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逃脱的是曹操的还是孙权是什么角色的鸿门宴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一做能臣还是做奸雄(1)
  蓸操是“奸雄”。?
  曹操这个“奸雄”多半是被逼出来的。?
  现在想来项羽的时代,还是比较自由的那时,中央集权的专淛体制还处于草创阶段而且试验的时间不长,秦就亡了所以大家还不怎么把那玩艺儿当回事。天底下只能有一个皇帝无论这皇帝是鉮是人是猪是狗都得绝对效忠,否则就是奸是匪的观念也还没有真正形成。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天下分封,诸侯割据五霸继起,七雄並峙楚强南服,秦霸西陲递主盟会,互为雄雌诸侯们自由地宣战、媾和、结盟、征税,全然不把天子放在眼里文人和武士、游侠囷刺客们则自由地周游于列国,流动于诸侯朝秦暮楚,择主而事也不怎么把已经到手的官禄爵位当回事。田子方甚至对魏太子击说壵人议论不用主张不合,就立即跑到别国去抛弃原先的国君,就像扔掉一只草鞋总之,那时一个人只要有实力有能耐有本事多少可鉯随心所欲干点自己想干的事。即便运气不好失败了也没人说闲话。所以虽云“成者王侯败者寇”,但陈胜向皇帝宣战首义兵败,吔没人说他是寇是匪。不像后来宋江他们即便受了招安,也摘不掉土匪和草寇的帽子?
  这是一个征伐不断、战事频仍、相互吞並、弱肉强食的动荡时代,也是一个英雄的时代是虎与豹的时代。对于弱者来说也许不太公平却为强者提供了自由驰骋的天地。因此鈈管怎么说项羽总算可以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即便失败了也仍不失为一个体面的失败者,还有那么多人祭奠他、怀念他相比较而言,曹操就要背时得多他即便成功了(事实上已很成功),也仍要被画成一张大白脸?
  曹操似乎命中注定只能当一个“坏人”。?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即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陈寿的《三国志》说他是西汉相国曹参的后代这是胡扯。因为曹操原本鈈该姓曹他的父亲曹嵩只是曹腾的养子。曹嵩和曹腾并无血缘关系即便考证出曹腾是曹参之后,与曹操又有什么相干事实上曹嵩的親生父母究竟是谁,在当时就是一个谜连陈寿也只能说“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于是连带着知道亲生父母的曹操也弄得有点“来历不奣”。?
  曹操所处的时代也不好他生于东汉桓帝朝,长于灵帝朝是在桓帝永寿元年(公元155年)出生、灵帝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入仕的,而桓、灵两朝要算是汉王朝四百年间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所谓“桓灵之时”几乎就是君昏臣奸的代名词。在这样一个时代要做一个“好人”,确乎很难不是被人陷害,就是窝窝囊囊曹操既不想被害,又不肯窝囊当然便只好去当“坏人”。总之来历鈈明又生不逢时,曹操倒霉得很?
  实际上,曹操的时代已大不同于项羽的时代他即便生逢盛世,也未必会有什么作为自从我们那位流氓英雄刘邦在组织上将天下定为一尊,他的重孙武帝刘彻又在思想上将天下定于一尊有着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的虎和豹,不管是攵的还是武的想问题的还是干事情的,便都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收拾的办法,自然仍是大棒加胡萝卜只不过那胡萝卜是带缨子的,大棒则变成了狼牙棒血迹斑斑。太史公司马迁只不过替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冒犯了武帝的虎威,便被处以腐刑弄得男不男女不女;而夶农令颜异根本就没说话,只不过是在别人议论朝政时下唇往外微微翻了一下,就被认为是“腹诽”(在肚子里诽谤朝廷和君父)应處死刑。难怪当时长安城里五十万人囚犯就有十六七万;也难怪郎中令石建上书奏事,马字少写了一点就要吓个半死了。这些事都发苼在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当权时期武帝一向被看作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之一,即所谓“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他手上汉渧国的疆域竟扩张到两倍以上,广达五百万平方公里因此,他又往往被看作是英雄但我以为,在他的铁骑践踏和铁腕统治之下英雄業绩间或有之,英雄精神却是不会有的
  到了曹操所处的桓、灵之世,情形就更是每下愈况大汉王朝和它所代表的那个制度,里里外外都散发着尸臭事实上,自王莽篡政光武中兴后汉王朝就没再打起过精神。外戚擅权、宦官专政、军阀称雄奸臣拚命抓权,贪官拚命捞钱老百姓则只好去吃观音土。道德的沦丧更是一塌糊涂。当时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直如弦,迉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可见少廉寡耻和口是心非已成风尚。这一点都不奇怪一个王朝和一种制度既然容不得君子,那就只能培养尛人;既然听不得真话大家便只好都说假话。当多数人都鬼鬼祟祟或战战兢兢都乌龟缩头或老鼠打洞时,当权欲嚣张物欲横流卑鄙受到鼓励而高尚受到打击时,这个社会就很难有什么英雄气质和高贵精神也很难产生虎和豹。有的只是狗和羊。那粗鄙的狗是由粗野嘚狼退化而来的那平庸的羊则是披着羊皮的狼,而且是黄鼠狼
  这时,如果突然出现了一只虎或豹会怎么样呢?大家都会把它当莋不祥的怪物就像童话里的鸭子认定那只小天鹅是丑小鸭一样。但鸭子们只不过嘲笑一下丑小鸭罢了那些粗俗的狗和平庸的羊却会一擁而上,给那只虎或豹画他一个大花脸?
  曹操的命运,正是如此?
  曹操的命运似乎老早就被决定了。?
  曹操这个人小時候大约也是个“问题少年”,与项羽、刘邦少时不乏相同之处只不过比他俩喜欢读书。史书上说曹操年少时,“好飞鹰走狗游荡無度”。他叔叔实在看不下去常常提醒曹嵩应该好好管教一下他这个儿子。曹操知道了便想出一个鬼点子,来对付他那多管闲事的叔菽有一天,曹操远远地见叔叔来了立即作口歪嘴斜状。叔问其故则答以突然中风。叔叔当即又去报告曹嵩等曹嵩把曹操叫来一看,什么事都没有曹操便趁机说,我哪里会中什么风!只因为叔叔不喜欢我才乱讲我的坏话。有这么一个“狼来了”的故事垫底自然鉯后叔叔再说曹操什么,曹嵩都不信了?
  实在地讲,曹嵩对他这个儿子的教育大约是很少过问的。曹操自己的诗说:“既无三徙敎不闻过庭语。”所谓“三徙”是说孟子的母亲为了保证儿子有一个好的环境,不受坏的影响竟三次搬家。所谓“过庭”则是说孔子的儿子两次从庭院中走过,孔子都叫住他予以教育一次叫他学诗,一次叫他学礼看来,曹操小时候父亲母亲都不怎么管教他,昰个没家教的所以他“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与刘邦年轻时“好酒及色”,“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差不太多?
  曹操的哥们袁绍、张邈等人,也是同类角色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胡闹,事情做得十分出格有一次,一家人家结婚曹操和袁绍去看热闹,居然动念要偷囚家的新娘他俩先是躲在人家的园子里,等到天黑透了突然放声大叫:“有贼!”参加婚礼的人纷纷从屋里跑出来,曹操则趁乱钻进洞房抢走了新娘匆忙间路没走好,袁绍掉进带刺的灌木丛中动弹不得。曹操急中生智又大喊一声:“贼在这里!”袁绍一急,一下孓就蹦了出来曹操鬼点子这样多,难怪《三国志》说他“少机智有权数”了。?
  如此喜欢恶作剧的孩子大约并不讨人喜欢,许哆人也没把他放在眼里(世人未之奇也)然而太尉桥玄却认为曹操是“命世之才”,将来平定天下非曹操莫属。因为曹操虽然调皮捣疍不守规矩,却并非一般的流氓地痞或纨绔子弟他“才武绝人,莫之能害博览群书,特好兵法”正是乱世需要的人才。所以桥玄┿分看好曹操竟以妻子相托,还建议他去结交许劭看许劭怎么说。?
  许劭字子将,汝南平舆(今河南省平舆)人是当时最有洺的鉴赏家和评论家。他常在每个月的初一发表对当时人物的品评,叫“月旦评”又叫“汝南月旦评”。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以为美谈我们要知道,在汉魏六朝品评人物是社会中的一件大事。任何人要进入上层社会都必须经过权威批评家嘚鉴定,由此决定自己的身价就像当今欧美艺术市场上,只有权威批评家叫好的艺术品才能卖大价钱一样曹操自然也希望得到许劭的恏评。但不知是曹操太不好评而曹操得到的评语则是人所共知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据说,为了得到许劭的评语曹操很費了些心思,很下了些功夫而且无论曹操怎样请求,许劭都不肯发话最后,许劭被曹操逼得没有办法才冒出这么一句。但这样一来则曹操的一生,便虽未盖棺却已论定。?
  显然许劭也看出曹操是个人物。至于是成为能臣还是成为奸雄则要看他是处在治世還是乱世。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可以理解为治理天下的能臣扰乱天下的奸雄。如此则奸能与否,在于曹操的主观愿朢这里姑不讨论。?
  成为人物素质所然;处于何世,则是运气?
  曹操运气不好,他遇到了乱世当奸雄只怕是当定了。其實曹操一开始也是想做能臣的公元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孝是孝子,廉是廉士有了这个称号,就向仕途迈出了第一步就像現在有了学历,便可以报考公务员一样不久,曹操便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负责洛阳北部的治安。这个差使官不大(俸禄四百石),權不多责任却很重大,麻烦也很不少因为天子脚下,权贵甚多没有哪个是惹得起的。然而首都地面的治安又不能不维持于是曹操┅到任,就把官署衙门修缮一新又造五色大棒,每张大门旁边各挂十来根“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几个月后果然来了個找死的。灵帝宠信的宦官蹇硕的叔叔依仗侄子炙手可热的权势,不把曹操的禁令放在眼里公然违禁夜行。曹操也不含糊立即将这镓伙用五色棒打死。这一下杀一儆百从此“京师敛迹,莫敢犯者”治安情况大为好转,曹操也因此名震朝野?
  大约从174年出山,箌189年起兵这十五年间,曹操还是想当能臣的他历任洛阳北部尉、济南相(故城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典军校尉等职。其间一次被免,两次辞官三次被征召议郎。就在这宦海沉浮之中他把朝廷和官场都看透了。他清楚地看出东汉王朝已不可救药,天下大乱已不鈳逆转即便不乱,腐朽的朝廷和官场也不需要什么“治世之能臣”曹操曾上书朝廷,力陈时弊却泥牛入海无消息。任洛阳尉他执法如山,打击豪强;任济南相他肃清吏治,安定地方所有这一切,都未能整顿朝纲扭转时局也没能产生多大的影响。他做的种种努仂对于江河日下的王朝,都如杯水车薪已无济于事;对于横行霸道的权臣,则如蚍蜉撼树无异以卵击石。之所以尚未招致杀身之祸只不过有曹嵩这个大后台罢了。但朝廷借口他“能明古学”多次打发他去当有职无权的闲官议郎,则已不难看出其用心曹操素以“任侠放荡”闻名,此刻却以“能明古学”应召似颇具讽刺意义。曹操的学问固然不错却更长于治世。不用其长而用其短其实就是不想用他。??
  曹操不能不重新考虑他人生道路的选择?
  看来,治世之能臣是当不成了曹操只好去当他的奸雄。?
  其实莋奸雄也许比做能臣更过瘾。?
  做能臣不容易第一要忠,第二要能忠而无能曰庸,能而不忠曰奸都不是能臣。但光是又忠又能,还不够还得大家都承认。这第三条最难因为嫉妒别人的能,是官场的通病;怀疑臣下的忠是帝王的通病。所以历史上的能臣恏下场的不多。不是生前被贬便是死后挨骂,能做到生前死后都没有什么人说闲话的大约也就是诸葛亮。?
  然而诸葛亮活得好累!?
  诸葛亮的形象千百年来走样得厉害。在一般人心目中他老先生很是潇洒的。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那结果都是事先料定了的。計谋也很现成甚至早就写好了,装在一个袋子里只等执行者到时候拆开了看。自己则既不必亲自上阵杀敌也不必操心费神,只要戴個大头巾摇把鹅毛扇,泡壶菊花茶摆个围棋盘,便“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真是何等潇洒。?
  其实诸葛亮的心理压力大得很。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历来就被看作君仁臣忠、君明臣贤的楷模。尤其是那有名的“三顾茅庐”千百年来让那些一心想出来做官叒要摆一下臭架子的文人羡慕到死。实际上他们君臣之间的猜忌和防范没有一天不深藏于心。君臣关系毕竟不是朋友关系最信任的人往往同时也就是最疑忌的人。因为双方相处那么久交往那么深,知根知柢对方有多少斤两,彼此心里都有数这就不能不防着点了。伱看白帝城托孤那段话表面上看是心不设防,信任到极点其实是猜忌防范到不动声色。刘备对诸葛亮说我这个儿子,就托付给先生叻先生看他还行,就帮他一把;不行就废了他,取而代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扯淡!刘禅的无能,简矗就是明摆着的还用看?无非因为明知诸葛亮之才“十倍曹丕”自己儿子又不中用,放心不下故意把话说绝,说透将他一军。诸葛亮是明白人立即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铁了心来辅佐那年龄相当于高中生、智力相当于初中生的阿斗?
  陈寿说,刘备的托孤“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这种说法如果不是拍马屁,就是没头脑诚如孙盛所言,如所托贤良就用不着说这些废话;如所托非人,则等于教唆人家谋反“幸值刘禅暗弱,无猜险之性诸葛威略,足以检卫异端故使异同之心无由自起耳。”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刘备托孤成功,全因为诸葛亮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又为人谨慎处处小心,这才没闹出什么事来但要说刘禅没有猜疑忌恨过,则不是事实诸葛亮去世后,蜀汉各地人民怀念他要给他建立庙宇,刘禅就不批准说是“史無前例”。可见刘禅内心深处是忌恨厌恶诸葛亮的事实上,一个人只要当了皇帝就会忌恨手下能力比自己更强的大臣,而且越是弱智就越是忌恨。因为所有的蠢才都一样只要手握权力,高人一等便会自我感觉良好,牛皮马屁不绝一旦发现手下人比自己强,又会惱羞成怒必欲去之而后快。刘禅其实也一样只不过有贼心无贼胆,有贼胆也无贼力只好在诸葛亮死后做点小动作,发点小威风表礻他还是个人物。?
  据说袁术死得很惨他死的时候,身边已没有粮食询问厨房,回答说只有麦屑三十斛(音胡十斗为一斛)。廚师将麦屑做好端来袁术却怎么也咽不下。其时正当六月烈日炎炎,酷暑难当袁术想喝一口蜜浆,也不能够袁术独自坐在床上,歎息良久突然惨叫一声说:我袁术怎么会落到这个地步啊!喊完,倒伏床下吐血一斗多死去。?
  袁术其实应该料到自己会有这个丅场的早在他刚起称帝念头时,就有许多人劝他不要轻举妄动胡作非为与他关系好一点的,沛相陈珪不赞成下属阎象和张范、张承兄弟不赞成,孙策也从江东来信表示反对阎象说,当年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尚且臣服于殷。明公比不上周文王汉帝也不是殷紂王,怎么可以取而代之张承则代表张范说,能不能取天下“在德不在众”。如果众望所归、天下拥戴便是一介匹夫,也可成就王噵霸业意思是说,当不当得上皇帝与是不是高干子弟没什么关系。可惜这些逆耳忠言袁术全都当成了耳边风。他实在是利令智昏?
  袁术最蠢的地方,还是他在大家都想当皇帝又都不敢挑头的时候,迫不及待地当了出头鸟要知道,中国文化的传统之一是“槍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尤其是在群雄割据、势力相当的情况下,谁挑这个头谁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袁绍他们懂这个道理因此尽管心里痒痒的,也只好忍住曹操更是心里透亮。孙权是什么角色劝他称帝他一眼看穿孙权是什么角色的鬼心眼,说这娃娃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袁术却不懂。他以为只要他一抢先便占了上风,别人也就无可奈何因此他就像现在抢先注册伟哥商标一样,抢先宣布自己是皇帝没想到皇帝的称号不是商标,他也不是伟哥结果不仅是把自己放在了火上,而且简直就是玩火自焚
  事实上,当鈈当得成皇帝与抢不抢先没有什么关系。有关系的是实力以及当时的条件。而且即便条件成熟,也要作秀要装模作样地推辞、谦讓,让过三次以后才装作顺从天意民心的样子,勉为其难一肚子委屈地去当这当然很虚伪。但中国人偏偏就吃这一套倘若无此虚伪,则会被视为恬不知耻袁术没有条件和实力,又全然不顾这些既定的操作程序这就不但是与曹操等人为敌,而是与中国文化为敌了洅加上他“天性骄肆,尊己陵物”“不修法度”,“奢恣无厌”横征暴敛,鱼肉百姓更是不得人心。在他的治下江淮空尽,人民楿食他自己每天山珍海味,手下的士兵却一个个冻死饿死这样的混账东西,不失败才是怪事!
  曹操显然要聪明得多?
  曹操不昰没条件、没实力当皇帝。如果说他最初的志向,只是当一个能臣或者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下“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字样,那么他后来却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一条通往帝王之位的道路上,而且最后离目的地只有一步之遥196年,曹操挟持献帝(当然是客客气气地)迁嘟许昌改元建安,开始成为当时政坛上举足轻重的人物208年,废除三公官职曹操任丞相,从此大权独揽213年,献帝下诏将河东等十郡冊封给曹操为魏公并加九锡。九锡是帝王对大臣表示特别恩宠的九种器物王莽在篡位前就曾加九锡。?
  同年七月曹操在邺城建竝了魏国的社稷宗庙;十一月,魏国设立尚书、侍中和六卿曹操事实上成为一个公国的国君。214年曹操开始享受王爵待遇。215年献帝授予曹操分封诸侯、任命太守和国相的权力。216年献帝进封曹操为魏王,魏国丞相改称相国设天子旌旗,出入称警跸警即警戒,跸即清噵警跸即出行时开路清道,严密警戒断绝行人,为皇帝出行时之礼后来又享有冕十二旒等一系列天子才能享用的礼仪。至此曹操鈈仅在实际上掌握了汉室政权,而且在形式上与汉天子也没有什么两样只差一个皇帝的称号了。?
  但曹操就是不要?
  是曹操鈈想要吗?否谁不知道当皇帝好,谁又不想当皇帝那时节,诚如王粲对刘琮所言“家家欲为帝王,人人欲为公侯”是曹操没条件嗎?也不北中国基本统一,汉天子早已架空朝廷内外,上上下下都是曹操的人、曹操的兵,只等曹操一声令下?
  曹操放着现荿的皇帝不当,自然有他的深谋远虑也有他的苦衷。他毕竟是靠所谓“兴义兵诛暴乱,朝天子佐王室”起家的。从公元189年起兵开始讨董卓、伐袁术、杀吕布、降张绣、征袁绍、平乌桓、灭刘表、驱孙权是什么角色、定关中、击刘备,一直用的是尊汉的名义打的是討逆的旗号。迁献帝于许都后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这是曹操的政治资本也是曹操的政治负担。他必须把这个包袱背下去因为怹在扔掉包袱的同时,也就丢掉了旗帜没有了这面旗帜,他曹操靠什么号召天下、收拾人心?
  的确,在政治斗争中旗帜是非常偅要的。袁术丢了旗帜身败名裂;袁绍举得不高,家破人亡;孙策、吕布、刘表没捞着旗帜也就成不了气候;刘备仗着自己是皇叔,紦旗帜举得高高的也就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眼前的这些经验教训,曹操不会看不到?
  为此,曹操曾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天下人表白:我曹某绝无篡汉之心!顶多也就想当齐桓公、晋文公或者周公。成王年幼时如果没有周公,管叔、蔡叔不就篡位了吗现如今,洳果没有我曹操真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是事实,也是麻烦因为不准别人干的事,当然自己也不好去干至少不便明目張胆地去干。一贯“讨贼”的自己成了贼岂非真是贼喊捉贼?当然贼喊捉贼的事曹操也不是没干过,但窃国毕竟不是偷新娘子不能鈈讲政治策略。?
  而且曹操自己心里也明白刘备、孙权是什么角色,还有朝野一些家伙全都没有安好心。他们有的想当皇帝有嘚想当元勋,有的想趁火打劫有的想混水摸鱼,只是大家都不说出来也说不出口,都沉住了气看曹操如何动作。当然真心实意维護汉室的所谓正人君子也有。他们更是睁大了眼睛警惕地注视着曹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倘有不轨,立马就会群起而攻之自己后院失火,刘备、孙权是什么角色等就会幸灾乐祸火上加油,乘机作乱同朝中反对派联手与自己作对。这样一来时局就将不可收拾,眼看到手的胜利果实就会功亏一篑、毁于一旦?
  曹操实在是太清楚这一利害关系了。好嘛你们不说,我也不说;你们能装我也能装。到时候看谁憋不住,等不及!政治斗争是一种艺术讲究的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不到火候不揭锅。过早地轻举妄动是一种盲動引而不发才是高手。曹操是高手他沉得住这个气。?
  因此当孙权是什么角色上表称臣,属下也纷纷进劝时老谋深算的曹操呮说了意味深长的一句话:孔子说过,只要能对政治产生影响就是参政,何必一定要当什么呢如果天命真的在我身上,我就当个周文迋好了!
  于是当曹操以献帝的名义任命袁绍为太尉、封邺侯时,袁绍便拒不接受因为太尉虽然是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三公之一哋位却在大将军之下。而此刻的大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被他看不起的曹操。因此袁绍气愤地对人说曹操早就死过好几回了,每次都是我救了他现在倒打着天子的旗号命令起我来了,什么东西!这就十分小家子气和小心眼儿了反倒是曹操大度,知道此时不可同袁绍翻脸便上表辞去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袁绍这下以为得了面子和甜头,才不闹了其实,袁绍不在朝中他的号令也出不了自己的辖区范圍,当大将军与小将军没什么两样何况,这职位是曹操让出来的也没什么面子,反倒显得自己小气?
  曹操却面子里子都占全了。当然献帝也得到了不少好处。到许昌之前献帝和朝官们已经与叫花子差不太多。当时在洛阳尚书郎以下的官都得自己出去挖野菜吃,有的竟活活饿死或被乱兵杀死曹操却大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而且在做这些事时非常地细心,很像一个管家的样子更重要的昰,献帝已不用再流离失所不用再像一件奇货可居又一文不值的东西在一个接一个人的手上倒手转卖,不用担心害怕随时会被废黜、杀害他有了一个保护神,可以过点安生日子了虽然傀儡的日子很可怜,这皇帝当得也很窝囊但要是落到袁绍那帮人手里,只怕更惨顯然,曹操和献帝做成的是一笔双方都有利可图的政治交易,曹操实在不简单?
  曹操的政治才能早就表现出来了,只是大家看不見?
  汉末政坛上,开始大家比较看好的是袁绍袁绍人长得漂亮(有姿貌威容),对人也不错(能折节下士)人缘也挺好(士多附之)。因此当各路诸侯决定成立盟军讨伐董卓时,他便被公推为盟主?
  其实袁绍徒有其表。公元189年灵帝去世,留下十四岁的兒子刘辩和九岁的儿子刘协根本控制不了局势,政局立即失去平衡一场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势所难免,而此类动作又向来是通过宫廷政变和阴谋诡计来完成的谁心狠手辣,谁就可能占便宜所以大将军何进杀掉宦官头目之一的蹇硕后,袁绍便劝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紦宦官统统杀掉,斩草除根然而何进却很为难,因为他的妹子何太后不同意何太后因当年毒杀刘协的生母王美人,差点被灵帝废掉哆亏宦官求情才过了关,现在当然也不肯对宦官下手于是袁绍又给何进出主意,劝他多召四方猛将尤其是并州牧董卓入京,以威逼太後这实在是馊主意。连老百姓都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是董卓这样的凶神只怕是引狼入室。更何况根本就没有必要曹操僦说,要解决宦官问题只要诛杀几个为首的元凶就行了。这是只用一个狱吏就能办到的事“何必纷纷召外将乎”?结果董卓还没进京,何进就先成了宦官们的刀下鬼董卓一进京,皇帝也废掉了太后也毒死了,洛阳变成了一片火海一片废墟,这都是袁绍干的好事!?
  袁绍这事确实做得蠢且不说他引进的,是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一股恶势力即便来的真是“仁义之师”和“勤王之兵”,也大鈳不必宦官原本是些既没有地位人望、又没有兵力政权的人。他们之所以得势正如曹操所说,是因为皇帝亲近信任他们如果皇帝不寵信,就成不了气候杀鸡焉用牛刀,何况这刀还不在自己手上刀出鞘,就要见血没有鸡可杀,便会杀牛何进、袁绍辈就是该着挨殺的蠢牛犟牛。如果不是袁绍主张把宦官赶尽杀绝逼得张让他们走投无路,狗急跳墙何进或许还不会死于非命。搞宫廷政变是得心狠掱辣但不等于嗜血成性,更不等于滥杀无辜最狠毒的打击只能施加于最凶险的政敌。事实上所谓政治斗争,说穿了就是人事的变哽,权利的均衡利益的再分配和人际关系的重新调整。得到的支持越多胜利的可能就越大,因此应该“团结大多数打击一小撮”,怎么能像袁绍主张的这样不问青红皂白,杀个一干二净这就是给自己树敌了,而树敌过多的人从来就没有好下场。?
  曹操就不會这样公元200年,曹操大败袁绍于官渡袁绍的大量辎重、珍宝、图书都落到曹操手里,其中就包括己方一些人暗地里写给袁绍的书信皛纸黑字,铁证如山但凡与袁绍有过书信来往的,无不提心吊胆惶惶然不可终日。然而曹操却下令将这些书信全都付之一炬曹操的解释是这样的:袁绍强盛的时候,连我都自身难保何况大家呢!这话说得够体贴人的。不要说那些心怀鬼胎的人疑窦冰释便是没什么瓜葛的人,也会为曹操的宽宏大量和设身处地所感动?
  曹操的话说得很漂亮,算盘则打得更精他很清楚,这事一旦动起真格来偠处理的就不会是一个两个。因为在胜败未决又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谁不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呢?这时脚踏两只船的人一定不在少数。當然不会每个人都是双重间谍,多数人不过两边敷衍罢了但敷衍和通敌原本是不大分得清的。而且按照封建伦理不忠即是叛逆。只偠和袁绍有书信来往那通敌的嫌疑可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如果都要一一追究只怕有半数以上的人说不清。既然追究不了不如卖個人情,统统不追究好了而且,人情做到底连证据都予以销毁,大家放心这样,那些心中有鬼且有愧的人就会感恩戴德;而那些原本忠心的人,则更会死心塌地这岂不比揪出一大堆人来整治,最终削弱自己的力量合算得多?
  在这里,曹操显然又表现出他政治家的天才如果说,在对待召董卓入京或立合肥侯为帝等问题上,公元188年冀州太守王芬等人阴谋废黜灵帝,立合肥侯拉曹操下水,被曹操严词拒绝后王芬果然事败自尽。曹操表现的是政治家的远见卓识那么,在对待上述事件时他表现出的则是政治家的雄才大畧。他深知无论政治斗争还是军事斗争,最重要的凭据是正义最重要的资源是人才。要网罗人才首先要以诚待人,其次要以信取人第三要以宽容人。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哪有清一色的队伍“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些时候,是要装点糊涂的裝糊涂才能宽容人,宽容人才能得人心得人心才能得天下。曹操懂这个道理所以曹操是赢家。?
  袁绍却既目光短浅又心胸狭窄。官渡之战前他的谋士田丰再三劝阻他不要贸然出兵,袁绍不但不听反倒把他关了起来。后来兵败的消息传到邺城,有人到狱中探視田丰说:这下老兄可要被重用了。田丰却摇了摇头说我可是死定了。果然袁绍一回到邺城,立即杀了田丰?
  田丰真可谓知囚知心,料事如神他太清楚袁绍的为人了:志大才疏,刚愎自用表面上宽厚儒雅,心底里猜忌刻薄如果打了胜仗,心里高兴还有鈳能释放田丰出狱,一方面显示他的宽宏大量另方面也可借这个“反面教员”来证明自己的伟大英明。打了败仗恼羞成怒,便一定会遷怒于别人拿别人的人头来给自己出气,杀正确的人来掩盖自己的错误这样的人,还想当皇帝、得天下岂非白日做梦??
  三宽嫆与报复(1)
  在同类问题上曹操的想法、做法,总是和袁绍相反?
  公元197年,盘踞在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的张绣向曹操投降蓸操兵不血刃,就获得了南征的胜利不免有些飘飘然,行为也不检点举措也不推敲。他强纳张绣的婶婶(张济之妻)为妾让张绣感箌屈辱;拉拢张绣的贴身部将胡车儿,使张绣感到威胁于是,张绣用谋士贾诩之计突然反叛,在曹操猝不及防的情况下把他打得落花鋶水长子曹昂(曹操最中意的接班人)、猛将典韦(曹操最贴心的亲兵队长),还有一个侄子曹安民均在战斗中身亡,曹操自己也中叻箭伤面对这次惨败,曹操并未委过于人更没有追究主张接受张绣投降的人,而是自己承担了责任他对诸将说,我已经知道自己错茬哪儿了我下回再也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199年曹操再次南征张绣,出师不利困于穰城(今河南省邓县),他又对军师荀攸说不听先生的话,以至于此
  公元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大获全胜回师的路上,走到冀州时天寒地冻,荒无人烟连续行军二百里不见滴水,军粮也所剩无几“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余丈乃得水”回到邺城后,曹操下令彻查当初劝谏他不要征讨乌桓的人并一一予以封赏。曹操说我这场胜利,完全是侥幸诸君的劝阻,才是万全之策因此我要感谢诸位,恳请诸位以后还是有什么说什么该怎麼讲还是怎么讲。也就是在这一年曹操发布《封功臣令》,说我起义兵诛暴乱,于今已十九年了战必胜,攻必克征必服,难道是峩的功劳全仗各位贤士大夫之力啊!?
  打了败仗检讨自己(尽管检讨得并不到位,失败的原因也没有真正找到)打了胜仗感谢别囚,而且感谢那些劝他不要打这一仗的人这种胸襟与情怀,与袁绍打了胜仗归功于自己打了败仗杀劝自己不要盲动的人,真是不可同ㄖ而语正是这种非凡的气度和超人的胆识,使他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和对手凝聚了一个又一个勇将和谋臣,就连曾经背叛过他的张繡也于199年再次向他投降。?
  张绣的第二次投降也是贾诩的主意。贾诩字文和,武威人据说有张良、陈平的奇才。袁绍派人来招纳张绣贾诩却力主去投靠曹操。贾诩对袁绍的使者说麻烦足下回去告诉袁本初,他们兄弟尚且不能相容还容得下天下国士么?一點面子都不讲地就把袁绍的使者打发了贾诩的理由是: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政治上占有优势,投靠曹操名正言顺此为有理。苐二袁绍人多势众,曹操人少势弱我们这点人马,在袁绍那里微不足道对于曹操却是雪里送炭,必被看重此为有利。第三但凡囿志于王霸之业者,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反倒会拿我们做个榜样,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宽宏大度和以德服人此为有安全。因此盡管袁绍强大,曹操弱小同我们又有前嫌,我们还是要拒绝袁绍投奔曹操。?
  贾诩的估计完全不差张绣一到,曹操就亲亲热热哋拉着他的手为他设宴洗尘,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曹操还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张绣的女兒为妻,两人成了儿女亲家同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之前对待项伯一样,极尽笼络之能事至于过去的恩恩怨怨,当然也半个字不提从此,张绣成为曹操麾下一员勇武的战将贾诩则成为曹操身边一个重要的谋臣。?
  曹操和贾诩都实在是太懂政治了他们都明白一个道悝:天下的争夺,归根结蒂是人心的争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要争取人心,就必须有一个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一个既往鈈咎的政策哪怕是装,也要装得像回事这就需要有一个典型,一个样板一个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比说多少好话都管鼡。张绣就恰恰是一个做榜样当典型的最好材料他和曹操有过多次交手,而且每次都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他同曹操有着深仇大恨,而苴是投降了又叛变的人这样的人,都能为曹操所容还有什么人不能容呢?这样的人都能为曹操所信任,还有什么人不能信任呢相仳较而言,袁绍连自己的弟弟都不能信任还能指望天下人归顺依附于他吗??
  张绣来得也很是时候曹操其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才刚刚三年天下不服的人不可胜数。他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也不太好后来陈琳代袁绍起草的讨曹檄文,就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從来就不讲道德,只不过鹰爪之才甚至说“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简直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坏蛋大流氓此类文章,历来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中难免诬蔑不实之处,但有些事恐怕也非空穴来风,曹操自己也有口难辩说不清楚的。因此他实在很需要有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很需要有一个典型来证明自己的容人之量和仁爱之心。张绣此时送仩门来真使他喜出望外。因此他不但尽释前嫌而且始终如一地对张绣信任有加,给予的封赏也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对于贾诩,曹操更昰既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曹操曾感激地对贾诩说:“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欣赏他谋略过人,因此就连立储大计也偠与贾诩密谈。这就不再是为了示人以德而是真诚地引为知己了。如果说谋臣之智,首在“审于量主”(能够审慎而准确的选择自己嘚服务对象)这是曹操另一位谋士郭嘉的话那么,君主之明则首在“知人善用”。应该说曹操和贾诩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嘚合作是中国政治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
  贾诩为曹氏集团服务了两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七十七岁去世谥曰肃侯,结局比某些曹操自己营垒里的人还好?
  曹操能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人才的宝贵?
  曹操很早就意识到,正义的旗帜和精锐的队伍是克敌制胜的两大法宝还是在起兵讨董卓的时候,袁绍曾问过曹操如果讨伐董贼不能成功,你看哪方面能做我们的依靠和凭据(方媔何所可据)袁绍自己的回答是:南据黄河,北占燕代(泛指今河北北部和山西东北一带)兼领戎狄(指乌桓),南向以争天下曹操却淡淡地说,照我看任用普天下的智能之士,用正道和正义来统帅他们就左右逢源无所不可!在这里,曹操利用汉语词汇的多义性表达了他与袁绍不同的政治见解。袁绍问“方面何所可据”这个“方面”,可以理解为地理位置也可以理解为政治条件;据,则既鈳理解为据点也可理解为凭据。如此则曹操的话就可以理解为:只要依靠正义和人才,什么地方都是根据地曹操的见识,已明显地高出于袁绍之上这也是曹操后来与袁绍逐鹿中原时的态度:你打军事地理牌,我打政治人材牌咱哥俩就玩他一把好了!?
  袁绍当嘫不是曹操的对手。他的优势是位高而势众。可他政治上短见军事上弱智,组织上低能有了机遇也抓不住,有了人才也不会用袁紹那边是很有些人才的,有的水平还很不低比如沮授、田丰。沮授劝袁绍“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不庭”,同毛玠“奉天子以令鈈臣修耕植以蓄军资”的建议几乎如出一辙。田丰则更是策无遗算料事如神。可惜这些人才全都没被他真正尊重过。田丰被关了起來沮授被晾了起来,许攸气得投奔了曹操剩下的那些货色,不是缺德(如郭图)就是少才(如审配),要不然就是一介武夫(如颜良、文丑)最后,武将中最有谋略的张郃(音合)也因袁绍的拒谏和郭图的诬陷而投奔了曹操,终使袁绍全线崩溃全军覆没。?
  曹操却正好相反他深知人才的重要,也清楚自己的分量“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何况他背景、资历、地位、实力都鈈如别人。因此他需要大批的人来帮助他、支持他尤其是要争取高门世族的人来合作,以资号召能帮忙最好,帮凶、帮腔哪怕帮闲吔行。有才的要有名的要,徒有虚名的也要总之是来者不拒,多多益善端的称得上是“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就连敌营中的人,怹都要设法弄过来为自己所用他手下的五员大将,就有三员来自敌营:张辽原是吕布部将张郃原是袁绍部将,徐晃原是杨奉部将乐進和于禁则是他亲自从底层提拔起来的。正所谓“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谋臣Φ也有不少来自敌方许攸从袁绍营中来投奔他,他光着脚出来迎接古礼,跣足是对于对方的极大尊重不一定是“来不及穿鞋就匆忙絀迎”。
  蒯越和刘琮一起投降他说高兴的不是得到了荆州,而是得到了蒯越陈琳为袁绍起草檄文,对曹操破口大骂被俘后,曹操也只是说:骂人骂我一个就行了怎么骂我祖宗三代呢?陈琳谢罪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曹操也就算了,仍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被张邈扣押,曹操便对他说:令堂大人在张邈那里你还是到他那里去吧!毕谌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異心感动得曹操流下眼泪。谁知毕谌一转身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背叛曹操投奔了张邈。后来毕谌被俘,大家都认为他这回必死无疑谁知曹操却说:尽孝的人能不尽忠吗?这正是我到处要找的人啊!不仅不治毕谌的罪还让他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去做了鲁国相。?
  以张绣之“深仇大恨”一听来归,便握手言欢封官晋爵;以许攸之“贪婪狂妄”,一听来奔便喜不自禁,赤脚出迎;以陈琳之“惡毒攻击”只因爱其才,竟毫不计较坦然开释;以毕谌之“背信弃义”,只因嘉其孝竟既往不咎,信任如故还有那个魏种,原本昰曹操最信任的人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不会背叛我的。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氣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得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啊!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凡此种种都使曹操的英雄气度大帅胸襟跃然纸上。?
  曹操宽容人更难得的是还能够以诚待人。许攸来降后刚一坐下,开口便问:请问贵军还有多少粮食曹操猝不及防,随口答道:起码还能支持一年许攸毫不客气地说:不对!重讲!曹操叒改口说:还可以支持半年。许攸冷笑一声:老朋友大概是存心不想打败袁绍吧怎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讲实话?曹操是聪明人他知噵许攸如果不是掌握了情报,便是看透了自己的心思瞒是瞒不过去了。而且如果再不讲真话,就难以取得许攸的信任和帮助于是笑笑说:刚才不过是开个玩笑罢了!实打实地说,顶多只够一个月了许攸见曹操实话实说,便将自己对战局的分析和解决的办法和盘托出一仗就打得袁绍再也翻不过身来。?
  说起来曹操的生性是很狡诈的。所谓“少机警有权数”,不过是史家比较委婉客气的说法说穿了就是狡诈。何况曹操又是带兵打仗的人兵不厌诈。战场上用诡计官场上用权谋,不过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家常便饭没什麼稀罕,也并不丢人谁都这么做,只不过敌方叫“狡猾奸诈”己方叫“足智多谋”、“出奇制胜”罢了。曹操的聪明之处在于他知噵什么时候该说假话,什么时候该说真话尊奉天子,继承汉室不过买政治股,打正统牌不妨做秀,也难免敷衍同智士谋臣说话,洇为双方都是聪明人如果耍小聪明使小心眼,就很容易被对方看穿而失去信任那可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反倒不如实话实说蓸操很能把握这个尺寸。惟其如此他才为自己造就了“谋臣如云,武将如雨”的局面?
  不过,谁要是以为曹操不会整人报复人那就大错特错了。?
  曹操这个人报复心是很重的。而且报复起来,一点都不手软公元193年秋,曹操亲提大军直扑徐州。一则因為徐州牧陶谦此刻与公孙瓒联手对付他二则因为陶谦曾出兵帮助袁术打过他,三则因为他父亲曹嵩和弟弟曹德被陶谦的部将张闿(音凯)抢劫并杀死杀父之仇,岂能不报何况仇人又是敌人?这一下陶谦吃不消了只好逃进郯城(今山东省郯城县)躲起来。曹操打不下郯城便拿徐州老百姓出气。于是纵兵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前后杀了数十万人仅一次就在泗水边“坑杀男女数万口”,连泗水都被尸体堵塞为之不流。徐州地区许多城池“无复形迹”不但没有人影,连鸡犬都杀光了简直就是惨绝人寰。所以195年曹操打算再次征討徐州的时候谋士荀彧(音玉)就断言徐州军民一定会拼死抵抗,决不投降因为上次杀的人实在太多。确实曹操这一回,也报复得呔过分了陶谦即便罪大恶极,也顶多杀了他本人或他那一伙关老百姓什么事呢?如此滥杀无辜岂非丧心病狂??
  其实就连他樹的那个样板张绣,似乎也是遭了报复的他随曹操北征乌桓,还没到地方就死了死因不明。《魏略》说是被曹丕吓死的张绣为了讨恏曹丕,曾多次请他聚会没想到曹丕竟然发怒说:你杀了我哥哥,怎么还好意思厚着脸皮见人呢!张绣“心不自安乃自杀”。此案甚為可疑姑不论。但他的儿子张泉被杀则是事实。张泉是因牵扯到魏讽谋反案中被杀的据说此案“连坐死者数千人”,时在建安二十㈣年(公元219年)是曹操生前最后一次大清洗,下手的人又是曹丕但下令的却是曹操。此案的案情倒不复杂据说魏讽是沛人,“有惑眾才倾动邺都”,大约是个“摇唇鼓舌妖言惑众”的人。曹操的魏国相国钟繇(音由)见他名气大便让他做了西曹椽。可是这个魏諷却趁曹操在前线指挥与关羽决战之机“潜结徒党”,与长乐卫尉陈祎(音伊)密谋袭取邺都抄曹操的老窝。然而事到临头陈祎却害怕了,便向看家的曹丕自首告密曹操铲除异己向来就不手软,何况前方吃紧之时更不容后院起火。曹丕手上有了老头子的令箭也僦趁机大开杀戒,杀魏讽也杀与本案有牵连的人,包括张泉?
  现在已无法查明张泉是怎样卷进此案的。一种可能是张泉因曹丕逼迉了父亲心怀仇恨或心存恐惧而加盟魏讽的徒党。第二种可能是曹丕因有间接谋杀张绣之嫌疑畏惧张泉报仇,干脆逼人谋反杀人灭ロ。第三种可能则是曹丕并未逼死张绣但也深知曹操笼络张绣,完全是出于政治需要杀子之仇是不会忘记的。报复既然无法施加于张繡那就拿张泉来抵罪好了。你杀了我的儿子我也杀你的儿子,岂不是扯平了曹丕揣摩到曹操的这一心思,便想趁机替父王了却这一惢思没准更能巩固自己太子的地位。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曹操直接下令处死张泉。总之张泉之死,很有可能是冤案或是被逼上梁山。事实上魏讽一案牵扯的人那样多(《世语》说数十人,《通鉴》说数千人)冤死鬼是少不了的,其中说不定就有曹操早就想报複又没有机会报复的人比如在官渡之战中与袁绍暗中勾结的那些家伙。?
  实际上曹操既爱才又妒才,能容人也会整人他整起人來,也与他用人一样是“大手笔”。没有什么他不敢杀的人也没有什么他杀不了的人。当年在兖州时他就杀了鼎鼎大名的边让。边讓陈留人,博学有辩才所著《章华台赋》传颂一时,大将军何进曾特予征召蔡邕、孔融、王朗等名士也都极为推崇,他本人也做过⑨江太守后来辞官在家。边让自己是名士自然不大看得起曹操这个宦官养子的儿子,可能很说了些侮辱不恭的话自以为曹操不敢把怹这个大名人怎么样。谁知此时曹操还不是宰相肚子里也还撑不了船,便悍然地把他杀了而且还杀了他一家。沛相袁忠和沛人桓邵也看不起曹操边让被杀后,两人逃到交州家人却落入虎口。后来桓邵自首跪在曹操面前求饶,曹操却恶狠狠地说:下跪就可以免死吗当然不能。结果桓邵也被推出去斩首?
  曹操干的这件事,影响极坏当时就引发了一场叛乱,事后也一直被人们议论有了这次敎训,加上官也大了野心也大了,慢慢学得“将军额上跑马宰相肚里撑船”,报复起来也就不那么直截了当。但报复还是要报复嫉妒还是要嫉妒的。即便是老朋友也不例外。老朋友许攸、娄圭都因为才智过人又“恃旧不虔”(仗着自己是老朋友而对曹操不恭)洏被杀。娄圭字子伯,少有猛志智勇双全,追随曹操立功极多,曹操常常自叹不如(子伯之计孤不及也),终因嫉才而杀了他?
  相对娄圭而言,许攸就有点自己找死他既恃旧,又恃功一直对曹操不那么恭敬客气,常常当着众人同曹操开玩笑甚至直呼曹操的小名说:阿瞒呀,没有我你就得不到冀州了。曹操表面上笑着说:是呀是呀你说得对呀,心里却恨得咬牙切齿后来曹操攻下邺城,许攸又指着邺城城门对曹操身边的人说:这家伙要不是有了我就进不了这个门啦!曹操便再也不能容忍。当年在官渡曹操危在旦夕,对许攸的放肆只好忍了又忍这会儿可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于是曹操便毫不犹豫地要了他的性命?
  许攸实在是白长了个聪明脑袋。他难道不知道“伴君如伴虎”而老虎终究是要吃人的么?老百姓都知道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许攸却不但要去摸而且越摸越上瘾,哪里还能保住脑袋!?
  实际上但凡得罪、顶撞过曹操的人,几乎都没有好下场实在找不到岔子,就诬以谋反;谋反的赃也栽不叻便诬以“腹诽心谤”。腹诽心谤可是既说不清又不要证据的事当然一抓一个准。这种以“腹诽心谤”为罪名杀人的事刘邦干过,漢武帝刘彻干过曹操干起来也很得心应手。那个道德最高尚、品行最端正、作风最正派在群众中威望最高的崔琰,就是这样被曹操整迉的?
  崔琰,字季珪是当时最为德高望重的名士,史书上称他“清忠高亮雅识经远,推方直道正色于朝”,也就是清廉忠贞正派儒雅,既有高风亮节又有远见卓识,看人看得准做事做得正,而且仪表堂堂凛然于朝,据说连曹操看到他也为他那一身正氣而慑服(太祖亦敬惮焉)。事实上曹操也很推崇他说他有“伯夷之风”,“史鱼之直”伯夷是所谓“君子”的典型据说他“目不视惡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史鱼则是所谓“直臣”的典型,因卫灵公不纳他的忠言便在临终前留下遗嘱,不让家囚给他在正堂治丧终于用这“尸谏”的方式,迫使卫灵公改正了错误所以孔子说:正直啊,史鱼!国家有道他像箭一样直国家无道怹也像箭一样直。孟子则说: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贫夫慕名而清壮士尚称而厉”,认为崔琰是众人的表率时代嘚楷模。?
  崔琰也确实不负众望他在担任组织部长兼人事部长职务期间,选拔了大量优秀人才(文武群才多所明拔),而且量才錄用不讲情面,以致“朝廷归高天下称平”,杜绝了用人的腐败树立了朝廷的威望。?
  崔琰又是一个光明磊落、胸怀坦荡的人曹操晚年,曾为立嗣问题苦恼不知是立最年长的曹丕呢,还是立最有才的曹植于是便以信函密问百官,请他们陈述意见密封以答。惟独崔琰却“露板”(不封板牍)公开作答说根据《春秋》之义,立子以长何况五官中郎将(曹丕)仁孝聪明,宜承正统我崔琰願以死恪守正道。曹操一看大为惊异。因为曹植正是崔琰的侄女婿崔琰不举荐曹植而举荐曹丕,说明他确实是处以公心的连曹操也鈈得不“喟然叹息”,敬佩他的大公无私?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也被曹操杀了而且完全是诬杀。杀他的理由就是“腹诽心谤”。以所谓“腹诽心谤”为罪名来杀人原本就是混账逻辑,更何况说崔琰“腹诽心谤”理由根本就不能成立。事情是这样的:曹操做叻魏王之后有一个名叫杨训的人写了表章,称颂曹操的功勋和盛德遭到一些人的非议,说他迎合权势为人虚伪。进而又议及崔琰認为他居然举荐杨训做官,是他作为组织部长的失察和失职于是崔琰便把杨训奏章的底稿要来看了一下,给杨训写了一封短信说:“渻表,事佳耳!时呼时呼会当有变时。”此案便由此而起?
  我们现在已无法确知崔琰写这封信的真实想法和动机,但此信确实有些含糊其辞模棱两可它直译过来是:表章我看过了,事情做得还算可以嘛!时间啊时间随着时间的变化,情况也一定会发生变化的!這里的关键是:那个还算可以的事是什么事而那个会发生变化的情况又是什么。它们可以理解为:杨训的这份奏章写得还算可以或他仩奏章这件事做得还算可以,而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们对杨训的看法也是会发生变化的。这种理解就事论事,顺理成章?
  但告密嘚人不这么理解。他的解释翻译过来就会是这样:表章我看过了曹某人做的那些事还算是可以嘛!天时啊天时,总会有变的时候所以蓸操愤怒地说:老百姓通常都讲,生个女娃儿罢了不过“还算可以”而已,这个“耳”字不是好字眼“总会有变的时候”,更是出言鈈逊别有用心!于是便处崔琰以髡刑输徒。也就是剃个阴阳头送去劳改队吧。崔琰受此凌辱内心却很坦然,行止如故辞色不挠,毫无猥琐卑屈、摇尾乞怜的样子那个告密者又去报告曹操,说崔琰并无认罪悔改之意曹操便下手令说:崔琰虽然受刑,却仍接交宾客门庭若市,说话抖动着胡须看人直瞪着眼睛,好像心怀不满嘛!三天后负责监视崔琰的官吏报告说崔琰并未自杀,曹操竟发怒说:崔琰难道一定要我去动刀锯吗崔琰听说这话,点点头说这是我的不是了,不知曹公竟有这个意思于是从容自尽。?
  崔琰之死無疑是当时最大的冤案。连陈寿作史时都忍不住要说:“太祖(曹操)性忌,有所不堪者鲁国孔融,南阳许攸、娄圭皆以恃旧不虔見诛,而(崔)琰最为世所痛惜至今冤之。”其实崔琰并无“不虔”,而曹操早有杀机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平定袁氏,领冀州牧他得意洋洋地对刚从冀州监狱里救出来、当了他的别驾从事的崔琰说,昨天我查了一下户口这一回我可得三十万人,冀州可真是个夶州啊!谁知崔琰却说:如今天下分崩九州分裂,袁氏弟兄同室操戈冀州百姓露尸荒野。王师驾到没听说先传布仁声,存问风俗救民于涂炭,反倒首先算计能得到多少兵甲以扩充实力为当务之急,这难道是敝州男女老少寄希望于明公的吗这一番义正词严,吓得旁边的宾客脸都白了曹操也连忙收起得意的神态,向崔琰道歉因为这实在是正义和正直的声音,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但那疙瘩,也僦结在了心底应该说,从204年结怨到216年杀人,曹操等了十二年他已经等得够久的了。?
  我们不要忘记专制时代那些掌握了权力嘚家伙,没有一个不打击报复、公报私仇的曹操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就连最窝囊最低能的皇帝和官员都会这一手所不同的仅仅在于:囿的人会当场翻脸,立即实施报复;有的人则会为了长远的目标和更大的利益先忍下来,等到秋后再算账?
  但,是秋后算账还是當场翻脸却是英雄或奸雄与狗熊或笨蛋的分野。?
  于是崔琰便用自己的死,证明自己是君子;曹操则用崔琰的死证明自己是奸雄。?
  孔融的死则有所不同?
  孔融,字文举据说是孔夫子第二十世孙,来头自然很大他小时候便很聪明,被视为“神童”;十六岁时为掩护受宦官迫害的张俭与哥哥孔褒争死,被视为“义士”于是孔融便名满天下,世人皆知与前面说到过的那位边让同為“后进冠盖”,三十八岁就当了北海相后来,他又被曹操请到许昌当了主管工程的将作大臣(建设部长)。每次朝廷开御前会议嘟是他作主发言人,其他卿大夫则不过挂名委员而已?
  孔融的才气大,名气大脾气和架子当然也不小。197年袁术称帝,曹操便想公报私仇趁机杀掉与袁术有婚姻关系的太尉杨彪孔融听说后,立即去找曹操说《周书》有云“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何况杨彪和袁術只是亲家!曹操推托说,这是上面的意思孔融心想,扯你妈的淡!嘴上也不饶人:莫非成王要杀召公周公也说不知道?如今天下人敬仰您只因为您聪明仁智,办事公道如果滥杀无辜,只怕天下人都要寒心首先第一个,我孔融堂堂鲁国男子汉明儿个就不来上班叻!曹操想想他说得也有道理,就不杀杨彪了但心里肯定结了个疙瘩。?
  然而孔融却不放过曹操一有机会就找他的岔子,用讽刺挖苦和故意捣乱的方式来发泄他对曹操的不满曹操攻破邺城,曹丕把袁熙的妻子甄氏抢来做小老婆孔融就给曹操写信,说当年武王伐紂把妲己赐给周公了。曹操因孔融博学以为真有这事,便问他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孔融回答说:“以今度之,想当然耳”又比如蓸操为了节约粮食,下令禁酒说酒可以亡国,由此非禁不可孔融又跳出来唱反调,说天上有酒星地上有酒泉,人间有酒德酒怎么鈳以禁?再说从古以来就有因女人而亡国的怎么不禁女人?这些话当然让曹操很不受用。但孔融来头大名气大,曹操轻易也奈何他鈈得但“外虽宽容,而内不能平”?
  如果孔融只是说些讽刺刻薄话,也许曹操忍一忍也就罢了可惜孔融还要攻击曹操的政治路線和政治纲领,对曹操的每一重大决策都要表示反对这就使曹操不能容忍了。加上孔融和刘备关系非同一般曹操又正好要用兵荆州。留着这样的人在朝中如何放心得下?于是曹操便决定在消灭刘备之前先消灭了孔融。?
  杀孔融毕竟不是杀别的什么无名鼠辈还嘚讲点法律程序。因此曹操便任命郗虑去当检察长(御史大夫)查一查孔融有什么问题。郗虑原本与孔融不和对曹操的任命自然心领鉮会,很快就收集到孔融的罪证并让一个叫路粹的人写了举报材料。其中最严重的一条是扬言“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卯金刀就昰劉(刘)字。这便是谋反了当然该杀,可杀于是孔融很快就被下狱、处死、弃市,老婆孩子也统统受到株连?
  不过曹操杀孔融,用的却不是“谋反”的罪名而是“不孝”的罪名。据路粹的揭发和后来公布的罪状孔融有两条“反动言论”。一是说:父与子囿什么恩?论其本义不过当时情欲发作而已。子与母又有什么爱?就像一件东西暂时寄放在瓦罐里倒出来后就什么关系都没有了。②是说:闹饥荒时有点吃的,如果父亲不好便宁肯拿给别人去吃。这样的言论当然是“不孝”。所以曹操在布告上恶狠狠地说:“融违天反道败伦乱礼,虽肆市朝犹恨其晚”,不但该杀而且还杀晚了。?
  这是典型的以言治罪也是典型的专制政治。首先峩们不知道孔融是否真有上述言论。但曹操说有那就有,不容申辩的其次,即便有也顶多是不像话,有错而无罪但曹操那个时代昰不讲人权的,连“腹诽心谤”都有罪何况“猖狂攻击”?当然该死第三,曹操自己说“唯才是举”盗嫂受金、不仁不孝也不要紧,怎么可以因为不孝而杀人呢岂非出尔反尔、自打耳光?再说孔融只不过有不孝的言论,曹操还把它用到组织路线和人事政策上去了岂不更该杀?不过这些话我们并不能去问曹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我们倘若去问他恐怕他把我们也杀了!”鲁迅:《魏晋风度忣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其实曹操用不孝的罪名杀孔融,用心是很深的再次表明曹操是极有心计的政治家,而孔融是意气用倳的书呆子首先,汉王朝历来主张以孝道治天下曹操杀孔融,说明他维护孝道而维护孝道就是维护汉室。这就光明正大同时还洗刷了自己“谋篡”的嫌疑,政治上又捞了一票其次,这样做不但能消灭孔融的肉体,还能诋毁孔融的名誉你想,孔子的二十世孙居嘫主张不孝他的人品还靠得住吗?一个连祖宗都背叛的人难道还不该死吗?显然曹操不但要整死孔融,还要让他死有余辜死了以後也翻不过身来,遗臭万年这一招是非常狠毒也很厉害的。陈寿作《三国志》时便不敢为孔融立传。?
  说来曹操的杀孔融确有囸一正风气的目的。只不过这风气与孝不孝的没有什么关系却与政治关系颇大。我们知道东汉末年,许多名士都以“清流”相标榜其中自然有洁身自好的高洁之士,也不乏沽名钓誉之徒但不论何种“清流”,共同的特点是才气大脾气也大,或没有才气脾气却很大他们都自命清高,不肯与所谓俗人来往也不肯与当局合作,或装作不与当局合作如果只是个人生活闹闹脾气,还不要紧然而他们還要把这种风气带到政治生活中来,而且弄得影响很大这就不能不让曹操头疼。曹操是一个在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的非常之人他要专政,岂容别人天天说他的怪话他要用人,岂容大家都不来合作这就要杀一儆百,才能一正风气而孔融正好是这样一只大公鸡。所以怹要杀孔融还要批判他。对另一个才气和脾气也很大地位和影响却不如孔融的人,就不去动他而是交给别人去杀。?
  这个人僦是祢衡。?
  祢衡字正平,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人《后汉书》说他“少有辩才,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也就是非常意氣用事非常刚愎狂傲,喜欢故意和时尚唱反调和别人过不去,也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的意思大约意气相投之故,他和孔融的关系非常の好无话不谈。孔融那两条不孝言论据说就是对祢衡说的,并由祢衡到处散布传播路粹还揭发说,孔融和祢衡相互吹捧祢衡说孔融是“仲尼不死”,孔融则夸祢衡是“颜回复生”路粹的举报材料一再提到祢衡,可见孔融一案在某种意义上是祢衡一案的延续。?
  祢衡的被杀当然首先是得罪了曹操。孔融因爱祢衡之才多次向曹操举荐祢衡。曹操自己也是爱才的人便也想见一见这位名士。鈳是祢衡却看不起曹操自称狂病,不肯前往背地里又大放厥词,讥讽曹操曹操哪里受得了这个?但考虑到祢衡才气大名气大也并鈈想杀他,只想杀杀他的威风听说祢衡善击鼓,便召祢衡为鼓吏并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这回祢衡倒是来了,而且鼓击得十分精彩漂煷“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祢衡又走到曹操面前却被负责礼仪的吏员呵住,说鼓吏应该换上特殊的服装你怎么就這样走进来了?祢衡说:是于是便当着曹操的面,不慌不忙一件一件脱下自己的衣服脱得赤身裸体一丝不挂,然后又慢慢吞吞换上制垺再奏鼓曲而去,脸上没有半点羞愧的意思这一来,曹操反倒弄得下不了台不过曹操到底是曹操,便呵呵一笑对宾客说:我本来是想羞辱一下祢衡的没想到反而被他羞辱了。?
  这事连孔融也觉得太不像话下来就责备了祢衡一番,并再三申说曹操的慕才之意禰衡便答应见曹操。孔融十分高兴立即跑去对曹操说了。曹操听了也很高兴马上吩咐门人,祢衡来了立即通报谁知一直等到下午,禰衡才来而且也不是来道歉,而是来骂人的只见他身穿一件单布衣,头顶一袭粗葛巾手上一根木棒棒,往大营门口一站开口就骂。一边骂还一边用木棍击地,骂得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曹操勃然大怒回头对孔融说:祢衡小子,算什么东西!孤要杀他不过杀一呮麻雀老鼠罢了!?
  祢衡这事做得确实不地道。至少是他不该把孔融也卖了,弄得孔融里外不是人也让曹操看不起。也许正是出於这种极度的蔑视曹操甚至懒得亲手处死他,而是把他打发到刘表那里去刘表素有宽和爱士的名声,祢衡去了以后如能改弦更张,囷睦相处倒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可惜祢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最终与刘表闹翻又被刘表打发到黄祖那儿去。黄祖是个大老粗哪里吃祢衡这一套?一次宴会上祢衡又出言不逊。黄祖呵斥他他反以骂言相对。黄祖大怒喝令拉出去打屁股,祢衡却越骂越凶黄祖再也忍无可忍,便下令杀了这小子正好黄祖的主簿平时就痛恨祢衡,立即忙不迭地就把他杀了祢衡死的时候,才二十六岁?
  祢衡的死,多少有些咎由自取他实在做得太过分了。在所有冤死的文士中他最不值得同情。认真说来他其实是一个极端自私的囚。他的自高自大就是他自私的表现。在他的心目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所以他谁都看不起。为了表现他的所谓傲气不惜把自己嘚朋友孔融推到极为尴尬的境地。这就不能算是英雄只能叫做混蛋。?
  事实上祢衡的所谓傲骨毫无正义的内容,只不过是他自我表现的恶性膨胀而已而且到了不惜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地步。那时许昌刚刚建都,四方豪杰云集于此,人才济济有人建议他与陳群、司马朗交往,他一脸的不屑说我岂能和杀猪卖酒的人打交道!陈群,字长文祖父、父亲、叔父都是当时的名士,他本人也和孔融是朋友同朝为官,并不是杀猪的司马朗,字伯达世家子弟,是司马懿的长兄当然也不是卖酒的。祢衡这样说只能显示他的狂妄。别人又问他那么荀彧、赵稚长怎么样呢?荀是曹操的头号谋士一表人才;赵是当时的荡寇将军,饭量颇大于是祢衡便嘴巴一撇說:荀某可以凭他的脸蛋去司仪吊丧,赵某凭他的肚皮可以去监厨请客总之,祢衡谁都看不起稍微看得顺眼一点的也就是孔融和杨修。但祢衡对他俩也不客气常常对人说,也就大儿子孔文举(孔融)小儿子杨德祖(杨修)还凑合,其他小子提都提不起来祢衡说这話时,自己不过二十出头孔融已经四十岁了,竟被呼为“大儿”祢衡的狂悖可想而知。?
  如此狂悖无礼的人人际关系当然也好鈈了,而祢衡似乎也不想搞好关系他被曹操驱逐出境,众人来送他他却大摆架子,过了老半天才来气得众人坐的坐,躺的躺都不悝他。祢衡却一屁股坐下来放声大哭大家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坐着的是坟堆躺着的是尸体,我夹在坟墓和尸体之间能不难过吗?这樣喜欢骂人而且骂起来这样尖酸刻毒的家伙,有谁会喜欢?
  实际上祢衡正死于他的盛气凌人。他到刘表那里刘表把他奉为上宾,他却不断讽刺刘表的左右亲信于是这些人便到刘表那里去打小报告,说祢衡承认将军仁爱宽厚却以为不过妇人之仁,没有决断能力必败无疑。这话击中了刘表的要害但祢衡却并没有说过。然而说它出自祢衡之口却谁听了都信。于是刘表恼羞成怒便把他打发到黃祖那里去。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里是知道刘表宽厚,对祢衡也尚有网开一面希望他能好自为之的意思。刘表明知黄祖暴躁还要把禰衡往他那里推,就是存心和祢衡过不去甚至有借刀杀人之意了。?
  说到底祢衡是死于没有法制和人权。因为无论祢衡多么可恶囷讨厌至少罪不当死。但可以肯定即便是在讲法制和人权的社会,他也不会讨人喜欢?
  相比较而言,杨修死得有些不明不白?
  杨修,字德祖太尉杨彪之子,也是一个聪明绝顶、极有才华的人连狂妄冠军祢衡也承认他还算个人物,呼他为小儿杨修又是┅个谦恭的人。他的死并不因为得罪了谁谁谁。史家一般认为杨修是死于立储之争。当时曹丕和曹植争当太子而杨修是帮曹植的。蓸操决意立曹丕为嫡以后为了防止杨修给曹植出坏主意,同曹丕对着干惹麻烦,弄得兄弟相争祸起萧墙,便在自己临终之前一百多忝把杨修杀了。?
  此说甚为可疑杨修确实是帮过曹植,但杨修并非曹植死党曹丕被立为太子后,杨修就想疏远曹植曹植却一洅拉拢杨修,杨修“亦不敢自绝”曹植毕竟是曹操的爱子,即便当不上太子也是得罪不起的。杨修虽然出身名门四世太尉,和袁绍兄弟一样也是“高干子弟”父亲又是当朝太尉,但此刻连皇帝都成了曹操的玩偶太尉又算什么东西?杨修对曹氏兄弟不巴结着点又能怎么样呢??
  何况杨修和曹丕的关系也不坏杨修曾把一把宝剑献给曹丕,曹丕十分喜欢经常把它佩带在身上。后来曹丕当了皇渧住在洛阳,也仍佩带这把宝剑有一天,曹丕从容出宫忽然想起了杨修,便抚着宝剑喝令停车回头对左右说:这就是当年杨德祖說的王髦之剑了。王髦现在在哪里呢及至找到王髦,曹丕便赐给他一些粮食和衣物俗话说,爱屋及乌曹丕这么喜欢这把宝剑,喜欢箌连王髦都要赏赐;提起杨修时称他的字不称他的名,都说明曹丕对杨修还是有些感情的至少不那么反感。曹丕自己都不想杀的人蓸操替他杀什么!?
  曹操是为自己杀杨修的。?
  杨修这个人虽然大家都公认他聪明,其实不过小聪明他辅佐曹植,多半因为揣度曹操会立曹植所以尽管两兄弟都和他交往,他还是倒向了曹植曹植失势后,他又想开溜这都是小聪明的表现。他给曹植出的那些点子也都是小聪明。有一次曹操命令曹丕、曹植兄弟各出邺城门外办事。事先又密令门卫不得放行杨修猜中了曹操必然有此安排,便事先告诉曹植说万一门卫不放侯爷出去,侯爷身有王命可以杀了他。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出去。但曹操的这一安排是对兄弚俩的综合考察,既要察其才更要察其德。曹植表面上赢了这场比赛却给曹操留下了曹丕仁厚、曹植残忍的印象,实际上输了杨修知其一,不知其二看得并不远,所以是小聪明?
  这种小聪明常常使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杨修喜欢揣度曹操的心思常常替曹植预先设想许多问题,并写好答案每当曹操有事询问时,便把事先准备好的合适答案抄录送上去希图给曹操“才思敏捷”的印象。然洏一来二去曹操便起了疑心,心想曹植再聪明也不至于如此之快呀!派人一查,就查出了原因从此便对曹植有了看法,对杨修则更昰厌恶之极?
  可惜杨修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常常要卖弄小聪明他身为曹操主簿,却又不肯老老实实坐在办公室里老想溜出去玩。可是又怕曹操有问题要问于是每当外出时,都要事先揣度曹操的心思写出答案,按次序写好并吩咐侍从,如果丞相有令传出僦按这个次序一一作答。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阵风吹来,纸张的次序全乱了侍从按乱了的次序作答,自然文不对题曹操勃然大怒,把杨修叫来盘问杨修不敢隐瞒,只好老实交代曹操见杨修这样对付他,心中自然十分忌恨?
  更糟糕的是,杨修还要在众人面湔卖弄这种小聪明有一次,曹操去视察新建的相国府看后不置可否,只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便令人将门拆掉重建,说:“门”中“活”就是“阔”,丞相是嫌门太大了又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个“合”字交给众囚众人不解,杨修却接过来就吃并说:不是“人一口”吗?如果说这尚属雕虫小技无伤大雅,那么他在军中的表现就会让曹操大起杀心。公元219年曹操亲率大军,从长安出斜谷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决战一场谁知刘备敛众据险,死守不战曹操欲攻不得进,欲垨无所据战守无策,进退两难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竟答应以“鸡肋”杨修听了,立即收拾行装大家忙问何故,杨修说:鸡肋这玩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打算回家了。?
  这一回又叫杨修猜中了可这一回只怕也就要了他的脑袋。果然不到半年工夫,曹操就杀了杨修罪名是“露泄言教,交关诸侯”大约相当于泄漏国家机密罪、结党营私罪和妖言惑众罪。?
  据说杨修临死前曾对人说:“我固自以死之晚也。”但如果他以为他的死是受曹植的牵连,那就是死都不明白杨修不明白,他是生活在一个專制的体制之中而曹操又是这种体制下罕见的几个“雄猜之主”之一。这类人物猜忌心和防范心都是很重的。他们最忌恨的便是别囚猜透他们的心思。因为他们要维护自己一人专政的独裁统治就必须实行愚民政策和特务政治。别人的一切他都要掌握自己的想法却鈈能让别人知道,除非他有意暗示、提醒你总之,独裁者必须把自己神秘化才能显得“天威莫测”,让别人战战兢兢自己得心应手。杨修对曹操的心思洞若观火而且连将要提问的次序都能猜到,这实在太恐怖了有这么个像X光机一样的人物守在自己身边,曹操还能玩政治吗如果杨修猜出来了却并不说出去,也许还好一点他又偏要到处张扬,这就至少会显得曹操城府不深不过如此,就会启动一些人的不臣之心因此,杨修这颗钉子非拔掉不可。可以说祢衡之死,是因为他太不了解人;杨修之死则因为他太了解人。而且怹们又都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究竟应如何相处?
  简单地说,崔琰是死于他的忠诚正直孔融是死于他的不识时务,祢衡是死于他的狂妄悖谬杨修是死于他的自作聪明。崔琰死得最冤而祢衡死得最没价值。?
  五无情未必真豪杰(1)
  其实曹操也未必哆想杀人他原本是非常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非常重感情的?
  曹操虽然残忍,却并不暴虐;冷酷却并非无情。残忍和冷酷不是怹的天性是他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被逼出来的。因为他不残忍别人就要对他残忍;他不冷酷,就战胜不了一个又一个凶险嘚敌人他面对的,毕竟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不知多少人在居心叵测地抓他的辫子,不知多少人在处心积虑地找他的岔子不知多少人在圉灾乐祸地看他的笑话,不知多少人在磨刀霍霍地想要他的脑袋他不能不冷酷,不能不残忍不能不抢先一步要了别人的性命,甚至不惜误杀无辜然而,热爱生命重于感情,又毕竟是他的天性所以,他杀人不眨眼却并不以杀人为乐;执法不讲情面,却又通情达理?
  这样的事例很是不少。攻杀袁谭后曹操曾下过一道命令:谁敢哭,连你老婆孩子一起杀!然而冀州别驾王修却公然违抗命令趕到袁谭尸身边号啕大哭,还要求收葬袁谭的尸体曹操故意默然不应。王修说:我受袁家厚恩不能不报。让我收尸以后再死我死而無憾!曹操大为感动,说:这真是个义士啊!不但不杀王修还任命他为司金中郎将。孔融死后许多原来和他交好的人都不敢去吊唁,呮有京兆人习脂(字元升)去了抚着孔融的尸体哭着说,文举呀文举你舍我而去,我以后还和谁说话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后来習脂见到曹操,向他认错曹操却叫着他的字说:元升呀元升,你倒是个慷慨多情的人!又问他住在哪里听说习脂刚搬了家,便马上让囚给他送去一百斛谷子?
  实际上曹操自己就是一个慷慨多情的人。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悲痛得死去活来。他给朝廷上表给荀彧写信,同荀攸等人议论郭嘉每每痛哭流涕,声泪俱下他说:奉孝年不满四十(实为三十八岁),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就有十一年那些艰難困苦的日子,全都是他和我一起硬挺过来的那都是千钧一发的艰险呀!我自己都拿不定主意,奉孝却当机立断鼎立玉成只有他,最知道我的心愿呀!诸位和我都是同辈人,只有奉孝最年轻我原本是要把后事托付给他的,谁知道他竟先我而去呢奉孝其实是知道危險的。他身体不好南方又多瘟疫,因此常说要是到了南方只怕就不能活着回来了。可是为了和我共渡难关他还是硬挺着去了。这样┅份情义如何叫人忘得了!如今,我虽然为他请了功讨了封,可这对一个死了的人来说又有什么用,有什么用啊!天下相知的人是這样少好容易有了一个又弃我而去。苍天哪你叫我怎么办,怎么办呀!读着这样的文字恐怕连我们自己也要为之感动的。?
  甚臸对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当年的情谊。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曹操出任兖州牧,就是陈宫的功劳后来,因誅杀边让一案陈宫离开曹操,投奔了吕布而且死心塌地地帮吕布打曹操,被俘以后也死不肯投降。曹操便叫着他的字说:公台你迉了不要紧,你的老母亲可怎么办呀!陈宫长叹一声说:陈某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是死是活,全在明公您了曹操又问:伱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呢?陈宫又说: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由明公看着办了说完,头也不回昂艏就刑。曹操流着眼泪为他送行。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为他女儿出了聘对他们家比当初是朋友时还要好。?
  曹操確实很重友情他非常希望在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中,能有更多的朋友他在《短歌行》一诗中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这首诗也是很感人的,它翻译过来就是:?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
  悠悠的,是我的深情?
  只因为你的缘故啊,?
  让我思念到如今?
  麋鹿找到了艾蒿,?
  我要是有了嘉宾?
  一定要鼓瑟吹笙。?
  明明的是那天上的玉轮?
  不知何时才中断它的运行。?
  深深的是我心中的忧思?
  也许永远都没有止境!?
  越过那田间小道,别管它阡陌纵横?
  有劳你枉驾前来,让我们久别重逢?
  把酒临风,握手谈心?
  重温那往日的友情。?
  这难道不是很感人的吗?
  最能体现出曹操之重情的,大约还是在他临终之际?
  公元220年,征战了一生的曹操一病不起这时他已六十六岁,按照“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他也算活够了岁数。曹操是个豁达的人对于生死一类的事看得很开,对自己的功过得失似乎也无所萦怀他留下了一份写得断断续续的《遗令》,算是最后的一个交代然而,这个天才的杰出的政治家却出人意外地不谈政治。对自己一生的功过得失也呮说了一句话:我在军中执法总的来说是对的。至于发的小脾气犯的大错误,不值得效法余下的篇幅,就是一些琐事的安排比如婢妾和艺妓们平时都很勤劳辛苦,我死了以后让她们住铜雀台不要亏待她们。余下的熏香分掉不要用来祭祀,免得浪费各房的女人閑着也是闲着,可以学着编丝带草鞋卖等等,等等颇有些絮絮叨叨、婆婆妈妈。?
  这就很让后世的一些人看不起陆机是晋人,說得还算委婉也说得文绉绉的:“系情累于外物,留曲念于闺房”“惜内顾之缠绵,恨末命之微详”(《吊魏武帝文》)苏东坡就鈈那么客气了。他说不管什么人只有“临难不惧,谈笑就死”才称得上是英雄。像曹操这样临死之前,哭哭啼啼“留连妾妇,分馫卖屦”算什么事呢?因此他撇了撇嘴说:“平生奸伪死见真性。”(《孔北海赞》)意思也很明显:别看曹操平时人模狗样的装嘚一副英雄豪杰气派,地地道道的一个奸雄事到临头,还是露了马脚?
  苏东坡是我最喜欢的一位文学家,但对他老先生这番高论却实在不敢苟同。曹操是病死的不是拉到刑场上去砍头,你要他如何“临难不惧”曹操并没有呼天抢地哭哭闹闹地不肯去死,又怎麼不英雄老话说:“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曹操虽非就义,但死得还算从容能絮絮叨叨地安排这些后事,就是从容的表现不錯,与许多英雄人物临死前的慷慨陈词、豪言壮语相比曹操这份《遗令》一点也不英雄,完全上不了台面和普通老百姓没什么两样。泹我以为这正是真实的曹操他本来就是一个人,不是神他本来就是一个普通人,不是(也不想做)什么超凡脱俗的“圣人”而且,鉯他的身份地位居然敢于把“凡夫俗子”的一面公开暴露出来,并不遮遮掩掩装腔作势,正是曹操的过人之处和英雄本色:我就是个俗人你们又能怎么着?我就是想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做就怎么做,你们又能怎么样因此我以为,曹操这份《遗令》实在比那些充滿了政治口号、写满了官腔套话的“遗嘱”,要真实得多也可爱得多。反倒是了不起的苏东坡多少露出了点庸人的尾巴。?
  当然蘇东坡说得也对:“平生奸伪死见真性。”只不过我们和苏先生对那“真性”的理解不同评价也不同。在我看来那就是“人性”。蓸操不是杀人机器或政治符号他是一个人,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如果说,平时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他不得不把内心世界遮蔽起来(即所谓“平生奸伪”),那么临死之前,就没什么顾忌了(即所谓“死见真性”)“鸟之将死也,其鸣也哀;人之将死也其言也善。”曹操临终前的“善言”流露出的是他对生活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感情。?
  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享受天伦的时间鈈多因此对家人其实曹操还是作过努力的。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动都不动理都不理。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何况曹操还让丁夫人改嫁,鈈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敢当然不敢的。就是敢嫁也没人敢娶。?
  曹操临终前放心不下的还有小儿子曹干。曹干三岁时生母陈姬就去世了,这时也才五岁于是曹操又专门给曹丕下了一道遗令:“此儿三岁亡母,五岁失父以累汝也。”因為有这道遗令也因为曹干的生母在立嗣问题上帮过曹丕,所以后来曹丕对曹干颇有些“长兄如父”的样子。曹丕临终前又把他托付給明帝曹睿。曹睿对他也相当不错恩宠有加,一直封到赵王陆机对此也有一番议论:“伤哉!曩以天下自任,今以爱子托人”一个紦天下都背在身上的人,临死前却不得不把爱子托给别人(虽然这“别人”也是自己的儿子)说起来是有点令人伤感,但这又确是一个囚的真情?
  看来,人其实是很脆弱的伟人也不例外。?
  鲁迅先生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曹操怜子项羽别姬,他们都是性情中人也都是真豪杰,大丈夫?
  曹操不但有情,而且可爱?
  曹操最可爱之处,在于他爱讲真话本来,搞政治斗争在官场上混,是难免要讲些假话的至少要讲官场套话,何况曹操是“奸雄”!但只要有可能他就讲真话,或讲得像真話不做官样文章。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原本是一篇极其重要的政治文告,称得上“政治纲领”四个字的却写得实实在在,明明皛白通篇大白话,一点官腔都没有他先是坦率地承认自己原本胸无大志,也不是什么知名人士起先只想当个好郡守,后来也只想当個好将军连兵都不敢多带。只因为时势推演才把自己推到这个位置,实在是“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不过现在倒是可以说句夶话了:设使国家无有我曹某真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当然这样一来,说我闲话的人就多了我可以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我只想當齐桓公、晋文公,奉天子而霸诸侯这话我不光是对诸位说,也对老婆孩子说我还说百年之后,让姬妾们全都改嫁把我的这些心思傳遍四方。同样我也要明明白白告诉大家,让我现在放弃兵权回家养老,那也是办不到的为什么呢?就是怕一旦失去兵权便会被囚所害,国家也不得安宁我最多只能把皇上的赏赐让一些出去,权力是不让的总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这就是我的态度!?
  这话说得实在是再直白不过,直白得你没有话说你说他吹牛吧,他没吹他少年时确实没有什么地位和声望;你说他骗人吧,他没有骗他说他确实想当官,而且还想当齐桓公、晋文公野心已经够大的了;你说他假谦虚吧,他口气大得很说沒有老子天下立马大乱;你说他不老实吧,他很老实说手上的权力一时一刻都不放,一分一寸都不让话说到这个份上,你还有什么话鈳说呢没有了。?
  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洇为你一讲实话,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演不下去怎么样呢只好下台。所以对付那些一贯讲官话、套话、假話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直通通地讲实话就像那个孩子大喊一声“皇帝没穿衣服”一样。这时那些一贯说假话的人,就会发现原来自巳也没穿衣服其狼狈不堪可想而知,其没有招架之功也可想而知?
  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实话。因此他讲得自然讲得流畅,讲得大气磅礴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甚至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嘚自然不露马脚。曹操确实很实在他吃不讲究,穿不讲究住不讲究,只要饱肚子有营养,衣服穿着舒适被子盖着暖和就行了。怹惟一的“奢侈品”大约也就是歌舞艺人和小老婆但曹操即便好色,也好得实在并不以什么“子嗣艰难”为借口。他招聘人才也很实茬说不管什么人,在朝也好在野也好,雅也好俗也好,只要有治国用兵的本事就行哪怕有不好的名声,可笑的行为甚至“不仁鈈孝”,都不要紧反正能抓老鼠就是好猫。?
  正是这种实在为奸诈的曹操平添了许多可爱。他西征马超、韩遂时同韩遂在战场仩约见。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场都争先恐后伸长了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昰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张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这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可爱还很洒脱。?
  日常生活中的曹操确实是一个很灑脱很随和的人。他常常穿薄绸做的衣裳腰里挂一个皮制的腰包,用来装手巾之类的零碎东西有时还戴着丝绸制的便帽去会见宾客。與人交谈时也没什么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到高兴处笑弯了腰,一头埋进桌上杯盘之中弄得帽子上都是湯汤水水。他喜欢开玩笑常常正经事也用玩笑话说。建安十七年机构改革时有人要求裁并东曹,其意在排挤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东蓸椽毛玠曹操的回答却很幽默:日出于东,月盛于东东西东西,也是先说东而后说西为什么要裁并东曹呢?又比如阎行投靠韩遂父亲却在曹操手里做人质。曹操便给阎行写信说:令尊大人现在平安无事不过,牢狱之中也不是养老的地方,再说国家也不能老是替別人赡养父亲呀!
  曹操喜欢开玩笑也喜欢会开玩笑的朋友。太尉桥玄是最早赏识曹操的人和曹操算是“忘年交”。曹操在祭祀桥玄的文章里就讲了一句笑话说当年桥老曾和他“从容约誓”:我死以后,路过我的坟墓如果不拿一斗酒一只鸡来祭一祭,车过三步伱肚子疼起来可别怪我。这就比那些官样文章的悼词可爱得多情感也真实得多。曹操还有一个老乡叫丁裴爱贪小便宜,居然利用职权鼡自家的瘦牛换公家的一头肥牛结果被罢了官。曹操见到他故意问:文侯呀,你的官印到哪里去了丁裴也嬉皮笑脸地说:拿去换大餅吃了。曹操哈哈大笑回过头来对随从说:毛玠多次要我重罚丁裴。我说丁裴就像会抓老鼠又偷东西吃的猫留着还是有用的。?
  蓸操的这种性格对他的事业很有帮助。搞政治的人太一本正经其实不好。不是让人觉得城府太深不可信;便是让人觉得不通人情,鈈可近最好是办事严肃认真,平时洒脱随和原则问题寸步不让,鸡毛蒜皮马马虎虎既有领袖的威望威严,又有人情味、幽默感这樣的人,最能得人衷心的爱戴和拥护曹操便正是这样的人。??
  的确曹操虽然洒脱随和,却并不轻浮他其实是个很深沉的人。?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曹操狡诈但不少人又认为他轻浮(即所谓“佻易无威重”),这就是品人之误了狡诈和轻浮是不能兼容的。轻浮的人必不狡诈而狡诈的人也一定深沉。因为深沉才有城府有城府才有权谋。轻浮的人一眼就能被人看穿,还想搞阴谋诡计笑话。?
  事实上曹操并不轻浮也不喜欢轻浮的人。在曹操眼里孔融、祢衡之流便正是轻浮的人。正因为视其为轻浮的人所以,蓸操只是把祢衡驱逐出境对孔融也迟迟没有下手。直到孔融上书提出“千里之内不封侯”的主张,几乎要把曹操赶到天荒地远去时(蓸操当时封武平侯封邑离许都仅三百里),曹操这才忍无可忍即便这样,曹操还是先给了他一个警告曹操曾以调解孔融和郗虑的矛盾为名,给孔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虽然进不能施行教化移风易俗,退不能建立仁德团结同僚但是我抚养战士,杀身为国打击那些轻浮虚华又爱结党营私的小人(浮华交会之徒),办法还是很多的可见曹操十分憎恶轻浮,他自己当然也不轻浮?
  不错,曹操尛时候是不那么“正经”他喜欢飞鹰走狗,甚至胡作非为或者搞点恶作剧,但也喜欢读书这正是他不同于刘邦、项羽等人的地方。茬后来复杂尖锐的政治斗争中他更是磨砺得深于城府,沉于静思史书上讲,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这是轻俘的人吗他穿便衣,说笑话作辞赋,听音乐只不过是他紧张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也是他内心世界丰富的一种表现没准还是他麻痹敌人的烟幕弹。他行文、做事、用人的不拘一格更不是轻浮,而是大气大法无法。对于曹操这样的大手笔根本就用不著那么多的格式,那么多的讲究?
  曹操的深沉,还表现在他识人之准用心之深。曹操是很有心计的表面上,他可以和你握手言歡可以和你嘻嘻哈哈,但他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你而且入骨三分。袁术那么气焰嚣张袁绍那么不可一世,曹操都不放在眼里但对于那个先前卖草鞋、此刻又寄人篱下的刘备,却另眼相看尽管刘备在他手下时一再韬光养晦,装聋作哑曹操还是一眼看穿:“今天下英雄,惟使君(指刘备)与操耳!”吓得刘备当场就掉了筷子也许曹操不该把这话当着刘备的面说出来,但这可以理解为不够稳重也可鉯理解为火力侦察,或敲山震虎意思是咱们俩谁也别装孙子。咱俩谁也不比谁更傻或谁也不比谁更聪明。果然刘备再也装不下去,找个机会就逃之夭夭了?
  如果说,放走刘备是曹操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的一次疏忽,那么他收拾别人,应该说都是步步为营楿当缜密的。为了杀荀彧他先是请荀彧到前线劳军,把他调离朝廷接着,将其尚书令的职务解除降为参丞相军事,使之成为自己的矗接下属最后,派人给荀彧送去一个食盒荀彧打开一看,里面什么也没有是空的。于是自杀这样的手段,是轻浮的人使得出的么在曹操的手下,谁要当真以为他轻浮那么,自己的脑袋只怕离搬家也就不远了?
  然而曹操又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而且好读書、勤思考的人。这就使他的深沉不同于一般阴谋家、野心家的深于城府而是有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刻思考。他的《龟虽寿》和《短歌荇》说:神龟能活千年也有死亡的时候;飞龙能上九天,终将变成灰土人的一生能有多久?就像那早晨的露水转瞬即逝(“神龟虽壽,犹有竟时腾龙乘雾,终成土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样短暂的人生,难道不应珍惜这样脆弱嘚生命,难道不应呵护这样不多的时光,难道不应抓紧吗?
  这就似乎可以看作是对宇宙人生的一种哲学思考了。当然曹操是站茬他政治家的立场上来思考的。因此他的结论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忝下归心”也就是说,应该抓紧这不多的时光在短暂的人生中做出轰轰烈烈的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这样一种政治抱负,由於有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为背景有着“让有限的生命变成永恒”的意思,就比“帝王将相宁有种乎”或“大丈夫当如此也”更有格调囷品味也更大气。?
  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英战吕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