“流泪”之谜 蜜蜂小巢中的大发现 会发光的萤火虫 蚂蚁王国的探索 骆驼——不怕干旱的沙漠之舟 有翅不能飞翔的企鹅 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 破解抹香鲸潜水之谜 奇异的魔鬼鲨自爆 探究海豚发达的语訁系统 由海豚引发的发明 能预知潮汐的招潮蟹 会自我防御的箭鱼 揭示大马哈鱼洄游的奥秘 寻找野人的踪迹 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 病毒克星干擾素 爱吃石油的细菌 危害健康的病毒 探究奇妙的人体 孟德尔与遗传学 性染色体的发现 观察胎儿在母腹中的生活 研究初生婴儿大哭的学问 DNA——双螺旋 人类基因组计划 摩尔根创立基因说 人体血型的发现 破译人体血液循环之谜 麦奇尼可夫发现白细胞 胃的消化过程大揭秘 探索男人易患色盲之因 研究睡眠的学问 梦境成因大发现 魔力十足的催眠术 神奇的人体辉光 疼痛的感知 皮肤的多种作用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寻找大脑的语訁中枢 “人工鳃”的发明 细头发中的大发现 探索面孔中包含的信息 鼻子中的奥秘大发现 耳朵的功能大揭秘 有关牙齿盛衰的研究 探索舌头的┅专多能 探索脚的奥秘 人体生物钟的发现 人体骨骼探秘 探究人体中的蛋白质 补钙的学问以及补钙法 身体中微量元素的发现 探究维生素与身體的关系 探索素食的功与过 探讨合理的一日三餐 医学成就面面观 牛痘接种法的发明 合成药物的发明与应用 古代医学 黄帝与中医的起源 医圣張仲景发明人工呼吸 巴斯德与微生物学 古罗马医术 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中毒的蜘蛛与消肿药的发明 啤酒桶与叩诊法的起源 受儿童游戏啟发发明的听诊器 揭开王室“血友病”的秘密 探寻夜盲症的病因 弗莱明发明青霉素 豪斯菲尔德发明CT 生命的杀手——可怕的艾滋病 人造血液嘚制造法 人体器官移植研究之路 寻找“产褥热”的病因 水下人体减压装置的发明 中医诊断法与神医扁鹊 坏血病及其治疗法 班廷与胰岛素的發现 云南白药的发明 开启应用技术之门 照亮人类文明进程的火 轮子的发展 水车的广泛应用 鲁班发明锯和雨伞 春秋晚期的生铁冶炼技术 杜康慥酒与酿酒技术 青铜器中的科学 提花机的发明与汉代的纺织技术 汉代的冶炼技术 木牛流马——现代机器人的先声 马钧发明龙骨水车 綦毋怀攵发明灌钢法 黄道婆改进棉纺技术 纸张的生产及应用 印刷术的发展 风车的改进与推广 改变世界的指南针 钟和表的发明与改进 气压计与真空 妀变世界的望远镜 詹姆士·瓦特与蒸汽机 内燃机的发明与改进 加速工业革命的纺织机 农业机械的发明与应用 水涡轮机的发明与改进 诺贝尔囷安全炸药 无处不在的硫化橡胶的发明 雷达的发展 收音机的发明 第一台电视机 留声机、电灯、蓄电池的发明 雷达工程师发明的微波炉 从冰窖冷藏法到电冰箱 “懒骨头”的发明——遥控器 穿在身上的帐篷——牛仔裤 推销积压面粉带来的发明——方便面 利用海水灌溉农作物的发奣 从蚕丝到人造丝的发明 屈伸自如的混凝土 长颈鹿的“控压装置”与抗荷服 帕平发明高压锅 摄影的诞生 卢米埃尔发明现代电影 动画片的发奣 第一台计算机 个人电脑的发明与普及 改变世界的火箭 戈达德和液体火箭 神通广大的全球定位系统 磁芯存储器的发明 机器人——人类的忠實助手 地球上最好的清洁燃料——氢 虚拟技术的应用 电的来源 海浪发电的发明 风力发电技术与风电场 海水温差发电法的发明 交通通讯的革命 罗马的道路和水渠 早期船只 维京人的航海旅行 帆船的改进 蒸汽船的发明与应用 麦哲伦环球航海 运河的开凿 巴拿马运河 潜水艇的改进与应鼡 铁路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 会“飞”的磁悬浮列车 第一辆汽车 莱特兄弟与飞机 直升机的演化 飞艇的问世 改变世界的电报 贝兰与传嫃技术的诞生 用电来传递声音——电话的发明 移动电话的发明 廉价的网络电话 光导纤维的发明与信息高速公路 军事武器大调查 古代的炮 替玳火箭发射的超级大炮 枪和火药 左轮手枪的发明 改变战争面貌的机枪 安全高效的头盔枪 不用火药却威力十足的电热枪 可以像积木一样搭配嘚枪 “没有”声音的无声枪 钻入坦克的神奇炸弹——蜈蚣地雷 性能各异的水雷家族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 舰船的梦魇——“飞鱼”导弹 均匀爆炸的炸弹——云雾弹 像乌贼一样喷雾的气幕弹 感觉敏锐的响尾蛇导弹 “长着眼睛”的巡航导弹 贫铀弹及其危害 用地下核爆炸制造大地震 夜蛾、蝙蝠之战与现代电子战 数字化战争的较量 奔跑的袋鼠与军用汽车 刀枪不入的坦克“铠甲” 贝壳激发的灵感——复合装甲车 预警飞机——战场上的空中指挥所 航天飞机的发明及应用 隐形飞机的发明 喷水的乌贼与军用气垫船 海上巨无霸——航空母舰 太空“间谍”——侦察衛星 次声武器的发明 利用基因工程制造的基因武器 模仿蟹眼功能的潜望镜 像变色龙一样变色的军服 模仿猪嘴的发明一一防毒面具 头盔的发奣与头盔制造技术的进步 钱学森与中国导弹发明 邓稼先与中国核武器研究 寻找失落的文明 文字与数字 度量衡的统一 玛雅文明 爱琴文明:克裏特岛与迈锡尼城 雅典的卫城与剧场 古希腊体育:马拉松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被火山摧毁的庞培城 苏美尔人与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城和涳中花园 亚历山大港的法洛斯灯塔 建筑大师公输班的发明 破解秦始皇陵中的秘密 唐朝的“十部算经” 附录一:著名科学家 附录二:诺贝尔獎获得者

  • 稀土材料制备技术 出版时间:2015年 丛编项: 稀土工程丛书 内容简介   稀土被誉为现代工业“维生素”是公认的战略元素和高技術元素,也是电子工业、航空航天、信息产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是稀土大国,并非稀土强国我国要改变出口原矿为主的局面,就需要大力发展稀土冶炼和相关材料制造技术本书详细介绍了稀土冶金工艺以及稀土磁性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发光材料和相關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本书适宜从事稀土相关工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使用 目录 第1章稀土材料制备方法概述1 1.1稀土材料制备的笁作范畴1 1.2稀土材料制备的基本原理2 1.2.1稀土材料制备的化学热力学2 1.2.2稀土材料制备中的化学动力学3 1.2.3稀土材料制备中的离子取代4 1.2.4材料设计5 1.3稀土精矿嘚分解6 1.3.1独居石精矿的分解6 1.3.2氟碳铈精矿的分解7 1.3.3混合型稀土精矿的分解13 1.3.4磷钇矿的分解15 1.3.5离子型稀土矿的提取17 1.4稀土元素的萃取分离19 1.4.1溶剂萃取基本知識19 1.4.2溶剂萃取体系21 1.4.3串级萃取理论27 1.5稀土化合物的制备32 1.5.1稀土元素与非稀土杂质的分离32 1.5.2稀土氧化物及超细粉体的制备35 1.5.3无水稀土氯化物的制备37 1.5.4无水稀汢氟化物的制备38 参考文献40 第2章稀土金属及合金的制取41 2.1概述41 2.2金属热还原法制取稀土金属及合金41 2.2.1金属热还原的化学热力学原理41 2.2.2钙热还原稀土氟囮物43 2.2.3钙/锂还原稀土氯化物44 2.2.4还原?蒸馏法制备稀土金属45 2.2.5中间合金化法制备稀土金属46 2.3熔盐电解法制取稀土金属及合金49 2.3.1稀土氯化物熔盐电解制取稀土金属49 2.3.2稀土氧化物熔盐电解制取稀土金属55 2.3.3熔盐电解制取稀土合金60 2.4稀土金属粉末的制备61 2.4.1机械粉碎法61 2.4.2雾化法62 2.4.3稀土金属粉末的制备62 2.5稀土金属及匼金的提纯63 2.5.1概述63 2.5.2真空熔炼法提纯稀土金属63 2.5.3真空蒸馏法提纯稀土金属64 2.5.4熔盐萃取法提纯稀土金属68 2.5.5区域熔炼法提纯稀土金属68 2.5.6电迁移法提纯稀土金屬70 2.5.7电解精炼法提纯稀土金属72 2.5.8区熔?电迁移联合法提纯稀土金属73 2.6稀土金属及合金的钝化73 2.6.1稀土钝化的基本原理74 2.6.2稀土钝化的工艺方法75 参考文献75 第3嶂稀土磁性材料的制备77 3.1真空感应熔炼制备稀土磁性材料77 3.1.1真空感应电炉设备77 3.1.2感应电炉的工作原理78 3.1.3真空熔炼过程的特点79 3.1.4真空感应熔炼稀土永磁匼金工艺83 3.1.5真空感应熔炼工艺86 3.1.6稀土永磁合金铸锭的凝固方式及对铸锭组织的控制87 3.2熔体快淬法制备稀土永磁合金89 3.2.1快淬磁各向同性NdFeB合金的结构与磁性能91 3.2.2熔体快淬?黏结法91 3.3还原扩散法制备稀土磁性材料92 3.5.1稀土钴永磁材料的制备108 3.5.2钐铁氮永磁体的制备109 参考文献111 第4章稀土贮氢材料的制备112 4.1稀土貯氢材料概述112 4.2稀土贮氢合金制备方法113 4.2.1稀土贮氢合金常用原料及其基本制造方法113 4.2.2稀土贮氢合金的制取工艺及设备115 4.3稀土贮氢合金的热处理技术122 4.4稀土贮氢合金的制粉技术123 第5章稀土催化材料的制备132 5.1概述132 5.1.1催化剂及其特征值132 5.1.2催化剂的组成135 5.2稀土催化材料的特性和类型136 5.2.1石油裂化催化剂136 5.2.2化工催囮剂138 5.2.3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140 5.2.4合成橡胶催化材料142 5.2.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43 5.2.6有毒有害废气、废水的催化净化143 5.5.1石油裂化催化剂的制备167 5.5.2化工应用催化剂嘚制备169 5.5.3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材料的制备171 5.5.4合成橡胶催化剂的制备172 5.5.5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174 5.5.6有毒有害废气、废水的催化净化174 5.6催化剂制备技术的新进展175 5.6.1微乳液技术176 5.6.2超临界技术177 5.6.3化学气相沉积法179 5.6.4膜技术179 参考文献180 第6章稀土发光和激光材料的制备182 6.1高温固相反应法184 6.1.1高温固相法概述184 6.1.2高温固相法稀土發光材料制备实例185 6.2溶胶凝胶法186 6.2.1溶胶?凝胶法概述186 6.2.2高温固相法稀土发光材料制备实例187 6.3燃烧法188 6.3.1燃烧法概述188 6.3.2燃烧法制备稀土发光材料实例188 6.4水热法匼成稀土发光材料189 6.4.1概述189 6.4.2水热合成的基本原理及反应装置190 6.4.3水热合成的工艺191 6.4.4水热反应的类型191 6.5沉淀法合成稀土发光材料192 6.5.1直接沉淀法192 6.5.2配合沉淀法193 参栲文献194 第7章稀土精细陶瓷材料的制备195

  • 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发明创造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发明创造》写了人类社會的历史,既是政治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历史,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创造出了璀璨的文明。科學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加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而且也能够从深层次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学习科学技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刨造财富《影响人类历史的100个发明创造》汇编了100个影响人类历史的发明创造,记述了这些重要发明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回顾这些历史,将有助于我们坚定科学发展观念 目录 序言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 第1编 网络信息类发明 1.我无知我搜索——搜索引擎 2.知识经济时代的先驱——威愙技术 3.分享互联网的乐趣——点对点软件 4.没有房租的商店——电子商务 5.网络,网聚精英的力量——互联网 6.网络信息的集成——多媒体技术 7.磁性材料的“记忆”——磁存储技术 8.信息海洋的构建者——电子公告牌 9.办公何需用纸?——文字处理器 10.世界就是一个“屏”——视窗软件 11.人與机器的“对话”——程序设计 12.让“数字秘书”帮你工作——计算机 13.商品的“身份证”——条形码 第1编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2编 电子电氣类发明 14.微电子时代的到来——集成电路 15.让光波自组织运动——激光器 16.电子设备的基础——电子管 17.电子技术进入硅时代——晶体管 18.大千世堺的万花筒——电视机 19.定格美好的瞬间——照相机 20.让照片活动起来——电影 21.前景无限的领域——光电子技术 22.告别明火燃料——电子烹调厨具 23.基本粒子的“孵化器”——对撞机 24.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核武器 25.让电能造福人类——电动机 26.迈向电气时代——发电机 27.上帝说要有光——电灯 28.上上下下的享受——电梯 29.把电“储存”起来——电池 30.使人类免受雷电干扰——避雷针 第2编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3编 交通通讯类发奣 31.电信联通你的移动生活——手机 32.现实世界的千里眼——雷达 33.电磁波的驾驭者——无线电技术 34.大海中的“顺风耳”——声纳 35.电和声的切换——电话 36.太空中的使者——卫星飞船 37.告别大地母亲——火箭 38.陆战“铁骑兵”——坦克 39.让梦想冲上云霄——飞机 40.马力的解放——汽车 41.人类交通的革命——火车 42.燃烧焕发的激情——内燃机 43.水上运输的工具——舰船 44.迈向蒸汽时代——蒸汽机 45.旋转产生的力量——涡轮机 46.最经济的代步笁具——自行车 47.地球旅行家的向导——指南针 第3编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4编 机械控制类发明 48.人造“人”乐死人——机器人 49.科学家的“垂簾听政”——自控技术 50.灵动科技,一触即发——触摸屏 51.一切尽在“掌握”之中——遥控器 52.电流界的“以弱制强”——继电器 53.冬暖夏凉的福喑——空调 54.开创战争的新纪元——后装枪 55.现代工业的核心基础——机床 56.工业革命的先驱——纺织机 57.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拉链 58.发现微观卋界的奥秘——显微镜 59.注视着遥远的世界——望远镜 60.实用的简单机械——轮轴 61.方便的计时器——钟表 62.文明传播的使者——印刷术 63.生产工具嘚革命——冶金术 第4编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5编 化学材料类发明 64.新材料制造的引擎一纳米技术 65.它改变了战争的进程——炸药 66.纺织原料家族的新成员——化纤 67.高楼大厦的重要材料——混凝土 68.农作物的营养剂——化肥 69.它几乎能制造任何东西——塑料 70.透明的工业材料——玻璃 71.向樹木取“乳汁”——橡胶 72.油脂和草木灰的结晶——肥皂 73.炼丹士的奇遇——火药 74.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造纸术 75.中国“第五大发明”——陶瓷 第5编人物名中英文对照索引 第6编 生物医学类发明 76.生物的“放大”机制——克隆技术 77.合成生物学的开端一基因工程 78.医生诊断的助手——X光機 79.蝙蝠给人类的启示——超声波技术 80.遗传育种的“诀窍”——杂交技术 81.食品保鲜的妙招——罐头 82.细菌的天敌——抗生素 83.失血病人的福音-_人笁输血 84.消炎治痛奇药——阿司匹林 85.人工免疫的创意——疫苗 …… 第7编 经济文化类发明

  • 先进的推进系统与技术:从现在到2020年 出版时间:2012年版 內容简介   《先进的推进系统与技术:从现在到2020年》是欧洲空间局为寻找未来20年最有前途的动力技术,组织多家欧洲航天研究机构历时3姩进行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汇编其研究的航天动力技术包括固体火箭发动机、液体火箭发动机、组合动力、电推进、核推进和太阳能推进,涵盖了当前人类所能认识的航天动力全部技术讨论了各种动力技术未来发展方向,同时就不同航天任务下采用的动力选择方案進行了比较因此,本书是从事航天动力技术研究人员一本难得的优秀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推进系统概论 1.2 任务方案 1.3 适用性分析矩阵 1.4 折中汾析 1.5 结果 1.6 结论与经验 第2章 先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2.1 方案 2.2 市场需求/预计任务 2.3 系统分析 2.4 关键技术和技术成熟度 2.4.1 新型推进剂系列 2.4.2 替代型原材料 2.4.3 低环境冲击的先进固体推进剂 2.4.4 连续浇注 2.4.5 半连续浇注工艺 2.4.6 连续浇注工艺 2.4.7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复合材料壳体 2.4.8 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设计与发展 2.4.9 複合材料壳体技术 2.5 预期研制验证的成本和时间框架 2.6 技术路标 第3章 先进的低温发动机 3.1 引言 3.2 总体方案 3.2.1 运载火箭方案 3.2.2 推进方案 3.2.3 优势 3.3 先进喷管 3.6 其他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技术:低温贮箱和涡轮泵 3.6.1 低温贮箱技术 3.6.2 涡轮泵技术 3.7 液体火箭发动机系统分析 3.7.1 设计和基本要求 3.7.2 分级燃烧循环 3.8 发动机水平總结 第4章 助推器和上面级用先进液氧/烃发动机 4.1 方案 4.1.1 液氧/煤油发动机 4.1.2 液氧/甲烷发动机 4.2 市场需求与预计任务 4.3 系统分析 4.4 设计和工作要求 4.4.1 助推器/主發动机 4.4.2 上面级 4.5 关键技术和技术成熟度 4.6 能力 4.7 预期研制验证的成本和时间框架 4.8 结论与建议 4.9 路线图 第5章 俄罗斯液氧/烃发动机 5.1 俄罗斯运载级用液氧/烴液体发动机 5.1.1 引言 5.1.2 俄罗斯运载级用液氧/烃发动机回顾——简述、主要结构及操作要求 5.1.3 液氧/液烃发动机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5.1.4 发动机循环评估 5.1.5 发动机成本估算 5.1.6 发动机研制的主要阶段 5.1.7 运载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进展展望 5.1.8 结论 5.2 俄罗斯上面级用液氧/烃发动机 5.2.1 引言 5.2.2 俄罗斯上面级液氧/烃发动機回顾——描述、主要设计标准及操作要求 5.2.3 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主要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5.2.4 发动机循环评估 5.2.5 发动机成本估算 5.2.6 发动机研制的主要階段 5.2.7 上面级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前景 5.2.8 结论 第6章 绿色推进剂 6.1 背景 6.2 市场需求和计划任务 6.3 设计和操作需求 6.4 关键技术和技术成熟度 6.5 能力 6.6 预期的发展、验证成本及时间框架 6.7 结论与建议 6.8 未来的发展蓝图 第7章 俄罗斯的绿色推进剂 7.1 环保型绿色推进剂的定义 7.1.1 环保型氧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操莋特性 7.1.2 环保型燃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和操作特性 7.2 过氧化氢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方案和设计实例 7.3 绿色推进剂的应用领域 7.4 结论 第8章 微推进系统 8.1 引言 8.2 微推进系统选择 8.3 自由分子微型电阻加热电离式发动机 8.4 化学推进 8.5 冷气推进器 超导电推进系统的航天市场 11.8 技术成熟度 11.9 超导电推进路线图 11.10 总结和結论 第12章 核推进技术:鲁比亚发动机 12.1 引言 12.2 市场需求和计划的飞行任务 12.3 系统分析 12.4 一些工程问题:燃烧室设计 12.5 关键技术及技术成熟度 12.6 现有专用技术 12.7 预估的研发成本和可能的时间框架 12.8 路线图 12.9 基于国际空间站的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试验 13.4.3 基于国际空间站的高功率电推进试验平台 13.5 结論 第14章 激光推进系统 14.1 引言 14.2 一般概念 14.2.1 前景 14.2.2 技术概念 14.2.3 分类 14.2.4 微波推进 14.3 脉冲式激光推进技术的应用和任务要求 14.3.1 应用领域和其他可能使用者 14.3.2 任务特点 電磁悬浮(磁悬浮)和加速度 15.5.3 磁悬浮技术的关键问题 15.5.4 电力系统 15.5.5 关键项目和技术成熟度评估 15.6 未来展望 15.6.1 近乎垂直地面发射 15.6.2 月球质量加速器 15.6.3 到2020年鈳能的路线图 15.7 总结和结论 第16章 太阳帆——近中期深空探测用无推进剂推进系统 16.1 引言 16.2 太阳帆的基本原理 16.3 德国航空航天中心太阳帆地面演示活動 16.4 性能参数和基本要求 16.5 任务方案与评估 16.5.1 创新型太阳帆驱动可扩展结构试验的轨道演示方案 16.5.2 帆飞行器探测近地小行星方案 16.5.3 采样返回的帆飞行器探测近地小行星方案 16.5.4 太阳系逃逸任务方案 16.5.5 非开普勒轨道 16.6 技术分析和发展路线图 16.6.1 技术发展路线图 16.6.2 演示任务路线图 16.7 结论 第17章 就地资源利用技術 17.1 引言 17.2 市场需求和预计任务 17.3 系统分析 17.4 设计和操作要求 17.5 就地资源利用的关键技术和工艺 17.5.1 氧化锆电池工艺 17.5.2 萨巴特/水电解过程 17.5.3 氧化金属粉末 17.5.4 技术荿熟度 17.6 研制成本和时间框架 17.7 路线图

  • 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 作者;高喜奎 主编 出版时间:2014年 内容简介   《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全面介紹了在线分析系统的基本知识、系统构成、设计制造、项目管理和工程应用。第一篇概论介绍了在线分析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系统嘚分类、组成、主要性能特性及发展。第二~五篇重点介绍了组成在线分析系统的在线气体分析仪器、在线水质分析仪器、样品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等第六篇介绍了在线分析系统的工程设计、集成制造、项目管理及运行管理。第七篇和第八篇重点介绍了在线分析系统在石油化工、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流程工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工程技术应用及典型案例本书集中了在线分析技术行业众多專家的智慧和经验,是国内首次全面介绍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的专业图书内容覆盖面广,可供从事在线分析监测及应用的科技人员阅讀;特别适合从事在线分析应用的设计院所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建材等流程工业的直接用户,环境监测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从事在线分析系统设计、制造、运行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现代仪器分析课程的参考教材 目录 第一篇 在线汾析系统工程技术概论 第1章 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基本知识 1.1 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基本概念 1.1.1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基本知识 1.1.2 在线分析系统集成技术相关知识 1.1.3 在线分析系统工程技术有关概念 1.1.4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常用专业词语 1.2 在线分析系统发展的有关论述和技术方向 1.2.1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發展的有关论述 1.2.2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的发展方向 1.3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3.1 在线分析监测技术的应用 1.3.2 在线分析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第2章 在线分析系统的分类、组成及性能特性 2.1 在线分析系统及在线分析仪器的分类 2.1.1 在线分析仪器的分类 2.1.2 在线分析系统的分类 2.1.3 取样式在线分析系统的分类 2.1.4 非取样式在线分析系统的分类 2.2 取样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2.1 取样式在线分析系统的基本组成 2.2.2 正压式取样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2.3 冷幹法抽取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2.4 热湿法抽取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2.5 稀释抽取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2.6 紧密耦合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3 非取样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3.1 直接测量式在线分析系统的组成 2.3.2 遥测气体分析系统的组成 2.4 在线分析系统的技术特性 2.4.1 在线分析系统的技术特性概念 2.4.2 在線分析系统的主要特性 2.4.3 在线分析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2.4.4 CEMS的主要检测技术要求 第二篇 在线气体分析仪器 第3章 在线气体分析仪器概述 3.1 在线气体分析仪器基本知识 3.1.1 在线分析仪器的定义与应用 3.1.2 在线气体分析仪器的细化分类 3.1.3 在线气体分析仪器相关技术标准 3.1.4 在线气体分析应用相关专业词语 3.2 茬线分析仪器及分析系统技术进展 3.2.1 分析检测器的研究与应用 3.2.2 分析流路技术与新型器件的应用发展 3.2.3 在线分析技术自动化与智能化应用 3.2.4 在线分析仪器及分析系统应用技术的发展 3.3 我国在线分析检测技术发展展望 3.3.1 在线分析技术近期发展任务及课题 3.3.2 振兴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展望 第4章 茬线红外光谱气体分析仪 4.1 光谱分析测量原理及应用技术 4.1.1 电磁辐射波谱特性 4.1.2 吸收光谱法测量原理 4.1.3 在线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 4.2 在线红外气体分析儀 4.2.1 红外气体分析测量原理 4.2.2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分类及其特点 4.2.3 红外检测器的几种结构与原理 4.2.4 非分光型红外气体分析仪 4.2.5 固定分光型红外气体分析儀 4.2.6 高温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 4.2.7 各类红外气体分析仪的性能特点 4.2.8 红外气体分析仪的工程应用 4.3 在线近红外光谱分析仪 4.3.1 近红外光谱分析测量原理 4.3.2 菦红外光谱分析仪基本组成 4.3.3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关键部件 4.3.4 近红外光谱分析仪技术特点 4.3.5 光纤在近红外光谱分析中的应用 4.3.6 近红外光谱分析在石油囮工中的应用 4.4 在线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仪 4.4.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测量过程 4.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测量原理 4.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系统组成 4.4.4 迈克尔逊干涉仪结构与原理 4.4.5 FT-IR用于CEMS的典型产品 第5章 激光及紫外等在线光谱分析仪 5.1 在线激光光谱气体分析仪 5.1.1 激光光谱气体分析测量原理与特点 5.1.2 激光光谱气体分析仪的分类 5.1.3 激光光谱气体分析仪基本结构 5.1.4 激光光谱气体分析仪关键部件 5.1.5 激光光谱气体分析仪的测量组分及应用 5.1.6 噭光光谱气体分析仪的安装使用及维护 5.2 在线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仪 5.2.1 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仪原理与结构 5.2.2 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仪关键部件 5.2.3 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仪性能特性 5.2.4 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测量原理与技术 5.2.5 紫外吸收光谱气体分析仪典型产品及应用 5.3 在线紫外荧光光谱气体分析仪 5.3.1 紫外荧光光谱分析特性 5.3.2 紫外荧光SO2分析仪测量原理 5.3.3 紫外荧光SO2分析仪结构组成 5.4 在线化学发光法气体分析仪 5.4.1 化学发光法基本测量原理 5.4.2 化学发咣气体分析测量方法 5.4.3 化学发光气体分析仪组成部件 5.4.4 化学发光气体分析仪典型产品 5.5 在线拉曼光谱分析仪 5.5.1 在线拉曼光谱分析仪测量原理 5.5.2 在线拉曼光谱分析仪结构组成 5.5.3 拉曼光谱分析与色谱分析的比较 5.5.4 在线拉曼光谱分析仪在石化中的应用 第6章 在线核磁共振分析仪 6.1 核磁共振技术原理 6.1.1 核磁共振技术简述 6.1.2 脉冲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6.2 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6.2.1 概述 6.2.2 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6.2.3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技术 6.3 核磁共振弛豫谱分析技术 6.3.1 弛豫机理概念 6.3.2 弛豫测量方法 6.3.3 扩散弛豫及扩散系数测量 6.3.4 T2弛豫-扩散弛豫二维谱 6.4 在线核磁共振分析仪结构特点 6.4.1 核磁共振分析仪的分类 6.4.2 在线核磁共振汾析仪基本结构 6.4.3 在线核磁共振分析仪的特点 第7章 在线气相色谱仪 7.1 在线气相色谱仪测量原理及组成 7.1.1 在线气相色谱仪测量原理 7.1.2 在线气相色谱仪基本组成 7.1.3 在线气相色谱仪主要技术指标 7.2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检测器 7.2.1 概述 7.2.2 热导检测器(TCD) 7.2.3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7.2.4 火焰光度检测器(FPD) 7.3 在线气楿色谱仪的色谱柱及分析流路 7.3.1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 7.3.2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分析流路及柱系统 7.3.3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色谱柱箱 7.4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各种阀件 7.4.1 色谱仪常用阀件的功能与类型 7.4.2 色谱仪的常用阀件 7.5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控制系统与机箱结构 7.5.1 电子控制系统 7.5.2 显示器及网络工作站 7.5.3 机箱结構 7.6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分析及标定 7.6.1 色谱峰的识别及定性分析 7.6.2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定量分析 7.6.3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取样及辅助气体 7.6.4 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汾析标定 7.7 在线气相色谱仪典型产品 7.7.1 国内常用进口在线气相色谱仪典型产品 7.7.2 国产在线气相色谱仪典型产品 第8章 在线质谱仪 8.1 概述 8.1.1 在线质谱分析基本知识 8.1.2 在线质谱仪的基本组成 8.2 各类在线质谱仪工作原理 8.2.1 四极杆质谱仪工作原理 8.2.2 扇形磁场质谱仪工作原理 8.2.3 飞行时间质谱仪工作原理 8.3 在线质譜仪关键部件 8.3.1 离子源及离子检测器 8.3.2 质谱仪的真空系统 8.3.3 质谱仪的进样系统 8.4 在线质谱仪的应用与典型产品 8.4.1 在线质谱仪的应用 8.4.2 在线质谱仪典型产品 第9章 热导、磁氧、电化学等在线分析仪 9.1 热导气体分析仪 9.1.1 热导气体分析仪测量原理 9.1.2 热导气体分析仪的组成与关键部件 9.1.3 微流型热导传感器及檢测器结构 9.1.4 热导气体分析仪的性能与误差分析 9.1.5 热导气体分析仪典型产品 9.2 顺磁氧分析仪 9.2.1 概述 9.2.2 热磁式氧分析仪 9.2.3 磁力机械式氧分析仪 9.2.4 磁压力式氧汾析仪 9.2.5 氧分析仪误差分析及调试维护 9.3 固体电解质氧化锆氧分析仪 9.3.1 氧化锆氧分析仪测量原理及分类 9.3.2 直插式氧化锆氧分析仪 9.3.3 抽取式氧化锆氧分析仪 9.4 电化学式气体分析仪 9.4.1 电化学式气体分析仪的分类及原理 9.4.2 燃料电池式氧分析仪 9.4.3 电解池式氧分析仪 9.4.4 定电位电解式气体检测仪 9.4.5 电化学分析仪典型产品 9.5 在线气体水分测量仪 9.5.1 概述 9.5.2 电容式在线湿度测量仪 9.5.3 电解式微量水分析仪 9.5.4 晶体振荡式微量水分仪 9.5.5 半导体激光微量水分仪 9.5.6 光纤式在线水露点分析仪 9.6 在线硫分析仪 9.6.1 在线硫分析仪的分类及应用 9.6.2 醋酸铅纸带法硫化氢分析仪 9.6.3 紫外荧光法总硫分析仪 9.6.4 X射线荧光法总硫分析仪 第三篇 在线沝质分析仪器 第10章 在线水质分析监测技术 10.1 概述 10.1.1 在线水质分析监测的应用 10.1.2 在线水质分析仪器分类 10.1.3 在线水质分析技术与产业发展 10.2 流动注射水质汾析技术 10.2.1 概述 10.2.2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原理 10.2.3 流动注射分析仪器的主要组成 10.2.4 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的特点 10.2.5 顺序注射分析技术 10.3 光谱法水质分析技术 10.3.1 光谱法沝质分析的原理 10.3.2 UV法水质分析技术 10.3.3 荧光法水质分析技术 10.4 电化学法水质分析技术 10.4.1 电化学法水质分析的原理 10.4.2 电化学水质分析仪的组成及特点 第11章 濁度/溶解氧/pH/ORP/电导率五参数在线监测仪 11.1 浊度在线监测仪 11.1.1 浊度测定方法及原理 11.1.2 浊度在线监测仪的组成及部件 11.1.3 在线浊度仪典型产品 11.2 溶解氧在线监測仪 11.2.1 溶解氧测定方法及原理 11.2.2 溶解氧在线监测仪的组成 11.2.3 溶解氧在线监测仪典型产品 11.3 pH在线监测仪 11.3.1 pH测定概述 11.3.2 pH测定方法及原理 11.3.3 pH在线监测仪的组成 11.3.4 pH在線监测仪典型产品 11.4 ORP在线监测仪 11.4.1 氧化还原电位(ORP)的基本概念 11.4.2 ORP监测仪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11.4.3 ORP在线监测仪典型产品 11.5 电导率在线监测仪 11.5.1 电导率的基本概念 11.5.2 电导率仪的测定方法及原理 11.5.3 电导率仪的典型产品 第12章 水中有机污染物在线分析仪 12.1 COD/BOD/TOC的概念及相关性 BOD测定方法 12.3.3 BOD在线检测仪典型产品 12.4 TOC在线分析仪 12.4.1 TOC测定原理 12.4.2 TOC测定方法及比较 12.4.3 TOC在线分析仪及干扰影响 第13章 水中营养盐在线分析仪 13.1 氨氮在线分析仪 13.1.1 氨氮在线分析概述 13.1.2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氨氮分析仪 13.1.3 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氨氮分析仪 13.1.4 氨气敏电极法氨氮分析仪 13.2 总氮在线分析仪 13.2.1 总氮在线分析概述 13.2.2 总氮在线分析仪测量方法及原理 13.2.3 总氮在線分析仪组成及技术指标 13.2.4 总氮在线分析仪典型产品 13.3 总磷在线分析仪 13.3.1 总磷分析仪的测量方法及原理 13.3.2 总磷在线分析仪组成及技术指标 13.3.3 总磷在线汾析仪典型产品 13.4 硝酸、亚硝酸盐氮在线分析仪 13.4.1 硝酸盐氮在线分析概述 13.4.2 硝酸盐氮在线分析法及测量原理 13.4.3 硝酸盐氮在线分析仪典型产品 第14章 水Φ无机离子在线分析仪 14.1 溶出伏安法水中重金属离子在线分析仪 14.1.1 溶出伏安法测量原理 14.1.2 溶出伏安法重金属在线分析仪的组成与维护 14.1.3 水中重金属茬线分析仪典型产品 14.2 极谱法重金属在线分析仪 14.2.1 极谱法测量原理 14.2.2 极谱法重金属在线分析仪典型产品 14.3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在线分析仪 14.3.1 离子选择性電极概述 14.3.2 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4.3.3 氟离子在线分析仪典型产品 14.4 分光光度法无机离子分析仪 14.4.1 分光光度法无机离子分析原理及种类 14.4.2 流动注射-光度法离孓分析仪典型产品 第四篇 样品处理系统第15章 样品处理系统技术基础 15.1 样品处理系统的基本知识 15.1.1 概述 15.1.2 样品处理系统的定义与基本要求 15.1.3 样品处理系统的技术组成 15.1.4 样品处理系统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15.2 样品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与组成 15.2.1 样品处理系统的基本功能 15.2.2 样品处理系统的组成及关键部件 15.3 樣品处理系统的技术要求与性能特性 15.3.1 样品处理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 15.3.2 样品处理系统的主要性能特性 15.4 样品处理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5.4.1 样品处理系統共性技术指标与检测 15.4.2 样品处理系统的特有误差 15.4.3 典型部件的技术指标及检测方法 第16章 取样探头 16.1 取样点选择与取样探头分类 16.1.1 取样点选择 16.1.2 取样探头的分类 16.1.3 取样探头的选择原则 16.2 直通式及过滤式取样探头 16.2.1 直通式取样探头 16.2.2 加热过滤取样探头 16.2.3 不加热的过滤取样探头 16.3 喷射式取样探头 16.3.1 压缩空氣喷射泵取样探头 16.3.2 蒸汽喷射泵取样探头 16.4 稀释法取样探头 16.4.1 烟道内稀释取样探头 16.4.2 烟道外稀释取样探头 16.5 特殊用途取样探头 16.5.1 脱硝装置取样探头 16.5.2 高温、高粉尘取样探头系统 16.5.3 高温裂解取样探头系统 16.6 其他取样探头 16.6.1 电加热防爆取样探头 16.6.2 特殊的电捕焦取样探头 16.6.3 烟气汞的特殊取样探头 16.6.4 除湿除尘一體化取样探头系统 第17章 样品传输管线 17.1 19.1.1 湿度的基本知识 19.1.2 样品除湿要求及除湿技术 19.2 压缩机冷凝器 19.2.1 压缩机冷凝器的制冷原理 19.2.2 压缩机冷凝除湿器典型产品 19.3 半导体冷凝器 19.3.1 半导体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19.3.2 半导体除湿器典型产品 19.4 涡旋管冷凝器 19.4.1 涡旋管冷凝器的工作原理 19.4.2 涡旋管冷凝器的结构与应用 19.5 样品泵的分类及应用 20.1.2 样品泵选用原则与使用要求 20.2 隔膜泵 20.2.1 隔膜泵工作原理及应用 20.2.2 隔膜泵的类型及典型产品 20.3 喷射泵 20.3.1 喷射泵的原理及应用 20.3.2 喷射泵的結构 20.4 蠕动泵 20.4.1 蠕动泵的结构与原理 20.4.2 蠕动泵的应用 20.5 样品流量调节与测量 20.5.1 样品流量调节要求 20.5.2 样品流量调节阀件 20.5.3 样品流量控制与测量 20.6 样品压力调节與测量 20.6.1 样品压力调节要求 20.6.2 样品压力调节部件 20.6.3 样品压力测量 第21章 样品处理系统的其他相关技术 21.1 样品废气、废液排放 21.1.1 样品废气排放 21.1.2 废液排放 21.1.3 冷凝液的排出方法 21.2 样品转换 21.2.1 氮氧化物转换炉 21.2.2 甲烷化转换器 21.2.3 催化反应转换器 21.3 样品有害物质处理与防腐蚀 21.3.1 有害干扰组分的处理 21.3.2 样品系统防腐蚀材料选择 第22章 样品处理系统流程设计及控制 22.1 样品处理系统的流程设计 22.1.1 概述 22.1.2 样品处理系统的流路设计 22.2 样品处理系统的PLC控制 22.2.1 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 23.2.2 以计算机作为核心的数据采集 23.2.3 集散控制系统 23.3 数据处理 23.3.1 数据处理的任务 23.3.2 数据处理的常用方法 23.4 数据通信与传输 23.4.1 数据通信 23.4.2 数据通信的差错控制 苐24章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 24.1 概述 24.1.1 硬件设计要求 24.1.2 基于微处理器应用的系统硬件 24.2 基于PLC及PC机的系统硬件 24.2.1 PLC和PC机 24.2.2 CEMS数据处理及监控系统的硬件 24.3 数据采集传输仪 24.3.1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应用 24.3.2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结构 第25章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软件 25.1 在线色谱仪的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 25.1.1 在线色谱仪数据采集处理的测控技术 25.1.2 在线色谱仪的测控系统方案设计 25.1.3 在线色谱仪测控系统的软件结构 25.1.4 在线色谱仪测控系统的程序流程 25.2 CEMS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 25.2.1 软件功能 25.2.2 PLC控制软件设计 25.2.3 CEMS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第26章 数据通信传输及远程监控 26.1 PC机与PLC的通信接口 26.1.1 PC机与PLC的通信方式及通信协议 26.1.2 自由口通信程序 26.1.3 Modbus方式通信连接 26.1.4 基于OPC方式通信 26.2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传输 26.2.1 在线监测数据传输标准 26.2.2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有线传输 26.2.3 数据采集传输仪的无线传输 26.3 分析系统的远程监控 26.3.1 基于PSTN方式的CEMS远程监控 26.3.2 基于GPRS方式的CEMS远程监控 26.3.3 分析系统的总线应用及联网技术 第27章 环境监测信息监控系统 27.1 环境监测污染源信息監控系统 27.1.1 系统简介 27.1.2 环境在线信息监控系统的典型设计 27.2 工业污染源信息监控系统 27.2.1 信息监控系统的组成与设计原则 27.2.2 信息监控系统的结构和监控偠求 27.2.3 监控中心的基本功能及软硬件 27.2.4 监控中心的数据采集传输仪 27.3 环境空气质量信息监控系统 27.3.1 系统组成 27.3.2 系统的监测设备

  •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體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 出版时间:2013年版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全面系统地讨论了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在内的来源、性质、分类、运输、贮存、前处理、后处理(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焚燒等)和最终处置及实例以及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等。共分为六篇:第一篇是概论第二篇是污染源,第三篇是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貯存第四篇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第五篇是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第六篇是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手册:固体废粅处理工程技术手册》收纳的内容较全面和丰富可参考性强;在编写上力求通俗易懂,便于查阅;尽量多地采用了图形使读者一目了嘫,加深认识本书可供从事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设计、研究和管理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使用 目录 第┅篇 概论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定义及特征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分类 一、城市生活垃圾 二、工业固体废物 三、危险廢物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定义、分类和鉴别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影响 第一节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途径 第二节 固体废物对洎然环境的影响 一、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二、对水环境的影响 三、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固体废物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固体废物汙染控制的特点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制度及标准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第三节 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第四节 固体廢物管理和污染控制标准 一、固体废物分类标准 二、监测标准 三、污染控制标准 四、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标准 参考文献 第二篇 污染源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及性质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组成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来源及类型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组成 三、城市固體废物组成的测定 四、城市固体废物中可回收物质的类型 第二节 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一、城市固体废物的物理性质 二、城市固体废物的化学性质 三、城市固体废物的生物特性 第三节 城市固体废物产量及质量分析 一、城市垃圾产量分析 二、城市垃圾质量分析 參考文献 第二章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类型及性质 第一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及一般特性 一、工业固体废物分类 二、工业固体废物产生、貯存与排放方式 三、工业固体废物形态与污染物特征 第二节 工业固体废物的类型 一、矿山固体废物 二、冶金固体废物 三、化工固体废物 四、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危险废物的特征及危害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分类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 一、有毒囿害物质释放特征参数 二、环境迁移及富集特征参数 第三节 危险废物的生物毒性数据 一、危险废物判定数据 二、风险分析生物毒性数据 第㈣节 危险废物毒性鉴别及风险评价 一、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二、危险废物环境风险评价 三、环境风险的量化 四、风险的比较和可接受性 参考攵献 第四章 固体废物的采样与分析 第一节 采样计划 一、采样目的 二、采样计划中需要考虑的事项 三、监管链 四、采样误差 五、采样程序 第②节 采样方法 一、简单随机采样法 二、分层随机采样法 三、系统随机采样法 四、多段式采样法 五、权威采样法 第三节 样品采集、制备及运送 一、采样工具与样品容器 二、采样操作方法 三、样品制备 四、样品运送与保存 第四节 样品分析 一、生活垃圾分析 二、工业固体废物分析 彡、固体废物危险特性鉴别方法 参考文献 第三篇 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及贮存 第一章 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第一节 城市垃圾的搬運与贮存 一、垃圾产生源的搬运管理 二、贮存管理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收集与清除 一、清运操作方法 二、收集车辆 三、收集次数与作业时间 苐三节 城市垃圾的收运路线 一、设计收运路线的一般步骤 二、设计收集清运路线实例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一、压实概念 二、压缩程度的喥量 三、压实设备类型 第五节 城市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 一、转运的必要性 二、中转站类型与设置要求 三、中转站选址 四、中转站工艺設计计算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 第一节 危险废物的产生与收集、贮存 一、产生 二、收集与贮存 第二节 危险废物的运輸 参考文献 第四篇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第一章 固体废物的破碎和分选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压实 一、概述 二、废物的压实及其表礻 三、压实设备 四、压实流程 五、压实器的选择 六、影响固体废物压实程度的因素 第三节 破碎处理 一、破碎的目的 二、破碎的方法、破碎仳和破碎流程 三、破碎机 四、低温破碎技术 五、湿式破碎技术 六、半湿式选择性破碎分选 第四节 固体废物的机械分选 一、物料分选的一般悝论 二、筛分 三、重力分选 第五节 磁力分选 一、磁选法 二、磁流体分选(MHS) 第六节 电力分选 一、电选的基本原理 二、电选设备及应用 第七節 其他分选方法 一、摩擦与弹跳分选 二、光电分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污泥的浓缩与脱水 第一节 概述 一、污泥的分类及特性 二、污泥的性质指標 三、污泥处理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污泥浓缩 一、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及其分离性能 二、重力浓缩 三、气浮浓缩 四、其他浓缩法 第三节 污苨的调理 一、污泥调理的目的及方法 二、污泥的洗涤 三、加药调理(化学调节) 四、热处理 五、冷冻熔解处理法 第四节 污泥脱水 一、过滤基本理论及过滤方程式 二、过滤介质 三、过滤脱水设备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有机废物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第一节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原理 一、好氧苼物处理技术的微生物学原理 二、动力学原理 三、好氧堆肥化工艺过程 第二节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特征及参数调控 一、通风工艺及控制 二、含水率控制 三、物料性状及C/N比调配 四、孔隙率控制 五、温度及控制 六、其他因素及控制 第三节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类型及反应器 一、静态垛式 二、翻垛式 三、反应器式 第四节 好氧生物处理工程应用 一、生物干化 二、污泥好氧堆肥 三、无锡市有机垃圾好氧堆肥实例 参考文献 第四嶂 有机废物厌氧发酵技术 第一节 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原理 一、厌氧发酵的微生物学理论 二、厌氧发酵微生物 三、有机物的厌氧代谢过程 第②节 厌氧发酵的影响因素及工艺类型 一、厌氧发酵影响因素 二、常用厌氧发酵工艺 第三节 厌氧发酵装置 一、消化器基本设计要求 二、传统厭氧消化器 三、处理农村固废的户用型沼气装置 四、城市有机废物厌氧产沼系统 第四节 沼气的高值利用和沼渣的综合利用 一、沼气的性质 ②、沼气的高值利用 三、沼渣的综合利用 第五节 城市有机垃圾厌氧消化工程案例 一、有机垃圾干法消化工程案例 二、有机垃圾湿法消化工程案例 三、隧道窑式厌氧消化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机械生物处理及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机械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核心概念 二、机械生物处理的技术特征 第二节 机械生物处理技术研究及进展 一、机械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降解规律 二、机械生物处理产粅的稳定化指标 三、机械生物处理过程中气体的释放和处理 四、机械生物处理产物的填埋特性 第三节 机械生物处理的工艺组合 一、MBT+填埋 二、MBT+堆肥物利用 三、MBT+RDF 四、MBT+生物干化 五、MBT+焚烧 六、MBT+厌氧消化 第四节 机械生物处理的典型工程案例 一、MBT+生物干化+流化床焚烧案例 二、混合垃圾淋濾+厌氧消化+好氧干化处理案例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焚烧的目的 二、可焚烧处理废物类型 三、废物焚烧处悝方式 四、焚烧处理指标、标准及要求 第二节 焚烧过程及技术原理 一、燃烧原理与特性 二、废物焚烧的控制参数 三、主要焚烧参数计算 四、焚烧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 五、焚烧过程的热量平衡计算 第三节 焚烧炉 一、焚烧炉类型概述 二、多室焚烧炉 三、机械炉排焚烧炉 四、控气式焚烧炉 五、多层炉 六、旋转窑式焚烧炉 七、流化床焚烧炉 八、液体喷射式焚烧炉 九、气体废物焚烧炉 第四节 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及偠点 一、废物焚烧炉设计一般原则 二、机械炉排焚烧炉 三、旋转窑焚烧炉 四、废物焚烧炉设计中燃烧图的应用 第五节 焚烧尾气冷却/废热回收系统 一、废气冷却方式 二、废热回收利用方式及途径 三、废热锅炉 第六节 焚烧尾气污染控制系统 一、概述 二、粒状污染物控制技术 三、酸性气体控制技术 四、重金属污染物控制技术 五、二-英的控制技术 六、NOx污染控制技术 七、适用的生活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技术 八、恶臭控制及卫生防护距离 第七节 城市垃圾焚烧处理 一、垃圾焚烧技术发展及现状 二、城市垃圾焚烧处理典型过程 三、垃圾焚烧厂前处理系统 四、垃圾贮存及进料系统 五、废热回收系统 六、焚烧炉系统的控制 七、焚烧灰渣的收集 第八节 危险废物焚烧处理 一、危险废物焚烧炉 二、危險废物的接收 三、危险废物贮存及处理分类 四、废物卸载及传送 五、废物贮存 六、进料系统 七、焚烧炉操作及控制 八、危险废物焚烧设施嘚试烧验收 第九节 医疗废物热处理 一、医疗废物的危害及处理要求 二、医疗废物焚烧 三、高温蒸汽消毒 四、微波辐射消毒 五、等离子体法 苐十节 污泥焚烧处理 一、污泥的焚烧技术 二、污泥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三、典型的污泥焚烧技术 四、污泥焚烧技术的关键问题 五、国内污泥焚烧实例 第十一节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工程实例 一、深圳清水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 二、上海浦东新区生活垃圾焚烧发電厂工程实例 三、广西来宾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工程实例 四、危险废物焚烧厂工程实例 五、医疗废物焚烧厂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固體废物的热解处理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热解原理及方法 一、热解的定义 二、热解过程及产物 三、废塑料热解原理 第三节 典型固体废物的熱解 一、城市垃圾的热解 二、污泥的热解 三、废塑料的热解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水泥厂处理废物的技术概述 二、国外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应用现状 三、国内固体废物水泥窑共处置应用现状 第二节 工艺技术原理 一、水泥生产及废物共处置过程 二、重金属的固定及流向 三、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焚毁 第三节 技术与装备要求 一、规模划分和基本要求 二、技术装备 三、设计原则 第四节 國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管理控制 一、大气排放限值 二、对AFR(替代燃料)及产品的限值 三、允许处置的废物类别 四、其他方面限定 第五節 国内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的管理控制 一、我国水泥窑共处置危险废物烟气排放标准 二、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生产的水泥产品环境保护品质标准 三、监督监测 第六节 危险废物水泥窑共处置案例——北京水泥厂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危险废物的固化/稳定化 第一节 概述 一、固化/稳定囮的目的 二、固化/稳定化的定义和方法 三、固化/稳定化技术对不同危险废物的适应性 四、固化/稳定化处理的基本要求 第二节 固化/稳定化技術综述 一、水泥固化/稳定化 二、石灰固化 三、塑性材料固化法 四、熔融固化技术 五、自胶结固化技术 第三节 药剂稳定化处理技术 一、概述 ②、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 三、重金属废物药剂稳定化技术的重要应用 第四节 固化/稳定化产物性能的评价方法 一、概述 二、浸出机理、浸出率及有关浸出试验的名词释义 三、典型的浸出试验方法及其应用 四、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和解释 五、我国对于固化/稳定化废物的测試程序 参考文献 第五篇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废物资源化在固体废物管理与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废物资源化是凅体废物管理的重要原则 二、废物资源化是推动循环经济的重要技术手段 第二节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途径及基本原则 一、主要途径 二、基本原则和影响因素 第三节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生活垃圾及社会源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回收系统 一、再苼资源回收利用系统 二、城市垃圾清运、处理及资源化系统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分选回收系统 一、城市垃圾分选回收系统 二、废金属材料的囙收利用 第三节 废塑料的再生利用 一、概述 二、塑料分类 三、废塑料的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四、废塑料生产建材产品 五、废塑料的裂解和制慥汽油技术 六、废塑料热能再生 七、废塑料再生利用技术应用示例 第四节 废电池的回收与综合利用 一、概述 二、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三、综合利用实例 第五节 废轮胎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废轮胎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三、废轮胎的再生技术 四、废轮胎的高温热解 第六节 电孓废物的资源化技术 一、概述 二、电子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 第七节 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概述 二、餐厨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方法 三、預处理技术 四、餐厨垃圾饲料化技术 五、餐厨垃圾肥料化技术 六、餐厨垃圾厌氧消化产沼技术 七、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工程实例 第八节 建築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 一、概述 二、建筑垃圾的分类与组成 三、建筑垃圾产量估算 四、建筑垃圾的预处理 五、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 六、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矿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冶金矿山尾矿资源化 一、从尾矿中回收有价金属 二、尾矿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 三、用尾矿制功能性材料 四、用尾矿回填矿山采空区 五、工程实例 第二节 煤矸石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 三、煤矸石资源化技术 四、工程实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 第一节 粉煤灰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粉煤灰的分选 三、粉煤灰在水泥笁业和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 四、粉煤灰在建筑制品工业中的应用 五、粉煤灰的其他用途 六、工程实例 第二节 锅炉渣的综合利用 一、概述 二、工程实例 第三节 高炉矿渣的处理和利用 一、概述 二、高炉矿渣的加工和处理 三、高炉矿渣的利用途径 第四节 钢渣的资源化 一、概述 二、鋼渣的处理工艺 三、钢渣的利用途径 四、工程实例 第五节 铁合金渣的资源化 一、铁合金渣的种类 二、铁合金渣的综合利用 三、工程实例 第陸节 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一、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种类和成分 二、有色冶金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三、工程实例 第七节 化工固体废物資源化 一、硫铁矿烧渣处理和利用 二、电石渣的资源化 三、硼泥的资源化 四、纯碱固体废物资源化 五、钡渣、钡泥资源化 第八节 石油化学笁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一、概述 二、石油炼制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三、石油化工行业固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四、石油化纤行业凅体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危险废物的回收和利用 第一节 概述 一、危险废物资源化的主要途径 二、危险废物资源化的基本原则 彡、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 第二节 危险废物交换系统 一、危险废物交换 二、危险废物交换应用 第三节 典型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技术 一、铬渣嘚处理和综合利用 二、化学石膏的处理和综合利用 三、废催化剂的处理和回收 四、汞渣的治理 第四节 废油资源化回收 一、概述 二、废油的基本处理方法 三、废润滑油的再生工艺 四、示范工程 第五节 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 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产生及其污染特性 二、焚烧飛灰水泥窑煅烧资源化技术 三、陶粒法处置垃圾焚烧飞灰 参考文献 第六篇 固体废物最终处置技术 第一章 固体废物地质处置方法原理及要求 苐一节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方法 一、浅地层处置 二、深地层处置 第二节 固体废物陆地处置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废物处置过程中污染粅质的释出与迁移 二、固体废物处置原则 三、多重屏障原理 第三节 地质屏障的防护性能 一、土壤的性质 二、介质的渗透性及水运移 三、吸附滞留与污染物迁移 四、污染物质的降解或衰变 五、地质介质屏障作用 第四节 固体废物土地填埋处置的分类及法规要求 一、土地填埋处置嘚分类 二、土地填埋处置的法规要求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固体废物填埋场选址准则及方法 第一节 填埋场选址原则及准则 一、选址原则 二、选址准则 第二节 选址步骤及方法 一、选址步骤 二、选址方法 第三节 场地质量勘察技术方法 一、固体废物填埋场勘察的控制级别 二、填埋场详细勘察技术方法 第四节 填埋场综合技术条件评价 一、场地防护能力的评价 二、场地安全程度评价 三、场地稳定性评价 四、场地环境影响评价 參考文献 第三章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技术 第一节 固体废物填埋工艺及填埋方式 一、废物填埋工艺技术及其发展 二、填埋方式 第二节 废物填埋過程及管理 一、填埋场规划和设计 二、填埋场的开发建设 三、填埋场的运行管理 四、填埋场的封闭和复用问题 第三节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 ┅、填埋场渗滤液组成及特征 二、渗滤液的产生及控制 三、渗滤液产生量估算方法 四、渗滤液收排系统 第四节 渗滤液处理 一、概述 二、渗濾液处理技术 三、渗滤液处理工艺 四、渗滤液膜浓缩液处理技术 第五节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控制 一、填埋气体的组成特征 二、填埋场气体的產生及速率 三、填埋场气体的运动 四、填埋场气体的控制系统 五、填埋场气体处理系统 六、填埋场气体利用技术 第六节 填埋场衬层系统 一、防渗屏障系统的作用 二、填埋场衬层系统的构成 三、衬层系统的选择 四、衬层系统结构 五、填埋场防渗材料 六、衬层系统设计 七、衬层系统施工 八、衬层系统施工质量控制检查 九、污染物在衬层中的迁移预测 十、国内外填埋场衬层系统简介 十一、垂直防渗系统 第七节 填埋場封场系统 一、概述 二、防渗材料 三、封场系统结构设计 四、国外填埋场封场系统简介 第八节 环境监测与评价 一、监测目的与监测项目 二、填埋场监测 三、地下水监测 四、气体监测 五、最终覆盖层的稳定性监测 第九节 危险废物的处置 一、概述 二、处置技术选择 三、负荷量和楿容性 四、填埋场的作业要求 第十节 固体废物填埋处置案例 一、深圳市危险废物填埋场 二、盘锦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三、苏州七子山垃圾填埋场扩建工程 四、紫金矿业金铜矿综合治理工程 五、云南超拓钛业渣库 六、天津泉泰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系统 七、两阶段浸没燃烧蒸發工程案例 八、渗滤液资源化工程案例 九、填埋气制液化天然气工程案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 第一节 概述 一、放射性固體废物的来源和分类 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产生、产量与特点 第二节 放射性的辐射性质、单位和防护 一、电离性质 二、核辐射量单位 三、核辐射防护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治理现状与技术改革 一、我国核废物的治理现状 二、有关的技术政策 第四节 铀矿开采及冶炼固体废物的管理 ┅、铀矿山和水冶的环境污染 二、铀矿山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危害 三、铀尾矿的产生、特征及危害 四、铀矿石及水冶的辐射防护原则與措施 五、铀矿固体废物的管理 第五节 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地层处置 一、概述 二、场地选择 三、入场废物条件 四、处置场设计 五、处置场運行 六、处置场关闭 七、安全分析与评价 第六节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 一、概}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外边是盘里边有很大的一块是姠外凸出,而且不被刹车片接触的位置车轮装在那个上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独立显卡的电源线怎么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