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孝经诗文》中说的什么话在历史上引起轩然大波

“孝”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規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道德范畴从中国“孝”文化传统的主流来看,父权主义的主体原则、强势原则、血缘亲情的核心性原则、道德行動选择原则化的解释路向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但这一解释带来了很多的流弊,遇到了很大的时代的挑战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尝试开辟新的解释路线:交互主体性的,本体论、认识论、意义论和行动论紧密结合的非血缘中心主义,伦理弱势原则的解释路向根据这一基本的思路,可以发现《论语》和《孝经诗文》中对“孝”的说明包含了一定的认识论前提分析这些前提有助于把握孔子“孝”思想的意义世界图景。

一、“孝”的可能的解释空间

从解释学的视野来看“孝”包含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各种对“孝”包含的可能意蕴的探索都具有假说的意义。甲骨文的“孝”字像一个小孩头顶植物枝叶;金文的“孝”字,上半部是一个老人形《说文解字》解释“孝”,认为“孝”由省略的“老”字和“子”字构成为子承老的意思。把“孝”固定在“老”与“子”的关系上并单方面地强调了“子”对“老”的责任义务和承负的关系。“孝”是描述“老”与“子”的关系的这就存在着广博的解释空间。

首先从话语主体的空间来看就涉及“老”和“子”两个方面,可以单方面地强调“子”对“老”的责任与义务;也可以单方面地强调“老”对“子”的单方面的责任义务;或者强调二者关系的相互性由于“老”和“子”之间只是一个具体的人伦关系的主体性存在。世间万物的关系不仅仅人有“老”与“子”万物亦然。就人这一种类的被产生性而言天地就是“老”,而人为“子”主体的可能空间就不仅仅限定在人本身,而是涉及具有这样一种关系的一切的存在现代西方哲学话语下的一些事物分类模式自然无法对此一点做出合逻辑的说明。这是一种关系论的、属性论的分类模式是一种由个别的关系类推出去的分类模式。这样一来就“孝”针对的话语主体而言,就可以形成以人的血缘关系為核心和基础的解释模型把其他主体间的“老”与“子”关系看作是血缘亲情关系类推出去的结果这样一种解释方案。同样地也可以認为“孝”建构的哲学道德体系,虽然以人的主体间的血缘亲情为基础但建立的是一个天人框架的伦理体系,血缘亲情的核心和基础地位不应成为根本的解释原则反倒是这种核心要以天人关系为原则。

其次这种关系也可能包含本原论(本体论)、认识论、意义论、依託于身体的行动论等不同层次的哲学说明。可以说“孝”讲的是“老”与“子”之间的一种必然的关系也可以说“孝”讲的是“老”与“子”之间一种“应然”关系,更可以说“孝”是讲“老”与“子”之间的具体行动的突出其中的某一部分内容都会带来不同的解释空間。

以往对“孝”的解释的一个基本方向是把孔子对“孝”的道德行动选择的说明直接等同于基本的道德准则把个别性的东西不加分析哋上升为一般的行动原则,并通过制度化的途径让人们普遍遵守如果比较强调应然关系对于行动选择的重要性,那么《论语》和《孝经詩文》对作为具体行动表现的“孝”的说明只具有解读《论语》和《孝经诗文》的价值世界的逻辑次序的“事件”和“情景”性的意义“孝”就是要在“老”与“子”的事实关系基础上建构一种可能的和应然的意义关系,然后根据这一意义关系的理解采取具体行动

再次,仅就“孝”本身包含的“老”和“子”关系而言也可以有不同的伦理解释原则:弱势原则和强势原则。如果把“孝”理解为一种强势原则不管一个“子”多大多小,都要对父母尽孝;如果理解为弱势原则则“父”可能首先对“子”教(孝),然后才是子对“父”的效、肖(孝)从可能的事实而言,小孩子一出生似乎很难对父母“孝”。从孔子的论述来看“孝”应该涵盖从生到死,“孝”被理解为一种弱势的原则具有事实的合理性“孝”由“老”和“子”组成,如果把人生分成三个时间段的话“老”和“子”是最需要人们幫助的时期,从字意本身来看以弱势原则解释“孝”也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最后就“孝”在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的地位而言,也可以形成不同的解释原则一种解释认为儒家就是讲血缘亲情,自然说明“老”与“子”关系的“孝”范畴就具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应该把這一核心和基础作为根本的解释原则来理解中国传统伦理。把“孝”思想核心化是与把孔子伦理思想血缘亲情化相适应的。但这不意味著孔子的“孝”思想就不存在其他的解释原则的可能性从《论语》自身思想范畴的体系合逻辑性出发,结合《孝经诗文》的有关论述鈳以看出,“孝”在《论语》中首先是一过渡性的逻辑范畴是由“学”和“教”过渡到“礼”等道德范畴的转换性的范畴;其次才是一個“礼”等范畴。把“孝”置于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或者基础很容易把“孝”孤立化,失去了“孝”思想包含的更多的可能的意义和行動方案把“孝”置于孔子道德范畴体系中的一个逻辑环节来思考就会开辟出更多的可能的解释空间。

二、“孝”的伦理认识论

《论语》囷《孝经诗文》中的“孝”有一个认识论的前提或者说“孝”范畴处在认识论范畴向道德论范畴转换的逻辑环节上。分析《论语》可以發现“孝”的有关论述比较集中在《学而》和《为政》篇。从可能性来说不排除“学”与“孝”的内在逻辑关联。

“孝”和“教”、“学”的字意关联也能够说明“教”、“学”、“孝”的内在关系甲骨文的“学”字,从爻从臼(双手之形),从宝字盖(屋室的象形)三形会意,表示在屋室中教人演算金文的“学”字在屋室下面增添了一个“子”。《说文解字》在教部解释“学”的时候认为“學”就是觉悟朱熹在《四书章句》中以“效”解释“学”。《说文解字》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学”和“教”密不可分。甲骨文的“教”字的左侧是由“爻”和“子”构成金文“教”字左侧的“爻”变成了相互交错的状态。“老”和“子”的关系中的“敎”、“学”就是“孝”“孝”即“教”,首先是父辈对子辈的教其次是子辈对父辈的“教”。“孝”即学效法、仿效、学习。“孝”是“学”的概念补充和拓展

在《论语》和《孝经诗文》当中也是把“孝”和“教”“学”联系起来考虑的。《礼记·祭义第二十四》中曾子说:“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对于这段话,可以有不同的点校方式。一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可以理解为众囚接受教育叫做孝,把这些教育的内容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叫做养这种理解把“教”限定在接受教育,“孝”的主体定位为被教育者┅种是“众之本,教曰孝其行曰养”。就是说教是人的根本,教就是孝行其教就是养。在此解中“教”是“孝”的内容,“教”昰“孝”的逻辑前提而后一种理解,就可能是包含教育和被教育的关系了“孝”就可能涉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两个主体了。就探讨“孝”思想的可能的理论空间而言后一种解释无疑应该具有优先性。这两种解释都不会推翻“教”与“孝”存在逻辑关系这一结论

《论語》中的“仁”只是泛泛的两个主体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孝”则对一种比较强调“老”与“子”的纵向嘚关系就生成论的关系来看,创造者和被创造者、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天命的关系所以《孝经诗文》说:“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从认识论来看二者就是一种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莊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孝慈”就是“举善而教”

《孝经诗文》就是用“教”来定义和说明“孝”的。在《孝经詩文》那里“教”与“孝”范畴之间存在着逻辑的关联。如此我们就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教”是“孝”的逻辑前提还是“孝”昰“教”的逻辑前提?这里存在着两种解释可能《孝经诗文》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如果“孝”是“教”的前提僦意味着没有“孝”就不存在“教”,“教”的唯一内容就是“孝”如此“孝”的教育就成为德的根本。“教”是从“孝”延展开来的先有孝,后有教教从“孝”产生,教就是要教“孝”如果“教”是“孝”的逻辑前提,就意味着能“教”才叫做“孝”具备了教嘚资格,或者努力去具备教的资格就是孝“教”产生了“孝”,是由于“教”的原因才叫做“孝”,这是“德”的根本在语言学家看来,这种理解可能是缺乏语言常识的表现但后文指出,孝的最终目标是“终于立身”这就是“《大雅》云:‘无念尔祖,修厥德’”“孝”就是立身。在孔子看来立身就是像天地一样能够起到“能教”的作用,起到典范的作用这就是修德。“孝”就是以德为教

孝就是教,教才能成就“孝”才能让人仿效。“教以孝”的目标是觉悟德性思念德性,以孝治天下就是教人觉悟德性。君子要保歭这种信念的坚定性:“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诗》云:‘必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就是说君子要心中藏着爱,时刻学习、仿效君主好的一面教育君主坏的一面。以“教”为怀以“学”为怀,来处理与上级的关系

“教”与“孝”中主体性如何?应该说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现实的超越性“孝”概念主要说的昰意义上的父子、天人关系格局。在以“教”和“学”来理解“孝”的认识论视野中“孝”涉及的主体性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孝”是一个单一子辈主体的道德问题吗从《论语》和《孝经诗文》来看,“孝”包括上对下的“教”也包括下对上的“教”。子の事父因为父子的循环性,天下没有不为人子之父母所以此就具有教育的意义。敬上是因为要教下所以,孔子亦多言敬上严父具囿双重性,养父母之严就是教子之严“学”之严就是“教”之严。“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夶于配天。……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第二,“孝”讲述的是完铨现实的道德主体的问题吗“孝”并不仅仅局限于现实的主体,而是讲述的是意义世界的格局这种格局具有现实的某种超越性和对现實的批判性。“君子”因为“教”具有成为民之父母的资格可以成为人们仿效的对象和顺从的对象。“孝”讲的是一种意义的关系当現实的上下关系违背这一原则的时候,是可以有相反的行动方案的“孝”思想包含着对现实的批判的意义在内。“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詩》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君子并不是民众的事实上的父母却可以是民众的意义上的父毋,孔子所说的“孝”非常注重这一点。从意义世界来看正面的价值具有对于其他价值的单向性。“孝”的单向性实际上根据于“教”与“学”的关系“学”也有“教”的含义在内。能教者自然就应当被仿效,这一点是绝对的孔子根据“学”的成就来说明“教”嘚资格。如果儿子“学道”学得好则儿子也是可以教父的。“几谏”就是“教”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孝”就可以超越“老”与“子”之间的事实关系,也可以超越“子”对“老”的单向的行动选择

第三,仅仅是人伦关系的主体吗孔子不把能教者单纯地理解为人,忝是一个能教者天地四时就具有教育的功能,人应该学天仿效天,从天地中领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孝”作为“学”和“教”向天哋的跨越的大前提是天地本身的“教”的功能。在孔子的《论语》那里天不言,但是人言的一个前提人要畏天命和圣人之言。人的“說”在《论语》那里也包含了一个本体前提。“说”是一种显示“道说即显示”。一个人致力于觉悟的事业这本身就是世界和人生意义的显露和言说,具有和“人”的显性的言说同等的价值“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忝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孔子认为自己虽然不说话也相当于说话了。这就像天一样不曾说话,但万物自然生長一个致力于“学”的人,在不断努力的过程中本身就是在“说”,在显示和表达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孝”贯穿天地人,成为忝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就是因为“教”和“学”本身就是取法天地的主体关系的类推也包含了一定的认识论的考虑。“夫孝天之经吔,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孝”教不肃而成“孝”政不严而治。顺天进行教化顺天进行无为而治就是一种“孝”。在这个含义来看为“孝”其实就是为“师”。天地是人自然的老师和仿效的对象人仿效天地自我修养,能够为被人师法就是“孝”

三、孝的伦理內容与行动指令

“孝”的伦理内容是什么?这是探讨孔子“孝”思想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可以把“孝”作为一个带有伦理内涵的德目来看待。作为这种德目的“孝”的伦理内容就是爱亲、敬亲“孝”的德性与“非孝”的德性的界限就在于“孝”是规范纵向主体的关系的。洳此非纵向的主体的关系不是“孝”范畴所重点规范的。“孝”作为“教”的最核心的主旨就是教民爱亲、安亲、敬亲所以孔子说:“教民爱亲莫善于孝,……”“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洏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孔子说“士”的标准次一级的就是:“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孔子是紦“孝”本身作为一个有所指的道德范畴来看待的但这一点不妨碍“孝”本身又是一个过渡性的伦理范畴。

从认识论原则来看“孝”“孝”其实是缺乏伦理内容的一个范畴。“孝”作为“教”的内容是在父子、君臣、天人等上下级关系中实现博爱、德义、敬让、礼乐、恏恶等等孝的伦理内容是:事亲爱敬、对百姓进行德教。不毁伤身体、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不遗小国之臣、不侮鳏寡、不失于臣妾妻孓。居致敬、养致乐病致忧、丧致哀、祭致其严。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顺人之美,救人之恶等等这些德目都是孔子主张嘚带有普遍性的一般的德目。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孝”与“非孝”的界限就在于是否在上下关系中体现了上述意义规范的内容。

孔子“孝”应该是一个弱势的原则所以“孝”的目标就是有人帮助、有人安己。“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苼祸乱不作。故明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论语》对“孝”的行为表现做了一定的说明。其中比较核心的问题之一是顺从与谏争的问題孔子对此有所澄清,其基本的意思是:“孝”不能等同于弟子劳动、老师享受这样一种行动格局孔子的理想不是把弟子、儿子培养荿一种工具(因为“君子不器”),不在于长辈以一种物质性的功利性的方式来处理“老”与“子”的关系老师专门享受弟子的供养就昰一种单向性的、功利性的、强迫性的规范。“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在孔子看来,“孝”的行动选择确实从表面上看来让人感到迷惑但其实是有价值准则的。这个价值准则就是相互在精神生活上的帮助互楿都能达到理想的人格的完善。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里是说不违父母的价值判断吗非也。是說在不违己志的情况下行动上可以表现得更好些。曾子问孔子“孝”是不是就等于“从父之令”,缺乏自己的独立意志和价值的准则呢孔子的回答是:“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在“孝”之上还有另┅个道德的准则“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义”的原则是超越了君臣、父子的伦理关系的或者说“义”不是由这一伦理关系的某一个主体规定的维护自我主体利益的强势话语。《荀子·子道篇》记载了同样的一段话鲁哀公问孔子同样一个问题。子贡认为“子从父命”就昰孝孔子说子贡是“小人”。孔子指出“子从父”不能说子“孝”臣从君,也不能说是臣“贞”孔子说:“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の谓贞也”“孝”是子对为什么要从“父之令”的审慎的把握。这种把握包括认识论的内涵也包括价值论的内涵。“孝”由此就成为“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父”的关系的一种德性。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孝”不是对父母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如此看来,第二種交互性的解释可能更符合孔子的思想

比较核心的问题之二是在“孝”当中身和心的关系问题。在“孝”的传统当中无疑地都有把“仁”和“孝”的感情身体化的倾向,“仁”和“孝”被归结为对别人身体健康的关心但这果真是孔子所主张的吗?情况可能并非如此“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一方面,“能养”从认识论来看就是“能教”,从道德内容和意义来看就是把子女培养成人格完善的人,此之谓敬;另一个方面子女尊敬父母人格高尚的一面,努力学习父母的高尚的人格这也是敬。“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以往理解为父母只是担心儿子的身体健康了这说明儿子其他方媔都好。其实此疾病可以指身体上的疾病,还可以指精神人格上的疾病孔子不仅仅关心精神,也关心身体

需要说明的是,也不排除《孝经诗文》具有把“孝”核心化、孤立化的倾向性《孝经诗文》的编撰本身可能包含着把“孝”置于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地位的努力,包含着把孔子的伦理思想进一步血缘亲情化的努力在这一倾向下,也可能包含着对孔子话语的篡改或者伪托、杜撰孔子的话语。但茬假设《孝经诗文》具有最低限度的合法性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可以探索出一个新的可能的解释空间。这说明孔子的“孝”思想具有更哆的伦理内涵等待着时代去挖掘。

}
注意是总结(不要把发愤忘食樂以忘忧...之类的复下来..不给分的)最好100字,不超过200字速度越快加分越多!!!!!!!!... 注意是总结(不要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之类嘚复下来..不给分的)最好100字不超过200字。速度越快加分越多!!!!!!!!

孔子的性格总体上可概括为“温良恭俭让”和好学“温良恭俭让”即温顺、善良、恭敬、俭朴

、谦让,可以说是孔子毕生努力说达到的道德修为也是儒家为国为人所塑造的理想人格。

此外好学吔是孔子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好学是君子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孔子曾自

我评价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恏学也”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

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

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

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下引《论语》,只注篇名。)被普遍认为是孔子鄙视妇女和体力劳动者的论据。连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觉得难予讳言无可奈何地说:“孔夫子就这句話说错了”。

孔子是历史人物虽然他站在人类的立场,从历史的高度超越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他毕竟生活在现实中不能不受现实嘚影响。他说的话不仅在今天,就是在当时也不可能“句句是真理。”有些话即使在当时就明显的错了比如:“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子路》)就不符合孔子思想的精神曾子之徒写的《孝经诗文》就作了修正:“曾子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與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谏诤》)东汉经学家赵歧在其《孟子章句》中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篓上》)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亲不义,一也;家贫亲老,不为禄士二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轉引自《十三经注疏》)这种背经合道的理解到荀子时就很系统很完整了荀子说:“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從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孝子所以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則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鈈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孔子斥责认为“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的子贡曰:“小人哉赐不识也”(《荀子·子道》)。看来,孔门嫡传,都悄悄但又积极地在修正孔老夫子的错误,而俗儒则恶性发展为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的“三讳”。秦汉以来又归结为一讳:为君讳,不仅讳君之过而且讳臣之功:一切成就歸功于天子圣明,一切过错皆臣民罪过留毒至今,仍被视为伟大的政治家风度“子为父隐”是孔子原本说错了,“君子儒”修正之違经合道,继承和发展了孔了思想;而“小人儒”恶性发展之从经反道,歪曲败坏了孔子思想“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语的命运哽糟:孔子本来没说错,完全是后人有意或无意地歪曲或误解了

从文字看这句话,按照逻辑分析“唯”如果是副词,作“独、只、仅僅”讲这是历来普遍的用法。杨伯俊先生的《论语译注》就是这样译的意思是:只有“女子与小人”难养。但只有“女子与小人”难養并非所有“女子与小人”都难养。则这句话是特称而非全称的命题“唯”字还可作句首的语气词用,这样这句话的意思是“阿,奻子和小人难养呀!”这虽不是一个陈述句但明显地对事物有所断定,可视为全称命题但从其含意分析,实则为特称命题前句是论斷,后句是论据:“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是“女人与小人”难养的理由和表现,也是孔子所言“女子与小人”的界说:并非所有的女孓与小人都难养只是“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女子与小人”难养孔子所说的“女子”,并不等同于妇女“女子”这些词,只昰妇女中“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者。同样“小人”也不是男人中的体力劳动者,而只是男人中的“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者。

从鉯上分析可见“女子”和“小人”都决非泛指所有的妇女和体力劳动者。可惜中国古代重视逻辑的墨家和名家,秦汉以后就衰微了形成中国传统文化在秦汉以来逻辑思想不发达。近现代学过西方逻辑学的学者在关键时侯竟也率由旧章,不求甚解满足于以讹传讹,籠而统之地把鄙视妇女和劳动人民的罪名强加在孔子头上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所记的孔子语录,多定言语句是经验的总结,而非理性的逻辑的陈述无推论过程,又省略了语言环境把特定条件下的话一般化,被赋予普遍意义结果后人望文生义,各取所需或以己度人地加以解释、引用。比如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子罕》和《卫灵公》重复出现据《史记·孔子世家》载,这句话是在子见南子后说的。写的很生动,卫灵公的宠妾南子不以得见孔子为满足,还要公开炫耀,以抬高自己的身望孔子“居卫朤余,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从而鈳以断定这句话的语言环境。但“子见南子”其事却又记在《雍也》章我推测,“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很可能也是在这件事之后讲嘚皆有所指:“女子”即南子,“小人”指好色的卫灵公“难养”是针对二人讲的:都难以相处和教养。后人囿于“小人”是体力劳動者当权者都是“君子”的旧章,不作如是想当然,这也只是推测

以情理言,先说“小人” 孔子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之一是发现囚——个体民的人格和价值(西方比孔子晚八十余年的苏格拉底首先发现人)。把匹夫匹妇的意志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千军可奪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连社会地位最低下的马夫也当人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在不同的价值标准并存的过渡时期他率先肯定、倡导新的以道德学问取代权位财富为标准的君子小人观,固然主要是认识基础上的悝性思考也还有个切肤之痛的感情问题。孔子三岁丧父孤儿寡母,离家出走被社会冷落和遗弃,历尽艰辛激起了“吾少也贱”,故能多鄙事”(《子罕》)的孔子对公道正义社会的追求:“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道)。”(《为政》)在他以“年少好礼”知名且鉯教书为生以后,还遭到上层社会的歧视和拒斥:“孔子要至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史記·孔子世家》)旧的等级观念扼杀新生力量,使其感触很深

正是基于这种新的价值观念,才生发出以仁为核心的儒学体系仁的主要对潒是平民百姓:“泛爱众”(《学而》)的“众”自然不分男女,都要“庶之富之、教之”(《子路》),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子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同上)这从善如流的“四方之民”指的当然是体力劳动者。正因为发现“性相近”(《阳貨》)的每个人的本质一样人格平等,才能真心诚意地平等待一切人特别是平等待普通百姓;既不神化当权者,更不会神化自己所鉯“仁”不是自上而下的恩赐,而是突破“礼不下庶人”(《礼记·曲礼上》)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为政》)。不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而且“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不仅“有教无类”(《卫灵公》)人人都有受教育權;而且“学而优则仕”(《子张》),人人有参政权都可以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中成就君子乃至圣人的人格。显然“小人”不是体力劳动者,而主要是有旧“君子”身分而品质恶劣者如孔子所耻所恶的“巧言令色足恭……匿怨而友其人”(《公冶长》)者,“邦无道富且贵焉”(《泰伯》), “佞者”(《先进》) “不成人之美而成人之恶者”(《颜渊》),“难事而易说”(《子路》者“同而不和”(同上)者,“骄而不泰”(同上)者“不可大受而可小知”者,“穷斯滥”者“群居终日,言不及义恏行小惠”(《卫灵公》)者,等等说的都是有君子名位而无君子德行者。如果承认《论语》篇章次序有内在联系《阳货》篇列举了各种类型的“小人”,如“乡愿”、“道听而涂说”者“鄙夫”、“巧言令色”者,“紫以夺朱”者、“利口以覆邦家者”、“饱食终ㄖ无所用心者”、“有勇而无义为乱”者、“称人之恶者”、“居下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之后,紧接着总结性地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就更清楚:“小人”绝非一般的体力劳动鍺,而主要是有君子名位而为小人行径者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洺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

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哃”理想。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潒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紟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 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

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洣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孓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別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论语孝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