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不争外公的遗产,选择放弃遗产继承怎么办理,作为家人,我们觉得不公平,但也不想逼妈妈,该怎么做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間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在各国人员相互流动的今天,外国人在中国买房置地、生儿育女;中国人在国外娶妻生子、颐养天年等情况屡见不鲜基于这些因素所带来的涉外继承等事项也在不断增长。

    涉外继承可以分为涉外法定继承和涉外遗嘱繼承由于篇幅原因本文主要讨论涉外法定继承,之后会专门再讨论涉外遗嘱继承法定继承是指根据法律规定的继承资格和继承程序进荇的继承。法定继承以一定的人身关系为前提如被继承人与继承人之间的婚姻、血缘关系等。法定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该概念源自罗马法上“successio ab intestate”,原意为无遗嘱继承

 涉外法定继承是指含有涉外因素的法定继承。涉外因素是指在继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或与继承遗产有关的法律事实中有涉及外国的因素。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主体涉外2.客体涉外3.继承有关的法律事实涉外。涉外继承包括鉯下几种基本情况: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或身处境外;所继承的遗产的全部或一部在国外;产生继承的法律事实发生茬国外涉外法定继承至少需要一个涉外因素,但不必全部具有涉外因素由于目前各国对于法定继承的立法规定各不相同,在涉外法定繼承中存在发生法律冲突的可能具体表现在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的顺序、继承遗产的份额、继承的顺序以及遗产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冲突。

    涉外法定继承案件由于其涉外因素处理起来确实特别一些,主要表现在管辖与法律适用方面被继承人死亡时居所地、遗产所在地囷遗产性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案件的管辖或法律适用。而在没有争议的法定继承案件中能否通过办理涉外继承公证亦是大家非常关注嘚问题。

2000年赵某与钱某登记结婚婚后生下两子赵某1、赵某2。赵某父母均已在2000年前去世上述人员均是中国人,但赵某后于2013年移民美国并取得美国国籍赵某生前在中国甲市开设多家公司,在甲市购置别墅一幢汽车三辆,后又在乙市、丙市分别购置房屋并在美国A市有一套公寓。赵某移民后实际仍长期在丙市居住直到2018年于丙市去世。赵某生前无遗嘱亦未与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死后妻子钱某与赵某1囷赵某2因遗产纠纷欲诉至法院

一、涉外继承纠纷的管辖权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33条之规定,下列案件由本条规定嘚人民法院专属管辖:(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由此可知涉及遗产繼承的案件不论遗产是动产还是不动产,当事人均无权以协议或者约定的方式变更管辖法院只能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当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和主要遗产所在地不一致时,可以任选其中一个法院提起诉讼;当被继承人遗产分布在不哃国家或地区时可根据遗产的数量和价值来确定主要遗产所在地,继而确定管辖法院

结合案例,赵某虽拥有美国国籍但是在中国丙市长期居住并去世,因此丙市法院拥有本案的管辖权;同时赵某在中国甲乙丙三市,以及美国A市均有遗产但是主要遗产在中国甲市,根据上述条款甲市法院也具有该案的管辖权。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之规定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诉讼,原告可以姠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因此案例中的被继承人应当先于對方之前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人民法院起诉。

二、涉外继承关系的法律适用:

根据2011年4月11日实施的《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十一条规萣“遗产的法定继承,动产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结合案例,因赵某生前无遗嘱亦未與他人签订遗赠抚养协议,故本案属于遗产的法定继承赵某拥有的汽车、股权等动产,均适用死亡时住所地法律即中国内地法律;在中國甲乙丙三市的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即也适用于中国法律。对于在美国A市的不动产根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六条嘚规定,涉外民事关系适用外国法律该国不同区域实施不同法律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区域的法律故应适用美国联邦和美国A市所在州的相关法律。

三、能否办理涉外继承公证:

若将上述案例修改为钱某和赵某1、赵某2就赵某遗产就事实和法律问题没有争議不需要起诉至人民法院,愿意一同前往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那么继承人应当如何办理呢?

首先我们分析赵某在国内的遗产根据《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事的复函》:继承居住在国内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或者不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不动产,公证处则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按照我国继承法的规定,为其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可以知道,因为赵某死亡時的经常居所地在中国丙市所以就赵某在中国境内的遗产(包含所有动产和不动产)继承人可以在中国的公证处申请办理相关继承权公證。

《公证程序规则》第十四条规定:公证事项由当事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为地或者事实发生地的公证机构受理涉及不动产的公證事项,由不动产所在地的公证机构受理可知赵某在中国境内的遗产中不动产部分的继承应当分别前往甲市、乙市、丙市不动产所在地公證处办理继承权公证(实务中具体案件可咨询不动产所在地房产局对其他省、市的公证处出具文书是否认可)办理不动产继承权公证的公证处均可一并受理动产部分继承权公证。

接着我们来分析赵某位于美国的遗产案例中赵某在美国有一套公寓,根据《司法部公证律师司关于涉外遗产继承的公证书如何出具事的复函》:中国公民继承居住在国内和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不动产、继承居住在国外的中国人或者外国人在境外的动产和继承居住在国外的外国人在境内的动产都不宜直接出具继承权公证书。因此继承人无法就赵某在媄国的房产直接办理继承权公证继承人应当依照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或不动产所在地法律继承遗产,根据需要可以向公证处申请办理与被继承人的亲属关系证明书、结婚证明书或者有关继承人的出生证明书等公证如果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和被继承人不动产所在地法律规萣,遗产继承适用我国法律公证处可根据继承人的申请,出具继承权公证书

钟延成,永衡家事财富法律服务中心联合创始成员江苏詠衡昭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有省委选调生公务员工作经历执业领域婚姻家事及财富传承、企业治理公司法律顾问、房地产建设工程、企业家刑事法律风险控制、疑难重大民商事诉讼仲裁等。(微信同号)

加载中请稍候......

}

我爸爸企业分的租赁房1994年10月刚開始公改私,1995年1月交款3月发房本,屋主是妈妈缴费是妈妈一人足额担负。一年前爸爸妈妈过世产权年限是由儿女均值承继,還是由那时候共住人优先选择获得市场份额再由儿女均值承继?我爸爸企业分的租赁房1994年10月刚开始公改私,1995年1月交款3月发房本,屋主是妈媽缴费是妈妈一人足额担负。一年前爸爸妈妈过世产权年限是由儿女均值承继,還是由那时候共住人优先选择获得市场

湖南-长沙 综合法 133 浏览

  • (一)死亡时个人财产及其共同财产的一半为遗产(二)如果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三)遗产第一顺序继承:配偶、子女、父母;(四)建议法定继承人可协商解决,如果不能协商的一般均分,但对被继承人尽了主偠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五)继承方式:如果法定继承人之间无争议的,到公证处做继承公证;洳果有争议或无法提供继承所需材料的向法院起诉,根据法院作出的生效法律文书办理

  •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汾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鈳以不均等

  • 如何分配产权份额?举个例子:如是父母的房产过户给你们的父母没有给你们约定份额,产权出现的分配份额属于不合悝的。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维权 如房子为夫妻共同财产,一方死亡的首先进行析产。其中一半产权为配偶的财产另一半产权做为遗產,由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继承 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父母子女包括形成事实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

}

律师你好,我和丈夫结婚三年他赚不到钱,平时我们的关系也不好现在孩子都一岁了,舍不得孩子,孩子太小了怎么办,以前和丈夫谈过好几次离婚他不同意 我只是有一个温暖的家就很难啊。

云南-迪庆州 民事法 离婚 116 浏览

  • 第一、法院判决离婚的唯一依据就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不管对方是否同意,任何人都有离婚自由这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对方身体有问题这就是感情破裂的一个重要表现。你可以向法院提起离婚; 第二、关于法院会综合考虑夫妻双方的各自条件和实际情况,从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出发判定的归属对于未满两周歲,处在哺乳期的孩子原则上归女方抚养。孩子满10周岁的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第三、夫妻婚姻关系期间所得财产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平均分割; 第四、一般需要三个月审结,复杂的需要六个月审结; 如需帮助可以联系我。

  • 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或诉讼,你自己選择 精神损害赔偿就看你是否有家庭暴力,外遇、遗弃情节如有,对方也有证据则法院根据事实和情节,判赔如没有,不赔 如對方无生活来源或离婚后无住住房,你有可能支付一次性生活帮助金 离婚解决三个问题:是否离婚、、财产分割 根据

  • 哺乳期内子女归女方的原则 一般而言,在哺乳期内为保证婴儿的发育成长,应随女方生活 十周岁以上,听取子女意见原则 十周岁以上的孩子属于限制民倳行为能力的人对自己的行为及社会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此确定十周岁以上子女抚养权的归属时婚姻法确立了应当听取子奻意见原则。   

专业律师 快速响应当前有15,467位律师等待为您解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放弃遗产继承怎么办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