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车子是丰田雷凌双擎价格豪华版油电混十三天没有开,亏电了正常吗

丰田早在1997的第一代普锐斯上就实現了“THS”混动系统的量产至今已经过去了20多年时间,的确算是行业中的一位“老手”但这些都是在弱混领域的成就,插电混动丰田涉足并不早并没有弱混那么知名。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广汽丰田雷凌双擎价格E 的体验来看看丰田在插电混动系统的造诣如何。

}

省油一时爽一直省油一直爽。

雷凌双擎成为我的座驾近2年了我已经开着它跑了超过5万公里路。玩车的朋友笑我一个评测编辑开这么没性格的车有车的朋友好奇它在峩手里的油耗是多少,准备买车的朋友会来问我这车好不好没车的朋友几乎从不正脸看它一眼,因为出租车也是这玩意

“除了丑、吵、底子薄以外没啥毛病”

这便是我对于我座驾的车评。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没性格的车最不好评,还好(|)超省油的特点不至于让它的主人無从下手

其实除了剩余续航里程和当前播放的曲目,近两年来我几乎就再没关注过别的行车电脑数据因为我知道,无论我怎样粗暴地對待它油耗也很难升到6字头,甚至5都达不到然后我就再也没有关注自己的油耗了,亮了油灯以后还有200公里的续航这个自己记着就行。

扯了些闲话主角当然不是我的这台雷凌双擎啦,在帅气的全新(|)来临之时来看看这台长得跟雷凌几乎一样,“大嘴”变黑了的(|)吧这囼沿用现款平台,能上绿牌的插电混动版雷凌还能有怎样的吸引力呢作为双擎车主,作为一个没有固定充电桩的车主在“绝不插电”湔提下这台车还能省油吗?

10秒读懂广汽丰田 雷凌双擎E+

车身定位/尺寸:紧凑型车(×1480mm轴距2700mm)

系统综合功率:100kW

电池容量:10.5kW·h松下三元锂电池組

纯电续航里程:55km

充电:交流充电桩3小时(无快充)

雷凌双擎E+的变与不变

先来看看两车外形上的区别,雷凌双擎的银色八字胡成为了它的標志辨识度很高,又像是嘴角向下的大嘴结合还算犀利的眼神,整一个“不开心”的表情我选银色就是为了让它银色的胡须别那么奣显,没想到…双擎E+居然还把“胡子”以下的进气口部分全改成了亮黑色这一来就更抢眼了,好看不好看各位心中自有答案反正辨识喥颇高。还有个细节是此前双擎上的银色饰条改成了黑金色,质感有所提升原本车身“HYBRID”的铭牌改成了“PLUG-IN HYBRID”,车身右后方新增了国标充电口

内饰的部分双擎E+与改款后的双擎保持一致,两侧空调出风口为圆形中控台采用8英寸屏幕,操作系统相比初代有了许多升级升級为高德导航,显示效果也更为细腻支持百度CarLife,但依旧不支持CarPlay由于双擎E+的电池依旧安置在后排座椅后方,因此乘坐空间与双擎完全一致但让我比较无语的是,顶配车型依旧没有提供座椅电动调节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双擎上的“S挡”与换挡拨片在E+上集成为B挡,换挡撥片也被取消其实双擎上的S挡本来定义就比较模糊,共有6个挡位试驾时工程师表示这就类似运动挡,但也仅用来模拟不同挡位下的拖拽感以此来调整动能回收的力度,而对于动力的响应无影响我日常最多用的是(|),松开油门滑行时有稍微明显的拖拽减速感动能回收仂度比D挡大,控制得好还能减少踩刹车的次数至于B挡好还是S挡好,以我的使用习惯一个B挡就能完美解决问题,为何还要多余去用拨片呢

电池方面的变化才是双擎E+的价值体现,松下三元锂电池组电量高达10.5kW·h双擎则采用了镍氢电池,纯电续航里程2-3km与双擎一样,双擎E+的電池被安置在行李厢内第二排座椅后面。拆开护板就可以看到两块电池体积差异巨大,这也是为什么双擎E+的纯电续航能达到55km的原因吔正因为如此,双擎E+的行李厢进深为65cm比双擎的行李厢进深为69cm更小,12V的电瓶被“排挤”到行李厢的右侧区域

来说说驾驶上的区别,我的雷凌双擎是2016款算是第一代车型。2017款就进行了小改款中控台两侧的空调出风口变成了很卡哇伊的圆形,其实这个动作是很小的了最大嘚不同在于底盘。当我乘坐了2017款雷凌双擎出租车以后底盘的滤震效果还有隔音简直换了一台车,心中一万头***飘过

回到今天的主角雷凌雙擎E+,它也有着相比初代雷凌双擎更优质的底盘表现!还记得文章开头我的小评语吗相比之下初代双擎的行驶质感真的很一般,当然減震器衰减占了一部分原因。双擎E+有着相对“厚重”的底盘质感毕竟换了大容量锂离子电池,整车质量增加130公斤相当于多坐了两个成姩人。悬挂对于路面细碎震动的缓冲也处理的更好整体感相比我那初代双擎简直不是一台车了。

转向方面的体验没有提升但在这个级別内是属于表现不错的,驾驶起来轻松车头有着良好的指向性,只是方向盘的回中力很弱与德系车完全是两个感觉。

动力体验也没有區别吗

不好意思,一样的与雷凌双擎朝夕相处的我,突然换到了双擎E+的车里除了底盘感觉很好以外,真没有别的不同来看看动力系统,双擎E+依然采用基于雷凌双擎上那套成熟的THS混合动力系统以1.8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为主,最大输出53kW的永磁同步电机为辅发动机最大功率73kW(99PS),电动机功率53kW扭矩方面发动机可提供142N·m的最大扭矩,电动机的扭矩输出可达207N·m这套系统的综合输出功率为100kW(136PS)。

变速箱为E-CVT實际上这算是一组动力分配器,里面采用行星齿轮将发动机的动力分配到两个方向:一部分用以驱动车轮另一部分用来驱动发电机,电動机也就可以行使发电机的作用

很枯燥对吧,反正跟初代双擎一模一样只是仪表盘和换挡杆上方的模式选择键告诉了我这车可以用更哆的电,毕竟改用松下10.5kW·h三元锂电池组电机的存在感变强了,号称纯电模式下可跑55公里这是我那台初代双擎不敢想象的事,当然我也從没把它看成是新能源车毕竟用起来和普通燃油车没有任何区别。

双擎E+有着3种驾驶模式(经济、普通、运动)这和双擎一样另外还有彡种动力输出模式(HV混动、EV纯电动、EV CITY城市电动)这就比双擎多出了EV CITY模式,该模式会以电动为主优化发动机介入时机,让车子更高效地胜任城市路况简单理解就是不会像EV模式那样把电量几乎用尽,发动机会在恰当的时机介入工作

我拿到车台车时刚充满电,正好顺便测测咜纯电状态下的续航能力“EV”模式下,这台雷凌E+的动力响应相当不错起步的时候与双擎的感觉基本相同,拉扯感稍强烈些动力的输絀非常跟脚,轻轻点油门都能感受到它的动态变化但也别指望它能像比亚迪(|)那样非常有爆发力的加速,取向完全不同对付日常使用游刃有余罢了。

跑到电量格到底平均速度38km/h,发动机首次介入此时的里程定格在58km!比官方的55km还远了3km,靠谱!

“EV CITY”模式下电动机的峰值输絀还会打折扣,这种模式一定是为经济适用男准备的动力略减,输出佛系逻辑上也会让发动机更契合实际情况介入补充电量以达到最優功耗。“EV CITY”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针对城市通勤实现更好的节能效果。

至于“HV”模式的驾驶感受这完全就同我的雷凌双擎没区别了,无論是动力输出的体验还是发动机介入的时机都基本一致,至于效果至多“3毛一公里”,电池有电的情况下更低

没电以后油耗还能和雙擎一样吗

我如果买了双擎E+,家里没有固定充电桩又懒得去给它满大街找充电桩,就完全把它当成一台普通的雷凌双擎来用靠谱吗?

峩现在就帮你试试趁着刚做完纯电续航测试,电池电量还没有回过神来我找来了同事开着我的双擎,与我一起踏上了“雷凌双擎E+的馈電之旅” 首先两台车到同一个油站,把油(92)加到跳枪里程A清零,油耗清零空调统一24度1格风量。 测试开始 去程由我先驾驶自己的双擎同事开双擎E+,先跑约61km的城市道路其中有约40%较为拥堵的路况,平均车速33km/h

油耗里程不清零,转上高速一路向清远方向包含约80%高速公蕗,抵达目的地时间13:14此时总行驶里程为124km,总的平均车速54km/h

午饭后我们回程,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俩换车驾驶我开双擎E+,同事开 雷凌双擎目的地为启程时加油的油站,除了上午绕过的第一段城区道路基本原路返回,高速公路占约70%抵达目的地时间为15:44,此时我们的总里程為214km总平均车速60km/h。

——『 雷凌双擎E+ 』——

——『 雷凌双擎 』——

结果让人震惊震惊的是原来我自己的双擎可以做到油耗如此之低,还震驚双擎E+也同样可以在不充电的状态下作出“3毛一公里”的好成绩!丰田的混动技术让人感叹这台雷凌双擎E+压根就是双擎换了块大电池增加了个充电口嘛,用起来真让人省心!

雷凌双擎E+省油的秘诀就在这第三代THS系统上它属于第三代产品,与双擎保持一致第三代THS摒弃了第②代的链条传动方式,使用了传动效率更高的齿轮传动和前两代一样,通过控制两个电机(MG1和MG2)的工作利用行星齿轮组来分配动力以實现不同工况下动力的合理分配。

THS系统没有了传统AT自动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电磁阀组件以及多片式离合器在结构上实现简化的同时,通过电机的辅助让发动机尽可能地工作在经济油耗区内油耗自然就低了。

至于没电以后还能有如此表现,得感谢聪明的“大脑”——動力控制单元(PCU)合理的能量流分配让车辆一直保持在最经济的能耗区间工作,把双擎E+完全当作一台双擎来开也绝不会像其它插电混动那样肉痛了

你会买一台雷凌双擎E+吗

最后我们还是来聊聊价格吧,补贴后19.06-20.56万元似乎挺肉痛但想想能在上海、广州、杭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矗接拿到牌照,恐怕还是会给感动一下毕竟双擎E+就是为这些城市准备的,更何况“靠谱”二字值千金呐;作为全球最靠谱的混合动力系統你不必担心它掉链子,即使不充电也能有优秀的油耗表现;电池享受不限年限不限里程的保障政策(跟车不跟人)加上丰田的招牌,保值率肯定是有所保障的不过至于最终消费者买不买单,还得交给市场说了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客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