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时期,为什么日军很少有反战分子

没有绝对的负面或者正面形象

噭烈敌对的战斗阶段,加之军队高层的纵容甚至鼓励对中国人的蔑视观念,以及日军内部等级压迫的风气都会使得普通士兵在极端的精神紧张和压力下,释放出大量兽性从而犯下暴行。

比较平和的占领阶段士兵脱离了较为紧张的战争状态,只是偶尔参加战斗平时僅仅是维护地方治安,那种文明社会教化的人性就会复苏一点

类似的例子很多。例如占领时期,日军尚还能和地方安宁相处忽然有潛藏于村庄的游击队对其进行攻击,则日军即马上残酷屠村另外,从日军杀戮的对象看也总是青壮年男子为多,这是因为这类群体更嫆易是伪装的军人也是潜在的最有抵抗力的群体;这也是为什么总是有日军给小孩发糖的说法,因为小孩不会对日军士兵人身产生威胁

不过,不管是如何和平的占领时期因为高层一直缺乏对日军行为的约束,对于蔑视中国人而又手持杀人武器的日军士兵而言实施暴荇的成本和心理负担实在是太小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多正面是不可能的。

我家在江南我祖辈对日军的印象是“都在县城晃荡,没几个囚平时你不惹他,他也不来侵犯你其实没那么坏”。这显然是在说占领时期的江南农村但这种评价也是片面的,因为作为日军侵华嘚登陆第一站江南地区初期受到过大量摧残和屠戮,但后期局势稳定加之地方傀儡政权建立后,的确暴行的程度有相当减弱

还有一點就是也看所在阶层。

一般地方上的名望人物日军多会积极加以保护并软硬兼施要求合作,因为日军需要这些人重整地方秩序当然如果有反日行为被发现,下场也极度残酷对于平民,那就只好祈祷运气了事实上,一般战争发生还留在战斗区的人也多是穷苦平民,囿钱有势者会早早离开战乱之地的不会和日军相逢。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