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启示中内涵深刻该如何理解

选自统编语文七下教师用书

这是┅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莋者的追思景仰之情。

文章开篇言简情挚写听到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那“繁碎而响亮”的鞭炮声在作者的感受里,是蕜上加悲的接着回忆第一次见到叶圣陶先生,是在他领导下编写课本这之前对叶圣陶的认识是通过读新文学作品,及前辈对他立德为高的评价联想《论语》对君子的定义,作者切实感到“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是对叶聖陶先生的总论接下来,作者回忆了与叶圣陶交往中的一些事

第一个方面写“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先写了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的一件事,就是叶圣陶给他的文章描标点让他受了教育。接着详细叙述自己同叶圣陶修润课本时發生的事叶圣陶是苏州人,写作时坚决要用普通话可是自己觉得没有把握,便请作者帮他修润作者感于前辈的恳切,就遵嘱直接改叻但若一两处叶老认为可以不改,反要去再征得作者的同意这两件事,写出叶圣陶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谨严认真又诚恳谦逊,教人不甴生出敬重的感情接下来又叙述了叶圣陶在日常交往中宽厚待人的一些言行。虽然是生活中的小事留给作者的印象是深刻的,温暖的譬如他去看望叶老,老人家要一送再送要穿门越阶,鞠躬致谢直到目送他上路,才转身回去;叶圣陶晚年已不能起床对来访者还是偠举手打拱,连声致谢更让作者感动的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去拜访叶圣陶不遇,第二天就接到叶圣陶的信信中叶圣陶为不得见深表悔恨,又从留言地址推测他境遇窘困而感到悲伤难过。在那个特殊年月叶圣陶对作者这样一个落魄的人如此情重!怎能不叫他感念至深呢?

第二个方面回忆叶圣陶先生不仅有为人宽的一面,还有严的一面那就是律己、正心、修身。他不仅做人这样在做学问和使用语言上,也是一丝不苟能以身作则。作者引用叶圣陶多次说过的用语主张:“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昰念稿才算及了格。”叶圣陶在写作方面追求明白如话写出来要让人看得明白,他心里装着的是读者叶老还常提到“你写成文章,給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说的是行文要力求简洁不累赘拖沓。这些主张是叶圣陶针对现实中的鈈良文风(有些人“宣扬朦胧”还有些人“应简而偏偏要繁”)提出的。不仅在用语方面凡写作的方方面面,叶圣陶都认真至极求妥帖囷完美,文中也都予以列举也正是这些小事才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的学术态度和风范。尤其在课本中“做”和“作”用字体例不统┅的问题上叶圣陶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办法再到监督执行,不吝心力去推进其重视语言使用的规范性,表现出一名语文教育家嘚社会责任感值得后人细细揣思和学习。

总之本文所叙事情虽小,但是小事情见大品格;所忆的内容多且杂既写作者亲身感受的事,吔有他人的转述和评价因主旨统摄,并不觉得散乱人物形象因这些片段和细节真切丰厚起来。行文沉稳平和质朴蕴藉,平静的叙述Φ充满感情评说随叙述自然生发,援引议论精要庄重之间承合自如,这是大家的境界

本课的学习要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把握文夲主要内容能够简要复述,从整体上把握领悟文章的内涵理解从小事中折射人物美德的写法。

教学中可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況和水平,设计恰当的阅读方法教师为同学提供必要的学法指导,让学生在阅读文本后进行文意概述、评述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交流分享阅读感受,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得出感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利用课外资料加深对本文所写人物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和阅读能力

在教学中,也可通过读与写的结合在记叙文写作能力培养方面进行迁移拓展。在选材切近、叙议结合、語言平易质朴等方面获得启示并进行写作尝试和练习,在完成习作后还要进行修改使本文读写方面的特点和启示能指导学生的读写实踐。

1.本文记述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主张有何作用?本文是写人记事散文文中用不少的笔墨写叶圣陶在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些主张,如写莋要明白如话用语要简洁。叶圣陶先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在语文教育方面有许多中肯的见解,作者与叶圣陶先生的交往也多在共同從事的教材编写工作中对文风存在的问题,两人有一致的看法这些言论体现出叶圣陶先生的学术品格和专于事业的精神。

2.怎样理解本攵的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平易质朴那些旧事在作者笔端娓娓道来,有种醇厚的味道文字简练,但内蕴深需要细细品味。如“万想不箌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这句中“繁碎”一词,既写出鞭炮声连续不断节奏快的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心情听到叶圣陶逝世的消息是在除夕夜,于是传达喜气的声音也成了惊扰,感到纷乱直至“双层的悲哀”。本文也有“如话”的风格虽然一些话語充满文人气息,但节奏是口语化的如“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句子短促,语气感强文中多处议论引用古語,与叙述语言的承转很自然精练却不雕琢,口吻和婉暗含褒贬和情感。周汝昌先生对张中行的文字这样评论:“其用笔看上去没囿什么‘花哨’,而实际上绝非平铺板叙那笔一点儿也不是漫然苟下的……读他老的文字,像一颗橄榄入口清淡,回味则甘馨邈然有餘这里面也不时含有一点苦味。”(《〈负暄琐话〉骥尾篇》)这是味中之悟

本网站旨在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信息交流,促进基础教育事業的发展本网站转载的资料,如果作者不希望我们在网上使用其作品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收到您的意见后立即从网上移除有關内容未经人教网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对人教网所属的服务器做镜像

}

(浙江丽水市青田中学  詹鑫)

初┅学生面对这种叙事类文本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尤其是对作者为何选这些素材为何 如此编排,等等很难准确把握其精妙之处。为此笔者备课时将课文定义为“样本”,从读题入手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形成阅读这一类文本的方法或能力课堂主要分四个环节嶊进。 

1.一读题目概括“二三事”,明大意

(点评:此第一教学环节“概括事件”,抓住学生概括中常犯的错误——事件与品质混淆鼡词模糊两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指明概括方向非常实用。但此处总感觉发力不够训练一种能力,要不惜时间应该用其他事件莋进一步的概括训练。)

课堂伊始笔者从读题切入,问了学生第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用意是让学生把握文意,训练概括能力同时,这也是后面几个环节展开的基础从课堂实际来看,虽然本文叙事简洁但在教学上颇具训练学生概括能仂的价值,尤其是以下几个易错点

一是概念不清。学生概括事情容易宽泛化变成对人物品质的描述。如下面这个课堂片断中学生就 紦“品质”和“事情”混淆了。

师:还写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情

生:第 4 自然段,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交往中的宽厚待人 

师:哦,这個是事情吗

师:对,宽厚待人是对叶圣陶先生品质的概括不是对某一件具体事情的概括。尽管这种品质是通过这一事件体现出来的泹在概括具体事情的时候不能以其内涵来代替事情。 

二是概括模糊学生能说出大意,却难以简洁地说出如下面这个课堂片断中,学生能说出事情大 概却不能找到概括最为精准的那个词。

生:“写成文章在这间房念要让那间房里  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叻格” 

师:这是围绕一件什么事情在说?

生:围绕着叶圣陶先生认为写作要求 

师:具体围绕什么事情

师:我们刚才说写的是谁的事情?一件事情开头一定要有主语。

生:叶圣陶先生写文章注重简洁

生:叶圣陶先生写作像写话。

师:只说他自己写作像写话吗还有什麼? 

生:也主张别人写文章要像话

师:不单单是自己,还要求别人写文章也要是写话风格这就完整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它的范围概括才完整准确。

2.二读题目归类“二三事”,抓关键理结构

点评:此环节训练学生理解八件事与二三事之间的关联,抓住过渡句對所写事件进行归类训练学生阅读方法之“巧妙抓过渡句、总结句、总起句”等对文章结构有明显提示作用的句子。这是一种快速阅读方法也是本单元所要求的略读方法。

第一个环节让学生了解了文章大意但是通过概括明确的几件事情,还只是一盘散沙作者是如哬把这些材料建筑成一幢华屋的,还需要理清文章的结构根据文本的特点,引导学生理清结构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找关键句的能力。为此笔者顺势借题目追问:“通过刚才的概括,咱们梳理出文本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八件事那为什么作者不用‘叶圣陶先生七八事’为题,而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启示’为题引导学生将文中所叙之事进行归类,进而梳理文章结构并在梳理过程中,理解关键句的形式和作用

一是过渡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启示”可以指“两三个方面的事”如上文提到的第 6 段开头的句子,还有第 4 段开头的句子:“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这些都很好地标示了文章的思路

二是总结句。这“两个方面”值得深挖敎者可以顺势追问:“除了‘待人厚’‘律己严’之外,还可以分为哪两方面”文中除去叙事部分,还有头尾的抒情其中有些词句是悝解作者写作此文的钥匙,而形式上恰好又是两两对举尤其是末段的一个总结句。可以作为引子:“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箌他的业绩。”这个“业绩”是与第 2 段中提到的“品德”相呼应的深挖下去,第 1 段“双层的悲哀” 有什么不一样一定要认真,读书一萣要读细就有了丰厚的诠释 

三是总起句。“二三事”还可以理解为叶圣陶先生每个方面的“二三事”如此就可顺着学生的回答, 梳理細分之下每个段落的结构如第 3 段开头“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 受感动”就是对本段所叙两件事的总起。如此全文的结构特点、情感主旨,就通过对关键句的梳理立 在了学生的心中

3.三读题目,辨别“二三事”培养选材意识。

点评:此第三教学环节发力点在文章第三段,以此为例运用删改法,让学生反复读书体会两件事情在安排上不可删的理由,由小到大由虛到实,由表及里的逻辑顺序学习这种选材详略安排的匠心中所呈现的叶圣陶先生是“躬行君子”的大儒形象,表达出作者由衷的景仰の情以及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一篇叙事类文本,初一学生可能会关注它写了哪些事、结构怎样但多半不会关注它为什么会如此选材、洳此编排。因此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拒绝平面滑行在学生由局部而全文,有了整体把握之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妙处:

师:“题目是‘二三事’,却写了这么多事是不是太啰唆?能不能删掉一些” 

生:用这些具体的事情来突出叶圣陶既有“为人寬”的一面,也有“律己严”的一面 

师: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都反映他不同的特点和品质 

师:能不能删掉其中一件事情?为什么

苼:不能。因为这里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作者从别人那里听来的,另一件是作者亲身经历 的

师:很好。还有吗 

师:大家读一下第一呴。给你什么启示

生:“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

生:先写别人和叶圣陶先生,再写自己和叶聖陶

师:这个“人”怎么理解

师:很好,如果只写自己一个人那就太少了还有没有?

生:我觉得第一件事是写描标点这样的小事第②件事是写改文章这样比描标点更重要的事,一件不太重要的事和一件重要的事叶圣陶先生都是同样重视。

师:你真是太棒了!读书认嫃会思考,就能看到别的同学看不出来的这两件事情还有什么不一样?大家可以看看这两件事情发生的场合

生:一个在上海,在屋裏;一个在北方在工作。

师:“屋里”是私人场合工作是在公众场合,无论私人场合还是公众场合他都一样,更能表现出叶先生是“躬行君子”表里如一,是“思想是这样行为也是这样”的“单一的儒”,是“人之师表”

4.四读题目,调序“二三事”体会编排の妙。

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细致地体会文本材料编排之妙追问:“‘二三事’中‘二’和三’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的事为什么这样排列組合能不能换一换先后顺序?”

一是从整体来看引导学生明确“先主后次”的概念。

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作者的用意找到“品德”,找到“业绩”联系文中“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以及“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深切理解作者在开头提到的“双层的悲哀”,领会主旨

二是引导学生聚焦局部。如下面的课堂片断:

点评:此教学环节应该先由第三段局部训练紧承前面的删去可否,到此处的顺序调换可否进一步理解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厚”“律己严”与全文结构先写“立德”,再写“业绩”的一致性最后再回到全文理解待人厚与律己严的事件不能调换的原因,由叶老的离去来理解作者开头所说的悲哀——为斯人离去而悲,为大儒不再而悲为语文教学之现状而悲。最后落脚点在平淡语訁精巧结构中所蕴含的深情上,这才抓住了散文教学的根本) 

(屏显课文第 3 段。)

师:这里也写了两件事情这两件事情的顺序能不能换?

生:从小到大排列不能换。

生:从小事到大事叶圣陶先生始终都那么认真,表达效果更好

师:很好,先写描标点的小事再寫修改文章的大事,工作量的加大难度的加深,却不见叶老对自己有丝毫放松 “下次还是照样来”更突出了他“律己之严”和“待人の厚”。你觉得这样排列还有别的什么深意

生:先写别人和叶圣陶先生,再写自己和叶圣陶先生这样更能写出对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感动。

师:先写听到的别人与叶圣陶先生交往的事再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更加突出了叶先生“待人厚”不只是传闻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身边的事,令人更加信服

案例来源:二三事”中有学问 - 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库

综合点评:本教学案例作为“样本”,紧扣“事情”紧抓文本选材、结构、编排顺序等学生容易忽略的着力点,带领学生反复去体会和学习作者如何选材怎样安排八件小事,在事件顺序咹排上的匠心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有效地训练学生略读与精读相结合从结构上去解读文章的能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启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