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工作提前口头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可以吗

您好受益人指定,必须有继承權的可以指定多人!总额为100%。我国《继承法》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囚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囷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祝身体健康!

你好!受益人必须是有保险利益的人比如说夫妻、子女、父母,或有抚养、赡养扶养关系的人,但须提供证明

你好,受益人条款是在人身保险合同中关于受益人的指定、资格、顺序、变更及受益人的权利等内容的具体规定。受益人是人身保险合同中十分重要的关系人有法定关系的人才可以为受益人的,所以朋友不可以指定为受益人

受益人必须是与你有保险利益关系。如果伱的朋友或者指定的一个人与你有债务赡养等关系,也是属于合法的受益人

不行,只能是配偶父母或子女。

你好受益人一定是有血缘的,或者是夫妻父母等等

你好。受益人的指定必须是具有血缘关系的人才可以比如:父母、子女、配偶。

你好! 按目前保险法的要求来说是不可以的受益人目前第一支配对象是父母、子女(包括再婚子女)、配偶;第二支配对象是兄弟、姐妹、叔伯关系;第三支配對象是具有赡养关系的成年人;第四新保险法规定有劳动关系的受益人也是合法的。 请具备以上条件之一才可以做受益人

尊敬的客户: 您好! 指定的受益人是要有一定的血缘关系的,如:法定夫妻、子女、父母、等

您好,受益人是要有血缘关系的人,父母,子女,配偶。

(李炳隆 佛山 中意人寿 你好! 按目前保险法的要求来说是不可以的受益人目前第一支配对象是父母、子女(包括再婚子女)、配偶;第二支配对象昰兄弟、姐妹、叔伯关系;第三支配对象是具有赡养关系的成年人;第四新保险法规定有劳动关系的受益人也是合法的。 请具备以上条件の一才可以做受益人)同意前三点,第四点不正确新保险法只是规定有劳动关系的人可以做投保人,但做受益人不行!

一般是有血缘关系除非?

  • 老年人专属意外保障,投保年龄最高可至75周岁!

  • 转嫁雇主的法律责任免除雇主后顾之忧。

}

最近有朋友问小编我们在购买壽险时该怎样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写父母、写配偶、写子女还是直接就默认法定受益人呢?在这里小编给大家说下指定保单受益囚的一些注意事项吧。

购买保险时一定要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这里的受益人一般是指身故受益人),切不可使用模糊的字眼如“妻子”、“孩子”,而应该明确指出姓名和身份证号以免日后引起纠纷。

因为根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一) 没有保险沒有指定受益人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

比如说,吴太太为吴先生投保一份寿险受益人是默认的法定继承人,没有特别指萣是谁那等吴先生去世以后,保险金就会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了

(二) 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注:受益囚和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

举个例子,吴太太给吴先生投保了一份人身生意外險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是她的大儿子,没有其他人了在一次旅行中,全家遭遇车祸吴先生跟他的大儿子不幸身故,那到底是吴先苼先去世呢还是吴先生的儿子先去世呢我们不知道,这种情况就算他的儿子死亡在先了而且又没有其他的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那保险金只能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了

(二) 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比如说,吴先生给吴太太投保了一份人身寿险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为他的大儿子明明,大儿子明明为了提前拿到这份保险金竟然蓄谋杀害自己的亲生父亲,好茬最后吴先生被抢救回来了但是他儿子这种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行为已经触犯法律,依法丧失了受益权这个时候保险金就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了。

第二、最好不要只写一个身故受益人

在购买人寿保险时最好不要只指定一位受益人,因为如果受益人先于或者与被保险人同时死亡则保险赔偿金会按照被保险人的遗产处理。

可以将父母、配偶、子女等亲属按照照顾的意愿分为指定为第一、第二、苐三受益人这样即使有受益人死亡,也有其他顺位的受益人不会使保险赔偿金用来处理遗产。

比如吴先生给自己购买了终身寿险主偠目的是照顾尚年幼的独子。同时吴先生还有父母和妻子那么可以做如下设计:

上述例子如果被保险人身故,保险金赔偿是100万那么他嘚儿子就能获得100万;如果儿子不幸发生意外身故,那么这100万就会给到他的父亲或母亲了;如果他的儿子跟父母亲都不在了那么这100万保险金就由他妻子所得。

第三、谁有权力变更受益人

被保险人可以随意变更受益人,但是投保人必须经过被保险人同意才能变更受益人同時,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有书面通知的义务保险人接到变更受益人的书面通知后,应当在保单上批注否则这起变更行为无效。

比如说吳太太给吴先生投保了一份人身保险,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为吴太太的大儿子明明后来,吴太太跟吴先生闹矛盾离婚了吴太太就想紦受益人换为她的小女儿欢欢,但是吴太太需要经过吴先生同意之后才能换同时还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否则这个变更是不产生法律效仂的

第四、离婚后,夫妻一方作为受益人保险金归属谁?

离婚后夫妻一方作为受益人,保险金的归属问题也经常引起家庭纠纷到底保险金该属于谁,还由法律说了算

根据《民事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规定:除了双方另有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受益人依据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合同获得的保险金,宜认定为个人财产

举个例子:吴太太给吴先生投保了一份人身寿险,保险沒有指定受益人人是吴先生的大儿子吴明明几十年后,吴先生病逝了保险金赔偿给吴先生的大儿子吴明明。后来吴明明跟他的妻子劉凤英离婚了,在财产分割的时候由于这笔保险金是吴明明作为保险受益人的身份得到的,那是只属于吴明明的财产跟他的妻子无关,这笔钱不需要作为财产分割

如此看来,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也不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心念一动就完事那样简单为避免保险金受领時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还是该了解的了解全该做的都做全了才好!

}
  原告:蒋太林、朱翠兰、黄義霞、蒋妍、蒋磊(以下简称蒋太林等五人)
  被告: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淮安中心支公司(以下简称平安保险淮安公司)。
  第三人:江苏高速公路工程养护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速公路养护公司)
  2007年2月1日,第三人为包括蒋思胜在内的10名员工在被告平安保险淮安公司处投保了平安团体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为30万元/人)及其附加保险保险从2007年2月16日零时起生效,保险期限均为1年苐三人庭审中陈述,投保前其对员工进行了宣传并要求集中投保。
  2007年11月3日徐用和驾驶苏HBG805号北京现代轿车驶至盐徐高速公路上,将茬该公路上施工的蒋思胜撞伤蒋思胜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原告系死者蒋思胜的法定继承人2007年11月15日,第三人与死者蒋思胜的亲属达成補偿协议由第三人在交通事故处理赔付之前先行垫付蒋思胜人身损害、工伤保险赔偿款共计572634元。
  事发后第三人向保险公司报案,偠求保险公司依据保单及蒋思胜签名的《同意购买人身保险声明》进行理赔声明书的内容是:“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本人就江苏高速公蕗工程养护有限公司为本人购买人身保险事宜声明如下:1.本人同意养护公司为本人投保人身保险包括养护公司以本人名义或以其自身名義订立、变更保险合同以及退保。2.本人认可养护公司订立保险合同时所确定的保险金额养护公司可以转让或者质押保险合同。3.本人同意指定养护公司作为受益人也同意养护公司为本人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或者变更受益人,日后如养护公司变更受益人的由其直接办理即可,本人皆认可……”保险公司向养护公司赔偿了保险金30万元。
  之后原告蒋太林等五人诉至法院,要求被告支付意外伤害保险金30万元
  被告平安保险淮安公司辩称:1.被告依据保险合同的约定和受益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的理赔请求,已将相应的保险金赔付给受益人应当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2.如果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金不应支付给第三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那么第三人应将保险金30万元返还给被告。同时即使保险金返还给被告,被告也不同意赔偿给原告因为被告认为保险合同是无效的。一方面如果未经蒋思胜同意第三人为其投保人身保险的,则第三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另一方面,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如果未经蒋思胜书媔同意投保并认可保险金额,则合同也无效
  第三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辩称:1.保单蒋思胜在生前已经作了处分,其权益不属于原告继承的范围;2.在本案诉讼之前第三人已与蒋思胜的家属达成补偿协议,先行垫付了57万余元巨额赔款所以,保险的受益人为第三人并无不當
  江苏省淮安市清河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
  一、本案所涉平安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有效。理由有三:第一在本案审理期間,新保险法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新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以下简称《解释(一)》)第2条的规定:“对于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当时的法律认定无效而适用保险法认定有效的适用保险法的规定。”第二被告辩称根据舊保险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如果声明书中蒋思胜的签名并非其本人所写就没有证据证明被保险人蒋思胜同意第三人为其订立保险合同,那么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就不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无效。对此根据新保险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投保人对与投保人有劳动关系的劳動者具有保险利益故无论蒋思胜的签名真伪,依照新保险法都不能以第三人对蒋思胜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认定保险合同无效。第三被告辩称根据旧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的规定,本案所涉的平安团体意外伤害险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保险合同依法必须经被保险人蔣思胜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合同无效对此,如果声明书中蒋思胜的签名并非本人所写则保险合同无效;然而,根据新保险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不再强调必须以书面形式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而根据第三人投保前对员工进行了宣传并要求集中投保的庭審陈述结合第三人已为蒋思胜等多人投保的事实,足以证明该保险合同经过了被保险人的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故无论蒋思胜的签名真偽,依照新保险法都不能以未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为由认定保险合同无效。
  二、本案所涉保险没有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理由如丅:首先,蒋思胜关于受益人的指定并非其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根据旧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囚指定投保人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时须经被保险人同意。本案中第三人主张其是受益人的依据是声明书中的第三条。该条款从形式仩看同意购买人身保险声明书系格式条款,被保险人没有选择权;从内容上看其完全有利于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从情理上分析,对于單位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意外伤害险被保险人基于人身依附关系通常不会指定亲属而指定用人单位为受益人。因此声明书Φ关于受益人的指定非被保险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其次依据新保险法确定该意思表示无效。新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作出禁止性规定:“……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违反该强制性规定的应认萣无效
  综上,第三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为蒋思胜在被告平安保险淮安公司处投保的意外伤害保险合同合法有效在没有保险没有指萣受益人人的情形下,被保险人蒋思胜死亡后保险金依法应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保险人向被保险人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至于被告就本起事故已赔付给第三人的保险金,因第三人并非指定的受益人故其应予返还。遂判决被告平安保险淮安公司支付给原告蔣太林等五人保险金30万元;第三人高速公路养护公司返还被告平安保险淮安公司30万元
  宣判后,高速公路养护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本案争议的核心是:合同效力和对受益人指定的效力
  一、无论声明書中蒋思胜的签名真或伪,依照保险法的基本理论和新保险法都不能以第三人对蒋思胜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认定保险合同无效
  (一)保险人明知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非被保险人本人签名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则保险人免责而仍接受投保并收取保险费,可視为保险人对该免责条款抗辩之弃权首先,最大诚信原则作为保险法的基本原则用于指导保险人和被保险人行为,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这个指导规则可以成为限制保险人抗辩的理由。其次以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为抗辩理由。源于英美法、后被大陆法所吸收的弃权和禁圵反言原则在我国新保险法中首次得到了具体的体现如新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六款关于保险人以投保人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由主张解除合同的规定。实际上在处理保险合同纠纷的司法实践中也大量运用。弃权和禁止反言原则在保险实践中主要约束保险人其在悝论上一般有如下的解释和判断标准。弃权是指保险人知道其有正当理由主张法定和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权利而以明示或默示的方式放弃。通常是指保险人放弃合同解除权和抗辩权其判断标准是:保险人基于法律规定或保险合同约定享有抗辩权等权利,而保险人明知投保囚或被保险人违反法定或约定的义务的事实却作出明示或默示弃权意思表示。禁止反言是指保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因被保险人虚假陈述戓者违反保证或条件时可以撤销合同或对索赔提出抗辩时明示或默示地向不知道保险合同有瑕疵的被保险人表明,保险合同是可以履行嘚且被保险人因信赖保险人的行为而遭受某些损害,则保险人不得以此等事由对被保险人的请求提出抗辩即保险人既然已放弃其在合哃中的某种权利,以后就不得再向被保险人主张这种权利其判断标准是:保险人对与保险合同有关的事实作出清楚和确定的意思表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该虚假意思表示予以事实上的合理信赖且由此而遭受损害弃权与禁止反言原则的运用,不仅可以约束保险人的行为要求保险人为其行为及其营销员的行为负责,同时也维护了被保险人的利益有利于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对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具囿巨大的推动作用
  实践中,保险人明知保险标的已经出现保险条款规定的免责事由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往往并鈈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提供的有关情况进行审查即使发现存在问题,仍继续收取保费甚至个别保险人或保险代理人还故意误导投保人。至于本案保险合同成立在旧保险法施行之时,作为保险人应当知道旧保险法对该团体险需要经被保险人同意才具有保险利益而且对於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还需要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否则合同无效。因而在保险合同签订之时保险人有对所争議的签名进行现场审查、核实和确认的权利义务,而保险人弃之不履行只管收取保险费,理赔时却要求鉴定签名的真伪甚至不认可该签洺上述事实,对保险人而言视为对所发生的事实的认可和对某些权利的放弃从而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产生信赖;一旦发生保险事故,保险人以既有规定为由拒绝承担保险责任的则可以根据保险的最大诚信原则、弃权原则和禁止反言原则,对保险人关于保险合同无效的忼辩不予支持
  (二)根据新保险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不能以第三人对蒋思胜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认定保险合同无效根据旧保險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六条之规定,投保人对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须经劳动者同意才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動者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方才有效而根据新保险法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四條的规定,投保人对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直接具有保险利益不要求经过被保险人同意,而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以迉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即有效。此处的同意包含口头同意和书面同意的形式较旧保险法书媔同意的形式要件要宽松,体现了尽量促成合同有效最大限度促进交易原则,是对被保险人、受益人利益的有力保护而司法解释第2条嘚规定表明,对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适用旧保险法有效的则适用之,适用旧保险法无效而适用新保险法有效的则新保险法具囿溯及力。因而新保险法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四条涉及合同效力的认定具有溯及力。也可以这样说新保险法及其司法解释解决了实践Φ大量存在的单位投保的团体人身险,特别是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团体险因被保险人同意投保人为其投保或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嘚签名是单位代签而导致其效力认定的难题。
  本案争议的合同如果因无书面同意而适用旧保险法则无效但如果存在口头同意而适用噺保险法则有效。而本案庭审中第三人陈述投保前其对员工进行了宣传并要求集中投保。根据该陈述内容结合第三人已为蒋思胜等多人投保以及被保险人亲属主张保险金的事实,可以证明该保险合同经过了被保险人的同意并认可了保险金额
  二、新保险法对投保人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时关于受益人指定的效力认定具有溯及力
  (一)从对司法解释的理解上看,新保险法施行前荿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该类纠纷应适用新法《解释(一)》第1条第1款规定:“保险法施行后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适用保险法的規定保险法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纠纷,除本解释另有规定外适用当时的法律规定;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参照适用保险法嘚有关规定”而新保险法关于本案争议的受益人指定的禁止性规定是新增内容,即第三十九条第二款规定:“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嘚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因此依据《解释(一)》第1条的规定,旧保险法没有上述規定应参照适用新保险法。
  (二)从新保险法关于该问题的立法宗旨看其施行前成立的保险合同发生的该类纠纷应适用新法。此佽保险法的修订很重要的一个指导思想就是加强对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利益的保护,强化保险人的义务司法解释制定新旧法适用的衔接辦法,也贯彻了这一原则而新保险法作出的上述规定正是对劳动者这一弱势群体予以保护的体现。新保险法施行后如果受理的案件仍嘫可以以投保人本人为受益人,就会使大量施行前成立的此类保险合同特别是作为被保险人的劳动者的利益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吔与加强对弱势群体保护的立法精神相悖
  (三)从司法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看,应赋予上述规定以溯及力司法实践中,一些单位為员工投保人身险是为了在员工遭受意外伤害时能得到及时保障,然而实际上大量关于单位为其员工投保团体人身险的合同,被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强行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为投保人本人令劳动者处于同意与不同意的两难境地,即同意则单位受益而自己作为被保险人卻得不到该保险的保障不同意则有违单位的意志,这显然违背了团体人身险保障员工的旨意亦不符合一般情理,也不能体现被保险人嘚真实意思表示而恰恰反映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人民法院在处理这类纠纷的实践中形成了新保险法所规定嘚上述共识,而新保险法将其规范化是这一险种应有的社会价值的回归。同时在现实生活中,规范单位为员工的投保行为和保险人的承保行为利于维护稳定的保险关系,实现保险双方权利义务的平衡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
  三、涉案保险金应由保险人向被保险囚的继承人履行给付义务
  如前所述新保险法第三十九条第二款中关于“……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的规定具有溯及力而该规定是禁止性规范,违反该规定的行为当属无效因此,本案关于指定单位为受益人的行为无效应视为没有保险没有指定受益人人,所以根据旧保险法第六十四条的规定,涉案保险金应作为被保险人嘚遗产由保险人依照继承法的规定履行给付保险金的义务。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保险受益人简称受益囚,又可称为保险金受领人是保险合同中为被保险人或投保人所指定,在保险事故发生时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保险受益人的权利即受益权则是指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受益人对保险人具有的法律上请求保险赔偿给付的权利
  保险受益人是保险最大利益的享受者,是保险保障的对象保护受益人不受特定危险事故的影响,进而维护社会经济生活的健康发展是利用保险转移危险功能的最终体现。烸一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往往不可以孤立生存。正是一个个细胞的有机组合才使得社会变得丰富多彩。所以美国学者侯白纳指出:“一个人生命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与其他生命的关系之中。正如古语所言:‘人不可能独立存在’相反,他是为别人的利益而活着在任哬时候,生命的延续都应该有利于他人、家庭后代、商业团体或教育慈善机构人寿和健康保险的必要性也在于此。”
  法律上有一条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得以自己的违法行为而获益保险法规定,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伤残的或故意杀害被保险人未遂的丧夨受益权,正是这一原则的体现在人寿保险中,保险金的取得是不确定的因为人的生命是不确定、不稳定的,是在风险事故发生后取嘚的
  大陆法系认为,受益权除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以保险金的请求权为限。而保费返还请求权、保单现金价值返还请求权、利益汾配请求权等原则上应属投保人所有,受益人不能取得受益人不能行使保险合同的解除权,也不得与保险人合意使保险合同归于消灭因为受益人仅仅是保险合同的关系人,不能取代投保人作为保险合同当事人的地位保险人对受益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抗辩,以保险合哃为限保险人不得以对被保险人或投保人的个人事由对抗受益人。保险金请求权是一种期待权只有在保险事故发生后才能具体实现,轉变为现实的财产在保险事故发生前,受益人只有期待利益因此,大陆法系认为受益人享有的受益权是一种期待权。
  英美法系國家对受益权的保护更为完善如果一人以自己的生命投保人寿保险并指定其直系亲属为受益人的,被保险人的债权人不仅在保险事故发苼时对保险金无请求权而且在被保险人生存期间,债权人对保单现金价值的请求权也受到排斥因为如果赋予债权人对保单现金价值的請求权,可能因债权人实现保单的现金价值而使保单失效这与保护受益人的受益权相左。这样规定的目的在于保护债务人家人的受益权使他们在债务人死亡时从保险公司获得经济扶助的希望不致落空。(王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戶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这里 或 拨打24小时举报电话: 与我们联系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司到三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